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讨论班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南开大学暑假生物信息讨论班
热度 39 gaoshannankai 2016-4-29 10:36
关于南开大学暑假生物信息讨论班,这里做几点说明 这已经是第三次举办了,每年暑假放假后2周内开始,对外叫做培训, 其实我本人更喜欢叫做讨论班,叫培训主要是为了一些老师同学容易报销。 在一个资本为王的社会,凡事必须先考虑经费,即使不为自己考虑,首先 要为其他人考虑,否则什么事情也做不成。 本讨论班还是交流为主,我不喜欢用培训,培训一方面容易矮化来参加者, 矮化同行是国内常用的伎俩,我比较反感。 也欢迎其他老师过来讲一讲,有砸场子的, 或者过来和我过过招的,也欢迎。不过,我们这个讨论班必须全部上机 比划,所见即所得,有数据有结果,不玩虚的。 提醒各位的是,我们这里虽然对于学生是免费的,不过有经费的 老师同学不要隐藏自己实力,培训费就是用来培训的,你不花掉, 留给项目组,就容易被贪污掉。 来的时候请带好您的笔记本电脑,要求必须是Win7 64位系统,内存至少6G,8G最好了。 CPU倒是没大所谓。有服务器的也可以带过来,我们帮你配置。笔记本性能低的 提前一天过来,我们这里给你升级。 关于零基础的,临床出身的 ,客观而言,我觉得太难太难;如果你就为了 搞几篇文章毕业或者升职称,我看就别来了;除非以后准备从事相关领域工作, 不然浪费你我的时间,也浪费其他人时间,不太好。 这几次培训主要内容就是根据实际 发表的sci文章,了解第二代测序 数据分析,第三代测序数据分析简单涉及一点,培训时间是7天(7月14日开始),地点在南开大学。 有兴趣的可以参加我们生物信息天空qq群,生物信息学天空1 154712987 谢绝任何无关提问。有同行问, 当前最前沿的单分子,单细胞,包括单细胞 转录组,外显子组,为什么不讲?我这里回答一下, 这几个方面内容,2013年我在国内讲座,以及现在南开大学的授课中有涉及, 但是效果很差,而且2013年我做的很多项目都是国际数一数二的,但是基本上 在国内无用武之地,到了2015年国内一些有钱的老大开始追风,但是基本上也是 瞎胡闹居多,所以我必须根据国内的发展来调整一下。对这方面有兴趣的研究生非常多, 那么你们只有以后看我授课视频,我会在南开大学研究生课程中讲,但是不集中 进行培训了。 报名者,我们根据基础大概安排20-30人,没有安排上的,我们会通知。 这个培训得到《南开大学2016年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资助, 因此,大概支持10-20名研究生同学免费培训,要求是相关领域,每个大学 至多一个,为了表示公正,报名顺序按照下面评论时间,格式是 单位-姓名-研究生几年级 是否有相关基础 研究方向 一定严格按照下面的例子来写,格式不对的,信息不全的不考虑。 段美林, 青岛农业大学, 硕士二年级 实验室有配置服务器,有linux基础;学习了《R语言与Bioconductor 生物信息学应用》 动力学模拟研究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关系;目前在学习测序相关数据分析,准备从事测序相关工作 参加培训者,如利用所学知识发表文章,要求在致谢中增加 致谢 感谢南开大学 2016 年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资助 另外,有一些研究生和博士生报销的程序是错误的,对于额度不大的费用, 不要走 借款-报销-冲账,这样走三道程序,浪费人力物力; 你直接交个公司点数先开票,然后学校根据发票打钱到公司账号,这样, 就是直接报销,既不占压你的钱,又减少了工序。 报销后,公司再把点数退给你。
4582 次阅读|43 个评论
2011年终盘点(七):讨论班、应急管理简报等
热度 1 陈安博士 2011-12-31 23:27
   除了前面盘点的主要内容外,俺还担任了 《科技促进发展》杂志的副主编,为管理栏目贡献了不少智慧。    《应急管理汇刊》一直在办,已经到第六期33期了,而俺们从今年开始编撰的 《应急管理简报》,算是发行了 8 期,每期四个版面(彩色印刷),是研究团队的一个近期活动介绍吧。    当然,几乎每周都在进行的 应急管理讨论班今年有 40 余次,如果从2005年开始计算,已经有300多次了。
个人分类: 专论—应急管理|3578 次阅读|2 个评论
2011年12月25日应急管理团队讨论班纪要
热度 2 陈安博士 2011-12-28 06:12
时间:2011年12月25日 星期日上午10:00 地点: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大楼801房间 参加人: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陈安博士、迟菲博士、张昊宇、王光辉、刘霞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赵燕 河南大学:杜帅楠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萧楠 整理人:张昊宇   2011年12月25日上午10:00 ,应急管理创新团队讨论班在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801会议室举行,本次讨论班由陈安博士主持。      本次讨论班围绕大家近期要撰写的论文展开汇报。      首先,由迟博士作题为《Rescuability Assessment Model and Application in Emergency Management》的报告。在报告中,迟博士详细介绍了应急管理中的可挽救性评价模型以及应用。报告的一开始,迟博士首先介绍了应急管理中的可减缓性、可挽救性以及可恢复性评价三个概念,并指出三个评价都是针对未来的评价策略。接着,迟博士借两个小故事分析了“可挽救性”的重要性。在可挽救性模型的介绍中,迟博士主要围绕可挽救性的特点、原则以及影响因素,并构建了针对“物”和“人”的可挽救性模型。      第二个进行报告的王光辉同学,他报告的题目是《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研究》。报告主要分为序言,机制与中国应急管理体系(一案三制),应急机制的分类及其研究(十大机制),应急机制的评价及其失效分析等几部分。他首先在序言中分析了“机制”的概念,然后分析了我国“一案三制”的内涵,即四组成应急预案、四功能应急体制、四过程应急机制和四层次应急法制,接着详细分析了不同的应急机制,即监控机制、指挥机制、协调机制、运行机制和评价机制、补偿机制等。      接着报告的是张昊宇同学。他主要报告了自己对于硕士毕业论文的想法和撰写大纲。他的硕士毕业论文将继续围绕博弈论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展开。主要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进行应急管理中博弈论分析的背景和意义,以及论文的技术路线等,第二章为研究综述,主要围绕目前博弈论以及进化博弈论在应急管理中研究,第二章到第五章分别介绍了基于博弈论的两方、三方博弈模型,以及基于进化博弈论的我国应急管理协调机制模型,最后一章为论文的结论和展望部分。      第四个报告的杜帅楠同学。她汇报的题目是《管理机制设计理论中的关系研究》。汇报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文献综述,她对不同领域中关于“关系”的研究对了系统的分类介绍,指出,目前学者对于关系的研究一般都是针对某一种关系或是某种关系的一部分进行研究和阐释,而鲜有对管理机制中的所有关系进行综合阐释;第二部分对管理机制中“关系”的广义和狭义的概念、作用进行阐述;第三部分是关于关系设计模式的研究,她提出了主客体关系模式、主客体与介质之间的关系模式以及加入时间规制,空间规制和动力与约束机制的关系模式三种,并对每一种模式都进行了更细致的分类。      最后一个进行报告的刘霞同学。刘霞同学报告的题目是《管理机制失效的类型以分类标准》。主要包括三部分,首先是关于机制失效研究的框架,主要包括机制失效分析的目的,失效的定义及相关概念、类型及分类标准等;其次是机制失效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指出管理机制失效分析目前还停留在描述层面;最后,她提出了一些关于下一步研究的想法。      在报告结束后,大家围绕报告内容进行了深入地讨论。      本次讨论班于12:00左右结束。
个人分类: 专论—应急管理|4118 次阅读|2 个评论
本科生研讲班的好处
热度 6 arithwsun 2011-12-26 11:38
本科生研讲班的好处 王永晖 本科生研讲班,就是学生在台上讲,老师在台下听,之所以我喜欢使用名词“研讲”,而不是“演讲”,是因为数学比较严肃,是研究性的。 对应的英文名词是Seminar,还有另外一个翻译是“讨论班”,这个翻译对于文科课程可能比较合适,数学课程,主要还是由一个人在台上讲,其他人主要是在听,如果要评论/讨论的话,就事论事即可,不要太泛,所以最终采用的“研讲班”这个名称。 我的不少同事,同意我这个看法,我看到他们也欣然采取了这样的称呼。 首师大数学系,如果从李庆忠和杨紫峰的第一届实验班开始算,研讲班已经做了有7年了。他们做起来后,不断有老师们跟进,试出来这个方法的教学效力。 这个试验阶段,老师们的这部分工作全都是无偿奉献的,李庆忠和杨紫峰当年搞得比较疯狂,我以前的博文记得提到过,周一到周五,每天下午一个小时,这完全是干革命了。 我跟进的时候,大致是一周一次,一次2~3个小时,没那么疯狂,但能体会到这个方法的巨大威力了,大概是前年,以这些老师的自发行动为基础,首师大推进了一个本科生教学改革项目,每年都有钱,专门用来给主持研讲班的老师发钱,希望将这种做法逐渐地制度化。 这个学期马上要结束了,我本学期又重新带大一学生,继续使用了“研讲班”的做法,现在归纳起来,大致好处有几点: A1. 学生研讲的学习深度,比“测验/作业”要高很多,因此树立了一个非常理想的学习“标准”。 A2. 学生研讲的学习气氛,促进了学术交流,形成了漩涡效应,成为课堂讲授和课下自学之外的第三大学习方式,更好地帮助他们从高中状态过渡到理想的大学学习状态。 作为我本人来讲,性格上是非常不喜欢考试的,所以对于“阶段小测验”这种形式,来推动学生学习,觉得累,懒得做,如果平常就学好了,又有什么必要考试呢,当然,期末考试总是不能缺少的。 国外大学的微积分数学基础课教学,其实也经常采用“阶段测验”的形式,频率比国内还要高。 我觉得,学生“研讲班”这种形式,学生上台来研讲,这种考查和反馈方式,无疑比测验/作业的形式要高出很多,数学就是这样,学生如果上交的是作业/测验的话,很可能判分就是全对,但是如果把它作为“研讲内容”的话,台下听的老师,往往能够找出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数学的书写规范,这个很多中国学生刚从高中走来,是不注意的。 另一个,是讲解技巧,我们为了理解一道题,是需要“脚手架”的,即“语言解释”和“几何解释”,测验/作业上是看不出来,但研讲的时候是要穿插进来的,加上老师的反馈,学生的进步自然提高了。 李庆忠老师,曾经有两个硕士生,毕业后去了北京市名校中学,其实也是中国名校,这两个学生,当年每周要给李庆忠老师研讲一次,三年下来,不用说学术水平,就是论讲课的水平,肯定也比她们本科同届毕业就去当中学老师的强,为什么,她们的听众是大学教授,欣赏口味更高,反馈更有刺激力。 那么,她们一到中学面试,试讲的时候一定会技惊四座,鉴于中国当前学生的普遍情况,她们比同龄的应聘人强的太多,当然就要了。 很多普通人,甚至有不少科学家认为,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是两回事,他们爱举的例子是“陈景润”,云如何如何。但是,就我自己的求学生涯,陈景润的另外两个搭档,潘承洞和王元,可是我直接的师爷,我所见皆是,学术水准越高,讲课教学水平越突出。 为什么呢?你做科研的,如果不具有清晰的表达能力,你做的是什么科研,当然,教学不光是要清晰,还要生动,有些老师就将“生动”,理解为语气要怎样,只是心理学应用而已,真正的生动,是要把学问的内在讲出来,这就是科研水准,如果一个人是用较高的科研水准来要求自己的话,不仅仅是发篇文章凑数,他自己的讲课水平绝对不会差到哪里去。 换句话来说,Seminar/研讲班制度,本来就是科研流程的重要一环,你经过了这个流程的训练,讲课教学水平自然应该更好才对,所以拿“陈景润”做例子,既不合适,也不恰当,不合适是指人事,不恰当是指学理。 研讲的最后一个指标,是数学难度,如果看卷子/作业的话,很可能就文字内容来说是满分,但学生上台讲的时候,老师才发现,他们在某个关键节点上的理解其实是错的,这就是研讲的好处了,能把同学的所有不足都找出来。 数学难度的含义,本来应该是动态的,这在考试卷面上是反映不出来,比如同一道题,它对不同同学的进步程度来说,难度衡量应该是不一样的,但研讲就有这个好处,能让老师动态地打分,主要是看的学生的进步。 数学难度,不仅仅指的是数学题本身的难度,还反映出学生的努力程度,所以,我们要求在研讲的时候,学生拿出笔记让老师看,如果这道题他已经做了好几遍,做会了才讲出来,这个研讲评分的难度参数就应该高一些才对。 总之,在书写规范,讲解技巧,数学难度上,同学们通过研讲,实质上是形成了一个学习标准,这个标准的档次,可是太“高”了。 虽然研讲会把几乎所有重要内容都覆盖住,但具体到每个同学,也就是每人四次,积极分子会多一些而已。关键是,这种研讲,一学期下来最终形成了一个“学习标准”,我就跟同学们讲,你们如果能把书上的主要内容,都处理成像你们上台讲的那种水平,你们的期末考试成绩,想不上九十分都难。 我以为,大学生们刚到大学容易发生困惑,就是因为看不到方向,也看不到标准,这方面国外大学做得要好得多,我的博客上曾经转载了哈佛大学数学系主页的中英对照翻译,就是想有改进的这个意思。 通过课后研讲班的设置,同学的学习风气有了一个漩涡效应,一些具体情况以前博文上提到过,这里就不多说了,这些风气,对于班上的核心研讲学生来说是“真”的,还有一些同学,是凑热闹,或者为了挣研讲成绩,从动力上来说可能还不完全“真实”,但这么搞下来的进步,可是“真”的,因而我称为漩涡效应。 我们的大学新生,虽然身体已经发育成熟,但是很多同学的心智还真的是不那么成熟,这就是目前的国内教育实情。所以,研讲班就相当于老师陪着他们再多走一程,不是一上大学,除了课堂讲授之外,就把他们撂到完全自学独立的状态,孩子们都是好孩子,但尚未真正成为“自知者明,知人者智”的成年人,换句话说,中国又有多少成年人达到了这个标准呢。 研讲班正是除了课堂讲授,课下自学之外的第三种学习方式,恰好处于两者之间。它也不仅仅是用于帮助大学新生过渡,应该是大学四年的标准配置,使得“漩涡”始终不散。 本科生研讲,如果是针对全班同学的话,就需要一个评分机制,李庆忠、杨紫峰开始做的时候,没跟分数挂钩,我跟进的时候,把它是算到总分里,这样的考虑是实际的,刚从高中入大学的同学,满脑子里还是成绩,所以我们还是要根据他们的特点,将研讲和分数挂钩起来。 经过几年的实践,我的评分方法基本稳定下来,大致是: 总分=期末成绩× 60 %+平时成绩-未交作业次数( 1 分 / 次) 平时成绩 = Max (期中成绩× 40% ,答疑研讲总成绩) 第二个等号中的Max,意味这同学可以不参加研讲,有个期中考试得成绩也行。因为同学们从高中出来,有些同学个性原因,不愿意上台表现,你要是硬逼着他干,他心里不高兴,期末给老师评分时打个很低的分,何必如此两方面都不讨好呢。 当然,实际情况往往是,这样的学生期中考试成绩也不理想,如果个性要强的话,还是得回归研讲,获得一个更好点的成绩。 如此一来,到学期期末的时候,所有的同学都开始积极研讲的时候,想获得研讲机会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现在我们班上的研讲已经到了“疯狂”的程度,研讲之前,同学们都会在黑板左侧画栏先写上自己名字和学号,然后按顺序来讲,排在后面的,可能就会因为时间不够而取消。 我们班上的同学,刚才告诉我,他们已经开始在研讲的“前天”,就在黑板左侧栏写上自己的名字了,注明“别擦”,其他的授课老师,还真没给他们擦。 这也反应出,这届的班委,工作还不够主动,如果面对这种“疯狂”的情况,班委同学们就应该主动想出办法来,避免其出现,至少,抓个“阄”之类的,弄得既简单又公平,我这个黑板上预先写名字的方法,也是以前授课班级的同学想出来的啊。班会不就是干这件事的么,让同学们对想出来的“办法”投票一下啊。 我们这学期的高等代数课,是把研讲的时间,放在传统的“答疑”时间里,所以称作“答疑研讲”,以前的“答疑”,刚开学时还好,以后就经常没人来了,弄成研讲,人数的量级绝对是大了许多。如果同学们想问问题的时候,也好办,直接写到黑板上,请想研讲的同学讲就是了,要是都没人讲,那就老师来讲呗。 “答疑研讲总成绩”的算法,每个老师都不一样,我自己是这么弄的。 “答疑研讲总成绩 ” 取学生最好的四次研讲成绩之和,每次研讲成绩为 6 ~ 10 分,按 0.5 分递增,在不影响其他学生研讲机会的前提下,无研讲次数上限的规定。 每次 研讲评分的原则是,取三个参数,数学难度,讲解技巧,书写规范,每个参数分优、中、差三级,对应总分数值为: 10 9.5 9.0 8.5 8.0 7.5 7.0 6.5 6.0 3 参全优 2 优 1 中 2 优 1 差 1 优 2 中 优中差 1 优 2 差 3 中 2 中 1 差 1 中 2 差 研讲的时候需要递交笔记,可根据笔记情况在原有分数上加 0.5 分,为什么重视“笔记”,这又是一个话题了,此处不述。 现在研讲全班铺开,我们一个班90个学生,由6位老师,1个主课教师,1个习题课教师,4个研究生助教,共同负责他们的研讲,学生自由参加,所以,还是需要一个共同的评分准则。 我们给学生打分的时候,都要大声告诉他,让他和其他同学知道,我们是怎么评的,这种打分,本身是主观的,所以在互动情绪之下,老师很容易给学生高分,但是稍微限制一下,分成三项,不要分得再细,就可以稍加限制,又确实能够对学生的进步方向做指引。 这个算法,跟传统的那种分项相加不同,是建立在“组合”的基础上,我觉得更好些, 三项为主观评分,总分为客观的组合算法生成,就是这种限制原理。 情况介绍到这里,大概是这么回事。我希望在下学期进一步改进的是,因为研讲跟成绩挂钩,所以每个同学的研讲时间应该均分,10分钟左右,只能讲“习题”而已,特别优秀的同学,如果想讲一个“专题”,那时间肯定就够不上了。 我们的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应该仿照勒贝格积分的思想,越优秀的同学群体,应该获得越好的教师资源,才对,均分是不能产生这样的效应的。 我们班上,已经有一批这样的同学了,起码5、6个吧,我是指已经自己写出 “专题”的,他们强烈地想表达,我只好跟他们说,现在老师满足不了你们了,你们自己搞个吧,他们就形成了一个自己的小讨论班,没有老师的,自己讲,这学期会弄出3次。想想看,他们在大一上学期结束的时候,就开始做了这样一个讨论班,每周一次,四年下来,跟他们的高中同学相比,进步的差别会有多大,可想而知啊。 针对这种情况,我还是希望改进一下,因为,毕竟有个老师参加到他们的小研讲班,还是有很大益处的。所以,下学期如有可能,我若能腾出身来,可以再弄一个研讲班,这个研讲班上,是没有分数挂钩,因而也就不用有时间限制的,如果讲的人多的话,大家可以把各自“专题”拿出来,大家投票决定,当然,老师应该具有一票否决权(但不能具有一票肯定权)。
个人分类: 大学数学|5462 次阅读|5 个评论
2011年10月27日应急管理团队讨论班纪要
陈安博士 2011-10-28 23:00
时间:2011年10月 27 日星期四上午 10 :00 地点:中科院政策与管理所801房间   2011年10月27日上午10:00,应急管理创新团队在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801会议室召开了讨论班。   在这次讨论班上,王光辉同学首先以《社会网络分析概述》为题目做报告。在报告中,他首先介绍了这一分析方法的背景,网路、社会网络、社会网络分析等基本概念,然后又介绍了社会网络的形式化表达,在这部分内容里介绍了社群图法和矩阵代数法,简单说明了邻接矩阵、发生矩阵、隶属矩阵和有向关系矩阵等内容。接着介绍了社会网络的基本概念及其运用,在这部分内容里主要以东北的一个村庄为例子,主要运用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村民之间的帮工关系、交往关系、贷款关系、借款关系以及大额借款关系,并以此例为依托介绍了权力的量化研究的一些概念并分析出了东北的某村的几号村民的控制权力最大等。他报告完以后,大家纷纷向他提出了问题,认为这种方法对于以后研究管理设计理论的“关系”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方法和思路。   然后,刘霞同学以《市场失效与管理机制失效》为题目做报告。在报告中,她首先以市场失效为切入点介绍了市场失效的定义,在市场失灵的表现及原因方面,首先简单介绍了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以及不完全信息,在市场失灵的原因方面介绍了垄断的低效率,而引起垄断低效率的原因是公共管制,然后依次介绍了外部性,市场失灵与公共物品以及不完全信息情况下的二手市场等,其中还举了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例子。最后还比较了中西市场失效的原因和表现形式的差异等。然后,开始介绍管理机制失效的定义、分类以及原因分析等内容。   会议的最后阶段,应急管理研究团队就有关11月5日-6日的“第七届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的会议的一些内容进行了讨论与安排。   本次会议于下午13:00左右结束。   【撰写:杜帅楠】
个人分类: 专论—应急管理|3171 次阅读|0 个评论
“应急管理”6月7日讨论班纪要
陈安博士 2011-6-11 07:25
时间:2011年6月7日 星期二 15:00 地点: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大楼713房间 参加人: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陈安、迟菲、张昊宇、王光辉   山东大学:刘霞   河南大学:杜帅楠 整理人:刘霞   2011年6月7日15:00,应急管理创新团队讨论班在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大楼713会议室如期举行,本次讨论班由陈安博士主持。   本次讨论班主要是由杜帅楠和王光辉同学做学术报告。   杜帅楠同学的报告题目是《政府应急能力》,报告围绕政府应急能力的概念、政府应急能力的影响因素、政府应急能力的评价三个方面展开。首先,杜帅楠同学从政府应急管理的概念总结出了政府应急能力的概念。其次,她总结了政府应急能力的影响因素有国家的发展水平、突发事件本身的特点以及应急管理方面人财物的储备情况等三个方面。最后,杜帅楠同学对政府应急能力的评价作了介绍,将政府应急能力的评价分为事中政府应急能力的评价和事后政府应急能力的评价。   随后,王光辉同学作了题为《灰色理论及其应用》的报告。报告首先对灰色理论进行了概述,介绍了灰色系统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灰色系统的基本概念、灰色系统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应用范畴。其次,王光辉同学介绍了灰色关联分析及其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灰色关联分析的综合评价的步骤。报告的最后一部分是灰色预测方法及其应用,通过案例介绍了利用灰色预测方法预测某市农业需水量。   报告结束之后,同学们对报告进行了评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陈老师对报告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导,并对同学们如何做相关研究作了指导并提出几点要求。   本次讨论班于17:00左右结束。
个人分类: 专论—应急管理|3101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1年4月10日应急管理讨论班纪要
热度 2 陈安博士 2011-4-13 01:34
2011年4月10日17:00,应急管理创新团队讨论班在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大楼713会议室如期举行。本次讨论班由迟菲博士主持,王光辉因前往台湾开会请假。 讨论班第一阶段是学术报告,报告人分别是郑晓洋、刘霞和李季梅。 郑晓洋作了题为《次生灾害》的报告。她首先对次生灾害和次生灾害衍生事件作了概述,并详细介绍了地震次生灾害和台风次生灾害。其次,她对次生灾害的发生机理进行了详细分析,根据发生因素给出了次生灾害发生模型。最后提出了次生灾害的防范和应对措施,详细介绍了减轻地震次生灾害的对策。 刘霞的报告题目为《高校突发事件应急概述》,首先对高校突发事件的概念、分类、特征和引发因素进行了介绍。其次,详细介绍了宁波工程学院针对宁波市15所高校进行的《高校突发敏感事件舆情应对探究》调研报告。随后,报告又介绍了高校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并指出了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报告人介绍了高校如何应对突发事件的网络舆论。 李季梅的报告以其毕业论文为背景,题目为《应急管理事中评价策略》,包括了文献综述、事中评价概述、事中评价概念模型、可减缓性、可救援性与可恢复性评价等内容。李季梅同学首先对文献综述和事中评价相关内容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介绍了事中评价度量框架及其影响因素、评价方法和事中评价结果等事中评价概念模型。报告最后介绍了可减缓性、可救援性与可恢复性三种评价策略,给出了基于故障树分析法的事件可减缓性度量模型和基于动态规划的演变阶段可减缓性评价。 报告结束之后,同学们对报告进行了评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陈老师对报告给出了建议,对同学们如何做研究作了指导并提出几点要求。 讨论班第二阶段,同学们向陈老师汇报了日常工作。 本次讨论班于20:00左右结束。 时间:2011年4月10日 星期日 17:00 地点: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大楼713房间 参加人: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陈安、迟菲、李季梅、张昊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赵燕 山东大学:武艳南、郑晓洋、刘霞 首都经贸大学:陈士青 河南大学:杜帅楠 整理人:刘霞 2011年4月5日应急管理讨论班纪要 时间:2011年4月5日 星期二 17:00 地点: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大楼713房间 参加人: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陈安、迟菲、郑晓洋、张昊宇、王光辉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赵燕 山东大学:武艳南、刘霞 首都经贸大学:陈士青 北京语言大学:李龙涛 河南大学:杜帅楠 整理人:李龙涛 本次讨论班由迟博士主持。 今天讨论的主题是: 陈士青由双汇“瘦肉精”事件想到的30分钟 陈安我最近读过的几个东西30分钟 迟菲基于社会物理学的管理机制设计理论30分钟 由于在前几次会议中,李龙涛和郑晓洋同学因故缺席,故此次补作简短报告,也以此作为对上次地震研讨会的结语。 首先,郑晓洋立足于自己的毕业论文思路,从日本地震后的航班安排发散思维,做了题为《由日本地震对航班的影响想到的》的简短报告,通过展示日本地震对日本航空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分析其原因,得出天气状况是决定航班正常与否的一个最大因素的结论,因此沿海而建的航空公司应该事先制定一系列的应急预案及处置办法,从而避免航空公司被淹没的惨景,尽可能的减少损失。 针对这个问题大家反响热烈。一致认为:案例角度新颖,视角独特,颇具研究价值,并且在深入和规范的前提下有利于促进航空业的健康发展。当然,这个报告也有其不足的地方。 陈安博士评述说:报告略显浅显,而且分析不够到位,没有完全展示演讲者具备的应急管理方面的知识与能力,从目前工作上来看,还不算完善,尤其在其实用性和研究方法上要加强改进,最后达到毕业论文的实际要求。大家普遍认同陈安老师的意见,郑晓洋也表示会做进一步的努力,真正把所学发挥出来,拿出更好的成果。 李龙涛同学则以《国际合作在日本地震中的体现和特点》为主题,通过对日本地震灾难中监测、动员、救援、和善后的四个阶段的国际合作特点的分析,总结出这次地震海啸灾难的新特点,并呼吁在当前资源有限的形势下,部分国家和地区可以通过便利的地区合作模式,首先建立地域合作机制。同时要加强全球范围内的规划和协调,支持联合国在建立健全预警机制进程中发挥领导和协调作用。另外还指出,我们要注重发挥应急管理对于树立人们信心,增强人类抗风险能力的积极作用。 听后,大家纷纷表示了不同看法:这次日本地震的国际合作的新特点到底是什么?国际合作进步与否?对国际合作的机制探索目前是否有成效?这些疑问更加启发了大家的思考。 王光辉同学提出了自己的理解:本次报告略显枯燥,主要在于语言上比较保守,没有一针见血的指出问题;在形式上没有采用PPT;在内容上也忽略了一些重要数据和事实的发掘,不够严谨。他实事求是的提出了自己的修改意见,李龙涛同学认真采纳。 接下来,会议进入主题报告阶段。陈士青对双汇“瘦肉精”事件的起因,经过和影响作了详细阐述,并指出了其暴露的问题,主要是:食品安全漏洞多、企业社会责任感不强。针对这些问题,她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当前食品安全治理中存在合作困境,即存在机会主义、监管的负外部性、地方保护主义等。而政府部门间达成合作的途径而言,有两种基本的类型,一种是自发性的合作,另一种则是强制性的合作。所以,要整合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建立强势的部门间协调机构、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大家表示更加理解当前的“瘦肉精”事件,并对报告中的精彩部分给予了赞赏。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探讨,陈安老师在肯定报告的基础上,就社会科学研究与自然科学研究的角度和方法上进行了剖性,认为自然科学的模型和数据的导向方法还是比较有优势的,建议同学们在研究中多加采用,加强学习。 然后,陈安博士就最近自己在应急管理领域所读所感做了精彩而颇有启发的分享。陈安老师首先介绍了George D. Haddow、Jane A. Bullock、Damon P. Coppola的Introduction to Emergency Management一书,认为本书对应急管理的阐述在当前的著作中是比较全面和可取的,在应急管理阶段的划分上也比较科学,符合事件的发展特征,而且与应急管理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不谋而合,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借鉴意义。然后推荐了Regina Phelps的Emergency Management Exercises: From Response to Recovery这本书,陈老师认为这本书对应急管理的各个阶段的解剖非常细致而且到位,并且指出了其不同点和特性,对于指导应急管理研究和实践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同时书中很多新的模型、图形的运用也起到了良好的表达应急管理理论的作用,值得学习。最后陈安博士介绍了The Design of a Dynamic Emergency Respons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DERMIS)这本很有名的著作,认为该书对应急管理的信息系统的设计和人机交互设计的探索符合我们的实际需要,并且也是我们的一个研究方向,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和路径,大家应该去看看,综合的从文理各方面更加深入全面的理解应急管理。在报告结尾,陈安博士对同学们的学习和工作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希望同学们在扎实基本功的同时,也要广泛涉猎。 然后迟菲博士做了基于社会物理学的管理机制设计理论的主题报告,系统的总结了我们原有的机制设计理论,详细阐述了机制设计模型的各种形式:直接模型、间接模型、变制模型等,然后说明基于社会物理学的管理机制设计理论,在对参与者的属性、能量、先天属性和后天属性、机制的运行原理、目标等的解释上具有独到的优势和特点,并且它在对各种机制设计模式的阐述上,能够很好的解决能量、作用力的定义与评价问题。而且该理论还可找出系统存在的问题,应用于机制系统(应急能力)的评价和绩效考核的设计。 会议最后讨论了其他一些事项。 本次会议于21点结束。
个人分类: 专论—应急管理|3647 次阅读|1 个评论
博士生讨论班
botnet 2011-4-3 17:22
今天是小范围的第二次讨论,来的人比较少,大家讨论得挺high,无压力式的优点,呵呵。但感觉没有什么学术上的收获,看来,还是要整一些具体的事儿。下次的话,至少要让大家准备着讲讲看过的文章,或者自己的想法,什么的。 坚持一个周期性的讨论,的确不容易,尤其是抽大家休息的时间。
个人分类: 科研交流|4346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1年3月8日应急管理讨论班纪要
陈安博士 2011-3-10 07:32
时间:2011年3月8日 星期二18:00 地点:中科院政策与管理所大楼713房间 参加人: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陈安、迟菲、李季梅、张昊宇、王光辉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赵燕 山东大学:武艳南、郑晓洋、刘霞 北京语言大学:李龙涛 河南大学:杜帅楠 【整理人:李季梅】    2011年3月8日晚上六点,应急管理创新团队在中科院政策与管理所大楼713房间举行了讨论班。本次讨论班分为两阶段,一是由郑晓洋同学介绍其毕业论文的主要内容及进展,二是其他同学的学术及其他事项安排。    郑晓洋同学的毕业论文初步选题为《航班延误波及分析及取消策略研究》,郑晓洋同学首先向大家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接着对目前有关航班延误的相关研究做了说明,论文的主体部分主要是航班延误波及分析、航班取消风险分析、航班取消可行性建模、航班取消策略研究,郑晓洋同学还对论文涉及到的方法进行了简单介绍。    介绍结束之后,陈安博士让大家对论文谈了各自的观点和建议。武艳南同学对论文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文章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论文的整体架构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李季梅同学对论文题目和论文核心内容之间的一致性、论文的创新点及侧重点谈了自己的看法;迟菲博士对论文的逻辑结构、以及硕士论文应该研究的深度问题谈了自己的观点;王光辉同学对论文结构以及其中的一些算法和郑晓阳进行了讨论,并认为可以适当添加实证分析部分;张昊宇同学就论文涉及到的建模与求解的顺序问题,以及设定结论下的求解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此外,李龙涛、刘霞、杜帅楠同学也对论文谈了各自的观点。陈安博士最后做了总结:首先要明确研究取消策略的原因何在,最好通过对比分析说明;其次要注意运筹学硕士论文的要求,确保论文的深度符合要求;第三关于波及分析之后的对策研究,要继续阅读其他文献,并让郑晓阳同学在下次讨论班时进行介绍。    毕业论文的讨论结束之后,陈安博士就其他问题给大家做了安排。一是《现代应急管理技术与系统》书稿的修改以及与出版社联系出版事宜,二是关于与铁科院合作的项目问题,三是有关和计算所合作项目的申请书修改的事情,四是李季梅同学和武艳南同学的毕业论文的安排,五是关于应急管理简报及第六届全国“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筹备事宜。    最后,陈安博士就课题组近期的活动安排和赵燕老师进行了讨论,并向课题组的女士们送上了三八节日礼物。讨论班结束于晚上20:30。
个人分类: 专论—应急管理|3764 次阅读|0 个评论
武大数据同化讨论班通告
热度 1 sypeterli 2011-3-5 16:03
计划开一个数据同化讨论班(Seminar), 讨论班地点暂定在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樱顶数学院院楼), 时间暂定于每周六下午2:00开始(2011年3月12开始), 以轮流报告讨论交流的形式. 参考书目: 1. !!!Data Assimilation: the ensemble kalman filter, Geir Evensen, Springer(!!!以这个为主, Springer上可以下载, 可能要从学校的数据库进) 2. 资料同化理论和应用(上册) 邹晓蕾 气象出版社(卓越网上有卖) 3. 大气模式资料同化和可预报性 卡莱尼 气象出版社 (卓越网上有卖, 武大图书馆有, 网上有英文版Kalnay - Atmospheric modeling, data assimilation and predictability) 4. Data assimilation concepts and methods, By F. Bouttier and P. Courtier(这个到处是) 5. Atmospheric data anlysis, by Roger Daley(这个不好找, 国家图书馆和南京大学有) 其他书目, 待补充... 愿意参与讨论班交流和对数据同化的同学可以联系我. 联系人: 李晨 peterli@whu.edu.cn peterlionalex@163.com
4042 次阅读|1 个评论
讨论班学生做报告存在的问题
xiegming 2010-12-8 22:30
本学期讨论班,先后安排了若干研究生做报告。学生方面,既有刚入学的新生,也有进入实验室多年的老生。内容方面,既有文献报告,也有工作进展报告。 总体上,比之以前更加正规,更加严格,也有更多的提问和讨论,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我总结了一下,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个是态度方面。 有的新生自认过高,以为讲讲别人的论文是件很容易的事情,文章没有认真看,有人ppt做的页数甚至比论文的页数多不了几页。自然,一报告就暴露了马脚。一些基本的术语都没有认真弄清楚,还是按照自己以前接触的知识想当然的去理解,结果自然是想不通,或者结论南辕北辙。文章到底讲了什么问题,到底有什么结果,到底用了哪些工具和方法,全然没有概念。这样的学生,我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有的老生也不认真看布置的文献,认为和自己当前的科研关系不大,自己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做,应该把时间花在那些事情上。其实大错特错,之所以安排给你这篇论文,其实是和你的科研有很大关系,是想启发你通过理解别人是如何做类似问题的,找到解决自己问题的思路,从而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这样的学生,自然也要批评。 而作为听众的一方,很多人态度并不端正。其实我看到个别人仍然是只带着身子来了,脑子在别处。比如我看到有个别新生甚至在别人讲的时候玩电脑中的纸牌游戏。有些人总是迟到,一下课就先跑。有些人这么多节课,一个问题都没有提过。一些同学由于是新生,可能还不够自觉;一些同学因为觉得和自己科研没关系,不想费力的去听。这些问题体现了我的教育和指导不够,实验室的氛围还不够好,今后要琢磨如何改进。 一个是科研素养方面 。 这个新生刚刚开始,表现特别明显。虽然文章选择的有一定难度,特别是都包含有相当数量的数学推导,但是我一般是提前两周就把文献布置下去了,都给与了相当充分的阅读时间。然而,由于以前毕竟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所以报告的状况很不理想。ppt准备的样式就比较丑陋,很多时候是把论文直接往ppt上复制,然后就是照着一句一句的读。文章是怎样的结构顺序,ppt就是怎样的结构顺序,几乎是把论文给缩写肢解成一个ppt了。我告诉他们报告应该告诉听众哪些内容,哪些细枝末节可以略去;不必把所有论文所有结果一一列出,而是要主次分明;不必一定以文章的结构为讲解的顺序;不要求把作者的推导都看懂等等。后来我让他们都重新准备一次,重新讲一次,有了很大进步。 作为听众,提问数量有了一定的保证,但是质量有待提高。现在我都是先不着急提问,而是先让大家问,看看他们问的问题如何,是否是我想问的,或者通过他们之间的问答,看看有什么认识错误或者启发。真正高质量的提问确实不多,这反映学生的思考、质疑能力,抑或老师所期望的发现问题的能力,仍然需要着力培养。这里有两个关键点: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要能够跟着演讲者的思路一路走过来,即使一些细节没有理解,可以先暂时接受,而保证整个思路能够跟上不掉队;一方面,大脑要保持高度警惕,时刻保持怀疑的态度,挑刺挑毛病,或者联想所讲的东西还能有什么推广和扩展。依照我个人的感觉,听报告是一件非常累人的事情,需要耗费很大的精力,往往结束之后都有些精疲力竭。可目前很多同学的状况往往是课上无精打采,而一下课就神采奕奕了。 能让学生真正爱科研,会科研,路还很长啊。想要让同学们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到最好的科研状态,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优化难题。
个人分类: 研究生培养|4405 次阅读|4 个评论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任督二脉
arithwsun 2010-11-8 23:29
任督二脉,是指两大系统,一阴一阳,相辅相成, 以前我用过这个词到教学, 大学建设:教学制度设计的任督二脉 呼吁中国大学,真正实行西方大学已经实行百年的学分制和 导师制,并在设计上进行完善,试图形成制度的后发优势。 今天这篇博文,试言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任督二脉, 试图简要说明其道理所在。也仍然是两个系统, 一个系统是以前博文中所说的: 校级科研奖励制度,名正言顺,势在必行 其目的有两个: A1. 实实在在地推动学校内各级讨论班,使之常规化。 A2. 确认学校内科研水准的关键责任人,使之学术声誉为同事所知, 为大众所知。 既然,我国、 甚至一些西方国家 ,都施行了论文奖励制度, 完全可以把它做得更好,挂钩于A1、A2两个任务。 正如那篇文章中所言,『 哪个学校想胡搞自己的科研奖励评审制度, 不拿出自己最好的人才评奖,只拿领导关系好的出来, 那是自掘坟墓,牵扯到这份上,大多数校长都不是傻瓜,允许胡来。 』 另外一个系统,则是我博文中数次提及的图书馆和专业协会的作用, 建议 B1. 国家级专业协会应该负起建设该专业方向电子图书馆的职责, 供全国会员之用。 B2. 将传统的储备型图书馆,变成即需即用型图书馆, 并向交互式媒体会议的功能配置发展。 A、B两个系统,对于中国科技的建设当然很重要, 但是我为什么将之提高到顶级的重视程度,认其为任督二脉。 首先,学校和专业协会,是国家科技建设的经纬,一实一虚。 专业协会在当今信息社会,负起更多的职责, 会给中国当前的大学布局,带来很多好处,那些普通高校的年轻人, 将享有足够的学术信息资源,从而跟名校年轻人的竞争成为可能。 这种种竞争,校际竞争,年轻人竞争,对于中国科技发展, 会起到深刻的影响。在我的文章 高薪化和低成本化的博弈:从资金运行角度理解大学建设 呼吁中国的大学求贤发展策略,在注重高薪的惯用招术之外, 也应该注重低成本化的优势。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 就跟他们使用了低成本化的战略操作,有很大关系。 今天,中国想进步,仍然需要借鉴这一历史经验。 毛主席的高招, 不仅仅是在于发动了人民战争,跟以往的农民起义不同, 他们找到了共产主义思想,这个辉煌地激动人类最美好感情的旗帜。 这产生了三个好处: a. 虽然军队由知识水平较低的无产阶级, 或者传统说法中的流民们组成,但共产主义思想的魅力, 吸引来智识和人格都很高的知识分子,形成军队的领军人物, 他们接受共产主义思想,用其对流民们教育, 将流民变成优秀的军人,这在战争年代是可行的, 战争对人性的改变力极大。 b. 共产主义思想,使得低成本运行战略得以在红军中实现,打仗, 不仅拼表面财力,也拼背后的成本。在红军如此的低成本之下, 白匪的经济只能够被拖垮。 c. 人民战争之时,军队干部的提升速度和淘汰速度(生命减员) 非常快,虽然死生无情,但这是有益于干部梯队建设的。 蒋介石和其后人,认识到了a,每言怨之,不知道是否认识到了b, 但是作为中央政府,想要把成本降低,实在不容易, 黄仁宇的只言片语,可以印证之。 模仿这三点历史经验,科技发展的三大目标应是: Alpha. 找到学问和人格(愿意分享智慧、教导后学) 都很高的领军人物,当年的华罗庚,可算一个。 Beta. 让领军人物和普通士兵,都愿意在中国当前的低成本战略下运作。 Cc. 创造速度更快的战斗减员机制,同时保证社会的安全稳定。 西方大学其实已有类似机制,博士后的危机感很强。 校级科研奖励制度 将产生一批植根于本土的领军人物, 是完成Alpha任务的主力。 协会级电子图书馆,是生成交叉学科机制的载体, 是完成Beta任务的主力。 学校和协会这两大机构一实一虚,共同产生年轻人的上升梯道, 以完成 Cc的任务 。 具体路径为,名校只要开始名正言顺的科研奖励制度, 然后就可自然地引入Tenure Track任轨制度。 协会,只要开始做好电子图书馆,以此基础, 就可以组织交叉学科课题组,网络全国各校的年轻人加入( 所以需要交互式网络会议的配置Webinar)。 这种机制的课题组,人员的淘汰率可以做到很高,新旧课题组, 可以层出不穷,而又不致于对实体结构伤筋动骨。因此, 它相当于一种动态化的增量改革。 这两大机制,既给年轻人提供了战场,提供了机会, 又不让他们旱涝保收,必须面对强烈的竞争和无情的年代替革, 在科研成就上,确实能做到胜者进败者退,而不像现在这样, 不疼不痒,温水煮蛤蟆。 附注: 领军人物和普通士兵的工资级别之差, 如果能小于西方大学的相应比例,才是真正的低成本战略。否则, 只是普通士兵的工资很低,领军人物工资很高, 那是国民党当年使用的战略,曾被证明不好使。 这个工资级别之差中的工资,指固定工资加课时费,工资的含义, 有能升不能降的暗示含义。科研奖励,不算作这种含义的工资, 因为是能升能降,能有能无。领军人物,如果真有本事, 就参加学校的科研奖励挂钩的各级讲座/讨论班, 由学校同行们鉴赏论功即可。 附录: 人民日报:科技体制须二次改革 摘抄: 『二次改革的核心内容是, 改变现有以竞争性项目为主的资源配置方式。』 评注:这点比较狠,很多科学家的建议,没有达到这个层次。 我的博文,虽然没有说到这点,但是在做法上实质相同。 如将资源配置,引向校级奖励和行业协会, 前者鼓励凭借代表作建立学术声誉,而非项目申请; 后者鼓励行业协会将资金用于建设电子图书馆或公共实验室, 打破名校的垄断性资源。 目前存在着用项目变相地实行奖励的做法,一些高级别基金,本质上也被科学家认为是荣誉和奖励,实际上,如果真是公示为奖励的名义,想必是到不了那么多钱的 『两种不同功能的管理严重失衡, 表现在政府管理的强势与科学共同体管理的弱势』 说的即是行业协会。其文章只有破题,尚无立题,本文的两个设想, 可以供其参考。 正文: 上世纪80年代以来, 科技体制改革使我国科学技术得以从制度创新中获得快速发展机会。 但现在, 我们不能不认真面对现行科技体制日益凸显的种种弊端对我国科学技 术的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科技体制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我们需要科技体制的二次改革。科技体制二次改革 并非对此前改革的否定, 而是为实现更高目标进行的一次体制的内部变革过程。 改革核心内容是改变资源配置方式 改革的目标是建构科技系统的整合与优化机制。 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科技体制改革是一次以建立科技- 经济内在联系为目标的改革。它所面对的问题是, 原有体制中科技与经济的严重脱节以及由此引发的种种弊端。 与之不同,我们现在所面对的问题是,现行体制内的系统失效。 20年来的改革使我国科技组织呈现多元化 不仅有大学和科研机构、企业RD、科技服务机构等多种形式, 而且这些组织较之过去更加具有独立性。 这是科技组织不断分化的结果,由此改变着科技体制的结构。 近年来,科技管理越来越多地采取计划体制的方式,但这种回归 却导致了体制内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间的不协调,甚至冲突, 同时导致各部门及其机构为争夺政策利益而愈演愈烈的竞争局面。 所以,二次改革应当是一次解决体制内系统失效的变革过程, 是一次以建构科技系统内整合与优化机制为主要目标的改革。 这显然是一次重大的战略转型。 我们知道, 80年代开始的科技体制改革是从改革科研资源的配置方式开始的, 其主要内容是引入竞争机制。但是, 科技界现在所关注的也恰恰是资源分配问题, 主要是资源分配中的过度竞争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弊端。例如, 目前的以竞争性项目为主的资源配置方式所导致的科技人员跟着项目 跑、围着经费转的局面,显然是与创新的要求相悖的。 改变资源配置方式的重要性或意义还在于, 它是可以改变或重构某种(利益)关系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这一点对于重构系统秩序的改革目标是很重要的。所以, 二次改革的核心内容是, 改变现有以竞争性项目为主的资源配置方式。 改革重点在科技管理方式和管理结构 改革的着力点是科技管理。目前, 我国的科技管理存在两大方面的问题: 一是管理方式不支持创新或不适用于创新活动。 我国的科技管理体现了这样一种管理方式: 一是通过表达国家意志或国家目标的大规模的中长期规划,或计划、 专项等,有计划地分配资源和使用资源; 二是运用科学研究的绩效评估方式, 强化对科技资源的管理和再分配。但是, 这种管理方式显然更加适用于对常规时期科学技术的管理, 而并不适用于对创新的管理。因为科技创新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 它所表现出的变化无常使得我们很难对它以按部就班的计划推动方式 而获得。 二是科技管理体制结构存在缺陷。一般讲, 科技管理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政府的绩效管理; 二是科学共同体的内部管理。但在现行科技管理体制中, 两种不同功能的管理严重失衡, 表现在政府管理的强势与科学共同体管理的弱势, 并且政府管理的强势并非表现在绩效管理方面, 而是替代科学共同体的管理方面。这是一种政府管理上的错位 现象。 因此,改革科技管理的重点应包括这样两方面的内容: 管理方式和管理结构。前者的重点在于: 探索适用于创新活动的管理方式;后者的重点在于: 政府管理向绩效管理的正位和科学共同体的内部管理的回位 。(作者李真真,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个人分类: 大学建设|4924 次阅读|1 个评论
讨论
yanghualei 2010-10-18 23:09
1. 科学思维方法的种类 (理性、直觉以及现代思维方式) 2. 科研工作者必备素质和知识结构 (科学研究者应具备什么样素质) 3. 科研的起始点以及目的和动机 (科学来自于那以及科学研究的目的?) 4.科学问题的特征和性质 (什么样的问题是科学问题?)
个人分类: 生活随笔|2758 次阅读|0 个评论
策划成立讨论班
yanghualei 2010-10-15 14:01
由于交流和讨论对生活品质,好奇心以及科研的重要性,在加上学院对硕士培养采取放羊政策即把权力和自由充分下放给学生,据此以上精神,本师门决定自发的成立沙龙性质的讨论班 时间 定期举行讨论和交流一般频率为每星期一次,放在周末或者其他举行,具体时间为晚饭后,讨论时间长度根据内容、气氛以及问题而定 地点 在学校的足球场、长廊、湖边以及茶馆等场所,而具体选择在那举行则根据天气和大家的便利度进行集体决定 原则 1.各成员一旦入加认真对待积极参与,下去认真准备话题 2.各期成员轮流主持,发挥充分的民主,进出自由不加强制 目的 培养好奇心,提高批判、合作、洞察力以及思考能力 讨论的内容 1.存在争议的、矛盾的以及比较热门的学科内部和外部问题 2.科研和学习过程中各成员遇到理论和技术障碍 3.比较新颖的创见和想法以及奇特自然和社会现象 4.共同研读一些经典书籍或者推荐一些较好的书籍 5.讲述一下成员的科研心得和见解 6.对已有理论的修正和评判以及对基础理论的思考
个人分类: 生活随笔|2700 次阅读|0 个评论
急用先学 vs 厚积薄发 : 两种不同风格的讨论班
热度 3 tangchangjie 2010-10-8 09:16
两种不同风格的讨论班:急用先学 vs 厚积薄发 --- 研教散记21 (唐常杰 ) 为了回答新硕导师提的问题,写过两篇博文 ,“ 新导师首次招收多少研究生 ” 和 “ 名山、名师与高徒 ”,提及了讨论班,还没有来得及细析。   硕士生的研究学习过程有几个环节,课程、项目、讨论班和论文。其中,讨论班比较充分地体现了团队氛围、集体智慧、共同进步和活跃研究。    问了周围的朋友,他们主办或参与的讨论班大致有下列三种: (1)急用先学型. 其中又分两种:    (a)开题报告型: 报告与任务或兴趣相关的论文或进展,我想做什么,希望通过报告,找合作者,并得到老师同学的帮助。    (b) 研究进展型 :已经开题进行研究,报告最近一段时间我做了什么,有什么困难,希望通过报告,得到老师同学的帮助。   急用先学型的特点是“实、快、浅”,能解决项目,特别是工程开发性项目的实际问题。例如,开发的一个应用系统比较慢,通过查文献和小改小革,设想了一种改进技术,在讨论班中讨论,得到同事的质疑和补充,最后实现,解决了问题,还写出了工程性论文。   (2) 厚积薄发型. 根据课题组的研究方向,找最新的国际会议论文,例如数据库界的VLDB、SIGMOD、 ICDE、 SIGKDD等顶级会议的论文,范围不要太窄,约束在大同行内; 偶尔也找顶级杂志如TODS、VLDBJ、 IEEE TKDE等杂志的文章;这个“偶尔”,是因为杂志发表周期较长,杂志文章的雏形和思想可能会先在顶级会议上发表。    苏轼在《杂说送张琥》中提倡“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用来描述此型讨论班风格挺合适,其 特点是 “广、新,缓”,可持续发展。有时候,一种新的思想在半年或一年后,在研究中发挥了作用,好比投种于春天,收获于秋天,虽然不是立竿见影,但能清醒认识本领域和相近领域大事;做自己的,也看人家的,既埋头拉车,也抬头看路;手里做着一个项目,同时窥测方向,准备下一个项目,设想下下个项目,当同行有了大转折,大突破,大行动,课题组早有心理准备,不至于有隔世之感。   (3)复合型 。上述两种的加权合成,加权比例可灵活变化。 插一句时评,讨论急用先学 vs 厚积薄发,联想到了科学网上的关于诺贝尔奖的热议;一些为国家、为民族着急的年轻人,已经有“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心情;这里要说,严肃的、非搞笑的诺贝尔奖要靠科技界的厚积薄发;急用先学或急用先造,都是急不出来的。 言归正传,不管哪一种类型的讨论班,组织时,一般要做到五个一:    (a)一篇中心文献,最好人手一份,提前几周到听众手中。或者学期开始印刷装订发放;    (b)做一个好的PPT (可参见 关于做答辩用的PPT,可以参考原来的博文 “PPT五技巧-表达公式推导-研教散记” ;    (c )一个即席点评,由老师或高年级学生做,要回答几个问题:人家做了什么,人家还没有做什么,我们可以借鉴什么,可以做什么;    (d)一份科学研讨会考勤表,所有参与者签名,扫描后复制给所有参与者。一些学校要求研究生在申请学位时候,要提交,至少参加m份考勤表,其中自己报告n次,并且提交PPT打印件)。这不失为一种并不复杂、也有效的管理措施;    (e)一个全学期的讨论班计划,时间、地点、人物、论文;有时会与其他讨论班联合,有时会与外来访问教授的报告结合。    笔者在实践中,做过多种尝试,倾向于采用如下方法,把讨论班和项目例会适当分离.讨论班用厚积薄发型,项目例会用急用先学型。 讨论班的准备过程,是展示指导能力的舞台 。报告人先和指导教师讨论交流,然后准备PPT,向课题组报告。    指导教师对讨论班准备有两种方式:中断式 和 巡查式。    中断式 . 计算机科学中的中断请求(interrupt request),好像是历史电视剧中的“有事奏本,无事散朝”。学生有了问题和灵感,随时通过各种方式和老师(电话邮件,面对面)讨论。中断请求可能打断老师的常规思维,调用预案程序处理之后,又回到主控思绪。这种指导方法适合作基础研究;这种方式下,学生压力小,自由度大,思路活跃。管得好,能出大成果,管得不好,会消极怠工;学生多发中断则多受指导,多受益。    巡查式 大致可描述如下:    For each student    { ask how are you getting along ?    What are you doing today ? }    这种方法会给学生较大的压力 有督促、检查、推动的作用,适合管理开发项目;研究生有时会背地说这个老闆很push;研究生应雷厉风行,当天事当天完,案无隔夜公文,甚至预测下一步将要做的任务,提前准备,这样受到的Push比较少,然后,就有好心情,有时间来考虑好的Idea, 好的方案,必要时主动发出中断请求。    两种方法的也可以在不同的加权比例下复合。不管是否喜欢,这些模式都客观地存在,存在于国内外的大学中和科研机构中。 ( 近期的相关博文 新导师首次招收多少研究生 名山、名师与高徒 )   
个人分类: 教学科研|15253 次阅读|24 个评论
[转载]牛津伦理讨论班
gl6866 2010-9-30 18:18
Roy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 one-day seminar for engineers on Ethics and the Internet: December 3rd 2010. This one-day seminar will stimulate and deepen awareness and understanding of engineering-related ethical issues with an invited audience of engineers at the Royal Academy. It will involve: High profile presenters with engineering and professional media experience Prepared visual material from a professional film maker Philosophers with experience of making ethical issues comprehensible and engaging. Overall goals of the workshop: Animate an engineering audience to participate in active discussion of engineering-related ethical issues over and above professional codes of conduct Bind this discussion to thei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ensure some of the participants actively present their own views on these issues through mechanisms described below; Develop novel media methods to secure this active participation, not simply making use of standard presentations of issues Relate the issues above to public policy issues impli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The question underlying the seminar is What, if anything, is ethically specific to the Internet? and the workshop is motivated by a number of related and familiar intuitions: Ethics is now a growth industry in the professions-why? Codes of conduct have hollowed out old ethics and natural responsibility People feel alienated by this split We must therefore reintegrate The workshop is being organized by a team associated with the Oxford Internet Institute headed by Professor Yorick Wilks. The (free) workshop will be a full day and include lunch. Requests to attend should go to yorick.wilks@oii.ox.ac.uk
个人分类: 海外观察|1822 次阅读|1 个评论
Seminar:“头脑风暴”的孵化器——上海大学应用数学和力学所seminar剖析
sqdai 2010-9-3 05:49
【按】 2009 年 7 月,中国力学学会力学史与方法论专业委员会在烟台大学召开第四届全国力学史与方法论研讨会。下面录入的是我和我的学生在这个会议上交流的一篇稿件。此稿缘起于 2008 年 9 月我所申报著名上海大学校园文化品牌的过程,那时,我应所里年青领导之约,对原申报书进行了大幅度修改(此次申报最终获得成功,力学所 seminar 已成为上大的著名校园文化品牌)。此后,我们又进行了一些调研、思考和分析,对原稿进行了较多的修改,形成了如下的会议论文。此次重发未对相关的数据进行更新。欢迎各位博友批评指正。 Seminar 头脑风暴的孵化器 上海大学应用数学和力学所 seminar 剖析 戴世强 陈然 (上海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上海 200072 ) 冯秀芳 (宁夏大学应用数学与力学研究所,银川 7500021 ) 摘要 本文试图从力学史和方法论的角度阐释 seminar 的功能及其对学术交流和产生 头脑风暴 的作用。首先简述 seminar 形成的历史和已有成效;接着通过剖析上海大学应用数学和力学所的 seminar 活动,具体探索这种学术交流平台的长期效应、对发展力学和其它科学研究的影响以及有效开展 seminar 活动的经验,以期在更大范围内推广普及这种做法,并从中领悟 钱伟长 先生的学术思想和治学理念。 上海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的 seminar (以下简称为力学所 seminar )已经持续举办了 24 年有余,在上大校园里尽人皆知,已成了一个颇有影响力的校园文化品牌,在国内外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它在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以下简称为力学所)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过程中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而且经学校领导的普及推广,目前 seminar 已辐射到全校,正在对上海大学的教学、科研产生积极影响。本文简要地回顾力学所 seminar 的指导思想、成长历程、具体做法和主要效果,试图从力学史和方法论的角度对其做一番剖析,并从中领悟 钱伟长 先生的学术思想和治学理念。 先进文化,代代传承 seminar ,指的是大学师生举办的研讨会或研讨班(也有称为讨论班的)。世上自有大学之日起,就有了 seminar ,而真正成为校园文化,则发端于十九世纪中叶的德国,其中尤以当时享有盛名的哥廷根大学办得最为出色。哥廷根大学的应用数学和应用力学学派的创始人 Klein 和 Prandtl ,把该校的 seminar 的效用推到极致,形成了 Prandtl 的学生 von Karman 所推崇的 哥廷根的自由民主的学术气氛 。随后, von Karman 把 seminar 带到了美国的加州理工学院( Caltech ),出现了著名的 von Karman 客厅 seminar 。哥廷根应用力学学派的传人钱学森、钱伟长、郭永怀、陆士嘉、范绪箕等人回国之后,又把 seminar 传到了中国,带到了他们各自的单位。早在 20 世纪五十年代,钱伟长先生就在北京举办了 薄板大挠度问题讨论班 ,所产生的科研成果荣获 1955 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 1956 年,中科院力学所成立之后,钱学森先生立即组织了高超声速流动 seminar (讨论班),一开始只有 16 人参加,后来规模变大,个数增加,在我国近代力学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 ;郭永怀先生在他创建的中科院力学所电磁流体力学研究室中,也开展了有声有色的 seminar 活动,大家集中攻读留比莫夫的专著,经常争论得脸红耳赤,由郭永怀先生做 老娘舅 ,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 seminar 的形式多种多样,一般有一个或几个专题主讲人,接着是无拘无束的广泛讨论乃至激烈辩论,气氛自由而民主。这样的讨论实际上是 头脑风暴的一种形成过程。凡是盛行 seminar 的校园或基层,就不会存在万马齐喑的科研教学局面,有的是生机勃勃的讨论、不拘一格的切磋、喜出望外的顿悟,从而形成一种高尚的积极的校园学术文化。正因为如此,哥廷根学派出了 20 余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而积极开展 seminar 活动的 Caltech 的诺贝尔奖得主有近 50 人。 其实,如果我们不是数典忘祖的话,古代教育家孔丘给七十二贤人、三千弟子授课,学生们可以自由发表意见,进行丰富多彩的专题讨论和激烈争辩,这不也是一种 seminar 吗?只不过没人提到过这个词汇而已,整部《论语》实际上是一份 seminar 记录 。 最近,本文第一作者参观了长沙的岳麓书院(简介可见 ),获益匪浅。岳麓书院是一所著名书院,名列我国古代最佳书院之首,创立于北宋开宝九年(公元 976 年),此后绵延不断,时有兴衰,目前成为湖南大学国学院。可以认为,这是一千年前我国的一个著名的古老学府,办学水平至少达到现今的大学研究生院的水平(不过学科较为集中,只有人文科学)。直至 1903 年之前,有 52 位学者名流担任山长(即院长,因为书院地处岳麓山麓,故名山长;其它书院也位于山林,故这个称呼有普遍性),其中最有名的山长当推张栻 (1131-1180) ,他是南宋杰出的理学家,与朱熹、吕祖谦齐名, 1165 至 1180 年期间任岳麓书院的山长,而更有名的理学家朱熹( 1130 - 1200 )对岳麓书院的发展也起过很大的作用,那段时间是该书院的全盛时期之一。这里只说说书院的 seminar 活动。参观岳麓书院时,我们发现它有高等学府的所有要件:办学方针、教学制度、学生分等(大致相当于现今的学士、硕士、博士)、学规;图书馆、办公室、教室、宿舍等等,而最令人注目的是它的会讲制度(即 seminar 制度)和它的会讲厅(相当于力学所的 seminar room )。最著名的一次会讲是 1167 年 9 月的 朱(熹)张(栻)会讲 。那年,朱熹从千里之外的福建崇安赶到长沙。由于朱熹享有崇高的学术声望,前来听他讲学者甚众,以致 一时舆马之众,饮池立涸 (那个池塘还在,不算太小),开创了岳麓自由讲学的风气。朱张的学术讨论非常热烈,持续了三天三夜,朱张在会讲厅分坐 主讲 、 副讲 之席,厅内外挤满年青学子。二人分别宣讲各自观点,师生在一起激烈争辩,最后以朱熹接受张栻为首的湖湘学派的学术主张告终;而后,张栻也根据朱熹的观点修正了自己的主张。因此,朱张会讲闻名遐尔,成为历史上的一段学术佳话。 因此,我们说,坚持举办至今的力学所 seminar 是先进校园文化的传承。 创办艰辛,坚持更难 1983 年元旦,钱伟长院士履任上海工业大学校长,旋即着手筹办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 1984 年 5 月 16 日 ,国家科委发文批准成立该所,当年 11 月 1 日,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正式成立,上海市副市长刘振元出席成立大会,并宣布由钱伟长校长兼任所长。在成立大会上,钱伟长所长提出办所的三大宗旨: 研究所为国民经济建设(特别是上海市经济建设)服务,从实践中提炼课题,上升到理论高度来认识,再回到实践检验,出高水平的学术成果;在出成果的同时,不拘一格培育一流的优秀人才; 请进来,打出去 ,强化学术交流。并指出,要以国内外的优秀研究单位为榜样,尽可能学习吸收它们的学术理念。 特别提出要学习 Caltech 。 根据 钱伟长 先生的治学理念,力学所 seminar 应运而生。早在力学所正式成立之前的 1984 年 4 月 7 日 ,力学所举办首期 seminar , 钱 先生身体力行,亲自主讲 弹性力学中的广义变分原理 ,他没带讲稿,娓娓而谈,从弹性力学变分原理的基础和发展简史谈起,论及他此前 20 年在广义变分原理方面取得的优秀成果(该成果获 1982 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报告非常精妙,赢得满堂喝彩,上海工大的师生从未听过这样的报告!但是,一开始,他推动组织 seminar 的主张碰到了障碍 认识上的障碍。应用数学和力学所白手起家,统共只有十来个人,连 七八条枪 也没有,人员主要来自上海工大机械系力学教研室,除了个别教师,谁也没搞过科研,也不知道 seminar 为何物,接着的 seminar 响应者寥寥。这可急坏了 钱 先生,一方面,他在所里反复强调 seminar 的重要性,讲 von Karman 客厅 seminar 的故事。他说: 新的科学思想往往是在浓厚的学术气氛中相互讨论、相互启发、突然爆发出来的 (钱伟长, 1984 年)。另一方面,他从英国搬来 救兵 ,请他的老朋友、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Jeffrey 主讲 seminar ,请刚刚 招募 来的助手潘立宙、卢文达、蔡树棠、孙厚钧等教授做示范报告,从上海工大机械系力学教研室中选两位科研拔尖人物做主讲人,还从上海交大、上钢一厂等单位请来了高人来做报告,所里的教师从这些 seminar 中尝到了甜头,纷纷上阵。于是,在研究所正式成立之前的半年中,举办了 15 次 seminar ,局面艰难地打开了。 当时,力学所的物质条件相当困难,在西部校园一隅的小楼里办公,使用面积不足 300 平方米 。没有报告厅怎么办?在临近的女生宿舍边上盖了个简易活动板房(现时的上大这种校舍早已绝迹),可勉强容纳百人。初期的力学所 seminar 就在那里进行,坚持了两三年。 1985 年力学所请来了 36 位外宾,包括 Jeffrey 、 Rychlewski 、 Grimshaw 等院士级的学者, Jeffrey 主讲了力学所 seminar 之后说: 这是我做报告的最简陋的场所,也是参加过的最活跃的 seminar 。 力学所的成员觉得,在物质上,他们是贫穷的,但在精神上是富有的,因为有这样好的 seminar 提供 精神食粮 。 创办艰辛,坚持更难。建所初期, seminar 活动常受日常教学科研活动冲击。这时, 钱 先生反复强调 seminar 活动的意义,他指出,讨论可以产生很多有益的思路,产生思想火花,产生 头脑风暴 ,这是创新的一个很重要条件。创新必须交流,关起门来是不能创新的,而 seminar 是内外交流的最佳形式之一(参看 )。他还规定,每周四下午应该成为雷打不动的力学所 seminar 时间,不准排课,不准开别的会。至此,力学所 seminar 就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了下来,一直坚持了 24 年。 不拘一格,灵活多样 指导思想确定以后,必须采取踏实的行动。在 钱 先生的脑袋里从来没有一成不变的框框。他强调, 力学研究必须从基础研究做起,不然就没有后劲;力学研究必须与工农业生产实践结合,否则就成了无源之水;力学研究必须开拓视野,广泛调研,不然就成了 聋子 瞎子 ,占领不了学科前沿领域。 他指出, 请进来 ,要请 高人 ,各行各业,只要与力学挂钩的、有一技之长的,不管校内校外,都要请。 根据钱校长的思路,迄今举办的 670 余期力学所 seminar 中,共请了 840 余位主讲者,大部分来自所外,其中海外学者 200 多人,知名的中外院士有: Jeffrey (英),谈镐生、 Launder (英)、周恒、钟万勰、 Rychlewski (波)、卞学璜(美)、 Grimshaw (澳)、王光远、吴耀祖、梅强中、鲍亦兴、黄克智、胡文瑞、章梓雄、李家春、杨卫、朱位秋、徐建中等。本所师生踊跃参加,累计参与者超过 54000 人次,并另做了 200 多场报告。在 seminar 上提问者众多,讨论气氛异常活跃。至今,力学所 seminar 远近闻名,所外学者以到力学所做 seminar 报告为荣。 全所 seminar 的内容大致分为四类: 1) 力学学科各分支的最新研究动态俯瞰 ( overview ),这类报告通常由知名学者来主讲。例如,钱伟长的 动态松弛法 ; Jeffrey 的 非线性波的传播 ;陈文芳的 非牛顿流体力学的现状与发展 ; Moffat 的 涡旋与湍流 ;蒋咏秋的 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朱位秋的 非线性随机振动与控制的哈密顿体系 ;戴天民的 连续介质力学近代进展 ;黄筑平的 多孔材料的力学 ; Rychlewski 的 波兰空间技术与力学 ; van Dyke 的 流动显示简介 ;柳兆荣的 细胞生物力学简介 ; OMalley 的 非线性奇异摄动 ; Vasilieva 的 抛物型方程的奇摄动 ;日川晴雄的 边界元法的发展近况 ; Gallagher 的 有限元法的一些有待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蔡树棠的 剪切湍流模式 ; Hastings 的 混沌探索 ;郑衍衡的 高速并行计算机系统的算法 等等。这些报告给人以宏观大视野,对把握学科前沿方向极为有益; 2) 力学学科应用的近期进展 ,一般请相关领域的资深工程专家或学者来主讲。例如,项海帆的 中国桥梁工程 60 年 ;钱冬生的 悬索桥和斜拉桥的构造、力学性能和施工要领 ;李家春的 西部水土保持中的流体力学问题 ;章梓雄的 维多利亚港的波浪问题 ;韩曾萃的 钱塘江治理和开发中的流体力学问题 ;杨国伟的 航空航天中的流固耦合研究新进展 ;周文波的 双圆隧道技术研究 ;傅德明的 上海地铁与盾构隧道技术 ;狄勤丰的 石油工程特征 ;汪海的 缝合与编织 飞机复合材料结构设计中的一种新技术 等等。这类报告在力学应用角度给人以启迪,促使本所的科研与国民经济急需解决的问题密切结合,更好地实现 钱 先生的办所宗旨; 3) 方法论与学术思想探索 ,一般由关注方法论研究的学者主讲。例如。谢定裕的 应用数学过程和治学之道 ;谈庆明的 力学与技术科学 ;余志的 观察与思考的若干问题 ;戴世强的 关于科研方法的思考 等等。这些报告给听众在治学方法上以启发,通常很受欢迎; 4) 本所师生的近期科研进展, 包括研究人员的阶段性或总结性研究报告、博士后人员进站出站报告、博士生开题报告等。所里规定,科研人员有责任和义务经常在 seminar 上报告自己的工作,对自己是鞭策,对别人是启发,有时还能纠正谬误、引领方向。 全所性的 seminar 通常起 鸟瞰 的作用,在了解科研动态、把握科研方向方面功不可没,但是演讲和讨论通常不拘泥于细节,无法对问题进行细致入微的诠释。于是,除了讲座型的 seminar 以外,全所涌现了十几个小 seminar 。本所 1985 年在钱伟长所长领导的改革中取消了研究室,实现 课题组长负责制 ,近年来所里人人有课题,于是各课题组自发地形成 邦联 ,举办定期的小 seminar ,通常在晚间进行,由业务科排序,以免 争抢 教室。这样一来,每天晚上所里灯火通明,教室里争论之声不绝于耳。这类 seminar 经常就科研选题、论文进展方面进行报告,对科研中出现的难点、问题进行务实的细致讨论,浓厚的民主的学术氛围在所里自然形成。 力学所组织 seminar 的具体做法如下: l 尽可能有计划地在固定时间进行。瞄准国内外力学学科的带头人和力学应用的 领头羊 ,视需要和可能,诚邀他们前来主讲。然而, 计划赶不上变化 ,需要经常视情况做变通,例如安排临时来访的外宾做报告。 l 尽可能抓住 过路才神 。上海地处交通要道,学术会议频繁,知名学者时不时地路过,我们称之为 过路才神 ,一获得信息,就请他们来演讲,这样可以大大降低 seminar 的成本。 l 尽可能发挥 seminar 参加者的主观能动性。我们经常重复钱伟长所长对学生的教导: seminar 中应该不断提问题,没有愚蠢的问题,不提问题才是愚蠢的。 提倡 seminar 上没大没小,争论中只服从真理。所里还要求导师把研究生在 seminar 上的表现作为考核他们的一个指标。因此,外来的主讲人,对本所 seminar 中听众(包括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和水平常表示惊讶和叹服。 l 尽可能实现 seminar 的多样化。我们认识到, seminar 只是学术交流的一种载体,不能搞形式主义。对 seminar 的作用认识不足,为搞 seminar 而搞 seminar ,必定不能持久,更不能显效。 群策群力,事业腾飞 在钱伟长所长的率领下,全所人员群策群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如今,我所的力学学科已成为国家 221 工程 建设学科(其中流体力学为国家重点学科)、上海市优势学科;已具有博士后流动站和力学一级学科博士点, 1 名青年学者获得教育部长 江特聘 教授岗位; 2 名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16 人次入选上海市 曙光 计划、 启明星 计划、 浦江 计划等人才计划;承担了 400 余项科研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05 项(重点项目 4 项);高水平论文的产出率每年超过 100 篇,人均 SCI 论文数居全校之首,先后获得省市部委科技奖 40 余项。我所在国内力学界已赢得了较高的声誉,成功地跻身于国内知名的力学教学科研单位之列,在国际力学界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应归功于钱伟长教育思想和治学理念的指导,而 钱 先生所倡导的力学所 seminar 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且不说创业时期 seminar 所起的重要作用,在世纪之交,它更成了促进力学所科研二次腾飞的巨大推动力。 在世纪之交,力学所的发展遇到了一个 瓶颈 :发展速度趋于降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中标率骤降,科研项目和经费的增长率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随着科研的发展,本所的科研课题逐渐老化,更新速度不够理想。钱伟长所长敏锐地发现了这个问题,他适时地召集了所内副教授以上的业务骨干的专门会议,让秘书捧来了一大堆《应用力学评论》杂志,分发给大家,让大家分头阅读有关的综述论文,着重考虑各自的课题更新问题,并指出,应该邀请国内名校的名教授来做专题报告。所内年青领导闻风而动,决定利用力学所 seminar 这个平台,做好这篇 文章 。于是,借新世纪展望的势头,请来了一批国内著名的学科带头人,在 seminar 上做了系列报告,上面提到的报告中,有不少是那个时期做的。 接着,所里一批中青年学者利用 教授沙龙 和 博士沙龙 ,对这些报告进行消化,针对自己的科研实际,明确了课题更新的方向。几年下来,所内科研人员或多或少更新或丰富了自己的科研领域,情况迅速地发生了转机。近五年来,我所每年平均获得 8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标率增加到 40 %,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人数超过总人数的 90 %,各类科研经费达到人均 30 万元 / 年,这对以理科研究为主的研究所来说是个不小的数目;而且,发表论文的档次也在年年提高。力学所科研的这一 二次腾飞 ,不能不归功于钱伟长所长的睿智和 seminar 这一平台。现在,力学所的师生都明白了,科研要实现创新,必须对学科发展趋势了如指掌,必须时时进行科研大方向的探讨,其中, seminar 是最好的载体之一。 稳扎稳打,不断创新 通过力学所组织组织 seminar 活动 24 年的经历,可以有如下认识: 1) seminar 确实是创建先进的校园学术文化的有效载体,是培养新一代学术创新团队个个人的重要途经。不仅可以大大促进校内外、所内外的学术交流,而且可以不断点燃思想的火花,为产生 头脑风暴 创造有利条件,为培育创新型人才提供温床; 2) 组织 seminar 活动必须有先进的学术理念做指导,稳扎稳打,持之以恒,求真务实,追求长期效应,而不是图一时的热闹; 3) seminar 活动必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追求灵活多样的模式,既要有讲座型的,更要有研究切磋型的,应合理调配,使之各得其所。 近来,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所的科研人员正在思考:如何使力学所 seminar 更上一层楼。他们打算使 seminar 更加有效化、多样化。在全所 seminar 方面,准备请更多的大师级人物(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菲尔兹奖获得者)光临力学所 seminar ,以汲取更多的精神养料,还准备请国内应用数学和力学界新一代领军人物纷纷登台亮相;在小 seminar 方面,想进一步总结经验,加强组间交流,发扬优点,改进缺点,使之在细致的学术切磋和交流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总而言之,要把力学所 seminar 创建成为国际一流的校园文化品牌。 路曼曼其修远,吾将上下以求索 ,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的师生们正以这种精神不懈地探索和奋斗。 参考文献 von Karman Th., Edson L. The Wind and beyond. Th. von Karman, Pioneer in Aviation and Pathfinder in Space, Boston :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67. 中译本:冯 卡门 航空与航天时代的科学奇才,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84). 戴世强 . 钱伟长的治学理念和学术风格,力学进展, 2003 , 33 ( 1 ): 4 - 20. 冯秀芳 . 钱伟长的治学理念和教育思想,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7. 谈庆明 . 钱学森对近代力学发展所做的贡献,力学进展, 2001 , 31 ( 4 ): 500 - 508. 冯秀芳,戴世强 . 哥廷根应用力学学派及其对我国近代力学发展的影响,《现代数学和力学( MMM-IX )》(主编:戴世强,周哲玮,程昌钧,郭兴明,卢东强),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4 : 637 - 642. 郑哲敏,李家春 . 科学和技术结合的典范 纪念郭永怀先生诞辰九十周年,《郭永怀先生诞辰九十周年纪念文集》(主编:郑哲敏),北京:气象出版社, 1999 : 7 - 9 冯秀芳,戴世强 . 郭永怀先生学术思想初探,《古今力学思想和方法》(主编:戴世强,张文、冯秀芳),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5 : 77 - 85. 四书五经(第一卷),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2. 朱汉民,郑明星 . 岳麓书院,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5. Beveridge, WIB. Seeds of Discovery , London: Heinermann Educational Books Ltd. 1980 ,中译本:贝弗利奇 . 发现的种子,金吾伦、李亚东译,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7. 致谢 本文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项目批准号: 10702030 )。在本文的成文过程中,曾与本所的一群年青博士(郭兴明、张俊乾、卢东强、卢志明、张田忠等)进行过有益的讨论,麦穗一老师提供了有关本所 seminar 的原始素材,谨此一并志谢。 初稿完成于 2008 年 9 月 26 日 终稿完成于 2009 年 2 月 17 日 刊载于《中外力学思想纵横谈》(第四届全国力学史与方法论学术研讨会文集),曲淑英、杨正光主编,大众文艺出版社, 2009 , 211 ~ 222 页
个人分类: 科海随笔|7810 次阅读|4 个评论
走向制度化的本科生研讲班 首都师范大学数学院第一届(2009-2010第二学期)实践感言
热度 1 arithwsun 2010-8-12 22:49
走向制度化的本科生研讲班首都师范大学数学院第一届(2009-2010第二学期)实践感言 王永晖 数学院的几位老师们,五年以前就自发地开始做本科生研讲班。 去年9月份以院为单位,向学校申请教改经费, 希望将他们的经验逐渐制度化,最后成功获得批准, 其教改内容的大致框架可参我前面的博文, 学分制中如何引入高标准考试和 高标准本科生论文(数学系) 。 数学院的这几位老师们,是很讲究做事方法的,其战略采用 自发活动---教改项目---教学制度的节奏, 现在看来是上到第二个台阶,2009-2010第二学期, 是教改开始的第一届尝试。 本科生研讲班,顾名思义,是让学生上台讲起来,老师坐在下面听。 这个方法,通过这几年诸位老师们的教学实践,发现效果极大。 其实,很多科学家传记上,早就记录过这种教学机制, 国外名校也把这种方法,作为精英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国家大政,乃至学校大政,我们普通教授改变不了,但是这种 本科生研讲班,教授们完全有能力带起来,从自己做起, 从这些基础性的建设做起,改变中国。 前提是,这些最先做起来的教授们,不计较报酬,愿意投入。 我非常感动,也非常荣幸,自己能有这些这么好的同事。 我真的可以在自己的外国同行面前,自豪地说起他们的事迹, 告诉他们,我的这些同事,是中国的脊梁。 我很为他们在教学上的疯狂而感动。 疯狂这个字,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带有褒义, 最开始做这件事情的两位同事,李庆忠和杨紫峰, 一位是数学院的最高领导-院长, 一位是在国外得到博士且工作过三年的海归, 分别带着数学院实验班大一、大二基础课的分析学和代数学。 他们规定,将实验班的50个学生,分成5组,一周有5天工作日, 每一组必须在其中一天的下午,向这两位老师做学生研讲1个小时, 也就是说,每组一周内要做两次研讲,一次分析学,一次代数学。 而具体到每位老师,则必须一周内听5次学生研讲,每天都有。这些工作量, 都不计算在工资内,坚持两年,这种无私奉献的投入程度,在我看来, 可谓疯狂。 后来又有一位国内数学界的高手,加入到了这种疯狂的行列。 国内算术代数几何学顶级的专家, 李克正老师在结束了他的中科院研究生院数学系系主任的任期之后, 人事关系完全调到首师大,目的就是要做大学乃至中学的教育改革, 但我没想到,他的投入会这么大。 刚开始,他带研究生,主持研究生讨论班。家住的离学校很远, 他又是一个特别简朴的人,虽然根本不缺科研经费的支持, 但是他的平常出行基本上都是乘公共汽车,让我这个小年轻 每次汗颜不已。有一次,冬天下大雪,仍然跑来主持研究生讨论班, 晚上9点多结束,还是要做公共汽车回家,只好由我提醒研究生们, 一块儿踩着厚雪,把他送到学校门口的公共汽车站,让他在雪天里, 心里能温暖些。我想,这种提醒,也是教书育人的一部分, 如果不提醒,这些研究生们,还痴在数学和他们自己眼界里的人生规划上, 现在其中有几位己经上了国内国外的博士, 希望他们能记下来李老师当年对他们的无私之恩。 最近两年,李克正老师又跟李庆忠搭档,教这一轮的大一大二本科生代数学和分析学。这么高级别的数学专家,将精力投入到最基础的本科生教学上,其心意之诚,让我感动。这个暑假,他又组织这一轮已经结束大二学习的优秀学生们,在每周二四的下午做交换代数讨论班(李老师也是这个专题的一流高手),这些优秀学生们,顶着酷暑,忍着宿舍里没有空调的艰巨,跟着李克正老师玩数学,老师不计较个人利益(无任何报酬),学生不计较短期绩效(这种高阶课程不纳入研究生考试,不计学分),这样的气氛应该会是他们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当然,这么疯狂的投入,我自己在理性上还是有点持保留意见的,有点太多了( 我在模仿他们的实践中会把比例放小)。 但面对中国的国情,面对首师大学生的具体情况, 这些老师们不计较个人利益的投入,只能让我心中油然升起最大的敬意和 感动。 这种无私之恩,是我们中华民族能够真正屹立于世的根本。 现在,首师大数学院要把这种本科生研讲班纳入一种常态, 形成机制,既然是机制,就要有一定的普遍性, 而不能是少数几位老师的自发行为,投入程度,也自然不能过于疯狂,具体规定的强度是,每周二学时。 虽然杨紫峰老师在李庆忠老师带领下,做了很多踏踏实实的工作。 但是,他的观点是,老师在教学上不能投入太过分,大学教师, 最根本的还是要自己学习,搞好自己的科研。其道理在于, 只有教师本身数学水平高上去,才能真正把学生教好。 这个道理,我很认同。像杨紫峰这种老师,水平非常高, 平常我有些数学问题想不清楚,就去问他, 他都能很好地给我解释清楚,这才是一个大学教师的真正水平所在。 我最近组织了一篇高手访谈,王元院士:入门须口授, 功夫法自修,王元先生对教学的观点,本质上即是如此, 正是通过本科生研讲班,锻炼(学生上台讲)了和检验(老师台下听)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王元院士在那篇访谈中,着力于此,特别强调学生由此炼成的自学能力, 在其今后数学生涯中的作用。 几十年前, 当时本科生的王元在浙江大学数学系就参加了系里正式组织的本科生 讨论班了,但是几十年之后,这个制度仍然在中国不能普遍展开。 最佳的做法,即是几十年前浙江大学数学系, 以及西方名校这种正规的、算作课时工作量的本科生研讲班。不过, 在中国做事,我们都理解到曲折前进的必要性,所以, 目前院里将原来老师们的这种自发行为,升级到教改项目, 就是一种做事的智慧,逐渐过渡,积累成熟经验,几年之后, 再开始纳入到一个比较标准规范化的学分制体系。 上学期,我也加入了第一届的尝试,在10个研讲班中, 我做的是数论本科生研讲班, 研读Fields奖得主Serre的一本研究生入门书。以前, 我虽然也自发地做过这种事, 当时做的是Wolf奖得主Stein的Princeton本科生 教材,复分析和傅立叶分析,成果非常突出, 我的正式课堂上只覆盖住复分析中的前4章内容,但是通过课下研讲, 学生们却把这两本书基本上讲完了,只有3章没讲,剩下的应该是17章都讲了,通过对比, 大家可以知道这个工作量有多大。 不过,这次使用Serre的书,似乎超过了目前这一批学生的能力, 参加了8个人,但是真正能坚持到最后一节课的,只有3个人, 而且,并未把Serre这本薄薄一百页的书读完。 我稍微加进来穿插总结一下:本科生研讲班, 对教师和学生的投入要求都很大,尤其是对于大三、大四学生。 我前面效果好的那批,当时是大二学生,从大二下学期开始, 跟了他们三个学期,当时还担心影响他们考研,结果却非常好, 不仅学了很多高阶知识,成员们的考研结果也非常好。但是, 上学期这批学生,没有同头的正式课程联接做一个引子, 学生们同时还有很多其他的事情分心,很难深入进来。我自己, 也在上学期有不少杂事,指导力度也没以前那么强。 其实,关键还是学生有时间、有精力、有意志,学起来, 当学生能够自己开始学起来的时候,教师的教学效果, 就决定于教师的学问水平,而不是那些教学枝节上的管理水平、语言水平。 我想,如果我自己这里不说,没人能够批评我这学期做的不好, 毕竟,最后的那三个学生,都做了研讲,同时给出了研讲笔记( Latex打出)。但是,我自己知道,我做的比上一次差多了, 包括这3位同学的Latex笔记, 质量也比上次那批同学们差远了。上次,全是用Latex Beamer格式做出,并且每份文档要经过三次检查, 第一次由搭档同学查,第二次在研讲时由听众师生查, 第三次是自己最终整理修改,所以,最终文档里面连打字错误都很难找出来, 数学写作规范也在这个过程中练出来了。 那么,我的问题是,通过一个什么样的机制,才能保证老师和学生, 真实地投入到本科生研讲班中,而不是将本科生研讲班 变成一种形式。这种问题,在中国做事的时候,经常可以遇到, 所以应该值得我们深思。 实际上,我自己对此问题的答案,还是跟前面几个月的认识一样( 学分制中如何引入高标准考试和 高标准本科生论文(数学系) ),主张: 1. 大一大二的本科生研讲班,跟基础课程挂钩,应该有专门的高标准考试。 2. 大三大四的本科生研讲班,应该跟 本科生论文相联系,最后百川汇海,挂钩于一个院级的本科生讲座。 实践证明,不管怎么样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乃至师资水平,对于大一大二的基础课程教学来说,必须有一个高标准考试,用来指引学生们。我最近带的那批大三学生,水平一感觉就比以前李庆忠、杨紫峰那批差,仔细一问,很多必要的习题,这些学生都没做过。什么原因,原来不做那些题,期末考试照样能得90多分。 大三、大四的本科生研讲班,就不能再靠考试来做指标,很多是联系于本系老师的科研方向的,所以我们需要一个院级的本科生讲座,来展示这些成就。 院级 本科生讲座的大概意思是,每周例行一次,共2个小时,第一个小时,由数学专家(包含学有所成的博士后)做一个面向本科生的专题演讲,第二个小时,由我们的优秀本科生,汇报他的本科生论文的工作,这些工作就来源于他们大三开始的本科生研讲班,台下至少会有三位老师听讲和品评,一位是第一小时做报告的专家,一位是他的指导教师,一位是讲座主持人。 一位本科生,如果能把他的所学和研究,头头是道地讲上一个小时,这就是他本科学习四年的最大成就。我们的本科生讲座,不搞形式化,所以一个小时内只允许一位学生讲完,除非情况特殊,最多允许两位学生共同分割这一个小时。 这个院级的 本科生讲座,最大的效果是增强了信息透明度,在信息透明的情况下,才能防止形式化倾向。老师们,可以彼此了解对方的教学成就,了解本院最优秀学生的程度。学生们,亦是如此,尤其是对于大一新生,他们从师哥师姐们的研讲报告中,将实在地感受到自己今后四年的努力方向,和可能达到的高度(传统教育下的很多学生,在参加讨论班一年多后,上台演讲的水平会有相当大的提升)。 这两个方案,都不是在钱上打转转,其实真正做下来,花不了几个钱,关键是做,做了之后,尝到甜头,就不可能再停下来。 传统的教改思维,往往不包含信息透明化的要素,论教学内容,由某个老师花大力气去写书,学生的学习方式却与以前没多大改变,就是上课听讲和课下自学,缺少联络二者,增进师生以及学生之间交流的研讲班,传统上,将Seminar翻译成讨论班,这可能对于文科比较合适,对于数学系来讲,本质上还是有一个人在主讲,听众可随时提问,但不要占太多时间评议(数学靠做不靠评),所以我写作 研讲班。 这不就是信息透明化吗,很多在高考竞争压力下成长的中国学生们,甚至养成对自己学业保密的习惯。 在资金使用上,传统的教改思维也往往有此缺陷。因为教改确实很累人,需要很大的投入,所以传统的思维,都是强调集中力度的使用,往往最终的效果,并不见得如意。若把心思放在资金的力度上,自然就对参与教改的人选有特殊的选拔,但是只要一牵扯到选拔,就很容易形成利益集团,更容易往信息不透明化的方向上走。 也许,我们应该在机制上做长远的打算,从更长效的标准上,考虑对老师们的奖励。借助于院级本科生讲座,我构思了这样一种长效后发奖励机制。 1. 只要本科生在院级本科生讲座上做了演讲,得到与会教师们的评议通过,即奖励给他的指导教师一定的资金(比如教学经费),其量值不用过高,适中即可,关键在于这是一种真实的指标和荣誉。 2. 邀请第一个小时演讲的专家时,可以多考虑本系的成功校友,院里在跟这些校友们联系的时候,可多问一句,他们希望由哪位带过他们的老师,来邀请和主持他们的演讲,由这些以前的学生们自己选,经过这么多年的时间变迁,他们心目中感受最亲切最尊敬的老师,还能浮现在心里的,想必就是最好的,最值得嘉奖的。 然后,院里就把邀请和主持该演讲的经费(在院里经济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可适当加倍),直接划拨到该老师的账户,由该老师自由决定支配(支付讲课费+讲座后餐饮+留作以后教学经费),但要透明。 所以,本科生讲座,不一定要邀请的是最高级别的专家,应该优先考虑本系的校友,哪怕是出去读书的博士生,只要学有所成,在外面得到好评,就都可以请回来做第一个小时的专家报告。 如此做来,我们就不需要把资金都放在一开始的项目投入上,不用把资金集中在指定的、有限的几个人身上,而是趋向于日常的工作,享有正常课时的津贴即可。这块的投入降下来,将教改资金,通过长效机制, 后发地用在刀刃上,院级本科生讲座能起到的作用,类似于百川汇海,将比任何一个单独的研讲班、讨论班要大的多。 其实国家大政, 我们国家的高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其中道理, 亦何尝不是如此 。 各种层级的公开研讲,能够大幅度地提高信息透明化程度,带来一箭数雕的高质量收益 。 我在 校级科研奖励制度,名正言顺,势在必行 , 即是出于此种考虑。建议,在现行已有的校级科研论文奖励办法的基础上,增加两条: 1. 论文奖励之前,该教师要做相应层级的演讲。 2. 演讲最好采用对讲制,即还要再请一位相应层级的科学家,做跟该论文有所关系的报告(即本文中所言的第一个小时)。研究组级别的讨论班,主要就请国内的专家即可。院级以上的,则应该多考虑世界级的高水平专家,而校级的,最好是多考虑世界级一流专家。 其效果,亦无疑是着眼于增加信息交流和信息透明化程度,跟同事接轨、跟世界接轨。 附录: 李克正本科生研讲班小结材料
个人分类: Book-W|674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不提出10个问题不许下课
xiegming 2010-3-10 00:27
讨论班的学生一多,研究方向一广,很多学生就不认真听,甚至干别的事情。目前这个问题有点严重,每每一个学生报告完毕,只有我一个人在问东问西,其他人几乎不说一句话。 认真听同学作报告,这是尊重别人的义务。 有些同学演讲水平确实不是很好,但是不能说明你一定就会比人家强多少。别人的一些不足,可以善意地指出来。 有些报告内容可能你原来就知道,报告人没有你理解的深刻,甚至讲错了。你要认真听,或许有新的理解。别人的错误,也要善意地纠正。 有些内容确实和你的研究没有直接联系,但是我们都属于一个实验室,一个大领域,你对领域的其它方向的了解和认识,会让你从全局上对领域有所把握,甚至会间接启发你的研究。 认真提问还是提高自己的大好机会。善于提问,其实是善于思考的表现。科研的关键就是创新,而创新往往就来自疑问。或许我们提的100个问题都是没有意义的,但是有1个问题问对了,可能就带来突破。中国的学生本来就不善于提问,我们应该抓住机会多多练习。 说了半天,其实是要求学生要认真对待讨论班,它不只是报告学生和老师2人之间的事,而是需要全体人员参与的事。 所以我现在开始要求,每个报告结束后,学生必须提够10个问题,否则不给结束。 我还要坐在最后面,否则都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 这样当老师,是否一些过分哈。
个人分类: 研究生培养|5840 次阅读|11 个评论
钱学森指出的中国大学根本问题
arithwsun 2010-2-25 14:04
钱学森给中央的信(2005年),在其去世之后得到公布( 2009年底),说明其信中的基本观点, 是得到中央最高层的认可的,并将这种公布, 作为推动教育界的一个重要的精神和媒体力量。 钱学森文章中实际指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大学体系的根本问题, 是出在精英教育上,失败于此,希望于此。 我在去年的博文 中国的精英教育:人才造血必须大于失血 2009-1-17 17:28:35 1664 11 提出一个发展中国教育的大策略,即,面对海外发达国家( 主要是美国)对我们中国的人才吸血现象,我们必须 『 造血大于失血,我就不信美国有那么大的容量, 可以将所有中国最优秀的人都吸纳干净。 』 『中国必须造出大量的精英,造到别的国家根本吸纳不了, 让他们搞不清楚,谁是最好的,说不定 他们吸纳的是精英中那部分差点的,中庸的, 而将精英中的精英误留给中国,要多到这种程度。这样, 才够中国自己用。才能为未来的中国留下根本。一个国家的根 本,是那些安于自己祖国的,奋斗了很多年的人,以此观点, 华罗庚、陈景润、邓稼先是,杨振宁不是。』 美国的教育,据同事介绍,其设计是要保证住5% 的精英人才产出率的,只要有这5%, 美国社会就能得到非常好的运作,维持其各方面的领袖地位。这5% 的学生,好的程度达到,高中甚至初中的学生, 就已经学会微积分和线性代数,更好的,连大学三年级的复变函数、 抽象代数亦有涉猎,程度不下名校同类课程难度。至于大学教育,本科生就在研究性杂志(甚至顶级杂志)上发表文章的,也不少见。 中国,现实中,在大学教育层面,精英人才产出率能达到5%吗? 也许,对于精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定义,但不管是哪种定义, 就按你喜欢的标准来,你能确定当前中国大学精英人才产出率达到5%了吗? 答案当然会是否。虽然如此,实际上,我对未来很有信心,因为中华民族是一个特别注重教育、 尊重智慧的民族。现在可能暂时没到达,那是方法问题, 技术问题总是容易解决的。中华民族那种追求教育卓越的动力,在现实生活中, 几乎体现在每个普通家庭身上,这种根本之力, 并不是每个民族都能有幸拥有的。 所以,我们现在需要的是正确的方法和技术,完成一个重要的目标, 让中国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能够达到足够的精英人才产出率。 只要这个产出率足够高,我们根本就不会害怕人才失血, 完全有可能抢过这暂时(二三十年)的一关。 中学教育,目前本质上还是高分教育,虽然跟精英教育本质上不同, 但毕竟,高分教育,总比低分教育要好,它还是筛选出了一批意志力强、智力足够、 责任感具备的孩子们。可是论起大学教育,却往往有相当的 六十分万岁现象,考试难度降低,课堂含金量锐减,这种教育下, 连中学的高分教育都不如 , 更不用谈精英化了。 所以,相比于中学,精英教育问题在大学中尤为突出。 怎么做呢,在钱学森的文稿中,借用他求学那个时代加州理工的做法, 指出了培养精英的一个重要法门,从而会导致他所称道的『 加州理工学院的那种科技创新精神,培养会动脑筋、 具有非凡创造能力的人才』。这种做法, 其实在诸多科学家传记中都差不多提到过,并大表赞赏,就是讨论班( Seminar)制度。 试问,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了,论起海归也是人数众多了, 其中不少也已经走上高位,但是哪一所大学,哪一个院系, 有常规定期的通俗讲座(Colloquium)和专业讨论班( Seminar),不多吧,实际上是可谓极少,对吧。为什么这些海归,回国之后,就不再按海外大学的那些规范办法办事,确是一个值得审问的课题。 没有这些,教学和科研能真正上去才怪呢。 所以,论起大学教育改革,不管是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提出的 9 如何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健全高校内部治理结构? 把重点放在大学的去行政化上。还是别的什么改法,改了之后,校院系领导们, 是否愿意把精力放在建设规范的大学制度上,比如,校-院-系- 研究组各个级别的讲座/讨论班的建立, 将是检验改革是否生效的一个重要参数。 教改多年,改来该去,在试过了各种口号和各种做法之后, 总有一天,中国大学应该去试一下那些西方大学的规范做法吧。 终于有一天会认识到,这个讨论班制度,对培养未来的精英人才, 功莫大焉吧。 附录: 钱学森最后一次系统谈话:大学要有创新精神  整理者注:钱老去世以后,许多人问我们:钱老有什么遗言? 并希望我们这些身边工作人员写一篇钱学森在最后的日子 的文稿。我们已告诉大家,钱老去世时很平静安详, 他没有什么最后的遗言。因为在钱老去世前的一段日子, 他说话已经很困难了。我们可以向大家提供的, 是钱老最后一次向我们作的系统谈话的一份整理稿: 钱老谈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 那是于2005年3月29日下午在301医院谈的。 后来钱老又多次谈到这个问题, 包括在一些中央领导同志看望他时的谈话。那都是断断续续的, 没有这一次系统而又全面。今天, 我们把这份在保险柜里存放了好几年的谈话整理稿发表出来, 也算是对广大读者,对所有敬仰、爱戴钱老的人的一个交代。   今天找你们来,想和你们说说我近来思考的一个问题, 即人才培养问题。我想说的不是一般人才的培养问题, 而是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 我认为这是我们国家长远发展的一个大问题。   今天,党和国家都很重视科技创新问题,投了不少钱搞什么 创新工程、创新计划等等,这是必要的。 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创新思想的人才。问题在于, 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 学,都是些人云亦云、一般化的,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 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一直是这个样子。我看, 这是中国当前的一个很大问题。   最近我读《参考消息》,看到上面讲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情况, 使我想起我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所受的教育。   我是在上个世纪30年代去美国的,开始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习。 麻省理工学院在当时也算是鼎鼎大名了,但我觉得没什么, 一年就把硕士学位拿下了,成绩还拔尖。 其实这一年并没学到什么创新的东西,很一般化。 后来我转到加州理工学院, 一下子就感觉到它和麻省理工学院很不一样, 创新的学风弥漫在整个校园,可以说, 整个学校的一个精神就是创新。在这里, 你必须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 拔尖的人才很多,我得和他们竞赛,才能跑在前沿。 这里的创新还不能是一般的,迈小步可不行, 你很快就会被别人超过。你所想的、做的, 要比别人高出一大截才行。那里的学术气氛非常浓厚, 学术讨论会十分活跃,互相启发,互相促进。我们现在倒好, 一些技术和学术讨论会还互相保密,互相封锁, 这不是发展科学的学风。你真的有本事,就不怕别人赶上来。 我记得在一次学术讨论会上,我的老师冯 卡门讲了一个非常好的学术思想,美国人叫goodidea, 这在科学工作中是很重要的。有没有创新, 首先就取决于你有没有一个goodidea。 所以马上就有人说:卡门教授,你把这么好的思想都讲出来了, 就不怕别人超过你?卡门说:我不怕,等他赶上我这个想法, 我又跑到前面老远去了。所以我到加州理工学院, 一下子脑子就开了窍,以前从来没想到的事,这里全讲到了, 讲的内容都是科学发展最前沿的东西,让我大开眼界。   我本来是航空系的研究生,我的老师鼓励我学习各种有用的知识。 我到物理系去听课,讲的是物理学的前沿,原子、原子核理论、 核技术,连原子弹都提到了。生物系有摩根这个大权威,讲遗传学, 我们中国的遗传学家谈家桢就是摩根的学生。化学系的课我也去听, 化学系主任L鲍林讲结构化学,也是化学的前沿。 他在结构化学上的工作还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以前我们科学院的院长卢嘉锡就在加州理工学院化学系进修过。L 鲍林对于我这个航空系的研究生去听他的课、 参加化学系的学术讨论会,一点也不排斥。他比我大十几岁, 我们后来成为好朋友。 他晚年主张服用大剂量维生素的思想遭到生物医学界的普遍反对, 但他仍坚持自己的观点,甚至和整个医学界辩论不止。 他自己就每天服用大剂量维生素,活到93岁。 加州理工学院就有许多这样的大师、这样的怪人,决不随大流, 敢于想别人不敢想的,做别人不敢做的。大家都说好的东西, 在他看来很一般,没什么。没有这种精神,怎么会有创新!   加州理工学院给这些学者、教授们,也给年轻的学生、 研究生们提供了充分的学术权力和民主氛围。不同的学派、 不同的学术观点都可以充分发表。 学生们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学术见解,可以向权威们挑战。 过去我曾讲过我在加州理工学院当研究生时和一些权威辩论的情况, 其实这在加州理工学院是很平常的事。那时, 我们这些搞应用力学的,就是用数学计算来解决工程上的复杂问题。 所以人家又管我们叫应用数学家。 可是数学系的那些搞纯粹数学的人偏偏瞧不起我们这些搞工程数学的 。两个学派常常在一起辩论。有一次, 数学系的权威在学校布告栏里贴出了一个海报, 说他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讲理论数学,欢迎大家去听讲。 我的老师冯卡门一看,也马上贴出一个海报, 说在同一时间他在什么地方讲工程数学,也欢迎大家去听。 结果两个讲座都大受欢迎。这就是加州理工学院的学术风气, 民主而又活跃。我们这些年轻人在这里学习真是大受教益, 大开眼界。今天我们有哪一所大学能做到这样? 大家见面都是客客气气,学术讨论活跃不起来。 这怎么能够培养创新人才?更不用说大师级人才了。  有趣的是,加州理工学院还鼓励那些理工科学生提高艺术素养。 我们火箭小组的头头马林纳就是一边研究火箭,一边学习绘画, 他后来还成为西方一位抽象派画家。我的老师冯 卡门听说我懂得绘画、音乐、摄影这些方面的学问, 还被美国艺术和科学学会吸收为会员,他很高兴, 说你有这些才华很重要,这方面你比我强。 因为他小时候没有我那样的良好条件。 我父亲钱均夫很懂得现代教育,他一方面让我学理工, 走技术强国的路;另一方面又送我去学音乐、绘画这些艺术课。 我从小不仅对科学感兴趣,也对艺术有兴趣, 读过许多艺术理论方面的书,像普列汉诺夫的《艺术论》, 我在上海交通大学念书时就读过了。 这些艺术上的修养不仅加深了我对艺术作品中那些诗情画意和人生哲 理的深刻理解,也学会了艺术上大跨度的宏观形象思维。我认为, 这些东西对启迪一个人在科学上的创新是很重要的。 科学上的创新光靠严密的逻辑思维不行, 创新的思想往往开始于形象思维,从大跨度的联想中得到启迪, 然后再用严密的逻辑加以验证。   像加州理工学院这样的学校,光是为中国就培养出许多著名科学家。 钱伟长、谈家桢、郭永怀等等,都是加州理工学院出来的。 郭永怀是很了不起的,但他去世得早,很多人不了解他。 在加州理工学院,他也是冯卡门的学生,很优秀。 我们在一个办公室工作,常常在一起讨论问题。我发现他聪明极了。 你若跟他谈些一般性的问题,他不满意,总要追问一些深刻的概念。 他毕业以后到康奈尔大学当教授。 因为卡门的另一位高才生西尔斯在康奈尔大学组建航空研究院, 他了解郭永怀,邀请他去那里工作。 郭永怀回国后开始在力学所担任副所长, 我们一起开创中国的力学事业。后来搞核武器的钱三强找我, 说搞原子弹、氢弹需要一位搞力学的人参加, 解决复杂的力学计算问题,开始他想请我去。 我说现在中央已委托我搞导弹,事情很多, 我没精力参加核武器的事了。但我可以推荐一个人,郭永怀。 郭永怀后来担任九院副院长,专门负责爆炸力学等方面的计算问题。 在我国原子弹、氢弹问题上他是立了大功的, 可惜在一次出差中因飞机失事牺牲了。那个时候, 就是这样一批有创新精神的人把中国的原子弹、氢弹、导弹、 卫星搞起来的。   今天我们办学,一定要有加州理工学院的那种科技创新精神, 培养会动脑筋、具有非凡创造能力的人才。我回国这么多年, 感到中国还没有一所这样的学校,都是些一般的,别人说过的才说, 没说过的就不敢说,这样是培养不出顶尖帅才的。 我们国家应该解决这个问题。你是不是真正的创新, 就看是不是敢于研究别人没有研究过的科学前沿问题, 而不是别人已经说过的东西我们知道,没有说过的东西, 我们就不知道。所谓优秀学生就是要有创新。没有创新,死记硬背, 考试成绩再好也不是优秀学生。   我在加州理工学院接受的就是这样的教育,这是我感受最深的。 回国以后,我觉得国家对我很重视, 但是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更多的钱学森,国家才会有大的发展。   我说了这么多,就是想告诉大家,我们要向加州理工学院学习, 学习它的科学创新精神。我们中国学生到加州理工学院学习的, 回国以后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所有在那学习过的人都受它创新精神的熏陶,知道不创新不行。 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这不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   我今年已90多岁了,想到中国长远发展的事情, 忧虑的就是这一点。
个人分类: 大学建设|3924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9: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