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实习生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实习生

相关日志

“瞧,我在NASA工作!”德里克·詹姆斯·罗素的故事
热度 1 jiangxun 2018-7-28 09:25
作者:蒋迅 7月26日是美国的国家实习生日(National Intern Day)。特选一篇实习生的故事发表。 德里克·罗素 (Derek James Russell) 德里克是一位公交车司机的儿子。他的父亲在旧金山湾区的一条30公里的路线上开了30年公交车。德里克出生在旧金山东南边的海沃德(Hayward)市。从小他就是一个特殊教育学生,就是说,他由於某种原因需要学校给他提供特殊的学习条件。由於他弱小内向,他在学校里经常成为了被同学欺负的对象。就因为这个,他妈妈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给他转了三次学校。“我从小学习不好小又老实,欺负人的那些同学把老实当作好欺负。” 但是当他进入青春期后,他整个变了个人。他开始思考自己的将来。“我要证明给自己和他人,我可以学习好,我可以成功”,他说。那他当时落后到什么程度呢?别的同学在学七年级的课程,而他还在学二年级的课程。真不知道美国学校是怎么让他一步一步升级的。他的同学都在嘲笑他。他也一直自暴自弃很多年了。没人觉得他可救。但他自己开窍了。他要学出个样子来。他从此学习依法不可收拾:每天学到半夜,上全世界最大的课外补习学校“公文式”(Kumon)补习数学和阅读。我们中国人一般对这个补习学校看不上,说它是苦蒙。其实这个学校对於像德里克这样的学生还是有帮助的。它的创始人是一位日本人,就是因为自己的儿子数学学得太差,於是自己开发出一套给儿子的教材,成绩显著。我一直坚持,一个学校能存在就一定有它的价值。德里克印证了我的这个观点。逐渐地,他的老师都注意到了他的变化,他的学习成绩也逐渐好了起来,他也给大家留下了新的印象。 来源: Linkedin 2013年他从加州第一所半私立性质的特许学校“领袖高中”(Leadership High School)毕业,然后进入了位於海沃德市的查伯特社区学院(Chabot Community College)。在那里,他修了数学和科学课程。当他发现NASA有一个专门为社区学院设立的一项奖学金( Stem Synthesis Community College Internship Program )时,他立即递交了申请。这是NASA艾姆斯研究中心的一个项目,以前是与南湾的迪安萨学院(De Anza College)及山麓学院(Foothill College)合作,现在已经扩大到所有的社区学院。 从社区学院招收实习生就意味着常规四年制大学生不能得到这个机会。这样的“歧视”是有其正面意义的。有些人特别努力,但需要帮助一把。他们在得到这样的机会后很可能会一展才华,成为优秀人才。我以前介绍过一位 越南船民在美国成功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陈惠(Huy Tran)女士就是通过迪安萨学院和NASA的这项计划进入到艾姆斯研究中心的。现在她已经是那里航空学研究部的主任。还有一位 “好奇号”登陆首席施特尔茨纳 属於浪子回头的那种。当一个叛逆青年终於要读书了,那么社区学院就是他走向辉煌的起点。 我看了NASA的这个招生计划要求,很简单: 必须在社区学院注册读书; 必须是美国公民; 必须是理工科 (STEM); 必须自备计算机。 你需要填一个申请表,交一个非官方的成绩单再写一封申请信。美国就是这样,只要你想学习,想努力,那么就有许多这样那样的机会在等着你。特别是作为一名非裔,德里克要求上进,他应该得到社会的帮助。他得到了这样一个名额。作为一名2016年社区学院奖学金的获奖者,他正在学习建造和遥控一个敏感器驱动的机器人。 德里克仍然在查伯特社区学院学习。但是社区学院只有两年。他的目标是转到加州大学的一所分校或者一个私立大学去,并学习电子工程或计算机科学。大学毕业后,他还要读研究生。德里克说他还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方向和计划。但将来去NASA或者Google也是有可能的。“NASA在我的个人成长经历里起了巨大的作用,因为它给了我所需要的自尊,我不能自我放弃,我要达到我的目标。” 如果你有兴趣申请,请到 这里 来查详情。 这是笔者【NASA人的故事】系列中的一篇。请到 这里 继续阅读 资料来源: NASA
个人分类: 航天人|11341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转发:博物馆招募实习生
candyshan 2018-3-5 11:32
现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水生生物博物馆因项目需要,特招募在读本科实习生若干。实习前培训一周,培训合格后正式开始实习。实习期暂定四个月( 2018年3到6 月),结束后根据项目需要再议。签订实习协议,购买人身保险。实习结束后可出实习报告。 招募条件:生物、化学、资源环境类等相关专业本科生。实习时间:要求每周可以工作2-3天。实习地点:武汉市武昌区东湖南路 7 号中科院水生所 水生生物博物馆。实习内容:鱼类标本分类整理、新型标本保存液研发。每月会按规定发放一定的实习补助。 请有意者联系: 王老师( Phone: +86-27-68780985 (O); +86-15549459057(M); Email:hswang@ihb.ac.cn ) 王老师( Phone: +86-27-68780985 (O); +86-13659802694(M); Email:wangxi@ihb.ac.cn ) 期待你的加入! (本启事长期有效) 水生生物博物馆 2018-3-2
个人分类: 博物馆|110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刺死辱母者
ericmapes 2017-3-29 09:27
刺死辱母者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王瑞锋 南方周末实习生 李倩 发自:山东冠县 最后更新:2017-03-2409:29:18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3659 标签 刺死 侮辱 高利贷 山东源大工贸有限公司办公楼(右),于欢及其母亲曾在这里被催款团伙控制、侮辱,最后酿出了血案。 (南方周末记者王瑞锋/图) (本文首发于2017年3月23日《南方周末》) 多名现场人员证实,民警进入接待室后说“要账可以,但是不能动手打人”,随即离开。被告人欲离开但被阻止,摸出了一把刀…… 法院认为,虽然当时被告人的人身自由受限,也遭到侮辱,但对方未有人使用工具,在派出所已出警的情况下,不存在防卫的紧迫性。 辱骂、抽耳光、鞋子捂嘴,在11名催债人长达一小时的凌辱之后,杜志浩脱下裤子,用极端手段污辱苏银霞——当着苏银霞儿子于欢的面。 匆匆赶来的民警未能阻止这场羞辱。情急之中,22岁的于欢摸出一把水果刀乱刺,致4人受伤。被刺中的杜志浩自行驾车就医,却因失血过多休克死亡。 血案发生于2016年4月14日,因暴力催债引起。女企业家苏银霞曾向地产公司老板吴学占借款135万元,月息10%。在支付本息184万和一套价值70万的房产后,仍无法还清欠款。 近4个月后,吴学占因涉黑被聊城警方控制。杜志浩是吴学占涉黑组织成员之一,被刺前涉嫌曾驾车撞死一名14岁女学生并逃逸。 2017年2月17日,山东省聊城市中级法院一审以故意伤害罪判处于欢无期徒刑。 还不清的高利贷 山东源大工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源大工贸”)职工刘晓兰看到三辆没有车牌的轿车进入工厂,是在2016年4月14日下午4时许。她预感不妙。 他们一行约十人,拉来了烧烤架、木炭、肉串、零食和啤酒,将烧烤架支在公司办公楼门口,若无其事地烤串饮酒。 堵门,是这伙人催债的方式之一。此前,他们曾拉来砖头、木柴和大锅,在公司内垒砌炉灶烧水喝。“在当地只有出殡才这样烧水。”刘晓兰说。 位于冠县工业园内的源大工贸,2009年由苏银霞创办,主要生产汽车刹车片。因公司资金困难,2014年7月和2015年11月,苏银霞两次分别向吴学占借款100万元和35万元,约定月利息10%。 苏银霞提供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6年4月,她共还款184万元,并将一套140平米价值70万的房子抵债。“还剩最后17万欠款,公司实在还不起了。”于欢的姑姑于秀荣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于欢的上诉代理人、河北十力律师事务所律师殷清利表示,10%的月息已超出国家规定的合法年息36%上限;吴学占从苏银霞手里获取的绝大部分本息,属于严重的非法所得。 工商资料显示,2012年吴学占成立冠县泰和房地产开发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网上流传的一封举报信显示,吴学占以房地产公司名义高息揽储,招揽社会闲杂人员从事高利贷和讨债业务。 在山东冠县,不少企业热衷于向吴学占借款。一位企业负责人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现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为了资金周转,部分企业宁愿铤而走险,互相担保向吴学占借高利贷。 一旦企业无法还清高额本息,将面临暴力催债。“工业园有几家企业还不上钱,被卡车堵门,我也被恐吓过。”园区内一位企业负责人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案发后不久,冠县工业园区22家企业联合凑钱,给源大工贸送来十多万捐款,帮助苏银霞打官司。“捐钱是因为同情她的遭遇。”上述企业负责人说。 2016年4月13日,苏银霞到已抵押的房子里拿东西。据她提供的情况说明,在房间里,吴学占让手下拉屎,并将苏银霞按进马桶里,要求还钱。 南方周末记者获取的通话记录显示,当日下午,苏银霞四次拨打110和市长热线。随后,她将自己的恐惧和绝望,哭着告诉了职工刘晓兰。 民警过来了解完情况,准备离开时,苏银霞试图跟着警察一起离开,被吴学占拦住。多名源大工贸员工证实,工厂多次被卡车堵门,不让员工进出。 “只有死路一条” 第二天,2016年4月14日,催债手段升级。 苏银霞和儿子于欢被限制在公司财务室,由四五人看守,不允许出门。“在他娘俩面前,他们用手机播放黄色录像,把声音开到最大,说的话都没法听。”于秀荣说。 当晚8点多,催债人员杜志浩驾驶一辆迈腾车进入源大工贸,将苏银霞母子带到公司接待室。接待室内有两张黑色单人沙发和一张双人沙发,苏氏母子分别坐在单人沙发上,职工刘晓兰坐在苏银霞对面。11名催债人员把三人围住。 刘晓兰说,杜志浩一直用各种难听的脏话辱骂苏银霞,“什么话难听他骂什么,没有钱你去卖,一次一百,我给你八十。学着唤狗的样子喊小孩,让孩子喊他爹。” 其间,杜志浩脱下于欢的鞋子,捂在苏银霞的嘴上。刘晓兰看到母子两人瑟瑟发抖,于欢试图反抗,被杜志浩抽了一耳光。杜志浩还故意将烟灰弹在苏银霞的胸口。 让刘晓兰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杜志浩脱下裤子,一只脚踩在沙发上,用极端手段污辱苏银霞。刘晓兰看到,被按在旁边的于欢咬牙切齿,几近崩溃。 接待室的侧面是一面透明玻璃墙,在外面的一名工人看到这一幕,赶紧找于秀荣让她报警。当晚,于秀荣老伴的电话一直拨不出去,他走出去几百米,才打通了110。 22时13分(监控显示),一辆警车抵达源大工贸,民警下车进入办公楼。 于秀荣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一名催债人员拦住她,“他问是你报的警不,接着抢走了我的手机,翻通话记录没查到报警记录,就把我的手机摔了,然后把我踹倒在地。” 判决书显示,多名现场人员证实,民警进入接待室后,说了一句“要账可以,但是不能动手打人”,随即离开。 4分钟后,22时17分许(监控显示),部分人员送民警走出办公楼,有人回去。 看到三名民警要走,于秀荣拉住一名女警,并试图拦住警车。“警察这时候走了,他娘俩只有死路一条。我站在车前说,他娘俩要死了咋办,你们要走就把我轧死。”于秀荣回忆说。 而警方的说法是,他们询问情况后到院内进一步了解情况。 这期间,接待室内发生骚动。刘晓兰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看到警察离开,情绪激动的于欢站起来往外冲,被杜志浩等人拦了下来。混乱中,于欢从接待室的桌子上摸出一把刀乱捅,杜志浩、严建军、程学贺、郭彦刚四人被捅伤。 又过了4分钟,22时21分许(监控显示),于秀荣看到有人从接待室跑出来。她和民警一起返回办公楼。 “不存在防卫的紧迫性” 紧接着,第二辆警车赶到源大工贸,警察让于欢交出刀子,并把他带到派出所。于秀荣说,那是一把水果刀,加刀把十几厘米长,平时放在接待室的桌子上用来切水果。 在办公楼门口,于秀荣迎面看到,杜志浩捂着肚子走出来,“他还说了句,这小子玩真的来。我的迈腾呢?”其他人也陆续走出办公楼,开车离开。 杜志浩等人受伤后,自己开车去了冠县人民医院。于秀荣的老伴说,事发后他曾去医院打听,杜志浩因琐事还在医院门口跟人发生争执。 尸检报告显示,杜志浩因失血性休克死亡。另外有两人重伤,一人轻伤。 2016年12月15日,聊城市中级法院开庭审理于欢故意伤害一案。庭审中的争议点在于,是故意杀人还是故意伤害,以及是否构成正当防卫。 杜志浩的家属提出,于欢构成故意杀人罪,应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并索赔830余万元。于欢的辩护律师则提出,于欢有正当防卫情节,系防卫过当,要求从轻处罚。 法院经审理认为,于欢面对众多讨债人长时间纠缠,不能正确处理冲突,持尖刀捅刺多人,构成故意伤害罪;鉴于被害人存在过错,且于欢能如实供述,对其判处无期徒刑。 为何不认定正当防卫,法院的解释是,虽然当时于欢人身自由受到限制,也遭到对方侮辱和辱骂,但对方未有人使用工具,在派出所已经出警的情况下,被告人于欢及其母亲的生命健康权被侵犯的危险性较小,“不存在防卫的紧迫性”。 目前,于欢已提出上诉。他的上诉代理人殷清利仍继续主张,在遭遇涉黑团伙令人发指的侮辱、警察出警后人身自由仍然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于欢的被迫还击至少属于防卫过当。他还认为,于欢听从民警要求交出刀具并归案、在讯问中如实供述等行为,应当认定为自首。 “他要坐监狱也就不会死了” 在冠县工业园内,与源大工贸邻近的一家企业老板说,事发不久,他曾被警方喊去了解情况,“第二天吴学占就给我打电话,问我在公安局说了啥”。 警方对吴学占涉黑团伙介入调查。苏银霞则另因一起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也被警察带走。 聊城市公安局东昌府分局张贴在源大工贸门口的布告显示,受聊城市公安局指派,2016年8月3日,东昌府分局将冠县“吴学占黑恶势力团伙”摧毁,首犯吴学占已被抓获,迅速查清了吴学占等人部分违法犯罪事实。公安机关鼓励群众举报,并呼吁在逃人员主动投案。 聊城警方内部人士向南方周末记者证实,源大工贸一案是吴学占涉黑案件的一部分。 南方周末记者注意到,三名伤者中,严建军、程学贺提出附带民事诉讼。这两个被害人在于欢一审受审时已被“羁押于山东省聊城市看守所”。 死者杜志浩出生于冠县斜店乡南史村,因在家中排行老三,被人称为“杜三”。 南史村一名村民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杜三常年不在家,一直住在县城或东古城镇,给村民留下的唯一印象是,因琐事“揍他舅舅”。 杜志浩曾因一起交通肇事案被冠县东古城镇人所熟知。2015年9月30日,东古城镇一名14岁女学生被撞身亡,身首异处,肇事司机逃逸。 这名女学生的母亲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肇事当天杜的父母来给她送过东西。她后来收到了中间人给的28.5万元赔款,但自始至终没见过肇事者一面。“交警说抓不到人。我一个农民能怎么办呢?不然他得坐监狱,他要坐监狱也就不会死了。”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刘晓兰为化名)
个人分类: 社会热点时评|305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们招聘实习生——近距离接触国内知名科技期刊的机会来了!
sciencepress 2017-2-27 17:29
新的一年开始了,我社刊物不断壮大,业务加速发展,更多新目标、新计划提上日程。现招聘实习生2名,协助进行学术推广 ▼ :结合 Sciengine平台 建设,辅助进行期刊出版内容的学术推广和市场营销等。 :北京市东城区,科学出版社 : 北京地区高校学生,理工科专业背景优先 熟悉互联网及计算机使用 对科技期刊、出版行业感兴趣 有充足课余时间,每周至少实习2天,实习周期3个月以上 认真细致,有耐心,学习能力强,有团队合作意识 我们将适当付酬,并提供工作午餐。 有意者请尽快将个人简历发至邮箱: office@scichina.org 或电话联系孙女士: 010-64016350 《中国科学》杂志社官网: http://www.scichina.com/ 如果你希望了解最新的科技成果如何在学术期刊发表,或希望为自己积累更多实践经验,未来成为科技出版行业的一员,那么抓住机会,快快联系我们吧,你将近距离接触国内最专业的科技出版机构,切身体验学术历史底蕴与前沿科技交融 碰撞的魅力!
个人分类: 《中国科学》杂志社|3549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生去实习做的图
热度 1 jiangming800403 2016-9-26 21:47
水土保持区划和两区划分 一到公司就要独立完成项目,这不是实习生的节奏。 不过也锻炼人。 出去实习半年, 都知道水保要学什么了
个人分类: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2449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恐怖惊悚】【《术医鬼咒》全集】【TXT+EPUB】
lcj2212916 2016-2-16 12:40
我原本是一名普通的中医学生,在奶奶死的那几日,发生了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于是我开始相信鬼怪道佛,我选择继承爷爷的书籍,成为一名鬼术医生,我用笔记录下发生的一切,不为分享,只为警示。 《术医鬼咒》全集 作者:威灵仙 第001章坟头村 叮铃叮铃…… 手机突然响了起来,我拿起手机。 “笑笑,你奶奶没了,你尽快请假回来吧。”手机里传来爸爸的声音。 “怎么说没就没了。”我有些发蒙。 “嗯,昨天夜里睡觉的时候,老死了。” 说完,爸挂断了电话。 我愣愣的拿着手机,半天才反应过来。于是我赶紧在12306网站上订了回老家的火车票,又收拾了衣服,收拾着收拾着,眼泪掉了下来…… 我叫宋笑,今年二十三岁,金陵中医学院大五的实习生。据我爷爷说,接生婆把我接出来的时候,我是“嘿嘿嘿”的笑了三声的,接生婆吓的腿一哆嗦,坐倒在地上,从那以后就瘫痪了,我也就落了个名字,叫宋笑。 我的老家在齐鲁省藤原县石山镇的坟头村,其实它以前叫仙墓村,因为在村子东头,有一个巨大的墓地,像个小山头一样,传说那是仙人的墓,所以村子也叫仙墓村,不过村子实在太穷,又在山旮旯里,叫仙墓村连本村的傻子都觉得害臊的慌,大家伙便改了名字,叫坟头村。 据我爷爷讲,破四旧那会,村里的热血红卫兵们,曾响应**的号召,计划着要炸掉村子东头的那块大墓地,改造成百亩良田,计划的当天晚上,我爷爷从牛棚里钻出来,跑到民兵队长的家里,劝他不要动那块墓。我爷爷是个中医,但是成分不好,因为祖上是算命驱鬼的,所以被关进了牛棚,打成了三反派,整天戴着高帽子游行,平日里就在后山放牛。 当时民兵队长听了我爷爷的话,立马就来劲了,踹了我爷爷一脚,说我爷爷思想落后,宣扬封建迷信,牛鬼蛇神,明天要召开全村扩大会议,狠狠批斗。 我爷爷当时就说了一句,要保住性命你就别动手,否则谁也救不了你,说完就重新回牛棚面壁去了。 民兵队长叫李进,他是个热血红卫兵不假,但同时这个人也有些聪明,脑子够机灵,虽然不大相信爷爷的话,但是他听了进去,第二天他没有开大会批斗爷爷,而是和手下的民兵一起准备**,平墓地,开良田。 到了该埋**动手的时候李进耍了个心眼,说自己拉肚子,让其他八个队员先去炸,到时候奖励公分,平了墓地也把大家伙的功劳往乡里报。............ 下载地址: http://page92.ctfile.com/file/142965046
1103 次阅读|0 个评论
英国伦敦金融城整死美国密西根大学的德国实习生
热度 2 laserdai 2013-8-21 23:41
背景资料:1. 还是前几年的经济爆发阴影,很多大学生毕业后想去华尔街,伦敦金融城,金融交易所 ,银行等单位工作,因为这些单位都是美差,肥得 流油,那里简直是遍地都是奶和蜜。2. 2007年开始的金融危机首先就以投资银行的倒塌为开端,随后金融机构相继遭殃,很多银行机构借机大肆裁人,因此失业率很高,急于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压力更大,为了得到好职位,的确拼命工作,所以才出现下面的 情况。现在全世界新闻都在热吵。 美林投资银行伦敦分支的一名21岁实习生在浴室中死亡,死因还在调查中。 这名来自德国,美国密歇根大学的本科学生莫里兹(Moritz Erhardt)日前在伦敦公寓的浴室里被发现死亡。他的朋友透露,莫里兹是在上司的压力下两周之内有8次通宵工作,最长一次连续三天。这一事件引起媒体的广泛报道和有关银行的工作文化问题的评论。 莫里兹是金融专业的学生,即将在明年毕业。他是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所属的青年组织Junge Union的地区主席,还是地区网球冠军,除了德语还精通英语和法语,曾在KPMG、摩根斯坦利和德意志银行等五家公司实习。 美林投行国际交流部主管约翰·麦卡尔(John McIvor) 说,“所有的流言都是一样,但我们会等待最后的验尸结果再做回应”。他说,“我们所有人都很震惊并且对此事感到悲痛,他是一位受大家喜爱的人,也是公司重点培养的实习生。” “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给他的家人在这困难时刻送去关心和问候”,他说。 莫里兹的死因还在调查中。初步调查显示他患有癫痫。 一位在伦敦金融城投行工作多年的中国女士对记者说,她每天下午6点就让她带领的实习生回家,“多年前我实习的时候也常常熬通宵,但我每天还出去喝酒,然后再回来上班也没事”,她说。 一位刚刚开始在伦敦金融城里的花旗银行Citibank实习的马来西亚籍女生告诉记者,她每天晚上7点左右回家,早上9点上班,因为太累回家就睡觉。“但是我的同事担心我实习结束后是否能得到正式工作”,她说。 一位同期在美林投行实习的同事说,“莫里兹是公司的‘超级明星’,我们通常每天工作15个小时以上,而你会发现他一直在工作,没有人比他更勤奋。他是一个很亲切的人,大家都很喜欢他。” 一位资深人力资源顾问克里斯·罗依巴克(Chris Roebuck)表示,超时工作成为年青银行从业者中越来越严重的问题,“或许和个人雄心有关,也可能是目前就业环境的压力,人们都急切地希望得到工作机会。” 一家金融实习机构FinanceInterns的发言人说,“这种超时现象只在个别金融机构常见,但即使是这样目前的就业竞争之大也是从所未有的”,他说,“因为你一旦成为实习生,就希望这能发展为一份全职工作,这个动力使得你去做公司希望你做的一切。” 连续三天工作21小时 伦敦金融城实习生猝死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3-08/21/c_125209930.htm http://www.chinanews.com/gj/2013/08-21/5186906.shtml http://gb.cri.cn/42071/2013/08/21/6611s4225026.htm 英国一银行实习生连续三天熬夜后猝死 http://world.people.com.cn/n/2013/0821/c1002-22636209.html http://tv.people.com.cn/n/2013/0821/c25060-22649116.html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usstock/c/20130820/220216508667.shtml Bank of America intern death sparks debate over hours http://www.bbc.co.uk/news/business-23779779 Bank of America intern's death puts banks' working culture in spotlight http://www.theguardian.com/money/2013/aug/21/bank-intern-death-working-hours Intern, 21, dies during investment bank summer scheme http://uk.finance.yahoo.com/news/intern-21-dies-during-investment-102515827.html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历史|3970 次阅读|5 个评论
实习生和试用期制度:新的剥削方式
热度 2 pugongying2006 2013-7-16 21:09
实习生和试用期是一个非常奇特的现实值得玩味,笔者没有研究过国外的公司和单位有没有实习和试用期,但是发现现在国内的实习生制度和试用期制度越来越普遍化,这一现象从产生到日前火热和普遍极其迅速。我知道此言一出,肯定会有很多人为其合理性辩护,我们先看实习生和试用期制度的意义和作用,看过之后就会明白其用意,这是无非在为合法的形式尽可能多的榨取利润辩护。 从目的性来看,实习生制度和试用期都是为了降低企业的成本,以及其低廉的成本为本企业获得人力资本,这样企业就可以以及其轻微的成本榨取尽可能的利润,江苏为例,南京和无锡,从笔者了解的情况,最低的有五百元一个月,到八百一个月,稍好点的会在一千六一个月,这基本上是收入的全部了, 实习生基本是有部分交通补贴、不提供住宿,甚至有部分单位也不管工作餐 ,更没有五金一险和其他假日目前, 但是必须要求实习员如正常员工一样上班,甚至超出正常工作日加班,并且没有加班费,六日或者七日上班。 从双方平等性来看,显然是不对等,由于现在市场普遍都要求工作经验,缩短其运行成本和运行周期,因此很多大学生不得不接受这样的低廉的成本工资甚至倒贴钱进行实习或者使用 以获得工作经验,这种妥协恰巧中了生存企业的下怀,同时也为企业对这实习生制度乃至试用期制度合法化打下了良好基础。 我们知道,大学生能得到实习机会的本来是比较少数的,从本系的大四学生了解的结果发现大四之前进行过实习的不到百分之十。那么剩下的百分之九十的同学的前途如何,没经验,那等着他们的就是试用期,因为按照公司的规定,很多公司都要求相关的从业经验,没有实习经验的那些同学一般也需要试用期。越是不正规这种公司试用期就会越长,反而正规的公司这方面的要求较短,并且也都有用工合同保护,笔者在一次面试中对方竟然说试用期是半年,试用期工资一千三,虽然他承诺有提成,还是是让人欲哭无泪,因为据说江苏省最低保障工资一千六,在南京这种城市,租房月租普遍800元左右,水电伙食费用一千左右,交通不算,也就是试用期根本无法自足。 试用工制度看似理,无违法,也在生产逻辑的思考之内,但是从结构层次进行分析我们会发现会有很多潜在问题,一方面,企业把生产成本降低到阈限之外,为了成本而无所不用其极,一方面绑架了就业者,提高了自己的权威性,他通过市场的联合性让人们相信这一行动是合乎生产的逻辑的,并日渐的在文化上合法化,另一方面及其隐晦残酷的榨取他们的生产价值,挑选自己需要的人才,让他们在及其残酷的环境下生产,并且优胜劣汰,然后选取自己需要的人才,忘却了对他们缺少必要的帮助和保护。 再一个后果,这一制度被某些有用心在合法的权限内进行掌控,成为他们剥削的新工具,实习生和试用期制度就是用人单位打法律擦边球,在试用期内心安理得的榨取价值,所有脏乱差的活都由他们来完成,美其名曰锻炼和学习,另一方面到了试用期之后再利用指标体系和其他接口,让大部分人,甚至全部人走掉,重新故伎重演,再招一批实习生或者试用工。这个过程中,对这部分人的生产和加工并不进行过多投入和营养培植,只负责选择挑选选择符合自己要求的义务。这样的逻辑让人不由让人想起某种寄生虫。 据笔者观察 企业是一个社会的生产单位,理应对自己的生产部分进行培育和再生产培植,而不是进行满地撒网然后随便乱丢这样粗放式的自然索取。另外作为一个生产性单位,也应该对社会福利做出贡献,榨取合理的利润,对劳动者进行合理的报酬,实际上目前的实习生少则几个月甚至半年,多则一年,但是薪资待遇实在低的可怜,试用期也动辄三个月甚至半年。但是我们做过实习的会知道适应或者学习需要那么久么?不需要快的话一到两周即可。但是在那个漫长的剩余日子,越来越多的人正无可奈何的接受着莫名其妙的剥削,而那些企业也在暗爽之中。 但是为何这种奇妙的剥削方式不但没有停止的迹象,反而随着就业不好的时候越来越普遍。而且企业都讲的理直气壮,而我们不仅要对这些情况进行质疑?你凭什么,你老板创业的时候就很在行么?进行过培训?有试用期?当过实习生?难道这些东西不是自然应该包含的么?你不用他完全可以开除他,为啥要用这种方式? 后来慢慢明白,这是一种心照不宣的新的剥削:你不是需要经验么? 我来压你的价你也要出卖劳动力,你没得选。其实管理层也知道,只有这样,他们才可以多得点。这才是王道。
3372 次阅读|3 个评论
韩亚失事客机飞行员系实习生 一遇难女生疑遭救援车碾压
xupeiyang 2013-7-8 10:05
韩亚失事客机飞行员系实习生 韩国国土交通部认为,此次事故很可能由于韩亚航空公司内部的培训产生问题,而当时运行该机种仅有43小时的培训生,坐在了机长的位子上握着操纵杆。事故发生时,旧金山机场28L跑道的导航装置发生故障,在操控员试图手动着陆过程中发生事故。 http://t.cn/zQZdRqw 【一遇难女生疑遭救援车碾压】 据《赫芬顿邮报》网站报道,韩亚空难调查人员说,遇难的两名女生之一可能曾遭救援车队碾压,但没有解释为什么当时救援人员没有看见那名女生。报道称,周一将完成的验尸报告会最终判定,遭碾压女生死亡原因是飞机坠落造成的直接伤害还是由于“二次事故伤害”。
个人分类: 突发事件|2341 次阅读|1 个评论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安全中心大量招聘实习生,有意者站内信联系我!
dajinzi 2013-6-19 17:52
实习单位: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安全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 实习职位:Android/IOS开发程序员 工作地点:北京 工作性质:实习 招聘人数:5人 职位描述: 1、从事Android/IOS客户端软件开发; 2、参与软件需求分析,进行模块概要设计,模块详细设计,代码编写,单元测试等工作,对软件质量负责; 3、负责手机软件稳定和优化升级; 4、部门负责人交待的其他工作; 5、有安卓市场/App Store上架作品优先。 薪资:(1)我们实习期的薪资不高,1500左右,但可以给大家在北京解决住宿问题; (2)实习工作比较出色的,择优选择推荐工作,所推荐单位可解决北京市户口。目前已推荐工作的单位包括:中国联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CEC)、长安通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电长城网际公司等。 (3)愿意报考我们这里博士生的同学,初试通过后,优先录取。导师:杨义先、钮心忻、李丽香等老师,具体请见网址: http://yjzs.grs.bupt.cn/zsgz/zsjz/01_4.htm(0812Z1★信息安全、110505密码学) 有意向者将简历发送至:buptinfosec@163.com 实习单位: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安全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 实习职位:J2EE开发程序员 工作地点:北京 工作性质:实习 招聘人数:5人 职位描述: 1、理解项目需求; 2、基于Struts+Spring+Hibernate架构,完成软件编码开发; 3、参与软件进行单元测试、集成测试; 4、要求掌握Java、SSH等J2EE相关开发技术; 5、熟悉 Extjs 开发技术,有 2 年以上的实际工程经验; 6、熟悉JSP、html、css、Javaerrorscript, Ajax等界面开发技术; 7、熟悉数据库MySQL或Oracle; 8、有SSH开发经验者优先。 薪资:(1)我们实习期的薪资不高,1500左右,但可以给大家在北京解决住宿问题; (2)实习工作比较出色的,择优选择推荐工作,所推荐单位可解决北京市户口。目前已推荐工作的单位包括:中国联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CEC)、长安通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电长城网际公司等。 (3)愿意报考我们这里博士生的同学,初试通过后,优先录取。导师:杨义先、钮心忻、李丽香等老师,具体请见网址: http://yjzs.grs.bupt.cn/zsgz/zsjz/01_4.htm(0812Z1★信息安全、110505密码学) 有意向者将简历发送至:buptinfosec@163.com
609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别再糟蹋了“实习生”这个词
热度 1 tarimriver 2013-6-18 08:43
刚进入6月的时候,在郑州市一个叫文化路的片区民警夜间突袭抓嫖,不慎将一对前来办事的警察母女给抓了起来,并带到派出所一顿拳打脚踢,此事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这些警察真是的,文化路的警察怎么这么没有文化,进门一看是两个女的,怎么也不像嫖娼的啊,而且人家还说自己是下面的警察来着。如果自己不是警察,敢当着警察的面冒充警察? 现在事情有了进展,当地警察说抓人打人的是警校的实习生,一看这个标题就让人生疑,刚毕业的大学生如果没有人指示敢那么嚣张?按道理他们应该是谨慎服从为特征。所以,人们怀疑是当地警方为了躲避责难而绞尽脑汁想出的对策。其功能与临时工三个字一样,但你们文化路的警察同志们请注意,不要为了某个人的芝麻大的利益将实习生三个字糟蹋侮辱了,这也与文化路的高雅名称不相符,也是将文化路推上万劫不复的深渊。 想一想有多少美好的字眼,在当今的时代被糟蹋的不成样子,小姐这个词应该有数百年的历史了,那是大家闺秀的尊称,是贤惠且琴棋书画无所不通的美女的代名词,但如果现在一个女士被称为小姐,即使你是非常尊重非常真诚没有任何恶意,她也会被恶心到极致。还有为共产主义而共同奋斗的“同志”。而临时工则是各级政府部门为推卸责任使用率最高的一个词。那些来自社会最底层,吃得最差,住的最差庄户人(装乎着像人)来到城里为城里人建设美好家园,他们也无怨无悔,但他们最没有想到政府也有想到他们的时候,就是摊上大事的时候。如今,没有几个人再相信什么坏事被按在临时工身上这样的谎言了,于是富有创造力的中国人又与时俱进地发明了实习生一词的新用法,但这不是什么好事,而是一种悲哀! 现在从上到下都强调要勇于担当,可是,在实践中,那些道貌岸然的人在荣誉面前勇于担当,在责任面前他们勇于让别人担当。
2131 次阅读|1 个评论
中兴实习生电面
EnergeticYi 2013-6-5 15:24
堆与栈的区别 指针++ *指针++ 操作符优先级 高优先级的 字符数组与字符串的区别
6 次阅读|0 个评论
微软实习生笔试记录
EnergeticYi 2013-4-6 15:18
3月份开始申请了微软的实习生,直到4月初才通知笔试地点和时间(大工 材料馆104 4月6号)。 总体来说考察,编程语法(重点)、数据结构、算法、数据库等 大致记录 一下笔试题目,20道题目,都编程相关的选择题,有3分的题8道,5分的题8道以及2道13分的题目: 1.Which calling convesion support support variable-length parameter? 我就对一个stdcall有概念,就瞎选了。 2.一个C++类的题目,涉及到vitual函数和const函数,给了一段代码,让你选择程序输出结果,里面有一个statement is A*a=new B(); B 和A分别是子类和父类。 3.What the different between linked list and an array? 4.something about Thread and Process. 5.A Jave or C# code 6..... 7,const变量和const 指针变量的正确定义方法,考C++语法 8.在1000个bottle里面一个bottle里面装的是毒药(poison),让老鼠去喝,问需多少老鼠来找出这个哦。 9.考函数返回值.选项里面有main funcion在程序运行正常的情况下的返回值 1吗?return Microsoft==Microsoft的返回值是1 ? 10. F G分别是32位的signed interger,X是也是一个signed interger,F=X/2,G=X.1,如果F!=G,说明了 A.X是一个奇数 B X是一个负数 C F=G-1 D F=G+1 11. 12. 13.one line split the space into 2 parts, 2 lines split the space into 4 parts .问100 lines can split the space into how many part? 14.which sorting algorithm is stable? bubble sorting leap sorting?? 15.考MVC,不懂!! MVC 模式(三层架构模式)( Model-View-Controller )是软件工程中的一种软件架构模式,把软件系统分为三个基本部分:模型(Model)、视图(View)和控制(Control) 16.数据结构题,貌似是recover binary tree,what you need? 17.SQL 19.数据结构题,给了结构图,节点和节点间长度(length),求节点T和节点S之间最短(shortest)的length 20.一堆球里,就一个质量较轻的,问用天平(balance)称3次,可以称出那唯一的一个球,那么这堆球的数目的可能性A.12 B.18 C.24 D.28 A C选项能肯定,B.D不确定。
29 次阅读|0 个评论
IBM招聘 软件开发与性能测试 实习生
lixiangdong 2013-3-9 20:00
Software Developer and Tester for Performance Intern, 12/16 Months Markham May The following STUDENT position is a part of IBM Canada's EPIC (Employment Pathways to Interns Co-ops) Student Program. This position is only open to students registered in a Canadian University or College program, who have completed a minimum of 2 years of their degree or diploma program , and who must be returning to full-time study upon the completion of the temporary IBM work term. This Student Position resides in Toronto and is only a 12/16 MONTHS work term Title: Software Developer and Tester for Performance Overview: We are looking for highly motivated individuals who want to understand how systems work together and be the expert in database performance engineering.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M) Performance and Solutions team is an elite world wide team with skills that span from enhancing the kernel of DB2/solidDB data server , configuring and tuning of complex DB2 , solidDB and Master Data Management (MDM) systems, prototyping and implementing innovative solutions , and providing world-wide consultation on best practices and architecture for performance. The team works with millions of dollars of hardware from various vendors (e.g., IBM, Intel, AMD, HP, and Sun) at the lab and there are opportunities to do hands-on work with them. Main Responsibilities include: You will be involved and gradually build up expertise in one or more of the following areas: Work with IBM and non-IBM hardware and software vendors to exploit new features and achieve higher level of performance with the DB2, MDM, and solidDB products. Improve performance of these products with prototyping, performance studies, and regression testing. --数据库性能优化 Develop innovative solutions that put together hardware and software products to improve competitiveness and ease of use. 系统方案设计与优化 Produce world record performance benchmark results with large SMP and MPP systems to demonstrate the superior performance of DB2, MDM and solidDB. Examples of benchmarks include TPC-C, TPC-E for Online Transaction Processing (OLTP), TPC-H, SPECjAppServer for J2EE, TPoX for XML, and SAP. 产品性能标准 Develop tools to improve problem determination and performance data analysis. 错误定位与数据分析 Investigate and exploit technology involving computer architecture, storage sub-systems, OLTP systems, data warehouse systems, query optimization, virtualization, and XML data retrieval 体系结构、存储子系统、交易系统、数据仓库系统、查询优化、可视化、XML数据检索等新技术开发与应用 Support proofs-of-concept in high performance environments (OLTP, data warehousing, etc) with high profile customers and projects. 高性能环境技术POC As the last line of defense for critical situations in IBM involving DB2, MDM and solidDB performance issues with customers, bringing chaos into order in a complex environment involving many products. 灾难恢复 Share our insights with articles and presentation to forums and conferences. 发表论文参加国际会议 Qualification (industry and/or classroom experience): Excellent oral and written communication, teamwork, and debugging skills. Very quick learner of technology, be able to multi-task, and see clarify in complex situation. C, Java, scripting language (e.g., Perl, shell script, etc), concept and usage of DBMS systems. Experience with UNIX, Linux, or Windows. Experience with any of the following would be an asset but not required: Performance testing methodology and tools. Administering, monitoring, and tuning skills for DB2 (or other DBMS), WebSphere (or other application server), or MDM products such as InfoSphere MDM. XML XPath, XML Schema, XQuery Computer architecture, storage sub-system, OLTP system, data warehouse systems, query optimization, and virtualization More importantly, someone who loves to work with systems and wants to understand the internals. Contact: Michael Kwok (mkwok@ca.ibm.com) WHAT IBM OFFERS YOU: 1. Work directly on product and services that affect our clients, while having access to cutting edge software technology. 2. Work is challenging and rewarding. 3. Access to obtain IBM Product Certificate during work term. 4. A casual dress code and flexible work hours Required High School Diploma/GED English: Fluent IBM is committed to creating a diverse environment and is proud to be an equal opportunity employer. All qualified applicants will receive consideration for employment without regard to race, color, religion, gender, gender identity or expression, sexual orientation, national origin, genetics, disability, age, or veteran status.
个人分类: 海外职位|2462 次阅读|0 个评论
提供两个科技新闻写作的实习岗位
热度 1 lindasmile 2012-12-13 15:28
《科技导报》是中国科协会刊,集新闻性与学术性与一身。杂志现提供两个科技新闻写作实习岗位,主要负责协助杂志专栏的资料收集、协助撰写等,实习生可以学习如何收集资料、采访以及写作,另可据工作量获得相应报酬,不过不会太高。 要求: 1 )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在读,非应届毕业生,科学传播专业优先考虑。 2 )最好有科学背景 + 一定文字功底,发表过作品者优先。 3 )如无科学背景,但逻辑性好、文字佳亦可考虑。 4 )不用每天坐班,时间充裕或有采访需要时可到单位,办公地点在魏公村。 有意者请将简历发至: zpgg@cast.org.cn
2741 次阅读|2 个评论
国家环境保护规划与政策模拟重点实验室招聘实习生
热度 1 zhangwei4573 2012-6-28 14:46
国家环境保护规划与政策模拟重点实验室招聘实习生 环境规划与政策模拟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成立于 2010 年 2 月,致力于环境规划与政策的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以及发展环境规划与政策模拟的模型技术。实验室依托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在环境规划共享应用平台建设、环境质量模拟、环境经济核算和政策模拟等方面具有有良好的研究基础和发展优势,目前主要在研项目包括科技公益项目、水专项、 973 项目等多个国家重要科研项目。由于研究业务需要,实验室现招拟收相关方向实习生若干名,要求如下: 1 、专业学历要求: 环境科学、环境经济学、资源环境学、人文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统计与计量分析等相关专业硕士及以上学历在校学生(限北京地区学生,外地特别优异学生酢情考虑); 2 、研究方向: 从事环境规划、经济政策研究以及模拟分析研究和环境经济统计、分析、模型模拟等领域研究;熟悉投入产出模型、 CGE 模型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等方法的优先考虑。 3 、时间和待遇:实习年限应不低于 1 年,实习期间将按月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饭补及其它福利。 4 、平台与机会:实验室将为实习生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更高的学习发展平台以及更多学习机会,有机会参与国家重大环境经济政策研究,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规划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同时可为实习生提供毕业论文素材和指导,表现十分优异者优先招聘为正式员工。 5 、其它要求:工作态度认真负责、熟练的中文写作及表达能力、熟练的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 有意者请发送简历至: zhangwei4573@163.com 。简历文档按照 “ 姓名 - 专业 - 学校 ” 的方式命名。电话: 010-84948741-转203, 张老师,谢绝来访。本招聘信息长期有效。
3943 次阅读|4 个评论
高考后的整容热说明了啥?
热度 1 shangujushi 2012-6-26 13:32
高考后的整容热说明了啥? 2012年6月26日 09:32 选稿: 实习生 陆扬 来源: 东方网 作者: 刘长秋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于某些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自己失去美丽外貌的人而言,通过医学美容整形来重获美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然而,最近媒体上一则关于医学美容整形的报道却引起了笔者很大的忧虑。依据该媒体报道:尽管今年美容的费用比往年翻倍,但高考后,准大学生们还是掀起了一股不小整容热。6月15日至19日,仅沈阳杏林美容整形医院一家就接待了预约整形的高考生超150人。考生说,整形是为了漂亮,上大学后有一个全新的形象示人。家长则说,毕业后找工作竞争时不会输给别人;还有的家长说,就要上大学了,孩子也该找对象了……。整形者中不乏男生,比例占15%左右。(《华商晨报》2012年6月21日)   现代医学美容整形技术的进步及其在医疗临床上的应用,为每一个爱美的青年人提供了求美的可能,于是乎,不少人基于对美丽外表的渴望而选择了接受医学美容整形,希望以此来改善自己的外表。然而,站在医学的角度上,医学手术并不像买衣穿鞋那样,是可以随意为之的,因为任何手术都是风险的,只是或大或小、几率有多高的问题。实际上,即便手术的风险只有微小的0.1%的可能,也并不等同于医学美容整形就是绝对安全的,因为毕竟,对于那不幸的0.1%而言,其风险就是100%的。2010年11月发生在武汉的、震惊全国的“超女王贝整形致死事件”无疑就是最好的注脚和最惨痛的教训。该事件的发生其实已经在清楚地提醒人们,对待医学美容整形不能过于盲目,通过美容整形来获得相对美丽的外表其实并不是一项明智的选择。对于众多爱美的青年以及其家长来说,应当从王贝事件中汲取教训,对医学美容整形保持足够的理性。然而,今年高考结束后的整容热显然清楚地告诉我们,很多人其实并没有从超女王贝事件中接受教训!   实际上,从美学的角度来说,人真正的美在于内心,在于人的品德,在于人所拥有的气质与个性,而不在于人的外貌。就此而言,人应该更在意、倡导和追求内在美,努力去完善自己的性格,追求良好的品德,而不应过于看重自己的外表。而我们的传统美学教育也一直在突出和强调人的内在美并尤其是心灵美的地位与价值,希望以此帮助人们树立理性的美学观和正确的价值观。然而,由于整个社会风气的影响,传统美学教育正在面临失败,对外在美的过于盲求已经正在成为主导社会潮流的美的标准。原因并不难理解,因为在当今社会上风行以貌取才、以帅论能、甚至连单位招聘都要求有三围和臀部的潮流面前,任何强调内在美的教育都只会成为毫无现实意义的说教甚至会被认为是误导人们的伪道!在这样的社会现实面前,传统上以提倡和追求内在美为目标的美学教育除了失灵,恐怕就只有失败了!就此而言,高考后兴起的整容热说明,当今社会对美的标准乃至整个社会的价值观正在发生越来越严重的偏移,而这既是我国传统美学教育的失败,更是整个社会价值观教育的失败。   高考过后,准大学生们掀起了整容热。作为源自内心的一种对美的追求,这本无可厚非。然而,透过这一不理性热潮所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笔者认为,对于当今时代的某些方面,我们确实很需要加以理性的反思!
1839 次阅读|1 个评论
找不同--我老婆的一篇博文
热度 3 loulilv 2012-5-26 00:02
找不同--我老婆的一篇博文
以下是我老婆大人原创的一篇关于幼教的博文,感觉很棒。和诸位共享。 找不同 下面的文字既是完成程研涛老师布置的作业。也是对自己通过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同业者的接触,获得的一点小感悟。李敖说:不一定要旅行才能获得感知,读书、和人打交道都可以。 三年以来,我先后接待了5位来自丹麦的实习生。 他们来自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城市。甚至讲的是不同地区的丹麦语——丹麦也有方言呢。他们虽然来到中国的幼儿园实习,但是他们的major是“人类学”、“社会发展学”之类的学科。不是我们熟悉的“学前教育”专业。他们虽然多才多艺,比如:小伙子Silas Urban会弹吉他、打架子鼓,还和同伴Robin、Morton一起参加了我们的“周周演”;Pernille,别看她是个年轻的女孩子,却是一位足球运动员;Sidese的男朋友是位警察,热爱中国武术,姑娘也受到影响;Sisse的爸爸妈妈是在滑雪时认识的,她本人是滑雪和游泳的高手呢;女孩Lise是游泳高手。但是看到中国幼儿园老师的“武行”——弹、跳、说、唱、讲故事、说课——就叹为观止了。呵呵。在他们看来,弹跳说唱和说课、上课,都是幼儿园educator用不着的。每一位丹麦孩子来到我们幼儿园,最为咂舌的就是早上的律动和早操,他们常问我:this is all children's favorite dance?其实他们好奇的是我们的“集体活动”——这个在后面会提到。慢慢地,他们也站在队伍的后面跟着孩子们一起跳了;跳着跳着,他们也开始觉得这种集体活动也有他们成长过程中没有经历过的趣味了。但是,他们还是适应他们自己的那一套。 为什么上文中我不用“教师”而用educator?因为在丹麦的幼儿园是没有“teacher”的,只有个类似于英文的“教育者”的词。记得有一次,女孩SISSE提出:她不希望轮流着教室学习。她希望能固定在某一个教室进行观察和学习。我翻译给supervisor,supervisor说:你和她说这样也是为了我们这里的孩子能够机会公平。......,再说,她也可以练习了怎么上英语课,回国可以教他们的孩子学习英文啊。我做了信达不雅的翻译,SISSE说:不用啊,我不用学习做老师。因为在我们丹麦的幼儿园,根本没有老师,只有教育者。我们从来不上课! 尽管五个丹麦学生在丹麦幼儿园的实践经历各有不同——SILAS的妈妈是一位专门从事“特殊行为儿童”教育的教师(他一直强调they have only different behavioures,they are not special);SISSE在两个丹麦幼儿园里工作了比较长时间,并叮嘱我不能透露她的薪水,我直到现在也保守了这个秘密呢;其他的丹麦学生也有过长则几个月短则几个星期的丹麦幼儿园实习经历。——但是他们都说:在丹麦的幼儿园,小孩子是不需要上课的。 那么丹麦幼儿园究竟是怎样一幅景象呢? 让我借用他们五个人的描述,来综合描述一下吧!—— 丹麦幼儿园人数很少。比如我图片(注:图片由SILAS URBAN3年前提供,并已通过邮件获得其使用许可)中展示的这所幼儿园,占地面积不详,但一定比我们的幼儿园大。据说其中一个部分是当地的小公园的一个部分;一共有80个孩子。幼儿早上6点半即可入园,晚上6点以前全部离园。教育者分两班,有点类似与中国的早晚班;但交接班时间在中午。入园以后,孩子们的“工作”就是“白相”:随便你哪里去白相。可以户外,可以室内;可以一个人玩,可以几个人玩。下雨天?只要你高兴,穿了雨衣同样可以玩。没有成年人会走到你身边因此见怪。户外活动有:饲养、玩沙、荡秋千、交通场所、大型积木等等。小木屋里放着玩耍用到的工具。照片是冬天拍摄的,孩子们在户外时的服饰比较接近,但不是园服,只是家长们很喜欢给孩子穿一种叫做“冲锋服”的衣服,既结实、轻便又保暖。交通场所的图片上,能清楚地看见地上的路线图。有一张图片上有一些绿色的、像塑料框子的就是大型积木,而且是legal的。我们这里价格不菲的LEGAL玩具就是丹麦生产的,在丹麦这个品牌的价格也同样不低。值得一提的是,丹麦幼儿园里的所有玩具、器具的质量、价格都是最上乘的。户外场所的玩具一方面提倡环保、原生态,一方面强调真实,而且必须“enough”。丹麦的教育者们认为,孩子们迟早是要和社会进行饱满而真实的接触的。大家从图片上也可以看出来。 说一说室内活动。丹麦的幼儿园,因为不需要上课,所以没有“教室”。但是有刷成黄色的“yellow room”,刷成粉色的“pink room“,或者白色的“white room”,这里不一一列举。每间活动室有一个专门的用途。比如黄屋里是运动屋,粉屋是故事屋,白屋是玩具屋,蓝屋是美工屋,等等。器具的选择和户外器具的选择的原则是一样的。照片是同一天拍摄的,室内的孩子穿得甚少,暖气足足的。 幼儿园里只有一个时间是大家都做同样的事情:吃午饭。现在许多丹麦幼儿园也统一准备了。他们的做法是:由家长每个月到幼儿园指定的饭店去为自己的孩子挑选午饭;或者家长制定好自己孩子的食谱,幼儿园通知饭店按时送来。图片中这所幼儿园还是传统的做法:自带。一般每个孩子早上来了会拎一个纸袋或者饭盒,里面是妈妈准备的爱心午餐,中午排着队用微波炉、烤箱加热。一般孩子们吃饭很自由,成人的态度是“爱吃不吃”,反正他们相信“你不会让自己饿死”。 午睡?当然是爱睡不睡啦! 图片上那个孩子还叼着奶嘴呢!别奇怪啊。丹麦的孩子的入园年龄和我们不一样。从18个月开始,您就有权力走向社会,去托儿所啦!和我们小班年龄段的爸爸妈妈的态度不同,丹麦幼儿园里低龄段的孩子的家长一般会提供纸尿裤、安抚奶嘴到幼儿园,我们的父母一般提供换洗衣物。丹麦文化中,自己的身体弥足珍贵,除了换纸尿裤,成年人也尽量不要接触孩子的身体。许多丹麦学生第一次看见中国的老师给排着队的小孩子拉衣服、塞裤子时,非常惊讶“他们的父母不会起诉你们吗”,我们告诉他们:no,no,no!they will say "thank u very much“ to us。这就是different culture嘛! 孩子们都自顾自白相了。educator们的工作就是 :维持秩序和观察孩子。 维持秩序包括物质的秩序和人的秩序。一般情况下,丹麦的幼教工作者们们每天整理好各种屋子,使用手段培养一些小帮手也是可以的,(但是这些手段必须符合成人社会一切要求:合法、合理。丹麦人不怎么讲究合情。他们觉得合法又合理的就不会伤害感情了,当然合情。)然后就开始观察儿童了。 除了故事屋的成年人会公布一张讲故事的时间表,或者在开始时播放一些音乐以招揽听众,其他活动屋的成年人是不会干预幼儿的活动的。 不干预不等于不参与。这时的成年人进入了“观察者”状态。比如SISSE就是一位丹麦的幼教工作者,她喜欢在运动屋里帮助孩子们。她发下小男孩SILAS连续2个星期都是一个人在进行运动活动,或者是当某人在尝试他就单独活动。SISSE就找了其他屋的同事一起交流他们有没有发现类似的现象。如果同事们说:yes,我们也发现了,这个情况还持续了不少时间了呢。那么SISSE就制定一张观察计划,按照计划再对小男孩SILAS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最后说:ok,我找到他单独活动的规律了。于是同事们一商量,针对SILAS制定一张游戏工作表,会有计划和针对性地组织一些游戏活动,来帮助小男孩SILAS掌握更多的加入同伴活动的策略。当然,每一个阶段的观察结果或者计划,都需要和男孩的家长进行沟通。 一般来说 ,丹麦家长听见幼教工作者的发现、建议、疑问等讯息时,往往是感谢与支持。他们也会针对教育者提出的问题,主动在家庭活动中也进行观察并向教育者反馈信息。这与中国家长的排斥态度也是大相径庭的。中国的父母往往认为老师的话的意思是指责他们的孩子有问题。而中国父母自己也非常喜欢用人品评价行为。比如孩子数学题目没有做正确,中国父母往往用“你真差劲”这样的评价来说明“孩子,你在做某某某方面的数学题有困难。我们应该再尝试搞明白这件事”。 从这些层面来看,丹麦幼儿园的课程形式只有活动课程一种,也可以说是游戏课程。其理论依据显然是“儿童中心论”。教育者的工作内容和职责也相对单纯,即观察者、游戏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家庭的合作者。儿童的在园活动内容也非常纯粹——玩!在玩中发展自己,是全面发展而不是平均发展!怎么听怎么都符合我国的幼儿园工作“圣经”《纲要》。但是丹麦人不知道《纲要》,他们只知道皮亚杰、佛洛依德;偶尔有人知道赫尔巴特、康德。 相比较而言,至少我所在城市的幼儿园的情况是这样的: 1.课程形式多种多样:有以学科中心论为理论依据的学科课程,有以儿童中心论为理论依据的活动课程、综合课程;还强调“隐性课程”。 2.课程的组织形式也相对多样:有时是学科课程的集体教学活动,有时是活动课程的定时域、地域的游戏活动。集体教学活动占绝对优势比例。即使是游戏活动,也是定时域、地域的集体游戏活动。 3.教学组织形式的界限也相对模糊:有时是班级授课制,有时是小队教学,同时在教师中积极倡导推广: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教学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形式都不是独立进行,相互穿插,界限模糊。各自的特点相对削弱。 4.幼儿园课程组织过程中,幼儿“自主”的比例极少。在学科课程、综合课程的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具、学具都不充分;在游戏课程的组织过程中,材料和玩、器具的份额不足够,且强调要求教师用“废旧材料”进行“自制”。同时在游戏课程中,幼儿的空间密度极大,游戏活动的效果被极大地削弱。 5.教师的工作内容宽泛,且不利于教师成为一名“观察者”。以时间为线索,教师在园一日扮演的角色有:环境清洁人员、健身操示范员、上课教师、(饭店)服务员、(宾馆)服务员、理发员(梳头发)等等。在平时我们扮演的角色还有:秩序和纪律维持人员(大多数时候退化成声音分贝控制员),布置教室时的装修人员,制作玩具时的“废旧材料”收集和分类的环卫人员、以及制作时的玩具制作人员,幼儿物品的管理员,制作幼儿材料袋的美工工作者,应社会需要时常还要扮作文艺工作者.......等等等等;教师还有提高自身素质的内需,经常还要参加各种学习,成为一名学生。教师的工作时间和精力被极大地分化。且各项活动不利于教师进行专业的观察、跟踪等专业化技能水平的提高。 6.在与家庭的合作方面,幼儿园则从“教育机构”变身至“服务行业”。在这样的思想、文化下,教师和家庭的合作关系既不平等,更不科学。 7.从一名学生成长为一名教师,丹麦的学生必须要学好的是“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相关知识;我们的学前教育师范学生还要花大量时间学习:声乐、舞蹈、卫生保健等方面的知识并要求考级。可见,两个国家对幼儿园从教人员的学术要求有相当明显的差别。 因为浸润了不同的国家思想和文化背景,两个国家的老师对同一件事情常常会发出不一样的声音。 有一天,一位校内同事上了一节《中班社会活动:微笑》。邀请了当时在园实习的SISSE听课。活动流程大致如下: “ 一、引出微笑的话题 看一段公益广告后,教师 提问:视频里出现的最多的表情是什么?说说你看了这段视频的感受。 小结:微笑能给我们传递一份好心情,让生活更美好。 二、模仿表现微笑服务 1.请幼儿微笑。 过渡语:你们笑的很灿烂。还有一些人也象你们一样喜欢微笑,一起来看看吧。 2.表演一些微笑的工作场景 (1)图片1:酒店里的迎宾微笑欢迎客人 猜猜他们会说些什么?学着表演一下。 (2)图片2:幼儿园门口值日老师微笑迎接孩子的图片。 提问:这是哪里?每天早晨老师们都在门口微笑迎接大家,这时你该怎么做? 3.说一说在生活中还有什么时候我们需要笑脸迎人? 三、升华对微笑的理解 过渡语:微笑让我们快乐,如果一个人不快乐,遇到困难的,甚至遇到非常悲痛的事,你觉得他还会微笑吗?说说你的理由。 出示一组图片:受伤却在微笑的照片,出示身体残疾但却依然在微笑跳舞等图片引发孩子讨论。 小结:请你们记住,我们要勇敢坚强的面对困难,因为会很多人会关心帮助我们,困难是一定会过去的。 四、最美的微笑 抓拍幼儿微笑的瞬间,请幼儿相互评选微笑小天使。 总结:祝愿每个小朋友每天都开开心心成为微笑小天使,把快乐带给自己和身边的每个人。” 观摩后supervisor和SISSE之间通过我的翻译,发生了这样一段对话: L(Lisa)在丹麦的幼儿园,你们会进行类似的活动吗? S:不,从来没有。首先,丹麦的幼儿园不上课。而且,我们也从来没想过要“教”孩子们学习微笑。平时我们丹麦人见面就会微笑。孩子们会从中感受到微笑的作用。嗯......(犹豫了一下),刚才我注意到那位上课的中国老师的脸上也几乎没有微笑,而且她有过用手指敲到桌子的举动。所以我想,孩子们这个时候可能能多的是感到害怕,而不会想到要“微笑”。 而且,我们如果有成年人要教小朋友微笑的话,要么是这个孩子有疾病面部肌肉的问题,要么是这个成年人疯了。(这段话,我当时没有翻译给我的同事们听。) L:丹麦幼儿园不上课。那孩子们天天干什么?怎么学习知识呢? S:知识可以到小学校以后去学。每个丹麦孩子都是从小学开始有上课的体验。丹麦幼儿园的孩子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在5个小时以上。他们就是玩耍。而且,我们的孩子就是玩耍,不像中国的孩子经常被要求玩耍一些能学到知识的东西。 L:能说具体些吗? S;就像你们有一个屋子。里面有许多物品,那个水管、人体模型给我的印象比较深,好像还有树叶标本、秤什么的。许多东西。 L:我们的科学发现室。 S:是干什么用的呢?给谁用? L:是给孩子探索科学用的。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S:探索什么呢? L:比如这里,就是感受声音的传递;这里,感受不同材质产生的声音。。。。。。 S:可是这些科学规律都是人类探索了很多年,嗯,有的很多百年才发现的。你真的认为只有4岁地孩子,嗯,怎么说呢。好吧,我换个说法。我注意到,几乎所有的孩子在这里都是这里摸摸,那里敲敲。可能你们老师们设计了这间屋子,但是你们会失望。而且,比如那个人体模型,人们更经常在医院里看见它。在这里,我不觉得它能很好地激发一个还不到6岁的孩子的探索欲望。 L:丹麦不给孩子探索科学的机会吗? S:给。但是当他需要的时候。他需要的时候,会有专门出售儿童科学器材的商店,他们可以在那里先学习使用器材,然后再决定继续下去或者怎样。但是,往往都已经上小学了的孩子会有兴趣去那里。幼儿园的孩子他们更乐意的事情只有一件,就是玩耍。而且不会累。或者去吃冰淇淋、糖果。幼儿园的孩子不会觉得“哦,我得爱科学”。 借由这个话题,SISSE也问了一些她感到好奇的问题。(而事实是,这些问题,其他丹麦学生也问过我。) L:我们中国有中国的情况。我们的人口的确很多。 S:是的,人口很多。幼儿园里孩子很多。所以我非常好奇,你们为什么不让他们尽可能出来、分散开来玩。却总是把他们聚到一起? L:你的意思是......? S:我注意到,早上你们会那么多孩子聚在户外(她指的是早操),然后吃饼干喝牛奶,也是聚在一起,然后上课也是聚在一起,吃中饭,聚在一起。他们的空间间距如此接近,难免会发生“侵犯”,所以冲突经常发生。为什么不能一位老师给孩子上课,另外一位带他们出去玩呢? L:......。 S:还有我注意到,你们的老师经常会孩子还没有画好图画,就停止他画。然后一起去干些什么。好吧,就说去搭积木吧,可是孩子们还不愿意放下积木的时候,你们又停止他们,让他们去干些其他的什么。这是怎么回事? L:嗯,是这样。我们这里有规定,比如说几点到几点,老师必须给孩子上课,几点到几点,必须带他们去搭积木,几点到几点,必须带他们干什么。这是规定。嗯,规定你明白吗? S:那么,在中国(Lisa插嘴说,我们还不能代表中国)的幼儿园,你们老师教师和小孩有自己做决定的机会吗?你们在面对许多事情的时候,怎么决定先做哪个后做哪个?你们面临选择的时候,怎么做决定呢? 还有一次,忘了是SIDESE还是SISSE,在园实习期间,恰逢我所在的幼儿园的老师们兢兢业业地准备了一次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的活动。老师们向孩子们宣传妈妈们的工作有多么辛苦,我们要以涌泉相报。要求孩子们回家调查妈妈的工作多辛苦,还要给妈妈洗脚并且拍成照片。并布置了展板。 这位丹麦孩子看见了照片以后,流露出非常讶异的表情。我们又发生了对话。 D(Denmak,因为我忘了名字):这是干什么?孩子为什么要像宠物那样蹲在母亲的脚边? L向D做了一下解释和说明。 D:在丹麦,如果哪个孩子需要别人来告诉他你要爱你的妈妈。那是对他妈妈最大的否定。 L:你的意思是...... D:母亲爱自己的孩子,孩子自然就会爱自己的母亲。这是本能。为什么要教他们。而且,这是他们的家事。中国家庭不觉得这超越界限了吗?让我觉得(沉思了一会儿)奇怪的是,......嗯,这么说吧,在丹麦只有丧失了能力的人才能接受别人为自己洗脚,或者是付钱给某种工作人员来为自己服务,及时丹麦王室成员也不会让别人为自己洗脚。何况还是自己的孩子。请原谅我的不能理解。 L:嗯,这是中国文化的一种。我想我很难解释。 丹麦和中国幼儿园的不同还有很多很多。 最后说件小趣事来结束本文吧。 每一个来常州实习的丹麦学生,我总结下来,他们最喜欢吃的是自助餐和火锅。他们还非常想念家乡的糖果。其中有一种糖果的名字很特别,叫做bird’s shit。第一次吃的时候我故作镇定地咽下去。丹麦孩子享受地问我:any more?我礼貌地回答:thank u .i will save my stomach for my dinner。那个他们特别爱吃的味道的确就是鸟屎的味道吗?不过真的和我们的很不一样。我把这些糖果分给班级的孩子,孩子高兴地接过去然后都吐了出来:真难吃啊。 我们中国有句老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谁说不是呢?我们的口味也很不一样呢!
6562 次阅读|8 个评论
当教育不再改变命运——有感于天价实习生!
热度 1 jsnjjlj 2012-5-20 03:46
天价实习生的报道: http://news.sina.com.cn/c/2012-05-20/005924444344.shtml 吐故纳新 本来是任何一个组织发展必要前提! 为了组织更强大,任何一个组织对于新鲜血液是十分欢迎的。 所以 黎叔 才说:“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是人才!” 如今,人才抵不过五十万元的存款了。 且不管此举违规与否,就一个视财如命的老谋深算的的老牌银行而言, 以它历史积淀下来的狡诈,它绝不会干亏本买卖!!! 换而言之,在一个精于盘算的商业机构眼里:一个优秀的毕业生的未来创造还不如五十万元的存款更有价值。 这对于任何一个读书人或者教书人无异于当头一棒: 数十年寒窗,几十载教导,抵不过区区五十万的存款! 如此,富二代、官二代们有什么理由不嚣张,不张狂呢? 中国高等教育的危机由此可见一斑。 多年前,“教育产业化”的口号甚嚣尘上,曾几何时多少人对此大肆鼓吹! 其实明眼人都知道,所谓教育产业化无异于饮鸩止渴 所以风靡不久,便至少在名义上偃旗息鼓了 但是,从中获取暴利的的官僚阶层却从没放弃过在实践中继续将其发扬光大! 君不见: 校园里有了陪侍KTV,谁在“毁人不倦” 而如此斯文扫地的行径,该校领导一句:已经承包出去了,不归学校管理,就想一推了之。 如此,就让校长的女儿也去陪唱吧! 数十年的经济发展,教育的投入日益增多 但有多少真正改变了那些奋战在第一线的教育脊梁们的科研、教学、生活环境! 不仅如此,各种形形色色的教育官僚们还在大肆贱卖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 这些本该从教育队伍里剔除的蛀虫却以伪饰的教育工作者的身份玷污了整个高等教育的名声 以至于“教授”变“叫兽”的提法普及大江南北 他们赚的盆满钵满,住豪宅,开名车,送子女留洋出国! 而广大教师们却连安身立命之地——一间小小的蜗居都买不起了!!! 越来越多的高校日益蜕变成官办的 文凭贩子。 凭借千百年来中国人向往知识的传统,他们卖了一个好价钱! 他们毁坏的却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尊师重教的传统! 这个毁坏,是多少钱可以挽回的呢? 燕雀乌鹊巢堂坛兮,鸾鸟凤皇日以远兮!!!
个人分类: 人力资源开发|3839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谁绑架了科学:IPCC
DynamoChina 2012-3-28 13:39
[转载]谁绑架了科学:IPCC
谁绑架了科学? IPCC遭遇史上最强信任危机 来源: 南方周末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袁瑛 实习生 郭海燕 最后更新:2010-02-04 10:33:47 为何在哥本哈根会议结束还不到三个月,国际社会就出现对IPCC的从技术到道德层面的精确打击? 从 “曲棍球门”、“气候门”、“冰川门”到如今的“亚马逊门”,隐含在这些争议背后的是,IPCC报告日益成为国际气候谈判的角逐对象。 公众对于IPCC这个组织及其评估报告声誉和权威性产生疑惑,这也为气候谈判政客们留下了更大的回旋、谈判余地。 IPCC连遭信任危机 IPCC再陷“亚马逊门”。 上周六,继“冰川门”之后,英国媒体《星期日电讯报》披露:在IPCC第四次报告中所指出的“气候变化将威胁到40%的亚马逊雨林”,此结论再次援引了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报告,原报告作者声称他们的依据来自《自然》杂志。但很快人们发现,原文指出这一威胁来自砍伐,并非来自气候变暖。“又是‘灰色文献’惹的祸。”国内一位参加了多次IPCC工作报告撰写的专家感叹道。灰色文献指那些非公开发表的会议文集、论文、报告、档案等文献。WWF的报告,正是所谓的“灰色文献”。 细数目前针对IPCC报告的质疑,问题几乎都出在了“灰色文献”上。 就在“亚马逊门”发生的十天前,IPCC就喜马拉雅冰川融化时间的错误正式公开道歉:承认其在第四次评估报告中,关于“喜马拉雅冰川融化速度要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都快,如果地球继续暖化,它们可能在2035年消失”这一结论,所依据的科学数据来源可疑。 这也是迄今为止,在众多质疑中,IPCC惟一承认的错误。 关于冰川融化的结论也是来自WWF的2005年年度报告,而这一结论又来自1999年《新科学家》杂志对印度冰川学家赛义德·哈斯奈英进行采访的报道,后者已经坦言,《新科学家》的文章很大程度上曲解了他的意思。 引用了未经“同行评议”的非政府组织报告,这一问题与“亚马逊门”如出一辙。所谓“同行评议”是指一位作者的学术著作或计划被同一领域的其他专家学者评审。 目前针对IPCC报告的质疑,几乎全部集中在了由第二工作小组撰写的关于“影响和适应”报告中,而这一部分,相比较而言,也是引用“灰色文献”最多的部分。 IPCC报告由三个小组负责编撰。其中,第一工作组评估气候系统和气候变化的科学问题;第二工作组评估社会经济体系和自然系统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气候变化正负两方面的后果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选择方案;第三工作组评估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并减缓气候变化的选择方案。“对于某些领域,如果一定要求‘同行评议’的论文,研究成果可能会非常少。另外除了英语论文,还有一些以其他语言发表的研究论文也希望能够被IPCC报告所引用。” 第四次IPCC报告的主要作者之一、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罗勇解释说。 在上述两种情况下,IPCC鼓励作者参考和引用“灰色文献”和非英语文献。 然而,在喜马拉雅冰川融化一章的撰写中,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的专家坦言,不仅缺乏相关的研究成果做支撑,执笔作者也没有冰川研究的背景,这些原因都导致了该章的作者引用WWF这一缺乏根据的报告时,未能仔细甄别。 “一连串的不幸事件导致了这一错误。”IPCC副主席让-帕斯卡尔·范伊佩尔塞勒不无惋惜地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在接受某英国媒体采访时,范伊佩尔塞勒曾表示在报告撰写完成之后,一位来自澳大利亚冰川学者的邮件指出了这一错误,但可惜的是,这封邮件最终没有给到“正确的人”手中。 错误的时间,错误的人,似乎顷刻间,IPCC这一长期处于神坛之上的组织就成为了众矢之的,其公信和权威性受到巨大挑战。 IPCC主席帕乔里一夜之间就从防止气候变暖的英雄变成操纵气候科学的阴谋家 图/梁伟驰 围绕气候变暖的科学争论从未停止,如今愈演愈烈,甚至牵连到IPCC主席帕乔里的个人品德  图/CFP 名词解释 IPCC是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的简称,中文译为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它在1988年由世界气象组织、联合国环境署合作成立,专责研究由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气候变迁。 IPCC本身并不进行研究工作,也不会对气候或其相关现象进行监察。其主要工作是发表与执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有关的专题报告。而这些报告是各国气候谈判工作的基础。 “反IPCC”运动汹涌而来 回顾过去三个月的风波,日本科学家Taka Hiraishi至今仍然无法理解。“第四次评估报告已经发表两年之久了,为什么这么多的质疑声集中在现在?”Taka Hiraishi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说。 事实上,自从IPCC诞生之时起,围绕IPCC及其评估报告的争议就一直未曾间断过。 从1989年全球气候同盟(Global Climate Coalition)的成立,到乔治·马歇尔学院和如今的反IPCC主要阵地——非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NIPCC)和气候监测网(Climate Audit),过去20年间,这些组织的质疑声一直伴随着IPCC。 第一次众所周知的“地震”,来自“气候监测网”的创始人斯蒂芬·麦金太尔。2001年,在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完成之后,这个被IPCC科学家们斥为“根本不具备科学家资质”的美国人,质疑了报告中所引用的来自美国科学家曼(Mann)的一条近千年的北半球平均温度曲线的正确性。而这条描述了1000至1900年间近似于直线变化的温度曲线,在2006年被证实确实存在数据误差。 这也是一系列“门事件”的开始——这次事件被称为“曲棍球门”。麦金太尔和他的“气候监测网”如今成为了IPCC专门的“纠错员”,指出了IPCC报告中的很多数据漏洞。 去年12月初,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召开前所爆发的“气候门”事件——黑客进入英国东吉利大学气候研究部门(CRU)获取大量的邮件,从中发现了修改气候数据的丑闻——可谓曲棍球门之后的又一个反IPCC的高潮。 与此同时,NIPCC和美国哈特兰德研究所分别出版的报告,则干脆对IPCC进行了全面的批判与否定,主要反对“现代气候变暖是人类活动造成的”这一主流思想。 事实上,即使是NIPCC,也未曾否认过气候变暖以及人为的因素,两边的科学家们更多地是在争论:变暖的速度有多快,人为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有意思的是,在纷繁的科学争论背后,对于“利益冲突”的指责也开始调换了对象。 20年前,IPCC指责“全球气候同盟”这样的组织充斥着代表石油公司利益的声音;20年后,矛头调转了方向,气候变暖否定论者和IPCC的反对者们开始怀疑IPCC从一开始就存在人为操控,并怀疑IPCC现任主席帕乔里存在利用冰川数据中饱私囊。 对此,IPCC副主席让-帕斯卡尔·范伊佩尔塞勒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亲自去欧盟核实,帕乔里所在能源机构是否存在通过错误的冰川融化数字申请拨款,“我被告知根本没有这回事”。 IPCC工作流程图 图/梁伟驰 走向国际谈判舞台 为何在哥本哈根会议结束还不到三个月,国际社会就出现对IPCC的从技术到道德层面的精确打击? 面对过去三个月里的集中质疑,IPCC副主席让-帕斯卡尔·范伊佩尔塞勒打了一个比方,他说,这就如同20年前,烟草公司试图质疑烟草和癌症之间的关系一样。 “气候变化谈判越来越重要,IPCC传递的信息对某些人很不利,因此才要想方设法泼污水。”范伊佩尔塞勒对南方周末的记者这样说道。 事实上,从1990年IPCC发布第一次评估报告开始,就推动了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制定,自此也揭开了IPCC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密切相关的历程。 伴随着气候谈判议题的变热,IPCC在气候变化谈判中起到的关键作用,逐渐也被更多的人了解。2007年,IPCC发布第四次评估报告,首次明确指出“过去50年的气候变化很可能是由人类活动引起”,这一结论将国际社会对于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这也直接促成了2007年底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为“巴厘路线图”的形成提供了科学依据。 更重要的是,第四次评估报告为减排目标这一核心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巴厘路线图”中发达国家2020年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25%-40%目标范围的表述,就源自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 而且,自2007年以来,欧盟、澳大利亚、美国、日本等国家为应对气候变化所提出的新主张和国内政策,皆依赖于第四次评估报告的基本结论。 发生于哥本哈根大会前夕的“气候门”事件,显然就是这一博弈的结果。“冰川门”事件后,美国《时代》杂志意味深长地说,“虽然不存在人为操纵的确凿证据,但是对于气候变化怀疑论者,这也许并不重要。” IPCC报告背后的角力 所有的人都抬头看着前方的大屏幕,屏幕上显示的一行行字,正在讨论的一句话、一个字或者一个标点符号,都被标示为黄色。与会的代表手中都有一个牌子,发表意见时举牌示意,“这句话不妥,应该删除”,有代表立刻举牌发言,“不,应该保留。” 这并不是已经结束的哥本哈根谈判现场。事实上,这是两年前,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的一次评审大会的一幕。屏幕上的文件是经过高度浓缩,由一千多页简化成最后十几页的《决策者摘要》。台下坐着的有科学家,也有各国政府代表。 对IPCC评估报告的审议,奉行“协调一致”的原则,这意味着只要有一个国家说不同意,那就没法通过。往往就一个字或者一个说法产生了争议。罗勇说,在巴黎的一次讨论会,18页的摘要一共花了4天的时间讨论,最后拖至凌晨。 “会场上大家谈的都是科学问题,但实际上一听就知道背后有着明显的政治诉求。”参加过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撰写的罗勇深有体会。 以第四次评估报告决策者摘要中这样一句话为例:“20世纪中以后的大多数观测到的全球平均温度的升高,非常可能源于观测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现在看到这种表述是与会的各国专家和政府代表数次修改和妥协的结果。 这句话正是第四次评估报告最核心和最关键的结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政治诉求不同,自然反映在对文本的表述上:欧洲国家比较倾向于表述写得很强烈;而发展中国家往往更强调不确定性的一面。 在评估报告的决策者摘要中给出平衡的表述,正是IPCC秉承地理平衡、政治平衡以及协调一致原则的目的。正因为IPCC评估报告的主要结论在气候变化谈判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大阵营围绕IPCC评估报告的争论变得越来越激烈。 气候变化情景分析一直是IPCC屡遭气候变化怀疑论者“诟病”和抨击的重点对象。考虑到各种情况下的温室气体排放数量和途径,情景分析直接关系到各个国家的减排责任和义务的分担情况。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等不同的利益团体,对此有着截然不同的诉求。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近年来的针对IPCC报告的科学争议大多集中在情景、2度阈值(即2度是人类社会可以容忍的最高升温)等热点问题上。 事实上,无论是“气候门”、“冰川门”还是“亚马逊门”,都无法从根本上撼动IPCC的整体结论。以最严重的“气候门”为例,即使忽略有篡改数据嫌疑的英国东吉利大学气候研究部门(CRU)的全球温度序列,仍然有来自美国国家气候资料中心和戈达德空间研究所的数据在有利地支撑着“近百年全球地表温度具有升高趋势”这一结论。 受到影响的,只是公众对于IPCC这个组织及其报告声誉和权威性产生疑惑,这也为气候谈判政客们留下了更大的回旋、谈判余地。
197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十年医改,十年医殇
热度 1 windlight 2012-3-27 08:31
十年医改,十年医殇 对着值班的电脑,虽然哈医大事件已过去2天,是的,我承认我无法平静下来,纵然昨天还假装平静的欣赏了油菜花,纵然我今天还在平静的收病人、会诊,纵然我和你素未谋面。当我打开丁香园那灰白的画面,当我点开打开其中一个帖子里面一位网友提供的一个纪念王浩的视频,当我看到那张年轻英俊的脸,当我看到他在全国风湿病年会上的意气风发,当我看到他手上的伤口,当我看到开颅手术,当我看到视频里面大家为他送行的场面……是的,我必须得写出来,不然,我心头的沉重感会让我无法呼吸。   是的,如果当时他没有值班,如果当时他没有在办公室办公而在值班室看电视睡觉,如果当时他让那个病人去门诊或急诊,如果当时他遵从病人的意思让病人签字后开那种对病人损害极大的药物,是的,如果我现在还有那个心情,我就再跟各位赌上1块钱,躺下的,也许就是那个病人,而不是他。可是,现实没有如果,一个还没有毕业的研究生,一个即将跨入香港中文大学的博士生,一个还不能独立开药的实习生,一个还没有和钱打上任何交道的新手,一个热心他人健康而忽视自身安全的书呆子,就这样被一个疯子夺去了生命,甚至还没来得及留下一句遗言,生命,怎能如此脆弱!   是的,凶手还在苟活着,我们还在苟活着,领导们还在苟活着,麻木的看客们还在苟活着,跳墙的骂客们还在苟活着,然而,无论红尘如何喧嚣,你安静的去了天堂,没留下或带走一丝云彩,除了你父母的悲痛欲绝,你甚至还没有爱人为你肝肠寸断。时间这个利器会让这个世界很快将你遗忘,包括我。多年以后,我甚至不会想起你的职业,你的面容,我会继续苟活在这个世间,麻木的接受这一切,一如广大的国人。   十年医改,我已经记不清我看了多少这样的事件,你不过是他们中平凡的一页而已,在我麻木的心中偶然泛起一圈涟漪。我已惯看世人的冷眼,我已习惯无奈的苦笑,当一腔热血化作飞灰,当苦口婆心变成沉默是金,我深知,我即将沉沦于那更永久的僵化。是的,哀莫大于心死,医殇,难道仅仅是我之殇?难道仅仅是医生之殇?放眼全国,毋宁说是国殇,是的,这一切带来的后果就是举国麻木,举国怀疑,诚为举国之殇,没有一个人能逃得过,除了死亡。   明天,我还将继续麻木,但是今天,此刻,我想稍稍的不理智一下,我想小小的放纵一下,也许,这个题目太大,我和你承载不了那么多,但,我还是愿意以纪念你的名义写下以上文字。我将以我最喜欢的罗文的《尘缘》歌词为你送行:   尘缘如梦   几番起伏总不平   到如今都成烟云   情也成空   宛如挥手袖底风   幽幽一缕香   飘在深深旧梦中   繁华落尽   一身憔悴在风里   回头是无晴也无雨   明月小楼   孤独无人诉情衷   人间有我残梦未醒   漫漫长路   起伏不能由我   人海漂泊   尝尽人情淡薄   热情热心   换冷淡冷漠   任多少真情独向寂寞   人随风过   自在花开花又落   不管世间沧桑如何   一城风絮   满腹相思都寂寞   只有桂花香暗飘过   只有桂花香   暗飘过   我相信,天堂里面不需要医生,上帝不需要医生,你可以灿烂的笑,你可以追求心爱的女子,你可以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看庭前花开花落……
1659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钱祥麟:寄意地学五十年
dongzg101 2012-3-26 15:51
钱祥麟:寄意地学五十年 ■本报实习生 高危言 钱祥麟的家,生动地诠释着“汗牛充栋“的含义。眼前已经80多岁高龄的老教授笑容慈蔼,他的背后是琳琅满目的藏书,与他的儒雅睿智相得益彰。 作为北大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的教授,钱祥麟在北京大学执教的50多年时间里,培养了大批地质人才。而今,他的弟子既有国际知名大学的著名教授,也有国内重点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学科带头人,还有石油、地矿、冶金等技术和管理部门的高级工程师和业务领导。 “我一向主张,各人自有各人的兴趣和未来。”伴着和煦晨光与氤氲茶香,这样的开场白让采访的氛围十分舒适。 规划学科 指导找矿 钱祥麟是浙江嘉兴人,195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学系,1958年获苏联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副博士学位,之后回国到北京大学地质地理学系,从此走上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教学生涯,见证和推动了北大构造地质学教研室的诞生与地质学系的发展。 钱祥麟一手设计规划了构造地质学专业及其教育计划。北京大学在我国地质教学中第一个设置了地质力学课程,聘请地质力学研究所吴磊伯执教;后来还吸收数学力学系以王仁为首的多名教师加入构造教研室,加强师资力量,极大地促进了构造地质学的基础教学和与相关学科的衔接交叉。 在钱祥麟的抽屉里,至今还珍藏着一张黑白照片。那是1959年10月,地质部部长李四光在香山会见北大1956级构造专业全班同学和部分老师时的合影。上世纪20年代,李四光曾担任北大地质学系主任。照片上,李四光、钱祥麟、吴磊伯等师长与学生们的笑容,记录着那一次薪火传承的见面,也定格了那段奋发拼搏的美好年华。 “文革”时期,北京大学地质系的发展停滞,钱祥麟等北大教职工下放到江西地区劳动锻炼,直到1972年回来继续地质教学和研究。重回科研轨道之后,钱祥麟经过深思熟虑,决定选择前寒武纪地质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 当时,全国范围内大兴工业基地,寻找富铁矿成为当时地质地矿部门的重要任务。 钱祥麟坚持用构造地质的思路看待铁矿的形成与赋存,主编了《冀东前寒武纪铁矿地质》。他指出,地质学家一直试图在中国寻找和大洋洲相似的风化淋滤型富铁矿床,但根据他对冀东前寒武纪地层的大量实地勘查工作,冀东地区中元古代地质构造属于活动性较强的坳拉槽,经历极强烈的物理风化,很难形成稳定的化学风化淋滤环境。由此钱祥麟认为,冀东不可能存在该类型的富铁矿。 钱祥麟的这一结论无疑给当时的狂热激情泼了一瓢冷水。在那个全国总动员的特殊历史氛围里,人们更愿意听到“冀东有富铁矿”这样乐观的消息,钱祥麟为此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被问到当时的感受,钱祥麟微笑着说:“不论冀东有没有富铁矿,都要坚持诚实、科学的态度。我是有充足的证据,才得出那个结论的。理论指导实践,而实践最终会证明,我的观点是正确的。” 钱祥麟诚实地坚守了他的理论。事实上,多年的实践也证明了钱祥麟观点的正确。在冀东铁矿几十年的勘探开发历史中,从来没有发现过类似海南石碌那样的富铁矿。 海外交流 缩短差距 在构造地质、前寒武纪地质、区域大地构造等领域,钱祥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包括华北克拉通结构及演化、冀东变质铁矿成因规律、利用单钻孔判定变质岩区地质产状的方法等,并与国际学术界建立了广泛的交流与联系。 数十年来,钱祥麟的足迹遍布北美、西澳、波罗的海、西伯利亚、南非等几乎所有古陆块,参加过近30次国际学术会议,造访多所国外大学并担任客座教授,还曾任IGCP国际委员等职务。 1998年北京大学百年校庆期间,他邀请英、美、德、加等国著名学者来访,加强了北大地质科学的国际合作和学术交流。1996年,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在北京召开,钱祥麟担任“前寒武纪构造”分会召集人,主编《前寒武纪地质学和变质岩石学》论文集,尽己之力宣传和推动中国的前寒武纪地质科学研究。 早在1980年,钱祥麟赴澳大利亚参加国际第三届太古宙国际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上的见闻使钱祥麟意识到,我国的前寒武纪地质研究严重滞后。“我国的地质科学研究水平落后世界30年。”他说。 钱祥麟认为,除了深入程度的差异外,这种差距还体现在我国坚持一套老理论、老观念、老方法,整个地质科学处于前进缓慢的发展桎梏中。 “很多最基本的深变质岩石定名都存在严重问题,基层地矿系统还在参照老的手册来工作。”钱祥麟说,“实际上,引入构造地质学的眼光和方法更有用武之地。” 谈到今天的情况,钱祥麟直言不讳:“现在,国内地质学水平与国外的差距还是很大。最简单的例子,最新一届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没有评一等奖,这是一个很理智、很正确的决定,因为现在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太注重新闻效应,动辄哪里发现大矿之类,但真正的科技成果并不是这么简单,是必须要在国际上有重大影响意义的成果,这也正是我国与国外相比最须努力的。” 认真执教 踏实治学 钱祥麟长期担任北京大学校级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主任,《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等学术刊物的编委。他强调,学术刊物的编委会要对发表的文章负责,而不是把期刊当做挂个名字的“光荣榜”。 钱祥麟多次参加北大学术委员会校级会议,他认为学委会应该做的,是促进教授之间交流经验,共同讨论如何提高教学和学术质量。 “大学毕竟以教授为主,要重视教学工作和经验交流。”钱祥麟说,“我个人建议,全校教授应当组织一个协会,在一起讨论如何教学,提出需要上面帮助我们什么,实话实说。不用怕提出的问题太尖锐,事实上,尖锐不是更好吗?” 现在科技界风气浮躁、急功近利,高校为改善这一状况作了很多努力,例如加大海外人才引进,以更好地与国际接轨。钱祥麟十分担忧如今普遍存在科研浮躁现象,但也认为人才引进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他指出,这首先是体制上的障碍,一种适合科学发展的体制,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学者的积极能动性,而现在常有掣肘。其次,跟国际接轨是大势所趋,但不应过度依赖那些长期在国外接受教育的人,而是要努力加强自身研究,积累和掌握第一手资料,特别是地质科学,踏踏实实做好自己才是第一要务。 一些对海归人才持负面看法的人认为他们另有所图,并无实学。对此,钱祥麟坦率表示:“以前一个科学家可以养活自己和一家人,现在的科研工作却是要学者贴钱,出现这种现象也可以理解。但是无论如何,基础研究工作一定要有,千万不能抛弃,不能急功近利,否则就是败坏声誉。声誉是学者立身之本。” 1993年至1999年,钱祥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任职。他认为,相对于需要资金回馈的产业基金,自然科学基金更看重参加者自身的素质,通过考查其选题意义、工作经历、科研水平,相信这个人是踏实可靠的,就鼓励他去做好科研,并不强求成果,毕竟科学研究并非百分之百保证成功。而对于初出茅庐的年轻学者,设有相应的青年科学基金,对经验积累的要求相对淡化,侧重考查选题是否合适,这反映了自然科学基金的公正与客观。 鉴于目前申请的人越来越多,钱祥麟建议建立初选机制,筛选一部分申请再送审。 辛勤耕耘 满园桃李 钱祥麟尽职尽责地教书育人,培养了大批地质高级专业人才。其中佼佼者如著名构造地质学家尹安。尹安1982年毕业于北大地质学系,1994年荣获美国地质学会青年科学家奖,现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 钱祥麟强调导师负责制的重要性,认为导师要督促学生读书,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研究方法,导师之间要沟通和交流。他要求学生在扎实学习理科基础课的前提下,加强野外地质训练和观测,积极参加学术活动,发表创新认识。 “不仅要有科目考试,还要让学生做野外工作、编写报告、组织评审、给出评语,要经常问问,学生在野外观察得细不细致?他会不会总结认识?他的看法是不是正确?有没有达到野外工作的目的?”钱祥麟认真地说,“学生不是随意雕刻的木头,导师必须要花工夫。” 1998年,钱祥麟获“北京大学第四届最受学生爱戴的教师”荣誉称号,充分体现了北京大学师生对他的高度评价。 现在,钱祥麟已经退休,但他还依旧关心着北大地质系的发展。2009年,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建系100周年,钱祥麟撰写了《努力发扬北大优秀传承的创新精神》,回顾总结了他在地质系的教学、科研历程,收录在《百年辉煌 继往开来》纪念文集中。 钱祥麟的生活很简单。他始终保持着读书的爱好,从“文革”劳动时看的《史记》,到现在的历史小说、人物传记等等,此外便是看报、买菜做饭等生活琐事。每年清明前后,他会回到浙江嘉兴老家,和家乡的亲人、同学一起闲坐喝茶,品味人生。 风雨兼程,岁月峥嵘,为北大地质系奉献一生的钱祥麟已是白发苍苍,他对待科学的正直、诚实与执著却栉风沐雨、历久弥新。站在他的肩膀上,年轻一代的地质人胸怀理想,脚踏实地,为中国的地质科学挥洒青春,贡献力量。 人物介绍: 钱祥麟,浙江嘉兴人。1929年生,195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学系。1958年获苏联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地质矿物学科学副博士学位。历任北京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构造地质与地质力学教研室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科学评议组成员,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专于区域地质学、构造地质学研究。在前寒武纪地质演化方面有深入研究,主编出版过《冀东前寒武纪铁矿地质》等专著。 《中国科学报》 (2012-03-26 B2 人物)
个人分类: 艺术人生|1813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干细胞可使人类活到125岁
xuxiaxx 2011-12-7 09:56
广州政协大讲堂昨日举行,专家裴端卿表示:“干细胞可使人类活到125岁”   新快报讯记者刘正旭实习生梁海媚报道“人类预期寿命可延长至125岁!”昨日,广州政协大讲堂(第五讲)举行,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院长裴端卿在演讲中表示,随着干细胞在再生医学领域的发展应用,人类的预期寿命可比现在延长30%左右,该院正在进行的两项干细胞应用研究将也有望根治地中海贫血和脊椎损伤型瘫痪。    干细胞成为最大希望   裴端卿说,对心肌梗塞、糖尿病、帕金森病等,大部分药物都束手无策的。我国每年因中末期肝病死亡30万人,其中一半死于肝癌;糖尿病每年新发病160万人。发病原因多数是这些器官细胞死亡。   “好用的药物已经被发掘得差不多了,全球对此投入很大,但真正做出来的新药却很少。”裴端卿表示,现在唯一的、最大的希望就在干细胞。根据干细胞的来源可以分成胚胎干细胞、成体干细胞和诱导多能性干细胞,而最具再生医药价值的要数诱导多能性干细胞(以下称“ips细胞”)。   通过对成体细胞体外人工诱导的方法,使成体细胞回到“萌芽”状态,通过这一“返老还童”,ips细胞就可发育成许多手术中所需的关键器官,如心脏、胰脏等。“这一成果,可使人类的预期寿命超过125岁,比现在延长30%左右。”裴端卿说。    地中海贫血有望根治   如何让ips细胞发育成肺、肝这些器官?对此,裴端卿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ips细胞就好像喜马拉雅山顶上的一块石头,肺和肝脏等器官就相当于山下的诸多国家,想要让干细胞这块“石头”滚落到中国,而非印度,需要修建一条隧道。而这条隧道就是要找出让干细胞恢复多能性的调控因子及其规律。   据了解,2010年,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已研究出ips细胞重编程过程的启动机制。根据这一启动机制,裴端卿和他的团队正对地中海贫血和由于脊椎损伤造成的瘫痪病例进行研究,有望找出根治这两种病的方法。   据裴端卿介绍,2007年底,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成功诱导出ips细胞,是继日本、美国之后第三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中科院在“十二五”期间,有9亿元资金会用于干细胞的相关研究。 来源:人民网
143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叶澜: 让教师由 “匠” 变回 “师”
dongzg101 2011-11-30 00:39
叶澜:让教师由“匠”变回“师” 本报讯 (记者黄辛 实习生陆洋)“现在的社会存在一种误区,往往认为教师只是一个匠,只要把别人的东西讲给孩子们听,会管住孩子,就是一个好老师。他们仅仅把教育看成是传递性的事业。其实,尤其是今天,我们必须改变‘教育是以知识传递为主’的传统观点。” 这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华东师大终生教授叶澜日前在华东师范大学60周年校庆主题论坛的教育分论坛上提出的观点。 叶澜提出,教育是个充满着创造的事业。一个教师应该具备创造的能力,把人类的知识转化为教学内容,然后激活,最终转化成学生内在的生命成长。 她感慨道:“这世界上还有比这种转化更难的事吗?如果课堂本身按照知识的一套理论,用预先设定的方式来教,那么课堂就会变成一个死板的程序。这样的课堂,机器也可以代替。” “然而,教育是面对人的生命的事业,她永远也不可能被机器所代替。”在叶澜看来,课堂上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问题会有各种各样的反应,教师应把教学的重心放下去,让孩子们把自己的想法、理解和感受表达出来。与此同时,教师在课堂上捕捉和梳理这些信息,形成新的教学的着力点。这样,在整个课堂中,教师不断地在接受从孩子那儿获得的新信息,接受着智慧的挑战。也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才获得了教育尊严的享受和欢乐,学生才有成长的感觉。 然而,现在却有很多人仅仅把教育看做一种传递,看不到教师劳动创造的本质是对人的生命一种发展的促进和创造。她担心:“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的价值会被异化。” 因此,叶澜提出,我们在呼唤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时,首先要把创新还给教师,让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享受智慧的挑战、创造的欢乐。这样的课堂才是人的课堂,这样的教师才不是“匠”,才能称得上名副其实的“师”。 《科学时报》 (2011-11-29 B2 大学周刊)
1226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血染的风采、黄土高坡我爱唱 作曲家苏越太惋惜
热度 1 xupeiyang 2011-11-11 09:34
苏越同志,你当什么老板啊,做一个作曲家多好啊。 我们都很喜欢你,同情你,但法律无情,谁也帮不了忙啊。 《血染的风采》、《黄土高坡》我唱了无数遍了,百唱不厌。 血染的风采-董文华 http://www.56.com/u21/v_NTM2MDkwODc.html 黄土高坡 李娜 http://www.56.com/u66/v_NDk3MzQzMTE.html 走红全国的知名作曲家苏越因合同诈骗罪成立,涉案5700余万,昨日被北京市二中院一审判处无期徒刑。他当庭表示忏悔,但认为判决过重,将提起上诉。 苏越与87版晴雯的扮演者安雯   23年过去了,当年的《红楼》梦中人如今都已步入中年,而他们的境况也各不相同,日前爆出曾创作《血染的风采》等经典歌曲的知名音乐人苏越因诈骗罪被判无期徒刑,而他的妻子正是在87版《红楼梦》扮演晴雯的安雯。
个人分类: 文化艺术|2872 次阅读|1 个评论
无耻得很的老男人(我绝对不是在骂上了年纪生活作风良好的老人)
热度 31 runrun 2011-10-27 13:25
昨晚其中一位实习生遭到某头狼的骚扰,公然拿实习手册不盖章这事来威胁这位女生。 如出一辙的氛围,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潜规则”如何让人生存下去,这样的男人,可恶! 一个小小的特校,男女关系搞得乱七八糟,大晚上公然调戏实习生,无耻得狠! 这样的学校有这样的领导,悲哀! 赶紧离开,我还是觉得我的男儿身打扮比较安全! 做人哪怕没人赏析也不要和这些死老男人鬼混!耻辱!做人能检点不。。。。。。 (某些人,有文化,想法多) 我真的不想骂他是死老男人的,可是这种人真的很TMD的让人想整死他!
2676 次阅读|79 个评论
[转载]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子的现代版?
liaodehua01 2011-10-9 13:23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黄永明 实习生 王寅 2011-10-01 15:30:44 来源:南方周末 植物中所含微小RNA能够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血液和器官组织,然后通过调控靶基因表达的方式,影响人的生理功能。这意味着日常饮食可以直接影响人体内的基因表达。 2007年的一天,正在南京大学读博的陈熹被导师布置了一个实验,去检测人的血清中是否含有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陈熹当时就认为导师疯了,因为这完全违背了他所学到的生物学常识:人的血清中含有许多RNA的降解酶,因而不可能有完整的RNA存在,至多只是一些碎片。他在师弟师妹面前把自己的导师“批判”了一番,然后就把这个任务扔在了一边。 研究人员估计,在哺乳动物的基因中,约有30%左右的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受到微小RNA的调控。 直到两个星期后的一个早晨,陈熹的导师张辰宇堵到了他,再次要求他去做这个实验。陈熹回避不开,只好去做。结果这个实验一做,陈熹变得比他的导师都更疯狂了,曾经连续三天三夜泡在实验室里。他得到了一些令人难以置信的结果。 他们最新的一项研究发表在近期的《细胞研究》上,这项研究发现,植物所含有的微小RNA能够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血液和器官组织,然后通过调控人体内靶基因表达的方式,影响人的生理功能。他们已经发现了至少一种情况,微小RNA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影响人体健康:进食过多的大米会增加患代谢紊乱综合征的可能。这倒令人想起孙悟空变成一只小虫子钻进铁扇公主肚子的故事,尽管最后的结果与肚子疼无关。 这样的一个发现引起了许多生物学研究者的极大兴趣。同样研究微小RNA的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克莱·马什(Clay Marsh)教授认为张辰宇等人的这项工作“非常令人激动”,它表明我们日常的饮食能够直接影响体内的基因表达。 用南京大学张辰宇教授的话来说,这项发现为中国诸如“吃什么补什么”、“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些俗话提供了科学上的注脚。 微小RNA与人体疾病 科学家发现微小RNA并不是很久之前的事情。1993年,哈佛大学的罗莎琳德·李(Rosalind Lee)等人在《细胞》杂志上发表论文,称在线虫中发现了控制幼虫发育的“lin-4基因”所编码产生的短小RNA,这种RNA可以与lin-14基因产生的mRNA结合,并抑制它的功能,使它无法被翻译,最终控制LIN-14蛋白质的产生。这是人们首次发现微小RNA对于生物体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 微小RNA是一种由19-24个核苷酸组成的非编码RNA,它不能被翻译并最终生成蛋白质,而是一种在进化上比较保守的“基因调控者”。 在过去的10年里,微小RNA的研究已经成为了一个热点。仅仅是在2000年到2003年的短短三年时间里,研究人员就陆续发现了微小RNA的以下功能:控制细胞的增殖、凋亡;调节苍蝇的脂肪代谢;调节哺乳动物造血系统功能;控制植物叶与花的发育等。而据计算机模拟推测的结果,以上这些可能只是微小RNA所具备的功能的冰山之一角。研究人员估计,在哺乳动物的基因中,约有30%左右的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受到微小RNA的调控。 2002年,美国《科学》杂志把微小RNA的研究评为了当年的“年度重大突破”。到2005年,研究人员已经在人体中发现了两百多种微小RNA。并且,人们也逐渐认识到,微小RNA可以调控肿瘤的形成,可以与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有关,还可能与人类老年痴呆症和某些中枢神经功能紊乱有关。 小片段的大作用 张辰宇的研究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当时人们已经知道了微小RNA与肿瘤形成有关,张辰宇于是想到,是否有可能把微小RNA作为一种标记物来诊断肿瘤。在肿瘤的早期诊断中,如果能在血清中发现微小RNA的话,那么它就有可能成为无创伤性的新的生物标记物。这就是为什么他会想到让陈熹去做那个“疯狂”的实验。 在实验中,张辰宇疯狂的念头不但被证实了,而且微小RNA就像是指纹一样,在血清中的不同组合对应于不同的疾病。“这种组合可以早期诊断各种疾病。”张辰宇说,“现在很多疾病分亚型,判断疾病的复发,判断死亡率,还有个体化治疗,微小RNA都可以提供帮助。” 2008年9月初,张辰宇等人在《细胞研究》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结果。几乎在同一时间,一个以色列的研究组和一个美国的研究组也分别独立发表了相同结论的文章。三者相互印证。 不过,新的发现也带来了一个新的疑问:血清中的这些微小RNA是从哪里来的?它们是从破碎的细胞里出来的呢,还是完整的细胞能够分泌出微小RNA?张辰宇从他的研究领域——内分泌代谢——出发,认为是从细胞中分泌的。但究竟是以何种方式分泌出来,比如是直接分泌还是通过某种载体,他仍不得头绪。 一次偶然的机会,张辰宇在上海参加一次学术会议的过程中,听到了一个新的概念——微小囊泡。他感到茅塞顿开,夜里11点半打电话给他的合作者、南京大学的曾科教授:“是不是微小囊泡就是那个载体?”曾科听到这话也激动起来,微小囊泡正属于他的研究领域,他当下就认为他们可以立即做实验验证。 第二天,张辰宇还没有回到南京,陈熹就已经接到电话开始离心提取微小囊泡了。张辰宇回到实验室的时候,曾科和陈熹都在那里等着他,他们告诉张辰宇,微小囊泡提取出来了,做了分析,含有很多的微小RNA。 一个一个的点开始连接成线。所有的细胞,首先能够选择性地把特定的微小RNA包裹到微小囊泡中去,当细胞受到刺激的时候,细胞就会把这些包含微小RNA的微小囊泡分泌到循环系统中,或者是细胞外。 然后,这些微小囊泡能够把微小RNA再运送到靶细胞内,释放出微小RNA,作用于靶细胞内的微小RNA的靶基因,从而调控靶细胞的生理学或生物学功能及状态。 “我们发现了细胞能够分泌微小RNA,把已知的细胞间的信号传导机制从‘固定电话’变成了‘手机’。”张辰宇形容说,“原来是特定的细胞能够分泌一些激素或者细胞因子,特定细胞有受体再接受,现在变成是所有的细胞都有这个能力分泌,只要受到刺激。” “相信我,今后的五年十年,这个会变得特别地热,在血清中发现微小RNA会变成教科书上每一个疾病的诊断信息之一。”张辰宇说,“比如说Ⅱ型糖尿病的某一个亚型,它的微小RNA是怎么样的……” 吃下的不仅仅是米 但故事还没有结束,更令人惊讶的事情在后面。 他们在分析微小RNA的时候做了一项叫做“深度测序”的工作。比如说,他们将50毫升的人的血清中的RNA提取出来,然后把30个核苷酸以下的RNA片段全部测序。一般来说,这能够得到数百万个片段,然后他们分析哪些是已知的微小RNA,哪些是破碎的RNA片段。 他们发现,这些RNA片段中有一些是植物的微小RNA,而且是100%来自植物——如果它包含22个核苷酸,那么22个核苷酸就全都和植物一样。并且,同样的微小RNA会有数以千计的拷贝。 这对研究人员来说显得非常奇怪,或者也可以说疯狂:假设人们进食植物之后,有些RNA由于某种原因没有被消化掉,进到了人的血液中去,那也更可能是碎片,而且碎片不可能在所有人的样本里头都具有相当高的浓度,有那么多的拷贝数。另外,他们发现的微小RNA和人的全部的基因组相比对,没有100%相同的。这就完全排除了微小RNA是内源性的人的某个RNA片断。 这些微小RNA一定来自于植物,而且唯一的途径是通过食物。这是张辰宇很快就意识到的一点,但实验并没有立即往下做。当时正值三聚氰胺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满脑子都是微小RNA的张辰宇想到,似乎可以通过检测牛奶中的微小RNA的浓度来鉴定牛奶的质量。因为几乎不可能人为地往牛奶中加入微小RNA,因而一旦检测出微小RNA的浓度偏小,就表明牛奶质量有问题。曾科去做了实验以后发现,牛奶中微小RNA的浓度比血清中的还要高。 此时,张辰宇另外两名学生在小鼠身上做的实验让事情的方向明朗起来。他们做了一系列的实验来探究血清中的微小RNA是否确实来自食物。他们先后喂给小鼠线虫和果蝇,这是两种富含微小RNA的动物,但都没有在小鼠的血液中检测到相应的微小RNA。接下来,他们给小鼠喂了大米。 他们喂给小鼠的,就是中国华东地区的人们最常吃的大米。结果,他们在小鼠的血清中检测到了来自大米的微小RNA。这让他们更加确信,植物的微小RNA可以通过日常进食进入人体。事实上,编号为168a的植物微小RNA既在稻米中富含,也是中国人血清中含量最为丰富的植物微小RNA。 这表明,我们吃饭不仅仅是摄入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等“食物”,也摄入了“信息”,即微小RNA的序列特征。 由此带来的后果之一就是,编号为168a的植物微小RNA可以结合人体内某种连接蛋白的mRNA,抑制其在肝脏的表达,进而减缓低密度脂蛋白从血浆中的清除,最终引起代谢性疾病。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给小鼠喂的是生米,而人类日常进食吃的是熟米,食物经过加热之后是否会破坏其微小RNA呢?张辰宇指出,煮过的米饭中仍然含有很多微小RNA,经过油炸才能破坏掉大部分的微小RNA。 他们还发现,中药在经过煎煮之后,药汤里的微小RNA的浓度很高。给小鼠喂药之后24小时,就发现小鼠肺部相应的微小RNA浓度增高。他们认为,这些发现为在传统的中草药中发现一类全新的活性分子提供了依据。 对于生物学来说,更大的意义可能在于,这些研究为我们理解跨“界”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线索。“动物、植物之间如何的借着微小RNA互相调控的?大家说不定共进化(co-evolution)了。”张辰宇说。
2224 次阅读|0 个评论
陈竺:我与白血病研究的25年
dhwang 2011-9-4 11:17
报道手纪: 读饶毅教授博客博文:《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37do=blogid=478156 ),文章中提及的两位研究者屠呦呦和张亭栋,以及两项重要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和砒霜化学成分三氧华二砷对白血病的治疗作用。我想起过去与这两位研究人员和两项发现有关的两篇报道。现在,我按自己写两篇报道顺序来回忆这两件事。 第一篇涉及张亭栋 砒霜 白血病治疗,我和科大实习生汪洋的文章《陈竺与年轻学子谈学术感悟:我与白血病研究的25年》发表在2005年8月2日出版的《科学时报》上。(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07626113122491182944.html ) 第二篇涉及屠呦呦、抗疟新药青蒿素 相关文章《周维善院士等讲述青蒿素结构的测定与全合成经过》,发表在2008年12月2日出版的《科学时报》上。(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08/12/213826.html ) 先谈第一篇文章 张亭栋 砒霜 白血病治疗 2005年7月,在对时任科学院副院长陈竺的报道中,提及了这件事。 我和科大实习生汪洋的文章《陈竺与年轻学子谈学术感悟:我与白血病研究的25年》发表在2005年8月2日出版的《科学时报》上。 根据文章中内容,我清楚地想起了当时的报道情形。那一天,2005年7月14日,中午大约11:30,我刚回到办公室,正准备和同事去食堂午餐时,接到中科院研究生院新闻处贾先生打来的电话,告知陈竺副院长将于下午1:30在研究生院有一个重要学术演讲,希望《科学时报》报道。我想这应该是一则新闻报道,同时可能因为手上还有采写任务,就请正在旁边的科大实习生汪洋去采写报道。刚到报社不久的汪洋即不知道陈竺是谁,也不知道研究生院在哪里。我告诉他,陈竺是科学家也是科学院副院长,报社楼下就有中午12:10分开往研究生院的班车,这个报道不难写,我催促他赶快走,否则赶不上班车就麻烦了,同时给贾先生打电话,要他给汪洋订一份盒饭,因为他已经没有办法在报社吃午饭了。 看着汪洋拿着书包一脸雾水地走出办公室,我立即后悔了。他只是一名实习生,真的是什么都不懂,我怎么能让他一个人去呢?至少我应该带他去啊!内疚之中我立即拿起电话,告诉贾先生我也去听报告,请他再订一盒午餐。然后拿着包跑下楼,跟司机说明情况后跳上了班车。汪洋看到我,明显地松了一口气。 在研究生院的新闻办公室,我们和新闻处的几位同志吃完午饭,就赶往演讲厅。此时此刻,那一天的情形浮现在眼前,历历在目、栩栩如生。当时很热,演讲厅坐满了同学,在几位老师的陪同下,陈竺走进来。在讲台上,他看着同学说(大意):“今天本来要讲一个研究方面的主题,但看见这么多年轻的同学,让我想起自己的研究生岁月。我想改变今天的演讲主题,讲述我自己从学生到研究的经历,和大家分享。” 他在回忆中讲述了自己从事白血病研究的过程。他说:“这是一个持续了四分之一世纪的故事。故事里还有一位主角,她就是我在研究生时的同窗并在后来成为终生合作者和伴侣的陈赛娟。”我的心怦然一动!多么精彩的故事!多么可遇不可求的报道良机,我想,即使我专访陈竺,他可能也不会这样畅开心扉地谈啊! 那一天很热,演讲厅的空调不足,陈竺已经讲得汗流满面。我知道机会多么难得!因为是记者的缘故,我和汪洋被安排坐在第一排正中,看幻灯片很清楚,但却没有录音笔,也没有相机。我拚命地用笔在笔记本上写,试图记下他讲的每一句话,汪洋也在记。陈竺讲述了25年间从事白血病研究的心路历程。 陈竺提到了张亭栋、砒霜和白血病治疗。他讲道,1994年,陈赛娟在一次国内学术会上偶然遇见了来自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同行,得到他们用砒霜(三氧化二砷)治疗肿瘤和白血病有一定疗效。他好像还讲述当时张亭栋(或他的同事)用砒霜治一个孩子的故事。陈赛娟的这次经历也促使他们夫妻两人尝试研究这个问题,并与哈尔滨的同行建立了合作关系。 这是一个多么好的报道材料。回到报社后,我根据记录和记忆,立即在网上查了许多补充资料。几天后,写出报道,并将报道送交陈竺审阅。当时,他已经回到上海,我将稿件通过传真方式发到他在上海的办公室,应该是上午11点左右。难以置信,当天下午2:30左右,报社办公室就收到陈竺修改回复的传真,还有对我和汪洋的致谢。拿到这份有陈竺亲笔修改的传真稿件,好感动。我将此事向时任副总编辑郑千里汇报。郑总说:这是非常珍贵的资料,请办公室将这份传真复印后存档,陈竺将来会做大事。 对我而言,这次报道是一个天赐良机。然而,我没有想到的是,这个经历帮助了我两年后另一个有关陈竺的报道。 2007年7月24日,清华大学主楼演讲厅,2007年度生命科学前沿学术研讨会及第五届华人生物学家协会的最后一天会议在这里举行,卫生部新任部长陈竺应邀作大会最后一个科学报告。大家拭目以等。大会主席、时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施一公这样介绍陈陈竺: “与我们很不同的一点是,陈部长不仅是很好的科学家,而且是一位很好的医生,这一点是很多科学家梦寐以求的。包括我在内,很多人都希望自己的项目能转化为临床治疗,但都没有付诸实施。但陈部长做到了,他从治疗中发现问题,并将之作为研究课题,又将研究工作转化为治疗方法,最有代表性的一项工作就是用组合方法治疗一种非常难治的白血病,为中国卫生事业发展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我相信,在陈部长的领导下,中国的卫生事业将会有一个新的起点。” 陈竺开始讲:“当看到看病难、看病贵成为老百姓反映强烈的问题时,我们就可以想象卫生部的责任有多重……我还想告诉大家,虽然面临种种挑战和问题,中国仍是今天世界上从事生物医学研究最好的地方。”突然,他话锋一转,说现在用英文讲科学报告!他讲的是自己有关白血病的研究,并开始用计算机在荧幕上放PPT。 我一听就紧张了,用英文作科学报告!我的新闻报道要花多少时间才能写出来?本来我听科学内容就不太懂,还要用英文讲,不是雪上加霜吗?写部长的新闻是不能有错的,而且我几乎不能找到他再审阅稿件。怎么办?我赶紧打开录音笔,打开相机。当时,因茶息时请吴瑞先生(康奈尔大学的分子生物学家、中美生物化学联合招生项目(CUSBEA)创始人)审阅对他的专访稿,吴瑞先生让我到第一排与他同坐,会议开始时我们还在看稿,所以,我就一直坐在第一排,这样,因而能用相机照下每一张PPT。 虽然刚开始听很紧张,但听到他讲白血病研究的经历,我就放松了,因为2005年专门写过他的文章,所以好多名词和经历都能听明白,心中放松了许多.听完陈竺的报告,身旁的吴瑞先生对我说:“他是一位诚实、诚恳的人。我相信,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会有很大的进展。” 回到报社向副总编辑李占军汇报,他要求我写有关陈竺讲话的新闻报道。我还是紧张不已,生怕出错,星期五一整天,我在办公室里一边看PPT照片,整理录音,反复核对,终于写出文章: 《新任卫生部长陈竺: 中国是从事生物医学研究最好的地方》,作为头版头条新闻发表在在2007年7月27日出版的《科学时报》上。( http://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7730114758828185542.html ) 回头想想,如果没有2005年7月的演讲和报道,我基本不可能写出2007年7月的这篇新闻报道,庆幸之余,有些后怕!因为非常有可能,我会坐失良机! 科学网链接 :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07626113122491182944.html 陈竺与年轻学子谈学术感悟:我与白血病研究的25年 作者:王丹红 汪洋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5-8-2 10:02:43 小号字 中号字 大号字 (资料图片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 “1987年,我的导师王振义先生带领上海血液学研究所突破白血病分化治疗的方法,但在向国际一著名血液学期刊投稿时,论文被两次拒绝。第一次说结果令人怀疑,学术上有问题,第二次说英文写作有问题。当时,一位著名的美国血液学教授正在上海访问,他看了研究结果后觉得很不公正,于是按美国人的英文标准将论文重写了一遍,并要求该期刊务必接受,这样论文才得以发表。论文发表后即引起轰动,被誉为白血病治疗的‘中国革命’。”这是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生物医学专家陈竺院士给中科院研究生讲述的一段故事。他说,这一经历让他体会到,从根本上的创新常常不符合学术界已有的教条,是不容易被人接受的,一开始很容易遭到拒绝,但真正的创新就在这里,需要有自信心和百折不挠的勇气。 7月14日,在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举办的“2005年全国化学研究生暑期学校”课堂上,陈竺作了题为《白血病研究的系统生物学——在实验室与临床间架一座桥梁》的演讲,讲述了自己从研究生开始一直从事至今的白血病研究的经历。 经过25年的努力,陈竺和他的同事们使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基本可治愈的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他说,有了第一个成功的例子,就可能会有第二个、第三个。他相信经过大家长期和共同的努力,人类一定会攻克白血病。 这是一个持续了四分之一世纪的故事。故事里还有一位主角,她就是陈竺在研究生时的同窗并在后来成为终生合作者的陈赛娟。 癌细胞可能改邪归正吗? 白血病俗称“血癌”,是人类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白血病的发病率虽然在肿瘤发病率中排第6位,但在儿童和青少年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中均占第1位。 多年来,人类对白血病一直束手无策。直到20世纪40年代化学治疗方法的出现才有了转机。但化疗会同时杀死癌细胞和健康细胞,有相当大的副作用。1960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体内发现,人类的第9条染色体的部分和第22号染色体的部分发生交互易位,从而产生了一种新的致病染色体,即费城染色体。费城染色体的发现表明白血病是一种基因变异型疾病。 1978年,作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研究生,陈竺成为上海第二医学院血液学家王振义教授的研究生。王振义于1948年获得上海震旦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是我国血栓与止血专业的开创者之一。这一年,王振义共招了两名硕士生,另一位就是陈赛娟。 在王振义的启发下,陈竺开始思考这样的问题:除了杀死癌细胞之外,有没有方法让癌细胞改邪归正呢?寻找治疗疾病的方法需要了解疾病的发病原理。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在增殖、分化和凋亡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白血病,那么除了化疗所针对的细胞异常增殖之外,分化异常的因素是否也可成为导致白血病的因素之一呢?如果是,则可以通过诱导出现问题的细胞指令改正错误来治疗白血病。20世纪70年代末,国际上提出诱导分化治疗白血病的设想。1979年,王振义开始带领学生积极探索这一前瞻性的思路。1980年,陈竺和王振义在《国外医学内科分册》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白血病的细胞培养研究》综述文章,提出“如能阐明促进白血病细胞分化的环境因素,则将为白血病的治疗开辟新的前景,即将来有可能通过控制机理而非用化疗针对白血病细胞本身进行治疗”。 他们着手寻找一种会分辨“敌我”的药物,在不伤害“无辜”的前提下对癌细胞进行“改造”。维甲酸是维生素A的一种衍生物,国外的报道表明这种药物对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有一定作用,他们也开始研究这种化合物。1981年,陈竺获得硕士学位,和陈赛娟一起留在上海瑞金医院工作。1984年,陈竺获得到法国留学的机会,在法国圣·路易医院血液中心实验室任外籍住院医师,1年后攻读分子生物学博士。陈赛娟也在1986年来到陈竺所在的血液中心,攻读细胞遗传学博士。 将错就错 发现新药 维甲酸有数种同分异构体,包括13顺式与全反式,当时国际上用的是13顺式维甲酸。王振义等希望上海的药厂能生产13顺式维甲酸,但上海的药厂只能合成出全反式维甲酸。王振义决定将错就错,就用全反式维甲酸做试验。在体外试验成功的基础上,1985年他的研究小组首次将这种药物用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结果令人满意,部分患者的生命得以挽救。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证明白血病细胞可被“改造”成接近“正常”细胞的临床试验。后来,国外学者证明,13顺式维甲酸对白血病的疗效不佳。 消息传到法国,陈竺激动不已,他认定了今后的研究方向: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阐明导师的临床效果。王振义非常赞同他的想法,因为临床药物的成功只是成功的一半,科学需要机理的证明,而这正是向癌症发起的最高层次挑战。 1989年1月,陈竺和陈赛娟先后隔一天获得博士学位,7月,夫妻双双来到上海血液学研究所,专心致力于维甲酸分化治疗白血病机制的探索。1990年,他们的研究小组和国际上的几个实验室同时发现,位于15号染色体上的早幼粒白血病基因与17号染色体上的维甲酸受体基因易位,形成特定的融合基因,导致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这是一个重要的发现,阐明了该疾病的发病原理和运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的分子机理。 1990年,陈赛娟注意到一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后未见好转,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她终于发现原来是17号染色体的维甲酸受体与11号染色体上的一个基因发生融合,形成一个新的融合基因,她继而克隆了这一新基因,并将之命名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锌指蛋白基因,这是我国生物医学领域中第一个克隆出的新的人类疾病基因,之后又在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水平和转基因小鼠模型中证实了其致白血病的作用。 通过对这种耐维甲酸作用的特殊分子亚型与对维甲酸敏感的经典类型间的比较研究,他们终于开启了认识维甲酸作用原理的大门。找到了对早幼粒白血病中诱导细胞分化的机制,他们提出了基于分子靶标的白血病“靶向治疗”思路。用维甲酸合并化疗,近半数的患者获得5年无病生存,而后者正是临床判断白血病被治愈的一项客观标准。 1995年,王振义为了鼓励青年学者主动让贤,让陈竺担任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所长。 以毒攻毒 用砒霜治疗白血病 问题又来了。仍然还有50%的患者复发,并产生对维甲酸的抗药性,是否有新的办法来治疗复发的患者呢? 1994年,在一次国内学术会议上,陈赛娟偶然遇见了来自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同行,得知他们用砒霜(三氧化二砷)治疗肿瘤和白血病有一定疗效。陈竺说:“当时我们很怀疑,但没有轻易否定。”他们开始查资料,得知在2000多年前的中医典籍和古希腊的医学记载中都提出砒霜是一种药,19世纪西医曾使用砒霜治白血病,中药也有“以毒攻毒”的观点。于是,他们决定试一试,很快与哈尔滨的同行建立了合作关系。在体外的实验中,砒霜不仅能作用于早幼粒白血病癌细胞,而且还有剂量依赖的双重效果,即在较大剂量时诱导细胞凋亡,而在较低剂量时则诱导细胞分化。砒霜为什么会有这种作用呢?分子和细胞水平的研究显示砒霜能选择性诱导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致病蛋白质发生降解。用砒霜治疗复发性早幼粒白血病取得了成功。这是令人惊喜的结果,这些工作的系列论文发表在美国的《血液》期刊上。1996年8月2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发表文章说: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白血病使人感到震惊的同一研究小组又取得了惊人的发现。 他们又提出一个新问题:能否同时发挥维甲酸和砒霜的优势,将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彻底治愈呢?陈竺说:“经过多次的试验,我们终于发现维甲酸和砷剂实际上是通过不同的途径,靶向作用于该型白血病的同一关键致病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因此提出两药共用的‘协同靶向治疗’设想,并建立了敏感的疾病分子标志检测方法,可实时定量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效果。”功夫不负有心人,临床试验中,90%以上的患者长期无病生存,表明两药合用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国际同行评价: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有可能成为人类第一个可治愈的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陈竺说:“对白血病的研究让我深深感到非常有必要将传统的中医学与现代西医学结合起来,不仅用现代的分离和分析技术鉴定中药中发挥作用的成分,也要学习传统中医重视人体综合平衡的可贵思想,并不断加以提高。”他认为,传统医学的主要不足是停留在经验层面上,缺乏足够的科学实验和分析,见宏观不见微观;现代医学以科学实验为特征,在过去几个世纪中对人体解剖、生理、结构功能等有了非常深入的认识,但在进入分子细节时,常忽略了整体。今天终于迎来了系统生物医学的新时代,这要求我们在研究中,既要有仔细的分析研究,也要有综合的眼光,否则对问题的认识会失之偏颇。 “我现在是个中药迷” 在用砒霜治疗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获得成功后,陈竺开始想,这种药物对其它类型的白血病有疗效吗? 2000年12月,陈竺到北京出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为了维持研究和共同的事业,陈竺夫妇做出一个痛苦的决定:陈赛娟不到北京,留在上海血液所。这个决定让他们有80%~90%的时间不在一起,陈竺说:“我对赛娟很内疚。” 2002年,瑞士诺华公司推出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新药格列卫,该药物直接瞄准了癌细胞的信息司令部,即费城染色体所产生的异常蛋白酪氨酸激酶这个“靶点”,阻断癌细胞的信号通路,但不影响正常细胞。美国《时代》周刊将格列卫赞美为“基因组时代的黄金药物”。这个药物的作用机制类似于全反式维甲酸和砷剂对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靶向作用机制。 砷剂可用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吗?陈竺和同事们开始做实验,这次他们选用的是砷的另一种化合物雄黄(四硫化四砷)。DNA芯片初步结果显示:两药共用比只使用一药的效果更好;在细胞实验层面,癌细胞凋亡数大大增加。这两种药物有可能成为该型白血病治疗的“黄金搭档”。他们最近的研究还显示,格列卫对急性髓性白血病也有“靶向治疗”的可能。诺华公司的高层专家为中国学者给这种药又找到一种潜在的新用途感到十分高兴。陈竺说:“我们准备与诺华等国内外知名药厂展开合作,希望我们合作的成果也能让中国的老百姓用上。” 砷在白血病的治疗中显示了它的威力,陈竺说:“我现在是个中药迷。”他建议将中药中起治疗作用的成分提取出来,用现代医学的方法研究它们的作用机制,并推向国际医学界。 对白血病患者深切的关心促使陈竺涉足白血病研究。在25年的时间里,他和同事将实验室的成果应用于临床,再将临床提出的问题拿到实验室进一步研究,对疾病有了深入的认识并发展出新的治疗方法。他对研究生们说:基础研究的原动力有好奇心也有社会和国家的重大需求,应将二者结合起来,既要“奋舟无涯学海”,在科学的前沿探索,也要“心存社稷冷暖”,承担科学家的社会责任。他希望研究生们成为科学事业的栋梁之才,为中华民族的文明之树添新枝。
个人分类: 人物专访|503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听俞正声上党课——“执政者的声音”
热度 1 DynamoChina 2011-8-17 18:51
听俞正声上党课——“执政者的声音”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陈中小路 实习生 徐燕燕 2011-06-23 10:56:56 来源:南方周末 “有的同志说,党是不是代表了某些利益阶层,就要维护这个阶层的利益,换句话说,当官的要维护当官的利益。”俞正声说,“党必须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党不是利益群体……我参加政治局会议,我们很多问题都是敞开讨论的,经常开会,它反映了各种利益。” “现在有的媒体宣传的一种观点,认为五四运动以后……救亡图存的思想,使中国丧失了一个资本主义民主发展的机遇,从而陷入了革命的漩涡。”俞正声说,“五四时代就是一个救亡图存的时代……不能仅仅看到大学里的一些景象就做出一个对社会的判断。” 在这堂党课结束前的提问环节,一位学生在递上来的纸条上问:“对党的未来怎么看?”俞正声抬头缓缓说道:“党的未来取决于党本身,而不是取决于他人。我们党本身如果能够坚强,能够克服自身的弊端,党的未来是光明的;如果党本身是软弱无力的,这个党是没有希望的。” 一条微博的蝴蝶效应 2011年6月20日下午,一堂特别的党课在上海交通大学新体育馆内进行──坐在讲台上的,是身着白衬衫的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 环坐在俞正声面前的,是来自上海交大所有院系所有年级的党员、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以及部分教师代表,人数达5000人之多。 学生们穿着中午发到手上的统一T恤,按颜色坐成一个个红色和黄色方阵,整齐鲜艳。正对着俞正声的方阵,举着巨大的红色标语──“纯洁、坚定、永远跟党走”。这也是上海交大等方面为这堂特别党课反复斟酌敲定的主题,这句话也出现在俞正声上方的巨大液晶屏幕上。 这并不是一场枯燥乏味或是充满宣传动员辞令的演说。这堂近两个小时的党课上,俞正声不仅主动谈起了五四运动、新中国建立、“文革”等时期的争议话题,还毫不避讳地触及一些社会敏感问题,并不时以自己的故事现身说法,现场掌声笑声不断。 在建党90周年纪念日临近之时,身为政治局委员的俞正声选择到上海交大上党课,却要从一条最近网上热议的微博说起。 5月中旬,在上海交大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大四学生党支部的一次组织生活会上,一位同学分享了在微博上看到的一则“冷笑话”──一个女大学生来公司面试,经理看了看简历抬头问她:你是党员?那个女生顿时紧张了起来,激动地说:党员也有好人啊! 支部书记董雪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围绕这条微博,支部内进行了一场信仰危机的讨论。讨论后,大家决定把“无论何时何地,亮出党员身份”作为这个支部毕业之前最后一次党课的主题。 这个主题针对的是当前的社会现状──“现在很多同学对自己的党员身份主观上蛮淡漠的,不会主动说自己是党员,当有一些是非争辩的时候,他们也不愿意亮出自己的党员身份,表明自己应该持有的立场。”董雪说。 最后,支部决定向学校里其他毕业支部乃至社会发起“亮出党员身份”的倡议。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也给俞正声写了一封倡议信。 出乎董雪意料的是,不仅几天之后收到了俞正声的回信,各方也顺势促成了邀请俞正声来学校上党课的构想。“没想到会搞那么大。”董雪说。 有意思的是,两年之前,刚到上海履任不久的俞正声,也曾到复旦大学上过一次“党课”。那一堂主题为“坚定党的信念、坚持党员本分”的党课,也是“结缘”于一封毕业生的来信。 只是当时那次党课,只局限于两百人左右的毕业生党员代表。而这次,是面对近五千名师生,并且是在中共建党90周年生日之前,由一名中央政治局委员上的党课。 关于中共诞生,关于新中国,关于毛泽东 6月20日下午两点左右,5000名师生就座。按计划,各个院系轮番唱起了《歌唱祖国》、《保卫黄河》、《打靶归来》等红歌──曲目是学校提前确定好的,大屏幕上还滚动着歌词。 半个小时后,俞正声走进了体育馆。“交流是为了讲心里话,念稿子大家不爱听……我今天给大家上党课……没有教育人的意思。”向来不用讲稿的俞正声,这次也不例外,这番开场白先赢得了大学生们的掌声。 俞正声说,“我想讲两点,一点是坚定的问题,一点是忠诚的问题。” 这位党的高级干部说,现在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有的书国内没怎么出,也会从各种渠道流入国内。怎么样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间保持一种政治上的坚定性,“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随后,以中共历史为脉络,俞正声给学生谈了几个“怎么看”。 他说,“现在有的媒体宣传的一种观点,认为五四运动以后,北洋军阀丧失一点控制,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好时机。很可惜的是,救亡图存的思想,使中国丧失了一个资本主义民主发展的机遇,从而陷入了革命的漩涡。” 俞正声说,“报纸上当然没点共产党,但是说救亡图存的思想下,民主共和发展的大好局面被破坏了。”俞正声说,“我是在哪儿看到这种言论的?是在我们上海的报纸上,而且是转载的北京的报纸。” 对于这个问题,俞正声举了自己4月在《新华文摘》看到的一篇文章为例。该文谈到,1920年,死亡人数超过20万人的宁夏海原大地震,地震后一个月当地政府才向北洋政府上报了求救信息,得到的捐款也极有限。“我到上海以后,感觉很多人对上海的 (上个世纪)30年代很留恋。30年代上海是金融中心,全国的文化中心;另一方面,上海是沙漠中的绿洲。20年代上海已经发展了,上海为海原大地震做了什么?上海的富商们为海原大地震贡献了什么?” 在俞正声看来:“五四时代就是一个救亡图存的时代……不能仅仅看到大学里的一些景象就做出一个对社会的判断。”俞正声强调,在 这种时代特点下,中共诞生,就是要为劳苦大众打天下,就是不能让社会、官僚们熟视无睹群众死活的状况在中国继续下去,所以才产生了共产党。 他谈到的第二个问题,是怎么看待“新中国的建立”。 “有人说解放战争的胜利是军事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军事上比国民党高,我觉得是不对的,根本上是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俞正声随后谈到农民参加土改。 “有的同志说,土改就是农村里的痞子,把地主的财产分了,乱打乱杀,这个现在很多文章里面讲过的,有没有这种情况?有!但是,我们党的历史上在土改中乱打乱杀的结果,必然导致这个地区群众的反水,这不是没有发生过的,抗战时期也发生了。但是为什么那么多群众拥护解放军和拥护共产党呢?从根本上说,土改运动是得人心的,是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的。” 第三是怎么看待“社会主义建设艰难的探索”。 俞正声坦言,“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灾难,这不光是毛泽东的个人错误,也是党的错误。 他回忆说:“文化大革命期间,我母亲(注:范瑾,曾长期从事新闻及宣传工作,是北京日报报业集团的奠基人,其兄是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丈夫是曾出任建国后第一任天津市市长和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的黄敬)1966年被打倒,1968年蹲监狱,1975年回来,出来之后我就感觉她精神上不正常了,老有被迫害的感觉。一直到前年她去世,都拒绝做任何体检。我的妹妹,“文革”开始时一个高中生,在学校里被批斗,后来也得了精神分裂症,自杀了。我们亲属在‘文革’中死去的,有六七人。” “那么为什么对毛主席还基本上是一个正面的肯定态度?他有很严重的错误,为什么? 我个人认为,第一,他的著作、他的思想影响了许许多多的人,包括我,我对毛主席是非常尊敬的,虽然他犯了这么大的错误。正因为如此,很多人就千方百计地诋毁他,甚至说,毛主席著作大部分是胡乔木写的,胡说八道,胡乔木写不出这种文章来。第二个,我认为他搞文化大革命,是真真切切地感觉到,我们国家不能简单地发展生产,要防止新生资产阶级的出现,防止工人农民重新沦为社会的底层,他的动机是无可厚非的。”俞正声说,“但是他寻找的道路是错的……现在的很多事情也证明他的担心不是没有理由。但是,不能因为这种担心而寻找一种错误的道路。” 俞正声说,一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人民群众之所以仍然相信共产党,“就是因为知道,党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的艰难的、没有实践经验的探索,而且党也不回避自己的问题和失误”。 如何看待当下的矛盾? “30年来国家有很大进步,但现在也面临着很多新的问题。”俞正声一一数道。比较突出的,一是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现在银行高管一年薪水几百万,有的银行,老总一年可以几千万,“而上海的最低工资线是一个月一千两三百块,这可是几百上千倍的差距”。 “还有党内的腐败现象,我看没有从根本上进行遏制,最近报的铁道部部长的案子,利用工程索取钱财,成亿成亿地索取,若干亿的回扣,生活糜烂啊。” 此外,俞正声还谈到了当前社会矛盾不断地涌现。他说,“有一些社会矛盾是属于干部处理经验不足,没有在早发阶段赶紧处置;有一些社会矛盾是越渲染越大,本来没那么大。” 对于这些现实问题,俞正声也历数了他所认为的原因。 一是经济快速发展阶段,难以避免阶段性的混乱。而这种快速发展、分配上的变化、财产价格的急剧变化带来了人们谋取利益的冲动。 “这是正常的。”俞正声说, 共产党是干什么的?共产党无外乎是群众认识到自己的利益不平衡,团结而起的奋斗,共产党就是干这个的。革命为什么胜利?就是人民群众觉得我的利益在这儿,才团结在党周围。 新世纪利益多元多变,是一个阶段性的特征,这是任何国家快速发展的阶段都难以避免的。 还有就是经济的全球化带来产业分工变化,所造成的收入差距增大。他还强调,这不光发生在中国。 “第三,还有我们工作的不足和体制的缺陷。”俞以分配问题为例,他说,邓小平1993年就讲过,分配问题可能比解决发展的问题还难,应该在本世纪末、下世纪初把这个问题尖锐地提出来,鼓励用各种方法去进行探索。“我想我们对小平方针的认识和实践上做得不够。” “此外,干部的监管使用上还有制度性的缺陷。”俞正声顿了一下说,“这个我就不多讲了。”不过俞正声告诉听众,按照中央政治局委员标准,他每个月工资一万一,“不算高也不算低”,比上海市市长韩正低一些。“抽烟是自己买,衣服也是按照市场价格买。” 俞正声也提醒说,(解决当前问题)不能急于求成,不能采取“文革”的办法来解决干部的腐败问题。“我们建国以来的教训是什么,是急于求成,以前是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现在是GDP赛跑,所以才有那么大的投资、那么大的货币量。” “我们总要找到新的途径和办法,就是靠各方监督的办法。”他甚至举了个自己的例子,他去年10月去崇明检查工作,结束后随行人员邀请他去看看当地一个湖。当时,大量游客在那,俞正声一行至少有四五辆车就开上去了,然后上了船。 俞说,从船上下来,游客就跟他打招呼。“第一句是,俞书记好;第二句就是,你买票了没有?我赶紧让秘书把票补了。”这段自嘲,也引得学生一阵大笑。 因此,“还是要扩大公开,置于群众与社会的监督之下,这方面我们总要找一种制度性突破,扩大群众和社会的监督”。 主动谈起敏感话题 谈到当下,对于一些政治领域的敏感话题,俞正声也不避讳地向学生们主动说起。 “有的同志说,党是不是代表了某些利益阶层,就要维护这个阶层的利益,换句话说,当官的要维护当官的利益。”俞正声说,“ 党必须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党不是利益群体。共产党不是一个利益集团,它是能够反映各种意见的,社会各阶层意见的一个组织者。 我参加政治局会议,我们很多问题都是敞开讨论的,经常开会,它反映了各种利益。” “有的同志问,我们现在的很多问题根本解决要靠多党制,多党能解决中国的问题吗?”他说,看台湾就可以想到,中国大陆复杂情况远比台湾多得多, 中国大陆要是多党,可能就会把中国大陆变成了政客权谋的竞技场,个人野心的博弈机和民族分裂的样板田。 “如果陷入政客权谋斗争,那谁去管经济的发展?谁去解决重大的民生问题啊?然后再加上各省之间互相斗,这个国家还有未来吗?那不回到了北洋军阀的时代了吗?”俞正声抛出一串反问。 他强调说, 中国社会的复杂性也决定了必须有一个坚强有力的党来统筹处理各种社会矛盾 。 俞正声还谈到另一个热门话题——最近在网上热议的“独立候选人”问题。 有意思的是,曾经在湖北担任省委书记的俞正声,与来自湖北潜江的自荐竞选人大代表的姚立法之间,还有一段交集。 俞正声回忆道:“我在湖北时,潜江的书记说,我们有一个群众推荐的候选人选上了,经常怎么怎么样。我说,你要区分情况,群众推荐不能认为是不正常的现象,要分析四种情况:第一种是有的人是真正希望参与对党和政府的监督,这个是要支持的;第二种是他想参与监督但没有经验,有时候说话偏激,这个也要支持,不要在乎;第三种可能是为了个人出风头,我看也没有什么了不起;而第四种可能就是出于想推翻现有制度,追求西方制度。” 俞正声问这位书记,姚立法处于哪种状态?他说,还没有到第四种。俞说,你还是要帮助争取,不管是处于哪一种,只要他讲得对,你们都要改正你们的工作缺点,即使是不对,你也得改正你的缺点。“后来县里说,美国国务院请姚立法去考察美国民主制度,问怎么办?我说,让他去呀,这是他的权利,但是你要告诉他,你这么走下去,性质是要变化的。” 俞正声说,处理这种问题的界限,就是是否赞成宪法和拥护共产党的领导,而不在于他给你提多少意见。 这位党的高级干部说:“中国的现实,如果离开了党,国家至少是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会走上非常危险的境地,这种危险是存在的。我今年都66岁了,干不了几年了,你们都是年轻党员,未来怎么走,不是我们决定的,是你们决定的。希望你们把握好未来的政治方向。” “如果党本身是软弱无力的,这个党不会有希望。” 俞正声还向学生谈起“忠诚”的话题。“ 我说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对人民的忠诚,不是一句空话,体现在很多的思想里。” “在座的有不少上海人,上海现在常住人口将近1/3是外地人,要不要取得上海户籍?要不要享受跟上海市民一样的公共服务?”俞正声说,“同学们是心里赞成还是表面赞成啊?这势必会涉及到一些利益。我们现在的高中不允许他们上,势必有一天,高中要给他们开口的,高中要开口子,等于大学也要开口子,大学开口子,等于原上海籍的高中生考大学就有竞争了,上海户籍的同学,你们赞成还是反对啊?”说到这里,他批评说,上海户籍制度改革进展太慢,有关部门的同志思想局限太重。 他停了一下,说道,“作为党员,就应该赞成。这句话不是一句空话,当然这也不敢贸然地进行,上海老百姓很有意见。慢慢地循序渐进,但是这个方向应该是明确的。” 他随后提到,忠诚也要“勇于坚持真理,勇于修正错误”。 他举例说自己在山东任职时,有一年山东的走私很厉害,大量走私汽车。“我当时在青岛担任市委书记,青岛刹住车了,威海、烟台都疯了。正好到北京开会,江主席叫我去他家谈事,问你们山东有没有走私啊?我说有。济南军区有没有走私啊?我说有,通过青岛的军港。你说我这个党员对中央不讲老实话行吗?讲了老实话势必得罪我的上司。要敢于讲真话,你敢不敢于在领导面前发表你的看法?” 他随后还举了一个有关朱镕基的例子:“朱总理是好领导,你不跟他讲真话,他不信任你,你跟他讲真话,他反而相信你。我刚到北京的时候,有一个朋友跟我说,你要想说服朱总理,就得他硬你更硬。我对朱总理很尊敬,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他鼓励你讲真话。” 在这堂党课结束前的提问环节,一位学生在递上来的纸条上,写下了这样的问题:“对党的未来怎么看?”在学生的欢笑和掌声中,俞正声抬头缓缓说道:“ 党的未来取决于党本身,而不是取决于他人。我们党本身如果能够坚强,能够克服自身的弊端,党的未来是光明的;如果党本身是软弱无力的,这个党是没有希望的。” 【南方周末】本文网址:http://www.infzm.com/content/60713
2046 次阅读|1 个评论
一念不慎:李宗军抄袭事件调查
热度 14 meixianghao 2011-7-19 23:17
明天一早出差,提早发出来。此文明天将发在科学时报头版。 为人师者不修其身,还是评价机制催人浮躁? 一念不慎:李宗军抄袭事件调查 □本报实习生 冯丽妃 记者 李浩鸣 成舸 李晓明 李宗军(图片引自湖南农业大学校报电子版,2007年) 李宗军也许没有想到,6年前自己的一念之差,竟然在短短的10天时间里,迅速酿成了一场巨大的论文抄袭风波。 李宗军今年43岁,是湖南农业大学教授,目前任该校食品科技学院院长。李的学术生涯记录一直十分良好。直到10天前,他收到了一封匿名网友的举报邮件,直指其2005年发表在《微生物学报》中的一篇文章涉嫌抄袭。 匿名举报者同时把邮件发给了《微生物学报》编辑部和本报记者。7月12日,本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李宗军还涉嫌一稿两投的行为。 所有的调查均指向了一个时间,2005年。这一年,37岁的李宗军破格晋升为教授。是为人师者不修其身,还是学术评价机制催人浮躁?本报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 质疑:抄袭或为“破格晋升”? 李宗军涉嫌抄袭的文章《大肠杆菌生长温度、膜脂肪酸组成和压力抗性之间的关系》(以下简称“李文”),2005年6月发表在《微生物学报》第45卷第3期上。 被抄袭的文章来自美国微生物协会旗下的学术期刊《应用与环境微生物学》(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中的“Role of Membrane Fluidity in Pressure Resistance of Escherichia coli NCTC 8164”(作者B.M.Mackey等,以下简称“A文”),发表在此前的2002年12月。 7月11日上午,《微生物学报》编辑在接到本报记者求证邮件后,迅速回复:此前已经接到举报者的数封邮件,一早上班时又接到举报电话,将上报编委会,尽快作出处理。 记者将李宗军的文章与A文进行对比,发现两篇文章在结构上基本相同,都包括摘要、研究材料与方法、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以及参考文献五部分。 在摘要部分,李文与A文中的观点与数据完全相同;在材料部分,A文中使用的是英国NCTC8164大肠杆菌,李文为购买自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的ATCC80739号大肠杆菌,A文中用的高压设备为美式设备,李文使用的是中国内蒙古包头五十二研究所生产的设备,但其所用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条件与A文如出一辙;在研究结果部分,李文中的图表只是在温度取值范围以及刻度间隔上与原文稍有不同,而数据表在格式和内容上则与英文文章完全相同;在分析与讨论部分,李文比A文的五个讨论内容少了一项,其余内容则完全相同;在参考文献部分,A文引用了46处文献,李宗军引用的全部15处文献中有14条文献与A文相同。 在调查过程中,记者发现李宗军的另外两篇文章存在一稿多投的现象。 11日,《微生物学报》发来电子函件,初步认定李文存在抄袭A文事实。 7月12日,《微生物学报》向李宗军发去质询邮件,请他核实抄袭一事。 巧合的是,李宗军涉嫌前述3起学术不端行为集中爆发在2005年。这一年,李宗军破格晋升为教授。 据记者查询,湖南农业大学规定教授申请者需要在学校认定的国家级学术刊物、国家级核心刊物上以第一作者的名义发表论文10篇、专著一部,作为破格晋升的条件之一。 李宗军是否因破格晋升而起意抄袭?本报驻湖南记者就此联系李本人以及湖南农业大学进行求证。 还原:寒门学者的2005年 李宗军出身普通农民家庭,1990年,他从湖南农业大学首届食品科技专业本科毕业后留校,9年后,他以本科学历考取南京农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02年博士毕业后,他进入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研究。 2004年,当时仍为副教授的李宗军完成博士后研究回到湖南。食品科技学院就此在该院网页上刊文称,李宗军“在食品科学领域有较深的学术造诣”,“李宗军老师回院工作对于加强该学院的学科建设、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到目前为止,李宗军副教授是食品科技学院第一位完成食品学科博士后研究的人员”。 2005年,李宗军破格晋升为教授,2010年出任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院长。其间获得诸多荣誉,包括湖南省优秀教师,湖南省食品科学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等等称号。 2005年,李宗军因首次系统评价侗族传统酸肉的安全性,获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肉品发酵剂微生物。其研究成果经湖南省鉴定,填补了国内研究空白,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05年,对于李宗军来说,是荣誉满贯的一年,如果没有6年后被发现这三起学术不端的话。 7月13日,记者采访了南京农业大学科技食品学院江汉湖教授,他对指导过的这个博士生依然记忆犹新。“李宗军做博士期间比较用功,论文写的是关于侗族酸肉发酵菌的分离鉴定,做得不错。” 李宗军读博之前就在湖南农大作发酵剂分离的研究,他是国内侗族酸肉方面首位研究者。据江教授说,李宗军的博士论文做得很细,很有特点,论文的一部分还获得了食品加工研究会学术会议的一等奖。 当获悉李宗军涉嫌论文抄袭后,江不无遗憾地说:“按道理讲,这种现象明显是很不应该的。很多问题促成学术不端行为的多发,对学科发展的影响非常大,这样的事情应该得到处理。” 解释:抄袭之实事出有因 7月14日一大早,《微生物学报》收到了李宗军的回应。李自称,涉嫌抄袭一事与湖南农业大学无关,他本人也是受害者,事先并不知情。 李宗军解释说,事情发生于2002年至2004年,当时他在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内蒙古草原兴发企业博士后流动站作研究,其间临时聘用了一名助手,其个人简介称在英国获得硕士学位。涉嫌抄袭文章正是源自助手提供的一份中文研究报告。之后,助手离职,李宗军与之失去了联系。 2004年博士后出站后,李宗军再读该助手的研究报告,认为其内容有新意,写作也比较规范,整理后投给了《微生物学报》。但始终联系不上这位科研助手,就擅自以单独署名的方式发表了文章。 在回答《微生物学报》质询时,李宗军承认,他本人在此次事件中存在监管不力、擅自发表助手文章的问题,并为自己的不良行为向该刊及读者道歉。 但《微生物学报》编辑在与本报记者沟通时认为,抄袭在事实上已经成立,如果是助手所为,则李涉嫌剽窃。 7月15日,长沙。本报驻湖南记者就涉嫌抄袭一事当面向李宗军求证。 “考虑到网络的‘虚拟性’,我对网友的邮件未予理会,而是对事情进行了核实,然后主动向学校学术委员会提交了书面《情况说明》,承认文章确实存有不妥之处,愿意接受学校对此所作出的处理决定。”李宗军说,“我在12日向学校提供书面说明的时候,还没有收到《微生物学报》发来的质询邮件。” 当记者问到科研助手时,李宗军解释说:“助手姓胡,同事都叫他小胡,具体名字不记得了,就记得他说自己是在英国获得的硕士学位。他工作了大概9到10个月,04年离开,走的时候交给我一些中文资料报告。” 李宗军认为自己有失察之责,他还表示小胡所提供的研究属于理论研究的范畴,而他在博士后期间的主要科研工作是受企业委托,开展应用型的横向课题研究。再加上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对企业博士后出站没有论文发表数量上的硬性要求,他本人并不存在主动抄袭的动机。 “当时我比较年轻(37岁),没有考虑到后果,认为这项工作是我请助手来做的,应算是团队成果,所以认为自己有资格来这么处理。”李宗军懊悔地说,“还有就是学术刊物都要求提供作者单位的信息,小胡离开以后,我就和他失去了联系,没法征求他的意见,不好给他署名。我承认自己有错,铸成了抄袭之实。” 然而,截至记者发稿时,仍未能就小胡的真实身份从相关见证人那里得到进一步证实。19日下午,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相关领导向记者证实,该所已就此事专门召集会议,并着手调取李宗军在博士后工作站研究期间的档案,将尽快查清事实。 此外,李宗军自称抄袭实是偶然为之,并非出于晋升压力。2005年,其破格提升为教授主要是因为他是本学校第一位食品科学的博士和相关领域的博士后,同时是学校考虑学科发展需要所作出的抉择。而学校职称评定材料的准备一般在4-5月份进行,在他向学校提供教授职称申请材料时,论文成果目录中并没有包含当年6月发表在《微生物学报》中的抄袭论文。 关于另外两篇涉及一稿多投的论文,李宗军称,前者本是投给《肉类研究》杂志的,由于迟迟未得到录用通知,以为不能发表了,于是又投给了另一家期刊社《食品与发酵工业》。另一篇系收到《食品与发酵工业》退稿通知后转投《食品与机械》。 警示:论文被撤销永不再录用 14日下午,湖南农业大学主管科研副校长符少辉在接到本报记者采访要求后,当天即从北京赶回长沙着手处理此事,并支持本报展开独立调查。 15日与17日,该校学术委员会牵头,人事处、纪检监察部门先后两次召开紧急会议,对李宗军学术不端行为进行调查核实,研究对事件的处理方式。校方在17日通报给本报的讨论结果中表示,学校对于任何学术不端行为决不姑息,一经发现,一定严加处理。 相关负责人称:“尽管涉嫌抄袭的论文是李宗军在校外工作期间发生的个人行为,且不是故意为之,但学校应从此事件中汲取深刻教训,加强对学校教职工的学术道德教育,尽量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微生物学报》编辑在截稿前给本报发来《声明》,确认李宗军抄袭B.M.Mackey等人的文章事实确凿,决定撤销其发表在《微生物学报》2005年45卷3期426~430页的研究论文,同时在《微生物学报》的纸质版和网页上发布撤销该论文的声明,今后将不再受理该作者的任何投稿。 《微生物学报》在声明中再次警示:任何人发给本刊的投稿,严禁抄袭和剽窃他人的研究结果。一旦发现,本刊必将追究作者的责任,并给予严厉处罚。 本报截稿时,湖南农大方面正在汇总调查结果,讨论最终处理决定。
个人分类: 科学与社会|11688 次阅读|29 个评论
点评:政协副主席“国企是共和国长子 家里的穷人你们管过吗”
热度 2 lzxun123 2011-7-19 09:17
我们常常只知道一味要求别人要顾全大局,要维护一个和谐的环境,但我们许多官员我们许多政策却缺乏稳定大局、和谐环境所必备的基础。我们俗语说船好、桨好,不为百姓着想,一味地要求或强制平民迁就、屈就的稳定和和谐是不可能长久的。 在我看来,中国目前改革举步维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实力派(包括所谓的精英)没有平民意识,或缺乏平民意识。他们占有平民的资源,但似乎不考虑平民的利益。所以, 可惜的是像张梅颖副主席这样有响声的声音太少。 政协副主席:国企是共和国长子 家里的穷人你们管过吗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周海滨 实习生 王永福I北京报道 在国家层面,中国最需要的改革是什么? 在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第一副主席张梅颖看来,这个问题的答案能脱口而出,她说:“当前最迫切的是改革顶层设计与转变发展方式。” 6月27日,张梅颖在位于白塔寺的全国政协办公室,接受了《中国经济周刊》的专访。从改革顶层设计、发展方式转变到对GDP的认识,从发展 现代 农业到处理国企与民企发展的关系,张梅颖畅谈自己的观感和思考。? 改革一定要有顶层设计 《中国经济周刊》:改革现在到了一个关键的关口了。改革顶层设计需要怎么着手呢? 张梅颖:在当前这个关键时刻,不能淡化改革,而是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改革是绝对不能倒退的。开弓没有回头箭,倒退没有出路。所以,现在应该把改革提得更响亮,不仅要更响亮,而且在顶层设计上,设立专门机构。现在是发改委协调,可是发改委主要是审批项目,本身不超脱,不免影响改革设计的效果。 改革的任务如果落实到相关部门,改革的最后结果就要受制于部门利益,必然导致改革中利益部门化。改革开放初期,有一个体改委,职能就是体制设计,不负责审批项目。 所以,我们的改革,顶层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第二,改革一定要有顶层设计,杜绝改革的部门化和碎片化。 ?《中国经济周刊》:在您看来,改革的阻力在哪儿? 张梅颖:政治体制改革不外乎就是上层建筑更适应经济基础,适应人民的要求,更有利于政治稳定和社会长治久安。 如果有人一听见政治体制改革,就一定扯到西方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上,只能说他是偏执和神经过敏。 我认为应该正确理解政治体制改革。现在政治体制改革的压力、动力不足,与一些人担心政治体制改革会触及他们的既得利益大有关系, 过去有句话,叫“自加压力”,现在自己加不起来则压力要来自群众的监督,必须要有一个倒逼的机制,不然就像一些人感觉的“挺舒服的干吗改革”。 我比较忧虑的是,中国有一种比较根深蒂固的民粹文化,如义和团运动就是属于这种民粹文化的产物。这种民粹文化冲击了中华民族的理性文化,非常容易走极端,走极端就影响政治改革,影响国家的稳定。这样一来,我们改革的氛围没有了。 政治体制改革为什么迟缓?我觉得还有一个认识上的障碍。我们国家这三十多年创造了奇迹,让人误以为只要经济改革就行了。 公共财政,是民主和民生最好的切合点? 《中国经济周刊》:目前,收入分配改革无论是在官方还是在民间都备受关注,这一改革为何会如此瞩目? 张梅颖:收入分配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民生问题,更重要的它还是一个政治问题。国家稳定不稳定,在很大层面上,要看收入分配是否公平。 公平不是平均。 (最重要的是没有公平意识和平民意识) 《中国经济周刊》:全国人大常委会6月25日二次审议的个税法修正案草案,将起征点从2000元提高至3000元。从网络民意来看,这并没有满足预期。对此,您怎么看?(编者注:全国人大常委会6月30日下午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将个税起征点提高到3500元。) 张梅颖:我赞同起征点3000元或者稍有提高。这是因为你作为纳税人,会对国家更有责任感,哪怕我只交一块钱,但我是纳税人,对国家有责任。当然,我们国家的税制还是需要不断改革的。纳税人责任多,权利不够明确。 我认为收入分配体制的确要改革。 从1978年到2010年,GDP年均9.5%的增长,涨了20.57倍。与此同时,人均收入仅增长了9.5倍。 说明多年来收入增长与GDP的增长差距较大,没有同步。 (极少数人收入估计所涨不止 涨了20.57倍,而另外大多数人也许还不到5倍 ) “十二五”时期,我们提出来了“两个7%”,GDP增长7%,人均收入增长7%。人均收入增长7%,我想是可以达到的。但是GDP增长肯定要超过7%。今年是第一年,GDP增长可能接近10%,发展还是很快的。从现实看来人均收入还是很难追上GDP增长。所以,我们还得痛下决心来解决这个问题。 《中国经济周刊》:您曾经说,公共财政,实际上是民主和民生最好的切合点。这句话如何理解? 张梅颖:公共财政透明了,必定引向公众利益,公权力就会向大多数人的利益方向去运行。比如,现在的通胀问题,食品价格高,如果能传导到农村,提高农民收入是好事,再以公共财政去补贴低收入者,并逐步使工资水平与物价上涨相一致。 去年国家在20%的县试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年满60岁每月补贴55元。我曾经去考察过相邻的两个村,但这两个村属于两个县,一个是试点县,一个是非试点县。非试点县的老人很有意见,凭什么邻村老人有55块钱,我们没有。你别小看这55块钱,但是对老人来说,这是尊严,我不用向儿子去讨。 我觉得民心是党魂,民生连着民心,公共财政透明并偏重于民生,对执政者来说,体现了执政为民的宗旨。 转变发展方式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 《中国经济周刊》:转变发展方式也是各级政府热议的话题,现在已经到了转变的“尖峰时刻”了吗? 张梅颖: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经济结构调整,其实从“九五”时期我们就已经提出来了,现在十多年过去了,没有什么大的成效。所以,“十二五”确定的主线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中国经济发展的粗放模式再不改,下一步的发展怎么往下走?说得严重一点,就是死路一条。这是决定我们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候。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这一点上,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 为什么这么说?十多年了,经济发展方式改变不了,背后还是一个体制因素。比如某个省要转型,从资源大省转型到多元发展,但是靠卖资源就能轻易赚到很多钱,它没有转变压力。传统发展模式形成的路径依赖,影响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此外,这还涉及到利益格局的调整,比如发展 循环经济 需要大量投入,存在风险,有利益取舍等问题。 所以,我觉得这背后体制问题、利益格局问题、固化思维问题和传统发展模式形成的路径依赖问题共同制约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为什么必须改呢? 我们的GDP占全世界的份额是9.5%,但是我们消耗的能源占全世界的20.4%,石油54%依赖进口。 这种格局究竟能够维持多久? 但有多少人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呢?所以举几个简单的数字,就可以看出,不改革是没有出路的。 《中国经济周刊》:转变发展方式,就意味着改变单纯依靠GDP增长的发展模式,与转变发展方式相随的是调结构。您根据在基层广泛调研的经验,提出要优先发展现代农业? 张梅颖:调结构,是社会领域一场深刻而广泛的变革。调结构的唯一动力,就是体制机制必须转变,用政策引导。 我认为要优先发展现代农业。农业问题,最近7年一直被列为“一号文件”,中央确实很重视,但是还不够,缺少相应的配套措施。我在基层调研时发现,种粮的人最苦,管种粮的人工资最低。因为各地的津补贴,是按GDP、财政收入来计算的。 我们到一些省去考察,一个干部从工业城市调到农业城市,他的工资低了好多。但是在农业城市,他的工作更加辛苦,压力也更大。由此看出,种粮食的和管粮食的,待遇都应该提高。这也是中国改革碎片化的表现。 我们对农业的忧患意识还不够,自然灾害不断,极端气候常态化,我们缺乏应对的准备,怎么保障13亿人的粮食安全?去年,我国净进口 农产品 换算成耕地,相当于进口了近9亿亩播种面积。这相当于进口了一半的耕地,一旦不能进口了,怎么办?所以要发展现代农业,比如中国有三分之二的耕地是低产田,通过改造,潜力还很大。一定要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中国经济周刊》:提到转变发展方式,很多地方就盲目追求新兴产业,重复建设的现象非常突出,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张梅颖: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要处理好。拿光伏产业来说,全国有18个省几十个城市都在搞,必然要形成高水平重复建设。 要正确认识新兴产业,当地的基础条件、资源禀赋、技术和人才等各方面是不是适应发展新兴产业?现在都在赶时髦,纷纷抢占“制高点”。比如清洁能源是个好东西,但是这里面很多技术问题没有解决,它还处于不成熟期,所以我们现阶段不宜大干快上,遍地开花。 传统产业是我们产业的主体。所以力量要下在传统产业的升级,用高新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高新技术是“魂”,魂要附到传统产业的体上。 厉以宁 教授曾说“没有传统产业,只有传统技术” 是有道理的。 我们有大量的传统产业,要把升级改造做好。 不要一提传统产业,就说该淘汰了,大家都另起炉灶,这会造成新一轮的浪费。 《中国经济周刊》:现在各地在地方发展规划中,都对GDP增长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某种程度上说,我们是否仍然存在对GDP的过分崇拜? 张梅颖:对GDP的误读是普遍存在的。 GDP再多,不等于你就强大。关键是你GDP的质量。就说这个房子,本来是可以一百年不倒的,现在三十年就炸了。盖的时候是GDP,炸的时候也是GDP,再修的时候还是GDP,无疑会使数字虚高。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一定要提“保八”的目标了,因为要挤出其中的水分。 光有GDP不行,关键是要看你GDP的含金量。 最能说明问题的就是人才,GDP并没有涵盖人力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存量更能说明我们国家是不是强大。 国企民企,都是中国企业 《中国经济周刊》: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发展,是人们广泛关注的一个话题。近两年来,“国进民退”的声音经常出现,你怎么看待国企和民企的发展? 张梅颖:现在有人说,我们“国进民退”,也有人说,现在是“国退民进”。其实,国家没有一个政策,引导“国进民退”或者“国退民进”。我们的政策取向只有一个,即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国有企业也好,民营企业也好,你的品牌出去,都是中国制造,都是中国品牌、民族品牌, 人家不管你是国企、民企。 但是我要强调,为什么要有国企?国企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它的使命是要完成国家战略。国家战略需要什么,国企就应做什么。 央企的最大作用,在于保障实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所以,在转变发展方式中,央企应该是主力军,应该起到引领作用。但是现在看来,央企明显动力不足。 (据报道,中海油是就是无偿地占有海洋油气资源,类似这样相对贡献小的企业常常拥有比那些具有脊梁意义的民族企业更大的话语权) 另外,央企要掌握本行业技术上的主导权,用技术优势创造品牌优势、资本优势和人才优势。央企应该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用创新支撑国家的顶梁柱。但是 现在央企投入到科研的费用只占利润的0.7%。民营企业一般占3%~5%, 多的能占到10%,这就为企业发展积蓄了后劲,而且它的机制比较灵活。 总之,央企要在转型中做生力军、主力军,要带头转变发展方式。 《中国经济周刊》:您说过,垄断国企,以“长子”自居,不管家里穷人,是什么样的背景下说的这样的话? 张梅颖:在分配不公到了影响社会稳定的地步,还不启动分配制度改革的背景下说的。那时候许多央企、国企不务“正业”,都去 炒房 地产,或靠垄断赚钱。 你是人民的企业、国有的企业,是共和国“长子”,家里的穷人你们管过吗?那么多农民工,你们看在眼里了吗?所以我那天不客气了。(注 : 中新社北京3月11日电 (记者 符永康)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11日指出:“垄断行业的收入问题说了很长时间,但收入差距还是在一天天扩大。垄断行业的国企占据了政策优势、资源优势、市场优势,以国家的‘长子’自居,却不管‘家里的穷人’。有些国企钱多得流油,怎么办呢?当‘地王’!这是老百姓绝对不能接受的。”) 央企去搞房地产,去当地王,把房价推高,最终还是把负担转嫁给老百姓,赚取老百姓的钱。共产党执政的基础是人民,民心即党魂,所以我对央企的一些不当行为提出了批评。批评他们是对他们抱有厚望。国企、民企本来是中国经济这面旗帜下的不同团队,应该形成巨大合力,这就需要政策调整。“非公36条”(即《国务院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是国内第一个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系统性政策文件。)的意义就是政策调整。既然国企、民企都是中国企业,都是为了人民,从这个意义上说,平等分享公共资源就是民企享受更多的公平,也体现了人民享受更多的公平。 重新认识“稳定”的内涵 《中国经济周刊》:社会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矛盾,比如群体矛盾。您觉得,“维稳”最重要的是什么? 张梅颖: 关于稳定的问题,要正确解读“稳定压倒一切”。现在一提就是社会刚性维稳。要知道为什么不稳定,不稳定的背后还是个公平问题。 所以,我们要解决公平和民生等问题。从今年开始,国家强调民生和收入分配改革,出台了很多惠民措施,像养老问题、医疗问题等,基本上都在落实了。 老百姓没有过多的要求。中国的老百姓安分守己。你给老人每月55块钱,他就很知足了,他不会觉得给得太少了、太晚了,不觉得这是作为一个中国公民应该得到的。只要中国老百姓得到一点儿好处,就感激得不得了。这也是我们国家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们的基层干部,是在维护着我们这个政权,为老百姓谋福利的。如果基层的多数干部都是坏的,政权早就完了。但是不能因为有这个主流,就对问题视而不见。往往一些很小的事,就能牵动全局,酿成群体性事件。 现在强调权为民所赋,我们的干部不要还以为自己是父母官,你的权力是老百姓赋予的。 稳定背后还是一个公正问题。今年随着分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随着一些基本的民生问题的解决,我认为形势要好得多。同时,稳定还涉及到政策的稳定,也就是要避免政策的制定实施朝令夕改,这也会引发新的矛盾。 同时,对待社会矛盾,也不必过高估计危机的发生,因为大多数是利益冲突,与政治和意识形态无关。要正确定位、判断矛盾冲突,以容忍的态度,用协商、妥协的方式增进共识,解决矛盾。 我们面临的时代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气候变暖,极端气候常态化,我们注定要与灾害共生,在共生中要学会管理灾害。二是我们处于转型矛盾高发期,注定与各种社会矛盾冲突共生,在共生中要提高社会管理艺术和能力,体现出的是生存与发展的智慧。
个人分类: 争鸣|2982 次阅读|2 个评论
研究员对话实习生
热度 1 SNPs 2011-6-14 09:20
今天我们研究院的暑期实习生来报道,研究员们和他们一一介绍我们的姓名,什么时候开始对科学感兴趣的,我们的职业生涯的起起伏伏,和我们现在正在做的事情。一共有三十几个实习生,是从几百上千个申请者(大学本科和高中生)中挑选出来的。这么好的研究环境,而且还给工资,当然要比其它暑期打工机会好了。我们实验室就有一百多个学生申请,最后只选一个! 在给学生们介绍的时候,我们的院长, Dr. Richard Myers (原斯坦福大学遗传系主任,人类基因组中心主任,他们的团队完成了六个染色体,10%基因组的测序工作)给学生们介绍说:“我是到了大学三年级才开始对科学感兴趣的。我生长在一个小镇,父亲是药店老板,母亲是护士。没有人跟我讲过科学家是干什么的。印象中的科学家就是电影中锁在古堡顶楼的怪人。直到我进了生化实验室,做了实验,才直到科研的乐趣,而乐趣的主要来源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能知道别人不知到的现象和事实。”他还说,“二三十年前,科研的兴趣是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可是现在,我们手头有很多强大的工具,科研的乐趣已经越来越多地体现在转化医学上了:把科学结果应用到临床。” Greg Cooper 的简短介绍也很有启发,他从小就对生物感兴趣,可是大学学的却是数学。他在读博士的时候才从数学转到生物学,结果刚好赶上生物信息学的兴起,人才奇缺。他劝学生们不要放弃数学,更不要对转专业惧怕。换一个领域通常会碰到更多的机会。 Devin Absher 说他从六岁开始就知道要当科学家。 Shawn 说他本来是想去学医的,可是各种Body fluid让他恶心,远远没有电视电影里面医生工作那么风光,所以就开始了科研生涯。Shawn现在主管研究员测序服务中心,我们的免疫组库测序都是他那里完成的(454测序送出去给一家合作公司做)。 大家给实习生的提议就是趁实习的机会找到自己到底对什么感兴趣,或者对什么东西不感兴趣,同时要把眼光和心胸放开,勇于接受新的事务和新的挑战。 轮到我讲的时候,我说:“在座有些同学是去研究员内的公司实习的。去公司的除了学习一些相关技术以外,还更应该注意书本里面没有的东西。比如研究员们平时要些论文,项目申请,要和科学家们交流,建立合作;而在公司里面可能就要先些专利,商业计划书,要和投资者交流,要去做市场和销售。所以需要的是很不相同的技能。学生物的其实有很多事情可以做,而90%的事可能都是现在的书本上没有的。来研究员实习,就要抓住这个机会离开书本,学些书本里面没有的东西。” 分配到我们实验室的同学,我安排她做免疫组库测序建库自动化的项目,用 iCubate 卡盒来完成细胞分离(Sorting)和核酸提取。一个月后,每个实习生还要做墙报并做汇报演讲。 教育 是我们研究院三个基本职能之一(科研,产业化,教育)。由Neil Lamb教授带领的团队在提高阿拉巴马州各个学年学生生物科学教育方面做得非常出色( 请参考这篇博文 )。这个实习生计划也是他得团队组织的,不过我们所有研究员都非常热心教育,这样的机会都很珍惜。
个人分类: 教己育人|17304 次阅读|1 个评论
美国的 80后
dukeuiuc 2011-5-28 12:00
大约09年夏天,公司来了两个实习生,一个女生,忘了什么名字了,好像是S打头儿。大三完结,要进入大四,Georgia Tech土木系;一个是男生,B,还有一个学期就毕业了,Clemson土木系。刚好我手头有几个项目,需要他们协助,因此打了不少交道。 某次需要S查一个有关treated effluent land application的规范。过了两天,她过来给我汇报,居然满满好几页报告。我期望的其实只是一个数字而已。但是她一解释,我才发现,其实这样的规范我们所在的州SC是没有明确的,所以她跟GA、FL、NC等临近州的环保局电话咨询,发现州与州之前差别也很大,而且她发现东南部各州其实在这方面已有的规范很不完整,也缺乏科学依据。于是,她上国家环保局网站查询,发现西北各州,尤其WA相关规范很严密。然后,她综合比较各地信息,给我提供了一个参考范围,还给出了设定这个范围的依据。至此,对这个小本科生刮目相看。 至于B,起初给他的任务都是非常明确和具体的,之后,每次他的反馈都超出我预期的好。比如要给一个很大的WWTP提供一整套非常完整的OM manual,里面需要近30张图纸和无数的表格。起初,我们花不少时间讨论record drawing,告诉他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之后,他会偶尔过来找我,澄清一些小问题。再后来,他拿出的图纸,我几乎挑不出毛病。接下来,给一个小WWTP做同样的事情,我仅花了30分钟布置任务,一周后,完整的一套图纸放在了我的桌子上。 回国这一年多,屡屡怀念在美国的工作状态和同事,不仅仅是那些判断力,协调能力都超出我许多的PM们,甚至这些实习生,都让我怀念。
个人分类: 写手是老婆|353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科院自动化所国家重点实验室招聘实习生
热度 2 summerice9 2011-5-6 23:41
324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南方周末:多少自然保护区被蚕食
热度 3 蒋高明 2011-4-9 23:38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彭利国 实习生 张晴 2011-04-07 10:51:58 2010年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仅就全国已建的30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而言,因建设项目而调整范围或功能区划的达四十余个,约占总数的15%左右。至于省级市级保护区,则更是难以尽数。“是现在不严肃还是当初不严肃?” 三亚国家珊瑚礁自然保护区遭破坏 (孙清/CFP/图) “禁区”不设防 “国家的大工程不上马,那国家的长远利益呢?” 有着“人间净土”美誉的新疆喀纳斯湖将迎来一位庞大的不速之客。3月下旬,中俄天然气管道西线段将穿越喀纳斯湖区的消息传出,一时舆论哗然。 喀纳斯景区林业局局长寇福堂证实,该项目已获国家林业局批准,“这是国家战略举动,我们支持并将尽力减小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寇对媒体称。 国家战略之下,即便顶着“世界上最美丽的湖泊”的桂冠,即便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金字招牌,喀纳斯湖亦不得不颔首低眉。 而这个3月,自然保护区被“打扰”,喀纳斯并非孤例,相似的一幕正在渤海之滨上演。 “辽宁斑海豹面临‘有家难归’危机!辽宁滨海公路将穿越斑海豹传统栖息地——六道沟海域。”3月23日,田继光在微博上紧急求援。 田是辽宁省盘锦市保护斑海豹志愿者协会会长,3月22日,他才从盘锦市政府网站的公示上看到,辽宁省滨海公路盘锦市唐海线至三道沟道路工程建设在即,公路将横跨辽宁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辽东湾斑海豹核心栖息地。 滨海公路是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规划的一部分,该规划已提升为国家战略。“如果省里真的有什么行动的话,保护区很难扛得住。”国家林业局湿地中心综合处处长邓侃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与喀纳斯和双台河口引发公众关注不同,诸多“扛不住”的自然保护区早在聚光灯之外频频被穿越。 2010年7月,安徽省林业厅就合福铁路穿越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公示,为期一周的公示结束后,“没有任何单位和个人有反对意见”,安徽省林业厅一官员说,“目前,这个工程进行很顺利。” 同年年底,被纳入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的西成高铁开工,该项目最终无法避免地穿越了陕西天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 在山东东营,与黄河三角洲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一路之隔,化工厂正渐次立起,八车道的公路已经四通八达,国家级“湿地”有成“失地”之虞。 如是种种,不过冰山一角。一个个顶着国家战略或地方战略头衔的大工程来袭,自然保护区除了退让并无太多其他选项。 然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自然保护区可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核心区是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以及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地,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缓冲区只准进入从事科研活动。这一1994年就已高高悬起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没有对重大项目建设开任何口子。 “国家的大工程不上马,那国家的长远利益呢?”一位多次参加全国林业系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的委员称,“这么大的保护区面积在这搁着,怎么能保证不穿呢?”根据环保部统计,截至2009年底,我国共有2194个各级自然保护区,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4.8%。 “保护是要暂时不动,而发展是要动。”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蒋志刚说,这两者之间的矛盾一直很大。于是,或调整功能,或缩减面积,不动的自然保护区渐渐动了起来。 逾七分之一陆地国土被列入自然保护区 资料来源:《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新华社/图) 火线“调整” “是现在不严肃还是当初不严肃?” 3月30日,田继光从盘锦市交通局会议上得知,斑海豹的栖息地竟已经被划出了保护区范围。辽宁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王立峰亦向南方周末记者证实,保护区范围去年就完成调整,“已经得到国家批准了。”这意味着,斑海豹保护已于理无据。 既然直接穿越核心区和缓冲区阻力重重,项目开工前实现对保护区的功能区划和面积的火线调整就成了唯一的对策。 3月25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局党组书记池重庆通过微博澄清,称中俄天然气管道绝对不会穿过喀纳斯湖区的核心区。但南方周末记者调查发现,此前一个月,在一项由新疆林业厅主持的评审会上,喀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调整被专家组顺利通过,其中就涉及对保护区核心区的调整,用意可见一斑。 “最近自然保护区的确调整过多,调整强度过大。”原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复旦大学陈家宽教授对南方周末记者感叹。但他认为,保护区与工程修建必须协调,有的工程不能不建。 2010年11月,重庆市关于调整“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区”范围的申请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会议上被通过,调整河段虽然有限,却被认为是为即将上马的小南海水电站让路。该会议同时通过了浙江乌岩岭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功能区调整方案,乌岩岭生态旅游工程、黄桥至铜铃山公路等建设项目得以顺利进行。 同年,因为拟建运城至三门峡高速公路三门峡黄河大桥及接线工程,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调整方案被国家林业局批准,工程所在地的核心区、缓冲区调整为实验区。而只要不破坏生态环境,污染排放达标,实验区内的工程即可上马。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尚且如此,省、市、县级的调整亦自不待言。南方周末记者调查发现,2008年,湖北宜昌为加快打造沿江经济走廊,长江上唯一的中华鲟产卵场——宜昌中华鲟省级自然保护区由原来的80公里缩减为50公里。调整之后的次年6月,湖北宜化危险化学品专用码头被宜昌市环保局批准通过,其环境影响报告称,“根据调整后的功能区划分,本工程位于实验区内。” “既然划了保护区就要下决心保护,这个口子堵不住,全国的(自然保护区)都要面临被蚕食掉。”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蒋高明忧心地说 。 在官方口径中,“口子”于1999年打开。这年,国家环保总局颁发《关于涉及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经国家批准的交通、水利水电重点建设项目因受自然条件限制,必需穿越自然保护区,特别是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内时,应对自然保护区的内部功能区划或者范围、界线进行适当调整。自此,调整有据可依。 一份由环保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和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人员于2010年发布的报告称,据初步统计,仅就全国已建的30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而言,因建设项目而调整保护区范围或功能区划的保护区达四十余个,约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数的15%左右。 “当初制定的时候就是因为特殊性,难道因为发展就忽略了这些特殊性吗?”环保人士汪永晨不解,既然已划定,何故频频改,“是现在不严肃还是当初不严肃?” 影响较小?所谓生物通道更像是一个幌子? 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院研究员韩家波也无法确知滨海公路的施工对斑海豹的影响究竟几何。他所能确定的是,如果在距离较近的地方修建公路,海豹们只有选择离开。而这还只是施工,“将来公路运营了怎么办呢?” 类似的问题无人能解。在西城高铁、合福高铁等项目的环评报告里,往往只有简单的一句“影响较小”。 南方周末记者此前的调查显示,以长白山为例,在“全力打造成世界级的旅游胜地”之后,规划49处景点景区中不少深入法律严令禁止旅游的生态核心区和缓冲区。据《人与生物圈》杂志社披露,2006-2008年间,两次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调查发现,几乎全部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均呈急剧下降趋势。 类似的结果亦被官方承认,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印红在今年2月的一次会议上指出,目前,我国生物多样性下降的总体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形势依然严峻,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继续存在,甚至存在激化的趋势。 修建生物通道,变路基穿越为隧道、桥梁穿越……此类减小对保护区影响的做法被诸多项目建设所提及。穿越可可西里保护区的青藏铁路为藏羚羊等修建的迁徙通道已被认为是一个成功的典范。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动物都可以像可可西里的藏羚羊那样很快适应,研究动物多年的蒋志刚称,野马等长期适应了开阔生境的动物并不能很快习惯穿越涵洞等廊道,“头顶上有东西它们害怕。” 在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蒋高明看来,所谓生物通道更像是一个幌子,“这么做往往是开发部门找了一个很好的借口,”蒋高明说,对自然保护区最好的保护就是绕过它,“我们国家真正完整的东西已经不多了,不应该再去蚕食它们。” 一个更深的隐忧在于,屡屡火线调整后,生物栖息地将变得碎片化、岛屿化,迁移困难、配偶难觅、近亲繁殖,生物多样性会受到影响。“有些啮齿动物被隔开后,慢慢形成了两个种群,甚至公路两旁的蝴蝶遗传都不一样了。”蒋志刚说。 【南方周末】本文网址: http://www.infzm.com/content/57363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2341 次阅读|2 个评论
名企实习一年我学会15件事
热度 2 fhylren 2011-3-6 12:24
引语:我在三个享有盛名的国际公关公司连续做了14个月实习生,遇见了不同的领导,做不同的工作,被不同的人教导,领悟不同的职场心得。我想在今天总结一下诸位对我曾经的教导以及我想告诉更多还在学校准备实习的友们的一些小事儿:   1、任何的工作一定要从前到后全部做完,如果我只让你做1,你要自己想想这个事儿有没有2和3,如果我没有时间教你全部的过程,请你自己多想想。   2、中途如果遇见无法完成的问题一定要及时问我,不要等着我追你去问。我之所以交给你,我相信一个公司精挑细选出来的大学生是可以完成类似追一个媒体问问是否收到快递的小事儿。如果我问起你,请不要告诉我对方没人接电话,或者对方找不到。有问题发生,不要把问题丢回给我,一定要想办法解决, 职场是一个只要结果的地方。一定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你开始动脑子想办法解决了所有的问题,你在思维能力和工作能力上才能有所进步。 你要做一个思考者,而不是工作者,你要有自己的价值 。(这是我在转正前接受的最重要的一个教育,这也是一个学生到职场最关键的转变)   3、你不需要知道你的同事一天的工作到底是什么等等,虽然现在很多职业教育学校让你尽快了解这一点,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工作是不固定的,每天项目不同做的事情完全不一样,比如我每天喝咖啡的时间会根据我忙碌的程度而有所不同,而你知道这些完全没有用。每当我被很多在校生邮件问到类似问题,我都非常希望你们是否可以回家多读一下你们的简历是否通顺。   4、了解每一个行业从做好每一件小事儿做起,不仅仅包括做完做好,更包括由此而引申出来的所有的方法、沟通、隐患、技能你是否都思考的到。只有对每一个小事儿做到了面面俱到的了解和掌握,你才能往前走的更快一点。   5 、如果你今天实在没事儿干,那就看看和业务相关的网站,学习一下前辈的心得。 任何一个细小的工作都有很深的水,学无止境 。不要和其他的实习生结伙聊天有说有笑。不要无聊的去网上聊天,灌水,八卦。这点你可以在宿舍舒服的床上完成,不用不远万里的来公司完成。   6 、一定要思考一下 如何体现自己的价值而不仅仅是去费力的工作 。有过实习经验的同学一定能发现实习生总是觉得自己工作很累,而正式员工越到高层似乎越轻松。其实不然,高层的辛苦是你们想不到的,只是高层更加会管理自己的时间和各项事情,而不会像你们总是抓狂, 高层所表现的不是轻松,而是 有序 。(我想这很重要,我曾花了一年的时间才意识到这个问题,希望你能明白的早一点。)   7 、请不要问我这里薪水不高为什么要继续做,为什么不去替别人考试或者帮别人攒书。我只想说一句,成长比成功更重要,何况暂时的有钱不叫成功。   8 、请不要在向我表达了对公关热爱之情后,问我什么是公关,要问就问点有深度的,问出这样的话不要怪我不理你。   9、你可以穿的花枝招展,也可以笑的天真烂漫,但是请不要在公司骚首弄姿。   10、请不要根据工资的高低决定是否留下来,除非这地方真的没法保证你的温饱问题。前三年是要积累和沉淀,而不是要求所得。走的越深你才会知道你是个啥都不懂的小白菜,菜到你自己都觉得你可能是被误招的。(我经常会菜到这个地步)  11 、工作上如果有任何问题,太累或者工作量大都要和领导说,不要一直撑着。不要半夜回不了家还要骂公司变态,压根儿没人知道你根本做不完。   12、工作在公司做完,一个实习生不至于要把工作带回宿舍去做来zhuangbility,好像没了你公司就毁于一旦。回学校多读书多学习专业课,假期就去玩。工作和生活要平衡好,不要实习一下就搞得你的世界天下大乱,那是无能的表现。   13、不要以自己的思想去想公司的利益,不要认为自己旷工去看演唱会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发展,回来还说老板思维固化,故步自封。上班时间是你产出的时间,不是你积累的时间,你上学的时候干什么了?公司不为你的个人成长和学习买单,聪明点的话你应该知道从工作中让自己得到成长和锻炼。   14 、 读书,读万卷书,读各种书 ,让自己尽快的成长,不要求你有一张成熟的脸,但是要有一个成熟的心。不要在年纪很大硕博毕业后还在思考一些幼稚的譬如为什么公司不是你理想的那个样子的问题。   15、学习能力不等于工作能力,学校里拼智商,社会里拼情商。情商太低的回家补课去,别回学校大骂公司怎么不好。   特别提示:一定要保持你的 个性 ,时间长了,你的个性就是公司的一道风景,别人也接受你的个性了。这个很重要,无论何时何地,只有一个你自己。倘若真的抵触的厉害,请至少保持“外化而内不化”,至少要坚守一点点心底的东西。还有就是要有一个 梦想 ,一个 规划 ,这样你才有动力能摆脱浑浑噩噩、纸醉迷津的社会生活,才不至于让自己变得俗不可耐。 编后:这14个月的无数前辈帮我迅速完成了校园到职场的过度,节省了我大量适应社会的时间,从而更快的走上了职业发展的道路。谢谢!
个人分类: 工作|3654 次阅读|1 个评论
帮一个朋友招聘技术实习生[有意请直接email过去,联系地址见下]
热度 3 zico 2011-2-23 19:47
招聘技术实习生 简网,是一家创业公司,致力于在 Social Media 领域能够有所作为。如果你,1)对 Social Media 有浓厚兴趣,最好是微博控;2)发自肺腑地热爱编程;3)每周可以工作至少3个整天。 那么,下面两个实习机会你绝对值得认真考虑! Java实习工程师 1)熟练掌握 Java 编程,熟悉 Spring 等主流的开发框架; 2)熟悉 javascript,熟悉 jQuery 等前端框架编程更佳。 算法 实习工程师 1)熟悉自然语言处理及信息抽取的相关算法; 2)熟练使用 Lucene,熟悉 Solr 更佳; 3)优秀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解决难题充满激情。 我们不能保证让你成为大牛,但只要你愿意努力,我们一定可以帮助你快速成长! 简历投递: wendong.gu#cutt.com
个人分类: 信息分享|3966 次阅读|10 个评论
美国白宫首次在大陆招实习生 看美国对人才选拔的要求
testxiaowei 2011-2-21 08:09
美国白宫首次在大陆招实习生 重庆获10个名额   本报讯 拜访美国国会议员、与商业领袖面对面交流、参与美国政府部门的实际工作,并进行模拟议会讨论,多少中国青年梦寐以求的白宫之路即将启程。2月19日,融创青年大使赴美国华府飞鹰计划重庆地区新闻发布会隆重举行。未来通过选拔的10名最优秀重庆青年,将成为白宫实习生,在美国总统身边,进行为期一月的实习。   据悉,报名即日开始,截止时间是3月底。    白宫首次招收大陆实习生   青年大使计划此前只向中国香港、台湾地区优秀学生开放,本次活动是美国首次允许中国大陆学生到白宫实习。在重庆地区,这也是首次由房企冠名类似国际政治文化交流活动。   该计划由美国青年领袖人才训练非营利组织机构———美国丰收基金主办。过去十年每年培育数百名优秀的亚裔学生到美国华府进行实习、参访、研讨等活动。本次活动后,该基金将通过市外事办捐赠酉阳地区学校的电子图书室回馈社会。   美国丰收基金会顾问BARRY LU在会上说:“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活动,中美两国的体育交流、经贸交流、文化交流都已常态化,但政治交流仅限于官方层面。本次活动不会仅停留在文化交流高度,而是为两国之间青年人才创造了政治交流机会,开启新的历史篇章,也有利于宣传重庆。”    重庆大中学生都可报名   该活动招生和过程监督人汪瑞介绍,重庆地区具备基础英语表达能力的优秀大、中学生都可报名。报名地点为金源饭店融创·奥山外展场和奥山别墅销售中心。   报名者需身体健康、品行端正、在校无不良记录。具备独立生活技能,个性开朗活泼。具有挑战他人观点、捍卫自己观点的勇气,以及一定的社交能力和领导技能。   随后需提交1500字论文,最好用英文撰写。论文主题可从数十个开放性论题中挑选,无固定答案,只需言之成理。譬如,“绿色能源适合投资吗?好或不好?解释原因。”   而通过初试的报名者,将接受大到美国国家政策、立法程序、国家政策讨论会、国际策略性联盟讨论会,小到社交礼仪、着装礼仪等系列培训。通过7月5日—8月2日白宫实习的学生,将获得连美国本土学生都异常羡慕的白宫实习推荐信,对其政经或学术生涯可能将大有裨益。 ------------------------------------------------------------------------------------ 上面转载哦! 可以总结几个培养人才的基本要求:
个人分类: 教学心得|3246 次阅读|0 个评论
实习生
jiaguangjia 2011-2-19 10:59
我时常去北京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看牙。而每次去时,号基本都挂完了,加号时就只能找实习生看了。实习生帮我看好的最早一颗牙已经有8年左右了,不知当时的那位小姑娘现在去哪里上班了。今年又请实习生小黄帮我修了两颗牙。小黄今年要毕业了,而且找到了自己满意的工作,毕业后要去深圳工作。由于毕业需要写论文,我的就诊数据他希望能写到论文里,所以小黄打电话让我去复诊。我今天一早就赶往口腔医院,配合小黄完整了相应的检查和登记,并拍了牙片。教学医院,培养实习医生,是很重要的工作,这是为社会输出合格医生的源泉。我对口腔医院的实习生很满意,我更期待我们每位实习生,都能兢兢业业学习业务,掌握过硬的技术,并修身一颗慈善之心,将来服务社会,报答母校。
186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我在铁路售票处当实习生,教你如何购买火车票
imking 2011-2-15 20:14
我们可能只知道“提前10天售火车票”这个信息,也就是说,火车票只在开车前10天放一次票。事实上远非如此。我把目前观察到的放票时间在这里列给大家: 1.提前20天晚上19:00,放20天后的动车组车票和Z字头车票。这个时间,一般不会有什么人抢动车组车票(毕竟动车组不会很抢手)。但一些重点线路(客流量大,车少,车次时间合适)的Z车车票在这个时间已经会被包走相当可观的数量。比如Z37,Z77,这两次车是发往武昌、汉口的直达车,夕发朝至,并且挂许多节硬卧车厢,湖北客流量一向较大,所以这两次车的硬卧提前20天就会被包走三分之一(在单位和票贩子手里)。剩余的留在网上,当出行高峰来临时(比如暑运),在开车前15天左右就会被全部卖光(这也就是为什么提前“很多”天依然买不到Z车硬卧票的原因)。 2.提前18天早晨8:00,放18天后的动车异地票以及一小部分Z车异地票。但多是跨局列车票,比如沈阳北-太原D191的动车票 ;管内 的动车票不一定这个时候放,比如济南-青岛的D6001,提前18天有时能在 北京 买到,有时就买不到。至于具体什么时候放,要看车次所在铁路局的政策。 3.提前12天早晨8:00,放12天后的D 、Z车异地票。因为铁路是计划运输,每列车几乎都会给出一些全国范围的“共享票额”,也就是这些票额只供始发站之外的全国各站用,始发站不可以用。这样,比如提前12天的时候,在天津买不到Z41到上海的票,可是这时候在北京(甚至在某些边远的站,如西宁),还是可以调用全国共享票额打出来票。返程票也是同样道理。比如提前12天就可以买12天后的南昌-北京西Z68,但得到的多是上铺。 4.提前10天晚上19:00,放10天后的T、K和普通列车始发票。这是极其重要的放票 黄金 时间!! 基本上除了T17、T47、T69、T41这样的极紧张车次之外,绝大多数车都可以在这个时间打出票来。我们所谓的“提前10天排队买票去”,说的就是在这个时间去窗口趴票。不过晚七点一到,马上前几手票都必定是票贩子的。运气好的排在前面的乘客,可能会在19:15分左右(当然是在票贩子和熟人的票基本搞定之后)抢到几张剩余的自己需要的票(往往是硬卧上铺等残羹冷炙……)。 5.提前10天晚上19:20~20:00,这是“捡票”时间。有那些七点时被别人抢走,挂上了,但最终没出票,又放回票池的那些票,这个时候还有希望被重新抢回来。不要以为这个时候来算是来晚了,尤其是要买那些相对偏僻地区车次的旅客,这个时候很有可能再捡回几张“漏儿”。比如我曾亲自在19:35分的时候捡到两张2189到乌兰浩特的硬卧(京通线和白阿线的时间合适的始发空调车,卧铺相当难买)。为什么会捡到?因为去这些地方虽然票紧,但毕竟去的人不是很多,所以票贩子很有可能抢到手之后再把票放回来(毕竟他们的行动是取决于购票人需求的)。 6.提前9天早晨8:00,放9天后的T、K和普通列车异地票。这个时候可以随意打全国任意车次的票,而且不用抢,因为买异地票的旅客现在还不算多。加上早晨代售点不忙,因此这个时候是买异地票的最佳时机。不过不一定每辆车每种席位都有给全国公用的预留票额,比如我曾在第一时间看到T197郑州-乌鲁木齐的车只给异地留硬卧和软卧,想买硬座是买不到的。 7.提前3天晚上20:00,这是第二个黄金时间。这时车站会把给各大旅行社和各部委的预留票没有卖出去的部分放出来。一般而言,每趟始发车这时候都会有机会抢到票,但往往只放出来15张左右,而且还建立在这样一个前提之上——预留票没有被公家买走用掉。如果那次车恰好被公家包走,那么这时候抢也是白抢,就比如T41这类车,内部已经都把预留票买走了,因为不剩,所以就不放出来。 8.提前1天中午12:00,这是第三个黄金时间。这时候车站会把给铁路系统内部预留的票(给路局以及相关部门)没有用的剩余部分放出来。和提前3天抢票类似,如果没能有剩余的,那么也就不会放出来。一般而言,这个时候抢票抢到的几率相对大些(当然只是相对的,和提前10天第一时间抢票抢到的份额显然不是一个数量级),因为铁路内部并没有那么多人要出去。 9.提前1天下午17:00,放某些特定车次的加挂车厢。铁路部门会统计和分析每天各线路的客流情况,在一些线路的重点列车上加挂1-2节硬座或硬卧车厢。比较容易放加挂的车是湘鄂赣桂等地区,比如T5、T189、Z37等车,如果加挂了,那么就意味着有100多张票放出来,这个时候抢票会抢到大份额。但问题是放不放加挂,哪辆车放加挂,哪天放记挂,这是没有固定规律的,如果能够探听到铁路部门的内部消息当然最好,如果完全不知道,就只能靠经验推断(比如 T5 Z59 T189等都是放过加挂的车,尤其T5是经常放加挂的车),这时候到了五点死蹲这些车次,就能弄出来票。 10.提前1天下午18:00,放车站“窗口票”“抽屉票”。车站有时会把自己提前打出来的票之中的剩余部分在这个时候放到网上去,还有就是把窗口的退票(平时没有时间放到网上去或是故意留着给内部认识人)统一放回去。再有就是12:00没有放完的部分(有时领导中午决定不了第二天走不走,如果这时候决定了不走,就会把预留票放出来)。但总之这个时候抢到票的概率比较小。 11.提前1天凌晨0:00。这个时间是最绝的,往往在高峰期才会在这个时候放“死票”(又叫“机动预留票”,这种票在网上能查到有多少张,但就是打不出来,是车站不给。和前文所述“预留票”不同,预留票究竟有多少完全是暗箱操作,售票网上根本查不出来)(也就是没有被任何人订走,但被车站提前锁定的那些‘机动票’,比如Z29等车常常被锁住的硬卧票 )。这些票的具体用途,车站也说不很清楚,只是希望票别都散出去买的那么快,万一内部或是机关部门有个什么临时安排需要出行,而内部预留票又不够的时候,再动用这些票。如果这些票在开车前一天晚上还是没有人要,那么就在零点放出去。 12.开车前24小时,打破“区段限售”,也称“松绑”。比如T7在预售期内给石家庄、郑州各预留20张座位(这些座位只卖给去石家庄、郑州的乘客,去郑州以远的乘客不能买),但这些预留座位如果没有卖光,那么在开车前24小时的时候这些票就会变成不限售的公用票(也就是说这些座票也可以卖给去成都等地的乘客了)。松绑相当于一次放票。 13.开车前4个半小时,每辆车各放出最后六张“底牌”。这些“底牌”往往是站长手里攥着的特批票,如果没有用,就会在开车前4个半小时放到网上去。这也就是为什么有时临走前直接去车站买票还会很幸运地买到十天前都抢不到的票的原因。
2960 次阅读|0 个评论
老师能做到如此足矣!
xwspsy 2011-1-11 14:39
谢威士 (合肥师范学院教育系,安徽 合肥 230061) 昨晚在单位食堂吃饭,偶遇我去年教过的两个学生索某某和谢某某,他们在和四个小不点在一起吃饭,其乐融融。我就问他们:这四个小同学是哪的?他们说是他们以前实习时带过的学生,今天来找他们玩。这时,四个小不点同事向我打了招呼。小谢老师就和我坐在一起吃饭,小索老师很有耐心的问四个小不点吃什么。忙着给他们打饭。正在问他们的同时,一个小不点把索老师推开了,嘴里还念念有词,之后了解到是他们在说悄悄话。饭给他们打好之后,索老师终于坐下来,陪我聊天。我一边聊一边注意那四个小不点,他们头凑在一起,我想他们肯定又在出什么鬼主意。之后,我就和索谢二人聊关于考研的事情。不久,其中两个小不点一人端一碗饭送到我们所做的餐桌上,给索谢二位老师吃。他们客气不吃,有一个小不点说老师你吃吧,一定要吃。这是我明白了刚才他们凑在一起干什么了。之后索谢二为小老师就和我边吃边聊 我曾经接触到一些中小学老师,他们说现在现在的孩子是多么的刁钻,师生关系式多么的不和谐,学生是多么的另类难管。上述情景让我改变了以前我对中小学师生关系认识,我觉得只要你和孩子做朋友,放掉传统的所谓老师的臭架子,学生就会那你当朋友,和你无话不谈。孩子们才会相信你,依赖你,更会去按照你说的去做。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首先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必须融洽和谐。如果被教育者看到教育者就讨厌,那么你就是世界顶级的教育家,你的思想理念也无法传授给教育者,你的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方式也不会感召被教育者。所以一个好的老师的标准最基本的是你必须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喜欢,这样你的教导才能起作用。故现在中小学师生关系不和谐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老师得不到学生的认可。 为什么老师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呢?我们觉得这和老师的职业倦怠有关。我们可以分析,索谢二位老师为什么得到四个小不点的喜欢?其原因,我觉得他们在实习阶段,非常认真,非常珍惜这段实习经历。所以他们做事总会严格要求自己,尽力做好一切自己应该做的。也就是说,他们有极强的责任感。再加上对他们来说实习过程是很有意义,很愉快的事情,所以不存在所谓的职业倦怠。并且正好相反。对学生而言,因为实习生还是学生,他们没有所谓臭架子,所以学生就很容易接纳、喜欢这样的老师。 故,若所有中小学老师,乃至大学老师,在和学生交往过程中,都以自己是个实习生的角色来要求自己,我们敢说,让大家苦恼的师生关系难处的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了。推而广之,如果家长按照实习生和学生相处的方式来与自己的孩子交往,让家长们头疼的亲子关系的问题也就很容易解决。 结束语:若教育者(老师。家长)以实习生的标准来和受教育者相处,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就会很和谐,中国的教育定会有美好的明天。
个人分类: 杂谈|4526 次阅读|3 个评论
翻译专业硕士生实习实践基地
kepushe 2010-8-4 14:16
6 月4日 ,我社与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签订了建立翻译专业硕士生实习实践基地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在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举行,我社社长、党委书记苏青、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赵平教授出席了签字仪式。签字仪式上,赵平副校长介绍了北京理工大学近年来的发展情况,以及该校外国语学院学科建设情况,对我社支持该校翻译专业硕士生实习实践基地表示感谢,希望进一步加强与我社的全面合作。苏青社长介绍了我社图书和期刊出版情况,希望通过在出版社建立翻译专业硕士生实习实践基地,扩大我社与北京理工大学的联系,在图书翻译和学术著作及教材出版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互惠互利,实现双赢。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李镇教授也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随后,苏青社长和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吴树敬教授分别在合作协议上签字。参加签字仪式的还有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李京廉、谭利群、吴文君,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张增一教授,以及我社国际版权与辞书事业部主任单亭。为加强翻译专业硕士生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我社推荐颜实编审、金维克编审、单亭副编审作为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专业硕士生校外指导教师。
个人分类: 新闻动态|668 次阅读|0 个评论
实习生,你能起到好的带头作用吗?
jhwang1228 2010-2-28 14:05
在这里我不会发表意见,只是阐述事实! 11月,接到姐姐的电话,说是带外甥女来看病!我听到就还惊讶?小小年纪还在初中,有什么大病啊!还要到沈阳来!而更令我惊讶的是:要看心理医生!说是不在读书了! 没办法,事情紧急,赶紧安排住处,联系医生。最后医生的结论是:没有心理疾病,叛逆! 叛逆?为什么?以前很乖很好学的学生怎么能叛逆!最后在姐姐那里了解到:外甥女的初中前一段时间来了不少实习教师,而且都是大4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外甥女班级的学生都很好奇,尤其是那些女学生,天天在实习生的身后打转。最后在实习生走的时候还追车相送。这些都无可后非,但是,渐渐发现班级的学生都发生了一个相同的爱好,上网,聊天!尤其是和那些实习的老师之间,聊的不亦乐乎!而我得外甥女也声声说要来沈阳读书,初中不读了,没什么用,学点技术!而他们实习的老师也正好是沈阳人! 我不说实习生对中学生教导了什么,只是说他们还是孩子,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当你们在面对这些中学生的时候,请教道他们好好学习,或许一句话你们影响他们的一生!
个人分类: 未分类|359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7 06: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