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充实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红学基础工程的坚守、充实、更新与提高》与涉红
黄安年 2017-2-24 07:07
《红学基础工程的坚守、充实、更新与提高》与涉红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7 年 2 月 24 日 发布 吕启祥的“ 红学基础工程的坚守、充实、更新与提高 --- 以《红楼梦大辞典》为例”论文是在2015年3月29日举行的《纪念曹雪芹诞辰三百周年学术研讨会( 2015 )》(徐州)会议上发布的,随即在红学界引发巨大反响,这是一个基本的事实。《河南教育学报》2015年 第 3 期公开发表,作者于 2016 年 3 月 10 日 改定,全文收入 2016 年公开出版的吕启祥著 学术文库版《‘红楼梦’校读文存》一书中(第161-168页)。这篇论文清晰地论证了《红楼梦大辞典》基础中的坚守、充实、更新与提高的必要与问题,触及到围绕《红楼梦大辞典》修订中若干事实和原则问题。 在谈及《红楼梦大辞典》基础工程时,是无论如何不能也不该回避的。然而我们看看2016年第1期和2017年第1期头条栏目中,有哪一篇“中国艺术研究院长期科研项目红学梦研究年度发展报告”的研究成果涉及到这篇文章,难道根本不存在《红楼梦大辞典》事实么?难道迄今红学研究的基础性工程不是一个课题?不值得重视吗?难道开中药谱式、不加认真筛选的研究成果连提一下都被“免提”么? 需要指出,尽管《河南教育学报》发表了吕启祥的这篇文章,但是一些“敏感”的重要话语被编辑删除了毕竟那并非作者本人意愿。作者在自己可以做主的学术文库版《‘红楼梦’校读文存》稿中恢复了全文,2015年4月交稿,9月接通知审读通过,然而出版时却一度遭遇障碍,已经审稿通过的这篇《红学基础工程的坚守、充实、更新与提高》文章却在2016年1月被无理要求撤销,理由居然是“不宜”。经作者坚持原则、据理力争,最终院领导决定尊重作者意见才得出保存了这篇具有基础工程研究连续性、学术性、现实针对性、健康学术批评,且符合新时期文艺讲话精神的文章。可见这篇文章得以完整且符合作者本人意愿地保留在著者中实在是来之不易的。 对于这篇文章列举的事实和提出的见解,有人可以不同意,但是不该无视文章本身的存在和影响,有意无意地企图淡化甚至屏蔽这篇文章所阐释的重要事实和见解。 下面是有关 红学基础工程的坚守、充实、更新与提高 ---- 以《红楼梦大辞典》为例一文的博文目录,见诸于重要学术会议、博文、期刊和著作。 ************************* * , 红学基础工程的坚守、充实、更新与提高 ---- 以《红楼梦大辞典》为例 受权发表吕启祥(中国艺术研究院)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5 年 3 月 31 日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878673 * ,红学基础工程的坚守、充实、更新与提高 ---- 以《红楼梦大辞典》为例 ( 河南教育学报 PDF 版 ) ,图 12 受权发布吕启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5年11月12日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934683.html *. 红学基础工程的坚守、充实、更新与提高 ---- 以《红楼梦大辞典》为例 受权发布吕启祥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6 年 4 月 23 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972063.html *, 红学基础工程的坚守、充实、更新与提高 ----- 以《红楼梦大辞典》为例(学术文库版) , 图10 受权发布吕启祥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6 年 8 月 8 日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995129.html * , 来之不易的《 红楼梦 校读文存》, 图8 黄安年文黄安年的博客 /2016 年 8 月 10 日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995692.html * , 红学基础工程的坚守、充实、更新与提高 ----- 以《红楼梦大辞典》为例 (学术文库版)再发,图 10 受权发布吕启祥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6 年 10 月 6 日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1006941.html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研究(10-11)|2188 次阅读|0 个评论
红学基础工程的坚守、充实、更新与提高-----以《红楼梦大辞典》
黄安年 2016-10-6 06:40
红学基础工程的坚守、充实、更新与提高 ----- 以《红楼梦大辞典》为例 (学术文库版)再发 受权发布吕启祥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6 年 10 月 6 日 发布 作者授权本博主申明,《坚守》一文,收入《 红楼梦 校读文存》学术文库本时曾被要求删改撤换,经坚持终于留下,入集时有所充实。《坚守》文库本一文, 2016 年 4 月 23 日 黄安年博客发布。 《 红楼梦 校读文存》公开出版后,8月8日,本博主受权发布并作说明和附PDF版。现在再发,敬请拨冗关注。 ********************** 红学基础工程的坚守、充实、更新与提高 ----- 以《红楼梦大辞典》为例 (学术文库版) 受权发布吕启祥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6 年 8 月 8 日 发布 作者受权本博主申明,《坚守》一文,以学术文库本《 红楼梦 校读文存》内容为准。 在此以前,吕启祥《红学基础工程的坚守、充实、更新与提高 ----- 以《红楼梦大辞典》为例》一文在网媒和纸媒中看到内容有所不同的三个来源: * 《红学基础工程的坚守、充实、更新与提高 --- 以 红楼梦大辞典 为例》 , 受权发表吕启祥(中国艺术研究院)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5 年 3 月 31 日 发布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878673.html * 《 红学基础工程的坚守、充实、更新与提高 —— 以 红楼梦大辞典 为例 》, 吕启祥 ,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 34(3):14-17 * 《红学基础工程的坚守、充实、更新与提高 --- 以 红楼梦大辞典 为例》 , 受权发布吕启祥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6 年 4 月 23 日 ,本文是在 2015 年 3 月 29 日 《纪念曹雪芹三百周年学术研讨会》(徐州会议)发言的基础上改定的。收入吕启祥著《红楼梦》校读文存。该书稿已于 2015 年 5 月送交《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编辑委员会,并已审核通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972063.html 其中,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的内容经编辑部作了文字处理,作者本人并不满意。 2016 年 3 月 15 日 ,第二届学术共同体论坛在山东青州举行,吕启祥提交《红学基础工程的坚守、充实、更新与提高 — 以 红楼梦大辞典 为例》论文,并在大会发言。 2016 年 6 月 16 日 《中国文化报》第八版刊登“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简介,其中列有吕启祥“《红楼梦》校读文存”一书,但院方仓卒举行首发式时,该书仍在印刷中。 如业内人士所知, 2016 年 1 月 26 日 ,作者收到一校清样,意外的是, 1 月 27 日 ,接院方来电竟要求撤换《坚守》一文,书稿因此耽搁。 2016 年 2 月 3 日 ,作者在给科研处并呈审稿人的信中,强调文库旨在存真扬清;作者选文符合文库编选标准,具有击浊扬清矫正学风的正面影响。且《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编选标准》规定稿件若有改动,须经作者本人同意。作者负责审定最终样稿。 2 月 22 日 ,作者致函院领导,提出,如“领导执意命我撤去”《坚守》一文,“请出示书面意见,并具名落款为盼。” 2 月 29 日 院科研处来电话,传达院领导意见“尊重作者意见”。 3 月 10 日 ,作者寄返出版社一校清样。从 2015 年 4 月底交稿到 2016 年 7 月见书,其间的迁延曲折在文库本中罕见,亦非作者所能料想。 感到欣慰的是,现在发布的《红学基础工程的坚守、充实、更新与提高 ----- 以 红楼梦大辞典 为例》(学术文库版),得以按照作者本人意愿收入《 红楼梦 校读文存》书中,其内容与 2016 年 4 月 23 日 黄安年博客发布相同。 ********************* 红学基础工程的坚守、充实、更新与提高 ---- 以《红楼梦大辞典》为例 什么是红学研究中的基础工程?大体上应包括《红楼梦》的校本、书录、辞典、资料等。延伸而言,红学概论、红学的学术史、红学学案等也是基础工程;然而这是更高层级的,此处不论。本次会议的主旨在于百年红学的回顾与展望,时贤已有很多精到的论述。本人愚钝,视界不宽,只能就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主要是八九十年代以来亲身参与的红学基础工作略陈浅见。我的涉红在中年以后,参与的主要是人文普及本、大辞典及稀见资料汇编这样的基础工作,这里只就《红楼梦大辞典》的当年初创和期望修订谈两点意见。 一草创不易 1, 课题论证和质量要求 回顾三十年前的 1984 年 , 那是《红楼梦大辞典》的准备阶段 , 包括调查研究、草拟辞目、摸索体例,拟出了一份相当详细的辞目征求意见稿 , 打印后装订成册 , 分发讨论。 1985 、 1986 年进入第二阶段即试写条目、分工落实,分批交稿的阶段。到了 1987 年进入修改定稿阶段,就在这一年,我受命填写了中国艺术研究院重点项目《红楼梦大辞典》的科研项目议定书。申请和批准的经费为人民币五千元。 这一项目即《大辞典》的主编人是冯其庸、李希凡二位 , 议定书上有他们的亲笔签名,时间为 1987 年 6 月 23 日 。 项目论证的第一条写道 : “《红楼梦》这部作品本身,反映生活规模宏大,描写深微,素有中国封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之誉。它以一部作品构成一门独立的学科,称为‘红学’,二百年多年来研究成果不断积累 , 蔚为大观,将这些成果加以集中概括,筛选整理、通过辞典的形式扼要地、客观地给以介绍 , 则不仅为红学入门所需要 , 也是为红学研究进一步发展所不可忽视的一项基础工程。”论证第三条则列举了已经和将要出版的各类红楼梦辞典五种及各自特点,并说“鉴于以上情况,我们这部辞典应吸收各家之长 , 具备自己的特色,力求做到详备、丰富 , 客观、准确 , 具有较高的学术性和较大的普及性”。以上可以见出当年对这一项目意义的认识和质量的要求。 2 ,组织队伍和凝聚力量 上表也申报了辞典包括的内容“各项总计约一万个辞条”,涉及面广,清醒地意识到仅靠本所“人力单薄、资料欠缺”诸多局限,因而“编写人员需采取红学界内外和所内外结合的办法”,“尽可能将编写人员的专业特长及平素积累体现在辞条之中”,参加编写初稿的还有不少中青年同志, “ 他们精力充沛,完稿较快,请老专家把关,使之各得其所 , 发挥优势”。在叙述完成本项目的有利条件时,还特别提到了“主编人在红学界内外的学术声望和社会联系 , 得以组织起同辞典的规模和质量相适应的编写队伍和最终担负起这部大书的学术责任”。 其时,李希凡是常务副院长并主管科研,冯其庸是副院长兼所长,作为主编,绝非挂名,亲自出马请撰稿人和审定人,如建筑请杨乃济,器用请陈增弼,哲学宗教的编写者是中年同志马书田而请周绍良先生审定,服饰器用则请朱家溍先生审定,医药请巫君玉大夫审定等等。我自己协助主编组织协调、奔走联络,虽难以周全,亦竭尽全力。编写人员二十余位所内仅占半数左右,除上述辞典涉及面广的原因外,还因所内另有项目,不可能悉数投入。总之,凝聚力量,共同坚持,洵非易事。 3 ,编写辞条需锐意穷搜、多方斟酌,并不比写学术文章省心省力 笔者在《大辞典》的学术总结《 红楼梦大辞典 编纂旨趣述要》(载《红楼梦学刊》 1990 年第 3 辑)中坦承,自己的主要精力用在了筹措协调、看稿修改上,具体承担的条目不多。尽管如此 , 仍深知其中甘苦。仅举小例 , 以见一斑。 如词语,看似平常,却费力气。当年辞典的编写在后,而新校本、北师大校本、启功先生主持的注释单行本均已出版,这些成果自然成为辞典可靠的基础,但决非参照拼凑可以了事。心中始终记着辞典有较灵活的体例和较宽松的篇幅,应尽可能给读者提供相关文化知识背景。其时我家住北师大,图书馆各类工具书齐全方便,还有教员阅览室可随时查阅,我楼下住着一位从事中国近代文化研究的历史系教授,家中有大量明末清初笔记杂书(如《听雨丛谈》、《燕京杂记》、《两般秋雨庵随笔》、《巾箱说》、《不下带编》、《香祖笔记》、《广阳杂记》,等等),都一一借来,逐本翻阅,有可资参照者即摘成卡片,最终取用不多,却得之艰辛。 不少有争议或歧见的词条,颇费斟酌。有把握者,从一说;难确定者,则兼收。 总之,每类词条 , 都有各自的难点。 4 ,初版告成 辞典于 1990 年出版后,海内外反响不错,以其较为详备,尤其是“红学人物”,收录比较客观公允。稍后 , 此书获得国家辞书奖 , 材料由我整理,责编获破格提升为编审。 回顾往昔,多位参与初创者已经故去,我心中唯存怀念和感恩。 二,接棒更难 二十五年特别是近年来,初创者原本以为能顺利接棒、正常传承,然而这样的期望历经廿年等待终于落了空。红学的当权者把大辞典看成摇钱树、开金矿,以为不费力气改头换面便可坐收酬报。当事者不仅架空主编、封锁编委;而且对提出质量要求的老学者视若仇寇,反噬其善意为“破坏”。因此,由当权者以辞典为由发难的一封诽谤信,不仅关乎学术质量,而且涉及学术风气、学术品格、学术道德以及学术生态这一系列原则问题,构成了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当代学案。 对此,我个人有一个认识的过程,从等待、容忍到惊愕、清醒。《大辞典》延宕至二十年后的 2010 年方有一个所谓“增订版”, 2014 年为高版税又欲快速奏功。长期以来既无传承,更乏规范,令初创者十分痛心和寒心。 作为大辞典的草创者之一 , 我深知接棒不易 , 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 1 ,初版本身有缺欠、有遗憾,在当时条件下未能尽善 说实在话 , 各部分的撰稿人 , 由于种种原因,未见都能“得人”,各类辞条,亦不能都令人满意。笔者可以就自己所撰 , 举一二小例,如“秦可卿”这个人物,说她“又名兼美”是不妥的;又如“红豆曲”应为曹雪芹原创,而辞典释文含糊,似本于清无名氏之《荡气廻肠曲》。对此南京大学吴新雷教授有专文辨正,应及时采信。此两例我于辞典付梓后就发现不当,改在书上 , 迄无机会纠正。曾经不止一次口头及书面提出,未被理睬。初版的各种讹误,所谓增订,依旧沿袭。 2 ,指误商榷很多 , 应予重视 首先,新校本已是第三版第二次修订了,较初版有了相当大的改进。作为注释,已尽可能地增补,但作为大辞典,并未涵括。 再者,九十年代以来,各种报刊陆续刊登过对于红注、辞典、释文的意见,应当加以汇集、研究、辨析,合理的应当吸纳。遗憾的是有些读者来信寄到研究所或学刊,作为初创者并没有看到,亦未见当权者重视和研究采纳。 所看到的某些意见则往往是难以取舍、歧见颇多的学术争议问题。举例而言,如“三百六十两不足龟大何首乌”,既是校勘问题 , 也是释义问题,各有各的理由和依据,作为一个疑难问题来探讨也是很有意思的事。然而长久以来,并无机会和场合来探讨类此问题,更谈不到提高辞典的质量。 3 ,新的研究成果亟待吸纳 比如作者的家世、生平、交游、脂评、版本、译本、续书、改编等学术视野有了很大的开拓 , 曹学有了大发展,这一切 , 理应在辞典中有相应的体现。却令人失望。 说到红学人物,二十年过去,自应极大的丰富,特别要注重有规范地充实。初版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红学发展需求。红学史上许多人物,今已明朗,史料确凿,自应补充或调整。至于当代红学人物部分是所谓“增订版”最触目的“亮点”,也最敏感、最为人诟病。增入大批少壮红学新秀完全正当 , 但如何增入则不能“任性”和头衔崇拜。增订版整体失范失衡,顾此失彼,厚此薄彼。增订版中学界老人基本原封不动,仿佛二十余年一无成果 ; 而新增学人头衔、职称职务、著作论文,洋洋大观。笔者亲闻哈师大教授关世平发现他的辞条字数内容成倍于其导师张锦池,深感不安。(张 8 行,关 20 行)其实责任不在关四平及其他新入典的学者,而在执掌编审大权的人缺少起码的学术规范和职业操守。由此造成了“增订”的畸形和芜杂。总体而言,封冻师辈,自身功成名就,载入典册。这或许是辞典延宕至二十年后方出增订本的奥秘。 请看,一批八九十年代直到新世纪贡献于红坛的学人,几乎原封不动,诸如张锦池、刘敬圻、庄克华、孙逊、应必诚、丁维忠、曾扬华、蔡义江、朱淡文、邸瑞平、薛瑞生、沈天佑等。北京大学沈天佑教授、厦门大学庄克华教授居然仍是二十年前的“副教授”,更不用说他们的成果。老沈已经逝世,地下有知,宁不悲夫! 再如老一辈的周汝昌先生 , 从 1990 年以后的十余年间 , 各种红学著作约有三十余本,辞典自不必悉数照录,但决不能视而不见。当年,周先生在初版时为此于 1988 年 7 月曾有一专柬致我,保存至今。可见周先生是何等看重辞典和关注对他本人的著录。对吴世昌、杨宪益等老先生亦都以通信或登门请他们过目。倘若周先生得知廿余年后的“增订”竟如此对待,伤害之深可以想见。尤其是大辞典主编仍顶着冯其庸之名,分明会挑起老人之间新的矛盾,而冯其实已被架空,不仅不知晓这一切 , 本人亦受到与周同样的冷遇,对他 1990 年以后的成果一概置之不理。对此真可发一浩叹 ! 还可以举出如香港老学者梅节先生的辞条,增订版不仅删除了“香港知名红学家”的用词,也删去了他与另一香港学者马力合著的《红学耦耕集》这样有分量的著作 , 怪不得他叹道:“我只老五行”。 又如王蒙,词条四百余字仅一句十余字及于红学,全由他的小说创作成就和历任职务堆满,无怪有读者将类此辞条讥为作家辞典、官员辞典、新贵辞典。 简言之,面对这样的“增订”,典在何处?范在哪里?藐视前辈,愧对逝者。我真是欲哭无泪,效力无门。 尽管被剥夺了作为老编委的知情权,为了顾全大局和当权者颜面,我还是强忍了。一面尽可能向师友致歉解释,一面仍诚恳地婉言相劝,直言相谏,或当面,或电话,希望能够修改和弥补。结果是依旧不予理睬。我仍一厢情愿地期待听劝。 在此,笔者郑重声明《红楼梦大辞典》 2010 年的所谓“增订版”与我无干。有所增益,不敢掠美 ; 产生问题 , 亦不负责。盖因增订版的实际主事者漠视前人,不让我有任何与闻机会,没有给我看过任何稿子,以至“躲起来”统稿,直至出书后,我才于 2010 年同一般与会者一样 , 仅得该会议分发的一本。增订版后记中谓“上编由吕启祥同志负责”,是强加于我 , 未经我本人同意。见到此本,我才逐渐看清了主事者的居心。 又是四年过去,到了 2014 年末 , 我忽然从侧面闻知,辞典将改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主事者即命他的下属只改错别字,于春节后的三月交稿。并明确拒绝与胡文彬和我沟通。这个消息令我喜忧交加,喜的是有了修订之机,忧的是质量。在被封锁的无奈之中 , 我向人文社的副总编周绚龙(因新校本工作而熟悉)打了电话 , 以期守住这一道质量的最后防线。应周请求 , 于 1 月中,我给他写了一封信。信的主要内容是 “ 把好质量关,功德无量”;提醒主编健在并关注此事有委托书,老编委中有胡文彬这样的行家。 岂料这样一封充满善意的补台之信,却招致飞来横祸,由主事者深思熟虑写就一封充满攻击诽谤的信,不听劝阻,一意孤行, 2 月 9 日 亲自送到两位老主编家中(时冯先生正在家病中),当着二老只是“哭穷”,只字未提辞典之事,临走时搁下此信,各送 5000 元意欲封口(被退回)。次日下午,我从他人手中索得这封“兼致吕启祥”的信。其时信已流布散发 , 广为人知。 信的基调是明捧暗贬主编,矛头指向应出版社要求写信给出版社强调辞典质量的老编委吕启祥。其中对于我屡次的善意劝谏完全是以一付贵族老爷态度,“甚至把电话打到家里”,不屑不耐至极。加诸我的罪名包括在职期间莫须有的“破坏科研”,蛮横地责问我辞典的稿酬“为什么不给学刊一分钱”,诬陷我把辞典当成个人“私产”。事实是增订版主事人并未参与初版编撰的任何工作,辞典的立项本与学刊无关 , 伸手要钱无理无据。而我所经手的唯一一次初版稿酬,二十余位撰稿人的收据保留至今;主编手谕任我为副主编亦为我在发稿时去掉。究竟是谁在要名要利?事实与公论俱在。仰面唾天,陷害别人反暴露了自己。退休之后,我并无知情权更无看稿权 , 反被责为“撂挑子”、提出意见是“横挑鼻子竖挑眼”,最近的要求质量之信更成了“损阴招”的“破坏活动”,声称损害了“全体在职人员的利益”,将导致学刊“垮台”,广大爱好者“会失去这个最好的阵地”“你吕启祥会成为红学公敌”,还要我“负起法律责任和赔偿经济损失”。真是骇人听闻的恫吓和打压。是典型的文革语言和逻辑。 其信冗长,颠倒黑白,挑拨离间,人身攻击,难以尽述。 万万想不到,这就是我几十年来坚守基础 , 要求质量所得到的回报。 冯其庸先生收到此信后,详读深思,看破了其明捧实贬的用心,不顾九十高龄重病在身,给我连续打了三十余次电话,要我为他辩诬,说明当年科研的真实情况,在并无多少资助的情况下作出了重大成果,个别未能完成有其原因,并不构成此信描述的贻害至今的原罪。李希凡先生亦先于我看到此信,第一时间电话告我,当时完全懵在鼓里的我请他转述,他说信长语恶无法转,直感这是一种攻击,应当据理申诉。 当时,此信确使我身心伤透。我百思不解一个长期以来我所熟悉爱护对之充满善意的在任“所长”,怎么会变得如此面目狰狞,心机深险、下手狠毒?我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怎么会陷入这个精心罗织的陷阱?这个世道怎么会让这种一边啃老一边咒老的人任意施为? 逐渐地我有所开悟:这封信如同一面人生的镜子,照彻了写信人的心肝肺腑和面目手段。它告诉我 : 人是会变的,在一定条件下,聪明人可以利令智昏,为了钱,可以不求质量、不顾道义、不择手段、不守法纪;什么叫得志猖狂,有了权 , 可以随意惩罚下属,蒙骗高龄名家,蓄意打击坚持诤谏的老学人。 我看到了这样一幅人生图景,当权者把主编捧上九天,把我打入地狱,自己扛着“红楼梦研究所、《红楼梦学刊》、中国红楼梦学会这三块金子招牌”(信中语),以集三权于一身的红学“掌门人”的招牌在学界招摇。他捧抬主编是因为还需要打名家的旗子,他打压我是因为不识时务地要求质量 , 挡了他快速“挣钱”的财路。 需要指出的此信写明“兼致吕启祥先生”,却并未光明正大地交我,而是试图托第三者转交,被拒。 人性的邪恶一面和人生的崎岖不平,在我将近八旬的阅历中 , 再一次开了眼界,“文革”岁月仿佛重现。为此我倒要感谢此信的烛照。 归根结蒂,学术为公 , 踏实为学 , 才能葆有它的生命和活力。如同《红楼梦大辞典》这样的学术基础工程。固然有它的相对稳定性、典范性,仍须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学术的发展不断充实、丰富、更新提高。莎士比亚辞典之出到几十版,反映了莎学的发展;大英百科全书这样权威性的辞书几年也有一个新版。这是常识,也是学术文化接力棒传承发展的生动体现。学术不能唯钱 , 也不能唯名。 《红楼梦大辞典》初版于 1990 年,至今已经二十五年 , 也就是四分之一世纪了。社会在急剧转型,学术生态有了巨大变化 , 红学的面貌在纷繁复杂的外部环境中也与当年廻异。而在泥沙俱下的大潮中经过冲刷、沉淀、筛选也的确有宝贵的收获和巨大的进步。辞典的接棒者若能沉下心来定睛静观,将其吸取、销熔 , 使之得以充实,更新 , 这是学术的正道、大道,正是笔者这样的草创者翘首以盼的事。 长久以来,我一直呼吁建设红学的基础工程 , 最近的一次是在去年,“如果以莎学为镜,深感红学缺少学术定力和操作规范 , 缺少对于学术基础工程一代又一代的投入”。今年初 , 我又提醒,“把好质量关 , 功德无量”。这是我一以贯之的再一次呼吁。 遵照著作权法,大辞典的著作权在主编,而非现任所长。两位主编多次表示,大辞典不作认真修改,决不当这个主编,瞒着主编出版大辞典,侵犯了主编的著作权;人民文学出版社也明确表态没有主编授权同意,决不出红楼梦大辞典。三月上旬,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和副总编、中国红楼梦学会现任会长,应约来到冯其庸先生家,达成一致,以 1990 年版大辞典为基础,进行认真修订。在主编之一李希凡先生的直接指导和参与下,修订工作已经启动。 岁月催人老。而今,作为老编委,唯愿协助修订版的张庆善、胡文彬两位执行副主编,恪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余力。 写于二 0 一五年三月上旬, 修订于三月二十九日, 改定于二 0 一六年三月十日 照片 张选自《学术文库版》 PDF 版。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黄安年科学网博客。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评论(07-11)|1749 次阅读|0 个评论
红学基础工程的坚守、充实、更新与提高-----以《红楼梦大辞典》
黄安年 2016-8-8 06:00
红学基础工程的坚守、充实、更新与提高 ----- 以《红楼梦大辞典》为例 (学术文库版) 受权发布吕启祥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6 年 8 月 8 日 发布 作者受权本博主申明,《坚守》一文,以学术文库本《 红楼梦 校读文存》内容为准。 在此以前,吕启祥《红学基础工程的坚守、充实、更新与提高 ----- 以《红楼梦大辞典》为例》一文在网媒和纸媒中看到内容有所不同的三个来源: * 《 红学基础工程的坚守、充实、更新与提高 --- 以 红楼梦大辞典 为例》 , 受权发表吕启祥(中国艺术研究院)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5 年 3 月 31 日 发布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878673.html * 《 红学基础工程的坚守、充实、更新与提高 —— 以 红楼梦大辞典 为例 》, 吕启祥 ,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 34(3):14-17 * 《红学基础工程的坚守、充实、更新与提高 --- 以 红楼梦大辞典 为例 》 , 受权发布吕启祥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6 年 4 月 23 日 , 本文是在 2015 年 3 月 29 日 《纪念曹雪芹三百周年学术研讨会》(徐州会议)发言的基础上改定的。收入吕启祥著《红楼梦》校读文存。该书稿已于 2015 年 5 月送交《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编辑委员会,并已审核通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972063.html 其中,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的内容经编辑部作了文字处理,作者本人并不满意。 2016 年 3 月 15 日 , 第二届学术共同体论坛在山东青州举行, 吕启祥提交《红学基础工程的坚守、充实、更新与提高 — 以 红楼梦大辞典 为例》论文,并在大会发言。 2016 年 6 月 16 日 《 中国文化报》第八版刊登“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简介,其中列有吕启祥“《红楼梦》校读文存”一书,但院方仓卒举行首发式时,该书仍在印刷中。 如业内人士所知, 2016 年 1 月 26 日 ,作者收到一校清样,意外的是, 1 月 27 日 ,接院方来电竟要求撤换《坚守》一文,书稿因此耽搁。 2016 年 2 月 3 日 ,作者在给科研处并呈审稿人的信中,强调文库旨在存真扬清;作者选文符合文库编选标准,具有击浊扬清矫正学风的正面影响。且《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编选标准》规定稿件若有改动,须经作者本人同意。作者负责审定最终样稿。 2 月 22 日 ,作者致函院领导,提出,如“领导执意命我撤去”《坚守》一文,“请出示书面意见,并具名落款为盼。” 2 月 29 日 院科研处来电话,传达院领导意见“尊重作者意见”。 3 月 10 日 ,作者寄返出版社一校清样。从 2015 年 4 月底交稿到 2016 年 7 月见书,其间的迁延曲折在文库本中罕见,亦非作者所能料想。 感到欣慰的是, 现在发布的《 红学基础工程的坚守、充实、更新与提高 ----- 以 红楼梦大辞典 为例》 (学术文库版),得以按照作者本人意愿收入《 红楼梦 校读文存》书中,其内容与 2016 年 4 月 23 日 黄安年博客发布相同。 ********************* 红学基础工程的坚守、充实、更新与提高 ---- 以《红楼梦大辞典》为例 什么是红学研究中的基础工程?大体上应包括《红楼梦》的校本、书录、辞典、资料等。延伸而言,红学概论、红学的学术史、红学学案等也是基础工程;然而这是更高层级的,此处不论。本次会议的主旨在于百年红学的回顾与展望,时贤已有很多精到的论述。本人愚钝,视界不宽,只能就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主要是八九十年代以来亲身参与的红学基础工作略陈浅见。我的涉红在中年以后,参与的主要是人文普及本、大辞典及稀见资料汇编这样的基础工作,这里只就《红楼梦大辞典》的当年初创和期望修订谈两点意见。 一 草创不易 1, 课题论证和质量要求 回顾三十年前的 1984 年 , 那是《红楼梦大辞典》的准备阶段 , 包括调查研究、草拟辞目、摸索体例,拟出了一份相当详细的辞目征求意见稿 , 打印后装订成册 , 分发讨论。 1985 、 1986 年进入第二阶段即试写条目、分工落实,分批交稿的阶段。到了 1987 年进入修改定稿阶段,就在这一年,我受命填写了中国艺术研究院重点项目《红楼梦大辞典》的科研项目议定书。申请和批准的经费为人民币五千元。 这一项目即《大辞典》的主编人是冯其庸、李希凡二位 , 议定书上有他们的亲笔签名,时间为 1987 年 6 月 23 日 。 项目论证的第一条写道 : “ 《红楼梦》这部作品本身,反映生活规模宏大,描写深微,素有中国封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之誉。它以一部作品构成一门独立的学科,称为‘红学’,二百年多年来研究成果不断积累 , 蔚为大观,将这些成果加以集中概括,筛选整理、通过辞典的形式扼要地、客观地给以介绍 , 则不仅为红学入门所需要 , 也是为红学研究进一步发展所不可忽视的一项基础工程。” 论证第三条则列举了已经和将要出版的各类红楼梦辞典五种及各自特点,并说 “ 鉴于以上情况,我们这部辞典应吸收各家之长 , 具备自己的特色,力求做到详备、丰富 , 客观 、 准确 , 具有较高的学术性和较大的普及性”。以上可以见出当年对这一项目意义的认识和质量的要求。 2 ,组织队伍和凝聚力量 上表也申报了辞典包括的内容“ 各项总计约一万个辞条 ”,涉及面广,清醒地意识到仅靠本所“人力单薄、资料欠缺”诸多局限,因而“ 编写人员需采取红学界内外和所内外结合的办法”,“尽可能将编写人员的专业特长及平素积累体现在辞条之中”,参加编写初稿的还有不少中青年同志 , “ 他们精力充沛,完稿较快,请老专家把关,使之各得其所 , 发挥优势”。在叙述完成本项目的有利条件时,还特别提到了“主编人在红学界内外的学术声望和社会联系 , 得以组织起同辞典的规模和质量相适应的编写队伍和最终担负起这部大书的学术责任”。 其时,李希凡是常务副院长并主管科研,冯其庸是副院长兼所长,作为主编,绝非挂名,亲自出马请撰稿人和审定人,如建筑请杨乃济,器用请陈增弼,哲学宗教的编写者是中年同志马书田而请周绍良先生审定, 服饰器用则请朱家溍先生审定, 医药请巫君玉大夫审定 等等。 我自己协助主编组织协调、奔走联络,虽难以周全,亦竭尽全力。编写人员二十余位所内仅占半数左右,除上述辞典涉及面广的原因外,还因所内另有项目,不可能悉数投入。总之,凝聚力量,共同坚持,洵非易事。 3 ,编写辞条需锐意穷搜、多方斟酌,并不比写学术文章省心省力 笔者在《大辞典》的学术总结 《 红楼梦大辞典 编纂旨趣述要》 ( 载《红楼梦学刊》 1990 年第 3 辑) 中坦承,自己的主要精力用在了筹措协调、看稿修改上,具体承担的条目不多。尽管如此 , 仍深知其中甘苦。仅举小例 , 以见一斑。 如词语,看似平常,却费力气。当年辞典的编写在后,而新校本、北师大校本、启功先生主持的注释单行本均已出版,这些成果自然成为辞典可靠的基础,但决非参照拼凑可以了事。心中始终记着辞典有较灵活的体例和较宽松的篇幅,应尽可能给读者提供相关文化知识背景。其时我家住北师大,图书馆各类工具书齐全方便,还有教员阅览室可随时查阅,我楼下住着一位从事中国近代文化研究的历史系教授,家中有大量明末清初笔记杂书(如《听雨丛谈》、《燕京杂记》、《两般秋雨庵随笔》、《巾箱说》、《不下带编》、《香祖笔记》、《广阳杂记》,等等),都一一借来,逐本翻阅,有可资参照者即摘成卡片,最终取用不多,却得之艰辛。 不少有争议或歧见的词条,颇费斟酌。有把握者,从一说; 难确定者,则兼收。 总之,每类词条 , 都有各自的难点。 4 ,初版告成 辞典于 1990 年出版后,海内外反响不错,以其较为详备,尤其是“红学人物”,收录比较客观公允。稍后 , 此书获得国家辞书奖 , 材料由我整理,责编获破格提升为编审。 回顾往昔,多位参与初创者已经故去,我心中唯存怀念和感恩。 二, 接棒更难 二十五年特别是近年来,初创者原本以为能顺利接棒、正常传承,然而这样的期望历经廿年等待终于落了空。红学的当权者把大辞典看成摇钱树、开金矿,以为不费力气改头换面便可坐收酬报。当事者不仅架空主编、封锁编委;而且对提出质量要求的老学者视若仇寇,反噬其善意为“破坏”。因此,由当权者以辞典为由发难的一封诽谤信,不仅关乎学术质量,而且涉及学术风气、学术品格、学术道德以及学术生态这一系列原则问题,构成了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当代学案。 对此,我个人有一个认识的过程,从等待、容忍到惊愕、清醒。《大辞典》延宕至二十年后的 2010 年方有一个所谓“增订版”, 2014 年为高版税又欲快速奏功。长期以来既无传承,更乏规范,令初创者十分痛心和寒心。 作为大辞典的草创者之一 , 我深知接棒不易 , 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 1 ,初版本身有缺欠、有遗憾,在当时条件下未能尽善 说实在话 , 各部分的撰稿人 , 由于种种原因,未见都能“得人”,各类辞条,亦不能都令人满意。笔者可以就自己所撰 , 举一二小例,如“秦可卿”这个人物,说她“又名兼美”是不妥的;又如“红豆曲”应为曹雪芹原创,而辞典释文含糊,似本于清无名氏之《荡气廻肠曲》。对此南京大学吴新雷教授有专文辨正,应及时采信。此两例我于辞典付梓后就发现不当,改在书上 , 迄无机会纠正。曾经不止一次口头及书面提出,未被理睬。初版的各种讹误,所谓增订,依旧沿袭。 2 , 指误商榷很多 , 应予重视 首先,新校本已是第三版第二次修订了,较初版有了相当大的改进。作为注释,已尽可能地增补,但作为大辞典,并未涵括。 再者,九十年代以来,各种报刊陆续刊登过对于红注、辞典、释文的意见,应当加以汇集、研究、辨析,合理的应当吸纳。遗憾的是有些读者来信寄到研究所或学刊,作为初创者并没有看到,亦未见当权者重视和研究采纳。 所看到的某些意见则往往是难以取舍、歧见颇多的学术争议问题。举例而言,如“三百六十两不足龟大何首乌”,既是校勘问题 , 也是释义问题,各有各的理由和依据,作为一个疑难问题来探讨也是很有意思的事。然而长久以来,并无机会和场合来探讨类此问题,更谈不到提高辞典的质量。 3 ,新的研究成果亟待吸纳 比如作者的家世、生平、交游、脂评、版本、译本、续书、改编等学术视野有了很大的开拓 , 曹学有了大发展,这一切 , 理应在辞典中有相应的体现。却令人失望。 说到红学人物,二十年过去,自应极大的丰富,特别要注重有规范地充实。初版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红学发展需求。红学史上许多人物,今已明朗,史料确凿,自应补充或调整。至于当代红学人物部分是所谓“增订版”最触目的“亮点”,也最敏感、最为人诟病。增入大批少壮红学新秀完全正当 , 但如何增入则不能“任性”和头衔崇拜。增订版整体失范失衡,顾此失彼,厚此薄彼。增订版中学界老人基本原封不动,仿佛二十余年一无成果 ; 而新增学人头衔、职称职务、著作论文,洋洋大观。笔者亲闻哈师大教授关世平发现他的辞条字数内容成倍于其导师张锦池,深感不安。(张 8 行,关 20 行)其实责任不在关四平及其他新入典的学者,而在执掌编审大权的人缺少起码的学术规范和职业操守。由此造成了“增订”的畸形和芜杂。总体而言,封冻师辈,自身功成名就,载入典册。这或许是辞典延宕至二十年后方出增订本的奥秘。 请看,一批八九十年代直到新世纪贡献于红坛的学人,几乎原封不动,诸如张锦池、刘敬圻、庄克华、孙逊、应必诚、丁维忠、曾扬华、蔡义江、朱淡文、邸瑞平、薛瑞生、沈天佑等。北京大学沈天佑教授、厦门大学庄克华教授居然仍是二十年前的“副教授”,更不用说他们的成果。老沈已经逝世,地下有知,宁不悲夫! 再如老一辈的周汝昌先生 , 从 1990 年以后的十余年间 , 各种红学著作约有三十余本,辞典自不必悉数照录,但决不能视而不见。当年,周先生在初版时为此于 1988 年 7 月曾有一专柬致我,保存至今。可见周先生是何等看重辞典和关注对他本人的著录。对吴世昌、杨宪益等老先生亦都以通信或登门请他们过目。倘若周先生得知廿余年后的“增订”竟如此对待,伤害之深可以想见。尤其是大辞典主编仍顶着冯其庸之名,分明会挑起老人之间新的矛盾,而冯其实已被架空,不仅不知晓这一切 , 本人亦受到与周同样的冷遇,对他 1990 年以后的成果一概置之不理。对此真可发一浩叹 ! 还可以举出如香港老学者梅节先生的辞条,增订版不仅删除了“香港知名红学家”的用词,也删去了他与另一香港学者马力合著的《红学耦耕集》这样有分量的著作 , 怪不得他叹道:“我只老五行”。 又如王蒙,词条四百余字仅一句十余字及于红学,全由他的小说创作成就和历任职务堆满,无怪有读者将类此辞条讥为作家辞典、官员辞典、新贵辞典。 简言之,面对这样的“增订”,典在何处?范在哪里?藐视前辈,愧对逝者。我真是欲哭无泪,效力无门。 尽管被剥夺了作为老编委的知情权,为了顾全大局和当权者颜面,我还是强忍了。一面尽可能向师友致歉解释,一面仍诚恳地婉言相劝,直言相谏,或当面,或电话,希望能够修改和弥补。结果是依旧不予理睬。我仍一厢情愿地期待听劝。 在此,笔者郑重声明《红楼梦大辞典》 2010 年的所谓“增订版”与我无干。有所增益,不敢掠美 ; 产生问题 , 亦不负责。盖因增订版的实际主事者漠视前人,不让我有任何与闻机会,没有给我看过任何稿子,以至 “躲起来”统稿,直至出书后,我才于 2010 年同一般与会者一样 , 仅得该会议分发的一本。增订版后记中谓“上编由吕启祥同志负责”, 是强加于我 , 未经我本人同意。见到此本,我才逐渐看清了主事者的居心。 又是四年过去,到了 2014 年末 , 我忽然从侧面闻知,辞典将改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主事者即命他的下属只改错别字,于春节后的三月交稿。并明确拒绝与胡文彬和我沟通。这个消息令我喜忧交加,喜的是有了修订之机,忧的是质量。在被封锁的无奈之中 , 我向人文社的副总编周绚龙(因新校本工作而熟悉)打了电话 , 以期守住这一道质量的最后防线。应周请求 , 于 1 月中,我给他写了一封信。信的主要内容是 “ 把好质量关,功德无量”;提醒主编健在并关注此事有委托书,老编委中有胡文彬这样的行家。 岂料这样一封充满善意的补台之信,却招致飞来横祸,由主事者深思熟虑写就一封充满攻击诽谤的信,不听劝阻,一意孤行, 2 月 9 日 亲自送到两位老主编家中(时冯先生正在家病中),当着二老只是“哭穷”,只字未提辞典之事,临走时搁下此信,各送 5000 元意欲封口(被退回)。次日下午,我从他人手中索得这封“兼致吕启祥”的信。其时信已流布散发 , 广为人知。 信的基调是明捧暗贬主编,矛头指向应出版社要求写信给出版社强调辞典质量的老编委吕启祥。其中对于我屡次的善意劝谏完全是以一付贵族老爷态度,“甚至把电话打到家里”,不屑不耐至极。加诸我的罪名包括在职期间莫须有的“破坏科研”,蛮横地责问我辞典的稿酬“为什么不给学刊一分钱”,诬陷我把辞典当成个人“私产”。事实是增订版主事人并未参与初版编撰的任何工作,辞典的立项本与学刊无关 , 伸手要钱无理无据。而我所经手的唯一一次初版稿酬,二十余位撰稿人的收据保留至今;主编手谕任我为副主编亦为我在发稿时去掉。究竟是谁在要名要利?事实与公论俱在。仰面唾天,陷害别人反暴露了自己。退休之后,我并无知情权更无看稿权 , 反被责为“撂挑子”、提出意见是“横挑鼻子竖挑眼”,最近的要求质量之信更成了“损阴招”的“破坏活动”,声称损害了“全体在职人员的利益”,将导致学刊“垮台”,广大爱好者“会失去这个最好的阵地”“你吕启祥会成为红学公敌”,还要我“负起法律责任和赔偿经济损失”。真是骇人听闻的恫吓和打压。是典型的文革语言和逻辑。 其信冗长,颠倒黑白,挑拨离间,人身攻击,难以尽述。 万万想不到,这就是我几十年来坚守基础 , 要求质量所得到的回报。 冯其庸先生收到此信后,详读深思,看破了其明捧实贬的用心,不顾九十高龄重病在身,给我连续打了三十余次电话,要我为他辩诬,说明当年科研的真实情况,在并无多少资助的情况下作出了重大成果,个别未能完成有其原因,并不构成此信描述的贻害至今的原罪。李希凡先生亦先于我看到此信,第一时间电话告我,当时完全懵在鼓里的我请他转述,他说信长语恶无法转,直感这是一种攻击,应当据理申诉。 当时,此信确使我身心伤透。我百思不解一个长期以来我所熟悉爱护对之充满善意的在任“所长”,怎么会变得如此面目狰狞,心机深险、下手狠毒?我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怎么会陷入这个精心罗织的陷阱?这个世道怎么会让这种一边啃老一边咒老的人任意施为? 逐渐地我有所开悟:这封信如同一面人生的镜子,照彻了写信人的心肝肺腑和面目手段。它告诉我 : 人是会变的,在一定条件下,聪明人可以利令智昏,为了钱,可以不求质量、不顾道义、不择手段、不守法纪;什么叫得志猖狂,有了权 , 可以随意惩罚下属,蒙骗高龄名家,蓄意打击坚持诤谏的老学人。 我看到了这样一幅人生图景,当权者把主编捧上九天, 把我打入地狱,自己扛着“红楼梦研究所、《红楼梦学刊》、中国红楼梦学会这三块金子招牌”(信中语),以 集三权于一身的红学“掌门人”的招牌 在学界招摇。他捧抬主编是因为还需要打名家的旗子,他打压我是因为不识时务地要求质量 , 挡了他快速“挣钱”的财路。 需要指出的此信写明“兼致吕启祥先生”,却并未光明正大地交我,而是试图托第三者转交,被拒。 人性的邪恶一面和人生的崎岖不平,在我将近八旬的阅历中 , 再一次开了眼界,“文革”岁月仿佛重现。为此我倒要感谢此信的烛照。 归根结蒂,学术为公 , 踏实为学 , 才能葆有它的生命和活力。如同《红楼梦大辞典》这样的学术基础工程。固然有它的相对稳定性、典范性,仍须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学术的发展不断充实、丰富、更新提高。莎士比亚辞典之出到几十版,反映了莎学的发展;大英百科全书这样权威性的辞书几年也有一个新版。这是常识,也是学术文化接力棒传承发展的生动体现。学术不能唯钱 , 也不能唯名。 《红楼梦大辞典》初版于 1990 年,至今已经二十五年 , 也就是四分之一世纪了。社会在急剧转型,学术生态有了巨大变化 , 红学的面貌在纷繁复杂的外部环境中也与当年廻异。而在泥沙俱下的大潮中经过冲刷、沉淀、筛选也的确有宝贵的收获和巨大的进步。辞典的接棒者若能沉下心来定睛静观,将其吸取、销熔 , 使之得以充实,更新 , 这是学术的正道、大道,正是笔者这样的草创者翘首以盼的事。 长久以来,我一直呼吁建设红学的基础工程 , 最近的一次是在去年,“如果以莎学为镜,深感红学缺少学术定力和操作规范 , 缺少对于学术基础工程一代又一代的投入”。今年初 , 我又提醒,“把好质量关 , 功德无量”。这是我一以贯之的再一次呼吁。 遵照著作权法,大辞典的著作权在主编,而非现任所长。两位主编多次表示,大辞典不作认真修改,决不当这个主编,瞒着主编出版大辞典,侵犯了主编的著作权;人民文学出版社也明确表态没有主编授权同意,决不出红楼梦大辞典。三月上旬,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和副总编、中国红楼梦学会现任会长,应约来到冯其庸先生家,达成一致,以 1990 年版大辞典为基础,进行认真修订。在主编之一李希凡先生的直接指导和参与下,修订工作已经启动。 岁月催人老。而今,作为老编委,唯愿协助修订版的张庆善、胡文彬两位执行副主编,恪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余力。 写于二 0 一五年三月上旬, 修订于三月二十九日, 改定于二 0 一六年三月十日 照片 张选自《学术文库版》 PDF 版。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研究(10-11)|1817 次阅读|0 个评论
红学基础工程的坚守、充实、更新与提高
黄安年 2015-11-12 15:26
红学基础工程的坚守、充实、更新与提高 -- -- 以《红楼梦大辞典》为例(河南教育学报PDF版) 受权发布吕启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5年11月12日发布 按 : 这里受权发布的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吕启祥的文章 红学基础工程的坚守、充实、更新与提高 -- 以《红楼梦大辞典》为例(河南教育学报PDF版,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发表,2015年5月出版)。责任编辑在页下注明:本文根据“纪念曹学芹诞辰300周年学术研讨会”发言整理。 本博主受权在 2015 年 3 月 31 日 黄安年的博客上发表了这篇发言的全文,现予附后。 我们高兴地看到,由冯其庸亲自签署的与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修订1990年版的《红楼梦大辞典》启动仪式已经在2015年11月11日人民文学出版社举行,编委李希凡、张庆善、胡文彬、吕启祥与会,冯其庸先生给大会带来口信表示祝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红学基础工程的坚守、充实、更新与提高 ---- 以《红楼梦大辞典》为例 受权发表吕启祥(中国艺术研究院)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5 年 3 月 31 日 发布 什么是红学研究中的基础工程?大体上应包括《红楼梦》的校本、书录、辞典、资料等。延伸而言,红学概论、红学的学术史、红学学案等也是基础工程;然而这是更高层级的,此处不论。本次会议的主旨在百年红学的回顾与展望,时贤已有很多精到的论述。本人愚钝,视界不宽,只能就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主要是八、九十年代以来亲身参与的红学基础工作略陈浅见。我的涉红在中年以后,参与的主要是人文普及本、大辞典及稀见资料汇编这样的基础工作,这里只就《红楼梦大辞典》的当年初创和期望修订谈两点意见。 一草创不易 1, 课题论证和质量要求 回顾三十年前的 1984 年 , 那是《红楼梦大辞典》的准备阶段 , 包括调查研究、草拟辞目、摸索体例,拟出了一份相当详细辞目的征求意见稿 , 打印后装订成册 , 分发讨论。 85 、 86 年进入第二阶段即试写条目、分工落实,分批交稿的阶段。到了 1987 年进入修改定稿阶段,就在这一年,我受命填写了中国艺术研究院重点项目《红楼梦大辞典》的科研项目议定书。申请和批准的经费为 5000 元。 这一项目即《大辞典》的主编人是冯其庸、李希凡二位 , 议定书上有他们的亲笔签名,时间为 1987 年 6 月 23 日 。 项目论证的第一条写道 : “《红楼梦》这部作品本身,反映生活规模宏大,描写深微,素有中国封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之誉。它以一部作品构成一门独立的学科,称为“红学”,二百年多年来研究成果不断积累 , 蔚为大观,将这些成果加以集中概括,筛选整理、通过辞典的形式扼要地、客观地给以介绍 , 则不仅为红学入门所需要 , 也是为红学研究进一步发展所不可忽视的一项基础工程。”论证第三条则列举了已经和将要出版的各类红楼梦辞典五种及各自特点,并说“鉴于以上情况,我们这部辞典应吸收各家之长 , 具备自己的特色,力求做到详备、丰富 , 客观、准确 , 具有较高的学术性和较大的普及性。”以上可以见出当年对这一项目意义的认识和质量的要求。 2 ,组织队伍和凝聚力量 上表也申报了辞典包括的内容“各项总计约一万个辞条”,涉及面广,清醒地意识到仅靠本所“人力单薄、资料欠缺”诸多局限,因而“编写人员需采取红学界内外和所内外结合的办法”,“尽可能将编写人员的专业特长及平素积累体现在辞条之中”,参加编写初稿的还有不少中青年同志, “ 他们精力充沛,完稿较快,请老专家把关,使之各得其所 , 发挥优势”。在叙述完成本项目的有利条件时 , 还特别提到了“主编人在红学界内外的学术声望和社会联系 , 得以组织起同辞典的规模和质量相适应的编写队伍和最终担负起这部大书的学术责任。” 其时 , 李希凡是常务副院长并主管科研,冯其庸是副院长兼所长,作为主编,绝非挂名,亲自出马请撰稿人和审定人,如建筑请杨乃济,器用请陈增弼,哲学宗教的编写者是中年同志马书田而请周绍良先生审定,服饰器用则请朱家溍先生审定,医药请巫君玉大夫审定等等。我自己协助主编组织协调、奔走联络,虽难以周全,亦竭尽全力。编写人员二十余位所内仅占半数左右,除上述辞典涉及面广的原因外,还因所内另有项目,不可能悉数投入。总之,凝聚力量,共同坚持,洵非易事。 3 ,编写辞条需锐意穷搜、多方斟酌,并不比写学术文章省心省力。 笔者在《大辞典》的学术总结“《红楼梦大辞典》编纂旨趣述要” (载《红楼梦学刊》 1990 年第 3 辑) 中坦承,自己的主要精力用在了筹措协调、看稿修改上,具体承担的条目不多。尽管如此 , 仍深知其中甘苦。仅举小例 , 以见一斑。 如词语,看似平常,却费力气。当年词典的编写在后,而新校本、北师大校本、启功先生主持的注释单行本均已出版,这些成果自然成为辞典可靠的基础,但决非参照拼凑可以了事。心中始终记着辞典有较灵活的体例和较宽松的篇幅,应尽可能给读者提供相关文化知识背景。其时我家住北师大,图书馆各类工具书齐全方便,还有教员阅览室可随时查阅,我楼下住着一位从事中国近代文化研究的历史系教授,家中有大量明末清初笔记杂书(如《听雨丛谈》、《燕京杂记》、《两般秋雨庵随笔》、《巾箱说》、《不下带编》、《香祖笔记》、《广阳杂记》,等等),都一一借来,逐本翻阅,有可资参照者即摘成卡片,最终取用不多,却得之艰辛。 不少有争议或歧见的词条,颇费斟酌。有把握者,从一说;难确定者,则兼收。 总之,每类词条 , 都有各自的难点。 4 ,辞典出版后,海内外反响不错,以其较为详备,尤其是“红学人物”,收录比较客观公允。稍后 , 此书获得国家辞书奖 , 材料由我整理,责编获破格提升为编审。 回顾往昔,多位参与初创者已经故去,我心中唯存怀念和感恩。 二, 接棒更难 “接棒”指“接力棒”,这里把学术工作比作学术长跑,需要一棒又一棒、一代又一代的继力、传承。本来 , 像《红楼梦大辞典》这样的学术基础工程决不可能一劳永逸,它不是摇钱树或挖金矿,可以不费力气或稍为改头换面就拿高版税、取高稿酬 , 坐吃学术前辈辛劳的老本,甚至一边放言曾被评为国家辞书奖的《红楼梦大辞典》是“烂书”“错误比比皆是”,否定前人成果,学术“咒老”;另一边又袭用初版基础,踢开主编和编委,凭借手中权力任性而为。 在此,笔者郑重声明《红楼梦大辞典》 2010 年的所谓“增订版”与我无干。有所增益,不敢掠美 ; 产生问题 , 亦不负责。盖因增订版的实际主事者漠视前人,不让我有任何与闻机会,没有通知我开会 , 没有给我看过任何稿子,以至“躲起来”通稿,直至出书后,我才于 2010 年凤凰岭与会者一样 , 仅得会上分发的一本。增订版后记中谓“上编由吕启祥同志负责”,是强加于我 , 这一冠名未经我本人同意。 作为大辞典的草创者之一 , 我深知接棒之难 , 具体而言: 1 ,初版本身有缺欠、有遗憾,在当时条件下未能尽善。说实在话 , 各部分的撰稿人 , 由于种种原因,未见都能“得人”,各类辞条,亦不能都令人满意。笔者可以就自己所撰 , 举一、二小例,如“秦可卿”这个人物,说她“又名兼美”是不妥的;又如“红豆曲”应为曹雪芹原创,而辞典释文含糊,似本于清无名氏之《荡气廻肠曲》。此两例我于辞典付梓后就发现不当,改在书上 , 迄无机会纠正。曾经提出,未被理睬。 2 ,指误商榷很多 , 应予重视。首先,新校本已是第三版第二次修订了,较初版有了相当大的改进。作为注释,已尽可能地增补,但作为大辞典,并未涵括。 再者,九十年代以来,各种报刊陆续刊登过对于红注、辞典、释文的意见,应当加以汇集、研究、辨析,合理的应当吸纳。遗憾的是有些读者来信寄到研究所或学刊,作为初版编委并没有看到。 所看到的某些意见则往往是难以取舍、歧见颇多的学术争议问题。举例而言,如“三百六十兩不足龟大何首乌”,既是校勘问题 , 也是释义问题,各有各的理由和依据,作为一个疑难问题来探讨也是很有意思的事。然而长久以来,并无机会和场合来探讨类此问题,更谈不到提高辞典的质量。 3 ,新的研究成果亟待吸纳。比如作者的家世、生平、交游、脂评、版本、译本、续书、改编等学术视野有了很大的开拓 , 曹学有了大发展,这一切 , 理应在辞典中有相应的体现。这是不言而喻的,兹不展开。 举一近例:刚看到今年 2 月 25 日中华读书报载,获得读卖文学奖的《新译红楼梦》由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所长井波陵一教授化 15 年完成了 7 卷本 , 谓大大超过了伊藤漱平、松枝茂夫、饭冢朗等前人的译本。这样的信息需核实、研究,如属实应吸取。 说到红学人物及书目, 25 年过去,自应极大的丰富,特别要注重有规范地更新和充实。初版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红学发展需求。红学史上许多人物,今已明朗,史料确凿,自应补充或调整。至于当代红学人物部分是所谓“增订版”最触目的“亮点”,也最敏感、最为人诟病。增入大批少壮红学新秀完全正当 , 但如何增入则不能“任性”和头衔崇拜。增订版整体失范失衡,需认真修订,不能顾此失彼,厚此薄彼。增订版中学界老人基本原封不动,仿佛二十余年一无成果 ; 而新增学人头衔、职称职务、著作论文,洋洋大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如何对待学术前辈、对待当代红学铺路者的态度。 诸如张锦池、刘敬圻、庄克华、孙逊、应必诚、曾扬华、蔡义江、朱淡文、薛瑞生、沈天佑等人几乎原封不动,北京大学沈天佑、厦门大学庄克华居然仍是“副教授”,更不用说他们的成果。老沈已经逝世,地下有知,宁不悲夫! 再如老一辈的周汝昌先生 , 从 90 年以后的十余年间 , 各种红学著作约有三十余本,辞典自不必悉数照录,但决不能视而不见。当年,周先生为此曾有一专柬致我,保存至今: 吕启祥同志 “辞典”中涉我之“词条”,如已付排,俟有清样时请费神令我一核,为妥。预先拜嘱,顺颂 撰祺! 周汝昌 88 . 7 . 7 可见周先生是何等看重辞典和关注对他本人的著录。倘若他得知廿余年后的“增订”竟如此对待,伤害之深可以想见。尤其是大辞典主编仍顶着冯其庸之名,分明会挑起老人之间新的矛盾,而冯其实已被架空,不仅不知晓这一切 , 本人亦受到与周同样的冷遇,对 90 年以后的成果一概置之不理。对此真可发一浩叹 ! 还可举出如香港老学者梅节先生的辞条增订版不仅删除了“香港知名红学家”的用词,也删去了他的《红学耦耕集》这样有分量的著作 , 怪不得他叹道:“我只老五行”。 简言之,面对这样的“增订”,典在何处?范在哪里?藐视前辈,愧对逝者。我真是欲哭无泪,效力无门。 尽管剥夺了老编委的知情权,为了顾全大局和当权者颜面,我还是强忍了。一面尽可能向师友致歉解释,一面仍诚恳地婉言相劝,直言相谏,希望能够修改和弥补。结果是依旧不予理睬。 又是四年过去,到了 2014 年末 , 我忽然从侧面闻知,辞典将改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主事者即命他的下属于春节后的三月交稿。这个消息令我喜忧交加,喜的是有了修订之机,忧的是质量。在被封锁的无奈之中 , 我向人文社的周绚龙(因新校本工作而熟悉,为主管大辞典出版的副总编)打了电话 , 应其所求 , 于 1 月中,我给他写了一封信。信的主要内容是① “ 把好质量关,功德无量”。②主编健在关注此事有委托书,老编委中有行家。 岂料这样一封充满善意的信,却招致飞来横祸,由主事者深思熟虑写就一封充满攻击诽谤的信,不听劝阻,一意孤行, 2 月 9 日 亲自送到两位老主编家中(时冯先生因病住院节前在家静养),临走时搁下告状信,各给 5000 元“封口费”(被退回)。次日下午,我从他人手中索得这封“兼致吕启祥”的信。其时信已流布散发 , 广为人知。 信的基调是捧抬主编,打杀编委吕启祥。罪名包括在职期间莫须有的“破坏科研”,蛮横地责问我辞典的稿酬“为什么不给学刊一分钱”,诬陷我把辞典当成个人“私产”。且不说增订版主事人并未参与初版编撰的任何工作 , 现学刊编辑部也无一人参与其事,辞典的立项与学刊无关 , 伸手要钱无理无据。我所经手的唯一一次初版稿酬,二十余位撰稿人的收据保留至今;主编手谕任我为副主编亦为我在发稿时去掉。究竟是谁在要名要利?事实与公论俱在,仰面唾天,陷害别人反暴露了自己。退休之后,我并无知情权更无看稿权 , 反被责为“撂挑子”、提意见是“横挑鼻子竖挑眼”,最近的要求质量呼吁更成了“损阴招”的“破坏活动”,损害了“全体在职人员的利益”,将导致学刊“垮台”,广大爱好者“会失去这个最好的阵地”“你吕启祥会成为红学公敌”,还要我“负起法律责任和赔偿经济损失”。真是骇人听闻的恫吓和打压。 其信冗长,颠倒黑白,挑拨离间,人身攻击,难以尽述。万万想不到,这就是我几十年来坚守基础 , 要求质量所得到的回报。 当时,此信确使我身心伤透。我百思不解一个长期以来我所熟悉爱护对之充满善意的在任“所长”,怎么会变得如此面目憎狞,心机深险、下手狠毒?我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怎么会陷入这个精心罗织的陷阱? 逐渐地我有所开悟:这封信如同一面人生的镜子,照彻了写信人的心肝肺腑和面目手段。它告诉我 : 什么叫利令智昏,为了钱,可以不求质量、不顾道义、不择手段、不守法纪;什么叫得志猖狂,有了权 , 可以随意惩罚下属,蒙骗名人,蓄意打击坚持诤谏的老学人。 我看到了这样一幅人生图景,当权者把主编捧上九天,把我打入地狱,自己扛着“红楼梦研究所、《红楼梦学刊》、中国红楼梦学会这三块金子招牌”(信中语),以集三权于一身的红学“掌门人”的招牌在学界招摇,他捧抬主编是因为还需要打名家的旗子,他打压我是因为不懈地要求质量 , 挡了他快速“赚钱”的财路。 如果我入地狱能够警醒学人,确保质量 , 挽救辞典,维护主编和出版社的学术声誉,我心甘情愿。 人性的邪恶和人生的崎岖,在我将近八旬的阅历中 , 再一次开了眼界,“文革”岁月仿佛重现。为此我倒要感谢此信的烛照。 归根结蒂,学术为公 , 踏实为学 , 才能葆有它的生命和活力。如同《红楼梦大辞典》这样的学术基础工程。固然有它的相对稳定性、典范性,仍须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学术的发展不断充实、丰富、更新提高。莎士比亚辞典之出到几十版反映了莎学的发展,大英百科全书这样权威性的辞书几年也有一个新版。这是常识,也是学术文化接力棒传承发展的生动体现。学术不能唯钱 , 也不能唯名。 《红楼梦大辞典》初版于 1990 年,至今已经二十五年 , 也就是四分之一世纪了。社会在急剧转型,学术生态有了巨大变化 , 红学的面貌在纷繁复杂的外部环境中也与当年廻异。而在泥沙俱下的大潮中经过冲刷、沉淀、筛选也的确有宝贵的收获和巨大的进步。辞典的接棒者若能沉下心来定睛静观,将其吸取、销熔 , 使之得以充实,更新 , 这是学术的正道、大道,正是笔者这样的草创者翘首以盼的事。 长久以来,我一直呼吁建设红学的基础工程 , 最近的一次是在去年,“如果以莎学为镜,深感红学缺少学术定力和操作规范 , 缺少对于学术基础工程一代又一代的投入”。今年初 , 我又提醒,“把好质量关 , 功德无量”。这是我一以贯之的再一次呼吁。 遵照著作权法,大辞典的著作权在主编,而非现任所长。两位主编多次表示,大辞典增订版不作认真修改,决不当这个主编,瞒着主编出版大辞典,侵犯了主编的著作权;人民文学出版社也明确表态没有两主编授权同意,我们决不出红楼梦大辞典。三月上旬,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和副主编、张庆善,应大辞典主编要求来到冯其庸先生家,达成一致,以 1990 年版大辞典为基础,进行认真修订。主编向出版社表示委托张庆善会同胡文彬、吕启祥做好修订工作。三月中旬,庆善、文彬、我,在主编之一李希凡先生家,举行了启动工作会议 , 会后有纪要。 最后 , 我还有一句话要说。一切有良知的学人,一切关心我的朋友,谢谢你们。 我们渴望有一个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首先要自律。每一个《红楼梦》的爱好者尤其是研究者,都应具有人文情怀,尊重他人、同情弱势,弘扬真善美;同时也要透过作品阅历人生 , 辨识假丑恶,谨防中山狼!我的此番开悟,感谢曹雪芹,感谢《红楼梦》,也感谢大家。 写于二 0 一五年三月上旬,修订于三月二十九日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878673.html 此文来自科学网黄安年博客,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878673.html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评论(07-11)|2661 次阅读|0 个评论
希望,在前方(二十)
panpine 2015-7-5 11:09
在大学的时候,我和妈妈一直通信。在妈妈写给我的那么多封信里面,有一封信是很特别的,它朴实,可是让我感动。 (原文) 妈妈小时候最高兴的事是:妈出生在一个小镇上,小镇只有一条小街和四条小巷,非常缺水。要吃水,要到两三里地下坡去挑,水不是随时都能挑着的,还要等,所以我们小孩半夜就去等,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看着天上的星星,真不知道困和苦,只觉得很开心。 妈成年后,小镇上有了自来水,方便多了。妈妈年轻时最爱看的电影是“小花”,刘晓庆主演的,最喜欢听的也时这部电影的主题曲。 结婚后,觉得最幸福的就是,有一个好儿子,有了他我觉得做什么值,做什么都充实。再就是自己的事业,喜欢干服装这一行。 和你爸相识时经人介绍的,平淡,真实,走在一起。 (完) 妈妈,希望你感冒早点好。
1819 次阅读|0 个评论
红学基础工程的坚守、充实、更新与提高
热度 1 黄安年 2015-3-31 11:03
红学基础工程的坚守、充实、更新与提高 ---- 以《红楼梦大辞典》为例 受权发表吕启祥(中国艺术研究院)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5 年 3 月 31 日 发布 什么是红学研究中的基础工程?大体上应包括《红楼梦》的校本、书录、辞典、资料等。延伸而言,红学概论、红学的学术史、红学学案等也是基础工程;然而这是更高层级的,此处不论。本次会议的主旨在百年红学的回顾与展望,时贤已有很多精到的论述。本人愚钝,视界不宽,只能就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主要是八、九十年代以来亲身参与的红学基础工作略陈浅见。我的涉红在中年以后,参与的主要是人文普及本、大辞典及稀见资料汇编这样的基础工作,这里只就《红楼梦大辞典》的当年初创和期望修订谈两点意见。 一 草创不易 1, 课题论证和质量要求 回顾三十年前的 1984 年 , 那是《红楼梦大辞典》的准备阶段 , 包括调查研究、草拟辞目、摸索体例,拟出了一份相当详细辞目的征求意见稿 , 打印后装订成册 , 分发讨论。 85 、 86 年进入第二阶段即试写条目、分工落实,分批交稿的阶段。到了 1987 年进入修改定稿阶段,就在这一年,我受命填写了中国艺术研究院重点项目《红楼梦大辞典》的科研项目议定书。申请和批准的经费为 5000 元。 这一项目即《大辞典》的主编人是冯其庸、李希凡二位 , 议定书上有他们的亲笔签名,时间为 1987 年 6 月 23 日 。 项目论证的第一条写道 : “ 《红楼梦》这部作品本身,反映生活规模宏大,描写深微,素有中国封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之誉。它以一部作品构成一门独立的学科,称为“红学”,二百年多年来研究成果不断积累 , 蔚为大观,将这些成果加以集中概括,筛选整理、通过辞典的形式扼要地、客观地给以介绍 , 则不仅为红学入门所需要 , 也是为红学研究进一步发展所不可忽视的一项基础工程。” 论证第三条则列举了已经和将要出版的各类红楼梦辞典五种及各自特点,并说“ 鉴于以上情况,我们这部辞典应吸收各家之长 , 具备自己的特色,力求做到详备、丰富 , 客观 、 准确 , 具有较高的学术性和较大的普及性。”以上可以见出当年对这一项目意义的认识和质量的要求。 2 ,组织队伍和凝聚力量 上表也申报了辞典包括的内容“ 各项总计约一万个辞条 ”,涉及面广,清醒地意识到仅靠本所“人力单薄、资料欠缺”诸多局限,因而“ 编写人员需采取红学界内外和所内外结合的办法”,“尽可能将编写人员的专业特长及平素积累体现在辞条之中”,参加编写初稿的还有不少中青年同志 , “ 他们精力充沛,完稿较快,请老专家把关,使之各得其所 , 发挥优势”。在叙述完成本项目的有利条件时 , 还特别提到了“主编人在红学界内外的学术声望和社会联系 , 得以组织起同辞典的规模和质量相适应的编写队伍和最终担负起这部大书的学术责任。” 其时 , 李希凡是常务副院长并主管科研,冯其庸是副院长兼所长,作为主编,绝非挂名,亲自出马请撰稿人和审定人,如建筑请杨乃济,器用请陈增弼,哲学宗教的编写者是中年同志马书田而请周绍良先生审定, 服饰器用则请朱家溍先生审定, 医药请巫君玉大夫审定 等等。 我自己协助主编组织协调、奔走联络,虽难以周全,亦竭尽全力。编写人员二十余位所内仅占半数左右,除上述辞典涉及面广的原因外,还因所内另有项目,不可能悉数投入。总之,凝聚力量,共同坚持,洵非易事。 3 ,编写辞条需锐意穷搜、多方斟酌,并不比写学术文章省心省力。 笔者在《大辞典》的学术总结“ 《红楼梦大辞典》编纂旨趣述要” ( 载《红楼梦学刊》 1990 年第 3 辑) 中坦承,自己的主要精力用在了筹措协调、看稿修改上,具体承担的条目不多。尽管如此 , 仍深知其中甘苦。仅举小例 , 以见一斑。 如词语,看似平常,却费力气。当年词典的编写在后,而新校本、北师大校本、启功先生主持的注释单行本均已出版,这些成果自然成为辞典可靠的基础,但决非参照拼凑可以了事。心中始终记着辞典有较灵活的体例和较宽松的篇幅,应尽可能给读者提供相关文化知识背景。其时我家住北师大,图书馆各类工具书齐全方便,还有教员阅览室可随时查阅,我楼下住着一位从事中国近代文化研究的历史系教授,家中有大量明末清初笔记杂书(如《听雨丛谈》、《燕京杂记》、《两般秋雨庵随笔》、《巾箱说》、《不下带编》、《香祖笔记》、《广阳杂记》,等等),都一一借来,逐本翻阅,有可资参照者即摘成卡片,最终取用不多,却得之艰辛。 不少有争议或歧见的词条,颇费斟酌。有把握者,从一说; 难确定者,则兼收。 总之,每类词条 , 都有各自的难点。 4 ,辞典出版后,海内外反响不错,以其较为详备,尤其是“红学人物”,收录比较客观公允。稍后 , 此书获得国家辞书奖 , 材料由我整理,责编获破格提升为编审。 回顾往昔,多位参与初创者已经故去,我心中唯存怀念和感恩。 二, 接棒更难 “ 接棒”指“接力棒”,这里把学术工作比作学术长跑,需要一棒又一棒、一代又一代的继力、传承。本来 , 像《红楼梦大辞典》这样的学术基础工程决不可能一劳永逸,它不是摇钱树或挖金矿,可以不费力气或稍为改头换面就拿高版税、取高稿酬 , 坐吃学术前辈辛劳的老本,甚至一边放言曾被评为国家辞书奖的《红楼梦大辞典》是“烂书”“错误比比皆是”,否定前人成果,学术“咒老”; 另一边又袭用初版基础,踢开主编和编委,凭借手中权力任性而为。 在此,笔者郑重声明《红楼梦大辞典》 2010 年的所谓“增订版”与我无干。有所增益,不敢掠美 ; 产生问题 , 亦不负责。盖因增订版的实际主事者漠视前人,不让我有任何与闻机会,没有通知我开会 , 没有给我看过任何稿子,以至 “躲起来”通稿,直至出书后,我才于 2010 年凤凰岭与会者一样 , 仅得会上分发的一本。增订版后记中谓“上编由吕启祥同志负责”, 是强加于我 , 这一冠名未经我本人同意。 作为大辞典的草创者之一 , 我深知接棒之难 , 具体而言: 1 ,初版本身有缺欠、有遗憾,在当时条件下未能尽善。说实在话 , 各部分的撰稿人 , 由于种种原因,未见都能“得人”,各类辞条,亦不能都令人满意。笔者可以就自己所撰 , 举一、二小例,如“秦可卿”这个人物,说她“又名兼美”是不妥的;又如“红豆曲”应为曹雪芹原创,而辞典释文含糊,似本于清无名氏之《荡气廻肠曲》。此两例我于辞典付梓后就发现不当,改在书上 , 迄无机会纠正。曾经提出,未被理睬。 2 , 指误商榷很多 , 应予重视。首先,新校本已是第三版第二次修订了,较初版有了相当大的改进。作为注释,已尽可能地增补,但作为大辞典,并未涵括。 再者,九十年代以来,各种报刊陆续刊登过对于红注、辞典、释文的意见,应当加以汇集、研究、辨析,合理的应当吸纳。遗憾的是有些读者来信寄到研究所或学刊,作为初版编委并没有看到。 所看到的某些意见则往往是难以取舍、歧见颇多的学术争议问题。举例而言,如“三百六十兩不足龟大何首乌”,既是校勘问题 , 也是释义问题,各有各的理由和依据,作为一个疑难问题来探讨也是很有意思的事。然而长久以来,并无机会和场合来探讨类此问题,更谈不到提高辞典的质量。 3 ,新的研究成果亟待吸纳。比如作者的家世、生平、交游、脂评、版本、译本、续书、改编等学术视野有了很大的开拓 , 曹学有了大发展,这一切 , 理应在辞典中有相应的体现。这是不言而喻的,兹不展开。 举一近例:刚看到今年 2 月 25 日中华读书报载,获得读卖文学奖的《新译红楼梦》由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所长井波陵一教授化 15 年完成了 7 卷本 , 谓大大超过了伊藤漱平、松枝茂夫、饭冢朗等前人的译本。这样的信息需核实、研究,如属实应吸取。 说到红学人物及书目, 25 年过去,自应极大的丰富,特别要注重有规范地更新和充实。初版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红学发展需求。红学史上许多人物,今已明朗,史料确凿,自应补充或调整。至于当代红学人物部分是所谓“增订版”最触目的“亮点”,也最敏感、最为人诟病。增入大批少壮红学新秀完全正当 , 但如何增入则不能“任性”和头衔崇拜。增订版整体失范失衡,需认真修订,不能顾此失彼,厚此薄彼。增订版中学界老人基本原封不动,仿佛二十余年一无成果 ; 而新增学人头衔、职称职务、著作论文,洋洋大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如何对待学术前辈、对待当代红学铺路者的态度。 诸如张锦池、刘敬圻、庄克华、孙逊、应必诚、曾扬华、蔡义江、朱淡文、薛瑞生、沈天佑等人几乎原封不动,北京大学沈天佑、厦门大学庄克华居然仍是“副教授”,更不用说他们的成果。老沈已经逝世,地下有知,宁不悲夫! 再如老一辈的周汝昌先生 , 从 90 年以后的十余年间 , 各种红学著作约有三十余本,辞典自不必悉数照录,但决不能视而不见。当年,周先生为此曾有一专柬致我,保存至今: 吕启祥同志 “辞典”中涉我之“词条”,如已付排,俟有清样时请费神令我一核,为妥。预先拜嘱,顺颂 撰祺! 周汝昌 88 . 7 . 7 可见周先生是何等看重辞典和关注对他本人的著录。倘若他得知廿余年后的“增订”竟如此对待,伤害之深可以想见。尤其是大辞典主编仍顶着冯其庸之名,分明会挑起老人之间新的矛盾,而冯其实已被架空,不仅不知晓这一切 , 本人亦受到与周同样的冷遇,对 90 年以后的成果一概置之不理。对此真可发一浩叹 ! 还可举出如香港老学者梅节先生的辞条增订版不仅删除了“香港知名红学家”的用词,也删去了他的《红学耦耕集》这样有分量的著作 , 怪不得他叹道:“我只老五行”。 简言之,面对这样的“增订”,典在何处?范在哪里?藐视前辈,愧对逝者。我真是欲哭无泪,效力无门。 尽管剥夺了老编委的知情权,为了顾全大局和当权者颜面,我还是强忍了。一面尽可能向师友致歉解释,一面仍诚恳地婉言相劝,直言相谏,希望能够修改和弥补。结果是依旧不予理睬。 又是四年过去,到了 2014 年末 , 我忽然从侧面闻知,辞典将改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主事者即命他的下属于春节后的三月交稿。这个消息令我喜忧交加,喜的是有了修订之机,忧的是质量。在被封锁的无奈之中 , 我向人文社的周绚龙(因新校本工作而熟悉,为主管大辞典出版的副总编)打了电话 , 应其所求 , 于 1 月中,我给他写了一封信。信的主要内容是 ① “ 把好质量关,功德无量”。 ② 主编健在关注此事有委托书,老编委中有行家。 岂料这样一封充满善意的信,却招致飞来横祸,由主事者深思熟虑写就一封充满攻击诽谤的信,不听劝阻,一意孤行, 2 月 9 日 亲自送到两位老主编家中(时冯先生因病住院节前在家静养),临走时搁下告状信,各给 5000 元“封口费”(被退回)。次日下午,我从他人手中索得这封“兼致吕启祥”的信。其时信已流布散发 , 广为人知。 信的基调是捧抬主编,打杀编委吕启祥。罪名包括在职期间莫须有的“破坏科研”,蛮横地责问我辞典的稿酬“为什么不给学刊一分钱”,诬陷我把辞典当成个人“私产”。且不说增订版主事人并未参与初版编撰的任何工作 , 现学刊编辑部也无一人参与其事,辞典的立项与学刊无关 , 伸手要钱无理无据。我所经手的唯一一次初版稿酬,二十余位撰稿人的收据保留至今;主编手谕任我为副主编亦为我在发稿时去掉。究竟是谁在要名要利?事实与公论俱在,仰面唾天,陷害别人反暴露了自己。退休之后,我并无知情权更无看稿权 , 反被责为“撂挑子”、提意见是“横挑鼻子竖挑眼”,最近的要求质量呼吁更成了“损阴招”的“破坏活动”,损害了“全体在职人员的利益”,将导致学刊“垮台”,广大爱好者“会失去这个最好的阵地”“你吕启祥会成为红学公敌”,还要我“负起法律责任和赔偿经济损失”。真是骇人听闻的恫吓和打压。 其信冗长,颠倒黑白,挑拨离间,人身攻击,难以尽述。万万想不到,这就是我几十年来坚守基础 , 要求质量所得到的回报。 当时,此信确使我身心伤透。我百思不解一个长期以来我所熟悉爱护对之充满善意的在任“所长”,怎么会变得如此面目憎狞,心机深险、下手狠毒?我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怎么会陷入这个精心罗织的陷阱? 逐渐地我有所开悟:这封信如同一面人生的镜子,照彻了写信人的心肝肺腑和面目手段。它告诉我 : 什么叫利令智昏,为了钱,可以不求质量、不顾道义、不择手段、不守法纪;什么叫得志猖狂,有了权 , 可以随意惩罚下属,蒙骗名人,蓄意打击坚持诤谏的老学人。 我看到了这样一幅人生图景,当权者把主编捧上九天, 把我打入地狱,自己扛着“红楼梦研究所、《红楼梦学刊》、中国红楼梦学会这三块金子招牌”(信中语),以 集三权于一身的红学“掌门人”的招牌 在学界招摇,他捧抬主编是因为还需要打名家的旗子,他打压我是因为不懈地要求质量 , 挡了他快速“赚钱”的财路。 如果我入地狱能够警醒学人,确保质量 , 挽救辞典,维护主编和出版社的学术声誉,我心甘情愿。 人性的邪恶和人生的崎岖,在我将近八旬的阅历中 , 再一次开了眼界,“文革”岁月仿佛重现。为此我倒要感谢此信的烛照。 归根结蒂,学术为公 , 踏实为学 , 才能葆有它的生命和活力。如同《红楼梦大辞典》这样的学术基础工程。固然有它的相对稳定性、典范性,仍须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学术的发展不断充实、丰富、更新提高。莎士比亚辞典之出到几十版反映了莎学的发展,大英百科全书这样权威性的辞书几年也有一个新版。这是常识,也是学术文化接力棒传承发展的生动体现。学术不能唯钱 , 也不能唯名。 《红楼梦大辞典》初版于 1990 年,至今已经二十五年 , 也就是四分之一世纪了。社会在急剧转型,学术生态有了巨大变化 , 红学的面貌在纷繁复杂的外部环境中也与当年廻异。而在泥沙俱下的大潮中经过冲刷、沉淀、筛选也的确有宝贵的收获和巨大的进步。辞典的接棒者若能沉下心来定睛静观,将其吸取、销熔 , 使之得以充实,更新 , 这是学术的正道、大道,正是笔者这样的草创者翘首以盼的事。 长久以来,我一直呼吁建设红学的基础工程 , 最近的一次是在去年,“如果以莎学为镜,深感红学缺少学术定力和操作规范 , 缺少对于学术基础工程一代又一代的投入”。今年初 , 我又提醒,“把好质量关 , 功德无量”。这是我一以贯之的再一次呼吁。 遵照著作权法,大辞典的著作权在主编,而非现任所长。两位主编多次表示,大辞典增订版不作认真修改,决不当这个主编,瞒着主编出版大辞典,侵犯了主编的著作权;人民文学出版社也明确表态没有两主编授权同意,我们决不出红楼梦大辞典。三月上旬,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和副主编、张庆善,应大辞典主编要求来到冯其庸先生家,达成一致,以 1990 年版大辞典为基础,进行认真修订。主编向出版社表示委托张庆善会同胡文彬、吕启祥做好修订工作。三月中旬,庆善、文彬、我,在主编之一李希凡先生家,举行了启动工作会议 , 会后有纪要。 最后 , 我还有一句话要说。一切有良知的学人,一切关心我的朋友,谢谢你们。 我们渴望有一个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首先要自律。每一个《红楼梦》的爱好者尤其是研究者,都应具有人文情怀,尊重他人、同情弱势,弘扬真善美;同时也要透过作品阅历人生 , 辨识假丑恶,谨防中山狼!我的此番开悟,感谢曹雪芹,感谢《红楼梦》,也感谢大家。 写于二 0 一五年三月上旬,修订于三月二十九日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研究(10-11)|2531 次阅读|1 个评论
这一天或许来得有点晚......
sumu 2012-5-29 22:34
好久之前就想静静地坐在电脑前,把自己这段时间的所思所感写下来。今天终于可以舒口气,怀着感恩的心记下我的这段心旅历程...... 人生充满了变数。说不好今天会发生什么,更别说明天了。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让自己问心无愧的过好每一天。回想两年的研究生生活,喜忧参半。一个朋友曾说过“快乐是轮流的,上帝是公平的”。人要知足常乐,顺其自然。当然不是说坐享其成,守株待兔。我们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每天至少有那么充实的一刻足以令你安然入睡...... 研究生生活给人一种神秘感。莘莘学子都曾怀有一种在学术的海洋中扬帆前行的冲动,我也不例外。研一伊始,便开始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科学社会主义、自然辩证法等思想理论课程的学习必不可少。英语阅读、口语训练也是大势所趋。植物高级育种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相关学位专业课程也在学业任务之内。同时还要补修作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遗传学课程。总之研一多数情况下是知识积累与加深的过程,同时还要进实验室向师兄师姐学习试验操作技巧,请教学术方面的心得体会。我是一个主动性有点差的学生,没有自主设计试验“壮志”。对于我这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来说,初次接触导师研究的领域,头脑一片空白,好在大家都在一个起跑线上,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只有努力钻研点文献,才会明白点试验。 研一,我顺利通过了各门考试,同时也掌握了好多试验技巧。给我感触最深的是——学习无处不在,三人行必有我师。原生质体融合技术,DNA提取技术、紫外分光光度计的使用以及本科实习时学到的组织培养和石蜡切片技术等既锻炼动手能力,又增长知识。研二上半学期,阅读大量文献,设计试验。这些对我以后的学习生活有很大帮助,不仅拓宽了视野,也使我在今后的试验操作上增添不少自信。研二上半学期,是一个“多事之秋”。那一学期,我承担了一定的本课教学实习任务,同时联系老师进行试验,每天都挺紧张,忙忙碌碌,一天下来,总是头着床就着了。想想自己认真备课做板书,实验课上教授本专科生的场景;想想自己骑自行车去东校学习接菌、繁菌、收菌等操作技术的日子;想想自己育苗繁菌的时光......“难”之一字不能言尽。现在回想起来,这根本算不上什么,人生之中真正的“难”还没遇到。现在的一切都是对自己的磨练,要想苦尽甘来,必先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之人。 2011年11月中旬我们农学院进行研究生开题报告,因为我没有任何试验结果,对于未知的结果,我不能妄加定论。面对评委老师的一连串发问,我毫无招架之力。开题报告过后,导师也着急了,和我谈了几次话,我承认自己不会独立设计试验,我尽力了,我会努力做试验。研二下半学期,试验还没有任何进入“正轨”的迹象。导师让我联系了刚从国外回来的他的师弟李老师,这样一种新的生活开始了......试验进入了“正轨”,生活也进入了“正轨”,我的话题自然而然也进入了“正轨”。 初见李老师,感觉他是一个专心致力于科学研究的学术型老师,很年轻,像一个“学长”一样:中等个头,皮肤有点黑,眼睛大而有神,言谈举止都很温和。他待人热情,知道我的来意后,就询问了一下我的试验情况,同时给我介绍了一下今后的试验方向。我不曾料到我将开始一种崭新的生活——紧张快乐而又充实的试验学习生活! 李老师的学生,我接触的第一个就是吴娱师姐,还记得我联系李老师和娱师姐要材料的场景:娱师姐待人热情、语气舒缓、言谈举止间透露着一种处世不惊之态。第二个就是小欢,我和她还有一段“渊源”:不记得什么时候我去植保学院请教问题,在实验室碰到她在做实验,聊了几句,感觉不错,我还误以为她是本科实习生。还有一次他们忙着整理小麦材料,我没好意思打扰他们,但是我还记得她坐在高凳上低头认真分装种子袋。还有进入实验室的第一天,她教我如何跑大板......以后相处的日子我发现她是一个“卡通式”的人物:手机铃声是“名侦探柯南”的“真相只有一个”的日语版铃声;说话语气充满卡通色彩;爱看卡通节目。她是一个要每天“给自己一个微笑,用微笑感染朋友”的人。嫚嫚是我熟悉的第三个人:她总给人一种矜持文静之感,内心却充满着叛逆。唱歌是她的最爱,有她在的日子,耳边总有歌声相伴。巧玲,名如其人,乖巧伶俐,有时虽有些“疾言厉色”,但是刀子嘴豆腐心。实验室的大事小事她都清楚,堪称实验室的“掌门人”,老师的得力“助手”。还有师妹爱萍、柳莎、培培、飞跃、鑫鑫和师弟小牛等等,一个个快乐幸福的人儿,时不时传递着快乐!遇到实验室的“这伙人”,真的很快乐!和他们相处的这段日子,真的很快乐! 回想来到李老师实验室的这段日子,变化颇多。以前——我总是清晨吃罢早饭,奔向A座实验室,坐在电脑前,看文献,找思路,偶尔做做试验。看似“充实”,实则“空虚”。现在——清晨吃罢早饭,拎着水杯,挎着包,奔向B座实验室,坐在实验桌前,开始一天的试验。抽点时间,记下试验中的点滴,俗语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多动手动脑,试验结果错不了!先前面对着电脑总发呆,不知鼠标该点向何处,漫不经心间消磨时间。现在面对电脑总不尽兴,鼠标总想多点几下,弥补知识的不足。 回想来到李老师实验室的这段日子,感触良多。我们总奔波在实验室、温室,大田中:实验室中,大家各忙各的,仪器声、脚步声、讨论声,声声“乐”耳;温室中,大家齐心协作,脚步声、敲打声,呼喊声,声声“悦”耳;大田中,大家尽心劳作,风声、笑声、答话声,声声“醉”耳! 这一天或许来得有点晚,我庆幸自己遇到了可敬的李老师,遇到了实验室的这些可爱的人儿。希望在毕业前的这段日子,大家携手前行,尽心做试验,尽情享受紧张快乐而又充实的时光,给自己的研究生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这也是对我以后学习生活的“寄语”吧! 特意附一张田间照片:我们那片充满着希望,承载着汗水与快乐的可爱的麦田!
2411 次阅读|1 个评论
琐事让人充实
热度 2 fqng1008 2011-12-20 16:30
这几天琐事缠身:(1)参加了两个成果评审,一是深圳市的科技创新奖,一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的科技奖终审;(2)“最后一批福利房”开始装修,经常跑材料市场;(3)安排了小曾的特聘教授签约以及住房办公事宜,并落实了三个自然科学基金的标书撰写,一是“核心抗原的迁移假说”,一是“ rtA181T 突变 的致癌假说”,一是“赤芍承气汤及其组分对肝衰竭大鼠肠神经-ICC-平滑肌网络损伤的干预”;(4)设计了《 手足口病中医专项研究》的撰写章节( 一)文献分析;( 二)理论探讨;( 三)临床研究;( 四)实施文件(含会议论文、图片等)。 琐事让人充实,少了许多愧疚感。
个人分类: 感悟人生|2599 次阅读|3 个评论
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
热度 1 wido 2011-9-23 20:19
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
最近,刘瑜的一篇文章,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被疯狂转载。 她用自己的笔调阐释了一个人的生活,像在空气稀薄的高原上,不奔跑,不跳跃,蠕动前进。但这并不妨碍一个人对寂寞、痛苦、绝望的体验,以及对于人生的思考。我喜欢她那句,命运归命运,自己归自己, 50 岁以后我要回到哥大教书,而 50 岁以前我要回中国解决一些江湖恩怨。 我已经整整过了两个月一个人的生活,除了白天上班,晚上回到家就是自己跟自己对话,星颖同学说我的家里让人感觉孤单的要死,我不享受,也不痛苦,只是接受。因为心里还装着星颖同学的思念,这已经让我足够温暖。 一个人的生活是猪狗不如的,两个人在一起,如了。奥哦。 以下是刘瑜的原文,写的很棒,拿过来分享。这篇文章适合现在一个人寂寞,也许将来一个人寂寞,或者曾经孤单过的人来读。 前两天有个网友给我写信,问我如何克服寂寞。 她跟我刚来美国的时候一样,英文不够好,朋友少,一个人等着天亮,一个人等着天黑。 “ 每天学校、家、图书馆、 gym 、几点一线 ” 。 我说我没什么好办法,因为我从来就没有克服过这个问题。这些年来我学会的,就是适应它。适应孤独,就像适应一种残疾。 快乐这件事,有很多 “ 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 ” 的因素。基因、经历、你恰好碰上的人。但是充实,是可以自力更生的。罗素说他生活的三大动力是对知识的追求、对爱的渴望、对苦难的怜悯。你看,这三项里面,除了第二项,其他两项都是可以自给自足的,都具有耕耘收获的对称性。 我的快乐很少,当然我也不痛苦。主要是生活稀薄,事件密度非常低,就说昨天一天我都干了什么吧: 10 点,起床,收拾收拾,把看了一大半的关于明史的书看完。 下午 1 点,出门,找个 coffee shop, 从里面随便买点东西当午饭,然后坐那改一篇论文。(期间凝视窗外的纷飞大雪,花半小时创作梨花体诗歌一首)。 晚上 7 点,回家,动手做了点饭吃,看了一个来小时的电视,回 e-mail 若干。 10 点,看了一张 DVD, 韩国电影 “ 春夏秋冬春 ” 。 12 点,读关于冷战的书两章。 凌晨 2 点,跟蚊米通电话,上网溜达,准备睡觉。 这基本是我典型的一天:一个人。书、电脑、 DVD 。一个人。 一个星期平均会去学校听两次讲座。工作日平均会跟朋友吃午饭一次,周末吃晚饭一次。 多么稀薄的生活啊,谁跟我接近了都有高原反应。 孤独的滋味当然不好受,更糟的是孤独具有一种累加效应。同样重要的东西,你第一分钟举着它和第五个小时举着它,感受当然不同。孤独也是这样,偶尔偷得半日闲自己去看一场电影,和一年、两年、三年、五年只能自己和自己喝啤酒,后果当然完全不同。我以前跟一位曾经因为某政治事件而坐过牢的朋友聊天,他描述那几年被单独关押的生活,这样形容:度日如年,度年如日。说得可真确切。 我曾在日记里大言不惭地写道:出于责任感,我承担了全世界的孤独。我的意思是,我不但孤独,而且我的孤独品种繁多、形态各异:在女人堆里太男人,在男人堆里太女人;在学者里面太老粗,在老粗里面太学者;在文青里面太愤青,在愤青里面太文青;在中国人里面太西化,在外国人里面太中国……我觉得上帝把我派到人间,很可能是为了做一个认同紊乱的心理实验。 我其实并不孤僻,简直可以说开朗活泼。但大多时候我很懒,懒得经营一个关系。还有一些时候,就是爱自由,觉得任何一种关系都会束缚自己。当然最主要的,还是知音难觅。我老觉得自己跟大多数人交往,总是只能拿出自己的一个维度,很难找到和自己一样兴趣一望无际的人。这句话的谦虚版说法是:很难找到一个像我一样神经错乱的人。 有时候也着急。我有有幸生活在 “ 十一届三中全会 ” 之后,没有吃过多少苦,但是在我所经历过的痛苦中,没有什么比孤独更具有破坏力。这不仅仅是因为错过了亲友之间的饭局谈笑温情,不仅仅是因为一个文学女青年对故事、冲突、枝繁叶茂的生活有天然的向往,还因为一个人思想总是需要通过碰撞来保持。长期的孤单中,就像一个圆点脱离了坐标系,有时候你不知道自己思考的问题是否真的成其为问题,你时常看不到自己的想法中那个旁人一眼就可以看出的巨大漏洞,你不知道什么是大,因为不能看到别人的小,你不知道什么是白,因为不能看到别人的黑。总之你会担心,老这样一个人呆着,会不会越来越傻? 好像的确是越来越傻。 但另一些时候,又惊咤于人的生命力。在这样缺乏沟通、交流、刺激、辩论、玩笑、聊天、绯闻、传闻、小道消息、八卦、 MSN... 的生活里,没有任何圈子,多年来仅仅凭着自己跟自己对话,我也坚持了思考,保持了表达欲,还能写小说政论论文博客,可见要把一个人意志的皮筋给撑断,也没有那么容易。 “ 忍受的极限会是什么养的结果? ” 让我告诉你,忍受是没有极限的。 年少的时候,我觉得孤单是很酷的一件事情。长大以后,我觉得孤单是很凄凉的一件事。现在,我觉得孤单不是一件事。至少,努力不让它成为一件事。 有时候,人所需要的是真正的绝望。 真正的绝望跟痛苦、悲伤没有什么关系。它让人心平气和,让你意识到你不能依靠别人,任何人,得到快乐。它让你谦卑,因为所有别人能带给你的,都成了惊喜。它让你只能返回自己的内心。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不同的自我,他们彼此可以对话。你还可以学习观察微小事物的变化,天气、季节、超市里的蔬菜价格、街上漂亮的小孩,你知道,万事万物都有它值得探究的秘密,只要你真正 - 我是说真正 - 打量它。 当然还有书、报纸、电影电视、网络、 DVD 、 CD ,那里面有他人的生活、关于这个世界的道理、音乐的美、知识的魔术、爱的可能性、令人愤怒的政治家 ... 我们九九八十一生都不可能穷尽这些道理、美、爱、魔术的一个小指甲盖,怎么还能抱怨生活给予我们的太少。 绝望不是气馁,它只是 “ 命运的归命运,自己的归自己 ” 这样一种事实求是的态度。 就是说,它是自由。 以前一个朋友写过一首诗,叫《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我想象文革中的顾准、狱中的杨小凯、在文学圈之外写作的王小波,就是这样的人。怀才不遇,逆水行舟,一个人就像一支队伍,对着自己的头脑和心灵招兵买马,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 我想自己终究是幸运的,不仅仅因为那些外在的所得,而且因为我还挺结实的。总是被打得七零八落,但总还能在上帝他老人家数到 “ 九 ” 之前重新站起来,再看到眼前那个大海时,还是一样兴奋,欢天喜地地跳进去。在辽阔的世界面前,一个人有多谦卑,他就会有多快乐。当罗素说知识、爱、同情心是他生活的动力时,我觉得简直可以和这个风流成性的老不死称兄道弟。 因为这种幸运,我原谅自己经受的挫折、孤单、原谅自己的敏感、焦虑和神经质,原谅上帝他老人家让 X 不喜欢我,让我不喜欢 Y ,让那么多人长得比我美,或者比我智慧,原谅他让我变老变胖。因为他把世界上最美好的品质给了我: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 如果你还在为自己孤单寂寞怀才不遇举世皆浊我独醒而深深叹息的话,那么让我告诉你,你买不到那个彩票的,别再把你时间的积蓄两块、两块地花出去,回到你的内心,寻找你自己,与心灵深处的他、他们一起出发去旅行。如果你有足够的好奇心,你可以足不出户而周游世界,身无分文而腰缠万贯。人生若有知己相伴固然妙不可言,但那可遇而不可求,真的,也许既不可遇又不可求,可求的只有你自己,你要俯下身去,朝着幽暗深处的自己伸出手去。
个人分类: 青春无处安放|3070 次阅读|1 个评论
繁华过后的充实
热度 3 huailu49 2011-8-6 10:56
繁华过后的充实
个人分类: 行行摄摄|4210 次阅读|6 个评论
研究生活
zca2008 2010-5-20 13:58
研究生生活快一年了,时间过的可真快啊!大学四年转瞬即逝,现在马上又研二了。 研一的时候专业课较多,没怎么自己的时间去搞研究,也就是学点以后要学的知识,为以后更好进门打好基础,在这段时间会觉得很枯燥,不踏实,为没做什么没什么进展而苦恼,这段时间很重要自己一定要坚持下来,坚持就是胜利,要多和师兄师姐们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学下他们是怎么学的,这对我们少走些弯路很有帮助,我们搞科研的最忌讳的是走弯路,有些前沿科学比得就是时间速度,所以一定要多向师兄师姐们讨论求教。 研究生生活应该是很枯燥的,甚至长时间得不出理想结果,这是很正常的,关键是自己心态要调整好,坚持下来平常心看待问题和困难,相信自己坚持下来一定会成功的! 祝愿所以在搞研究的研友们一切顺利,多多交流心得体会!乐于和你们交友,共同提高进步!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089 次阅读|0 个评论
空闲&充实
laozu 2010-4-28 10:08
个人分类: 漫画|9125 次阅读|16 个评论
备博最后三周该如何?
热度 1 kellyhan 2010-2-21 16:04
过 了春节,考博只剩下三周时间。该如何安排时间才会让自己过得充实而又镇定?这是目前小女子正在筹划的事情。 ********************************************** 我的作息时间 早上6:00醒,守着熟睡的宝宝翻看法语(不敢离开,怕宝宝蹬被子或偶然醒来不见妈妈失望;也不舍得叫醒另一卧室里的宝姥和姥爷,白天替我看护宝贝已经很辛苦了;更不能让书房里酣睡的宝爸来,他睡眠不足我会心疼); 8:00-9:00,一家人吃饭收拾,上班的上班,理家的理家,我基本会出门找地方看书复习。地点常常是离家不远的肯德基(虽有音乐和来往的人群,但丝毫不影响我的聚精会神和效率),环境不错,还能解决偶的午饭问题(呵呵,和服务员要了一大叠的优惠券,只是,老公心疼地说老吃垃圾食品就损坏了身体,好在日子不久,还有得补救,嘎嘎) 9:00-11:30看专业课一相关的内容,重难点做笔记; 12:00-3:00 法语 3:00-6:00 专业课二相关内容,重难点做笔记,分门别类地整理专题; 6:00-晚上10:00 回家米西晚饭,陪着父母看电视,陪着宝宝玩,哄睡; 晚上10:00-12:00 一天的计划查漏补缺,查阅白天无法解决的问题(一般11:30就困了,睡去前根据一日计划的完成情况作好第二天的计划) 白天一般带着两包特浓咖啡出去,边看书边喝掉,倒没觉得困。晚上11点后感到困的时候,便立即sleep,不人工干预。 ******************************************************************** 唠叨两句 即使复习得再好,也不可能在短时间之内熟知所有学科内的相关知识,我能做的,就是构建学科框架,理顺重点内容,记忆核心名词,浏览至少5年内的可及专业期刊论文,对于重要课题的研究历史和现状有所了解,并力争形成自己的理解。 我不知道博士考题到底是什么样的(无从打听得到,也猜不出到底什么样的博士入学考试题能真正评测出博士申请者是否具备进一步深造的能力(关于这一点,后文会进一步讨论)),我所涉及的内容,只能按照自我的认知、在众多学科专家的课题研究引领下,结合所报导师的方向进行准备。 因为隔了个忙碌的春节假期,所以我将备博的最后三周看作是最关键的日子。最后的日子里,个人觉得,知识框架的进一步理顺和充实是必需的,但镇定的心情更加重要。虽然最初是抱着试试的态度准备,但我发现一旦进入状态,便立即变成了破釜沉舟的决心。 我对于最后的考试结果没有抱多大的期望,因为多个原因很晚才联系导师,而导师只是平静得回了邮件,给了四个字欢迎报考。我也平静得等待属于我的考试,平静得等待最终的结果。 也许是因为心态和对考博暗流的旁敲侧击的了解,我个人觉得,备博的过程还是轻松的、充实的。没有什么压力。一切只是尽力而为。考博有目的,但全在于个人兴趣。所以轻松上阵也是自然。 ********************************************************* 祝 愿每一位和我同样爱好走这条路的备博者,一路顺风。
个人分类: 心路|4126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7: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