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入学率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微博》台湾大学的入学率和就业率
热度 1 nqed 2012-12-17 19:28
台湾的大学入学率接近100%,有记录说7分进大学的,就业率就难说了。以下图片来自网络,应该只是原图的一小部分。     私立大學就業率統計如下,資料來源"2009年大學入學指南"       向社区举报违规内容
4848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十二五末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36%
tangminqian 2011-3-29 13:32
作者:张巧玲 来源: 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3-29 9:19:32 科学网首页 新闻中心 正文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3/245530.shtm 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十二五末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36% 接近中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十一五’期间教育的发展推动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水平迈上了新台阶,我国实现了由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进入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的新阶段。”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在3月28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在介绍我国“十一五”教育改革发展成就时,杜玉波表示,“十一五”期间我国教育发展主要取得了四大标志性成就。 一是城乡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现,确保了所有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都能有学上。二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6.5%,比2005年提高了5.5个百分点。三是职业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了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基本相当,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显著提高。四是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城乡和区域教育差距缩小,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残疾学生受教育权益得到更好保障,建立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资助政策体系。 “目前,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左右,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7年,有力支撑了‘十一五’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杜玉波说。 今年两会期间,“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也被正式通过。杜玉波表示,“十二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主要包括五大重点方向。 一是教育普及水平要有新提高。到2015年,基本解决城乡“入园难”问题,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成果,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6%,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3年,接近中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二是促进教育公平要有新突破。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向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率先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进一步扩大国家资助政策覆盖范围,提高资助标准,启动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农村小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最大程度地实现教育机会公平。 三是教育质量要上新台阶。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导向,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国家标准体系和评价导向机制,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加大投入,改善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实行教师全员培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手段的现代化。 四是人才培养结构要有新格局。一方面,要使职业院校和高等学校的学科、专业、课程和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特色更加适应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和加强社会建设的要求,着重加强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加快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的急需紧缺人才;另一方面,要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要求,尊重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大胆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体制机制。 五是教育体制改革要有新进展。一要全面推进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形成全面推进教育改革的良好态势。二要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特别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增强学校的办学活力。三要大力发展民办教育,营造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环境。四要加快招生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基本建立起有利于各类人才健康成长的立交桥。五要加快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教育管理方式,更多地利用立法、拨款、规划、信息服务和政策指导等手段管理教育。 《科学时报》 (2011-3-29 A1 要闻)
141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大学的精英人才产出率,应在《规划纲要》目标中明晰
arithwsun 2010-2-28 16:07
刚出炉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意见稿 ,言及 中国2020年高等教育入学率40% , 大概是要坚持扩招有理的先前政策。 对创新人才培养问题, 实际上是精英教育问题,《纲要》中有一些提及(共计17处),但缺少对 中国大学教育的精英人才产出率 的明晰指示,中国需要精英人才,而且这个需要是大量的,这个 量上的需要,应该在纲要中有所反应,这也许是一个比 高等教育入学率40% 更加重要的指标参数。 据同事介绍,美国的教育,其设计是要保证住5% 的精英人才产出率的,只要有这5%, 美国社会就能得到非常好的运作,维持其各方面的领袖地位。 我们中国的教育设计,是否有足够的措施, 保证住精英人才的足够产出率。我曾写过一篇博文 《 中国的精英教育:人才造血必须大于失血 》 言及『人才 造血必须大于失血,我就不信美国有那么大的容量, 可以将所有中国最优秀的人都吸纳干净。 中国必须造出大量的精英 ,造到别的国家根本吸纳不了,让他们搞不清楚,谁是最好的, 说不定 他们吸纳的是精英中那部分差点的,中庸的, 而将精英中的精英误留给中国,要多到这种程度。这样, 才够中国自己用。才能为未来的中国留下根本。一个国家的根本, 是那些安于自己祖国的,奋斗了很多年的人,以此观点,华罗庚、 陈景润、邓稼先是,杨振宁不是。』 我的另一篇博文《 钱学森指出的中国大学根本问题 》说明, 钱学森先生指出的还是中国大学的精英教育问题, 只不过钱学森先生主要指的是教学方法问题(即大学应该多采用 讨论班Seminar制度),钱学森先生的信中, 对精英教育的产出率问题,还尚未言及。 附注: I. 《规划纲要》中的百分率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0%;扫除青壮年文盲。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2.4年提高到13.5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9.5年提高到11.2年,其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以上,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比2009年翻一番。 ----- 继续教育参与率大幅提升,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到50%以上。 ------ 按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的3%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专项用于教育事业。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 II. 《规划纲要》提及的 教学方法 --(三十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 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 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 ------ 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 III. 《规划纲要》提及的教师素质提升办法 --第十七章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倡导教育家办学。 -------对中小学教师实行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长江学者奖励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项目 -------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完善并严格实施教师准入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 --------- 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教师职务(职称)。探索在职业院校设置正高级教师职务(职称)。
个人分类: 大学建设|535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7: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