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灵长类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灵长类

相关日志

动物有文化吗?
热度 6 wangdh 2020-3-10 14:28
动物有文化吗? 王德华 文化现象在人类中是很普遍的,人们通过传授和学习等途径可掌握各种技能和思想。动物是否也有文化现象呢?对此学术界一直有争论。争论的原因与关于文化的定义有很大关系。社会学家定义为“文化是社会传播的行为模式、艺术、信仰、制度和其他所有人类劳动和思想产物的总和”,或“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等,这显然是对人类文化的定义。如果严格按照人类文化的定义,动物似乎没有文化。因此有学者认为文化应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也有学者提出了定义了广义的文化,即能够通过社会学习一代代地传播下去的一种创新。一种文化的出现和传承通常需要两方面的能力,一是行为创新,即面对新的环境出现的新的行为模式;二是社会学习,即通过观察其它个体或与其它个体互动所进行的学习。所以,创新是文化行为的来源,社会学习是行为传递的途径。动物的社群个体间通过后天学习和代代相传一些利于其物种生存与繁衍的知识,这应属于动物文化。 动物的有些行为,如动物的配偶选择,鸟类营造精美复杂的巢,鱼类的洄游,狼群的联合捕猎,鼠类的挖洞行为等,多是由于遗传所决定的。基因型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塑造了动物的行为表现。由基因决定的行为和受环境因素影响的行为,都不能归为文化现象。动物的文化是指群体中新行为的社会化传播,个体依靠观察和模仿学会和掌握。 最著名的例子是日本猕猴清洗食物的现象。 1953 年,日本学者报道了日本猕猴在河边洗红薯的观察报告。一只一岁半的雌猴某一天拿着人工饲喂的沾满泥土和沙子的红薯,到河里把红薯洗干净后再食用。这是一种新行为,随后,这只小猴的伙伴们和妈妈也相继学会了洗红薯的方法。 多年后这一群猴中的多数个体都学会了将红薯清洗之后再食用的方法,再也不连泥带土地食用了。有意思的是,动物的学习行为一般是年幼者向年长者学习,日本猕猴洗红薯行为则是年长者向年幼者学习的。到 1956 年,这只猴又发明了在水中洗麦子的新行为。一般猴子在取食投放在地上的麦粒时,都是用手一颗一颗地捡拾起来吃。这只猴子则把混有沙子的麦粒放在水里,沙子沉底后,麦粒附在水面上,这样就很容易就把麦粒和沙子分开了。这个新行为在猴群中也逐渐扩散开来。猴类多数怕水,但日本长野省某地的一群猴则喜欢泡温泉。据报道,这个行为是 1965 年冬季,一只 2 岁左右的少年猴最先跳到温泉里泡澡取暖。很快泡温泉取暖的习性在这里的猴群里扩散开了,并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 动物也会使用工具。生活在坦桑尼亚的黑猩猩具有取食蚂蚁的习性,它们一般用细细的长木棍作为工具,将细木棍伸入蚂蚁洞中,等蚂蚁爬满了木棍,把棍子从蚁巢中抽出来,然后迅速用手把这蚂蚁聚集在一起,放入口中食用。在非洲的另一个地方,黑猩猩也具有取食蚂蚁的行为,有趣的是这里的黑猩猩则是用短木棍作为工具,当蚂蚁爬满木棍后,黑猩猩抽出木棍,直接用它们灵活的嘴唇来取食蚂蚁。 鲸鱼类也有社会学习行为。鲸类在捕食时常见的行为是向鱼群吹气泡,鱼群受到惊吓后会聚集到一起,这样鲸鱼就可以大量取食鱼类。 1981 年科学家在缅因湾首次发现了一头座头鲸在吹气泡前用尾鳍拍打水面取食的新行为。后来很多鲸鱼也学会了用尾鳍拍打水面取食的这种新技巧。 以上这些动物通过社会学习而获得新行为(技能)的现象符合广义的文化定义。不同地区的动物群体所拥有的行为表现不尽相同,具有自己特定的行为集合,并且这些行为能够在个体间、群体间和代际间传递。 所以,动物也是有文化的。 (此文发表在《科学画报》上,正式发表的稿件文字上稍微有些不同)
个人分类: 科普随笔|12613 次阅读|51 个评论
Nature neurosci——非灵长类动物识别人脸的基础
热度 1 CZC 2017-3-31 13:26
Nature neurosci——非灵长类动物识别人脸的基础 非灵长类动物识别人脸的解剖学基础和功能学验证 人类的大脑具有视觉信息处理的能力,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功能便是识别人脸。记得也就是最近几年,计算机视觉技术发展迅猛,通过扫描人脸,现代人工智能已经能够将不同的人脸区别开来。尤其前段时间吵得比较热的是使用机器学习等方法将罪犯和普通人区别开来,这其实是一件非常令人着迷的事情。科学家除了直接招募志愿者做人脸识别实验之外,恒河猴也是非常重要的研究模型。非灵长类动物的大脑解剖与人类及其相似,人类仅有2%左右的基因与恒河猴有所不同。在恒河猴大脑中有面部识别区域,一般位于颞枕叶交界处。在最近的一期Nature neurosci上科学家发现了刺激恒河猴的面部识别区域会干扰恒河猴对人脸的识别,但是对其他物体的图像识别没有影响。 1. 刺激AM识别区域影响恒河猴对人脸而非其他物体的识别 2. 刺激AM识别区域抑制恒河猴对人脸的识别 3. 刺激区域离面部识别patch中心越近,识别选择性越强 4. 在patch中心之外刺激不影响面部识别表现 5. 刺激面部识别区域也可以影响抽象面部图像的识别表现 总结 这项研究表明恒河猴大脑中存在特异性识别人脸的脑区,通过外部刺激这些区域可以显著的干扰恒河猴对人脸的识别表现。 经典文章回顾 Science——科学家发现我们的大脑如何感觉“稍纵即逝”和“度日如年” Neuron—科学家发现细胞“垃圾回收站”促进大脑结构更新 Nature neuroscience——新研究揭示口渴和好盐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2016年阿尔茨海默病10大研究进展 2016年帕金森病10大研究进展 Cell——肠道菌群加重帕金森病运动障碍和神经炎症过程 地中海饮食最健康的神经科学分析 八种食物提高记忆力,增强脑活力! 预防老年性痴呆症,先从这些小事做起! 睡眠不足增加肥胖风险的神经科学解释 运动是大脑的最佳保健品 预防痴呆和脑中风,减少PM2.5是我们可以做的 益生菌也能够治疗痴呆、抑郁症和精神分离症? 喜欢我,关注我 拉到最上方标题下,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搜索公众号名称:神经科学临床和基础 也请你推荐给你身边的医学朋友,感谢你~
个人分类: 神经科学临床和基础|2952 次阅读|1 个评论
中国灵长类学会2016年会暨保护怒江灵长类关爱共同的家园研讨会
welcomezp 2016-10-20 10:46
中国动物学会 灵长类学分会 中国灵长类学会是在中国兽类学分会灵长类专家组的基础上组建成立的。我国的灵长类学研究主要是在解放后才得以逐步开展,1981年12月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在昆明联合召开了全国第一次灵长类学专题学术讨论会,灵长类学研究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开始呈现在国内学术界;1989年成立了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灵长类专家组,专家组的成立使我国灵长类的研究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学术交流传统并延续至今。之后,在专家组成员的努力下,于2002年在中国成功申办了第十九届国际灵长类学大会,这一系列的学术交流活动提升了中国灵长类研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与竞争力。随着我国灵长类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领域不断扩大,研究成果不断积累,研究团队不断增加,学科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对外交流日趋活跃。在这样的背景下,经专家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中国灵长类专家组不断加强了与国际灵长类学会(IPS)和各成员国分会的学术交流与联系,进一步地推动了中国灵长类研究的国际学术交流,从而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灵长类研究的发展。随着中国灵长类研究在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不断提升,2014年8月在越南河内召开的第25届国际灵长类学大会上,国际灵长类学会主席签署了同意中国灵长类专家组以“中国灵长类学会”形式正式成为IPS成员的证明信函,自此中国作为最新一个会员单位加入到IPS的大家庭中,并正式成为了IPS十三个执行委员之一,从而能直接参与国际灵长类学会的决策工作,这意味着中国在该领域中已拥有了重要的话语权。为适应新的历史阶段对中国灵长类学界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促进中国灵长类学研究的普及、推广和发展,加快我国灵长类学研究人才的培养和成长,加强中国灵长类研究的国际交流,进一步地提升我国灵长类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2014年10月12日,中国灵长类学会成立大会在西北大学隆重召开,中国灵长类学会正式成立。这标志着中国灵长类研究群体在世界灵长类学术研究的舞台上迈入了新纪元。中国动物学会灵长类分学会网址 http://www.chinaprimates.org/ 此次年会是中国灵长类学会成立以来的第二次年会,年会的主题以学术交流研讨为主。学会邀请的专家学者在全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此次会议以州政府名义来主办召开,主要就是借助中国灵长类学会搭建的平台和释放的效应,实现在全国范围、世界灵长类研究领域宣传怒江、推介怒江的目的。 怒江州境内有两个自然保护区,保留了大量的、原始的、未受到人为干扰的森林、湿地、灌丛、草甸等生态系统;又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的重要组成片区,其中动植物极为丰富,是中国乃至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仅灵长类物种就有10种,占云南省灵长类物种数的62.5%,占全国的38.5%, 是中国灵长类物种最丰富的地区。随着我州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向前进,以灵长类为代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断取得新的成就。为进一步加强怒江灵长类保护,展示生态建设新成就,州人民政府与中国灵长类学会共同决定2016年10月14日至10月15日在怒江召开“中国灵长类学会2016年年会暨保护怒江灵长类关爱共同的家园研讨会”。 怒江分布的灵长类 从灵长类学会角度讲,此次会议旨在推动保护怒江灵长类物种及其生境,保护怒江州生物多样性,促进怒江州灵长类行为生态学及保护研究工作,提升该区域生态安全的保障工作。从怒江州委政府角度看,借助此次研讨会的召开和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的高层次平台,进一步宣传怒江州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推介怒江优势资源、生态景观、多元民族文化,提升怒江整体的知名度、美誉度,利用生态和民族特性,进一步倡导绿色、环保、和谐的生态文明理念,充分激发广大民众热爱自然、珍爱自然、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持久热情和关注。 怒江特殊的地形地貌和自然环境,孕育了无与伦比的生物多样性。境内植被类型从低海拔到高海拔依次为: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中亚热带半湿润常绿阔叶林、暖温性针叶林、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硬叶常绿栎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寒温性针叶林、高山草甸(高山灌丛)等8种类型,组成了非常明显而完整的山地垂直带谱。生态环境多样性和复杂性孕育了生物物种的多样性,怒江州及邻近地区是东亚植物区系的摇篮,中国有16个东亚特有科,高黎贡山地域就保存有其中的10科,占该地区东亚特有科的62.5%。此外,高黎贡山还是众多东亚特有属的发祥地,对东亚植物区系的形成和演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怒江州及邻近地区还是古南大陆区系和南亚古陆植物区系的融合带,已知有种子植物1086属4300多种,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24种,古南大陆起源的有544属,占50.09%;古北大陆起源的474属,其中康滇地区和华中地区起源的属在高黎贡山地区均占有显著地位。 动物区系也十分复杂,已知有脊椎动物580多种,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67种。兽类和鸟类种类占到云南省的一半以上,两栖类、爬行类亦占到云南省的1/5和1/3。兽类中虽以西南区的动物为主动物区系的主要特色,但也有不少东南亚热带代表种,是它们向北分布的极限。怒江州及邻近地区同时是探讨东喜马拉雅植物区系起源的关键地区,经初步分析,东喜马拉雅植物区系中30%以上的种来源于中国的高黎贡山。 怒江还具有丰富独特的生物资源,是世界著名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也是生物多样性最具特色的重要地区之一,被誉为“动植物王国的明珠”、“世界物种基因库”,可以说怒江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云南这个动植物王国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怒江还有极其独特的旅游资源,神奇瑰丽的大峡谷自然风光,灿烂的民族文化。如峡谷奇观有“石月亮”、怒江第一湾、独龙江秘境、人神共居丙中洛、兰坪罗锅箐丹霞地貌等自然景观。景观多样性、民族文化多元性,是云南省旅游的最后一张“王牌”,也是把怒江打造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最大依仗。 更多消息 关注 猿猴家书微信号 primatology
个人分类: 灵长类学原创|154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灵长类保护和研究的世界意义
jiangming800403 2016-7-4 13:05
中国境内现存的非人灵长类动物大概二十几种,占世界灵长类动物的百分之五,灵长目动物种类的丰富程度不及一些热带国家。但在所有的大国中,仅次于巴西,与印度相仿,远远超过美加俄澳等领土大国和所有的欧洲国家。而且中国猿猴几乎涵盖除了阔鼻亚目(美洲猴)以为灵长类动物演化的整个过程,从较原始的原猴类到较进步的长臂猿,中国境内现存的十几种猿猴分别属于原猴亚目懒猴科懒猴属,类人猿亚目狭鼻下目猴科猴亚科猕猴属(共六种)、疣猴亚科长尾叶猴属(一种)/叶猴属(三到五种)/仰鼻猴属(四种)、类人猿亚目狭鼻下目人猿超科长臂猿科长臂猿属(一种,可能野外灭绝)/冠长臂猿属(白颊长臂猿属,四种)/白眉长臂猿属(一种)。 虽然除金丝猴外,特有属种不多,但是在下目和科的尺度,具有较高的多样性。此外,在我国分布的灵长类动物具有边缘分布的特点,是世界原猴类(懒猴)、猴类(猕猴)、疣猴类(叶猴、金丝猴)、猿类(白眉长臂猿)分布北界和海拔上限。因此,我国灵长类动物的保护和科研都具有世界意义。 尤其是与我国毗邻的缅北和印度***丛林、喜马拉雅山区都是灵长类动物丰富的地区,与我国山水相连,种群相通,但灵长类动物研究和保护的水平较低,种群数量更不稳定,所以我国的灵长类动物研究和保护更具有国际性。中国在灵长类动物的保护中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 猿猴不仅是生物学与医药研究重要的实验动物,而且也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旗舰物种。猿猴在丛林间跳跃的矫健身姿、洪亮的啼鸣声、惟妙惟肖的“模仿秀”都是生态旅游的重要资源。长期以来,猿猴生存的主要威胁一直是人类活动,特别是狩猎和栖息地破坏。几年来随着动物保护法制的加强、城市化,特别是农村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不断推进,我国灵长类动物保护工作已经出现转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猿猴生存的“瓶颈”正在被打破。 但是猿猴的栖息地——主要是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以及混交林,特别是河流上游水源地和分水岭地带的森林仍需要进一步的保护与恢复,这也不仅仅是为了保护那些可爱的猴子。 目前中国灵长类动物的分布中心是西南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边缘的中低海拔峡谷地带,并向东、北扩展到广西、广东、海南、甘肃、陕西等地;尤其以广西西部、贵州南部石灰岩山地,滇南、滇西、藏东南高山峡谷地区,川陕甘交界处的岷山、秦巴山地为“热点地区”,也是金丝猴、白头叶猴(黑叶猴白头亚种)、东部黑冠长臂猿等关健种的栖息地。 在中东部及华北地区主要呈点状分散分布。特别是桂西、黔南的石灰岩山区不仅仅是我国长臂猿、黑叶猴、猕猴、短尾猴以及其他亚热带珍稀动植物的栖息地,也是著名的“老少边穷”地区,人多地少、水土流失、“石漠化”严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落后、发展任务艰巨、发展与保护之间矛盾突出,造成自然保护面积小、布局分散、级别低。已经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关键和热点地区。 应当加强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和扶贫开发的力度,扩大保护区规模、提升保护区级别、建立自然保护区网络,将移民开发与基本农田建设结合起来,推动农村居民点和农田集中、沿路、近水,减少深山区、江河上游水源区和分水岭地带的人类活动,恢复自然植被,形成野生动物迁移和扩散的“廊道”,使自然保护区由孤立的点连接成网。为了避免野生动物与农民生计之间的冲突,一方面加强基本农田建设,提高单产,实习集中化种植;调整种植结构,在野生动物活动区域种植烟叶、茶叶、木本油料等动物不采食的经济作物,以减少野生动物对农作物的破坏;另一方面在深山区退耕地保留一部分玉米、花生、红薯等农作物,增加野生动物的食物来源,减少野生动物因为食物匮乏,下山破坏农作物。 同时,应该加强猿猴(特别是猕猴属动物)的迁地保护和人工繁殖工作。可以通过人工繁殖和野化恢复华中、华东山区(巫山-武陵山、桐柏-大别山、九宫山-幕府山-九岭山、罗霄山、武功山、武夷山、黄山-天目山),特别是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的猴子种群。在北方地区,华北猕猴保护的关键地区是晋冀豫交界处的太行、太岳、中条、王屋山区和北京、河北之间的燕山主峰雾灵山。 参考文献: 王德华.2000. 猴、猿和人. 科技术语研究,2(2):35-38.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75506do=blogview=mehandpick=1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科学网博客,链接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95119-955945.html
个人分类: 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2627 次阅读|0 个评论
猴年说猴: 爱旅游的金丝猴
热度 2 welcomezp 2016-2-28 13:37
猴博士:   您好。我是一只超爱旅游的川金丝猴。我上个月去云南和贵州找过表亲滇金丝猴和黔金丝猴。见到黑白色的表哥滇金丝猴后才知道原来我们金丝猴家族族人的毛色并不都是金色的。我还见过峨眉山的藏酋猴,他们过着皇帝一样的生活,根本不用四处找吃的,因为每天有一批批的游客会给他们上贡食物。我最大的梦想就是环游地球,见识到所有种类的猴子。您能告诉我在哪里能够找到猴子吗? “徐霞客”金丝猴 来自陕西秦岭   趁年轻的时候,多出去走走增加阅历是件好事情。你会发现猴子的生活非常多样,有的生活在森林,有的生活在草原,甚至有的生活在雪山之巅。我为你绘制了一幅世界猿猴分布图,送给你当旅游攻略。 图中表明猿猴的生活区域主要在亚洲、非洲、中美洲和南美洲,而欧洲和北美洲是没有猴子的,请不要走错地方了。 去旅游前,要多了解当地的“风土猴情”和地理环境,这样才能玩得更开心。还有,要注意安全。   在国内玩的话,建议你首先去云南,因为这里有着极高的生物多样性,是世界猿猴旅行者们朝圣的地方。中国60%的猿猴种类分布在云南。除了滇金丝猴,还有猕猴、阿萨姆猴、长臂猿、长尾叶猴和蜂猴等15种猴子,生活在从海拔100米到4500米的地区。多样的环境造就了各种不同的“猴风。” 金丝猴家族【从左至右:川金丝猴(张鹏摄),滇金丝猴(张鹏摄),贵州金丝猴,越南丝猴和怒江金丝猴】  金丝猴,是我们最熟悉的猿猴之一,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又名仰鼻猴,因其鼻孔与面部几乎平行而得名。这一特点是对对高原缺氧环境的适应,鼻梁骨的退化有利于减少在稀薄空气中呼吸的阻力。金丝猴体型较大,体长51~83厘米不等,尾长与身长差不多。只有川金丝猴是金黄色的,而黔金丝猴毛色为灰褐色,越南金丝猴和滇金丝猴毛色为黑灰色,怒江金丝猴毛色则为黑色。 世界猿猴分布地图。绝大多数灵长类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森林中,而猕猴、金丝猴等少数物种能够适应寒冷环境,分布于温带森林    说到在亚洲其他地区,你可以选择大陆旅游线或海岛旅游线。在大陆旅游线上,你除了可以感受亚洲各国的自然风景,还可以在泰国或印度感受一下佛教徒对猿猴的崇拜。那里的长尾叶猴和猕猴经常大摇大摆地过马路随意挑选菜市场的水果,人们也不会驱赶,反而会鼓掌欢送他们。这才叫人与自然的超级和谐的社会!   在亚洲海岛旅游线上,你可以欣赏沙滩和红树林的美景,也可以见识猩猩等那里特有的猿猴种类。猩猩是亚洲唯一的大型类人猿,马来西亚的当地人把他们叫作“森林人”。此外,你还可以见到地球上最牛的杀手——隐居在菲律宾丛林中的眼镜猴。眼镜猴虽然其貌不扬,但是在世界动物杀手排行榜上,一直排在前十名,超过狮子和鳄鱼等著名杀手。他有什么绝技呢?你去看看就知道了。 眼镜猴,也称跗猴,有一双超大的眼睛,非常喜人。眼镜猴是世界上体型最小的灵长类动物之一,身长只有9~16厘米。生活在菲律宾的热带丛林中,属于濒危动物。 赤猴是奔跑速度最快的猿猴,居住在非洲热带草原和半沙漠地区。雄性体重约13公斤,雌性在5~7公斤之间。因毛色像金丝猴,所以赤猴又有“非洲金丝猴”之称。    非洲的猿猴种类也不少,但是那里的民风彪悍,游客们需要注意安全。去热带雨林拜访发明家黑猩猩是你不能漏下的计划。但是你要注意,黑猩猩很残忍,喜欢捕食小鹿和猴子等小动物,附近80%的红绿疣猴都死在黑猩猩手里。安全第一,建议你一定要跟团行动,不要随意单独外出。非洲还有很多奇特的猿猴。例如,赤猴是最善于奔跑的猿猴,时速可高达50公里。在大草原上开车追踪赤猴是非常受游客们喜欢的节目。毫不夸张地说,你开车未必能跟得上赤猴。另外,你如果有时间,就去趟马达加斯加岛吧,那里是猿猴历史博物馆。你将一眼望尽猿猴6000多万年的进化历程。 亚马孙狨生活在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的森林中,是世界上最小的猴子之一,身高仅10~12厘米,重80~100克。注意看它们的鼻孔是朝两边开口的’这与欧亚大陆的猿猴不同。    中美洲和南美洲有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葱郁神秘,至今没有人知道共有多少种猿猴生活在里面。去那里旅游除了要准备蚊虫蛇药,还要保护好你的鼻子。由于长期的隔离,中南美洲猿猴的鼻孔开囗向两边像 牛的鼻子),与亚非大陆猿猴鼻孔开口朝下(例如人类的鼻子)明显不同。那里的猴子们会对远方来客非常好奇,喜欢摆弄游客的鼻子,之前的一些猴子游客就因此被搞伤了鼻子。你们金丝猴又叫仰鼻猴(没有鼻梁的猴子),更会引起当地居民的围观或触摸,建议你保护好自己的鼻子。   这些奇特的中南美洲猿猴来自哪里仍然是一个谜。从化石来看,在渐新世前半期(3000多万年前),地球变冷、海平面下降,两大陆之间距离缩短。古代猿猴可能通过乘坐流木等方式进入南美。但是欧亚大陆与南美两大陆之间至少有800公里的距离,流木漂流时间最快也要1周,在此期间动物们如何保证水和食物补给仍是一个未解的问题。你可以实地考察一下这个问题。   目前仍然没有开通欧美线路,是因为那里没有野生猿猴。叟猴曾是唯一生活在欧洲的种类,但是由于寒冷和植被变化,叟猴在几十万年前从欧洲消失了。现在欧洲南部的叟猴是后来人为从非洲摩洛哥迁移过来的种群。至于北美洲,那里唯一的灵长类是人类,估计你是不会感兴趣的。   最后,告诉你个好消息。2011年,人们在中缅交界的森林里发现了怒江金丝猴,全身通黑,是你们金丝猴家族的一个全新种类。怒江金丝猴非常珍稀,估计目前种群数量不到500只。中国灵长类专家组正在组织探险队前往调查,你不妨报名参加去看看你的表亲。 出自拙著《猿猴家书》,2015,商务印书馆
个人分类: 灵长类学原创|6963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离开人类的房间,到隔壁灵长类房间去看一看 广州日报
welcomezp 2015-11-17 09:51
个人分类: 张鹏的事|1488 次阅读|0 个评论
教师节快乐! 兄弟快乐!
welcomezp 2015-9-10 09:12
教师节快乐! 兄弟快乐! 感恩你们给我的一切, 希望你们会平平安安。 今井教授摄于日本京都大学
个人分类: 灵长类学|2079 次阅读|0 个评论
教师节快乐! 兄弟快乐!
welcomezp 2015-9-10 09:12
教师节快乐! 兄弟快乐! 感恩你们给我的一切, 希望你们会平平安安。 今井教授摄于日本京都大学
个人分类: 灵长类学|1816 次阅读|0 个评论
猩球大战—猩猩政客间的政治斗争学
welcomezp 2015-9-9 21:13
小谷围科学讲坛第143期 时 间: 9月12日(周六)14:30-16:30 主 题: 猩球大战—猩猩政客间的政治斗争学 主讲嘉宾: 张鹏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博士生导师、国内唯一一个研究猩猩和猴子的人类学学者 讲座内容: 教科书将会使用工具等作为人和动物的区别。但研究发现猴子同样具备这样的能力,甚至比人更聪明。人和动物区别到底是什么?张鹏将给出全面的解答。 主办单位: 广东科学中心 南方都市报 举办地点: 广州大学城科普路168号广东科学中心学术交流中心 微信报名: 给官方微信号“XGWKXJT”发“姓名、人数、联系电话、活动期数”,如“张三,2人,1375678901,143期” APP报名: 登陆小谷围科学讲坛报名系统http://eqxiu.com/s/lzGw7YSS报名 咨询电话: 020-83002854(周一至周五9:00-12:00,14:00-17:30,没有成功报名的读者可自行前往,讲座免费) 优惠信息: 凭小谷围科学讲坛入场券(现场派发)可优惠价换购广东科学中心主场馆门票和科技影院电影票。 小谷围科学讲坛是由南方都市报、广东科学中心联合举办的大型系列科普讲坛。讲坛于2009年9月19日正式启动,向公众免费开放,定期邀请诺奖获得者、两院院士、国际国内一流科研院所的顶级专家做主题演讲,是华南地区目前为止规格最高的公益科普知识讲坛。 新浪微博:@小谷围科学讲坛 咨询电话:020-83002854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我们)
个人分类: 灵长类学|275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张鹏:走出人类的房间 到隔壁灵长类房间看看
welcomezp 2015-9-8 16:52
深对话 中大人类学系副教授偏偏多年研究猿猴提出猿猴有社会有等级 发现猴子洗温泉文化填补了空白称人类并非生物进化终端 张鹏,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副教授,在京都大学灵长类研究所留学8年。他说他应该是国内唯一一个不研究人、而研究猴的人类学者,他的意外“闯”入,曾不被业界和学生认可。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这)给了我挺大的自信。” 张鹏到过日本、非洲、中国多地研究猿猴的行为、情感、文化等。他说,大家有一个太大的误解——大众普遍认为猴王是雄性,其实猴子社会是母系社会,猴王是雌性,她是女王。 他还发现猴子是有社会等级和文化的。在猴子的社会中也有政治,有对资源分配和地位的争夺,同样弥漫着权谋和计策,上演着三国演义。 长期与猴相处的过程中,张鹏更加理解,人类并不是生物进化的终端,人和猴在不同的树枝上进化,“猴子本身就不想进化成人。” 他说,他在人类学系研究猴的意义,是让大家离开了人类房间,到隔壁灵长类的房间看一看,让大家能够脱离人类中心主义,站在生态中心主义的角度重新审视我们所处的世界。文、图/广州日报记者李华 8 月的海南炎热。张鹏带着中大学生在海南南湾猴岛做田野调查,“我带的一半是人类学学生,一半是生科院学生。人类学学生做的是人猴关系,生科院学生做的是猴猴关系,这样把自然和人文(学科)研究做得比较完整一些。” 我是只孤独的猴子 广州日报 :刚开始回国教学时的情况如何? 张鹏: 我回国进入中大人类学系。那时没有人认为人类学系需要一个研究猴的。我记得,2009年我在课堂第一次给研究生讲课时说猴也有文化、也有社会,学生就笑。我现在做的是文理(跨学科)研究,会触犯一些学术尊严。 举个例子,我说猴子有社会,那时就有文科老师说,这就看社会怎么定义了,动物的社会跟人类社会应该不一样。我说猿猴有洗温泉、吃红薯的文化,最初国内的学者是反对的。他们认为,文化是人特有的,你凭什么说动物也有文化?我当时感觉,我就是一只孤独的猴子。 中大开人类学会议,我听了两三天,大家都在讲人类自己,不考虑其他动物。最后我实在忍不住了,我发言说,没有人能设想一下跳出人(看问题),当我们讲人类特有什么之类的话时,人类就像是一个房间,这个房间有桌子、电风扇、电灯,我们只是在这个房间里说我们人类房间特有的(这些),别的房间一定没有。按我的角度,要说人类什么是特有的,首先你得离开人类房间,到隔壁猿猴的房间去看一看,看人家有没有桌子、电灯,然后你再客观地说自己。我在人类学的意义,就是让大家能够脱离人类中心主义,让大家能够以更宽的视野去看我们自己。 这种理念刚开始遇到阻力,所以这四年里,我努力开课、带学生(文理各一半),就是想让更多的人知道文理跨学科的意义。 广州日报: 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对你意义很大? 张鹏: 给我挺大的自信。我一直以来觉得前面是一片黑的,不知道文理科怎么走,这儿有一点小阳光的感觉。 在过去的十五年里,张鹏到全世界各地找猿猴,见识了猿猴江湖的千姿百态。与他相处了8年的黑猩猩小爱,掌握了一千多个英文单词,五百个汉字。小爱能够看懂人类社会的等级,教授让它做事情时,它很认真,如果是博士后,或者副教授让它做,小爱也做,但是会问你要好吃的。张鹏作为新生,让小爱认汉字,小爱向他吐了口水。那次张鹏认识到应该平等地跟这些灵长类交流。他说,黑猩猩数数字的速度超过人类大学生,日本天皇明仁的二太子秋筱宫向黑猩猩发起挑战,不得不认输,兑现承诺向实验室捐赠了一亿日元。 黑猩猩读懂人的等级 广州日报: 你提到小爱给你上一课,与灵长类要平等地交流。它们也有这种平等的意识吗? 张鹏: 猴子个体之间有等级,但它没有差别化对待其他动物。我觉得人性本来就支持平等,人类之所以能够成为现在的人类,也是因为我们最初实际上生活在平等的社会。 广州日报: 小爱怎么读懂人的社会等级? 张鹏 :它读懂人,跟人读懂它是一样的。小爱的智商,实际上是四岁小孩。它怎么读懂我们?比如说,你在动物园看黑猩猩时,黑猩猩也在观察你——人为什么给孩子吃东西,孩子为什么哭了。它也在观察我们的行为。教授说,同学们你们看,大家点头回应噢,它也能理解。黑猩猩看到我们对教授说的话点头赞同、眼睛往上看等这些行为,猩猩从中读懂等级。 广州日报: 秋筱宫跟小爱比试瞬间记忆输了,它们的那种能力是与生俱来的,还是后天培养的? 张鹏: 本能,这是本能,就是比人类强。猩猩的瞬间记忆能力比人类强最主要的解释就是避开捕食者,你能不能看到捕食者,这决定你的存活,如果看不到的话,就没有后代了。 张鹏说,猴子社会是有等级的,一般妈妈等级最高,小女儿的等级比二女儿的高,二女儿比大女儿的等级高,年龄越小等级越高。 在猩猩社会的等级之间还上演着三国演义,有权谋也有厮杀,同样充斥着政治。 猩猩上演三国战争 广州日报: 猴子社会等级怎么划分? 张鹏: 等级首先是继承,对雌性来说妈妈等级高,自己女儿等级也高,而且继承还有一个规律,就是小女儿等级高,大女儿低。 广州日报: 为什么是小女儿等级最高? 张鹏: 我们叫偏袒,对自己的孩子偏爱。这个只是存在猕猴之间,这是猕猴一大特点。 广州日报: 猩猩的等级和权力是怎样的呢? 张鹏: 黑猩猩具备等级关系,尤其是雄性之间,雌性之间也具有,其次它们之间存在资源分配,比如分配狩猎到的食物,腿给谁,胳膊给谁,这由首领分,这是最简单能看到的。更复杂的就是在动物园,我印象特别深的是黑猩猩之间的三国演义。黑猩猩群里面大概有七八只雄性,还有七八只雌性,七八只雄性里头就分等级。第一位实际上是等级最高的,第三位也想成为第一位,它当首领可以拥有与80%雌性交配的权限,也就是说它的后代更多,这是本能驱使。于是它就想挑战老大,它打了几次,没成功,然后它不敢打了,它知道直接挑战首领的代价。于是它的策略就是跟第二位联盟,帮第二位梳理毛发,把它伺候好,巴结它。它期待第二位能够帮助它一起对付首领。首领看着你俩(第二、三位)走得这么近,首领意识到自己的危险,于是它的策略就是与第二位联盟,给第二位好处,食物分配的时候先给第二位,它要破坏第二位和第三位的联盟。 第二位它也不傻,它很清楚自己的位置,于是第二位的策略就是拖延。你俩打呗,它帮着挑衅你俩打,打的时候,扶持一下弱方,第二位也很积极地参与打架,但是不受伤。而且它能够在这时做一些大胆的事情,比如在首领面前跟雌性交配,平时它是不敢的。它知道我去交配,你不敢拦我,因为你需要我。然后慢慢就会出现这种联盟、背叛。 稍微时间长了以后,首领扶不起来了,或者是越来越衰弱了,这时第二位就坚定不移地站在第三位的盟友立场,把首领干下去。这实际上,无非是三国演义,这里存在背叛、选择、等级、分配这些东西。 一默是世界上最有名气的日本猴,也是最有文化的一只日本猴,张鹏从中看到灵长类的文化现象。一默懂得将脏的红薯拿到海边洗干净吃,一默发明了洗红薯的行为,跟一默在一起玩的个体先学会了,通过横向传播、纵向继承,到现在为止全世界能够洗红薯猴群只在一默所在的日本幸岛,这是一例非常著名的关于灵长类文化行为。 猴子的文化也具有多样性。张鹏发现了猴子洗温泉文化,填补了猴子在吃以外文化的空白,目前猴子的文化已达上百种。 一默发明洗红薯 广州日报: 一默发明了洗红薯,并被学习和传承下去,这个跟我们的人类文化属性已经很类似了? 张鹏: 机制上没太明显的差异,但是复杂性上,人类文化毫无疑问更复杂。人类文化有特点:第一,我们是主动教育,这是动物不具备的。第二,动物把这些文化都放在了脑子里,但人类可以把它放在身体之外,比如说我们写字,比如存放在硬盘里。 广州日报: 猿猴的文化,除了与吃相关的文化和洗温泉文化,目前还有其他文化吗? 张鹏: 已经有上百种了,各种各样的。例如医疗,黑猩猩肠道里有了蛔虫,它就想除虫。除虫有两种模式:化学除虫和物理除虫。黑猩猩也会化学除虫,它会吃斑鸠菊,菊科植物,这有杀菌作用,这跟人的机理是一样的。然后它会物理除虫,黑猩猩找像两面针一样的叶片,叶片有很多道沟,黑猩猩吞下去,叶片的倒刺会把虫卵、虫子钩下来,然后把虫拉出来。这种物理除虫的方式,人类没有,这也是它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张鹏说,真正跟猴子们成为朋友以后,你会发现,猴子本身就不想进化成人。人和猴子在不同的分支上进化。而一些影视作品,如《猩球崛起》、《人猿猩球》将人和猿设立成对立面,误导了普通人。他说,从通过观察猿猴,我们人类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 最好的保护是远离 广州日报: 你提到说猴子不想进化成人,为什么? 张鹏: 以前有一个误解,就认为人是进化的终端。正确的解释是,人跟其他生物都是在一棵主干上,人是一个分支,黑猩猩跟人是来自于同一个主干,它分出了两个分支,一个是黑猩猩,一个是人,它们两个在不同的树枝上进化。猿猴的进化方向是适应它们的森林环境。 广州日报: 你提到一些影视作品,如《猩球崛起》、《人猿猩球》误导了普通人? 张鹏: 我觉得电影有思想意识上的问题——它特别欧美化,欧美的思想认为人是最高等级的、最高地位的,其他动物都是低位的。然后他们一直在找寻谁要取代人,这个电影最根本的本质,就是担心谁要取代人,然后他们找到了黑猩猩,他们一直在找一种人的敌对面。我觉得这个不正确,我们跟猿猴是在同一个舞台(完整的生态)的。 广州日报: 你提到通过观察猿猴,我们人类可以更好地理解我们自己,怎么理解? 张鹏: 一旦涉及到人类的特殊性、人性的东西,都要回避人类中心主义。猿猴给我们人类最好的一个借鉴,就是他者,一个对比面。形象地说,就是走出这个房间,看看这两个房间的比较。任何提出一句关于什么是人类特有的,什么是人类特殊的,什么是人性,什么是兽性的话,不管在任何方面,你都要比较一下。你不比较,光站在人类的角度说,从来不看那些动物,那这个就是片面、主观了。 广州日报: 我们人类应该怎么和灵长类相处? 张鹏: 远离它们最好,我觉得最好的保护,就是保持距离。 背景知识 灵长类动物包括猿猴和人。猴和猿之间的最主要区别就是猴有尾,猿无尾。我们人类是无尾的,所以我们属于猿。人和猿的区别在于,人直立行走、形成家庭、出现口语语言。 来源:2015年9月8日 广州日报 作者:李华 http://ssa.sysu.edu.cn/Item/6147.aspx
个人分类: 人类学|1644 次阅读|0 个评论
优酷头条,61万听众:张鹏课件 猿猴为什么没有进化成人
热度 18 welcomezp 2015-8-12 12:39
优酷视频链接 张鹏课件 猿猴为什么没有进化成人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I5ODA0ODMzNg==.html?x 你真正跟这些猴子们成为朋友以后,你会发现,猴子本身就不想进化成人 过去的十五年,在猿猴这个江湖里,我结交了一千多个朋友。 我在人类中的女人缘不是很好,但是我在猴子社会里的女人缘还是不错的。 Nature的文章出来,全世界哗然——原来动物也会数数字。我们研究所的内鬼是谁?那个内鬼就是人类中心主义。我们想当然地认为,只有人类才会这样才会那样,只有人类才会有工具,只有人类才会有文化,然后忽略了其它动物。 半个多世纪过去,一默早已不在猴世,但是它发明的这个行为,通过横向传播,纵向继承——到现在为止全世界能够洗红薯的猴群只有那里有。 把衣服一脱,哗,就跳到里头,本来还有这么一群猴子在里头呢,它们一看我进去了,就离开了。然后我就进去了,一进去就后悔,一坐下去,它那个底下沉的那个猴粪,叫猿粪,就浮起来了。 猴子社会里头,一般妈妈等级最高,小女儿的等级比二女儿的高,二女儿比大女儿的等级高,年龄越小等级越高。 黑猩猩的世界里绝对没有强奸这个行为,只有人类,整个660种灵长类里头,只有人类是有强奸行为的,所以人有时候把那个叫兽性,那就是胡扯。 实际上你真正跟这些猴子们成为朋友以后,你就会发现,猴子本身就不想进化成人。
个人分类: 灵长类学原创|4239 次阅读|18 个评论
关于德国科学家被迫放弃灵长类研究的评论
热度 10 Carrion 2015-6-5 12:15
近日来,德国马普所的知名神经科学家 Nikos Logothetis 宣布,由于长期以来遭到动物权利极端主义者无休止的骚扰和侮辱,他决定放弃非人灵长类研究,转向采用啮齿类模式动物。这一消息激起了神经科学界的愤怒。《自然-神经科学》以罕见的激烈语调发表社论,呼吁人们为科学家提供“ 个人层次,机构层次以及政府层次的支持 ” 。 我想说,科学工作者不是虐待狂。至少我个人从未因动物受折磨而获得任何乐趣,但我也从不对参与我实验并最终死亡的动物感到愧疚,只要它们的死亡没有白费。为了人类的福祉和对世界和自身的认识,这些实验是必要的。事实上,神经科学工作者可能比其他的研究人员更关心动物的感受,因为往往动物不必要的焦虑、恐惧情绪会干扰实验结果。一部分激进分子 将“动物权利”拔得过高,这是对人类神圣权益的侵犯,是对人类的犯罪 。 有些人可能会说,如果啮齿类动物能用于替代灵长类研究,那不是很好吗?的确,科学界存在 3R原则 的共识:Reduce(减少), Refine(优化),Replace(替代),要求研究者在课题设计上尽量创新,避免无意义的重复;使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及高质量动物以降低动物用量;尽量优化实验程序;以低等级动物代替高等级动物,以无知觉的实验材料代替清醒的活体动物等等。但是,对于神经科学而言,非人灵长类研究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 许多复杂的认知任务只能由灵长类执行,并且无人能保证啮齿类动物的神经环路机制与灵长类完全一致。 Nikos Logothetis 的退出并非因为他在啮齿类上找到了最关心的问题,而是因为无关人士的威胁导致。 中国目前的动物权利运动尚未发展到对科学家采取大规模公开骚扰的地步,但最近的发展趋势令人忧心。中国的动物保护主义者已经开始有组织地以暴力和骚扰手段对他们不认同的行为(可能是任何事情)进行攻击。而政府往往在动物保护骚乱中保持一种尴尬的沉默,至多是在事后加以调解,而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划定红线,使得这些行为近年来愈演愈烈。 中科院神经所所长蒲慕明先生曾提及中国在非人灵长类研究方面潜在的优势,其中一条是中国的动物保护主义不像国外那样激进。但是这样的和平究竟能保持多久呢? 科学工作者的安全要取决于潜在的加害者的心情吗?我们应当有有效的机制震慑激进的动物保护分子,同时也监督科学队伍中可能存在的不适当对待动物,浪费动物生命的现象 。 然而 现实是,后一条做了很多,而前一条却做得很少。 附1:Nikos K Logothetis本人对虐待动物事件的澄清和评论   MPI-Research:BUAV-SOKO Claims Reality   附2:《科学》对Nikos被迫改变方向事件的报道,评论区可以见到一些狂热分子意义不明的欢呼   Embattled Max Planck neuroscientist quits primate research   附3: 《自然-神经科学》社论。呼吁建立机制保护科学家 Inhumane treatment of nonhuman primate researchers 附4:Max-Plank Society发表声明,为Nikos的决定表示遗憾,声称一直在支持他。声明同时谴责攻击者,表示机构将继续推进灵长类研究 Max Planck Society statement on the decision of Nikos Logothetis
个人分类: 科学与社会|6827 次阅读|25 个评论
张鹏和中山大学灵长类研究团队祝您:羊年快乐、吉祥
welcomezp 2015-2-22 11:28
个人分类: 张鹏的事|4841 次阅读|0 个评论
深圳内伶仃岛上的母系社会
热度 1 welcomezp 2014-4-26 22:12
距蛇口9公里的内伶仃岛是深圳最大的岛屿,岛上生活着超过1000只野生猕猴,它们是深圳境内除人类之外唯一的灵长物。也是动物界里高智商的母系多夫多妻型社会。 作为群居动物,内伶仃岛上的猕猴有20多个部落,一般来说,猕猴群中男少女多,群中年幼的雄性会在性成熟前离开出生群 —— 这是为了避免近亲繁殖;而雌性则始终留在群中,成长、生子、育儿,最后终老一生,以母女关系和姐妹关系为基础的群落构成了猕猴母系社会。 内伶仃岛上的母系社会有着严格的等级关系,子随母贵,高地位母猴的子女一般地位也高,连地位较低的成年公猴都敢呵斥欺负。有意思的是,对同母姐妹而言,妹妹总是比姐姐的地位高,这与父亲是谁毫无关系,因为多夫制母系社会里,猕猴的父子(女)关系并不清晰。 虽然是母系社会,在内伶仃岛上的猕猴群里,雄性猴王依然存在。那些离开出生猴群的青少年雄性经过一段自然淘汰的独立生活后,成长为身强力壮并且性情凶猛的成年公猴,它们是各个猴群新猴王的竞争者。每年11月左右,猕猴进入发情期,成年公猴们不再臣服于老猴王,围绕着各个猴群发生一段时间激烈的混战,胜者成为新一任的猴王。 这种周期性的竞争使得公猴会定期迁移或被外来公猴替代, 不管如何“城头变幻大王旗”, 固守的母猴始终是主心骨,是一个猴群母系社会稳定的的标识。 (本文部分内容已发表于《深圳晶报》,转载请标注)
个人分类: 灵长类学原创|3918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Nature》杂志呼吁保护全球最濒危灵长类--海南长臂猿
welcomezp 2014-4-10 18:24
2014 年 4 月 8 日,《 Nature 》杂志呼吁保护全球最濒危灵长类 -- 海南长臂猿 (网络链接 http://www.nature.com/news/time-running-out-for-rarest-primate-1.15009 )。此前 3 月 17-20 日, 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动物学会、海南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南大学、香港嘉道理农场、成美慈善基金会、国际野生动植物保护组织和伦敦动物学会等单位的支持下,海南长臂猿保护博鳌国际论坛邀请了 80 余名来自全球十余个国家的学者和保护区管理人员, 共同讨论海南长臂猿保护的长远规划,并成立了海 南长臂猿保护基金会。 我院张鹏副教授受邀参加会议。会议 专家共同指定的《关于拯救海南长臂猿的建议》被新华社、海南日报等报道,并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中成功获得立案。 背景消息: 海南长臂猿是中国特有物种和一级保护动物,也是国内最高等的灵长类动物。它因海南而得名,是海南的世界级名片!过去,海南长臂猿曾遍布全岛。但是现在,海南长臂猿已经成为地球上最濒危的野生动物,全部种群数量仅 23-25 只,只有 3 个爸爸和 5 个妈妈。海南长臂猿是全球最濒临绝灭的灵长类物种。然而,这一生态危机迄今为止尚未引起国内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图片来源 http://www.nature.com/news/time-running-out-for-rarest-primate-1.15009
个人分类: 张鹏的事|197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PNAS:科学家绘制灵长类动物—寄生虫网络图
qujiangwen 2013-6-19 15:18
PNAS:科学家绘制灵长类动物—寄生虫网络图 2013-05-13 来源:科技日报 大多数感染人类的新兴传染病(EIDs)都来源于动物,但在这些人畜共患病感染人类之前,科学家很难把它们识别出来。因此要控制监视这类疾病,找出高风险宿主至关重要。 最近,西班牙格拉纳达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的科学家开发出一种网络学预测工具,能预测哪种动物最可能把EIDs传染给人类。相关论文发表在《PNAS》杂志上。 用网络研究来预测疾病传播已不新鲜。流行病学家能通过社会网络了解不同人群之间的联系,靠这些信息预测传染病会怎样传播。环境科学家也能通过物种之间的网络图,描述它们彼此之间的互相交往。一些动物会携带寄生虫,而寄生虫会携带病原体。研究小组就是用共同寄生虫把它们的宿主动物连接起来,把携带病原体的动物和种间疾病传播联系在一起,作为一种网络工具来研究、预测寄生虫病和未来EIDs的源头。 格拉纳达大学的何塞·M·戈麦斯和研究小组检查了140种非人类灵长类宿主所携带的300种寄生物种,把同一寄生物种所寄居的不同动物连接起来,构建了一种宿主—寄生物网络。研究集中在非人类灵长目动物,是因为它们与人类亲缘关系较近,并有相同的栖居地,因此它们身上的寄生虫也最可能传给人类。 他们发现,共同携带了大部分寄生虫的寄主动物,处于网络的中心位置。这些寄主动物往往在地理分布上也很广泛,生活在大型的且密度较大的社会性动物群中,这种环境也增加了它们与其他物种之间互动的可能性。这些“超级传播者”的嫌疑是最大的,携带的寄生虫与人类更相似,最可能引发EIDs感染人类。 与人类关系最近的猿类和一些传染病源,如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疟疾、黄热病等处在网络中心位置,然而,狒狒、猕猴、松鼠猴、吼猴和长尾猴也出现在网络中心。 戈麦斯和研究小组建议,科学家可以密切关注那些高密度社群动物和地理分布广泛的动物,以帮助抵御下一次疾病大流行,并对“超级传播者”进行病毒测试,检测那些变异率高的病毒,病毒变异率越高,感染其他物种的机会越大。 研究人员还指出,这种方法并不局限于灵长类动物,其他动物包括鸟类、猪、蝙蝠和啮齿类动物,也能作为EIDs的源头。网络工具有助于识别出所有能向人类传播疾病的高风险物种。 原文检索: José María Gómez, Charles L. Nunn, and Miguel Verdú. Centrality in primate–parasite networks reveals the potential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to humans . PNAS, May 7, 2013; doi: 10.1073/pnas.1220716110 在最新一期(4月22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来自西班牙格拉纳达大学,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Centrality in primate–parasite networks reveals the potential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to humans”的文章,解析了人感染传染病的传播潜力,提出了一种可以预测新发传染病如何从动物向人类传播的风险,这也许有助于解析H7N9病毒的来源。文章表示,大多数人体内新发传染疾病(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EIDs)起源于动物,但是这些动物传染源往往直到疾病出现之后才会被发现。因此识别高风险宿主对于控制和监控这些疾病的发展就至关重要了。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通过分析两者共有的寄生虫,利用一些网络工具将患有同种寄生感染的宿主连系了起来。研究重点放在非人类灵长类动物身上,因为它们是许多人类新发病原体的重要来源。针对300种寄生物种的140个灵长类宿主的记录,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宿主-病原体相互作用网络,这300种寄生物种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原生动物、节肢动物和真菌。研究人员又进行了检测,分析宿主网络中心是否与宿主作为一个潜在EID来源有关,结果他们发现在这个网络中更加居于中心位置的灵长类拥有更多的寄生病原体,包括此前被证明是新发传染病的病原体。更重要的是,研究人员还发现,更靠近中心位置的灵长类也倾向于生活在高密度的群体中,而且有较大的地理范围,这是寄生感染和传播的关键预报因子,并且并且携带着类似存在于人类体内的寄生群落。 因此研究人员提出,位于这个网络的中心位置的非人类灵长类动物与人类共享传染病的可能性高,这提示向心性可能有利于在疾病爆发前预测传染病在灵长类动物和其他生物中出现。关于H7N9禽流感,近期荷兰和中国研究人员分析H7N9禽流感病毒后发现,病毒基因正在低调、神秘地广泛传播,并出现基因变异。而且未来可能继续变异,暴发人传人大规模疫情的风险变得更大。有研究人员将H7N9病毒数据与2003年在荷兰禽类和人类大规模暴发的H7N7病毒以及1999年和2000年在意大利禽类中大规模暴发的H7N1病毒作了比较。结果发现H7N9病毒肯定已经广泛传播,并实现了基因多样化。病毒已经完成了一些演变,且未来可能继续变异,推高大规模人际感染的风险。 http://www.imicams.ac.cn/news/shownews.aspx?id=4488
个人分类: 新发传染病|2084 次阅读|0 个评论
发现可以多吃不胖的激素
热度 3 孙学军 2013-1-5 14:47
发现可以多吃不胖的激素
Drs. David Mangelsdorf, Yuan Zhang, and Steven Kliewer (l-r) have demonstrated that a starvation hormone markedly extends life span in mice without the need for calorie restriction Starvation hormone markedly extends mouse life span, researchers report.pdf 在 1934 年,在康奈尔大学报道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实验发现,给老鼠喂食低热量的饮食(热量限制)可以使寿命延长一倍。这一现象已被从蠕虫到灵长类动物各种物种中被证实,但不包括人类。热量限制可以延长寿命,是通过影响能量代谢途径,如一些感营养素,包括胰岛素和其它生物分子途径实现的。采用化学和遗传学方法改变这些途径也可以延长寿命,表明有可能开发出能不减少热量摄入也可以延长寿命的药物。 长时间的禁食处理小鼠、人类和其他生物,可产生一系列适应性变化,其中包括动员和燃烧脂肪酸。肝脏在该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一种称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21 ( FGF21 )的激素,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枢纽协调作用。过去通过 FGF21 转基因小鼠发现,这种激素可以抑制生长激素活性,减少胰岛素样生长因子,防止体重增长和导致休眠行为。 最近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张瑗(音)等的文章最近发表在著名开放获取杂志 eLife 上。他们通过比较 FGF21 转基因小鼠和野生型小鼠,发现 FGF21 转基因小鼠更长寿( 38 个月 vs 28 个月)。雌性 FGF21 转基因小鼠寿命比雄性转基因小鼠长 4 个月。更有意思的是,和热量限制不同,这种 FGF21 转基因小鼠不需要限制食物摄入量,甚至比野生型小鼠吃更多食物,仍能延长寿命,胰岛素敏感性提高。他们发现这种寿命延长的原因类似因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缺乏的表现(有一种人天生对糖尿病不易感,好象是因为这个蛋白的受体不好)。但是对影响寿命的三种经典通路( MAPK\mTOR 和 Sirtuins )的分析发现, FGF21 延长寿命的作用可能是通过独立途径发生的。 该小组过去曾经发现,这种转基因动物的血液中 FGF21 可以达到正常水平的 10 倍,年轻时候( 8 月)血液和肝脏组织中胰岛素、葡萄糖、甘油三脂和胆固醇都显著下降。这次研究针对老年动物( 26-27 月)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这些动物体重明显下降,但脂肪肌肉比例没有变化,血液中瘦素水平没有改变,雌性动物脂连素没有改变,但雄性动物脂连素显著增加。雌性动物血液中酮体水平(最近刚发现长寿相关因素如羟基丁酸)明显增加,肝脏内甘油三脂显著下降,但雄性动物这些指标没有发生改变。 然后进行葡萄糖代谢的研究,禁食 4 小时,转基因和野生动物的血糖都明显下降,但转基因动物的胰岛素水平没有增加。禁食 16 小时进行糖耐量实验,结果发现转基因动物的胰岛素水平仍增加不如野生动物。禁食 4 小时胰岛素耐量实验发现雄性转基因动物血糖水平下降比野生动物明显。 上述结果说明这种动物的胰岛素敏感性增强,为证明这种推测,又采用高胰岛素 - 正葡萄糖钳夹技术,结果发现转基因动物需要更高的葡萄糖补充量,葡萄糖示踪分析结果证明转基因动物处理葡萄糖的能力和胰岛素抑制作用均明显增强。 最后对寿命进行分析,发现这种转基因动物寿命明显延长,而且存在性别差异, 30% 以上雌性动物年龄甚至可以超过 44 月。 考虑到该蛋白和禁食代谢的关系,研究又采用基因表达芯片技术观察了肝脏、腓肠肌和睾丸周围白色脂肪组织的基因表达情况(对照组动物用热量限制和禁食 24 小时野生动物)。结果发现,上述组织中分别有 33 、 8 和 22 个基因发生 2 倍( false discovery rate 0.10 )以上的改变。而热量限制和禁食 24 小时基因改变的数量远超过转基因动物。奇怪地是尽管禁食可以诱导 fgf21 基因表达,但热量限制没有这一作用。说明, FGF21 不是热量限制效应的关键蛋白。转基因动物发生改变的 33 个基因中 30 个基因也受到热量限制的影响, 20 个受到禁食的影响。这一结果说明热量限制和 FGF21 存在类似的调节通路。 长寿有关的通路主要包括 AMPK 活性增强、 sirtuin 活性增强和 mTOR 通路抑制。首先他们分析了肝脏、脂肪和肌肉组织中 AMPK 和 mTOR 靶基因 S6 E-BP1 总蛋白和磷酸化水平,然后分析肝脏中作为 AMPK 效应的线粒体 DNA 水平。结果发现, AMPK 磷酸化水平和线粒体 DNA 水平没有改变,肌肉、肝脏和脂肪组织中 S6 和 4E-BP1 磷酸化水平也没有发生改变。肝脏 NAD+ 含量和 Sirtuins 1 – 7 mRNA 水平也没有发现任何改变。研究结果表明, FGF21 的长寿效应与 AMPk 、 mTOR 和 sirtuin 通路没有关系。 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 David Mangelsdorf 博士说。“衰老及衰老相关的疾病是现代社会一个日益沉重的负担。减慢这一衰老过程的药物是极其合乎需要的。这些研究结果提高了激素治疗延长寿命的可能性,” Mangelsdorf 说。 Mangelsdorf 与 Kliewer 共同负责一个研究实验室,他们在 2007 年的一项研究中数次发现了 FGF21 的抗饥饿效应。药理学博士 YuanZhang 说,该研究被认为有风险,因为在获得任何关于 FGF21 生成增高是否会影响寿命的证据前,至少需要观察两年时间,这是小鼠的平均寿命。此前有研究发现 FGF21 可以减少肥胖小鼠的体重。最新研究中过量表达 FGF21 的小鼠在整个生命期都是清瘦的,甚至所吃的略多于野生型小鼠也仍然保持清瘦。这种激素也有一些缺点: FGF21 过量生成者往往个头小于野生型小鼠,雌性小鼠不孕。尽管 FGF21 过量生成者骨密度显著低于野生型小鼠, FGF21 丰富的小鼠未因骨密度减少显示任何不良效应,即使到老年仍然非常活跃,没有任何骨折的情况发生。 Kliewer 说:“ FGF21 不影响它们的活动。这些家伙精神很好,它们活得更好,更长寿。但是存在骨密度减少以及雌性不孕的不良效应,因此需要更多研究确定是否有可能将这一激素的寿命延长效应与骨的效应分离开来。 Starvation hormone markedly extends mouse life span A study by UT Southwestern Medical Center researchers finds that a starvation hormone markedly extends life span in mice without the need for calorie restriction.
个人分类: 研究生培养|5131 次阅读|5 个评论
科学家发现神秘灵长类新物种
热度 1 WileyChina 2012-12-18 15:34
期刊地址: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journal/10.1002/(ISSN)1098-2345 原文地址: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jp.22071/abstract 在马来西亚婆罗洲的丛林中研究难以捉摸的夜间活动灵长类动物蜂猴的一个国际科学家团队发现了一个全新的物种。该团队对这一灵长类动物与众不同的面部皮毛标记进行了分析,并在《 AmericanJournalofPrimatology 》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这一分析揭示了一种新物种的存在,而之前被认为是可能的亚种的两种物种,目前也被官方认定为独特的物种。 “技术的不断进展,提高了我们对几种夜间活动哺乳动物多样性的认识”,来自美国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UniversityofMissouriColumbia)的RachelMunds说道。“从历史上来看,很多物种都未曾被确认,因为它们都被错误地归为同一物种了。过去25年来,被确认的灵长类物种的数量翻了一番,但是对于科学而言,有些夜间活动物种仍是隐秘的物种,未被知晓。” 蜂猴(Nycticebus)是一个灵长类动物属,与狐猴为近亲关系。目前,蜂猴主要分布在孟加拉国、中国云南省、马来西亚婆罗洲岛等东南亚地区,被蜂猴咬伤的生物会中毒,这一特性在灵长类动物中十分罕见。现在,蜂猴在“IUCNRedList(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已被列为易危或濒危物种。 人们可通过其身体和面部的独特皮毛颜色来辨识蜂猴,而诸如皮毛样式等特征则常被用来区分不同物种;夜间活动物种从皮毛颜色上来说是很神秘的,它们的外部差异不是太明显。该团队的研究关注婆罗洲蜂猴与众不同的皮毛颜色,它们的面部具有一个面罩式的外形,眼睛被独特的斑块覆盖,头部的顶端具有不同形状的脊纹。 根据这些面罩的差异,科学家确认了来自马来西亚婆罗洲和菲律宾的四种蜂猴物种,分别为Nmenagensis、N.bancanus、N.borneanus和N.kayan。这四种蜂猴当中,Nycticebuskayan是此前未被识别出的一种独特的新种。这一新物种被发现于马来西亚婆罗洲的中东部高地地区,以该地区的一条主要河流Kayan来命名。 对这些新物种的确认表明,在婆罗洲的丛林中与附近的岛屿上,包括菲律宾在内,尚有更多的物种未被发现。但是,这一地域的大部分地区都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威胁,因此,更多的蜂猴物种在脆弱的小范围地区内存在的可能性增大了保护工作的紧迫性。 “在印度尼西亚,宠物贸易对蜂猴而言是一种严重的威胁,这些新物种的确认所带来的问题是将那些被没收的婆罗洲蜂猴放到什么地方去,因为由非专家人员进行确认是比较困难的”,来自英国牛津布鲁克斯大学(OxfordBrookesUniversity)的Nekaris教授说道。 “在量化面部面罩差异的第一个研究中,我们确认了蜂猴的三个新物种,其中有两种在过去的某个时间被识别为亚种,但是现在被升级到种的地位,另外一种过去未能被确认,”Munds女士总结道,“这一发现将有助于针对这些神秘灵长类动物展开保护工作,不过在婆罗洲的研究工作表明这些新物种很难定位,并且数量十分稀少。”
个人分类: Life Science|4757 次阅读|2 个评论
追寻希望与绝望的来路:人类到底还能走多远
kejidaobao 2012-6-7 14:57
文/张晓欢,常 旭 《圣经》认为,当人类征伐自然的脚步加快,当所谓的科学知识开始爆炸当不同族类赖以沟通的语言加速统一,现有地球将加快它迎来重生的步伐。重生,不只是意味着迎接新生或浴火重生,更意味着现有世界的万事万物在瞬间化为乌有。 时至今日,人类的勇敢、智慧加上由感性支配的贪婪,正在将《圣经》中预言的情景进行着史无前例的全面布置,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迅速恶化犹如不可救药的癌症,正在呈现着原子裂变式的疯长,而丝毫没有减慢的意思,虽然明知前路行将“无人相伴”。 2010年8月9日,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由于自私、贪婪和狂妄自大,人类对于地球的掠夺日盛,地球资源正在被一点点耗尽,地球终将毁灭,如果非要将之加一个期限话,不是10000年,也不是1000年,而是仅仅只需要再过200年。 那么,目前为止,唯一具有灵长类的地球表层究竟正在产生着怎样的变化,在哪里发生,为什么会发生,以什么样的速率在变化,有什么摧毁性影响,未来这些变化又将在哪里肆无忌惮地野蛮生长,又将为令人毛骨悚然的毁灭预言增添什么样的筹码,地球终将走向何处,关键是还能走多远,我们又该有哪些“所为”和哪些“所不为”?《理解正在变化的星球:地理科学的战略方向》也许会为回答上述问题提供一定的启发。 该书认为,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冰川退化、海平面上升、物种栖息地锐减、资源枯竭、前所未有的人口迁移、国家之间及内部不平等的增长,这些现象正在形成地球上的地理变化,它们改变着地球表层的特征、结构及人与环境的关系,这种改变的程度和节奏在近数十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 面对纷繁复杂、快速变化和日益危险的地球,该书列举了一个需要优先对待的清单,即四大战略方向:如何理解和应对环境变化、如何促进可持续发展、如何认知和应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空间重组、如何促进技术革新更好地改善社会和环境。 在环境变化方面,该书认为人口增长、城市化、工业化和气候变化已经改变了地球表层,引起自然枯竭,尽管已经有研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但没有充分认识,利用古环境数据和当前数据通过可视化的手段来分析自然过程和格局随时间的变化会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然环境问题。而物种分布、遗传多样性及不同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的脆弱性差异等问题是环境科学、灾害管理、生态重建的基础,是制定提升环境可持续能力政策的依据。 在可持续发展方面,该书预计地球上人口将在2050年达到峰值,即80到120亿人,且绝大多数新增人口在城市地区,城市区域也将因此而向现在的农村蔓延,这将对地球化学循环、水文系统、气候、野生动物栖息地及生物多样性等产生变革性的影响。最为关键的挑战之一便是如何养活每一个人,农业的发展、消费的偏好及粮食的分配机制将至关重要,疾病的流行、传播与控制及医疗保健服务的空间延伸等问题也将接踵而至。 在经济社会的空间重组方面,该书指出在过去几十年里,人口和货物在全球流动性逐渐增强,这影响到了交通、通讯和经济,甚至是政治冲突格局。因此,特别需要在地方以及更大尺度空间上深入探究流动性增强、流动性地方差异及虚拟流和实际流的关系。同时,全球化扩大了地方经济差异,引发了社会贫困和政治骚乱,国土边界、影响力正在发生新一轮空间重组,资源稀缺及全球话语权的变化将直接影响着未来全球竞争、合作与政治、经济、社会的稳定。 在技术变革方面,该书发现提供地理信息的网站已经是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它让居民能够使用这些资源和参与绘制地图,但地理信息的大爆炸也使人们对个人隐私的前路忧心重重,自愿地理信息系统的实现与个人隐私保护的并行不悖是未来地理信息网络化服务的重点问题。该书最后指出,上述重点关注问题在理论贡献上有助于形成科学化、体系化的强大地理学科,在现实情况中可以服务于科学研究和决策支持,地理学家和其他领域的大规模合作与融合才能够更好地解决人类在21世纪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研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全球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社会问题的著作很多,研究地理科学进展和未来大尺度空间下战略性课题的书籍也有很多,但能够对当下极具时代意义的重大科学、技术和战略方向问题进行系统梳理总结,形成一个科学化的系统化的框架的书籍还不是很多。该书利用环境变化和可持续性两条主线,架起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桥梁,利用空间分析技术和社会经济重组两条主线串起了多个传统分支学科,为系统理解和研究地球环境、资源、人口、经济、社会等问题提供了一个整体性的框架。 时下,地球表层的重要特征和空间结构,以及人类与环境的交互关系正逐渐成为科学和社会关心的核心内容,任何一项人类活动和科研几乎均与地理问题有关,越来越多的的科学问题正在应用地理学的概念和技术来完成,越来越多的其他领域和行业的研究者正在参与到基于地理信息技术的研究中来,也许我们已经生活在”地理学家的时代“。本书正是适应这一时代呼唤而出现的一部极具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的作品,它促进我们从更新的视角和技术方法来观察和认知人类社会现状和未来,重新审视大自然和人类的关系,探寻地球人类希望和绝望的来路。
个人分类: 栏目:书评|3102 次阅读|0 个评论
源起人类的繁殖模式
热度 2 welcomezp 2012-5-2 19:07
源起人类的繁殖模式
人类最初的家庭是怎样的? 自 18 世纪中叶以来,人类学者们学者们不约而同地认为家庭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单元,但是对早期的家庭形态和家庭的起源过程等关键问题一直存在着诸多分歧。出现分歧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学者们无法找到连续的历史证据,因为早期家庭的形态或家庭形成过程都不会保留在化石里。文化人类学者试图从现存的少数原始部落的社会特征中挖掘信息,然而这些部落都零碎地分布在偏远地区,现存的原始社会部落未必能够反映 600 万年前早期人类的社会形态。 现代人类社会的结构主要受经济分配等文化因素。例如世界上近 80% 的国家和地区仍然承认或实施着一夫多妻的婚姻制度,即使我国和一些基督教国家在法律上禁止一夫多妻婚姻,实际有钱人供养情妇和婚外情等一夫多妻现象也屡见不鲜。这些反映了男性经济收入和支配能力的不平等。然而,在人类历史中,这种经济分配不平等是最近出现的现象,即一万年前出现了农耕社会后,伴随着生产资料的积累,而出现的经济分配的不平等。人类有500万年以上的历史,绝大多数时间是狩猎采集社会,基本上不存在像农耕社会那样的分配不均现象。所以讨论人类社会的起源,不应该只局限于农耕社会,而应该有更广阔的尺度。 20 世纪上半叶,学者们开始关注其他灵长类的行为和社会进化,逐渐意识到可以从这些近缘物种中寻找人类出现之前社会进化的答案。 灵长类动物基本上都生活在社会群中(除了单独生活的部分原猿种类和猩猩以外),形成基本的社会单元。 如今世界上研究野生灵长类的研究者已逾 7 千人,出版了 4 万余篇科研论文。灵长类学逐渐发展为一门横跨生物学和人类学的桥梁学科,为理解人类社会进化提供了一个可依据的崭新的视角。 灵长类繁殖模式与身体形态 雄性孔雀美丽而累赘的尾羽明显不利于生存,似乎很难用自然淘汰理论来解释,而且自然淘汰应该使雄性和雌性趋于形成相似的形态。 1871 年达尔文《人类起源及性关系的淘汰》提出了性淘汰理论,认为人类毛色、毛长短、脸型和男女体型差异可能是受性淘汰影响。性淘汰与生殖有关的理论,说明同性个体间会竞争异性,而异性间会相互选择 。 强大犬齿和强壮体格是雄性间竞争的得力武器。有了这两个武器雄性可以有效震慑和击退竞争者。不难想象雌雄体格和犬齿的差异可以反映性竞争的强烈程度。单独生活(例如懒猴)和一夫一妻群种类(例如长臂猿)的性竞争较少,雄性与雌性体型相似,犬齿大小差异不大(性二型性小)。多夫多妻型种类(例如猕猴)社会的性竞争较高,雄性平均体重是雌性的 140% 左右,雄型犬齿大于雌性(存在性二型性)。一夫多妻型种类(例如金丝猴)的性竞争非常激烈,雄性失败者将没有交配机会,雄性平均体重是雌性的 200% 以上,犬齿长度也超过雌性两倍(性二型性显著)。所以雄性金丝猴强壮而飘逸的外表应该是激烈性选择的结果。此外雄性其他特征也由雌性选择而变化,例如猩猩雄性肿胀的面盘、山魈雄性鲜艳的脸谱、长鼻猴夸张的大鼻子等,只是这些特征形成的过程仍不十分清楚。 黑狐猴、皇狨猴、黑吼猴、黑长臂猿和长臂猿生活在性竞争较少的一夫一妻型社会。除了黑吼猴以外,雌性和雄性毛色不同,通过毛色很容易辨别性别。有些种类婴儿毛色与成年个体明显差异,例如我国黑叶猴成年个体为纯黑色,而新生儿则全身金黄色。婴儿特有毛色可能有混淆亲身父亲,减少雄性杀婴的意义。 蛛猴雌性的阴蒂非常长,外型像与雄性阴茎没有明显差异。加上雌性体型也与雄性差异不大,远处看很难分清雌雄。这种雌性 ‘ 雄性化 ’ 的现象无法用性竞争或雌雄性选择来解释。除了蛛猴以外,鬣狗雌性的阴蒂也延长,长度接近于雄性鬣狗的阴茎。这可能与他们特殊的离散聚合型社会结构有关,雌性 ‘ 变身 ’ 为类似雄性的外表特征可能更容易接近和融入其他群。 灵长类繁殖模式与睾丸大小 睾丸大小是性能力的标志,其主要功能有: ① 制造精子, ② 生成雄性荷尔蒙, ③ 区别雌性和雄性,吸引异性等。人类常年处于可交配状态,所以睾丸一直留在阴囊内保证随时都可以产生精子。大多数灵长类存在发情期和非发情期。日本猴成年雄性的睾丸在发情期间落入阴囊内,产生精子,而在非发情期睾丸会被收入体腔,停止产生精子,睾丸内的组织变硬和缩小,最后只有发情期时 1/3 左右的大小 ( 夏本知郎 ,1983) 。从进化来看,睾丸是在哺乳类出现以后进化出来的性腺器官。古老动物的性腺一般在体内,例如鱼类的产精器官在体内,交配时精子和卵子被排入水中体外受精。生产精子的最适温度一般要低于体温 4-5 度,这样哺乳类动物恒定的体温反而不利于睾丸产生精子。人类胎儿在发育的过程中,睾丸开始一直在体内肾脏附近,随后睾丸逐渐降低并落入阴囊。睾丸在子宫里的变化恰好也是变温动物向恒温动物长期进化的一个缩影。 各种类的雄性的交配方式与睾丸大小有关。黑猩猩生活在多妻多夫型社会,排卵期雌性的阴部肿胀性皮出现潮红肿胀的现象,会与群内不同雄性们交配。理论上雄性产出精子量越多,繁殖成功的几率越大。黑猩猩雄性为了能够提高受精雌性的比例,一天可以射精 50 次左右,每次射精量达到 2-4 毫升 (Hrdy and Whitten, 1987) 。睾丸大小决定了制造精子的能力,黑猩猩睾丸重量为 120-160 克,是人类的四倍以上。精子活动时间也明显比人类的更长,提高了精子间竞争能力。高地位雄性会监视发情雌性,驱赶靠近的其他雄性。黑猩猩雄性精液可以在雌性体内快速凝固,堵塞雌性生殖器官,一方面防止精液流失,另一方面可以对其他雄性的精液形成精液栓 。 相比之下,大猩猩生活在一夫多妻型社会,雄性可以独占雌性,繁殖成功与生产精子数量无关。所以雄性大猩猩虽然达到 200 公斤,但是睾丸重量仅为黑猩猩的十分之一,即 15-30 克(东低地大猩猩和西低地大猩猩数据),一次射精的量也只有 0.1-0.5 毫升 (Hrdy and Whitten, 1987) 。大猩猩输精管排列疏松独立,不像黑猩猩睾丸中输精管排列那么 ( 夏本知郎 ,1983) 。在一夫多妻型社会中,雄性繁殖成功的关键是如何垄断更多雌性配偶,保证自己的繁殖地位,这样大猩猩和金丝猴等一雄多雌型物种的雄性体型会超出雌性一倍多,背部有威武的长毛,通过强大的战斗力排斥雄性竞争者,占有雌性配偶。 其他猿猴也有这种趋势,例如山魈是一夫多妻型种类,雄性睾丸较小但体型魁梧;与其近缘的草原狒狒是多夫多妻型种类,雄性睾丸较大但雌雄体型差异小。长臂猿等生活在一夫一妻型繁殖系统的种类,其睾丸比例最小,反映了只有一个繁殖雄性,雄性间性竞争较小,雄性生殖器官相对较不发达的特点。 下图总结了灵长类繁殖系统和形态特征的数据。 比较数据表明,人类最初的家庭应该不是一夫多妻的。 1),从性二型性来看,一雄多雌的哺乳类普遍具有明显的性二型性(例如,金丝猴雄性比雌性体型大一倍以上,海象雄性比雌性重8倍以上),人类男女的体型比例为1.1左右,明显低于一夫多妻物种的相左,而接近于一雄一雌的类型; 2)人类男性也没有绚丽的体表色彩等特征,说明性选择和性竞争不如一雄多雌种类那样明显。 3),人类睾丸大小 35-50 克 (Hrdy and Whitten, 1987) ,睾丸与身体比例明显小于多夫多妻(混交)种类,而接近于一夫一妻型种类的。 笔者认为人类最初的繁殖模式应该基本上是一夫一妻的,但是值得一提的是, 人类的男性生殖器比例(尤其是阴茎的大小)是所有灵长类动物中最大的,这暗示了人类家庭并不是严格的一夫一妻模式,而是存在一定的性竞争,即存在一定比例的婚外交配现象。 张鹏 与中山大学人类学系 2012年5月 图1. 灵长类的形态特征与繁殖系统
个人分类: 灵长类学原创|8258 次阅读|3 个评论
雄性灵长类的繁殖策略
热度 1 welcomezp 2012-4-27 09:28
雄性灵长类的繁殖策略
吉尼斯纪录中男性繁殖最成功的是摩洛哥末代皇帝,他娶了上百位老婆,生下 888 个儿子。如果再加上没有被记载入册的女儿,他应该有超过一千个子女。这并不表明他的繁殖能力比其他男性强,而是因为他占有的配偶数量较多。成年男性每次射精排出的精子数目超过 2 亿颗,即使老年男性每次射精也能够排出几千万颗精子( Chagnon and Irons, 1979 )。这样一个成年男性每月排出的精子数量超过 20 亿,理论上说这些精子可以使大量女性受孕。与女性的繁育方式不同,男性没有怀孕或哺乳的过程,对后代的投入一般是保护、游戏、提供生活资料等间接方式,对每个后代的投资明显小于女性。限制男性繁殖能力的主要因素是女性配偶的数量,理论上来说男性拥有的配偶数量越多,其繁殖成功率越大。 基于这种繁殖特点,世界上不论哪里的皇帝、君主或当权男性都希望有娶到更多的妻子 (Brown, 1991) 。世界上近 80% 的国家和地区仍然承认或实施着一夫多妻的婚姻制度。虽然是我国和一些基督教国家在法律上禁止一夫多妻婚姻,但实际有钱人供养情妇和婚外情等一夫多妻现象也屡见不鲜。此外由于男女繁殖策略的不同,男性间的性竞争明显比女性间的更加激烈,更容易为了竞争异性而爆发冲突。男性择偶条件和择偶范围较女性的更宽,例如男性存在与动物交配的奸兽行为,而女性一般不会有奸兽行为。查侬 (Chagnon) 发现男性婚外性行为频率和对象数目都明显高于女性,男性同性恋现象也比女性更普遍( Chagnon and Irons, 1979 )。这些差异现象出现于世界各地的文化圈,反映了男女繁殖方式的差异。 至少到最近基因技术出现之前,男人繁殖中最大的问题是无法确定自己与子女的血缘关系。几乎在所有人类社会中,丈夫都比妻子更关心如何管理对方的性活动,并产生很多变态的管理妻子性行为的方式 (Brown, 1991) 。中世纪欧洲男人发明带锁的内裤式贞操带,将贞操带锁在妻子身上可以放心的长时间外出工作。伊斯兰教国家禁止已婚女性单独外出购物,非洲、中东一些国家出现切除青春期女孩阴蒂的女性割礼文化,认为割礼后女孩子就不会背叛丈夫。在日本的通奸法案中都明确规定妻子与丈夫以外的男性维持性关系是违法,会受到法律制裁,但是不认为丈夫婚外情是违法行为或审判较轻。在我国封建社会,皇帝后宫里有宦官会专门记录嫔妃的月经周期,便于管理嫔妃繁殖行为。此外我国古代的女性裹足,非洲古布干达国的后宫嫔妃肥胖等文化,都是男性限制妻子活动和性行为管理的方式( Daly and Wilson, 1988 )。 在 2010 年中大公选课的课堂里,笔者曾经测试过学生对出轨和移情别恋的反应。这里出轨被定义为两人相互爱恋,但是没有一对一的配偶关系,一方与第三者维持性关系;移情别恋被定义为两人保证一对一的配偶关系,但是爱情逐渐淡薄,一方心里已经爱上了第三者。。在两选一的设定下,学生们的投票结果出现了明显的男女差异。男学生们更在意自己的女友是否出轨,而女学生们对更在意自己的男友是否真心爱着自己。这一点与其他国外学校的反应结果类似。从生物学角度来解释,出轨对夫妻带来的风险不同。妻子出轨的结果,可能生下与丈夫没有血缘关系的子女,导致丈夫花费其一生的精力和财产养育了情敌的后代,直接降低了自己的繁殖适合度(尤其是现代社会中子女数目较少的,影响可能更大)。而妻子如果仅仅暗恋其他男性的话,不会直接降低男性的繁殖适合度。这样丈夫本能地反对妻子出轨更加,因为这一行为为自己带来巨大风险。,。相对而言,女性的繁殖方式与男性不同,怀孕哺乳的过程可以确保母亲与子女的血缘关系,不受丈夫出轨行为的影响。但是丈夫如果不爱妻子,可能导致对家庭子女照顾减少,家庭财产等生活资料流失到第三方等问题,这样会降低妻子所生子女的生活条件,影响妻子的繁殖成功;所以多数女性无法容忍丈夫的移情别恋。可以看出,男女具有不同的繁殖特点,产生对配偶性行为态度的差异。(值得注意的是,这里仅限于从生物学繁殖策略角度的解释,如今人类社会已经发展到较高的水平,具有系统的社会伦理和文化传统,所以人类性行为并不仅局限于繁殖意义,也需要同时考虑当时当地文化因素的影响)。 灵长类雌性一般有发情周期,只在排卵期间发生交配 (Alock, 1979) 。例如金丝猴的交配期为秋季,春天分娩幼仔。这样保证后代出生在食物供应比较充足的季节。在东南亚等食物供应并没有季节性差别的地区,雌性分开怀孕生仔有利于使后代得到充分照顾。例如东南亚的食蟹猴每年发情一次,而每个个体发情的时间不同。另外很多种类的雌性具有肿胀性皮,例如猕猴红色脸部和屁股、黑猩猩潮红肿胀生殖器等(如图 5.4 ,图 5.5 )。潮红的肿胀性皮意味着雌性正处在排卵期,发情雌性会主动邀请雄性交配,雄性可以通过雌性肿胀性皮来掌握与雌性交配的最好时机,一直尾随发情雌性防止其他雄性获得机会,提高自己的繁殖效率。 摘自张鹏著《猴、猿、人--思考人性的起源》 图5.7 成年雌性是雄性最理想的繁殖对象, 张鹏摄于乌干达 图5.8日本猴雄性向雌性展示性吸引的行为,张鹏摄于日本四国
个人分类: 灵长类学原创|5600 次阅读|1 个评论
雌性灵长类的繁殖策略
热度 3 welcomezp 2012-4-27 09:24
雌性灵长类的繁殖策略
吉尼斯纪录中,一位莫斯科妇女一共生育了 69 个孩子(频繁出产双胞胎和三胞胎),成为子女数目最多的母亲。这是非常特殊的例子,人类女性一生可能生育子女的数量非常有限,即使在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前,绝大多数女性的子女数目不超过 10 个。女性繁育需要经历 10 月怀胎和出产,哺乳婴儿一年以上。孩子完全独立生活要到十几岁以后。非洲传统狩猎采集民社会的女性出产间隔一般在 4 年左右,从 16 岁初次怀孕出产到 40 岁的平均寿命, 24 年间平均生产 6 个子女。其中大约一半左右的子女死亡,这样每个女性平均能够将 3 个子女养育成人。由于母亲养育孩子需要消耗巨量的精力和时间,女性非常重视选择高质量或高地位的男性配偶,提高自己及子女的生活条件,这样才能够有效保证每个子女的质量和存活率,有利于其自身的繁殖成功。 灵长类雌性有着类似的繁殖策略。从交配的次数和子女的数量来看,黑猩猩雌性倾向于选择高地位雄性。灵长类雌性通过多种方式吸引和选择雄性。雌性黑猩猩的阴部有发达的性皮,排卵期时出现胀红、潮湿的视觉信号,吸引雄性黑猩猩靠近(如图 5.1 )。猕猴雌性的脸部和臀部在排卵期出现明显潮红,也是吸引雄性交配的视觉信号。相对而言,人类既没有大猩猩那样显著的男女体型差异,也没有黑猩猩那样引人注目的性皮。可以说人类女性缺乏明确的排卵期信号,那么如何吸引男性?仔细观察发现猿猴的肿胀性皮主要集中在脸部和臀部,这些是四肢移动时与眼睛平行位置,最容易受到注视的部分 (Dixon, 1983) 。人类直立行走时,胸部是最容易都到注视的位置之一。和其他灵长类雌性相比,人类女性的乳房占身体的比例最大。乳房虽然是哺乳器官,但是其大小与女性的乳汁分泌能力无关,也与身体代谢关系不大,其 90% 的成分是脂肪。女性隆起的半球形乳房似乎是吸引男性的持久视觉信号。 摘自张鹏著《猴、猿、人--思考人性的起源》 豚尾猴雌性的肿胀性皮 日本猴雌性选择高地位的雄性, 张鹏摄于日本小豆岛
个人分类: 灵长类学原创|66281 次阅读|3 个评论
灵长类学的今后发展方向
热度 1 welcomezp 2012-4-7 21:30
近几十年来灵长类学在欧美和日本发展迅速。灵长类学的理论、原理和方法强烈地诱发人们不断研究的兴趣,启发着人们对人类本性及其生物学特征的不断探索。正如其他学科一样,灵长类学的研究方向也在不断更新,在保持传统的比较解剖学理论的同时,灵长类分子生物学、脑科学和实验动物繁殖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方向。 2010 年在日本京都召开了第 23 界国际灵长类学会双年会,来自美、英、法、日、德、中等 56 个国家的 1100 余名专家出席大会。本届大会的主题是 “ 人与非人灵长类的共存 ” ,表明今后的发展方向将会是关注灵长类本身的自然生存条件和生命伦理等研究。 一 野外研究 野外研究有利于我们了解灵长类的自然行为,例如发现猿猴具有使用工具,识别食物毒性和相互协作行为等。还可以比较不同地方种群,了解他们的文化行为差异。野外研究也可能发现森林中的新种,例如 2004 年野外研究者在非洲坦桑尼亚发现的旧世界猴高地白脸猴( Lophocebus kipunji )( Jone et al., 2005 ), 2005 年在印度东北部出现阿鲁纳卡猕猴 ( Macaca munzala ) ( Sinha et al., 2005 ), 2010 年在缅甸北部发现新的缅甸金丝猴( Rhinopithecus strykeri )( Geissmann et al., 2010 ) 等。不过,野外研究的弊端是研究者不得不在林中跟随快速移动的猴群,容易忽视一些突发性事件,难以执行很细节的行为学研究。通过对野生种群研究、投食种群和饲养种群的综合观察将有利于全面探讨猿猴的行为生态,通过提出假说,以观察、比较和野外试验等科学方法验证假说,将会是灵长类学野外研究的主要方法。 二 生命伦理研究 重视实验动物福利成为现代生物学的发展趋势。所谓实验动物福利 ,即人类应该合理、人道地利用动物,以保证那些为人类做出贡献的动物享有最基本的权利。猿猴是探讨困扰人类的艾滋病、肿瘤、肝炎等疾病机理的基础研究及治疗药物的临床前研究中的首选实验动物之一,在生物医学、人类学和古人类学等诸领域均为人类做出了重要贡献(如图 2.15 )。他们与人类一样可以感知精神与肉体的痛苦,在饲育条件下的孤独﹑烦躁和行为受限都将给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不论从人们的道德伦理观还是从减轻动物痛苦等方面考虑,提高实验非人灵长类福利及改善饲养条件均显得非常必要。 国际灵长类学会,日本灵长类学会等各种研究部门都有对灵长类试验有着严格的规范。例如防止对猿猴施加痛苦的实验,手术时尽量使用麻醉剂等。目前国际上主要遵循 “5 个自由理论 ’ (UK Farm Animal Welfare Council, 1997 ): 1) 动物有避免干渴、饥饿和营养不良等不利因素影响的自由; 2 )动物有获得舒适生活条件的自由; 3 )动物有脱离痛苦、受伤和疾病骚扰的自由; 4 )动物有表达自然行为的自由; 5 )动物有脱离恐惧和心理压力的自由(详细参见第十章第一节,灵长类的福利)。而目前更根本的问题是所有现生类人猿均处于濒临灭绝的状态,但是仍被作为人类传染病、药理毒性等牺牲性实验的模型动物。人类不能太自私,是否应该考虑停止利用消耗近亲种类的生命来满足自己无尽的需求。 三 灵长类保护与热带雨林可持续性发展的研究 野生灵长类生存的最大威胁是森林栖息地的消失。热带雨林 负担着净化大气的功能,也是地球一半以上动物物种的家园。热带雨林在地球上稳定维持了几千万年,但是由于最近一百年内人们的疯狂砍伐垦荒活动,森林面积已经消失了一半。森林消失同时意味着物种灭绝、大气循环受阻、温室效应加速等严重后果,而且这种生态系统的恶性循环将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日益严重的沙漠化、沙尘暴和洪水都与生态环境的恶化有关。可以说,砍伐热带雨林就是砍伐人类自己立足之本。 灵长类是热带雨林中主要的旗舰动物,搬运植物种子的数量和能力是鸟类的几十倍以上,对维持森林生态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能鼓励猿猴搬运种子行为,植物生出甜美而营养丰富的果实,吸引更多猿猴参与种子搬运的活动中。灵长类大量取食果实,协助植物传播种子,有利于维持热带雨林的健康发展 (Janzen, 1983) 。不幸的是,在非洲等有灵长类分布的国家,狩猎灵长类的现象仍非常严重(如图 2.16 )。中部非洲城市的菜市场里仍有公然摆卖的黑猩猩、大猩猩肢体。在刚果民主共和国每年有 5-7% 大型类人猿被人们杀死。其他一些国家持续内战,难民们逃到森林中大量捕食野生动物,导致灵长类和其他动物种群的快速灭绝,影响雨林的播种和成长。 我们的食物、燃料、木头都来自于自然界。如图 2.17 所示 国内仍有很多农村和山区未普及煤气,做饭主要以植物或煤炭为燃料。木材、石油、食物价格不断上涨、表明自然资源正在枯竭,无法承受人类的挥霍。近年来由于国内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禁止采伐国内森林,但是为了满足日益增加的资源需求,开始增加进口东南亚原始热带林、加拿大和苏联针叶林,或直接进入非洲和东南亚热带雨林砍伐森林、改建种植基地。世界上各地的自然破坏,归根到底是人们的消费活动造成的,如果我们养成时刻节约资源的习惯,也就是最实际的保护地球环境的活动。 ( 参见《猴、猿、人--思考人性的起源》第十章第三节 保护灵长类 ) 张鹏著《猴、猿、人--思考人性的起源》节选 实验动物福利( laboratory animal welfare ):人类应该合理、人道地利用动物,以保证那些为人类做出贡献的动物享有最基本的权利。 热带 雨林 (tropical rain forest) : 指 阴 凉、潮湿多雨、高温、 结 构 层 次不明 显 、 层 外植物丰富的 乔 木植物群落 ,常见于约北纬 10 度、南纬 10 度之间 。 正常年降雨量为 1700-2000 毫米,全年平均温度超过 18 o C 。
个人分类: 灵长类学原创|3403 次阅读|1 个评论
微博:请教张鹏老师几个问题
热度 3 xcfcn 2012-4-7 20:41
看到张鹏老师出版了大作《猴、猿、人:思考人性的起源》。我想请教几个问题。 1、您对演化心理学怎么看?现有的研究靠谱么? 2、您说人类不是唯一使用工具的动物,但是制造工具呢? 3、您说人类不是脑袋最大的动物,甚至脑容量和体重比最大也不是。但是人类的大脑表面积是不是最大呢? 4、您说《人猿星球》的情景不会真实再现?!其理论根据是什么?仅仅是达尔文的进化论?你觉得整个地球的演化真的没有方向吗?只是随机而已? 我是外行,特别向您请教。
个人分类: 杂论|321 次阅读|5 个评论
人类的生物性之“贪吃的本性”
热度 1 welcomezp 2012-4-7 20:39
人类的生物性之“贪吃的本性”
保健医生告诫我们不要贪吃甜食或脂肪类食物,因为贪吃和偏食都是坏毛病 (Harris, 1989) 。那么我们什么时候有了这种坏毛病的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坏毛病呢?自然界食物本身没有 ‘ 好吃 ’ 或 ‘ 不好吃 ’ 的标记,但是我们大脑会自主地作出判断,将能量高或有营养的食物是归为好吃,将能量低或有毒的食物归类为不好吃。这样婴儿本能地喜欢吃甜食、肉、奶油等高能量食物,不喜欢吃粗纤维、草、树叶等低能量、有毒性或无法消化的食物。从进化的角度来说,具有这种分辨能力的个体会比其他个体更健康,可以繁殖更多的后代。长期的自然选择使人类具备了选择好吃食物(营养高、易消化的)和不好吃食物(营养少、难消化的)的能力 (Hamburg, 1961) 。这一点人类和其他动物是一致的。 500 万年的人类历史中,狩猎采集生活占据了 99% 的时间。当男人们猎获了大象或河马等大型动物的时候,无法将其搬运回远处的村落。肉类食物的腐烂速度很快,周围还有很多其他食肉动物等待抢食,所以必须尽快地消费掉这些肉食。得到消息后全村人会集体搬家来到猎物尸体旁边住下,天天大量吃肉积累脂肪。原始部落人们不用担心肥胖的问题,因为这样大口吃肉的机会在一年里也并不多见。由于自然食物供给受季节和雨量等环境因素影响,常常出现食物不足的困扰。南非的传统狩猎采集民桑族人的体重明显随季节而变化,在食物丰富的雨季大量取食积累脂肪,体重显著增加;而进入食物匮乏的旱季,体重大幅下降 (Lee, 1979) 。相似的,野生黑猩猩的体重在雨季前期也明显增加,到旱季时明显减少。野生金丝猴在秋天大量取食果实膘肥体壮,而在食物匮乏的冬季体重急剧降低。对原始部落人们和野生猿猴来说,贪吃是一种适应能力,只有贪吃的个体才能在体内蓄积足够的脂肪,保证在食物匮乏季节的能量消耗和存活。如图 1.2 所示,野生金丝猴大量取食树皮渡过寒冬, 贪吃个体会比不贪吃个体的生存率高,繁殖更多的后代。可以说,贪食和挑食是人类本性,是灵长类时代的遗产。 我们现在的生活与自然生活环境不同(如图 1.3 )。尤其是 17 世纪进入现代社会以后,人们的社会环境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超市里一年四季摆放着面包、香肠等玲琅满目的食物。人们的饮食方式以碳水化合物、糖和脂肪等高能量食物为中心,失去了季节性变化。在贪食、偏食的原始本性驱动下,人们每天取食大量高营养食物,逐渐出现了肥胖问题。现代社会的粮食农药残留、酒精中毒等因素也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现代人普遍缺乏运动,是因为飞机、汽车和火车代替了人力移动方式。现代人觉得身心疲惫,是因为生活在由钢筋水泥围成的人造环境中。城市人口密度是自然环境中的上百倍,每一个人周围都是无数没有血缘关系的陌生人,社会关系变得异常复杂。在工作压力等原因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母亲放弃了母乳喂养,改用奶瓶给孩子喂奶,这样母亲患乳癌的几率增加,孩子抵抗力较母乳喂养的孩子低,容易患过敏性皮肤炎等疾病。现代生活环境的急剧变化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身体状态。 插入图 1.3 现代人生活环境与自然生活环境不同 现代社会中蔓延着以往传统社会中都不曾出现的各种疾病,例如心脏病、高血压病、高血糖症、动脉硬化症、糖尿病、胆囊癌、胆结石、痛风、肝硬化、静脉瘤、关节炎、粉刺、虫牙、花粉过敏症、过敏性皮炎等熟悉的名称。这些都是伴随着现代社会出现的现代疾病 (Hamburg, 1961) 。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与传统狩猎采集民族的有着显而易见的差异。纵观人类 500 万年的历史,现代社会的几百年时间实际很短暂,仅仅不过人类历史的万分之一。我们的身体和基因是在长期适应自然社会环境中塑造的,肥胖等现代疾病正体现了人类本性与急剧变化的现代环境之间的矛盾。 不同民族长期适应各自的取食习惯,形成了各自的身体特征,抵御现代疾病的能力也不一样。狩猎采集民族的生活方式因环境不同而不同,取食肉类的比例随纬度增加而增加。非洲草原的桑族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肉食比例不到 30-40%(Lee, 1979) 。而离赤道越远的人群,其肉食比例越高,例如北极圈爱斯基摩人的食物基本完全是肉类 (Schaeffer, 1971) 。北极圈爱斯基摩人接触了文明社会以后,生活习惯急速变化,因大量取食可口可乐、糖和巧克力等甜味食物,患上了现代疾病。爱斯基摩人原本习惯于大量取食肉类,在现代生活中容易遭受心脏病、糖尿病和痛风等与肥胖相关的疾病 (Schaeffer, 1971) 。而非洲桑民族则很少得这种病,他们的血糖值较低,血压稳定保持在 70-130 的健康范围内,并且不受年龄的影响(现代社会人的血压一般随年龄增加而增加)。他们取食盐量较少,小便中盐化物较少,相当于每天的摄盐量 (Truswell et al., 1972) 。稳定健康的血压水平可能与其取食习惯有关。 现代社会女性常常遭受月经期心理不安等心理困扰,可能与体内荷尔蒙失调有关。传统社会的人类女性和非洲类人猿雌性成年后就会怀孕生子,在妊娠期和哺乳期一般不会出现月经,哺乳期后很快又怀孕下一胎,这样月经在传统社会中是比较罕见的现象 (Draper, 1977) 。只有在青少年不孕期间(第一次月经到初次怀孕的几年里),女性和类人猿雌性才会出现连续月经现象。与传统社会不同,现代社会女性采取多种避孕方法减少怀孕的可能,一生繁育子女的数量很少。由于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急速改变,现代女性不得不面临持续的月经困扰,承受着传统社会妇女没有的心理负担。 现代人过度强调干净,极力杜绝体内有肠道寄生虫,一些人甚至通过洗肠、洗血等方式清理自己体内细菌。我们的身体由 100 兆个细胞组成,每一个细胞的内部都共生着原始细菌。这些细菌对人体及无害也无利,在长期进化中已成为细胞组成的一部分。过度清洁的习惯破坏了体内自然平衡,使免疫机制缺乏充分锻炼,常常会将一些无害物质作为抗原而出现过度的排斥,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患上过敏性皮炎、花粉过敏等现代疾病。在亚洲和非洲狩猎采集民族没有那么强调干净,也没有过敏性皮炎等过敏疾病。解放前我国也很少有花粉过敏等疾病。这些现代疾病无疑与现代人独特的生活习惯有关。 现 代病 : 指近百年,尤其是近几十年人 们 易患的 一些疾病。 究其原因, 随着 现 代社会科学技 术 和工 农业 的 发 展, 一方面使人们 物 质财 富丰富, 而 另一方面 使 人 们 生活方式的改 变 , 产 生 生活习惯改变、生态污染等 新 的 因素 。因身体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急剧变化而出现的各种疾病 。 图1.2 插入图 1.2秦岭金丝猴啃食树皮度过寒冬 图 1.3现代人生活环境与自然生活环境不同
个人分类: 灵长类学原创|3673 次阅读|1 个评论
黑猩猩可以进化成人吗?
welcomezp 2012-4-7 20:16
黑猩猩可以进化成人吗?
面对黑猩猩是一件有趣而恐怖的事情。我们虽然可以立刻指出他与人的差别 , 但又难以否认他与人有相似的手脚、体形、表情和动作特征。黑猩猩是这个星球上与人类最近缘的物种,其基因序列与人类的相似度高达 98.7% (前言图 2 ) 。站在黑猩猩的笼舍旁,不禁会怀疑栏杆的两边是我在观察他,还是他在观察我。人们常常疑惑黑猩猩可以进化成人吗,什么时候能成为人呢?科幻电影《人猿星球》描述在未来的某一天黑猩猩真的进化成为新人类,具有与现代人匹敌的智能、语言和爱情,甚至最终取代现代人成为新的星球统治者。虽然这是一部票房很高的科幻片,可惜导演混淆了 ‘ 进化 ’ 与 ‘ 进步 ’ 的概念,误认为由于现代人比黑猩猩的很多方面先进,所以黑猩猩应该努力向形成人的方向进化。 进化与进步是不同的概念。进步是指事物向前发展,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和方向性。而进化是与价值无关、没有预设方向性的自然现象。达尔文 ( Darwin CR ) 在《物种起源》( 1859 )中提出的生物进化的三个理论骨架: ① 所有物种有不同的特点; ② 子女遗传父母的特点; ③ 由于这些特点,有些个体比其他个体更适应环境,产生更多后代(如图 2.18 )。也就是说生物进化不是某一个体的努力结果,也不是一定要成为最进步的,而取决于生物种群成功生育后代的数量。 误解生物进化论曾经给世界人们带来悲剧。 20 世纪初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曾宣传‘达尔文社会主义’,宣扬 ‘ 人类社会符合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社会混乱、劳动者失业和饥饿等都是正常现象,不用担心社会混乱,更不用救济穷人 ’ 的 资本家式思想。赫伯特 · 斯宾塞 (Herbert Spencer) 《人对国家》( 1884 年 )进一步粉饰了达尔文社会主义 ,认为人类社会是从非洲原始部落的劣等社会进化到更优秀的西欧文明。在自然选择的基础上,欧美人一定比亚洲人和非洲人更优秀,并创造了最近步的资本主义社会。更可悲的是,人种差别主义进一步发展导致了二次大战中世界各地灭绝人寰的种族屠杀。 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目前全世界人们基因序列一致程度超过 99.9% ,从非洲、欧洲到亚洲、美洲,各地区人们具有共同的近期祖先,属于同一物种,即智人种。欧美人的基因不比其他地区人们的更优秀,有钱人的基因不比穷人的更优秀,男人也不比女人更优秀。人类是长期进化的结果,身体细胞组织显露着生命起源时代的痕迹,胎生哺乳特点是哺乳动物时代的痕迹,发达的视觉和灵活的双手是灵长类时代的痕迹,男女分工劳作和家庭生活是原始狩猎采集民时代的痕迹。我们的身体、基因、行为等很多特征继承了灵长类祖先的遗产,在此基础上通过上百万年对自然环境适应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变化。相比之下现代工业社会仅仅几百年的历史,农业社会也只有一万年左右的历史。了解人类性质需要有更长远的进化观点。 地球生物有几十亿年的进化历史,每个物种都有各自的进化历史,适应各自的生活环境。 5 亿年前脊椎动物曾在海里生活,其中一些种类适应了陆地生活,产生后代,出现了两栖类(例如青蛙)、爬行类(例如蛇、鳄鱼)和哺乳类(例如犀牛和大象)等多样的动物类群。这些动物在人类起源之前就在进化,现在在进化,将来还会继续进化下去。人类不是进化的唯一结果,也不是其它动物进化的目标。 黑猩猩是与人类最近缘的物种,因为来自于 500 万年前共同的古猿祖先,随后各自走向独立演化的道路 (Groves, 2001) (如前言图 3 ) 。人类祖先经历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等阶段最后出现晚期智人种。在同样的 500 万年里,黑猩猩的祖先有着自己独立的进化方向,演变出了黑猩猩和倭黑猩猩两个现生种类(约在 250 万年前分离)。所以说,黑猩猩的形态、生理结构和行为特征不是从人类那里学来的,而是与人类一样从共同的古猿祖先那里继承的。两者是孪生的姐妹物种,我们可以说黑猩猩很像人,也可以说人很像黑猩猩。 社会达 尔 文主 义 social Darwinism :是指一种思想。根据自然界 " 食物链 " 现象提出 " 弱肉强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 的观点,认为人类社会也存在适者生存。穷人是生存竞争中的「不适者」,不应予以帮助;在生存竞争中,财富是成功的标志。在对待社会的问题上,社会达尔文主义成为帝国主义和种族主义政策的哲学基础。随着生物学和文化人类学的发展,社会达尔文主义在 20 世纪衰落。 张鹏著《猴、猿、人-思考人性的起源》节选 一岁的’小步’(黑猩猩‘小步’在妈妈怀中很开心。Ochiai Tomomi博士摄影于京都大学灵长类研究所)
个人分类: 灵长类学原创|9669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类是唯一会使用工具的动物吗?(图)
热度 5 welcomezp 2012-4-7 20:12
人类是唯一会使用工具的动物吗?(图)
中小学课本上曾定义 ‘ 人类是唯一会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动物 ’ 。我们日常使用这很多复杂工具(电话、电脑、自行车等),不过这些都是最近出现。在 200 万 -150 万年前,人类处于能人 阶段时,只会使用石片、石锤等简单的工具。这种状况延续了 100 多万年,基本上没有发明新式工具 (Relethford, 2000) 。在更早一些的南方古猿 阶段,仍然没有可以证明人类曾使用过工具的考古发现( Freeman and Herron, 2001 )。 很多动物类群都可以制造和使用工具,包括昆虫(例如织巢蚁用树叶编制巢穴)、鸟类(例如乌鸦、白兀鹰、缝叶莺等会使用自然物件)、哺乳类(例如海獭仰躺在水面上,用石头敲砸取食放在腹部的贝类)等。尤其以灵长类(本文中代指非人灵长类)使用工具的形式最为多样。 1960 年珍妮古道尔 (Goodall J) 首先发现黑猩猩会用小树枝钓白蚁的行为以后,学者们陆续发现其他大型类人猿(倭大猩猩、猩猩等)、旧世界猴类(食蟹猴等)、新世界猴类(卷尾猴等)都会使用工具 ( 如前言图 1 ) 。灵长类主要使用三种类型的工具: ① 延长手臂的工具,例如猕猴狒狒等用树枝将食物拉近; ② 增加力量的工具,例如卷尾猴用石头砸坚果(如图 11.6 ),叶猴用木棒打开树中昆虫的穴洞。 ③ 可以用于展示和威胁的工具,例如黑猩猩会向入侵者扔树枝、石头和沙子 (Beck, 1975) 。 野生黑猩猩可以使用 60 种以上的工具,包括使用组合工具 (Matsuzawa, 2001) 。例如西非野生黑猩猩在砸坚果的时候,会找一个平坦的大石头做案板,将坚果放在石头案板上,再用另一个石头锤砸坚果(如图 11.5 ),这一工具使用行为不仅需要组合三个物品(两块合适的石头和一些坚果)、还需要正确的顺序和熟练的配合动作。黑猩猩幼仔常常坐在母亲或其他成年个体身边仔细观察,不时地学着大人的动作。 1 岁半的幼仔学会将坚果放在石台和敲砸,但是常常将动作顺序搞错,无法敲开坚果。 3.5-4 岁左右,第一次用石头成功砸开坚果,而直到 7-8 岁以后才能熟练掌握与其他成年人一样的敲砸坚果的技术。 野生黑猩猩还有很多其他工具使用行为,例如用草杆钓昆虫、用木棒敲扣、用树叶做海绵、制作杠杆、石锤、木钻、杵等工具、制作垫子坐在湿地上等 (Yamakoshi, 2001) 。大多数这些使用工具行为都与取食有关,在食物不丰富的季节,可以通过使用工具扩大食物的品种和质量,提高生存和适应能力。人类与黑猩猩有着共同的祖先,可能也继承了类似的制作简单工具能力。最初人类在离开森林适应草原等严酷生息环境的过程中,为了获得食物和保证自身安全,逐渐锻炼并提高了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人类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行为与类人猿的没有本质差别,所以使用工具也不能成为定义人类的标志。 能人:即能够制造工具的人,生活于 200 万 -150 万年前。能人脑形态以及上面的沟回与现代人相似,颅骨和趾骨更接近现代人,牙齿尺寸介于大多数南方古猿和现代人之间,平均体重约为 37.1 公斤。与南方古猿相比,能人的脑容量较大、后牙尺寸较小、精确抓握能力较高。例如南方古猿的平均脑容量为 469 毫升,能人的脑容量为 610 毫升。 南方古猿:目前被确认的最早的人类,能够直立行走。生活在距今 100 万年到 420 多万年前之间。目前比较确定的南方古猿有纤细型南方古猿和粗壮型南方古猿两个类型的共七个种类。纤细型南方古猿身高在 1.2 米左右,颅骨比较光滑,没有矢状突起,眉弓明显突出,面骨比较小,可能是杂食性的。粗壮型南方古猿身体约 1.5 米,颅骨有明显的矢状脊,面骨相对较大,可能是素食性的。一般认为,粗壮型则在距今大约 100 万年前灭绝了,而纤细型进一步演化成了能人。 张鹏著《猴、猿、人--思考人性的起源》节选 插入前言图1 卷尾猴举起石头敲砸坚果 卷尾猴举起石头敲砸坚果(敲砸过程中,可能出现砸飞坚果的情况,所以卷尾猴需要选择合适的石头和有凹陷的石板,才可以顺利砸开坚果;图片依Nichols M, Goodall J. 2000. ...
个人分类: 灵长类学原创|14451 次阅读|6 个评论
西藏牦牛
fhli50613 2011-7-14 10:56
民以食为天,此话对非灵长类动物而言亦不为过。 日前到西藏旅游。在饱览藏南林芝独特的“江南秀色”之后,一位结伴而行的西藏老兵特为我们点评了西藏的饮食特色。他说西藏的植被资源集中在米拉山口东南狭小的林芝地区,其森林覆盖面积占整个西藏的 90% 。动物物种分布林芝地区与内地差别不大,特有的高原气候虽衍化出一些像藏羚羊之类特有的高原物种,但我们抓不着它,又怕自己被人抓住而不敢去吃。因而西藏饮食的最大特点只剩下一个轻描淡写的“无污染”。老兵敲着林芝八一镇特有的石锅(烹制石锅鸡用)说,像“石锅鸡”及“石锅鱼”这类挺贵挺叫座的菜肴,其实仅仅是在烹制器具上有一个特别的噱头,本质上并无独到之处,只有拉萨的牦牛肉才是我们西藏独特的食品,它的名气与青海的羊肉相当,但因供应地域狭小,对内地人而言更可望而不可求。他又说,到拉萨吃牦牛肉通常应该在开年的四至六月,此时内藏阿里等地区的牦牛肉大量外运至拉萨,佐以四川的烹饪方法,可真是人生最大的享受。我问他西藏的牦牛肉注不注水?他十分愕然。在我详细地介绍了多种内地屠宰注水的方法后,他仍似懂非懂,说这法儿太难了,藏胞们一时是学不会的。同时反问我作为一个搞科学的,你怎么知道这么多本不该知道的东西(其实都是经过专业知识加工后的内地电视科普宣传)? 他进一步介绍说,与前藏相比,后藏牦牛肉之所以品质高,主要源于该地特殊的自然环境。以米娜山口(海拔 4930 米)为界,向东草木逐步茂盛且树木高大,向西则气候干燥,树木低矮稀疏,牧草的高度与密度两地区间也大相径庭。两地相比后藏(包括中藏)地区牦牛觅食难度远大于林芝地区,其肉牛养成时间差别在一倍以上,牛肉的品质自然存在差别。 这位老兵在桌沿十分到位地模仿着牦牛吃草的动作解释说,内藏牦牛啃吃不到三寸长的稀疏牧草,费尽力气还只能主要啃个草尖,两个嘴唇在草滩上在雪堆里磨出了茧,还不得不同时吃进大量的沙粒冰晶。他大声说,你们可能听见牦牛冻死饿死,啥时听过牦牛生病死亡?奇怪的是这一在内地看来十分搞笑的语言与动作并未引起满桌内地客人的哄堂大笑,倒使好几位食客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嘴唇。老兵进一步介绍,阿里地区牦牛的宰杀通常在深秋,利用十分“干冷”的自然条件进行室外储存,并因交通原因必须到次年四月后才能转运拉萨。这种独特条件对牦牛肉的保存极为妥善,而运抵拉萨时其重量较之鲜品反而下降 5% 或更多。这一解释进一步让我这个“注水”专家汗颜。 返回拉萨,我敦促妻子自卡中额外划出六千元现金,到正宗的西藏饭馆吃了一顿较为庄重的藏式大餐,买了两幅藏式披肩和一些饰物,并鼓动妻子当上了一个叫卓玛的女孩的干娘。接下来的那曲之行,我有幸在一个牧场作了较长时间的停留。我趴在一头牦牛前,将下巴紧贴着稀疏的草面,仔细观察它在刈草时唇、齿、鼻三者的动作,观察这些动作与头部摆动的巧妙配合,查看刈草后草地上留下的种种痕迹 ...... 。良久,我站起身来,口与唇仍在下意识地瓮动,而一股莫名的情感蓦然袭上心头。返回内地的我,这张曾不时周旋于和谐之乡的臭嘴能否适应退休后恬淡宁静的箪食素浆?这根惯常于在实验室内胡搅的舌头架得住在精英辈出的科学网上磨砺?我哑然了。 附图待电脑修复后补上
个人分类: 生活感悟|3493 次阅读|0 个评论
性皮:美丽还是丑陋 (图)
热度 6 welcomezp 2011-6-9 13:24
性皮:美丽还是丑陋 (图)
在人类学课堂上,张鹏发现同学们一如既往最感兴趣的课程,似乎是灵长类的性行为和性关系。不过第一次看到下面性皮图片的学生,大都很惊讶:性病吗,肿瘤吗!? 我们惊讶,是因为我们没有类似的性皮,那么人类真的没有性皮吗? 发情期的雌性狒狒 狒狒的性皮 山魈雄性脸部性皮静静观察新世界猴的头部性皮 (图片来自与网络,致谢) 性皮 (sexual skin): 亚成年和成年雌性的肛门和外生殖器附近的皮肤表现充血肥厚,尤其是在排卵期附近,雌性性皮的肿胀程度达到峰值。性皮的肿胀程度受性激素的影响,在月经周期的前半期,明显的水肿样肥大可持续数日,但可随排卵而退缩。年幼个体被注射动情素时,也可能出现性皮发育。在灵长类中,性皮仅出现于部分猿猴种类,狒狒、黑猩猩等。除了雌性以外,一些种类的雄性存在性皮。如下图中的一些雄性的性皮。 性皮具有一定的适应性意义: 1)明确表明雌性的排卵期。 对野生动物来说,交配行为伴随着被捕食和被攻击的危险,明确的排卵信号有利于提高受精效率,减少危险和减少能量损耗等进化意义。不过人类不具备明确的发情期,即使女性自己也无法明确排卵时间。 2)增加雄性竞争,提高雌性选择能力。 明确的排卵期和肿胀的发情标志,毫无疑问是对雄性最大的吸引。一般只有多雄多雌混交种类才有性皮,雌性可以坐山观虎斗,选择与较强的雄性频繁交配。 人类也有性皮。 正如张鹏在《灵长类的社会进化》一书中指出,人类女性也依靠视觉吸引男性,在直立行走姿势的基础上,胸部是最容易被关注的位置。 和其他灵长类雌性相比,人类女性的乳房占身体的比例最大。乳房虽然是哺乳器官,但是其大小与女性的乳汁分泌能力无关,也与身体代谢关系不大,其 90% 的成分是脂肪。 女性隆起的胸部似乎是吸引男性的强烈视觉信号,可以说是人类女性持久的性肿皮。 性皮,美丽还是丑陋? 如果男人觉得女人的乳房秀色可餐,那么雄性猿猴也一定无法抗拒雌性肿胀性皮的魅力。 张鹏 于中山大学 人类学系 马丁堂 2011年6月9日 延伸阅读: 点击我的另一 篇博文 《 燕瘦環肥 --哪种身材的女性最吸引人 》:现代女性热衷于减肥,喜欢赵飞燕,不喜欢杨玉环。为了减肥,女人可以放弃最喜欢吃的巧克力和奶油蛋糕,可以咬牙绕着操场跑10圈,可以克服低血糖带来的头晕症状。女人们减肥的勇气从哪里来?哪种身材的女性最吸引人? -------- 编外语: (传说女娲造人的时候,为了节省泥巴,缩小了一部分女人女人的乳房,而今天这部分女人却要用硅胶来填补缩小的部分,硅胶最终还是来自于泥巴。据统计,在过去10年估计已有15万妇女求助于丰胸手术。正如 Marilyn Yalom在《乳房的历史》一书中指出:“关于胸部,婴儿看到的是食物,男人看到的是性爱,医生看到的是疾病,商人看到的是金钱。” )
个人分类: 灵长类学原创|24944 次阅读|11 个评论
为什么西方人的眼睛是蓝色的?
热度 9 welcomezp 2011-6-6 17:23
我们的眼睛是极为精密的身体器官,超过任何现代高端摄像技术。有可自动调节光圈(瞳孔)和自动对焦系统(晶状体),内面(脉络膜)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光线四处散射,不仅如此,它的底片(视网膜)灵敏度超高,不论在白天和夜晚都能捕捉影像,无需临时更改感光度也不用外加滤镜;它还自带 Photoshop 功能(神经网络),成像之后迅速增强图像反差、调整颜色……我们每一个人应该为自己拥有一双精密的眼睛而自豪,那么眼睛近期出现了什么变化呢?下面转载《新探索》的一篇关于眼睛的文章。 眼睛从哪里来? 地球上生命痕迹的出现可以上溯到至少 35 亿年前,然而生物在这段历史的大部分时间内都过着不见天光的日子。后来单个感光细胞在生物体表面出现了,世界明亮了。 最初的‘眼睛’可能出现在 5 亿 4 千万年前的寒武纪。 在进化路上,生物相当随遇而安,不需最好,只要够用。这种知足的性格使得眼睛若干中间产物得以作为不同生物的终点保留下来。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将各种生物的眼睛从简单到复杂排成一列,便大致推测出眼睛进化的历程。例如,某些单细胞生物只有一些可以感受光的蛋白,它们见到光就心满意足;有的生物只有一洼小小的眼窝,然而你已经能从这个简单的聚光工具看出高级眼睛的端倪,这些生物只要不撞上前进路上的障碍物就能高兴活着;高等生物的生存却容不得它们将猎物与敌手看混,于是各自进化出一系列结构,来将世界看清楚,鹦鹉螺和人眼便呈现了两种不同的策略。前者将眼睛的开口缩小,使它变成一架“针孔照相机”,从而让光准确到达感光细胞,眼前的物体就能边界清晰,在它们这个群体内,估计该是“眼小为美”;但是人类并不甘心采取这种舍弃光强获取清晰度的措施,却另走了一条迂回之道,我们这一进化分支的祖先在眼窝前塞进一个透镜——晶状体,它同样能把光线汇聚到视网膜,却赋予了我们一个比鹦鹉螺明亮许多的世界。 这样,大自然中不同眼睛的集合就如同一个活化石库,我们可以将这些化石理解为人眼进化之路上留下的一串脚印。于是,那个令达尔文困惑了一下的问题至少是有解的。十几年前,两位瑞典科学家甚至将这一过程量化,他们将鱼眼进化拆分为近 2000 个步骤,并用计算机模拟了整个过程,经保守计算,他们结论说,这一过程的实现理论上只需 36 万年。现在许多科学家都相信, 从一个感光细胞到我们的眼睛,最关键的变化就发生在最初几百万年之内。 值得一提的是,人眼已如此适应陆地生活,要将光线汇聚到视网膜上,不光需要可变焦透镜(晶状体)的作用,空气与角膜之间的界面也至关重要。角膜表面覆盖了一层薄薄的泪膜,光线接触人眼之后,只有 1/3 折射依赖后边的晶状体, 2/3 的折射都在空气及这层泪膜之间发生,这里相当于一个固定焦距的透镜。这便是为什么当你潜入水中视线就变得模糊,那个时候这层泪膜和周围的水环境混为一体,在空气中可以发生的折射便不会发生,于是光线就不会恰到好处地投射到视网膜上了。 为什么人眼不完美 人眼并不完美,存在许多设计缺陷。 德国生理学家亥姆霍兹曾将眼睛比作光学仪器,并声称如果商家卖给你如同人眼一般的次品,那么你肯定有权要求退货。看似复杂和精致的人眼,它的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缺陷,会让这位科学家如此不满呢? 至少,每时每刻在你的视野中就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骗局—— 这就是眼中的盲点 。如果你将左眼闭起,再用右眼轮番看下边图二一行中的每一个字母,你会发现什么?当看到某个字母的时候,大黑点会从你的余光中消失!理论上来说,这个“盲点”就分别藏在两只眼视野正中偏外 20 度,这着实是一个不该出现的失误,连鹦鹉螺和乌贼眼中都不会发生。眼球最后面是一层视网膜,它上边的感光细胞本该连续不断地铺满一层,从而感受从眼睛前端各个方向进入的光。然而一大捆视神经偏偏要从视网膜正中掏个洞穿过去,这个洞就是那个“无人看守”的盲点。眼睛好不容易进化到中途,已经没有机会从头来过。不过,如果你试着将刚才的黑点换成一条水平线(这个大家可以自己用一张纸还画一画试试),你会惊奇进化是多么聪明地弥补了这一失误。你是否发现,当你的视线在一行字母之间移动,你却无法在字母右边的直线上找到让直线中断的一颗盲点?因此,即使不考虑两只眼睛视野的互为补充,你的大脑也已经学会利用盲点周围的信息为这一点填补图形,涂上上色,将它完全伪装起来,真可谓最智能的 photoshop 。对于某些低等的生物,情况就未必是“我思故我见”了。比如某种水母,它们为自己武装了相当精细的眼睛,却没有大脑,眼睛接受的信息直接传到肌肉,是极端不过脑子的鲁莽派。 图二:请大家闭上左眼,右眼轮番看过abcdefgh,有没发现看到哪里大黑点活生生地就没了…… 为什么西方人的眼睛是蓝色的? 从外观上来看,人眼最明显的特征之一恐怕是它虹膜的颜色 :许多白人有着半透明的蓝眼珠,我们东方人则是褐色。其实这种差异只是眼睛进化到最近的一支小插曲,如果没有 6000-10000 年前那个基因突变,也许现在所有人都是同样的褐色眼球。那样,不仅身份鉴定会少一项标准,世界是不是也会显得寂寞许多? 在人类产生之后的 19 万年之内,这个基因一直好好工作着,它产生一种具有功能的蛋白,该蛋白又和黑色素的合成相关,后者给我们的头发、眼睛和皮肤带来了较深的颜色。然而,就在这最后 1 万年内,当我们的祖先在黄河岸边使用着新石器,抬头用褐色的眼珠瞪着河北上空的蓝天时,一个突变已经在国外的黑海一带产生了。这个突变并不对全身施加影响,却恰到好处地减少了眼睛虹膜中黑色素的合成,于是眼睛的颜色便被“稀释”成了蓝色。其实这个突变有一定风险,因为如果改变更加彻底,整个人体的色素合成则都会受到干扰,这时候人就患了白化病。言归正传,携带有这个突变的人逐渐向世界各地迁徙,和具有同样或不同样基因型的个体繁衍后代,基因相混杂。于是,现在的我们已经不能根据眼球虹膜的颜色来判断一个人究竟来自何方了。 人类的虹膜除了褐色和蓝色,还有红色、绿色、琥珀色、灰色、紫色等等,其中涉及的也不光是黑色素的多少,但究其根本,也就是褐色、黄色和蓝色三种成分的比例不同而已。 为什么亚洲人的眼睛很有魅力? 相比于眼睛颜色来说,更能代表东西方人差异的则是眼角内部上眼睑是否具有向内皱褶。 这是一个存在于蒙古人、中亚人、东南亚人和本土美洲人中的特征。有些人类学家称,这一特征起源于寒冷的东亚地区,那里大部分时间冰雪覆盖,无时无刻不将强烈的阳光晃入人眼。于是,人们便进化出皱褶的结构,它使得人眼变窄,不仅限制了进光量,而且可以帮助人们抵挡猛烈地风沙;而在南美草原和沙漠,黄灿灿的草地或沙地同样会反射阳光,于是,那里的人便也获得了这一特征。内眼角向内皱褶的存在造就了东方人的丹凤眼,同时使得人的眼睛看起来略微倾斜,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美国动画片《花木兰》中女主角的眼睛。这其实也代表了西方人对东方人眼睛的想象和爱好。英国作家莫里斯便在他的著作《裸女》中表达了如下的诧异: 东方人的眼睛多有吸引力啊,那些姑娘为什么纷纷跑去整容去掉眼睛的这个迷人的向内皱褶呢? 图三:内眼角向内皱褶:左边是妈妈,纯种亚洲人;右边是她的混血孩子,向内皱褶已经不完全了。 对于人类这种社会性动物来说,眼睛从来不仅仅是一个向外部世界打开的窗口,它们也使得人们可以进入彼此的内心世界。比如, 人眼有多数猿类不具有的清澈眼白, 一种假说是:这种特征可以令视线方向、眼睛表情以及身体健康状况更加凸显;人类渴望交流,甘愿冒着暴露自己想法的风险。不管这种假说是否正确,它至少已表达了我们的一种愿望,而眼睛恰恰被选中,充当了完成这一美好愿望的代表。 为什么把眼睛被摆在前面 长在前方的眼睛能够更好地感知空间关系,尤其是物体间的距离,于是在运动的过程中可以更加准确地定位 ;而长在两边的眼睛虽然舍弃了最佳的空间感,却使得动物可以看到更广大的范围。多数草原食草动物采取后一种措施,如斑马和兔子,它们的视野几乎能达到 360 度,这样它们就能随时发现可能从各个方向接近它们的捕食者。多数捕食者的眼睛则长在前方,使得它们能更准确地判断与猎物之间的距离,抓住猎物的时候也就能出手准确。有的人类学家和解剖学家猜测,猿类祖先需要捕昆虫而食,因此采取了捕食者的眼睛位置策略。 眼睛如何自我保护 在日常生活中,人通过不自主的快速眨眼来将结膜分泌的粘液和少量泪水涂抹到眼球朝外的表面,这不仅能防止眼睛出现干燥不适,还是一种对病原菌的免疫措施。同时,眨眼还能去掉落在眼睛表面的粉尘和其它异物。当更大的威胁接近人眼,眼皮通常会非条件反射地合起来,反应时间连 0.1 秒都不到。多数情况下,这种机制能够帮助人眼免受意外袭击。 张鹏点评 : 眼睛是最复杂的人体器官之一,越来越多的人对眼睛研究产生兴趣。仅就关于眼睛的学术杂志,目前国内有《眼视光学杂志》和《中国眼鼻喉科杂志》等,国际上有《Experimental Eye research》《EYE》《Journal of Eye Movement Research 》《 Progress in Retinal and Eye Research 》《Current Eye Research 》《Journal of Eye Movement Research》《Animal Eye Research》等。近年来,《自然》杂志也连续刊登关于眼睛疾病研究的新进展。这些足以说明人们对眼睛这一器官的关注,希望在这一方面有更多的开拓。 我也很关注眼睛的问题,因为自己天生是个小眼睛。 我从初中开始戴眼镜,并不是因为近视,而是因为母亲说戴眼镜可以遮丑。这样带了很多年的眼镜,实际上一直都是0度的平镜 。所以我一直梦想人们会喜欢小眼睛的人。 我对于灵长类瞳孔颜色的研究开始于2004年。当时在日本九州高崎山调查野生猴群社会行为,我无意中发现两个相互理毛的青年猴子有不同的眼睛颜色,一个是黄色、另一个是蓝色;另外,附近一个黄眼睛的母猴子怀里抱着蓝眼睛的小猴子。于是脑海了浮现出几个问题,日本猴的眼睛是什么颜色的?是否会出现地域种群的不同?我初步调查比较了4个种群的近两千个个体的眼睛颜色,发现日本猴的眼睛颜色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而且会随年龄、遗传等因素的影响。我们进而讨论了人类和非人灵长类瞳孔颜色变异的进化意义。 这篇论文经历了六次审阅,终于发表于2007年《Primates》。后来我在国际灵长类学会发表这一研究结果的时候,受到最佳讲演奖的好评,获得了个奖牌和一些奖金,也算是对小眼睛的一些安慰了 。 张鹏 于中山大学 人类学系 马丁堂 2011年6月6日
个人分类: 人类学原创|51039 次阅读|17 个评论
观察: 黑猩猩的性行为与性关系 (图)
热度 14 welcomezp 2011-6-6 13:12
观察: 黑猩猩的性行为与性关系 (图)
黑猩猩属于人科黑猩猩属,是 人科最小的现存种类。 分布于非洲中部,向西分布到几内亚非洲的几内亚,向南到坦桑尼亚的热带丛林。主食水果、树叶、根茎、花、种子和树皮,每天取食时间 5 ~ 6 个小时,也常吃昆虫、鸟蛋或捕食小羚羊、小野猪等。 一般集群生活,每群 2 ~ 20 余只,由成年雄性率领,活动范围一般 26 ~ 78 平方公里。雌性长大后离开出生群,到其他群中寻找配偶,有着父系社会的特点。 对黑猩猩的生态学研究为了解人类进化有着重大的意义。 (黑猩猩 图片来自於网络,致谢) 混乱的性关系 黑猩猩有着混乱的性关系。 一只雌性一天内最多会与 5 只不同的雄性交配。拱北群里一只叫法罗的第一雌性发情时,会吸引众多雄性靠近。在一片亢奋中,法罗与所有雄性挨个地发生性行为 。雌性有交配的决定权,会主动吸引喜欢的雄性交配。例如拱北群一只名叫霏霏的雌性会通过抚摸雄性的阴茎、俯在雄性的身边轻轻呻吟、显示阴部等技巧来引诱雄性 。阿纳姆公园的中年雌性茶喜欢年轻雄性马斯,在 14 分钟内他们发生了 7 次交配。张鹏认为这样频繁的性行为可能是有调节社会关系的意义。 雄性的交配行为明显受与社会等级有关。第一雄性倾向于独占发情雌性,拥有 80% 左右的交配行为 。见到发情雌性,他会用树枝扫地,手掌扣地面等方式吸引雌性的注意。他当然不会忘记驱赶试图靠近发情雌性的其他雄性。其他雄性一般没有独占发情雌性的能力,他们会等到第一雄性休息时,与雌性在树林里偷情。特别是在几只雌性同时发情,第一雄性无法独占所有的发情雌性的时候,雄性们可能会有更多的交配机会。 年轻雄性获得雌性需要一定的技巧,特别是要采取避免高地位雄性发现的隐蔽性方式。例如, 遇见发情雌性时,年轻雄性晃树枝,摇下树叶,然后手握一片树叶的叶柄,面对着雌性摇晃,吸引雌性注意。雌性看见后,会避开第一雄性,悄悄靠近年轻雄性,在林子里完成交配。肯尼亚的黑猩猩也有类似的求爱信号。年轻雄性面向雌性,将树叶反复地撒向地面,吸引雌性。也有的雄性用后脚跟轻轻嗑地面的,吸引雌性注意。这样低地位年轻雄性吸引雌性时会尽量采取隐蔽的方式,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而高地位雄性吸引雌性时则会尽力造势,唯恐周围不知。 为了回避高地位雄性的监视,雌性也会有隐蔽的交配方式。阿纳姆公园的雌性与第一雄性交配时会发出高昂的呻吟声,而与其他雄性交配时则只做表情不发声音,避免让第一雄性听见了引来不必要的麻烦。高地位的雄性常常干扰低地位雄性的交配,甚至将正在交配的低地位个体从雌性身上拉下来。雌性间的性干扰较少,但是也有高地位的雌性骚扰低地位的雌性交配的现象。( 张鹏点评 黑猩猩的性行为中出现了选择配偶的现象,暗示了初期人类可能也有选择恋人的自由。这对形成稳定的家庭家有着重要的作用)。 月经同步现象 和人类一样,黑猩猩雌性生活在一起一段时间后,她们的月经周期和性周期会趋于同步 。例如,法罗是拱北群里一只哺乳幼崽的成年雌性,处于非发情状态。她注意邻群的一只发情的年轻雌性靠近群里。群里的雄性们被年轻雌性吸引,围拢在她的附近,为她理毛和检查阴部。法罗远远地注视着发情雌性,她肩毛耸立一副嫉妒和愤怒的表情。她也上前检查了年轻雌性粉红色的性肿皮。第二天,法罗的性皮也出现肿胀,表现出发情期的状态,吸引了两个雄性上前检查她的阴部,可惜她的发情期只持续了一天。象法罗这样的哺乳雌性一般是不会发情的,可能是由于法罗的嫉妒心理引发了自己发情期变化。( 张鹏点评: 人类和黑猩猩都出现了月经周期同步化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心理的同步化影响了性荷尔蒙的周期。与其他较低级灵长类不同,人类和黑猩猩的性行为逐渐地脱离了原始的性荷尔蒙控制,而更受心理和大脑活动的影响。) 近亲回避 黑猩猩会回有意地避近亲繁殖。 例如, 拱北群的 6 对母子也都明显回避乱伦,法罗在发情期间虽然与群内几乎所有雄性交配了,唯独回避了与自己性成熟的两个儿子交配。有一次儿子试图与母亲交配,却被母亲一把抓下赶走。相比之下兄弟姐妹间的繁殖回避就没有母子间回避那么严格。拱北群频繁出现兄妹间乱伦的现象,大多归咎于哥哥主动追求妹妹。姐弟间乱伦的现象较少,而且弟弟也很少主动追求姐姐。雄性法本和古普分别与妹妹交配 14 回和 26 回,分别占自己所有交配 3.2% 和 12% 。其他 4 对兄妹间也都出现了 1-2 次的交配。( 张鹏点评: 黑猩猩社会里严格地回避了母子乱伦,而妹间乱伦的限制较少 。) 恋爱旅行 恋爱旅行是黑猩猩维持配偶关系的重要行为。恋爱旅行是指一只雄性和一只或数只雌性配偶离开群一段时间,跋涉到其他地方。可能会离开几天,或是离开 2-3 个月。恋爱旅行的雄性一般是地位较低或中位雄性。第一雄性从不外出旅行。 K 群的第一雄性 7 年间从没有外出过,因为他如果外出,其他雄性会占有群内发情的雌性,更严重的是他的地位可能会被颠覆 。黑猩猩的恋爱旅行是配偶对共同生活的向往。和偷情不同,恋爱旅行长达 2-3 个月,大部分时间里雌性处于性休止期(雌性的发情期最长是 2 周),配偶们间建立了相互依赖的关系。问题是旅行之后如何回到群内,如果是日本猴群里,雄性离群 4-5 天就不可能再回到群内。而黑猩猩的社会更加开放,旅行归来的雄性可以平静地回到群内。通过问候行为,雄性可以恢复与成员间的关系 。(张鹏点评: 黑猩猩恋爱旅行表明父系多夫多妻社会有可能分离出一夫一妻的配对关系。) 黑猩猩性爱的社会性意义之 换取资源 在非洲泰公园的黑猩猩群体具有分配食物的行为。在每一次成功的捕猎之后,高地位雄性手拿着猎物,而雌黑猩猩都会围绕在一旁,呜咽着发出请求。有时雄性黑猩猩会给雌黑猩猩派发肉食,但更多的时候他们只是拒绝她们的请求。慷慨的雄性主要将食物分给自己的近亲、高地位雌性,另外与他交配过的发情雌性分配的肉量是其他雌黑猩猩的两倍。不过黑猩猩社会中不存在‘给你点肉,几个小时后你得和与我交配’的非萍水相逢似的交易,雄性和雌性之间存在一种更加细致和长期的交流模式 。(张鹏点评:人类社会可能也存在通过性行为换取资源的现象,例如在南美洲、非洲和亚洲的狩猎采食部落中,狩猎技巧高的男性妻子更多、更年轻,而且其孩子存活率较高。这些技巧高的男性在族群中的政治地位也较高。女性选择地位高的男性,可以保证自己和孩子受到最好的生存待遇。) 黑猩猩性爱的社会性性意义 --减少冲突 这一点在 倭黑猩猩的社会中比较明显。相对于倾向暴力的黑猩猩, 倭黑猩猩则非常平和,虽然出现暂时的冲突,但是不会像黑猩猩那样有致命的相互攻击和自相残杀的习惯。倭黑猩猩的性行为相当多样,充分地润滑了个体间的冲突 。例如雌性与雌性抱在一起摩擦性器,雄性与雄性相互抚摸阴茎、摩擦臀部和相互爬跨,雄性和非发情期的雌性也会出现类似的性接触。这些性接触有利于抑制群内的攻击行为,尤其是抑制雄性高涨的攻击性, 增加了集团凝聚力。 倭黑猩猩群与群之间的活动域相互重复。 两群相遇时,出现相互对峙,雄性间相互威胁,战争即将爆发。然而有意思的是,这时雌性们带着子女陆续进入对方阵地犒劳对手,与对方雄性们交配、爬跨和摩擦生殖器。或是和对方雌性们相互理毛表示和好,幼仔们也乘机相互玩耍起来。虽然两群的雄性之间一直保持着警惕,很少相互接近,不时地会威胁一下对方, 但是群间紧张气氛减少,爆发战争的可能性消失 。所以有人说, 倭黑猩猩通过相互性行为减少了冲突,换取了和平 。(张鹏点评: 人类社会与黑猩猩最大的不同是:人类形成了家庭,家庭由固定的配偶及其子女组成,而黑猩猩没有形成稳定的配偶关系。不过 黑猩猩的恋爱旅行表明有可能分离出一夫一妻的配对关系。黑猩猩在旅行中形成了稳定的配对关系和开放的社会群,可能暗示了家庭出现的雏形。 ) 人类性行为的特点 1 配偶 间性交有隐私性,不希望别人看见。 人类性行为一般发生在密室里,避免被其他个体发现。有时候即使看到动物交配也会觉得不好意思 。相对而言猿猴性行为则不像人类那么拘束,交配是与取食、理毛一样的社会活动。 2 大多数社会中,男女有长期配偶关系,与其他个体的社会关系并行。 除了人类以外,灵长类群内基本不存在父亲角色,幼仔一直跟随母亲生活成长。 3 夫妇形成经济合作关系,与其他夫妇间共有活动域。 在采集狩猎民族,男性外出捕猎,女性采集果子,取得食物后,大家回到居住地里相互交换,促进了男女间相互依赖和社会经济分工。而绝大多数灵长类都没有形成配偶间的食物交换和社会经济分工(除黑猩猩以外)。 4 夫妇之间既是性伴侣,也是所生子女的养育者,男性频繁照顾子女。 父亲照顾子女主要取决于子女依赖照顾的程度,人类的家庭结构保证了父亲与子女的血缘关系。 5 女性没有排卵期信号,甚至女性自己也无法判断排卵时间。 夫妇间的性交行为与女性排卵活动无关,即使在怀孕、哺乳等不易受孕期间也有性交行为,所以人类夫妇间的性交不是为了繁殖而是为了心理满足。相对而言,猿猴大都有发情期 交配行为主要发生在发情期。 最后,张鹏认为人类与黑猩猩相互近缘,其性行为和性关系存在很多同源特点,但是我们 不能简单套用黑猩猩的标准,因为人类行为应符合维持家庭关系的伦理观念。 张鹏 于中山大学 人类学系 马丁堂 2011年6月6日 本文改编自: 《灵长类的社会进化》,张鹏和渡边邦夫著,2009,中山大学出版社。
个人分类: 灵长类学原创|256928 次阅读|29 个评论
思考:为什么不能给猴子喂食?
热度 5 welcomezp 2011-6-3 17:39
思考:为什么不能给猴子喂食?
我国是世界上猿猴种类分布最多的国家之一,有24种现生灵长类。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人们喜欢接近自然,去山林旅游区看看猴群,感到很惬意。 那么在生态公园里的猴子与野生猴子有什么不同? 游客投喂食物会对猴群有什么影响呢? 投食群,张鹏摄于日本四国岛 投食对猴子社会行为方面的影响 在野生状态下,取食行为占非人灵长类日活动时间的一半以上,是它们最主要日常活动之一。除了维持生存以外,自然的取食行为对稳定社会组成、维持社会结构和保持行为多样性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人工投食改变了非人灵长类的自然取食行为,也会影响它们的社会行为。 1 聚集 人工投食将非人灵长类吸引到狭小的投食区周围,明显地压缩了它们正常的个体间距。例如黑猩猩平时一般间距5米以上,在投食区内被压缩至不到1米 ,频繁出现争斗。 2 争斗 野生猴子一般很少争斗,而公园里猴子争斗频率是野生猴群的10-20倍,主要因为食物竞争和过于拥挤。频繁争斗会影响猴群的社会结构。 3 等级 猿猴 的等级关系受食物分布的影响 。在自然状态下,由于食物分布较为疏散和均匀,野生群内的个体不需要为食物竞争而相互敌对。而在投食区内,人工提供的食物在时间 、 空间分布和量的分配上受到限制,这就会加剧投食群内个体间的相互竞争和敌对关系。 4 分群延缓 导致分群的一个主要因素是生活环境内的食物量 。 野生猕猴的大小一般不会超过50 只,猴群过大就会分群。 相比之下,猕猴投食群常常包括数百只甚至上千只个体,而且很少分群。 对种群数量的影响 种 群数量的变化受 雌性性成熟时间、雄性性成熟时间、出生率、出生间隔、婴猴的存活率和死亡率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1 雌性初产年龄: 人工投食也可能提前了猕猴雌性的初产年龄。 投食群内 恒河猴的初产年龄为 4 岁左右;一些母猴甚至在 2 岁时就可能怀孕,这种现象则在野生群中从来没有被观察到过。 2 初次射精时间: 猕猴 的雄性性成熟时间为 3.5 岁左右,但是由于没有野生条件下雄猴初次射精时间,还无法确定人工投食对雄猴性成熟时间的影响。 3 出生率 人工投食明显 提高了猿猴的出生率。 野生 恒河猴的出生率为 38%或 77% , 而投食群内的平均出生率为 82 %( 62 - 90%)。 日本猴的平均出生率是 41% ( 32 - 52 % ) ,而投食群内的平均出生率提高到 60 % ( 18 - 86 % ) 。 4 出生间隔 人工投食明显缩短猕猴雌性的出生间隔,不过可能对狒狒等种类的影响不明显。 5 婴猴存活率 人工投食明显增加了日本猴的婴猴存活率,不过可能对猕猴的不明显。 6 成年猴死亡率 普遍认为人工投食会降低非人灵长类的死亡率。但是受 人工饲料中的农药残留和投食群内的频繁近亲繁殖的影响,投食群内畸形儿出生频率是野生群内的几十倍。 日本的教训 笔者刚刚从日本高崎山研究基地回来,收集了一些一手资料,拿出来分享。投食初期的 1953 年,高崎山有只有一个猴群,包括 220 只个体, 20年后猴群增加到2000余只,另外还有上千只被政府捕杀,造成众多社会问题。二十年投食过程主要有以下三个阶段: 投食初期阶段( 1953-1962 年) : 种群数量快速增加。 1959 年猴群分裂为 A 和 B 两群。 1962-1963 年又分裂出了 C 群。 大量投食阶段( 1963-1975年): 长期大量投食促生了巨大猴群,导致日本国内的社会问题。例如,1972 年这 3 群内总共有 1400 只猴子,另外还有 1300 只猴子离群、死亡或被捕获。 猴子数量逐年递增不便于公园的管理,也侵入附近农田和居民家里。 当地政府每年持续捕杀游离在公园外的猴子,同时每年花费50万美元,对附近居民进行农业补偿。( 张鹏感触:不喂食、不接触才是真正地热爱野生动物。 ) 减少投食阶段( 1976-1987 年),种群数量增长率出现下降的趋势。 然而 1979 年猴子的个体数量出现了最高峰的 2002 只,其中最大的A群数量上升至1255只 。 除了影响非人灵长类社会生态特征以外,人工投食还会带来其他的一些不利影响: 1 过分依赖人工投食的黑猩猩会失去取食自然食物的本性,在投食停止或缩减后,黑猩猩会因不再适应自然环境而死亡。 2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投食群灵长类动物破坏庄稼和干扰居民生活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例如在日本,政府捕获日本猴的数量逐年增加, 2001 年以后全国每年捕获的个体数量已经超过一万只,约占日本猴总体数量的 10% 。 3 另外,在一些旅游区,游客在给猴子喂食的过程中可能被猴子咬伤或抓伤,增加了人兽共染疾病相互传播的危险 。 考虑到这些不利影响, 中山大学张鹏建议应慎重考虑和避免对野生灵长类实施人工投食。对已有的投食群应及时采取措施来维持投食群的自然的状态, 例如停止投食 、 减少投食量、不定期地改变投食点、加强对投食群的研究、以及保障周边居民生活不受投食群的骚扰等。 在合理监管的条件下,人工投食可以提高观察动物的条件,对灵长类学研究有着划时代的推动作用 。人工投食增加了动物的生育能力和种群数量,也有利于保护一些濒危的物种和地方种群 。另外灵长类动物投食群可以促进生态旅游,带来经济收益 。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越来越关注动物与人类的和谐共存。在有关管理部门和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有理由相信人工投食的做法会受到有效地监管,而现有的灵长类动物投食群在促进科学研究、维持种群数量、丰富人民精神生活等方面会进一步发挥积极的作用。 张鹏 于中山大学 人类学系 马丁堂 2011年6月3日 本文改编自 张鹏. 2008. 人工投食行为对非人灵长类社会生态的影响. 人类学学报 27(3):274-283.
个人分类: 灵长类学原创|12281 次阅读|13 个评论
推荐几本中文人类学书籍
热度 4 welcomezp 2011-6-1 19:41
《人类学概论》(教育部精品教材) 《应用社会学》(第三版,教育部精品教材) 《社会学概论新修》(第四版, 教育部精品教材) 《人类学通论》 《人类学经典导读》 《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 《社会研究的统计应用》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研究方法》 《生态人类学》 《民族学理论与方法》 《民族学通论》 《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 《行旅悟道》 《人类学的哲学之根》 《属性数据分析引论》 《永远的家》 《生物人类学》 《灵长类的社会进化》(张鹏拙作) 不断更新中,请大家提供宝贵信息
个人分类: 人类学原创|6047 次阅读|3 个评论
思考:灵长类的杀婴行为
热度 12 welcomezp 2011-6-1 17:00
思考:灵长类的杀婴行为
1962 年,杉山幸丸首次发现野生长尾叶猴 雄性存在故意杀死婴猴的行为习惯, 这一报道震惊了学术界和宗教界 。 长尾叶猴给人留下性格温顺的印象。早在公元前五世纪,著名史诗《罗摩衍那》中认为长尾叶猴化身位神猴哈努曼,为印度人民除暴安良,受人们敬重。这样温顺的猴子怎能出现杀婴现象。此外, 杀婴行为会对雌性繁殖造成打击,甚至可能影响到种群的繁衍,所以人们曾一致认为杀婴只不过是某些个体的病态现象,没有什么适应性意义 。但是,随着野外研究的深入,研究者们发现至少 21 种 灵长类 (以下灵长类代指非人灵长类)的野生种群存在杀婴现象,包括 长尾叶猴 , 吼猴, 卷尾猴, 肯尼亚长尾猴 、青猴, 红绿疣猴、 猕猴 、 东非狒狒、 豚尾狒狒、 黄狒狒、大猩猩和黑猩猩等种类。其中黑猩猩和狒狒等 个别种类 甚至存在吃婴现象 。杀婴可能不是仅仅某个个体的病态或陋习,那么这一行为与物种特征、社会结构、群间关系、繁殖策略等因素有什么关系,具有怎样的进化意义,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灵长类杀婴行为的特点 ① 一些 灵长类种类普遍存在杀婴行为,不仅出现于投食群或饲养种群,也出现于野生种群。 ② 除黑猩猩以外(黑猩猩的雌性和雄性均参与杀婴),灵长类杀婴行为的实施者仅限于成年雄性。 ③ 杀婴现象一般出现于群内繁殖雄性变化的过程中,例如繁殖雄性替换 ( 长尾叶猴、青猴、坎氏长尾猴 、大猩猩、长毛吼猴 ) 、雄性社会地位提升(红绿疣猴、红吼猴)或者外来雄性加入(红吼猴、冕狐猴 、狒狒)。 ④ 杀婴的实施者与死亡婴猴一般没有父子关系。 已确认至少 71%(n=66) 的受害婴猴与杀婴雄性没有父子关系。 ⑤ 死亡婴猴基本上都是新出生或正在哺乳期的个体,而青少年个体或年龄较大婴猴(大于一岁)则很少遭遇致死性攻击。 ⑥ 母亲失去幼仔后,会在几天或几周内再次发情,随后可能与杀婴雄性交配并生育。 ⑦ 杀婴现象与种群的社会结构有关,例如长尾叶猴的杀婴现象均出现于一雄多雌群,而没有出现于多雄多雌群。 灵长类雄性杀婴的适应性意义 雄性繁殖策略假说 (Hrdy and Hausfater, 1984) 是目前对灵长类杀婴行为的最主流解释。该假说认为雄性杀婴有利于其自身的繁殖成功,例如在一雄多雌种类中,雄性间性竞争较强,在繁殖群内的任期较短 。新繁殖雄性希望尽快与群内雌性交配,但是哺乳期雌性一般处于非发情状态,可能一两年内回避交配。繁殖雄性通过杀死其他雄性留下的婴猴,使雌性提前停止哺乳和进入发情期,有利于雄性的繁殖成功 。 误伤假说 (Bartlett et al ., 1993) 认为雄性并非故意对婴猴施暴、而是与其他个体冲突、或骚扰雌性获得交配机会的过程中误伤婴猴致死。 但是该假说无法解释 ① 雄性有时会攻击独自活动的婴猴 ; ② 雄性杀婴过程有时很突然,事先没有与其他个体出现冲突的表现 ; ③ 雄性杀死婴猴后会立即停止继续骚扰婴猴的母亲 。该假说可能适用于解释个别的杀婴现象。 减少未来竞争者假说 ( Hiraiwa-Hasegawa 和 Hasegawa,1994 )认为雄性倾向于杀死雄性婴猴,是为了给自己及其子女减少未来同性竞争者,符合雄性繁殖策略 。不过这一假说无法解释黑猩猩的群内杀婴现象。在黑猩猩的父系社会中,雄性婴儿是雄性们未来的重要联盟成员,理应受到特殊地保护。该假说有待进一步验证。 肉食假说 ( Collin et al ., 1984 )认为雄性杀婴是为了获得食物。尤其是一些肉食性夜行性原猴类杀死新生儿可能与获取肉食有关 。该假说基于对原猴类的观察,可能不适合解释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高等灵长类的杀婴现象 。 病态行为假说 (Boggess, 1979) 认为杀婴现象是由于拥挤等人为因素干扰,引起雄性脾气暴躁、行为病态,并伤及婴猴。但是已知的杀婴现象分布于 21 种灵长类的野生种群,说明杀婴不是某一个体的病态现象或单个物种的特有行为。 通过总结已知灵长类杀婴现象,中山大学张鹏认为雄性杀婴行为大多具有提高杀婴雄性繁殖效率的适应性意义,个别事例可能由误伤、获取肉食或个体行为病态等因素引发。 杀婴现象的防范机制 杀婴会对婴猴的母亲造成巨大损失,因此理论上,母亲应该采取措施保护自己的婴儿。 回避接触 可能是雌性防止杀婴的对策之一。例如长尾 叶猴繁殖群的成年雄性消失或死亡后,雌性们会回避与其他群相遇,防止受其他外来雄性的骚扰。 积极发情对策 繁殖雄性替换后,红绿疣猴和长尾叶猴雌性积极与新繁殖雄性交配,一些怀孕雌性也会出现发情现象,与新繁殖雄性交配,减少杀婴倾向。 狮尾狒狒和 黄狒狒 的繁殖雄性替换后,雌性频繁与新主雄交配,并出现提前流产。提前流产现象也频繁出现于啮齿类 和野马 等种类繁殖群的雄性替换过程中,可以缩短雌性繁殖间隔,减少产后杀婴对雌性造成的巨大损失。 依靠其他雄性 对策 繁殖雄性的存在具有保护婴猴的意义,在一些父子关系较明确的种群中,雄性照顾、保护婴儿的时间可能超过母亲以外的其他雌性。与大多数季节性聚集的哺乳类不同, 灵长类群内雌性与雄性长年生活在一起。这可能是防范外来雄性杀婴行为的适应性对策。 改变繁殖群组成对策 从社会进化的角度来看,一雄多雌群的弊端是激化了雄性间的竞争,一些雄性没有繁殖机会,可能引发杀婴现象。而组成多雄多雌群内雄性们或多或少都可以得到繁殖机会,缓解了雄性间竞争,可以有效抑制出现杀婴现象。 此外,雌性也可以通过与不同雄性交配,混淆群内父子关系,使雄性担心杀死自己的后代,而减少杀婴倾向。 例如豚尾猴 、山魈 等种类平时生活在一雄多雌群,但在繁殖季节相邻的繁殖群聚合,雌性可以与群外雄性交配,可以抑制雄性的杀婴现象。 雌性的 这些对策有利于保证其婴猴的存活率,例如在雄性替换或雄性等级变化的情况下,红吼猴哺乳期幼仔的存活率仍可以保持在 68%(n=60 ) ;长毛吼猴的为 60%(n=15); 长尾叶猴的为 71% 。然而,雌性无法完全阻止雄性杀婴,因为雌性直接对抗雄性是很危险的行为,可能导致其自身受伤和死亡;防范雄性杀婴会消耗大量精力,雌性需要时刻注意对方的动向,而雄性杀婴只需要抓住几秒钟攻击机会,就可以获得提高自身繁殖效率的巨大利益。中山大学 张鹏认为灵长类出现雄性杀婴行为的根本原因是雌性防范雄性杀婴的难度较大,而雄性实施杀婴行为的风险较低、利益较高 。 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杀婴、虐婴现象,实施者包括男性和女性。除了受到文化背景的影响以外,这些行为可能具有一定的适应性意义 。例如 Daly 和 Wilson(1988) 发现 14 个原始采集狩猎社会中生下双胞胎后,会杀死其中一个,这样有利于提高母亲和另一个婴儿的存活率。南美原始亚诺马莫 (Yanomamo) 农耕社会中,两个孩子年龄相距较近的话,一般会杀掉新生儿;爱斯基摩人在迁移季节出生小孩的话,父母会主动杀死新生儿;这些可能都是在资源匮乏等环境下的适应性现象 。一些 杀婴现象可能是人类和非人灵长类共通的适应性行为。 张鹏 于中山大学 人类学系马丁堂 2011年6月1日 本文改编自:张鹏. 2011.非人灵长类的杀婴行为及其适应意义. 兽类学报31(2): 185-194. 杀婴与吃婴, 图片来自网络 致谢 杀婴与吃婴, 图片来自网络 致谢
个人分类: 灵长类学原创|17833 次阅读|32 个评论
以“镜”观心:从“见样学样”到“感同身受”
kejidaobao 2011-4-21 16:08
文/陈 巍 美国哲学家E.霍弗认为:“当人们可以自由选择地去做他喜欢的事时,他们通常是模仿彼此。”M.利伯曼指出,在社会情境中人类似乎有很强的倾向让自己的行为和别人趋于一致。显然,“见样学样”(monkey see, monkey do)模仿行为作为一种高级的社会认知能力,可以帮助灵长类以最为经济、高效的方式适应环境、习得新技能与传承文化。我们知道,模仿对方在各种情境中的痛苦、哭泣、喜爱、尴尬等情绪状态,是一种原初的、非语言化的沟通,可增进彼此间“感同身受”的亲密感,能像一贴粘合剂将不同个体紧密地联系起来。然而,人们对模仿抑或共情的本质与发生机制却一直知之甚少。《天生爱学样:发现镜像神经元》一书翔实且生动地展示了发现“模仿”与“共情”神经机制的精彩之旅。 20世纪90年代中期,意大利帕尔玛大学的神经科学家G.里佐拉蒂、V.加勒斯等在恒河猴的腹侧运动皮层的F5区发现了一类神奇的运动神经元。这些神经元不仅在猴子执行与目标相关的手、嘴部动作(比如抓取物体时)时被激活了,而且在观察到其他个体(猴或人)执行相似动作时也被激活了,就像一面镜子将他人的动作映射到自己的大脑中。因此,研究者称之为“镜像神经元”(mirror neurons)。后续研究发现,人类的顶下叶、额下回与颞上沟同样具有镜像属性,以上区域被统称为人类镜像神经系统。镜像神经元在社会交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看到别人笑时,它让我们不由自主的微笑起来;透过观察到的面部表情,它提供一个内在的模仿,帮助我们在第一时间察知别人表情和情绪的改变;它帮助我们的大脑知晓别人的意图,让我们了解别人的心智状态。透过这种镜像式模仿,我们可以与别人分享情绪、经验、需要和目标——模仿和镜像神经元加速了自己和他人的亲密关系。《纽约时报》评论:“镜像神经元的发现震撼了许多科学领域,改变了我们对文化、共情、哲学、语言、模仿、自闭症和心智治疗的看法。” 一个完整的模仿行为,不仅可精确地复制行为的外显的视觉特征,还能复制行为背后的内隐的意图与目的。作为模仿行为神经基础的镜像神经元,是否具有复制行为意图的能力?尤密而塔(2001)发现,F5区的镜像神经元在猴子观察动作的关键部分(手与物体的交互)被遮光板隐藏后同样被激活了。这说明“视线之外”并不意味着“意识之外”,即镜像神经元的激活表征了模仿行为意图,从而使模仿行为中的“空缺”得以填补。亚科博尼(2005)等精确绘制了人类模仿的镜像神经回路,主要包括颞叶、顶下小叶和额下皮层。其中,颞上沟后部作为观察有机体运动和意图性动作时有反应的高级视觉区,主要负责对示范动作的视觉信息进行描述,然后将信息反馈至顶镜像神经元区。顶叶的镜像神经元将会对动作的肌肉运动知觉信息进行编码,而额叶镜像神经元主要负责对动作的目的进行表征。 模仿可促进社会互动、个体间的好感,让人们更彼此亲近、彼此关爱。近20年来,一系列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证实了这一假设。查坦德等(1999)实验发现,被试和一些由主试安排的助手在一起讨论图片,这些助手故意模仿被试的动作,那些动作被模仿的被试会更喜欢模仿他们动作的助手,并认为自己与那些助手的互动顺利程度更高。霍兰等(2003)研究发现,那些模仿顾客(如背诵顾客所点的菜单)的服务生,相较于那些没有模仿顾客的服务生能得到更多的小费。麦达克斯(2008)研究发现,在谈判过程中模仿对方的被试,相较于没有模仿的被试在最后的结果中往往获得更加有利于自己的结果。可见,模仿是种种讨好对方的策略里最真诚的一种,并有助于建立彼此间的情感。这就是著名的“变色龙效应”(chameleon effect)。 在“变色龙效应”的发生过程中,我们的大脑内部究竟产生了怎样的变化?具体而言,大脑如何将“见样学样”的模仿行为转变为“感同身受”的共情体验?早在18世纪,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就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形象地描绘了这种转变的过程:“当我们看到鞭子对准目标,正要往下打到一个人的手臂或腿时,我们会很自然的退缩,把自己的腿或手臂缩回来。当鞭子真的落下来时,我们会感同身受,跟挨打的人一样感到伤和痛。”而伴随镜像神经元的发现,科学家揭开了这一转变的神秘面纱。近期大量神经科学实验显示,共情能力是由模仿的镜像神经回路与大脑边缘系统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卡尔(2003)对模仿和面部情绪观察的fMRI研究证明,共情是由镜像神经元系统、边缘系统及连接这2个神经系统的脑岛组成的大型神经网络实现的。在这个网络中,镜像神经元支持了模仿观察到的他人面部表情,并进一步引起边缘系统的活动,使观察者产生了被观察者的情绪。这个模型预测了在观察和模仿面部表情时镜像神经元、脑岛和边缘系统的激活。 镜像神经元的发现及其启动规律,再一次将无意识意志(unconscious will)在生物体社会交往中的意义推上了前台。亚科博尼指出:“模仿与共情能力不是复杂的推理与计算过程,因为那样会使我们的大脑处于高负荷的状态。而镜像神经元恰好为我们的模仿与共情能力提供了一个前反思性的、自动化的机制。通过镜像神经元的激活使得我们具备自动模仿他人的倾向,从而感同身受的理解他人情绪。”或许,这是灵长类大脑经由千百万年演化后保留下来直通“他心”的绿色通道。
个人分类: 栏目:书评|3667 次阅读|0 个评论
宁愿做赛博格也不做女神
kejidaobao 2011-3-7 15:45
——《猿猴、赛博格和女人:重新发明自然》评介 文/章梅芳 唐娜·哈洛威(Donna J. Haraway)是西方著名的跨学科学者,她在生物学、灵长类动物学、科学史、科学社会学、科学哲学等方面都有很高造诣,是当代女性主义科学元勘的代表人物之一。哈洛威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出版了多部学术著作,基本奠定了她在女性主义学界、科学社会学和科学哲学界的重要地位。 2010年,哈洛威的《猿猴、赛博格和女人:重新发明自然》一书在中国台湾地区翻译出版。这部著作收录了哈洛威在20世纪70-80年代发表的10篇重要学术论文,展现了哈洛威早期的思想脉络和基本观点的形成过程。由于哈洛威的思想十分活跃,研究的内容较为庞杂和深奥,行文又多充满隐喻式的表达方法,其文本相对较为晦涩难懂。因此,该书中文版的面世,对中国学者研究哈洛威乃至女性主义科学元勘的学术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该书第一部分的主题是“自然作为生产和再生产的系统”,收录了作者写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3篇论文。第1篇论文以动物社会学为案例,揭示了此领域内“支配原则”被科学化、生理化的过程,以及动物社会中的“支配原则”被移植和运用到人类社会的方式,并随之阐释了“主客二分”与“支配原则”、“科学客观性”之间的深层关系;并论及科学家共同体内网络关系的重要性。第2篇论文比较分析了灵长类行为研究中的4种生产与生殖理论,认为它们的目标在于刻画人类普同性的图像,以人类本性作为文化的基础。但这些理论也可被用来强调人类与动物的变异性、复杂性及变革的能力,因而女性主义者可从科学的内部认真投入生物社会的辩论。第3篇论文分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生命科学领域里发生的转型:从雅克斯到威尔逊,从生理生物学到社会生物学,以及在学科范式内发生的一系列相应变化,并致力于探讨科学内容与社会脉络之间的历史关联。 第二部分的主题为“争议的阅读:叙事的各种自然”,将焦点放在对社会生物学领域的不同文本进行比较分析上,从而强调科学领域中命名与修辞的重要性、科学的社会建构性以及科学内部的权力关系。 在哈洛威看来,自然是被建构出来的,是被争议出来的。女性主义学者首先要对旧故事进行重新解读,然后再尝试讲述一个全新的故事。从事科学实践活动的女科学家积极参与对具有公共意义的科学议题的辩论,显示出了较强的责任意识,也在某种程度上展现出另类科学叙事的魅力。 然而,任何的叙述都有自身的规则,都无法不受到特定历史社会关系与日常实践的影响,女性科学家的科学文本同样如此。她们并没有比男性生产出更良善或更自然的故事,而只是在由规则引导的公共社会的科学实践中生产她们的故事。并且,也不存在所谓本质的、同一的女性与女性经验,文本阅读的过程就是对文本进行重新建构的过程。 第三部分的主题是“差异的政治,为了不恰当/无法被取用的他者们”,收录了4篇论文。第1篇论文对女性主义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Gender”,进行了历史梳理和辨析,强调“性”、“性别”、“自然”、“身体”、“文化”都是历史的、建构的、异质的概念,“差异”和“他者性”是“Gender”的应有之义,必须在多元的环境中,让多种女性主义性别理论得以成长。第2篇论文是哈洛威最具影响力也是中国学者最为熟悉的论文——“赛博格宣言”,其中提出了赛博格女性主义的主张。赛博格是一种受控有机体,是机器和动物之间的混种,它瓦解了人类与动物之间、有机体与机器之间、物质与非物质之间的界限,为走出二元论的迷宫,在支配与控制的逻辑之外寻找另一条认识论道路,提供了可能性。 在此基础上,哈洛威借助视线隐喻,进一步提出了“情境化知识”的理论主张。她指出,主体永远都是分裂、矛盾和处于变化过程之中的,亦不存在统一的女性或边缘人群的立场;受压制者的立场也不是“无辜的”,受压制状态不能提供本体论基础,“认同”并不是客观性的前提。正是在此意义上,哈洛威自称“宁愿做赛博格也不做女神”。 而且,视线总是有中介的、涉身化的,不存在免于被观看的至高视线。哈洛威认为,只有局部的、历史的、情境化的、涉身性的知识,才真正代表了一种新的科学客观性。这种情境化的知识主张,要求把知识客体想象成一个行动者和能动者。女性主义客观性不主张主导世界,而是只住在这里,尝试透过我们的义肢(包括视觉化科技),去激发并不无辜的对话。 傅大为在该书的“序”中指出,20世纪70年代的哈洛威,虽然自嘲忠于欧洲中心主义的社会主义-女性主义传统,但实际上已在怪物的腹中揭竿而起了,其早期的3篇论文深入批判了科学中的性别偏见、父权制意识形态和跨国资本主义政治。而她的赛博格理论,则试图在“整体主义”和“相对主义”之外、在“统一主体”和“身份认同”之外,为一种新的科学客观性和认识论主张提供可能性。 该书译者张君玫指出,哈洛威并非绝对的建构论者,也绝非单纯地拥抱赛博格的、后现代的分裂与混种认同及其许诺的乌托邦未来,而轻松跳过帝国主义、资本主义、父权制和技术科学的支配框架。姑且不论其“涉身化客观性”与“情境化知识”是否能够真正解决女性主义立场论所面临的困境,其“赛博格”是否能为后现代女性主义认识论提供基础,该文集的确提供了一部关于身体、政治与故事的醒世录,而这恰恰是女性主义科学元勘的核心目标之一。 (责任编辑 陈广仁)
个人分类: 栏目:书评|4975 次阅读|0 个评论
灵长类文化的原点
welcomezp 2011-2-27 09:33
灵长类文化的原点
文化与母子关系 (本文根据2009年张鹏和渡边邦夫著《灵长类的社会进化》的相关章节改写) 并不是所有动物都可以形成文化行为。羊和马虽然也成群体生活,但是这些种类的幼崽普遍独立较早,与母亲的联系较稀疏,这样不利于文化行为的传播。而灵长类普遍伴随着漫长的幼儿期和亲密得母子关系,这样有利于文化行为的传播和继承。从母子关系来看, Portmann(1944) 将哺乳类动物分为两大类型,‘离巢种类’和‘就巢种类’。离巢种类是指幼崽出生后能很快独立的生活,不需要巢穴的动物。比如说马、牛和鹿等有蹄类动物,这些动物的新生幼崽一般被覆体毛、眼睛睁开、可很快四处活动,幼仔体型比例也与成体类似。相比之下就巢种类的新生幼体无法独立生活、需要巢穴保护。例如鸟类的幼鸟出生后眼睛未睁开,皮肤裸露、幼体的活动能力很低,其体型比例也与成体有很大差异。老鼠等啮齿类和食虫类等也属于就巢类动物。不难看出就巢类的初生幼崽一般大脑和身体组织发育不成熟。主要由于这些种类的妊娠时间较短、一胎多子。离巢类种类一般妊娠时间较长、产子较少、新生幼仔的大脑和身体组织发育较成熟。 灵长类婴儿的发育状态似乎介于离巢类和就巢类动物之间。例如人类婴儿大脑相当复杂化、妊娠时间较长、多是一胎一子,这些特点类似于离巢类动物。但是人类婴儿出生后无法很快独立生活、身体组织仍相当柔弱,这些特点类似于就巢类动物。 Portmann ( 1944 )认为人类应属于‘二次坐巢种类’,就是说出生后的构造属于离巢类动物,但是婴儿对父母的依赖则使人类有就巢类动物的特点。但是由于当时猿猴的了解较少, Portmann ( 1944 )将猿猴归为就巢类。实际上猿猴的幼崽刚出生后和人类婴儿一样无法独立生活。黑猩猩幼崽对母亲的依赖程度不亚于人类。小猩猩出生后半年不会离开母亲。半岁到一岁第一次在母亲身边 1 -2 米 处活动, 2-4 岁断奶, 4-5 岁开始自由活动,直到 7-8 岁成为青年黑猩猩以后,他们才会真正独立生活。其间如果母亲死亡的话,小于 3 岁的幼儿是无法独立生活的。它们的姐姐和哥哥会积极代理母亲的责任照顾幼崽。这样看来猿猴类也应属于二次坐巢种类。 在母子关系方面,兔子等坐巢种类的活动一般不以母亲为中心,而以巢穴为中心活动。母亲在喂奶后就会离开幼崽,母子在一起的时间较短。幼崽从成长到独立离开,受母亲的影响较小。幼崽独立后会开辟自己的活动域,基本切断了与母亲的联系。狐狸的母子关系也更加亲密一些,幼崽同时以巢和母亲两个中心生活。母亲会教育幼崽获得基本的狩猎技巧,不过幼崽长大后一般独立生活,切断了与母亲的联系。这样就无法继续学习和继承母亲的行为。灵长类的母子关系相当亲密。幼仔完全以母亲为中心活动,母子关系对幼猴的心理和生理有很强的影响。例如说猕猴和叶猴等种类的雌猴总是携带幼仔一起移动,女儿长大后仍然跟随母亲,留在出生群形成母系的社会群。随着母子关系的强化,灵长类子女有更多的机会学习和继承母亲的行为。在此基础上,人类 可以相互交流,形成相似的生活习惯。于是同一地区的家庭可以形成了相似的饮食习惯、方言等文化。 图释:照片中的小猴先是在过马路时被一辆电动车碾过,躺在街头哀鸣。一只恶犬试图伺机攻击。就在猴宝宝即将葬身犬口时,猴妈妈冲上来疯狂与恶狗搏斗,最终将其赶跑,成功救出了孩子(地点印度街头,图片来自网络,致 ...
个人分类: 灵长类学原创|3856 次阅读|0 个评论
灵长类心理压力--尝试以非接触性方式衡量
welcomezp 2011-2-23 15:03
灵长类心理压力--尝试以非接触性方式衡量
在笼舍饲养或人工投食环境中,灵长类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传统检测一般通过血液中荷尔蒙的变动来分析动物的心理压力,但是这一方法较难应用于野外环境的种群,而且抽血过程本身会增加动物的心理压力。为此我们试图探索一种非接触性方法,了解生活环境对灵长类健康的影响。在2011年《Current Zoology》的论文中,我们调查了野生群、野外投食群和饲养群的8个种群,近三千个个体的腿毛现象,发现不同生活环境种群的毛发质量存在明显差异,考虑到季节影响、食物因素和腿毛部位等因素,我们提出了在不干扰猴子的情况下,通过观察毛发质量了解猴群生活状况的衡量标准和系统。 日本猴头部腿毛现象 日本猴背部腿毛现象;图片来自《Current Zoology》张鹏论文
个人分类: 灵长类学原创|3471 次阅读|0 个评论
灵长类的瞳孔颜色变异及其进化意义
热度 4 welcomezp 2011-2-23 14:08
灵长类的瞳孔颜色变异及其进化意义
这项研究没有事前的计划,是偶然开展的。2004年,我在日本九州高崎山调查野生猴群社会行为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两个相互理毛的青年猴子有不同的眼睛颜色,一个是黄色、另一个是蓝色;另外,附近一个黄眼睛的母猴子怀里抱着蓝眼睛的小猴子。于是脑海了浮现出几个问题,日本猴的眼睛是什么颜色的?是否会出现地域种群的不同?我初步调查比较了4个种群的近两千个个体的眼睛颜色,发现日本猴的眼睛颜色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而且会随年龄、遗传等因素的影响。我们进而讨论了人类和非人灵长类瞳孔颜色变异的进化意义。 但是对于我这个野外研究者来说,瞳孔颜色的研究课题还是非常具有挑战性,因为研究的人比较少,而且需要较强的形态学、基因学背景。所以我的这篇论文经历了六次审阅,终于发表于2007年《Primates》。另外,如果要在学术杂志上发表彩色照片的话,需要1100美金。这笔出版费对我这个学生来说也是很有压力的。还好,我在国际灵长类学会发表这一研究结果的时候,受到最佳学生讲演奖的好评,也算是有些安慰。 不同眼睛颜色的日本猴 ‘波斯猫眼’的雄猴,张鹏摄于日本九州 人类的眼睛颜色差异及其进化机制(左起美国人,法国人和印尼人;张鹏摄于日本京都大学)
个人分类: 灵长类学原创|9705 次阅读|5 个评论
非人灵长类的文化
welcomezp 2011-2-23 14:02
非人灵长类的文化
1965年冬季,人们首次发现日本长野省地狱谷猴群中,几只不到三岁的少年猴子频繁在当地温泉旅馆泡澡。周围都是两米厚积雪的环境中,泡在温泉里确实有利于保持体温,但是野生猴子大多天生怕水,群内其他猴子都好奇而担心地在附近观看。渐渐地,大家相互学习,其他猴子也尝试在温泉里泡澡,这一行为在群内传播,成为地狱谷群特有的文化行为。那么这一文化行为是如何传播,如何稳定的呢?在2007年《American Journal of Primatology》的论文中,我们梳理了1980年-2003年地狱谷猴群个体洗温泉的数据,归纳这一行为的特征,验证了该文化行为有利于保持体温的假说。 灵长类的文化行为并不是新鲜的课题。黑猩猩制作草杆钓白蚁、日本猴洗红薯等文化行为在各国中小学教科书中成为动物文化行为的典型范例。然而这些行为大多与取食有关,而地狱谷猴群洗温泉的文化行为与取食无关,暗示了动物文化行为研究的新方向。 地狱谷猴群在大雪中泡温泉 美国灵长类学报告的封面图;摄于日本长野省 1980年-2003年,日本猴洗温泉行为的传播过程(仅显示雌性个体,空心图标为不会洗温泉的个体,黑色实心图标为会洗温泉的个体;表明洗温泉的多集中在高等级的母系家族中。图标来源于张鹏 2007年《American Journal of Primatology》的论文 ) 长野志贺高原的调查场景
个人分类: 灵长类学原创|4607 次阅读|0 个评论
灵长类的等级模式及其进化
welcomezp 2011-2-23 13:53
灵长类的等级模式及其进化
等级模式是灵长类学研究的核心课题之一。根据社会等级模式,猕猴被分为‘平等种类’和‘专制种类’两类。对饲养种群的研究表明,专制种类的代表是日本猴和猕猴(恒河猴)为,群内 有着严格的等级关系,个体的等级地位按照血缘家系的顺序排列,低地位个体尽量回避与高地位个体争斗。相比之下,熊猴和短尾猴群内等级关系相对缓和,个体等级地位受家系地位约束少,低地位频繁挑战高地位个体,被称为‘平等物种’。目前由于对野外研究较缺乏,仍然不知道猕猴类等级模式的形成机制。 1 日本猴地方种群内等级模式多样性的比较研究 日本猴是研究的最成熟的灵长类物种之一,一直被认为是典型的专制种类。但是通过比较不同地域猴种群的社会行为,分析个体间距、抱团行为、亲密行为指数、争斗频率指数和反抗指数等因素,我们发现灵长类等级模式存在明显的种内差异。例如 小豆岛种群的等级模式比其他地区种群的更加平等,某些指数接近于平等物种的。而且,小豆岛猴群的低地位个体可以比较自由地靠近高地位,甚至形成由上百只猴子组成的巨大猴团。这种巨大猴团在整个灵长类中也是绝无仅有的,暗示了猴群内个体间的高度容忍性。我们将这一结果发表于2007年的《American Journal of Primatology》,试图通过种内比较研究,讨论猕猴类行为的可塑性,扩展对灵长类等级模式的理解。 2 日本猴地方种群群间关系多样性的比较研究 我们同时注意到小豆岛猴的群间关系也非常容忍。两个不同的猴群频繁在同一投食区内取食,虽然会出现一些群间争斗,但是低地位的猴群很少回避高地位猴群。取食完毕后,会继续在高地位群旁边休息。这种容忍的群间关系在其他地区的日本猴群中很少见到。在已经调查的近百个日本猴群中,一般很少出现两群相遇的现象,高地位群会驱赶低地位群,或者低地位群主动回避靠近高地位群。与其他地区相比,小豆岛的生态环境和猴群密度并不特殊,这样就很难从生态学理论解释他们特殊的群间关系。我们从社会学因素等新角度对灵长类群间关系的多样性进行了讨论。这一结果已经投稿于《Behavioral Ecologay and Sociobiology》. 日本猴的超大猴团暗示了相对平等的社会(高等级个体对低等级个体的高度容忍),张鹏摄于日本四国岛 调查图中遇到的日本人婚礼,摄于日本京都
个人分类: 灵长类学原创|5518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的灵长类学
welcomezp 2011-2-23 13:10
我的灵长类学
你好,感谢你对我研究方向的关心。上一博客中介绍了 我的专业方向是灵长类学。灵长类学是一门新型的研究领域,是跨越生物学和人类学的桥梁科学。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我最近十年来的研究课题。 ------------------------------------- 研究内容 通过生态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调查野生灵长类的种群数量、社会结构和行为,把握其栖息地环境的状况,了解灵长类行动规律及其对环境的适应,增加对野生动物的 理解,为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和恢复森林环境提供基础的科学依据。 在理解野生种群的基础上,量化比较不同环境下(野生环境、投食环境和饲养笼舍环境)灵长类的行为差异,促进灵长类的饲养环境的改进,完善野生动物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 同时,针对山区日益严重的人兽冲突问题提供技术指导和管理建议。 研究课题介绍 一 秦岭川金丝猴的重层社会结构及其进化机制的研究 二 灵长类的等级模式及其进化 三 非人灵长类文化行为的研究 四 灵长类 瞳孔颜色变异及其进化意义的研究 五 野生动物资源的利用、保障和人兽冲突的研究 --------------------------------
个人分类: 张鹏的事|393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个灵长类学者的成长历程
welcomezp 2011-2-23 13:01
一个灵长类学者的成长历程
我周岁生日的裹肚上绣着‘爱科学’三个字,也许是母亲对儿子的殷切期望; 小学时,我不知道什么是灵长类 大学时我第一次见到野生的猿猴,惊讶他们不魁是地球上最有灵气的动物之一 人与猿猴同根同源,都是灵长类。做一个灵长类学者,很开心。 (ps图,前排左起 Laura,Huffuman, Zhang, Chiamarlie, Mastsubara; 后排左起 Jaisi, Natalie, Lin; 原图摄于日本长野县,地狱谷公园,张鹏摄)
个人分类: 张鹏的事|340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0: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