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中国青年报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中国青年报

相关日志

[转载]中科院院士:年轻研究者“骨头软”不敢做大事
dongzg101 2011-12-4 12:50
中科院院士:年轻研究者“骨头软”不敢做大事 2011年12月04日 03:24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作者: 本报记者李新玲 9017 人参与 0 条主评论 261 条评论 0 条总评论 打印 转发 李国杰(资料图) “我们是否应当反思一下,科研开发除了对个人评职称和为本单位排名次起加分作用外,能否对整个社会进步真正产生较大的影响?”日前,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首席科学家李国杰院士在深圳举行的“2011中国计算机大会”上,痛批低效研究开发,对于大量无用甚至无效的研究,他认为是群体性“糊涂”。 据介绍,我国科研投入不断上升,从2000年的不到900亿元,上升到2010年的7062.6亿元。全国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的经费每年增长都在20%以上。2009年,全国参与研究与开发活动的人员(中级以上职称和博士学位获得者)达到318.4万人,已是世界上这一领域人力资源投入最多的国家。 虽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各项排名也在不断向前,但李国杰认为,我国大学与科研单位的研发效果不佳,许多所谓的科研工作既不产生新的知识,对企业也没有帮助。 李国杰认为,从表面来看,我国计算机领域产业规模扩大,研究人员不断增加,但是绝大多数研发人员在做模仿跟踪开发工作。 让李国杰院士感到安慰的是,以华为公司等为代表的一些企业已经认识到上述问题,现在已经与外国大公司并驾齐驱,没有可跟踪的对象,只有自己开展前瞻研究才能占领制高点。 对于引领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前瞻性研究,李国杰院士有许多思考。他认为,开展前瞻性研究不但需要技术积累,还需要胆识与气魄。可是他“恨铁不成钢”:“ 我国当代科技人员的胆识与气魄已不如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科技人员,普遍有“缺钙”的毛病。老一代科研人员敢于造原子弹、氢弹,可是现在一些年轻科研工作者‘骨头软’,只满足于做小事。” 李国杰解释了什么是“小事”:“近十年来,由于科技评价制度强调‘数字化’考评,导致科研人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习惯于对技术细节的改进而缺乏判断宏观市场和洞察未来的眼力。” 李国杰介绍,国际上对开展共性技术前瞻研究的政策各不相同。美国比较强调企业间的竞争。1987年,美国开始先进电视(ATV)研究工作。最早有几十家公司参与,最终美国通用仪器公司开发出数字电视,成为新的标准,迫使日本和欧洲放弃过去的模拟制式。 日本和欧洲非常鼓励竞争前技术的合作,由政府出面组织联合技术攻关。欧洲开发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时,从众多移动通信公司的技术方案中迅速统一,成功形成GSM全球通标准。 李国杰提出,我国的前瞻性研究要强调联合起来“做大事”。如果按照目前计算机领域研发状况发展下去,李国杰担心“可能一件大事也做不成”。 延伸阅读: · 中科院研究所采购内存6247元1条 网上报价不过300 · 方舟子:候选人高官多 中科院正变成高官俱乐部 · 白春礼:中科院对国内优秀人才给予“海归”同等支持 PN004 标签: 李国杰 科研工作 前瞻性研究
140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美一篇论文成世上被引次数最多论文:超27万次(中国青年报)
ranfen 2011-11-30 18:41
奥利弗·豪·洛瑞 在谷歌中输入“奥利弗·豪·洛瑞”这个名字,只能得到几张面容模糊的肖像照,寥寥无几的新闻报道,以及一篇发表于1951年的学术论文。 一篇就足够了,这可是全世界被引用次数最多的论文。截至2004年1月,这篇题为《 用Folin-酚试剂测量蛋白质 》的生物学论文已经获得了275699次引用。论文中,洛瑞根据自己在美国纽约公共健康研究所作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测定蛋白含量的方法。 对于生物学研究来说,测量蛋白质含量就像学习“一加一等于二”一样基础——不管是细心的妈妈想要辨别含有三聚氰胺毒奶粉,还是爱美的女士挑剔蛋白质含量多少的食物,或者医生想要从血红蛋白数量来判定病人是否贫血,都需要进行蛋白质测量。 也许正是因为这项研究的基础性,洛瑞这篇发表于《生物化学期刊》的论文成为“引用经典之作”。 如此傲人的成绩让当时的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对洛瑞的文章进行研究。在一张精心绘制的图表里,这篇论文的被引用次数曲线从发表后一路高歌,在上世纪80年代,每年都可以获得近1万次的引用,遥遥领先于同领域的其他论文。 不过,随着考马斯亮蓝法等新检测方法的出现,洛瑞论文的引用曲线渐渐下滑。但直到今天,这篇论文仍然被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引用,从太平洋彼岸的美国、加拿大到中国、日本,以及地中海区域的以色列。 自己的话被别人引用,这可是成为名人的必经之路。根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统计,那些历史上被引用次数最多的信源无一例外都是响当当的大人物——马克思、列宁、莎士比亚、亚里士多德…… 至于一篇论文如何才能获得较高的引用次数,专门研究论文的国际期刊《科学计量学》认为,虽然内容是决定性因素,但仍有不少细枝末节会改变引用的次数。 其中之一就是论文标题。伊朗研究者发现,标题长就更容易被引用。万一你的标题是一个问句?那它只可能吸引更多下载,而不会有太多引用。如果标题里还含有个冒号的话,那下载和引用都别指望能多到哪儿去。 按照这些最新研究,要是洛瑞当初为自己的论文取名为《蛋白含量测定新法:Folin-酚试剂管用吗?》,估计“论文引用世界第一”的宝座就有可能拱手让人了。 还有一个屡试不爽的法子就是上报纸。美国学者认真地分析了十年间《纽约时报》中引用医学论文的报道,他们发现,被报纸引用过的论文引用次数远高于未被报道的论文,特别是在报道刊发后的一年以内,引用率可以高出72.8%。 回到洛瑞,尽管论文中提出的蛋白定量法为他赢得了美国科学院院士的荣誉,却没有打动诺贝尔奖的评委。在此后的每次典礼上,他只能看着那些论文引用次数比他少好几个数量级的获奖者穿着精心准备的礼服,从瑞典皇家科学院的评委手中捧走奖杯。 这导致他在面对美国华盛顿大学邀请他出任医学院院长一职时,不自信地打起了退堂鼓:“在我之前两任院长都曾经获得过诺贝尔奖,但是,我看我除了自己掏钱去旅游以外,怕是没指望能到瑞典去了。” 事实上,不只是洛瑞遇到这样的情况。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在上世纪90年代就成了目前健在的论文被引用次数最多的人。即便在整个历史上,他也高居第八,排在弗洛伊德之后。负责统计的研究员甚至感叹说,“看来没有人写论文能够不引用乔姆斯基”,但就算这样他至今与诺贝尔奖无缘。 但是话说回来,论文引用真的这么重要吗?在这方面,最有发言权的就是洛瑞了。他最后还是成了医学院院长,而且还是美国最优秀的医学院之一。虽然这个生物化学博士唯一跟医学沾边的也只是拥有“医学学位”而已。他在即将进入80岁的时候写过一篇题目是问句形式的文章,叫做《一个并非天才的人如何在学术研究上取得成功》。
321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穷教授VS富教授的启示
panfq 2011-11-25 12:09
穷教授VS富教授的启示   校园里是非也多,最新的话题是大学教授们的贫富差距。《中国青年报》近日一则名为“穷教授VS富教授 一位大学老校长眼中的教授贫富”的报道给我们掀开了冰山一角,同一所大学的两位教授,一个开奥迪A6上班,一个还在为买房的事发愁。“穷教授,学生请吃饭,过节凑份子送礼物;富教授,给学生红包,请学生吃饭。”   十几年前,大伙还在争论搞原子弹的怎么就不如卖茶叶蛋的,谁能想到有一天,拿着7个8的手机号码打电话的,会是一名大学教授。其实,大学里的贫富差距跟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贫富差距是一回事,有人坐在宝马车里哭,有人骑着自行车笑,既然不存在均贫富的社会,自然也就不存在均贫富的校园。那么这一切是正常现象吗? 1 富教授豪车代步 穷教授发愁买房   今年初,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副教授尹晓光,在一次研讨会上称自己是3家上市公司的董事,开50多万元的宝马车去上课。一时舆论哗然,网友戏称其为“宝马教授”。   事实上,在高校中,像尹晓光一样豪车代步的教授不在少数。在北京一所985高校里,仅宝马就有十余辆,奔驰、奥迪越野一类的豪华轿车也并不鲜见。   相形之下,教政治经济学的教授全无风光可言,甚至有些寒酸:住的是学校福利房,骑的是28式自行车。   华中地区一所“985”高校的赵铭(化名)教授介绍,自己所在学校,一般教授每年的工资收入是8万~10万元,最近几年里新晋升的副教授,年工资收入最低可能只有5万元。2000年以后,高校教师住房也由以往的福利分房逐步走向市场化,高校教授也要面对巨大的购房压力。   在高校里生活,无论是学生或老师,都能感受到教授之间的贫富差距,但却很难用精确的统计数字来说明这种差距有多大。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周光礼解释说,这是因为中国大学的各种数据都不透明公开。   长期在校园生活,这位专门从事高教研究的学者对穷教授富教授现象有着直观感性的认知,但在一所部属院校调研了解到的情况依然让他震撼:所有教授的基本工资一样,基本工资之外的部分按照业绩点计算,一个业绩点每月发3000元(发1年),该校20%的教授拿不到任何业绩点,全校教授一年平均业绩点0.6,“最高的一位教授一年能拿到几十个业绩点,收入悬殊之大让人咋舌。” 2 富教授“生财有道”   任何职业的从业人员,因能力、资历、地区等差异,收入都会有差距,拥有最新知识和技术的高级知识分子大学教授也不能免俗。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一天壤之别呢?   富教授们的生财之道一:科研提成   武汉一所“985”高校的张教授介绍,按照通行规定,纵向课题(即政府课题,包括自然科学基金、社科基金、部委课题等)的提成一般都在10%左右,而横向课题(即和企业合作的项目)提成可以高达40%。如果申请到1000万元的科研项目,就可以到手100万元,乃至数百万元,“科研还没做,自己就变成富翁了”。   富教授们的生财之道二:“考研热”、“考证热”   这些教授多与考研、考证的相关学科有联系,通过为相关的培训班上课获得大笔收入,知名教授讲一次课收费超过万元也早已不是新闻。   高校中的富教授分为四类:    一是“学霸”。 现在大学的学科点如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都是学科点负责人制,学科点负责人实际上是一个自然人,他把学科的资源全部垄断,比如学科博士点的经费、命题、改卷、招谁不招谁、立项、出国、学术会议。    二是所谓“权威”。 他们已经控制了国家的一些课题,是专家委员会的成员,虽然是搞学术的,但由于各种关系积累了一些人脉资源,项目资源非常多。    三是“学官”。 亦官亦学,比如副校长是博导又是教授、后勤部部长是教授,这类人也很有钱,因为这类人行政资源和学术资源都有,并且可以把两类资源结合利用。    四是大学教授兼职。 去其他学院兼职或者在外当董事,有的在外直接有公司。另外还有一些人脉关系比较好的,能搞项目的,一个项目挣钱数以百万计。 3 “穷富教授”背后的原因   同社会阶层贫富差距扩大与占有社会资源多寡有关一样,教授贫富差距扩大,也与各自占有社会资源、学术资源的多寡密不可分。而除此之外,另一大原因也不应忽略,那就是大学教授所在学科的差别,即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差别。   基础学科是指研究自然和社会基本发展规律的学科,如数理化、哲学、文史等,多难直接创造经济效益;而解决工程、社会实际问题的应用学科,如工商管理、金融、贸易、旅游、计算机科学等,则可以直接创造经济效益。   正是专业知识能否转化成经济效益的差别,导致了各自领域的教授贫富分层。各方资料显示,一些教授之所以富,就因为他们多在应用学科,专业知识能迅速转化为经济效益,受到企业和地方政府欢迎;而一些教授之所以穷,就因为他们多在基础学科,专业知识很难转化为经济效益,少人问津。   杨振宁教授说过,应用学科须建立在原理上,所以大学要有深厚的基础学科作为根基。但因就业等种种原因,相比应用学科,中国大学的基础学科一段时间来颇有弱化之势,“工具价值”高过“基础价值”。这也是近年来11所名校悄然试验培养基础学科尖子生、武汉大学提出基础学科振兴行动计划等的原因。如果现在基础学科领域的教授积极性受挫而导致基础学科再次退步,中国大学以何立足?用什么去竞争世界一流大学?   而近期,中科院院长白春礼提出,错失前四次科技革命机遇、在第五次科技革命中也只是跟踪者的中国,应卡位第六次科技革命,勇做领头羊。而历次科技革命都是基础科学领域的革命,如果基础学科弱化,中国有何本钱去做科技革命的领头羊?重要的是,历次科技革命还直接影响国家兴衰及国家地位在全球竞争格局中的升降,基础学科关乎国运,更是只能进不能退了。   引起我们关注和让我们揪心的,也不是对比本身,而是对比背后的原因。大学教授贫富差距扩大,穷教授多集中在基础学科,这看似只是高教领域的问题,但影响深远,不可等闲视之。比如“穷教授骑飞鸽,富教授开宝马”,那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退休老校长看到拉开差距的原因“恰恰是项目提成以及校外兼职的灰色收入”,所以揪心地说:“有了对经济的追求,少了对学术的孜孜以求,其实就是‘逼良为娼’。” 4 “中间带”狭隘,才有教授穷富之忧   如今,诡谲之处在于,人们纷纷替“穷教授、富教授”问题寻找答案,却少有人反思为何它会被视为一个问题。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教授的困厄遭遇、外国教授的坚守贫寒,不是历来被作为美谈吗?为何相同的事复制到此时、此地,便成了亟待正视的“负面图景”?究其原因,或许不是因为“富教授”太富,而在于“穷教授”太穷——“上一节课,三五十块”、“承担养家、买房的巨大压力”。治学之士,为稻粱谋,怎不令人唏嘘!   在高教大扩张的浪潮中,教职人员的利益,被逼到墙角,直至退无可退。在某些高校,教授尤其年轻教授,其兜底性薪酬,尚不能匹配身份角色。众所周知,“学术”乃远期志业,唯允诺参与者的体面生活,才不至沦入短视、急功的歧途。那么,观望“穷教授”的生活窘态,公众心底难免产生一丝忌惮:生活的质量底线被一再拉低,更立足长远、更形而上的研究,注定变得岌岌可危、举步维艰起来。   纷繁乱象,其来有自。很多时候,教授们被推着自谋前程,被推着拥抱市场,被推着投机吸金。而那些坚守内心者,便成为被同情、被唏嘘的对象。也许,着实不能责备,富教授们太过世俗。倘若不如此,他们便会滑入“穷教授”的行列。在隐隐鼓吹“自己拯救自己”的学术伦理内,富教授与穷教授之间,并没有太多的中间带--而“中间带”,本是学术良心与动力的最大源头。 5 我们缺少穷教授富教授之外的榜样   穷教授或者富教授,其实都不是问题。问题是这么多年了,不管是穷教授还是富教授,我们似乎还没有出过哪怕是一位足以彪炳史册、让人敬仰的大师级人物。   穷教授富教授现象几乎存在于每一所高校中,有直接市场商业价值学科的教授很多就是一个大老板,富得流油;而对于那些做基础科学的教授来说,就没有什么额外的经济来源了。干工程的教授和做数学的教授简直就成了学术界贫富极端的两种典型。   冰火两重天,富教授把赚钱当成自己惦记的头等大事,学术与科研成了附属品,研究生也就成了这些教授的廉价工人。这样的教授可能会用自己的谈吐或者其他魅力去征服自己的学生,但是要想让中国出几个大师级别的人物,类似于这样学术包工头的做法,没有真正沉得下来的意志,也就很难指望得上了。   而对于那些很多所谓“一心只搞教学”的教师,你也不能说就是一定多么热爱教学工作。事实上,作为一个已经能够在大学里担任教职工作的知识分子,如果还只会讲课、只会当一个单纯复述书本、传递前人知识的“教书匠”,那这样的大学教师、教授也绝对不会是一名多么称职的教师、教授。   在强烈的穷富对比之下,有时候连学生都会质疑“穷教授”生存的价值,一般人很难在教学底层安心做学问,没有人愿意做一个简单的老师。我们缺少的是这样一种平衡的心态和平衡的环境。于是,有点能力的都开始琢磨“教学以外的事儿”。能赚钱、有能力,拥有项目资金的教授,慢慢“乱花渐欲迷人眼”,很难把大部分精力都沉淀下来去做一些足以成为大师级人物的工作和研究;那些能力一般的,就只好满足于纯粹的教学工作,一星期就几节课,相当轻松也相当无趣。   至于后来者,就在两个群体之间选择、摇摆,最终他们也将成为穷教授或者富教授群体中的一员。   但是,很少有人会选择去成为大师级别的人物,因为他的身边没有这样的榜样,或者整个高校都没有这样的榜样,我们有的只是穷教授或者富教授。 6 “穷富教授” 下的资源配置问题   大学不可能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纯净象牙塔,既然“人是社会的人”,高校早已跟社会全方位“接轨”,也就别指望大学校园里的教授们,还“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过的是贫富均等、毫无差别的同质人生。有些教授开宝马当董事,有些教授骑飞鸽坐冷板凳,早就是公开的现实。   其实教授“富开宝马穷骑飞鸽”,何尝不是社会贫富差距的一个缩影,或者说影像投射?贫富问题,说到根本,就是一个资源配置的问题,怎样配置资源,这些资源就会怎样转化成教授手里多寡鲜明的票子。如果绝大多数资源是被权力、被权威高度垄断,大学的行政化倾向又将权威和权力迅速“整合”,另外一些资源又逾越教育底线地与资本媾和,那么相对应的,必然会从“权力”和“市场”两个层面,制造出一个个具体的、贫富不均的教授来。   在这些之外,则是一些没课题、没项目、没人脉,只能闷头写论文、抬头忙上课的教授,因与市场和权力都“绝缘”,只能日子窘迫,靠“毁灭自己”来“照亮别人”。这种物质水平,反过来又影响到整个教育界的精神。   从逻辑和来源上讲,校园里的贫富差距跟社会贫富差距没有什么不同:绝大部分资源,都是按照距离权力的远近形成格局;市场留给大家自由发挥的空间都很小,单纯凭借寻找市场来获得成功几率太低;垄断状态一旦形成,利益群体和结构就会很快地固化下来;现有机制非但不能打破“公平公正”缺乏的现状,反而反过来在强化这种不公的加剧……   这跟校园外的社会一样,也是有人开宝马有人骑自行车,大家不是不能接受贫富差距,而是不愿意接受被权力扭曲、人为因素过重、充斥不公且在不断固化的贫富差距。这也注定了,教授们的贫富差距命题,跟老百姓的贫富差距问题没有太多的两样。   缓解的根本,还是要回到怎样配置资源这个本质命题上来:纠正权力在资源使用中扭曲科学和公正的存在,优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能以公平方式发挥作用。在校园外,只有建构起科学、人性的社会治理结构,建立起被监督被制约的权力运行框架,老百姓才能获得公平的发展机会;在校园内,减少手握权力者在教育问题上的横冲直撞,以规章制度遏制学霸、学官们的利益固化下来,教授们才能有一个尽可能平等的舞台与尊严。 价值中国网编 2011-11-24 http://focus.chinavalue.net/Biz/2011-11-24/364643.html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好的师生关系是最大的教育力量
dongzg101 2011-11-23 12:22
顾明远:好的师生关系是最大的教育力量 樊未晨 2011年11月07日08:25 来源: 《中国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推荐阅读 更多 大三"专利男"当上百万富哥 如何看懂4~6岁孩子的画 大学第一课:军训记忆,晒干了吗? "学生哥火并"青年人戾气如何消弭   “我现在不担心教师教不好学生,我只担心教师不会爱学生,没有爱哪来的创新人才培养?”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先生说。日前,一个名为“创新人才·基础教育”的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附中举行,众多与会教育专家表示,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认为,我们在关注创新人才培养的同时,应该更加关注培养人才的环境,他把这种环境称为人才成长的“泥土”。教育专家、北京教科院研究员文喆教授也认同这个观点。他指出,创新人才的培养不能只关心人才的知识结构,“突出人之‘才’,是把人变成了‘器’”,即使是创新人才也首先要关注“人”的培养。而且“一颗豆芽是无论如何也长不成参天大树的。”创新人才通常是“冒”出来的,教育的任务就是提供良好的土壤,让人才能够积聚足够的内在力量。   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创新拔尖人才的匮乏问题恰恰出在“土壤”上。   顾明远教授介绍,他曾在外地的一个教室里看到这样一条标语:“争一分多一分一分定终身”,“现在的教育中有很多反教育的行为。”顾明远说。顾明远一位朋友的孩子就读于北京一所著名高中,孩子没有进入该校的实验班,一次家长会,老师跟家长这样说:“我对你们普通班的家长没有什么要求,普通班的学生都是烂人。”“这样的老师能培养出人才吗?”顾明远说,“好的师生关系是最大的教育力量。”但是,现在在一些学校里,师生之间的关系已经变得很差了,教育已然失去应有的力量。   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郑南宁院士说,理想的教育应该是让所有的孩子在校园里快乐地学习,但是现在的教育没有这种生态环境,反而变得非常急功近利。   华东师大二附中的校长坦言:“我们只能在尽可能保持升学率稳定的情况下,进行小范围的尝试。”因为,在整个教育系统甚至整个社会都以分数为评价标准时,学校的升学率下来了,“家长们就会用‘脚’来投票”。   “如果整个社会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氛围很浓,缺少崇尚学术追求真理的氛围;如果人们乐于去抢见效快、薪酬高的热门学科,而将一些基础学科冷落一旁;如果社会急功近利、缺少实事求是、潜心钻研的治学精神;如果社会缺少多元化的人才评价标准;如果社会少了诚信、少了尊敬,剽窃仿冒盛行,这样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氛围很难让创新人才顺利成长。”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说。 (责任编辑:林露)
99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的阿麻色夫
热度 1 fs007 2011-11-12 13:21
[转载]中国的阿麻色夫
亦明 如果仔细地阅读一下方舟子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的专栏文章,你就会被它们所覆盖的内容之广所震撼: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活的、死的,文的、理 的,中的、西的——简单一句话: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方舟子不知道的。确实,在那本被刘华杰踏破铁鞋才推销出去的《方舟在线》的封面上,就有这样一句话: “你可以和方舟子讨论几类问题,但方舟子却可以和你讨论几乎所有领域的问题。” 牛皮吹破了天的《方舟在线》 实际上,即使你不和方舟子讨论任何问题,方舟子也要向你卖弄“几乎所有领域的问题。”根据1990年10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合发布的 《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学术领域的学科分为12个门类,下辖78个一级学科。而方舟子在《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上的 272篇专栏文章,就涉及了哲学、教育学、文学、史学、理学、农学、医学7个门类,以及下面32个“一级学科”:哲学、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外 国语言文学、历史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理学、海洋科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生物学、光学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环境科 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林学、水产、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中药学。 需要指出的是,所谓的“一级学科”,相当于大学本科专业目录中的“专业类”,“二级学科”才是所谓的“专业”。众所周知,一个本科生需要学习大约10门左 右的“专业课”。显然,光靠大学本科学到的那点儿知识,是绝对没有资格给“中国青年”做科普的,要不然,方舟子的饭碗还不早就让人家抢没了?事实是,强调 “资格”、强调“专业”,是方舟子打击进犯者、捍卫自己地盘的主要手段。看看方舟子是怎么说的: “ 从她的学术背景看,我不认为她有资格质疑进化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主流。 ”(方舟子:《〈美梦还是噩梦〉不是科普著作》,XYS20011129, )。 “ 我们来看看朱院士的简历,看看他所受的学术训练和从事的学术研究,还真看不出他有什么学术资格去做有关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的学术报告 ”。(方舟子:《举报朱清时院士宣扬迷信搞伪科学》,XYS20030902, )。 “ 据我所知,人民大学为一所文科学校,并无生物系。我不知道刘县书如此自称是什么意思,是说自己本科读过生物或曾经自学过生物,所以就可以训斥一位分子遗 传学方向的生物学博士在遗传学问题上不专业? ” (方舟子:《答〈中国青年报〉记者刘县书的批评》,XYS20050120, )。 显然,按照方舟子的标准,有资格在某一领域开口说话的人,都必须是所谓的“专家”——专到“三级”、“四级”甚至“五级”学科之中才行。比如,微生物学是 “二级学科”,它的下面还有相当于“三级学科”的真菌学、细菌学、病毒学等等。而在病毒学下面,还有相当于“四级学科”的植物病毒学、动物病毒学、医学病 毒学等等。一个病毒学专家,一般只是其中某一类病毒、甚至是某种病毒(如逆转录病毒)的专家。也就是说,如果计算到“四级学科”,方舟子那272篇文章, 至少要横跨一百个学科。 问题是,就算我们对方舟子的底细一无所知,我们也会不由自主地对这样一位举世罕见的全知万能、既渊又博的“网络奇才”产生这样的怀疑:他的知识到底是从哪 里来的?他的知识到底是怎么来的?而事实是,方舟子这个学术混子、科学骗子“混学位”、“骗国人”的历史早就大白于天下了(详见亦明《科唬作家方舟子》, ),因此,我们的问题也就随之发生了改变:方舟子言之凿凿、信誓旦旦地在“全国性大报”上所说的一切,到底有多少是“真科学”,到底有多少是“伪科学”? 事实是:这个在中国动不动就挥舞“伪科学”大棒的打手,是中国最大的“伪科学家”。 1、从猪油博士到阿莫袭夫 我们已经知道,在走出偏远的福建云霄山区之前,方舟子一直被人吹着、捧着、哄着,因此造成了对自己的错误认知,以为自己真的是一个什么“奇才”。据他自己说,“上大学之前,早已把整个人生设计完毕”。(方舟子:《我的经典》,1999年4月《新语丝》, )。 可是,在以“福建省1985年高考语文状元”的身份迈入中国科技大学大门之后,这位“骄傲少年”马上就蒙受了极为沉重的心理打击:原来自己是那么的才疏、 学浅。可是,此时的他,不是虚心面壁,潜心向学,而是剑走偏锋,抛弃学业,想要依靠当“反叛诗人”来实现自己的“人生设计”——“出名”。也就是因为如 此,他这个中国科技大学五年制细胞生物学专业毕业的“高材生”,才会连最基本的细胞生物学概念如“中心粒”、“着丝点”都分不清楚。(详见《科唬作家方舟 子》)。 同样,在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五年期间,方舟子的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于泡中文互联网、冒充诗人、冒充明史专家,所以他对自己的所学的生物 化学专业至今懵懵懂懂。但奇怪的是,从来就冒充学贯中西、文理兼通、也从来就不知道藏拙的方舟子,却对自己的专业领域一直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不到万不得 已,绝不敢越雷池一步。这又是为什么呢?追根溯源,我们应该从“猪油博士”说起。 读过生物学专业的人都知道,化学是生物学专业中基础的基础。一般来说,生物学专业的学生从大一就开始学化学:先是无机化学,接着是有机化学,最后是生物化 学。由于生物化学是从有机化学中发展出来的,因此二者之间还有一定的重叠之处。不仅如此,生物化学专业的研究生还要重修生物化学。也就是说,对于一名生物 化学博士来说,一些基本的生物化学知识,他至少要学过三次。例如,方舟子自己就承认,“我学了十年的生化”。而我们下面讲的这个故事,涉及的知识,就是一 个在本科有机化学中就讲过、本科生物化学又重新讲、到了研究生阶段还要继续复习的基础知识。 话说到了1996年5月18日,方舟子已经戴了半年的生物化学博士帽子。这一天,他在网上发表了他的《进化中的进化论》第六章《生命起源》中的一节,《化学进化假说》。其中,方博士写道: “ 在1953年,米勒把甲烷、氨气、氢气和水蒸气混在一起,加以火花放电(模拟闪电), 如此反应一周,发现这些气体中15%的炭都被转化成了尿素、简单的有机酸,最重要的,是在合成物中包含了多种氨基酸。米勒的实验结果一公布,马上引起了轰 动,大家纷纷跟进,采用不同的配方(比如用二氧化碳、氰酸),不同的方法(比如用紫外线照射)重复米勒实验,所有能够组成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脂 肪、多糖)的小分子一一被用类似的方法合成出来了,包括组成蛋白质的所有二十种氨基酸、组成核酸的嘌呤和嘧啶以及单糖。 脂肪酸和甘油也能被用类似的方法合成,而如果把二者混在一起加热到干燥,就能生成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磷脂。 ”(见《新语丝之友存档》, )。 此时,读者只需要把目光聚焦到引文的最后一句话即可。这句话对于修过大学本科有机化学的人来说,相当于这样:“把白菜和萝卜放到锅里焖一焖,就能生成红烧 猪肉。”之所以会有这样古怪的类比,乃是因为,顾名思义,“磷脂”应该是含有磷元素的脂肪,而脂肪酸和甘油都不含有磷元素。据邢其毅等人编写的《基础有机 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625页,“在动植物体内含有一类和油脂类似的化合物,称为类脂质,都是些高级脂肪酸的酯。在分子中含有磷的叫磷 脂”。据王镜岩等主编的《生物化学》(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79页,脂质分为单纯脂质、复合脂质、衍生脂质三大类,“由脂肪酸和甘油形 成的酯”被称为单纯脂质,而磷脂则列于“复合脂质”类。所以,方生物化学博士的“化学进化假说”,就是相当于用白菜加萝卜炮制红烧肉。 脂肪酸、甘油、甘油三酯、磷脂的分子结构式 注:除了甘油结构之外,其余的三类分子仅示意基本结构。猪油的基本成分是甘油三酯。 (根据维基百科相关条目图片改制) 从另一方面来讲,脂肪酸和甘油生成脂肪的化学反应受酸的催化,(《基础有机化学》第545页说:“羧酸与醇在酸催化下反应成酯,这种直接用酸和醇进行的反 应称酯化反应。”)在生物细胞中,脂肪的合成受一系列酶的催化。(见王镜岩等主编《生物化学》下册258-264页)。没有一本化学书说,把脂肪酸和甘油 “混在一起加热到干燥”就能够生成脂肪,更不用提“磷脂”了。 也就是因为如此,方舟子当时在中文互联网上受到了众人的无情嘲笑。一个叫羽箭的人发帖子说: “ 方大嘴显然不知道什麽是磷脂。磷脂是含磷酸基的,而‘二者’都不含磷元素,反应的结果是生成 脂肪,譬如猪油。连磷脂的基本结构都不知道,真好意思整天卖弄自己那点生化。其次,脂肪酸与甘油加热到‘干燥’生成不了任何新东西。‘干燥’在化学上指的 是除去游离的或吸附的水。去结晶水的过程已不是干燥过程,而是应当说是‘脱水’过程,它包括了化学键的断裂。方在这里明明说的是酯化反应,生成物是脂肪与 水,是典型的分子间脱水反应,根本不是‘干燥’过程。这是高中化学的知识。当然,跟方大嘴扯化学是有点欺负他。一个连自己的专业领域都不了解的人,还指望 他懂化学?……一个人在蛋白质、核酸、磷脂三方面都犯常识错误,还是可以夸耀他的生物化学博士头衔。也并不一定就可笑了。可笑的是编逻辑胡搅蛮缠。或者如 这回,装死不吭声。 ”(羽箭:《装死的磷脂》, )。 这就是“猪油博士”的由来。 那么,羽箭为什么说方舟子在“蛋白质、核酸、磷脂三方面都犯常识错误”呢?原来,除了“猪油”笑话之外,方舟子还曾说过“蛋白质突变”这样的话。并且,他 还不知道核酸上面的“碱基”(即嘌呤和嘧啶)在化学物分类中属于“杂环化合物”,而在被人指出无知之后,他还曾这样反讽人家: “ 特向这位生化大专家问一个小小的小得不能再小的简单问题:这‘杂环(DNA的碱基)’究竟是什么玩意?可怜我学了十年的生化,还没听说过,你怕我们搞生化的不懂,特地加了注,我们太笨了,还是不懂。 ”(见: )。 关于“杂环化合物”,《基础有机化学》是这样定义的:“构成环系的原子除碳原子外还有其它原子时,叫做杂环。”(869页)。维基百科的 heterocyclic compound词条采用国际理论化学与应用化学联合会(The 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的定义:“杂环化合物是由至少两种不同的原子构成环系的环状化合物。”(Heterocyclic compounds are cyclic compounds with at least two different elements as ring members atoms.)(见: )。在被称为“生物化学的圣经”的Lehninger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 (《生物化学原理》第四版)中,当讲到核苷酸的结构时,也有这样一段话: “The nitrogenous bases are derivatives of two parent compounds, pyrimidine and purine. The bases and pentoses of the common nucleotides are heterocyclic compounds.”(核苷的含氮碱基来自两种复合物,嘧啶和嘌呤。常见核苷酸中的碱基和戊糖是杂环化合物。) (p. 273) 所以说,方舟子以“学了十年的生化”的资格,对杂环化合物这样“一个小小的小得不能再小的简单问题……还是不懂”,并且还要加以炫耀,岂止是“太笨了”,简直就是太无知了、太无耻了。 实际上,直到今天,方舟子对生物化学的无知仍旧是一如既往。比如,他在2007年打蒙牛牛奶的假时,竟然暴露出自己连纯化的微量蛋白质非常昂贵这样的事实 都不知道,而是要在别人发帖子之后才如梦初觉,“像IGF-1这种微量蛋白质应该是很贵的。”(方舟子:《一盒蒙牛特仑苏牛奶该值多少 钱?》,XYS20070420, )。这与他冒充“生物信息学家”但却不知道生物信息学都包含哪些分支一样,充分说明他对这一学科缺乏最基本的了解。 让人叹息的是,就是这样一个猪油博士,在2009年还敢不知羞耻地腆着脸骂93岁的申泮文院士是“老糊涂”,告诉人家应该如何翻译General Chemistry。(见《网人评申泮文院士指出我们竟误会了“化学”一百年》,XYS20090305, )。 明白为什么万能博士方舟子在科唬的时候,一定要坚守“兔子不吃窝边草”的原则了吗? 可笑的是,从2008年起,已经在无知的猪油中摸爬滚打了整整12年的方博士,竟然这样“主动”地引导中国大众把他与美国著名科幻、科普作家阿西莫夫(Isaac Asimov, 1920-1992)联系到一起: 记者:“有人攻击您在专业上做不出什么成绩,就靠些科普文章混,这种看不起科普的意见是不是在国内科学界里很有市场?” 方舟子:“是的。阿西莫夫也是拿了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后从事科普写作,在美国就没有人这么攻击他。不过,由于我在干得罪人的学术打假,不管怎么攻击我,都有市场。”(《方舟子就科普问题答〈新世纪周刊〉记者问》,XYS20081208, )。 “是不是在美国找不到工作才转行当作家的?是不是为了炒作成名才出来打假的?对于类似的质疑,方舟子给出的解释是,如果在美国找份工作,对他来说非常容 易,但他不愿意被别人管着,回到国内做科普,作协也曾邀请他加入,他同样拒绝了。方舟子欣赏的是美国科普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那样的工作状态。”(《方舟 子十年打假路》,《南都周刊》2010年第29期,XYS20100805, )。 记者:“你为什么欣赏美国科普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 方舟子:“他是百科全书式人物,他写了很多东西,不只是科普,人文方面的也写,我特别佩服这种多产、多学科东西都写得很好的人。科普作家有几类,在很多中 国人看来科普作家是写少儿读物的,这不是我想做的;还有一类人本身搞科研,偶尔写几本科普书,这也不是我要做的;像阿西莫夫这种专职科普作家,我觉得自己 跟他比较像,他涉猎范围很广泛,文章有很多知识含量在里头。”(李扬:《访方舟子:只问是非不计利害》,2010年10月12日《文汇 报》,XYS20101019, )。 难怪在羊角锤案爆发之后,新语丝上一名如醉如痴的女方粉会这样狼哭鬼嚎地叫喊:“斑竹赶紧提前回美做阿西莫夫吧!”(见: )。 那么,方舟子有可能成为“中国的阿西莫夫”吗?门儿都没有。不要说阿西莫夫至今没有抄袭剽窃的丑闻缠身,仅看看他那丰富宽广激情四射活力无限的想象能力, 再看看方舟子那封闭、阴暗、狭隘、僵硬、顽固的头脑,你就会知道,除了都是生物化学博士之外,方舟子与阿西莫夫没有一丁点儿的共同之处。不过,方舟子也不 必气馁。你虽然永远也当不成“中国的阿西莫夫”,但你却早已成了世界著名的“阿莫袭夫”——I’m A Thief.
个人分类: 伪劣科普打假|5946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内地教授基本工资5000元 仅为香港1/10
热度 1 rxlhyr 2011-11-6 20:56
内地教授基本工资5000元 仅为香港1/10 黑龙江一所高校的财务人员赵老师向中国青年报记者透露,教授从学校直接拿到的收入大致分为两块:“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其中绩效工资占到至少一半的比例,而基本工资一般在5000元左右。   这就意味着,即便是级别相同、工龄相同的教授,收入也会有差别,申请课题经费多的科研人员,可支配的资金多,用来发绩效工资的部分就多。   赵老师介绍,国家对大学的投入比过去已经提高很多,但作为基本保障部分的教师基本工资增长非常有限,主要是基于一个目的:刺激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科研经费提成的做法,也是基于同样的理由——从上世纪80年代末起,为了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高校开始鼓励教师“积极申请课题”,教授更是成为大学申请经费的筹码和“摇钱树”,以课题经费提成来提高待遇由此肇始。   与此同时,不同学科获取课题经费额的差异巨大,理工科一个大项目就几百万上千万元,人文学科一个课题能拿到几十万元的就算不错,基于同样比例的提成也加大了教师收入的不均衡。   一边是高校经费不断增长,一边则是教授基本工资增长有限,在这样的体制下,个人创收变得顺理成章:开办公司、校外兼职走穴,有的教授每年的收入可高达数百万元,挣得盆满钵满。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院士曾在“2010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上直言不讳:仅仅靠国家规定的工资收入,高校教师的待遇就太差了,这让某些教育机构的老师有了为房为车追名逐利的借口。尽管目前很多教师的实际收入还算体面,却是建立在工资外的“创收”或“项目提成”上。   高教专家沈凌教授指出,如同改革开放后社会各阶层收入出现分化一样,教授收入分化属于正常现象,因为不同的学科、研究方向决定了与市场的紧密程度。一些应用学科因为天然地紧跟市场需求,更易产生经济效益,而选择文学、哲学研究的教师通常比较清贫。   “但同为教授,贫富差距过大,显然不正常。”在沈凌教授看来,对于一些基础学科,不给予同等的经费支持,却希望100年以后能作出贡献,并不现实。   在国外,个人从科研经费中提成难以想象   正在香港大学做访问学者的吴苏州介绍,香港大学的正教授一个月的工资大约为8万~10万港币,在香港属于中产阶级,生活无忧,可以安心教书育人。而在内地,一个正教授的月平均工资大约是6000元~8000元,由于地区差异,有些地区可能还达不到这个水平。   按照当下的汇率,1元人民币可兑换1.22港币左右,内地正教授一年8万~10万的工资总数,相当于9万~12万港币,仅比香港大学教授一个月的工资多一点。   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教授对中外高等教育颇有研究。他介绍,高校教师在一些发达国家属于中高收入群体,但我国高校教师从整体上来说,远未达到这一水平。   民国时期教授的待遇更是令今天的教授们称羡。   辛亥革命后的钱玄同、刘半农等人,月收入都在200元~300元之间。在当时,1元可以买8斤猪肉,三间正房一月租金也只要8元,12元就可以使北京“四口之家”维持小康的生活水平。北大文学院院长胡适购置一辆小汽车花500元,只相当于他一个月的工资。   其时,除了高薪资,大学还为教授提供新式住宅,书房、卧室、餐厅、会客室、浴室、储藏室等一应俱全,还有花木葱茏的小院可供休憩散步之用。   由于国内大学提供的薪资丰厚,许多留学生回到国内担任教授职务,收入与国外差不多,留学一去不归的现象也很少见。   今天,不少教授的收入也已跨入中等以上,只是,从科研经费等途径获取的灰色收入在其中占据了主要比重。   吴苏州在香港大学里还惊奇地发现,科研经费与教授个人竟然完全没有关系,“教授拿再多的科研经费,自己的收入都没法增加。”   美国也有类似的规定。   熊丙奇教授介绍,在美国大学里,教授的收入是一定的,除了年薪收入,教授不能在课题中提成,假使一名教授在学校拿9个月工资,其余3个月薪水可以从其课题经费中支付,但仅能按年薪水准支付3个月,拿再多的课题经费,都不会改变。   事实上,教授走穴、兼职,在一些国家也不可想象。   印度就规定教授除着书立说发表文章获得版税外,不允许有其他的收入来源;日本教授走穴则必须经过学校的批准。   在国内,熊丙奇则听说过这样的怪事:一所高校突然整治教学风气,一名长期在校外兼职挣外快的教授由于几年不在教研室露面,出现在除名的名单中,这名教授直接找到学校质问:“这些年你们什么时候对我到教研室有要求?”一句话让学校管理者哑口无言。 鼓励科研的薪酬导向危及科研自身   武汉科大研究生刘娇至今记得刚入学时听到的一个故事:一次,导师孙君恒带另一个教授的研究生出去开会,那个研究生买了卧铺票,候车时却发现孙教授买的是硬座票。   而此后几年,她则是亲眼见证了这位文科教授的清贫坚守之路。   跟着导师去参加学术研讨会,研究民间文化的导师常常特意带着他们提前一天来到开会地点,实地探访了解当地的习俗风情。由于是提前到,主办方不提供食宿,导师就带着他们住几十元钱一晚的小旅店、中午吃饭就在路边的小摊上买一个饼。   近十年来,这位北京大学的博士毕业生,爱上了民间文化,也把目光投向了墨子、管仲、淮南子等主流学者较少涉及的领域,有意或无意中,放弃了太多赚钱的机会。   平均一月一次学术研讨会,4000多元的工资,差旅费就花去四分之一,早晨挤公交车上班、出差坐火车买硬座票,孙君恒说自己从来没想过要放弃自己的研究。   学生们都很尊敬孙老师。然而,在现行体制和环境下,又有多少人能像孙教授这样坚守学术呢?   学术资本化正成为业界有识之士担忧的问题。   采访中,高教研究人士大多表达出类似的观点:过于功利的追求使教授们将研究方向锁定国家各种科研基金支持的热点项目、瞄准国家的发展方向,忽略了难以市场化的基础学科,“短期化”、“功利化”的研究评估体制难出真正有用的成果。   而为了经费、提成去做科研,科研本身的质量可想而知。   华中地区一所“985”高校的赵铭(化名)教授说,学校为了拿大钱,拿大项目,把水平高的教授都赶到科研战线上,大教授整天忙于找课题、写总结、报评奖,由此带来的怪现象则是:自己没有时间做课题,课题都是博士生们完成。甚至出现一些不善交际难拿课题的教授依附这些名教授生存。   熊丙奇教授至今对一位50多岁的博导的反思印象深刻——“我现在就是一个销售员。”   这位博导把自己的科研历程概括为“拉订单、做销售”,“运作的全部是商业的一套,感觉完全不像做学术的”。   “不是在开会,就是正在开会的路上”。几年前,科技系统开展的一项大型调查为此写下注脚:科研人员职称越高,直接参与科研时间越少。正高级职称仅有38%的时间用于直接从事科研活动。(雷宇)   (本文来源:中国青年报)
个人分类: 杂谈|2895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高校部分教授为经费做科研 被指已脱离学术(中国青年报)
seatin 2011-11-5 10:46
http://news.sina.com.cn/c/2011-11-05/032123417361.shtml http://zqb.cyol.com/html/2011-11/05/nbs.D110000zgqnb_01.htm 灰色收入为何大行其道   黑龙江一所高校的财务人员赵老师向中国青年报记者透露,教授从学校直接拿到的收入大致分为两块:“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其中绩效工资占到至少一半的比例,而基本工资一般在5000元左右。   这就意味着,即便是级别相同、工龄相同的教授,收入也会有差别,申请课题经费多的科研人员,可支配的资金多,用来发绩效工资的部分就多。   赵老师介绍,国家对大学的投入比过去已经提高很多,但作为基本保障部分的教师基本工资增长非常有限,主要是基于一个目的:刺激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科研经费提成的做法,也是基于同样的理由——从上世纪80年代末起,为了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高校开始鼓励教师“积极申请课题”,教授更是成为大学申请经费的筹码和“摇钱树”,以课题经费提成来提高待遇由此肇始。   与此同时,不同学科获取课题经费额的差异巨大,理工科一个大项目就几百万上千万元,人文学科一个课题能拿到几十万元的就算不错,基于同样比例的提成也加大了教师收入的不均衡。   一边是高校经费不断增长,一边则是教授基本工资增长有限,在这样的体制下,个人创收变得顺理成章:开办公司、校外兼职走穴,有的教授每年的收入可高达数百万元,挣得盆满钵满。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院士曾在“2010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上直言不讳:仅仅靠国家规定的工资收入,高校教师的待遇就太差了,这让某些教育机构的老师有了为房为车追名逐利的借口。尽管目前很多教师的实际收入还算体面,却是建立在工资外的“创收”或“项目提成”上。   高教专家沈凌教授指出,如同改革开放后社会各阶层收入出现分化一样,教授收入分化属于正常现象,因为不同的学科、研究方向决定了与市场的紧密程度。一些应用学科因为天然地紧跟市场需求,更易产生经济效益,而选择文学、哲学研究的教师通常比较清贫。   “但同为教授,贫富差距过大,显然不正常。”在沈凌教授看来,对于一些基础学科,不给予同等的经费支持,却希望100年以后能作出贡献,并不现实。    在国外,个人从科研经费中提成难以想象   正在香港大学做访问学者的吴苏州介绍,香港大学的正教授一个月的工资大约为8万~10万港币,在香港属于中产阶级,生活无忧,可以安心教书育人。而在内地,一个正教授的月平均工资大约是6000元~8000元,由于地区差异,有些地区可能还达不到这个水平。 按照当下的汇率,1元人民币可兑换1.22港币左右,内地正教授一年8万~10万的工资总数,相当于9万~12万港币,仅比香港大学教授一个月的工资多一点。   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教授对中外高等教育颇有研究。他介绍,高校教师在一些发达国家属于中高收入群体,但我国高校教师从整体上来说,远未达到这一水平。   民国时期教授的待遇更是令今天的教授们称羡。   辛亥革命后的钱玄同、刘半农等人,月收入都在200元~300元之间。在当时,1元可以买8斤猪肉,三间正房一月租金也只要8元,12元就可以使北京“四口之家”维持小康的生活水平。北大文学院院长胡适购置一辆小汽车花500元,只相当于他一个月的工资。   其时,除了高薪资,大学还为教授提供新式住宅,书房、卧室、餐厅、会客室、浴室、储藏室等一应俱全,还有花木葱茏的小院可供休憩散步之用。   由于国内大学提供的薪资丰厚,许多留学生回到国内担任教授职务,收入与国外差不多,留学一去不归的现象也很少见。   今天,不少教授的收入也已跨入中等以上,只是,从科研经费等途径获取的灰色收入在其中占据了主要比重。   吴苏州在香港大学里还惊奇地发现,科研经费与教授个人竟然完全没有关系,“教授拿再多的科研经费,自己的收入都没法增加。”   美国也有类似的规定。 熊丙奇教授介绍,在美国大学里,教授的收入是一定的,除了年薪收入,教授不能在课题中提成,假使一名教授在学校拿9个月工资,其余3个月薪水可以从其课题经费中支付,但仅能按年薪水准支付3个月,拿再多的课题经费,都不会改变。   事实上,教授走穴、兼职,在一些国家也不可想象。   印度就规定教授除著书立说发表文章获得版税外,不允许有其他的收入来源;日本教授走穴则必须经过学校的批准。   在国内,熊丙奇则听说过这样的怪事:一所高校突然整治教学风气,一名长期在校外兼职挣外快的教授由于几年不在教研室露面,出现在除名的名单中,这名教授直接找到学校质问:“这些年你们什么时候对我到教研室有要求?”一句话让学校管理者哑口无言。    鼓励科研的薪酬导向危及科研自身   武汉科大研究生刘娇至今记得刚入学时听到的一个故事:一次,导师孙君恒带另一个教授的研究生出去开会,那个研究生买了卧铺票,候车时却发现孙教授买的是硬座票。   而此后几年,她则是亲眼见证了这位文科教授的清贫坚守之路。   跟着导师去参加学术研讨会,研究民间文化的导师常常特意带着他们提前一天来到开会地点,实地探访了解当地的习俗风情。由于是提前到,主办方不提供食宿,导师就带着他们住几十元钱一晚的小旅店、中午吃饭就在路边的小摊上买一个饼。 近十年来,这位北京大学的博士毕业生,爱上了民间文化,也把目光投向了墨子、管仲、淮南子等主流学者较少涉及的领域,有意或无意中,放弃了太多赚钱的机会。   平均一月一次学术研讨会,4000多元的工资,差旅费就花去四分之一,早晨挤公交车上班、出差坐火车买硬座票,孙君恒说自己从来没想过要放弃自己的研究。   学生们都很尊敬孙老师。然而,在现行体制和环境下,又有多少人能像孙教授这样坚守学术呢?   学术资本化正成为业界有识之士担忧的问题。   采访中,高教研究人士大多表达出类似的观点:过于功利的追求使教授们将研究方向锁定国家各种科研基金支持的热点项目、瞄准国家的发展方向,忽略了难以市场化的基础学科,“短期化”、“功利化”的研究评估体制难出真正有用的成果。   而为了经费、提成去做科研,科研本身的质量可想而知。   华中地区一所“985”高校的赵铭(化名)教授说,学校为了拿大钱,拿大项目,把水平高的教授都赶到科研战线上,大教授整天忙于找课题、写总结、报评奖,由此带来的怪现象则是:自己没有时间做课题,课题都是博士生们完成。甚至出现一些不善交际难拿课题的教授依附这些名教授生存。   熊丙奇教授至今对一位50多岁的博导的反思印象深刻——“我现在就是一个销售员。”   这位博导把自己的科研历程概括为“拉订单、做销售”,“运作的全部是商业的一套,感觉完全不像做学术的”。   “不是在开会,就是正在开会的路上”。几年前,科技系统开展的一项大型调查为此写下注脚:科研人员职称越高,直接参与科研时间越少。正高级职称仅有38%的时间用于直接从事科研活动。
193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媒体称大学教授贫富不均 富开豪华车穷愁买房
pengou 2011-11-3 17:22
媒体称大学教授贫富不均 富开豪华车穷愁买房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03日04:36 中国青年报 即便在同一所高校的同一院系,教授之间的贫富差异也显而易见 CFP供图   前不久,田勇领到人生的第一笔“工资”:680元。“老板”是他的导师,而上班地点是其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广州某理工科高校的实验室。   研究生一入学,田勇就开始在实验室上班,跟着师兄师姐给导师做项目,“工资”一月一发,多劳多得。田勇的一个师姐,由于参与的项目比较多,一个月能拿到2000多元。   同样是读研,北京一所著名高校的研究生小静则没有这么幸运。学中文的她,选择了一个非常冷僻的研究方向,帮导师做项目,连补贴都没有。   田勇与小静的差距,只是中国大学教授收入悬殊背景下的一个缩影。校园里,有人这样总结:“穷教授,学生请吃饭,过节凑份子送礼物;富教授,给学生红包,请学生吃饭。”   中国青年报记者在全国多所大学采访发现,高校教授的生存状态正展现多元图景:富教授财源广进,除基本工资外,还有课题提成、社会兼职等等,每年收入达数百万元者大有人在;而穷教授除了学校发的工资,其他收入微乎其微,要承担养家、买房的巨大生活压力。    富教授豪车代步 穷教授发愁买房   今年初,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副教授尹晓光,在一次研讨会上称自己是3家上市公司的董事,开50多万元的宝马车去上课。一时舆论哗然,网友戏称其为“宝马教授”。   事实上,在高校中,像尹晓光一样豪车代步的教授不在少数。   中国青年报记者走访了北京几所高校的家属区和院系办公地,在一所985高校里,仅宝马就有十余辆,奔驰、奥迪越野一类的豪华轿车也并不鲜见。   即便在同一所高校的同一院系,教授之间的贫富差异也显而易见。   就读于武汉一高校金融专业的小敏,在自己熟悉的两位教授那里看到了区别:两个教授一个教投资学,一个教政治经济学,每学期课时差不多,但却一个富一个穷。   “教投资学的教授跟我们讲,有人开出年薪百万聘他去当基金经理,他都不去,你可以想象他多么有钱啊。”小敏说,这位教授开着辆奥迪A6,家里有两三处房产。   相形之下,教政治经济学的教授全无风光可言,甚至有些寒酸:住着学校的福利房,用着老款的手机,接送孩子上学的汽车长龙之间,他那辆28式自行车总是分外扎眼。   华中地区一所“985”高校的赵铭(化名)教授介绍,自己所在学校,一般教授每年的工资收入是8万~10万元,最近几年里新晋升的副教授,年工资收入最低可能只有5万元。2000年以后,高校教师住房也由以往的福利分房逐步走向市场化,高校教授也要面对巨大的购房压力。   不过,一年挣上几百万的富裕教授不在少数,他们在市里一般都有几处房产,有些人甚至还专门在北京购房。   赵教授所在的学院,有位博导有钱而且很大方,学院的老教授过生日每次都是他掏钱组织庆祝,令他满意的博士生甚至可以经常用他闲置的私家车。   在高校里生活,无论是学生或老师,都能感受到教授之间的贫富差距,但却很难用精确的统计数字来说明这种差距有多大。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周光礼解释说,这是因为中国大学的各种数据都不透明公开。   长期在校园生活,这位专门从事高教研究的学者对穷教授富教授现象有着直观感性的认知,但在一所部属院校调研了解到的情况依然让他震撼:所有教授的基本工资一样,基本工资之外的部分按照业绩点计算,一个业绩点每月发3000元(发1年),该校20%的教授拿不到任何业绩点,全校教授一年平均业绩点0.6,“最高的一位教授一年能拿到几十个业绩点,收入悬殊之大让人咋舌。”    开公司、拉项目、校外兼职,富教授“生财有道”   小淏就读于南京一所“211”高校,他说,学校里开公司的教授很多,“用自己的技术去办企业,学校以外的收入反而成为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   小淏就认识一位老教授,凭借所做项目,成为一家著名化妆品公司的老总,开着价值400多万元的兰博基尼轿车,在校园里常常引来围观。   大学教授开公司早就司空见惯。众人熟知的种业公司隆平高科的持股股东之一是湖南农业大学教授袁隆平院士、山河智能董事长兼总经理何清华是中南大学教授、尤洛卡董事长兼总经理黄自伟是山东科技大学教授。   而早在10年前,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张廷壁因成功攻克卟啉铁工业化生产世界级难题,以技术入股,获得了红桃K集团10%的股份,一举成为荆楚科学家首富,资产过亿,轰动一时。   科研提成也是大学教授的一大生财之道。   武汉一所“985”高校的张教授透露,自己只知道每个月的工资加津贴大约是5000元出头,但基本上就是当零花钱,从来不去看具体数字究竟是多少,事实上,在其所在院系,教授们一般都不看自己的工资条,“这背后的秘密就是,做课题、接项目的提成才是教授们收入的大头儿。”   张教授介绍,按照通行规定,纵向课题(即政府课题,包括自然科学基金、社科基金、部委课题等)的提成一般都在10%左右,而横向课题(即和企业合作的项目)提成可以高达40%。如果申请到1000万元的科研项目,就可以到手100万元,乃至数百万元,“科研还没做,自己就变成富翁了”。   “考研热”、“考证热”催富了高校中的另一批教授。   这些教授多与考研、考证的相关学科有联系,通过为相关的培训班上课获得大笔收入,知名教授讲一次课收费超过万元也早已不是新闻。   武汉大学社会学教授尚重生将高校中的富教授分为四类:   一是“学霸”,现在大学的学科点如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都是学科点负责人制,学科点负责人实际上是一个自然人,他把学科的资源全部垄断,比如学科博士点的经费、命题、改卷、招谁不招谁、立项、出国、学术会议。   二是所谓“权威”,他们已经控制了国家的一些课题,是专家委员会的成员,虽然是搞学术的,但由于各种关系积累了一些人脉资源,项目资源非常多。   三是“学官”,亦官亦学,比如副校长是博导又是教授、后勤部部长是教授,这类人也很有钱,因为这类人行政资源和学术资源都有,并且可以把两类资源结合利用。   四是大学教授兼职,去其他学院兼职或者在外当董事,有的在外直接有公司。另外还有一些人脉关系比较好的,能搞项目的,一个项目挣钱数以百万计。    穷教授一般都没课题,没项目,主要搞教学   研究生小龙至今记得一年前帮一位文科教授搬家时让自己震惊的一幕。   教授家里的境况令人心酸,“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很老的彩电,桌椅油漆斑驳,还舍不得丢”,唯一让人能确认其身份的只有堆得满满一房间的书。   这位教授喜欢历史文化,经常参与各种学术活动,也在刊物上发表论文、撰写著作。可据小龙了解,这些都是教授兴趣所在,挣不到钱。   “教授的职业看着光鲜,这个群体实际也有很多穷人,日子过得很窘迫。”尚重生教授对此颇有感慨。   他分析,在高校里,没钱的教授多集中在基础学科以及无法市场化、不受社会重视的专业领域。这些教授没什么课题,也没有项目,以教学为主。   而高校里,单纯搞教学的收入之低外界难以想象,“现在上一节课,三五十块钱,跟大学生搞家教一样。”   一条新闻为此写下注脚:今年教师节期间,国内知名高校南京大学校长陈骏表示,要在今年消灭大学教师课时费低于30元的现象,进一步提高教师待遇。   事实上,课题经费的提成已成为近年来一些教授们致富的坦途,理工科需要大量的硬件设备投入,获得科研经费基数大,一个项目动辄数以百万元,同样比例的提成,远远高于一些基层学科和社科类专业。   赵铭教授所在学校就流传一个故事:一位新闻系的老教授拿到一个省部级重点项目课题,开研讨会给研究生上课都要介绍一番,“那个项目经费其实就只有五万元,很多工科的教授们根本不屑一顾。”   今年5月一次研讨会上,身兼3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云南大学副教授尹晓冰道出了一个高校里众人皆知却无人言说的“教授尴尬境遇”——他把大学教师分在“金字塔”的各个部分,处于底端的是仅会讲课的教师,中间的是又会讲课又会拿课题的,顶端的是“学霸”和担任行政职务者。   媒体报道称:已有11年高校教龄的尹晓冰是“70后”,3次获云南大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被某网站授予“2009经济及管理专业最受欢迎十大教授”。他告诉媒体记者,他用在教学上的精力约占1/3。   这位手机号码有7个8的教授与同行交流时“善意提醒”,大学教师如果想顺着“金字塔”发展,做好教学是基础,但一生把全部精力都用在教学上,是“毁灭自己,照亮别人”。
0 个评论
[转载]调查:76.4%的人认为单位安排的体检走过场
xuxiaxx 2011-11-3 09:55
今年7月27日,浙江省上虞市百官街道卫生院医务人员在为农民工进行免费体检。有网友评论,应定期为农民工进行体检,避免走过场。韩坚摄(资料图片)   如今,定期体检在不少企业和单位员工眼里,已成为一项必不可缺的福利,但最近的一系列调查和报道却显示,还有很多企业没向员工提供体检机会,即使提供体检也有走过场之嫌。   不久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所长李涛指出,目前我国国企与外商投资企业的职业健康检查覆盖率在30%左右,中小企业约为3%,平均职业健康监护覆盖率不到10%。   民盟厦门市委2010年的课题调研显示,厦门市民每年体检一次的个人只占10%。体检的主要人群仍是政府和企业补贴人员,占到体检人群的74.6%。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新浪网对1431人的在线调查发现,40.9%的受访者每年都享有企业或单位安排的体检,20.5%的人两年一次体检,8.0%的人每三年或三年以上一次,其余三成人(30.6%)根本没有定期体检。   调查还发现,63.7%的人觉得很多单位完全不重视员工体检。90.6%的人期望,用人单位应定期为员工安排体检。   医学专家黄建始和陈君石曾在《健康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溯源》一文中提出,人群中最不健康的1%和患慢性病的19%共用了70%的医疗卫生费用,而最健康的70%的人只用了10%的医疗费用。研究还发现,80%的医疗支出用在了治疗那些可预防的疾病上。   为此,不少专家提出,进一步普及健康体检,不仅可以帮助更多人提早预防和发现疾病,还可以节省公共医疗费用。   当前部分地方政府开始采取各种措施推广健康体检。据《新京报》报道,8月22日公布的《健康北京“十二五”发展建设规划》提出,北京市将在未来5年实现基本体检服务的提供,推广健康体检。未来5年内,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药店和计划生育服务站都将为市民提供免费的血压、体重和腰围测量服务,以及卫生保健知识咨询服务。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调查还发现,52.6%的受访者期待体检能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从10月5日起,福建将率先实施这一制度。按福建新的医保规定,本级医保参保人员,可使用社保卡个人账户内的资金,自行在体检定点机构体检,男性每人每年的体检费用最高是450元,女性每人每年最高550元。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受访者提出,单位组织的福利体检项目基本是统一的,过于模式化,没有对不同情况和工种的员工提供有针对性的体检。《中国青年报》的调查也显示,76.4%的受访者认为单位安排的体检走过场,没针对性。   “身高、体重、血常规、心电图,单位体检每年都是这几项。这些常规检查能检测出问题吗?”一名民意中国网网友留言说,“从尘肺到职业性皮肤病,再到一些‘白领’常有的腰椎疾病、精神疾病,现在的职业病越来越多,体检不该千篇一律。”   卫生部公布的《2009年全国职业病报告情况》显示,新中国成立以来至2009年年底,累计报告职业病722730例。职业病病人的病种也由1957年的14种扩大到现在的115种,50年增加了近5倍。   山东省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所长孙桐曾提出,很多疾病在发病初期并无明显迹象,无法通过心电图、血常规等常规检查检出。很多体检机构都有体检套餐制度,留给体检者的选择余地太小。   有业内人士指出,如果和一些单位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医院一般都愿意在费用不变的情况下变动一些检查项目,让受检者的体检项目更合理。医院还可以建立跟踪回访机制,把健康检查向健康管理延伸。   新疆人民医院体检中心主任李惠梅建议,单位应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人采用个性化的体检项目。“一般情况下,35岁以下的人群,因为身体各项机能处于旺盛期,检查时需选择胸片、心电图、B超等项目。而36岁以上的人群,则需要进行动脉硬化、骨密度、胃肠镜检查。”(韩妹) 来源:健康报网
109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科学家-记者角色互换项目之初见记者
Tangjintian 2011-11-1 10:52
[转载]科学家-记者角色互换项目之初见记者
科学家-记者角色互换项目继启动仪式之后正式拉开帷幕,清华大学医学物理与工程研究所作为媒体实习单位之一,于2011年10月25日在清华大学医学科学楼接待了参与互换的媒体记者。来访媒体包括:《财经天下》、《经济观察报》、《中国青年报》、《新京报》、《北京科技报》、《第一财经》等。 首先,学术带头人唐教授对来访记者表示欢迎,并对研究室和科研项目进行了细致生动地介绍。在场记者对我们的科研项目十分感兴趣,纷纷提出极具深度和广度的问题,也让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以一种全新的角度看待科研。 初见记者已使我们受益非浅,从媒体的视角看科研,回归至踏实严谨地做科研,有种“出世又入世”的感觉,这样的视角变换能够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或激发出科学家的灵感,或引发媒体的深思。不管怎样,新思想的产生标志着新时代的到来,创新带来更美的生活! 期待更多惊喜,预祝科学家-记者角色互换项目成功!
237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猪蹄治病有没有科学依据?谁也说不明白,应请方先生鉴定
热度 1 xupeiyang 2011-11-1 07:52
大家说不明白,应请方先生鉴定 猪蹄治病有没有科学依据   甘肃省卫生厅厅长刘维忠出现在公众视野里,多少带着点神奇色彩。他因为在政府网站以及微博上推广“食疗吃猪蹄”等方法而引发关注,以致网上有人称他为“猪蹄厅长”。对此刘维忠说,是有些人在骂我,这些人不懂,但百姓不这么看。   8月16日,他在微博上公开了甘肃省中医刘宝录的手机号,“用中医治疗艾滋病效果很好,希望艾滋病患者找他治疗,免费。”   10月18日,广东佛山两岁女童小悦悦被两车相继碾压,在小悦悦昏迷不醒时,有人在微博上问刘维忠,可否尝试中药医治。刘维忠说,“通过胃管灌点猪蹄煮的汤和中药,再灌点黄芪水,会有效果。我们用这个方法救了不少人了。”   卫生厅网站、微博、公开报道……刘维忠的声音中,多次提及猪蹄、猪蹄煮刺五加等食物对艾滋病、肿瘤的效果,猪蹄汤和黄芪水也被他视为救人续命的良方。但在部分中医和西医看来,以此治病救人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多人称其“荒谬”,一些医生还质疑刘维忠的专业背景及科学素养。   近日,刘维忠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这些方法确有疗效,在经济欠发达、医疗卫生资源不丰富的甘肃省,应大力推广这类良方,以此扩大基础医疗覆盖面,“这是医改发展的方向”。 方舟子质疑中医食疗称吃猪蹄不能美容    中医食疗已过时?   甘肃省卫生厅厅长刘维忠日前发表文章,称“中西医结合10多种方法,如食疗吃猪蹄、生萝卜、生荸荠,练习真气运行法,中药、针灸等治疗尘肺的临床路径”。尽管刘维忠此后在甘肃省卫生厅官网删除了这篇文章,但是微博上关于中医的争议再起。   昨天方舟子做客某网站微访谈,剑指中医食疗的有效性。方舟子表示:“某些由于缺乏某种营养素引起的疾病也许通过吃某种食物能够起到作用,例如吃维生素A丰富的食物治疗维生素A缺乏症。即便如此,有病了不如直接吃制剂更有效和可靠。有人觉得食疗有效基本上是心理安慰作用。”他同时认为,“所谓食疗是古代食品与药品、营养学与医学不分家的产物,已经过时。吃食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营养和预防疾病,而不是治疗疾病,虽然有时食品也能治疗某些疾病,但不如药品可靠、可控。”    猪蹄美容不靠谱?   猪蹄里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这让平时鲜沾荤腥的女孩们对猪蹄来者不拒,方舟子毫不客气地指出:“吃胶原蛋白并不能直接补皮肤中的胶原蛋白,而是和吃其他蛋白质一样被消化成了氨基酸再被人体吸收用来合成各种蛋白,而且胶原蛋白属于不完全蛋白质,营养价值还不如其他动物蛋白质,例如鸡蛋、牛奶中的蛋白质。猪蹄含饱和脂肪酸高,不宜多吃。”方舟子认为,对于哺乳期的妈妈来说,多喝水和让宝宝多吸奶有助于“催奶”,“在这方面猪蹄并无特殊性,和吃其他高蛋白质食物没有什么区别”。 http://news.sina.com.cn/c/2011-11-04/024623411363.shtml
个人分类: 科普知识|2827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道德法律反思
胡业生 2011-10-22 11:12
专家:告慰小悦悦应先改彭宇案判决思维 2011年10月22日 02:47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作者: 本报记者王梦婕 字号: T | T 26680 人参与 347 条评论 打印 转发 10月21日凌晨,佛山被碾女童小悦悦终因抢救无效而离世。舆论痛惜之余,有不少人呼吁,借鉴国外经验,以立法形式“保护见义勇为者不被诬陷”,规定“见死不救者应受惩罚”。 对此,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院长季卫东教授向中国青年报记者表示,“立法告慰”的效果不宜作过高估计,相形之下,改变“彭宇案”的判决思维“也许更为现实”。 据了解,美国、德国、加拿大和新加坡等国的法律中,均有见义勇为者“免责”、见死不救者“受罚”的相关规定,这些也成为公众眼中值得借鉴的“他山之石”。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中国法研究中心教授本杰明·利伯曼、中国政法大学中德法学院副院长马克·汉斯今天都向记者表示,在他们看来,西方社会中的“救人意识”并非主要通过“立法”来塑造的。 “在美国的大部分州,确实有某种形式的《好撒玛利亚法》来保障助人为乐者,使其一般不会因为救人过程中的疏忽而遭到起诉。”本杰明·利伯曼表示,“但纸面上的法律,究竟能对现实产生多少实效?实证研究表明,见义勇为的频率,并不建立在它是不是一种‘法定义务’之上。” 马克·汉斯也向记者证实,德国刑法中确实规定对一些“举手之劳”却见死不救的行为,要课以1年以下监禁或相当数额的罚金。“但是,我相信,如果你问一个德国人为什么他会选择帮助悦悦,答案不会是‘因为法律是这么规定的’,或是‘否则会有人起诉我’,而是‘这是一种他人需要帮助时的自然之举’。” 在佛山女童被碾案中,18名被斥“冷漠”的路人无一伸出援手,被不少公众看做是4年前 南京 “彭宇案”的阴影投射。 2007年,南京徐老太将彭宇诉至法院,称后者将自己撞倒,而彭宇则一直坚称自己并没有撞到徐老太,完全是出于好心将其扶起送医。一审判定彭宇撞人并赔偿4万余元,“彭宇案”最终以调解告终。“第一个下车之人,从常理分析,其与原告相撞的可能性较大。”“如果被告是见义勇为做好事,更符合实际的做法是抓住撞人者,而不仅仅是好心相扶。”“如果被告是做好事,根据社会情理,在原告的家人到达后,其完全可以在言明事实经过并让原告的家人将原告送往医院,然后自行离开,但被告未作此等选择,其行为显然与情理相悖”……一审判决书中的上述判决词,在“雷人”的同时,引起舆论哗然。 有网友就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彭宇案’之后,助人的成本、风险、恐惧值都提高了,慢慢就形成了现在这种‘想救不敢救’的冷漠局面。”“不知当年审判‘彭宇案’的那位法官,可知自己的一个决定,造成了如此大的蝴蝶效应?” 季卫东表示,将“想救不敢救”的社会局面归咎于当初审理“彭宇案”的一名法官,固然有失偏颇,但要避免悲剧重演,重要的一点就是改变“彭宇案”的判决思维。 “在双方证据都不充足的情况下,法官没有依照‘谁主张、谁举证’这个基本标准,而是在疑点重重时,就根据所谓‘常理’和‘社会情理’对彭宇的过失进行了可能性分析,当然难以令公众信服。”季卫东表示。 他告诉记者,按照现代民事诉讼制度在分配证明责任方面的基本标准,应该是“谁主张、谁举证”,由负责举证的那一方来承担无法查清真相的不利后果。“在‘彭宇案’中,告彭宇撞人的徐老太有义务证明彭宇存在侵权的客观过失。”他解释,“在这种情况下,法官如果不让负有举证责任的徐老太承担不利后果,就意味着,实际上在相当程度上把举证责任推给了被告。无需借助‘见义勇为’行为来辩护,这种思路也是有悖法理的。” 马克·汉斯也表示,若“彭宇案”发生在德国,法官会要求原告证明“是彭宇撞了她”,证据不足就不予支持。“被告没有义务证明‘他没有撞’。否则,每个人都会很容易随机地把损失‘赖’给别人。” 季卫东担心,“彭宇案”的这种判决思维正在形成某种定势,公众在救人时不仅担心被被救者“讹”上,更害怕的是连法官都不会支持自己。 据公开报道显示,继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被判罚钱的彭宇案之后,天津、湖北、江苏及福建等地都曾上演“一方称好心助人,一方称对方肇事扶人”的“罗生门”。 “一旦这样的事态普遍化,道德的大面积滑坡就无法避免。”季卫东表示。
150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2011年81名大学生村官成中央机关公务员
dongzg101 2011-10-19 23:42
2011年81名大学生村官成中央机关公务员 2011年10月14日 06:16 来源: 中国青年报 1 人参与 0 条评论 打印 转发 本报讯 一年一度的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考试录用公务员工作即将展开。2011年度中央机关公务员考试的一项重大改革是中央机关定向招录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为此,中央一级机关拿出专门职位定向招录,实际录用131人,占中央一级机关录用总人数的13.4%,其中大学生村官81人。 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人介绍说,2012年度中央机关和省级机关录用公务员,除部分特殊职位外,将全部从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中考录。 臧文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标签: 大学生村官
949 次阅读|0 个评论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热度 5 fs007 2011-10-19 12:18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寻正 【寻正按:针对相关事件, 准确描述见《杰佛逊的爱国科学》 】 在众多网友的嘲笑声中,著名科普作者方舟子的中国青年报专栏惨淡收场,一向习惯于剽窃英文材料而制造伪劣科普的方舟子只好在其妻子就职的新华社旗下《新华每日电讯》再起炉灶。新官上任三把火,专栏开张大吉,方作者难道不应该努把力,创造几篇正确可读的科普吗?不幸的是,即使方舟子努力过,他也无法避免因为学识短浅而不停地制造科学与历史笑话。 咱们回忆一下方舟子自吹的牛皮,出自方舟子之口,刘菊花之手,在《网络奇才方舟子》中,刘记者这样写道: 方舟子说自己…“我的姐姐、哥哥也收藏了不少书。不过我读的书大都是自己买的。到现在我每个月还要买几十本书(主要是英文书)。” 早在两年前, 方舟子妒火中烧,攻击科学松鼠会剽窃时,我就感到奇怪,一个每个月要读几十本英文书的人,怎么会那么无知,难道这些英文书都是儿童读物? 对一些英语文化圈内的常识极其无知。这一问今天不幸又要重复,那些英文书是啥内容,方舟子能不能看懂啊?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博士缺学识,何必来修史。“科海谎诌”第一篇《杰斐逊的化石》存在大量的史实错误,作者缺乏对相关科学的把握,现在依文中出现顺序点评该文: 一、 “杰斐逊当时正忙于总统竞选,输给了约翰·亚当斯,只好屈尊当了副总统。” 杰佛逊虽然在历史地位上可能可以赶得上亚当斯,但在当时来说,他的资历与声望都不如亚当斯,怎么叫“屈尊”当了副总统?亚当斯当副总统,他是一名部长,亚当斯负责起草独立宣言,杰佛逊是执笔人,杰佛逊算是亚当斯的老部下了,“屈尊”,是因为作者缺乏对史实的基本了解。四年后杰佛逊跟民主共和党预定的副总统Burr得票一样,差点又做了自己部下的副总统,那才叫屈尊。 当时美国初创,竞争的概念跟现代完全不一样。杰佛逊在家里坐等副总统掉在头上,哪有忙于竞选的古怪事? 二、 “当时最著名的博物学家、法国人布丰已有生物进化的初步思想,提出了一个退化论,认为一种动物在环境的作用下,会逐渐退化成另一种动物。” 退化论跟进化论有相似的地方,但怎么能算它的“ 初步思想 ”啊?达尔文会同意吗?布丰可没有说一种动物退化成另一种动物,而是同一种动物,在形态与生理功能上退化。方舟子自己就提到居维叶用动物之不同种否定了布丰的退化论,但这么浅显的逻辑矛盾,方舟子是不能明白的,谁叫他自大到以为天下没有人能教他逻辑呢! 三、 “现在又发现了“巨爪”狮子,更证明了这一点。当然,前提是,猛犸象和巨爪都还在美洲生存着。” 布丰的逻辑是同一物种,到了美洲会变小,那么只要美洲有大家伙,就可以直接否定布丰的结论,根本不需要这个“ 前提 ”。事实上,杰佛逊用的最重要的大家伙对比,是用美洲乳齿象(American Mastodon)对比猛犸象,说乳齿象是陆上最大的动物,以驳斥布丰。当时认为猛犸象跟乳齿象是同一物种,故而杰佛逊在很多地方会用一般性的Mammoth来指美洲乳齿象,导致方舟子的误解与后面更为有趣的说法。 四、 “他用了相当的篇幅介绍在肯塔基和纽约发现的“猛犸象”化石(其实有的是乳齿象化石)” 见三。杰佛逊用于反驳布丰的是从Big Bone Lick发现的美洲乳齿象化石,方舟子英文读个半懂,搅得一塌糊涂。 五、 “杰斐逊对此深信不疑,因为他不相信物种会灭绝。” 方舟子信口开河,杰佛逊怀疑大家伙的存在,用杰佛逊的话说,没有探索过的地方,我不能说到底存不存在。杰佛逊在19世纪初就相信物种会灭绝了,在18世纪,不少人就相信物种会灭绝。 六、 “在他看来,所有的物种都是一环扣一环联系在一起的,就像一列火车一样。也许某种动物会在某个地方消失,但是它们必然还在别的地方生存着。这就像一列火车可以到处跑,但是不能有哪个车厢缺失,链条不能断。” 这其实是一个古老的关于生物的哲学,认为存在一种自然秩序,Scala Naturae,英文译为“Great Chain of Being”,中文意思是自然大秩序或者生命大阶层。这一思想相信自然界万物有序,从低到高,后来被基督教教义吸收,解释为神造万物有序,从低到高,层层相接,没有断层。这一思想在18-19世纪用于支持物种不灭,因为神创物种是由低到高,某物种消失就总味着断层,损害了神创万物的完美性。这一观点被杰佛逊在《弗吉尼亚纪事》中用来强调美国乳齿象可能仍然存在,但后来杰佛逊观点发生变化,最终相信物种会消失。方舟子英文基础差,望文生义,结果用了一个火车这么一个不伦不类的比喻,让人笑掉牙。 七、 “为了说明猛犸象和巨爪还活着,杰斐逊列举了几条间接的证据,例如印第安人传统上都认为美洲生活着大象和狮子,有人在野外听到了狮子的吼叫,有人遭遇了可怕的怪兽,等等。要让人信服,必须有可靠的目击者,最好能捕捉到标本。到哪里去抓呢?杰斐逊相信在当时还未开发的美国西部,有大象和狮子生存的足够空间,在那里应该可以找到猛犸和巨爪。” 方舟子让人笑得肚疼的想像,路易斯与克拉克的探险是一种不折不扣的政治活动,你以为美国议员都是傻子,跟杰佛逊一起胡闹抓“猛犸狮子”,杰佛逊也没那么傻,真以为乳齿象与巨爪一定活着,只是没有证据前,半信半疑,不确定立场而已。他的那些说法,来源于向他提供标本的斯图尔特。路易斯与克拉克的探险是政治、军事与科学考察,为美国西扩做准备的,那是为什么会是机密的原因。 八、 “而所谓的巨爪并不是一种大型狮子,而是一种大型的地懒,是树懒的近亲。” 最可笑的是方舟子还要故做高明一番,其实杰佛逊早在1797年就自己搞明白了这一简单的问题。 详见纠错科普《杰佛逊的爱国科学》。 九、 “但是对杰斐逊和同时代的许多人来说,物种会灭绝是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事情。当时西方学者还普遍相信神创论,认为各个物种是上帝一个个创造出来的,如果物种会灭绝,岂不说明上帝不那么仁慈,而且上帝的创造物是有缺陷的?” 太搞笑了,如果杰佛逊认为物种灭绝不可思议,花那么大力气证明物种可能没有灭绝干什么?事实上,在18世纪,不少持自然神论的宗教人士也不反对物种灭绝的说法,圣经记载,上帝创造一次,可是毁灭过多次的,这跟宗教本身没有什么冲突。杰佛逊用于反驳布丰的美洲乳齿象,早在1768年英国解剖学家Hunter就结论说已经灭绝了。 十、 “当时有一种观点认为,这些大型动物退化成了小型动物,例如猛犸象退化成了非洲象、亚洲象,地懒退化成了麋鹿。” 最搞笑的是方舟子写文章,东抄西抄会搞忘了前面抄过的,关于同一观点的说法。这个观点就是布丰的退化论,同一篇科普中忽然变成了“当时有一种观点”,令人捧腹。这么明显的后语不搭前言的写作,《新华社》编辑也没能力判断,真是愚蠢。 十一、 “一旦确信了物种会灭绝,神创论就被动摇了,新的世界观也就呼之欲出。” 居维叶确定了物种会灭绝,怎么教会不对他生气攻击?哦,原来圣经中还有大毁灭。正是居维叶反对进化论,而进化论,不用多说,是教会死敌。物种灭绝论问世,教会不冒泡,就因为神创论反而得到加强,居维叶破除的乃是退化论,退化论反而让宗教学者激烈反对。 十二、 “杰斐逊的设想是错的,但是他大力支持的西部远征却支持了物种灭绝的观点。” 如前述,杰佛逊的设想无所谓对错,他虽懂多门语言,可不是在外语中抄点科学半懂不懂就拿出来卖的,他早就知道不存在巨爪狮子了。他支持的西部远征跟物种灭绝的观点几乎没什么关系,居维叶可不依靠什么西征来进行他的判断。况且西征覆盖的范围也太小了,热带地区没探查过的地方大着呢。 十三、 “就算杰斐逊至死不相信物种会灭绝,仍然梦想着猛犸象和巨爪有一天会被发现,那已不重要了 。” 方舟子这句俏皮话愚蠢透顶,杰佛逊死于1826年,杰氏巨爪地懒命名于1822年,居维叶早在1796年就开始阐述物种灭绝的观点了,在杰佛逊有生之年,居维叶逐渐成为相关领域的大师权威。由于杰佛逊喜欢收集化石,而居维叶是相关权威,所以他们关系密切。在杰佛逊退出政坛后不久,他就相信物种会灭绝了,在1823年他给亚当斯写信就认为生体会消失产生,物种会灭绝,如果没有造物主存在,所有存在会消失在混沌中。 附:“科海谎诌”开门红、拼凑科普丑无穷。 杰斐逊的化石 作者:方舟子 【从本月起方舟子在《中国青年报》的科普专栏“一言堂”取消,改在《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周刊》开专栏“科海方舟”,这是该专栏第一篇】   1796年7月,托马斯•杰斐逊收到了约翰•斯图尔特上校送来的几个化石。那是工人们在弗吉尼亚的一个山洞挖掘用来制作炸药的硝石时挖出来的。这个山洞离斯图尔特上校的家不远,上校听说后,就想到了把它们送给弗吉尼亚的第一学者。这些化石看来是一头巨大的野兽留下的,最引人注目的是三个巨大的爪子,在已知的动物中前所未见。这是什么样的野兽呢?杰斐逊当时正忙于总统竞选,输给了约翰•亚当斯,只好屈尊当了副总统。1797年3月4日,杰斐逊就任副总统,6日后,他就在费城的美国哲学会宣读了一篇论文,报告他对这些奇怪化石的研究结果。由于长着巨爪,他认为它们属于一头类似于狮子的猫科动物,但是体型比非洲狮子大得多,是其3倍。他把它取名叫巨爪。   这篇论文后来被称为美国第一篇古生物论文。杰斐逊在新官上任之时,如此重视化石的发现,倒不完全是出于学术的兴趣,而是带着爱国的动机,为了证明美洲和欧洲是平等的。当时最著名的博物学家、法国人布丰已有生物进化的初步思想,提出了一个退化论,认为一种动物在环境的作用下,会逐渐退化成另一种动物。例如寒冷、潮湿的气候会让动物退化,体型变得越来越小。布丰认为美洲的气候比欧洲的湿冷,因此美国的野生动物、家养动物和土著都退化了,变得比欧洲的小。1781年,杰斐逊为了回答法国代表团秘书提出的关于美国的一系列问题,专门写了一本书《弗吉尼亚纪事》(1785年出版),其中有一章就是专门批驳布丰的美洲退化论。   在《弗吉尼亚纪事》中,杰斐逊比较了现存的美洲和欧洲的一些动物的大小,以说明美洲的并不都比欧洲的小。他用了相当的篇幅介绍在肯塔基和纽约发现的“猛犸象”化石(其实有的是乳齿象化石),既然美洲存在这种比亚洲象和非洲象都大得多的陆地上最大的动物,就说明了美洲不是低等大陆。现在又发现了“巨爪”狮子,更证明了这一点。当然,前提是,猛犸象和巨爪都还在美洲生存着。杰斐逊对此深信不疑,因为他不相信物种会灭绝。在他看来,所有的物种都是一环扣一环联系在一起的,就像一列火车一样。也许某种动物会在某个地方消失,但是它们必然还在别的地方生存着。这就像一列火车可以到处跑,但是不能有哪个车厢缺失,链条不能断。   为了说明猛犸象和巨爪还活着,杰斐逊列举了几条间接的证据,例如印第安人传统上都认为美洲生活着大象和狮子,有人在野外听到了狮子的吼叫,有人遭遇了可怕的怪兽,等等。要让人信服,必须有可靠的目击者,最好能捕捉到标本。到哪里去抓呢?杰斐逊相信在当时还未开发的美国西部,有大象和狮子生存的足够空间,在那里应该可以找到猛犸和巨爪。但是,在当时的美国东部和西部之间,还隔着一块广袤的法国领地路易斯安那(包括现在的15个州的全部或部分)。在把路易斯安那买下来之前,杰斐逊已开始筹划西部探险。1803年1月,已成为美国总统的杰斐逊给国会写了一封密函,要求拨款2500美元资助西部探险。这一年年底,杰斐逊以1500万美元的价格从拿破仑手里买下了路易斯安那,让美国国土扩大了一倍。第二年,杰斐逊即委派著名探险家梅里韦瑟•路易斯和威廉•克拉克率队远征西部,探险路易斯安那领地和西部,其中一项任务是观察那里所有的动物,特别是被认为罕见或灭绝的动物。   两年多的远征发现了200多种动植物,但是就是没有发现猛犸象和巨爪。我们现在知道,猛犸象已在大约1万年前灭绝了。而所谓的巨爪并不是一种大型狮子,而是一种大型的地懒,是树懒的近亲。为了纪念杰斐逊,后来它被命名为杰氏巨爪地懒,它也在大约一万年前灭绝了。但是对杰斐逊和同时代的许多人来说,物种会灭绝是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事情。当时西方学者还普遍相信神创论,认为各个物种是上帝一个个创造出来的,如果物种会灭绝,岂不说明上帝不那么仁慈,而且上帝的创造物是有缺陷的?所以虽然每次远征都没能发现这些动物,人们仍然相信它们一定藏在某个未被探险过的地方。   没有发现不等于不存在,这个逻辑当然能够成立。但是当时的法国古生物学家居维叶还是能够令人信服地举例说明,至少有某些物种已经灭绝了。他举的正是猛犸象、大型地懒这些最能引起人们注意的大型哺乳动物。当时有一种观点认为,这些大型动物退化成了小型动物,例如猛犸象退化成了非洲象、亚洲象,地懒退化成了麋鹿。居维叶首先通过比较它们的骨架,证明猛犸象、地懒等都是独立的物种,并没有发生这种退化。如果这些大型哺乳动物还生存着,那么是很容易发现的,既然它们在世界各地都未发现,那么可以认定它们已经灭绝了。在路易斯和克拉克远征之后,还有非洲和南美洲内陆未被完全探测过,不过居维叶认为他所说的几十种大型哺乳动物不太可能全都被隔离在那两块地方,如果以后能在其中发现几种,已经是很难得的了。   一旦确信了物种会灭绝,神创论就被动摇了 ,新的世界观也就呼之欲出。杰斐逊的设想是错的,但是他大力支持的西部远征却支持了物种灭绝的观点。就算杰斐逊至死不相信物种会灭绝,仍然梦想着猛犸象和巨爪有一天会被发现,那已不重要了 。 2011.10.12. (《新华每日电讯》2011.10.14)
个人分类: 伪劣科普打假|7890 次阅读|8 个评论
[转载]一日做贼,全家洗白,终日做贼,畅销全国
热度 3 fs007 2011-10-16 12:57
五、当窃贼找到了销赃渠道 (39 查看) 发布: 亦明 日期: October 15, 2011 06:08PM 在1998年底,当方舟子告别科学实验室之时,他以为那个自己名列发明人榜尾的“基因专利”会让他衣食无忧地在美国当寓公、写文章。但事实却是,那个基因产物至今没有被开发成药物,方舟子想让那个专利养活自己一辈子的企望也落空了。另一个事实是,在到《中国青年报》当专栏作家之前,方舟子有整整六年时间没有一份正当的职业,没有一份固定的收入——为那个神秘的“美国生物信息公司”效力、在“非牟利”的新语丝网站上贩卖书籍(包括中医书籍)除外。 从另一方面来看,方舟子从高中一年级时就“模仿”北岛当“反叛诗人”,到2004年底,37岁的方舟子已经拥有了至少21年的抄袭历史。试想,当一个小偷搞到了赃品专卖店营业许可的时候,他是会选择金盆洗手、改邪归正呢,还是会选择变本加厉地疯狂作案? 1、大猩猩的“人性”和方舟子的“贼性” 前面提到,方舟子在《中国青年报•冰点》专栏上的第一篇文章是充当科学界恶霸,利用自己的无知和无畏,疯狂打击“无偏二极管”;他的第二篇专栏文章是充当利益集团的推销贩子,通过欺诈的手段,贩卖转基因食品。而他的第三篇文章,暴露出的则是一个文贼的丑恶嘴脸。 方舟子的第三篇专栏文章是发表于2004年12月22日的《猿:人性,太人性了》。这篇文章实际上“继承”了方舟子科唬的一个模式:先把到英文报刊中的一些奇闻异事介绍一下,然后再发一些具有“方氏”特点的感慨和评论——这就是方舟子自诩的 “高级科普”。平心而论,这么写文章,并没有什么值得厚非的地方:报纸靠销量赚钱,“写手”靠卖文维生,读者对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具有好奇心,各取所需,岂不是皆大欢喜?更何况,方舟子身穿白大褂,打着科学普及的金字招牌,做一点儿英语文章转口贸易,也无伤大雅。唯一的问题是,方舟子具有几个与“科普作家”身份格格不入的特点:极度无知、极度贪婪、极度偏执、极度懒惰。这些特点所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抄袭剽窃、信口开河、定向思维,甚至为了证成己说,不惜造假。而这篇《猿:人性,太人性了》,就聚集了这几大特点。 先说抄袭。这篇文章讲述的是美国一家动物园为一头病逝的大猩猩举行葬礼,参加葬礼的“人猿”都是逝世者生前同一族群的大猩猩。根据这些大猩猩的表现,方舟子大发感慨,“人性,太人性了”,然后又发了一通无知无畏的议论。实际上,这篇文章总共有8个自然段、30个句子、1058个字(不计标点符号),而其开头两个自然段、8句话、345个字就是抄袭而来。 在文章的开篇,方舟子说是“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因此给读者的印象是,“现身在美国、因‘学术打假’在中国民间具有一定公信力的生物化学博士方舟子”是根据自己观看电视节目而作的文字描述。但事实却是,这开头两段文字都是来自《芝加哥论坛报》两周前发的一篇稿子(William Mullen. One by one, gorillas pay their last respects. Chicago Tribune December 8, 2004. Link: )。这篇稿子的一个缩写版本曾作为美联社的通稿向全世界散发。实际上,《今日美国》(USA Today)和《微软国家广播公司》(MSNBC)等网站在转载美联社这条新闻时,都特意注明美联社的版权声明。(见: 、 )。可是,我们这位“在中国民间具有一定公信力的生物化学博士方舟子”和“共青团中央机关报”却不管这些,他们联手完成了一次跨国盗版行动。 下面是这两段文字与相应英文文章的逐句比较。方舟子的文字来自新语丝网站(见:XYS20041223, );英文来自《芝加哥论坛报》的文章,英文后面的中文为这段英文的Google汉译,经笔者略加修订,放在【】内: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12月7日,美国伊利诺州布鲁克菲尔德动物园为一头名叫芭布斯的雌性大猩猩举行了哀悼仪式,不过参加者不是人,而是其他大猩猩。” After Babs the gorilla died at age 30, keepers at Brookfield Zoo decided to allow surviving gorillas to mourn the most influential female in their social family. 【在大猩猩芭布斯在30岁时去世后,布鲁克菲尔德动物园的管理员决定让其他的大猩猩,悼念他们大家庭中这位最有影响力的雌性。】 “芭布斯享年30岁,是这个大猩猩群体中的优势雌性,因为肾病医治无效而在当天被处以安乐死。” A 30-year-old Brookfield Zoo gorilla died Tuesday morning following a four-month-long battle with kidney disease, and zookeepers allowed the surviving gorillas to mourn her death in a special way. ……"She was the dominant female of the group, the peacekeeper, the disciplinarian, the one who kept things in a harmonious state," Pruett Jones said. 【在与肾病抗争了四个月之后,布鲁克菲尔德动物园的一头30岁的大猩猩周二上午去世,动物园管理员允许其他大猩猩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哀悼她的死亡。……“她是这个群体中占主导地位的雌性,是维和员、纪检员,是那个使大家处于和睦状态的一位”,琼斯说。】 “管理员曾经看过俄亥俄州哥伦布斯动物园为一头大猩猩举行哀悼仪式的录相,于是决定也给他们管理的大猩猩一个机会。” Keepers had recently seen a videotape of a gorilla wake at the Columbus, Ohio, zoo and decided they would do the same for Babs. 【管理员最近看过俄亥俄州哥伦布市动物园的一个大猩猩哀悼仪式的录影带,于是决定也给芭布斯举行一个相同的仪式。】   “只见大猩猩们列队走到了芭布斯的身旁,第一个走来的是芭布斯9岁的女儿芭娜。” One by one Tuesday, the gorillas filed into the Tropic World building where Babs' body lay, …… Babs' 9-year-old daughter, Bana, was the first to approach the body, 【星期二,大猩猩们一个接着一个来到停放芭布斯尸体的热带世界楼,……芭布斯9岁的女儿芭娜第一个走来,】 “她到芭布斯身边坐下,握住芭布斯的手并拍打她的肚子,然后把头枕在芭布斯的手臂上,就像她们以前经常做的那样。” Bana sat down, held Babs' hand and stroked her mother's stomach. Then she sat down and laid her head on Babs' arm. 【芭娜坐下来,握住芭布斯的手,并且抚摸她妈妈的肚子。然后,她坐下来,把头枕在芭布斯的胳膊上。】 “之后,她站起来看看管理员,走到芭布斯身体的另一侧,把头埋在芭布斯的另一支手臂下面,继续拍打她的肚子。” "It was like they used to do in the exhibit, lying side by side on the mountain," keeper Betty Green said. "Then Bana rose up and looked at us and moved to Babs' other side, tucked her head under the other arm, and stroked Babs' stomach." 【“这就像她们以前在展出时那样,并排躺在山上,”管理员贝蒂•格林说。“然后,芭娜站起来,看看我们,走到芭布斯的另一侧,把头伸进芭布斯的另一只胳膊下,摩挲芭布斯的肚子。”】 “芭布斯43岁的母亲阿尔法第二个走了过来,其他大猩猩也挨个挨个地走到芭布斯身边,温柔地嗅芭布斯的身体。” Bana, was ……followed by Babs' mother, Alpha, 43.…… Other gorillas also approached Babs and gently sniffed the body. 【在芭娜之后走过来的是芭布斯43岁的母亲,阿尔法。……其他大猩猩也走进芭布斯,轻轻地嗅她的身体。】 “只有这个群体的雄性首领冷眼旁观。” Only the silverback male leader, Ramar, 36, stayed away. 【只有36岁的雄性首领银背腊玛没有靠近。】 怎么能够确定上面这些文字是方舟子抄袭《芝加哥论坛报》,而不是如他所说,“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电视节目而作的描述呢?非常简单。因为按照英文文章,方舟子所说的“之后,她站起来看看管理员,走到芭布斯身体的另一侧,把头埋在芭布斯的另一支手臂下面,继续拍打她的肚子”,是“管理员”向记者介绍芭娜在母亲生前的习惯性行为和她在葬礼现场上的表现。显然,连记者当时都没有看到那样的场景,因此方舟子即使是真的看了电视,他也不可能看到。再者说,一个人根据观看电视来复述,是绝对不可能和现场采访人员的叙述完全一致的。实际上,根据这篇英文文章介绍,整个葬礼并不允许外人参观。而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根本就没有与这个消息相关的任何资料。这还不能证明方舟子确实抄袭了吗? 接着说方舟子的无知。众所周知,哥伦布的英文名字是Christopher Columbus,它来自拉丁文名字Christophorus Columbus。【哥伦布是意大利热那亚人,他的意大利文名字是Cristoforo Colombo,他的西班牙文名字是Cristóbal Colón。(见维基百科: )。】而“Columbus, Ohio”恰恰就是以哥伦布命名的。(见维基百科: )。可是,方舟子这个“奇才”、“全才”却把“Columbus, Ohio”译成“俄亥俄州哥伦布斯”,这和他嘲笑汪丁丁把amino acids译成“阿米诺酸”、王铭铭把Mencius译成“门修斯”,真是半斤八两。也许有人会说,有不少网页也把Columbus译为“哥伦布斯”,因此,方舟子的翻译不算太离谱。对此,亦明兄用方舟子的话来回答这些人:“有人和你一样傻证明不了你不是不学无术。”(方舟子:《对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汪丁丁来函的答复》,XYS20020729, )。 如果说一个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在美国生活了十多年的方奇才不知道Columbus就是哥伦布已经足以让人拍案惊奇的话,那么,自称“已在美国不知不觉地吃了10年的转基因食品”、“几乎每天都还在阅读分子生物学的最新论文”方博士竟然不知道英文stroke的含义,就更让人不知所措了。按照英文字典,作为及物动词,这个单词的含义是“to pass the hand or an instrument over (something or somebody) lightly or with little pressure; rub gently, as in soothing or caressing,”意即“抚摸”、“摩挲”,而方博士却把它译成了“拍打”。大猩猩的女儿“拍打”她死去母亲的肚皮,是要表达什么“人性”呢?方舟子既然根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写的文章,你可看到芭娜“拍打”她的母亲了吗?显然,方舟子在抄袭英文文章时,把人家写的stroked当作strike的过去式了。(方舟子把dominant female译成“优势雌性”也颇具福建云霄特色。) 最让人对这位“生物学家”感到不可思议的是,他竟然把大猩猩对同伴死亡的哀悼行为与“人性”、“进化”、以及大猩猩与人类的亲缘关系联系到了一起。在偷完了人家的文章之后,方舟子又接着讲了“黑猩猩举行哀悼仪式”、“类人猿内部也会爆发战争”、“类人猿也能表现出人性中美好的一面”三个小故事,然后发挥道: “类人猿这些充满人性的行为,不管是邪恶还是美好,都在提醒我们,他们要比我们想像的更接近人,是我们名副其实的兄弟物种,和我们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这让我们深刻地意识到人类的动物起源,人性也是进化而来的自然产物,并不是神灵赋予的某种神秘的东西。” 方生物学家即使是不知道大象也为死者举行“哀悼仪式”、海豚也会“救人”、其他动物种群之内也经常爆发战争,他总该听说过元好问的《摸鱼儿》吧?他不是福建省1985年的“语文状元”吗?话说当年元好问遇到一件奇事:有人捕得一只大雁,它的同伴得以逃脱。捕雁人将捕获的大雁杀死,那只逃走的大雁哀痛欲绝,投地而死。元好问于是将两只大雁买下,将他们合葬在一起,垒石为记,称为“雁邱”,并作《摸鱼儿•雁邱词》一首: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日暮雪,双影向谁去? 请问方博士,这算是“人性”吗?如果算是,它是不是也“在提醒我们,他们要比我们想像的更接近人,是我们名副其实的兄弟物种,和我们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 实际上,连中学生都知道“兔死狐悲,物伤其类”这样的话。难道兔子、狐狸也因此“是我们名副其实的兄弟物种”? 方舟子炫耀无知的目的,当然是要贩卖私货:“这让我们深刻地意识到人类的动物起源,人性也是进化而来的自然产物,并不是神灵赋予的某种神秘的东西。”假如《中国青年报》的编辑稍微有一点儿常识,稍微有一点儿职业道德,稍微有一点儿“人性”,他们当时就应该壮起胆儿问一问自己的太上皇:“人性也是进化而来的自然产物”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总而言之,方舟子在《中国青年报》上的第三篇文章,以抄袭开始,以炫耀无知结束。 2、贼窝暗道 众所周知,贼人行窃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把赃物兑换成现金。而方舟子剽窃的目的,在最初当然是以欺世盗名为主,但随着他住进新华社大院,成为新华社的倒插门女婿,以及“宝宝”的降生,方舟子养家糊口的任务越来越艰巨。也就是因为如此,方舟子在当上“共青团中央机关报”的专栏作家之后,他的恶行劣迹不仅没有得到丝毫的收敛,反倒更为狂野豪放。而《中国青年报》对方舟子的姑息纵容,实在是令人发指。 截止到2011年10月15日,有案可稽的方舟子抄袭剽窃案例已经达到70起。但实际上,这个数字并不能反应方舟子抄袭的真实情况。这是因为,第一,这70起抄袭案,都是人们的随机发现,而不是通过对方舟子所有文章进行全面梳理而后得到的。因此,它们所代表的,只是方舟子全部抄袭剽窃文章中的一部分,是名副其实的“冰山一角”。第二,这个数字仅仅是根据方舟子抄袭文章来统计的,即一篇文章含有抄袭的文字,即记为一例。但实际上,方舟子的很多抄袭文章都含有多处抄袭来源,并且,他的每篇抄袭文章,平均要重复发表三、四次。因此,把这70起抄袭案件数乘以系数5,应该是合理的估算。换句话说就是,已经发现的方舟子抄袭作案的次数,大约为350次。有趣的是,去年年底,当我宣布要编纂《方舟子抄袭剽窃一百例》时(见亦明《警告网友》, ),学评网版主柯华先生还曾担心我无法完成自己设定的目标。现在看来,不仅柯华兄低估了方舟子的贼性,连亦明兄当时也是过于保守了。 根据对新语丝网站的检索,截止到2011年9月底,方舟子总共在《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发表了272篇文章。这些文章中,至少有24篇是抄袭之作,最早的是2004年12月22日的第三篇专栏文章《猿:人性,太人性了》,最晚的是2011年9月28日的最后一篇专栏文章《一种寄生虫的传奇》。这真是有始有终,始终如一。实际上,由于方舟子有意将那些抄袭迹象明显的文章隐藏起来,不在新语丝上发表,所以这个24篇的数字很可能大大低估了方舟子在《中国青年报》上所取得的“成就”。(《中国青年报》网站的检索功能形同虚设,因此无法查核方舟子到底在《冰点周刊》发表了多少篇文章。) 实际上,仅仅抄袭别人,远远不足以显示方舟子的“奇才”。他的另一项专长就是倒卖地沟油,把自己泄过的东西,点缀一下,重新贩卖。比如,方舟子2007年1月17日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的《血迹里的秘密》一文,就是来自他两年前在《东方早报》上发表的《抹不去的血迹》。我称这桩自我抄袭案为“抹不去的劣迹”。 最有趣的是,就在干下“抹不去的劣迹”四周之后,2007年2月14日,方舟子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如何避免学术不端行为》一文,其中说: “学术不端行为是指违反学术规范、学术道德的行为,国际上一般用来指捏造数据(fabrication)、窜改数据(falsification)和剽窃(plagiarism)三种行为。但是一稿多投、侵占学术成果、伪造学术履历等行为也可包括进去。学术不端行为在世界各国、各个历史时期都曾经发生过, 但是像中国当前这样如此泛滥,严重到被称为学术腐败的地步,却是罕见的。”(见:XYS20070214, )。 也就是说,方舟子在《中国青年报》上干“学术不端行为”在先,在《中国青年报》上打“学术不端行为”在后,真是干坏事也赚钱,自掌嘴巴也赚钱。俗话说,运气来了,想不发财都难。而方舟子靠上了《中国青年报》,那真的是相当于八辈祖宗交上了当头鸿运了。 也许有人会说,是不是中青报不知道方舟子干坏事?答曰,那是不可能的。事实,就在方舟子的《如何避免学术不端行为》发表之后第二天,我就实名发给《中国青年报》编辑部一封举报信,列举方舟子抄袭剽窃、一稿多投、伪造学术履历等诸多“学术不端”行为。由于当时尚未发现《中国青年报》发表方舟子抄袭文章的案例,我特别指出方舟子的《血迹里的秘密》抄袭他自己两年前在《东方早报》上发表的文章。猜猜《中国青年报》对我的举报采取了什么行动?我至今还在等待他们的回信呢! 可笑的是,当年《冰点周刊》主编李大同在反对李而亮要求他们撤销专栏作家一事时,提出的理由就是怕“自由撰稿人”的一稿多投: “加强对自由来稿人的管理,避免虚假信息的传播是对的,我也赞同。可我打死也想不到这与冰点有什么关系。为保证独家性和严肃性,冰点在原则上就不会采用自由撰稿人的稿件。只要是个报人,就会明白什么是自由撰稿人——这是一群经常、不定期地主动向各平面媒体供稿的写家,通常一稿多投,广种广收。因为采访要付出成本,也有身份限制,以往这类写家通常是给报纸的副刊写消遣文字;时评版面开始大量涌现后,又出现了一帮时评写手,见个事儿出来马上炮制一篇言论,同时投给数十家报社,报业竞争激烈,总有几家会登出来。本报话题版多次被读者发现和其他报纸同人同稿,就是这些人——名副其实的‘自由撰稿人’。”(李大同《用新闻影响今天》)。 也就是说,当别人要求《冰点》取消专栏作家时,他们就会说,使用专栏作家会保证稿件的“专一”,避免一稿多投、一稿多发现象。而当有人向他们举报他们的专栏作家一稿多投、一稿多发时,他们就装聋作哑,任其专栏作家欺骗读者、骗取稿费。什么样的报纸会这么不要脸? 与《中国青年报》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经济观察报》。2008年8月26日,有人发现该报发表的方舟子文章《波氏兄弟事件》是他五年半前在《南方周末》上发表过的旧稿,于是给该报编辑部写信举报。不到20天,该报编辑部就回信说:“感谢你对本报的关注和支持。经核查,你反映的情况属实。我们已函告作者本人并将追回已付稿酬。”(见: )。不仅如此,网上还流传《经济观察报》向方舟子追讨200元稿费的信函。两年后,《经济观察报》一脚把方舟子踢走了。(方舟子最后一次在《经济观察报》发表文章,是2010年8月23日,题目是《牛奶中的激素知多少?》)。 方舟子一稿多投骗稿费,不管大报小报,他都“一视同仁”。他发在大报《南方周末》的稿子,可以到名不见经传的小报《经济观察报》上再赚一笔;他发自地方小报《东方早报》的稿子,他可以到“全国性大报”《中国青年报》上再捞一把。那么,是不是在“共青团中央机关报”上首发的文章,方舟子就不再回收倒卖了呢?那当然是广大革命读者的痴心妄想。 2005年1月5日,方舟子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第五篇专栏文章,《石头也能说谎》。这篇文章与方舟子的很多其他文章一样,也是集抄袭、科唬、诈骗于一身(后详),但它的出奇之处就是,在四年后,其中的一部分,又出现在《经济观察报》的一篇方氏文章中。 会不会是2007年的《中国青年报》领导昏庸,现在的领导开明了一些呢?好像也不是。去年11月,我在电话里质问《冰点周刊》主编徐百柯:你知不知道方舟子抄袭剽窃?北大毕业的徐主编这么答道:“那是你们两个人之间的事情。”我不仅当时就愣住了,至今,我也没想明白,为什么方舟子通过《中国青年报》欺骗“中国青年”,是我这个“美国中年”和方舟子这个“华侨中年”之间的事情,而与《中国青年报》无关。请问徐主编:你们和方舟子之间的事情到底是什么?你们和你们读者之间的事情,又是什么? 那么,是不是只有亦明兄一个人向《中国青年报》举报方舟子的“学术不端”行为呢?当然不是。2011年元旦,中国学术评价网公布该网站学术不端行为评议团评议的第一起抄袭案,结果是一致认定方舟子抄袭美国科学家Stan Braude博士。而这篇涉案文章就是在2008年1月16日《中国青年报》上发表的《推测出来的动物》。评议结果公布后,学评网版主柯华马上把评议结果向全球通报,其中当然少不了为方舟子销赃的这份“共青团中央机关报”。截止到今年4月5日,柯华先生代表学评网已经向《中国青年报》通报了五起认定方舟子抄袭剽窃的评议结果,但《中国青年报》就像是一潭死水似的,没有产生一丝回响。 今年2月16日,方舟子在新浪微博造谣说,“肖传国的枪手亦明(葛莘)……自得其乐地要证明我的所有科普文章都是抄的。”(见: )。我当即向方舟子发出如下挑战: “截止到今日,方舟子在《中国青年报》开专栏、搞科唬已经十年有余,发表的科唬文章有三、五百篇。亦明兄请方舟子从这三、五百篇文章中,挑出一百篇,宣布它们之中没有任何偷来的东西。如果核对属实,亦明兄将按每篇一百元人民币的稿酬给方舟子发放二次稿费。如果从中发现抄袭的文字,亦明兄也不要方舟子倒赔钱,我知道他赔不起,我只要他在自己的新浪微博上承认自己抄袭即可。”(见: )。 这个挑战书直接发送到方舟子的信箱,并且抄送《中国青年报》。至今,不仅方舟子在当缩头乌龟,连《中国青年报》也勇当鸵鸟。其实,看看方舟子那一分钱都能攥出油来的穷酸相,再看看他对这送上门来的白花花一万大洋不敢伸手,你就知道这其中的奥秘了。 根据笔者收集整理的《方舟子抄袭剽窃数据库》,方舟子在国内报刊上首发的抄袭文章,始于2001年8月30日《南方周末》上的《干细胞研究的是是非非》,终于2011年9月28日《中国青年报》上的《一种寄生虫的传奇》。在这十年间,方舟子至少在中国报刊上发表了47篇抄袭文章,其中《中国青年报》就独占半壁江山。真不愧是“共青团中央机关报”。真不愧是“全国性大报”!
个人分类: 伪劣科普打假|3286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科学家缺乏得力助手 职校生也可做 "得力助手"
dongzg101 2011-10-15 04:37
科学家缺乏得力助手 职校生也可做"得力助手" 2011年09月27日 10:26 来源: 中国青年报 科学家缺乏得力助手 “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出现了高端技能型人才荒。”9月16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高功率激光物理国家实验室总工程师林尊琪在宁波参加两院院士职校行暨浙江省重点地市职业院校改革和发展座谈会时语出惊人。 林院士讲述了一个故事——他的团队在工作中要使用一种面积在0.5平方米以上、重量在六七十公斤的晶片,峰谷中间值要求在0.2微米~0.25微米之间,晶片怎样安装一直困扰从事高功率激光研究的“高材生”。 实验室里的很多学生纷纷提出用胶进行安装与固定,但实践证明这种方法行不通。因为高功率激光的散射会把安装晶片的胶蒸发掉,并造成晶片的破坏。后来,林院士把这项任务交给中科院上海光机所里的一名职校毕业生邵平。不到一个月,这名职校生就找到一种新的支撑办法,解决了困扰众多“高材生”很长一段时间的难题。 这个故事引起了现场很多院士的同感。“拿了博士、硕士证书有什么用?至少我就不认。”俄罗斯联邦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刘说安说,他在某大学访问时发现,博士生、研究生对水龙头漏水之事很多束手无策,最后只有打电话叫来水暖工,10分钟就能搞定。 “从表面上看,国家大科学工程往往是由研究型人才唱主角。实际上,细节决定成败。大科学工程中高端技能型人才跟不上去,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林尊琪院士说,职校毕业的邵平是直接从工厂车间调至国家实验室,并成长为该实验室六大子系统的负责人之一。但是,这毕竟是凤毛麟角。因为,现行的教育、科技制度与机制把一大批高端技能型人才拒绝在国家重大科技工程大门之外,“使得科学家缺乏得力助手。” 谁来培养科学家的得力助手 “现在,不管是工业企业,还是科研单位,对技能型人才尤其是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863计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孙承纬说,上个世纪50~60年代,我国学习苏联高等教育培养工程师、科学家的模式,专业教育时间都相当长。如今,高校中不管哪个系、什么专业的学生,花在 英语 、计算机上的时间很多,使得接受专业教育的时间很短。在研究生阶段,又得把很大一部分精力用来弥补学生专业教育的不足。 此外,过去国家教育体系中有中高等专业技术学校,现在相当一部分学校都升格为高等学校,或者一些地质勘探、机电技术、电子学、光学以及医疗卫生等院系合并到普通高校里,导致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主体缺位。孙承纬认为,高等专科学校热衷升格本科,去做研究型人才培养梯队的“凤尾”,中专升格为大专,都有揠苗助长之嫌。 孙承纬院士说:“航海、航天与尖端武器装备等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研究,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一样面临高端技能型人才‘短板’的难题。”科研单位由于体制、机制方面的限制不能敞开招人,越到后面招人名额越少,门槛从本科到硕士、博士研究生越来越高,导致最后进来的都是一些博士研究生。 “科研单位并不是把一堆博士研究生放在那里就可以搞科研了。”孙承纬院士认为,科学研究尤其是做实验研究的“高材生”,有时候队伍一拉起来就是一两百号人。然而,电子学、光学等各种仪器设备、机械装备,都需要高端技能型人才来操纵。如果只能招录博士研究生来做助手的话,实验研究有时很难做下去。 1 2 相关新闻: 北京首个农民工职校学员毕业 佛山职校生课室放《3D肉蒲团》女生一起看 刘静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标签: 技能型人才 职校生 高材生
1076 次阅读|0 个评论
看杨振宁先生如何“吹捧”陈省身先生
热度 3 陈安博士 2011-10-14 13:55
【Blog主人按:科学家之间的相互表扬(或者吹捧)在过去来说是传播科学的重要手段。事实上,在俺看来,同一个层次科学家的相互交流促进了过去岁月中科学主要分支的形成,包括物理学、化学和数学这样的基础学科】 【Blog主人再按:科学家之间的相互贬斥实际上促进了劣等科学家的式微和被淘汰,如果你的科研做得很差,那你在科学界就没有什么话语权,如果强打硬挣地要说话,除了可笑就是可笑。“你做得太差,我羞于与你交流!”这个也应该成为科学界的常识,而知耻为勇,这些做劣等科研的人,也会尽力去提高自己的水平来赢得和做优等科研的人的对话平等性。而在今日中国糟糕的是,那些有话语权的居然是不懂科研或者做很差很差科研的人,我原来以为这些人应该羞得不好意思出门呢,结果大出意外,他们非但自信得很,似乎还能决定很多强于他们的人的命运】 【Blog主人三按:杨振宁先生自己做的规范场与陈省身先生做的纤维丛之间的关系几乎就是可以直接对应的。按照杨先生自己的说法,是数学家做的很多数学太难以理解,但是它们和物理学之间的关系却十分密切,相互之间的启发非常和重要。正因为对于纤维丛和规范场关系的深刻理解,他本人对于陈省身先生非常佩服,当然,按照杨的说法,如果陈先生的工作表达得更加物理一些,则会更加加强其物理应用。】 【Blog主人四按:俺虽然只在大学学过一些近代物理学的基本课程,但是,俺理解,在物理学界的中国人里面,杨先生的工作应该说是首屈一指的,我们得到第二届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黄昆先生的工作(比如那个黄漫射),其实更多是1949年之前的工作,黄先生在随后的岁月里,只对构建中国的物理大厦做了一些组织性质的工作,对物理本身的贡献倒是小了很多,这也是1949年之前中国不少学科都大师云集,但是此后显得寥若晨星的具体化表征】 【Blog主人五按:陈省身先生本身的工作其高深也是我等小子所难以理解的,按照杨诗里的排队,在全世界几何学家里排名第五,在中国几何学家里当然只会是第一了。我们只能理解他在数学拓展方面的推进工作。在他老人家80岁之后,把主要精力都致力于培养和扶植更年轻的学者,促进数学在中国的发展,应该说,功劳还是很大的,效果也是很显著的。我国的院士在70岁之后或者成为资深院士之后,其实应该把更多工作重心放在这个方面,不要再去弄什么经费、搞什么项目之类可笑之极的东西。】 《菩萨、量子数与陈氏级》   作者:杨振宁,《中国青年报》2011年10月12日   【原编者按】2011年10月28日是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1911-2004)百年诞辰,他创立的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及美国国家数学研究所(MSRI)届时将联合举办纪念会议。陈先生的学生和好友、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先生为此撰写了一篇纪念文章,并授权《物理》杂志及《中国青年报》同时刊发。   本文提及的英文人名包括物理学家马尔文·高德伯格(Marvin Goldberger)、乔弗利·丘(Geoffrey Chew)、欧文·张伯伦(Owen Chamberlain)、寒春(Joan Hinton)、马歇尔·罗森布鲁斯(Marshall Rosenbluth),及数学家马歇尔·哈维·斯通(Marshall Harvey Stone)等。   文中“千古寸心事,欧高黎嘉陈”之句,出自科学界流传甚广的杨振宁《赞陈氏级》一诗,作者将陈省身列为欧几里得、高斯、黎曼、嘉当之后几何学的第五位大师。 以下为杨振宁先生原文:   1946-1948年间我在芝加哥大学物理系做了两年半研究生。费米(Enrico Fermi,1901-1954)那个时候常常跟我们几个研究生到饭堂(cafeteria)去吃午饭。参加这些午饭的经常有Goldberger、Chew、Chamberlain、Joan Hinton(寒春)和我,后来Rosenbluth和李政道等人也加入了。大约是1948年的一天,费米带了一位矮矮的、瘦瘦的法国人到饭堂,那天多半是费米和那位法国人交谈。   事后我们问费米他是何许人,费米说他是韦伊(André Weil,1906-1998),是重要的数学家。费米还说那天韦伊主要是讲他猜想物理学家的一些新粒子可能与几何学/拓扑学里面出现的一些分类现象有关。 当时我们都没有懂韦伊的意思。我现在想,那天韦伊到芝加哥大学访问可能是要和芝加哥大学数学系当时的系主任Stone讨论聘请他到芝大的事情。后来果然韦伊和陈省身先后接受了Stone的邀请,创建了芝大数学系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辉煌十年。   到1960年前后,陈先生西去Berkeley,韦伊东去普林斯顿的高等研究所,陈先生告诉我,韦伊说陈先生西去是为了离中国近一些,他自己东去是为了离法国近一些。韦伊和我在高等研究所以后同事了五六年。我们不同行,很少交流的机会,所以我始终没有和他讨论过十多年前他和费米那天谈话的内容。   七十年代我了解了规范场与数学家的纤维丛的密切关系,了解了美妙的陈氏级,写了一首诗《赞陈氏级》:“天衣岂无缝,匠心剪接成。浑然归一体,广邃妙绝伦。造化爱几何,四力纤维能。千古寸心事,欧高黎嘉陈。”   我也了解了深邃的Chern-Weil定理,从而自然地想起芝大的那一顿午饭时韦伊所讲的可能就是陈氏级等几何/拓扑学中出现的示性类。韦伊的这个猜想:把陈氏级等几何观念和物理中的一些量子数联起来有没有可能是对的呢?我想很有可能:物理世界的基本结构是几何的,这是爱因斯坦再三强调的,也是今天许多理论物理学家所坚信的。而且整体微分几何中出现陈氏级等现象,与波尔(1885-1962)在圆周上创设量子化条件其精神是非常相似的。韦伊的猜想其实是很自然的。   1970年代规范场与纤维丛的密切关系震惊了数学界。对此新发展陈先生当然非常高兴,他了解到他的重要研究工作原来与物理世界的结构有极密切的关系。1987年4月22日他在一次谈话中讲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后来传闻很多,多半不可信。当时的记录是这样的:陈先生说:“有一年我跟内人去参观罗汉塔,我就感慨地跟她说:‘无论数学做得怎么好,顶多是做个罗汉。’菩萨或许大家都知道他的名字,罗汉谁也不知道那个是哪个人。所以不要把名看得太重。Riemann的工作为什么重要呢?因为数学跟其他的科学一样要不断扩充范围,大家重视的工作,都是开创性的工作。”   我解读这段文字如下:陈先生当时认为自己是罗汉,还不是菩萨。这是不是表示他过于谦让呢?我不是数学家,不能评说。但是如果韦伊1948年的猜想是对的,那么陈先生的开创性的陈氏级等数学工作的重要性就要旁及物理世界的最最基本结构了,那时数学仙山上的大雄宝殿中岂能不迎来一尊新菩萨?
个人分类: 人论|9162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不转你的基因,转你的钱包
fs007 2011-10-14 11:08
四、转基因黑幕 (717 查看) 发布: 亦明 日期: October 12, 2011 12:09PM 从2001年披上“美国生物信息公司咨询科学家”的外衣奔走呼号,到2011年扯下“科学”、“理性”、“良心”的面具破口大骂,方舟子为推销转基因食品 整整卖命了十年。谁都知道,方舟子是一个锱铢必较、无利不起早之人,他怎么会花十年的时间“义务劳动”?因此,在“方学”研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 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他到底是在为谁效力? 1、《冰点》的四朝太上皇 方舟子走进《冰点周刊》是在2004年12月初;他被赶出《中国青年报》的大门是在2011年9月底。在这段将近七年的时间里,不仅《中国青年报》的主编 换了至少三届,连《冰点周刊》的主编都换了四茬:2006年初,《冰点》的创始人李大同被撤销《冰点周刊》主编的职务;3月,《冰点周刊》复刊,主编一职 由中青报副主编陈小川兼任。(见中文维基百科: )。 2006年10月,中青报主编李而亮被调离,陈小川接掌中青报。很可能在此之后,《冰点》主编一职由副主编杜涌涛接任。(据“中青在线”不久前的一篇文 章,杜是《冰点》复刊之后的实际负责人:“同年3月,《冰点周刊》受命复刊,此时这支采编队伍已严重不整。如何保住‘冰点’既有品质和水准,面对国内外严 重关注的目光,杜涌涛勇敢地挑起了这副重担。”见: )。杜涌涛主掌《冰点》至少到2009年8月(见: ),他的继任叫徐百柯,任职至今。 也就是说,在过去的七年中,《中国青年报》和《冰点周刊》的头头就像是走马灯般地让人目不暇接,可是,方舟子却如不倒翁似的,任凭世人怎么唾骂、捶打,他 仍旧是中青报的专栏作家,是《冰点》的四朝元老。实际上,方舟子的专栏,从一开始就遭到了包括《中国青年报》内部人士的强烈抵制,而来自世界各地的反对呼 声、举报信件几乎是无日无之——仅在过去的一年内,笔者就曾举报了无数次。可是,《中国青年报》却像是一个连光线都能够吞噬的无底黑洞似的,所有对方舟子 的举报和谴责,到了那里马上就无声无息了:方舟子继续依靠《冰点》行骗,继续拿《冰点》的稿费,继续当他的“全国性大报”的专栏作家。 难道《中国青年报》在蓄意祸国? 前面提到,方舟子在《北京科技报》、《新京报》的专栏,都是以“推销转基因”为主题开锣的。而他在中青报的第一篇文章,则以“打假反伪”为主题,以《光明 日报》和“无偏二极管”为打击目标,其目的,似乎是要在“全国性大报”上来一个“少侠下山”的“闪亮登场”。现在我们当然知道,这场“假打假、伪反伪”闹 剧,以方舟子、何祚庥、以及《中国青年报》的彻底失败而告终——方舟子后来虽然仍旧在中青报上公报私仇搞“打假”,如攻击江晓原的导师席泽宗、如辱骂自己 的宿敌田松、亦明(后详),但他使所用的手段都是旁敲侧击、影射攻击,根本不敢直接点名——他污蔑诽谤肖传国的文章,是发表在《北京科技报》上的。事实 是,在2005年底,《冰点周刊》报道武汉大学周叶中抄袭案,尽管信息来源是新语丝,但《冰点》却派出自己的记者搞调查,文章中也没有提到方舟子的名字。 显然,方舟子在中青报上的“打假第一枪”,让《冰点》对这位“打假斗士”心有余悸了。 2004年12月15日,方舟子在《中国青年报》发表第二篇专栏文章,《别怕,不是要转你的基因》。仅看标题,就可以知道方舟子一定又是摆出一副国际学术 界首席科学家的架势来教训无知无识愚昧顽劣的中国公众。可是,一周后,《中国青年报》发表了署名“沈树”的反驳文章,《质疑〈别怕,不是要转你的基 因〉》。《中国青年报》还特意为这篇文章加了一个编者按: “本版12月15日刊登了专栏作者方舟子《别怕,不是要转你的基因》一文,后听到一些不同的声 音,沈树的‘质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刊登在此,以为争鸣。事实上,这样的争论,在不同的媒体已经开始。在信息一体化和公民知情权成为世界潮流的今天,学 会在不同的声音中进行识别和选择,已成为每个人无法回避的现实。转基因食品已经开始进入我们的生活,这是让不同声音在版面上进行争论的最大意义。”(见: )。 显然,就像方舟子的第一篇打炮文章《“永动机”重现江湖》问世后受到猛烈反击一样,方舟子的第二篇打炮文章命运也是一样——所谓的“听到一些不同的声 音”,不过是中青报给自己留面子的说法而已。事实是,在当时,社会上对方舟子的质疑之声震天价响,以致方舟子不得不在12月13日,即《别怕,不是要转你 的基因》完稿、交稿后的第二天,发表之前两天,在新语丝上发表了一个《我与“转基因”关系的一点声明》: “本人与孟山都公司或任何一家研发、推广转基因技术、产品的公司,不存在任何关系。 “本人支持转基因技术,驳斥有关转基因技术的种种谣言与谎言,乃是据于我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出于良心,不愿见到世人被反科学组织、人士所愚弄,更不愿见到 一项有望造福于人类的新技术由于大众的无知恐慌而遭到扼杀,并没有从中获得除了报刊稿费或讲课报酬之外的任何利益。”(见:XYS20051213, )。 我们现在当然知道,方舟子的那个“良心”到底值几个钱——我的《科唬作家方舟子》一书的“中篇”就是专门讲述方舟子如何“卖良心”(见: )——,也知道他的“声明”连一张揩屁股的马粪纸都不如。事实是,就在今年4月1日,方舟子又发了一个“声明”,发誓要“追究”《法治周末》的法律责任。(见:XYS20110401, )。可恰恰是方舟子本人,目前正在拼老命阻止这场官司的正常进行,非要《法治周末》及其执行总编郭国松“逃脱法律责任”不可。 方舟子的“声明”一钱不值 所以说,方舟子的“声明”,对他自己没有任何约束作用,而对别人则只有欺骗作用。换句话说就是,只要方舟子发声明,那十有八九就是他在蓄意欺骗、讹诈。 沈树的文章,论长度,是方舟子文章的二倍;论深度,远远超出了科学混子方舟子所能够达到的极限。因此,任何没有偏见、并且具有基本常识的人,都可以非常轻 易地看出孰是孰非。而方舟子哪能眼看着自己在“全国性大报”上的第二炮又变成“哑炮”?他于是匆匆忙忙地撰写了一篇反驳文章,《如何看待转基因技术?—— 答沈树〈质疑《别怕,不是要转你的基因》〉》,进行顽强地狡辩。这篇狡辩文章最好笑的是最后一段: “我并不是说在转基因的问题上只有专家才有发言权。绝对不是。做为一项与普通公众的日常生活息 息相关的技术应用,值得大家的关注,它的利弊可以讨论,也应该讨论。专家也有责任参与讨论,解答公众的疑惑。但是讨论应该建立在准确的事实和证据的基础之 上,切忌不懂装懂、信口开河,更要当心被别有用心的反科学组织所误导。”(见2004年12月29日《中国青年报》,XYS20041230, )。 方舟子不是一直在说“在转基因的问题上只有专家才有发言权”吗?实际上,即使是“专家”发言,如果他们对转基因抱持保留态度,方舟子也还要拼命把他们打成 “非专家”以剥夺他们的发言权,怎么在《中国青年报》上他又诅咒发誓说“绝对不是”了?更可笑的是,方舟子口中那个“不懂装懂、信口开河”之人,恰恰就是 他自己。(见下)。 关于沈树与方舟子那场辩论的内容,我在四年前已经做过详细的介绍和评论(见亦明《科唬作家方舟子》129-133页, ),这里不再重复。但是,对于那场辩论的幕后背景,我在四年前并不了解,因此没有多着笔墨。现在把它写出来,让世人见识一下这个“全国性大报”是如何一面对着全国人民说“让不同声音在版面上进行争论”,一面在背后打压“不同声音”的。 沈树是《中国青年报》编辑刘县书的笔名。据李大同的《用新闻影响今天》,刘县书是《冰点周刊》“探索”版的首任编辑,而方舟子在中青报的专栏恰恰设在“探 索”版。也就是说,方舟子在中青报上靠无知无耻无赖的“三无”手段来推销转基因,而他的版面编辑明明看出了其中的奥秘,但他却无权拒绝这样的稿子,于是只 好化名出面来“质疑”。难怪他要化名“沈树”——原来他是在“申诉”。最奇的是,还是根据李大同,刘县书的“探索”版编辑职位“半年后由报社资深编辑邓琮 琮接任”。《冰点周刊》始于2004年6月,“半年后”不正是2004年底、2005年初吗?不正是刘县书在为转基因问题进行“申述”之时吗? 那么,“探索版编辑刘县书”的“被接任”,与他和“专栏作家方舟子”唱反调,到底有没有关系呢?李大同当然不会告诉你这个问题的答案。他只是透露了这样一 条信息:2006年初,《冰点》被停刊之后,刘县书“在给冰点同仁拜年帖中”说,这个停刊事件“和我们大家无关”。(见李大同《用新闻影响今天》)。显 然,刘县书对《冰点》是有怨气的。 让我们再看一看那位接替刘县书的“资深编辑邓琮琮”。2004年11月17日,也就是方舟子到《中国青年报》走马上任之前三周,该报发表了邓琮琮的一篇文 章,《科学并不带走玫瑰的美好》。这篇文章的主题本来是报道“2004北京国际科教电影电视展”,但其中却用了四分之一的篇幅来推介方舟子:方舟子这三个 字在文章中出现了四次,文章中引用方舟子的话,字数比“本届评委会主席约翰•林奇”、“美国评委苏珊妮•辛普森”、“已故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理查德•费 曼”被引用的字数的总和还要多。(见:XYS20041118, )。 明白刘县书为什么“被接任”了吗?明白邓琮琮为什么“被选择”接任了吗? 在把刘县书从《探索》版赶走之后,《中国青年报》变成了方舟子向中国大众“科唬”的主要摊位,而他的“打假”主战场则转移到了《北京科技报》。方舟子籍 《中国青年报》推销转基因最有“三无科唬”代表性的文章,就是2010年3月24日发表的《转基因玉米更有益健康》。这篇文章在问世的第二天就被人揭发它 不仅是抄袭之作,而且含有大量的无知和蓄意欺骗内容(详见六指:《转基因玉米的神话》, ;《去掉翻译的部分,还剩一半没?》, )。 这份揭发材料被网友转发给《中国青年报》无数次,可是,这个自称“是当代中国政治、社会生活中具有重大影响的一份全国性综合性日报”的“中国共青团中央机 关报”,却让这样一位举世无双的骗子继续利用该报行骗一年半。既然《中国青年报》对于一个骗子如此厚爱,它何不刊登一个招募骗子专栏作家的广告?显然,它 不是对所有的骗子都一视同仁,而是只对方舟子这个骗子情有独钟。 问题是:为什么?! 2、新华社的倒插门女婿 方舟子的势力并不仅仅限于中国青年报社之内。就在中青报发表方舟子反击沈树文章的第二天,方舟子老婆刘菊花所在单位新华社参战了。该社下属的《国际先驱导 报》在12月30日发表了一篇所谓的“专访”,其内容不过是把方舟子前一天在中青报上的文章,《如何看待转基因技术?——答沈树〈质疑《别怕,不是要转你 的基因》〉》,通过“现身在美国、因‘学术打假’在中国民间具有一定公信力的生物化学博士方舟子”的嘴再说一遍。 那么,这位生物化学博士到底有怎样的公信力呢?事实是:这个“身在美国”住在一颗大树上的国际盲流,隔着太平洋,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官方的国家通讯社”、“中国共青团中央机关报”向中国公众撒弥天大谎: “我们已在美国不知不觉地吃了10年的转基因食品。”(见:XYS20041231, )。 可笑的是,就在两年前,方舟子在新华社的另一份刊物《环球》还曾说过, “转基因食品进入美国市场,已有十来年的历史,而目前美国市场上的食品中,大约60%含有转基因成分。”(方舟子:《“转基因食品”恐慌传到中国》,《环球》2003 年第1 期,XYS20030103, )。 从《“转基因食品”恐慌传到中国》的撰稿之日,2002年12月,到“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方禾……专访方舟子”之时,2004年12月,不是过了整整两年吗?怎么“转基因食品进入美国市场”的历史不见加长,反倒缩短,从“十来年”变成“10(整)年”了? 事实是,美国FDA为第一个转基因食品进入市场颁发的许可证是在1994年5月,该产品,一种西红柿,真正进入市场出售是在1995年底。也就是说,即使 从颁发许可证的时间算起,到2002年底,“转基因食品进入美国市场”也不过八年半,如果从真正进入市场算起,到2002年底,只有七年左右的时间。而方 舟子却通过新华社,把它们说成是“十来年”。另一个事实是,当年这种转基因西红柿只进入了美国极小一部分市场,而且是高价出售,因此方舟子根本就不可能 “不知不觉地吃了”这种转基因产品。这样一来,方舟子伪造“吃转基因历史”,其目的除了是蓄意欺骗之外,还有其他的可能吗? 方舟子与新华社的关系可谓源远流长。早在2000年12月9日,方舟子就为《环球》杂志撰写了《为什么要反对伪科普?》一文,该文发表在2001年第2期 《环球》上。方舟子的第一篇推销转基因的文章,《转基因作物的是是非非》,就是发表在《环球》(2001年第12期)上的。在此之后,方舟子多次通过《环 球》或其他新华社报刊鼓吹转基因,如《“转基因食品”恐慌传到中国》(《环球》2003年第1期)、《转基因,标不标记?》(2004年第11期)、《为 什么说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2005年第1期)。 也许是以为接力棒已经交到了《中国青年报》的手中,《环球》杂志在2006年第3期以后不再发表方舟子的稿件。《环球》最后一次发表的方舟子文章,题目是《学术造假与游戏规则》。用这个题目来结束与方舟子的关系,特别具有讽刺意味。 到了2010年6月,方舟子又与新华社的《新华每日电讯》搭上了关系,为其“草地”副刊写专栏,“大约每两周写一篇”。(见:XYS20100618, )。 而方舟子在中国平面媒体上发表的最后两篇力挺转基因的文章,《转基因其实很环保》(2010年12月3日)和《谁才是孟山都公司的推手》(2011年5月 13日),就是在它上面发表的。这与方舟子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的最后一篇鼓吹转基因的文章,《转基因恐慌》(发表日期是2010年9月29日),衔接 得严丝合缝。 新华社与方舟子的关系,当然并不仅仅通过转基因来连结。实际上,方舟子在美国《科学》杂志的首次亮相,就是新华社特稿社副社长熊蕾女士的杰作。 (Xiong Lei. 2001. China. Biochemist wages online war against ethical lapses. Science 293:1039.)2003年7月,就在上海的《探索与争鸣》连载野鹤揭批方舟子的文章《关于方舟子现象的反思与断想》之际,“新华社的领导偶然听说我 在北京,邀请我在离开北京前去新华网做个访谈。”(方舟子:《驳斥野鹤的狡辩和他散布的新谣言》,XYS20030801, )。据野鹤揭露: “更令人(特别是那些由于真诚关注反腐大业而迷信方舟子的好心人)想像不到的是,这位‘反腐英 雄’竟然还跑到北京去走‘上层路线’,靠了他们的关系,一面在新华网上露了一回脸,算是为‘反腐英雄’正了回名……”。(野鹤:《关于方舟子现象的反思与 断想(七)终于露出了文痞的马脚》)。 难怪新华社对震惊全国的刘菊花抄袭案装聋作哑,拒不调查处理,反倒要法外施恩,派一个对英文一窍不通、对中文不抄袭就写不出一个通顺的句子、完整的段落(见《刘菊花硕士学位论文抄袭资料大全》, )、对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怀有刻骨仇恨(见方舟子妻:《活着》,XYS20100901, ;《苟活着》,XYS20101014, ;《新闻业务探讨:转发微博需不需要动脑子?》,XYS20101221, )的刘菊花“常驻美国”。显然,《中国青年报》因为方舟子而在国内声名狼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官方的国家通讯社”于是要与“中国共青团中央机关报”一决雌雄,比试一下谁更无耻,因此计划把臭名昭著的“方舟子妻”推向世界。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无独有偶”。方舟子vs.刘菊花。中青报vs.新华社。 3、是谁掐住了方舟子的喉咙? 现在看来,2010年8月末爆发的震惊世界的羊角锤击案,既是方舟子行骗的顶峰,也是他走向灭亡的开始。大致说来,到了2010年底,尽管中国的无良媒体还在拼命力挺方舟子,但连方舟子自己都明白,他的好日子不多了。 (1)扶住方舟子断了的脊梁 前面提到,从2011年元旦开始,抄袭剽窃的丑闻就把方舟子一家缠得脱不开身。可是,在方舟子身后,似乎总是有那么一只毛乎乎、脏兮兮的黑手,在方舟子濒死的时候扶他一把。 2011年1月26日,方舟子在中国正义网2010年度中国正义人物颁奖典礼上 3月17日,也就是肖传国出狱的当天,《北京青年》周刊将方舟子列为封面人物,并且把他称为“打假斗士”,说他“仗义执言”、患有“真相洁癖”。而方舟子自己则这样诠释那张封面照片:“那是锤子教授出狱的日子。我以手为枪。”(见: )。显然,色厉内荏、惶惶不可终日的方舟子是在通过《北京青年》来威胁自己的敌人,也是在给自己壮胆。 2011年3月17日出版的《北京青年》周刊封面 【注:《北京青年》周刊是“北京青年报系”下的一个刊物。据方舟子说,“我和《北京青年报》报系的关系一向还算不错”。(方舟子:《是新闻记者还是“新闻痞子”?》,XYS20060407, )。 2011年8月23日,方舟子美国母校教授鲁特伯恩斯坦博士连续发表公开信,谴责方舟子十六年前抄袭自己。《北京青年报》下的《法制晚报》显然是要帮方舟 子一把,但结果弄巧成拙,使“美教授发公开信 斥责方舟子剽窃”这条消息传播得更广。方舟子恼羞成怒,大骂那名记者“造谣”,《法制晚报》的另一个记者王晟于是回骂方舟子,说他是“二货”、“犯二”。 (见: )。显然,这是在骂方舟子没能理解《法制晚报》的苦心。】 《法制晚报》“造谣” (见:2011年8月23日第A14版, ) 4月8日,就在《法治周末》发表《方舟子涉嫌抄袭总调查》之后第九天,杭州市委组织部、市科协、市委党校特意举办“杭州市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专题报 告会”,把方舟子请去,给他们讲“科学时代的伪科学”。(林尧:《如何辨别“伪科学” 方舟子给你支招》,2011年4月8日杭州网, )。 2011年4月8日,方舟子给中共杭州市委市党校讲课 方舟子在杭州讲“党课”会场 被中共一个地方的党组织专门请去讲“党课”,对方舟子来说简直就是前所未有的“礼遇”。而就整个中国历史来说,一个副省级的大都市执政党组织请一个无业游 民、并且是一个有着巨大抄袭剽窃嫌疑、涉嫌刑事犯罪(非法集资、诽谤陷害良民百姓、欺骗法院、辱骂法官、为炒作烂书而报假警、为报私仇而组织策划医闹,等 等)的无业游民来讲课,也是极为罕见的——如果不是仅见的话。更为让人疑窦丛生的是这个罕见事件发生的时机:恰恰就在这个旷世奇骗彻底曝光的时候。联想到 八个月前,方舟子的屁大点儿伤疤竟然能够演变成“(公安)部督大案”,我们就不能不对方舟子背后的那个“贵人”到底是谁感到万分的好奇。 方舟子的一个屁就能嘣出一个“部督大案” 5月29日,方舟子又被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请去,为他攻击那些揭露他的人提供场所和听众。(肖洁:《方舟子:“我只是指出事实”》,2011年6月3日《科学时报》, 。这篇文章被方舟子转载到新语丝上之后,标题改为《方舟子:“即使挨刀,我也不会消失”》,XYS20060604, )。 此时,让人们感到大惑不解的已经不再仅仅是这个事件所发生的时间,而是包括它的地点。因为就在一个月前,方舟子曾因自己老婆刘菊花硕士论文抄袭案爆发而宣 布,中国的学位论文90%都有抄袭。不仅如此,他还威胁全中国社会:“如果我妻子的硕士文凭因此出事,我就把下半生贡献给为中国清理硕士、博士文凭,从相 关人员开始清理。”(见: )。一个举世闻名的大骗子,竟然有人给他创造机会,面对着“九成”小骗子发毒誓,“即使挨刀,我也不会消失”,这得是什么“造化”啊?反过来说,在什么样的国度、在什么样的时代,才能够出现这样的“奇迹”呢? (2)掐住方舟子那尖细的喉咙 如果说上面这些明火执仗的正面“挺方”行动让人看得目瞪口呆的话,那么,一个背后隐秘的行动则暴露出了挺方势力的狐狸尾巴。 原来,随着中国强力推进转基因水稻商品化的步伐加快,中国社会上关于转基因的争论呈现出白热化的趋势。7月6日,《文汇报》发表著名作家曹明华的文章,《“转基因”之争在美国》。该文引经据典,一一驳斥挺转派的挺转理由。而下面这段话,则直指中国的“挺转一号”方舟子: “中国的转基因专家,一直到现在、目前、今天,仍在用2000年之前的基因学理论向中国公众 ‘科普’转基因知识。……他们的知识更新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这也情有可原,但他们还要继续扮演‘专家’,向中国大众进行科普,那就只能是‘科唬’;他们向 政府决策者进行辅导,那就只能是‘误导’。这是我们不能同情与原谅的。” 可笑的是,早在2010年8月23日,也就是在他的屁股被羊角锤砸出三块疤痕之前一周,方舟子曾因为曹明华“学过分子生物学而崇拜中医、攻击转基因技术”而在新浪微博上恶狠狠地咒骂说,“我最痛恨的就是这种以‘生命科学’招摇的。”(见: )。不仅如此,2011年2月16日,因为曹明华在网上公布《访亦明》一文,方舟子马上向全世界发出如下恐吓信: “曹明华造谣说我的一篇文章被密歇根州立大学校方认定剽窃,事实是,母校校长办公室接到葛莘 (即写了百万字文章攻击、污蔑我的‘亦明‘)等人举报我剽窃,经评估认为虽然剽窃的举报符合启动调查的要求,但没有可信的证据,且与学校学习无关,所以不 启动调查。葛莘等人不服该评估,上诉被驳回,该案已结案。 “曹明华声称她将把造谣文章投给国内报刊发表。如果哪家报刊敢发表曹明华的造谣文章,我就起诉该报刊和曹明华。 “曹明华曾因为发表迷信中医的文章和造谣攻击转基因食品受到我的批评。”(见:XYS20110216, )。 可以毫不含糊地说,到了2011年,方舟子对曹明华的仇恨,用“恨之入骨”来形容,绝不过分。现在既然曹明华又跳出来在《文汇报》上发表文章“造谣攻击转 基因食品”,按照方舟子的本性,他完全应该立即在《中国青年报》或者《新华每日电讯》上发表文章予以严厉“批评”才对。可是,即使是在新浪微博上,方舟子 也没有做出丝毫的反应。 更奇的是,7月14日,《文汇报》又编发了曹明华的一篇文章,《有一种误解亟须辨明》。这次,曹明华直接引用方舟子在《中国青年报》上一篇文章中的两句话 ——“除了玉米,大豆、土豆、西红柿、油菜等主要农作物的转基因品种也在美国大量种植。据统计,美国市场上的食品大约70%含有转基因成分”(见方舟子 《我为什么选择转基因食品》,2009年3月17日《中国青年报》)——当靶子,说它“是非常错误的,它误导着中国的舆论信息。”可是,此时的方舟子还是 哑口无言:不仅在平面媒体上装得若无其事,连在新浪微博和新语丝上,他也采用“一切造假者在事情败露后的最后一招”(语见方舟子《装聋作哑是何 罪?》,XYS 20040914, )——装聋作哑。 2011年7月14日《文汇报》发表曹明华的文章,直接批驳方舟子挺转谬论 阴影部分是方舟子在《中国青年报》上的造谣言论 被派出来代替方舟子“批评”曹明华的人,一个是方舟子的打手和跟班、北大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详见亦明《方舟子陷害肖传国始末》第七章);另一个是在“非 典”期间率领中国院士代表团到美国学习如何做人、结果吃了哈佛大学闭门羹的北大前校长许智宏。(详见亦明《是东施效颦,还是邯郸学步:评北大校长许智宏院 士被哈佛校长拒之门外》, )。 饶毅不仅用实名在7月11日的《人民日报》上发表《转基因在美国的遭际》、在8月8日的《光明日报》上发表《转基因在中国带来的警惕:反智和投机》,他并 且化名“柯贝”以“国内生物学家”的名义在7月21日《南方周末》上发表谩骂文章《对转基因的无知与偏见》,点名辱骂曹明华等人。可是好笑的是,到了8月 17日,消息传来,这位自视甚高的阿歪在中国科学院院士选举中,竟然第一轮就被刷了下来。饶毅接下来的一系列表演,使他成了一名真正的“怨士”,他也自此 顾不上转基因这码事了。【注:许智宏在7月25日的《光明日报》上发表《转基因技术科普:让公众听得懂》一文。】 方舟子与饶毅:是共生关系,还是寄生关系? 从这场在中国顶尖媒体上关于转基因的大辩论中,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出,方舟子的喉咙被某个人死死地掐住了。而这个人之所以不要方舟子发出一丝声响,唯一 可能的原因就是因为方舟子已经臭不可闻,他的任何挺转言论都只会起到与挺转目的相反的效果。所以,他们才派出比方舟子更具欺骗性的两位北大人士。这位幕后 黑手没有料到的是,他的这一举动,恰恰把方舟子“挺转”是受幕后势力指使、而不是如他所说的那样,是“出于良心”,暴露得昭然若揭了。 问题是: 方舟子背后的这只黑手,到底是谁?
个人分类: 伪劣科普打假|375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21: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