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中国青年报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中国青年报

相关日志

[转载]盘点2012年中国九大虚假新闻(7)
pxc417 2013-1-30 17:25
http://www.topnews9.com/arc/20130108/16388_7.html 盘点2012年中国九大虚假新闻(7) 案例7:90后男孩破解世界数学难题 【刊播媒体】《南方日报》等 【发表时间】2012年10月31日 【"新闻"】10月31日,《南方日报》刊登报道《论证国际数学猜想的90后男孩 王骁威:想做敢追梦的"中国高斯"》。报道称,10月15日广东韶关学院大四学生王骁威的一篇关于数论的学术论文在国际知名数论期刊上发表,论证了国际数论学界一个尚未破解的数论猜想,并引起国外学者的关注。数学大师丘成桐就此与其进行了邮件交流,并对王骁威表示了肯定。11月6日,《广州日报》刊发报道《60年未解的世界数学难题 "90后"的他破解了》,详细记述了王骁威与数学结缘的成长历程。11月16日,《广州日报》刊发报道《破解世界级数论猜想大学生:中国缺少静心做学问的人》,继续渲染王骁威的成就。 【真相】11月23日,《中国青年报》刊发深度报道《媒体制造的"数学天才"神话》,指出《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等媒体报道中存在诸多失实之处。首先,王骁威解决的"仅用1表示数问题中的素数猜想"算不上什么世界数学难题,只是《数论中未解决的问题》中的一个小问题,比较初等。其次,"王骁威成功论证了猜想"这个说法也有误,他并没有证明,只是用计算机找到了反例。事实上,类似反例前人已找到1000个,王骁威的结果和他们比可以忽略不计。第三,丘成桐与王骁威进行邮件交流也不是事实,王骁威承认自己把丘成桐和其弟弟丘成栋搞错了。第四,有学者认为刊登其论文的《数论杂志》只是一本很普通的数学期刊。最后,在南方某媒体网络论坛搜索到了与王骁威QQ号相绑定的一个用户发的爆料信息,也就是说,这个新闻是王骁威自己主动向媒体爆料的。
337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 “她那么一站,就像一首诗”
热度 4 wangfangnk 2013-1-29 08:57
中国青年报:南开大学为学者叶嘉莹筹建“学舍” 来源: 中国青年报1月28日01版  发稿时间: 2013-01-28 16:52    建一幢小楼引一位大家   本报天津1月27日电 (记者张国) “叶先生站在那里,就是一首诗。”南开大学日前通过官方微博证实,该校将为享誉中外的中国古典文学学者叶嘉莹筹建一幢集科研、办公、生活于一体的小楼。这是继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的“宁园”之后,该校第二次专门为学术大家兴建“学舍”。     88岁的叶嘉莹是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目前任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2012年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此外,她还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吟诵的抢救、整理与研究”的首席专家。叶嘉莹1924年生于北京,曾在中国大陆、台湾及北美地区任教,培养了众多中国古典文学专家及海外汉学家。2013年,她打算结束越洋奔波之苦,回国定居。   南开大学宣布这一消息后,该校不少师生很振奋。一名学生回忆,自己开学之初听了叶嘉莹的讲座,“她那么一站,真的美得像首诗”。据南开校友总会透露,有叶嘉莹的好友、粉丝闻讯后,主动表示愿意出资为叶先生晚年的工作与生活提供方便。小楼暂定名为“迦陵学舍”,以叶嘉莹的号“迦陵”为名。   在一份公告中,南开校友总会称,叶嘉莹教授以她所挚爱的中国古典诗词研究为自己的终身事业,影响十分广泛,堪称目前“古典诗词研究领域的第一人”。国内已有多位学者以“叶嘉莹诗学研究”为课题开展专题研究。自上世纪70年代末回国访学以来,叶嘉莹除执教于南开大学外,还曾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复旦大学等数十所院校讲学。   2013年之前,叶嘉莹几乎每年都要在北美和中国之间来回奔波。叶嘉莹1996年在南开大学创办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并捐出自己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半数退休金——10万美金,设立“叶氏驮庵”奖学金和“永言”学术基金。   考虑到自己年事已高,不便继续跨洋奔波,叶嘉莹与家人商议后,决定今年回国定居,为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华诗词“做些事情”。   南开大学表示,考虑到叶先生一生飘泊海外,始终心系祖国,为普及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贡献卓越,其情可感;也考虑到叶先生从加拿大带回了数十箱从教60多年来的音像资料,希望在晚年一一整理出来,其志可敬,该校积极为其筹建“迦陵学舍”。   据透露,“迦陵学舍”的建筑面积约为400~500平方米,建成后将开辟文史资料藏室,专门陈列叶嘉莹带回的大量宝贵文史资料,供研究者使用。   回国定居也使叶嘉莹多年心愿得遂。1979年她第一次回内地讲学时,曾写下“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的诗句。她创办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后,有人对像她这样一位饱经忧患的老人不辞辛苦之举,“感到困惑难解”。她表示:“多年来,我在国外用异国的语言来讲授中国的古典诗歌,总不免会有一种失根的感觉”,“我虽然身在国外,却总盼着有一天能再回到自己的国家,用自己的语言去讲授自己所喜爱的诗歌”。
个人分类: 古典诗词|2305 次阅读|8 个评论
[转载]大学里怎么读书
liyibo666 2013-1-27 16:54
中国青年报:大学里怎么读书 杨玉圣 前几天是儿子杨肯20周岁的生日。20岁,的确是一个金光灿灿的年龄,也是青春岁月的标志性年份。如果有机会进入大学学习,20岁大概是大二的样子。大二学生,已经过了大一的新奇、激动与幼稚,应该已经从青涩的中学生转型为焕然一新的大学生了。 好的大学(我这里主要是针对综合性大学),既有综合性的图书馆,又有专业性的图书馆,单此“书的海洋”,就足可以让任何一名年轻上进的学子慨叹:“学海无涯,书海无边。”此外,还有名家云集的学术讲座、广泛的海内外学术交流、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乃至无话不谈的“宿舍夜话”,等等。 北大名教授陈平原先生最近出版了一本新书——《读书的“风景”》,其中,有一篇广为流传的关于读书的演讲,即《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读书”》,值得每一位读书人特别是在校大学生反复品味。 我自己也曾经在北京林业大学、杭州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做过类似的关于大学生读书的讲座,强调“博览群书”、“读书无禁区”(李洪林先生语);大学生得读书,就像工人得做工、农民得种地、歌星得唱歌、演员得演戏、教师得教书、官员得开会一样,天经地义。 读大学,读什么书?作为学生,当然首先得读专业书,但这绝不意味着满足于仅仅读教材。教材,读其中一本有代表性的,也就够了,因为目前的绝大多数教材都是东拼西凑之作,乏善可陈。 读什么?读本专业的名家名著,读原版的名著,特别是非专业的跨学科的古今中外的经典著作。初读,也许味同嚼蜡;读不懂,没有关系,因为有些经典注定是让大多数人读不懂的。从囫囵吞枣到一知半解,从不懂到读懂,乃至读透,乃是一个循环往复、甘苦与共、苦尽甘来的复杂过程,一言难尽。 读书,除了汲取知识、学养,更重要的是从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再去读书,用比较的视角,用批判性的思维,尝试着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就是研究性地读书。读书读到一定程度,自然就会养成一种学术的判断力,从而才有可能融会贯通,有所发现,进而推陈出新。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把知识内化为修养,而且还要把知识转化为智慧,从而为做一个“有尊严的知识人”(余英时教授语),奠定扎扎实实的理论、学术和知识上的坚实基础。 在大学里,分数的意义已经不再像在中学里那样是学生的“命根子”了。为分数而学习的大学生,一定是舍弃了博览群书的取向、自由探索的过程,基本上是围绕着教材、讲义或者教室打转转。这样,与其说是读大学,不如说是读高四、高五、高六、高七。尤其在综合性大学还不会读书的话,大学算是白读了。 作为家长,同时也是身为有25年教龄的大学老师,我从未在分数上要求过杨肯。从大一一个学年的情况看,除了必修课和自己本专业的课外,杨肯还选修了王希教授、阎步克教授等主讲的历史类课程,并旁听了贺卫方教授的课,这使我感到特别欣慰。尽管作为文科生在“高等数学”这门头痛的必修课上仅得了可怜的70分,但杨肯仍然在选修课、专业课上成绩优异,一个学年下来,在“牛人”济济的北大法学院160位同学中,排在60名左右。我觉得,这已经相当不错了。何况,在过去的一年,杨肯还一直主动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摄影,拍片,策划,剪辑,导演,设计,并在《中国青年报》、《散文百家》和《律师文摘》上发表了3篇习作。凡此种种,可能比高分数更有意义。 当然,这还只是一个大一新生作为学徒的学步。大学4年,貌似很长,实际上,很短。尤其是“毕业季”的大四,大约是最“不靠谱”的一年:除了毕业论文、各色聚会外,或考研,或找工作,或联系出国,无论是校园还是内心,已经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了。 因此,大二可能是4年大学生活中最自在的两个学期:度过了大一新生的好奇与兴奋,逐渐适应了大学生活的环境、节奏与方法,心态回归正常,思维开始活跃,有可能进入读书与学习的自由状态,从而可以在修习专业课的同时,或结合课业,开始自由地阅读、思考和写作。我很欣慰的一点是,从这个学期开始,杨肯有意识地主动亲近经典,把阅读《利维坦》、《政府论》、《联邦党人文集》和《通向奴役之路》提上了日程。迈出这一步,可能就是大学读书生活的一个新起点,也意味着,迎接知识上的新挑战、学术上的新机遇。同时,我还期望杨肯能够在认真读书的基础上,沉潜下来,精读,思考,比较,力求有所心得,并写出学术性的读书报告。因为写作是大学生的另一个基本的素养。 我总是跟我的学生讲,读大学,不在于读什么专业,而在于是否能学好,其中关键是学方法,因为一旦学会了方法,即可触类旁通;就文科大学生而言,最重要的技艺有二:其一是“说”,其二是“写”;能说,会写,能全面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准、综合素质和学术修养。如果一个文科生读了4年大学,到头来,连“说”和“写”这两关都过不了,大学就白读了,无形之中,4年就浪费了。 人的一生约略可以划分为3个大的时段:一是30岁之前,二是30~60岁之间,三是60岁之后。从“90后”新生代的可预期前景看,这3个时段应该各有侧重:第一个时段,只要条件允许,应该一鼓作气读完高级学位(至少是名牌大学的硕士学位,最好是拿下博士学位),同时再娶(嫁)一个可以托付一生的另一半。第二个时段,只要身心健康,应该是绝大多数人做事的最好时光,也是成就事业的黄金年华;至于60岁之后,应该是以享受人生为主。不管怎么说,每个人的情况或许有所不同,但大学4年绝对是前提中的前提、基础中的基础。所以,大学生活的质量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一生的幸福指数。 作为过来人,我还想特别提醒一点的是,与电脑、网络适当保持距离。电脑也好,网络也罢,一言以蔽之,无非就是工具而已;如果反过来,一天到晚抱着电脑,电脑和网络就异化成我们的“主人”了。如此一来,久而久之,除了对视力的严重损害外,包括颈椎、腰椎,早晚得出大问题。(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 http://opinion.people.com.cn/n/2012/0917/c1003-19025979.html
68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青年报:大学里怎么读书
liyibo666 2013-1-24 21:19
中国青年报:大学里怎么读书 前几天是儿子杨肯20周岁的生日。20岁,的确是一个金光灿灿的年龄,也是青春岁月的标志性年份。如果有机会进入大学学习,20岁大概是大二的样子。大二学生,已经过了大一的新奇、激动与幼稚,应该已经从青涩的中学生转型为焕然一新的大学生了。 好的大学(我这里主要是针对综合性大学),既有综合性的图书馆,又有专业性的图书馆,单此“书的海洋”,就足可以让任何一名年轻上进的学子慨叹:“学海无涯,书海无边。”此外,还有名家云集的学术讲座、广泛的海内外学术交流、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乃至无话不谈的“宿舍夜话”,等等。 北大名教授陈平原先生最近出版了一本新书——《读书的“风景”》,其中,有一篇广为流传的关于读书的演讲,即《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读书”》,值得每一位读书人特别是在校大学生反复品味。 我自己也曾经在北京林业大学、杭州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做过类似的关于大学生读书的讲座,强调“博览群书”、“读书无禁区”(李洪林先生语);大学生得读书,就像工人得做工、农民得种地、歌星得唱歌、演员得演戏、教师得教书、官员得开会一样,天经地义。 读大学,读什么书?作为学生,当然首先得读专业书,但这绝不意味着满足于仅仅读教材。教材,读其中一本有代表性的,也就够了,因为目前的绝大多数教材都是东拼西凑之作,乏善可陈。 读什么?读本专业的名家名著,读原版的名著,特别是非专业的跨学科的古今中外的经典著作。初读,也许味同嚼蜡;读不懂,没有关系,因为有些经典注定是让大多数人读不懂的。从囫囵吞枣到一知半解,从不懂到读懂,乃至读透,乃是一个循环往复、甘苦与共、苦尽甘来的复杂过程,一言难尽。 读书,除了汲取知识、学养,更重要的是从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再去读书,用比较的视角,用批判性的思维,尝试着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就是研究性地读书。读书读到一定程度,自然就会养成一种学术的判断力,从而才有可能融会贯通,有所发现,进而推陈出新。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把知识内化为修养,而且还要把知识转化为智慧,从而为做一个“有尊严的知识人”(余英时教授语),奠定扎扎实实的理论、学术和知识上的坚实基础。 在大学里,分数的意义已经不再像在中学里那样是学生的“命根子”了。为分数而学习的大学生,一定是舍弃了博览群书的取向、自由探索的过程,基本上是围绕着教材、讲义或者教室打转转。这样,与其说是读大学,不如说是读高四、高五、高六、高七。尤其在综合性大学还不会读书的话,大学算是白读了。 作为家长,同时也是身为有25年教龄的大学老师,我从未在分数上要求过杨肯。从大一一个学年的情况看,除了必修课和自己本专业的课外,杨肯还选修了王希教授、阎步克教授等主讲的历史类课程,并旁听了贺卫方教授的课,这使我感到特别欣慰。尽管作为文科生在“高等数学”这门头痛的必修课上仅得了可怜的70分,但杨肯仍然在选修课、专业课上成绩优异,一个学年下来,在“牛人”济济的北大法学院160位同学中,排在60名左右。我觉得,这已经相当不错了。何况,在过去的一年,杨肯还一直主动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摄影,拍片,策划,剪辑,导演,设计,并在《中国青年报》、《散文百家》和《律师文摘》上发表了3篇习作。凡此种种,可能比高分数更有意义。 当然,这还只是一个大一新生作为学徒的学步。大学4年,貌似很长,实际上,很短。尤其是“毕业季”的大四,大约是最“不靠谱”的一年:除了毕业论文、各色聚会外,或考研,或找工作,或联系出国,无论是校园还是内心,已经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了。 因此,大二可能是4年大学生活中最自在的两个学期:度过了大一新生的好奇与兴奋,逐渐适应了大学生活的环境、节奏与方法,心态回归正常,思维开始活跃,有可能进入读书与学习的自由状态,从而可以在修习专业课的同时,或结合课业,开始自由地阅读、思考和写作。我很欣慰的一点是,从这个学期开始,杨肯有意识地主动亲近经典,把阅读《利维坦》、《政府论》、《联邦党人文集》和《通向奴役之路》提上了日程。迈出这一步,可能就是大学读书生活的一个新起点,也意味着,迎接知识上的新挑战、学术上的新机遇。同时,我还期望杨肯能够在认真读书的基础上,沉潜下来,精读,思考,比较,力求有所心得,并写出学术性的读书报告。因为写作是大学生的另一个基本的素养。 我总是跟我的学生讲,读大学,不在于读什么专业,而在于是否能学好,其中关键是学方法,因为一旦学会了方法,即可触类旁通;就文科大学生而言,最重要的技艺有二:其一是“说”,其二是“写”;能说,会写,能全面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准、综合素质和学术修养。如果一个文科生读了4年大学,到头来,连“说”和“写”这两关都过不了,大学就白读了,无形之中,4年就浪费了。 人的一生约略可以划分为3个大的时段:一是30岁之前,二是30~60岁之间,三是60岁之后。从“90后”新生代的可预期前景看,这3个时段应该各有侧重:第一个时段,只要条件允许,应该一鼓作气读完高级学位(至少是名牌大学的硕士学位,最好是拿下博士学位),同时再娶(嫁)一个可以托付一生的另一半。第二个时段,只要身心健康,应该是绝大多数人做事的最好时光,也是成就事业的黄金年华;至于60岁之后,应该是以享受人生为主。不管怎么说,每个人的情况或许有所不同,但大学4年绝对是前提中的前提、基础中的基础。所以,大学生活的质量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一生的幸福指数。 作为过来人,我还想特别提醒一点的是,与电脑、网络适当保持距离。电脑也好,网络也罢,一言以蔽之,无非就是工具而已;如果反过来,一天到晚抱着电脑,电脑和网络就异化成我们的“主人”了。如此一来,久而久之,除了对视力的严重损害外,包括颈椎、腰椎,早晚得出大问题。(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
76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科学网传播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不自尊的大学没资格培养创新人才
JYH64J98Y99H 2013-1-17 21:12
作者:谢洋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3-1-17 9:56:18 选择字号: 小 中 大 南师副校长:不自尊的大学没资格培养创新人才 “不管你是北大、清华,还是广西师大、南京师大,我们都应当成为有胆量、有硬度的大学,并因此而成为自尊的大学。你不自尊,别人便不尊你。没有基于这一原则的脊梁,大学根本就没有培养创新人才的资格。因为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就是不依附,拒绝威权。” 前不久,在纪念广西师范大学80年校庆所举办的“高校与社会:高端人才培养的责任与途径”论坛上,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吴康宁教授对当前高等教育问题的针砭发人深省。他呼吁,只有社会上出现更多有灵魂、有眼光、有胸怀、有脊梁的大学,才能真正为创新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坚实土壤。 大学不能盲目地满足任何社会需要 “社会建立大学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吴康宁问道。 建大学当然不是为了让一群教师通过在大学教书来解决饭碗问题;也不是为了一群学生通过在大学里读书来找朋友解决工作问题。社会之所以要建立大学,是想要大学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高层次人才。既然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社会需要,那么我们的大学究竟要不要满足于社会需要? 在吴康宁看来,社会的现实需要是多样的,大学不能盲目地满足任何的社会需要,而是应该把引领社会进步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使命,并且在这一前提下来审视社会的需要。“如果说社会需要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那么引领社会进步是大学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动力。” 吴康宁经常听到一些教育界的人抱怨,在社会的外在压制下,我们的教育显得非常弱势,那是因为他们忘记了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社会这一简单的道理。明天的社会进步所需要的高等人才资源来源于今天的大学。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的大学其实是非常强势的,因为未来社会的趋势就孕育在今天的大学中。 虽然道理是这样,但并不意味着大学一定能引领社会进步。吴康宁认为,如果我们的大学所生产的是一些陈旧的知识,培养的是循规蹈矩的庸人、贪名逐利的邪人、趋炎附势小人的话,那大学不仅不能引领社会,反而会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帮凶和罪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未来社会的美好与丑陋,公平与否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大学教育。“因此,大学必须有灵魂,必须有一种坚定的理念”。 学校要为教师创新中的失误埋单 每个学生都有创新的天性。但学生间也是千差万别的。这意味着创新人才的工作绝对不能千篇一律,而应该因材施教。 吴康宁相信没有因材施教,创新人才的培养绝对不能取得实际性的成果,这就意味着学校必须鼓励教师进行各种各样的尝试,在不违背法律、不违背道德的前提下应该放手让教师自行去探索,让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探索。 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翰·罗尔斯,在学校工作期间15年没有发表任何文章,一直琢磨他的正义论,但这本专著自1971年问世后,便成为二战后西方政治哲学、法学和道德哲学中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当罗尔斯讲完一学期课后向大家告别时,学生们不约而同地起立为他的学术精神鼓掌。设想一下这种事如果发生在中国,一个大学教师在15年间都不发表一篇文章的话,可能早已没办法在学校里待下去,更不用说培养创新人才了。 吴康宁建议,应当把教学的自由权还给教师。教师也有创新的欲望和创新的潜能,学校要把教师的创新潜能发挥出来,就应该解开套在教师身上的枷锁,废除不合理的评价制度。把教师的思想、活力都解放出来,使他们毫无顾忌地投入到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中去。 “教师的创新培养工作本身也是一种创新过程,要相信教师,鼓励教师,支持教师,并且要为教师埋单。”吴康宁说,教师在实施创新教育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缺点、失误,学校要为这种失误埋单,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胸怀。大学必须有这样的胸怀和开放的心态。 依附现象严重地影响着创新人才的培养 让吴康宁感到特别担忧的是,今天中国的大学普遍存在一种依附现象,而且这种依附现象越来越普遍,越来越严重,已经影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 “大学对于权势的依附突出表现在对于政府部门、政府官员普遍的言听计从,亦步亦趋。有些大学甚至就像政府部门手中的机械一样,没有自己的思想、意识。完全是落实政府部门的通知、指示、要求。”吴康宁打了个形象的比喻:现在我们的政府部门很像不知劳累的工程师,他们不断地完成一项项工程,而我们的大学就像一支疲惫不堪的工程队,完成一项工程立刻就赶向另一项工程,大学校长很像一个工程队长,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大学怎么能认真的探索,怎么能有正确的理念、合适的方式来培养创新人才呢? 吴康宁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约束。政府部门牢牢掌握校长的任命权、资源分配权和等级区分权(就是通过各种评估来等级区分),集举报者、监督者、管理者、调控者、评价者于一身,形成对大学超强的控制,导致大学很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办学主体。学校的任何改革和发展都必须在政府部门规定的轨道上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地进行,不能有任何的出轨或出格。否则学校的资源和机会就会被剥夺和削减,学生的发展就要受到影响。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们的大学不是自己在办学,而是政府部门在办学,是政府官员在办学。所以,大学必须从这种依附状态中挣脱出来。”吴康宁表示,他所讲的是依附,不是依靠,不是寻求外部资源的支持。他认为大学获取这些办学资源的途径,应该是经过自己的努力,凭借自身实力的展示、声誉的证明、诚意的感召以及政治的呼吁。 “只有拒绝依附,我们的大学才能成为有胆量的大学,有硬度的大学,才能算得上是一所自尊的大学,这样我们的创新人才培养才有希望。”吴康宁说。
个人分类: 博视坊间|205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是份好报纸!
热度 1 JRoy 2013-1-9 09:34
《南方周末》事件发生后,人民日报旗下《环球时报》先后发表两篇社评称南方周末对抗中共整个体制,需要加以“治理”。不过,共青团中央机关报《中国青年报》针锋相对,于1月8日在其网站发表评论《南方周末是党报事业的一部分》称,南方周末是份好报纸,其编辑记者是优秀的党的新闻工作者。文章同时说,“党管媒体,这是铁打的原则。” 最近,南周事件成为微博焦点。越来越多的人围观,越来越多的人发声,越来越多的人掺和。甚至,“围观”还从网上蔓延到了马路上——1月7日,南方报业集团门口出现了部分人员聚集,有人要驱逐宣传官员,有人要争取新闻自由。 正确看待这起事件,必须立足事件本身。否则人多嘴杂,音高心乱,如果只是人云亦云,大嗓门喊口号、唱高调,则既显得无厘头,又很不负责任。 这件事本身,是《南方周末》部分采编员工与管理层及主管部门之间爆发的一次冲突。眼下,事件仍在调查,沟通仍在继续。也就是说,事实尚不清楚,当事方还在辩论,但好多围观的与事件本身无关的各色人等,已经把案给“断”了,把双方给“判”了。并且,事件本身只涉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问题,但围观者起哄的调门、抛出的诉求,比当事人要高得多。 当事双方之间矛盾,从各版本的《声明》,以及南周部分采编员工的微博,能看出是对主管部门以及管理层具体工作方法的强烈不满——关于工作方法的问题,应该是可以沟通和协调的,也是可以问责的。至于最后如何协调,要看双方的沟通深度和管理层的政治智慧。 一些围观者认为,矛盾双方水火不容,必须你死我活。甚至有人无限拔高,认为这是对至高无上的新闻自由的誓死争取。这种认识差矣——中国向来新闻自由,否则,何来《南方周末》?何来众人击节赞叹的十数篇新年献词?如果说《南方周末》办得好,那就是中国新闻足够自由。 众所周知,《南方周末》隶属于南方报业集团,《南方周末》就是《南方日报》的子报。再换句话说,《南方周末》是中共广东省委党报事业的一部分,是中共广东省委宣传工作的一部分。党的宣传工作在具体执行中,内部出现了意见不一致,甚至出现了争吵、矛盾和纠纷,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这与宪政、新闻自由等等,是八竿子也打不着的事情。 在社会主义中国,报纸是党的宣传工具。党管媒体,这是铁打的原则,可以理直气壮地告诉全世界。报纸的作用,就是传达党的方针政策,统一群众认识,此外还可激浊扬清、针砭时弊,给党传递来自基层的信息。报纸就是党的耳目喉舌,《南方周末》也是——过去是,现在是,未来还是。多年以来,《南方周末》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编辑记者,他们是党管下的南方报业集团经过精心选拔、招聘而来的,他们也是党的新闻工作者。 《南方周末》是份好报纸,很多人爱读,正在于这些优秀的党的新闻工作者。二十多年以来,《南方周末》所刊登的新闻报道、评论,以及大家记忆犹新的精彩的历年新年献词,宣传的都是党的理念,都在党的大政方针的框架之内,都是党的宣传意图的具体体现,都推动了党的事业向前发展。必须了解,《南方周末》和党的宣传事业向来都是统一的,而不是孤立的,更不是对立的。这也是社会主义新闻自由的体现和明证。 即便撇开南周“新年献词”事件,我们的报纸作为党的宣传事业的重要内容,各级党委宣传部门介入指导报纸采编工作,这在历史上也是惯例。不管是战争时期还是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经常为党报采写消息,撰写言论。党报的重要言论,就是党的声音和旗帜。眼下,南周事件中双方的争论内容,是工作方法、工作流程、宽严适度的问题。如果把对具体工作方法的争论刻意扩大化、政治化、对立化、歪曲化,不仅不利于事情向好的方向解决,会伤及当事者,更会伤及许多人所喜爱的《南方周末》。 更多相关热点话题请见: 《环球时报》:南方周末对抗中共体制 《环球时报》:媒体要学会做新闻审查制度的小妾 “中国梦”的尺度——评《南方周末》事件
个人分类: 时政评论|2144 次阅读|2 个评论
财产要公开?再等20年!
tarimriver 2012-12-30 13:31
腐败问题是当今中国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公认的财产公开是遏制腐败根治腐败的良药,中国在一些地方也有关试点,但至今迟迟不能实行,这是为什么?今年到明年是干部大调整的时期也应该是财产公开的一个契机,比如新当选的政治局常委俞正声、张高丽都在不同场合表示,如有需要愿意公开财产,习近平总书记在带领常委会见记者会上表示打铁还需自身硬,也说过也想发财就别当官。最近对七常委个人家庭生活细节的曝光被认为是财产公开的前奏。 在当前利好的形式下,人大常委会上却传出财产申报、公开的立法因存在争议而没有讨论,很多人感到失望,不是共产党领导的国家吗?共产党人不是代表人民的利益吗?对不能维护人民利益,不能代表人民利益的共产党就没有办法吗?中国青年报爆料,官员财产申报、公开至少要等20年才能全面铺开。乖乖!中国人民抗战才8年,一个财产申报从1994年开始到现在还在难产中,而且还要等20年,这难道也是中国特色吗? 有位党校的教授说,中国人的图腾其实不应该是龙,而应该是羊,想想也是,羊既好吃,还温顺,那么一大群羊被一只狗看得好好的,多省心!中国人都把自己当做羊的传人,而不是龙的传人,就不必要腾飞了,一群羊只管有草吃草,没草歇着去,也就没人吆喝什么财产公开,和谐不就来了。 人大做事也有挺干脆的时候,比如网络管制方面的立法,以前很少讨论的事情,竟然在以讨论就通过了,这体现了中国速度。网络上传播信息的人除了有个卫生局的领导与情人微博开房,除了个别人炫富外大多是草民国事家事天下事的乱谈。任由某些不负责人的人在网上造谣生事,扰乱了网上秩序,也影响社会安定。只是,如果再有人通过网络举报贪腐恐怕就麻烦了,纪检部门还没有行动,被举报人可能就把举报者给销声匿迹了。当然,与稳定社会相比,个别人的消失无关大局,那样中华民族的复兴才指日可待。
157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转载)高校组建一年即办百年校庆 校史成笑史
hongyejs 2012-12-5 10:23
随意编造让校史成“笑史” (作者:汤嘉琛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2-12-5)(本转载略有删除) 武汉大学的历史,只能追溯至1913年创建的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而与张之洞1893年创办的自强学堂并无传承关系,唯一的联系是武汉大学前身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在1913年创办时,曾使用自强学堂(1902年改名为方言学堂,1911年停办)的校舍。事实上,武大1992年之前,也一直以1913年为校史起点的正源,并以此为前提举办过多次校庆活动。1993年,原本正筹办80周年校庆的武大“跨越式”地举办了百年校庆,之后立马开始标榜自己是“全国著名大学中第一所举办百年校庆的高校”。 不忠实于真实的校史的,并非只有武大一家。2001年,刚刚合并组建的江南大学,在第二年就高调举办了“百年校庆”,理由竟是其前身之一无锡轻工业学院的前身南京工学院食品工业系,有一小部分师生是从南京大学食品工业系分过来的,这种“历史渊源”,让新组建的江南大学拥有了自称“百年老校”的资本。将校史牵强攀缘到一些老学校身上的做法,在安徽、湖南等地的高校中也曾出现过。 只要抓住一点线索就七弯八拐地把校史向前推,或者在介绍校史时用模棱两可的表达来突出自己的“悠久历史”,结果却让校史成为“笑史”,这恐怕是中国教育界的一大奇观。出现这种乱象,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动荡、教育变革、社会转型,让很多高校在历史上都经历过多次改名、分拆或合并,这让校史追溯工作具备了一定的复杂性。加之教育主管部门缺乏校史认定的权威标准,导致不少高校各自为政,有的像武大这样 用校址因素来确定校史 ,有的则像江南大学这样 以某一科系的历史来追根溯源 ,这种混乱必然导致争议。 更关键的原因在于,在高校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一些高校将随意编造校史当作提高声望和竞争力的捷径。在普遍功利化的大学价值观指导之下,有些学校的管理者可能觉得,用提高科研、教学水平的方式来提升竞争力,见效太慢,如果能找一段悠久的历史给学校贴金,就能以“老字号”的姿态来吸引生源——某些“千年学府”甚至将校史上延到了宋朝。可是,这种 自娱自乐式的忽悠和宣传 ,真能提升一所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吗? 由此想到,有些一夜暴富的“土大款”和“财富新贵”,在有点钱之后,常常都会不惜重金“美化”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家族背景,仿佛这样就能掩饰自己骨子里的自卑。说起来,那些大学热衷于在校史上动手脚,何尝不是对自身实力不够自信的一种表现?与其将学校的未来寄望于虚妄的历史,不如用教学和管理改革来提升自己的实力。 对待历史的态度,决定了我们如何走向未来。那些既不愿忠于历史又不敢革除现实弊病的大学,或许注定无缘“世界一流名校”这个未来。
个人分类: 大学之道|175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青年报,骂人功夫了得
热度 2 zw373737 2012-11-29 11:11
对于该骂的人一定要骂,还得骂出学问。 用眼投票“封杀”恶俗的干家母女 2012年11月29日 07:11:38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干露露母女无底线的炒作,早已沦为舆论一大笑料。她们的脱,她们的炒作,她们的口无遮拦大放厥词,她们无下限的表演,一直是被人们当作小丑来看的。随着她们不断加码地制造噱头,人们连批评的兴趣都没有了——这对堪称“极品”的母女,还能折腾出什么更出格、更出位的行为,去刺激已经有了严重审丑疲劳的大众?   但是这一次,干家母女在江苏某电视台的表演,终于再次让人瞠目结舌。母女三人丑陋的表演,已经无法简单地用“三俗”来形容。她们不止是几个从公众的审丑眼球中获利的小丑,更是使中国的娱乐圈越来越乌烟瘴气的毒瘤。母女三人满口脏话,谩骂和攻击向她们提出问题的现场观众,完全不像电视节目录制,而是几个泼妇在骂街。   这是一个恶劣的娱乐文化生态,“脱”风盛行,当脱无可脱时,就会选择更加丑陋的方式,去挑逗大众的眼球——这一次选择的炒作策略是“骂”,辱骂观众,辱骂被舆论视为主流的价值观,以挑衅性的姿态找骂求骂,在铺天盖地的骂声中收获点击。   毫无羞耻感地以脱出位,伸腿露肉,仅仅是让人鄙视;而在电视节目中如此谩骂、攻击和围殴提问者,毫无遮拦地传播错误价值观,赤裸裸地宣扬“不择手段地出名就是牛逼”的反道德价值观,将人性中最卑劣的一面公开地展示出来,公开地嘲弄奋斗,公然地消解道德,理直气壮地以丑为美为荣,已经让人忍无可忍。如果舆论和公众继续以审丑的心态容忍这种下流的挑战和挑衅,公共空间将沦为臭气熏天的公共厕所。   视频中母女三人的表演,完全不是三个正常人在说话,而是三个病人在歇斯底里地表演着某种疯狂。没有逻辑,没有常识,没有常情常理,没有一个正常人应该有的理智、价值判断和认知。其实,这个丑陋的闹剧面前,远远不只是三个病人,而是一个病态的社会。三个病人,是一个病态的舆论生态滋生出的怪胎。 请干露露母女三人录节目的这家电视台,不仅有病,而且病得不轻。请争议人物做节目,是如今很多电视台提升收视率常用的法宝,他们带着嗜血的狂热对待争议,根本没有自己的底线和原则,一味地追求争议,不怕不争议,就怕争议得不够,没有争议甚至会制造争议渲染争议。找有争议的嘉宾,然后在节目中挑起冲突,让嘉宾们掐起来,能打起来就最好了,打出血来就更亢奋了。节操和价值观,在他们眼中都是浮云,眼中只有“看点”。争议人物不是不可以请,关键是“消费”这种争议,还是从争议中探讨和寻求一个深刻的问题?   无疑,凤姐和干露露母女这类娱乐“妖魔”,就是一些电视台畸形的收视观召唤出来的。这是一个逐丑的流程,电视台与小丑们在互相依赖中互相强化,这些人越有名,刺激着更多人以更出位更丑陋的方式走这条出名的终南捷径。   大众当然也有责任。没有围观者,没有消费者,没有三俗的需求,就没有三俗产品,也不会有这样的“极品”和“奇葩”招摇过市。干露露脱给谁的?她们又是表演给谁的?她们击中的是谁的弱点,迎合的是谁的口味?逐臭审丑的大众文化下,形成了一种无可救药的恶性循环。大众和母女仨对骂得越厉害,媒体越亢奋,还有什么比这种鸡飞狗跳的对骂更能给电视台带来收视率呢?病态的大众、媒体和艺人在病态的利益追求中,完成了一场默契的共谋。   如何走出逐臭审丑的恶性循环?有什么样的大众,就有什么样的文化、媒体和名人。我并不赞成行政权力去封杀这类人,选择权在大众手中,公众应该用眼投票去“封杀”干家母女们。人们内心深处其实厌恶这些丑陋的表演,但厌恶不能仅停留于浅层的笑一笑或骂一骂,否则,厌恶感和愤怒感就会被利用。真正有力的批判,不只是道德上的批判,而是用眼球投票让她们没有市场,让请她们上节目的电视台关门,拒绝围观她们的表演,让她们看到这套下作下流的炒作根本行不通。   公众应该用自己的眼球告诉干露露母女,请她们离开娱乐圈!(曹林) 背景: 新华网北京11月28日电(记者白瀛)针对近日网络热议的干露露母女三人在江苏教育电视台竞猜节目《棒棒棒》录制中放泼撒野、大曝粗口一事,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28日表示,江苏教育电视台违反《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罔顾媒体社会责任,为丑恶言行提供展示舞台,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应当受到严厉谴责,广电总局将依据有关法规,给予严肃处理。 发言人说,根据《广播电视管理条例》,教育电视台只能制作播出教育教学节目。而江苏教育电视台擅自改变频道定位,违规制作播出低俗娱乐节目,明显违反法规规定。 发言人说,广电总局多次强调,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要坚持导向立台,坚守社会责任,维护社会公德,不得邀请有丑闻劣迹的人作节目嘉宾。 “江苏教育电视台《棒棒棒》节目无视相关规定,对录制现场的恶言丑行不加制约,任其放肆,致使粗俗视频网上流传,放大了丑恶现象,违背了媒体职业道德,败坏了媒体形象。”发言人说。 发言人表示,广电总局已责令立即停播《棒棒棒》栏目,正对这一事件作深入调查,近日将依法依规作出进一步严肃处理。发言人重申,各级各类广播电视媒体,以及包括网络、移动终端在内的各类视听新媒体,应从这一事件中吸取教训,严禁丑闻劣迹者在视听节目中发声出镜。 凤凰之骂 挂羊头卖狗肉 请干露露做嘉宾是教育台的自我亵渎 2012年11月29日 01:58 来源:凤凰网娱乐 作者: 赵大卫 干露露母女又上电视了?!这不是一个疑问句也不是一个感叹句,在内地娱乐圈和网络红人炒作成风的今天,干露露母女作为一种特有的现象一直备受公众的批评和质疑。然而,就在这一波又一波的声浪中,居然还有电视台公然邀请干露露母女录制节目并任由其二人耍泼骂战,况且还是标榜着传播知识服务社会的“教育电视台”,这种职能和道德上的严重错位必然引起观众和社会的高度议论。随即近日,国家广电总局发言人明确表示,已下令立即停播相关栏目,同时将对电视台和栏目相关责任人进行深入调查,并重申各级各类广播电视媒体,包括网络、移动终端等心媒体要在此时间中吸取教训。 首先,避开广电总局这一关键词,单看事件起因“干露露母女做客江苏教育电视台竞猜类节目《棒棒棒》”。这个句式中,干露露母女这一特型词汇在教育两个字的烘托下异常刺眼。一家本应立足于公正公开公益的服务性电视台,不在拓展教育、全民素质普及、服务社会的基础上体现自身的媒体价值,偏偏在本已经被炒作搅得浑浊的娱乐圈里捞出这么两条臭鱼,这一点无论从媒体道德还是电视台职能上来看都是说不过去的。 或许,的确在商业化竞争中,教育类电视频道无论从内容上还是覆盖面积上均远远落后于综合型电视频道,也就是在收视率和广告收入上难以和芒果台、星星台这样的娱乐卫视相媲美,但恐怕也不见得会陷入捉襟见肘入不敷出的窘境。又时至岁末年关,想必各个栏目都希望在收视率上狠拼一把以便在年底总结和年终奖分配上占有一席之地。但这就是抛弃本职事业,甚至与公共道德背道而驰的借口?在干露露母女事件之前,我从未听说过江苏教育电视台的名号,也不知晓该台在教育、学术、信息传播等领域的建树或业绩。即便是在电视教育领域做到最大最强,在自身属性的前提下也不应选择这种严重违背普世价值观的嘉宾入镜。甚至可以说,江苏教育电视台《棒棒棒》栏目,亵渎了台标上神圣的“教育”二字。 反过头来,我们应该对本次广电总局的决定撒花高歌。这次,我们看到的不是某一期节目的停播,不是某一属性的节目被停播,而是指名道姓的勒令《棒棒棒》栏目立即停播。铁腕之重,前所未有这是对于违背社会责任、公共道德、行业操守等行为最直接和有效的惩罚手段。在各大卫视已经高度娱乐化的今天,教育电视台的“娱乐试水”无疑是电视领域的危险信号,挂羊头卖狗肉是不诚信,打着教育的旗号搞低俗则是一种不道德,对于这类高度违反了行业和道德操守的行为,此时不杀一儆百更待何时?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但是对于传播力度极大的电视领域,如何未雨绸缪才是消除不良影响的关键。 不能否认的,内地电视领域的过度娱乐已经成为浪潮,然而在各大卫视、地方台纷纷“下水”后,如果连“教育”频道也闹腾起来,这无疑将是整个中国电视产业操守的决堤。而内地电视产业的健康化、全面化发展单凭铁腕只能治标,治本的关键还在于行业道德和守则的建立。“娱令智昏,引以为戒”这次的停播令,甚好! 补充 记者手记 张漪 2012年11月29日07:47 来源: 扬子晚报    你是推动恶,还是毁掉善?   干露露,不用解释她是谁了。她已经是一个“知名”人士了,但是她的名实质是什么名?是靠什么博得的?我想,民众心里明镜儿似的。可是,干露露们自己一定没有思考过这些,如果多学会思考,她便不会对着电视镜头滔滔不绝,义正言辞地称别人在“诋毁”、“攻击”她,说那些人是“傻X”,是在阻碍她“成功”!   在干露露自言自语演讲式的采访中,她一直很游刃有余地使用着今天在我们这个社会金光闪闪的词汇——“成功”。她说,“我们不要在乎别人怎么说,别人让你死,难道你就去死吗?他们阻碍不了我们成功!”当然,她还使用着那些我们听起来特别熟悉的正面词汇,例如有道德、有素质、善良、专业、做自己,甚至“伟大”,这些词语如今泛滥在我们社会的“励志字典”里,它们这次是被干露露用来描述自己的。如果你此前不完全了解干露露,仅仅听她谈话,你会认为这个女子是被压在高山下的一棵苍茫小草,承受着无比的压力。全世界都在无端地向她泼脏水,但是她依然充满着勇气、力量、希望,她一直在努力奋斗、坦然地活着……这简直就是一个新时代可歌可泣的草根英雄啊!   那个时刻,我有点走神了,我在想,谁给了她这种不可思议的逻辑?谁让她有这般正义架式的理直气壮?不过,有一点让我对干露露还有些刮目相看,她还知道用这些词语来装饰或解释自己,而不是用它们的反义词。这说明她知道这些漂亮的词语是美好的形容词。然而,我还是决定立时吹口气吹灭四处飘浮的肥皂泡泡。采访进行到不足十分钟,我主动要求停止了这场让人哭笑不得的对话。这样的举动,在我的采访生涯里还是第一次。我们的文章应该对外传达什么?是真善美还是假丑恶,我想,我们的媒体一定选择的是前者,即使不对后者进行鞭鞑,但我们也不会为这些人提供展示其疯狂、谬误、可笑、丑陋形状的平台。   等我和我的同行们离开采访室时,据说干露露一家开始在房间里发飙骂我,语言肯定是相当的“重口味”,但我毫不关心。如果我们的媒体或者说那些有话语平台的人,整天在研究与探讨垃圾的心态和生长环境,我们是不是错过告诉你太多美好的事物了?或许我们不关注这些人,他们便会自生自灭——据传,某些杂草是靠别人的口水来进行光合作用并发展壮大的。而我们要做的是,在每一次动用自己的话语权前,多问自己一句:你是在推动“恶”,还是在毁掉“善”? ......
1855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宜宾学院职称评定乱象:“关系到位”者优先
lyf525 2012-10-29 09:00
宜宾学院职称评定乱象:“关系到位”者优先 2012-10-29 07:22 来源:中国青年报   10月15日,四川省宜宾学院人事处在学校办公网上公布了新一轮职称评定的 校级 评审结果,其中,申报副高级职称(副教授、副研究员)的共有64人,最终有23人通过校级评审。但在这轮评审结果中,很多学术科研业绩评分在学科组排名靠前,甚至排名第一的教师却发现自己落选了,一些业绩评分远远低于他们的人却在名单当中。   在这所学校里,申报副高任职资格,需要通过三轮评议,前两轮都在学校完成:首先由学科组评议通过,再报校评审委员会通过,最后,由学校向省教育厅有关学科组推荐评审。   近日,该校多名教师向中国青年报记者讲述了学校内部 职称评定 的乱象学校对不符合条件的“关系户”网开一面,甚至专门出台政策为其大开绿灯。    教学科研评分高的反而评不上职称   据介绍,在每年的校级评审之前,宜宾学院都会对申请晋升 教师职务 的人员进行业绩展示,并对申报人员的基本情况进行公示。其中,量化的标准主要分科研和教学两部分。   在科研方面,学校会公布每名参评教师的学术科研业绩评分以作参考。   根据2011年学校官方文件《宜宾学院学术科研业绩计分办法》,学术科研业绩的计分范围包括论文、著作、科研成果、项目、奖励和专利等。以学术论文为例,在从E到A类不同级别的期刊上发表文章分别加1~12分不等,被SCI、EI、 CSSCI 等收录的文章则加12分,发表在学术刊物增刊或内部刊物上的不计分。   9月底,学校办公网上就对所有参评人员的学术科研业绩评分进行了公示。奇怪的是,通过校级评审的23人中,有10人业绩评分都在30分以下,6人不足20分,甚至有几个人的得分只有个位数;而未通过校级评审的人中,却有不少业绩计分都在30分以上,甚至还有一些达到50~60分,却落选了。   而在教学方面,校教职委会听参评老师的一节课并为其打分,若通过80分,方可参选。教学评分不对外或不在校内公布,只在评审会上宣读。然而,记者查阅公示教师的履历却发现,有位教师曾获得多项校内外优质课奖项,发表3篇被EI收录的论文,科研业绩评分60分,却未能通过评审。   “要是科研不行,我们可以努力;要是教学不行,我们可以改进。但现在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提高了。”教师何南说。    发表在非法刊物上的论文也算分   在最基本的门槛上,根据宜宾学院官方网站上公布的《宜宾学院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管理办法》第二章第六条,申报晋升副教授及相当职务的人员,必须具有7篇及以上公开发表的科研论文,其中有2篇及以上论文在核心期刊发表。   该校一名青年教师王声表示,这所二类本科院校将参评的门槛设得很低,教师很容易进入评审,竞争也就异常激烈。“这个标准简直低到离谱,特别是对于理科来说,只用发两篇核心期刊,在省内其他一些高校都是不可能的。”   然而,在通过评审的人当中,有一些甚至在基本条件上都涉嫌造假。在办公网上公布的参评人员公示表中,有两名教师的履历中都称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了两篇文章,但记者搜索发现,这两篇文章都是发表在这些学报的增刊上,并不应该被承认;还有一名教师的文章,竟然是发表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点名的非法刊物上的。   当记者向负责计分的科技处询问时,对方工作人员表示不便接受采访。但科研管理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透露,与去年的评分方法相比,今年的评分方法又有了一定的变化,但还未对外公布,比如原本增刊不能加分,现在,“985”大学学报的增刊也算4分。    评选完全由投票决定,只看关系到不到位   为什么业绩评分高的反而评不上?   “说是参考业绩评分,但实际上,评选完全是由学科组和校级评审委员会投票决定的,赞成票数超过2/3就能通过。你问评选理由,从来不给理由,这也是一大特色。” 何南说,“尤其是在校级评审委员会那一关,投票完全不看你的资质和履历,只看‘关系’到不到位。”   每年8~9月,宜宾学院都会公布新一届的校级评审委员会委员名单,一般有20多人,主要包括校领导、各学院院长和一些重要行政职能部门,如人事处、教务处的负责人,其中,校长任主任委员,还有3名副主任委员。   “公布名单,就是告诉你,该开始‘活动’了。”何南说,不少老师提前一年就开始“活动”,打点关系,请客吃饭,给评委送礼。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宜宾学院中层干部透露,在学科组初评后,会按照该组参评教师的业绩评分和教学评分进行排名,并上交给校评委,在校级评审会上公开念出来。但在他曾经参与的校级评审投票过程中,评委们往往根本不看参评老师的教学和业绩评分,刚开始念参评老师的材料时,评委们都已经把票投好了。“其实大家心里都早已有了人选。”   记者联系了两名副校长,要求采访参与评审的情况。其中,一名副校长在电话中表示自己在外地出差,不方便交谈;另一位则说,评审会的情况属于学校内部信息,不能对外透露,应由校长办公室等学校有关部门作出解释。   参加过校级评审、但最终落选的教师崔玉山记得,他曾被一名比较熟的二级学院院长劝说去“走走关系”。“这就是游戏规则。”这名院长对他说。    混行政圈子,比教学科研更重要   崔玉山说,在校级评审时,不分文科、理科、工科,全部放在一起投票,有的处长、院长根本不懂别的领域,就只投认识的人。“高校本应该重教学和科研,但我们学校教学和科研的水平不高,跟重点大学有很大差距,因此,行政被放在比教学和科研更高的位置上。”   王声认为,在这所规模不大的“二本”学校,投票之前的“活动”还不是最重要的,学校内部的关系网更为重要,这使得不少行政人员都顺利地评上了副高职称。   根据去年公布的校级评审结果,学校通过评审的25名教师中,确定在学校各处室、科室担任行政职务的就有11名,其中不乏一些科长、主任,此外,还有一些是学校中层领导的亲戚。   学校官方网站上的《宜宾学院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管理办法》规定,兼任党政管理工作的教师和兼任教学工作的党政管理干部(双肩挑干部),申报评聘教师职务,其教学工作量应达到二级学院规定教学工作量的1/3以上。   但据不少教师反映,实际上,大多数行政人员基本不从事教学,远远完不成教学工作量。但由于经常处理行政事务,和领导关系好,所以容易通过评审。   “他们在行政圈子里混,和很多评委关系都熟了。给熟人根本不用送礼,给不熟的人才需要送礼。”王声说。   “评上了副教授就是终身的副教授,这些行政人员有了职称以后,就更可以心安理得地不做科研,专心仕途了。”另一名教师李美表示,由于职称评定是一劳永逸的,也因而催生了黑幕。   几名教师都对中国青年报记者反映,近3年来,由于高学历的教师比例越来越大,具有参评副高职称资格的教师也越来越多,竞争才变得格外激烈。前几年,申报副教授的基本都能评上,现在就跟评教授一样。   但在这种情况下,每年通过学校评审送到省里的教师名单,却往往少于省里计划给学校的名额。   李美说,这是因为不少学院的院长为了保自己的“关系户”,常常投弃权票,这使得票数超过2/3的教师数,竟然总是低于学校计划上报的人数,这样,名额就可以顺延到下一年使用,“不便宜外人”,珍贵的名额就这样被浪费了。   在记者向校长办公室提出采访要求时,对方以不清楚事情为由,拒绝了采访。   在人事处的公示上还有一句话:有需要反映情况者,请于本周内以实名制书面形式与人事处联系。   “以前有人反映情况,结果暗地里被整了。”王声说,“现在大家都不敢说话,毕竟还要生活。”   (应受访对象要求,文中教师均为化名)
1564 次阅读|0 个评论
点评:开学一月摧垮家长坚持6年的教育观 林爻 《 中国青年报 》
arithwsun 2012-10-27 21:54
http://zqb.cyol.com/html/2012-10/10/nw.D110000zgqnb_20121010_1-03.htm 6年后我将收获怎样一个孩子 开学一月摧垮家长坚持6年的教育观 林爻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10月10日 ------------------------------------------------------------------------- 简单评论一句,一分价钱一分货,中国教育的成本就是这样,家长不要有过多的理想的期待。老师们能尽职尽责,让孩子把字写好,把数算对就很不错了。 教师几个短信,就把这位家长的心理搞得七上八下,也太脆弱了,不就是督促你家孩子把字写的好点么。 感觉很多家长还是太“矫情”,不像个成年人。若掌握很多国际教育信息,希望在第三世界国家享受到第一世界的教育,这不可能啊,河南省教育厅网站公布的人均教育经费可是官方数据,很清楚在那儿摆着,城市里可能多点,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因为这种不可能,把矛头对准上课教师,就更不合适。
个人分类: Book-W|376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卫生部生乳新国标细菌超国际20倍
冯用军 2012-10-24 12:45
卫生部拒绝公开生乳新国标信息 称可能影响稳定 2012年10月24日02:47 中国青年报 李丽 张昢昢 10月17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要求卫生部于法定期限内对河南省消费者赵正军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予以重新答复。 今年1月,赵正军向卫生部政务公开办公室提出了信息公开申请,要求公开生乳新国标制定时“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以下简称‘食安国标委’)编写的会议纪要”。 2010年4月,卫生部发文公布了《生乳》(GB19301-2010)等66项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有关生乳收购的两项标准发生了变化。此前,我国生乳收购标准是每毫升细菌总数不超过50万个,蛋白质含量最低每百克含2.95克。但是,生乳新国标提高了每毫升的细菌总数,降低了每百克生乳中的蛋白质含量。 根据2010年出台的生乳新国标,生乳收购中每毫升细菌总数提高到了200万个,而蛋白质最低含量下调至2.8克。 有专家表示, 新国标中生乳蛋白质含量低于发达国家3.0克以上的标准;而菌落总数放宽4倍后,是美国、欧盟标准10万个的20倍。 广州奶协理事长王丁棉曾“炮轰”此标准是“被大企业绑架,中国乳业新国标是世界最低、全球最差”。 赵正军要求卫生部公开会议纪要的原因,也是为了搞清“新国标是不是被企业绑架了?”他注意到,在2010年出台的新行业标准中,没有关于起草人的具体介绍,而1986年《生鲜牛乳收购标准》中,却注明了起草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1月20日,卫生部拒绝了赵正军的申请。因为食安国标委是“技术机构”,其会议纪要不属于卫生部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 2月16日,赵正军将卫生部诉至法院。 据了解,庭审中,卫生部的依据之一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的意见》(国办发 5号文件)。这份文件中规定,“行政机关在日常工作中制作或者获取的内部管理信息以及处于讨论、研究或者审查中的过程性信息,一般不属于《条例》所指应公开的政府信息”。 也就是说,卫生部认为,赵正军所要的会议纪要即属于过程性信息,一旦公开,可能影响社会稳定,增加行政管理工作负担。 “国办5号文,从立法目的来说,并不能一定推导出会议纪要属于过程性信息。”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程洁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不能简单说国办5号文是对“信息”的涵义做了“限缩性”解释,否则文件就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2条的规定相冲突。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2条规定,政府信息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 “并不是说所有决策前的信息都属于内部信息或者过程性信息,况且,此项决策已经做出。”程洁表示,在我国的语境中,会议纪要常常具有“准决策”性质,应属于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 程洁表示,在决策之前,乳业公司、奶农、消费者等利益相关方基于自身立场参与讨论、提出意见,都是很正常的事,“用不着遮遮掩掩”。 问题恰恰在于此,生乳新国标虽然是国家强制性标准,但其制定程序却不公开。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师胡俊宏曾指出,国家强制标准制定过程中的公众质询环节形同虚设,技术标准的技术水平,必然由少部分特定人群把持和操纵。 “强制性标准的起草部门一般是专业技术委员会,只能代表特定人群,通常是企业界的利益。”胡俊宏说。 程洁表示,立法都需要按照法定程序征集意见,制定强制性标准也应该组织听证,进行公开。当决策涉及重大公共利益事项时,会议纪要中的事实内容应当公开。 “如果其中有不应当公开的内容,可以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22条的规定,进行区分处理。”程洁说,比如采取不公开参与人、公开观点的折中方案。 法庭认为,会议纪要属于卫生部在履行其法定职责过程中制作的政府信息,但此案不涉及上述会议纪要是否应当公开的问题,驳回了赵正军要求判令卫生部公开会议纪要的诉讼请求。 目前,诉讼双方均未表示上诉。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卫生部收到判决书后,将根据法院判决重新作出答复。” “如果对答复不满意,我还将起诉卫生部。”赵正军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中国青年报)
个人分类: WCGI世界廉政研究院|186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各国学者探讨传媒高等教育发展趋势
lgmxxl 2012-10-24 09:49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10月24日 03 版) 本报讯(记者原春琳)新闻教育是否面临危机?经济力量如何塑造媒体产业?……近日,来自世界各国的近五十位国际盟校代表和著名学者聚首“传媒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在“国际化”这个大主题下,对传媒高等教育领域理论和实践中的诸多问题进行讨论,分别从新闻传播、中外合作办学、传媒产业实践、数字媒体艺术等角度分享各国高校在推动国际传媒高等教育实践的理念。 据介绍,该论坛由中国传媒大学和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共同主办、传媒高等教育联盟秘书处承办。该论坛自2009年首创以来,已经发展成为紧密连接东西方、汇聚传媒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各方观点的最富有影响力的教育论坛之一。 本次论坛的研讨成果将作为《国际传媒高等教育发展蓝皮书》的重要组成部分首次以中英文双语面向全球发布。《国际传媒高等教育发展蓝皮书》是第一部关于全球传媒与信息传播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研究报告。
个人分类: 转载:新闻传播|236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北大3500名学生军训两周看病者超6000人次
周少祥 2012-9-16 21:13
高考,把我们的新生代毁了。 北大3500名学生军训两周看病者超6000人次 本报天津9月15日电 今后,衡量中国高校水平不仅要看其学科建设、科研实力、师资力量等指标,学生的体质状况也将影响对高校的整体评价。这是正在天津举行的第九届全国大学生 运动 会传出的消息。 日前在南开大学召开的全国高校体育工作座谈会上,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第九届大运会组委会秘书长王登峰列举一个令人惊讶的数字:半个月前,他出席北京大学2011级学生军训结业典礼时了解到, 两周军训期间,近3500名学生累计看病超过6000人次,特别是第一周,晕倒者众多。 “这是我们人才培养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王登峰说。 王登峰透露,为了弥补学校体育的薄弱环节,我国将把学生体质情况纳入对高校的评价体系中。 他说,自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下发以来,我国的学校体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阳光体育运动广泛开展。但是,学校体育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大学生体质下滑的趋势还在继续,学校体育投入不足,体育场馆和教师水平有待提高,地区和城乡之间发展不均衡。长期以来,针对高校的评价体系中缺少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指标。 “一说到体质健康,大家都很关心、很重视,但是一落实到高校人才培养规则的指标和评价体系中,就轻轻带过。”王登峰指出,很多高校的人才培养标准,都没有把体质健康列入其中。 他透露,教育部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体育总局等共同起草的《关于加强学校体育的若干意见》即将出台。今后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并对外公布,将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纳入对学校整体工作的评价体系,促使学校开足体育课程,提升学校体育的质量。 王登峰还提出,很多高校积极举办高水平运动队,如果集全校之力专为高水平运动队和少数运动员提供训练和比赛条件,而绝大多数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得不到起码的保障,那么这样的高水平运动队是不可持续的,也不会实现育人的目标。这方面需要做一些实质性的改革。比如,对建有高水平运动队的高校,要按照学校体育的基本标准来进行评估验收。如果高校达不到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标准,那么可以考虑暂停其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资格。将来其他高校申请建立高水平运动队,也首先要看其是否具备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条件,否则不会批准新的高水平运动队。 本届大运会“校长 杯 ”评审规则的修改,也体现了这一导向。始于1988年的“校长杯”,从本届开始增至40个获奖名额,评选方式也作了改变。大运会竞赛成绩不再是惟一标准,只占总分的70%,参加大运会科学论文报告会的高校教师获奖成绩占总分的10%,学校体育工作成绩占总分的20%。此举是为了鼓励高校不仅做好竞技体育工作,也要做好群众体育工作,增强学生体质。 (本文来源: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作者:张国 马宇平) 责任编辑:NN102
个人分类: 综合|181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青年报未和本人接触与授权的采访报道:数学家应办教育工作室
热度 2 arithwsun 2012-9-12 16:33
中国青年报未经本人授权的采访报道 我的朋友转给我这篇报道 http://zqb.cyol.com/html/2012-09/12/nw.D110000zgqnb_20120912_1-03.htm 批判“中国式奥数” 本报记者 张国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9月12日 03 版) 这篇报道还放在中青在线的当日头条上。这篇报道把我在博客文章中关于奥数的一些观点,放在文章的最后作为压轴,自然深感荣幸能够受到重视,这个当然要跟自己的爸妈通报一下,让他们买几份中国青年报送人,父母年纪大了,有点事寻个乐,总是好的。 除了父母,这里要给关心本博的朋友们说明一下,其实这篇报道并未直接采访本人,是在我不知情的状态下引用我博文,这篇报道中的其他几位老师,不知道是否是这种情况,现在搞新闻看来也容易多了,直接从博客文章中摘就行。 我不在意别人未经我同意,就直接摘取本人的观点,毕竟中国青年报记者,还是谈及了我的名字,虽然有点欠缺的是未说明信息引用的方式。 我自己的博客置顶文档,《 善美真教育实验班的建设方案 》, 其实也是无偿全文披露,甚至不怕有可能的抄袭,就是把一切放下,不要计较,希望给我们的中国教育添一点力量,如果有人抄,那就抄吧,反正推广出去就是好事,当然,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本人也做了必要的法律保全手续,不会让抄袭者将来反咬一口。 这位中国青年报的记者张路,应该还是认真读了我的那些文章的,归纳的挺好。最后一句是, 『在“人人喊打”声中,这位数学教授反其道而行。他筹建了一个数学教育工作室,打算用自己的方式去教奥数,“将来肯定会教儿子奥数”。』 其实,我是不懂奥数的,我对奥数的理解,就是数学的证明题,这方面我确实准备筹办一个教育工作室,具体内容尚未在本博公布,去年回国后就曾经推动过一下,没凑成团队还得以本职工作为主。今年暑假利用空档把教室装修好了,但研究生助教和课程还没准备好,只能慢慢来,我们必须准备好了才能教孩子,一上来就要保持一个较高的水准,和相当的把握性,就像很多接触民间教育之后的家长们的感慨,不能把孩子当“实验品”。 当然,教育实验,肯定都是拿孩子当“实验品”的,愿者上钩就是,但是教育实验的负责人,还是要对孩子尽最大的负责,把风险降到最低才好,这也是我只办周末教育的原因,如果我有特别大的把握,就直接办个全日制幼小学校了,这是我那份文档的初衷。 既然中国青年报已经广而告之了,我就把那个数学教育工作室的简要介绍公布出来吧,使用百会文档,点击链接打开就能看到, 某些浏览器打开看不到文字,点击“普通视图”即可。 海淀区玲珑塔数学教育工作室 https://xiexie.baihui.com/public/f74a136fef722639f0fba3c77288bb9499facac0056d9ae038141d0f52a2cc37c64d393fc5c68bf1 豆瓣讨论贴 也请那些认识中国字的文科学者看看,这样的数学教育,是不是“黄赌毒”。 是为记。 相关链接: 豆瓣帖子 国内外公益性奥数培训网站集萃
个人分类: Book-W|3606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0: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