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碳足迹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生命周期评价与管理(2)- LCA概述
wanght 2013-2-25 13:10
讲义内容: 1)本节课尝试通过课堂讨论,让同学归纳出产品和技术环境评价方法应该具有的特点、应该回答的问题 2)介绍LCA方法的基本框架 3)介绍LCA的基本特点,即定量化、系统化评价和对比分析产品环境影响的国际标准方法 4)最后举例说明了LCA方法在政策制订和企业中的潜在应用 其中引用了我们之前的一篇文章,以水泥生产的例子说明:在产品和技术评价中,“环境问题的转移”,包括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不同环境影响类型之间的转移,是非常普遍和必须注意的问题。 姜睿,王洪涛,张浩,陈雪雪. 2010. 中国水泥生产工艺的生命周期对比分析及建议 . 环境科学学报,30(11): 2361-2368 全文下载 之前曾与严明佳就这一节的内容有一些讨论,见 之前的博文 另外,章菁问: “在碳排放的转移中,为什么说京都议定与生命周期思想是矛盾的?” 解释如下: 与LCA方法相比,京都议定书的评价方法在评价(统计)的系统边界选择上存在差异,并因此可能导致改进措施受限、改进意愿被削弱。 产品生命周期过程(产品供应链和消费)可能发生在不同的国家,但无论在哪个国家发生,LCA都将其加合到一起,以便找出各环节各种可行的改进措施。例如,如果中国某项产品制造时减少了钢铁消耗,LCA结果(产品碳足迹)会因此减少,其中包含着因此而减少了澳大利亚的铁矿开采和海运造成的排放。与其它措施相对比,LCA结果将分析这是否是重要的改进措施。 而京都议定书一开始就将排放和减排责任分解到各个国家,这在评价中会造成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中国企业采取任何措施减少制造过程的钢铁消耗(或任何进口原料消耗),国外上游过程因此的总量减排都不会被认为是中国的贡献,这会削弱中国采取这种改进措施的意愿。另一方面,如果中国产品出口,制造过程的排放被认为是中国的排放,而不是消费者所在国家的排放,这会削弱消费者的改进意愿。 其实,任何只关注产品某个环节和过程(国家)的评价方法,都会不必要地将各种“节材”措施排除在外,同时可能忽略环境排放的转移。而LCA评价包含了每项材料消耗的资源环境影响,从而可以衡量“节材”措施的效果,也可显示并避免环境排放的转移。【这其实完全是一个意思,也是LCA的本意:量化评价每项原料消耗 在上游原料生产过程中 所造成的资源环境影响(转移),因而也可以评价因为“节材”带来的效果。】 讲义下载: LCM2-LCA intro.pdf 返回 课程大纲
个人分类: LCA/LCM|6781 次阅读|0 个评论
LCA学术讲座与培训通知
热度 1 wanght 2012-6-13 22:06
LCA越来越流行!无论哪种行业、无论是技术研究、产品开发、生产管理、环境标志、或者政策制订,只要是与产品相关、只要是与生产和消费相关,LCA都正在成为不可或缺的、标准的环境分析方法。随着国内大力推动节能减排、低碳发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等政策,量化的LCA评价也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中国的LCA一直受益于国外的研究成果,也深受国外LCA软件、数据库和评价方法的影响。很多中国的LCA研究大量采用国外的LCA数据、采用源自国外环境条件得到的评价指标,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因为LCA分析具有强烈的区域差异。因此,我们在过去几年致力于开发 中国本地化的评价方法、数据库和软件工具 ,希望能为国内LCA研究提供基础性技术支持,希望LCA方法能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为加强与国内LCA同行的交流,促进LCA方法在中国的本地化研究与应用,我们举办下列学术讲座与免费培训,欢迎大家参加并提出宝贵意见。同时也非常感谢几家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的老师,为我们提供了热情的帮助和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希望今后有机会拜访国内更多的LCA同行。讲座及培训内容简介如下。 1. LCA 讲座(北京,6 月26 -29 日) 题目:中国本地化的生命周期评价(LCA)研发与应用 主讲人:王洪涛 副教授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 主要内容: 1) LCA方法及应用的发展趋势简介 2) 中国本地化LCA基础数据库(CLCD)和LCA软件(eBalance)的研发进展 3) 中国本地化的LCA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包括产品碳足迹、生命周期节能减排评价、资源消耗评价等 时间:6月26-29日 地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 2. LCA 免费培训(北京,6 月30 日) 培训内容: 1)LCA工作流程:通过典型案例和论文评讲,说明LCA的完整工作流程,包括选题、建模与数据收集、系统分析、报告等。 2)LCA软件(eBalance)操作培训:上述LCA工作流程在eBalance中的实现。 时间:6月30日(周六)9:00-17:00 地点:西郊宾馆第七会议室 (北京市海淀区王庄路18号,毗邻五道口轻轨站和五道购物中心,语言文化学院旁) 上述讲座及培训的具体时间/地点、报名表下载见网站通知: http://www.itke.com.cn/blog/archives/279
个人分类: 会议报告与讲座/培训资料|6010 次阅读|2 个评论
吉林大学讲座:中国本地化的LCA研发与应用
wanght 2012-4-25 20:48
应 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邀请,2012年4月14日在吉林大学南岭校区为学院100多位教师和同学举办了LCA讲座,并在讲座后安排了为期一天的eBalance软件培训。非常感谢杨印生院长以及各位老师的接待和安排。 讲座题目:中国本地化的LCA研发与应用 讲座内容综合介绍了我们过去几年在LCA基础数据库、软件工具、评价方法方面的研究进展,其核心是实现LCA的中国本地化,为国内的LCA研究和应用提供全面的支持。 讲座的PPT讲稿下载(整理后): 中国本地化的LCA研发与应用-学术版.pdf
个人分类: 会议报告与讲座/培训资料|3724 次阅读|0 个评论
1度电不等于1度电 —— CDM与LCA方法上的区别
热度 3 wanght 2011-7-2 16:50
清洁发展机制(CDM)是重要的全球碳减排机制,它建立了严密的方法,并由权威部门发布各种排放因子,用于测算每个CDM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量并用于交易。国家 发改委近年公布了我国区域电网的基准线排放因子 ,为国内CDM项目的减排量测算提供了依据,得到普遍地采用。 http://cdm.ccchina.gov.cn/web/main.asp?ColumnId=3 但值得注意的是, 由于目的和方法的区别,上述CDM排放因子并不能直接应用于生命周期评价(LCA)研究,也不能直接应用于基于LCA的产品碳足迹研究。 从目的上讲,LCA的目的是尽可能真实地记录“ 实际发生的 环境影响”,即量化描述产品生命周期过程中发生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排放,而CDM的目的是尽可能合理地预测“ 预期减少的 排放数量”,需要设定一个“基准线”情景,然后估算一个CDM项目可以在未来减少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从方法上讲,二者的数据收集范围及计算步骤差异很大。以电力为例,各种电力生产技术下生产1kWh电的 LCA研究,需要 向前追溯各种主要原料、燃料的生产过程直至开采阶段、收集各阶段的能耗、资源消耗、 温室气体 以及各种主要排放数据(如果是碳足迹,则只包含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 最后汇总得到的LCA结果代表了如此生产1kWh电力所造成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 当然也可以计算由各种发电技术混合得到的1kWh电网电力的生命周期数据。 而对于CDM方法而言,首先,并不追溯上游的原料、燃料的生产过程,只考虑发电过程本身;其次,CDM计算的结果是CDM发电过程排放与“基准线”排放之间的差值(通常LCA方法并不计算“差值”,也就不需要“基准线”)。 原则上, 一个CDM发电项目 每发1kWh的电,意味着电网中别的电厂可以少发1kWh电,但关键问题是,电网中哪些电厂会因CDM项目减少发电量呢?这就是电网基准线试图确定的。 从发改委公布的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计算说明中,可以看到其基本算法与假设: 1) 在短期内 , CDM发电 项目导致电力需求减少时, 电网中只有火力发电厂可以因此减少发电量(水电、风电都不减少,即假设来水、来风时就一定会发电) ,所以基准线就是电网中火电的排放因子(生产1kWh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称为电量边际排放因子( OM, Operation Margin),即 短期内CDM项目每发1kWh电相当于当前火电厂减少1kWh发电量 ; 2) 在远期 , CDM 导致的电力需求减少,是由新建的电厂来平衡 的,所以基准线就是新建电厂的平均排放因子,称为容量边际排放因子 ( BM,Build Margin), 即 从远期看 CDM项目每1kW的发电容量相当于少建1kW装机容量 ;( 如果新建电厂中有很多水电、风电或核电等低碳电力,则BM可能远远低于OM)。 3)综合而言,CDM发电的基准线排放因子设定为:(OM+BM)/2 4)保守性原则:如果基准线中高估了电力的排放因子,就会高估CDM项目的减排数量。为保守计,基准线排放因子在计算各种燃料的排放时都选择了低限值。 从上述说明中可以看到,CDM的基准线排放因子BM与LCA或碳足迹所需要的排放因子是完全不同的概念,OM则只包含了生命周期的一部分,起码需要以下的扩展才能变为碳足迹计算所需要的排放因子: 1 )燃料燃烧的温室气体排放因子应从下限值改为缺省值(中值), (其效果会拉高排放系数) ; 2 ) OM 只包含CO2排放,碳足迹计算起码应增加 CH4 和 N2O 排放, (其效果会拉高排放系数) ; 3 ) OM未包含燃料的开采与运输,尤其是我国电煤的开采、运输、自燃对生命周期排放系数有重要影响, (其效果会拉高排放系数) ; 4) OM只包含火电,应增加我国电网中其它主要电力生产技术及其上游原材料生产过程,即水电、核电、风电,(其效果会摊低排放系数); 5)OM未考虑电网传输损耗,(加入损耗后,会拉高排放系数); 6)某些LCA研究中,还需要考虑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排放,例如水库大坝或火电厂的建设。 在我们开发的中国生命周期基础数据库(CLCD)的 模型中包含了上述修正,大家可以下载eBalance软件,并在示例文件中打开CLCD电力模型,查看最新的模型与结果(数据会不断更新,就不在这里写出来了)。eBalance下载地址: http://www.itke.com.cn/cn/product/?CategoryID=1 网上有一篇文章也解释了 CDM 和碳足迹之间的差别,供参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f0dbd60100j6ng.html 7月20日更新:上文作者又专门写了一篇三种方法比较的文章: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f0dbd60100txjn.html 补充:在LCA领域也有类似CDM的研究,需要确定一个“基准线”。例如在Consequential LCA中,不仅分析一种产品带来的直接影响,还考虑其避免/替代了其他产品造成的间接影响。如何选择被替代的产品,其实就是基准线。另外,在多产品系统中,采用扩展系统边界方法时,其实也是选择了一个替代产品作为基准线。 再补充:基准线的选取其实是一种猜测,未必总是合理的,甚至很难证明其是否合理,人为的假设而已。就像有个笑话: 一个人向老婆表功说:“我今天是跟着公共汽车跑回来的,省了2块钱耶。” 老婆说:“你个笨蛋。为什么不跟着出租车跑回来,可以省20块钱呢。” 谁能说清楚:到底省了多少钱呢?
个人分类: LCA/LCM|10484 次阅读|6 个评论
大学生低碳生活的十大妙招
gaojianguo 2010-7-11 21:47
大学生低碳生活的十大 妙招 1. 外出旅行选择廉价的交通工具 廉价的交通工具不仅能给你节约 Money ,还能使你更多地体验旅行乐趣,如乘坐火车或干脆骑自行车。 2. 少开空调,多运动 整天呆在空调房?不要以为这是低碳。把空调关掉,拥抱大自然吧。这样不仅锻炼了身体,还节约了用电。 3. 多晒太阳 = 吃鸡蛋 你知道吗?晒太阳不仅能促进维生素 D 的吸收,增强免疫力,还能增加体能。晒半个小时的太阳相当于吃了一个鸡蛋,这可是毛爷爷、邓爷爷的生活经验哦!当然,暑期防暑也很重要。 4. 少饮酒和碳酸型饮料,多喝凉白开 生产酒类和碳酸饮料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对于我们而言多喝开水反而更有利健康发育。 5. 少看电视,少上网,多看书 想做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做到这条基本就符合了 ,重要的是还很低碳 。 =============================================================================== 6. 在寝室养些花草 不仅能吸收自己的排放的二氧化碳,还能美化居室、陶冶情操,一举 三 得 ! 7. 把自己用过而又不想收藏的旧书捐赠图书馆 其实送给身边的同学也可以,但最好不要当废纸卖掉,不仅卖不了几个钱,还产生了高碳垃圾,可惜!! 8. 多吃瓜果蔬菜,少吃荤腥烧烤 可以保持良好的身材和健康体魄,还能少产生不少不雅碳泄物 ! =============================================================================== 9. 不攀比、不铺张、不浪费 有时,低碳更是一种态度! 10. 多与身边的人畅谈低碳生活,交流低碳经验 当下低碳很时尚,低碳族很流行,不想 OUT ?多宣传低碳知识吧! 附: 低碳知识小卡片 低碳生活 ( Low-carbon life ) :就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 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是指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 ------------------------------------------------------------------------------- 碳足迹 (Carbon Footprint) :它标示一个人或者团体的碳耗用量。碳,就是石油、煤炭、木材等由碳元素构成的自然资源。碳耗用得多,导致地球暖化的元凶二氧化碳也制造得多,碳足迹就大,反之碳足迹就小。  ------------------------------------------------------------------------------- 二级碳足迹 ( the Secondary Carbon Footprint ) : 是相对于一级碳足迹( the Primary Carbon Footprint )而言的,一级碳足迹是指化石燃料燃烧直接排放出去的二氧化碳量,约占总体碳足迹的 82% 。二级碳足迹是因使用各种产品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消费一瓶普通的瓶装水,会因它的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排放而带来第二碳足迹。 (网上有很多有意思的二级碳足迹计算器,赶快尝试一下吧!)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8890 次阅读|3 个评论
有意思的碳足迹计算器
gaojianguo 2010-7-7 16:14
现在生活好了,人们更关注环境保护了,也产生了一批新名词和新理念,如低碳。低碳生活或成为一名低碳族都是很时髦的事情,大家也每时每刻不在关心我一天或一年到底排了多少碳?网上就有这样的小工具,非常有意思!现介绍一款给大家,链接是: http://www.carbonfootprint.com/calculator.aspx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二级碳足迹的计算方法,我一年的二级碳足迹不到1吨!0.99千千克,应该算是很环保了吧。减碳、低碳运动如火如荼、无孔不入,老百姓的吃饭喝水都要算计进去,甚至连打嗝放屁也不会放过,这倒使我想起了我们可爱的小学数学老师,他向来凶神恶煞,我们这些屁点大的小孩都怕他。他喜欢体罚、当众讽刺挖苦学生,还好年少不懂事,那时候对他的刁难还不能心领会神。 他对不好好学习、调皮的学生的形象描述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形容只知道吃饭不干活的人是造粪机器,够经典吧!如果被他逮到调皮的同学有两个,这两个都不会轻松过活。有一次他问两个调皮的同学:你们谁愿意当饭桶?谁愿意当造粪机器啊?顿时引得全班爆笑!被他这么问的小同学不知天高地厚地也笑在一起,谁知后面紧接着就是罚站。有时遇到儿时玩伴聊起此事,大家也都是觉得好笑,殊不知这里也蕴含着低碳奥秘! 如果肠胃不好,消化自然不佳,导致的结果就是浪费食物。但如果处于快乐和健康的状态,食物利用率就会提高( http://www.oldandsold.com/articles09/homemaking-7.shtml ),有句话说的好:A laugh is the best of sauces,结果就是造粪机器少造粪,饭桶少吃饭。从这点意义上讲造粪机器和饭桶完全可以被评为低碳先锋词汇!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4954 次阅读|1 个评论
对牛谈情
MJ2009 2010-4-12 19:55
有一天和人吹牛,说以后咱们开发微生物吧,让它们代替牛羊来产奶,这样可以节约大片土地,也省去了管理牛羊排泄物的烦恼。人家看着我直摇头:孟山都已经够烦了,你还想添乱啊。 (后来有个学化工的同学认真和我说,大规模的微生物培养也是非常耗能的,没我想的那么简单不过越是麻烦的不就越有机遇么呵呵,这是后话。) 现代化的奶牛生产,给奶牛带来了很多烦恼,折寿、疾病,麻烦不断。可怜的是,人们自寻的烦恼也同样多。有一次听讲座,看着台上人唾沫横飞地讲述牛奶生产有多少减排(温室气体)的可能,从个体基因到全球气候一一尽数,我不由得感慨这对牛谈情的艰难。有个人站起来发牢骚,说养牛是祖上传下来的生活方式呀,我们犯了哪门子法啊,现在背上了全球变暖的罪名。现场气氛一片欢腾,主持人倒还镇得住,连声赞同说是呀,反刍动物利用了人类肠道无法消化的纤维,维护了草地系统,使之成为稳定的碳汇云云,哈哈哈。 可怕的是,要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来计算一个小小的数值,所涉及的工、农生产过程,恐怕和研究牛的瘤胃里的细菌群落一样复杂。从种植业到建筑业,从包装公司到垃圾回收公司,幸亏奶牛们目前不穿衣和鞋,否则以后连纺织业、制革业都要包括进来了,哈哈。不过归根结底,原材料及初级能源是清单的终极来源,有意思的是,也正是因为LCA的这种(貌似的)无所不包的特性,做一个完整的LCA实在是费时费力,一些关注局部环境影响的人们又搞了新名堂,碳足迹、水足迹、能源审计等名词被开发出来,分别指的用生命周期思想来研究产品的温室气体排放,水资源消耗以及能源消耗。 一个完整的LCA已经够费力啦,有些人还不以为然(添乱的不止有我啊),声称传统的LCA是静态的(attributional LCA),即采用的数据是一般情况下的平均数据,不够精确,也不能反应市场行情变化,怎么办呢?很简单,把LCA动态化(consequential LCA),即考虑到产品在市场上的影响。比如说,现在我们不但想知道生产1公斤牛肉的环境影响,还想知道如果这牛肉生产规模扩大了,会对猪肉生产有啥影响,等等 。这就是所谓动态化的一个简单解释,它的提出有点经济学里的边缘价值的意思,不过算起来更麻烦,更有随意性,王洪涛老师告诉我说目前还没有对attricutional/consequential的官方翻译,那我在这里就当抛砖吧。 上周末听见人家提问碳足迹,演讲者摇头说这玩意儿没谱,误差太大,我不由得惊叹,哇塞,这年头还有不相信LCA的人啊,在普天下都劲吹生命周期风的时候,敢于面对若干听众,公然藐视LCA的意义,这种质疑的精神还是值得钦佩的,一笑。
个人分类: 心情驿站|5960 次阅读|0 个评论
Up to the Dutch standard
MJ2009 2010-2-18 21:23
人类自己倒腾的一些事情,有时候真是不可思议。老庄所感慨的圣人之过,在我看来固然不可取,有时想想却仍然有几分道理 生命周期评价中,最热门的一条评估方向大概就是温室气体排放了,由于这是个全球效应,和时下热门而声名狼藉的climate change一起,各派争风之态,煞是热闹。经科学计算表明,温室气体排放的罪魁祸首既不是冒青烟的汽车,也不是冒黑烟的工厂,而是温柔尔雅的猪、牛、羊等家畜们!哇哈哈。于是乎,农业专家们逮着了机会,赶紧忙活起来了。这不,马上又要有内部会议,农业巨头之一的荷兰,据说要推行自己的一套碳排放计算标准。消息一出,其他欧盟国家立马开始行动,各怀各的算盘:标准化这么大的事,即使你是大哥,也不能全听你的啊呜呼,好戏又要开场了。 一步领先,步步领先。这虽然不是绝对,但往往是常态。君不见清洁生产的CDM条例一出,只消几个数字加小数点,大把黄金白银的利润就从世界各地喷涌出来。碳标定这桩好生意,又岂能被轻易放过? 好戏也好,闹剧也罢,圣人之功过,地球买单。
个人分类: 心情驿站|3059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9: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