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动态分析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两个Android静态分析工具被Mobile Security Wiki收录
qizhwei 2017-3-14 13:34
我们开发的工具Appaudit和PATdroid 被Mobile Security Wiki收录,作为Android动态分析的重要工具,也是来自于论文 SP'15 的研究成果, 详见 https://mobilesecuritywiki.com/。 最近主要侧重于Android Devops的自动化开发测试, 详见 https://appetizer.io/cn/。 基于程序分析的手段,提高Android开发测试与运维效率和水平,将研究成果转化到软件实践中,是目前的尝试,欢迎交流。
个人分类: 杂感随谈|2211 次阅读|0 个评论
森林系统动态分析问答(5)
TUGJAYZHAB 2012-1-7 09:23
Q: 什么是系统? A: 在我们的课题里,'森林样地'是我们研究分析的对象.它有多个分量(元素),分量之间有关系(‘无关系’是‘关系等于零’的特殊的关系), 多个‘分量’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共同组成了系统 。 Q: 什么是状态? Q: 据赵松岭,我们 2003 年的森林调查数据表示的是森林在2003年的状态; 2008 年的森林调查数据表示的是森林2008年的另一个状态;而且它们是前后相邻的两个时间状态(每五年调查一次)。 《数学手册》的关于‘状态’的定义,太难懂了。我们这里用赵先生1981年文章里关于系统状态的定义。 Q:什么叫‘状态转移’? A:后前连续两个状态之间的关系。 这是比较泛的定义。在这样的定义下, 逆运算可以做系统状态的转移 。 两个状态的差,是加法模型的状态转移; 如系统两连续状态分别用A,B表示,则加法模型的'系统状态转移'是(B-A),因为A+(B-A)=B;所以预测C=B+(B-A)=2B-A 两个状态的商,是乘法模型的状态转移 。如系统两连续状态分别用A,B表示,则乘法模型的'系统状态转移'是(B/A),因为A*(B/A)=B;所以预测C=B*(B/A)=B^2/A 《数学手册》定义的系统状态转移要满足三个性质:自反性,可逆性,和传递性,则似乎只有乘法模型的解满足这三个性质,而加法模型被排除在外。 Q:如何解系统状态转移(如何进行森林系统动态分析)? A:森林系统动态分析如果有解,必将是多元的。也即是说, 森林动态分析无实数解 。(如果有声称森林动态分析的文献,但其使用的数学工具是实数,则不必再往下看,因为他做的不是系统动态分析。) 多元系统状态转移的解法有'矩阵伪逆法','马氏链法','对角矩阵法',和'多元向量法'。容分别讨论。 多日在医院给老妈陪床,没有写博客。同学有作业需要批改,也提了一些问题,抽空取几个重要的,基本的匆匆写几句,以后再修改,充实。
个人分类: 第五讲|1846 次阅读|0 个评论
植被动态分析简介
热度 2 TUGJAYZHAB 2011-10-9 21:35
内蒙农大生态学院 ZH 老师要我考虑给研究生新生做一次关于多元数据分析的讲座。使他们在明年生长季下野外前对自己的实验和数据分析有个基本的设计,有个思想准备。考虑到生态学的研究生的数学基础,兴趣,我准备以‘植被动态分析简介’为题,使用虚拟的火烧迹地数据来介绍植被动态分析。把超球面模型通讯 2-12 重发一遍。 祝贺大家进入自己人生的新阶段。 生物学的突破从两个方面。微观:分子生物学,宏观:生态学,数量生态学 数量生态学简介 多元系统,需要通过样本来认识,分析样本之间的关系来认识总体,认识系统。 多元分析。但不是统计,不是矩阵,当然更不是微积分,而是多元向量分析。 研究样本之间的关系, Q- 分析。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 R- 分析(统计) 样本空间分布的代表人物 - 阳含熙,样本时间分布的代表人物赵松岭。 今天着重于赵的工作。植被的动态分析,预测植被的发展。 数量生态学现在刚在正确的方向上起步,面临一个大发展。同学们现在加入不算晚。再过十年你们就都是先驱,前辈了。 植被动态分析简介 植被能否用多变量空间的点来表示。能,需要我们建立一个新的坐标系,多变量空间,物种空间。 样本的时间分布, 94 年的样本在哪里, 95 年的样本在哪里,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斜率,描述植被的运动轨迹,预测未来的可能的状态。 下面举例说明: 让我们假定有一块火烧迹地,比如美国黄石公园,植被从火灾后恢复。第一年, 1994 ,采集的数据是 1 , 2 , 3 ;第二年, 1995 ,采集的数据是 2 , 3 , 4 。假定这些数据分别表示:树、灌木、草的多度。 以上数据可以表示如下表 1 ): 年度 \ 植物 树 灌 草 总和 1994 1 2 3 6 1995 2 3 4 9 植被数据从 1994 年的 1-2-3 变到 95 年的 2-3-4 ,告诉了我们什么? 1). 首先,我们都看到植被有变化。 2). 其次,多数人认为植被在增加,而且不同植物的增率不同,可以看作是植被的时间动态。 3). 有人将数据分析,发现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增率,分种表示如下: 树增 2/1=200%, 灌增 3/2=150%, 而 草增 4/3=133%, 三者平均增 9/6=150%. 结果展示如下表 3 ): 年度 \ 植物 树 灌 草 总和 1994 1 2 3 6 1995 2 3 4 9 增率 (%) 200 150 133 150 4A). 当然,多数人未必认同 ‘ 草是在相对下降 ’ 的观点,由于看起来三者都在增加。为了发现每个物种变化实质,我们用‘总增’调整‘分种增率’,并定名为 95 年的 分种多元即时趋势,简称‘趋势值’ ,用 T 表示。由于总增率是 9/6=150% ,在用总增调整后,分种趋势值分别是: T( 树 )=200%/150%=1.33, T( 灌 )=150%/150%=1.0, 和 T( 草 )=133%/150%=0.89 。 以上分析显示如下表 4A): 年度 \ 植物 树 灌 草 总和 1994 1 2 3 6 1995 2 3 4 9 增率 (%) 200 150 133 150 趋势值 (T) 1.33 1.00 0.89 这里,‘趋势值’是用总增调整后的分种增率。 趋势值也可以从另一方法计算得到 4B) :计算 1994 年的分种百分比 ( 分别用总和去除 ) : 树 94 : 1/6=17%, 灌 94 : 2/6=33%, 草 94 : 3/6=50%. 同样计算 95 年的分种百分比是: 树 95 : 2/9=22%, 灌 95 : 3/9=33%, 草 95 : 4/9=44%. 趋势值是相应的 95 年的百分比除 94 年对应的百分比: T( 树 )=22%/17%=1.33 T( 灌 )=33%/33%=1.00, T( 草 )=44%/50%=0.89. 上述趋势分析用下表 4B). 显示: 年度 \ 植物 树 灌 草 总和 # % # % # % 1994 1 17 2 33 3 50 6 1995 2 22 3 33 4 44 9 趋势值 (T) 1.33 1 0.89 在这里,百分比( % )是物种除总和,趋势是后前相应百分比的商。 5). 我们根据趋势值把物种排序: 树 1.33 灌 1.00 草 0.89 结论:根据趋势值,植被中的树在增,因为趋势值大于一;草在降,因为趋势值小于一。 6). 离开趋势的概念,很难使人信服十年后,草将消退,而树将恢复成为建群种。 1.33^10=17 0.89^10=0.31. 以上趋势分析可以用下表显示 年度 \ 植物 树 灌 草 总和 1994 1 2 3 6 1995 2 3 4 9 增率 (%) 200% 150% 133% 150% 趋势值 (T) 1.33 1 0.89 T 10 17.31 1 0.31 7). 结论: 我们定义调整后的增率为物种的变化趋势: T (i,k) = : ,其中,我们用 ΣX 表示和,下标 i 表示物种, k 表示时间。 趋势也是后前相对份额的比。 T (i,k) =X' (i,k) / , 其中, X’ 是相对多度,以百分比表示 : X' (i) =X (i) /{Σ }. 通过趋势分析,我们发现树的增率最高,灌木稳定,但草在下降。进一步,我们可以根据已知数据,做一个预测:植被将在十年内演变成树林,而取代现在的草本为主的植被。 8). 讨论: 在时间动态分析中,我们假定植被的变化可以通过现在和过去的比较来发现。同时,我们假设植物是环境的函数,而环境是可以通过植被组成来表示的。第三,植被分析中,每种植物都可能携带植被演替、环境变化的重要信息,所以每一个植物种都不可放弃,也即,不提倡使用 ‘ 消元法 ’ 。 9). 进一步探讨 把以上在一维的讨论进一步扩展到二维空间。 请回顾历史上两个大数学家,中国的 商高 和希腊的 毕德哥拉斯 。他们分别发现在二维空间,向量长度和分量之间的关系: 3 2 +4 2 =5 2 . 换句话说, 3+4=7 仅在一维空间成立。在二维空间 3+4=5 , 而不是 7 。 当 “ 和 ” 被解释成 “ 向量长度 ” ,则 “ 百分比 ” 被解释为向量和坐标轴夹角的 “ 余弦值 ” : 3/5=0.6, 和 4/5=0.8. 两个余弦值决定了向量的方向。当余弦值变化,向量将在空间偏转。反之亦然。 以上讨论可以扩展到更多维空间(费尔马定理)。 向量长度是所有分量的平方和的算数根: L = √ . 在开头的例子中 94 年的植被向量( 1 , 2 , 3 )的长度是 √ (1+4+9)=3.74 ,而 95 向量( 2 , 3 , 4 )的长度是 √ (4+9+16)=5.39 我们可以用 3.74 和 5.39 分别取代 6 和 9 ,把以上的讨论重新来一遍。这次我们是在三维空间展开讨论。树,灌,草分别是空间的三根坐标轴。我们可以想象,植被状态向量在三维空间,从 1994 年的( 1/3.74 , 2/3.74 , 3/3.74 )偏转到 1995 年的 (2/5.39 , 3/5.39 , 4/5.39) 。 以上讨论使我们发现了一个新的分析植被变化的数学工具, 超球面模型 (Multi-Dimensional Sphere Model, MDSM) 。 在多维空间使用 ‘ 向量和 ’ 代替 ‘ 标量和 ’ ,植被的变化可以表达为向量在空间的旋转。人们可以通过检测向量在空间的旋转、向量在超球面上投影的移动来监测植被的变化。 10 )展望: 如果人们想根据已知数据( 1994 和 1995 年的数据)推测 1996 年的植被状态,该如何做? 人们可以用趋势来推测(当年的期望和趋势的乘积)次年的植被: P (k+1) = E (k) * T (k) 而期望是推测和实测的加权平均 : E =( P + D )/2, 预测误差定义为 R = E - P . 这里, E , P , D , R 是多元向量,分别表示 期望 , 推 测 , 实测 和 预测误差 。 在开头的例子中,假定 1995 的 实测值 和 期望值 都是 (2 , 3 , 4) ,而 趋势值 是 (1.33 , 1 , 0.89) ,因此 1996 年的 推测 是 P 96 =(2 , 3 , 4) *(1.33 , 1 , 0.89) =(2.66 , 3 , 3.56) 。 如果 1996 年的 实测数据 是 D 96 =(3 , 4 , 5) , 则 期望 是 E 96 =( P+D )/2= /2=(2.83 , 3.5 , 4.28 ), 预测误差 是 R =(2.83 , 3.5 , 4.28 ) -(2.66 , 3 , 3.56) =(0.17 , 0.5 , 0.72) 它小于两年实测数据的差 D 96 - D 95 = ( 3 , 4 , 5 ) - ( 2 , 3 , 4 ) =(1 , 1 , 1) 。 表明以上预测有效。 以上分析结果显示如下表: 数 灌 草 总和 1994 1 2 3 6 1995 2 3 4 9 增率 200% 150% 133% 150% T 95 1.33 1 0.89 P 96 2.66 3 3.56 D 96 3 4 5 E 96 2.83 3.5 4.28 R 96 0.17 0.5 0.72 白图格吉扎布 多维球面模型通讯 2-12 :《从 1-2-3 到 2-3-4 能告诉我们什么》,摘译自《趋势分析及其在生态股市中的应用》 186-194 页。原文是英文,发表于 1995 年 12 月,先后刊登在 MDSM , SinoEco 和一个地方网站。 “ 通讯 ” 以一组火灾迹地植被恢复的虚拟数据,阐述多维球面模型应用于植被演替分析,从一维到多维的推导过程。 除以 ‘ 标量和 ’ ,得到百分比,是在一维里,在 实数的集合讨论问题。 除以 ‘ 向量和 ’ ,得到余弦、在超球面上的投影、重要值,是在多维变量空间, R m ,里讨论问题。 “ 标准化 ” 把研究领域从 ‘ 标量 ’ 扩展到 ‘ 多元向量 ’ ,从一根 ‘ 数轴 ’ 扩展到 ‘ 多维空间 ’ 。 超球面模型的适用范围:模型原本是为草原,森林等植被监测,土地条件趋势分析设计的,但十多年的实践证明,模型也可以应用于其它的,如股市,国民经济等资源(竞争)共享的多元演替系统。 希望这个短文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系统监测,趋势分析,向量分析。
2699 次阅读|5 个评论
系统动态分析是别样的数学问题
TUGJAYZHAB 2010-4-17 00:54
系统动态分析是别样的数学问题 我把赵松岭先生的文章登载在科学网上。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04776 杨老师在赵松岭先生的文章后面跟帖: 引用: 一般认为:随机系统,不是没有规律,而是服从统计的规律。 里面是有确定的概率性规律的。 如平稳过程,基本意思是该随机过程服从的概率密度函数是确定的,不随时间变化。 我回复: 引用: 与 R -分析不同,趋势分析、动态监测是 Q -分析. 到目前为止,草原植被的监测,或股票市场分析,完全是就样本,说样本,因此可以被认为是确定性的,而完全没有牵涉到统计的问题。 意犹未尽,再专写一篇博文,探讨 系统动态分析和统计概率的关系 这个重要的问题。 我们这里所说的 多元系统动态分析 应属于多元分析,但 不属于统计,也不属于矩阵 ,而是一个(要在实数集以外求解的)别样的数学问题。 比如我们过去三个月所做的投资实验所提到的股市分析,它不是个股的 技术分析 ,也不是个别公司的 基本面分析 ,而是包括 所有股票在内的整个股市的动态分析 ,是 整个多元系统的动态分析问题 ,而且,很可能是一个在实数集里无解的问题。 其它例子:草原退化趋势分析,动态预测也是个 系统动态分析 的问题。 生态环境监测数据(三下标数据)分析, 多变量-多样本-多时间数据 分析,从中检出生态系统演替方向也是个 系统动态分析 问题。... 系统动态分析是在多变量空间( m -空间)中分析样本之间的关系。 在我们的投资实验中,我们在79维股票空间里分析现在和过去的股市状态的趋势问题。这里, 股市状态 是所有79支股票的收盘价,是我们的观察值,是样本。我们的目的是分析不同时间(今天与昨天,本周与上周)的系统状态(样本)之间的关系,来发现 m -系统 的变化趋势。 在变量空间( m -空间)分析样本之间关系的学问,被称为 Q -分析(Legendre and Legendre, 1998)。 传统的多元分析,比如统计,相应地被划分为 R -分析 。 R -分析是在样本空间( n -空间)中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比如,对于我们的股市数据(79支股票63天的数据),根据63天的数据,来探讨分析两个变量(股票)之间的关系,如黄金价格(GLD)和石油价格(XLE)之间的关系,是 R -分析。相应的,根据79个变量的数据,来探讨分析本周(现在)股市和上周(过去)股市关系的就是 Q- 分析 。 对于一个样本-变量矩阵,如79支股票*63天数据矩阵,如果 Q- 分析是列分析,则 R- 分析是行分析。两者互为转值,可以互相参照,互相补充,但两者是不同的,不可混淆。 除了数量生态学,在其它领域也存在有三下标数据(D i,j,k ,多变量、多样本、多年),但很少遇到对它们进行 Q- 分析。一般数据分析认为(或前提假定是), 样本是已知的,是互相独立(随机取样),之间是没有关系的。 所以,我这篇博文的标题称系统动态分析是别样的数学问题。它有两层意思: 它无实数解,而要在多维空间求解,用多元向量表示;它是在 m- 空间分析样本之间的关系。 感兴趣的超友可以参阅:《超球面模型讲座》第一讲中关于 R- 分析和 Q- 分析的部分,或 Pierre Legendre and Louis Legendre: Numerical Ecology. 7.1 Q and R analyses. p248-251
个人分类: MDSM 通讯|2382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态学矩阵解批判(中文)
TUGJAYZHAB 2010-2-22 07:38
许多人也许还记得,或卷入了1997年在美国生态学会网站上展开的所谓生态学批判的讨论。讨论的中心议题是:“为什么生态学还没有能够预测未来”.我的讨论心得被刊登在 Bulletin of the Ec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 79卷2期, April, 1998. 后来收录在我的专著趋势分析及其在生态股市中的应用。现翻译成中文,转到科学网,寻求知音的批评,指点和讨论。因为是我自己的文章,所以仍列为原创。转载时有更新。 生态学的矩阵解批判 美国生态学会网站上关于“生态学批判”的讨论很有意义。我以为所谓的“生态学还不能预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没有合适的数学工具。当我们处理一个一个单个的变量,我们无法发现现象后面的真实规律;当我们把对象作为系统,群落,作为整体来处理,则只能作为线性变化处理。矩阵代数的正式名称是“线性代数”。它有加法和减法,但通常没有除法,没有逆,至少对生态学是如此。这个致命的弱点限制了它在生态学中,时间/空间动态分析中,的应用。 生态学系统演替的方程 AX = B 没有确定的矩阵解。 上式中, A 和 B 是生态系统/群落两连续已知状态, X 是我们欲求的 m* m 状态转移矩阵 。 下面,从两个方面讨论。 1) A 和 B 都是样本-变量矩阵。 矩阵 A 没有逆 ,所以描述生态系统变化的方程的解 X = B/A 不存在。而且,如果矩阵 A 没有逆,则其它的矩阵形式,如 AA', AYA' , 或 YAY , 也都没有逆。虽然,这种形式的解也许在数学上能成立,但在生态学里不成立。生态学中的样本-变量矩阵没有逆的主要原因是 矩阵不满秩 。 即使取样严格遵守了“随机取样”的原则,只要样本取自“匀质(homogeneous)”的植被,样本-变量矩阵里就不会有足够的“独立向量”。所有的样本都是“中心向量”的变异。换句话说,如果把“取样方差”考虑进去,则,样本-变量矩阵中仅有一个独立向量。而且, 如果矩阵不满秩,则任何变换都无法增加矩阵的秩(Leon 1994:170) 。 2) A 和 B 是由样本-变量矩阵的平均值组成的多元向量( m -vectors),而 X 仍旧是我们欲求的 m * m 的 状态转移矩阵 。由于未知变量的数目( m*m )多于方程的数目( m ),方程有无数多的解,或说,没有确定的解(Bai 1984)http://www.planta.cn/forum/viewtopic.php?t=11187。 状态转移矩阵 X 有确定解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待定的变量的个数是 m ,而其它 m *( m - 1) 个分量为已知,或为零。由于状态转移矩阵是我们要求的,未知的,所以我们先把 m * ( m - 1) 个分量设为零。 这样,下一个问题就是,解出的 m 个非零变量在矩阵中如何摆布。由于存在“生殖隔离”,我们可以假定: 变量内的自相关要大于变量间的互相关 ,也就是: | X ( i, i )| | X ( i, j )|, 其中, i = 1,2, . . . m , j = 1,2,. . . m , 而且 i j . 所以, 转移矩阵 的 m 个非零分量要分布在对角线上: X(i, i) 0,而其它 m * ( m - 1)个零分布在非对角线位置上: X(i, j) = 0, i j。 也就是说, 生态学中的系统状态转移矩阵的解应该是对角矩阵,而且对角元素的值是对应分量的商,非对角元素是零: X(i, i) = b(i) / a(i) , X (i, j) = 0 。 然而,我们知道,就运算而言,对角矩阵几乎无异于“多元向量”。 也就是说, 定义了乘法和除法的多元向量( m -vector)可能是生态系统时间动态分析的正确工具 。如果我们把我们研究的群落,系统用多元向量来表示,并使用一套向量的计算方法,我们也许可以发现生态系统/群落变化的规律。然后我们就可以延伸这个变化规律来预测未来。这个新的基于多元向量代数的数据分析综合方法,被称为“超球面模型”,最近发表在了《生态模型》97 (l-2):75-86,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3331-449959.html 从另一个角度,由于生物的增殖实质上是指数增长(Vandermeer 1981),我们可以用经验增率(empirical rate)来代替内禀增率(intrinsic rate),把适用于单一种群的标量的指数增长方程扩展到向量,用“多元向量的指数增长方程”来做群落,做生态系统的预测. 文献(略,参考英文原文)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6609 进一步讨论,请访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3331-676833.html
个人分类: MDSM 通讯|2269 次阅读|1 个评论
生态学矩阵解批判(英)
热度 1 TUGJAYZHAB 2010-2-22 07:08
许多人也许还记得,或卷入了1997年在美国生态学会网站上展开的所谓生态学批判的讨论.讨论的中心议题是: 为什么生态学还没有能够预测未来 .我的讨论心得被刊登在Bulletin of the Ec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79卷2期, April, 1998. 后来收录在我的专著趋势分析及其在生态股市中的应用.因为是我自己的文章,所以仍列为原创.转载时有更新。 文章有两重点: 样本-变量矩阵无逆,所以状态转移矩阵无解。如用多元向量代表植被,则状态转移矩阵通解的形式是对角矩阵,进而,通解是同维多元向量。 与博友共同探讨。 A Critique of Matrix Solutions for Ecology The discussion about A Critique of Ecology on Ecol-L attracted my attention. I think one of the reasons that ecologists have not been able to make predictions is that we did not have a suitable tool. When we handle every single variable, we cannot find the rules behind the phenomena. When we handle the community as a whole using matrices, the variables can only be treated as linear. The formal name of matrix algebra is linear algebra. It has addition and subtraction, but generally does not have division or inverse, at least for ecology. This fatal limitation has restricted its application for temporal or spatial dynamic analysis on ecology. There is no definite matrix answer for the equation: AX = B, where A and B are two known sequential states of an ecosystem/community, and X is m* m transition matrix that needs to be determined. We can consider two cases 1) A and B are sample-variable matrices. There is no inverse for matrix A; thus there is no solution for X = B/A. Furthermore, if there is no inverse for A, then there will not be an inverse in the forms of AA', AYA', or YAY, either. Although these solutions may be mathematically sound, they will not work for ecology. The main reason that there is no inverse of a variable-sample matrix for ecology is that the rank of the matrix is not full. As long as th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a homogeneous vegetation/community, then even if they were sampled randomly, there would not be enough independent vectors in the matrix. All the samples would be varieties of the centroid vector. In other words, if the sampling variances were considered, then there would be only one independent vector in the matrix. Furthermore, if the matrix was not full rank, then there would not be a transformation that could increase the rank (Leon 1994:170) . 2) A and B are multi-component vectors , m- vectors, which were made of averages of the sample-variable matrix over samples, but X is an m* m matrix. Since the number of unknown components, m* m, is greater than the number of equations, m, there are many answers, i.e., no definite answer (Bai 1984) . The transition matrix X has a definite solution only if the number of components that need to be determined is m, but the other m* (m - 1) components are either known or zeroes. As we know nothing about the transition matrix, to determine these values of the m components, those other m*(m - 1) components should be set to zeroes first. Then the next question would be how to locate these m nonzero components and those m*(m - 1) zeroes in the transition matrix X. As there is reproductive isolation, we can assume that the autocorrelation of a species would be greater than the intercorrelation with other species, i.e., |X(i,i) | | X (i,j) |, where i = 1,2, . . . m, j= 1,2, . . . m, i j. Therefore, these m nonzero components should be placed in the diagonal positions of the transition matrix , X ( i i) 0, but those m*(m - 1) zeroes should be in the offdiagonal positions , X( i,j) = 0, i j. It means that the transition matrix in ecology should be in diagonal form, and X(i,i) = b (i) /a(i) , X(i,j)=0. However, a diagonal matrix is nothing else than a vector. This suggests that the m- vector with division and multiplication may be the correct tool for temporal dynamic analysis in ecology. If we treat our object as a community/ system using m -vectors, and describe and analyze them by applying a vector algorithm, then we may discover some new rules for communities/ systems. Then we can extend these rules to make projections. This new data synthesis and analysis method based on m -vectors, called the Multi-Dimensional Sphere Model, was published recently in Ecological Modelling 97 (l-2):75-86. In other words, as exponential growth is the essence of biology (Vandermeer 1981), we may adjust the exponential growth equation by replacing the intrinsic rate with the empirical rate and extending the monospecies model to a multispecies situation; then we may be able to use the m -exponential equation to make predictions. Literature cited Bai, T. 1984. Numerical prediction of grassland succession trend. (In Chinese.) Grassl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GRIC), Hohhot, China. Leon, S. J. 1994. Linear algebra with applications. Fourth edition. Prentice-Hall,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USA. Vandermeer, J. 1981. Elementary mathematical ecology. John Wiley Sons, New York, New York, USA. T. Jay Bai, Ph. D. MDSM Research Fort Collins, CO 80524 (970) 495-9716 E-mail: mdsm95bai@gmail.com Bulletin of the Ec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中文稿点击: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6610 原件附印件请点击: A Critique of Matrix Solutions for Ecology
个人分类: MDSM 通讯|2854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3: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