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体育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体育成绩是一次性消费品,科学是升值品
longfo 2010-3-9 10:30
我经常把体育成绩比喻成避孕套,这个东西用一次就扔掉了,用处不是很大。体育属于一次性消费品,而且附加值较小。依靠体育声名鹊起的应该是自己本国的传统运动,而不是自己国家的成绩。首先我们看看日本,日本的柔道进入了奥运会以后本国的体育事业就发生了重大变化,因为这样自己国家就在这个领域占有了话语权,成绩已经变得不重要。如果说柔道不怎么让人信服的话,就看看跆拳道吧,一个攻击性弱,很难练习,套路乏味,仅仅靠着一些小花样卖弄的花招架势进入奥运会之后现在变得风靡世界了。所以说,体育要的是传统运动在世界上的认可程度,而不是成绩。 中国太看重成绩了,成绩都是过眼云烟,而实实在在可靠地是永远转化效益的成品。避孕套用一次就扔掉了,而且是高消费的,还有时候是做违法的事情,看看那些大牌运动员和领导吧,为了一小块金牌,一些精神都扭曲了。 体育成绩不能累积,只能看一次,觉得美妙就好了。 科学是升值品。如果体育成绩是避孕套的话,那么科研成果就相对高尚多了,他应该是高楼住房,甚至是珍贵的种子。种下去就能成长,就能结果。 从建国到现在涌现了很多科研成就,这是国家立于不败之地的立国之本,从大枪大炮到国产医学仪器,从新药开发,到通讯设备国产更新,无一例外的在发展。但是速度确实远远落后的,我看了国家一直投入,投入,但是真的能出世界科技吗,远远没有达到体育的层面,如果说是体育人能力强的话,我觉得还可以接受,但是搞体育的真的就是能人嘛。 我看了看,搞体育的都是没拿金牌就在国家呆着,拿了金牌就出国的很多的。可是搞科研的就惨了,颠倒了过来,没有科技成就的出国留学,除了科研成就留在国外,成就大了回国挣钱。 这是什么世道啊,科研和体育整个颠倒了。我再重申一遍,体育成绩是一次性消费品,我们可以拿来用的,但是不是主要的,科研是升值品,是要好好加强的。 搞体育的文化层次低,一般没成绩出不了国,但是你看看科研的人那个不是出国了,所以,科研这一块对待人才的态度要变了,别以为外国回来的都是人才,那是淘汰的垃圾也有可能。国内的未必都是垃圾,尤其是一些本科生,硕士生,都要逼出去,你还有什么升值的东西拿得出手。拿着避孕套自慰去吧。
个人分类: 未分类|182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什么中国科学落后于经济与体育发展?
蒋高明 2009-12-22 13:24
蒋高明 笔者经常参加一些国际会议。遇见老外,一个非常尴尬的事是如何介绍自己。我们的名片上赫然印着研究员,翻译成英文用的是professor。是的,如果按照国内的标准,笔者是1994年破格提副研究员,1997年底破格提研究员的,也是有十几年资格的老研究员了。我们在给国外会议主办方提供的信息中,也是这么理直气壮地填写的。但当我们到会场入座时,我们的头衔变成打狗托(Dr)了。 笔者仔细观察,不光是我这样无权无职的研究员给这样的待遇,就连我的一个好朋友,一个四个所合并的中科院大所所长、973首席、上亿万课题主持人、杰青获得者、老资格的研究员(当然年龄上看起来还不够老成,才四十七八岁,但看起来四十出头),也是给打印一个Dr头衔。而伊朗、埃及、日本的科学家却享受了professor头衔,当然人家肯定在国内也是professor的。国际会议承认他们,为什么不承认我们?有些愤愤不平。 我很不服气了,查查伊朗科学家发表的东西,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我的SCI远远超过他啊,我怎么也有七八十篇SCI了,也有七八篇圈内高分过4的呢。你伊朗人发表的还都是用蝌蚪一样的伊朗文写的,俺中文的也一百多篇呢。 我们恰恰这样的心态里被人瞧不起。中国科学家得到这样的待遇我想不是个别现象,我们出去一个年轻人,看似不过30出头的,都是professor了,他们也是靠的SCI评上来的。那些对教授非常尊重乃至崇拜的国家,欧洲、阿拉伯国家,亚洲的日韩,美洲的美国加拿大,澳洲的澳大利亚,都怀疑我们教授的含金量。 你是教授吗?我去美国使馆签证时,签证官就问这样的问题,还得让我回去开了单位的研究员证明或者拿来研究生院的教授证才勉强承认。就为这,我得跑两趟;也因为此,前年去美国国际交流我拒绝了去美使馆签证。 是的,我们是教授吗?我们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让人家尊重?教授头衔为什么在中国贬值呢?这个问题很值得我们反思。 于是,我们只被保留了打狗托。如果按照海龟们的标准,我们是土博士,根本不配姓赵,连Dr也不应该有的。可洋人还算承认俺的Dr,毕竟俺也是中国科学院来的,当年千军万马考中国科学院,俺是植物所考生的第二名呢(1985年考植物所,全国100多名考生,录取19人)。 我们轰轰烈烈SCI了20年,产生一大批一大批的院士、教授、博士,可是整体上我们的水分大大增加了。这与我们的评价标准有关,与我们引进了SCI,丧失科学文化有关。N篇SCI,N分以上,就得到研究员、教授,一把简单的尺子,看似非常公平,客观上促使了科研浮躁,职称、博士、硕士头衔的贬值。看到比自己差的人凭着几篇SCI上了教授、研究员或者院士了,还分了房子,搞到很多经费,俺也能够写出来,干嘛吃这个亏?实在写不出来,搭人家一个车也行。当然,那得给人家一点好处的。君不见,现在有双通讯作者,2-4个并列第一的SCI文章吗。一篇文章三五个人受益。于是,全体科学工作者都来赶这个早集,至于做出了什么,有什么贡献,甚至发表的SCI是错误的结论,全然不顾的。 整体而论,我国这二三十年的科学是落后于经济和体育的。经济的标准很好衡量,就是钞票,一张一张数就行了,看穿的服装,开的汽车,住的房子就能够看出来。外国人观察中国的街道,年年不断涌现的高楼大厦,而我们去欧洲二三十年了没有变样。他们太寒酸了,不值得一提。在经济方面,如果不管环境破坏或人的道德水准的下降,我们肯定也是成功的;体育上,从第一块奥运金牌,到全球金牌第一,一块一块地数金牌就行,日本人也不用再骂我们是东亚病夫了,尽管田径和足球上我们还有弱点。然而,科学上,似乎还难以看到这样的明显成就。除了SCI数量外,能够炫耀的成果,或者标志的成果很少,老外们并没有感觉到中国科学家对他们形成威胁。 而中国科学家或者全体的华人,靠的是经济和体育成就,才在待遇上翻的身。 科学研究或者文化研究,与经济和体育的规律是不同的。科学研究是枯燥的,不坐十年几十年冷板凳是出不了东西的;而做经济,只要肯吃苦、有韧劲、有基本的诚信、具备商人的精明或敢干,是可以暴富的。财富是员工或农民工创造的,是资源换来的,是环境换来的。君不见许多做大的企业老总都是小学没有毕业或者干脆不识字。体育呢,靠的是体格,还有吃苦精神,目标明确,靠奋斗也能达到目标,再加上重奖之下必有勇夫的物质刺激,得奖就来得容易些。 但用经济或体育的办法就做不了科学。不识字肯定不行;物质刺激下,只能出次品。做科学,绝对的是慢工出细活。 目前我们正在用经济或体育的办法管理科学,采用的尺子小学生都会用的。用SCI管理老九,无论是篇数还是点数,或是引用率,只要有小学水平或不识字的管理者都能做到的。按照SCI标准,中国400万个农村里的会计人人都能够胜任研究所或大学的科研处长,乃至研究所所长职务的。 在这样农村会计就能管理科学的体制下,科学家就不可能安心做科研,出不了好成果,出不了大成果,急功近利是难免的。不信我们就走着瞧。
个人分类: 科学人生|9936 次阅读|19 个评论
我国的“体育”与“科研”
sunapple 2009-11-12 17:53
最近二十年来,我国的体育事业以08年北京奥运会上金牌总数第一为标志达到了顶峰,全国人民皆大欢喜,似乎忘记了体育事业的最大目的是提高全国人民的身体素质,而不是若干运动员拿到奖牌。与此相应成趣的是,我国的科学研究事业,也走了一条相似的路,科研人员做出一点研究结果便尽力写成英文文章投到国际知名高影响因子杂志以求录用发表,并以此为凭据申请项目和评奖,随后束之高阁,也似乎忘记了科研要为我国的科技进步服务,尤其要为我国的工业体系和高技术产业提供直接支持。 这种两张皮的现象长期存在。体育事业与全民身体素质的提高脱节,拿奖牌体育对全国人民身体素质的提高贡献度极小;科研与工业体系与高技术的支撑脱节,评奖式排坐坐吃果果的科研对我国工业体系和产业技术的贡献度也很有限,当下创新之声震天,但我们工业体系内部的产业技术特别是关键技术大部分长期依赖国外,不能自主,偶然必然?我们的制度设计大概出了问题。
个人分类: 技术力论坛|2771 次阅读|0 个评论
都是教练年轻化惹得祸
JYH64J98Y99H 2009-10-12 12:22
前一段时间看体育比赛,有点感慨。 奥运会过去不过一年,女排输了好多场球。中国女排居然输给了泰国,真是不可思议。我以为,蔡教练,太年轻,太菜。用人、排兵布阵有明显失误。 中国男篮曾经在奥运会上有精彩表现,虽然无姚,我们也对它抱有很大的希望.万万没有想到,在亚洲,居然也输得一塌糊涂。在男篮教练身上,丝毫看不出组织管理能力与临场应变能力。最后输得连脾气都没有。从亢奋到萎靡,不过一年的时间,实在是不可思议。 中国男足,从1992年开始就进行洋务运动,选来选去,选择了能说会道的德国人斯拉普那,老那嘴上工夫让中国球迷过足了瘾。随后,我们老是在老外与国产教练之间兜圈子。无数事实证明:国产教练根本不行。我们一次又一次地不信邪,我们一波又一波地推出自己的教练,他们无一不是以悲情而告终。也许是奥运的成功冲昏了体育总局的头脑,也许是传统文化的回归让民族主义头颅高扬,也许纯粹是阴错阳差,反正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总局又选了个没有什么业绩的国产年轻教练。在足球这一块,我们无视了日益频繁的国际体育交流与合作,我们忽视了认真总结我们多年的经验与教训,起用老教练是一场赌注,起应年轻教练,更是一场豪赌。我们可能输得血本无归。这三个教练,我一个都不看好。他们失败,几乎是必然的。徒唤奈何! 是谁把他们推到这么重要的位置?毫无疑问,肯定是体育总局。至少是他们把关批准的。年轻教练压不住场,镇不住人,一输再输,实则是拿国家的荣誉开国际玩笑,总局有不可脱卸的责任。为什么不及时撤换败军之将?既无明确的任务指标,又没有严肃的责任追究,前景真是暗淡。祸根在于把教练当成了国家干部,而干部又得年轻化,根本不是将帅之才,占据着将帅的位置。糟蹋了国家队主教练的资源。许多位置,本来应该有更好更合适的选择,现在都被糟蹋了。许多事业,本来都有更好更合适的发展机遇,现在都给耽误了。我们的干部人事制度,我们的管理体制,人为地制约了三大球运动更好的前景。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诚哉斯言! 女排输在哪里?输在教练,陈忠和可以干得更好,但总局以年龄为借口,不同意,就不能让老陈带带小蔡吗?毫无疑问,女排输就输在干部年轻化。 男篮输在哪里?输在教练,男篮教练缺少霸气,甚至不敢有脾气,指挥不力,男篮输在干部年轻化。 男足,我从来就没有看好过。这三个年轻人,将无情嘲讽总局的干部年轻化用人路线。 体育,本来就是年轻人的天下,但年轻化要靠成绩来说话,不能刻意为之。体育比赛,需要真刀真枪,不能靠花拳绣腿。年轻人也不要急于抢班夺权,否则丢人现眼的比赛成绩就在眼前。有时还不如废除组织部门,因为他们乱点鸳鸯谱。
个人分类: 未分类|3428 次阅读|0 个评论
乒乓剪影
nipy 2009-8-29 23:27
乒乓剪影 体育摄影习作 . 在我们科大佳园军休服务站,有个乒乓球室,每夭都有一批老乒乓球爱好者在这里锻炼身体,切磋球艺。我抓拍了几个景头,作为体育摄影习作,与大家交流! . . . 看这些科大乒坛老将,都七十左右的人了,英姿仍不减当年!
个人分类: 摄影爱好|2546 次阅读|1 个评论
今日观察资料六(7.13-7.17)
rbwxy197301 2009-7-22 17:50
东航与上航的合并是否可以让我们得到更好的服务;楼市的风险是否可以得到有效的监控;力拓窃密案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呢?姚明华丽的转身将带给中国体育什么样的变化?银监会文件精神能够很好地贯彻?我们拭目以待。 东航+上航=?(2009.7.13) 根据东航发布的公告,东航集团将会通过股份置换的方式,合并上海航空公司,原来的上海航空将成为东航的全资子公司,但上海航空的品牌仍然保留。这样的一场几经波折的联姻能否收获甜密的爱情呢?中国航空业从做大到做强,路究竟还有多远? 警惕楼市金融风险(2009.7.14)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近日宣判,北京华运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从2000年开始的一年半的时间当中,虚构了257名购房者,骗取银行按揭贷款高达7.5亿元,开发商邹庆一审被判处无期徒刑。层层设防的银行贷款制度下,7.5亿元的巨款究竟是如何被轻松骗出的呢?面对房地产市场的狂飙猛进,金融机构究竟该如何防范巨大的金融风险? 力拓窃密案的双重警示(2009.7.15) 昨天,外交部新闻发言人秦刚就此事表示,这一案件是一起司法的个案,它不会影响到中国与国外企业的合作。中国的机密到底是怎样被力拓所窃取的呢?扑朔迷离的细节背后,又揭开了钢铁行业什么样的潜规则? 姚明收购上海男篮,从球员到老板(2009.7.16) 称呼姚明的方式其实有很多,比如说小巨人、球星、选秀状元、慈善大使等等,现在又多了一个,老板。昨天上海男篮的拥有者上海文广集团正式地宣布,他们把上海男篮所有的股权,转让给了姚明全资拥有的上海泰戈鲨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姚明也正式成为了自己的母队上海东方男篮的老板。姚明的此举,仅仅是为了向严重亏损的上海男篮伸一把援手呢?还是一次目标长远的商业运作?这次的收购会给中国的体育产业的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银监会严防次级卡(2009.7.17) 在昨天下发的这份文件当中,银监会明确地要求,全国的银行不得向18岁以下的学生发放信用卡,同时呢,还在信用卡的发行、年费的收取、持卡人的信用管理各个方面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银监会的这项新政到底能不能遏制信用卡的滥发趋势呢?它将对中国的信用消费市场带来什么样的一些影响? 以上资料摘自: http://space.tv.cctv.com/act/platform/view/page/composePage.jsp?pageId=PAGE1234855612706242
个人分类: 每周观察|358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体育界PK中国科技界
antiscience 2009-6-23 17:41
中国科技界与中国体育界之比较 [搞笑版] 刘华杰 阿科:体育是一种简单劳动,俗话说体育棒子四肢发达、头脑简单。 国家的振兴不能靠体育,而得靠近科技。 阿体:非也。国际象棋比赛也列在体育之中,用脑程度当不比一般科研差 。同样是为国争光、爱国,何以贬损我们体育界呢?在国际大赛中,五星 红旗频频升起,这还有假吗?我倒是要问问,科技界几次将五星红旗升起 (类似的意义上)?少年奥赛似乎还可以,但成年科学家却平平。 阿科:体育界喝药、打假球、吹黑哨很没劲,让观众倒胃口。 阿体:科技界系统造假,骗纳税人的钱不比体育界少。听说,三鹿集团的新一代婴幼儿配方奶粉研究及其配套技术的创新与集成项目 曾获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 。 阿科:以偏概全!我们这里有科学共同体,它讲究知识的共享、无私利性 、有条理的怀疑,以及同行评议。我们有一批德高望重的院士、资深科学 家,还有大批松花江、黄河学者,以及海龟、土鳖。可以说中国科技界人 才大大地多。 阿体:你就别提体制了和人才了。中国足协是不咋样,但中国科协也半斤八两。体育界的经纪人,买卖球员(你们那也有学妖、体外院外活动家),是不大对劲。不过,我们体育 界从来没有资深运动员在场上恋战的,老运动员都有自知之明,或者我们的体制已经克服了个别人恋战的冲动。体育与科技竞争性都极强,作为个体 谁都无法长期风光。在我们体育界世界冠军也只能持续几年,退下来偶 尔会讨个教练当当,绝无再上场装嫩的可能。即使当教练,也不是长久之计 ,马上也要让位。这是人人都知道的规矩。 我们体育界角色相对清晰,运动员、教练员、陪练、经纪人等等,他们由不同的人担当,一人不能同时担当两个角色。你们科技界可就乱了,一些牛人什么都干。连科技界小方打假就染上这毛病。 另外,大型体育比赛运动员人人都得做尿检, 科学家参与智力竞赛也做尿检吗? 阿科:给科学家定期做尿检?太不成体统了。我们科技界在这一点上是差了点,但我们敬老。科研的生命确实长 。 阿体:科技界何时又讲人文啦? 院士制度是中国科技的包袱和创新的障碍 。敬老院保住了一些元老,却损害了整个国家的科技活力。院士的科学生 命,与体育明星的体育生命,理论上是一样的,各领风骚一两年而已。 阿科:体制是可以慢慢变的,你不要太急,也不要太极端。这都无损于科 技界的好形象。科技界很重视公关,也提倡提高全民科学素质,这与你们 体育界是一样的。相比而言, 我们看重智力,你们看重体质 。 阿体:正如竞技体育与百姓锻炼身体基本无关一样,大科学的科研也与百 姓的科学文化水准提升扯不上。体育比赛虽然与增进健康关系不大,最坏 也只是伤了自己的身体,不至于大规模伤害他人的身体。而你们就难说了 ,现代科技宣称为所有人服务,但首先是为雇主服务,相当程度上如田松 所言成了资本的帮凶,在现实意义已经成了伤人的最有效工具。公众参与 体育是实实在在的,公众参与科技却困难重重。 阿科:但是公民供养科技总比供养体育要深刻、重要,有远见。任何一个 强国都格外重视科技。 阿体:前者毫无根据,后者没错。现代性关注强力,科技能提供这种强力,于是国家绑架百姓 上战车,去玩无休止的智力游戏、暴力游戏。 阿科:听起来有费老的味道,用江晓原的句型表达,也不是全无道理 的吗。不过,我觉得还是比你聪明,因为我懂科学,我知道科学定律,我 会做实验,我会写程序。总之,我掌握真理。热爱科学写进了法律, 热爱体育可没有吧? 阿体:这恰是问题所在。不过,老兄,远了。算你强,我认输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261 次阅读|5 个评论
体育的教育价值
hhanb 2009-4-16 12:42
人们一说起体育,仿佛就是为了健康或者是为了竞赛。为了健康、竞赛当然需要体育,但体育的教育价值更应该引起人们的关注。 听说自从北大清华这两所中国顶尖高校引入赛艇对抗赛以来,这项赛事的知名度逐年提升,影响很快波及到中国高等教育界,巧的是笔者所在中学,一位老师的儿子那年就是因为身体素质好,被某名以特长生录取为划舟队队员。 其实北大清华这么做,完全是模仿牛津与剑桥。赛舟对于牛津和剑桥而言,就远不至于一项赛事,赋予了更多的教育意义,它是两所名校各自精神面貌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是联系这两所世界名校的纽带。可见赛艇对抗赛已经成为牛津与剑桥的标志。但愿不远的将来,这项赛事也会成为北大与清华的标志之一。至少也要与清华体育馆齐名。 说起清华体育馆自然联想到马约翰先生,为了改写 东亚病夫的历史,先生殚精竭虑,身体力行开始了艰难漫长的清华体育教育事业,其间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从此清华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的习惯逐渐养成,乃至后来出了不少学者型的运动健将或健将式的大学者,像梁思诚等,听说前清华校长王大中就很喜欢棒球运动。 清华人热爱体育运动的传统,不仅使学生有了一个健康的体魄,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实干精神和竞争精神以至爱国热情。所以清华人能够在各个领域都取得成功。 一些从国外留学回来的学者经常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国外的青年学者,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拼搏,他们经常可以彻夜鏖战,他们的精力怎么那么充沛?其实答案很简单,那就是他们有坚持体育运动的习惯,身体素质好,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记得著名实验物理学家吴健雄曾经说,看那所学校是否是名校,只需看一看这所学校的实验室夜里是否灯火通明。另外,国外学者还具有较强的合作与竞争意识,这也得益于他们所接受的体育教育。 巧得是笔者最近有机会同一位重点中学重点班的学生家长,交换过意见。看上去那位家长很着急的样子,我问孩子学业那么好,你怎么还这样焦虑,答曰:关键是孩子心里只有学习和名次,每到周末只想看电视,根本没有心事去运动,精神状态很差。而我家女儿考试成绩不是很好,排名也就在中游,好处是她整天都过得很开心,我没有因此给她太大的压力和责备。每天下午都要坚持参加垒球训练,每周五放学前必须在操场跑几圈,周末还时不时地约好同学一起出去打比赛,几年下来,女儿已经深深喜欢上了这项运动,身体自然很棒。后来,她考取了一所二类大学,现在正在国外继续大学学业。即使是出国后,她仍坚持参加各种体育运动。 参加体育运动,不仅强健了身体,保持了饱满的精神面貌,最主要的是学会了许多做人的道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合作竞争的团队精神,吃苦耐劳的意志力锻炼等,这些都是课堂教学所无法提供的。这些年来,女儿在自己经历中,切身感受到体育对她产生的积极影响。 曾经担任过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先生,一贯主张体育为首,他指出,学校只有在体育、智育、德育、美育等四个方面一无偏枯,才可教练得儿童有健全的人格。可见真正的教育家是深知体育之教育功能的。可惜,如今有这样胸怀和见识的教育家已经非常少见了。
个人分类: 未分类|3685 次阅读|1 个评论
悲情答案
yebike 2008-11-1 15:46
从 1996 年第一顺位被选进 NBA 到现在已经是他的第 13 个赛季,看他的比赛还是那么的富有激情,充满活力,但是艾弗森年复一年的努力却还是未获得完美的答案,一双充满着忧郁与伤感的眼神已经说明了一切。在现役球员中 AI 是伟大球星之一,而数年之后他也一定会被后人所提起。 不用去评说他数年来所造就的成绩,仅凭 1.83 米 的身高能够在高人林中游弋许久,并多次获得得分王,能够在 2000-2001 赛季带领 76 人闯进总决赛,一人独挑 OK (奥尼尔科比)组合并差点登顶已经为他的职业生涯书写了传奇。 可本赛季,掘金非但没有加强自身阵容的修补,连防守悍将坎比也被送走,原本防守就被诟病的球队,如今更是支离破碎,能否在开拓者灰熊等黑马球队冲击下再度闯进季后赛也被打上了大问号, AI 已过了而立之年。 他还能等待多久? 他将走向何方? 09 赛季注定小艾成为悲情男的主角?? 你说呢???
个人分类: 咖啡书页|2964 次阅读|1 个评论
天赋体能?--体育·种族·文化·基因的是与非(连载之一)
songshuhui 2008-9-2 11:03
liunianlong 发表于2008-08-7 星期四 1:15 分类: 奥运 | | 这是一个关于关于体育社会学和体质人类学的综述,涉及到体育、种族、文化和基因、兴奋剂的多个方面,共20000余字,将分4-5部分连载完毕。引用的文献资料列于文后的拓展阅读部分,基本上按照在文中出现的顺序排列,但因为作者对资料数据有所编排,故未注明标号。作者已经确保所有引述的资料来源可靠,如有疏漏,敬请谅解并指出。 引子 日薄西山时,在起伏的山丘间,不时可见结伴而行的长跑队伍,余晖洒在黝黑的肌肤上,拉出一道修长的影子,时而拖在身后草尖,时而投射在峡谷对面的崖壁上。 这是肯尼亚西北小镇埃腾的经典场景。一个只有区区4000居民的弹丸之地,却因为诞生了大批长跑世界冠军而蜚声体坛。坐落在附近的圣帕特里克高中更是被誉为冠军摇篮,从这里走出过40多位世界冠军。 很多的长跑好手来自冠军之乡的贫苦人家,他们亲眼看到邻居因为体育而家境好转,遂而走上了长跑之路。对于他们来说,长跑几乎是改变贫穷的唯一出路,而发生在身边的鲜活事例,也不断给他信心和激励。自古以来,埃腾人的 交通基本靠跑 ,跑步早已融入他们的生活,成为必需的那部分。 在肯尼亚,长跑和人类的历史等长。作为人类祖先最早的聚居地之一,600万年前的肯尼亚高地已经活跃着双足动物的矫健身影。他们在高地草原简单求生,鬣狗可能是最大的竞争对手,因为两者都以长跑和耐力竞争猎物。当都市人等待上二楼的电梯时,可能难以想像人类远祖的耐力极限,更难以置信的是,这种能力可能仍然隐藏在我们的骨髓之中。墨西哥的拉拉木里人可以奔跑上百英里,追逐野鹿直到对方疲惫;肯尼亚高地部落的长跑才能至今仍然令人惊叹。 斗转星移,肯尼亚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深厚的长跑文化,成了炙手可热的长跑圣地。独特的非洲风情也吸引了无数的游客,一路陪伴着这些游客的,总有挥之不去的两个要素:壮观的峡谷景观、以及无处不在的长跑选手。 散布在东非大裂谷两侧的几十个训练基地规模不等,设施简陋是最大的共同点,但是世界各地的长跑运动员仍然趋之若鹜。2007年2月,中国田径队就曾在此集训,备战当年的大坂田径世锦赛。在山间随处可见的矫健身姿中,不乏周身名牌的欧洲人士,更多的则是赤脚上阵的本地青年。 他们中的很多都还不是专业运动员,但追逐世界冠军的梦想却从未动摇。在等待伯乐慧眼识珠的过程中,一切设施都只能就地取材,不过在他们看来,现有的一切都恰到好处:时隐时现的山间小路就是跑道;松软适中的泥土就是绝佳的运动跑鞋,踩上去温软而富有弹性。 面对竞争对手的奢华装备,他们从未有过妄自菲薄,他们知道:这些运动员千里迢迢赶来这里训练,肯定是在这里找到了他们所需要的东西。虽然说不出肯尼亚的具体优势,但他们显然已经意识到,土生土长的自己早已占尽先机。和可以共享的自然环境不同的是,他们坚信自己拥有任何名牌鞋履所不能赋予的优势--东非血统。 如果足球是黄色 这股看似狂妄的自信力并非夜郎自大,几十年来东非运动员在长跑领域的杰出成就铸就了他们的民族自信,同时也是动力之源。不包括障碍赛和公路赛,男子室外3000米以上的中长跑世界纪录共有15个,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这两个东非国家囊括了其中的11项。2004年男子3000米障碍赛的前20名有13名是肯尼亚选手;他们同时也囊括了2007年的大坂世锦赛该项目的前三名;毫无意外地,该次世锦赛上男女马拉松赛的冠军头衔也未旁落。虽然同样受过东非高原的洗礼,却只能在30名之后才能见到中国选手的身影。今年4月结束的柏林半程马拉松赛上,肯尼亚选手再次包囊男女冠军,保罗科斯盖创造了今年男子的第二好成绩,最好成绩则归属早前的埃塞俄比亚选手。 运动场上的荣誉不仅限于东非,在为数不少的体育项目中,黑色都位于成绩的顶峰。男子百米跑道是最不缺乏注意力的项目,而这里已经被黑人把持多年。1984-2004年的六届奥运会上,男子百米决赛起跑线上的48名选手,都是清一色的黝黑皮肤。2007年在安曼举行的第17届亚洲田径锦标赛,给全亚洲人们送来了一份大礼:卡塔尔选手弗朗希斯成为首位男子百米跑进10秒的亚洲运动员--可惜,他也是黑人。 黑色旋风掀起的运动狂潮,早已突破了跑道的限制。拳击项目一直被视为最具男性魅力的活动之一,从1937年到1964年之间,8位重量级拳王中有6位是黑人,拳击几乎成了黑人拳王的友谊赛--虽然只是拳头下的友谊。如果说拳击场上的个人英雄主义尚不具有足够的代表性,请移步球场。在以团队精神著称的大球项目中,黑人的成就同样令人叹为观止,他们不仅占据了现役NBA球员的七成以上,而且为我们奉献了最伟大的乔丹和数不胜数的精彩画面。篮球场上的空中技巧让人炫目,黑色礼花不断绽放;足球场上,黑人同样呼风唤雨,足底生花。绿茵场上黑人的驰骋宣威,只有白人足以与之比肩,难道这就是足球由黑白两色组成的原因?如果把足球改成黄色,黄种人可以有更大的作为吗? 巧合的是,在黄色的乒乓球项目中,黄种人恰恰占据了绝对优势。他们也在羽毛球、射击、举重、体操等项目上占得一席之地--如果不是占据绝对优势的话。在很多人心目中,体育版图被清晰地分成了三大色块,各有阵地,互相渗透。分析过大量竞赛数据后,我们不得不承认,不同人种的竞赛成绩确实存在明显差别,不过情况和我们的直观感受有所差异。在大局面上占据绝对优势的是白人,他们是大多数竞技运动的中流砥柱;黑人和蒙古人选择性地参加一些项目,并在某些项目中拔得头筹。问题是,体育项目的种族优势,在多大程度上由肤色决定?对于这个问题,人类学家的好奇心并不亚于芸芸众生。 人种正是人类学一以贯之的研究课题。人类学命运多舛,更曾误入歧途:在诞生之初,西方研究者着眼于原始部落,只为证明本族群的优秀。这种研究理念如今早已如弃敝履,但族群间的差异仍然是重要的研究课题,这些组成了人类多样性的重要部分。 肤色似乎是种族间最明显(虽然并非最大)的生物差异,以致成了我们名片上一个抹不去的重要头衔。因此体育场上的肤色差异,很自然地在人们心中烙下了深刻的烙印。关于如何认识这种差异,华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授胡小明说:在早期以体能为主的竞技项目中,黑人和白人占据绝对优势;黄种人则主要在侧重技能的竞技项目中取得较好成绩。体质人类学家试图以数据为基础,揭开这些体育项目的种族优势之谜。 人类学和运动生理指标足以牵起体育和种族之间的红线吗?毫无疑问,运动员个体的竞技成绩显然和体质有关,而体质可以通过若干检测指标来量化,似乎是一个含义确定的研究对象。很多体质人类学家认为,种族之间的多项平均生理指标差别颇大,种族体质正是体育项目中种族优势的重要原因,或者至少是部分地。 新生儿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他们本是一张种族的白纸,被认为是说明种族之间先天体质差异的有利证据。弗里德曼Freedman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注意到,新生儿的运动力、肌肉弹性、情绪反应存在显著种族差异,而且也无法解释为 胎教 (如果真的存在胎教的话)的影响。例如,相对于高加索和美国人混血新生儿,中国和美国人的混血新生儿不轻易受噪音和运动的干扰,能更好地适应新的刺激和环境,并更快地自我安静下来。 类似的数据大量存在于加拿大科学家菲利普 洛旭庭在《种族、演化和行为--生命历史的远景》一书中。他对不同人种的体质差异做出了总结性的描述:相对于其他人种,黑人的臀部较窄,肩膀较宽,四肢更修长,脂肪更少(我们知道,这些特征都有利于身体的散热)。而相对更多的肌肉则像一匹大排量发动机,为身体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保证。其它数据指出,黑人不仅动力强劲,而且肌肉中的快肌纤维比例更高,这就使得黑人在速度类项目中占据了绝对优势--我们都知道,百米短跑的多数里程都是靠无氧呼吸来提供能量。 马力强大的肌肉发动机,还需要与之匹配的骨骼变速器。成年黑人骨骼中的无机质含量更高,平均密度比白人高出一成,因此也更为坚固。当在黑人血液中发现更高浓度的睾丸激素(比白人和黄种人高出3-19%)时,这些全身性的生理特征都变得可以理解。 众所周知,正是睾丸激素导演了男女两性的分野,它是塑造男性阳刚躯体的总工程师,强硬有力是它的工作作风,它倾向于形成更多的肌肉。类似睾丸激素的合成分子也是早期兴奋剂的主要有效成分,急功近利的运动员们以此来增强体力,提高成绩;同时也加厚自己的声带,摧毁自己和体育的尊严。 如果黑人真的拥有天然的兴奋剂补给,当我们面对自己的糟糕战绩时,似乎可以少些羞愧。不过,黑人的这种先天特质并不在所有运动项目中占优。修长的四肢显然不是举重的最佳体型,长长的四肢需要克服重力做更多的功,虽有高比例的快纤维提供爆发力,却仍旧得不偿失。黑人还存在着一个众所周知的弱项:游泳。 黑人很难在游泳项目中出类拔萃, 常见的推测是,较大的密度、较少的脂肪、以及较小的胸腔限制了他们在泳池中的表现,在克服浮力和屏气的问题上,他们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这个解释同样看上去完备而且令人信服--至少到目前为止。 看来,将体育的种族优势解释为体质差异,似乎是最为直观,而且也能站得住脚。所以,就算将足球刷上黄色油漆,郑智也不会因此成为英超巨星;就算没有黄色的王后,黄种人也占据了国际象棋的半壁江山,他们甚至还握住了所有的围棋子。 鉴于种族体质的现实差异,以及现代竞技体育过分追求的体能竞争。很多人忧心忡忡,他们认为,从民族体育内吸取营养,将是现代体育保持鲜活持久生命力的必经之路,当新的文化注入之后,体育的种族优势将被大大稀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标签: 奥运,体育,种族,基因,文化,进化,肤色,兴奋剂,统计学,相关性
个人分类: 奥运|94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科学家何时才能如体育比赛战胜科学“海外兵团”?
wangyk 2008-8-24 19:47
中国科学家何时才能如体育比赛战胜 科学 海外兵团 ? 王应宽 草成 2008-08-24 最近忙于创办国际英文刊( IJABE, http://www.ijabe.org ),加之关注奥运,数日没有打理我的博客了。前日,读了学者王鸿飞先生的博文(中国华人击败美国华人,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4510 )有感而未发。看完了奥运会,今又拜读了学者曹聪先生的博文(体育和科学 海外兵团 ,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5938 ),颇以为然,有感而欲发。 带着极大的荣誉感、自豪感、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欣赏完中国运动员在2008北京奥运会上的神勇表现,不由得想到我国的科学事业。 中国政府不仅举办了一届非常成功的奥运会(博主注:奥委会主席罗格的评价是无与伦比(unprecedent)),中国健儿在本次北京奥运会上争金夺银的精彩表现,更是可圈可点。不仅金牌总数达到五十一枚,位居第一,奖牌总数也达到一百枚,位居第二。面对欧美列强此前不可撼动的霸主地位,中国体育此次在国际体坛真可谓扬眉吐气,不想当老大都难!而且,除了我们的传统优势项目,如国球乒乓、跳水、举重、羽毛球、体操等该拿的争取都拿;在许多弱势项目上也在短期内取得突破,创造历史,如射箭、击剑、曲棍球、拳击、沙滩排球等。正因为中国体育能在优势项目稳定发挥,而在其非优势项目方面也能有所突破,全面开花,才能势不可挡,取得骄人战绩。外国媒体也评说,中国体育的管理体制是成功的奥秘。 中国的体育事业似乎并不比科学事业起步早,投入力度也未必就比科学事业大,为何体育事业能在短时间内接近或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较而言,为何中国的科学事业却未见如中国体育那般有大的起色,或突破性进展? 如果说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不好比较,那么同为中国人就有一定的可比性了。在本次北京奥运会竞技场上,有不少中国人,或为运动员,或为教练员,他们在国外训练,代表他国参赛,亦即所谓的海外兵团。在本届奥运会上,尽管受到海外兵团的激烈挑战,但总体上,中国本土运动员还是能全面胜出。也就是说,中国华人战胜海外华人( Overseas Chinese are beaten by the Chinese Chinese )!海外兵团在国外的训练条件、技术方法不可谓不先进,训练经费更是有充分保障,但他们未必就能领先。比较我们的科学事业,情形又如何呢?科学界的海外兵团似乎占据很大优势,在各自从事的很多研究领域都领先。单说诺贝尔奖,就已有 7 位海外华人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和崔琦( 1998 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旅法华人高行健(博主注:此处只谈科学,不涉政治,因此,没有包括中国人达 赖 1989 年获得的诺贝尔和平奖。但如果说中国人至今没有获得诺贝尔奖的命题是错误的,只是没有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罢了)。而中国本土科学家至今尚没有获得诺贝尔科学奖,而且不知道何时才会有? 我们自己的运动队,在洋教头的执导下,也能问鼎巅峰。例如,中国女曲姑娘在韩国籍教练金昶伯的带领下,不但击败韩国队,也击败其他世界强队,站上了 2008 奥运会亚军领奖台,创造中国女子曲棍球队的历史。再如, 2008 奥运会上,担任中国男女佩剑队总教练的法国人克 鲍埃尔能够率领中国队员仲满击败法国名将获得奥运冠军,率领中国男、女佩剑队分获团体亚军。不论自己培养也好,洋教头执导也罢,都能打造中国体育世界冠军。诺贝尔奖犹如科学界的世界冠军。中国人在海外能够获得,在中国本土难道就不能吗?中国体育的成功经验似乎证明,也应该能培养吧?! 从体育到科学,不由得联想到:中国科学家何时才能如体育比赛一样战胜科学 海外兵团 ?何时才能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中国体育的管理体制、成功经验是否可以为科学发展所借鉴?
个人分类: 随感杂谈|10386 次阅读|39 个评论
我的中国女排情结
jxz1963 2008-8-24 17:00
在中国,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中国女排的,特别是中国女排的铁榔头郎平,更是家喻户晓了。在中国女排将近三十年的历程中,无论是袁伟民执教的时代,还是邓若增、胡进、郎平执教时期,还是后面陈忠和执教的时代,我对中国女排一直是情有独衷。 从1980年开始,我就开始喜欢中国女排的姑娘们,这和她们当时拿世界冠军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特别是1981-1984年期间,凡是有中国女排的比赛,抑或是录象再放,我都不会轻易放过的,真有一种痴情了! 记得那时候的中国女排1号郎平,就是人们心目中的民族英雄,中国女排的团体,更是青年人学习的楷模。80年代中国女排姑娘们的名字,都能背下来,队长孙进芳,张蓉芳,梁艳,郑美姝,周晓兰,陈招娣,杨锡兰,杨晓君等;90年代后,中国女排进行了新老交替,一大批老女排队员退役,而新军的崛起,更是让人耳目一新,赖亚文,侯玉姝,吴咏梅,许新,孙玥,王丽娜,丘爱华等新人辈出;到了21世纪,陈忠和执教开始后,冯坤,杨昊,王一梅,李娟,赵蕊蕊,薛明,马蕴雯,徐云丽,周苏红,刘亚男等组成了新一届中国女排。 说句心里话,对中国女排的情结最后都发展到对中国男排的热爱上了,先是喜欢看中国女排的节目,后来有空了也看看中国男排的打法,结果把两者一结合,中国男排有时比中国女排还有看头了。为什么呢?中国男排更是力量的象征了!在喜欢女排姑娘的同时,更崇拜中国男排的汪嘉伟,张翔,沈琼,以至于后来的余大伟,汤淼等。 而对央视排球解说员宋世雄的熟悉,更是从其对中国女排各场大赛的解说开始。有时候听到宋世雄独特的解说,让人就有一种提神的感觉中国女排精神来了! 从1980年到现在的28年历史上,无论中国女排的比赛是赢是输,我都是两个字理解,赢了,应该!输了,肯定有原因。 就是中国女排到了低谷,只拿了世界排名第八,我也会时常替国家体委领导分析中国女排出现低谷的问题根源所在。当然,我是一个人在家里默默地替领导着想、替领导分析,从没有写信或打电话给领导建议过,这主要是怕影响领导的思路。 这次中国女排取得到了2008北京奥运会铜牌,在比赛后看到冯坤哭了,赵蕊蕊哭了,周苏红哭了,陈忠和哽咽地说不出话来,我也哭了! 不是哭金牌,而是哭我们的中国女排姑娘们太辛苦了,在强队如林的今天,中国女排的姑娘们能拿到铜牌就很光荣了。特别是在国人的高期待值下没能拿到金牌,中国女排姑娘们的内心其实也是十分委屈的。 理解万岁,谁不想在家门口拿个金光闪闪的金牌;理解万岁,理解中国女排的姑娘们,这是发给中国球迷的金牌! 我想,这就是我的中国女排情结!
个人分类: 人生阅历|5092 次阅读|0 个评论
神圣时光:写给奥运会的歌
wangfangnk 2008-8-8 17:59
我们共同居住在这个星球 她经历苦难和幸福时光 人们有时候欢笑,有时候忧伤 在黑夜里哭泣,在光明中追逐希望 今天我们欢聚在一起,拥抱在一起 心跳和心跳汇成友谊的海洋 感受你的速度,你的力量和你温暖的微笑 感受你的追赶,你的超越和你坚毅的目光 我们竭尽全力,让汗水浇灌梦想 我们竭尽全力,让心灵盛开希望 你看夜空中闪烁着耀眼的星光 你看大地上开满了美丽的花朵 我们欢聚在一起 共渡这神圣时光,创造成功和奇迹 为了光荣和梦想,为了欢乐和希望 你我全力以赴,拼搏自强 感受你的速度,你的力量和你温暖的微笑 感受你的追赶,你的超越和你坚毅的目光 我们竭尽全力,让汗水浇灌梦想 我们竭尽全力,让心灵盛开希望 我们欢聚在一起 共渡这神圣时光,创造成功和奇迹 为了光荣和梦想,为了欢乐和希望 你我全力以赴,拼搏自强 我们欢聚在一起 共渡这神圣时光,创造成功和奇迹 为了光荣和梦想,为了欢乐和希望 你我全力以赴,拼搏自强 2008年8月8日十七点五十分
个人分类: 诗歌散文|4196 次阅读|0 个评论
天赋体能?--体育·种族·文化·基因的是与非(连载之五,完结)
墨人刘 2008-8-7 09:20
这是一个关于关于体育社会学和体质人类学的综述,涉及到体育、种族、文化和基因、兴奋剂的多个方面,共20000余字,将分4-5部分。引用的文献资料列于文后的拓展阅读部分,基本上按照在文中出现的顺序排列,但因为作者对资料数据有所编排,故未注明标号。作者已经确保所有引述的资料来源可靠,如有疏漏,敬请谅解并指出。 天赋体能? ――体育种族文化基因的是与非(5) 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 基因入侵体育 http://www.sciencenet.cn/blog/admin/modify_blogarticle.aspx?id=34431 一个EPOR基因的变异为成功奠定了基础,CKMM基因让后天训练更有效率在体能基因的农场上,遗传学家收获颇丰,他们的围猎成果为体育带来了什么? 50年前,刻苦足以成就冠军。当时选材宽松、竞技水平离人类极限大有差距,运动员们即便天资平平,只要惟须刻苦努力,仍能饱尝佳绩。但是进入21世纪后,竞技体育的成绩哪怕只有一点点提高,都需要高科技的渗透。《中国青年》的体育编辑碧溪东这样认为。 上世纪中叶之后,高科技开始了对竞技体育的广泛渗透。正如赌博催生了博弈论,金牌也团结了一大批科学家,在这个以运动员为核心的系统学科中,运动生理学家、营养学家、甚至物理学家们表现出难得一见的合作。当然,他们也都知道,竞赛的最终结果还是得幸运女神说了算。如果说科学家们还算心态平和的话,商人们就多少有些赌徒心理。运动装备公司不断推陈出新,只为不落人后;而只有运动员的成功,才能保证投入的巨资不打水漂。热门运动的金牌选手成了炙手可热的人选,人人争相往之。 在体育博弈中,赢在起跑线上是最优化策略,卓有成效的运动员选材机制是整个竞技体育大厦基石的保障。我国现行的选材机制仍然带有浓厚的淘汰色彩,以庞大的运动员基数为土壤,优胜劣汰,最后登上金字塔顶端的可谓凤毛麟角。这种选拔策略不仅存在拔苗助长之虞,而且不可避免地效率低下。基因技术的渗透提供了十分有效的思路,在优秀运动员选材过程中加入基因指标,将使选材工作更具有针对性,从散弹枪到狙击枪的跃迁,无疑更为精准和高效。认识到基因选材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早已捷足先登,在政府资助下开展了大规模的运动员基因选材的研究。 如上所述,拥有EPOR变异基因的个体有着更好的输氧能力,而拥有插入型ACE-I基因的个体耐力超群,如果同时还有变异的CKMM基因,则对后天训练极其敏感,这样一套基因组合拳下来,基本上可以独步天下了。 然而,天资并不是成功的充分条件,后天的艰苦训练仍然是金牌中最激动人心的部分。但有巨大的利益在前,投机取巧必定无法杜绝,天资平平者希望能后天补足,资质出众者更希望能突破极限。随着基因农场的浓雾逐渐散去,将常年汗水凝聚成一针药水的努力,似乎已不再是天方夜谭。只要能成为闪光灯下的聚焦点,名利也就滚滚而来,至于健康、道德迟些再说吧。兴奋剂也就应运而生。 作为体育-商业-科技的三联体结晶,兴奋剂通过非常规的手法,快速提升人体的运动能力。不劳而获的诱惑提供了兴奋剂的土壤,躲藏在金牌阴影下的饕餮之心,开始肆虐竞技体育赛场。 和体能基因的作用类似,常规兴奋剂以提高耐力和力量为主要目标。这些药物简单易得,效果明显;唯一的问题是,独特的分子结构显露了它们的外源身份,在实验室里很快就会原形毕露。违禁药物必须借助循环系统,才能到达作用部位,因此必定会在血液中留下蛛丝马迹。一针血样就足够泄漏所有玄机,让投机取巧者名誉扫地,前途尽毁。 转基因技术让兴奋剂厂商看到了新的出路。基因技术摒弃传统的人工合成方法,严格按照人体的基因蓝图进行生产,只不过将生产车间由人体细胞转移到工厂发酵罐内。因为模板来源于人体,所以基因生产线上的成品也与人体自然产物毫无二致,这类违禁药品很容易在人体中蒙混过关,并由此获得了一个时髦的名字--基因兴奋剂。 这是黑市交易中的热门词汇,虽然拯救过不少病患的生命,可惜终究难免被滥用的命运。上文提到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调节人体红细胞繁殖和分化的主要激素,它可以迅速增加红细胞数量,是治疗贫血的首选良药;无意间却成了首个基因兴奋剂,被居心叵不良之徒用于增强耐缺氧能力。因为传统药检方法对基因兴奋剂束手无策,以至于从上世纪90年代起,基因兴奋剂成了运动员的最佳圣诞礼物,直至撞到悉尼奥运会的枪口上。 即便是能完全模仿人体自然产物的基因兴奋剂,也开始难逃法网。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新增了生长激素HGH(人体固有的一种激素)的检测项目,让一干人等颜面扫地。《世界反兴奋剂条例2008年禁用清单国际标准》中明确表示:当这些物质偏离人群正常范围,以致不能认为是正常内源性生成,则这一样本被视为含有这种禁用物质。 看来,通过基因兴奋剂提高全身药物水平的方法,已是岌岌可危;若能药物集中在作用部位而在血液中不留痕迹,才是基因兴奋剂的王道。 基因兴奋剂必须转变方向,着手调教身体的局部细胞,此时的基因兴奋剂,本质上就是基因疗法。表面看来,这种思路就是基因工程药物的逆方向,将基因工厂重新转移到细胞之内。基因疗法常常以病毒为载体将健康基因转移到靶细胞内替换或修复致病基因,以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但基因兴奋剂导入基因只是为了产生更多的类兴奋剂物质。 这就是上文Sweeney所采用的技术。在此之前,基因疗法对动物运动能力的促进作用也已被动物实验证明。1999年,同是宾夕法利亚大学的 詹姆斯 教授发现,当EPO基因被植入猴子大腿肌肉后,有助于肌肉获得稳定的红细胞供应。 此时基因兴奋剂的生产和消费同处一地,不再需要物流配送,自然不会在血液和尿液中留下罪证。这就是Sweeney的研究大受运动员关注的真正原因。因为基因改变只发生在细胞水平,因此只有在局部肌肉组织中才含有超量的兴奋剂,要想揪出它的身影,唯有进行活组织检查--有谁愿意在比赛前割下一片肉来,只为了证明他的龌龊? EPO和HGH分别在前两次奥运会前止步,成为反兴奋剂历史的重大突破;而面对难检的局部基因兴奋剂,北京奥运会有何举动?中国兴奋剂检测中心主任吴侔中表示,因为对基因兴奋剂的了解有限,目前谈检测还不太现实。看来,北京奥运会不大可能为此大动干戈,这是否表明彼时基因兴奋剂将泛滥成灾? 谨慎对待必不可少,但杞人忧天却并无必要。通常来说,一种新型兴奋剂从出现到被检出,通常历时十多年,贸然行动并不比谨小慎微更负责任。另一方面,基因兴奋剂要从实验室走出,不仅有众多技术难关阻遏在前,而且技术、健康、道德的风险都是违禁博弈的重要筹码。 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 结语 正如体育种族主义在人类心灵刻满伤痕的同时,让我们反思种族的内涵及意义;基因兴奋剂既给竞技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风险,亦同时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反思体育价值的契机。以健康为代价换取短期利益;享有体育资源的不公平性;在追求纪录的过程中过分强调体能的作用;公平的竞争规则造成乐趣缺失;片面强调对抗性而忽视文化的融合如此种种,这还是体育竞赛的初衷吗? 或许,基因兴奋剂的泛滥,和体育文化基因(而非体能基因)的匮乏密不可分。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追求,本就不该是体育的全部;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的口号,也只是治标之策。 现代体育要想获得持久的活力,必须从各民族体育中吸取营养。正如种族对于人类文化基因宝库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样,多样化的民族体育也应该成为现代体育文化基因的土壤。这是华南师范大学 胡小明 教授的观点。 道金斯首次提出文化基因的概念,他认为在人类社会中,文化具备同生物基因一样的 遗传性 ,同样的,丰富多彩的文化基因对于人类的意义,正如生物基因的多样性对于物种延续的重要性,两者都是不可缺失的。只有在此时,种族的分类才有足够意义;只有在此时,对基因多样性的关注才不再唯利是图;这时,种族和基因已经殊途同归。 体育正是融合文化基因和生物基因的最佳锅炉,无论我们是否认同人种的体质差异导致了莫须有的体育竞技差距,在思考种族、基因、以及文化的多样性时,赞赏的态度都是必需的。我们欣赏移动长城姚明利用身高优势统治内线,但当身高仅1米83的MVP艾弗森以凌波微步瞬间过人时,也请不要吝啬您的掌声。 拓展阅读: 1. Scott Douglas 著, Jiang2000 译,肯尼亚的机密――像世界上最好的跑步选手那样训练的简单方法, blog.huaxia.com/html/98.712998_itemid_1019.html 。描述了肯尼亚长跑文化的一些特点。 2. Bramble D.M. , Lieberman D.M. , Endurance running and the evolution of Homo.Nature,432.345-352,2004 。长跑在人类进化中的作用 3. 纪录统计来自国际田联: www.iaaf.org 4. 运动成绩的人种差异,Samson,Sport Sciences,1989 5. Race,Evolution,and Behavior,Rushton,2000 。对于关于各个种族的体质和智力差异进行了大量的数据分析。 6. 人类种族与体育运动,李力研,中国体育科技,2001 7. 人体运动能力和功率的种族差异,Bonlag,Sport Sciences,1988 8. 体格与身体成分的人种差异 , Himes , Sport Sciences , 1989 9. 科学的灾难――一个遗传学家的困惑,雅卡尔,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10. 体育社会学,Jay J Coakley 清华大学出版社 11. 更新世晚期人类演化及现代人群形成研究的一些问题,刘武,自然科学进展,2006 12. 人类学--人及其文化研究,泰勒,广西师大出版社 13. 差异的颂歌――遗传学与人类,雅卡尔,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14. 黑色素及其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刘甲斐等,生物技术通报, 2007 第 4 期 15. 肤色、黑色素皮质素受体 1 和紫外线 , 吕雪梅等 , 遗传, 2002 16. 利用Y染色体进行人类起源和进化分析,孟祥宁等,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2003 17. 种族与体育,范可 18. 人类的体能与遗传,张传芳等,遗传学报,2004 19. 体能相关基因研究的新进展,张涛等,遗传,2004 20. 肌、基因与运动成绩,Andersen等,科学(SA中文版) 21.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运动能力关系的研究进展,高炳宏,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 22. 耐力训练效果与CKMM基因A/G多态性的关联研究,周多奇等,体育科学,2006年第7期 23. ACTN3 Genotype Is Associated with Human Elite Athletic Performance , Nan Yang atc , Am.J.Hum.Genet.73:627-631 , 2003 。这是关于 ACTN3 基因研究的一项重要原始资料。
个人分类: 杂谈|8178 次阅读|3 个评论
天赋体能?--体育·种族·文化·基因的是与非(连载之三)
墨人刘 2008-8-7 09:19
这是一个关于关于体育社会学和体质人类学的综述,涉及到体育、种族、文化和基因、兴奋剂的多个方面,共20000余字,将分4-5部分。引用的文献资料列于文后的拓展阅读部分,基本上按照在文中出现的顺序排列,但因为作者对资料数据有所编排,故未注明标号。作者已经确保所有引述的资料来源可靠,如有疏漏,敬请谅解并指出 天赋体能? ――体育文化基因的是与非(3) 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 Black or White 当我们用平均数来表示数据总体情况时,个性也随之消弥殆尽。而很多时候,被平均数丢弃的个性,往往具有更多的意义。平均重量相等的两箱苹果,整齐划一的那箱售价高昂,而参差不齐者只能送往罐头厂。人类基因组的成果告诉我们,决定种族差异的肤色只占据整个基因组的万分之一,更多的个人特质应该归因于种族内部的个体差异,有人说是85%--另一些人认为更高。 基因是细胞核内DNA上的小片断,由数量庞大的核苷酸以一定的顺序排列而成。虽然只有区区四种核苷酸,却足以使每个人的基因永不雷同。基因内部的核苷酸顺序就是个人的先天蓝图,每三个核苷酸对应着某个氨基酸,在译码员的帮助下翻译为多肽链,从而控制着人体的先天性状。这个过程和莫尔斯码的原理如出一辙。 继承自祖辈的基因决定了我们作为人本质,同时让我们独具特色,无可替代。基因把我们每个人都雕刻成了独一无二的橡皮图章,肤色也是图章的重要部分,不幸的是,这些特征被作为了种族分类的依据,哪怕它们只是人体所有特征的沧海一粟。 虽然在人种划分的问题上众说纷纭,但无一例外地,肤色都被作为区分种族的重要指标之一。早在三四千年前,古埃及画家就尝试用不同的色彩标示各色族人。发展到上世纪初,欧洲逐渐形成了如下的分类法:尼格罗人种(黑种人);高加索人种(白种人)和蒙古人种(黄种人)。这种分类法因为其简洁直观而广为流传。 作为一种分类尝试,人种这一概念本身并不具备任何破坏性。问题在于,趾高气昂的殖民者把种族与智力道德水平相联系,藉此对各地文化品头论足,以满足白人贵族那高眉骨下的仁厚心智。蒙古人种的浅黄皮肤和内眦赘皮表明他们狡猾而刻板(这对反义词用得堪绝);尼格罗人种的黑皮肤和厚嘴唇是更接近猿类的证明,而对黑猩猩的白皙皮肤和薄嘴唇这一事实置若罔闻。无论如何,这时的理论为后来的种族主义打下了理论基础,臭名昭著的纳粹和三K党成了人类最痛苦的集体记忆,其后遗症至今尚未完全消除。 出人意料的是,这个把人类历史搅得风声水起的名词,却立足于一块摇摇欲坠的基石。作为同一个物种,各人种的皮肤结构完全一致,所谓的肤色差别只是集中在厚度小于一毫米的表皮层中。表皮中黑色素密度越高,皮肤就越黑,和其它所有性状一样,影响黑色素浓度的原因来自于两个方面:基因和环境。这两者决定了在白黑之间存在一系列的过渡肤色,而不是像双眼皮一样全或无。 现在我们知道,有四对基因(共8个等位基因)插手了黑色素任务。简单说来,白人有8个使其具有浅肤色的b基因,黑人有8个相反效应的n基因,所有中间肤色都有x个b基因和8-x个n基因,b基因越多,肤色就越白。从其他血型系统得到的证据表明美国黑人大概有1/4的欧洲白人基因,也就是说决定肤色的8个等位基因都有1/4的可能是b基因,因此在2000万美国黑人中大概有几百人具有白色肌肤;同理,大概有20万人具有非洲创建者的纯粹黑色n基因。这是一个好消息,当我们发现子女肤色与父母大相径庭时,不用再满地找下巴了。 基因使得人体的天然肤色表现出至少八个等级,环境更是将肤色打造成为无级连续性状,就像身高等体质性状一般。肤色之所以在后天有如此之大的改变,是因为黑色素肩负着一项防护性的生理功能:紫外线光盾。在紫外线照射下,皮肤会合成更多的黑色素,以作防御。黑色素缺乏症患者对光线高度敏感,只能躲避一切光亮,所以荷兰人给他们起绰号叫Hakkerlaken,意即蟑螂--虽然刻薄恶毒,却也道出了怕光的本质。同等光照下,肤色较浅的高加索人患皮肤癌的比例比黑人高50倍,比日本人高4-12倍。 在椰子油和防晒乳广泛应用之前,人类祖先们只好以黑色肌肤来抵御强烈紫外线。生活在卡拉哈里沙漠深处的布须曼人提示了人类始祖的肤色。作为人类始祖的最可能的嫡系后裔,布须曼人呈现非常广阔的肤色范围,从一个小型的布须曼人群体中,我们就足以发现三大人种的肤色倾向。正如安德烈朗加奈在《种族之间不可调和的问题》一文中写道,如果选取南非人和布须曼人作为中间人,最白的北欧人可以直接过度到最黑的萨拉人。 但是,高密度的黑色素既是紫外线之盾,也是维生素D的克星,在抵御紫外线的入侵的同时,也阻挡了后者的合成之路。维生素D是人体必需的维生素之一,在钙质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却无法从食物中获得,只在阳光的照射下由胆固醇转变而来。过深的肤色阻碍了维生素D的转化,从而影响钙质吸收,甚至因此导致佝偻病--有数据表明低日照地区的黑人儿童更容易罹患维生素D缺乏症。 因此,当10万年前的气候变迁迫使人祖走向迁徙之路时,肤色这一生死攸关而且适应性极强的表层性状逐渐发生了缓慢但醒目的改变。随着光照的减少,皮肤较浅(即b等位基因较多)者更有优势,就有更多机会生育强健后代,进而增加整个群体的b基因的频率,最终使得整个群体的肤色较浅。高加索人种和蒙古人种的浅色肌肤就是由此而来。 肤色无论深浅都是适应自然的产物,其分离不过千代。虽说肤色是最明显,最容易比较的性状,但它极不稳定,而且充其量只占人体基因组的四千分之一,似乎与任何重要的生物性状都没有关联。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自于对最黑皮肤的认识。赤道附近的美拉尼西亚群岛、印度半岛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等地的居民有着最深的肤色,但无论如何难以将他们归入同一种族,因为他们除了肤色这一表观现象,其他分子学证据(如血型系统)都无法指向同一群体分支。 既然肤色如此肤浅,显然,任何只以肤色为标准的种族划分都不具有生物学意义。如果说以乳糖酶的持久性作为分类标准尚且有利于选择合适牛奶的话;以显而易见的肤色差异作为特征来区分种族,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肤色判定是如此的简便易行,然而我们是否有必要将职位、爱情、能力、智商、甚至喝茶的邀请都和对方肤色挂钩? 虽然现在的人类学家们早已不再这么做,但这一标准在人们心中却已根深蒂固。人种的概念起源于生物学的分类尝试,在最终被证明无功而返时,却早已在社会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痕。面对这些,我们唯有说 I m Not Going To Spend My Life Being A Color 。(我这辈子绝不为某种肤色而活,出自迈克杰克逊歌曲《black or white》) 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 镀金的基因 作为科学名词的种族和人种已经危机重重,是时候让它么回归纯粹社会学阵营了。我们一方面认同各族群文化在人类文明中的独特地位,同时也应该更坦然地面对体质上可能存在的客观差异,虽然这种体质差异极可能和体育优势无关。正如范可所言,对人群多样性的关注,应该达到对独立个体的尊重,而不是助长业已存在的不同群体人与人之间的互不信任。 无论如何,对于运动员个人而言, 种族优势 毫无意义。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哪怕周遭都是金灿灿的红富士,一只瘪三苹果仍然难逃作为有机肥的命运。竞技体育真正关心的,是如何将个人推上荣誉的最高峰,同时把国家集体(以及曾经的种族)荣誉附加其上。在这方面,运动员的个人天赋,远比种族的所谓平均体质特征更有价值。 难怪瓦里纳说:人种、肤色都没有关系,重要的是一个运动员的天赋。刘翔和我一样,都有着惊人的天赋,只要我们努力训练,就可以取得优秀的成绩。运动科学家竭力使后天训练更有效率,遗传学家们则想尽办法如何把地基打好--天赋才是他们的专注主题。 遗传学家们用基因还原了种族的社会学之身,同时也赋予了天赋全新的含义。双眼皮、AB血型、男性、黄皮肤、189厘米的身高这些天赋决定了刘翔之为刘翔,而更多人关心的是,刘翔的成功有多少源于天赋? 与其说天赋由上天注定,毋宁说是基因和环境的拉锯战;遗传度这个概念被用来描述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程度。双眼皮、血型和性别等因素几乎完全由基因决定;而肤色、身高等数量性状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环境的影响,日光浴和牛奶所起的作用可能比基因还大。通过对比相同环境下个人对训练的应答程度,人们发现了难以用环境解释的差异,由此可知基因必定在体能上插了一脚。让人更感兴趣的是,哪些基因蹈了体能这趟浑水? 遗传学家们只好又一次搬出相关性这一武器,虽然它射程极短而且准度难料,总归聊胜于无。以大腿力量为例,两人之间运动成绩的相关性随着亲缘关系接近而迅速升高。无关亲族几乎毫不相关(相关系数0.08),收养关系因为环境相同有着0.12的相关性,亲子关系、异卵双生的相关系数更高,同卵双生(基因完全相同)则高达0.76。很显然,共享基因的增多为成绩相关性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个结论提示我们,如果你的立定跳远不达标,千万不要找自己的双胞胎兄弟顶替――对于裁判员这可真是个好消息。 双胞胎在运动方面的相似性也有着众多的直观证据。李小双兄弟可能是我们最熟悉的孪生兄弟,在雅典奥运会上,美国体操队的哈姆兄弟为团体夺银立下汗马功劳,新西兰的双胞胎斯文戴尔姐妹更是一举拿下女子赛艇双人双桨冠军。实在有必要在他们的金牌上刻上一副双螺旋。 更多类似研究铺垫了体能基因的红地毯。在有氧运动能力上,同卵双胞胎比异卵双胞胎有着更多的相似性。另一项关于肌肉运动能力的研究似乎开启了时空之门,让我们重回30多年前:24位大学男生的助跑跳远成绩与大学时的父亲高度相关。姚明能成为NBA现役最高球员,除了要感谢布拉德利(他在2006年退役,把这个高帽送给了姚明),其父母基因也功不可没--这对亚洲最高夫妻中的一员更曾是国家女篮队长。这些证据都暗示着,有运动基因在家族间流动。所以,如果可以的话,我更愿意在起跑之前查查对手的家谱,对于下面这位天才,翻查家谱更是必要。 芬兰越野滑雪运动员门蒂兰塔Eero Mantyranta的成功首次投射出运动基因的清晰背影。1937年出生的Mantyranta在六十年代所有滑雪赛事中出尽风头,在三届奥运会和两届世锦赛上共获得了十枚奖牌,其中包括5枚金牌。不说别的,这些奖牌的光总重量就超过二千克。如此惊人的成绩很自然地引起了很多人的怀疑,他们认为Mantyranta体内比常人多出的20%红细胞是兴奋剂所致。 三十年后,家族系谱调查才彻底洗脱了Mantyranta的嫌疑,14名与其有血缘关系的同辈表亲中,另有8人的红细胞数量同样超出常人。研究表明这种天赋来源于EPOR(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基因的变异,该变异导致了过多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合成,进而促进机体合成更多的红细胞。不过对于其他表亲来说,这多出的红细胞并无实际意义,反倒增加了阻塞血管的风险。幸而该突变的频率极低。 Mantyranta体内的红细胞倒是多得其所。越野、长跑等耐力项目都依靠肌肉的有氧呼吸来提供能量,而氧气从肺部到肌肉的过程,正是由红细胞来完成的,这些过多的红细胞偶然间成了制胜之道。
个人分类: 杂谈|6151 次阅读|0 个评论
天赋体能?--体育·种族·文化·基因的是与非(连载之二)
墨人刘 2008-8-7 00:00
这是一个关于关于体育社会学和体质人类学的综述,涉及到体育、种族、文化和基因、兴奋剂的多个方面,共20000余字,将分4-5部分。引用的文献资料列于文后的拓展阅读部分,基本上按照在文中出现的顺序排列,但因为作者对资料数据有所编排,故未注明标号。作者已经确保所有引述的资料来源可靠,如有疏漏,敬请谅解并指出。 天赋体能? ――体育种族文化基因的是与非(2) 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 统计学的玩笑? 当种族和体育试图联姻之时,另有人却拿着大剪刀随时准备棒打鸳鸯。后者的证据是,体育成绩上所谓的种群差异,根本就是子虚乌有,数据假象迎合了人们趣味,从而掩盖了真相。 视觉刺激往往比数据更让人印象深刻,直观感受常常排挤掉理性思考,金牌的耀眼光芒足以将理性和冷静拒之千里。体育对数字和纪录的狂热追求,致使人们将胜负无限扩大,哪怕金银牌的差距只有0.01秒。 请暂时忘记金灿灿的荣誉,也暂时让心理学的 晕轮 效应失效,现在来还原这毫秒之差的真正含义。单次竞赛的成绩差别,对于评价一个运动员的真正水平,到底有多大意义?翻开运动员的训练记录簿,你会发现,同一运动员的成绩起伏,远远大过这微不足道的0.01秒。99分和100分的差别固然存在,不过更多的是理想主义上的,而并非学习状况的完全表现。这些微小的组间差异本该淹没在组内数据之间,但我们却对此津津乐道,历史上无数的悲情英雄证明,唯金牌化在欠缺理性思考之余,同时损伤了体育的人文精神。 0.01秒的差距,可能源于幸运女神的一个小瞌睡,也可能是肆虐的流感病毒、赛前的一盘沙拉、冲刺时的丝毫松懈、墙角一只不识趣的闪光灯、面对特定对手的心理压力、甚至可能是计时误差无论如何,这些毫厘之差显然不是评价运动员体质的稳固根基,将由此导致的金银牌作为种族体质差异的证据,更是简单粗暴。 如果说人们对登顶成功之巅的狂热还可以理解的话,一个常用的统计学工具,却不经意间扮演了不太光彩的角色。相关性分析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计算公式,找寻两组数据是否产生关联。虽然计算公式让人头皮发麻,但电脑是安抚的绝佳梳子。几秒钟就可以整出一份长长报表,最后的相关系数那一栏告诉我们,体育成绩和种族体质之间确实存在相关性。黑人云集的田径场、清一色的白皮肤 飞鱼 、满眼黄色的小球运动就是抽象数据之外的直观明证。 很可惜,这个数据引起的误会,远比其提供的有用信息更多。在了解数据的深层含义之前,相关性分析揭示了数据之间可能的关系,然而这种直观和简便,却使得它有逐渐被滥用的倾向,尤其是当这个结论刚好和我们的主观感受相吻合时,往往使人过分信任。 对相关性最常见的认识偏差,在于轻易将其上升到因果关系,如果解释刚好又符合直观印象或已有观念,错误将会更为严重和难以察觉。诚然,当两组数据关联密切时,很可能是因果关系(太阳升降与光照强弱);但也可能是同一事件引起的两个结果(公转周期引起南北半球季节反差);也可能是两个事件共有某些信息(长夜与高犯罪率);甚至可能毫无意义(白天时长与夜晚时长)。 如果在同一张图表上的分别画出月度煤炭消耗量和老年人死亡率曲线,将会发现这两条曲线高度平行,这说明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相关性。但是,是否可以通过减少煤炭消耗来降低老年人的死亡率?在能源部和社保局合并之前,恐怕得先问过气象局的意见。 和寻找相关性相比,确定原因往往复杂得多,这需要控制变量进行反复实验。在结果出炉之前,为保险起见,当我们试图将优势项目与种族挂钩时,千万不要忘记审视一番别的可能。而竞技场上的肤色更替现象,似乎为解释体育成绩的种族优势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 竞技场上的肤色更替 面对这些枯燥的学理说教,你可能早就不耐烦了,此时你最可能的动作就是,指着百米起跑线上那一长溜的黑色身影大叫Shut up。 不过,如果你指着的是60年代的电视节目,画面恐怕会让你大吃一惊。1960-1984年的七届奥运会上,100-400米短跑项目的黑人冠军只是稍微过半;而在黑人基普恺特坚守800米世界纪录之前,这个纪录已经被白人保持了十多年。很显然,如果选取不同的统计时段,统计结果将和直观印象大相径庭。这不是数学老师的问题,而是因为对数据的不同处理很容易导致不同的结果,况且当这些数据和我们的直观印象有所出入时,很容易造成选择性失明--尤其在偏见已经先入为主、根深蒂固时。 哪怕是同一运动项目,优势族群可能也因时而异,这才是真正的历史。在中国人崛起之前,乒坛一直是欧洲人的天地;在威廉姆斯姐妹一统网坛的前后,白人仍是网坛的主流而最具代表性的 肤色轮替 ,当数百年来的拳坛变幻。 自约翰逊以后,整个拳坛已经被黑人霸占了整整一百年,这一素材甚至已经作为常识为人所接受。但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白人又开始重掌拳坛帅印。现在的重量级拳王中,拉曼的黑色身影甚至比克里钦科兄弟的博士学位更显另类。身为乌克兰巨人,克里钦科兄弟不仅拳技出众,而且都是饱学之士。WBA重量级冠军瓦卢耶夫更是有史以来最高的拳击选手,唐金赞其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在连续卫冕三次之后才首尝败绩;而胜者也是一名白人选手。白人在拳坛的重新崛起,已经成了不可逆转的潮流。 拳击场上的肤色轮替,表现在黑人在20世纪初崛起并霸占拳坛,以及本世纪初在东欧白人面前黯然失色。如果我们的眼光和肤色一般浅薄,难免会心生纳闷,为何同为高加索人种的美国白人,丝毫不见重新崛起于拳坛的迹象? 过分关注种族与体育表面上的相关性,极易让我们错过更深层次的原因。鉴于国家和种族之间具有相当的重叠,表面上的种族优势,很可能只是国家优势的一种表象,而后者显然具备更多的社会文化成分。以国家社会因素来解释体坛上的 种族优势 ,并不比强调种族体质更难理解--如果不是更有说服力的话。 拳击台上变幻的大王旗,既有肤色、血汗、牙齿的痕迹,背后更是摇曳出经济和文化影子。现代拳击发源于英国,分为业余拳击和职业拳击,虽然竞赛规则迥异,但业余拳击的兴衰却可折射出社会因素在拳击台影响力变化。 美国一直处在现代拳击的中心地带,1904年的美国圣路易斯奥运会上,拳击首次作为正式比赛项目(属于业余拳击)入选(显然有东道主的功劳),44名参赛选手全部都是美国籍。当时美国黑人开始在经济社会领域崭露头角,但在严重的职业歧视面前,贫穷而缺乏教育的黑人青年获得好职位的机会渺茫,风光、奢华、而且相对公平的体育竞技常成了他们改善状况的最佳出路。媒体的报道更是推波助澜,鼓动了更多的黑人青年投身其中。这些也是很多肯尼亚青年踏上长跑之路的原因,不过美国黑人更多地倾向于拳击和球类运动,事实上,这也是获利最丰的项目--如果能够在微乎其微的机会中出人头地的话。 和职业拳王的肤色轮替几乎同步,也是整整一百年后,在雅典奥运会上,美国拳击手的风头早已被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等运动员抢尽。这种现象至少说明,中亚地区的拳击运动正在迅速发展,而且在与美国拳击届的文化交流中,表现出几乎势不可当的强势。如果将文化与经济当做体育的主心骨,只把肤色看作社会问题的表现,问题将迎刃而解。 和拳击届白人的重新雄起不同,直至目前,短跑仍然还是黑人的天下,更准确的说,短跑仍然是美国黑人的天下。过去六届奥运会中,男子400米的十八枚奖牌中,美国人拿走了其中的十三枚;他们创造了男子110米栏之外所有短跑世界纪录;在雅典奥运会的男子百米跑道上,固然所有决赛选手都是黑皮肤,但 美国派 更为强大,除了冠军加特林之外,另有两位美国选手也进入了前五名。美国的女子短跑同样不逞多让,从1984年到2000年的五届奥运会中,黑人女选手,确切地说是美国黑人运动员在女子百米中取得了五连冠。仅有的一次桂冠旁落发生在2004年的雅典,居然败给了白人选手--以0.03秒之差。 美国在短跑项目上的垄断优势形成已久,世界上大多数短跑好手都和美国有着深厚渊源,即便不是美国国籍,也在美国经受过长期的训练当黑人因为上述社会原因成为美国的短跑中坚时,自然也屹立在了世界的顶峰。考虑到美国人在大多数体育项目中的集团优势,黑色肌肤或许不再是问题的根本。 因此,当我们看到相同肤色的不同族群却在优势项目上大相径庭时,或许不再需要惊诧莫名。肯尼亚运动员虽然耐力极佳,但足球水平却一直不见长进。肯尼亚的长跑好手大多来自高地部落,而擅长短跑的西非黑人在长跑项目上却无所作为。日本运动员创造了8项田径世界纪录,同为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选手,只有区区二项入帐;反之亦然,当中国的国球选手们将所有世界冠军悉数收归囊中时,日本乒乓球手却仍将夺牌作为目标这一长串的数据对比表明,在解释这种优势体育项目的差异时,国家因素似乎比人种更为有效,这正是因为前者包含了更多的社会含义。 文化与社会环境对体育项目中的种族优势的影响,比我们想像的更大。正因为如此,中国田径队制定了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从2004年起定期派遣中长跑队和短跑队前往肯尼亚和美国受训。除去设备、地理环境等因素,在当地体育文化中进行现场取经肯定具有积极意义的。虽然花费巨资的效果仍有待观察,但这种行为本身就表明了行政部门对该项目的重视,长此以往,好成绩似乎是必然的。 不过,疑问仍然存在:即便种族体质和体育的相关性被夸大了,同时承认优势项目中的社会因素,人种和体质的效应仍然未被完全排除。很多人认为,黑人不适宜参加举重和游泳,这一点就可以从体质的角度得到充分的解释。是的,我们常常以四肢修长来分析其善跑的优势和举重之不利,而用密度较大来解释黑人在泳池中的劣势,这些直观的解释可以说是体质人类学上的经典解释。不过现在却需要更多的思考,不仅因为其论证已经被上文证明存在严重问题,而且论点和论据也开始动摇。 20年以前,唐纳Tanner分析了奥运会田径比赛运动员的相对腿长(坐高身高比),发现相对腿长在不同运动项目中差异明显,而参加同类项目的运动员中不存在种族差异;链球和跳高运动员最长,而马拉松、500米、100米和摔跤运动员的相对腿长最短。马拉松名列最后,你吃惊吗? 正如不同运动专项之间的差异往往掩盖了种族间的平均体型差异,同一运动专项也能轻易抹杀种族间莫须有的体质差别。因为同一项目的运动员往往会倾向于某种有利体型,哪怕他们有着截然不同的肤色和头发。我相信,只要注重选拔符合举重体型的运动员,黑人在举重台上大放异彩也并非全无可能,他们需要的只是时间。 泳池也并非黑人冠军的禁地。早在1988年,苏里南的內斯蒂成为了世界上首位黑人游泳奥运会;雅典奥运会上,津巴布韦的黑人选手考文特里独得三枚游泳奖牌,还包括一面200米仰泳的金牌;靠海的南非选手在泳池中大爆冷门,一举拿下4100米自由泳接力赛金牌,这也是非洲历史上首枚男子游泳奥运金牌,我相信这绝对不是最后一枚。 在这些金牌面前,黑人不适合游泳项目的谣言不攻自破,其实在此之前,那些一贯被视作合理的解释数据就已饱受质疑。美国生理学家早就发现,大学生游泳运动员的身体密度大于同样年龄的大学生(显然和肌肉骨骼的强壮程度有关)。可见,将糟糕的游泳成绩与身体密度挂钩,恐怕难脱主观臆断的嫌疑--更何况众多的非洲国家连饮水都存在困难。上文提到了苏里南位于加勒比海岸,南非则以好望角出名,即便是内陆国家津巴布韦也有着广阔的水域--这正是其国徽上蓝白条纹的来由。 看来,要想让种族体质和优势体育项目联姻,还有不少礼数未曾过关。体育场上的种族优势是否真的如此巨大,仍然争议颇多;即便存在,社会文化因素似乎比种族更有说服力。 正如在希特勒眼皮底下的尽掠四面金牌的欧文斯,2004年,刘翔和瓦里纳分别在110米栏和400米跑道上夺尽人们眼球。虽然黑色闪电换成了黄色和白色,这对双子星仍然让优势项目种族论者坐立不安。
个人分类: 科学魔鬼词典|6439 次阅读|0 个评论
天赋体能?--体育·种族·文化·基因的是与非(连载之一)
墨人刘 2008-8-6 23:57
这是一个关于关于体育社会学和体质人类学的综述,涉及到体育、种族、文化和基因、兴奋剂的多个方面,共20000余字,将分4-5部分。引用的文献资料列于文后的拓展阅读部分,基本上按照在文中出现的顺序排列,但因为作者对资料数据有所编排,故未注明标号。作者已经确保所有引述的资料来源可靠,如有疏漏,敬请谅解并指出。 天赋体能? ――体育种族文化基因的是与非(1) 引子 日薄西山时,在起伏的山丘间,不时可见结伴而行的长跑队伍,余晖洒在黝黑的肌肤上,拉出一道修长的影子,时而拖在身后草尖,时而投射在峡谷对面的崖壁上。 这是肯尼亚西北小镇埃腾的经典场景。一个只有区区4000居民的弹丸之地,却因为诞生了大批长跑世界冠军而蜚声体坛。坐落在附近的圣帕特里克高中更是被誉为冠军摇篮,从这里走出过40多位世界冠军。 很多的长跑好手来自冠军之乡的贫苦人家,他们亲眼看到邻居因为体育而家境好转,遂而走上了长跑之路。对于他们来说,长跑几乎是改变贫穷的唯一出路,而发生在身边的鲜活事例,也不断给他信心和激励。自古以来,埃腾人的 交通基本靠跑 ,跑步早已融入他们的生活,成为必需的那部分。 在肯尼亚,长跑和人类的历史等长。作为人类祖先最早的聚居地之一,600万年前的肯尼亚高地已经活跃着双足动物的矫健身影。他们在高地草原简单求生,鬣狗可能是最大的竞争对手,因为两者都以长跑和耐力竞争猎物。当都市人等待上二楼的电梯时,可能难以想像人类远祖的耐力极限,更难以置信的是,这种能力可能仍然隐藏在我们的骨髓之中。墨西哥的拉拉木里人可以奔跑上百英里,追逐野鹿直到对方疲惫;肯尼亚高地部落的长跑才能至今仍然令人惊叹。 斗转星移,肯尼亚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深厚的长跑文化,成了炙手可热的长跑圣地。独特的非洲风情也吸引了无数的游客,一路陪伴着这些游客的,总有挥之不去的两个要素:壮观的峡谷景观、以及无处不在的长跑选手。 散布在东非大裂谷两侧的几十个训练基地规模不等,设施简陋是最大的共同点,但是世界各地的长跑运动员仍然趋之若鹜。2007年2月,中国田径队就曾在此集训,备战当年的大坂田径世锦赛。在山间随处可见的矫健身姿中,不乏周身名牌的欧洲人士,更多的则是赤脚上阵的本地青年。 他们中的很多都还不是专业运动员,但追逐世界冠军的梦想却从未动摇。在等待伯乐慧眼识珠的过程中,一切设施都只能就地取材,不过在他们看来,现有的一切都恰到好处:时隐时现的山间小路就是跑道;松软适中的泥土就是绝佳的运动跑鞋,踩上去温软而富有弹性。 面对竞争对手的奢华装备,他们从未有过妄自菲薄,他们知道:这些运动员千里迢迢赶来这里训练,肯定是在这里找到了他们所需要的东西。虽然说不出肯尼亚的具体优势,但他们显然已经意识到,土生土长的自己早已占尽先机。和可以共享的自然环境不同的是,他们坚信自己拥有任何名牌鞋履所不能赋予的优势--东非血统。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如果足球是黄色 这股看似狂妄的自信力并非夜郎自大,几十年来东非运动员在长跑领域的杰出成就铸就了他们的民族自信,同时也是动力之源。不包括障碍赛和公路赛,男子室外3000米以上的中长跑世界纪录共有15个,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这两个东非国家囊括了其中的11项。2004年男子3000米障碍赛的前20名有13名是肯尼亚选手;他们同时也囊括了2007年的大坂世锦赛该项目的前三名;毫无意外地,该次世锦赛上男女马拉松赛的冠军头衔也未旁落。虽然同样受过东非高原的洗礼,却只能在30名之后才能见到中国选手的身影。今年4月结束的柏林半程马拉松赛上,肯尼亚选手再次包囊男女冠军,保罗科斯盖创造了今年男子的第二好成绩,最好成绩则归属早前的埃塞俄比亚选手。 运动场上的荣誉不仅限于东非,在为数不少的体育项目中,黑色都位于成绩的顶峰。男子百米跑道是最不缺乏注意力的项目,而这里已经被黑人把持多年。1984-2004年的六届奥运会上,男子百米决赛起跑线上的48名选手,都是清一色的黝黑皮肤。2007年在安曼举行的第17届亚洲田径锦标赛,给全亚洲人们送来了一份大礼:卡塔尔选手弗朗希斯成为首位男子百米跑进10秒的亚洲运动员--可惜,他也是黑人。 黑色旋风掀起的运动狂潮,早已突破了跑道的限制。拳击项目一直被视为最具男性魅力的活动之一,从1937年到1964年之间,8位重量级拳王中有6位是黑人,拳击几乎成了黑人拳王的友谊赛--虽然只是拳头下的友谊。如果说拳击场上的个人英雄主义尚不具有足够的代表性,请移步球场。在以团队精神著称的大球项目中,黑人的成就同样令人叹为观止,他们不仅占据了现役NBA球员的七成以上,而且为我们奉献了最伟大的乔丹和数不胜数的精彩画面。篮球场上的空中技巧让人炫目,黑色礼花不断绽放;足球场上,黑人同样呼风唤雨,足底生花。绿茵场上黑人的驰骋宣威,只有白人足以与之比肩,难道这就是足球由黑白两色组成的原因?如果把足球改成黄色,黄种人可以有更大的作为吗? 巧合的是,在黄色的乒乓球项目中,黄种人恰恰占据了绝对优势。他们也在羽毛球、射击、举重、体操等项目上占得一席之地--如果不是占据绝对优势的话。在很多人心目中,体育版图被清晰地分成了三大色块,各有阵地,互相渗透。分析过大量竞赛数据后,我们不得不承认,不同人种的竞赛成绩确实存在明显差别,不过情况和我们的直观感受有所差异。在大局面上占据绝对优势的是白人,他们是大多数竞技运动的中流砥柱;黑人和蒙古人选择性地参加一些项目,并在某些项目中拔得头筹。问题是,体育项目的种族优势,在多大程度上由肤色决定?对于这个问题,人类学家的好奇心并不亚于芸芸众生。 人种正是人类学一以贯之的研究课题。人类学命运多舛,更曾误入歧途:在诞生之初,西方研究者着眼于原始部落,只为证明本族群的优秀。这种研究理念如今早已如弃敝履,但族群间的差异仍然是重要的研究课题,这些组成了人类多样性的重要部分。 肤色似乎是种族间最明显(虽然并非最大)的生物差异,以致成了我们名片上一个抹不去的重要头衔。因此体育场上的肤色差异,很自然地在人们心中烙下了深刻的烙印。关于如何认识这种差异,华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授胡小明说:在早期以体能为主的竞技项目中,黑人和白人占据绝对优势;黄种人则主要在侧重技能的竞技项目中取得较好成绩。体质人类学家试图以数据为基础,揭开这些体育项目的种族优势之谜。 人类学和运动生理指标足以牵起体育和种族之间的红线吗?毫无疑问,运动员个体的竞技成绩显然和体质有关,而体质可以通过若干检测指标来量化,似乎是一个含义确定的研究对象。很多体质人类学家认为,种族之间的多项平均生理指标差别颇大,种族体质正是体育项目中种族优势的重要原因,或者至少是部分地。 新生儿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他们本是一张种族的白纸,被认为是说明种族之间先天体质差异的有利证据。弗里德曼Freedman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注意到,新生儿的运动力、肌肉弹性、情绪反应存在显著种族差异,而且也无法解释为 胎教 (如果真的存在胎教的话)的影响。例如,相对于高加索和美国人混血新生儿,中国和美国人的混血新生儿不轻易受噪音和运动的干扰,能更好地适应新的刺激和环境,并更快地自我安静下来。 类似的数据大量存在于加拿大科学家菲利普 洛旭庭在《种族、演化和行为--生命历史的远景》一书中。他对不同人种的体质差异做出了总结性的描述:相对于其他人种,黑人的臀部较窄,肩膀较宽,四肢更修长,脂肪更少(我们知道,这些特征都有利于身体的散热)。而相对更多的肌肉则像一匹大排量发动机,为身体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保证。其它数据指出,黑人不仅动力强劲,而且肌肉中的快肌纤维比例更高,这就使得黑人在速度类项目中占据了绝对优势--我们都知道,百米短跑的多数里程都是靠无氧呼吸来提供能量。 马力强大的肌肉发动机,还需要与之匹配的骨骼变速器。成年黑人骨骼中的无机质含量更高,平均密度比白人高出一成,因此也更为坚固。当在黑人血液中发现更高浓度的睾丸激素(比白人和黄种人高出3-19%)时,这些全身性的生理特征都变得可以理解。 众所周知,正是睾丸激素导演了男女两性的分野,它是塑造男性阳刚躯体的总工程师,强硬有力是它的工作作风,它倾向于形成更多的肌肉。类似睾丸激素的合成分子也是早期兴奋剂的主要有效成分,急功近利的运动员们以此来增强体力,提高成绩;同时也加厚自己的声带,摧毁自己和体育的尊严。 如果黑人真的拥有天然的兴奋剂补给,当我们面对自己的糟糕战绩时,似乎可以少些羞愧。不过,黑人的这种先天特质并不在所有运动项目中占优。修长的四肢显然不是举重的最佳体型,长长的四肢需要克服重力做更多的功,虽有高比例的快纤维提供爆发力,却仍旧得不偿失。黑人还存在着一个众所周知的弱项:游泳。 黑人很难在游泳项目中出类拔萃, 常见的推测是,较大的密度、较少的脂肪、以及较小的胸腔限制了他们在泳池中的表现,在克服浮力和屏气的问题上,他们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这个解释同样看上去完备而且令人信服--至少到目前为止。 看来,将体育的种族优势解释为体质差异,似乎是最为直观,而且也能站得住脚。所以,就算将足球刷上黄色油漆,郑智也不会因此成为英超巨星;就算没有黄色的王后,黄种人也占据了国际象棋的半壁江山,他们甚至还握住了所有的围棋子。 鉴于种族体质的现实差异,以及现代竞技体育过分追求的体能竞争。很多人忧心忡忡,他们认为,从民族体育内吸取营养,将是现代体育保持鲜活持久生命力的必经之路,当新的文化注入之后,体育的种族优势将被大大稀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个人分类: 杂谈|9335 次阅读|1 个评论
现在,让我们享受体育
考槃在涧 2008-8-4 14:59
把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干到你吐为止,这可能也是中国特色。 现在有个新词汇叫避运,事做到这个份上也就让人哭笑不得了。我要说的是,奥运没少让北京人民尝到甜头,也没少让北京人民吃苦头,具体事例咱就不举了,一切为了和谐。 记得二十岁以前十分喜欢看奥运,其中的游泳、体操、排球、篮球、足球等项目给大家带来了多少快乐。那一个月里不会看别的电视台,也不会看别的新闻,那是全世界体育的盛会,也是全世界人民欢乐的契机。 今天,奥运会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政治和经济博弈的玩具。由于奥运代表着世界人民的欢乐,奥运身上也就相应的承担了太多的政治和经济责任。没有任何事物能够在承担了这两项重担之后还能飞得起来,包括奥运。于是我们的奥运和奥运年频添了几分沉重。那些不希望中国好的人千方百计要搞坏搞臭北京奥运,使得我们自己也如临大敌的少了几分从容。 今天,离北京奥运会开幕仅仅四天。所有的工程都停了下来让北京获得一份宁静;很多外地务工人员也被公司放假让北京获得几许空间;所有的车辆按照单双号出行让北京获得一份清洁;所有的注意力都在安全、安全、安全上面。你可知道,这一切的一切,让身处其中的北京人民收获了多少的不愉快? 四天以后一切都要圆满开幕,一切又都会圆满落幕。这不是山雨欲来风满楼,这是乡下人进城瞎紧张。一个月以后,一切都会尘归尘,土归土。一切喧嚣都会落幕,一切浮躁都会静谧,一切华丽都会平淡,一切紧张都会慵懒。 一度想要抵制奥运。你知道这些都不是你想要的。是的,那些和谐的不和谐的都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平民老百姓就关心柴米油盐,就关心小罗梅西能不能参赛,就关心姚明刘翔的伤怎么样了,就关心谁唱奥运主题曲。我们不关心也不在乎检验谁的能力,那跟我们都没关系。 只是,永远不要忘了那一万多运动员。这是他们毕生追寻、回忆的舞台。这是他们的汗水、眼泪、鲜血,是他们的梦想、荣誉、尊严,是他们的掌声、鲜花、笑脸,是他们的追寻、挑战、极限。他们给我们带来紧张和欢笑,给我们带来有趣和思考;给我们带来美丽和力量;给我们带来精彩和想象。 没有谁有资格剥夺他们的权利,更没有谁有资格剥夺人民欢乐的权利。在这个舞台上,体育赋予给运动员和人民欢乐、平等、自由、秩序、公正、奋斗、拼搏、友爱,这是政治和经济永远不能赋予人民的。 忘掉政治。忘掉经济。从现在起,在这一个月里,让我们享受体育。我们喝啤酒、吃花生、抽红塔、拍桌子、骂老娘、笑大天,这是我们的一个月,是体育的一个月,是欢乐的一个月,是忘掉痛苦和鸡毛蒜皮的一个月。 现在,让我们享受体育!噢~~~, 口也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898 次阅读|16 个评论
旧作:试提一句申奥口号
suqing1961 2008-7-25 10:22
8月8日,第29届奥运会将在北京召开。翻检自己过去写的文章,找到一篇发表在 1992 年 6 月 1 日 《中国体育报》第三版的文章试提一句申奥口号。今放置博客,也算是对北京奥运会顺利召开的一个祝贺吧。 试提一句申奥口号 凡申请举办奥运会的国家,无不在申办口号上大做文章。希腊以希腊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发源地的口号名正言顺地成为举办第一届奥运会的国家;名不见经传的美国亚特兰大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以一句彬彬有礼的口号亚特兰大尊重奥委会的选择轻松地赢得了 1996 年第 26 届奥运会的主办权。中国申办 2000 年奥运会,要和实力强大的柏林、悉尼等七八个世界著名的大城市竞争,精心构思一句既能代表 12 亿中国人民心愿,又能打动国际奥委会委员使其投赞成票的申办口号,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为此,我试着提出这样一句申办口号,作为引玉之砖: 中国应该对人类有更大的贡献,比如承办奥运会。 还在新中国诞生不久的时候,毛泽东就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胸怀向全人类庄严宣吿:中国应该对人类有更大的贡献。这既表明了中国这一东方大国对改变自身贫穷落后面貌的自信,同地也表达了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华民族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和义务感。今天,经过了改革开放十余年的努力,我们的国力得以显著增强,人民正逐步走上富足康乐的道路,中国理应而且有能力对人类有更大的贡献,承担更多的国际义务。中国应该对人类有更大的贡献,比如承办奥运会,这句口号向全世界表明,中国把承办奥运会看作是自己对人类做出贡献、承担国际义务的最具体的体现和决定。 中国古代灿烂的文明曾给人类社会进步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2000 年中国主办奥运会对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普及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中国经济、振奋民心将起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华民族的振兴和崛起,中国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本身就是对人类社会进步和奥林匹克运动的贡献。我们期待在 20 世纪和 21 世纪会面之际,中国能从亚特兰大手中接过承办奥运会的接力棒。
个人分类: 信笔涂鸦|4699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00: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