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葫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蓝天下的葫芦
热度 10 huailu49 2018-8-30 07:15
个人分类: 植物天地|2924 次阅读|20 个评论
辰山的葫芦
热度 3 huailu49 2017-10-26 09:29
个人分类: 植物天地|1832 次阅读|6 个评论
【自然志03】不是所有的瓜都是葫芦
热度 2 fuleiucas 2017-2-11 10:22
初看这个题目,你可能会觉得奇怪:本来就是瓜是瓜、葫芦是葫芦,没有什么瓜是葫芦啊?先别着急!我今天要说的是关于植物分类的事情。 中国古代的生物分类是很粗放的,就植物来说,主要是从两个方面进行分类。一是从形态上分,将植物分为草本和木本,木本又可以分为乔木和灌木,并把长得相似的植物归为一类。二是从实用的角度分,将植物分为草、谷、菜、果、木等。近代以来,林奈的双名法传到中国,同时现代生物分类体系一同传进来了,于是各种植物就被归到了不同的门、纲、目、科、属、种。 图 1 冬瓜是藤本 像我们熟知的冬瓜、南瓜等瓜类就被分到了葫芦科。葫芦科实在是一个很大的科,因为除了葫芦之外,还包括了大多数我们常见的瓜:黄瓜、丝瓜、南瓜、西瓜、冬瓜、甜瓜、苦瓜、哈密瓜、蛇瓜等。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叫瓜的植物都属于葫芦科。比如下面这几种瓜: 图 2 木瓜 1. 木瓜:木瓜并不是葫芦科的,而是蔷薇科,跟我们比较熟悉的苹果、梨、玫瑰、月季等属于一个科。区分蔷薇科和葫芦科的一个简单办法是,观察植株的生长形态,蔷薇科的都是灌木或乔木,或者说是一株株的“树”,而葫芦科的基本上都是藤本植物,要么在地上匍匐前进,要么靠着竹竿或其他树干攀援生长。 顺便说一句,女士美容所用的木瓜,更准确的名字叫番木瓜,是番木瓜科的,笔者将另文介绍。 图 3 北方的地瓜指的是红薯 2. 地瓜:我小时候在北方长大,老家那边说的地瓜其实是红薯,属于旋花科的。说到旋花科你可能觉得陌生,牵牛花就属于旋花科的,还有我们常吃的空心菜也是。犹记得在老家的丘陵上,人们栽种了一片一片的地瓜,而地边自由生长的就是它的近亲——各种牵牛花,这些牵牛花肯定不是农民种的,自然也不是地瓜变来的。 有的瓜不是葫芦科的,同时,也有很多葫芦科的植物名字里不带瓜,比如葫芦、西葫芦、绞股蓝、罗汉果等。葫芦自不必说,西葫芦其实也是一种南瓜;绞股蓝的果实则长得比较小,直径只有几个毫米,就像酸枣一样,跟它的那些叫瓜的近亲实在不能同日而语;罗汉果的果实跟其他的瓜差别也很大,烘干后特别轻,常用来作为饮料和药材。 注: 本文删减版发表于《中国科学报·科学周末》2017-2-10(4);图片来源于网络。完整版有修订。 参阅: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2/367549.shtm
个人分类: 自然志|5226 次阅读|3 个评论
【自然志02】罗汉果也是葫芦
fuleiucas 2017-1-23 09:32
2009 年,我来到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工作。初到桂林,新同事就送给我一个罗汉果,说是可以泡水喝,还专门叮嘱我,泡出来水很甜,最好不要把整个罗汉果都泡下去。我就把那个圆圆的果实敲开了,掰了一块泡到开水里,清水变成了红褐色,品一口果然甘甜,只是似乎混着一股中药味。可是我却喜欢上了这种饮品! 图 1 烘干的罗汉果及其内部 罗汉果究竟是如何得名的,恐怕很难考证了。有一种说法是,古代有一位叫做罗汉的医生最早将这种植物的果实用于为人治病,人们为了纪念他而将这种果实命名为罗汉果的。广西是罗汉果的故乡,也是栽培罗汉果最多的地区,广东、湖南等地也有栽培。 从生物分类学上来说,罗汉果跟常见的水果离得很远,它属于被子植物中的葫芦科,跟南瓜、冬瓜等比较近。只是南瓜、冬瓜的果实可以当蔬菜食用,而罗汉果是不可以的。 图 2 挂在藤蔓上的罗汉果 刚才说到泡水的罗汉果是掰了其中一块,这是什么意思呢?与其他的果不同,罗汉果是一种多年生攀援类植物,地下的块茎比较肥大,就像萝卜一样。夏秋时节开花结果,果实是球形的,内部也是充实饱满的。但随着生长的进行,果实内的干物质含量迅速增加,水分含量迅速减少。果实采收后要晾干,然后进行烘烤,这样罗汉果就变成非常轻的 “干果”了。这时的“干果”壳很薄,轻轻碰一下就破了,里面的瓤就可以掰开来泡水了。 罗汉果含糖量很高,尤其是其中含有一种叫做三萜化合物的,其甜度更是达到蔗糖的 300 倍,因此泡水以后特别甜。罗汉果泡水也不只是当做糖水喝的,它还是很好的药材,能够清热润肺、止咳化痰。加工过的罗汉果干果可以直接泡水,人们又将其加工成为茶饮品、果汁和药物,用途十分广泛。 秋天以后,农贸市场和各个店铺就摆满了罗汉果。当地人给我传授了挑选罗汉果的经验:果实要个大、质轻,表面没有开裂,拿起来摇一下,里面没有晃动的才是好果。那些破裂的,以及摇起来像里面有东西在滚动的,就不是太好的了。 注:本文删减版发表于《中国科学报·科学周末》2017-1-20(4);图片来源于网络。 参阅: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1/366484.shtm
个人分类: 自然志|3774 次阅读|0 个评论
葫芦
热度 6 huailu49 2016-10-7 20:23
个人分类: 植物天地|2893 次阅读|11 个评论
亚腰葫芦
热度 2 nyj 2016-2-4 11:57
葫芦品种繁多, 大小、形状各不相同,有棒状、瓢状、海豚状、壶状等,名称也五花八门。网上说 我国葫芦大约有25种,国外也有很多种,不过我觉得大体上可以分为单肚、长柄、亚腰三大类。在农村,过去常见的是做瓢用的普通单肚葫芦,近些年随着文玩葫芦的兴盛,现在最常见的是亚腰葫芦了。下面照片拍于2015年9月16日。 现在的葫芦大多用来做工艺品,网上说大约有14种:烙画葫芦、雕刻葫芦、漆艺葫芦、范制葫芦、勒扎葫芦、押花葫芦、针刻葫芦、结扣葫芦、彩绘葫芦、镶嵌葫芦、编织葫芦、匏塑葫芦、作旧葫芦、景泰蓝葫芦。不得不感慨:你们城里人真会玩啊。 以下照片拍于2015年10月25日潍坊十笏园文化街区,前面的 博文 曾贴过。
个人分类: 花草树木|5759 次阅读|5 个评论
童年葫芦
huailu49 2013-7-22 09:15
这还是上个月在佛子岭拍的
个人分类: 植物天地|2227 次阅读|0 个评论
葫芦猜想
dema1947 2013-5-2 14:12
葫芦猜想 马 德 我们知道,原始农业大体是与新石器、陶器同时发生的。新石器是用来收割、加工谷物不可缺少的工具。那么陶器跟农业有什么关系呢?这跟谷物的特性有密切的关系。 我们前面谈到,谷物内的淀粉粒很难被人直接消化,谷物内所含的植物凝集素等反营养素更是有毒的物质,所以谷物必须加温熟化后才能被人消化吸收。 谷物的熟化加工大体有两种方式,一是蒸煮,二是烧烤。不管是哪一种方式,都需要有加热的器皿。没有适当的器皿,谷物就无法加工成熟食,就不能被人食用,农业的发生也就无从谈起。 谷物还有另外一个特点,就是便于储存,能够在寒冷的冬季为人类提供食物。但是无论是麦子、谷子还是稻子,它们都是植物的种子。种子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下都会发芽,或者霉烂变质,所以粮食是不能直接在地面堆放的,必须用一定的容器来收藏存放。 没有容器的发明,粮食的种子就无法保存到来年下种,没有容器生米也无法做成熟饭。那么是先有陶器然后才有农业呢,还是先有农业后有陶器呢?这似乎是一个 “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 古代人类不是远见卓识的先觉先知,在谷物存放和加工烹调这些实际需求出现之前,人们不可能超越现实,提前发明一种可以蒸煮、可以盛水盛米的东西以备将来之用。 考古发现也证明,新石器时代虽然是伴随着农业的诞生到来的,但是在新石器前期,也存在一个尚未发明陶器的“前陶”时代。例如在希腊半岛北部色萨利地区,就有几处新石器文化遗址,虽然已经具有农业村落的雏形,但是并没有陶器发现。 所以,陶器并不是最原始的容器,也不是最早的炊具。那么,在陶器发明之前,古代人类用什么来做饭呢? 我们先看一个近代历史上的实例。 清朝初年有位叫方式济的学者,安徽桐城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进士,官中书舍人。康熙五十年(1711)时因为受著名文字狱《南山集》案的株连,与父亲、儿子一起被发配黑龙江卜魁城(今齐齐哈尔)。谪居期间方式济撰写了一本《龙沙纪略》笔记,记述在黑龙江的风土人情及所见所闻。 其中有这样一段记载:“东北诸部落,未隶贩图以前,无釜甑罂瓿之属,熟物刳木贮水灼,灼小石淬水中数十次,瀹而食之。商贾初通时,以貂易釜,实釜令满,一釜常数十貂。后以貂蒙釜口易之。三十年前,犹以貂围釜三匝,一釜辄七八貂也。今则一貂值数釜矣。” 这里所说的“东北诸部落”,是指鄂伦春等渔猎民族。这段记载的意思是说,这些渔猎部落过去没有烧饭的器皿,煮熟食物的办法是在木头凿成的槽内注水,然后把烧红的石头往水里放,来回几十次后水温升高,从而把食物煮熟。 这种灼石淬水的办法,在其他少数民族的历史中也曾使用。看来在金属器具和陶器使用之前,这是人类加热和熟化食物的办法之一。可见在陶器发明之前,我们古代先民还是有办法把生米做成熟饭的。 那么最初熟饭或制作食物的器皿是什么?根据历史记载和传说来分析,可能就是葫芦这种天然的容器。 葫芦不是粮食,也不算蔬菜(炒菜用的西葫芦跟葫芦不是一种植物),当然也不是水果,但却是人类最古老的作物。据已故旅美考古学家张光直介绍,葫芦早在远古时代的非洲、亚洲、欧洲和美洲都有种植。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现象。 葫芦在中国种植的时代十分久远,河南安阳出土的甲骨文中的 和 这两个字指的就是葫芦。葫芦在我国的历史文献中有大量记载,不过葫芦的名称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了许多演变。在《本草纲目》中,葫芦写为“壶卢”,据李时珍的解释:“壶, 酒器也;卢, 饭器也;此物各象其形, 又可为酒饭之器, 因以名之。古人壶、瓠、匏三名皆可通称, 初无分别”。就是说,在古代壶、瓠、匏这三个字指的都是葫芦。葫芦这个双音节的名称最早是在《世说新语》中出现,说是东吴出产“长柄壶卢”,可见壶卢(葫芦)的称呼在三国时代已经出现 。 据苏联地理学家瓦维洛夫的考证,认为葫芦原产地是印度;而有些英国学者认为葫芦是从非洲传出。我国对于葫芦的记载源远流长,所以有学者认为葫芦应该是中国原产。不过作为一种植物的原产地,应该能够找到这种植物的野生种。比如我国是粟(谷子)的原产地,而谷子的野生种“莠草”(一种很像谷子的野草,是谷子地里常见的杂草,也称狗尾巴草),就很容易找到。但是中国境内是否有葫芦的野生种,却没有发现确切的证据。 不过,比原产地更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是,在七八千年前的古人类遗址就有葫芦化石被发现。如距今7000年的裴李岗新石器遗址中,曾有葫芦皮出土;在河姆渡等遗址中也有葫芦发现。能成为化石的葫芦,绝不是新鲜的嫩葫芦,是不能吃的(有的嫩葫芦可以当菜吃),那么古人种葫芦的用途何在? 古人不仅种植葫芦,而且有崇尚葫芦的传统。我们常说“盘古开天地”,盘古这个英雄形象最初来源于苗族等少数民族神话传说中的人类始祖“盘瓠”,盘瓠就是葫芦,我国西南一些少数民族的传说中,最早的祖先是从葫芦中降生的。在中原地区许多神话中,葫芦也常常是神仙的法宝。八洞神仙之一的铁拐李的形象,就是身背一个大葫芦。 葫芦在古人心目中为什么有这么高的地位?我们也可以从已故学者张光直的推测中受到启示。 据张光直推测,印第安人过白令海峡时,腰里就挂着葫芦。这是一种想象,但这种想象是有根据的。《庄子•逍遥游》有言:“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瓠即葫芦,樽本意是酒具,五石之瓠所作的大樽,足以像船一样漂流与江湖。也有学者考证,在发明船只之前,葫芦就是古人的渡水工具。把若干葫芦系在腰间,就是所谓“腰舟”,加上手脚的动作,就可以航行,甚至还可以腾出手来抓鱼。 于是我们就可以猜测,在农业发明之前,渔猎采集曾经是古人类的采食方式。在旧石器时代,打猎可以用石器,打渔靠什么?在水边傻等着“守株待兔”是不可能的,莫非就是靠的葫芦下水捞鱼? 近年来科学家利用遗传学说证明,远古人类进化到直立人后曾经从非洲迁徙,遍布欧亚大陆。但是由于第四纪冰川时代气候的恶劣变化,多数遭到灭绝。只有留在非洲赤道附近的一支,在20万年前进化为能够适应复杂气候的现代人类,并且有一部分在距今6万年左右离开非洲,向世界各地迁徙,在其后几万年的时间里,人类再次占领世界各地。在漫长迁徙的过程中,莫非他们就是靠着葫芦远渡重洋?也许就是这样,原产非洲的葫芦随着人类传遍了四方? 我们可以再做进一步的猜想。 陶器是新石器时代的产物,或者更准确地说,陶器是随着农业的产生而发明的。因为粮食需要存贮,生米需要蒸煮才能做成熟饭,才能被人所消化。陶器就是因此应运而生的。但是,任何发明就本质而言,都不会凭空产生,都是对现有事物的模仿和升华,而且多数发明都是受自然界的启发而激发人的灵感的。那么最初的陶器模仿的对象是什么,莫非就是葫芦?除了葫芦,我们还能想到别的什么? 也许最初的陶器是这样产生的—— 某一个冬天,有人在河边凿开冰洞捞了几条鱼,一时吃不了的,就放在葫芦做的瓢里暂时养着。因为天冷,瓢里的鱼跟水冻成了一块,吃的时候只好放在火上去烤。因为葫芦瓢里有冰,所以葫芦一时并不会烧透,但是葫芦的外面一侧肯定会被烧焦,甚至烧开了裂缝,这样葫芦瓢就会漏水,无法上火烤了。问题是,这时瓢里的鱼还没有完全解冻(可以设想,那个时代的人吃鱼吃肉是生吃的。他们起初并没有想要把鱼煮熟,只是为了解冻而已),于是有人就出主意,在葫芦瓢外面糊上一层泥巴以免漏水,继续烧。直至瓢里的水和鱼完全解冻,这时葫芦瓢外面的泥巴也烧成了一层硬壳,于是世界上第一只陶器就诞生了! 在陶器诞生的过程中,人们也尝到了熟食的美味。而只有学会煮熟的技术,原本是“草籽”的粟、稻和麦,才能被人吸收消化,才能作为粮食成为人的营养来源。 科学家已经探明,在距今1.28万至1.15万年的时间段内,发生过一次“新仙女木”事件。仙女木是一种现在生长在阿尔卑斯山2000米高处的高寒植物。当时第四纪冰川时期的盛冰期已经结束,气温本来已经大幅回升,但是突然在短短上百年时间内,气候发生逆转,温度急剧下降了摄氏十度左右,这样恶劣的气候变化,使地球的植被分布发生重大改变,原本在高山生长的仙女木出现在海拔很低的大西洋岸边。植被的改变,大批动物的灭亡和迁徙,使人类生存几乎陷于绝境。所以本来以动物肉食为主要食物来源的人类,只好转而从植物的籽粒中补充营养。 但是,如果不经过高温熟化分解,人的肠胃功能并不能消化生的粮食。所以如果没有学会制造和使用陶器一类器皿,人类就无法把生米煮成熟饭,就无法度过气候恶化造成的艰难岁月。而陶器的原型,可能就是葫芦,激发人类做出陶器这种伟大发明的灵感,也许就来自葫芦。 没有葫芦,就没有陶器的发明;没有葫芦,人类就不懂得熟食;不懂得熟食,就无法从粮食中摄取营养,就没有农业的诞生,就没有人类后来的繁荣昌盛……人类历史上的许多秘密,也许就藏在小小的葫芦之中。
个人分类: 杂谈|1818 次阅读|0 个评论
葫芦出墙
热度 7 huailu49 2012-10-9 11:15
葫芦出墙
个人分类: 植物天地|5729 次阅读|21 个评论
三火老师你看过来:花葫芦、纯色葫芦与葫芦娃
热度 9 liuli66 2012-7-20 11:40
三火老师你看过来:花葫芦、纯色葫芦与葫芦娃
三火老师“生产”出了漂亮的葫芦娃,恭喜恭 喜! 这里也有葫芦和葫芦娃,来友情PK一下。 01 02 03 04 05 06 07
个人分类: 杂感|951 次阅读|11 个评论
结果是这样的(一)
热度 12 张三火 2012-7-20 10:41
结果是这样的(一)
一、我种的葫芦结了果 之前,曾写博文说在阳台上种的植物开花了,许多博友不认识,有的以为是黄瓜呢,其实是两株葫芦。现在,这两株葫芦只结出两个葫芦宝贝,因为生长条件太差了吧,最后只长成一个。但是,这也能让人感受到生命力量的强大,也能体会生长化收藏的自然规律啊! 1、6月24日拍到开花后结出的果,有两个不同的呢! 双葫芦的,也叫亚葫芦? 2、6月26日,只剩下一个,另一个化掉了! 3、7月1日,长的很快啊! 4、7月5日,长势不错! 5、7月20日,继续长大,但也长了斑。 继续观察中,期待成熟,呵呵! *这个、这个,是6月28日的:
个人分类: 生活观察|4125 次阅读|24 个评论
忆秦娥:重阳闲思
热度 7 zhaodl 2011-10-5 11:12
忆秦娥:重阳闲思
今天是重阳节,连日的阴雨今天开天了。站在阳台,沐浴朝阳缓缓升起,几天的胸闷有一种舒展的感觉,但因为今天要参加老领导儿子的婚礼,而不能外出享受。看着楼下围墙上爬满的藤蔓、淡黄的葫芦花和苦楝子树枝间的黄叶,不仅感触,反想人生,填了一首词与你分享。 忆秦娥:重阳闲思 窗前站, 秋阳缓缓轻拂面。 轻拂面, 夜归何处? 日出纷乱。 翻墙藤蔓空争探, 枝头黄叶无心恋。 无心恋, 瓜熟蒂落, 顺应时变。
个人分类: 闲思偶得|2167 次阅读|10 个评论
NTU-Cambridge-Workshop
热度 1 zllzll 2011-9-26 22:30
今天的这个workshop是我第一次以打酱油(即连poster也没有的状态)的身份花工夫投入的国际学术会议。不过还是有收获,特别是见到了在近年来在葫芦脲领域表现强势的Sherman教授。真是有缘分,前不久还在组里的seminar里讲过他的文献,谁知竟见到本人了。我自然不会错过这种机会,赶紧利用tea break的时候向他请教了两个问题。这种经历能够很大程度帮助领悟一些哪怕是细节的问题,也许本来要在实验室埋头苦想很长一段时间呢。因此,即使平时实验再忙,也要舍得抽出时间听报告。这本身也是重要的学术活动。
个人分类: 科学与研究|3336 次阅读|2 个评论
曼德勃罗特集美图——上帝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热度 1 sheep021 2010-8-13 12:23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菩提。一人一乾坤,,一草一太极 以上佛道名言为科学所不齿,但是近代科学的深入发展终于带来了一线曙光: 图灵认为,简单的数学方程,可以描述生物学问题。如胚胎发育问题,即宇宙形成的问题。 遗憾的是,图灵这一观点依然为科学所不齿,图灵至死都没有看到自己的模型被承认和接受 见: 黑白之道:用图灵方程式解释黑奶粉,雌性激素牛奶和黑心棉现象 好在还有人愿意继续研究,终于大放光明 曼德勃罗特集是一个简单的方程(Zn+1=(Zn)^2+C)的点集。 然而曼德勃罗特集却是人类有史以来做出的最奇异,最瑰丽的几何图形.曾被称为上帝的指纹。 本博更愿意称其为上帝的葫芦 【 葫芦装天可是中华美谈,透过曼德勃罗特集的一张张美图,也许会对葫芦装天有深入的理解,对中华文化有更深的热爱】,只要你计算的点足够多,不管你把图案放大多少倍,都能显示出更加复杂的局部。因为你永远看不到这个图的最底层,所以永远也不会明白上帝的葫芦里到底没得什么药。   这是一个迭代公式,式中的变量都是复数.这是一个大千世界,从他出发可以产生无穷无尽美丽图案,他是曼德勃罗特教授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发现的.你看上图中,有的地方象日冕,有的地方象燃烧的火焰,只要你计算的点足够多,不管你把图案放大多少倍,都能显示出更加复杂的局部.这些局部既与整体不同,又有某种相似的地方,好像着梦幻般的图案具有无穷无尽的细节和自相似性.曼德勃罗特教授称此为魔鬼的聚合物.为此,曼德勃罗特在1988年获得了科学为艺术大奖.   图形是由美国数学家曼徳勃罗特教授于1975年夏天一个寂静的夜晚,在冥思苦想之余翻看儿子的拉丁文字典是想到的,起拉丁文的原意是产生无规则的碎片 曼德勃罗特集的计算与编程 以下图片来自网络,仅供个人欣赏,没有商业使用 曼德勃罗特集可以持续展开, 上帝的葫芦里别有洞天: 另类 曼德勃罗特集 美图: 大礼包:以上图片下载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621 次阅读|10 个评论
再访花卉大观园
秋天的布鲁斯 2010-3-21 20:25
去年在感受春天(续)里(链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2383 ),贴了一张照片,没记下名字,小发发起名狼牙瓜。今天又去花卉大观园,特意留意了一下,顺便又照了几张。 小发发定义的狼牙瓜叫观赏葫芦,两个地方居然给出了两个名字。一个叫鹤首,一个叫长柄葫芦。原为热带植物,台湾有种植。有照片为证。 入门的福字今年由红辣椒组成。 瓜果蔬菜温室里的其他瓜果:天鹅 巨人南瓜 木本大豆 水离不开鱼 蝴蝶兰 不知名的花也精彩 小花多了也成景,拱门、小桥: 根、叶、果实均可入药的使君子。 看起来能容任何事的佛肚树: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年度主题:傲雪迎春、一帆风顺、和谐、虎、虎年大吉。
个人分类: 旅行见闻|10634 次阅读|9 个评论
闻一多:伏羲、女娲即葫芦
sheep021 2010-3-10 13:49
识两个汉字,喝一壶好酒 。一文指出: 道生一,故一即是道的别名,同时一也代表宇宙初始的混沌状态。混沌和葫芦音义相通,所以葫芦可以像征道。葫芦和壶字音义相通,所以道家喜欢说壶里乾坤。由壶字又衍生出一的大写字体壹字。壹又代表了道。最简单的字也演变最复杂的意义,而最复杂的意思也能够用最简单的字所代替。大道就是这样。 原来,伏羲、女娲即葫芦,看来这个葫芦真能藏啊。 伏羲时代是没有文字记载的远古时代,自古以来,就流传着很多伏羲的民间风俗习惯、传说、口头文学等民俗学资料,它们与文献记载、考古材料一起在证实伏羲氏族活动的客观存在方面起着巨大作用。有关伏羲的传说和民间风俗在渭水上游古成纪的地理范围内广为流传,地域包括甘肃静宁、庄浪、秦安、甘谷、武山、北道、秦城、通渭等地,其中葫芦河流经的静宁、庄浪、秦安、北道三阳川保存下来的民俗学资料更为集中和突出。葫芦河古时称瓦亭水,《资治通鉴唐纪十四》胡三省注云:瓦亭水出陇山,东北斜趣,西南流,经成纪、略阳、显亲界,又东南出新阳峡,入于渭。之所以后来又叫葫芦河,这和这条河两岸自古种植葫芦崇拜伏羲的风俗习惯有关。据著名学者 闻一多先生考证认为,伏羲女娲皆为刳瓠的词源关系,证明伏羲、女娲即葫芦 (闻一多《伏羲考》,载《闻一多全集》第一卷。)。考古发现,该地区仰韶文化中晚期遗址中出土大量葫芦形典型器物,可证远古风俗,这种种植葫芦的风俗一直保存至今。这里民间还留传着伏羲女娲兄妹二人大洪水来临之际,躲进大葫芦,洪水过后,结亲繁衍人类的传说。上书所引显亲界地在秦安郭嘉玉钟峡谷,即因伏羲女娲结亲而得名。另外该流域很多地名也与伏羲有关,如秦安的魏店、安伏两乡,聚居有伏姓居民,相传是伏羲的后裔,魏店乡有伏家湾、伏家河、伏家峡、伏家梁,安伏乡有伏家洼、伏家湾等。这些民俗学材料,反映了葫芦河流域自远古流传下来的与伏羲有关的风土人情、地域特点和客观状况,也是伏羲氏族活动于该地的历史见证。 田兆元:中国神话意象的系统联想与论证评闻一多先生的神话学研究 在整体性系统性的文化研究视野里,不仅民族交流和发展的统一性的观念得到贯彻,就是一些奇特的神话要素也在系统性的目光下得到全新的诠释。比如,在伏羲女娲神话传说中的葫芦要素,本来只是一个避水工具,过去的学者都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即便是像芮逸夫先生那样的人类学家,也把葫芦这样的重要要素给忽略了。 闻一多先生在对49个伏羲女娲故事进行了详细分析后指出:葫芦是造人故事的核心。 那么,为什么要把葫芦拿来作为故事核心呢?闻一多先生从语音关系出发,得出伏羲女娲就是葫芦化身的重要结论。西方神话学研究中有语言学一派,认为神话之发生乃语言疾病,即人民在语言传达过程中的讹误,导致理解歧义,遂有神话的发生。而在中国,本来即有音韵之学,专门研究古今语音差异,对于识别古书的通假现象提供了科学依据。在上个世纪,音韵学的方法成为研究古代神话的一种重要方法。这里需要大量的语料以供比较,又需要对上古音和今音的差别有深入的了解 。《易传》将伏羲写作包戏,即匏瓠,也就是葫芦。古书女娲也可以音韵推出发音为匏瓜者。所以,伏羲女娲实乃葫芦的音变。 在这种论述中,闻一多先生引用的语料十分丰富,对音韵通假之学的应用也十分娴熟,因此,其结论的科学性是有保障的。音韵学的运用使得整个《伏羲考》的论述更加浑然一体,整个神话要素在以伏羲为核心的语境中高度统一联系起来。 后记: 查《说文解字》: 伏, ,司也。从人从犬。 羲, ,气也。从兮義聲。 媧, ,古之神聖女,化萬物者也。从女咼聲。 伏羲=司气 气,化萬物者也 在古代文化中,气可是世界的本源和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 一气流行,化成天下。 司气者只能是道了。 由此看来,伏羲和女娲依然是一个意思:万物之始 《西游记》中的葫芦装天也就理所当然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029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白菜葫芦青蛙的寓意
李丕鹏 2010-2-25 01:29
照片来自网络
个人分类: 杂谈|591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9: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