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中国青年报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中国青年报

相关日志

[转载]<中国青年报>欧美“机器人革命”威胁“中国制造”
everliveman 2012-9-3 04:54
美国佐治亚洲的一家服装技术公司即将推出“机器人裁缝”。据称这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技术革新,能彻底改变“美国制造”的命运——它的成本更低,从而可以打败“中国制造”。美国由此可以扭转每年用1000亿美元逆差从中国、越南等地进口服装的尴尬。由电脑控制的自动缝纫机可以替代人工,“一针一线”缝制设计好的衣服,生产线上将看不到人。 这代表了金融危机后美国“再工业化”的主要方向。有人称之为“自动化革命”,或“机器人革命”。 这家服装公司创始人史蒂夫•迪克森说,“自动化机器能让手机、电脑和电视的生产重返美国”。 《华盛顿邮报》评论说,机器人发展目前已进入多方面应用的阶段,包括运用在医疗手术和制造业,“由于机器人不用睡觉、休假、分心,也不会要求加薪,最终机器人将会比人力劳动成本便宜”。他们进而预测,由人工智能、机器人和数字化制造促成的这场新型产业革命,让美国企业可制造业设立店家,创造各种产品,“美国的机器人不久就可以直接和中国劳工竞争”。 对于本来就陷入工资成本上升、原料价格上涨、出口订单萎缩的“低利润陷阱”的中国企业而言,这不是个好消息。人与人竞争,可以依靠吃苦耐劳、少挣多干;可人与机器竞争,这些优势恐怕就不复存在了。有人提出疑问:机器人会杀死中国制造吗? 美国佐治亚洲的一家服装技术公司即将推出“机器人裁缝”。据称这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技术革新,能彻底改变“美国制造”的命运——它的成本更低,从而可以打败“中国制造”。美国由此可以扭转每年用1000亿美元逆差从中国、越南等地进口服装的尴尬。由电脑控制的自动缝纫机可以替代人工,“一针一线”缝制设计好的衣服,生产线上将看不到人。 这代表了金融危机后美国“再工业化”的主要方向。有人称之为“自动化革命”,或“机器人革命”。 这家服装公司创始人史蒂夫•迪克森说,“自动化机器能让手机、电脑和电视的生产重返美国”。 《华盛顿邮报》评论说,机器人发展目前已进入多方面应用的阶段,包括运用在医疗手术和制造业,“由于机器人不用睡觉、休假、分心,也不会要求加薪,最终机器人将会比人力劳动成本便宜”。他们进而预测,由人工智能、机器人和数字化制造促成的这场新型产业革命,让美国企业可制造业设立店家,创造各种产品,“美国的机器人不久就可以直接和中国劳工竞争”。 对于本来就陷入工资成本上升、原料价格上涨、出口订单萎缩的“低利润陷阱”的中国企业而言,这不是个好消息。人与人竞争,可以依靠吃苦耐劳、少挣多干;可人与机器竞争,这些优势恐怕就不复存在了。有人提出疑问:机器人会杀死中国制造吗? 围堵“中国制造” 用“机器人”打败“人”,是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的方法之一。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奥巴马总统以及许多美国企业家,都在呼吁要“重新回归制造业”,并宣称未来20年将通过发展高端制造业,重构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美国由“去工业化”到“再工业化”的转变,绝不是简单回归“美国制造”,而是为了抢占新一轮科技和产业竞争制高点。经过金融危机后的反思,美国人已经认识到长期“外包”政策,导致国内产业空心化,造成诸多社会弊病。上海社科院研究员杨建文认为,发达国家终于搞明白了,高新技术和金融虽然能赚钱,但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而且门槛较高,因此广大的社会中下层难以从经济发展中获益,收入差距越拉越大,失业率高,引发激烈的社会矛盾与动荡。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外包”的全球化分工,也逐渐显露弊端。长期依靠廉价劳动力生产虽然造就了“世界工厂”,但低工资运行的模式越来越走不下去了,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凸显。“外包”模式同时激化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内部矛盾,提高收入成为各国民众的共同诉求。但是,受制于人力成本的限制,发达国家显然不可能重新拿回那些“低利润环节的制造业”,他们必须继续“向高端进军”,通过颠覆性的技术革新,把那些流失的传统制造业“抢回来”。杨建文称,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是通过抢占国际市场来实现的,通过政治、经济、外交、军事、贸易手段综合运用,打组合拳,重心是攻市场占有额,从而带动国内厂商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再带动就业率提高,社会矛盾减缓。” 受欧债危机影响,欧盟区成员国在紧迫形势下就“再工业化”也正在达成一致。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塔加尼最近说,欧洲正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要把这次危机转化成机遇,就必须重振欧洲工业,因为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要贡献者。欧盟委员会由此提出“新工业革命”理念,强调技术创新、结构改革,改变碳氢化合物为主的能源结构,更有效和可持续地利用资源,同时大力推进新的生产方式——包括机器人、数字技术、先进材料、可循环能源等新兴产业。 “这将对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形成围堵之势。”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迟福林,在此前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上表示,欧美等国正在借“再工业化”重新搭起贸易壁垒,并且通过碳税、劳工标准、社会责任等规则,重夺国际产业竞争主导权。他认为,前有发达国家抢占高端制造业,后有新兴国家承接中低端制造业转移,“中国制造”长期依赖的低成本的比较优势逐步削弱,新的竞争优势却尚未形成。 用“机器人”武装中国制造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国内最大的代工企业富士康公司已经宣布,将在3年内启用100万台工业机器人,主要目的是用于控制成本。他们甚至在山西晋城投资了机器人工业园,干脆自己生产工业机器人。自从“跳楼”事件发生后,该公司已多次上调一线员工工资,并且在内陆省份扩建工厂。富士康在内地雇佣的工人超过100万,按计划未来工业机器人的数量将不少于工人。据分析,富士康目前使用的“低端机器人”——机械臂,每个成本在10万元人民币以上,这种机械臂能够24小时连续工作,工作时间是普通工人的三倍。按照富士康普通工人年薪约为3万~4万元算,机械臂的成本,相当于雇用三个普通工人一年的成本,这样一年就可以收回成本,之后就能创造利润。 业内人士称,中国劳动力工资不断上涨推高了“中国制造”的成本,而“机器人计划”如果实施成功,可能使富士康公司得以“突破对人工需求的天花板”,而实现“全球化战略”。富士康已明确在巴西投资120亿美元建厂,同时在越南和印度也已开始布局。 因管理过于严苛而被广为诟病的郭台铭,计划用“机器人战略”来彻底改变富士康企业形象。他说,“我们希望人不再被机器控制,而是人来控制机器,把单调重复的工作交给机器人,让员工解放出来。”的确,对于组装加工苹果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而言,在抛光、打磨、镭射打标、焊接、喷涂等多个环节上,智能化的机器人能够干得比人类更出色,它们也更适合在易燃、易爆等危险环境中作业。 这应该是产业升级的大趋势。“中国要成为制造业王国,成败之举在于把人口红利变为头脑红利。”郭台铭公开表示,随着机器人的投产使用,人力将被转移到更高的附加值上,那些不喜欢枯燥劳作的80后、90后年轻员工,会去学习操控机器人软件、应用和维修,并变为机器人的应用工程师和软件工程师。看样子用机器人武装“中国制造”的速度并不比美欧国家慢。 2008年劳工成本上升,工业机器人开始在制造环节崭露头角,当年中国销售达到7500台,其数量是前24年销售总量的三分之一。之后,机器人应用急速扩张。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粗略统计,2010年我国进口机器人2.34万台,同比增长130%;2011年进口机器人3.8万台,同比增长62%。 据国际模具供应商协会秘书长罗百辉预测,“十二五”期间将是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关键转折点,市场需求也有一个井喷式的发展,需求量每年将以15%~20%的速度增长。目前,机器人主要应用在汽车制造行业,未来在毛坯制造(冲压、压铸、锻造等)、机械加工、焊接、热处理、表面涂覆、上下料、装配、检测及仓库堆垛等作业中,机器人将作为一种标准设备而得到广泛应用,并将成为中国工业自动化技术与应用的“生力军”。许多工业机器人的国际巨头,如库卡(KUKA)、ABB、发那科(FANUC)等,如今都把中国市场看作了“决胜未来的战场”。虽然中国制造领域的工业机器人保有量只有数万台,比欧美日要少很多,但“中国的潜力太大了”, ABB机器人业务中国区负责人顾纯元博士称,用不了几年中国在全球一定会是装机量第一,这已是业内的共识。 本土的机器人企业也不甘落后。沈阳、西安等地的机器人研发速度很快,而以珠三角地区的应用市场增长最为迅速。据统计,仅深圳市机器人协会就有63家机器人企业,2011年产值达160亿元,这些企业平均年增速为50%至60%。当地为解决企业使用机器人前期投入太大的问题,还采用了灵活的“雇佣”营销,企业可以“先用再付钱”,做得不好也能把机器人“炒”掉。 今年4月,深圳市36家企业、高校、研究及投资机构还共同成立了“机器人产学研资联盟”。深圳市机器人协会秘书长毕亚雷表示,一个“家家都有机器人、厂厂都有机器人”的时代很快就会到来,而中国工业机器人企业中规模大、品牌响的骨干企业还不多,期待能出现机器人领域的“华为”。如果说机床是“工业的母机”,机器人就是“长了大脑的机床”。一位机床行业资深人士表示,国人必须明白,“中国制造”要与美欧日等国家竞争,就不能只用别人的工业设备,那只会使中国制造徘徊于低附加值的环节 美国佐治亚洲的一家服装技术公司即将推出“机器人裁缝”。据称这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技术革新,能彻底改变“美国制造”的命运——它的成本更低,从而可以打败“中国制造”。美国由此可以扭转每年用1000亿美元逆差从中国、越南等地进口服装的尴尬。由电脑控制的自动缝纫机可以替代人工,“一针一线”缝制设计好的衣服,生产线上将看不到人。 这代表了金融危机后美国“再工业化”的主要方向。有人称之为“自动化革命”,或“机器人革命”。 这家服装公司创始人史蒂夫•迪克森说,“自动化机器能让手机、电脑和电视的生产重返美国”。 《华盛顿邮报》评论说,机器人发展目前已进入多方面应用的阶段,包括运用在医疗手术和制造业,“由于机器人不用睡觉、休假、分心,也不会要求加薪,最终机器人将会比人力劳动成本便宜”。他们进而预测,由人工智能、机器人和数字化制造促成的这场新型产业革命,让美国企业可制造业设立店家,创造各种产品,“美国的机器人不久就可以直接和中国劳工竞争”。 对于本来就陷入工资成本上升、原料价格上涨、出口订单萎缩的“低利润陷阱”的中国企业而言,这不是个好消息。人与人竞争,可以依靠吃苦耐劳、少挣多干;可人与机器竞争,这些优势恐怕就不复存在了。有人提出疑问:机器人会杀死中国制造吗? 业内人士称,中国劳动力工资不断上涨推高了“中国制造”的成本,而“机器人计划”如果实施成功,可能使富士康公司得以“突破对人工需求的天花板”,而实现“全球化战略”。富士康已明确在巴西投资120亿美元建厂,同时在越南和印度也已开始布局。 因管理过于严苛而被广为诟病的郭台铭,计划用“机器人战略”来彻底改变富士康企业形象。他说,“我们希望人不再被机器控制,而是人来控制机器,把单调重复的工作交给机器人,让员工解放出来。”的确,对于组装加工苹果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而言,在抛光、打磨、镭射打标、焊接、喷涂等多个环节上,智能化的机器人能够干得比人类更出色,它们也更适合在易燃、易爆等危险环境中作业。 这应该是产业升级的大趋势。“中国要成为制造业王国,成败之举在于把人口红利变为头脑红利。”郭台铭公开表示,随着机器人的投产使用,人力将被转移到更高的附加值上,那些不喜欢枯燥劳作的80后、90后年轻员工,会去学习操控机器人软件、应用和维修,并变为机器人的应用工程师和软件工程师。看样子用机器人武装“中国制造”的速度并不比美欧国家慢。 2008年劳工成本上升,工业机器人开始在制造环节崭露头角,当年中国销售达到7500台,其数量是前24年销售总量的三分之一。之后,机器人应用急速扩张。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粗略统计,2010年我国进口机器人2.34万台,同比增长130%;2011年进口机器人3.8万台,同比增长62%。 据国际模具供应商协会秘书长罗百辉预测,“十二五”期间将是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关键转折点,市场需求也有一个井喷式的发展,需求量每年将以15%~20%的速度增长。目前,机器人主要应用在汽车制造行业,未来在毛坯制造(冲压、压铸、锻造等)、机械加工、焊接、热处理、表面涂覆、上下料、装配、检测及仓库堆垛等作业中,机器人将作为一种标准设备而得到广泛应用,并将成为中国工业自动化技术与应用的“生力军”。许多工业机器人的国际巨头,如库卡(KUKA)、ABB、发那科(FANUC)等,如今都把中国市场看作了“决胜未来的战场”。虽然中国制造领域的工业机器人保有量只有数万台,比欧美日要少很多,但“中国的潜力太大了”, ABB机器人业务中国区负责人顾纯元博士称,用不了几年中国在全球一定会是装机量第一,这已是业内的共识。 本土的机器人企业也不甘落后。沈阳、西安等地的机器人研发速度很快,而以珠三角地区的应用市场增长最为迅速。据统计,仅深圳市机器人协会就有63家机器人企业,2011年产值达160亿元,这些企业平均年增速为50%至60%。当地为解决企业使用机器人前期投入太大的问题,还采用了灵活的“雇佣”营销,企业可以“先用再付钱”,做得不好也能把机器人“炒”掉。 今年4月,深圳市36家企业、高校、研究及投资机构还共同成立了“机器人产学研资联盟”。深圳市机器人协会秘书长毕亚雷表示,一个“家家都有机器人、厂厂都有机器人”的时代很快就会到来,而中国工业机器人企业中规模大、品牌响的骨干企业还不多,期待能出现机器人领域的“华为”。如果说机床是“工业的母机”,机器人就是“长了大脑的机床”。一位机床行业资深人士表示,国人必须明白,“中国制造”要与美欧日等国家竞争,就不能只用别人的工业设备,那只会使中国制造徘徊于低附加值的环节,“为了防止被对手的机器人杀死,我们必须用自己的机器人武装自己”。 “高端制造”要由本土市场养活 如果机器人替代了人,人往哪里去?事实上,三年来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对就业的改善并不明显。过去两年,即便企业利润的反弹很快,可失业率仍保持在9%,只比最糟糕的2009年下降了1%。美国研究者在一份《全球制造业向本土的回归:神话与现实》报告中称:即便“再工业化”快速推进,使得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迅速丧失,也不会给美国人带来更多就业,因为这些直接的生产岗位只需要机器人来完成。 经济学家李才元认为,金融危机后各类新科技、新工艺的应用,短期看一定会淘汰部分旧工种、旧工作,但同时会带来新的就业机会。“按价值链的倍乘效应,一个高端制造岗位,通常可以带动三个以上中低端岗位,比如围绕机器人生产,就会相应产生职业培训、人才培养、系统管理和生产服务等多个后续岗位”,他说,长期而言,新兴产业链的形成,并不会真正减少人的就业空间。比如,在互联网和信息化产业兴起之前,很难想象坐在家里就能在“淘宝”之类的网站上开店或购物,也很难想象快递物流业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说,工业化进程本身就是一个“机器替代人”的过程,当机器帮助人类完成了许多低端、笨重、重复性的乏味工作后,人类才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学习、创新、研究、交流及艺术等活动。 在李才元看来,人类由“体力时代”向“物力时代”、再向“智力时代”的进化,是不可逆的,而这正是文明不断升级的大趋势。眼下最应关注的是,美欧的发达国家经过三年调整,金融泡沫基本上挤干净了,正大力发展科技和新兴产业,一旦他们抢先一步将“新兴产业链”构建起来,“中国恐怕又要沦为人家的低端打工仔”。 美欧“再工业化”以及智能机器人的应用,已经发出信号,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处于大爆发的前夜。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贾根良认为,这次科技革命带来的最明显的变化是,“直接的生产领域中几乎看不到人影了,它将基本上实行数字化自动生产,以加工和制造为基础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将有可能成为历史的遗迹。” 在这一大转型的历史时刻,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如果赶不上,其经济崛起进程很可能被中断。占领了高技术和高端产业的“高工资国家”,仍会打败技术落后的“低工资国家”,就像当年英国人用纺织机打败中国、印度的手工织品一样。 历史上,凡是依靠出口资源和廉价劳动力的国家,最后都不可能真正发展起来。贾根良认为,中国必须下定决心自主研发核心和关键性技术,不能寄希望于依靠别人,要利用好庞大的国内市场,让它成为中国自主技术和产业得以孵化的土壤。“19世纪末的美国为什么能超越英国?不是靠传统产业,也不是靠国外市场,而是靠当时的战略性新兴技术,靠严格保护国内市场和对国内市场的独占发展起来的。” 他表示,“基于此,我们必须要摆脱目前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的控制,通过建立独立自主的产业链高端环节,打造国家产业价值链。”任何形式的生产力进步都需要相应的消费力增加来支撑。当年美国的老亨利•福特创造了T型汽车的流水线生产,但如果他不付给工人双倍工资,就没有人能买得起他的汽车。这正是消费升级和本土市场的战略意义。 “金融危机前的全球化分工是畸形的,落实到中国就是,农村生产补贴城市,城市生产补贴老外”,李才元说,这使得中国市场看似很大,实际上老百姓收入过低,市场的真实需求严重不足,再加上市场开放过度,技术对外依赖,本土的产业价值链一直没办法形成。如今,美欧的“再工业化”战略,本身就意味着要“关起门来扶植和培育自己的新兴产业”,各种类型的市场壁垒和贸易保护主义发生是必然的,美欧的高科技很难换得来,中国对此应有清醒认识。 李才元认为,中国必须坚定地走“内生性循环”之路,做大本土市场,做强本土企业,向当年的美国一样,依靠中国国民收入倍增、消费升级,来培育和养活中国自己的高端制造产业链,这样中国经济才能循环向上、生生不息。他承认,中国目前转型难度很大,“我们人口多、技术差、货币弱、泡沫大,不利因素很多,但动力也最足”,因为中国没人再愿意继续“拿8亿条裤子换飞机”了。
2177 次阅读|0 个评论
开幕式憨豆一个响屁预为本届奥运作注?
周可真 2012-8-12 10:49
北京时间2012年8月4日,伦敦奥运会网球女单决赛落下帷幕,小威廉姆斯直落两盘击败俄罗斯名将莎拉波娃,问鼎女单冠军,成为第二位完成金满贯的运动员,就在进行网球女单的颁奖仪式时,在最高处升起的美国国旗居然被突来的一阵风吹落,引起全场的哗然。此前,已出现地铁故障、挂错国旗、弄混运动员的名字等情况。 《 中国青年报:奥运本是一场游戏一场梦 》:...... 已经身披国旗绕场奔跑一周庆祝力夺铜牌的中国选手 张文秀 ,不得不无奈地面对奖牌被改判给德国选手的结局,中国 田径 队随后的申诉也未能改变张文秀无缘奖牌的“判决”。之前的体操、 拳击 、 击剑 和自行车赛场都曾发生过申诉或改判事件,这回连一个人投6次、谁也挡不着谁的女子链球比赛,都能出现改判,着实让人“大开眼界”。原本圣洁的殿堂,却变成了闹剧的舞台。附注:《 伦敦奥运会申诉一览:中国全被毙 日本德国100%成功率 》。 还有, 戴利跳砸允许重跳终获铜牌 东道主享特权无底线 。附注:《 德国研究显示:东道主身份助英多得5至7枚金牌 》。 此外,羽赛的“比输”、自赛的“假摔”等等事件,就不去谈它了吧。 总之, 伦敦奥运会被批史上最丑陋 ! 难道被网友戏称“ 惊艳全世界 ”的本 届 奥运开幕式憨豆的一个响屁 , 就已经预示了这届奥运将被办成一个搞笑娱乐盛会?
个人分类: 人生.世相|3334 次阅读|0 个评论
向弱势群体示威是无耻-评《中国青年报》关于学生申述
热度 4 zls111 2012-8-11 01:32
看到这个新闻《 高校处理作弊学生屡被判败诉陷尴尬 》,仅仅为高校败诉而呼喊,是无耻。 要知道学生走到诉讼于法律是鼓起了多大的勇气,是多么的无奈!相对于学校,学生有什么能力可与之抗衡的。学校说开除就开除,谁有责任?学生作弊难道仅仅是学生的责任,恐怕更多的是学校的责任,社会的责任。作为学校是教育机构,更多的是关怀学生,而不是惩罚。学校要承担起学生成长的责任,一旦学生犯错,应该是思考,应该是想想本身哪里错了,承担起责任,而不是往学生身上推,这个本身就是师范!学生这种行为应该鼓励,更多的反思是学校,我们的教育,我们的社会。 学生作弊应该是应试教育下无法避免的问题。现行的这种应试制度只会更加的诱导学生作弊,也就是起到坏的作用。考试结果很重要,但是考试本身或内容对学生成长几乎没有什么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哪怕是有风险,很多人也会去做的。更何况,现实中作弊是很普遍,很多人甚至不知道作弊的后果是什么。 记得我在大学有门选修课《计算机网络》,开卷考试,考试时间跟一项活动冲突,很多人去不了,这些人就让别人帮忙去考一考,当时我们都觉得是很普通事情,不就是去填下名字,随便写点东西。因为平时经常发生这种事情。哪知道这个考试突然严打,一口气抓了我们数学系不少人。后来有所耳闻是计算机系貌似跟我们数学系有所过节。不管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件事情本身最大的责任应该在于学校。因为一项活动,学生宁愿不去考试而是让他人帮忙代考。这里学校是多么的失职! 作为高校,学生作弊学校是有办法处理学生的,而象其他一些考试,比如高考,怎么惩罚呢?还有腐败,我们是怎么惩罚他们呢?更多的是,当很多作弊和腐败没有被惩罚,而被处罚的人会怎么想呢?这里就涉及一个平等和权利的问题,惩罚是不能抓典型的。 Ps: 最近几天了解到一些事实后感慨。。。弄虚做假已经腐败了我们国家,很严重了。各行各业,包括政府和军队!获得利益只是一小戳人,毁掉的是整个国家!哎。。。算起来也就是在这20年的时间内,谎言盛行的年代,悲剧!
2960 次阅读|8 个评论
[转载]国务院奥运首金贺电遭遇网络暴力
lzxun123 2012-7-31 19:16
来源: 中国青年报 记者 庄庆鸿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7月31日 08 版) “同样两名中国选手,易思玲得了金牌,喻丹得了铜牌,但得到的待遇却天壤之别,国务院发的贺电上没有喻丹的名字,CCTV连一个对准喻丹的特写镜头都没有,当记者采访完易思玲、想起喻丹的时候,她已经悄然离开,在这个不懂得尊重的国度里,除了金牌本身,没有任何伟大。” 这样一条并不符合事实的微博,在网上转发却已超过10万次。 伦敦奥运举世瞩目,网络则几乎成了一切奥运信息最快的传播者。但不少中国网民在第一时间的最强音,不是赞美,而是“不淡定”。 谁的眼里只有金牌 截止到记者截稿,上述微博的18406条评论里,许多网民未经验证,就开始愤怒的谴责:“唯金牌是瞻”、“让人心寒”、“中国缺乏奥运精神”。 许多人转发了“只关注金牌数量的国度,也许是最不关注民众体育的”这一类的评论。 有的网民甚至上纲上线:“这或许就是中国在世界那么难以立足的原因吧?总是自以为是的自作聪明,殊不知,他们远没有普世的价值观,甚至与其相左,缺乏根本的以人为本!” 还有人评论:“我们的教育就是这样没人性”、“这个国家没救了”、“这个国家骨子里透着自卑”…… 但是,这些网民都没有问一句:“上述微博所说都是真的吗?” 实际上,“国务院发的贺电上没有喻丹的名字”并不属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是第一时间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获得奖牌的易思玲、喻丹,以及中国体育代表团”发去贺电的。 这位伦敦奥运的首铜获得者也并不是“悄然离开”的。她接受了多家中国媒体的采访,之后中央电视台、多家新闻门户网站都采用了关于她的报道,包括了新闻发布会、个人专访和对喻丹的教练的访问。 也有网民发现了这些事实,指出“不要偏听偏信”,但这条微博却仍在被疯狂地扩散。 “那封贺电是祝贺首金的,自然是发给首金获得者易思玲。同时喻丹也收到了单独发给她的贺电。真正不懂得尊重的不是国家,是不负责任的部分网民。”网民“陈柏龄”这样评论。 与此同时,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赞扬喻丹等运动员的声音,网络关注度却远不如上述不实的微博。 “冠军旁边,我们不能忘了他们,银牌、铜牌,还有不小心落榜的同学,射击场上的喻丹、庞伟,游泳场里的李玄旭,0.1秒?0.1环?0.1米?也许他们与金牌差之毫厘,却是同样付出了百倍的血汗,不拿金牌一样是英雄!” 这条“新浪体育”的微博有1万多条转发,几乎是这一类关注非金牌获得者微博中转发最多的。但一样被淹没在“没有任何伟大”的声音里。 而“喻丹最想谢父母感动英记者”的微博则只有5000多条转发量。“‘爸爸妈妈,我想谢谢你们!你们真的很不容易……’喻丹拿到气步枪铜牌后的发言让所有在场中国记者鼓掌。翻译把喻丹的话重复了一遍,顿时现场外国记者也爆发出巨大掌声,提问的英国女记者眼眶湿润。一幕闪现出的人性的光辉,愈加真实,让人感动。” 在这条微博下,谴责“不懂得尊重的国度”的网民们大都不见身影。 “一帮连一个上届铜牌得主名字都报不出来的人,却鄙视别人没有人文关怀。”网民“听觉动物免小免”说。 上届开幕式,“躺着也中枪” 同样被架上“审判席”的,还有4年前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在7月28日4时之后,网络上涌现出大量“对比式”的评论。 “看了奥运会开幕式,两个感受:第一、英国人不装逼,轻松,随意,自由;北京开幕式,装逼,累,刻板。第二、英国人处处都看见具体的个人,生命的气息;中国人处处看见组织,人都是螺丝钉。这个差距太大了!”网民“上海滩”评价说。 伦敦奥运开幕式,500名建筑工人夹道迎接最后一棒火炬交接。 这样的评论被网民广泛转发:“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曾公开宣讲:感谢每位奥运会的建筑者,你们铸就了英国新骄傲。而当搜遍网络,甚至没有看到一张2008年北京奥运会建筑工人的正面特写照。那年,他们不少人因为没有暂住证,而被驱逐出北京!”“500个英国工人参加了开幕式,盖鸟巢的全体民工们都被送回家看电视!” 不少网民一看到这样的对比,就称赞英国办奥运“文明程度不同于暴发戶”,“英国不愧是西方文明的象征,什么叫自由,民主,文明展现得淋漓尽致。就算你是四大文明古国,也达不到人家所谓的文明,真悲哀。” 网络使得人人们更容易表达自己的观点,但其中的一些却太易倒塌。 果不其然,辟谣微博也火了一把:“伦敦奥运会请500个工人来现场,你们说那是人文关怀。北京奥运会把鸟巢建筑工人的名字刻在每一根钢筋上,你们从来不记得。这是选择性记忆吗?”这条微博被转发两万多次。 伦敦奥运出现的名人也成了借题发挥的“靶子”:“中国在当代确实没有底气,没有人物,没有J.K.罗琳,没有憨豆先生,没有贝克汉姆。” “中国没有罗琳,有韩寒;没有憨豆,有郭德纲;没有贝克汉姆,有姚明……难以一一列举。” 在如潮批评的另一端,也有许多网民表现出难得的理性。 不少人认为中西文化氛围不同,两个开幕式没有孰优孰劣。“早就料到,伦敦开幕式以后,肯定会有人跳出来骂4年前(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这个没有可比性,人家讲的是欢快随意,中国讲的是庄严沉淀。”“着力点不同,但同样优秀,比来比去的不累吗?” “北京应学伦敦”的论调也被质疑和反驳。“英国敢于在这样世界范围的开幕式上出现死神、伏地魔这样的反面角色,在中国的开幕式肯定不会让阎王爷、白骨精上场。”下面这条微博就嘲讽了“北京应学伦敦”的评论:“如果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以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作为开幕,把《铁血丹心》、《渴望》、《春天的故事》、《纤夫的爱》等脍炙人口歌曲都播放一遍,配上春节晚会的舞蹈。再演出个《北京爱情故事》的舞台剧。然后以在大荧幕插播《葫芦娃》和《我爱我家》3D片段作为过场动画。我看大家不把北京奥组委骂死?” 凤凰网体育专栏作家翠红对开幕式的评论也引起了争议:“个人服从集体,追根溯源其实就是‘文革’遗风。灰、蓝、绿换成七彩的团体操统一服装,不改其抹杀个性的本质,颜色的更换掩盖不了无个体面目的真相。张艺谋从骨子里对中国传统文化缺少了解和认同,表现出无知而无畏的一面。” 网民王欣并不赞同这一评论。“我并不认为,要赞美一个必须通过否定另一个的方式才显得自己赞美的有力。团体操式声势宏伟的方式,何尝不是一个很美的震撼?各有各的美,世界因为不同和多样性而显得丰富和精彩!” “任何一个举办奥运会的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点,无论规模大小、参加的人数的多少。在表达主题的同时,西方文化更追求一种愉悦性、娱乐性,像一个party,和中国文化讲究整齐划一、场面宏大,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凤凰卫视主持人郑浩也评价说。 网民反思催生“奥运金牌体” 在争论出现之后,不少网民已开始反思。 “中国人别总这样敏感,美国NBA比赛后也不是采访表现最差球员,不能因此而说明什么。”网民付春愔的这条微博催生出了反驳“唯金牌是瞻”论的“奥运金牌体”。 “同样是参加了比赛,获得了第三名的就有奖牌,第四名就没有。颁奖仪式上没有他的身影,现场解说中不宣布他的名字。在这个不懂得尊重的地球上,奥运会就是侮辱的存在。” “同样两个美国政治家,奥巴马赢得了大选,麦凯恩没赢得大选,得到的待遇却天壤之别。各国元首发的贺信中没有麦凯恩的名字,白宫椭圆形办公室连一个小桌子都没给麦凯恩留下。当记者簇拥在芝加哥胜选的奥巴马身边时,麦凯恩已悄然离开回到亚利桑那。在美国这个不懂得尊重的国度里,除了总统本身,没有任何伟大。” “同样是11个踢足球的男人,西班牙队赢得了世界杯,中国队预选赛没出线,得到的待遇却天壤之别。大力神杯上没有刻中国的名字,国际足联连一块奖牌都没发给中国队。当记者们围着卡西利亚斯、托雷斯狂按快门时,中国队已默默地坐在电视机前,深藏功与名。在足球这项不懂得尊重的运动里,除了冠军,没有任何伟大。” 网民也调侃了网络上“一切都是体制的错”的评论潮: 如果我说中国选手表现出色,他就说“中国选手是举国体制下的金牌机器,根本不像美国选手享受比赛”;如果我说外国选手发挥失误,他就说“虽然没拿金牌,颁奖时一样笑得高兴。幸亏外国选手失误,举国体制才挽回一些面子”;如果我说中国选手多,“双保险”,他就说“同样两个中国选手,媒体一窝蜂报道金牌,这个国度不懂得尊重”,如果我说不知道为什么,他就说“从小缺乏分析问题能力,当官的就不愿意改高考那套应试教育!” 在炒作出的网络激愤逐渐退潮之时,再宏大的体育赛事,也最终要回归它的本来面目。 “我就想看一届体育盛会,得金牌的运动员是威武,没得金牌的看有没有发挥水平,有突破的都是好样的,发挥失常也是常事。”网民“听觉动物免小免”说。
个人分类: 博览|2023 次阅读|0 个评论
如今的报刊杂志文章是否能严谨一点——从傅瑾事件谈起
热度 2 ahyxwangdong 2012-7-31 09:23
今天看到中国青年报的一篇报道《 中青报:造假的教授能力其实不差 》,对该报道中一句话颇感疑惑。 “ 比如傅瑾,她近年在《自然》等国际顶尖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就将近30篇 ”?当读到这句话时,让人理解的意思就是傅瑾所发表的30篇论文主要都刊登在《自然》杂志。 在百度贴吧里,搜索到“ 近5年来傅瑾教授在国际重要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14篇,其中在Nature及Science上发表6篇,以第1作者在Nature发表1篇,第2作者在Nature及Science上发表为4篇 ”。 此外,在 厦门大学评师网 搜索到以下文字: 傅瑾,1967年生人,闽江学者。1999年10月,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博士学位。1999?2000年,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神经与遗传发展学院,博士 后;2000?2001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药学系做博士后;2001?2003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药学系副研究员;2002?至今,在美国 Kadmus 制药公司任顾问;2003-至今,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药学系任研究员;2005年10月29日,厦门大学医学院任特聘讲座教授。 近5年来在国际重要杂志上 发表研究论文14篇(SCI收录),其中在Nature及Science上发表6篇,以第1作者在Nature发表1篇,第2作者在Nature及 Science上发表为3篇。 主持科研项目经费(折合成人民币)1000万元。申请并获得美国授权的专利3项,另外,还有一项美国专利在审理中。(备注) 兼职:美国Kadmus 制药公司顾问;意大利罗马大学荣誉教授。 ■→《中国青年报》的这篇报道中的30篇文章是怎么算出来的?该篇报道的作者李记,是不是写文章有点粗线条啊?
个人分类: 读书心得|3515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转发:“美欧“再工业化”:机器人威胁中国制造
deepblue1969 2012-7-10 13:35
转发者说:看了这样的文章,应该理解我们为什么要召开创新大会;为什么对那些尸位素餐的“学者”大声疾呼,不要在那里摇头晃脑,争名夺利了,再不创新,真要亡国灭种了!也要对那些沽名钓誉的官员,不管是哪个部门、那个层级,那裤子换飞机的日子已经一去不返了,将来可能只能拿尊严、那主权去换了。当然对于这些人,尊严和人格在权钱面前是一文不值的,那就要其他的有识之士行动起来,不但大声疾呼,更要脚踏实地,战胜那些混蛋和蠢驴,开创一片新的天地。 美欧“再工业化”:机器人威胁中国制造 2012-07-10 08:12 中国青年报 有2人参与 分享到: 16 摘要: 他们进而预测,由人工智能、机器人和数字化制造促成的这场新型产业革命,让美国企业可以就地设立店家,创造各种产品,“美国的机器人不久就可以直接和中国劳工竞争”。美国由“去工业化”到“再工业化”的转变,绝不是简单回归“美国制造”,而是为了抢占新一轮科技和产业竞争制高点。   美国佐治亚洲的一家服装技术公司即将推出“机器人裁缝”。   据称这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技术革新,能彻底改变“美国制造”的命运——它的成本更低,从而可以打败“中国制造”。美国由此可以扭转每年用1000亿美元逆差从中国、越南等地进口服装的尴尬。   由电脑控制的自动缝纫机可以替代人工,“一针一线”缝制设计好的衣服,生产线上将看不到人。这代表了金融危机后美国“再工业化”的主要方向。有人称之为“自动化革命”,或“机器人革命”。   这家服装公司创始人史蒂夫·迪克森说,“自动化机器能让手机、电脑和电视的生产重返美国”。   《华盛顿邮报》评论说,机器人发展目前已进入多方面应用的阶段,包括运用在医疗手术和制造业,“由于机器人不用睡觉、休假、分心,也不会要求加薪,最终机器人将会比人力劳动成本便宜”。   他们进而预测,由人工智能、机器人和数字化制造促成的这场新型产业革命,让美国企业可以就地设立店家,创造各种产品,“美国的机器人不久就可以直接和中国劳工竞争”。   对于本来就陷入工资成本上升、原料价格上涨、出口订单萎缩的“低利润陷阱”的中国企业而言,这不是个好消息。人与人竞争,可以依靠吃苦耐劳、少挣多干;可人与机器竞争,这些优势恐怕就不复存在了。   有人提出疑问:机器人会杀死中国制造吗?    围堵“中国制造”   用“机器人”打败“人”,是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的方法之一。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奥巴马总统以及许多美国企业家,都在呼吁要“重新回归制造业”,并宣称未来20年将通过发展高端制造业,重构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   美国由“去工业化”到“再工业化”的转变,绝不是简单回归“美国制造”,而是为了抢占新一轮科技和产业竞争制高点。   经过金融危机后的反思,美国人已经认识到长期“外包”政策,导致国内产业空心化,造成诸多社会弊病。上海社科院研究员杨建文认为,发达国家终于搞明白了,高新技术和金融虽然能赚钱,但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而且门槛较高,因此广大的社会中下层难以从经济发展中获益,收入差距越拉越大,失业率高,引发激烈的社会矛盾与动荡。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外包”的全球化分工,也逐渐显露弊端。长期依靠廉价劳动力生产虽然造就了“世界工厂”,但低工资运行的模式越来越走不下去了,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凸显。   “外包”模式同时激化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内部矛盾,提高收入成为各国民众的共同诉求。但是,受制于人力成本的限制,发达国家显然不可能重新拿回那些“低利润环节的制造业”,他们必须继续“向高端进军”,通过颠覆性的技术革新,把那些流失的传统制造业“抢回来”。   杨建文称,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是通过抢占国际市场来实现的,通过政治、经济、外交、军事、贸易手段综合运用,打组合拳,重心是攻市场占有额,从而带动国内厂商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再带动就业率提高,社会矛盾减缓。”   受欧债危机影响,欧盟区成员国在紧迫形势下就“再工业化”也正在达成一致。   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塔加尼最近说,欧洲正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要把这次危机转化成机遇,就必须重振欧洲工业,因为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要贡献者。   欧盟委员会由此提出“新工业革命”理念,强调技术创新、结构改革,改变碳氢化合物为主的能源结构,更有效和可持续地利用资源,同时大力推进新的生产方式——包括机器人、数字技术、先进材料、可循环能源等新兴产业。   “这将对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形成围堵之势。”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迟福林,在此前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上表示,欧美等国正在借“再工业化”重新搭起贸易壁垒,并且通过碳税、劳工标准、社会责任等规则,重夺国际产业竞争主导权。   他认为,前有发达国家抢占高端制造业,后有新兴国家承接中低端制造业转移,“中国制造”长期依赖的低成本的比较优势逐步削弱,新的竞争优势却尚未形成。   据统计,以制造业人员平均工资为例,目前越南大约是每月1000元人民币,印度大概是600元,而中国东部沿海已经达到2500元至3000元。典型案例是,中国一度是耐克品牌最大的全球制造基地,生产了40%的耐克鞋,但目前越南超过中国成为耐克最大生产基地。    用“机器人”武装中国制造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国内最大的代工企业富士康公司已经宣布,将在3年内启用100万台工业机器人,主要目的是用于控制成本。他们甚至在山西晋城投资了机器人工业园,干脆自己生产工业机器人。   自从“跳楼”事件发生后,该公司已多次上调一线员工工资,并且在内陆省份扩建工厂。富士康在内地雇佣的工人超过100万,按计划未来工业机器人的数量将不少于工人。   据分析,富士康目前使用的“低端机器人”——机械臂,每个成本在10万元人民币以上,这种机械臂能够24小时连续工作,工作时间是普通工人的三倍。按照富士康普通工人年薪约为3万~4万元算,机械臂的成本,相当于雇用三个普通工人一年的成本,这样一年就可以收回成本,之后就能创造利润。   业内人士称,中国劳动力工资不断上涨推高了“中国制造”的成本,而“机器人计划”如果实施成功,可能使富士康公司得以“突破对人工需求的天花板”,而实现“全球化战略”。富士康已明确在巴西投资120亿美元建厂,同时在越南和印度也已开始布局。   因管理过于严苛而被广为诟病的郭台铭,计划用“机器人战略”来彻底改变富士康企业形象。他说,“我们希望人不再被机器控制,而是人来控制机器,把单调重复的工作交给机器人,让员工解放出来。”   的确,对于组装加工苹果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而言,在抛光、打磨、镭射打标、焊接、喷涂等多个环节上,智能化的机器人能够干得比人类更出色,它们也更适合在易燃、易爆等危险环境中作业。   这应该是产业升级的大趋势。“中国要成为制造业王国,成败之举在于把人口红利变为头脑红利。”郭台铭公开表示,随着机器人的投产使用,人力将被转移到更高的附加值上,那些不喜欢枯燥劳作的80后、90后年轻员工,会去学习操控机器人软件、应用和维修,并变为机器人的应用工程师和软件工程师。   看样子用机器人武装“中国制造”的速度并不比美欧国家慢。2008年劳工成本上升,工业机器人开始在制造环节崭露头角,当年中国销售达到7500台,其数量是前24年销售总量的三分之一。   之后,机器人应用急速扩张。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粗略统计,2010年我国进口机器人2.34万台,同比增长130%;2011年进口机器人3.8万台,同比增长62%。   据国际模具供应商协会秘书长罗百辉预测,“十二五”期间将是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关键转折点,市场需求也有一个井喷式的发展,需求量每年将以15%~20%的速度增长。   目前,机器人主要应用在汽车制造行业,未来在毛坯制造(冲压、压铸、锻造等)、机械加工、焊接、热处理、表面涂覆、上下料、装配、检测及仓库堆垛等作业中,机器人将作为一种标准设备而得到广泛应用,并将成为中国工业自动化技术与应用的“生力军”。   许多工业机器人的国际巨头,如库卡(KUKA)、ABB、发那科(FANUC)等,如今都把中国市场看作了“决胜未来的战场”。   虽然中国制造领域的工业机器人保有量只有数万台,比欧美日要少很多,但“中国的潜力太大了”, ABB机器人业务中国区负责人顾纯元博士称,用不了几年中国在全球一定会是装机量第一,这已是业内的共识。   本土的机器人企业也不甘落后。沈阳、西安等地的机器人研发速度很快,而以珠三角地区的应用市场增长最为迅速。   据统计,仅深圳市机器人协会就有63家机器人企业,2011年产值达160亿元,这些企业平均年增速为50%至60%。当地为解决企业使用机器人前期投入太大的问题,还采用了灵活的“雇佣”营销,企业可以“先用再付钱”,做得不好也能把机器人“炒”掉。   今年4月,深圳市36家企业、高校、研究及投资机构还共同成立了“机器人产学研资联盟”。   深圳市机器人协会秘书长毕亚雷表示,一个“家家都有机器人、厂厂都有机器人”的时代很快就会到来,而中国工业机器人企业中规模大、品牌响的骨干企业还不多,期待能出现机器人领域的“华为”。   如果说机床是“工业的母机”,机器人就是“长了大脑的机床”。一位机床行业资深人士表示,国人必须明白,“中国制造”要与美欧日等国家竞争,就不能只用别人的工业设备,那只会使中国制造徘徊于低附加值的环节,“为了防止被对手的机器人杀死,我们必须用自己的机器人武装自己”。    “高端制造”要由本土市场养活   如果机器人替代了人,人往哪里去?事实上,三年来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对就业的改善并不明显。过去两年,即便企业利润的反弹很快,可失业率仍保持在9%,只比最糟糕的2009年下降了1%。   美国研究者在一份《全球制造业向本土的回归:神话与现实》报告中称:即便“再工业化”快速推进,使得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迅速丧失,也不会给美国人带来更多就业,因为这些直接的生产岗位只需要机器人来完成。   经济学家李才元认为,金融危机后各类新科技、新工艺的应用,短期看一定会淘汰部分旧工种、旧工作,但同时会带来新的就业机会。   “按价值链的倍乘效应,一个高端制造岗位,通常可以带动三个以上中低端岗位,比如围绕机器人生产,就会相应产生职业培训、人才培养、系统管理和生产服务等多个后续岗位”,他说,长期而言,新兴产业链的形成,并不会真正减少人的就业空间。   比如,在互联网和信息化产业兴起之前,很难想象坐在家里就能在“淘宝”之类的网站上开店或购物,也很难想象快递物流业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可以说,工业化进程本身就是一个“机器替代人”的过程,当机器帮助人类完成了许多低端、笨重、重复性的乏味工作后,人类才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学习、创新、研究、交流及艺术等活动。   在李才元看来,人类由“体力时代”向“物力时代”、再向“智力时代”的进化,是不可逆的,而这正是文明不断升级的大趋势。   眼下最应关注的是,美欧的发达国家经过三年调整,金融泡沫基本上挤干净了,正大力发展科技和新兴产业,一旦他们抢先一步将“新兴产业链”构建起来,“中国恐怕又要沦为人家的低端打工仔”。   美欧“再工业化”以及智能机器人的应用,已经发出信号,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处于大爆发的前夜。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贾根良认为,这次科技革命带来的最明显的变化是,“直接的生产领域中几乎看不到人影了,它将基本上实行数字化自动生产,以加工和制造为基础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将有可能成为历史的遗迹。”   在这一大转型的历史时刻,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如果赶不上,其经济崛起进程很可能被中断。占领了高技术和高端产业的“高工资国家”,仍会打败技术落后的“低工资国家”,就像当年英国人用纺织机打败中国、印度的手工织品一样。   历史上,凡是依靠出口资源和廉价劳动力的国家,最后都不可能真正发展起来。贾根良认为,中国必须下定决心自主研发核心和关键性技术,不能寄希望于依靠别人,要利用好庞大的国内市场,让它成为中国自主技术和产业得以孵化的土壤。   “19世纪末的美国为什么能超越英国?不是靠传统产业,也不是靠国外市场,而是靠当时的战略性新兴技术,靠严格保护国内市场和对国内市场的独占发展起来的。”   他表示,“基于此,我们必须要摆脱目前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的控制,通过建立独立自主的产业链高端环节,打造国家产业价值链。”   任何形式的生产力进步都需要相应的消费力增加来支撑。当年美国的老亨利·福特创造了T型汽车的流水线生产,但如果他不付给工人双倍工资,就没有人能买得起他的汽车。这正是消费升级和本土市场的战略意义。   “金融危机前的全球化分工是畸形的,落实到中国就是,农村生产补贴城市,城市生产补贴老外”,李才元说,这使得中国市场看似很大,实际上老百姓收入过低,市场的真实需求严重不足,再加上市场开放过度,技术对外依赖,本土的产业价值链一直没办法形成。   如今,美欧的“再工业化”战略,本身就意味着要“关起门来扶植和培育自己的新兴产业”,各种类型的市场壁垒和贸易保护主义发生是必然的,美欧的高科技很难换得来,中国对此应有清醒认识。   李才元认为,中国必须坚定地走“内生性循环”之路,做大本土市场,做强本土企业,向当年的美国一样,依靠中国国民收入倍增、消费升级,来培育和养活中国自己的高端制造产业链,这样中国经济才能循环向上、生生不息。   他承认,中国目前转型难度很大,“我们人口多、技术差、货币弱、泡沫大,不利因素很多,但动力也最足”,因为中国没人再愿意继续“拿8亿条裤子换飞机”了。
155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民法专家辩天价乌木归属:没听说采蘑菇归国家
pikeliu 2012-7-7 13:28
民法专家辩天价乌木归属:没听说采蘑菇归国家 2012-07-07 04:52:00 来源: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北京) 有 2012年春节,四川彭州农民吴高亮在自家承包地中发现了据称价值超过1200万元的乌木,但7月3日,彭州市国有资产办公室正式宣布,乌木归国家,只奖励发现者7万元。 吴高亮表示对此不满。他认为,《物权法》第四十九条规定:“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属国家所有。”他认为,法律没有规定的国家动植物资源,就不属于国家所有。 彭州市政府主张乌木国有的依据是《民法通则》第七十九条,即“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隐藏物,归国家所有”。 那么,乌木的所有权到底归谁?民法界的各位专家学者的意见并不一致。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中国民法学研究会理事柳经纬表示,政府引用法条有误。“在民法的通常理解上,埋藏和隐藏都是要人为的,不是人为的不能被认为是埋藏物或隐藏物。” 但是,中国著名民法学家、物权法核心起草人梁慧星教授认为,此事适用于《物权法》第一百一十六条的规定:“天然孳息,由所有权人取得;既有所有权人又有用益物权人的,由用益物权人取得。”村民在河道中发现乌木,河道属于国家所有,乌木就应由河道所有权人国家取得。 对此,柳经纬持不同态度:“讨论孳息就必须要有原物,没有原物就不能称作孳息。”柳经纬分析道,“果树结果,果子是孳息,果树是原物;母牛产小牛,小牛是孳息。但是乌木就找不到原物,因此不能认为是孳息。” 柳经纬表示,此事件中乌木应该归发现者所有。他提出,《物权法》中对哪些事物产权属于国家做了列举式规定,而这些列举式规定应该做限定解释。“只有符合法律中列举的情况时,财产才属于国家。列举情况之外的,国家不对其拥有所有权”。他认为,由于乌木的所有权在现行法律中并无明确规定,因此适用于民法原理的“先占原则”,即无主之物,谁发现就归谁。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学院教授李显冬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就像采蘑菇,挖奇石。也没听说这些东西都是归国家所有的啊。” “如果说无主之物都归国家,那么捡垃圾的人,就是每天都在侵占国家财产。”柳经纬说。 (本文来源: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关于四川乌木? 2006-7-12 10:37 提问者: scdy28 | 浏览次数:9426次 2006-7-12 11:41 满意回答 乌木是川人对阴沉木的俗称,并非是非洲大陆地面上活的黑色木料。它是两千年至万年前,古四川地域地质环境发生地壳运动,因地震、洪水、泥石流将高山上的原始森林冲入下游河床低洼处。埋入淤泥中的部分树木,在缺氧、高压状态和细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下,经过数千年甚至上万年的炭化过程而形成,故又称“炭化木”(News_content)。乌木历经岁月沧桑、饱受多种自然外固和内固之力,使其天然形状怪异、古朴、典雅,仪态万千。难怪外国人参观后,惊叹为“东方神木”。 神奇的三星堆乌木与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物一样,是四川人类的宝贵遗产,是古蜀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有活化石之美称。 乌木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边缘四条大江及其支流区域,多位乌木爱好者取样作炭十四同位素测定。经中国地质大学检验中心炭14测定,样品年龄为3200土50年。大多数乌木的年代为距今两千多年至四万年之间。 三星堆附近的古河床,是乌木最集中的出产地之一。 乌木的种类繁多,有:麻柳树、青冈树、香樟树、楠木(金丝楠木、小叶楠木)红椿木、红豆杉、马桑、黄柳木、黄柏、槐木、檀木等。一般带有香味和杀菌特征的树种才能形成乌木。 乌木本质坚硬,多呈褐黑色,黑红色,黄金色,黄褐色。其切面光滑,木纹细腻,打磨得法 可达到镜面光亮,有的乌木本质已近似紫檀。其永不褪色、不腐朽、不生虫,是制作艺术品、仿古家具的理想之材。 由于乌木为不可再生资源,开发量越来越少,一些天然造型的乌木艺术品极具 收藏价值,估计在三五处以后,这一珍稀自然资源将会枯竭。 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lemma-php/dispose/view.php/154085.html
个人分类: 社会与生活|225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知识的代价:世界最大出版商爱思唯尔遭到万名科学家集体抵制
hailang0 2012-7-7 09:05
http://tech.163.com/12/0706/07/85NBAI4L000915BF.html 2012-07-06 07:17:28 来源: 中国青年报(北京)  最近5个多月来,在美国一个名为“知识的代价”网站上,已有全球12196位科学家签名抵制世界上最大的出版商。有人用“学术之春”形容这场运动。 吹响号角的是大名鼎鼎的英国数学家威廉·提摩西·高尔斯(William Timothy Gowers)。今年1月21日,这位来自剑桥大学的菲尔兹奖得主发表了一篇博客文章,号召同行行动起来,抵制世界上最大的出版商爱思唯尔集团。 读到这篇博文的泰勒·内伦(Tyler Neylon)——一位目前在硅谷开公司的数学博士当即给高尔斯教授留了言。第二天,他建立了一个网站,命名为“知识的代价”。 泰勒事后回忆,自己读到那篇博文,就意识到可以做点什么。在他看来,高尔斯是一位拥有号召力的“超级明星”。 迄今为止,1.2万多名科学家在泰勒的网站上签了名。他们发誓,不在爱思唯尔旗下的期刊发表论文,不做审稿人,或者不担任编辑。 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爱思唯尔拥有《细胞》和《柳叶刀》在内的2000多家学术期刊。任何学术从业者都很难避开这些期刊。 以爱思唯尔为代表的出版巨头并非第一次受到科学家的批评。过去多年里,陆续有一些科学家拒绝向其投稿或担任编辑。 科学家们抵制出版巨头的原因很简单:它们使得人们获取“知识的代价”过于高昂。 一直关注此事的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馆员孙博阳认为,问题的实质是,通过传统的同行评议期刊进行学术交流和传播的模式,已经成为阻碍科学交流和发展的因素。 孙博阳说,学者是知识的创造者,但他们无偿地将研究论文转给了出版商,又有无数学者义务为期刊做论文评审。而学者要想看到论文,还要花大价钱将他们创造的知识买回来。出版商从中获取高额利润。 另一方面,她认为,大部分情况下,知识是纳税人投资产生的,现在却只有付得起钱的大学图书馆、少数读者可以利用,这在道义上也是讲不通的。 汕头大学海洋生物研究所教授梅志平对此也表示:“我们投稿、审稿都是义务的。研究成果都是国家纳税人的钱,为什么到后来我们的研究成果成为他们的摇钱树了呢?” 期刊出版商不断涨价 哈佛大学图书馆称“防守不了” 事实上,世界上最富有的大学也已承受不了学术期刊的高价了。今年4月17日,哈佛大学教授顾问委员会向全校教师公布的一份备忘录指出,哈佛大学图书馆遇上了“防守不了的形势”。 教授顾问委员会说,大的期刊出版商不断涨价,已经使得目前的学术交流环境在经济上“不可持续”,哈佛大学每年花在期刊上的钱达到了375万美元。一些期刊每年订阅价格高达4万美元。在过去6年里,两家出版商的电子文献价格已经涨了145%。 该委员会向哈佛大学师生征集意见,如建议哈佛师生将自己的论文提交到“DASH”——哈佛自己的向所有读者提供免费访问的知识库;或者考虑向免费的“开放获取”期刊投稿。如果教师担任期刊编辑,可推动该期刊成为“开放获取”期刊,如果不行的话,可以考虑辞职。 “开放获取”期刊,即免费向公众公布研究成果的期刊。 美国康奈尔大学图书馆的“arXiv.org”,是世界著名的“开放获取”电子文库。俄罗斯数学家格里高利·佩雷尔曼证明数学难题庞加莱猜想的论文,就是发表在这家网站上,而不是学术期刊上。 但在目前,学术界的主流仍是将论文发表在同行评审的学术期刊上。孙博阳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我国的科技评价政策,鼓励科学家在国外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已经成为SCI论文大国。“所有发展中国家都有这个问题——好的文章都发到国外去了,再花钱买回来。少数富裕的图书馆才能买得到。” 国外科技期刊不断提高价格 国内教育科研机构不堪重负 2008年以来,爱思唯尔等国际出版商提高了针对中国订户的价格。几乎每一次提价,都会引起图书馆界的争议。 当时,爱思唯尔中国区负责人对中国青年报表示,该公司在中国的定价,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07年每篇论文下载价格为46美分,还不到同期全球均价的17%。但是,该公司将逐渐减少对中国的高折扣,最后与全球定价持平。 据悉,北京大学图书馆2008年购买爱思唯尔科技期刊电子数据库的费用为54万多美元,2009年涨到57万,2010年是61万。 一位学者曾对记者形容,出版巨头低价进入中国市场,培养了科学家的阅读习惯,使大家养成“外刊依赖”。现在欲罢不能,就像“吸毒上瘾”,要戒掉很难。 2010年9月,在一次会议之后,国家图书馆、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等中国30多家图书馆的代表联名发表了分别致读者和出版商的两封公开信。 公开信透露,近年来,国外科技期刊及其全文数据库的价格不断提高,有的出版商全文数据库的价格连续多年以百分之十几的幅度上涨,个别出版商的全文数据库甚至出现年度涨幅20%~30%的情况,造成图书馆外文科技期刊订购费用迅速膨胀。其中个别出版商利用自己的垄断性地位涨价,提出要在2020年把中国用户使用其全文数据库的论文篇均成本提高到欧美发达国家的水平。 “持续大幅度的价格增长已经严重威胁到所有教育科研单位的科技文献资源的可持续保障。”这些图书馆表示,为了使我国教育科研机构不受国外出版商垄断价格的“胁迫”,将采取联合行动,共同抵制个别国际出版商的大幅度涨价做法。 他们呼吁担任国际出版商学术期刊编委、审稿专家、顾问的我国专家学者,积极向国际出版商“施加影响”。 他们警告“任何无视用户权益、不顾市场现实、肆意攫取暴利、破坏科技文献长期可持续保障的做法”,不仅会损害用户的合法权益,破坏市场的长期稳定性,也必然会伤害个别出版商的自身利益。 从获利能力来看,国际出版商的确是令人羡慕的。国外有人根据苹果公司与爱思唯尔公司等企业的公开数据算了一笔账。著名的苹果公司的利润率,在2011年为23.4%左右。而在过去的10年里,爱思唯尔的利润率从来没有低于过30%,2011年高达37.3%。 这位计算者认为,出版商不是不可以获利,而是要考虑市场的耐受程度。他提醒科学家说:“当你花37.95美元下载一份爱思唯尔的杂志,有13.56美元直接进了爱思唯尔股东的口袋里。” “有时候,引起雪崩只需一块小石头。”有国外媒体这样评价今年的这场“学术之春”运动。然而,“学术之春”能否真正为科学界争取到春天还很难说。这些年来,科学界与出版界,这两个文质彬彬的行业,总在“知识的代价”这个问题上唇枪舌剑。 号召科学家抵制的做法并不新鲜,2004年,斯坦福大学学术委员会就“强烈建议全体教员,尤其是高级教员,不要为漫天要价的出版商和期刊投稿、编辑或审稿”。 “学术之春”的发起人威廉·提摩西·高尔斯表示,对于这场运动,自己持有“谨慎的乐观态度”,相信不会虎头蛇尾。
个人分类: 科学|229 次阅读|1 个评论
山寨刊?野鸡刊?错了!
热度 2 mdzhao 2012-6-26 14:10
据网上爆料:云南人民出版社主办的大型文学期刊《大家》被指刊印同一个刊号、刊名的“野鸡刊”,专事收费登载各种论文,为杂志社敛财。据称每月敛财近200万元,一年不少于2000万元。(6月25日《中国青年报》)(见网上报道 http://news.sina.com.cn/o/2012-06-26/024124654170.shtml 、 http://news.sina.com.cn/c/sd/2012-06-25/033924648544.shtml )。刚看到报道就有一个感觉,貌似不应该把这个刊叫山寨期刊、野鸡刊,因为同属云南人民出版社主办、同样的刊号,从要件看它仍是一个正式期刊。 俺查了几大期刊数据库,维普仅收录了其03年第一期和00年1、3、4期,大致看了下内容,都是文艺作品和少量的论文。万方收录了其09年9、10、11、12和10年的1-21期(缺了18、19等期),可见已经是半月刊了,内容基本上都是各种论文。知网没有收录,龙源期刊收录了11年1-6期,标注为双月刊,浏览其内容基本上为文学类,但10年不全,参照万方可以确定,为半月刊了,09年有12期,应该是月刊,发表论文为主,08年以前则是半月刊且基本为文艺作品。 虽然这个刊数据库都收录不全,但基本能看到其发展脉络。08年以前该刊是与其所介绍的“大型综合性文学期刊,刊载反映现实生活、有浓厚时代气息和现代意识的中短篇小说精品,兼及各文学流派的新作、诗歌、散文、文学评论等”基本吻合的,但09年开始走偏,转而主要发表各类论文,估计也有大肆收取版面费的行为而且应该尝到了甜头,于是10年继续炮制,不过在发财的同时发现期刊质量和声誉下降面临被逐出核心期刊的危险,所以从11年始出文学版和论文版,试图以文学版保核心期刊同时用论文版敛财。但目前所知其实它并未如愿,已经被逐出北大核心期刊。 其实类似《大家》的做法也不少见,一些期刊出增刊、一些期刊出理论版和通俗版等,也是同样刊号,还有的刊把单月和双月定位为不同内容,有的则上半月和下半月版内容不同,其实也是表明对论文要求是不同的,但这些都同为正式出版物。大多数单位对于增刊所发论文作降级对待,所以有了《大家》这样不明确标明增刊打擦边球的。又因为《大家》是北大核心期刊08版的核心期刊,故身价倍增,但核心就是比普通期刊值钱啊,不能因为在一本核心期刊上发表了水平不高的论文就说它不是核心期刊甚至冠以山寨、野鸡之名。 说到底,如果不是各单位对升职称或硕士答辩和毕业有论文和发表期刊级别的要求,如果领导不是只看期刊是否核心而是看论文质量,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吗?比起那些伪造假期刊骗钱的来说,《大家》所做的其实并没有太过分,作者交钱发表也是愿打愿挨的,是需求决定的。我们在谴责期刊的时候更多反思一下,是谁给了这种阴阳刊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个人分类: 其他|4481 次阅读|5 个评论
有感于《大家》的山寨刊
hailang0 2012-6-25 10:01
最近中国青年报曝光了云南官方办的核心刊物《大家》的不良行径: 云南一官方文学杂志出 “ 山寨刊 ” 每年敛财 2 千万 2012 年 06 月 25 日 04:15 中国青年报 王梦婕 http://news.qq.com/a/20120625/000083.htm?pgv_ref=aio 想一想,也觉得不奇怪,毕竟是市场条件下的必然产物。权威部门(掌控期刊核心评级的新闻署、研究机构)认定的“核心”是有限的,而申报职称要发论文者又是无限的。僧多粥少,正轨的牛刊(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学遗产、各省区社会科学)等等的赞助版费都已经炒到了天价,一个被核心的《大家》岂能不每篇收它四五千元? 可是这样重金买来发表的论文,却是出现在《大家》的理论旬刊之上,一册 300 多篇论文,厚厚一大本,每页文字排得密密麻麻。和正规的文学《大家》相比,简直是小家子气十足!不是“山寨刊”又是什么? 《大家》杂志不是为了“敛财”(每月近 200 万元),又是为了什么? 问题是纯文学《大家》的期刊,官方为什么要允许它再来办另外三个旬刊的理论版,而且是刊发五花八门的职称文章呢?这些文学编辑们有资格为这些职评的文章来把关么? 说到云南的官方刊物,我又想到了更多公开杂志的越位,越俎代庖地发表论文了。 《名作欣赏》现在也是旬刊了,其中每月有一册是专门刊发文学等类研究文章的。而正刊也居然改换门庭,变作了一个关注当代文界动态、新人的一个文学杂志了。 《安徽文学》,本来纯文学的杂志也有了“下半月”的理论版了。 《山东文学》,某某校园文学,等等,……好多文学杂志也相继跳到论文批量生产的领域,来抢分一杯羹了。 难怪中国的科研论文产量已经逼近美国,高居全球第二!论文的产出俨然已经继烟草等行业,成为替国家 GDP 增长贡献甚巨的功臣啦! 然而《大家》等出版的这些论文的档次可要打个大大的问号呢。 为什么评职称一定要唯论文是求? 为什么随便什么杂志(只要有 CN 号)上的“论文”参评时都能算数呢? 如果负责职评的学术部门将职称变做了“直称”,直接称一下论文的重量、数量,请问世上还有真正的学术么? 职评目前严重的市场化现象,是该好好反省,认真遏制一下了。
个人分类: 国事|319 次阅读|1 个评论
公务员醉驾可免刑责?
热度 2 skylark1981 2012-6-19 11:44
摘要: 深圳市龙岗区坪地街道办官员莫王松酒精测试结果超出醉驾标准两倍多,检察院提诉判刑两个月,却被法院以“驾驶距离不远”为由,免究刑责。面对中国青年报记者的查档要求,该院研究室主任何尔海明确表示:“由于本案涉及一些审判机密和国家机密,案档不宜公开。” 更多细节: http://news.dichan.sina.com.cn/2012/06/19/512490.html 我知道科学网并不是讨论这个问题最合适的地方。但是既然政府如此包庇,既然官民不平等。那么我不能保持沉默。我反对这个做法,我希望政府部门应该给老百姓一个明确交代,法律公平不容践踏。 我只能用这个方式表达我的愤怒。也许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可以换回法律的尊严。
2844 次阅读|3 个评论
搞院士情报真难!
热度 2 xupeiyang 2012-6-15 09:26
最近,我的主要任务是千方百计搞院士和神九情报,真难! 中国科学院工程院关门讨论院士制度等   6月13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同时召开各学部会议,与往年不同的是,两方的学部会议均对媒体下了“逐客令”。工作人员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 会议期间,院士们要讨论一项“改进完善院士制度”的研究报告,而报告内容涉及院士制度修改的具体意见,目前尚无定论,故暂不对外公开。   一位刚刚参加完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会议的院士告诉记者,在会议结束后,工作人员随即收回了这份研究报告,并嘱咐院士们千万不要将资料带出会场。 他还透露,这份在“院士自己头上动刀”的研究报告内容翔实,其中多个地方提及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院士增选问题,且不乏对院士增选程序调整的意向。   事实上,对院士制度改革的呼唤早已有之。6月13日当天,刚刚获得第九届光华工程科技奖成就奖的两院院士、土木工程学家潘家铮就曾在媒体上公开表示, 我国实施院士制度以来,其称号与行政级别挂钩的待遇问题,“官员”、“企业家”院士的增选问题一直饱受外界的质疑和诟病, 这些只有通过院士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才能保证整个院士群体的学术纯洁性。   而在今年的院士大会上,无论是大会工作报告,还是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工作报告,都涉及院士制度改革。   在6月12日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大会上,68岁的中科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主任陈宜瑜在即将结束任期之际再次强调,广大院士应继续视荣誉为责任,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托,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共同营造健康向上的学术环境作出贡献。   中科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陈宜瑜院士表示,中科院院士队伍道德学风情况是好的,在社会各界享有良好声誉。但是,社会上一些不正之风、浮躁之风对院士队伍的影响也不容忽视,需要广大院士保持高度警觉和重视。    近年来,院士增选过程中掺杂一些非学术因素问题,不时被媒体曝光,此次大会中备受舆论关注的“烟草院士”一事也牵涉到院士增选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道德委员会一定要把好院士增选的道德关。”陈宜瑜说,院士们应自觉抵制外界干扰,不接受说情以及各种形式和名目的请客送礼,要严格遵守纪律,对自己发表的意见负责,在正式公布前,不对外透露结果。   在参会院士们收到的不对外公开的“改进完善院士制度”的研究报告中,则涉及了“严格把好选举关”这一院士制度改革探索的重要内容。   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在中科院院士大会上对这份报告的由来做了较为详细的说明:“改进完善院士制度,是国家中长期人才规划纲要确定的内容。按照中央的部署,这项工作由我院牵头,会同中国工程院、教育部、科技部共同承担。”   虽然白春礼并未对这项报告的内容做具体介绍,但从他所讲的“这项工作的四个原则”中可以看出 ,“坚持院士增选工作的独立性和学术性,减少非学术因素的干扰”和“明确推荐人的权利和责任”两项原则都是针对院士增选问题而提。 另外的两项原则是“保持院士称号的学术性和荣誉性,不与物质利益挂钩”和“为院士团体实现其功能定位,实现权利和责任的统一,提供制度保障”,则被一些人士解读为 如何推进学术管理去行政化,把两院回归为学术共同体组织,将学术评价放在第一位。   从白春礼的工作报告中还可以看到,这项工作已经开展了一年多,由18位院士组成的院士专家组与工作组一起,以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和研讨会等形式展开调研,最终形成相关重点任务调研报告,对改进完善院士增选工作、加强院士群体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建设“凝聚院士大家庭”等制度层面的问题,以及社会关注院士群体等一些热点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于院士制度改革的具体日程,白春礼说:“今年要在广泛听取全体院士意见的基础上,完成专题研究报告和总报告的起草工作,并适时上报。” http://news.sina.com.cn/c/2012-06-15/033924594371.shtml
个人分类: 名人传记|2322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大学的良心 ——记哈佛大学录取招生办公室主任威廉·菲兹西蒙斯
carldy 2012-6-14 10:04
下文出自《中国青年报》,让我们了解一下哈佛大学最高招生长官威廉·菲兹西蒙斯。 http://zqb.cyol.com/html/2012-06/13/nw.D110000zgqnb_20120613_1-12.htm 本报记者 李斐然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6月13日 12 版) 威廉·菲兹西蒙斯 威廉亲笔签发的哈佛本科生录取通知书 哈佛招生办公室的传统“爱的负荷” 哈佛大学招生办公室 威廉和学生整理申请资料 过去40年里,威廉亲手为哈佛大学挑选每一个本科生。可连他自己都觉得讽刺的是,当年他试图敲开哈佛大门的第一个回应,是一句响亮的“不可能”。 那是上世纪60年代,哈佛还被认为是一所“为精英阶层量身定做”的大学。没有人相信穷人家出身的威廉能够上哈佛,连他的老师都拒绝为他写推荐信,并极力劝道:“那地方不属于我们,你不可能融入哈佛的。” 然而他们没有料想到的是,威廉不仅进了哈佛,还留在哈佛,成为招生“最高长官”,并最终改变了哈佛招生录取的面貌,让这所名校从那些不起眼角落里,接纳了更多像他一样被认为“不可能”的人。 “对像我这样背景的人来说,进入哈佛改变了我。而现在,当我知道自己有机会能让哈佛对有才华的人敞开大门——不管性别、种族、经济状况——这是一件让人振奋而有成就感的事情。”威廉·菲兹西蒙斯(WilliamFitzsimmons)这样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 如今,哈佛大学招生办公室已经可以骄傲地在公文中写道:哈佛以能够给予每个人公平机遇为特色。而推动这件事的威廉,也被哈佛老校长盛赞为“大学的良心”。 每年,在超过2000份寄往世界各地的录取通知书上,威廉会一份一份地署上自己的名字,并在其后亲笔写道:“希望你成为我们的一员(Hopeyou’lljoinus)。” 人们追随着他,想要知道,到底什么样的人能够上哈佛 在美国乃至世界各地,很多人都想要认识威廉。《纽约时报》为这位哈佛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开设的问答栏目里,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在两天内发来超过900个问题,导致该栏目不得不连开5期才回答了其中一小部分。 如果能够见到这位“录取之王”,那更是火爆的场面——在一次交流会上,热切的家长挤满了会议室,甚至坐在地板上。他们知道,哈佛大学每年本科生录取率只有5.5%左右,而作为招生主任,威廉至关重要。人们用不同措辞表达了同一个意思:作为哈佛招生录取的最高把关人,你想要什么样的学生? 威廉虽然已经68岁了,但热爱跑马拉松的他有着魁梧的身材,总爱穿着一身笔挺的西装,把金色的头发整齐地梳向脑后。他走到家长中间,看着那些期待的眼睛说:“对不起,其实我们并没有公式化的规则。能够让身边的人变得更好的人,就是我想要的人。” 考过SAT(学术能力评估测试,相当于美国的“高考”),提交申请资料,就可以成为入学申请者。所有申请者资料都要严格按照哈佛大学对于本科生的录取规则进行审查,每一份资料会被分工不同的4个人仔细研读。然后,包括威廉在内的5人评审小组会召开讨论会,每个申请者至少讨论一小时。他们常常在玻璃房间的会议室里,指着投影在幕墙上的申请资料,一直讨论到深夜一点。最后,由评审小组全体投票决定。 录取流程没有例外。不过威廉也承认,如果校友子女申请,他们会“多看一眼”。但是他们所做的,也仅仅只有“多看一眼”而已。 “你所获得的学术成绩很重要,但是我们也会考虑很多其他指标——社区参与、领导能力、工作经验等。”威廉说,“我最期待的是打开每个人的申请文件夹,看到一个个人生故事,它们是如此真实,没有人可以伪造。” 事实上,威廉本人深刻地影响着哈佛的录取。在他的推动下,年收入低于6.5万美元的家庭完全不必缴纳费用。哈佛招生时执行的原则是,不管你是腰缠万贯的富豪,还是急需帮助的穷人,学校只考虑申请者本身素质,不对经济状况予以考虑。 在过去的40年,这位录取官推动了一场哈佛的“革命”:这个曾经几乎看不到女生的地方现在有一半的女生,校园里不同肤色的人也多了起来;大力度的奖助学金政策和公正的招生制度,有效抹平了学生在入学前的差异,让大家站在同样的起跑线冲向未来。 为了“讨好”这位哈佛历史上任期最长的录取官,人们给他寄来各式各样的礼物——饼干和枣泥糕,DIY版的《时代》周刊,还有人送来一个画有自己头像的大圆盘。 在一次校园电视台的采访中,男主持人扬着眉毛打趣问:“说真的,有没有人给你施点美人计?” “这倒是没有,这就是原则问题了。”威廉大笑着回答,“另外,请千万不要再给我寄黑巧克力了,我的家乡的确盛产巧克力,但是这招对录取根本没用。” 对于那些绞尽脑汁吸引录取官注意的学生,威廉建议道:“你不需要去哥斯达黎加,你也不需要去国外做什么轰动的事情,如果去麦当劳打工可以融入社会,这也是个好主意。” 在华盛顿的一次会议上,当一个骄傲的母亲在威廉面前夸夸其谈,称赞自己的儿子“非常积极进取、勤奋好学、有真正的学者风范”时,这位高个子男人只是弯下身,认真地问躲在母亲背后沉默的孩子:“你平时喜欢玩什么?” 去哈佛吧,但是不要丢掉你的灵魂 威廉第一次接触“哈佛”,是在家里那堆摞起来可以当梯子的《世界图书百科全书》里。上中学时,这个“喜欢一页一页细读书”的小伙子翻开了“H”这一册,见到了那个此后天天与他相伴的词条——哈佛大学。 关于哈佛的定义里一下子蹦出了好几个抓住威廉眼球的词组,“那儿看上去是个极其诱人的地方”——这里有“丰富的资源”,以及“来自全世界的教师和学生群体”,是“美国最古老的高等教育机构”…… 然而从街坊邻居口中,他听到的是另一个版本的定义:哈佛是一所“别人的学校”,它属于那些读得起预备学校的富家子弟,“从来不是为我们这种穷人而设立的东西”。 他就读的教会学校的老师甚至告诉他:“哈佛里面到处都是富得流油的势利眼,他们没有信仰,如果你去了哈佛,一定会丢掉自己的灵魂。” 对威廉的家庭来说,哈佛完全是陌生的。他的父母都没上过大学,父亲做过许多份工作,白天开出租车,晚上在橡胶厂上班。不过他们家的生计主要还是靠经营一个加油站及旁边的小便利店。 一家人就住在加油站对面的街道上。在只有两间卧室的狭小房子里,威廉得和3个兄弟挤一间。那时候没有人想到,在这条穷人住的街上会走出一位哈佛毕业生,甚至最终给哈佛带来了改变。 高个子的威廉很有运动天赋,是学校里的曲棍球明星。当时大家对他的最高期待,就是做一名职业曲棍球手。 虽然哈佛大学距离威廉的家只有15英里,但在他看来,却感觉“有半个地球那么远”。他完全不知道15英里外的生活是什么样子。 对这个穷人区的孩子来说,生活就是每天睁开眼睛后,开始为当天的面包而努力。从6岁开始,家里排行老二的他就得“工作”了。他挨家挨户地送过报纸,在加油站帮爸爸给汽车加油,常因为清洗挡风玻璃或检查客人车里的机油而蹭得满脸泥巴。 这个没人管的少年渐渐失去了求学的兴趣。从9年级起,威廉开始逃课,180天的上课时间,他有55天都跟朋友躲在附近的小树林里,无所事事地发呆。 “很显然,我的生活到了一个节点,需要一个改变。”回想起这段时间,威廉说。 高中毕业前夕一次偶然得到的面试机会,让威廉亲身见识了15英里外的哈佛生活。第一次踏进哈佛校园,威廉吃惊地发现了另一个世界:“我觉得这里不是和家里差了15英里,而像是差了3000英里。这里的每一个人都说着一种不同的口音,除了我。” 但是,“也许是因为哈佛承受了太扭曲的偏见,当我真的到达这里后,发现现实中的哈佛并没有那么遥不可及。”他回忆道。 一天一夜的参观改变了威廉对“哈佛”的想象。他在这里结识了“高素质而多样的学生群体”,发现许多人“富有却并不势利”,跟百科全书里所写的一样,这里的确是“一所最古老的好大学”。 回到15英里外的家里,威廉做出了自己的决定:要到哈佛大学读书。 这样的想法“吓”到了他身边的人。“不可能!”连续两位老师拒绝为威廉写推荐信,并且她们极力劝他不要申请哈佛:“你会因为贫穷而被排斥,格格不入,被迫退学,在那个只属于富人的地方,失去自己的灵魂。” “就像是每一个青春期的叛逆少年,当时的哈佛对我来说就像是禁果,越是这样,我的好奇心就越是促使我前进,去看看它到底是什么样子。”威廉说。 他说服了历史老师罗伯特·奥布莱恩为自己写推荐信。最终,他凭借自己优异的成绩和突出的曲棍球特长,同时被布朗大学、波士顿大学和哈佛大学录取。由于他在学业和运动方面表现出的天赋,哈佛甚至慷慨地给予他在当时凤毛麟角的奖学金。 威廉要去“不属于自己的哈佛”了,“为了这个,让曲棍球变成生命第二重要的东西也值得”。事实上,直到今天,他在当地冰上曲棍球锦标赛上创下的救球最高记录,还无人打破。 在他踏上行程之前,奥布莱恩叮嘱他:“你将会在哈佛学到很多东西,但是要记住,你也完全有资格,去教教那些人一招两招的。” 这位老师还送给他一个装裱起来的纪念框,上面写着一句拉丁语:“IllegitimisnonCarborundum”。大意是“不要让痞子把你打败”。 最重要的是如何在哈佛这种地方,继续做我自己 在威廉还没搞明白“痞子”指的是哪些人的时候,他先被这个陌生世界吓了一跳。当他把行李箱搬进门,他对新学期的第一个念头是:“我好像是到了另一个星球旅行。” 这个1962级哈佛新生被眼前的一切震撼了——跟自己住了18年的小屋不同,这里宽敞豪华的餐厅里摆着闪亮的餐具,学生休息室里铺着木地板,墙上挂着镀金边框的画像,伸手可及的地方都是皮质家具。 与他一同到达的同学们穿着时髦的服装,相互打量着彼此昂贵的花呢夹克、丝绸领带和驼绒大衣,学生聚会的地方就像是一场时装展览秀。 在这一堆衣着华丽的富家子之中,威廉像是来自外星的生物,身上还穿着高中时候的卡其布外套,衬衣用的还是早已过时的按扣。当他的同学们讨论出国旅行见闻时,这个加油站小子能说出来分享的最遥远的一次旅行,只是去纽约市看自由女神像。 威廉发现,自己的女性同学少得可怜,大概只有八分之一的比例,更不要说不同肤色的少数族裔了。 与此同时,他也开始明白为什么他的老师会口口声声宣称这里“会让人失去灵魂”。威廉清楚地记得,有一次,他的同学小心翼翼地走到他身边,扭着脖子斜着眼,向他的衣服里面看,想要瞥到标签。 “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如何在这里保持我的身份,继续做我自己。”威廉说。 当同学们在那些会费昂贵的学生俱乐部畅谈未来的时候,威廉也开始寻找自己的立足点。他加入了曲棍球校队,代表学校打赢了几场比赛。虽然据高中老师的回忆,威廉入学的愿望是要做一名牙医,但进入校园的威廉涉猎很广,他选修了人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获得社会关系专业学士学位。 在他的室友迪伦的记忆里,威廉不是出现在图书馆,就是在去打工的路上。虽然赢得了奖学金,但是为了支付学费和教材费,威廉每个星期工作12个小时,打扫宿舍和办公室。尽管如此,他还是在时间上领先于自己的同学,在大四一开始就完成了自己的毕业论文。 “我以为他毕业之后一定会成为一个商人,因为他满脑子都是新奇的想法,总能用与众不同的视角看问题,一定能抢得先机,大赚一笔。”他的同学约瑟夫·奥唐纳说。 但威廉的选择又一次出乎人们预料。他在教育学院办公室打扫卫生时,偶然从地上捡起一份该学院的招生简章,从此开始在教育学院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 连威廉自己都没想到,录取官会成为他的终生职业。毕业前,他“跟每个普通学生一样,四处发简历,找工作”,他原本觉得,“最好是当个教授,当然干点别的也可以”。 最终,威廉被他的导师乔治·戈尔瑟斯所描述的“大学录取官”工作迷住了—— 在这里,你能够用独一无二的方式了解世界和人性,到各地去亲身感受学校和社区,跟不同教育者、家长和决策者交换意见; 每年,你可以通过阅读申请资料,看到数以万计的人生故事,参与录取决策,毕生追踪学生的足迹。 从1972年开始,威廉正式进入哈佛大学招生办公室工作,并于1974年开始担任招生负责人。 “那时候,我被这份工作背后无穷的机遇迷住了。”威廉说,“想想看,你可以为身处世界某个角落的学生带来一次改变命运的机遇,为那些适合的人打开哈佛的大门,让他们能够享用这所大学所能提供的资源,因而有更好的机会把世界变得更好。这真是一份令人着迷的工作。” 撼动美国高校录取制度的变革 1986年,威廉升任招生办公室主任,兼管奖、助学金事宜。这是一个显赫的职位,人们用等同于哈佛法学院、医学院院长的头衔来称呼他。威廉终于有机会开始推进自己筹划已久的改革——中止哈佛大学的提前录取制度。 用哈佛前校长德里克·伯克的话来说,这项制度“让占优势的人占尽了便宜”。它大大增加了富裕学生的录取机会,是富裕家庭通往名校的“便捷门”。 威廉决定要关上这扇门。 然而说服人们废除这项已实行数十年的制度十分困难。直到2006年,伯克校长才终于宣布,哈佛愿做全美第一个彻底取消该制度的大学:“总要有人先出头。不管前面多少危机,我们都要迎难而上。” 这一决定震惊了美国教育界。斯坦福大学形容其为“大胆的壮举”,麻省理工学院招生主任得知后惊呼“哇,太棒了”,而美国游说机构“教育管理”的执行理事说:“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听到时我眼里含着泪水,几乎要哭出来了。” 威廉极力呼吁其他大学也参与进来,结束这种并不能让人人平等受益的制度。可是,跟随其后做出这项“勇敢的决定”的,却只有普林斯顿大学等少数几所学校。大部分名校的回应是:哈佛很勇敢,至于我们,还要多方面谨慎决断。 在艰难中坚持了5年后,哈佛大学于去年宣布,恢复提前录取制度。但正如美联社的评论,威廉主导的这项改革“撼动了美国高校录取制度”,从而让更多人有机会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在打破特权的同时,威廉在任的第二把火,是建立起更为有力的、覆盖面更广的奖、助学金制度,给予贫困家庭更多补助,并每年指派40多名录取官,飞往美国乃至世界各地,让那些受困于“不可能”的年轻人——从美国阿巴拉契亚山区牧羊人的女儿,到缅因州卖龙虾的老板之子,甚或是中国青藏高原的藏民——意识到自己有机会改变人生。 曾与威廉一起外出招生的同事萨利·多纳休记得:“即便语言不通,他也能很快跟人熟起来。”在西藏,藏族人端出牦牛奶和牛舌头,当多纳休还拧着眉头在犹豫要不要吃的时候,威廉已经一饮而尽,边吃边笑着跟身边的藏人比划着,请他教自己几句当地话。 在哈佛录取官到来之前,鲍勃·吉亚尼诺拉辛一直觉得自己“不是哈佛那块料”。他毕业于几乎没有哈佛校友的高中,是家里第一个上大学的人,“哈佛对我和我的家庭来说,就像外星人的故事一样。但威廉让我觉得,像我这样的人也能在那里活下去。” 尽管已经毕业近20年了,鲍勃还清楚地记得入校第一次见到威廉的情景:“他对我而言就像神一样。我一见到他,就被他百科全书般的记忆力震惊了。” 那次见面时,威廉热情地向鲍勃打招呼,如数家珍地说着鲍勃的故事——他的推荐信里的评语,他高中时曾在某栋教学楼参加的某个活动……鲍勃意识到,威廉在录取通知书写的那句“希望你成为我们的一员”,并不是一句空话。 “从那一刻开始,我就成了威廉的信徒。”鲍勃说,“连我自己都记不清楚教学楼的名字,我猜就算是我高中的老师也未见得能说得出我的故事,但是威廉却一点儿不落全部记得!” 每到招生季,威廉就会坐在堆成小山一样的桌子前,像阅读百科全书那样认真研读申请者的材料。有时候记者来采访他,他要从几乎高过脑袋的材料里探出头来,才能回应道:“什么事?” “跟我们打高尔夫球的时候,他还随身带着100份文件夹,这是他生活的全部,他认识每一个孩子。”威廉的同学奥唐纳说。 威廉不仅认识每一个由他录取的学生,还在默默关注着他们。这个当年被同学偷看衣服牌子的校友,为他的学弟学妹们设立了一项“秘密基金”。 这像是一个神秘组织,由威廉所指定的助学金工作人员秘密操作。他们有一份保密名单,上面是家境贫寒学生的通讯方式。当这些学生遇到说不出口的窘迫时,威廉的秘密组织就会出动,给他们寄去礼物——一张校园新年音乐会的门票、一张突发急病需要的支票、一套面试需要穿着的正装、一件冬天保暖的外套,甚至是一张回家的机票…… 一切都是秘密的,没有人公开发送名单,不涉及自尊问题,这就是从不露面的威廉,送给每个哈佛贫困生的礼物。 从这些学生的人生故事里,我看到未来的样子真不错 其实,不管家庭背景如何,每个走进哈佛的学生,都会收到来自威廉的礼物。 其中一项礼物,是一笔资助“间隔年”的奖学金。威廉鼓励新被录取或者刚毕业的学生申请,拿着这笔钱,用一年的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比如到全世界旅行,去接触完全不同的人生。 就是这样,哈佛数学系的安德里安·斯博恩从美国飞到了中国,在清华大学的校园里学习太极,赶着高峰跟中国的上班族一起挤地铁,看着为这座城市修建地铁的工人跟高楼里走出的白领站在一起穿越斑马线。一旦有机会,他还会向每个愿意聊天的人询问:“关于中国高考,你能跟我说说你的经历吗?” “尽情地去玩耍吧,去看看世界的样子,不要一心做个‘补习战士’,我可不希望你们的引擎在到达哈佛大门前,就已经耗得没油了。”威廉说,“也许你会在这一年发现你的‘人生节点’,从而更明确回到哈佛后,你想要得到什么。” 威廉记得,虽然父母都没有上过大学,但爸爸却喜欢在便利店里举办聚会,让来自各行各业的顾客,跟家里的孩子分享他们的人生故事。就在那里,小威廉认识了弗拉门戈吉他手、昆西造船厂的工人,还有一个外号“鱿鱼”的卡车司机,他能够绘声绘色地讲自己在海军的故事。“在这里我看到了社会的不同横截面,丰富并且真实。”威廉回忆道。 进入哈佛读书后,当教室里开始讨论失业、福利政策、医疗改革甚至公共交通政策时,他发现,“只有经历过交通堵塞的人才明白交通政策的问题”,“衣食无忧的富家子对每日不能糊口的人生一无所知”。 “哈佛力图培养世界的未来领袖,而我知道,未来领袖应该体验过不同的生活状态,了解不同的人生。”威廉说。 “在哈佛,我不知道谁是贫困生。每个人的生活都差不多,一样读书,一样旅行。我们唯一的不同,大概只在于接下来,你要选择什么样的人生。”安德里安说。 威廉曾表示,自己作为录取官,最开心的时刻,是打开申请者的资料文件夹,翻开里面的人生故事的那一刻。“在这里,你看到27000个申请者的真实生活故事,他们的初中,他们的家乡,他们的祖国,他们的爱好,他们遇到的挑战和对策。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未来。不瞒你说,从这些学生身上我看到,未来的样子真不错。” 他重新定义了哈佛大学 每到3月底,整个哈佛招生办公室就会全员出动,从扎着领结的招生负责人,到穿着运动T恤的学生志愿者,大家排成长队,接力将一箱箱的录取答复邮件从办公室搬运到邮寄卡车上。 这是招生办公室的传统。威廉给这项声势浩大的体力活儿取名叫“爱的负荷”。虽然网络时代录取工作只需要鼠标点击“发送”键,但威廉坚持延续这项搬运传统,让每个参与录取招生的工作人员,都亲手掂量一下手中沉甸甸的信件——因为在邮件的另一端,数万名学生和他们的家庭,正在期待着这则庄重的回复。 “回顾这么多年来哈佛的改变,景象实在令人振奋——这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女性、少数族裔学生,以及原本人生轨迹在另一端的人们。”威廉说,“能够在过去几十年参与到这场录取改革,把更多的人拉入可以实现梦想的行列,我感到很荣幸。” 如今哈佛的定义,也早已跟小威廉在百科全书中看到的不同了。哈佛大学官方招生网站写道:“成立于1636年的哈佛大学,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所高等教育机构,她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革。现在,她的学生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她的研究机构拥有无可比拟的丰富资源,她所提供的全面奖助学金制度可以让每个人享受这些优势,体验更好的本科生活。” “威廉改变了人们对哈佛的看法。”前校长伯克这样评价威廉,“对于哈佛,人们有种印象,这里是所精英大学,到处都是来自富人家、上得起预备学校的书呆子。但威廉却成功地打破了这一禁锢,让你发现这么牢不可破的制度下,还有人能顶着重重压力,生生闯出一条路。” 美国媒体也评论说,“威廉重新定义了哈佛大学”,这位被前校长称为“哈佛大学的良心”的人,同时也是“整个美国大学招生录取界的良心”。 如今坐在红砖楼的招生办公室里,说起校园里不同肤色、不同口音、不同背景的学生群体,威廉感慨说:“现在的哈佛和当年不同,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丰富多样。”但他还会调皮地补充一句,“比如,过去我就从来没有想过,有人冬天可以连袜子都不穿。” 在他从事录取工作以前,他的导师戈尔瑟斯曾半开玩笑地“警告”他:录取招生工作有一个巨大的缺憾,因为这一切都太令人着迷了,时间会过得飞快,你可能感觉只是一眨眼的功夫,醒过神来却惊讶地发现——什么,30年过去了? “事实证明,他说得不对。”老威廉说,“到今年7月份,我就在这个岗位上工作整整40年了。” 当然了,威廉40年的坚持也“得罪”了不少人。校园电视台采访他时,男主持人忿忿地抱怨:“嘿,哥们,咱们说点实际的,难道你就不能给我们多招几个漂亮姑娘吗?艾玛·沃特森,演‘哈利·波特’电影的那个,漂亮、大牌,要是招她来,你不也省得满世界跑去宣传招生吗?” 威廉仰着头哈哈大笑,十指交叉,认真地看着对方的眼睛,回答道:“可是我只看才华(Talent,onlythatmatters)。”
个人分类: 千里旅行,万卷阅历 Travelling and reading help yo|318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烟草院士”研究成果被控烟人士指为骗局
lrx4444 2012-5-31 18:06
2011年12月15日 04:34 来源:中国青年报    新增院士名单公布后,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就想给中国工程院提意见。“院士是科技界最高学术称号和最高荣誉称号,他(她)的工作应该是利国利民的。一个建立在虚假命题上的研究者,一个帮助销售死亡的技术人员,怎么能当院士呢?”他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烟草院士”的出现不仅是控烟失败的表现,更是科技界的遗憾。   陈君石说的是谢剑平。谢剑平身为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副院长,主攻方向号称是卷烟“减害降焦”研究,以开发出“神农萃取液”而闻名。此前他已经两次递交院士申请,连番落选,这一次终于得偿所愿。但红榜发布之日却波澜陡起,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控烟办主任杨功焕和打假人士方舟子等纷纷指出该结果的不妥。   对此,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在回答中国青年报记者提问时称,院士的选举卫生部无从置评,但是中国控烟履约工作确实任重道远。 “他的研究就是一个骗局”?   吸烟和二手烟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目前,我国每年死于吸烟相关疾病者达120万人。吸烟带来的社会成本,已使烟草业的“净效应”成为负值。因此,烟草控制成为民心所向、大势所趋。然而,烟草企业却不甘心退出舞台,不断推出新花招、新把戏来蛊惑人们。降焦减害乃是其中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几年前就做过针对性的披露。   国际防痨和肺部疾病联合会高级项目官员甘泉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称,上世纪50年代,西方卷烟公司推出了“低焦油”、“淡味”卷烟,其名称来自于吸烟机器测试时输送的焦油和尼古丁较低。“但这是烟草商故意设计了这些卷烟,在测试时释放较低的焦油,但他们完全知道这些机器测试指标并不准确反映吸烟者实际接受的焦油和尼古丁。”1977年“万宝路”公司内部数据显示,烟民实际焦油摄入量比机器测试数据高3倍。   甘泉也曾亲自做过相关实验。他分析了中国成年男性吸烟者的尿液,并且比较了吸不同焦油含量卷烟的吸烟者喷出的烟草烟雾中的尼古丁副产品和致癌物质。结果表明,吸烟者尿液中发现的尼古丁副产品和致癌物质含量没有因为所吸卷烟的焦油含量而有所不同。实际上,其中一种有害致癌物质(亚硝胺代谢物)含量反而随着所吸卷烟焦油含量的下降而上升。   “市场上销售的低焦油卷烟并不比普通卷烟危害低。吸烟者的补偿方式是更用力地吸‘低焦油’卷烟。”他说。   杨功焕则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表示,谢剑平的主要“贡献”是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卷烟“减害降焦”法,并引入中草药,选择性降低烟气有害成分,研制开发“神农萃取液”。在神农烟科的网站上明确写道:“低害卷烟的第一个充分条件永远是消费者喜爱它的口感与烟香,因此,‘口感第一,低害第二’始终是我们研制开发‘神农低害卷烟’的原则!这不是再明白不过了么?他的研究就是一个骗局。只是为了推销更多的烟草而已。”   她还注意到,“五叶神”品牌卷烟选用的“神农萃取液”。按照公开的数据,五叶神在1999年的销量不到1000箱,在获得此成果后,2001年达到1万箱,2004年为13万箱,销售额30亿元。连国家烟草专卖局局长姜成康都赞叹:一项技术救活了一个企业。“这是谢教授研究成果推广的结果。”   方舟子在微博上列出了《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条文:“烟草制品使用‘低焦油’等词语属于虚假、误导、欺骗。吸极低焦油、低焦油卷烟患肺癌死亡的风险和吸中度焦油卷烟一样。”对于谢剑平的创新研究——在卷烟中添加中草药,选择性降低烟气有害成分,他更不留情面:“降焦本来就够骗人的了,这中草药减害就更害人了。” 服务纳税大户就该在工程院授勋吗   “烟草院士”争议出来后,参与院士投票评选的魏复盛院士回应公众的质疑称:一、谢剑平研究“降焦减害”对控烟作用很大,他获得过国家发明奖;二、烟草行业是我国的纳税大户,烟草税收对国家建设有重要作用。从这一点看,国家还是需要烟草行业的,控烟是个逐步的过程,“降焦减害”是解决吸烟问题一个必经的阶段。   对此,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许桂华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烟草行业的确是我国的纳税大户,去年税利达6000多亿元,从2000年至2010年间税利增长5.7倍。   “说到底,烟草业的每一分钱都是靠牺牲公众健康获得的。”他说。   此前,由杨功焕和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共同牵头的一项研究表明,虽然烟草制品能够带来巨额利税和庞大就业,但是它造成的健康危害以及由此产生的经济损失更大。“毫无疑问,烟草业是得不偿失的黑色产业,现在哪怕仅仅从经济角度算账,也是如此。”杨功焕说,用烟草业是纳税大户来证明谢剑平当选有理,明显找错了论据。 什么样的人才能当院士   在中国工程院的网站上有一封“致2011年新当选院士的信”。信中提到,“中国工程院要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关键是要建设一支素质高、学风正、品德优的院士队伍”——继续弘扬科学精神,以身作则,努力成为科学道德建设的模范,唯真求实,力戒浮躁,淡泊名利的身体力行者;在各方面严于律己,主动听取并正确对待各种意见,自觉接受群众、单位和社会的监督。   在陈君石看来,“烟草院士”的出现显然违背了上述原则和精神。降焦减害早已为国内外实验和事实证伪,那么,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功勋”,如同建立在黄沙之上。以此“功勋”博取院士之名,更是荒谬。他建议中国工程院慎重考虑公众的意见。   另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前卫生部长王陇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谢剑平的当选,说明院士评审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   他说,院士评审是一种业绩评定,且是国内最高的业绩评定,不能够和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相抵触。《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由世界卫生组织制定,2005年8月经人大批准,就和我国法律法规一样具有法律效力。这个公约明确指出,不得以任何虚假、误导、欺骗的手段推销烟草制品,包括“低焦油”、“淡味”、“超淡味”等。   “院士的评审程序、原则等也存在许多问题,很多情况下是‘外行评内行’,根本不了解有些行业。现在评院士都是学部来评,而学部里边有很多专业,很多信息,相互间还不能沟通。比如评审牵扯到健康问题,就应该和医药卫生学部进行沟通,起码不要出大的问题。所以我觉得,我们评奖、评院士的程序需要进一步完善。”王陇德说。   据悉,谢剑平所在学部,在工程院九学部中规模最小,除资深院士外,剩余34人,只需2/3投票通过即可,相比其他学部更易当选。同时,该学部大部分为环境、气象、海洋等领域专家,与烟草科技相距较远。   目前,中国工程院除了副院长旭日干发表的“两轮投票选出来就是有道理的”言论外,尚无其他说法。当事人谢剑平始终沉默着。   本报北京12月14日电 http://www.chinanews.com/jk/2011/12-15/3532880.shtml
173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青年报全文刊发温家宝总理在中国地质大学的讲话
热度 1 Gibson 2012-5-29 13:58
中国青年报全文刊发温家宝总理在中国地质大学的讲话 在中国地质大学的讲话 温家宝 (2012年5月19日晚,武汉) 同学们好! 老师们好! 我在北京地质学院学习近8个年头。毕业以后,我时常想念我的母校。今天能回到学校看望大家,觉得像回家一样,心里特别高兴。 先讲一件事情,就是晚上《新闻联播》播发了我们学校登山队攀上珠穆朗玛峰顶峰的消息。我向学校表示祝贺,向登山队员表示祝贺。 我想,大家一定非常高兴。这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那就是只要不畏艰苦和挫折,就一定能够达到光辉的顶点,这应该是我们的传统。 一 担任领导工作以后,我一直没有忘记对科学的关注,直到最近我还在思考地球科学的发展方向。上个月,我到冰岛考察火山和地热,在赫利舍迪地热电站与数十名当地地质工作者和联合国大学地热学院的学生座谈,当时我讲了我多年思考的地质科学的研究方向。我把它概括为六点:第一,地球、环境与人类的关系。如果再大一点,还应该包括天体。第二,地质构造,特别是板块运动给地壳带来的变化。第三,矿产资源和能源,尤其要重视新的实践与理论。地质科学要同经济、社会、环境紧密结合,主要表现在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和节约资源,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有两件事情可能大家注意到了:一是我国地质工作者最近在内蒙古煤田勘探中发现铀矿与煤共生。过去我也很关注煤层里经常含有铀、钍、锗、镓、铟这类稀有和放射性元素,但是煤层中的大型铀矿还很少发现。二是页岩气的发现和开发。应该说我们在这方面起步晚了一点,在开发实践上落后了一些。有人说,页岩气的开发与利用可能改变世界能源格局。美国页岩气开采已经到了实用的地步。一些天然气很丰富的国家由此感到忧虑。我们国家具备页岩气的储存和开发条件,但是它的开采技术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管道输送的要求是很高的。在矿产和能源开发利用的理论和实践上,不要局限于书本,而要不断地探索新的实践和理论。第四,地质灾害与防治。这已经成为涉及人民利益的重大问题。从汶川大地震到舟曲泥石流,无一不与地质灾害有关。但是有效的预报、预防和治理,我们还差很多。在指挥汶川地震抢险的过程中,我对此深有体会。在舟曲发生泥石流以后,我又认识到,从甘肃到四川直至云南,这一带由于地质构造等原因造成岩石的崩塌,再加上多年的冲积物堆积,有许多冲沟都有突发泥石流的危险,必须提早预报、提早防治。第五,现代科学在地质学的应用。我上大学的那个时代,从大的方面讲,地质学的综合性主要表现在地质学与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的结合,地质勘查工作运用遥感、测试、钻探、掘进等技术手段。现在看来不够了,它要涉及天体、地球、环境、生物的变化和相互作用,以及信息、航天、海洋、生命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第六,地质科学要开发新的领域。过去讲微观,小到原子、分子,现在不够了,要研究粒子。过去讲宏观是由地壳到地球深部,现在也不够了,宏观要研究天体,大到宇宙。过去讲古生物只研究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现在还要研究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人、环境、地球、天体构成一个整体。因此,我主张地质学专业要开一些新的学科,比如气候学,特别是古气候学。刘东生老师在研究黄土成因的时候就大量利用气候学的原理,他对我讲,当时西南联大地质专业的课程中就有气候学这门课。 我之所以跟大家讲这么多,就是想说明只要有地球存在,只要有人类存在,只要人类在发展和进步,地质学就不会枯竭。地质学不是一门简单的科学,而是一门深奥和博大的科学。有志的青年们要为这门科学而献身,利用这门科学为祖国和人民造福。 二 我是1960年进入大学的,在学校期间就很热爱地质科学。除了书本知识以外,我曾钻研过河流走势的变化和它的力学原理,还研究过磷矿,特别是北方磷矿的成因。那不是老师布置的,是我课外涉猎的。我上大学时,构造学主要是地槽-地台学说。工作以后,自己开始研究地质力学。当板块学说出来以后,我又努力学习板块学说。我觉得一个科学工作者,思想应该是开放的,而不应该是禁锢的。他只承认规律和真理,而不屈服于任何权威。一所学校最重要的还是要倡导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青年学生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这是最宝贵的。我在地质科学研究中遇到问题总是要问一个为什么。这也就养成了我在从事其他工作时从不迷信、不盲从,总是通过自己的探寻,永不停息追求真理的脚步。 热爱科学,追求真理,是母校给我的。我们有许多老师和同学就是这样做的。因为地球太大,宇宙更大,自然是千变万化的,它处在变动之中。人类和社会也不会终止,它处在发展变化之中。这是一个道理,这就是科学精神。 母校又给了我克服困难的勇气。我上大学以后,第一学期就染上了肺结核。当时学校让我住一个隔离室,不能上课,但是我靠自己的学习和钻研,在没有听课的情况下,那个学期的所有课程,包括最难学的《结晶学》,都得了优秀。以后我坚持锻炼,从不畏天命,因此我又争取到每天四小时上课时间,然后是八小时。直到毕业的时候,我终于摘掉了肺结核的“帽子”。 参加地质工作以后,要爬山越岭。我在祁连山工作,祁连山主峰在5000米以上,我从事祁连山腹地的填图工作就在祁连山主峰。每天早晨吃过饭以后,我带一个馒头上山,饿了就地捡一点干柴,把它烤一烤吃了,捡不到柴就把它带回来,因为太凉吃不下,晚上就吃一碗面条。从早晨出发到工作地点,一路爬山到下午两点钟,可是还有一二百米要上,要定个点。我总是坚持爬到工作地点,画好素描,填好图,做好记录才返回。我从来没有因为图省事而定过“遥控点”。下山还要背着一包石头,累了不敢坐下,就在山边上靠一靠。回到住地,经常天已经黑了。即使是在恶劣的环境下,我总勉励自己,人要有甘愿吃苦而毫不叫苦的精神。只要努力,不畏艰难,不怕挫折,总会进步。 我有过几次很危险的经历。一次在祁连山主峰,那一夜大暴雨,逼得我们半夜搬家,大家总是先抢资料,后搬帐篷,然后再搬自己的行李。第二天一看,沟里大水冲下来的滚石比人还高,连骆驼都砸死了。还有一次过疏勒河,河中间水流湍急,我死死地抱住牦牛的脖子,整个身子都浸在水里,就这样过来了。 我跟青年们讲这些,就是说吃苦可以锻炼人,不仅磨炼一个人的性格,而且能造就他的精神。我常思考,对待任何工作,如果你能担起来,你就勇敢地担起来,不怕任何困难,甘受任何打击和委屈,一定要把工作做好。今天,当面临巨大的思想和工作压力时,我仍然用自己瘦弱但坚强的身躯担起了一切,从不把困难留给他人。这种精神也是母校给我的。 三 我上大学以后,开始更多地思考社会和人生。除了学好专业以外,我大量地阅读历史、哲学、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书籍。我一心想为人民做好工作,作为一个热血青年,当时我想得最多的是要和人民在一起。母校给了我这样的环境和条件。1963年、1964年我分别在湖北和河南,也就是秦岭和嵩山进行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那时我吃住都在老乡家里。除此之外,我们经常到农村参加劳动。我还利用假期到农村去,和农民生活在一起,吃一锅饭,睡一个炕上。我利用这个时机了解群众,懂得他们的思想、感情,学习他们的可贵品质。 在地质队工作,那也是在最基层,周围都是农村或者牧区,我交了许多农民和牧民朋友。有时我看到农民为了买酱油和盐跑很远的路,拿几个鸡蛋来到地质队换钱,心里感到格外的沉重。我觉得我们国家太贫穷了,我们的人民太苦了,我下决心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人民。对人民的深厚感情,是我献身人民的世界观形成的基础。在担任领导工作后,我几乎走遍了全国的农村,特别是贫困山区,盘坐在农民家的土炕上和他们促膝交谈。我跑了许多的企业、矿山、油田,也下过矿井,到矿工居住的棚户区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1998年抗洪抢险时,我曾十三次到抗洪一线指挥,八次到荆州,指挥荆江大堤抢险。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我十多次到灾区指挥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现在我还有这样的习惯,因为工作忙,每当周六或周日就下基层,我感到和人民在一起非常亲切。 我了解基层、了解农村、了解人民的疾苦与忧乐,心里一直装着人民,为改变他们的境遇而努力工作,这就是为什么我担任领导工作以后能够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下决心推动取消几千年加在农民身上的农业税,推进九年制免费义务教育,建立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思想根源。因为我知道,一个领导者如果不懂得农民,不懂得农村,就不懂得中国的国情;不懂得占全国大多数人口的穷人,就不懂得政治,也不懂得经济。作为人民的政府,一方面要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要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这就是我们的目标。 我希望同学们在校学习的时候,就要树立远大理想,把今天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练就本领,将来为人民更好地工作。 母校培养了我,我铭刻在心,时常牢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要用我自己工作的成绩来报答母校,决不辜负母校对我的期望,让母校永远记得他是一个优秀的学生。 谢谢大家! (全文转摘于《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5月29日01版))
1595 次阅读|2 个评论
CUAA-中国大学校友捐赠排行榜
冯用军 2012-5-24 21:09
一、曹林在《中国青年报》发文称:可惜的是,在我们主流的大学评价中,找不到“校友捐赠排行”这一项。 看了下面的这个调查报告,只能说明,这位曹林是多么的愚昧无知、眼光狭隘和说话不负责任! 二、南京大学校庆时,有一位校友向母校捐出3亿元建工学院时,我觉得,南大为110周年校庆做了那么多广告,远没有这个事实更有广告效应。也因此,当前年看到毕业于国内某高校、后到耶鲁读书的毕业生张磊,高调宣称向耶鲁捐赠888.8888万美元,称“耶鲁改变了我一生”,却没有捐给国内母校时,我觉得没什么比这件事更让国内这所学校引以为羞。 看了上面这一段话,你就应该会知道,什么是中国大学的“八荣八耻”,校友才是大学的未来! 2012年1月9日,中国校友会网最新发布《2012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这是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连续第10年发布中国大学排行榜。报告显示,北京大学问鼎2012中国大学排行榜榜首,这是北大连续第5年蝉联中国大学排行榜榜首;清华大学居第二;复旦大学升至第三;浙江大学列第四;上海交通大学居第五;中国科技大学进入前十强;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和海南大学三亚学院名列中国独立学院前三甲;北京城市学院、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和仰恩大学位居中国民办大学前三名;报告公布了2012中国一流大学名单,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和台湾大学等两岸四地41所大学入选。 今年的报告中最令人关注的是,1990年至2011年北京大学获校友捐赠全国最多,高达12亿;浙江大学3项中国大学校友捐赠纪录被打破;北大校友黄怒波豪捐10亿,打破浙大校友段永平捐赠最高纪录;清华大学创校友捐赠率全国第一,千万级以上捐赠校友人数全国最多,2010年年度捐款率为30.7%,已达欧美世界一流大学水平,“校友捐赠率”将纳入中国大学排名;“ESI论文”和“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首次纳入大学评价指标,引导大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2012中国大学ESI-TOP论文排行榜清华、北大和中科大居前三甲。 北京大学获校友12亿捐赠全国最多,打破浙江大学三项校友捐赠纪录 校友是大学最杰出的产品、最得意的佳作、最自豪的财富;“校友捐赠”是欧美世界著名大学的常态,是对大学教育成果的重要检验,已成为评价世界一流大学和检验校长执行力的重要标准。自2010年起,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已经连续3年发布“中国大学校友捐赠排行榜”,上榜的捐赠人必须是我国大陆地区大学的校友或教师,其中,“大学校友”是指我国大学1952年(含)以后毕业或就读过的学生,且单笔金额在10万以上的大额捐款;“教师”是指大学现任与曾任教师,对捐赠金额不做限制,校友捐赠数据调查时间截至2011年12月20日。 报告显示,1990年至2011年,中国大学共接受校友捐赠金额合计52.27亿;其中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累计接收校友捐赠均超10亿,双双打破浙江大学保持多年的中国大学校友捐赠最高纪录;其中清华大学千万级以上捐赠校友人数全国最多,高达15人,这说明清华大学教育质量和理念得到了校友广泛认可和肯定,结合清华大学创造的30.7%的全国大学最高的校友捐赠率,可以看出,清华大学是我国大学中校友认可程度最高的大学,为全国高校作出表率。统计显示,累计接受校友捐赠在1亿元以上的大学有10所;获校友5000万以上的大学有14所,累计在1000万以上大学有51所。 结果显示,1990年至今,北京大学累计接收的校友捐赠总额最多,高达12.41亿元,雄居中国校友会网2012中国大学校友捐赠排行榜榜首,校友捐赠金额比去年增加9.25亿,创中国大学校友捐赠最高纪录。清华大学校友累计捐赠10.74亿,名列第二;浙江大学获校友捐赠5.53亿,位居第三,名次比去年下降两个名次;中国人民大学校友捐赠2.63亿,列第四;武汉大学校友捐赠2.05亿,升至第五;华南理工大学校友累计捐赠1.34亿,上升至第六;厦门大学校友捐赠1.08亿,名列第七;中南大学获校友1.07亿捐赠,居第八;南京大学校友捐赠1.05亿,列第九;西北工业大学校友累计捐赠1.01亿,位居第十。 位居中国校友会网2012中国大学校友捐赠排行榜前二十的其他大学依次是暨南大学、天津大学、中山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和山东大学等院校,校友累计捐赠额均在3000万元以上。校友累计捐赠金额在1000万以上的大学有54所。从捐赠校友和教师的毕业与工作时间来看,90%为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毕业的校友,他们累计捐赠金额占全部总数的96%以上,可以说榜单基本上反映出我国大学改革开放以后毕业校友和教师的职业发展成就和捐赠状况。 2011 年浙大校友“后劲不足”,拱手让出中国大学校友捐赠冠军宝座 报告显示,2011年度我国大学接收国内外校友捐赠款物共计21.45亿,是2010年度的2倍多,占1990-2011我国大学校友捐款总额的41.01%,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接收校友捐赠最多的一年,开创了中国大学校友捐赠的新纪元。其中,北京大学成为2011年度中国大学校友捐赠的最大赢家,新增校友捐赠9.25亿,雄居全国大学首位;其中,北京中坤投资集团董事长、北大校友黄怒波一人就捐赠价值9亿的资产,也创下中国大学校友捐赠的单笔最高纪录。清华大学新增校友捐赠4.68亿,其中上亿校友捐赠有2笔,1000千万以上捐赠有11笔,是我国2011年大学校友大额捐赠笔数最多的大学。 与北大清华相比,2011年浙江大学校友的大额捐赠相对较少,新增校友捐赠2330千万,“后劲不足”差距被拉大,拱手让出保持了2年的中国大学校友捐赠的冠军宝座。值得关注的是,武汉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以校庆为契机,学校领导和全体师生校友共同努力,赢得了事业成功校友的大力支持,实现了校友捐赠总额的大幅增加。其中武汉大学新增校友捐赠1.71亿,华南理工大学新增校友捐赠8700千万,也使得两校超过众多名校,跨入中国校友会网2012中国大学校友捐赠排行榜十强。 “造富能力”决定大学的“校友捐赠能力” 分析发现,上榜大学均是我国办学历史悠久、办学水平一流、办学特色鲜明、社会声誉较高、校友服务水平较好的大学,而大学的“造富能力”与校友“创富能力”是影响大学“校友捐赠额”的关键因素,造富能力强的大学才可能培养出更多创富能力强的校友,校友的“母校情结”才浓。我国资深大学评价专家、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首席专家、中南大学蔡言厚教授指出,对比中国校友会网“2011中国造富大学排行榜”和“2012中国大学校友捐赠排行榜”上榜高校可以看出,在“大学校友捐赠榜”上靠前的高校往往也是“中国大学造富榜”上靠前的院校,北大、清华和浙大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多的校友捐赠,更多原因在于三校较强的“造富能力”与校友“创富能力”,当然也与三校较好的校友服务有关。 清华大学校友捐赠率全国第一,“校友捐赠率”将纳入中国大学排名 校友捐赠是欧美世界著名大学的常态,是对大学教育成果的重要检验,已成为评价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准。校友捐赠涉及校友捐赠额和校友捐赠率两个重要方面。在美国不少名校校友捐赠率为 30%~40%,普林斯顿校友捐赠率排名第一,高达61%,哈佛大学的校友捐赠率为48%;美国诸多名校的年度收入当中校友捐赠甚至占据相当大比例,接受捐赠是美国名校保持教育领域领先地位的重要原因。资料显示,在我国高校中,清华大学校友捐赠率全国高校最高,2010年校友年度捐款率已达30.7%,已达欧美世界一流大学水平,然而中国大学的校友捐赠率平均还达不到5%,与美国相比差距如此之大,值得深思。 为引导中国大学树立校友捐赠文化、激发大学校友的捐赠热情,促进学校和校友之间的良性互动;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将参考《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大学排行榜评价指标设置,在2011年将“校友捐赠额”纳入大学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将在国内率先将“校友捐赠率”引入中国大学排名中,并依此按年度发布中国校友会网“中国大学校友捐赠率排行榜”,用以衡量大学校友对母校教育成功的认可程度,促进大学提升办学质量,引导中国大学向世界一流大学看齐。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首席专家、中南大学蔡言厚教授表示,将“校友捐赠”指标纳入中国大学评价,无论是从国际大学评价惯例和国家的政策导向来看,都是符合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 和中国大学评价发展趋 势和时代特征。 中国校友会网 2012 中国大学校友捐赠排行榜 100 强 名次 学校名称 所在地区 校友捐赠 ( 万元 ) 1 北京大学 北京 124092 2 清华大学 北京 108499 3 浙江大学 浙江 55344 4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 26301 5 武汉大学 湖北 20585 6 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 13366 7 厦门大学 福建 10859 8 中南大学 湖南 10667 9 南京大学 江苏 10509 10 西北工业大学 陕西 10050 11 暨南大学 广东 6102 12 天津大学 天津 6096 13 中山大学 广东 5750 14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 5620 15 中央财经大学 北京 4805 16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 4621 17 复旦大学 上海 4591 18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 4083 19 南开大学 天津 4029 20 山东大学 山东 3970 21 重庆大学 重庆 3840 22 福州大学 福建 3456 23 深圳大学 广东 2900 24 华侨大学 福建 2868 25 华中科技大学 湖北 2863 2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江苏 2730 27 同济大学 上海 2630 28 哈尔滨工业大学 黑龙江 2592 29 长安大学 陕西 2485 30 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 2350 31 南昌大学 江西 2040 32 四川大学 四川 1910 33 江西财经大学 江西 1863 34 惠州学院 广东 1800 35 东南大学 江苏 1720 36 宁波大学 浙江 1696 37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 1516 38 浙江工商大学 浙江 1420 39 中国政法大学 北京 1415 40 长春理工大学 吉林 1408 41 西华大学 四川 1360 42 中国矿业大学 江苏 1295 43 吉林大学 吉林 1254 44 嘉应学院 广东 1213 45 湖南大学 湖南 1190 46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 1167 47 中国科技大学 安徽 1141 48 中国地质大学 湖北 1103 49 东北大学 辽宁 1100 50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 1070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 1070 52 武汉科技大学 湖北 1045 53 临沂大学 山东 1000 中北大学 山西 1000 55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 730 56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 700 57 东华大学 上海 690 58 北华大学 吉林 620 59 南京理工大学 江苏 600 6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北 575 61 景德镇陶瓷学院 江西 555 62 兰州大学 甘肃 545 63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浙江 536 64 海南师范大学 海南 500 65 延边大学 吉林 500 苏州大学 江苏 500 东华理工大学 江西 500 大连海事大学 辽宁 500 温州大学 浙江 500 70 南京中医药大学 江苏 496 71 浙江理工大学 浙江 485 72 电子科技大学 四川 484 73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 460 74 郑州大学 河南 440 75 湖北大学 湖北 430 76 杭州师范大学 浙江 421 7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 420 78 上海大学 上海 400 79 上海电力学院 上海 370 80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 362 81 南京工业大学 江苏 357 82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 320 83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广西 320 84 集美大学 福建 300 西北师范大学 甘肃 300 86 江南大学 江苏 300 87 重庆交通大学 重庆 273 88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 260 南华大学 湖南 260 90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 230 9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陕西 230 92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 227 93 江西师范大学 江西 220 94 济南大学 山东 207 95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 200 中央音乐学院 北京 200 福建工程学院 福建 200 福建农林大学 福建 200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广东 200 广西财经学院 广东 200 长江大学 湖北 200 湖南农业大学 湖南 200 湘潭大学 湖南 200 吉林师范大学 吉林 200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200 大连理工大学 辽宁 200 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 200 云南大学 云南 200
个人分类: 国家教育科学院|275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北大教授称高校严重受制金钱权力 独立性倒退
JYH64J98Y99H 2012-5-16 13:20
北大教授称高校严重受制金钱权力 独立性倒退 2012年05月16日08:17 中国青年报   陈平原   办大学,借鉴国外容易,坚守自家特点反而更难。去年春天,清华大学轰轰烈烈地庆祝百年华诞,我未能免俗,应邀撰写了一则小文,不过,唱的基本上是反调。此文大意是:“走向国际”,并不一定就是“迈向一流”。二者之间,确实有某种联系,但绝非同步,有时甚至是风马牛不相及。改革开放三十多年,若讲独立性与自信心,中国学界不但没有进步,还在倒退。   我们是否过于委曲求全,乃至丧失了自家立场与根基?   依我浅见,大学的一大特点,在于需要“接地气”,无法像工厂那样,引进整套设备;即便顺利引进,组装起来后,也很容易隔三差五出毛病。有感于此,对眼下铺天盖地、不容置疑的“国际化”论述,我颇为担忧。比如,以下几个口号,在我看来属于认识上的“误区”,有澄清的必要。   第一个误区:办大学就是要“与国际接轨”。可国外著名的大学并非只有一个模式,那么到底要用哪个“轨”,怎么“接”?认真学习当然可以,也很应该;但“接轨说”误尽苍生。某大学校长主持汉学家大会,说“我们也要办一流的汉学系”。初听此言,啼笑皆非——本国语言文学研究和外国语言文学研究,岂能同日而语!不过,这位校长并不美丽的“误会”,倒是说出了一个可怕的事实:今天的中国大学,正亦步亦趋地复制美国大学的模样。举个例子,几乎所有中国大学都在奖励用英文发表论文,理科迷信SCI,文科推崇SSCI或AHCI;聘任教授时,格外看好欧美名牌大学出身的;至于教育行政官员,更是开口哈佛,闭口耶鲁。   第二个误区:办大学就是要“强强联手”。据说要建“世界一流大学”,最佳途径就是强强联手;因为,各种数字一下子就上去了。幸亏还没把北大、清华合起来。大学合并,有好有坏,但“强强”很难“联手”;一定要“合”,必定留下很多后遗症。过多的内耗,导致合并后的“大大学”需要10年、20年的时间来调整、消化。需要的话,强弱合并还可行。因为,大学需要有主导风格,若强强合并,凡事都争抢固然不好,凡事都谦让也不行。   第三个误区:办大学就是要“取长补短”。办大学,确实不能关起门来称大王,要努力开拓视野,多方取经,既借鉴国外著名大学,也学习国内兄弟院校。只是因为有各种评估及排名,这个“取长补短”的过程,不知不觉中演变成缺什么(专业)补什么(专业),最终导致自家特色的泯灭。不要说异彩纷呈的国外名校,比起上世纪30年代的北大、师大、清华、燕京、辅仁、协和(仅以北京地区为例),今天的中国大学,大都过于“面目模糊”——各校之间的差别,仅仅在于“级别”、“规模”及“经费”。让人担忧的是,这个“整合”的大趋势还在继续。   第四个误区:办大学就是要努力“适应市场需要”。学生选择专业,有其盲目性,这可以理解;更可怕的是政府缺乏远见。在我看来,无论请进来还是送出去,都应该考虑国家需要——凡市场能解决的,不要再锦上添花。每年都有留学生拿中国政府的奖学金,进就业前景好的商学院或法学院。这实在不应该。欧美也是这样,政府或大学的奖学金,不是奖励选择热门专业,而是用来调节社会需求的。你学古希腊的哲学或文学,就业前景不太好,但又是整个人类文明必不可少的,那我奖励你。同样道理,用国家经费送出去的留学生,也应该有专业方面的要求。   第五个误区:办大学就是要多跟国外名校签合作协议。恕我直言,很多协议属于空头支票,签了一大堆,很快束之高阁。所有的“合作”,必须落实到院系才比较可靠;而其中最为实惠的是“互派学生”。但这有个前提,得有经济实力支撑。北大中文系颇为“矜持”,不轻易签此类双边协议:一是有自信,愿意保守自家根基,很不喜欢那些故意自贬以讨好外国教授的说法;二是若无奖学金,让学生自费到国外游学一年半载,贫穷子弟做不到,很容易引起同学间的攀比。   作为中文系教授,面对浩浩荡荡的留学大潮,这些年,我不得不再三辩解:不同学科的“国际化”,其方向、途径及有效性,不可同日而语。自然科学全世界的评价标准接近,学者们都在追求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社会科学次一等,但学术趣味、理论模型以及研究方法等,也都比较趋同。最麻烦的是人文学,各有自己的一套,所有的论述都跟自家的历史文化传统,甚至“一方水土”有密切的联系,很难截然割舍。而人文学里面的文学专业,因对各自所使用的“语言”有很深的依赖性,应该是最难“接轨”的了。   所以,文学研究者的“不接轨”、“有隔阂”,不一定就是我们的问题。非要向美国大学看齐,用人家的语言及评价标准来规范自家行为,即便经过一番励精图治,收获若干掌声,也得扪心自问:我们是否过于委曲求全,乃至丧失了自家立场与根基?   “留学之目的,在于为己国造新文明”   讲几个小故事,你就可以明白当下中国的情势以及我的心情。   10年前,我在台湾大学教书,推荐一台大中文系毕业生到北大念研究院。这学生兴冲冲来了,可一个月后“打道回府”;问她为什么,回答是:“刚到北大很兴奋,清晨散步,未名湖边书声琅琅;不过仔细听,怎么都是英语?要学英语,我干脆到美国去。”   3年前,南方某大学下决心奋起直追,希望我帮助物色一外国教授,据说待遇很优厚。开始我很在意,觉得这是好事,应该玉成;可私底下的叮嘱,让我心都凉了——“最好不是华裔,要一看就是外国学者。”这哪里是挑学者,分明是选演员,才这么看重“镜头感”。   两年前,我指导的博士申请某名校教职,得到的答复是:学校统一规定,只有在外国大学获得博士学位者可直接入职,本国大学培养的博士,再好也只能先当博士后。今年毕业的博士生,因到哈佛大学进修过3个月,求职时,总被问及他在哈佛跟某某教授学到了什么“真经”。学生很诚实,说仅仅谈了两次话,合起来不到3个小时。为什么不关心在北大的4年苦读,而专注于那蜻蜓点水般的“访学”?   这不是三五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风气使然。记得我们曾嘲笑台湾的高等教育是:“来来来,来台大;去去去,去美国”;曾几何时,我们也变得如此不自尊、不自爱?   为了配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培养各行各业拔尖的创新人才,国家留学基金于2007年设立了“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每年选派5000人,“攻读学位”与“联合培养”各占一半。选派的对象,虽以理工科为主,人文及社会科学也占了15%。这当然是大好事,我举双手赞成。北大因地位特殊,每年送出去200人左右;中文系实力雄厚,每年也能争取到八九个名额。   但说实话,作为中文系主任,我内心很纠结,也很困惑——既为我们的学生很有竞争力而自豪,也担心此乃“为他人做嫁衣裳”。教育部有“博士生兼招补偿办法”,即选派出国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后,有关学校/院系可补充相应数量的博士生招生名额。问题在于,优秀的生源就这么些,若都送出去了,岂不十分可惜?经多次协商,教育部答应给北大、清华特殊政策,没有卡死1∶1的比例,送出去的学生中,“联合培养”远高于“攻读学位”。   我必须考虑学生的立场,不敢像年少气盛的胡适那样,撰写《非留学篇》(1914年1月),说什么“留学之政策,乃以不留学为目的”。因我深知,国家派遣大批留学生,此举对于中国科技、教育、学术、文化的前景,影响十分深远。但青年胡适的说法,也并非毫无道理:“留学之目的,在于为己国造新文明”,故关键还是在于如何办好本国的大学。   让愿意在国内好大学念书的好学生感觉大有奔头   《非留学篇》发表三十多年后,当年的留美学生,终于出任北大校长;踌躇满志、意气风发的胡校长,不失时机地发表了《争取学术独立的十年计划》(1947年9月28日《中央日报》):“我所谓‘学术独立’必须具有四个条件:1.世界现代学术的基本训练,中国自己应该有大学可以充分担负,不必向国外去寻求。2.受了基本训练的人才,在国内应该有设备够用和师资良好的地方,可以继续作专门的科学研究。3.本国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如工业问题,医药与公共卫生问题,国防工业问题等等,在国内应该有适宜的专门人才与研究机构可以帮助社会国家寻求解决。4.对于现代世界的学术,本国的学人与研究机关应该和世界各国的学人与研究机关分工合作,共同担负人类学术进展的责任。”   胡适设想中的“十年计划”,分为两段:第一个5年,全力帮助北大、清华、浙大、武大、中大(中央大学),限期成为国内最好、世界上有地位的大学;第二个5年,转而支持另外5所学校。可惜的是,胡校长并不掌握实权,且过于“内举不避亲”,理所当然受到了南开大学陈序经、北洋大学李书田,以及国民党元老、原中山大学创办人邹鲁等的强烈质疑。更重要的是,国民政府财政吃紧,正花大价钱“剿共”,根本没心思顾及此。   又过了半个世纪,具体说,就是1998年5月4日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之后,985计划迅速展开且逐渐落实,其基本思路也是集中力量做大事,办好若干所著名大学。最初是重点支持北大、清华“争创世界一流大学”;接下来是中央和地方共建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希望其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虽然列入985工程的大学日后扩展到39所,但核心部分是2+7;而这构成了中国的常春藤大学联盟——校长们每年聚会,轮流做东,探讨“大学之道”。   中国人讲究十全十美,为何不是圆圆满满的十所,而只提九所呢?这故事太有戏剧性了,不说也罢(有兴趣的朋友,请参阅陈平原《解读“当代中国大学”》一文)。   两相比较,胡适的“十年计划”,与半个世纪后真正实施的985工程,还是有很大差异。在胡适眼中,关键是“争取学术独立”,具体说,就是中国大学能自己培养各专业的博士,不一定非出去留学不可:“今日为了要提倡独立的科学研究,为了要提高各大学研究的尊严,为了要减少出洋镀金的社会心理,都不可不修正学位授予法,让国内有资格的大学自己担负授予博士学位的责任。”   表面上,这个梦想我们早已实现了,如今每年中国大学授予博士学位的人数世界第一——质量有无保证、是否“过度开发”,则另当别论。但在我看来,胡适的“十年计划”依旧有魅力。当下中国大学严重受制于权力、金钱与传媒,再加上唯哈佛耶鲁、牛津剑桥的马首是瞻,所谓“学术独立”,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   以前,每当有人攻击北大、清华变成“留美预备学校”,学生毕业后都到国外去时,我都会如此辩解——专业不一样,中文系就不是这种状态。现在,我再也不敢这么挺直腰杆说话了,只能寄希望于还有部分好学生自觉自愿留下来,不把北大当跳板——有时甚至小心眼,喜欢那些英语不太好的高才生。我问过日本的教授,你们也会面临这种困境吗?回答是:我们最好的学生在国内;当然,大学会创造条件,让他/她们不断出去进修或考察。   说实话,留住好学生,以下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一是本国的大学很争气;二是申请教职时洋文凭不占优势。而如今的中国大学,大都做出一副非国外名牌大学博士不要的高姿态——不管你学什么专业,反正外国的月亮就是比中国圆。   若大家都这么盲目崇拜“洋文凭”(我说的不是假文凭,是国外名牌大学的真文凭),再过5年、10年,连中文系学生也都如过江之鲫,纷纷放洋去,这实在让人伤心。看看近年各大学招聘“领军人物”或“讲席教授”的广告,你就明白,这年头,不出国念书拿学位,日后想在中国学界“拼搏”,实在很难。   正因此,我才感叹:如何建立中国大学的“独立”与“自信”,让愿意在国内好大学念书的好学生感觉大有奔头,值得为之焚膏继晷,这是个大问题。   (作者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187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21: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