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吐槽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和王大元讨论两个小学问题
热度 26 Avalon2013 2016-7-3 00:16
美国人2015年的大豆总产量为1亿吨左右(你的评论原话),其中94%为转基因大豆,约6%为非转基因大豆,我们不算食品加工、辅料,就算美国人2015年把那635万吨大豆当口粮吃了,那么你怎么肯定这635万吨就都是转基因的? 从你给的数据上来,我们就按照总产量一亿吨算,600万为非转基因,美国人吃那600多万是不是和这个数字正好能对上? 假设王院士家里产100斤大豆,分别是85斤吃了可能中毒,15斤天然无害的。而王的用途是45斤喂猪,25斤炼油,20斤卖给别人,10斤当口粮。请问王大院士,你那十斤口粮从哪里选? 再说玉米, 美国生产的玉米用于食品及食品加工业。,高果糖浆、淀粉、酒精都是作为食物辅料使用,在食品中的含量极少。而且酒精中一般不会含有有争议的Bt蛋白,淀粉是也是玉米蛋白质分离后得到的,高果糖浆则是由玉米淀粉制成。唯一可能食用的含蛋白质成分的仅是食用甜玉米,占玉米总产量的2%左右。从比例上来说,玉米在美国人的食品中更多是以食品添加剂或者辅料的身份出现,跟美国人的主粮完全搭不上边。  王博主把这部分都算在里面 有点吓人。我估算了一下,把这些都加起来,被总量3亿吨一减,刨去出口量,包括副食和直接食用的玉米,也就1000万吨(可能还算多了),王大元说非转基因7%(3亿x7%=2100万吨),不仅够吃,还有富余。 王博主先别着急鄙视别人的智商,数据是死的,人是活的,忽悠也要做足功课。 最后附上你的熊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42008-988222.html 王大元说,“美国人没吃多少转基因的谣言几年前就被他驳斥了”,其实这也是老王在自欺欺人,他自己的谣言,几年前倒被扒的一干二净,也没见老王有什么回应。直言了有一篇文章嘲笑挺转帮小学没毕业 说的就是老王本尊。老王把副食、辅料当作直接吃了,毫无科学素养,足见黔驴技穷。 美国佛蒙特州转基因标识法案7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知情权的进步还在继续。 对于诺奖得主联名挺转,在我看来就是一次民逗事件,不能因为科学家民逗,就不叫民逗了。他们中又有有几个是分子生物专业的?套用一句挺转者常用的话:你不是这个专业的,你有什么资格?!挺转人士的双标可见一斑。 转基因项目很多,这伙人为何偏偏选择了挺在中国非法实施非法人体试验的黄金大米?而不支持在米国夭折的转基因小麦? 最后声明一下: 我 不信阴谋论。但我信营销论。就是说,转基因的东西也许无害,但是也未必有益,起码目前来看并无证据证明他有什么特别的有点。它就是制造出来替代没有知识产权的那些人类几千年来培育的各种作物。为的就是受专利费。而中国的官僚可以通过特权强种从专利费里收回扣。
6515 次阅读|58 个评论
爱国生意与爱国经济链
yangguoxue 2016-6-28 10:54
仅仅在五六年前,很多学者还在为中国的那股民族主义邪火忧心忡忡。而且,很多人认为兴起的互联网是在为这股邪火不停的浇油。表面上看确实是这样的,像老牌的乌有之乡以及各种军事论坛确实为“爱国”愤青们提供了一个个精神会所,方便他们即使在网吧吃着泡面,也能模拟参与国际风云际会,网络上的意淫放大了他们常被查暂住证的人生。那么,为什么只有互联网能提供这个平台呢?因为我们传统的纸媒是不太方便直接宣扬这些反文明的东西,毕竟,愤青们鼓吹的战争、宣扬的丛林法则,拿出去说实在不太光彩,何况咱总说要做负责任的大国的。 几年前, 孔庆东在他当时所属的网络媒体上骂香港人是狗,然后支持港独的苹果日报定性大陆人为蝗虫。中港问题根源深厚,自然不乏媒体利用机会推波助澜。把政治问题推到族群对立,然后把族群对立再推到国家统一,最后归于民族大义,孔庆东这种人和港独分子表面上立场对立,实为一丘之貉,他们靠同样一种东西赚钱 -- 那就是来自其他愤青的点击率。 “ 骂狗”和“骂蝗虫”的基本是同一种人。如果他们生活背景互换,大陆愤青就会成为一个香港愤青。 有些人老以为媒体会被政治势力影响,其实除了政治势力,媒体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其“政治行为”背后,其实也是一条产业链的诞生。 今天很多“爱国人士”名利双收,最后直接跑路出国,靠的就是这条产业链,这条产业链能够延续,靠的则是无数底层“爱国者”简单化、 情绪化、非理性的思考能力。 如何识别这些做爱国生意的混混?其实非常简单,就是看他是不是 做有事实依据的事,说经得起实践检验的话。像有些人今天说南海要打仗,明天说越南要暴动,后天YY美帝要搞生物武器灭亡中国,有事没事就哗众取宠一番,说一些不负责任的话,这种人就是单纯的想出名,而不是真正的爱国。 说句老实话,对于这些满嘴忽悠的“爱国贼”我并不讨厌,毕竟这也算一种生存方式,也算得上是自由时代的一朵奇葩。但这种人要是被官方利用,那就另当别论了。我最讨厌的是这帮人当了婊子老想立牌坊,你这牌坊可以立,可你在我面前立是在侮辱我的智商,那我就难免要说你两句了。
98 次阅读|0 个评论
恭喜英国脱欧......
热度 7 yangguoxue 2016-6-24 16:11
听说英镑要贬值,吓得我赶紧看了一眼户头里的英镑,还是0 ,一分没少。 脱帽脱衣脱鞋脱裤不如脱欧; 有理有节有情有义不如有钱。 横批:大不了颠! 这就是现实~ 科学网没有研究国际政治、经济的老师?分析一下这事儿对中国的利弊,期待大作。
3192 次阅读|8 个评论
解颐录3
热度 1 Mech 2016-6-7 22:25
女儿下班回家告诉我们,公司要去乌镇开年会。年会上每个 team 表演节目。 她的 team 准备演话剧,她要登场扮演个角色。我马上问,是演树还是石头?女儿说,也问了写剧本的人这个问题,既不是树,也不是石头。 后来女儿说,她要演个 CEO ,是个有点傻的富二代。我说她确实有点儿傻,人家让她本色演出。女儿说,因为还有些“二”,所以是富二代。我想想,富二代也是本色演出,虽然家产有限,但有一男一女两个老仆人,算得上富二代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405 次阅读|2 个评论
从春晚吐槽,看高校教学方式转变
热度 8 xin 2016-2-23 14:20
最近我反复欣赏了几遍 2016 年春节联欢晚会,感觉整台春晚,异常精彩。春晚每个节目,都是本领域的佼佼者,残次品很少见。每个节目都是经过长期准备,反复打磨而做成的作品,可谓用尽了心思。整台晚会,节目编排紧凑,一气呵成,全方位的展示了当前我国文化风貌,传统与现代兼得,很好地传播了正能量,弘扬了中华美德。 可是,网络上吐槽非常普遍,可谓差评如潮,似乎多数人对春晚并不满意。这一方面与过去三十年,老百姓接受了各种娱乐文化的熏陶,品位随之升高,对春晚的期望也随之水涨船高,有种肉多都嫌肥的感觉。当然,现在是民主社会,谁都可以发表自己意见,众口难调也可以理解。谁说中国不民主,吐槽春晚和辱骂国足是当前中国社会最民主的两件大事。 春晚,总是试图给老百姓,灌输一些政治正确的观念,输入正能量,作为国家电视台,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也是理应如此的。可是,三十多年过来了,老百姓已经厌倦了这种灌输,表现出排斥和反感。高大上的春晚,不管怎么想表现出接地气,但老百姓似乎总是不买账。我看了一些省的春晚节目,从制作水准和节目水平上来看,并不见得比中央台的春晚高明,可是,由于观众对其期待较低,多是选择几个自己喜欢的节目。虽也有吐槽,但明显不如吐槽央视春晚厉害,充满了宽容和欣赏。 观众吐槽央视春晚,与学生厌学,吐槽老师,有点相似。当老师的,总是精心备课,可是,学生根本不买账,反应平淡算是好,吐槽成了家常便饭。学生吐槽的方式与吐槽春晚存在差异,多表现为旷课、迟到、早归,或者人到课堂,可是干别的事情,睡觉、看手机、看小说、做作业等。当然,最直接的吐槽就是到教学评价系统上,高高兴兴的给老师点个差评。 与国外的几个教授交流发现,学生上课积极性下降,是个普遍的世界性问题。在新媒体和自媒体时代,学生接受信息的方式和途径,都已经与以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学生获取信息多是从课堂上被动接受灌输,而现在更多是从互联网上,主动选取、选择,厌倦或不接受灌输。相比教师来说,互联网更有趣,因此,手机成了老师的竞争者。如果想让自己受到学生欢迎,至少要和手机差不多有趣。 在新时期,如何成为对学生有吸引力的教师,成了一个世界难题。如何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就像春晚如何获得观众好评,中国足球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一样的难。当然,就像现在有很多明星受观众热捧一样,扔有很多老师受到学生的欢迎。 不管是演技派,还是偶像派,只要能吸引观众的演员,都是好演员。同个道理,能抓住学生注意力,对讲的内容感兴趣,也就算是一个好教师。 要是想成为受欢迎、点赞的教师,实在是不容易,除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精心的备课之外,教学方式需要适应新时代,进行调整和改变。 个人理解了一些,不知对错,与诸君分享。(1)不要端着架子,将自己看做圣人了,而要与学生打成一片。(2)讲课方式尽量轻松一些,风趣一些,不能太枯燥、太教条。照本宣科,学生受不了。(3)要了解学生,知道他们喜欢的授课方式,不要存在明显的代沟差异。(4)要懂得他们对课程的定位和要求,他们的难处,可以适当做一些差异化教育。 春晚花费了定大量人力物力去做这件事,可是,每年都一边倒地遭受到广泛的质疑和差评,这个事情非常值得深思。这个可能于世界范围内的公众对政治正确厌恶有关,看看美国候选人川普和台北市市长柯文哲,都与传统的政治人物不同,受到广泛欢迎。在为央视怎么也无法讨好观众而感到悲哀之余,也为现在高校老师难以吸引学生上课,感到一些宽容的理解。 在新时期, 要是想上好课,除了认真备课之外,还真的要花费一些心思。关于如何让您的课程受到学生们的欢迎,不知您有何高见,可愿在此分享?在下愿闻其详。
4483 次阅读|19 个评论
央视春晚:吐吐更健康!
热度 15 ncepuztf 2016-2-10 21:37
今年央视的最大创新是: 在新闻联播中植入春晚,以文艺的形式完成宣教任务。 这是开年第一课,集体上!【估计之后会分散上小课,请做好思想准备】 为了表现严肃活泼紧张团结的大好局面,导演煞费苦心,构造了笑点人物 撒贝宁·哪吒,就是外号人称雷死人不偿命的 “一刹那” 。 当听到赵薇的六尺巷时,俺都惊呆了,不自觉融入其中,跟着唱: 过马路,左右看,走人行横道! 儿子晃着我的肩膀:爸爸,爸爸,你跑词了! 我这才醒过来,哎,入戏太深。 看到孙楠的机器人方阵,俺突然想:为什么不弄个三字经的节目呢,上千小朋友组成国学方阵,每人一本三字经,千人唱诵国学,多么壮观! 至于 黄瓜、肥羊、香波、饮料 等精美物件,确实也溢出了我的眼角,满满的,都是玄幻。 网友说,一年没看的新闻联播,全补回来了。 俺听说杭州“宋城千古情”的广告语是: 给我一天,还你千年! 那么央视春晚新闻联播的广告语应该是: 给我一晚,还你全年! 央视导演给这台晚会打100分,为什么呢? 从歌词中找到了答案: 因为我很美!我是中国山水 台上自己唱歌,台下自己鼓掌,那是小沈阳的绝活: 自己能办到的事,不求别人! 如今经过优化,不必要台上台下跑了,可以边唱歌边鼓掌或歌词里自带掌声:省事! 春晚结束了,我们也没见到那只万众期待的猴子,猴子本人期望,观众也期望,可是如果你们的愿望得逞了,那怎么体现“我”说了算? 有人说,那是垄断惹的祸。不,本质是谁说了算,那种东西叫“ 权力” !
个人分类: 生活|3331 次阅读|51 个评论
两个提案,再遭吐槽
热度 2 ncepuztf 2016-1-15 23:50
生活状态 像单位的厕所, 没遮没拦 ,不该暴露的部位都现眼,建议几年无改观, 有病! 工作效果 如学校的网页, 有模有样 ,想要寻找的信息却不见,反映数载难有变, 没钱?
个人分类: 生活|1436 次阅读|4 个评论
王尼玛吐槽二胎政策
热度 13 zywsict 2015-11-8 17:43
优酷网的暴走事件是我比较爱看的娱乐节目。 该节目的时间比较短,一般在二十分钟左右,但该节目的主持人王尼玛常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来吐槽一些社会事件,常常能够逗人发笑。这不王尼玛对近期的开放二胎政策进行吐槽,“今后一个夫妇可以二胎,生是可以生,奈何养不起。 我们是中华上下5000年唯一一代独生子女,集背锅、接盘、中枪、挨砖于一体的一代人。上小学的时候读大学不要钱,上大学的时候小学又不要钱了。考大学的时候拼死拼活,一毕业就赶上就业形势严峻了。本科毕业的时候呢,发现本科生多如狗。读个硕士出来,硕士又满地走。想找对象,男女比例失调。想结个婚,房价又屡创新高。想当白领,遭遇金融危机。自己创业,赶上经济下行。股市好想跟风捞一笔,进去就套牢了。图安稳去考个公务员吧,福利缩水了。送个礼往上爬吧,收你礼的领导第二天被双规了。刚刚参加工作,延迟退休就来了。刚开始交社保,医疗改革就来了。我们吸着雾霾,吃着元素周期表。20多岁就椎间盘突出,高血压加脂肪肝。从小形单影只,晚年却热闹非凡。夫妻二人养四老,二胎联手在啃老,四个孙子嗷嗷叫,跳楼还得先摇号。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189 次阅读|27 个评论
大数据淹没下的冰美人(之四): 流言蜚语篇(慎入)
liwei999 2015-5-18 13:45
木秀于林阴风摧,女色超群流言飞 上篇博文列举了网友表达的 喜爱 冰小姐的种种理由。虽然喜爱她是压倒性的(80+%),作为娱乐界明星和公众人物,冰美人也免不了种种 流言蜚语 和网友 吐槽 的困扰(不到20%)。 地球上没有丑闻或绯闻的女星是不存在的,中外皆然。人类道德还没有进化到 rumor-free 的理想文明社会的阶段。恶意的和不恶意的流言是群氓(尤其是匿名甚至变态网虫)人性恶的集体呈现,娱乐圈名人于是成为大众减压和发泄的最佳对象,鲜有人考虑被消遣的女星本人的感受。想起资深美女晓庆老师的名言:做人难,做女人难,做名女人是难上加难。即便如此,星途之上不乏前赴后继的一茬茬美女。 做这一篇吐槽挖掘之前,先来一个免责声明兼读者提醒: 以下挖掘,挖掘者及其智能工具绝无编造,但挖掘来源乃公共社会网络(与公厕可视为近义词),匿名造谣者众,水军猖獗,谣言满天, 防不胜防。 吐槽挖掘仅为科学研究之用,不得采信,审慎阅之,请勿传播。 首先,随机取一些短小帖子的样本看看冰美人是怎么被吐槽的: 光明社区 范冰冰 好脏 光明社区 范冰冰 真 难看 光明社区 烦 范冰冰 , 做作 。 光明社区 范冰冰 最骚 蒹葭倚玉树 范冰冰 旁若无人 挖鼻孔 形象尽毁 老八路 王祖贤性感, 范冰冰 冷酷 。 tsn36 范爷 的 照片 好恐怖 坟堆411 范冰冰 欺凌 最强者东北虎 范冰冰 垃圾 Liz~ 还有高圆圆... 不 喜欢 范冰冰 , 俗气 歪歪 范冰冰 犯贱 不不要脸 RENAISSANCEPARC 我不认定东亚浓妆美人! 范冰冰 太过分 卑鄙 ! Unknown 范冰冰 越来越 乖张 了 mattmnj 范冰冰 土死了 发短消息 范冰冰 是 骚 李冰冰是性感 zy9994 范爷 的腋下 太可怕 快嘴河马 对! 范冰冰 耳朵 实在 难看 ! 耳朵不好看的人, 面孔好看, 也是破不一块! 谢谢滕 关键 范爷 脸小 啊 bd时光荏苒 张钧甯、 范冰冰 暧昧 ? 确实是 快乐大本营里也很暧昧 胜夕1 范冰冰 腿也 不好看 ! 她都穿过膝盖的裙子 晋中 范爷 好凶 啊! 为了挖掘负面流言的泛滥程度,我们首先剔除占压倒多数的正面信息来看云图。 下图是情绪的发泄(口水及谩骂):显示有个老 bug,否定词拉下了, 喜欢 其实是 (不)喜欢 。: 纯粹的谩骂虽然讨厌,但不似具体的流言蜚语伤人(是为吐槽之“理由”): 流言蜚语挖掘云图 点到为止,下面挑选几条传言通过我们的挖掘app 去 drill down 查查这些飞流短长的中伤之词究竟怎么说的: 1. 曝光 女神范冰冰证件照 曝光 网友吐槽 : 糗大了 来源 : 粉丝网论坛 2015-01-12 11:04:52 范冰冰酒店激情照片 曝光 : bit.ly/Y61Ths 2, 曝 女星整容名单 (各种 noise 其实都源自一条捕风捉影的消息) 尹虹: 《化妆师曝范冰冰杨幂整容》 台湾著名化妆师 曝女星整容名单 , 范冰冰杨幂大 S 全中招。 http://url.cn/WVhKCu 宋 song: 为什么腾讯不把小编给开除了 ? 瞎搞 ! || # 我在看新闻 # 《化妆师曝范冰冰杨幂整容》 台湾著名化妆师 曝女星整容名单 , 范冰冰杨幂大 S 全中招。 http://url.cn/PCT0LI 来自 @newsmobile: 腾讯新闻客户端 3. 尺度太大 (这就是由冰媚娘唐式美引起的胸波涛汹涌洪水猛兽广电局叫停的事件) Unknown: 范冰冰版《武媚娘》 尺度太大 停播 ? 业内人士 : 重新剪元旦播出 2014-12-28 09:38:24 来源 : 重庆晚报 “波涛汹涌”的范冰冰版《武媚娘传奇》遭停播 , 业内人士爆料称该剧因尺度问题被广电总局紧急叫停 , 接下来没播出的剧集需重新剪一版出来再送审。 Unknown: 業內人士 : 總局要求重剪後再送審 對於突然停播 , 不少網友表示不解。 而早在前天晚上 , 網友「如之城」就已微博曝料「《武媚娘傳奇》因為 尺度太大 被緊急停播。」 4. 调戏 谢霆锋 (这条疑似绯闻似乎是娱乐界的戏言,二位都是大名人,无伤大雅) 陈家堃 : 范冰冰 挑逗谢霆锋 玩亲亲 曝其有恋爱恐惧症 《十二道锋味》谢霆锋邀请了 17 位大咖好友参与节目录制 , 包括 5 位影帝 4 位影后 , 如范冰冰、陈奕迅、赵薇、容祖儿、房祖名、阿 Sa 、张家辉、 Angelababy 等。 Unknown: 范冰冰 调戏谢霆锋 搂抱险接吻。 Chewy: 擠同一張椅 范冰冰節目 調戲謝霆鋒 演藝圈話題女王范冰冰 , 最近擔任「快樂男聲」 vip 評審。 5. 贪恋 洪金宝的权势 (这条中伤性流言最具有人身攻击性,人格谋杀源于所谓“ 某电影的一位总监 ”的匿名爆料上网,弄得铺天盖地,真是人言可畏) 晶晶 2: 当初范冰冰 贪恋洪金宝的权势 Unknown: 某电影的一位总监称自己的朋友酒醉后 , 曾透露说范冰冰的弟弟其实是“洪大哥”的“私生子”。 据悉 , 当初范冰冰 贪恋洪金宝的权势 , 希望能在香港有所发展 , 只是洪金宝的功夫还没到那个地步。 而范冰冰和洪金宝的关系也是圈内公开的秘密 , 不过惧于洪金宝在香港的背景和黑社会势力所以才无人敢揭露。 发短消息: 范冰冰私生子近照曝光 生父疑为洪金宝 当初范冰冰 贪恋洪金宝的权势 , 希望能在香港有所发展 , 只是洪金宝的功夫还没到那个地步。 而范冰冰和洪金宝的关系也是圈内公开的秘密 , 不过惧于洪金宝在香港的背景和黑社会势力所以才无人敢揭露。 暖情疯子 : 后急送院才救回她一命。 当初范冰冰 贪恋洪金宝的权势 攀上洪金宝 , 就是希望能凭借着洪金宝在香港电影圈的显赫地位 , 让她在香港有所发展 , 只是洪金宝的功夫还没到那个地步。 这恐怕也是范冰冰没有想到的。 Unknown: 直到现在 , 就连范冰冰居住的 soho 现代城公寓 , 也是洪金宝花费 200 余万为范冰冰置下的一处房产 , 这个秘密恐怕知道的人不在多数。 当初范冰冰 贪恋洪金宝的权势 攀上洪金宝 , 就是希望能凭借着洪金宝在香港电影圈的显赫地位 , 让她在香港有所发展 , 只是洪金宝的功夫还没到那个地步。 而范冰冰和洪金宝的关系也是圈内公开的秘密 , 不过惧于洪金宝在香港的背景和黑社会势力所以才无人敢揭露。 6. 范冰冰脸 (这个可算是审美口味问题,无伤大雅) 庭中看雨: 赵薇嘴大 , 林心如死鱼眼 , 范冰冰脸 太尖 , 我喜欢晴儿 , 嘻嘻 zhangpanmilan: 范冰冰脸 变形了 ... Unknown: 范冰冰脸 受伤可获赔上亿 ? 节目组回应 : 谣言 2015-04-08 08:13 我要评论 分享到 : 0 调整字体 范冰冰 ( 资料图 ) ( 新浪 ) 真人秀的投保计划让人明白 , 这是一个势利眼横行的世界。 小哈林: 范冰冰脸 好畸形 , 鼻子好违和。 今我徕思: 范冰冰脸 有点太大了 , 和林心如似的 周千: 【 范冰冰脸 受伤可获赔上亿 ! 揭全球女星最值钱部位】范冰冰最近获邀参加《奔跑吧兄弟》 , 脸蛋保险惊现天价。 7. 上位的方式 (这条流言也属于人格谋杀类,具有杀伤力,很多女星都曾遭遇此劫,冰美人没能幸免) 下巴上有道沟 : @199502200253 2015-02-01 10:59:46 @ 小哥他叫张起灵 2015-02-01 10:40:34 @199502200253 2015-02-01 10:28:58.0 赵薇林心如范冰冰 三个人 范冰冰 上位的方式 最讨人嫌 赵薇算是 ...----------------------- 我觉得以年龄来讲 林保持得好好 红豆蜜布丁 : @ 小虾米小姐 2015-02-01 11:37:12 @ 小哥他叫张起灵 44 楼 2015-02-01 10:40:00 @199502200253 2015-02-01 10:28:58.0 赵薇林心如范冰冰 三个人 范冰冰 上位的方式 最讨人嫌 赵薇算是命好 从小燕子之前就一直有贵人相助 小燕子是绝无仅有的 之后一直到现在综合起来应该是最好的 事业家庭 林心如 虽然长得不好看 ( 这是我个人看法 ) 而且玛丽苏之类的问题 但是就事业而言却是踏踏实实来的 范冰冰 上位之路 就是 睡男人→整容→炒作→疯狂 ...... ----------------------------- 我觉得林心如长的挺好看啊 , 还珠格格时 , 三个人就林心如最漂亮了 ; 我是失歌症患者 : @199502200253 2015-02-01 10:28:58 赵薇林心如范冰冰 三个人 范冰冰 上位的方式 最讨人嫌 赵薇算是命好 从小燕子之前就一直有贵人相助 小燕子是绝无仅有的 之后一直到现在综合起来应该是最好的 事业家庭 林心如 虽然长得不好看 ( 这是我个人看法 ) 而且玛丽苏之类的问题 但是就事业而言却是踏踏实实来的 范冰冰 上位之路 就是 睡男人→整容→炒作→疯狂炒作艳压→蹭红毯···此后无休无止的炒作 美 爷 虽然徐静蕾除了一手好字儿之外并无可取 ......----------------------------- 哎 , 刚刚看到一条八卦 , 说李晨向范爷求婚成功 ! 2015 年继续加油 : @ 狮子要觉醒 2015-02-01 12:16:55@199502200253 2015-02-01 10:28:58.0 赵薇林心如范冰冰 三个人 范冰冰 上位的方式 最讨人嫌 赵薇算是命好 从小燕子之前就一直有贵人相助 小燕子是绝无仅有的 之后一直到现在综合起来应该是最好的 事业家庭 林心如 虽然长得不好看 ( 这是我个人看法 ) 而且玛丽苏之类的问题 但是就事业而言却是踏踏实实来的 范冰冰 上位之路 就是 睡男人→整容→炒作→疯狂炒作艳压→蹭红毯···此后无休无止的炒作 美 爷 ...... ----------------------------- @yjgjhwgg 2015-02-0309:22:07 赵薇面相不错 ----------------------------- @2015 年继续加油 2015-02-03 09:26:33 是的 面相很重要 ----------------------------- @ 蓝色莲蓬 2015-02-03 09:38:30 人不可貌相 , 艳照门之前 , 你们知道那么多表面清纯的女星 , 私底下放荡吗 绿茶婊 , 面向不也很清纯可人吗 ? 够了,够了,不必再挖掘了,社煤就是一个流言集散地。老友中有范爷铁杆粉丝也说了,挖掘负面新闻请手下留情,不要以科学研究的名义掘地三尺,把已经埋没在大数据海洋中的负面传闻,重新翻出来。好,到此为止。 当然,吐槽也不尽是个人攻击的流言,有些批评也有一些道理,譬如抱怨冰美人的 态度傲慢 , 霸道 , 耍大牌 , 用包机 等,多少反映了范冰冰的某些可以改进之处。 【大数据淹没下的冰美人】的系列博文链接: 大数据淹没下的冰美人(之一) 大数据淹没下的冰美人(之二) 大数据淹没下的冰美人(之三): 喜欢的理由 大数据淹没下的冰美人(之五): 星光灿烂谁为最? 【置顶:立委科学网博客NLP博文一览(定期更新版)】
个人分类: 社媒挖掘|6302 次阅读|0 个评论
“海关”半日游
热度 1 qianlivan 2014-11-20 20:49
本文主要是为记录、反省本人的糊涂、粗心,并对北京之大发出感慨。 妻子所在的实验室要往国外寄样品,用一个液氮罐装,算是危险物品,于是要去检测,据说是去海关。我一听,高大上啊,我这种土人哪里见过海关,于是就提出陪妻子同去。去之前一顿查,把地图都记住了。 今天中午就出发去海关了。据百度地图(注:百度地图不知道多长时间没有更新了),海关在首都机场货运路,就在顺丰快递旁边,我也有点印象,从机场回城的时候似乎见过。坐出租去了货运路,到了顺丰快递旁边,啥也没有,于是问人,说往前走,过五座滑行桥就到了。于是往前走,走着走着心就虚了,一片开阔地,似乎没有什么像是国家机关的建筑。问人,说就在货运路。于是往回,这次在顺丰快递旁边的墙上看到了海关监管几个字的残迹,问门卫,说,这原来是海关,现在搬到保税区去了。我去,又折回去那看着心虚的地界,这次终于看到中国海关了,真的是高大上啊,一座大门,一片辽阔的场区。进了门,直奔长得像办公楼的地方。进去一说,没人知道我们要办的事情是什么?啥?国家机关就这水平?我就不信了,又换了一座办公楼,找到一位值班科长,科长果然有经验,把我们拿着的那张单子拿过去一看,右下角有地址:货运北路BGS货运站246室。此时,我感到瀑布汗…… 找到BGS货运站246号,发现这里不是海关,只是保税区里的一个货运站,我心中有一万头草泥马在奔腾……(顺便说一下,从保税区大门进来右拐右拐左拐就到BGS货运站了)。检测过程就是看起来还没有我懂液氮罐的一女士把盖子打开盖上,然后就交钱出报告。之前想象的拍照、做标记、贴封条等步骤一概没有,果然不是国家机关,你妹,这也值480元?要是回去我不用这个罐子怎么办,要是有人用这个罐子寄炸弹怎么办?你们这算是负责么?最重要的是,凭什么收480元?这我也会看,太简单了吧?此时天空飘过一个声音:你有资质么?(你有博士学位么?)…… 从BGS货运站出来,走了半个小时才终于打到一辆去顺义南法信的出租车。在南法信地铁,经过安检人员严格检查,让我们把这个价值不菲的空罐子带上了地铁,到了望京西,又是长时间的等待,终于坐上了回家的出租车。说好的高大上没看到,自己却累成了狗。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936 次阅读|2 个评论
解颐录2
Mech 2014-7-29 16:53
同学读专业硕士,考试时向场外求助。女儿也在被求助之列。她吐槽出下列小令。 有感于羊羊随堂考,即兴吟“如梦令”一首! 一会手机百度, 一会场外求助。 试问研究生, 解题可有眉目? 残酷,残酷, 半道都做不出! 我看最后一句尚待推敲。应该是仄声押韵。该曲牌应该押平韵,但前面押韵都用了仄字,不押韵用了平字,最后用平声读起来就不顺了。 我润色如下 时而手机百度, 时而场外求助。 试问研究生, 解题可有眉目? 残酷,残酷, 依然不知答数!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203 次阅读|0 个评论
稍许感慨
热度 1 zhou0311 2014-4-29 14:46
记得好像还是大一的时候就在学校看到科学网在学校的宣传,怀着好奇心申请了一个号码,然后有一段时间对科学网特别感兴趣,经常刷网页,然后就萌生出自己写博客的想法。但觉得自己毕竟是90后的小伙伴,博客仿佛与我的世界有点脱节,觉得写博客就得有种特别沧桑的感觉,应该属于80甚至更往前一代人。后来,发现原来博客和qq空间的日志基本上也没有很大区别,写出自己想说的东西,只不过可能有的会附加点专业知识,或者是科普,或者是吐槽。于是萌生出可能我也可以申请博客试一下,然后就开始了漫长博客申请路。当我把所以基本信息都填好之后,申请,然后次日或者隔几日就会收到一封通知,说怎么怎么,您的信息不够完整,然后再怎么怎么。当时反复折腾了好久,最后一怒之下索性也不看科学网了,虽然我是比较无聊,但是我也是想要点参与度。然后偶尔想起科学网可能还会偶尔看下,基本上也就放弃了。不过前两天突然抽风想再试一下看看,时隔这么长时间,果然还是失败。昨晚偏偏又不甘心的在群里问了下,看能不能给我一个博客的申请链接,刘总直接发来一个~(这点,让我必须怀疑刘总是不是经常在,却一直潜水)~然后我就重新申请一账号,什么都没做,呵呵,没想到竟然还真的申请成功了。心中顿时万千感慨。 今天去航院上课刚好遇到沈海军老师,沈老师说科学网是实名注册的,所以不是很容易注册成功的。然后我对比下资料,发现这个账号其实和我前一个账号相比的话,资料还没有上一个全。难道是因为我上一个账号的情感状态写的是单身?恩。。或许吧。不过我还是觉得,朝里有人好做官。。。 其实现在挺郁闷的。。郁闷的是我昨晚写的帖子,记得存为草稿了。。今天竟然没有,真是伤不起。 分割线上面吐槽也差不多,还是说点别的吧。我权且将这当做我的笔记本,随便写点什么东西吧。不知道为什么,写东西的时候老怕别人看,写完了又不好意思让别人看。所以空间加了锁,或者偷偷跑到别的地方去写点什么东西,可是写完了又发现其实挺想将自己的想法分享,让亲朋好友或者同学看,自己不好意思,怕嘲笑、怕鼓励,怕各种各样的想法的评价。所以回归到科学网这,即有人看到,但是又不会有什么人来评论,就算有评论,也没人认识我 ,这样岂不是可以放浪形骸?岂不快哉! 最近心情一直处于低落状态,想说点什么却又不知道如何表达,感觉前途十分迷茫,往事又不堪回首。看着身边的同学每天都在进步,自己却一直处于落后状态,以至于人都变得不自信起来。以往同学们开个学习上的玩笑,笑笑也就过了,现在却总想和他们理论一番。“我才不是学渣”,“我想学习”,感觉一堆很幼稚的想法,自己想想都会莫名的发笑。 在群里面霁大哥经常会给些指导性的建议,关于很多方面,比如兼职、爱情。可是自己却总是行动力跟不上想象力,最后索性不说话了。感觉对不起给过我那么多好建议的人,感觉自己浪费了别人的时间,自己又不知道怎么偿还。所以现在经常去高中群里面,和一群小学弟学妹“厮混”,经常“教导”他们要好好学习,不要和学长一样...可能这样才稍许能弥补下自己心里的遗憾和歉意。 一直在想自己什么都不会,能干点什么,出去兼职么?做什么好呢?感觉专业课没学好,感觉什么都不会,也不敢去尝试。每每想到这,总会觉得对不起一堆人,可是感觉有什么用?时间都浪费在了无所谓的想法中。 又迷茫自己以后应该干什么。保研么?如果运气好能保研的话,还是要在力学专业做下去,而且还是直博。可是我都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就这么草率的去选择自己五年后的道路?肯定不能够,没有经过分析和对比,虽然保研很好,但是也不能就这么决定。不能这么一直浑浑噩噩的走下去,应该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 时间有限,回头再写吧,再看自己写的东西,满满的负能量。。TaT
个人分类: 生活的点滴|2110 次阅读|3 个评论
为什么中国的自主创新总被吐槽
热度 20 jiahepeng 2014-1-23 12:41
岁末年初,中国的科技创新工作似乎又交出了一份靓丽的答卷,“玉兔登月”、新一代战机升空都是其中的亮点。看看官方媒体的报道,我们会觉得成绩让人眼花缭乱。 然而,坊间议论却似乎对这些丰功伟业并不感兴趣,尤其是在科技界人士扎堆儿的科学网或者果壳网上尤其如此。稍加关注就可以发现,不管是大是小、是政策改革还是技术成果,科技创新工作在近年来屡遭质疑与抱怨,就连大如“登天揽月”、“蛟龙潜海”这样的科学探索工程项目也不能幸免。 何以在创新成绩处处见、创新雄心日日高、创新投入年年涨——2012年中国研发经费已经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其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已经超过了欧盟的平均数(1.98%对1.96%)——的情况下,公众仍然在不断地抱怨? 也许可以说,中国的原创性成果仍然非常有限。但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甚至与很多欧洲国家相比,中国已经做得相当不错了。在基础科研方面,多年来中国的国际论文发表数稳居世界第二。在应用研发方面,2012年12月1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年度报告表明,中国已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专利申请国。 在公司实力方面,固然中国还没有自己的苹果、谷歌、通用电气和三星,但已经出现了如小米、百度、联想和华为这样的企业;固然还没有足够的原创技术,但中国企业的高技术产品市场占有率足以让任何发展中国家和大多数发达国家,也包括巴西、俄罗斯、印度等其他金砖国家汗颜。 那靠着这些高强度的投入、靠着如此大量的论文与专利产出、靠着如此大的市场占有率,我们可以算是创新型国家了吗?或者,抛去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创新型国家的标准不论,我们可以说对中国的创新满意了吗? 满腹怨气所为何? 当上面提到巴西、俄罗斯等国家时,一定会有人不屑,认为我们与这些国家已经不在一个阵营,不值得一比,即便中国的军事技术仍然高度依赖俄罗斯、中国的航空技术也得益于与巴西的合作。 那我们该与谁比呢?其实不论是从大家的言行还是从大家的心中,似乎都在把以美国为代表的美英德法等第一阵营的发达国家的总体实力拿来当参照对象。例如在谈及登月时,航天项目的首席专家会说,“美国人去过(月球),我们一定要去。”在去寻找品评中国公司的参照物时,我们也自觉不自觉地拉来谷歌、微软、通用电气和苹果,即便坐下来想想它们的历史、发展历程,想想它们的环境,我们本来可以心平气和一些,对它们少些羡慕,对我们自己多些肯定。 但这样其实很难。多年来整个国家弘扬创新的主旋律,似乎从来不满足于我们是跟着走的实际情况,似乎只有赶超、只有所有技术都是原创,我们从上到下才能放心。 传播学研究告诉了我们,人对整个世界的印象,并不一定取决于他/她真实遭遇的世界,而是取决于他/她被告知的有关这个世界的各种信息。而舆论学的研究进一步告诉我们,人对政策的不满,其实很多不是对政策本身的不满,因为实验发现,填问卷说对某些政策不满的人没有多少知道自己不满的那些政策到底是什么。我们的不满是因为这些个政策给我们造成了一个潜在的、强大的心理预期,这一预期一方面会促成我们的前进动力,一方面则会造成我们的心理落差。 而这种心理落差一旦与现实中某些情况匹配,或者换句话说,直接感受到的现实状况与被告知后形成的心理预期具有系统性偏差的话,我们立刻就会驱使自己去选择性寻找信息,不是减少而是强化落差,所以我们其实看不到中国创新进展的全面情况,我们看得到的是自己待遇不合理、科研项目本该中标、课题中标的人水平不如自己、或者我们的重大项目产生的可见成果太少。 另一方面,我们感到很不满的地方可能并非是领导人的感受。中国的体制可以让我们集中资源办大事,如航天成就、蛟龙入海实际上是基于充分的工程技术进步,而工程技术进步的实质是集成资源和反复试错,具有很大的可预期性。正因为如此,中国官僚体制的交差逻辑注定会让我们在这方面大力发展,超苏赶美,给领导人交出一份靓丽的答卷。我们的领导人并不需要去看引文和专利数据库中诸如“shenzhou”、 “Chang'e” 或 “Jiaolong” 这样的主题词诞生了多少高引用论文和核心专利。 同时,领导与我们获得的信息完全不同。他们不但获得了比我们多得多的信息,而且这些信息可以以数目字、进度条等直观的方式来呈现,其得出正面印象的可能性远远大于我们。此外,领导人还不用抱怨基金不能中标,科研经费分配不公。 各个领域都会有这种信息获取方面的差距和不同。领导人可以到敬老院和棚户区去慰问民情,但不大会到博后、助理研究员中走走,最多会去德高望重的老科学家家中拜个年——但这些老科学家会替青年科学家抱怨么? 悖论的形成 但是,即便领导人能更多地看到成绩,这也不意味着他们会很容易为科技创新的成就而满足。因为以赶超为目的的创新,就一定要明确赶超的目标,而明确了这些目标,即便具体的赶超项目得以成功,至少在科技部门的报告中表述为成功,领导人也会不断看到差距,特别是在国家安全等巨大而充满挑战性的领域,因为相关部门实际上不得不强化我们与“对手”的差距这种意识以赢得领导人的政策支持。这同样也是由于信息获取时的选择性。 换句话说,面对国家领导人,科技部门的官员一方面需要不停地阐述已经取得的成绩,又要不断强调我们还不是创新型国家这个带有休止符特点的称谓,因为如果具有了这个称谓,就会抹平继续加大投入的正当性。 那么,赢得了领导人的支持,科技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的日子就会很好过吗?非也。须知,数目字武装出来的成绩,就必须以更多的数目字来持续。因为一旦这些成绩不能持续,前面数目字所支持的成绩也会受到质疑。但报告成绩可以用数目字,而科技创新本身却是最无法以数目字来预测的。于是乎,可以预测增长的论文和专利的数量而不是质量就自然成为了政策考核的重点;相对而言能预期成果的“登天入海”等工程性领域也就变成了政策和资金支持的核心。 悖论就此形成。 我们的科技政策是按照领导人可见设计的,是由科技部门按照成绩可衡量执行的,而宣传工具是按照“超苏赶美”的套路来指定框架的,是被全国科技大会、全国创新大会,以及科技重大专项的宏伟目标所绑架的,只有实际工作是不能用赶超来做的,因此,每个人可以直接感受的成就,是没有办法落进“超苏赶美”的那个框中。 那么,我们所能做的,除了抱怨,还有什么? 新领导层的期盼 但其实,上面所说的这个悖论并不是一个死结,至少在有些环节上。 例如,刚刚闭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因为推出诸多改革措施而备受国内外瞩目,相对而言,促进中国科技创新虽然如往年历次全会的公报一样,也出现在这次公报中,但并未格外突出。 相比于以往诸多领导人执政时对创新的强调,包括2012年隆重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目前的创新话语确实沉静了许多。人们可能会问,为什么创新的调子变低了?为什么不提“把中国建设成创新型国家”这样的字样了? 其实注意一下中国新一届领导人的表述,特别是经济学家总理李克强的表述,我们就会注意到,虽然一直在强调创新,但领导人经常会在科技创新的后面,强调与科技创新同样重要的,是管理创新、机制创新、创造好促进创新的各种各样条件。例如,在刚刚举行的一年一度的全国科技奖励大会上,李克强总理明确指出,“要通过深化改革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政府要大力减少和纠正用行政手段包揽、直接介入或干预科技创新活动的做法,把主要精力放在完善创新激励政策、营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上来……” 而且,现任领导人的两个最核心者,主席习近平和总理李克强,似乎相对而言对宣传成绩并不那么热衷,也许他们一个出身名门,不需要借助成绩来增加自己的合法性;一个深谙经济学原理,知道数目字中的猫腻:通过启动重大项目,加大政府投入,设定量化考核标准,总能生产出“太空漫步、蛟龙潜海”等领导人可见的重大创新成果。然而,如果缺乏完善的技术转移体制,这类重大成就并非一定可以转换成iPhone等能带来市场价值的技术和产品。 的确,如果一味高歌创新,却无法在根本上解决创新的土壤、企业创新的源动力、以及技术转化的顺畅机制等问题,其必然结果,就是论文与专利数量的“凑数创新”和“蛟龙潜海”等举国科技体制的突破式创新齐头并进,而不是基础科研和企业创新能力的根本改善。 也许,务实的新一代领导人正是看明白了这一点,才在创新问题上不那么凸显高调。而明白了这一点,我们也会发现,是否给中国戴上“创新型国家”这个帽子并不重要。 而一旦创新体制真能返璞归真,我们就会发现,人们所期待的,并非是中国是否成为了“创新型国家”,而是这个国家的创新为解决我们每个人的实际问题做出了多少事情。老百姓骨子里不会在意iPhone是否代表自主创新,而首先在意更便宜的“小米”是否像“iPhone”一样好用。而在各个创新环节上的专业工作者,不论是科学家、工程师、高科技企业管理者还是创业者,他们也并不总是需要听到多少创新成绩来鼓励自己,除非这些创新对自己的工作带来启发。他们需要的,是经费的增加伴随着公平的竞争、是众多的项目配备明确实用的申请指南、是各种规章制度总能得到透明性的保证。 决策者和政策执行者唯有认识到这一点,并真正把促进国家创新转向为创新者乃至为民众服务,而不是把创新成绩当成自己的政绩,不是把“创新型国家”当成一个可欲而不可求的画饼,我们才不会陷入一边书写创新成绩,一边引发人们更大的不满的窘境(本文原载于果壳网)。
个人分类: 科技政策|6107 次阅读|24 个评论
慧颖师太来吐槽
热度 5 liuhuiyingcn 2013-10-14 12:57
终于把论文的 camera ready 提交了,轻松了一下下。本来想晚上来写点儿东西放松一下,结果炸听闻,deadline 延期了,老板还有一些 comments,我那舒展了一上午的小心肝啊,又开始了皱缩。。 论文中了之后开始准备 camera ready。老板说,要把公式好好 check 一下,万一有错误,以后会被嘲笑。于是,几个人开始 check 公式。几个月之前推导过的公式,现在再check,经常会有犯嘀咕的时候。每到这个时候,心里都紧张的要命,怕是一个错误。于是就不由得想: 有没有一种工作,像research 这样?没有idea 的时候抑郁焦虑,有了idea抑郁焦虑怕结果不好?结果不好的时候抑郁焦虑,结果好了的时候抑郁焦虑担心只是一个 bug?论文不中的时候抑郁焦虑,中了抑郁焦虑怕会有纰漏成为自己学术生涯的污点从此以后身败名裂?有没有?有没有??有没有??? 话说,读书就是为了增长知识,可是这二十多年的书读下来,越读越觉得自己无知了。小学毕业的时候,觉得我的知识已经足够多了,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所不通无所不晓。初中毕业的时候,考高中?表示毫无压力!高中毕业,考个理想的大学不容易啊!大学毕业,多数职位只要我认真去学去做应该都能胜任;硕士毕业:自己还是不够强大啊;博士毕业:知识严重不够用啊! 读完了 PHD 做了research,开始羡慕井底的那只青蛙,它不会在广袤无垠的天地间感觉到自己的渺小无力! ------------------ 再吐槽一下工作之外的事情,感情问题。 有一句话说,事业是男人的三围。不过我想反问一句,一个只有事业的男人是不是相当于一个只有三围的女人?如果一个女人只在意男人的事业的话,是不是相当于男人只在意女人的三围? 被介绍的时候,和男生交谈的时候,经常有一种错觉:我们是在讨论有没有合作论文的可能,或者是我在面试一个research 职位~ 其实我也觉得事业和相貌很重要,对男人对女人都重要,只是觉得,那不是全部,不是唯一!
个人分类: 随笔|3586 次阅读|10 个评论
基金放榜,没有忧喜,抢先吐槽
热度 8 cgh 2013-8-17 17:40
基金放榜,没有忧喜,抢先吐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放榜了,这里一片寂静,昨天是周五,加上这两天周末,中国地震局下面的几个研究所的网站没有一条基金申请的消息,一是可能这些研究所上基金的比例一般不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管理部门一般没有什么兴奋劲;二是可能这几个研究所压根就没有在“放榜”之时获得“最新消息”,迟几天通知单位研究人员也无所谓。 科学网上在这放榜之时,也是出现一股感情了,十分分明的兴奋流和失望流。兴奋者大多是经过多次申请,这次终于中了基金,写下的博文俨然是简单的励志书;失望者大多是又一次没有中得基金,在科学网写下的博文也可以称得上是悲情史书。还有暗喜者,感情不那么“放纵”;有一大部分暗伤者,现在还没有到感情爆发的时候,要等到评审意见到手。 我想,对于一个研究人员,在国家基金面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很难的,这是由这个社会的评价体系决定的。基金直接影响职称,基金的性质还影响文章的接收(尤其是国内的所谓热门期刊)。这里就不多谈了。 当然,根据某些单位的通知头条报道,他们大多是基金申请的分子部分,那些个分母自然没有出头高兴的劲头儿。看看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不得不说,人家值得炫耀。以下两段引自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新闻 : ――――――― 面上项目申请 65 项(含 3 项青年 - 面上连续项目),获批 45 项。 申请的学科全部归属地球科学部,其中地理学科申请 1 项,获批 1 项;地质学科申请 31 项,获批 20 项,资助率约为 65% ;地球化学学科申请 6 项,获批 4 项,资助率约为 67% ;地球物理学科申请 27 项,获批 20 项,资助率约为 74% 。 2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 38 项(初筛 1 项),获批 21 项 。地质学科申请 14 项(初筛 1 项),获批 10 项,资助率为 77% ;地球化学学科申请 6 项,获批 5 项,资助率为 83% ;地球物理学科申请 18 项,获批 6 项,资助率约为 33% 。 ――――――― 没有一个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小学科,大多是平均水平的两倍甚至达到 5/6 的成功率!怎一个“牛”字了得。 趁着现在还没到悲情吐槽时刻到来,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吐一点槽。记得去年是等到九月初得到评审意见“狠狠”批了一通某评审人。今儿个才明白,原来我是憋了三个星期,也就是从评审结果出炉到评审意见反馈的三个星期。今年也恐怕要如此?按情理,放榜之时,大家伙应该收到评审意见,可以公开查到评审结果。可是,现在似乎只有申请单位知道获资助者名单。难不成,基金委也在考虑各种感情的合理发泄时间,以免冲突而坏了和谐? 这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查询项目的网站提示,到现在为止,查询数据应该还没上网。
个人分类: 杂谈|7819 次阅读|15 个评论
终于放假了
Mech 2013-1-18 12:06
上个学期真是忙。第一次给力学专业本科生上理论力学课, PPT 要全面更新,压力山大。 这还不是主要的。太太在 12 月下旬重新做植骨手术。因为去年术后股骨裂缝没有愈合,这次再取左侧髂骨填进去。长期效果还在观察中,但短期效果是又完全卧床了。至少 2 个月不能行走。家里必须有人伺候。 更忙的是,家里有贵客。岳母南巡,从鞍山先到广州看儿子,再到香港看姐姐,回广州后来上海看女儿,春节后回去。大前天由妻嫂送来,妻嫂翌日离沪去办事。下月二号,妻姐夫妻来。这个空挡起,女儿和我要负责照料。 岳母大户人家出身,岳父生前也关爱有加,而且长期由妻姐一家周到照料,对生活要求很高。到家里已经连续两天痛哭。昨天我去上课,据说是觉得她没有人照顾。今天是想岳父了。我妈妈也受感染,陪着哭。 昨天很通情达理的女儿给我发短信,“虽然怒没赶上校车很悲剧,我还是要说, Lucky you! It’s a fucking nightmare here. 越来越觉得奶奶好懂事”显然,她 hold 不住了。 总算是假期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26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看外国网友如何评价伦敦奥运会!
qinchuanq 2012-7-29 12:20
刚才在微博上看到的。因为本人没有看开幕式,所以不发表评论。 You need to be on acid to understand the opening.it was bad!!by Jony7/27/2012 10:21:21 PM 6:21 AM 你需要先HIGH点大麻再来看这个开幕式,太烂了 Wish they had the lights on earlier, so we could see what was going onby Daniel Hargreaves7/27/2012 10:20:04 PM 6:20 AM 惟愿他们能够早一点时间把灯打开,那么我们就可以看清楚到底发生什么了 pls go to you tube and watch the Beijing ceremonies! The Brits will be ashamed of what they have given to the world today!by patriia7/27/2012 10:18:33 PM 6:18 AM 请去U2B看北京开幕式,这些英国人会为他们今天给世界展示了什么而羞愧 noooo my tv turned off!!by isaac7/27/2012 10:05:40 PM 6:05 AM 我电视关了 To put a floundering system in the middle of such a wonderful event? I suppose America should put Obamacare at the center the next time the US is privileged to host the Games. What a joke!by NHS - Really?7/27/2012 10:05:39 PM 6:05 AM 放一个XXX(我不知道他指的具体是哪个环节,我没完整看)放在那么大一个盛事中间?我想那下次美国获得奥运举办权的时候应该把奥巴马的医改政策放在里面。真是笑话 Beijing and Vancouver impressive……I was hoping to watch and get entertained by the British but I got Mr Bean! Awful. Danny Boyle what a waste of money!by fire danny7/27/2012 9:58:45 PM 5:58 AM 北京和温哥华令人印象深刻...我本来希望看一看得到点来自英国的欢乐,结果我得到憨豆先生!糟糕。丹尼鲍依简直是浪费钱 What was that all about, a huge lost oppertunity , I am British and was ashamed at this opening,they had an almost once in a lifetime to make this big, and it was a joke, Barcelona, Canada winter olimpics best for meby Richard7/27/2012 9:57:46 PM 5:57 AM 这都是什么啊,巨大的失败,我是英国人,真难为情。他们有人生几乎只有一次的机会做个好的开幕式,结果是个笑话。巴塞罗那和加拿大冬奥会对我来说是最好的 As a Londoner, I’m so disappointed. Most of it has just been one chaotic party without any harmony… and nothing stunning visually. Where’s the entertainment for the non British world that is watching this? Organizers should have warned everybody to study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Britain, and be fluent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prior to the event.by barmiparmi7/27/2012 9:57:19 PM 5:57 AM 作为一个伦敦人,太失望了。基本上就有个混乱的party,没一点和谐。视觉上没一点出彩的地方。看不出怎么去娱乐非英语世界的观众。组办方应该在开幕式前先通知大家学习英国历史和文化,还要会讲流利的英文 London opening ceremony team did not do their homework! It’s a complete failure. I did not understand the opening ceremony! Nor did I get any sense of what it really means to be British!by olympic hopeful7/27/2012 9:56:50 PM 5:56 AM 开幕式团队完全没做功课,完全是失败。我一点都看不懂这个开幕式,也完全看不出这个对英国人来说有什么意思 Danny Boyle! what’s with all those rap music, bed time monsters, back to the 80′s…..you could have done better!by upset7/27/2012 9:56:12 PM 5:56 AM 丹尼鲍依。全部那些RAP音乐是怎么回事?回到80年代了。你本来可以做的更好的 “The Chinese get a surprisingly big round of applause.” It was a delayed “thank you” for their opening ceremony not being lame.by Piliage7/27/2012 9:55:21 PM 5:55 AM 中国人获得了惊奇的巨大的掌声 那是对北京开幕式迟来的“谢谢” bloody failure!by back in london7/27/2012 9:54:03 PM 5:54 AM 巨大的失败 The absolute worst ceremony.. No culture whatsoever… Its been confirmed 绝对最差的开幕式,完全没文化...习惯了~~ This is utterly woeful. Where are the fireworks, drums, atmosphere?! It is truely bad. Seriously, all this hype and a BILLION people watching, Boyle has decided the best use of time to represent the UK on a global stage is Dizzy Rascal rapping in a house and two unknown people texting and going to a fake house party. I can only apologise to the rest of the world; i’m just as confused as you are as to what I just saw. Where are the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with kings, queens and castles? Where was the world wars that brought the whole world together where we all shared suffering? Where is the sporting element and parts that the rest of the whole world can understand?! Danny Boyle, you should be ashamed – im surprised it never had an advert for Coka Cola half way through… 太糟糕了,烟火鼓声气氛在哪里?真的很差,说真的,宣布吹的天花乱坠,亿万观众在看,丹尼鲍依决定最好能代表英国的居然是令人头昏的RAP和两个路人在发短信然后去了一个山寨HOME PARTY!我能做的只有给全世界道歉,我也跟你一样困惑我看到的开幕式,看不到不同历史时期的国王女王城堡,看不到世界大战把全世界团结在一起分享我们的痛楚,看不到关于运动的阐述,剩下的英国外的世界完全看不懂。丹尼,你该羞愧 so bored i’m now drinking my son in law’s gin with diet coke ! no tonic in the house !by mike kiddle7/27/2012 9:51:48 PM 5:51 AM 太无聊了。我现在在喝我女婿的GIN酒+健怡可乐。 家里没有补品啊 i have to wait another 4 years to see hopefully a better opening ceremony! but Britain, you topped it…it’s not bad, its horrible! am sorry but am just being honest!by name it7/27/2012 9:39:42 PM 5:39 AM 我还得再等4年,希望能看到好一点的开幕式。不过,英国,你赢了,你不是差,简直是恐怖。不好意思,我只是很诚实 I am from Asia and I was impressed with Vancouver and Beijing. London is messed up. what right does Danny Boyle have to have messed up what could possibly be one of the most anticipated show in the world. It could Britiain’s chance to brag!by Anonymous7/27/2012 9:32:01 PM 5:32 AM 我是亚洲人,对北京和温哥华开幕式印象深刻,伦敦搞砸了。丹尼怎么了,搞砸一个本来是全世界最值得期待的show,本来是英国很好的炫耀机会的 I was hoping to get a glimpse of UK’s culture, history and to get inspired by the ceremony. But I got nonsense. :(by Pat7/27/2012 9:31:25 PM 5:31 AM 我本来希望可以一窥英国的文化,历史,通过开幕式得到启发,结果,我得到的是乱七八糟 This is even worse than I could ever have imagined. What would be wrong with just welcoming the athletes and then going to bed like lm doing now. Thanks for making britain a laughing stock again!by Anonymous7/27/2012 9:31:12 PM 5:31 AM 这简直比我能想象的还糟,还不如直接欢迎运动入场,然后上床睡了。谢谢啊,再次让英国沦为笑柄 This country should be ashamed of this dross put out to the world, it looks as if all the village am dram societies have been called in at the last minute to try and entertain a crowd. What an absolute waste of time and money.by Disgusted in England7/27/2012 9:30:09 PM 5:30 AM 这个国家应该为向世界展示了这些垃圾而羞愧。看上去就像 The athletes are here… so that’s it for the ceremony… damn i should have chose golf over this boring bs…by Oceans X7/27/2012 9:30:02 PM 5:30 AM 运动员进场了,这才是开幕式啊...靠~我应该选择去看高尔夫而不是这个无聊的开幕式的 I agree 110% Andrew M. Worst ceremonies I have seen! Bad!by Kristine7/27/2012 9:29:56 PM 5:29 AM 我110%同意XXX,我看过最烂的开幕式 Look, if none of you are going to come out and say it then I will. This is shamefully pathetic. Unquestionably the worst Opening Ceremonies for a wide variety of reasons – in ‘decades’. 好吧,如果你们不打算说,那我来说:这是数十年以来最可耻的可悲的毫无疑问的最烂的开幕式,理由太多了 I”ve been flipping back from several channels to the opening ceremony and it’s not getting any better. Can I say Boring!!! Is it just me?by MB7/27/2012 9:28:55 PM 5:28 AM 我转了好几个频道再转回来,还是没有好看一点。我可以说无聊吗?只是我这样觉得吗? cut out the Stars! we need inspiration performance. Olympics is not about Hollywood. its about the regular man and we need more inspirational performance than this.by bored7/27/2012 9:28:21 PM 5:28 AM 那些明星够了吧。我们需要的是启发灵感的表演,奥林匹克不是好莱坞,他是关于普通人的,我们需要有启发性的表演多过这个 I’m finding it hard to follow what’s going on.by Ram Singh7/27/2012 9:26:58 PM 5:26 AM 我发现这开幕式我很难明白在发生什么 sorry but comparing this with Beijing and the Winter Olympics in Canada, they were better than what I am seeing. Danny Boyle messed this up! Big TIME!!!!!!!!!!by Anonymous7/27/2012 9:26:42 PM 5:26 AM 不好意思,对比北京奥运和加拿大冬奥会,他们做的比我这次看到的好,丹尼搞砸了。事件大条了 This all seems a bit commercial to me.by Scotty K7/27/2012 9:26:04 PM 5:26 AM 这所有的让我看起来,都像是广告 Well this tops Vancouver for corny amateurish tedium.by Laurel7/27/2012 9:25:50 PM 5:25 AM 比笨拙老土冗长,这超过温哥华 Watching it live via streaming. The show is boring… Give me some real performance by some real stars.by JG7/27/2012 9:24:44 PM 5:24 AM 这表演真无聊,给我点真正明星的真正表演吧 I guess some knowledge of UK history might help a bit… i’m honestly a bit lost so far…by Oceans X7/27/2012 9:23:54 PM 5:23 AM 我想有一点关于英国历史的知识会帮助一点去理解,老实说,我有点看不懂了 I might be too early to judge but the ceremony I am seeing with all the pop culture music is pretty sad considering this is the OLYMPICS! I am not impressed…yet…sorryby KR7/27/2012 9:22:18 PM 5:22 AM 我也许下结论太早,不过我看这开幕式全是这种流行音乐有点悲剧,考虑到这可是奥运会啊。 This opening ceremony is unbelievably bad. I can’t believe Danny Boyle actually is the mastermind behind this royal mess. totally boring. the only good (kinda) bits are the Queen/Bond and Mr. Bean. The opening is like a travelogue and then we get non-stop music videos. Olympics opening cermont is supposed to be spectacular and grand for the international audience. This has to be worst ever Olympics opening I’ve ever watched. What a huge yawn fest!! 这个开幕式简直难以置信的糟,我不敢相信丹尼鲍依是这场灾难的推手,太无聊了。唯一稍好的是女王和邦德,还有憨豆,这开幕式就好像旅行途中不停的给你看MTV。奥运会开幕式本应该是带给全球观众巨大壮观的表演。这绝对是我看过最烂的开幕式 I am watching a rock concert or what?by Andy7/27/2012 11:04:49 PM 7:04 AM 我是在看摇滚演唱会吗? Time to go to bed and maybe when I wake up it was just one big nightmare dream…by Anonymous7/27/2012 11:12:48 PM 7:12 AM 到时间上床了,也许等我醒来会发现这只是一场噩梦 comment by supersubag (U7126766) posted 14 Hours Ago Well make this look like a childrens party in 4 years time - were GREAT Britain - you dont hear anyone calling it "Great China" - although they do have that Great Wall... 4年后的我们或搞成一场小p孩儿狂欢 —— 我们是“大”不列颠,—— 没人把中国叫成“大”中国,即使他们有伟大的长城。 原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0615-596924.html
个人分类: 转载文章|501 次阅读|0 个评论
[怪物]怪兽物理吐槽学:奥特曼如何实现变身?
songshuhui 2010-2-26 20:16
redqueen 发表于 2010-02-14 19:51 怪兽片《铠甲勇士》正在各地的影院悄无声息地上映着。让我们回忆起小时候热衷的《恐龙特级克赛号》,以及稍后风靡一时的奥特曼系列,变身英雄、巨大怪兽拱卫着阿宅们未泯的童心。 看到这些片子,不免让人想起一本科普界的吐槽神作动漫宅(Otaku)和科学宅(Nerd)的完美结合、日本作家柳田理科雄风靡一时的《空想科学读本》。该书在日本已经出到第六部,内地没有引进,不过在香港能看到远流出版社的繁体版。 吐槽是漫才(日本相声)术语,大概相当于风凉话或者揭老底。被此书吐 的对象主要是奥特曼、哥斯拉、阿童木等科幻作品里的巨怪、英雄。柳田以严肃的科学目光,分析超人变身、怪兽吐火、飞到超音速等超能力科幻技术在现实中能不 能实现,实现起来又会造成什么笑果。当柳田把该书草稿交给东京大学的教授审阅时(看是否存在科学硬伤),教授很哀怨地说:你的志愿就是毁掉小孩子的 梦想吗? 老舍有云,最让他心酸的事,莫过于一堆小孩看魔术看得如痴如醉,一个小大人突然来 上一句这都是假的!是!奥特曼是假的!哥斯拉是假的!阿童木也是假的!老舍还有云,说相声首先要沉得住气,讲笑话的人自己要摆出一副冷面孔,柳田就是 这么个人。看到他分析那些无比不认真的科幻作品时无比认真的小样儿,真有喜感 比如奥特曼如何变身的问题。原作说奥特曼是靠太阳能变身的,科学宅都知道这是不可 能的,但到底有多不可能?柳田偏偏要较这个真。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90兆焦耳能量能转化为1克物质。再算出人体可以接收的太阳能,以及宇宙英雄的体重有 多少,我们可以知道,奥特曼同学要晒2兆年的太阳才能变一次身 奥特曼剧集里还有一种怪兽,绝招是发射温度达一兆度的超级火球。柳田却告诉大家: 这世界很残酷,不允许你随便在1的后面加0。人类能制造的最高温度是1亿度,而1兆度是1亿度的1亿倍,热辐射的功率却是1亿的4次方倍!此招一出,太阳 系保证全灭,但在电视剧里该绝招的效果却只是打碎了玻璃窗 那些看起来很真的技术,也是吐槽的对象。为了船员健康,宇宙飞船要制造人工重 力。但如何制造人工重力呢?科幻作者大都没有说。于是,柳田出主意说,可以在飞船后面放上一个直径200米,粗2米的铁圈,以非常接近光速的速度旋转,就 可以产生跟地球等大的重力啦。不过,安上这个装置后,飞船引擎要时刻开着。这不是等于一直保持在起飞状态吗 诗人布莱克盯着太阳说他看到了天使,我们一干凡人,就只能看见一个像金币的东西。科普界的史诗级人物萨根却吐槽说:用科学的眼光看太阳,不是更美妙吗?同样的,用科学的眼光看奥特曼、YY哥斯拉、吐槽阿童木,不也挺美妙吗? 文字编辑:拇姬 已发表于《新京报新知周刊》
个人分类: 物理|147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23: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