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产业创新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全球视野、展望未来
benlion 2013-6-5 00:09
- 科技与产业的管理体制 科学发展与产业创新,国际上日新月异,而就国内的观察,仍然,太多科学家的时间和精力耗在管理和体制问题上,值得反思。一个有效和健全的管理机制设计,必然是客观、公正而促进知识发现和技术发明的高效率,科学家只需专注于业务,而不需费心管理规范、人际关系。 中国近现代化,进行的是工业文明模式转型,古代文化,不仅中国,而且西方,已经成为历史的过去,争辩优劣已经没有直接的价值或意义。应该放眼未来远景,建立新时代的文化和先进的管理体制,将精力和时间放在创造未来的科学和产业的探索和开拓。 一个伟大的民族,必然是主动、积极和擅长于学习与创造新文化、新思维和新方法的民族,也必然是一个勇于追求真理和充满正义、诚信、仁慈和宽阔胸怀的民族。 - (总结) -
个人分类: 2013|1528 次阅读|0 个评论
机器时代 - 后工业化文明
benlion 2012-7-6 00:06
文化遗产无论是物质与非物质,也无论传统文化、传统饮食、工艺和医药等,或是人类的文献历史资料、书籍和文物等,已经成为全人类的遗产和资源。 全球文化不可抗拒 – 谁是主宰,这就是看哪个社会、地区和民族的创造能够为全人类普遍接纳的新文化。文艺复兴建立大学和实验科学,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从建立股票市场到工业革命,然后,近代文明形态向现代社会结构转型 – 科学文化、民主体制和市场经济,也就是为以知识产权为发展模式的企业经济奠定了体制基础。 从宗教到哲学、科学与艺术,再到工业与市场,工程技术与艺术设计结合的机器发明,形成现代社会以企业文化、经济主导的文明形态。 二战结束后,教育、科技、产业、贸易和文化等更加走向全球化社会竞争与合作,转换成公司形态的组织对自然资源、文化资源、人力和人才资源的研究与开发,构成一种信息链带动和驱动资源的产业链转化与财富流动。 教育型企业 – 大学的产品是人才,研究型企业 – 研究机构的产品是知识等,媒体型企业 – 影视、新闻出版和互联网资讯等,制造型、设计型和服务型等企业、医院、机构等,税收政策、研究基金、风险投资和银行贷款等构成对企业、机构发展的金融调控机制。 国际大循环:知识生产与知识商品的国际分化 – 论文研究与期刊产业的分工,知识产权与工业制造的国际分化 – 技术开发与加工产业的分工。 国内小循环:论文形态的知识和数据库 - 技术开发和工程设计 - 工业制造与市场营销的信息链的构成与信息转化的流动。 实验室仪器、软件、试剂和期刊、数据库等是形成知识产权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的前提,制造设备、装置和自动化生产线等创新是工程制造、生产设计的基础。 结论:个体的人格独立和诚信协作是信仰精神的自律根基,法律的制度化是廉洁奉公和杜绝徇私舞弊的社会制约。精神的信仰是追求真理和发现知识的动力,也是驱动知识转化成产品质量和性价比的资产增值市场机制。 - 《论现代化转型( 6 )》 -
2065 次阅读|0 个评论
谁推动了信息产业发展?(美国科学院报告《信息产业创新》)
热度 2 iKnow 2011-12-26 10:27
谁推动了信息产业发展?(美国科学院报告《信息产业创新》)
【注:本文已发表在 2012年第9期《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 。】 2003 年,美国科学院国家研究顾问团( NationalResearch Council of the National Academies )对信息产业的历史与发展进程进行了调研、分析与评估,形成一份供美国政府决策参考的重要报告 —— 《信息产业创新( Innovation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这份报告旨在强调基础研究对信息产业的作用,同时也揭示了政府与大学、企业在基础研究与产业推广中的重要作用与互动关系,有利于帮助对我们了解信息产业发展自身规律。笔者在阅读此报告后收获很多,觉得对我们国家信息产业发展也有启示,在此特向大家介绍。 1. 计算机基础研究与产业是什么关系? 2003 年,美国科学院的国家研究顾问团(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of the National Academies)对信息产业的历史发展进行了调研、分析与评估,形成了供美国政府决策参考的重要报告——《信息产业创新(Innovation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这份综合报告旨在强调基础研究对信息产业的作用,同时揭示了政府、大学、企业在基础研究与产业推广中的重要作用与互动关系。 回顾历史,上世纪 60 年代正是信息领域繁荣的起点,也是计算机学科基础研究活跃的起点。美国科学院的这份报告以 1960 年为时间起点,分析了 19 个计算机技术发展史,得出基础研究与产业化的关系 : 1 )新技术产业化同时依赖大学基础研究与企业研发 ; 2 )大学与企业研发互动反馈周期约 3~5 年 ; 3 )基础研究到第一代产品约 5~10 年; 4 )基础研究到十亿美元规模产业约 10~15 年。 上图中几乎所有技术的产业化都有大学与企业共同推动(图中的带箭头的水平线)。其中,大学基础研究侧重于开放的长期的关键点、难点等共性问题,而企业研发则倾向于更容易使用专利保护、更容易商业化的应用技术研究。以语音识别( SpeechRecognition )技术的发展为例 , Bell 实验室最早于 1960 年代开始研究语音处理专用机,然而进展非常艰难。 Bell 实验室的执行主任 J. R. Pierce 在《 The Journal of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上撰文称,“……语音识别太遥远,对人们吸引力好比水变油、大海淘金……”后来在 CMU 的参与下,语音识别开始有了新的转机。 1971 年到 1976 年,语音识别可以达到了 90% 以上的识别率。 1980 年代统计方法提出使得语音识别得到了新的发展。 1980 年代到 1990 年代, MIT 、 SRI 进一步推进语音识别技术。而如今,每一部 iPhone 手机上都已经安装了 Siri 语音识别系统。语音识别已经广泛地应用在各个领域。 从图 1 分析和例子可以看到,虽然大学、企业在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但实际上这些关系背后也存在一些内在规律。这些规律也对开展计算机基础研究也有启示。例如,从基础研究到初级产品一般需要 5~10 年。以现在大学及科研单位博士 5~6 年的培养周期来看,至少需要到 1~2 代无重叠周期博士参与到这些基础研究中。因此,基础研究在课题选择初期就需要有前瞻性,同时需要有稳定的领导人员、项目资金和合理的人才梯队来维持其研究的延续性。 AutomaticSpeech Recognition: An Overview , Julia Hirschberg 2. 谁推动了IT产业发展? 在学术界,Berkeley(7)、MIT(5)、Stanford(4)、CMU(3)是主要贡献者,奠定了她们如今四大牛校的地位,UCLA(3)是Internet的发源地,在网络方面的贡献举足轻重。 在工业界,IBM(9)傲居群雄,且笑至今日,而Xerox PARC Lab(5)、Bell Lab(3)在计算机发展史做出卓越贡献,但都遗憾地成了历史英雄。 历史为什么选择了他们?笔者认为,这些大学企业与应用之所以成功,关键因素之一是因为他们离需求更近。计算机领域研究问题主要是来自应用需求,早期是用军用需求来推动,而后期则主要由民用需求在驱动。 上世纪 60 年代,因为冷战的需要美国军方组织了一系列大型项目,包括阿波罗登月计划、防范苏联核轰炸的 SAGE 计划等。 SAGE 系统是第一个实时系统,起因是因为惧怕苏联的核轰炸机,整个项目耗资超过 100 亿美元。虽然 SAGE 于 1963 年研制成功,但苏联洲际导弹技术已成熟, SAGE 计划实际上已失去其军事价值。不过负责研发 SAGE 的 MIT 、 IBM 等实力得到跨越式提升,并为后来的大型机发展积累了很多技术。 IBM 则更是参与几乎各种军方项目,形成了一条军用技术转民用的道路,成为当时技术与市场的领头羊。同时 SAGE 项目促进了内存技术、交互技术等发展,孵化了一些创业公司,如 DEC 。可见,早期的军用需求对 MIT 、 IBM 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随着民用需求的兴起,信息技术逐渐完成了从军转民的过渡。 IBM 也越来越重视民用需求,开始针对民用需求研发技术,如推出计算机租赁服务以降低客户使用成本,研制 System360 兼容机降低用户维护成本。此外, IBM 还于 1961 年成立了沃森实验室( Thomas J .Watson Research Center ),主要针对民用需求进行基础研究以及应用研究。与此同时,面对这个新需求不断涌现的领域,大学也开始设置一门新的学科 —— 计算机科学, 1965 年 Stanford 与 CMU 分别成立了计算机系, MIT 也于 1968 年成立了计算机系。硅谷的成长在应对民用需求涌现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硅谷生态环境里,公司是市场需求的过滤器,它们通过自身研发吸收消化一部分需求,而将一些中长期需求通过学生实习、项目资助等方式转移到大学等研究机构。在这些大学中, Stanford 因为地缘优势,教授与学生更容易接触到这些新兴需求,他们的研究也更有需求针对性,所以创业公司在 Stanford 盛行也不足为奇。大学与企业明确分工,人才相互流动,这些机制促进了学术界与工业界之间的良性互动,推动了信息产业的发展。 4. 我们能借鉴什么? 如何协调基础研究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普林斯顿大学李凯教授经常引用杰弗里 • 尼科尔森( Geoffrey Nicholson )博士的定义: “ 基础研究是将财富转化成知识 ” 而 “ 产业创新是将知识转化成财富 ” 。事实上,科研体系的产出不仅是知识,还包括人才,正是人才流动才将两个转化有机地衔接起来。 人才是如何流动的?以国外顶尖大学的顶尖教授为例,他们与工业界的联系非常密切,我们甚至可以发现计算机系统结构领域的顶尖教授几乎都创办过公司或在一些公司担任职务!表 1 列出了部分计算机系统领域的美国顶尖学者以及他们与工业界的联系(欢迎大家补充): 表 1.计算机系统领域美国大学顶尖教授与工业界的联系 可见人才跨界流动在美国学术界非常盛行。这种流动也有其弊端,如教授指导学生的精力会受影响,但对推动信息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很大的。总体而言,计算机学科的基础研究比其他学科更容易商业化,从事计算机基础研究人员也有更多创造经济价值的机会,人才的跨界流动也应该更活跃。 4. 如何激励人才跨界流动? 回到杰弗里 • 尼科尔森博士关于财富与知识之间相互转化的描述,这两种转化正是通过人才流动才能有机地衔接起来。那么该如何才能激励人才在学术界与工业界相互流动呢? 显然,财富激励是一种相对直接而有效的方式。科研人员通过角色转变、技术创业,将知识转化为财富,这是一种人才流动的激励方式。但并不是所有科研人员都适合创业,对于大多数的科研人员而言,还需要其他激励机制来促使他们的流动。笔者曾经观察过美国工程院院士构成,发现美国工程院院士有很大比例来自企业(见表 2 )。笔者认为这是一种比较合理的从学术荣誉出发激励人才流动的机制。 表 2 列出了美国工程院院士的分布(随机选取 2012 年与 2009 年)。美国工程院每届评选大约 65 位左右新院士,他们来自大学、企业(如 IBM 、通用电气等大公司和有核心技术的中小公司)和政府机构(如 NASA 和各大国家实验室)。从表 2 可见,企业科研人员占了相当的比例(这里统计并未计入在企业兼职的大学教授,否则来自企业的比例会更高)。 如果对美国工程院院士个体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更多有趣的现象: Ÿ 1) 很多企业创始人是美国工程院院士。比如苹果的乔布斯、微软的比尔盖茨、 Google 的布林等; Ÿ 2) 很多企业工程师是院士。比如 Google 的 Jeffrey Dean 、 Sanjay Ghemawat 等; Ÿ 3) 一些独立科研人员是院士。如 09 年的 David Auth 是咨询顾问,不隶属任何公司; 相比而言,在我们国家,如果科研人员从科研机构流向企业(民企),某种程度上等于放弃了追求国家层面学术荣誉的机会。作为对比,我们以 2011 年与 2009 年当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为例,分析其人员构成(见表 3 )。 从表 3 可以看出中国工程院院士还是主要聚集在“象牙塔”中,即大学与科研院所。 2011 年大学与科研院所院士人数之和达 46 位,占总数的 85.2% ; 2009 年两者人数为 39 位,占总数的 81.3% 。而国家屡次强调要成为“创新主体地位”的企业则仅占 12%~15% ,且以国企为主,民企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在一视同仁的学术荣誉激励制度下,在大学做科研与在企业做科研应该没有明显区别。而且在企业从事科研工作会有更好的经济收入,离市场需求、真实问题更近,有真实大规模数据,相对更容易做出研究成果。从近年来系统结构领域国际会议上企业论文比例不断增加也反应了这些优势。而我们国家 大量科研人员选择滞留科研机构,应该和国家制定的偏向于科研机构而忽略民企的人才激励制度有一定联系。 事实上,中国的民营经济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来源,也是解决社会就业问题的绝对主体。 2007 年数据表明,民营经济占全国 GDP 的 65% 左右,占经济增量的 70%~80% 。在 IT 等新兴领域,民企对中国技术进步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如华为、阿里巴巴、百度等,面对上亿用户,他们要解决的问题都是世界级的。有人质疑中国的民企虽然对国家经济有推动作用,但技术上仍以“山寨”为主。笔者认为这种观点背后隐藏了一种双重标准: 1 )象牙塔中的科研人员,跟踪复制国外先进技术,满足“国家需求”,则经常被誉为“国内首次”、“填补空白”。 2 )民企中的科技人员,跟踪复制国外先进技术,攻克产品研发难点、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则鄙之为“山寨”、“抄袭”。去年施一公饶毅院士评选双双落选,引发社会极大争议,因而有院士出面解释“院士评选关键要看对国家贡献”。在笔者看来,满足国家需求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两个目标在根本上是一致的,都是对国家的贡献。 作为一种以学术荣誉为形式、高层次的人才激励机制,笔者觉得院士制度改革中可以考虑逐步增加民营企业科研人员的比例。如前分析,这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激励人才从大学科院所构向企业流动。当然,这仅仅是单向流动,如果要进一步激励人才流动,还需要提供一些配套机制允许人才从企业流回大学科研院所,实现人才在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双向循环流动。以规模不大的 Princeton 计算机系为例,就能观察到这种循环的人才双向流动。比如李凯教授、 LarryPeterson 教授等是以创业形式流向工业界,图灵奖得主 Robert Tarjan 教授则以兼职方式流向 HP 研究院;而另一个流动方向上, BrianKernighan 教授和 Jennifer Rexford 教授则是分别从 BellLab 和 ATT 研究院全职流回大学。
29775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快来参加中国青年环保案例大赛!!
zhangyuxiu 2010-11-2 19:09
受北京大学研究生会内联部部长荣文汉同学之托 , 现将 中国青年创新大赛 - 金隅环保产业创新案例大赛 通告发布如下 , 请各位英才快来广泛参与 !! 中国青年创新大赛 - 金隅环保产业创新案例大赛 活动背景 青年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作为未来国家精英的新一代青年人,不应仅仅停留在学习专业知识的个人层面上,而更应开始学会承担其力所能及的相应社会责任。环保问题的倡导从青年开始,有利于在青年一代中宣传环保理念并引导切实的环保行动,从而为未来国家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促进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一中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 . 中国青年创新大赛 - 金隅环保产业创新案例大赛由北大创新 EIP 联合金隅集团共同发起,旨在培养青年环保产业创新能力,为广大青年提供一个展示才智、发挥创意、积极投身环保事业、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建言献策的宽阔平台。通过号召广大在校大学生及各行各业的青年人参与到环保案例大赛中来,最终选拔出优秀的作品,进而形成体系化的环保方案,为改善我国环境保护状况做出切实的贡献。 大赛主题 节能环保 绿色畅想 活动时间 2010 年 9 月 29 日 2010 年 11 月 15 日 参赛对象 本次大赛面向全国青年,不要求相关专业知识背景。 活动形式 大赛本着绿色低碳的原则,采用网络参与的形式。参赛者在大赛主页 www.bigsai.net 申请注册后提交作品, 或直接发至投稿邮箱jinyuhuanbaodasai@163.com , 经专业评审团的初评及复评后公布获奖名单。 参赛要求: 1. 环保案例大赛在线注册或邮箱直接投稿需提供的信息:项目名称、第一负责人、团队成员、联系方式(手机、电子邮箱)。 2. 大赛致力于寻求推动环保工作的机会和资源,因此 , 所有参赛案例必须是致力于推动环境保护和改善生态的案例和研究报告作品 , 面向中国环保领域 , 研究方向包括: a. 节能减排 b. 可再生能源利用 c. 固体废弃物与污染物处理 d. 大气污染 e. 环保新技术 f. 城市垃圾处理 g. 环保生产与生活方式 h. 湿地与自然环境保护 i. 水土流失 j. 水污染及污水处理 k. 环保政策与法规 3. 参赛作品未在正式期刊发表,未获得其他比赛的奖励。 评分标准 1. 案例的真实性:案例要求真实有效,鼓励参赛者到企业、环保案例实际发生地或环保部门实地调研,获得第一手的资料和结果,并配以图片。 2. 案例的新颖性:案例应与当前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并具有一定的独创性。 3. 案例的价值性:案例应对目前中国的环保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鼓励参赛者关注中西部及边远地区欠发达省份的环境状况。 4. 案例的深刻性:本次大赛不要求参赛者具有相关专业背景,但参赛作品应对环保产业创新问题有深入的分析和思考,并不仅限于描述表面现象,字数在 5000 字以上。 奖项设置 名额 奖励内容 一等奖 1 5000 元奖金 + 一等奖证书 二等奖 2 1000 元奖金 + 二等奖证书 三等奖 5 300 元奖金 + 三等奖证书 优秀奖 50 优秀证书 (获奖证书由中国青年创新大赛组委会、北大创新 EIP 共同颁发) 获奖团队将由组委会书面推荐参加金隅集团和国内外领军环保企业的实习与岗位招聘。 补充说明 参赛者承诺所提交的案例及研究报告均为参赛者的原创内容。未经参赛者许可,主办方承诺不将参赛者的个人资料对外公开。此外,参赛的团队及个人必须遵守比赛规定。本次大赛严格按照中国青年创新大赛规范组织比赛。 大赛最终解释权归中国青年创新大赛组委会所有。
个人分类: 未分类|2435 次阅读|0 个评论
加强区域产业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工作指导意见 201010
pikeliu 2010-11-1 22:43
http://www.ndrc.gov.cn/zcfb/zcfbtz/2010tz/t20101028_377732.htm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加强区域产业创新 基础能力建设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围绕构建和完善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鼓励和引导地方建立长效的工作和投入机制,进一步加强区域产业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加快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现将《加强区域产业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工作指导意见》印发你们,请在工作中认真执行和落实。 附件: 《加强区域产业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工作指导意见》 国家发展改革委 二〇一〇年十月十三日 主题词: 创新 工作 通知 附件: 加强区域产业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工作指导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 年)》和国家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规划,进一步加强产业创新基础能力建设,构建和完善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加强区域产业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的意义 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产业创新基础能力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加强区域产业创新基础能力建设,主要是建立和完善由国家和地方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创新平台构成的多层次产业创新支撑体系,对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区域产业创新基础能力建设是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举措。围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真正转向依靠创新驱动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发挥不同区域产业创新资源的特点和优势,构建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有利于实现自主创新能力的统筹协调发展,全面提升国家的整体创新 1 能力,加快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进程,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二)加强区域产业创新基础能力建设是夯实国家自主创新支撑体系的迫切需要。大力推进产业创新平台建设,促进国家和地方相关创新平台的优化布局与合作,进一步加强创新资源的高效整合和开放共享,有利于促进区域创新体系与技术创新体系、知识创新体系、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等建设的相互融合,真正形成全方位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协调发展格局。 (三)加强区域产业创新基础能力建设是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针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需求,着力区域创新基础能力的薄弱环节,通过强化产业创新平台建设,突破一批制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加快推进相关重大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有利于提升不同区域产业的层次和技术水平,进一步促进科技经济更加紧密结合,并不断探索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模式、新途径。 ( 四 ) 加强区域产业创新基础能力建设是推进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支撑。围绕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需求,大力加强产业创新平台建设,提升区域创新基础能力,有利于推进建立区域间的协作创新机制,为西部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提供动力支撑,加快推动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东中西部良性互动的区域协调 2 发展格局。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结构调整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线,以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目标,按照国家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规划明确的 着眼长远发展,优化整体布局,完善体制机制,提升创新能力 总要求,整合集聚创新资源,统筹创新平台建设,促进产学研用结合,大力提升区域产业创新基础能力,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合理规划、特色发展。根据区域产业特色、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等,合理规划产业发展的区域创新基础能力建设方向和重点,加强国家和地方不同层面创新资源的有效对接,建设特色鲜明的多层次区域创新体系。 创新机制、整合资源。着眼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需要,探索建立国家和地方产业创新平台共享开放的运行机制和发展模式,有效整合区域创新资源,推进跨区域的产学研用合作,实现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国家引导、地方为主。加强国家宏观政策和规划导向,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公共财政投入的引导作 3 用,鼓励和调动地方大力支持和加强自主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国家和地方相互联动的创新机制。 三、主要任务 (一)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创新发展。提升区域产业创新基础能力,重点是围绕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以及地方特色产业链、地方主导产业发展确定的重点领域,强化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大力推进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调整振兴重点产业,广泛推广应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不断注入区域经济持续增长动力。 (二)建立多层次区域创新体系。加大支持力度,进一步提升国家产业创新平台的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其对地方自主创新和经济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鼓励和支持地方产业创新平台建设,促进跨区域、跨行业的联合,加快推进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以下简称 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 )等创新平台布局,促进国家和地方产业创新平台的有机衔接和合作,强化不同区域研发、系统集成和工程化的能力,构建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区域创新源,推动形成各具特色、优势明显、高水平、多层次的区域创新体系。 (三)建立创新平台的高效运行机制。发挥市场配置资 4 源的基础性作用和宏观政策规划的引导作用,推动技术、人才和资金等资源向创新平台的集聚,提高创新平台的运行效率和水平。探索长效的产业创新平台建设管理运行模式,推动建立国家地方互动协作的工作体系,大力推进产学研用的广泛合作,逐步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创新机制,实现创新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四)加速创新人才培养和集聚。依托产业创新平台和重大项目建设,凝聚和造就高端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引进一批战略科学家和学术带头人,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团队。建立和完善创新平台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探索产学研用联合培养创新人才的新模式,推进建立创新人才在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之间的流动机制,使创新平台真正成为创新人才的重要集聚地和各显其能的用武之地。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规划政策引导。根据国家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各省级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 各省级发展改革部门 )要结合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会同有关方面研究制定本地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明确思路、发展方向、重点任务和目标,加强统筹协调,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指导推进本地创新平台的建设。 (二)加强组织管理规范。各省级发展改革部门要把提 5 升区域产业创新基础能力作为一项长期、日常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要按照《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管理办法》、《国家工程实验室管理办法(试行)》、《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加强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等建设和运行管理的指导,落实相关配套条件;根据《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建设实施办法》(见附件),负责组织实施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的建设。同时,要兼顾当前和长远,加强统筹,紧密结合本地区产业、经济的发展需要,对本地产业创新平台建设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制定完善相应的管理规范,并加强与国家产业创新平台的有机衔接与合作。 (三)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 国家发展改革委 )将进一步强化对产业创新平台建设的引导,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鼓励产业创新平台建设的具体政策措施。省级发展改革部门要建立支持本地产业创新平台建设的计划支撑体系,安排专项资金和制定完善相关政策,创新支持方式和模式,激励、引导各方面共同推进国家和地方创新平台的建设,促进创新平台在产业标准、技术服务与扩散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国家鼓励和支持跨区域和跨行业的创新平台建设。 6 (四)推进实施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建设。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和国家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规划,加强区域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有计划、有步骤地布局一批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对符合条件的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可命名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或作为现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分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分实验室,并对西部地区中部分特色突出、辐射带动作用强和行业影响明显的上述创新平台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对于拟安排国家投资补助的西部地区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按照国家的统一规定和要求,原则上由相应的省级发展改革部门择优选择确定。 (五)探索创新管理方式。国家发展改革委要加强对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建设的监督检查。各省级发展改革部门要加强对国家和地方创新平台建设的跟踪分析、研究,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提出改进的对策措施和建议,积极促进创新平台与本地产业发展需求的紧密结合,切实发挥创新平台的功能和作用;要建立合理的动态考核评价体系和优胜劣汰的管理运行机制,加强对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地方创新平台的评估和检查,促进创新平台的良性发展。 附件: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建设实施办法。 7 附件: 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建设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是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第三条 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建设应围绕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以及地方特色产业链、地方主导产业发展对技术进步的迫切需求,建立工程化研究、验证的设施和有利于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机制,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第四条 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应承担以下主要任务: (一)根据国家相关批复文件的要求,实现设定的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目标; (二)开展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开发,并为行业提供技术开发及成果工程化的试验、验证环境; (三)承担国家、地方和行业下达的科研开发及工程化研究任务,并依据合同按时完成任务; (四)将承担国家、地方和行业任务所形成的技术成果 8 通过市场机制向行业转移和扩散,起到科研与产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第五条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对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进行有关命名的审查,并给予相关的政策支持。各省级发展改革部门负责会同本级政府其他相关部门制定和发布本地创新平台建设的规划和有关政策等指导性文件,进行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的组织申报、初审、评价等管理。 第二章 申报和审查 第六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对申报的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进行复核,并对通过复核的创新平台进行命名。 第七条 省级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的申报和审查工作,主要包括: (一)组织本地区符合条件的单位申报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指导申报单位编制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方案。 (二)组织对方案进行初审,并提出审核意见。 (三)将通过初审的项目、审核意见及相关材料一并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申请复核。 第八条 拟申请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的单位,应编制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方案(编制提纲见附件)并向省级发展改革部门申报。方案需由符合省级发展改革部门规定资质的工程设计、咨询单位编写。 9 第九条 申请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已经批复为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并运行 1 年以上。 (二)地方政府已有明确的财政资金支持计划或安排。 (三)符合区域发展规划和产业总体布局,属于地方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规划等确定的重点领域。 (四)能为解决当地产业或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提供共性技术支撑,并对当地相关产业发展、结构调整有较好的辐射、带动作用。 (五)承担单位具有明显的创新资源优势,有比较好的技术研发、系统集成和工程化能力,有相应的基础设施配套条件。 (六)建设方案、目标和任务定位比较明确、合理,技术发展方向符合国家的产业技术政策。 第三章 建设和运行 第十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根据年度国家投资预算,对西部地区中部分特色突出、辐射带动作用强和行业影响明显的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给予一定的国家投资补助。 给予国家投资补助的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按照国家的统一规定和要求,原则上由相应的省级发展改革部门择优 10 选择确定。 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对安排国家投资补助的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建设情况进行跟踪、核查,并根据项目实施进展下达国家投资计划。 第十一条省级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对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建设和运行进行管理,主要包括: (一)指导和协调推进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的建设工作,组织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的验收工作以及验收后的运行管理和考核评价等工作; (二)对于国家安排投资补助的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批复要求,组织项目单位编制项目资金申请报告,进行项目的审理和批复,并将批复文件及相关资料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作为安排和下达国家投资计划的依据; (三)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完善管理规范,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问题,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相关工作; (四)对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项目安排配套资金,并通过相关计划支持其发展。 第十二条项目承担单位负责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的具体实施工作。 11 (一)按照有关批复文件的要求,落实建设与运行的支撑条件,筹措建设和运行经费,保障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正常运行; (二)承担国家和省有关部门委托的研发任务,保证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的开放和共享,为国家和省相关重大战略任务、重点工程提供研发和试验条件; (三)按照有关要求向审核部门报送项目实施情况和运行情况; 第十三条项目承担单位应按照省级发展改革委部门批复资金申请报告的总体目标组织实施建设工作。实施过程中,项目出现重大情况需调整的,应编制项目调整报告报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对不能完成总体目标的项目,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可根据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实际运行状况,对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提出重组、整合或撤销的意见,并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复核;对其他不影响项目总体目标实现的调整,由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审核调整并抄报国家发展改革委。 第十四条项目承担单位在每年 1 月底以前,将项目进度情况、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等内容以书面形式报省级发展改革部门。省级发展改革部门于每年 2 月底以前,以正式文件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提交项目进展情况报告。 第十五条项目实施达到总体目标后,项目承担单位应 12 及时做好项目验收准备工作,编制项目验收报告,并向省级发展改革部门提出项目验收申请。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对项目验收报告的完整性进行审查后,组织专家组进行验收。省级发展改革部门根据专家组验收意见批复项目验收报告并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 项目验收编制大纲由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参照《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管理办法》、《国家工程实验室管理办法(试行)》另行规定。 第四章 考核与评价 第十六条 项目实施过程中和验收后,省级发展改革部门组织对项目进行中期评估和后评估。 第十七条 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实行优胜劣汰、动态调整的运行评价管理机制。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委托中介评价机构对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每 3 年进行一次运行绩效评价并于评价年的 8 月底前出具审核意见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进行复核后统一对外发布。 评价办法参照国家相关管理办法的有关评价规定要求。 第十八条 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考核评价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基本合格、不合格。评为基本合格的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给予警示。评为不合格的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予以撤销。 13 第五章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 第十九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对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情况进行稽察。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和项目单位应配合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做好稽察、审计、监察和检查工作。 第二十条 凡不涉及保密要求的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项目,均应采取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开。 第二十一条 项目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可以责令其限期整改或取消命名,收回国家已拨付资金,并可视情节轻重提请或移交有关机关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或法律责任: (一)提供虚假情况,骗取国家补贴资金的; (二)转移、侵占或者挪用国家补贴资金的; (三)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本办法规定的行为。 第二十二条 各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和评估、咨询单位及有关责任人在审查、评估、咨询、稽察、检查等过程中弄虚作假、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索贿受贿的,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本管理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行,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解释。 14 附件: 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方案编制提纲 一、摘要 ( 4000 字以内) 1 、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名称 2 、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法人概况 3 、项目方案编制依据 4 、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提出的主要理由 5 、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发展战略与经营计划 6 、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建设内容、规模、方案和地点 7 、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主要建设条件 8 、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建设取得的成绩 9 、结论与建议 二、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建设的依据、背景与意义 1 、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所在区域相关产业已是地方相关规划确定的发展重点,目前产业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及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2 、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所在产业领域的主要发展状况及趋势预测。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建设对当地相关产业 15 发展、结构调整将产生的影响、作用和意义。 3 、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所在产业领域的国内外市场状况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以及国内外技术发展状况、方向分析与趋势预测。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在同行中所处的水平和影响力。 三、主要方向、任务与目标 1 、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的发展战略与思路 2 、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的主要发展方向 3 、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的主要任务 4 、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的近期和中期目标 四、组织机构、管理与运行机制 1 、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法人单位情况 2 、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的机构设置与职责 3 、主要技术带头人、管理人员概况及技术队伍情况 4 、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 五、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发展现状 1 、研发、工程化和试验验证条件建设情况 2 、现有技术、设备和工程状况 3 、原材料、动力、供水等配套及外部协作条件 4 、主要技术、工艺设计方案 六、其它需说明的问题 16 七、相关附件 (地方对拟申报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的省级创新平台的批复文件及批复时所依据的环评、土地或房屋、资金、法人等证明材料) 17
个人分类: 科技创新|3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全国工业设计产业创新联盟正式启动(转贴)
图锦 2010-2-16 21:48
12月7日下午13:30,在 深圳 首个创意 设计 日的纪念日当天,全国首个工业设计产业创新 联盟 落户深圳,在五洲宾馆举行了盛大的启动仪式。深圳市委市 政府 领导纷纷出席。这也是2009第二届 中国 (深圳) 国际 工业设计节的最后一站。 该联盟首期成员有22家,分别是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研究院、协会和培训中心。其中包括中国机械 工程 学会工业设计分会、中国光华 科技 基金会、深圳市工业设计 行业 协会、 上海 国际工业设计中心、浙江大学现代工业设计研究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青岛工业设计协会等。 联盟的名誉主席 为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工业设计分会主任委员潘云鹤院士和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理事长朱焘先生共同担任。 联盟特聘的 专家 委员会由来自全国各地的十三位专家、学者、 企业 家组成 ,其中包括:昆明理工大学教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常务副理事长胡志勇; 国家 知识产权局外观设计审查部部长林笑跃;浙江大学现代工业设计研究所教授/博导/所长孙守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特聘首席教授陈圻等。联盟秘书长由深圳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的秘书长封昌红兼任。活动现场,潘云鹤院士和朱焘部长为联盟专家(技术)委员会成员及联盟秘书长颁发了特聘奖牌。 该联盟是以官、产、学、研、资相结合的实体机构,以工业设计为主体,携手全国各地创新、创意、设计等各个行业的相关机构,整合各方面的资源,打破行业间的壁垒,在自主创新的旗帜下,共同致力于 发展 中国的民族工业 品牌 。通过借鉴国内外成功的行业经验和 商业 模式 ,拓宽国际化视野。积极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促进设计成果的 交易 ,全面提升中国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全国工业设计产业创新联盟选择落户深圳,是鉴于深圳的工业设计中心占据全国的60%市场,依托深圳在实现珠三角制造行业产业升级的示范作用,以及在全国工业设计领域的主导地位,联盟落户在此可以最大化的发挥设计之都和中国创造的合力,助推中国工业设计 高端 化国际化产业化发展,实为众望所归。据悉,全国工业设计产业创新联盟的秘书处设在深圳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 同期,在联盟正式启动后,还将举行 第三届中国国际工业设计高峰 论坛 ,邀请了来自台湾的创意设计中心执行长张光民;丹麦著名设计师、Good Morning Technology董事长拉斯.兰格.索姆森;台湾明基集团及佳世达集团设计总监王千睿;国际工业设计联合会ICSID执行理事、台湾浩汉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文龙;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特聘首席教授陈圻等。这些设计大师和设计管理者将带来他们不凡的设计创意理念和管理策略,在深圳碰撞激发思想的盛宴。让人们感受当今 世界 最前沿、最时尚的设计与营销理念。 设计的热情、创新的魅力,2009中国(深圳)国际工业设计节从12月1日-7日,活动精彩纷呈,带给长期囿于国内市场环境的设计界同仁们一次感官的体验和思想的升华。无论是专业的工业设计角度,还是纯粹的 文化 感受,本次工业设计节,都是一次超越单一价值的期待。 2009年12月7日(深圳首届创意12月开幕日)下午13:30,在深圳五洲宾馆举行了盛大的 全国工业设计产业创新联盟启动仪式 。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工业设计分会主任委员潘云鹤院士和中国工业设计协会朱焘会长出席会议并担任联盟联合名誉主席,深圳市人大、市政府等领导出席祝贺。 该联盟是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前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宝安区人民政府和深圳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联合发起,以工业设计为主体,结合政、产、学、研、资,按照自愿、平等、合作、共赢的原则,围绕工业设计产业转型升级、共建产业链创新的相关知识、技术、产品、解决方案、运营和服务,开展联合研发设计、设计管理、设计产业化、产业标准化、产业链建设等工作的行业性合作组织。将是推动我国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化的重要社会力量。 在联盟启动仪式上, 联盟名誉主席潘云鹤与朱焘 共同为胡志勇教授、孙守迁教授、刘志雄先生等十余位联盟专家委员会专家和联盟秘书长封昌红女士 授牌 。 12月8日上午,在深圳市三诺数码集团举行了 全国工业设计产业创新联盟第一次工作会议 ,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联盟成员单位代表、秘书处等人员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副秘书长周立钢主持,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几项重要议题,并商议了联盟发展规划与2010年具体工作计划,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为日后联盟的工作思路指明了方向。 联盟首期成员单位 由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研究院所、制造企业、设计机构、社团组织等组成。其中包括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上海国际工业设计中心、浙江大学现代工业设计研究所、广州大学工业设计研究所、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武汉理工大学、上海大学美术学院、西北工业大学蒋震慈善基金工业设计培训中心、深圳市三诺数码集团、深圳市嘉兰图设计有限公司、深圳麦锡产品策划公司、深圳深远企业顾问机构,深圳市心雷工业产品设计公司 深圳市中世纵横设计有限公司、深圳市迈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博乐策划设计机构、青岛工业设计协会、宁波市工业设计联合会、浙江省工业设计学会、温州市创意设计中心、顺德工业设计协会等数十家单位。 会议同期还举行 第三届中国(深圳)国际工业设计高峰论坛 ,邀请了来自台湾的创意设计中心执行长张光民;丹麦著名设计师、Good Morning Technology董事长拉斯.兰格.索姆森;台湾明基集团及佳世达集团设计总监王千睿;国际工业设计联合会ICSID执行理事、台湾浩汉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文龙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特聘首席教授陈圻等。这些设计大师和设计管理者带来了他们不凡的设计创意理念和管理策略,在深圳碰撞激发思想的盛宴。让人们感受当今世界最前沿、最时尚的设计与营销理念。 (注:本人应邀参加了此次历史性活动,接受了潘云鹤院士和朱焘会长授牌,出席了联盟第一次工作会议,并在深圳工业设计国际高峰论坛上发表了演讲。以下是几张珍贵照片) 全国工业设计产业创新联盟第一次工作会议09.12.09
个人分类: 工作动态|313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5 03: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