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抑郁症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健身畅谈一:运动与我(科学网“枫枫桥”)
ljry8044 2010-10-25 07:15
枫枫桥 我与运动是有缘分的,当我身体欠佳,或者是我的人生遭遇重大挫折的时候,运动与我有意义。 我从记事时候起,就知道自己气管不太好,很小就有支气管炎了,是什么原因,我真的不是很清楚。记得小时候,我的屁股经常是不敢好好坐着的,因为常打青霉素注射针,真疼,等我稍微好一点。我在上初中三年级的时候,就住校了,很偶然,可能是为了晨读英语吧,我每天早上开始跑步了 。等我上高中时候,我已经坚持长跑一年了,好像就在那个时候,我发觉,长跑可以改善呼吸系统,我因为气管炎而佝偻身体的习惯得到了改善(博主备注,我也是,呼吸系统不好,小时候一年有四个月鼻子、咽喉发炎,后来跑步锻炼,症状基本小时了,我也因此成了5000m长跑好手) 。气管不太好,伴随我很久了,现在如果天气特别寒冷,我不注意而受凉的时候,我的气管也会感到紧,有嘶嘶的感觉。不过,通过长跑我知道,跑步可以增加肺活量,可以增强体质,可以不让我听到难受额嘶嘶声。 我在高中时候经常跑步,上了大学后,也坚持参加一些活动,所以,上大学阶段算是我人生身体比较好的状态。 读博士和运动最密切的事件,要属抑郁症了, 08 年我因为各种原因抑郁症症状非常明显。从那个时候起,我开始密切关注我的身体状况。我最初是每天傍晚散步一个小时,就是为了忘记萦绕在脑海里我思考的科研问题。 后来,我住的宿舍调换了,我换到了靠山近的宿舍。宿舍真的太冷了,我 09 年 7 月份搬进去住,当时还是夏天,很凉快,可是,我竟然有好几天肚子疼,很奇怪,没有原因,最后才搞清楚,宿舍太凉了,我被凉着了。没有暖气的 10 月份,也就是现在,如果我在宿舍看一天电脑,我就感觉自己手脚冰凉,很是难受,所以,我开始增加运动,我开始在傍晚爬山了,除非天气特别不好,否则我都会坚持一下,虽然可能有时候身体状态不好,一开始爬的时候,很难受,但是,等运动完毕后,真的感觉舒服了,我要是每天爬山,就可以保证,在宿舍待着,不觉得难以忍受寒冷,所以,我坚持爬山了。当然,偶尔开学的时候,我没有马上爬山,因为放假回家不怎么运动。但回学校有条件,我就爬山。我写论文的时候,我都是傍晚爬山,但现在,我每天睡的很早,晚上也不会太用脑力,我就早起爬山了,我感觉很好。起码出完汗,浑身轻松。而且,我也开始在运动后,慢慢的抻腿,舒展身体,感觉柔韧性在恢复,我原来身体的柔韧性很好,我读大学的时候,可以下腰,甚至我的上肢力量很好,我可以正面向上撑单杠,可以做到自己想做几个就做几个,好像不费劲,特别是我的腰腹力量比较好,我的腿部爆发力比较好,现在我感觉经过三个月的休养,我在慢慢有所恢复的。 因为以前的身体还不错,保证了我读博士期间,做实验所需的体力,做实验真的很累,写论文也不轻松,但是,这一切都过去了,现在我开始深深体会运动对我生命的意义。我想,运动是我生活的一部分。目前我的身体状态属于亏空太多的状态,去年年底我发觉自己心脏不太好,而且,气血两亏。所以,我开始注意加大调理的力度,吃中药,加强锻炼,注意情智调整,我想,这样我可以更好的面对未来工作的挑战,我从未觉得,锻炼身体是耽误时间,因为其实你再怎么难的工作,也不需要你弄得天天都是熬夜的状态,真的没有那个必要。着急上火,那都是假象,你以为你熬夜啦,或者损耗身体,可以干的更好,其实只能更糟。 不过我没有什么运动天分,我也谈不出更深刻的东西,我只知道运动很好,但我没有什么天分,太复杂的运动,我都学不会,不过,我还有一项纪录,还可以说一下,就是上初中时候,我一周之内学会了自行车,在小学的时候,我们很多同学都会骑车,可我不会,可是我们初中离家里有十多里路,必须骑自行车,所以为了上学,我一周之内就学会了,真是奇迹。我去年学了四次游泳,可我还是没学会,四肢不协调,即使能在水里飘起来,只要一动,就沉底了( 博主备注: 其实是一动就忘记控制呼吸,吐气了。人的密度与水大致相当,吸足气后一般比水更低,不会下沉的,但吐尽气后,则容易沉底),所以,现在我只能依靠游泳的辅助用具,到水里面扑腾一两个小时。呵呵,希望将来我能学会游泳。
个人分类: 修身畅谈|4306 次阅读|12 个评论
抑郁症基因疗法的研究动态与信息分析
xupeiyang 2010-10-24 18:22
ScienceTM:情绪调节蛋白指向抑郁症的基因疗法 http://www.bioon.com/biology/cell/460487.shtml http://www.gopubmed.org/web/gopubmed/1?WEB018cpyq77fdf1fIeI1I00h00100090000rl 931 documents semantically analyzed top author statistics 1 2 Top Years Publications 2009 131 2008 125 2010 90 2007 85 2006 78 2004 75 2005 64 2003 44 2002 41 2000 35 2001 34 1998 31 1999 22 1996 12 1995 12 1997 10 1994 9 1993 9 1992 6 1990 5 1 2 1 2 3 Top Countries Publications USA 276 Germany 93 Japan 88 Italy 68 Canada 44 United Kingdom 44 China 34 Taiwan 25 France 23 Netherlands 19 South Korea 19 Sweden 16 Australia 13 Spain 12 Finland 11 Poland 10 New Zealand 9 Brazil 8 Denmark 8 Israel 8 1 2 3 1 2 3 ... 15 Top Cities Publications Munich 35 Milan 34 London 22 Bethesda 21 New York City 18 Seoul, South Korea 18 New Haven 18 Taipei 16 Los Angeles 15 Tokyo 13 Boston 11 Montreal 10 Philadelphia 10 Chicago 9 Toronto 9 Stockholm, Sweden 9 San Francisco 8 Ann Arbor 8 Bologna 8 Dallas 8 1 2 3 ... 15 1 2 3 ... 21 Top Journals Publications Prog Neuro-psychoph 29 J Neurosci 21 Mol Psychiatr 21 Biol Psychiat 20 Neurosci Lett 17 Neuropsychopharmacol 17 Pharmacogenomics J 15 Neuropsychobiology 14 Biol Psychiatry 14 Brain Res 13 Psychiat Res 12 Am J Med Genet B Neuropsychiatr Genet 11 Neuroscience 10 Pharmacogenet Genomics 10 Am J Psychiat 10 Int J Neuropsychopharmacol 9 Eur Neuropsychopharm 9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8 Int J Neuropsychoph 8 Prog Neuropsychopharmacol Biol Psychiatry 7 1 2 3 ... 21 1 2 3 ... 323 Top Terms Publications Depression 738 Genes 731 Humans 677 Antidepressive Agents 454 Patients 440 Animals 422 Adult 331 Depressive Disorder 289 Middle Aged 264 Serotonin 261 Genotype 261 Gene Expression 254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s 248 Depressive Disorder, Major 222 gene expression 219 Therapeutics 205 Proteins 195 regulation of gene expression 194 Alleles 194 Polymorphism, Genetic 193 1 2 3 ... 323 1 2 3 ... 223 Top Authors Publications Serretti A 32 Smeraldi E 22 Duman R 16 Lorenzi C 15 Zanardi R 14 Hong C 13 Yu Y 11 Manji H 10 Cusin C 10 Baghai T 9 Holsboer F 9 Rossini D 9 Rupprecht R 9 Tsai S 9 Lilli R 9 Kang R 8 Bondy B 8 Chen T 8 Binder E 7 Kennedy M 7 1 2 3 ... 223 publications over time
个人分类: 信息分析|4249 次阅读|0 个评论
调气、养精、御神和捉鬼——中医的核心竞争力
sheep021 2010-10-8 15:52
按:一点心得。 敞帚自珍 ,贴出来共赏。不 信中医者,不用看此文,看了也看不懂,徒生烦恼。信中医者,若有疑问,可以提出,大家切磋一下。 1 调气: 在古代,气有三种写法,含义各不相同。加上这个简体的气字,共有四种写法。如上图所示。 人活一口气。无论是西方的上帝造人还是东方的女娲造人,最后画龙点睛的一笔都是朝着做好的泥人吹一口气,泥人便被灌注了活力,活了起来。否则就永远只能是个泥人,连植物人都算不上。古代造人者都深谙此道。现在也有人说,可以利用高科技制造人造生命,我估计距离成功也就差一口气了。但就这一口气,可不是高科技能提供的。 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赖以气机的升降出入正常。如肺的宣发与肃降,肝的升发条达,脾之升清运化,胃之降浊受纳以及肾水上济、心火下降等等无不与气机的升降调畅有着密切的关系。气机升降失常,百病乃生。所以《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人生病就是正常的气机气的升降出入遇到了问题,出现了异常:或该出不出、或该入不入,或该降不降,或该升不升。 治病必求于本,就是必须在恢复气机的升降出入上下功夫。有时候,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良药。一句话,一巴掌都能治病。当然了,时机不当,话不投机,也能致病。 《素问举痛论 》帝曰:余知百病生于气也, 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九气不同,何病之生?岐伯曰: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不行矣。寒则腠理闭,气不行,故气收矣。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 喜则气缓是指过喜使心气涣散,神不守舍,精神浮荡,气机弛缓。喜为七情之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在脏为心在志为喜,喜伤心,喜为心之志。《医碥气》说:喜则气缓,志气通畅和缓本无病。然过于喜则心神散荡不藏,为笑不休,为气不收,甚则为狂。心藏神,心神散荡,喜笑不休则伤心。    七情中的喜,是心情愉快的表现。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有高兴的事可使人精神焕发。但是高兴过度就会伤心,中医认为心主神明,心是情志思维活动的中枢,超乎常态的喜,会促使心神不安,甚至语无伦次,举止失常。如《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故事,就是讲他数十年寒窗不得志,一旦中举,高兴得举止发狂,疯癫而目不识人。这就是中医所谓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狂者意不存的原因。另外,过度喜悦能引起心跳加快,头目眩晕而不能自控,某些冠心病人亦可因过度兴奋而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因此,喜乐当适度。喜则意和气畅,营卫舒调,但过度会走向反面。 2 养精,御神 这个是中医理论核心中的核心,《黄帝内经》前几章基本都是在讲养精御神,故此处简言之。 《素问生气通天论》: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围也。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故积精可以会神,全神亦可以积精。故经云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如果一个人以妄为常 ,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再加上逆于生乐,起居无节,则必然半百而衰。 3 捉鬼 中医会捉鬼? 这是俺的发明。中医不仅能捉晚上的鬼,也能捉白天的鬼。白天还有鬼? 别怕,别怕,对于正人君子来说,鬼也不伤人啊。《老子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 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治大国像烹小鱼一样,简单易行,关键在于道。有了道,鬼怪与圣人皆不伤人,则天下自安。 这还真有点为人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门。 言归正传,中医,治病救人,咋能捉鬼呢? 因为有些疾病是鬼怪作崇。其实,鬼怪作崇也是迷信的说法,这世间哪有鬼怪呢? 所谓鬼怪作崇的疾病只不过是人的精或神犯病而已。这类病统称为精神病。白天的鬼叫魄,夜晚的鬼叫魂。 《黄帝内经》说: 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 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 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由此可见魂魄不过是精神的中间产物而已。也可以说,魂魄即精神,即一气往来、出入。这也说明中医的核心优势:调气、养精、御神和捉鬼是一脉相承,一气相通的。 由此,我有个想法:魂(云鬼)既然是夜间的鬼,魂病多在夜间,如梦游、癔症等。治当疏肝养血为要。(肝主血,与胆相表里),医案参见: 别让你的孩子梦游丢了梦游症及中医验案 魄(白鬼)既然是白天的鬼,魄病当多发生在白天,如弃衣而走,登高而歌,狂笑不休,治当泻肠降气为要。(肺主气,与大肠相表里),这些疾病多伴有严重的失眠。医案参见: 三月桃花癜 但除梦游之外,很少有疾病会分睡时与清醒之时,往往更复杂一些,魂魄同病(不出即不入,不升即不降,反之亦然),因此白天晚上都病,参见: 灵魂纠缠:人兽之变,相差几何? 鬼病即魂魄之病,即精神之病,即五脏(肝肺心肾脾)之病,亦即气血之病。 中医既然可以治这些鬼病,当然也可以说中医能捉鬼了。 西医不但没办法治这些鬼病,而且连检查也查不出个所以然来。西药是用药物直接控制患者的神,他不是让你的神明,而是让你的神受控于药物,使神昏。因此经过西医西药的控制治疗,往往元气大伤,病情恶化。因为它不是从人作为一个整体,从形、气、神的整体上对活生生的人去做合理的协调,而是服用西药直接作用中枢神经系统,这虽然能让身体是老老实实,但却使神更昏沉,而病的内因依然存在。 百余年来,西风东渐,科学强国、废除传统文化、废除中医之声不断,为何中医至今流传,未被废除?因为中医有西医所不具有的核心竞争力调气、养精、御神和捉鬼。因此, 只有中医才能挽心灵大厦于将倾, 随着 精神病时代的来临( 不治之症竟然是抑郁症: 心灵感冒折磨全球,中国有一亿心病患者 ),以调气、养精、御神和捉鬼为核心竞争力的中医必将大有用武之地。这正是: 科学中国凄凉地,百十余年险葬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更多: 人为啥会生病?兼谈中西医的区别 中药为什么能治病,以及什么是中药 精神病时代已经来临,谁将挽心灵大厦于将倾
个人分类: 感悟中医|1076 次阅读|6 个评论
全球1.5亿人患抑郁症
xupeiyang 2010-10-8 13:19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7日在日内瓦出席《精神健康手册》发布仪式时呼吁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精神健康问题。陈冯富珍援引世卫组织的研究数据说,全世界约有1.5亿人受抑郁症困扰,1.2亿人存在酒精依赖造成的精神问题。此外,每年约有100万人因各种精神问题自杀。
个人分类: 精神病学|3058 次阅读|4 个评论
精神病时代已经来临,谁挽心灵大厦于将倾
sheep021 2010-10-8 10:42
南怀瑾说:19世纪威胁人类最大的是肺病,20世纪威胁人类最大的是癌症,21世纪威胁人类最大的是精神病。现在是精神病开始的时代了,我发现很多年轻的孩子们精神都有问题了,归结起来是教育的问题,一个国家、社会的兴衰成败,重点在文化,在教育。 此言不虚。看看周围那么多抑郁的、梦游的、跳楼的、杀人的,有腿有脚却会爬不会走的、有事没事乱吃药的,甚至还有只吃药不吃饭的。是不是都算是精神病呢?而更要命的是,这些病人到医院里去一般是检查不出病因的,最多医生会说基因缺陷、遗传因素等等,再开一些治疗精神病的药物敷衍了事。 不治之症竟然是抑郁症: 心灵感冒折磨全球,中国有一亿心病患者 四肢无力美少女,爬到上海寻病因 灵魂纠缠:人兽之变,相差几何? 三月桃花癜 胶囊小姐无性生活 新职业病困扰上海女白领 其实,所谓的不治之症不过是治不得法而已。就像四川那个蛇娃,去了多少大小医院,均告不治,但在一个民间中医的 手里,几针就扎好了。 就像因郁症吧,医圣张仲景对 抑郁症 认识是非常独特的,他是一种形神合一的观点来看待这个疾病,因此 抑郁症 这个症状虽然纷繁复杂,但是从中医角度来看,它只是症状,而它的产生是和脏腑功能失调,和气血亏虚有关。 所以,精神病从神、魂、魄等角度来认识,则根本就不是什么怪病和不治之症。这样的医案非常多: 梦游症及中医验案 从精神病和神经病看中西医的区别 更多: 附1:南怀瑾:现在是精神病开始的时代 现在是精神病开始的时代了,我发现很多年轻的孩子们精神都有问题了 19世纪威胁人类最大的是肺病,20世纪威胁人类最大的是癌症,21世纪威胁人类最大的是精神病。 我常常感到, 国家亡掉了不怕,还可以复国,要是国家的文化亡掉了,就永远不会翻身了 。因此,我这几年提倡小孩子们要读书,要背书。 现在的教育演变很有趣,小学读的书,到了中学没有多少用了;中学的书,到了大学没多少用了;大学的书,留学又没有多少用处了,不晓得读的什么东西。 人家说我有学问,我就笑,实际上一辈子在外面卖弄的,就是13岁以前的东西。比如《资治通鉴》,13岁以前我已经圈点过3次了。以前我们读书,像现在朗诵白话诗一样,朗声念出来,唱的。到了现在,比如《资治通鉴》,提到哪一段,心里就会现出那个影像,甚至在哪一页,哪一段,都还记得。 对目前的教育,我的感慨非常大。如有哪一位学者研究教育的,把推翻满清以后的教科书找出来,对比研究,会发现这个时代的变化太大了。今天编的教科书,在我看来,讲句不好听的话,不屑一看。这个教育怎么办?尤其看到现在的小孩子们,书包背得很重,大家的目的,都是为了考试。 在中国文化里教育的目的,《论语》有句话: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代读书人为自己的兴趣读书。现在读书不同了,为别人读书,为家庭读书,为父母读书,为社会读书,为求职业而读书;这个差得很远了。 现在的孩子,读书是为了什么?好像是为了社会的荣誉,为了一个文凭,为了找一个地方休息一下脑筋来读书。那也是今之学者为人,是为别人读书,不是为自己读书。 我现在发现, 几十年教育的演变,不但读的书没有用,还浪费了孩子们的脑筋,把孩子们的身体都搞坏了。这样教育下去,很多小孩子会变成精神病,我看这很严重。 所以我常说, 现在是精神病开始的时代了,我发现很多年轻的孩子们精神都有问题了,归结起来是教育的问题,一个国家、社会的兴衰成败,重点在文化,在教育。 选自《南怀瑾讲演录》 附2:抑郁症漫谈: 抑郁症 是现代西医学用的名词,从字面上可理解为抑制郁闷.表现为情绪的低落,言语减少,精力丧失,疲乏无力,消极悲观,自我评价过低,甚至企图自杀等等. 抑郁症 应大致属于中医郁病的范畴,或也可以和中医中的癫有兼容的部分.类属于郁的病例,据统计,约占综合性医院门诊人数的10%左右。在《杂病源流犀 诸郁源流》中说:郁,脏气病也,其原本于思虑过深,更兼脏气弱,故六郁之病生焉。这句话或许说出郁病的根结。脏气弱是发病的内在因素。而思虑过深,这个思虑就象是佛家讲的妄念,是一些虚妄的,不合适宜的念头,而这又是最消耗人能量的。你的身子骨本来就有弱的一面,而头脑中的妄念又要大量消耗你的能量。如果头脑是中央,你的五脏六腑是地方,在精气神的沟通线路上出问题,出现或积或滞或结,按照《丹溪心法》就会有气、血、火、食、湿、痰,六郁的说法。 在《古今医统大全 郁证门》中说:郁为七情不舒,遂成郁结,既郁之久,变病多端。变病多端,古今这个变是有不同的。西医学的介入,绝大多数患者长期、大量服用西医的抗抑郁的药物,无异于饮鸩止渴。象三环类抗抑郁剂,或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多是作用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对中枢神经系统进行调节。象是镇痛剂,头脑不感觉痛了,而引起疼痛的因素尚在。这时的头脑是个傀儡的中央政府,我们看长期吃抗抑郁药的患者,对身心的伤害是很大的。 我想主要从腹诊和用温阳治疗的方法来说一些观点和临床体会。 1,腹诊是中医传统诊断方法之一,而中医在临床上已很少应用,几乎已淹没于现代西医学的腹部触诊。当我们去触摸腹部时,头脑中想象的多是具体的内部器官,而缺少的是经络和气的观念。 望、闻、问、切,腹诊属于按诊,是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素问 调经论》中说:实者外坚充满,不可按之,按之则痛。。。。。。虚者聂辟气不足,按之则气足以温之,故快然而不痛。《灵枢 水胀》中说:以手按其腹,虽手而起,如果水之状。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有更多的腹诊的论述。 在《通俗伤寒论 按胸腹》中:《内经》云:胸腹者,脏腑之郭也。。。。。。故胸腹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源,若欲知脏腑如何,则莫如按胸腹,名曰腹诊。而腹诊从哪里入手呢?我们看《厘正按摩要术》中的一段话,诊腹之要,以脐为先。人身之有脐,犹天之有北辰也。故名天枢,又曰神阙,是神气之穴,为保生之根。徐按之而有力,气应手者,内有神气之守也。若按之而气不应者,其守失常也(《阳山》)。肚脐很重要,是人在出生前和母体沟通最重要的通路。有一个先天的生物场在这里,是身体机能优劣重要的体现部位。 在临床中,做腹诊,中年人,十之六七,肚脐四周会有痛点。而从心口到肚脐,有痞结者,尤其接近心口,多会有情志的问题了。这个痞,《说文解字》说:痞,痛也。而《伤寒论》149条说: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伤寒论》中的痞,或指自觉症状,即窒塞感;或指腹内的肿块,即痞块,这是体征;此外,痞也指气机阻滞不通的病机。结,是凝聚的意思,可理解为有重压感,如有物结聚于里。 今年4月,为一大姐做腹诊,肚脐左侧有痛,在心口下有四指长,小米粒大小宽的条索状物。我对她说,你心中有抑郁的感受啊。大姐对答,自从我儿子死了,我一直不愉快。你到是第一个说我抑郁的医生。为其针,取上脘穴,本来还欲取肓俞穴。这大姐呼到,够了,够了。已经满腹都是得气的针感。这是个对经络和气极其敏感的人,也是这一段时间,我留针候气,用穴最少的患者。针毕,自然周身舒畅许多。 2005年夏天,一位亲戚的男孩请我诊治,是个中学生。在学校和同学闹矛盾,之后出现精神抑郁的症状,整日呆滞,常喜闷睡,不与人接触,有时又行为对抗。为其诊,舌苔白腻,脉象细滑。触摸其胸腹,汗渍滑湿,手在腹部略停,肤肌寒湿。我用一小型的红外线热疗仪为其照射腹部,虽在盛夏,却诉说很舒适。 在《难经》中说:重阴者癫,重阳者狂。在《金匮》中说:见于阴者,以阳法救之。我们在临床中,可以体会 抑郁症 的患者,病前在性格和体质上多见阳虚的征象。而 抑郁症 患者,在看中医前,多数已接受了西医药物治疗,有些还多次用了电休克的治疗。西医抗抑郁的药物,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对人体的影响,用中医的语言讲,多是损伤人体的阳气。而电休克,也是一样。在《素问 生气通天论》中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 在临床中,我们用理气开郁,化痰散结,效果并不理想。再者,有了西药、西医电击之后的郁证已非昨日之郁证了。我在临床上用温潜的路子,初步应用,有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师民国祝味菊,四逆汤(附、草、姜)加灵磁石,龙骨、牡蛎等诸药,引温暖药达到下焦,追复散之元阳,滋不足之真阴。 用针灸,来调节冲任两脉,针任脉之膻中至关元诸穴,肚脐这条横线,取肓俞、天枢、及带脉。轮换用艾用灸法温通。冲任气脉开了,四逆汤纳下更为便捷。 狂躁 抑郁症 、焦虑症和精神分裂症在西医学被列为精神失常。在中医学中一般把精神失常分为癫、狂两种形式。在《黄帝内经 灵枢篇》中癫狂第二十二中是这样叙述的. 1) 癫疾始生,先不乐,头重病,视举目,赤甚作极,已而烦心。候之于颜。取手太阳、阳明、太阴,血变而止。 这里的癫疾大致是抑郁的状态,在刚刚发生时,先是感到闷闷不乐,头沉重,两眼往高处看,且发红,心绪烦乱。这时医生怎么处理呢?候之于颜,观察其颜面的表情,取手太阳、阳明、太阴的穴位,运用手法。血变而止,看来是要用放血疗法的,放出的血可能一开始暗红、粘稠,为什么这么推测呢?你看上文,赤甚作极,气血应是有淤滞的,有邪实。血变,应是变为鲜红,变为正常的时候,就停止治疗。 古人是用刺血的方法来对治的,能行吗?有什么道理呢?手太阳小肠经,是和手少阴心经相表里的。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手阳明大肠经和手太阴肺经相表里的,肺主魄。神和魄代表人精神活动的不同层面。相表里是什么意思呢?打个比方,就象一个一居室,有一厅一室。厅在外,是腑,室在内,是脏。这样一对脏腑,相互协调,会主导一种情志活动。如小肠和心,主神。大肠和肺,主魄。通过对手太阳、阳明、太阴经的调整,就起到一个安神定魄的作用。 神魄,怎么观察它们的存在呢?我们平常说眼神,观察一个人的神,往往是通过眼睛的,视举目,赤甚作极。而魄呢?我们说一个人有魄力,内在的这个人肺气要足。外形上,胸的轮廓会充实。有个成语叫小肠鸡肚,形容人狭隘小气。当然,不是人的个子高,魄力就大。许多作成大事业的人物,个子矮小,气度伟岸。人体形态是有个比例的,内在是讲究气质的。 有个成语失魂落魄,魂失了,还可以找回来。而魄落了,人就要完蛋了。落魄,从那里落呢?从大肠向下落。怎么证明呢?在老辈的经验中,人溺水救上来,先怎么处理呢?是要先看肛门松没有松。肛门在中医里被称为魄门。肛门松了,魄丢了,一般不好救了。肛门没有松,魄没有丢,要赶紧用东西堵住肛门,不让魄从肛门出来。不要轻视这个方法,是管用的. 为什么调整手太阳小肠经和手阳明大肠经会对情志有调整呢?我想还是拿西洋人的一个新的研究结果来左证吧,2000年,伦敦大学科学家戴维 温格特教授提出神经元胃肠学科,认为胃肠有可能成为人体第二大脑。因为他的研究结果发现,神经元细胞除主要集中在大脑外,还大量聚集在肠胃。而我们的古人早在几千年前就知道了脏腑和神志的关系。这也可做为我在前面强调从腹论治的左证。 而《内经》上讲的是取手太阳、阳明、太阴,应是在上臂,腹部主要是足阳明胃经和冲任二脉啊!我们看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环循胃口,上膈属肺。。。。。。在对气血的调节,直接取腹部的经脉会更直接。在后面,《黄帝内经 灵枢篇》癫狂第二十二中,癫疾始作,比始生更进一步时,也强调用足太阴、太阳、阳明。 我们再看一个条文治癫疾者,常与之居,察其所当之处。病至视之,有过泻之,置其血于瓠壶之中,之血发时,血独动矣,不动,灸穷骨二十壮。穷骨,骶骨也。 这里讲用灸的方法,灸骶骨。在西医的解剖学中,在骶骨和尾骨,到了脊髓的尾部,下面就是终丝和马尾。在临床上,患者尾骨骨折了,有些西医就说,问题不大,如果是未生产女性,在生小孩时对打开产道会有影响,其他不要紧的。但我们发现,有一些人在尾骨受伤后,就出现头疼的问题了。查找原因,其实是尾骨损伤引起的。所以我们不要轻视尾骨的损伤,一定要积极处理。终丝和马尾对脊髓和脊神经的影响是不能忽视的。 在传统练功中,站庄时,头要中正,尾闾也要中正。有一句口诀尾闾中正神贯顶。尾闾要中正,神气才会贯通头脑,头脑才会灵明。要把骨髓洗,先从站庄起。通过站庄,会对脊髓,脊神经,脑脊液、脑血管都会有良性的调节。在前苏联,科学家做一个实验,把脑脊液从脊髓抽出来,在注射进去。达到什么目的呢?说是通过脑脊液活动,可以起到对脑的一个按摩作用。 我在这里是想说明灸骶骨,是对脑神经有调节作用的。 2,我们再看癫狂第二十二中对狂的论治。 狂始生,自先悲也,喜忘、喜怒、善恐者得之忧饥,治之取手太阴、阳明,血变而止,及取足太阴、阳明。 在这里讲,狂证开始发生,患者先是悲伤,记忆力差,容易发怒,常常恐惧。怎么治疗呢?取手太阴、阳明的穴位,再取足太阴、阳明的穴位。 后面又讲述,狂证发作时,少卧,不饥,善骂,狂言,善笑,目妄见(幻觉),耳妄闻(幻听),治疗时,也是以取手太阴、太阳,足太阴、太阳、阳明等。 狂证刚刚发作,还不太有以上明显症状,古人怎么处理呢? 狂而新发,未应如此者,先取曲泉左右动脉,及盛者见血,有顷已,不已,以法取之,灸骨骶二十壮。 曲泉穴是足厥阴肝经的穴位,曲膝,在膝内侧横纹头上方凹陷处。这个穴,是肝经的合穴。中医里讲五输穴,在十二经脉肘膝关节以下。古代医家把经气在经脉中的运行情况比作自然界的流水,来说明经气出入和经过部位的深浅及其不同作用。五输,井、荥、输、经、合。经气象水从井里流出来,所出为井 ,井是水的源头。刚出的泉水微流,就是荥,水流由浅入深,就是输,水流由浅入深,就是输。水在河流中畅流,就是经。经气充盛,进而深入,汇合于脏腑,如百川入海,就称为合。曲泉合于五脏,滋始于肾,环绕于血海(曲泉穴的斜上是脾经的血海穴),有清泉自然生发之力,养气含其中。。。。(《会元》) 及盛者见血,有顷已,属于实证,血脉盛,泻出血,不久就可以见好了。不已,以法取之,灸骨骶二十壮。不见好,就要,灸骨骶二十壮,在骶骨的部位灸二十壮。这里又提到用灸的方法。 狂证,开始多是阳证、实证。得病久了,会有阴证、虚证的趋势。我们看癫狂第二十二最后两条怎么讲。 少气,身漯漯也,言吸吸也,骨浚体重,懈情不能动,补足少阴之经也。 短气息短不属,动作气索,补足少阴,去血络。 这里是讲气血衰弱了,就要补足少阴肾经。如果有淤血,也是要去掉淤血。 3,癫狂证自古有之,历代医家也在阐释他们的理念和治法。我们看看清末的几位医家的讲法。 (1)河北盐山人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人之元神在脑,识神在心。无病之人识神与元神息息相通,是以能独照庶务,鉴别是非,而毫无错谬。乃有时元神、识神相通之路有所隔阂,其人之神明艰险失其所用,恒至颠倒是非,狂妄背戾,而汩没其原来之知觉,此何故也?盖脑中之元神体也,心中识神用也。人欲用其神,自脑达心;不用其神明,则由心归脑。若心脑之间有所隔阂,则欲用其神明,而其神明不能由脑达心,是以神明顿失其所司。而究其隔阂者果为何物,则无非痰涎凝滞而已。 我们讲一下元神和识神的概念。两精相搏谓之神(《灵枢 本神》)父母的精血相合,形成这个与生俱来的神,称为元神。而后天获得的意识活动称之为识神。人在出生时,哇地一声,先天元神隐退而后天识神接替,先天元炁隐而后天呼吸之气现。识神是元神的具体体现,识神中寓有元神。 在《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头者,精明之府。精明就是神明,脑是头的中心,神明是藏在头脑中的。而《素问》灵兰秘典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神明是藏于脑中,而发露与心。所以说是出而不说藏。 我们有时说心藏神,是指藏的识神,是后天获得的意识活动。我们举一个例子,在早些年的《参考消息》上有这么一个报道,在英国有一位女士,做了心脏的置换手术,换的是一个伙子的心脏。这个小伙子生前爱酗酒、飙车,因此出车祸而亡。这位女士在换心不久,也出现爱酗酒、飙车的爱好。爱酗酒、飙车。积神于心。。。。(《灵枢 五色》)神,人的情志,也是有一定的物质性,是可以积淀在脏器中。《聊斋》故事中为笨书生换心也是有其理论依据的啦! 今天翻读我在1990年代的学习笔记,是这样记录的,老师讲现代医学的脑电图,可以查到六七个月的胎儿有周期出现阿耳法波,但实际上脑细胞并未对外界起能动反映,是无识无知的状态,而胎儿的神经活动主要是下意识的肢体活动,更多的是心脏自律神经的活动,窦房结是这一自律活动的控制点,这也许是心藏神的先天根据吧。作蛙的心脏实验,心脏离体后,我们观察到在窦房结的主导下,还可以有一段时间的兴奋和收缩。这是心脏的自律神经的活动,而这一神经活动的控制点在在窦房结。这就增进了我对心藏神的感官的认识。 张锡纯讲隔阂在心和脑之间的是无非痰涎凝滞,这个痰涎凝滞,有不有形和无形之分。现代人一想就是有形的东西,所以不能全面,多维的去理解中医的内容。比如我们在临床中有一种胳膊痛,是痰证引起。怎么治疗呢?要取任脉的中脘(脐上4寸)等穴,胸腹的痰化开,胳膊很快就不痛了. 张锡纯对脉甚洪实者,投之于大剂承气汤,重用赭石辅之,大黄用至一两,名为荡痰汤。有一病例,是张氏治一少年癫狂,服药后下大便连泻七八次,降痰涎若干(应是随大便,下了许多粘粘糊糊的东西吧)。 而张氏对思虑过度,伤其神明,或思虑过度,又暗生内热,心脏之血消耗日甚,以致肝火上冲头部,扰乱神志,不至于疯狂过甚者,用调气养神汤。药物的组成如下。 龙眼肉、柏子仁、生龙骨、生牡蛎、远志、生地黄、天门冬、甘松、生麦芽、甘草、镜面朱砂、铁锈。来养神明,滋心血、理肝气、清虚热。 (2),四川伤寒学家郑钦安在其《医法圆通》中讲到癫狂证时,论述很简约。按癫狂一证,名异而同源(同者在心经也)。癫虚而狂实,癫为心阳不足,神识昏迷。狂乃邪火之横行,神无定主。 郑氏指出,癫者,言语重复,嬉笑无常,做事无绪,皆由心阳不足,神识不清,寒痰易生,上闭心窍,亦使人颠颠倒倒。然专于治痰,便是舍本逐末,不可为法,交通上下,是为治本要法,宜细心体会之。 对狂证,郑氏指出以下夺清热为主。 治癫贵于养正,兼以行痰;治狂务于祛邪,灭火为要。 而今,我们讲的抑郁证,类似于癫证。 就是 一些狂证,多数经过西医的治疗,用西药控制,也元气大伤,变狂为癫了。 西药是直接控制患者的神,他不是让你的神明,而是让你的神受控于药物,使神昏。 因为它不是从人作为一个整体,从形、气、神的整体上对活生生的人去做合理的协调,而是服用西药直接作用中枢神经系统,这个身体是老老实实,是神昏沉,而病的内因依然存在。 服药的患者和家属我想体会是最深刻的. 附件3: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抑郁症验案二则 丁元庆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近年来从阳郁神颓认识和治疗抑郁症,取得初步经验,(详见本报2006年7月13日)提出治疗抑郁症之要在于畅达阳气,通阳可以治心,治心可以调神。以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化裁,取宣通阳气,交通心肾,振奋神机,宁心安神之效。以下报告治验两例。   病案1:贾某,男,35岁。济南人。2004年10月11日初诊。   患者自述睡眠差一年余,入睡困难,睡眠不实,心烦不安,思虑过多,情绪低落,兴趣减少,懒言懒动,体重无明显变化,大便正常。舌淡,苔薄黄腻,脉沉细弦。SDS量表:45分1.25=56.25分,提示中度抑郁。中医等级量表:12分。诊断:抑郁症。辨证:痰热阻滞,阳郁不达,神机失和。治法:坠痰下气,宣阳开郁,振奋神机。处方:青礞石24g,黄芩12g,茯苓30g,沉香粉3g(后入),石菖蒲15g,半夏9g,巴戟天15g,远志9g,天竺黄15g,黄连9g,肉桂6g(后入)。7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早、午温服。   二诊:服药平妥,睡眠好转,入睡较迅速。可睡三四个小时,易醒多梦,醒后难再入睡,睡眠深度浅,晨起困乏,头胀痛,记忆力下降,精力体力尚可,平素易紧张受惊,心烦思虑多,情绪尚可,与他人交流尚可。急躁,激动,坐卧不安,纳可,二便调,口腔溃疡。舌红偏暗,苔微黄腻,脉弦滑。此痰热渐化,阳郁已见宣化之机,治拟宣阳开郁为主,清化痰热次之,共求神机之振奋。处方:桂枝12g,生白芍24g,炙甘草9g,生龙牡各24g,茯苓30g,巴戟天15g,石菖蒲15g,酸枣仁30g,东白薇24g,黄连6g。7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早、午温服。   三诊:睡眠大有改善,较深沉,晨起精神情绪均好,偶感胸闷阵作,今年共发作2次,口气秽恶,大便正常,口疮愈合。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此阳郁已展,郁热未尽,上法继近,略佐清疏。处方:上方去黄连,加桔梗12g。6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早、午温服。   四诊:病情稳定,微有反复,睡眠略欠深沉,似睡非睡,白天烦躁,有时颈项部沉紧感,双太阳穴胀痛。胸闷、心慌未作。精力体力可,但无法入睡,白天困乏,纳可,二便调。情绪可。舌淡红,苔薄黄,脉沉弦。SDS量表:35分,中医等级量表:4分。时值小雪,天阳闭藏,人身阳气应之而不得宣达畅行,故症状出现波动,当属正常。上方去寒凉,加辛热开碴,以增宣阳开郁之力。SDS量表由56.25分降至35分,中医等级量表由12分降至4分,当属病情改善的有力证明。故处方:东白薇30g,桂枝15g,生白芍18g,茯苓3g,生龙牡各24g,桔梗12g,巴戟天24g,石菖蒲18g,炮附子6g,磁石30g,炙甘草9g,6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早、午温服。1年后随诊,精神情绪好,睡眠正常。   按:中医本无抑郁症之名,当代医家多从郁证认识本病,从肝气郁结论治,有效有不效。观抑郁症之病情变化,一些患者有晨重暮轻之规律。故从《内经》阳气生长规律认识本病,更符合临床实际。   病案2:张某,女,26岁。山东大学学生。2004年11月21日初诊。   患者1年前出现情绪低落,悲伤欲哭,神疲乏力,注意力及记忆力均下降,心烦,脾气急躁,对周围事物无兴趣;已经服中药数月,但疗效甚微。近三个月因情志刺激,致病情加重,曾服用脑蛋白水解物,症状有所缓解。纳差眠差,口干,二便调。神情凝重,表情抑郁,难以释怀。舌淡略红,苔薄腻淡黄,脉左沉细略弦,右弦见滑。SDS量表:48分1.25=60分,提示中度抑郁。诊断:抑郁症。情绪低落,悲伤欲哭,神疲乏力,均为阳郁不达之象。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其注意力及记忆力均下降,心烦,脾气急躁,对周围事物无兴趣,均属阳郁神颓所致。治法:宣阳开郁,畅达神机,宁心安神。处方:桂枝02g,生白芍18g,炙甘草9g,生龙牡各24g,茯苓30g,巴戟天15g,东白薇24g,石菖蒲18g。6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午两次温服。   二诊:精神情绪明显改善,已无明显不适,睡眠正常,口干已不著。面露喜悦之色,肤色亦渐荣润。舌淡红,苔薄根微黄,脉微浮。年轻体强,治疗反应迅速,故取效甚捷。药既见效,毋需更方:上方6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午两次温服。   三诊:症状消失,睡眠好,精力旺盛,学习效果亦佳,口不渴。精神情绪好,为近年来得最佳状态。已满怀信心投入入学考试的准备之中。舌淡红,苔薄微黄,脉左沉细,右弦。证治分析:药以见效,阳郁已开,拟减开郁通阳药之用量,小量缓图。处方:上方改桂枝9g,巴戟天10g,加天花粉9g,厚朴6g。6剂,水煎服,2日1剂,每日早餐后温服。随访半年,病情无反复,正在准备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   按:本案取效之快,难以料想。细思之,除方药对证之外,患者年轻,身体素质好,文化素质高,求治心切,对治疗反应迅速亦有密切关系。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075 次阅读|6 个评论
没有理想可悲可怜
wangdw 2010-9-12 10:02
没有理想可悲可怜 关键词:理想 乐观 自杀 抑郁症 相信自己 兴趣广泛 体育锻炼 近些天,一个关于北大大四毕业生 数学才子 柳智宇拒绝美国麻省理工全额奖学金,选择出家的帖子,在各大论坛迅速传播。在很多人看来,出家是因为看破红尘。可他认为,没有理想、被迫放弃理想和追求的毕业生才是可怜、可悲的。 我同意他的说法,青年都应该有自己的理想。但是,不同意他的选择。理想是人生的原动力,没有理想的人,对上生活就没有兴趣。我们是 60 年代的毕业生,那时的理想都带革命性。后来被分配到东北林场当工人,生活艰苦,工作危险。我也曾经有时放弃过理想,可是,第一,对自己有信心,看得到自己的长处,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第二,乐观点,苦中作乐,自学油画,风琴等,天天体育锻炼,心情好。 1978 年终于盼来了朝思慕想的考研!之后,我的理想在逐步实现中,生活更有乐趣,例如星期天到紫竹园英语角学习口语,等等。 现在的年轻朋友,被高速的物质增长裹挟着前行。 即便曾经拥有理想,但理想总是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年轻朋友们被带上了房奴、车奴、孩奴等各种称号,身上压着新的三座大山。等等这些都在侵蚀着年轻朋友们的理想。 切格瓦拉说:让我们忠于理想,让我们面对现实。马丁路德金说:我有一个梦想。忠于理想的人是值得我们敬佩的。 9 月 8 日是第五个 世界预防自杀日 。 在中国,自杀是总人口的第 5 位死因, 15―34 岁人群的首位死因。中国每年有 28.7 万人死于自杀; 200 万人自杀未遂。我认为,生活压力大,没有理想是主要原因。 专家认为,自杀人群中多有抑郁症,这部分人群都有以下几个特征: 1,有自闭行为,不愿和别人打交道;2,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总认为自己不如别人;3,对周围事物丧失兴趣;4,每天都高兴不起来,整天愁眉苦脸;5,自我评价低;6,睡眠不好,常常会通宵难眠。个人一旦出现精神、心理疾病,应及时治疗。 所以我们说要坚持自己的理想,乐观面对困难。要对自己有信心。不要和别人相比,人比人气死人。要发展自己的兴趣,坚持锻炼身体。 最近还有报道,城固县第一中学一名高一学生在校内学生宿舍楼内上吊自杀。由于父母对其期望值很高,在考进城固一中后,感到学习压力非常大,学校的环境无法适应,所以选择了离开。他觉得自己对不起父母,只能下辈子变牛变马再报答养育之恩。 这样幼小心里压力太大了。这得怪他的父母,不要自己没有做到的要求小孩去完成,对小孩期望值高了,会造成对孩子的压力。那样实际上是害了自己的孩子。大人要明白,以后大学的录取率会提高的,能上大学的人越来越多。而且,条条大路通罗马,专业可供选择的多了。要分开手脚让小孩自由发展。
个人分类: 研究生、大学生|4651 次阅读|3 个评论
心理健康之社交恐惧症
zhangchunyu 2010-7-29 12:27
心理健康之社交恐惧症 读朱健军的文章《头脑里的监工》有感 一直以来,我都是处于自卑的阴影下,说出来谁也不信,我有高学历博士,我有好工作研究所,我有爱人和可爱的孩子,长相也不错他们说的,可是我就是自卑! 从小,我是一个羞涩的小女孩儿,一直躲在家人的后面,直到大学快毕业,认识我的初恋男友,他说他喜欢开朗大方的,不喜欢内向的女孩儿,我才认识到,自己的内向是自己的一个障碍。从那以后,我忽然变了一个人,我变得外向、爽直,招人喜欢的人,我的周围有很多朋友,在工作中,我也一直努力去做,虽然不被认可很烦恼,但是我一直在努力,我又念了硕士和博士,可是我还是自卑! 难以想象,我在近距离和生人或多人说话我会脸红,这个毛病一直在困扰着我,脸红让人感觉你不自信,不成熟,这是一个大毛病,我也一直在找各种办法改掉他!我看过很多的书,包括卡耐基的著作,可是都不管用,直到看到了朱健军的《头脑里的监工》让我一下子明白了,这不是说我自己呢吗? 我时常感觉别人在看着自己,别人看到自己的毛病,总是觉得很不自在,总是想别人怎么看,我的衣服很少有奇特的,我怕别人说,新衣服第一天我不会穿到单位,在家穿自在了才敢穿出来,开会的时候也会莫名其妙的脸红,我曾经想是不是自己的心脏和呼吸系统出了毛病,怎么会这么不自在!现在知道了就是自己脑子里的监工在作怪!朱教授真的是开了一付良药给我,我越想好好干好好说,可是越做不好,是让监工休息的时候了! 心理学方向的书很多,真正解决问题的不是书本上那些晦涩的理论,而是经过专家处理、容易让人接受的知识、道理,而这样的专家才是真正的专家!
个人分类: 社会杂谈|4755 次阅读|2 个评论
谈谈心理健康谈谈抑郁症
热度 1 zhangchunyu 2010-7-28 14:05
谈谈心理健康谈谈抑郁症 心理健康,这个话题有点大,但是说到抑郁症,很多人就点头了,现在的都市人,多多少少都有点抑郁,可以说是郁闷,哈哈!抑郁症,是心理疾病的一种,严惩的情况下,会自杀。我们单位有一位同事,是一位前辈了,听说以前是一位主任,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工作不断变化,最后变为普通人。听了,你也许不以为然,但是听说他已经很久不来上班了,就是由于得了抑郁症,他几度想到自杀,没有办法,他的家人只得二十四小时陪伴左右。有人说他是怀才不遇!心里闷!听说他还有严重的肝病! 我不想妄加评论,但是工作不顺心,大家都有,我也遇到过,如果你真有才,如果你真有能力,你可以选择离开呀,世界很大,何必选择这样的一条路呢?有人说他是家庭不幸福,那更是不可思议了,有家的时候你的重心在家里,离开了,你也应该改变选择,如果你错了,你应该想办法去改正,过程和我上篇文章中提到的一样,我们的时间总是浪费在犹豫与徘徊中,没有行动,如果我们早一点行动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未决影响我们的情绪,影响我们的大脑! 那么,如果我们没有那个能力来解决那些心理问题,我们应该借助于外力,借助于那些能够帮助我们的人和书籍,前几天,有人反映,某单位负责图书馆的新上任的主任把读者推荐的书都给划去了,因为与本单位的专业不相符,我并不是说我们一定要单位来购买,但是我认为作为一个单位来讲,作为一个图书馆应该多买书,特别是读者推荐的书,既然不是个人独有,大家都能看到,为什么不能买呢,难道忘记了,该单位前两年一名博士因为没有被聘用而自杀吗,不就是心理承受能力差吗?平时只知道学习,一旦有点事情,天就像塌下来一样,无法接受事实! 我记得一句老话:开卷有益,这个卷可没说就是专业书,只看专业书,大家不都成书呆子了,在当今这个社会,心理健康已经越来越成为我们生活的一个重要困素,是我们成功的主要因素,我们一定要重视心理健康。本人不是心理医生,不是医学专业,只是谈一家之言!下面是我从网上摘的一点关于抑郁症的解释,仅供参考! 注: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悲观,思维迟缓,缺乏主动性,自责自罪,饮食、睡眠差,担心自己患有各种疾病,感到全身多处不适,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   抑郁症是精神科自杀率最高的疾病。抑郁症发病率很高,几乎每7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抑郁症患者,因此它被称为精神病学中的感冒。抑郁症目前已成为全球疾病中给人类造成严重负担的第二位重要疾病,对患者及其家属造成的痛苦,对社会造成的损失是其他疾病所无法比拟的。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对抑郁症缺乏正确的认识,偏见使患者不愿到精神科就诊。在中国,仅有2%的抑郁症患者接受过治疗,大量的病人得不到及时的诊治,病情恶化,甚至出现自杀的严重后果。另一方面,由于民众缺乏有关抑郁症的知识,对出现抑郁症状者误认为是闹情绪,不能给予应有的理解和情感支持,对患者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使病情进一步恶化。
个人分类: 社会杂谈|5309 次阅读|4 个评论
关注“心病”也许应胜过关注”身病”
cherrylu1960 2010-7-4 18:50
心理平衡是健康的基石之一,关于这个,已没有人怀疑。谈到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人人都可以举出一大堆实例,其中最多的实例包括,但凡活得长的老人,个个都是心胸开阔、性格随和、心地善良,没有一个健康老人心胸狭窄、脾气暴躁、鼠肚鸡肠。 比起心理影响,吃什么不吃什么,吸烟还是不吸烟,似乎都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可见,要想活得长、活得好,心理健康离不了。 被多数人接受的现代科学,是强调人的身心统一,因此有了身心健康之说,强调只有身体和精神都健康,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健康。(关于精神系统及其作用问题,实在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今天在这里不准备讨论这个问题) 怎样才能做到真正的心理平衡?怎样才能避免精神疾患的发生,这的确是个极其复杂的问题。也的确是一个应该引起更多关注的科学问题、社会问题。也许,关注心病应胜过关注身病。 当下,我们天天喊要身心健康,要保持平和的心态,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真的不容易,何况在如此复杂的社会环境下,看看每天有这么多人选择自杀或去杀人,真的既痛心、又担心。 事实上,再开朗的人,也会有遇到有坎儿感觉迈不过去的时候,比如像俺这样还算开朗的人,不想活了这几个字也不是绝对没在脑子里闪现过。所幸的是,一般人心理调节能力正常,能自我解脱,所以,多数时候,不想活了这几个字,不过是说着玩儿,是一种情绪的释放,在某些情况下,也是一种寻求帮助的信号。 按照科学的说法,身体和精神两者互相影响。情绪可通过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生理反应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影响。进一步说, 我们情绪的波动 是 透过自主神经系统来控制五腑六脏的机能;透过脑下垂体主宰各内分泌系统;也透过免疫系统影响全身的免疫功能 。 但反过来,身体的生理变化对精神也会产生影响,这个可能较少引起人们的关注吧。比如,关于抑郁症,许多妇女产后会得抑郁症,除了心理因素,与产后激素水平的下降有很大关系,研究还表明,抑郁症的遗传倾向也比较明显。 事实上,关于抑郁症这个已引起自杀主要因素之一的精神疾病, 一般人常因种种的误解而讳疾避医 ,加之周围的人偏见, 导致情况进一步恶化及慢性化 , 延误痊愈的良机,这个现象太普遍了。 但于某些由于生理、遗传因素,心理调节能力差的人,往往缺少必要的、及时的心理援助之手的帮助,他们是不幸的,更是值得同情的。 有一件事给俺的触动很大。 读研时的一个外地女同学,虽然不是一个专业,也不住一个宿舍,关系还是不错的,晚上经常一起散步什么的。后来这个女生因为谈男朋友的事,受了点刺激,开始变得自言自语,说话颠三倒四,人也有点目光呆滞,遗憾的是,同宿舍的人开始厌恶她,不理她,甚至拿她当作取笑的对像。因为俺仍然找她一起去散步,还曾遭到别人的嘲笑,总之,这个可怜的女生被孤立了。由于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到了快毕业的时候,她的病发作越来越厉害,开始严重焦躁,甚至大哭大闹,最后被送进安定医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结果住院治疗大半年,延误毕业答辩,至第二年夏天来校补答时,挺漂亮的一个南方姑娘,已经因激素治疗等因素,形象不成样子了。真的很可惜。 这件事让我看到,对于身体上的疾病,可能更容易引起别人的同情、关心,而精神上的疾患,也就是得了心病,则往往引起别人的厌恶,得不到必要的帮助。有人出现有违常理的举动,往往被别人骂作神经病,实际上也许此时,他(她)的身体也许只是软件出现些许问题,不过是精神轻微出了点乱子,顶多算是神经症,但自己没有意识,又加上别的人谩骂排斥,很容易演变成严重的精神疾患,比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等。 对于精神疾病患者,除了必须依靠药物强化神经元之间的联系 , 甚且刺激神经细胞之再生 , 从而帮助脑神经系统调适其功能之外,心理治疗也是必不可少的。我想依靠社会力量其实也挺重要的。也许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心理医生,都能成为心理治疗的尝试者。 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时时调整好心态,努力不要发生精神障碍;对于精神病倾向者,不歧视,施以更多的同情心和援手。因为传统的认识根深蒂固,做到这个挺难的。 所以,我们能不能在做到时刻关注自己精神健康的同时,更多关心、关注周围人的精神健康问题,以我们的微薄之力,伸以援手,也许就能为挽救一个生命贡献一份力量。当然,要实现这个,首先还需要改变对精神疾患认识上的误区,科学认识抑郁症等精神疾患。 从一定意义上说,心理疾病的蔓延,其危害胜过身体疾病对社会、对家庭、对个人的危害。因此,在社会转型期,社会真的应该更多的关注精神疾患问题。也许,这正是能反映社会进步的一个方面吧。 保持心理平衡,无疑既可以防病,又可以治病,它可以充分调动人体自有的强大防御功能,达到最廉价的养生效果。人们常把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所谓三个快乐作为一剂良药。其实要真正做到也并不容易。 还有,俺认为适度发泄很重要,与人交流更重要。许多时候,精神问题是憋出来的,当然这与天生的性格有关,也与被压制了的发泄渠道有关。当然,发泄自己要适当注意场合,否则会给别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但反过来讲,如果人人能面对别人的正常或稍微不太正常的发泄,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去面对,去处理,积极参与疏导,也许很有利于和谐。俺觉得再理智的人也有偏激的时候,要允许偏激,容许发泄,当然能起到矫枉过正的作用更好,如果不能也很正常,毕竟这个社会是多元的,要容许各种个性、各种观点的存在。如果人人都能通过心理调节,做到包容一切,就会上一个境界。可惜俺还没有完全上到这个境界。 通过与别人加强交流,不仅可以明白更多的事理,同样可能达到释放压力、释放心情的作用。这也正是在科学网上写博的目的之一吧。 还有一个问题闲谈,按照科学的说法,暗示和自我暗示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暗示的作用非常强大。这有很确凿的科学证据。人群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有较强的暗示和自我暗示效应。所以,难怪无论是对于法轮功,还是张悟本的绿豆疗法,都有那么多人信,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着了反复被暗示和自我暗示的魔了。但这个东东也可以起很好的作用,也许我们可能通过积极的暗示,比如,我没病,身体好着呢,我会越活越年轻,等,起到良好的防病抗病效果。俺虽然可能属于三分之二的人群,但仍然相信信念、理想的作用。 对心理学这门复杂的学问没有多少研究,不过是拿出一点浅显的认识,期待与大家共同讨论。
个人分类: 时事浅谈|4396 次阅读|10 个评论
一个“悲情的父亲节”——大学同学TYX被抑郁症无情夺走生命
yangsk 2010-6-21 10:34
一个悲情的父亲节大学同学TYX被抑郁症无情夺走生命 杨顺楷 四川 成都 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曼将抑郁症称为精神病学中的感冒。大约有12%的人在他们的一生中的某个时期都曾经历过相当严重需要治疗的抑郁症,尽管他们的大部分抑郁症发作不经治疗也能在3~6个月期间结束,但这并不意味着当你感到抑郁时可以不用管它。。。,我的大学同学TYX患了当今世界第一大心理疾病---抑郁症。不幸言中,正值父亲节之时,我的大学同学TYX君在北京寓所被此病症无情地夺走了他还不到70岁(67)的生命。本来他是有条件无忧无虑安度幸福的夕阳红快乐时光的,不想转瞬间阴阳相隔,竟成了诀别 一个悲情的父亲节! 念及此,特发电挽短信悼念之:惊悉YX讣闻,甚是痛惜。上周ZY电话约定八月成都同学会见,不幸成了永诀。请sJ,PF,ZY家人节哀,YX安息吧! 杨顺楷 电挽 收大儿子PF复电:谢谢杨伯伯。
个人分类: 科技评论|437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研究称吃巧克力数量与患抑郁症几率存在关联
fengcy718 2010-5-7 09:27
据国外媒体4月28日报道,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吃巧克力多少与患抑郁症几率大小存在一定联系,那些有抑郁症状的人吃巧克力的数量是那些没有抑郁症状的人的两倍。   在一项针对931名男女的研究中,具有一些抑郁症状的参与者平均每个月吃8.4份巧克力,而没有抑郁症状的参与者平均每个月只吃5.4份巧克力。那些抑郁症状最严重的参与者,吃的巧克力也最多平均每个月11.8份。   按照研究人员的标准,一份为1盎司(约合28克)重的巧克力,稍低于正常大小的巧克力块。专家认为,巧克力可能具有改善情绪的功效,所以,在情绪低落时多吃一些或能起到自我疗伤的作用。不过,这种联系却具有相反的效果吃巧克力过多是导致抑郁症的原因之一。   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比阿特丽斯-戈洛姆博(Beatrice Golomb)博士领导实施了这项研究。她说:我们的研究证实了长期以来的猜疑,即人们情绪低落时,就会吃巧克力。因为这是一项横断面研究,所以并不能确切告诉我们巧克力是否减少或增强了抑郁症状。(杨孝文)
个人分类: 科普|2594 次阅读|0 个评论
研究热点分析:抑郁症的国际研究 1955 - 2010年
xupeiyang 2010-3-20 19:13
博主原创,特此说明。 相关研究主题: 抑郁症 抑郁症患者 抑郁性 抗抑郁药 焦虑症 医学社会学 自杀 神经症 抑郁症状 青少年 自杀行为 药物治疗 氟西汀 脑卒中 躯体症状 老年人 万拉法新 信息分析平台: http://www.gopubmed.org/web/gopubmed/WEB01lvtf2dgz2fexI0I1I0 检索策略:antidepressant and depression 分析结果: 34,664 documents semantically analyzed 1 2 3 Top Years Publications 2008 1,893 2009 1,882 2007 1,825 2006 1,664 2005 1,589 2004 1,555 2003 1,460 2002 1,317 2001 1,221 2000 1,186 1999 1,065 1998 978 1997 970 1996 888 1995 820 1994 799 1992 752 1993 751 1991 702 1990 660 1 2 3 1 2 3 ... 6 Top Countries Publications USA 9,169 United Kingdom 1,539 Germany 1,457 Canada 1,139 France 1,004 Italy 844 Japan 742 Netherlands 564 Australia 450 Spain 389 China 339 Switzerland 321 Sweden 310 Israel 294 Denmark 276 Brazil 261 Belgium 260 Poland 233 Austria 199 India 181 1 2 3 ... 6 1 2 3 ... 67 Top Cities Publications New York 796 Boston 656 Pittsburgh 554 London 511 Toronto 349 Munich 346 Paris 334 Philadelphia 312 Bethesda 253 Los Angeles 248 Indianapolis 248 New Haven 244 Seattle 233 Dallas 210 Milan 198 Durham 198 Montreal 190 Providence 185 San Diego 175 Chicago 173 1 2 3 ... 67 1 2 3 ... 130 Top Journals Publications J Clin Psychiat 1,702 Am J Psychiat 1,317 J Affect Disorders 839 J Clin Psychopharm 779 Biol Psychiat 703 Brit J Psychiat 577 Arch Gen Psychiat 538 Psychopharmacology 537 Int Clin Psychopharm 528 Encephale 473 Psychiat Res 390 Acta Psychiat Scand 384 Psychopharmacol Bull 360 Prog Neuro-psychoph 359 Pharmacopsychiatry 336 Can J Psychiat 319 Lancet 285 J Clin Psychiatry 273 Neuropsychopharmacol 254 Psychosomatics 245 1 2 3 ... 130 1 2 3 ... 713 Top Terms Publications Humans 29,765 Depression 26,794 Antidepressive Agents 23,645 Depressive Disorder 17,185 Patients 16,884 Adult 13,959 Middle Aged 11,479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s 8,827 Aged 7,646 Serotonin 6,494 Serotonin Uptake Inhibitors 5,914 Depressive Disorder, Major 5,399 Treatment Outcome 5,315 Animals 5,259 Antidepressive Agents, Tricyclic 5,196 response to fluoxetine 5,122 Anxiety 4,353 Evaluation Studies as Topic 4,297 Psychiatric Status Rating Scales 4,230 Adolescent 3,887 1 2 3 ... 713 Title: Use of an antidepressant in general practice. PMID: 14382899 Related Articles Authors: ANTOS, R J Journal: Med Times , Vol. 83 (6): 612-4 , 1955 No abstract given. Title: Clinical studies on alpha-(2-piperidyl) benzhydrol hydrochloride, a new antidepressant drug. PMID: 14361772 Related Articles Authors: Fabing, H D , et.al. Journal: Am J Psychiatry , Vol. 111 (11): 832-6 , 1955 No abstract given.
个人分类: 精神病学|2088 次阅读|0 个评论
冬季抑郁症
华明 2010-3-15 02:17
今天,美国大部分地区开始实行夏时制。CBS电视台的星期天早上节目播放了一个很有趣的话题,SAD, 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 也就是中文里讲的冬季抑郁症。 http://www.cbsnews.com/stories/2010/03/14/sunday/main6297331.shtml?tag=latest 我也一直觉得自己有某种程度的相似症状,那就是情绪容易受天气影响,尤其是到了漫长寒冷阴暗的冬天。正因为此,对生活在加州和佛罗里达的人实在是嫉妒得不行。今天,通过这个节目,才明白了不仅仅是我喜欢阳光,而且喜欢阳光还是很有根据的。 原来是一个名叫Melatonin(上图)的荷尔蒙分子在作怪。 http://en.wikipedia.org/wiki/Melatonin 它产生于 pineal gland (脑上腺)。 太多的Melatonin 会使人昏昏欲睡,而明亮的阳光则可能逆制Melatonin 的产生。所以说,亮光疗法是个常用的有效的途径。 据节目介绍,人的大脑里面还有不少神经递质分子与光线和情绪都能挂上关系, 如 serotonin/血清素, norepinephrine/去甲肾上腺素和 dopamine/多巴胺,等。 看到那些分子,不由地想起很多治疗抑郁症的药物分子。那些药物分子不仅仅跟它们长得很象,而且它们的研发过程就是通过干扰那些小分子的各种生物通道来实现的, 例如SSRI, 即 选择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剂 (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 http://en.wikipedia.org/wiki/SSRI 下面的著名药物选自英文维基百科 Drugs in this class include (trade names in parentheses): citalopram (Celexa, Cipramil, Cipram, Dalsan, Recital, Emocal, Sepram, Seropram, Citox) dapoxetine (Priligy) escitalopram (Lexapro, Cipralex, Esertia) fluoxetine (Prozac, Fontex, Seromex, Seronil, Sarafem, Ladose, Fluctin (EUR), Fluox (NZ), Depress (UZB), Lovan (AUS)) fluvoxamine (Luvox, Fevarin, Faverin, Dumyrox, Favoxil, Movox) indalpine (Upstene) (discontinued) paroxetine (Paxil, Seroxat, Sereupin, Aropax, Deroxat, Divarius, Rexetin, Xetanor, Paroxat, Loxamine) sertraline (Zoloft, Lustral, Serlain) zimelidine (Zelmid, Normud) (discontinued) 中文维基有部分内容 选择性血清再吸收抑制剂 (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缩写为 SSRI 或 SSRIs ),也称为 选择性5-羟色胺再吸收抑制剂 ,是一类 抗抑郁药物 的总称,是治疗 抑郁症 、 焦虑症 、 强迫症 及 神经性厌食症 的常用 药物 。 选择性血清再吸收抑制剂(以下简称SSRIs)的基本 药理 是通过抑制 神经突触 细胞 对 神经递质 血清素 的再吸收以增加细胞外可以和 突触后受体 结合的血清素水平。而对其它受体,如 - 肾上腺素能、 - 肾上腺素能、 5-羟色胺能 、 多巴胺能 等,SSRIs则几乎没有结合力。 作为第一种由人工设计出来的 精神药物 ,SSRIs 在很多国家里都是使用最为广泛的抗抑郁处方药物。但与此同时,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已受到了广泛的质疑。 被誉为抗抑郁药的五朵金花的五种常用抗抑郁药: 氟西汀 ( 百优解 )、 帕罗西汀 ( 赛乐特 )、 舍曲林 ( 左洛复 )、 氟伏沙明 ( 兰释 )、 西酞普兰 ( 喜普妙 ),都属于选择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剂。 【作者注:能把这些药物跟上面的英文名称对上号,似乎不是很简单的一件事。一眼看上去,只知道百忧解是美国礼来的PROZAC, http://en.wikipedia.org/wiki/Fluoxetine 百忧解是一个很有名的药物,在临床中被大量地使用。因为它的使用广泛,它的名字也常常出现在一些文艺作品中。 http://images.google.com/images?hl=ensource=hpq=prozacaql=oq=um=1ie=UTF-8sa=Ntab=wi 其专利已经在2001年过期,由于各种仿制药的出现,它给礼来带来的销售从2001年的28亿美元也在不断地下降着。】 显然,很多抗抑郁症的药物能够治疗那种季节性的抑郁症。 CBS的节目最后提及了负离子疗法,这个似乎有点玄。不过,刚刚在PUBMED里面查到一篇含有对照实验的文章,里面包含光疗,声疗和负离子疗法,据说都有效。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16756690 其(声光电)共同点大概就是提供一种外来的(物理)能量刺激,干扰那些小分子在生理环境下的浓度。 以后,我太太要是再嘲笑我象女人一样爱思春就显然是没有理由了。不过,一个必须面对的尴尬的事实是,得这种疾病的女性比例可能比较大。没有办法,还是容易成为被歧视的对象 :-)
个人分类: 科普与新知|64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本周抑郁症研究重要论文 Depression 22.02.2010
xupeiyang 2010-2-22 15:38
http://www.amedeo.com/medicine/dep/dep2.htm Depression Free Subscription 22.02.2010 主要期刊 1 Am J Psychiatry 1 Assessment 1 Behav Brain Res 3 Biol Psychiatry 1 Diabetes Care 5 J Am Acad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 Retrieve available abstracts of this weeks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