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学术环境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学术本是这样的
热度 48 wangdh 2012-6-19 23:17
学术本是这样的
学术本是这样的 (王德华) 这几天在美国参加行为和神经生物学学术年会会议。近四天紧紧张张的会议昨晚在晚宴、摇滚、劲舞、红酒的混杂气氛中落下了帷幕。会议非常好,收获很多,新的想法很多,感想很多,感慨也很多。对我来说,是一次集中的最新学科进展信息轰炸,也是一次心灵的涤荡,心底里那一点东西又被这种气氛折腾了出来,有一种熟悉却似乎久远的味道,是一种以前很熟悉后来很陌生的味道。确实喜欢这里的蓝天白云,喜欢这里的清新空气,喜欢这里安全的食品,仔细想这些不属于自己,心底里更加喜欢、真正喜欢的还是如此这般的学术环境和学术氛围。 每天按时坐在会场里,听着老中青科学家们的学术报告,除了接受新的学术信息的冲击,心理上接受的冲击更大,思绪也有溜走的时候。这才是学术会议,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充满会场,每天的墙报时间更是年轻人的天下。连续 3 天每天下午专门安排 2 个小时的墙报交流时间,这也是每天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的高峰。每天都有 70 多个墙报展示,这对于一个专业学术会议实属难得。每个墙报的展示者都那么热心、激情地给你介绍着他(她)的工作,这里你就明白了什么是兴趣、什么是激情、什么是热爱。美国学者的 Professional 很是让人感慨和羡慕,这里本科生、博士生、博士后、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知名教授都没有标签,有的就是学术标签,那是一种资格,是激情四射的资格,是满腹经纶的资格,是一种互相欣赏,是一种平等交流。老中青科学家欢聚一堂,与国内很多场合相似,明显的不同是国内学术会议的演讲人似乎突然间成了年轻人的时代,中老年学者有些稀缺。 坐在晚宴餐桌上,不说感慨万千,心情的确难以平静。无心参与狂欢,也无心走近去欣赏,更多的时候是那走远的思绪。跟朋友说,这里的学术气氛真好,国内学术界最大的问题是学术环境问题,没有多少人是在踏踏实实做科研,没有多少学生是为了兴趣和追求做科研,大家都喜欢做短平快、炒剩饭的事情,很少有人静静地专注于一个自己喜欢的领域或学术问题,执着地探索下去,几年、十几年这样探索下去。好的学术苗子得不到及时的扶持,学术界也变成了名利场、官场、娱乐场,成了利益团体、利益小圈子,权利和政治代替了真正的学术,学者们没有了真诚和良心,更多的是交易。不敢多想,更不能忘记自己就是身在这种学术环境中求生存,还得活下去。无论哪个国家,哪个院所,学术环境一旦毁坏了,还妄谈什么科研创新呢,那才真是痴人说梦呢。 会议晚宴上最后有两个节目:一是奖励有突出贡献的老科学家,一是奖励青年学者。青年学者有三种奖励,一种是 Young Investigator , 一种是 Travel award , 一种是现场评选出的优秀墙报 (Poster) 。这都是让人激动人心的时刻,欢呼声、尖叫声、掌声四起。今年获得终身奖的科学家的学生到台上介绍自己的导师,讲述着自己当年与导师在一起的那些日子、那些记忆;屏幕上播放着老科学家的录像,听着他讲述自己的科研经历,科研故事,科研探索,自己的学术生涯。全场都沉浸在欣赏和敬佩中。这就是科学精神的传承,科学传统的传承,科学文化的传承。 突然间,朋友的学生的学生走了过来。这位漂亮的小姑娘刚在本领域的顶级刊物上发表了封面文章,走过来礼貌地将论文抽印本递到老师的老师手中,封面上还有自己写的几句话。朋友拿着文章赞不绝口,看得出他心里是多么得兴奋,一个劲地说这是我学生的学生。他的海外同事打趣说这是您的孙女的文章了,朋友高兴地应着:是的、是的。朋友说,这是做导师最高兴的时刻,最兴奋的事情,最喜欢的事情。我很赞同也很羡慕,我也非常理解这种抑制不住的内心的喜悦。我说隔辈的感觉很不同,那是一种说不出的兴奋,是一种欣赏,也是一种满足。以前曾多次听朋友夸奖他的这位学生,今天看到自己欣赏的爱徒的学生在一流的学术刊物上发表了新的研究成果,哪有不兴奋的道理。 我真的很羡慕这种场面,我也非常期待这种场面,期待这种感觉。这才是学术传承,这才是学术发展。学术只有这样,也才有希望。有希望,人活得才精彩,才有精神。 趁着热劲,赶紧记录下这种感觉。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9784 次阅读|47 个评论
令人眼花缭乱的“中国最年轻”
热度 9 estudy 2012-3-25 16:23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最年轻”成了科学网上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字眼。刚才 Google 了一下,写进了这五个字的搜索框下显示:“找到约 38,900,000 条结果”。看来,“中国最年轻”的流行不只出现在科教领域,而是全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对于最年轻富翁、高官、将军之类的,离咱太远,主要是看看热闹,学术界的“最年轻”现象,看得多了也想谈点想法。 加称号,公众难得英雄 “最年轻的××”其实是陈述统计结果时的一个表达,例如说某高校本年度引进的博士中,年龄最小的×岁,年龄最大的×岁。再如在增选院士的总结报告中说,当选者的最小年龄仅×岁,最大年龄×岁。在描述一个人群的特征时,人们很自然地会关注其年龄跨度,就像关注性别比例一样。这种表达本身只是一个平时的描述,没有褒贬色彩,但是如果它被赋予了公众的某种情感或者预期,就会被认为或者被改造成带有特殊含义的标签和称号。人们把“年龄最小的”说成是“最年轻的”,这看似一个等价变换,实则包含着质变:一来将定语后面的主体从年龄(一个数量)变成了某种身份(一个职称、职务或学历获得者等),关注的对象也继而转成了人;二来把“最”这个某种程度上最能吸引目光的字眼移到了最前面,从而使得这一表述具有了与“最牛的××”、“最受欢迎的××”同等级别的吸引力和眼球效应。完成这项工作的不是某个人、某个单位,也不是某家报纸杂志、传媒机构,而是公众——只有大众的集体行动,才能产生这样的效应,个体行为即使能够引发一些反响,如果得不到公众的普遍认可也不能被固定下来,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当然,最先开始行动的往往是个体)。 公众为什么要把“中国最年轻”打造成一种称号?一个很大的原因恐怕是人们的英雄情结。可以说,在科技界我们已经未见自己的英雄、大师很久了!而中华民族曾经在一个科技、文化领域英雄辈出,往远了说,近代以前诸多学科都领先于世,在中小学的历史课本中我们就经常读到,数学中某个计算结果或者公式比国外早几百年,农业、工艺中得某项技术领先世界多少多少年,“四大发明”这样成果更不必说。与此同时,我们还能轻而易举地列举出诸如张衡、徐光启、祖冲之等许多大师和《天工开物》、《齐民要术》、浑天仪等诸多科技成果。说到近现代的科学大家我也能不太费劲地想到李四光、竺可桢、钱学森等一批人物。可是,当代的科技、学术成果能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重大影响力的、被公众普遍了解和记住的绝难一见,德行和成就能够被公众普遍认可、称得上大家的科学家或学问家则是完全空白。与此相对应的是,当代中国各项事业发展迅速,经济增速更是全球内一枝独秀,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这个一直以来英雄辈出、当前又自信心异常高涨的民族,怎么能不期待科技领域英雄、精英的横空出世?这种浓重的英雄情结,从人们得知一项重大科研成果时总是迫切关注其获得诺贝尔奖的可能性就可见一斑。然而,盘点那些已过创造力最佳年龄段的学者及其科研成果,人们又难免心生失望或至少深感忧虑。因此只好把希望寄托在更有可能的年轻人身上,于是只要有年轻人崭露头角,就立刻引起人们的注意,如果其在年龄上还具有特别的优势,必然被赋予更高的预期。 “最年轻的××”很自然地成为了公众表达这种英雄情结的最佳称号。因为科研成果、学历、职称职务等,还不足以成为凸显被他们赋予了英雄预期的年轻人独一无二的符号,然而年轻人独有特征和优势不就是年轻吗?所以,在那些常规符号前加上表达这一特性的定语“最年轻的”,就能够把两方面的特征都显示出来。加上“最”文化当下正在公共传媒、特别是网络中流行,“最××”、“史上最××”乃是眼球率最高的冠名前缀,这无疑加速了“中国最年轻”的流行。 给待遇,是否最适环境 无论是“博士”、“教授”还是“院士”去替换××,相信“最年轻的××”中最值得关注的还是××前的“最年轻的”,而在“年轻”的隐含语中,“待成长”、“需学习”显然是最重要的一类。最年轻的也可以理解成最有待成长的、最需要学习进修的,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最年轻的博士”就是最有待成长、最需要学习进修的博士;“最年轻的院士”也就是最有待成长、最需要学习进修的院士。这一点显然也已被充分认识和重视,因为无论跟的是职称、职务还是学历,“最年轻”者要么已经被提升了待遇,要么即将被提升待遇。提升“最年轻”者的待遇不仅是对“最年轻”者的一种刺激(当然,也是对某些非“最年轻”者的一种刺激),而且有利于改善其成长进步、学习进修的环境。以时下炙手可热的 22 岁“中国最年轻教授”为例,正教授级研究员的一纸聘书本身就能够起到改善其学习、科研的软硬件环境的作用,同时被奖励的 100 万元,还明确规定其中 50 万元用于改善科研条件, 50 万元用于改善生活条件。 问题是高级别的职务和高额度的奖励能不能真的为“最年轻”者提供最适宜的成长环境?这涉及什么是年轻人、特别是“最年轻”者最适宜的成长环境这个问题。任何青年学者的成长,一定的物质基础是必不可少的,同时良好的学习条件和学术环境、淡定的心态尤为重要。通常,成为“中国最年轻的××”首先会得到改善的是物质条件,同时学习条件和学术环境等也会在一定上有所改善。但是必须看到,在改善“最年轻”者某些方面的成长环境的同时,“中国最年轻”称号也会恶化其另一些方面的成长环境。强烈的英雄情结往往使“中国最年轻”称号获得者受到公众、媒体的过分关注甚至追捧,这一来增加了其学习、学术以外的事务,分散了其时间和精力;二来给刚刚由于待遇提升而压力增大的“最年轻”者带来的新的来自社会关注和期望的压力,增加了其精神负担;三来对年轻的“最年轻”者抵制外界诱惑、保持淡定平静的心态提出了巨大挑战,增加了其被捧杀和被炫煞的风险。这些都可能对“最年轻”者的淡定的心态造成不利的影响,是对其个人综合素质的考验,如果经受不住这些考验,“中国最年轻”称号对“最年轻”者成长环境的消极作用会超过积极作用,甚至有扼杀潜在英雄的风险。 作为“最有待成长、最需要学习进修”者,“最年轻”者的成长环境也最需要得到改善和保护。其实,从很大意义上讲,当前最需要改善的是整个学术环境、大气候,在这方面多做工作恐怕更具有长期效应、更有利于更多英雄的出现。 投目光,观者心态不一 这里说的对“中国最年轻”现象(及某些“最年轻”者)投来关注的目光,不是看新闻式的了解或猎奇、也不是茶余饭后的谈论,而是自身行为受其一定影响、甚至有一定参与度的关注和反响。哪些人是以这样的方式来看“中国最年轻”现象的呢?显然主要是同行,说大一点就是科研、教育这个圈子的人。 最刺耳、最引人关注的声音来自“羡慕嫉妒恨”者(虽然“羡慕”这个词并无贬义,但在和另两个放在一起,和它们就只有程度的差别了)——有争议的行为,大体都是反对的声音最先发出、调也最高。这种声音源来自几种心态: 1 、这不是来和我抢饭碗吗?要压一压这个年轻人的风头。 2 、我在这个圈子干了几十年都没达到这个水平,这不是在侮辱我吗? 2 、我的水平不比他 / 她差,就是年纪大那么点,“中国最年轻”就是他 / 她了,哼! 3 、有什么了不起,等我到了那个年龄,说不定比他 / 她成就还高。表示反对的言论无非这么几种: 1 、他 / 她那点成绩算不了什么,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2 、他 / 她的成果不全是自己的功劳,捡到便宜而已,其实没什么实力。 3 、现在牛不见得将来牛,有本事十年后再华山论剑。 4 、又多了一个方仲永而已! 最友善的声音是来自善意提醒者,有对“最年轻”者本人提的也有对其所在单位提的,主要通过讲述事例提醒当事人避免做到了“中国最年轻”称号对成长环境的消极影响超过积极影响的境地,这种声音当事人应该好好听听。 还有一种人不怎出声,但在行动,他们视“最年轻”者为自己的榜样,将其在不同阶段所取得的成绩作为对自己的相应年龄段奋斗的目标。对这类人而言,没必要去考察成果是不是被夸大了、也没必要追究是运气好还是真有实力,关注“中国最年轻”现象主要是为了给自己树标杆。当然,目标往往是用来激励自己前进的,不完全是用来的实现的。在本人电脑的“ Research ”文件夹中有个“ Spurs ”文件夹,里面一直放着国内外经济学界几个非常牛的同龄人的 CV ,时常打开刺激刺激自己。 也有人从教育体制、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的角度,通过“中国最年轻”现象看待中国教育的进步和不足的。进步之处集中在: 1 、人才选拔、任用机制更加开放、灵活和不拘一格,有利于吸引和凝聚人才。 2 、教育方式和制度更加灵活,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还有一种声音孩子科教圈之外,讨论子女教育问题。“中国最年轻”称号的获得者可以说个个都是“神童”啊,而且都是没有“夭折”的神童啊,他们的家长和老师从小是怎么教育他们,这值得家长和老师学习和借鉴啊。 可以说“中国最年轻”现象是个“一”,对它的看法是个“万”,一个现象生出万般观点,足见人们对当前教育、科研问题的关注,也从侧面说明这里需要改进的地方很多。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视角来看待这个现象,产生不同的反响、谈出不同的观点,这样一来使人们把这个现象本身看得更清楚,从中挖掘出更多可资借鉴的素材,二来引起全社会中国教育、科研问题的关注,促使人们找寻这些问题的答案。 造声势,难说功利之心 虽未做过统计,但印象中不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最年轻教授”的记录就已经被多次刷新,是巧合还是人为造势?这么多个人和机构频频走秀 T 台,而且似乎一次比一次高调、一次比一次尺度大,也一次比一次更有争议,有没有功利之心在起作用?很难说。 “最年轻博士”也好、“最年轻教授”也好、“最年轻博导”、“最年轻院士”也好,非破格出不来,可别说破格了,就是走正常程序,也有人为把握的空间。因此,这些“中国之最”都是有被人为造出来的余地的,只是人为因素作用的方式和程度不同而已。符不符合条件、够不够资格、是一步到位还是再考察考察,等等,这是要靠主管判断的,因此个人情感因素就有机会介入了。一个可能造出“中国之最”的决定显然是要经过慎重考虑,而且一般是集体决策,可是为什么近来这么多的“慎重考虑”和“集体决策”的结果最终都选择了“一步到位”而不是“再考察考察”、选择了“胆子要更大一点,步子要更快一点”而不是“宁可不动,也不妄动”?这恐怕不能完全用巧合来解释。 通过特殊方式引进特殊人才的办法来宣传自己的用人政策、吸引人才,这无可厚非,如果恰如其分,不失为一种成功的公关手段。但是如果只是跟风、造势,掺杂了一些功利性的动机,图的是短期效应,只会适得其反。首先,这样的用人单位只练外功、不修内功,是不可能真正为“最有待成长、最需要学习进修”的“最年轻”者提供适宜、优越的成长环境的,也不可能把精力花在改善学术氛围这样的长久之计上。其次,这种功利性的人才引进方式实际上对真才实学者的打击,会导致用人单位失去真正的人才。再次,这种做法可能导致用人单位之间的“价格战”,引发一场“造神运动”。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9541 次阅读|9 个评论
院士争夺:由捧到杀
热度 7 yz2011 2011-7-22 19:28
院士这玩意,被吵得越来越神奇,很多人想当院士想得着了魔,有些变形。 几年前,选院士前,有的人热衷于集中报道自己的成果,付点版面费,后来被北京的一家报纸批评为“院士候选人花钱做广告”,这是捧的阶段; 这几年,风向变了,不敢登广告了。但新变化是,针对院士候选人的袭击多了起来,从瞭望周刊(涉及院士候选人曹谊林)的报道、段振豪事件的火爆到近日网络上流传的一些其他热帖,包括科学网以及新语丝上多起来的揭露候选人问题的文章,为何偏偏这个时候多起来呢?显然是有预谋的,这是杀的阶段。 哎!可叹中国的学术环境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 补充:8月4日前后,新语丝上爆出中科院广州健康研究院院长、院士候选人裴端卿涉嫌腐败的问题。
4182 次阅读|6 个评论
好学术环境第一条:没有生活压力
热度 60 youxue 2011-7-18 02:17
读科学网上的学生和学者的一些文章时,以及在国内与同行聊天时,常常感觉有些不对劲。忽然猛醒:做学问要有好的学术环境,而好学术环境的第一条应该是没有生活忧虑和压力,尤其是不需要在正常收入外还有额外挣钱的压力。 对我们所有人(也许有极少数例外),生存比做科研重要。好像还没有人写“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科研故,二者皆可抛。”我的学生进实验室之前,我总是对他们强调安全第一(也就是活着第一)。 当年在农村时,经常饿肚子,每天劳动是为了挣饭吃,脑子里常想着下一顿能否吃上饭。生活的重负是 “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 那种条件下做学问太难了。 在北大读书时,还年青,只要不饿肚子就行了,对生活压力没有感觉,大概与我什么都满不在乎有关系。即使冬天没有足够御寒的衣服,因买不起手表而上课或考试经常早到或迟到,有时买了一本需要的书就只能少吃一点,但似乎没有影响我的学习兴趣。 我刚到哥伦比亚大学读研究生时,感觉极好,收入一下子比国内高了几十倍,不仅自己没有生活压力(我比较节约,因此没有生活压力很容易),而且还可以资助家人。当然还是有想买什么(如计算机)但觉得太贵的时候。没有生活压力当然就可以全力做科研了。后来当博士后,工资猛涨了一下。再后来找到了正式工作,工资又猛涨了一下,马上就买了第一栋房子,虽然不是很大,但在国内也算是豪宅了。回想起来,到了美国后虽然也有感觉困难的时候,但似乎没有真正感受到生活压力,当然还是靠工资过日子,没有发财到可以 不 再需要拿工资。学生时我的生活圈子里基本都是与我类似拿哥伦比亚大学奖学金的同学,以后也都是生活在象牙宝塔里,聊天都是我们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很少涉及到如何多挣钱。 还是在纽约当学生时,有一次去朋友家的聚会,听别人聊天。有一位我不熟悉的客人眉飞色舞地讲起他在餐馆送外卖,有各种技巧多获得小费。我顿时感觉到各人思考的问题不一样,真正体会到了毛主席所说: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阶层里,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 只有没有生活压力,学生和学者才能够集中精力做自己的工作。做学问如此,其它工作也是如此。科学网上的学生和学者似乎大多数有生活压力,与我务农时类似,但与我当学生时和以后不同。在网上看到了各种观点,似乎很多都与生活压力能联上。因此,创造好学术环境第一条应该是创造没有生活压力的环境,学生才会安心用功,学者才不会想办法捞外快,不会为了涨工资而斤斤计较,也不会因为看见别人工资高一些就感觉到嫉妒,更不会损人不利己地想把别人的工资拉下来。 北京居,大不易。有一位在美国的副教授回国当了长江学者,住的房子小得可怜(与我当博士后住的房子面积差不多,但装修好一些)。即使是千人学者,凭工资能买得起的房子也不咋样(例如用三年的工资 300 万加 100 万的奖金买房,在北大附近也就能买 100 平米的房子,远不如我当助理教授时的第一栋房子)。有人能看开,住房好坏无所谓,那是很伟大。但如果想改善住房条件,就不能一心一意做学问了。 悟出了这个道理,我开始感觉我自己的一些鼓励大家卯劲做科研的文章是不是脱离 了 实际,甚至有点像晋惠帝的千古名句 : “何不食肉糜 ? ” 。还是毛主席体察民情说得好:“忙时吃干,闲时吃稀”。所以我要学毛主席说:学生学者们如果有条件(即没有生活压力)就把科学当事业全力以赴做学问,否则就把做科学当做一个谋生的工作,先花时间解决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吧。当然没有生活压力也看个人的要求(和家人的期望)。要求低则比较容易没有生活压力,而要求高则比较难。 没有生活压力不仅是好学术环境的关键,也是创建和谐社会和让老百姓活得有尊严的关键。 因为房子贵似乎是最大的生活压力,也成了很多人的心病,降低生活压力有三种办法,一是将大家的工资都成倍地提上去使大家可以买得起房子,二是将房价降下来,三是回到以前的体系由单位分房。我个人觉得,倒退回到以前由单位分房的体系不可取,而涨工资和降房价双管齐下更可取。现在国家富了(例如我听说有的一个课题的基金就达几亿元人民币之多),将工资和福利成倍长上去大概也能做得到了(但是不是会引起通涨呢),而且藏富于民将有利于强国。此外,将房价降到比建房成本高得不太多的水平(如高 30% )或许能促进 创建和谐社会和让老百姓活得有尊严 。 如果没有生活压力(例如在美国拿全额资助的学生) , 但还是不愿卯劲做科研,那只能说是对科研不感兴趣,至少是暂时还没有找到自己的兴趣。如果是前者,我的建议是离开学术界,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吧,这样才此生无悔嘛。
9839 次阅读|73 个评论
追忆钱伟长:大师不是计划出来的
热度 16 sqdai 2011-3-29 07:14
【按】钱伟长先生离开我们已经八个月了,今天重发这篇旧文(原载《中国青年报》),旨在与大家一起进一步探索学术环境问题,这是目前我国学界普遍关注的话题。 编前: 2010 年 7 月 30 日 清晨 6 点 20 分 ,中国近代力学奠基人之一、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教育家钱伟长院士辞世,享年 98 岁。钱三强,钱学森,钱伟长,被周恩来总理称为中国科技界 “ 三钱 ” 。随着钱伟长先生离世, “ 三钱 ” 的最后一位也离开了我们,中国科技界正面临一个大师凋零的年代。 长期跟随在钱伟长先生身边工作的上海大学终身教授戴世强特为本刊独家撰文,意在对钱伟长先生乃至 “ 三钱 ” 的大师之路作一番探寻,并尝试就当下人们关注的 “ 钱学森之问 ” 做一些初步回答。 家学渊源 名师熏陶 钱伟长出生在一个乡村知识分子家庭,祖父和父叔辈都是乡村教师。父亲英年早逝,钱伟长受四叔钱穆的影响最大,钱穆仅上过中等师范学校,靠艰苦奋斗自学成才,毕生著述甚丰,多达 76 部(本),经、史、子、集皆精通,香港学术界称他是 “ 博通四部,著作等身 ” 的国学大师。四叔不仅资助钱伟长完成中等教育,而且经常让其陪读,少年钱伟长跟着四叔博览群书,打下了深厚的国学根底。 投考高中时,由于数理基础差,钱伟长以末名进入四叔任教的苏州高中,在那里得到了钱穆、吕叔湘、陆侃舆、沈同洽等一代名师的指点。尤其是数学老师严晓帆让他每晚去教师宿舍为他额外补课,两人一起开夜车,从此钱伟长养成了开夜车的习惯,而且是 “ 六十年一贯制 ” 。钱伟长先生生前曾说: “ 在苏州高中老师们的引导下,使我走出了为解决个人生活而学习的小径,启迪了我追求真理、追求学术探索的无尽向往。 ” 钱伟长成才最重要的里程碑是, 18 岁进了当时最好的大学之一 —— 清华大学。他家境贫寒,幸好得到实业家吴蕴初设立的清寒奖学金的资助,才圆了大学梦。 进清华后,他经历了大家知道的 “ 弃文学理 ” 的抉择,如愿进了物理系。如他在回忆中所说: “ 我在大学本科四年中,得了终生难忘的良好教育。当时物理系有吴有训、叶企孙、萨本栋、赵忠尧、周培源、任之恭等 6 位著名教授,不仅讲课动人,而且同时都刻苦努力在实验室里从事自己的实验研究工作,他们经常工作到深夜。系内的学术空气浓厚,师生打成一片,学术讨论 ‘ 无时不在也无地不在 ’ ,有时为一个学术问题从课堂上争到课堂下 …… 系里经常有研讨会,有时还有欧美著名学者来短期讲学、学术访问,如欧洲著名学者玻尔、狄拉克、郎之万都在清华讲过学,使同学接触到世界上第一线的问题和观点。 ” 在这批名师(特别是吴有训)耳提面命的教导下,钱伟长的学业突飞猛进。他经常从四五点学到晚上十一点(当然下午四点半一般在马约翰教授指导下参加体育活动),跟当时的数学系文员华罗庚比赛 “ 谁是清华第一用功生 ” ;他不仅学了物理系的所有课程,而且根据学校自由选科的原则,修完了数学系等系别的主干课程,在数理化方面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幸运的是,钱伟长进入清华之时,正是著名教育家梅贻琦先生执掌校政,梅先生的坚持学术领先、优教优育、无为而治的办学理念给清华带来了十七年(含西南联大时期)的辉煌。钱伟长是受益者之一(紧随他的是钱三强等人)。正如钱伟长先生在《八十自述》中所说: “ 在大学四年和研究院的两年中,大大提高了我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如饥似渴地追求着科学发展的国际轨迹,培养了阅读国际科技文献的爱好,对于数学、物理、化学各方面的新发展都精神奋发地去理解,去搜索。和同学彭桓武、张宗燧、傅承义等经常为一个新问题争辩到半夜两三点钟,这样的条件可惜一辈子中只有六年,这是最不可忘怀的六年。 ” 中西结合 学派真传 钱伟长成才的第二个里程碑是: 28 岁负笈西渡,接受西方先进文化的熏陶,得到了当时最优秀的一个科学学派 —— 哥廷根学派的真传。钱伟长曾师从于哥廷根学派的传人辛吉( J . L . Synge )教授和冯 · 卡门( Th . von Karman )教授,哥廷根学派对他的学术思想和治学风格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对他成为学术大师有关键性作用。 1940 年 9 月,钱伟长与郭永怀、林家翘一起,来到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成为该系主任辛吉的门生。半年后,他们取得了硕士学位,成为多伦多大学办学历史上最优秀的、最著名的中国留学生。郭、林二位转赴加州理工学院成为冯 · 卡门的博士生,而钱伟长当时的研究方向与辛吉完全一样,他们分别从宏观和细观角度探索弹性板壳的内禀统一理论,因此留下攻博。 辛吉认为,钱伟长的选题有前沿性,符合当时的迫切需求:随着飞机、火箭、大型结构物等的涌现,板壳构件变形成为普遍关注的热点,而当时的板壳理论五花八门,缺少统一的形式与分类。于是师生间反复切磋。那时辛吉应邀将参与庆祝 1941 年的冯 · 卡门六十大寿,就让钱伟长以此为题,赶写一篇祝寿论文。钱伟长连开了一个月夜车,到 1941 年年初,论文定稿,编入冯 · 卡门祝寿文集。钱伟长与世界一流的学术大师爱因斯坦、冯 · 诺伊曼等 28 人一起成为该文集的作者。钱伟长一举成名,大大增强了跻身于一流科学家之林的自信心。 钱伟长在《八十自述》中写道: “ 在加拿大多伦多和美国加州理工大学时,和 Synge , Infeld 教授交往很多,在加州理工学院也多次和 von Karman 教授接触,他们都是欧洲哥廷根学派的传人。哥廷根学派是应用数学的倡导者,他们都有很深的数学根底,有更好的对物理过程的理解,都强调对物理过程的本质的认识是主要的,但在数学方法上从不吝惜使用,力求其用在刀口上,要用得漂亮,用得朴素简洁。 …… 数学本身很美,不要被它迷了路,应用数学的任务是解决实际问题 ……” 1942 年,钱伟长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并在创刊不久的美国《应用数学季刊》上分三篇连续发表,成为后来一段时间的弹性力学工作者必读的经典之作。而后,钱伟长到冯 · 卡门处做博士后研究,更多地接受了哥廷根应用力学学派的熏陶。 1943 年,他在冯 · 卡门的指导下研究了薄壁柱体的变扭问题,两人多次讨论后,用全新的思路,完成了变扭率扭转的论文。冯 · 卡门审阅后高兴地说,这是他署名的弹性力学论文中最富有经典味道的论文。钱伟长与冯 · 卡门有过一次彻夜长谈,钱伟长说: “ 在这一晚的谈话中,使我充分理解了哥廷根学派的风格和追求,对我以后的科研工作有深刻的影响。 ” 这里对哥廷根学派做一简单介绍。哥廷根大学创办于 1734 年,长期以来是全世界的一个主要的数学中心。在学术研究和教学方面,素有 ‘ 德国大学王子 ’ 称号的哥廷根大学,以倡导自由、独创的学风闻名于世。这种治学精神终于使它成为培育 20 世纪科学巨匠的摇篮。正是哥廷根的一批学生,为原子弹和空间时代奠定了基础。哥廷根学派创始人克莱因认为,工科大学不仅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还应该真正懂得科学研究的方法。另一方面,数学家也需要具备一些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实际上,科学与技术密切结合是哥廷根大学的一大改革。此后几十年,它对全世界大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在多伦多大学和加州理工学院,钱伟长在学术理念上实现了东西方文化的完美结合,他尤其懂得了哥廷根学派的基本特点 —— 理论与实际结合,科学与技术结合,数学科学与应用科学结合,建立自由民主的学术氛围。他在这种氛围下逐渐成为大师,也把这种优秀的科学传统带回了中国。 “ 三钱 ” 之路 如出一辙 受篇幅限制,本文不可能详细探寻 “ 三钱 ” 中的另外二位 —— 钱学森和钱三强的成才之路。这里,只指出他们与钱伟长先生的相似之处: —— 他们都出身于书香门第,青少年时代有良好的成长环境。钱学森的父亲是教育家钱均夫;钱三强之父是著名国学家钱玄同;他们都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自幼就懂得爱国当自强,学习非常刻苦认真; —— 他们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都接受了最好的高等教育。钱学森毕业于名校交通大学;而钱三强则是比钱伟长晚两届的清华物理系的高材生;他们的大学教育,使他们在青年时期就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 他们有欧美留学经历,在国外接受了名师指点,实现了东西方文化的结合,而且在三十岁左右就建功立业,开始跻身于国际一流科学家的行列。 因此, “ 三钱 ” 成为大师决非偶然。 “ 三钱 ” 都已远行,国人在悲恸之余,都在寻思:新的大师在哪里?于是,就有了 “ 钱学森之问 ” 。 回顾钱伟长等大师的成才之路,我的感悟是: —— 大师不是计划出来的,诺贝尔奖不是靠拔苗助长规划出来的,大师是自然地成长起来的;必须通过优化成才环境,才可能有大师涌现; —— 优化环境的头等要务是优化教育。人们都心存疑问,八十年前,我国的国力远不如现如今,为什么那时的清华、北大、交大(还有条件极差的西南联大)能培养出大师来,现在反而不行了呢?上个世纪我国拥有大师级的教育家、校长,如蔡元培、梅贻琦、张伯苓等等,现在我们有吗?关键是我们缺少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体制,缺少高瞻远瞩的教育大师,这个问题不解决,就没有条件奢谈大师; —— 优化教育的要务是给办教育者足够的自主权。毋庸讳言,八十年前的大学校长的自主权比现今大多了,他们有最高的人事权、财权和外事权,现在有吗?大家还记得,蔡元培先生由于当年的北洋政府剥夺了他做校长的自主权,愤而辞职。现在,上海大学尽管不是名校,但却是内地办得比较有章法的大学,就因为它的校长钱伟长比上海市长 “ 名头 ” 还大,他拥有较大的自主权,他能在上级的支持(有时是被迫支持)下,放开手脚地干,干得比一些名校还痛快; —— 必须实现东西方文化的结合。努力汲取我国古代教育和现代西方教育的先进理念,结合实际,为我所用。 还可以列举更多。在我看来,造就大师,首先要优化环境,为准大师的成长营造最好的环境,让他们自由地脱颖而出。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更多的 “ 三钱 ” 。 ( 作者:戴世强,原载于《中国青年报》 2010-8-3 ) http://focus.news.163.com/10/0803/11/6D5J1FU600011SM9.html
个人分类: 名人纪实|6030 次阅读|17 个评论
2009-2010年Geomorphology前25大热门论文
xin 2010-11-30 07:38
Geomorphology是国际地貌学界公认的最权威学术刊物,在国际地貌学发展过程中具有引领作用。每年前25热门论文引人关注,这些论文无疑对国际地貌学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我们在Geomorphology上发表论文并不是很少,几乎每期都有1-2篇。但是高引论文比较少,以2009-2010年度该刊前25大热门论文为例,只有1篇上榜,且排名第10。有意思的是,该学者经历曲折,开始在国内中科院某所工作,后到香港。上榜的这篇论文就是他在香港所作的工作。需要反思,如何能做出广泛关注,广泛引用,具有长久影响力的大成果。 Geomorphology, natural hazards, vulnerability and prevention of natural disaster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rticle Geomorphology, Volume 47, Issue 40270, 1 October 2002, Pages 107-124 Alcantara-Ayala, I. Combining digital elevation data (SRTM/ASTER), high resolution satellite imagery (Quickbird) and GIS for geomorphological mapping: A multi-component case study on Mediterranean karst in Central Crete Article Geomorphology, Volume 112, Issue 40210, 1 November 2009, Pages 106-121 Siart, C.; Bubenzer, O.; Eitel, B. Landslide hazard evaluation: a review of current techniqu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a multi-scale study, Central Italy Article Geomorphology, Volume 31, Issue 40269, 1 December 1999, Pages 181-216 Guzzetti, F.; Carrara, A.; Cardinali, M.; Reichenbach, P. Global warming and fluvial geomorphology Article Geomorphology, Volume 79, Issue 40271, 1 September 2006, Pages 384-394 Goudie, A.S. The human role in changing river channels Article Geomorphology, Volume 79, Issue 40271, 1 September 2006, Pages 172-191 Gregory, K.J.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applied to Integrated Coastal Zone Management Article Geomorphology, Volume 107, Issue 40210, 1 June 2009, Pages 100-105 Rodriguez, I.; Montoya, I.; Sanchez, M.J.; Carreno, F. Geomorphology and vegetation on hillslopes: Interactions, dependencies, and feedback loops Article Geomorphology, Volume 116, Issue 40271, 1 April 2010, Pages 206-217 Marston, R.A. The role of landslides in mountain range evolution Article Geomorphology, Volume 120, Issue 40210, 1 August 2010, Pages 77-90 Korup, O.; Densmore, A.L.; Schlunegger, F. Soil erodibility and processes of water erosion on hillslope Article Geomorphology, Volume 32, Issue 40271, 1 March 2000, Pages 385-415 Bryan , R.B. Landslide characteristics and slope instability modeling using GIS, Lantau Island, Hong Kong Article Geomorphology, Volume 42, Issue 40271, 1 January 2002, Pages 213-228 Dai, F.C.; Lee, C.F. Automated classification of landform elements using object-based image analysis Article Geomorphology, Volume 81, Issue 40271, 1 November 2006, Pages 330-344 Dragut, L.; Blaschke, T. Soil erosion risk scenarios in the Mediterranean environment using RUSLE and GIS: An application model for Calabria (southern Italy) Article Geomorphology, Volume 112, Issue 40271, 1 November 2009, Pages 228-245 Terranova, O.; Antronico, L.; Coscarelli, R.; Iaquinta, P. Landslide geomorphology: An argument for recognition, with examples from New Zealand Article Geomorphology, Volume 120, Issue 40210, 1 August 2010, Pages 42064 Crozier, M.J. Remote sensing and GIS-based regional geomorphological mapping-a tool for land use planning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rticle Geomorphology, Volume 39, Issue 40271, 1 August 2001, Pages 211-219 Bocco, G.; Mendoza, M.; Velazquez, A. Fluvial processes and vegetation @? Glimpses of the past, the present, and perhaps the future Article Geomorphology, Volume 116, Issue 40271, 1 April 2010, Pages 274-285 Osterkamp, W.R.; Hupp, C.R. Controls on coastal dune morphology, shoreline erosion and barrier island response to extreme storms Article Geomorphology, Volume 100, Issue 40271, 1 August 2008, Pages 223-240 Houser, C.; Hapke, C.; Hamilton, S. Downstream hydrologic and geomorphic effects of large dams on American rivers Article Geomorphology, Volume 79, Issue 40271, 1 September 2006, Pages 336-360 Graf, W.L. Rock coast geomorphology: Recent advances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Review article Geomorphology, Volume 114, Issue 40210, 1 January 2010, Pages 40485 Naylor, L.A.; Stephenson, W.J.; Trenhaile, A.S. Fluvial geomorphology and river engineering: future roles utilizing a fluvial hydrosystems framework Article Geomorphology, Volume 31, Issue 40269, 1 December 1999, Pages 229-245 Gilvear, D.J. Characterising spectral, spatial and morphometric properties of landslides for semi-automatic detection using object-oriented methods Article Geomorphology, Volume 116, Issue 40210, 1 March 2010, Pages 24-36 Martha, T.R.; Kerle, N.; Jetten, V.; van Westen, C.J.; Kumar, K.V. GIS-based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mapping for the 2005 Kashmir earthquake region Article Geomorphology, Volume 101, Issue 4, 1 November 2008, Pages 631-642 Kamp, U.; Growley, B.J.; Khattak, G.A.; Owen, L.A. Human impacts to mountain streams Article Geomorphology, Volume 79, Issue 40271, 1 September 2006, Pages 217-248 Wohl, E. China's 8 challenges to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in the first quarter of the 21st Century Article Geomorphology, Volume 41, Issue 40239, 1 November 2001, Pages 93-104 Varis, O.; Vakkilainen, P. Land degradation in drylands: Interactions among hydrologic@?aeolian erosion and vegetation dynamics Article Geomorphology, Volume 116, Issue 40271, 1 April 2010, Pages 236-245 Ravi, S.; Breshears, D.D.; Huxman, T.E.; D'Odorico, P. Modeling susceptibility to landslides using the weight of evidence approach: Western Colorado, USA Article Geomorphology, Volume 115, Issue 40210, 1 February 2010, Pages 172-187 Regmi, N.R.; Giardino, J.R.; Vitek, J.D.
4717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国学术环境的改善只能依靠你、我、他
lin602 2010-9-12 18:09
曹广福先生写了一文 中国学术环境的改善只能依靠部长、院长及校长 ,看了后我有不同意见。中国的学术环境一直是这些部长、校长及院长们管理的,目前这状况如何? 还是我们大家一起呼吁,一起努力,一起推动吧。世界历史就是这样发展的。 作为教师,特别是教授们,更是应该尽微薄之力做这事情,让其滴水成河。
个人分类: 未分类|4165 次阅读|4 个评论
中国学术环境的改善只能靠教育,靠下一代
zls111 2010-9-12 12:31
曹老师提供了一个上精选的绝招,就在曹老师身上试下, 就 中国学术环境的改善只能依靠部长、院长及校长 说事。部长,院长及校长从普通民众出来的,如果在普通民众的时候没有好的素质,不幸被污染,能希望他们(她们)做什么吗?只有更多的民众没有被我们这种教育损坏,大家都有务实和向前意识,从这里出来的领导自然就不坏,相应的有好的群众基础,环境不改变也难! 历史上也不是没有在不好的环境下出现好的领导,就拿当朝说事。胡耀邦的出现使那个时候昙花一现,如果有好的社会基础,有类似的领导跟进,社会不会像这样的情况。我们这个学术环境那样糟糕,与社会大环境脱不了干系,在相互关联,影响。 怎么才能使民众有好的素质,靠教育。教育不只是学校的教育;家庭,社会等都是教育的载体,这些一起相互作用才能造就好的民众。从现有教育的环境来看,我们这个社会作为教育的载体貌似是越来越糟糕。我看到现在的学校教育比以前更差,比如老家哪里能上大学的越来越稀少。比如社会这么变革,政府竟然没有进一步投资教育(3万亿很少投到教育),也不改革教育。择校越来越普遍,其实是某些人在抢劫孩子。政府的不作为也使教育越来越不平等,教育的不平等带来是更可怕的效果。而我们这些80后,70后比以前更忙碌,几乎是没有时间怎么去思考教育孩子。 要想学术环境好,甚至大环境好不改革这些,怎么会好呢?只有多促进社会的公平,使资源分配公平,促进我们的教育,促进下一代更先进,社会才会更好更快的发展。
个人分类: 转载和评述|2223 次阅读|1 个评论
学术环境并非不可改善 我们需要改变历史的英雄
chrujun 2010-9-12 11:48
很多学者认为,在当前的体制下,个人的力量有限,引进千人无法改变中国目前的学术环境。我觉得这种看法值得商榷,体制并非不可改变,个人可以发挥关键作用。 我们先看看历史,商鞅变法,造就强大的秦国。在腐败没落的汉朝末年,曹操当官的时候就搞大刀阔斧式改革,在他管辖的地方建立了全新的体制。 曹操割据一方后,又进行多方面改革,造就了强大的魏国。文革后,邓小平果断推行改革开放,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奇迹。 商鞅、曹操和邓小平,都是敢于改变体制的杰出人物,他们在中国历史上写下浓重的一笔。 就教育来说,国外有不少教育家使所在国家走上了强大之道路。李政道建议成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建立博士后制度,也算为中国的教育和科研事业带来了很好的体制变化。 当前,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但教育和科研却没有取得期待的成就。时代呼唤有李政道式的英雄人物出现,对中国的教育和科研体制起到革命性的影响。我们期待海归学者在改进中国目前的教育和科研体制上有重大作为。我很钦佩饶毅和施一公,回国后一直为改善中国的学术体制出谋划策。有人认为他们在做无用功,我不这样认为。 很可能有一天,他们会像李政道一样,对中国的学术体制起到革命性的影响。 附:曹操论英雄   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芥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 。(《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2928 次阅读|3 个评论
多重使命所引发的文化冲突
jianxu 2010-8-20 23:06
一个研究机构的使命(mission)是什么? 这将决定其存在的价值以及未来发展的定位。如果连自己的使命都搞不清楚,何谈战略与健康发展?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的研究机构被赋予了多重的使命,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包括基础(科学)研究、工程应用研究与发展、办企业(公司)、研究生教育等等。事实上 ,将这些功能捆绑于一体,非但不能相互促进,反而会因为彼此追求目标的差异,而引发文化(价值观)上的冲突。避免群体之间利益冲突的结果只能是在资源分配和学术评价标准上的相互妥协,以折中换和谐。文化的建设也只能限于小环境、小气候。 基础(科学)研究 。 它所追求的是揭示自然、挑战人类的知识极限,创造新知识,为技术革命提供基础和源头。基础研究的成果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在别人之后完成的类似工作几乎是没有意义的。基础研究要求开放,面向全球,研究成果的界定依赖于国际同行们的认可。科学家个人的智力贡献在基础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许多情况下,基础研究成果的意义很可能是在短期内无法预见的。据说,今天的卫星定位(GPS)系统便是基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研究成果的基本表达形式是科学论文。基础研究需要相对宽松的环境,急功近利,以数量论成败的评价规则只能导致产出低端成果、垃圾论文,甚至造假。基础研究并非一定都要有明确的实用目标,没有一定程度上的自由探索,便不会有重大的原始创新与新发现。 工程应用研究。 其投入的目标应该是直接、具体的。为经济或社会需求提供技术或者产品。制造原子弹就是为了形成核威慑;新药的研制就是为了治病救人。工程应用研究的成果可以有第二、第三。人家有,我们没有,就会受制于人。造大飞机的虽有波音和空客,我们也可以当仁不让。工程应用研究必须依赖于一定规模的团队。过分强调个人作用会有损于团队的组织与合作。应用研究的成果并非都要公开发表,经过艰苦摸索获得的工艺或者knowhow决不可向竞争对手泄漏。因此,用论文来论成败自然是不妥。能真刀真枪地解决实际问题就是有本事。 办企业(公司)。 其目的很简单,就是赢利、挣钱。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最大限度地获得利润。企业家对社会的贡献在于为国家增加税收和解决国民的就业。企业家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去理解基础研究(科学论文)的价值。当然,如果科学家们弃笔从戎则另当别论。授权企业家指导学生,学生们变成打工仔自然是见怪不怪,谁让你遇上了真老板。 研究生教育 。其目的是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社会需求的人才。(等同于大学)。办好教育是一门很大的学问。文化氛围、导师的思想与德行对于学生们有着极大的影响。姑且不论导师的学术水平,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要保证学生的培养质量.....。在类企业的文化下,学生们的思想还有活跃的必要吗?他们还会对学术报告感兴趣吗?在论文不重要的环境下,学生们还会重视对基本的科学素养论文(和研究报告)写作的训练吗?导师们整天忙于应酬、饭局、签单订合同,学生们还会静下心来温书吗?导师们还会有心情修改学生们的论文吗? 瑞士军刀 :集多功能于一体的典范。只不过是旅游和户外活动方便而已,恐怕没有人会每天都用它来砍瓜切菜,因为它不专业。 小诊所,不分内外科,医生什么病都能看 。(图片来自网络) 杰伊 A 拉宾格尔和哈里 柯林斯在 《一种文化?:关于科学的对话》 一书的序中这样写到: 尽管在这个世界上做一位学者可能不是收入最高或声誉最好的职业,但是,确实可以得到许多补偿。其中,比较重要的补偿是有机会做出一些发现或为我们这个时代深层次的争论做出贡献,并有机会在充满着诚实、正直和睿智的环境中开展工作。 在一个肩负多重使命、多功能的院子里,有可能打造出这种理想的 环境 吗? 我们究竟想要什么?学术大师?教育家?企业家?鱼和熊掌真的能够兼得吗? (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链接 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究竟谁更重要? 剑桥的学术评价准则及我们的差距 学者型科学家正在走向 濒危 研究员们为什么不去听学术报告?
个人分类: 科研感悟|7701 次阅读|7 个评论
XX的一代vs垮掉的一代
热度 2 zgsheng 2010-3-9 10:59
以前在网上看到一个有趣的帖子,总结了 60 70 80 90 几代人的区别( http://club.elanw.com/redirect.php?tid=393609goto=lastpost )。看过之后感觉确实有那么回事。中间有一个对比,我印象深刻: 60 后:他们有车有房有股票有存款。 70 后:他们有存款。 80 后:我们负债。 90 后:我们有老爸!我属于有负债的一类,看过之后心里有点酸。 在日本,年长的日本朋友谈论现在的日本年轻人时常常会摇头。年轻人的很多思想和行为在保守的日本社会常会受到老年人的批评。在老龄少子这一重大社会问题之后,媒体把 80 、 90 年代的年轻人称之为垮掉的一代。这一称号相对咱们国内的 80 后 90 后似乎更加尖锐,更加直接。套用过来,我们在现在的祖国就是垮掉的一代。 现在的首都,在 70 万的安保中一群 50 、 60 年代的精英们在开会。他们关注现今中国的很多焦点问题,其中有现实的、有空洞的、也有荒谬的,但大部分只是关注而已。举举手、盖盖章、顺便在镜头前 showshow 。我想应该没有具体的提案指向上面的年龄段问题,因为它太抽象了。但是我相信会场外面很多年轻人关注这个问题。他们不仅在网路上罗列种种区别,应该也会常常想一想造成重大区别的原因。 说起 80 后的负债,主要是房贷。因为工资还不高,更因为房子太贵。房价疯涨,专家说有两个原因很关键:一个是 94 年后的分税制间接造成地方政府的圈地财政,致使土地价格飙升;另外一个投机炒房的人太多,金融危机加剧生产资金向投机领域的流动。我不懂经济学,但是简单的向后看看,最近十年在制定、执行圈地财政政策的政府机构中说上话的是 50 、 60 后;最近十年有钱投资、投机的人中也是这两个年代的人占据统治地位。他们有车有房有股票有存款,他们在 23 倍贫富差距的那一头,我们负债的在这一头。 我们被他们批评为 80 、 90 后、垮掉的一代,那我们该如何评价他们呢? 科学网上很多教授、学者关注中国的学术环境。很多回国牛人也上书建言改革咱们可爱的教育事业。读了很多老师们的博客,看了很多教授的评论,感觉正直、宽容的教授在科学网上随处可见。他们精深的学术背景、自由的学术言论时常让我觉得中国学术界还有希望。可是,再仔细想想,这是真的么?遍数各个 985 大学中活跃在学术一线的教授,基本都属于 60 年代。他们正是目前学术界的支撑者和话语者。他们正是目前学术环境的游戏主力、是规则制定人和成果享受者。在一个不严格的公式中,他们 = 中国学术界目前的学术环境。【有趣的是,他们很多也是这个网站中知名的博主。】本科时候、他们教会我们不断抄写、狂补资料应付教学评估;研究生时候,他们自己赚钱的同时指点我们博采众长,让论文顺利过关;好不容易博士了,他们传输给你的理念里竟然是 SCI 第一,能忽悠到钱的 PPT 第二。老一辈科学家为我们造了两弹一星,他们让我们 follow 了美国的纳米时代。很多人说咱们的学术环境不好, 那些 50 、 60 年的科学家们,在批评学术浮躁的同时,他们自己应该负什么样的责任呢? 回头看看上面的问号,自己都觉得比较偏激。现实情况复杂得超出我的思考能力。就买房而言, 50 、 60 年代的人大部分只是有房而已,投机的似乎在我的周围不多。可怜的学术环境也是一样,在我周围有良心,认真做事的教授比比皆是。很多情况,他们似乎也是迫不得已。如果真是这样,他们这一辈的心里估计也在抱怨着更为年长的一代吧。 用历史的眼光看,咱们国家在转型期,至于从什么转向什么,咱们不知道。 50 、 60 年代的人也许知道,但不敢说。在转型的社会里面,众多的社会问题肯定不能一概而论的归咎于某个具体年代出生的人。但是再次直面类似 80 后、垮掉的一代等言论的时候,我很想说邪恶的一代请不要随意批评!
个人分类: 感悟|3319 次阅读|2 个评论
一次座谈会:“少侠”们的出路?
jianxu 2010-2-6 12:40
春节来临之前,实验室领导安排了一次青年学术骨干座谈会。与室里工作的青年科学家和 Fresh PhD (70后和80后们)进行了交流。大家就年轻人应该如何成长交换了意见。讨论比较多的一个话题便是 科学研究应该如何选题? 其实,不论是新人( junior ),还是老人( senior ),对于科学家这个职业来说,这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所要研究的题目永远是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但在这种场合下,说得意思大概是 选题决定成败 。 座谈时,有人提到了我过去的一篇博文 少侠 立足 江湖 的两种模式与选择 ,为自己选择哪一种模式感到困惑和不决?也有人认为我们的仪器设备还不够先进。对此,以前也曾经在 我们用先进的仪器设备都做了些什么? 那篇博文中涉及到这个话题。 一个单位的领导人能够关注年轻人的成长,说明他们是有历史责任感和远见卓识的。然而,一个学术单位的发达能否长盛不衰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这个问题颇为值得思考,也很有意思。其实,这种发达与辉煌的演变很可能像是足(篮)球赛。一代球星可以让一个球队辉煌个十多年。正是那:十年尤文图斯,十年 AC 米兰;乔丹的退役,带来的便是芝加哥公牛的暗淡。此一时,彼一时。其关键在于谁能够拥有顶尖级的人才。而顶尖级人才的来源无非是两条路:一是重金购买大牌。这条路成本高(这说的不仅仅是花的银子,也包含了对打破原有资源配置平衡带来的动荡);二是慧眼识金,购买潜力股,将一些有潜质的好苗子培养成为真正独立、有竞争力的腕儿。这条路成本低,周期长,难点在于能否看得准。其玩法只能是选一批苗子,靠自然选择,优胜劣汰。而不是养一批啃老族。 我想对少侠们说得是,除了关注学术上的选题之外,对学术界游戏规则和生存法则的了解也是不容忽视的。那种理想主义、完全按照个人兴趣、独往独来的科学研究是幼稚、不切实际的。路途十分艰难,不好走的。对于这一点,其实在科学发达的西方国家也十分关注这方面的教育。在此,友情推荐三本书供参考。当然,这些书中的观点完全是在西方国家的体制和文化下的产物,与中国的国情有很大不同。当下只能是参考,而不能全然照搬,否则还是要吃亏的。 1 )《有了博士学位还不够科海沉浮指南》 2 )《谁想成为科学家?》 3 )《规则与潜规则:学术界的生存智慧》 相关链接: 少侠 立足 江湖 的两种模式与选择 我们用先进的仪器设备都做了些什么? 剑桥的学术评价准则及我们的差距 海归 是否需要入乡随俗? (图片来自网络)
个人分类: 科研感悟|8989 次阅读|6 个评论
Kenny,加油!
xiaoding 2009-12-7 17:49
Kenny 一腔热血,为帮助国内年轻学者普及管理学的科学研究方法,开博搭建讨论平台,可却时常为了回应那些无法理解他的人,而被搞得疲惫不堪,有时也会对国内的学术道德、学术环境发点牢骚。不想让他灰心,一定要支持他一下,跟帖为他鼓鼓劲。 Kenny ,我一直为你的执着和不懈努力而感动。 「方法班」的成效是毋庸质疑的,你应该能看到国内管理学研究方法的规范性已有很大的进步,我所在的营销学领域进步之快是令人赞叹的,尽管我们还很落后。另外,虽然国内学界存在很多问题,但仍有很多有良知的学者在坚守着大学之理念,努力做好本分,你并非是孤军奋战。很希望你能来我们这里(小丁菜园 http://www.xdwu.com/ )看看并给以指导,年轻的研究者们太需要你这样的老师了。别把时间浪费在那些无谓的争论上,影响下一代比改变这一代会更有效率吧。小丁菜园欢迎你! http://bbs.chinahrd.net/space/viewspacepost.aspx?postid=17901spaceid=2477
个人分类: 研究|3805 次阅读|0 个评论
强化科学道德建设 促进学术环境净化
kejidaobao 2009-11-19 16:35
本刊记者 陈广仁,苏青 (本文将发表在 2009 年第 22 期《科技导报》学术聚焦栏目) 主题为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的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于 2009 年 9 月 8 ~ 10 日在重庆召开 ,其中科学道德建设论坛探讨了科学道德和诚信体系建设等问题。 1 科学道德问题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指出,科学共同体成员肩负着科学道德建设的重要责任与使命。但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造假现象时有发生,一些高等学校的校长也曝出学术不端丑闻,严重损害了科学共同体的社会声望。 美国科学促进会科学自由、责任与法律项目主任 Mark Frankel 认为,名符其实的科学家的品质包括想象力、创造力、智力及广博知识,而责任感居首位。科学共同体作为一种制度、一个机构具有集体责任感,科学自由、责任、法律对其具有首要意义。科学家有时不一定都能完美执行科学道德规范,这不是某些国家或地区的个别问题,而是世界各地都存在的现象。美国的法律系统较为完善,对很多不同类型的失范、失德行为有非常明确的惩罚和惩戒措施,科学家触犯法律虽不经常发生,但并不少见。科研丑闻和违规会影响社会公众对科学家和科学界的信心。 美国健康与人类服务部教育与诚信部分部主任 John Galland 坦承,科学家每天都在面对考验,其中有大的、根本性的道德范畴问题,例如活体实验、干细胞实验等。市场经济对科研人员有普遍影响,出于商业目的、资金赞助、科研竞争、科研任务等篡改、伪造、捏造实验数据问题与诚实之间始终是两难选择。 重庆医科大学校长雷寒表示,随科学技术向高、精、尖迅猛发展,科技问题愈加复杂,外行难以理解和把握,同行也难以立刻评判一些重大原创性成果的真假和影响。而除科研道德外,技术推广、产品广告、科技宣传等很多临界活动的道德规范仍属空白,应明确界定并加强管理。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杜祥琬表示,中国科技界目前出现诸多道德、学风和管理问题,加强科学道德建设是科技界的一项基本建设、紧迫任务、长期战略。 2 科学道德形象 韩启德提出,探求规律、捍卫真理、改造自然、造福人类是永恒的价值追求,也是科学家毕生追求的光荣与梦想。千百年来,科学以博大精深的文化和穿越时空的奥秘吸引着众多领域的科学家孜孜以求地开展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在长期的科学活动中,科学家上下求索,百折不挠,赋予了科学更为丰富的精神内涵。科学共同体伴随科学的社会认同而被认可,其能否进一步赢得社会和公众的信赖、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绽放灿烂的真理之光,由其自身价值决定。科学共同体汇聚了社会精英,理应承担起比大众更多的社会责任。 杜祥琬补充,科技繁荣需要很多物质条件,也绝对需要科学精神、科学道德这一灵魂的支撑。科学的价值和使命在于追求真理、造福人类,这既是科学道德的真谛,也引出了科学理性、实证精神。理性精神要求科技工作者以有利社会为原则,实证精神要求科学研究以唯真求实为原则。 韩启德认为,科学共同体的科学道德责任主要体现在: ① 开展学术评价。科学共同体要本着客观公正的态度,实事求是地承认他人贡献,真诚坦荡地尊重竞争者的努力,科学理智地进行学术争论,勇敢直率地承认科研错误和失误,主动明智地回避利益冲突; ② 实现自我净化。科学共同体应不断优化科研评价标准、道德准则、行为方式,检验、批判、监督科研活动和科研成果,强化自我纠错、自我净化机制,有效克服偏见、失误、错误,建立科学合理、公正透明、恰当有效的科研不端行为甄别、投诉、调查、处理制度,促使科技工作者从科学、社会、伦理、法律层面规范科研行为; ③ 发挥导向作用。科学共同体应团结、引领科学家不断探索人类未知奥秘,倡导开展负责任的科学研究,抵制一切违反科学道德与科研伦理的行为,反对利用科研活动及成果谋取不正当利益,避免、防止科学技术的不当使用。 Mark Frankel 主张,科学共同体承担着内部、外部两种类型的责任,内部责任要求在科研中遵守相应学科内部标准和行为规范,尽力促进科技进步;外部责任要求科学家保证道德的完整性、行为的规范性、科学的纯洁性、工作的高质量,肩负起社会责任。他还强调,科学家须遵守科学共同体设立的集体规范、科学家设定的个人规范两类不同规范。科学家个人规范要求为其科研活动及成果负起全权责任,保证科研过程的诚实性和纯洁性、科研成果的高质量和高效益,在知识、技术层面上保证个人成果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科学共同体集体规范要求科学家个人道德纯洁完美,行业及职业道德完备,承担科学共同体的责任及义务,维护科学共同体的社会形象,了解其科研工作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理智从事科学活动,自觉肩负社会责任。 3 科学道德挑战 中国工程院院士秦伯益指出,从古至今都存在好奇心驱动下从事科研、不求回报的科学家,但在现代这类科学家在整个科研人员中仅占少数。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期间强调为国家贡献、为人民服务,中国科研人员在这种责任意识、奉献精神的驱动下做出了巨大的科学贡献。随着市场经济逐步介入科技活动,科技成果逐步商品化,加上中国目前正处于社会大转型时期,道德教育、市场规范、法制建设、评估体系均显不足,这是当前科技道德下滑、科研行为失范的社会大背景。但是,科技成果商品化并不表示科技工作者的人格也必须商品化,不弄虚作假、诚实守信、耐得住寂寞仍应是科技人员的重要品质。 韩启德强调, 21 世纪以来,随经济全球化加速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研究与社会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呈现出职业化、社会化的发展趋势,科学已不再纯粹。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科技专家受到各种各样的利益诱惑,科学研究追求创造的理念逐步衰退。科学技术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但科研新成果与新理念对人类社会长期形成的伦理道德底线提出了严峻挑战。科学共同体应清醒认识到,在探讨科技造福人类时,不能忽视科学道德的关键作用。科学共同体应严格恪守和忠实奉行求真务实的精神,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推进科学道德诚信体系建设。 杜祥琬认为,现代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科学技术的经济效益越来越明显,但客观存在的利益诱惑并没有改变科学的真谛,更不能成为学术浮躁的借口。科技工作者应坚守科学规范这一底线,并追求更高的境界。 重庆市科协主席祝家麟认为,科学道德与个人修养、社会风气、社会环境、管理制度等相关。近年凸现的科学道德衰退现象与社会诚信下滑趋势基本一致,表明这是社会问题。而科学活动越来越受经济利益等影响,科研评价中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内容、找外行走过场等不科学因素刺激了学术浮躁。应准确界定科学道德问题及其社会后果、法律责任,通过制度设计保护仗义执言,维护科学界的纯洁公正。 Mark Frankel 表示,随着产 - 学 - 研模式的推广,科学与社会、经济、政治等联系益发紧密,政府、工业、机构合作中更注重科研的实际私利,冲淡了社会公利,这是一个国际性问题,需通过国际合作共同探讨解决。 4 科研不端行为 杜祥琬指出,中国目前处于现代化中途,在科学技术快速进步、杰出人才茁壮成长的同时,科技界的建设也带有基础规模大、核心竞争力差、原始创新少等特征。在一些不正之风侵蚀下,科学共同体出现了诸多问题:论著造假、抄袭、剽窃;拉关系、争夺项目及经费;友情评审;伪造学历、论文引用证明; 通过 运作、包装、利诱报奖;成果材料言过其实、捆绑包装别人或集体的成果;多头兼职而不尽责;以权威姿态对不了解的领域或问题发表言论;项目评审、成果鉴定、奖励评审中倾向相关利益者;集体作假应付评估、检查;科技管理权利化、利益化;违规干预评审、评价、增选;以钻营代替钻研、以权术代替学术等。中国工程院科技人才成长规律研究表明,目前影响高水平人才成长的主要因素为:忙于拉关系、应付评估、检查、会议等事务;官本位导向,当官成为时尚。这些问题的蔓延严重威胁着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提示,中国为发展中国家,科研活动仍处量的积累阶段,科研水平、学术风气还难尽如人意,低层次重复、抄袭剽窃、实验造假、张冠李戴、夸大其词、瞒天过海等典型学术不端行为屡见不鲜。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乐表示,应改善量化管理模式、优化同行评审制度,使科研工作沿正确目标迈进。重视研究生、青年科学工作者的科学道德教育,帮助其通晓科学实验、数据处理、论文引用、成果发表等科研规范,培养专业兴趣、坚强毅力、奋斗精神,促进其端正科学态度、树立远大理想,引导其为学科进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家富强做出更大贡献,从根本上防止科研不端行为。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乃彦补充,在青年学生科学道德培养、科研规范训练中,教师居主导地位,应发挥榜样作用。通过营造学风端正、环境宽松的科研气氛,促进青年科研人员健康成长,使其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的栋梁。 5 科学道德建设现状 韩启德提出,科学共同体的产生和发展,是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中国科技快速发展的同时,科学共同体建设未能及时跟进,科技工作者的道德素质未获全面提升,科学道德规范尚在酝酿之中,科学道德教育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科技部科研诚信建设办公室副主任陈家昌指出,近年科技部、教育部 、中国科协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等 机构研究制定了科研规范、诚信指南、科研违规处理办法。 2008 年 7 月 1 日 实施的《科技进步法》强化了科技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法律义务,明确了科研项目、 科技发明、科技建议、成果申报、成果鉴定等活动的规范,以及剽窃、篡改、假冒等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 。 打击科研不端行为已开始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 Mark Frankel 提示,应进一步出台符合时代要求的法律法规,从实际着手减少科学界失当行为及丑闻发生的频率。但只重视科学道德失当和失范行为的鉴定方法、惩处手段无法取得真正成果,还应确立战略性的理念和规划,从源头抓起。科学家有责任教育科研后备人员遵守科研行为规范,重视培养年轻研究人员的社会责任感、道德规范意识。 John Galland 表明,需研究科学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及现存问题,明确界定学术失当行为,建立健全教育培训的系统及渠道,帮助科研人员掌握成果发表、同行评议、论著引用等规范,培育其创新、想象、操作、领导、管理、合作、沟通等能力,树立遵循法律法规政策、健康安全规定等科学自律性。 Mark Frankel 主张,科学家道德素养的提升应出于其内心需求或渴望,而不是外部法律强迫或造成一种威慑。从大层面看,科学共同体的规范是科学家个人对自己行为的一种要求,科学共同体应提出制度性、系统性的道德行为规范,促进各成员按照正确方向和道路前进,避免形成过错、触犯法律。因无论怎样出台法律都不可能尽善尽美,超越法律设定的框架,建立、明确道德规范益发重要和迫切。 6 强化科学道德建设的举措 韩启德指出,中国科协坚持以弘扬科学精神、维护科学尊严为己任,以形成尊重科学、诚实守信的良好科学风尚为目标,通过开展中国科协会员日活动、向全国科技工作者发出倡议、制定出台《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与国外科学共同体建立有效的沟通交流机制等措施,推动科学共同体道德建设。 陈家昌补充,科技部正在搭建国家科技计划信息管理平台,通过建立专家库、项目库,完善项目申报、立项、实施、评价及信息公开等工作。着手制定科研不端行为的举报受理、调查核实、处理监督等规范性文件,通过建设中国科技诚信网,传播科技诚信方面的法律法规、案例、文件、经验。 杜祥琬强调,科技界出现的问题需依靠科技界自己来解决,国家制度层面的缺陷需依靠国家有关方面进行完善,科研人员诚信需依靠个人自律及制度约束。为此,应构建教育、制度、监督、法治相结合的科技诚信工作体系: ① 各级教育 要加强诚实、守信、敬业等自律教育,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价值观; ② 建立独立超脱、公开透明、健康运行的学术不端行为调查机构; ③ 改进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管理制度; ④ 改革科研评审、考核评价、评估奖励制度,纠正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 ⑤ 建立单位、个人科技诚信档案; ⑥ 制定、完善、普及科研行为规范; ⑦ 完善院士制度; ⑧ 科技机构应有效监督制度的执行,政府部门应建立对科研机构、管理机构的有效监督办法; ⑨ 加大防范、查处、处罚不端行为的力度; ⑩ 对违反知识产权法、著作权法、文件造假及其它违法行为,依法追究其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 陈家昌认为,科研诚信建设包括约束政府干预学术自由的行为、健全组织管理制度、发挥科学共同体作用 3 方面。政府部门、基金管理机构应建立良好的科研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学术共同体揭露、谴责不端行为的作用,通过政策制约、行政处罚、法律规章裁决等惩处科研不端行为。 Mark Frankel 提出,科学共同体相关组织等应出台明确细致、系统化、书面化、网络化、易理解的行为准则规范,采取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各式各样、种类繁多的方式方法,持续、系统地维持道德建设。 秦伯益强调,科技工作者既应自律也要他律,对学风要标本皆治。自律不是自发、自在、自私、天性的,而是后天教育对他律认同的结果,须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以落实他律。通过制订科研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切实处理违规行为、完善科技立法、改进科技评估体系和奖惩办法,建立合理的社会契约,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标本兼治是科研道德建设的唯一途径。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佳洱补充,培养自觉性及自律性、惩处不端行为非常重要,但遵循科学活动规律,优化项目申报、科研评审、机构评估、人员考核、成果管理等程序,减少对科研活动的干扰,营造宽松的科研环境,凝聚科学家的精力和智慧更为关键。 韩启德强调,欲强国,贵在创新;欲创新,贵在兴科学道德。要广泛开展科学道德教育,使学生树立崇高的科学理念,养成良好的科研道德操守。要加强科学不端行为防治措施,坚持教育与惩治相结合。科学共同体成员应始终保持探索激情,增强创新意识,传播科学思想,维护科学形象,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谱写出科学家无愧于时代的华彩乐章。
个人分类: 栏目:学术聚焦|1962 次阅读|0 个评论
2009年国际学术环境前十名科研机构
xupeiyang 2009-11-5 09:18
详细信息请见以下网站 : http://www.the-scientist.com/fragments/bptw/2009/academia/bptw-academia-top.jsp#top10 Best Places to Work 2009: Academia - Top 10 International Academic Institutions Rank Institution No. of Full-Time Life Science Researchers Federal and European Union Funding (in millions USD) 5 Papers Published in the Life Sciences 2,3 Citations per Paper 2,3 1 Max Planck Institute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 and Genetics, Dresden, Germany 400 28 19 ($28) 21819 21,819 28.43 2 The 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 Rehovot, Israel 106 16 $16 USD 4553 4,553 29.76 3 University of Bristol, UK 126 168 103 ($168) 10549 10,549 17.28 4 University of Groningen, The Netherlands 682 450 304 ($450) 12406 12,406 15.21 5 Dalhousie University, Halifax, Canada 500 77 79 CAD ($77) 6101 6,101 15.13 6 Dundee University, UK 760 78 48 ($78) 5946 5,946 25.09 7 Cambridge University, UK 788 88 54 ($88) 17610 17,610 25.43 8 Ghent University, Belgium 1480 1,480 449 301 ($449) 13037 13,037 13.37 9 Murdoch Childrens Research Institute, Melbourne, Australia 402 16 18 AUS ($16) 470 10.12 10 University of Toronto, Canada 2000 2,000 204 210 CAD ($204) 34113 34,113 19.35 1. Most recent fiscal year data available for funding of life science research. 2. From ISI Web of Knowledge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 which covers the period Jan 1, 1999 to June 30, 2009 3. Includes papers in Agricultural Sciences, Biology/Biochemistry, Clinical Medicine, Environment/Ecology, Immunology, Microbiology, Molecular Biology/Genetics, Neuroscience/Behavior, Pharmacology/Toxicology, and Plant Animal Science. 4. Only researchers who received federal funding for life sciences were counted. 5. Conversion current as of October 14, 2009. 6. Data represent all Mayo Clinic locations. 1 德国马普分子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 and Genetics) 2 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The 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 3 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University of Bristol) 4 荷兰格罗宁根大学(University of Groningen) 5 加拿大达尔豪斯大学(Dalhousie University) 6 英国敦提大学(Dundee University) 7 英国剑桥大学(Cambridge University) 8 比利时根特大学(Ghent University) 9 澳大利亚默多克儿童研究院(Murdoch Childrens Research Institute) 10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University of Toron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