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逆转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让我们一起“走近”老年痴呆症(新书简介/2)
zuojun 2020-9-16 15:48
上一篇: 让 我 们 一起 “走近”老年痴呆 症(新 书简 介)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06792do=blogid=1250663 Chapter 2 An Inconvenient Sleuth 作者在第二章介 绍 了6种老年痴呆症(英文 缩 写AD)。 Type 1 AD is inflammatory, or hot(1型AD,和炎症有关) Type 1.5 AD is glycotoxic, or sweet(1.5型AD,和血糖 过 高有关) Type 2 AD is atrophic, or cold(2型AD,和 营 养、激素和神 经营 养因子有关) Type 3 AD is toxic, or vile【3型AD,和毒素(汞或霉菌 产 生的毒素)有关】 Type 4 AD is vascular, or pale(4型AD,和血管 问题 有关) Type 5 AD is traumatic, or dazed(5型AD,和 脑 部 创伤 有关) 感 觉 是:条条大路通AD。但是,我 们 周 围 的老人,并不是个个都是老年痴呆。所以,我 们 的未来充 满 希望! 如何避免老年痴呆呢?最 简单 的方法是:不要活太久了。( 这 是一个黑色幽默。不是 书 里的。) 作者接下来 萝 莉 啰嗦 地一条一条解 释 。比方 说 ,血糖需要控制好。血糖高的 话 ,找医生。(其 实 ,我的体会是少吃白米 饭 ,多走路, 说 不定就能降血糖。如果你和我一 样 ,喜 欢 米 饭 ,可以改吃糙米。吃菜、吃肉,然后吃一点米 饭 ,避免血糖 飙 升。) 我不打算一条一条解 释 。如果你 对 某一条有 兴 趣, 请 留言,我以后添加。 非常有意思的是,作者加了一条(第7条): Finally, we want to rule out sleep apnea, and optimize sleep. 重要的事情,或是放在第1条,或是成 为 最后一条。 显 然,睡眠 质 量非常重要。 为 什么?因 为 睡 觉 的 过 程,是大 脑 “清除垃圾/毒素”的 过 程。 有些人,睡 觉时 呼吸会停下来好几秒,也就是apnea(呼吸 暂 停)。 这 会影响氧 饱 和度。 这 是一个不可忽 视 的大 问题 。(美国医生会推荐一个“面具”。听 说 非常不舒服,但是,命比舒服重要!)氧 饱 和 应该 在96~98%。 Chapter 3 Man Bites Dogma: Lessons Learned 作者在第三章介 绍 了他 们 在 过 去八年如何“治 疗 ”AD。我下次再介 绍 。(不要期望太高了,因 为 AD不是 简简单单 的病。) 好了,我 这 里快到晚上10点了。不熬夜。晚安。
个人分类: Health & Health-Care System|2378 次阅读|0 个评论
让我们一起“走近”老年痴呆症(新书简介)
热度 1 zuojun 2020-9-15 11:55
现 代医学的好 处 之一,是 许 多人能 够 活到 80~90 岁 。但是,如何 “活着”,是我 们 必 须 面 对 的 话题 。我父 亲 在 97 岁 高 龄时 , 记忆 力依然非常不 错 。但是,在他 95 岁时 ,曾 经 “短 暂 失智 ”(糊涂了好几天,差一点 认 不出我了。估 计 当 时营 养跟不上。)相 对 而言,学医的母 亲 ,因 为 高血 压 、中 风 后 遗 症,在她 88 岁时 ,常常会非常淡然地回答:我不 记 得了。 我 为 什么关心老年痴呆症(英文 缩 写 AD)?事 实 上,我周 围 太多太多的人,被 AD折磨着。我表妹的奶奶,一位非常善良的老人,最后得了AD。我在大学期 间 ,常常周末去姨家蹭 饭 。奶奶留 给 我非常深的印象。我最后一次看望奶奶 时 ,高 龄 的奶奶已 经 不 认识 几乎所有的人了。我的一位同事 /朋友, 刚刚过 了 80,“ 脑 功能 ”出 现 障碍,他会迷路, 还 常常重复 刚刚讲过 的故事。所以,当我听 说 有人出 书 , 谈论 “AD可以逆 转 ”,我决定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书 名: The End of Alzheimer's Program: The First Protocol to Enhance Cognition and Reverse Decline at Any Age By Dr. Bredesen GT(Google翻 译 ) :阿 尔 茨海默氏症 计 划的 终结 :提高年 龄 和 认 知能力的第一个 协议 (我不想 给 GT打分。我也不打算用GT翻 译 。我只想 简 介一些我学到的知 识 。) The New York Times Best Selling author of The End of Alzheimer's lays out a specific plan to help everyone prevent and reverse cognitive decline or simply maximize brainpower. https://www.amazon.com/End-Alzheimers-Program-Protocol-Cognition/dp/0525538496/ref=pd_lpo_14_t_0/136-2805746-1113236?_encoding=UTF8pd_rd_i=0525538496pd_rd_r=1008b926-8f3c-42d7-b7b4-3de58d33f465pd_rd_w=Ou0RVpd_rd_wg=ceKkLpf_rd_p=7b36d496-f366-4631-94d3-61b87b52511bpf_rd_r=GCBK8E6XA8GCS15NQVJZpsc=1refRID=GCBK8E6XA8GCS15NQVJZ 书 得到 许 多好 评 。比方 说 : “Once in a generation a book comes along that changes the way we think, that sheds light on our darkest struggles, that provides a clear, scientific path to ending the scourge of a disease that robs millions of their minds. The End of Alzheimer’s Program is that book. Whether you want to enhance and optimize your brain at any age, prevent cognitive decline and even reverse early dementia, Dr. Bredesen, in breathtakingly simple, scientifically profound steps maps a way to achieve this. If you have a brain, read this book.” –Mark Hyman, MD,Head of Strategy and Innovation: Cleveland Clinic Center for Functional Medicine,#1 New York Times bestselling author of Food Fix: How to Save Our Health, Our Economy, Our Communities and Our Planet – One Bite at a Time GT(小改):“世代相传的书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为我们最黑暗的斗争提供了启示,为终结一种疾病的祸害提供了一条清晰、科学的道路,这种疾病席卷了千百万人的大脑。这本书就是《老年痴呆症计划的终结》。无论您是想在任何年龄段增强和优化大脑,防止认知能力下降甚至逆转早期痴呆,布雷德森博士都以令人惊讶的简单、科学深刻的步骤来描绘出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如果您有头脑,请阅读本书。” 在我 简 介 书 的内容前,借用一下 维 基百科。 维 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 书 阿茲海默症 ( 拉丁語 : Morbus Alzheimer 、德語: Alzheimer-Krankheit 、英語: Alzheimer's disease , 縮寫 : AD ),俗稱 早老性痴呆 、 老年痴呆 ,是一種發病進程緩慢、隨著時間不斷惡化的 神經退化性疾病 ,此病症佔了 失智症 中六到七成的成因 。 最常見的早期症狀為喪失 短期 记忆 (難以記住最近發生的事),當疾病逐漸進展,症狀可能逐漸出現,包括 語言障礙 、 定向障礙 (包括容易迷路)、 情緒不穩 、喪失 动 机 、無法 自理 和許多 行為問題 。。。 阿茲海默症的真正成因至今仍然不明 。目前將阿茲海默症視為一種 神經退化的疾病 ,並認為有將近七成的風險因子與 遺傳 有關 ;其他的風險因子還有 頭部外傷 、 憂鬱症 和 高血壓 。疾病的進程與 大腦 中的 纖維狀類澱粉蛋白質斑塊沉積 和 Tau 蛋白 有關 。要診\斷阿茲海默症,需根據病人病史、行為評估、 認知測驗 、腦部 影像 檢 查 和血液採檢來排除其他可能的因素 。疾病初期的症狀常被誤認為是正常老化 。確診\則需藉助腦部組織檢驗 。 脑 力 和身體 運\動 、避免 肥胖 都有助於減少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 。目前沒有實證證明特定藥物或營養補充品對疾病治療有效 。 好了, 让 我 们 言 归 正 传 。 这 本 书 有 3部分。 PART ONE Alzheimer’s: The Final Generation? Chapter 1 A New Kind of Vaccine Chapter 2 An Inconvenient Sleuth Chapter 3 Man Bites Dogma: Lessons Learned PART TWO The Handbook Section 1: Reversing Cognitive Decline PART THREE The Handbook Section 2: More Silver Buckshot Chapter 1 A New Kind of Vaccine 作者 虽 然在第一章用了 “疫苗”,但是,他只是借用 这 个概念。作者 认为 以下几种情况,可能会 导 致 认 知力退化。 1) Do you have ongoing inflammation?(你的身体有炎症 吗 ?) 2) Do you have insulin resistance?(你的胰 岛 素 “工作正常” 吗 ?) 3) Do you have an optimal level of nutrients, hormones, and trophic factors (growth factors)?(你的 营 养、激素和神 经营 养因子都棒棒的 吗 ?) 4) Do you have specific pathogens—microbes that cause your brain to respond by producing the amyloid of AD? (您是否有特定的病原体?) 5) Are you immunosuppressed? (你的免疫力有 问题吗 ? ) 6) Do you have exposure to toxins, such as mercury or myco-toxins (mold-produced toxins)? ? 作者 问 了 这 么多 问题 ,原因就是 “条条大路通AD”。 作者建 议 做 cognoscopy( 认 知 镜 ;这是借用了直 肠镜这 个 词 )。 直 肠镜对于发现 直 肠癌,非常有效。 如果 认 知 镜(一系列的检查)能有同样的效果,就相当于“疫苗”了。 表 1(Target values of biochemical and physiological tests associated with cognition)列了几十个 检查项 目。 Chapter 2 An Inconvenient Sleuth 作者在第二章介 绍 了 6种AD。我下次介 绍 。
个人分类: Health & Health-Care System|3901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2型糖尿病可以逆转(English with 部分中文/updated)
zuojun 2019-7-23 05:35
2 Nurses In Tennessee Preach 'Diabetes Reversal' https://www.npr.org/sections/health-shots/2019/07/22/733748382/2-nurses-in-tennessee-preach-diabetes-reversal Chains, saws and old logging equipment litter the back field of Wendy Norris' family farm, near the county seat of Altamont, Tenn. Norris used to be part of the local timber industry, and the rusted tools are relics from a time when health woes didn't hold her back from felling hardwoods. I was nine months pregnant, Norris says. Me and my husband stayed about 10 or 15 miles in the middle of nowhere, in a tent, for a long time. Those outdoor adventures are just a memory now. A few years ago, as Norris turned 40, her feet started going numb. She first assumed it was from standing all day at her job at a nursing home. 几年前,当诺里斯 40 岁时,她的脚开始麻木了。她首先认为这是因为她整天在养老院工作。 But it wasn't, she recalls now. It was that neuropathy, where my sugar was high and I didn't know it. Norris had developed Type 2 diabetes. “ 但事实并非如此, ” 她现在回忆道。 “ 那是神经病,我的 糖很高,我不知道。 ” 诺里斯患上了 2 型糖尿病。 Grundy County, Tenn., has a long list of public health challenges, and Type 2 diabetes tops the list. The county is stunningly scenic; it also has one of the lowest life expectancy rates in the region. 田纳西州格伦迪县有很多公共卫生挑战,而 2 型糖尿病名列榜首。该县风景优美 ; 它也是该地区预期寿命最低的国家之一。 Norris was relatively active. She also enjoyed sodas, sweets and frozen dinners. Meanwhile, diabetes runs in her family. So, when her diabetes diagnosis came down, her doctor prescribed insulin shots and told her to watch what she ate. 诺里斯相对活跃。她还喜欢汽水,糖果和冷冻晚餐。与此同时,糖尿病在她的家庭中运行因此,当她的糖尿病诊断结束时,她的医生开了胰岛素注射液并告诉她要看她吃的东西。 You're sitting there thinking, 'Well, what does that mean?' Norris says. Type 2 diabetes can be reversed with weight loss and exercise; but research shows that people need lots of help to achieve control of blood sugar with just a change in diet and lifestyle, and they rarely get enough support. It's easier for doctors and patients to rely primarily on medication. 2 型糖尿病可以通过减肥和运动来逆转 ; 但是研究表明,人们需要很多帮助才能通过改变饮食和生活方式来控制血糖,而且他们很少得到足够的支持。医生和患者主要依靠药物治疗更容易。 Norris says trying to overhaul her diet by herself was confusing and difficult. And when things didn't change, the doctor just kept increasing her dosage of insulin. 诺里斯说,试图彻底改变她的饮食习惯是令人困惑和困难的。当事情没有改变时,医生只是不断增加她的胰岛素剂量。 But then Norris lost her health insurance. The injectable insulin cost her hundreds of dollars a month — money she simply didn't have. 但后来诺里斯失去了健康保险。可注射的胰岛素每个月花费数百美元 - 她根本没有钱。 Fortunately, that's when a couple of nurses who were members of her community stepped in to help — not with cash, but with crucial support of a different sort. 幸运的是,当她的社区成员中的几位护士介入帮助时 - 不是用现金,而是提供不同类型的重要支持。 At the nonprofit Beersheba Springs Medical Clinic , a nonprofit clinic founded in 2010 to bring free or low-cost health care to the area, Norris was introduced to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taming her Type 2 diabetes — and the prospect of reversing her diagnosis altogether. Retired nurses on a mission 有使命感的退役护士 In a former parsonage near the clinic, Karen Wickham ladles out lentil stew as a handful of participants in the evening's health education session arrive. She and her husband, Steve, are white-haired, semiretired nurses who have dedicated their lives to what they call diabetes reversal. They offer six-week seminars to Type 2 patients like Norris, who has also brought along her father and daughter. It's our purpose, Karen says. Our purpose in life is to try to help make a difference — first in our community. With slide presentations, the Wickhams explai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ucrose and glucose and the science behind the fact that foods like potatoes spike blood sugar, while sweet potatoes don't. They preach eating as much fiber as a stomach can stand and dropping almost every kind of sweetened beverage. Then they demonstrate ways to burn all those calories. On one evening, Steve invents the Beersheba Boogie on the spot, asking participants to raise their knees and pump their fists in place. All these people will have to find a way to get active at home, because there's no gym anywhere close. There's not a proper grocery store nearby either, so healthy cooking can become a real chore. These communitywide obstacles reveal why it can be a struggle for people to maintain their health in rural America. But the Wickhams are working to overcome those barriers. Steve calls out for applause as participants share their latest health stats — Her blood sugar is going down! Give her a hand. If it sounds like a revival meeting, it kind of is. Steve and Karen Wickham feel compelled to do this work as part of their Christian faith as Seventh-day Adventists — members of a denomination known for a focus on health. I think God holds us responsible for living in the middle of this people and doing nothing, Steve says. The Wickhams originally moved to Grundy County to take care of ailing parents, and they ended up building their dream home there. They planted vast orchards, vegetable gardens and berry patches to help satisfy their vegetarian diet — a diet common among Seventh-day Adventists. But once settled in their mountain retreat, the Wickhams grew disturbed by Grundy County's national health ranking: The county of 13,000 people ranks as the least healthy in Tennessee, by one annual measure . Grundy County has the shortest life expectancy in the state and an elevated rate of diabetes ( 16 percent of adults ), which can eventually result in blindness, kidney failure and amputations. I had taken care of diabetic patients for so long, and I knew the progression, Karen says. If you truly want the people to get better, you have to treat it with lifestyle interventions. Overhauling one's diet and activity level is the obvious answer, but those changes are hard to start and even harder to maintain. Nobody, actually, will make all of the lifestyle changes that we recommend, Steve says. But if you're making the kind of choices that lead you to a healthier lifestyle, then you get better. “ 实际上,没有人会改变我们推荐的所有生活方式, ” 史蒂夫说。 “ 但如果你做出那种能让你过上更健康生活方式的选择,那么你就会变得更好。 ” A more hopeful message 一个更有希望的信息 Along with their lifestyle counseling, the Wickhams always give a disclaimer, advising people to consult with their doctors about their condition and its treatment. They also acknowledge that their seminars are not yet evidence based or backed by peer-reviewed scientific literature. It's one of the reasons they haven't been able to get government grants to fund their program directly. 随着他们的生活方式咨询,Wickhams总是给出免责声明,建议人们咨询他们的医生,了解他们的病情和治疗方法。他们还承认,他们的研讨会尚未“以证据为基础”或得到同行评审的科学文献的支持。这是他们无法获得政府补助直接资助其计划的原因之一。 But there are studies showing that people with blood sugar levels in the prediabetes range can get back to normal blood sugar by losing 5% of their body weight. 但是有研究表明,血糖水平在“前驱糖尿病”范围内的人可以通过减掉5%的体重来恢复正常的血糖。 And weight loss and exercise have already been shown to lower hemoglobin A1c levels, which physicians use to monitor a patient's blood sugar over two to three months. In addition, new research from Dr. Roy Taylor of Newcastle University in the United Kingdom shows promise for true remission. 减肥和运动已被证明可降低血红蛋白 A1c 水平,医生用这两个月来监测患者的血糖。 此外,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 Roy Taylor 博士的新研究显示了真正缓解的希望。 There just hasn't been the information about the possibility of reversing diabetes, Taylor says. Most studies do show Type 2 diabetes, in most patients, marching in pretty much one direction. But Taylor says those studies also involve people who continue to gain weight, which is typical among diabetics. 大多数研究确实显示 2 型糖尿病,在大多数患者中,几乎朝着一个方向前进。但泰勒表示,这些研究还涉及那些继续体重增加的人,这在糖尿病患者中很常见。 Doctors tell their patients, 'You've got a lifelong condition. We know it's going to steadily get worse.' Then they turn around, and their patients aren't losing weight or doing exercise, but they've given them this utterly depressing message, he says. “ 医生告诉他们的病人, ' 你已经终生了。我们知道它会逐渐恶化。 ' 然后他们转过身来,他们的病人没有减肥或做运动,但他们给了他们这种完全令人沮丧的信息, “ 他说。 评论:翻译得不太好。意思是医生给糖尿病人“定了死刑”。其实,病人还是可以通过减肥、运动改变血糖的。 Taylor's research finds that if a patient loses 30 pounds or so, diabetes can be reversed in its early stages. Taylor prescribes a strict liquid diet and limited exercise — at first — so as not to stimulate the appetite. People with Type 2 diabetes need to lose fat from the liver and pancreas. 泰勒的研究发现,如果患者减掉 30 磅左右,糖尿病可以在早期阶段逆转。泰勒规定了严格的流质饮食和有限的运动 - 起初 - 以免刺激食欲。患有 2 型糖尿病的人需要从肝脏和胰腺中减掉脂肪。 评论:不是所有人都能减掉 30磅的!应该看看原文。 Ultimately, Taylor hopes better nutrition will become the preferred response to high blood sugar in the next decade. 最终,泰勒希望更好的营养将成为未来十年高血糖的首选。 I think the main headwinds are just conceptual ones — of scientists and doctors believing this is an irreversible condition because of what we've seen, he says. Even the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has been changing its views . The advocacy group has a new position on Type 2 reversal: If a patient wishes to aim for remission of type 2 diabetes, particularly within 6 years of diagnosis, evidence-based weight management programs are often successful. 甚至美国糖尿病协会也在改变其观点。倡导小组对2型逆转提出了新的立场:“如果患者希望瞄准2型糖尿病的缓解,特别是在诊断后的6年内,基于证据的体重管理计划通常是成功的。” John Buse , chief of endocrinology at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medical school, helped write the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s revised guidance. We've known, literally since the 17th century, that diet is the key to managing diabetes, he says. But it's hard to write a prescription for lifestyle change. 北卡罗来纳大学医学院内分泌科主任JohnBuse帮助编写了美国糖尿病协会的修订指南。“从17世纪开始,我们就知道,饮食是控制糖尿病的关键,”他说。 但是很难为生活方式改变开处方。 Doctors don't have the time to do it well, so we have often used the sort of short shrift, he says. 'Eat less carbohydrates and walk every day.' That has basically no impact. “医生没有时间做得好,所以我们经常使用那种短暂的吝啬,”他说。“'少吃碳水化合物,每天走路。'这根本没有影响。“ 评论:'少吃碳水化合物,每天走路。'这根本没有影响? The Wickhams are doing their part to add to the scientific data, tracking the blood sugar of the participants in their program. And even the anecdotal, short-term evidence they've gathered so far is resonating far beyond Grundy County, and they've been traveling more and more lately. The couple just sold their retirement home so they can say yes to all the invitations they've received, mostly through Seventh-day Adventist groups, to present their program to other communities around the United States. Meanwhile, Wendy Norris says the prospect of turning back Type 2 diabetes already has changed her entire outlook on health. 与此同时,WendyNorris表示,扭转2型糖尿病的前景已经改变了她对健康的整体看法。 I felt like I was stuck having to take three or four shots a day the rest of my life, she says. I've got it down to one already. 她说:“我觉得我一生都不得不每天打3-4针。”“我已经只需要打1针了。” 评论:(机器翻译不过关,必须介入。)文章的头、尾不错,中间有点乱。 This story is part of NPR's reporting partnership with Nashville Public Radio and Kaiser Health News.
个人分类: I Love NPR|340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卫星数据显示地球磁场正变弱:西半球最明显
redtree 2014-6-29 12:58
卫星数据显示地球磁场正变弱:西半球最明显 作者:孝文 来源:新浪科技 发布时间:2014-6-28 12:40:33 从2014年1月到6月间,欧洲航天局蜂群卫星群测量地球磁场的变化。这些变化以源自地核的磁场信号为基础。红色阴影表示磁场加强的地区,蓝色显示磁场变弱的地区。测量单位是毫微特斯拉。 蜂群(照片显示)是欧洲航天局的第一个地球观测卫星群。一艘火箭同时将3颗完全相同的卫星带入太空。这些卫星的轨道进行漂移,这会使上面卫星在2016年以90度角穿过下方两颗卫星的轨道。 这张2014年6月地球表面主磁场的“快照”由蜂群卫星群的数据制作而成。这些测量值主要来自地核(约95%),剩余测量值来自地幔、地壳、海洋、电离层和磁气圈等其他来源。 地球附近的磁场和电流产生给人类日常生活造成不可估量影响的复杂力量。尽管知道磁场产生于几个来源,但科学家迄今还没有完全了解它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它发生变化的原因。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27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地球磁场是地球避开宇宙射线的防护屏,同时还有神秘的一面。迄今为止,科学家还不知道它的移动和强度变化的原因。如今,欧洲航天局由3颗卫星组成的“蜂群”卫星群产生的第一组高分辨率结果显示,地球磁场正变得越来越弱,但变弱水平很低。 过去6个月获得的测量结果证实地球磁场变弱的总趋势,同时显示西半球磁场减弱最为明显。蜂群卫星群2013年11月发射升空,为科学家了解地球磁场的复杂运作提供空前的信息。磁场保护人类免遭连续轰击地球的宇宙射线和带电粒子的伤害。 在印度洋南部等一些地区,磁场从1月以来持续增强,但地球磁场的总趋势是在变弱。蜂群卫星群的最新测量值还确认磁场向北朝西伯利亚方向运动的事实。这些变化以源自地核的磁场信号为基础。 在接下来几个月内,科学家会分析这些数据,根据地幔、地壳、海洋、电离层和磁气圈等来源了解磁场作用。这会为科学家了解从发生在地球深处的事件到太阳活动引发的太空天气等许多自然过程提供新线索。这个信息还会帮助科学家更好地了解地球磁场正在变弱的原因。 欧洲航天局蜂群任务负责人鲁恩-弗洛伯格哈根说:“这些初步结果证明蜂群卫星群的出色表现。由于史无前例的分辨率,这些数据还展示蜂群绘制地球磁场精密标度特点的地图的能力。”科学家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第三届蜂群科学会议上提出这些结果。 蜂群卫星收集的这些数据将帮助科学家更好地了解地球磁场是如何运作的、太阳活动对它产生怎样的影响以及大片地球磁场正在变弱的原因。欧洲航天局说,磁场被认为是一个巨大气泡,保护人类免遭连续轰击地球的宇宙射线和带电粒子的伤害。如果没有它,这些微粒就会不断穿越地球大气,使地球变得像火星一样。 欧洲航天局说,大西洋南部磁场特别虚弱,这里被称为南大西洋磁场异常区。该地区上空的卫星暴露在强辐射中时,地球磁场的这种异常就会给它们造成一些小故障或“小难题”。 一些专家认为,变弱的总趋势预示了地球磁场的逆转。磁场逆转时,北变南,南边北。科学家认为,这个过程要用几十万年才能完成。几乎所有观测到的变化都以源自地核的磁信号为基础。在接下来几个月内,科学家会分析这些数据,根据地幔、地壳、海洋、电离层和磁气圈等来源了解磁场作用。 除了更好地了解地球,科学家认为蜂群得到的测量值还会有大量实际用途,其中包括改善导航系统的精确度、提升地震预测水平、提高自然资源钻探效率等。
个人分类: 科技新闻|1461 次阅读|0 个评论
全球变暖:谁的表述更科学?
杨学祥 2010-12-5 07:16
全球变暖:谁的表述更科学? 杨学祥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 16 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 6 次缔约方会议于 11 月 29 日 在墨西哥东部旅游城市坎昆拉开帷幕。这是继哥本哈根大会后,全球为应对气候变化举行的又一次重量级会议。国际社会并不寄望在此能够达成一项减缓气候变暖的全面协议,但还是在努力以期明年或以后能取得一些较小规模的进展,比如制定遏制过度砍伐森林的条约。 2009 年在哥本哈根举行的气候大会虽然有负众望,但大约 140 个国家还是一致通过了一项不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力争将变暖幅度限制在 2 摄氏度 以内。 2010 年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依旧是步履艰难。 英国气象局的记录显示,刚刚过去的11月份的降雪范围是1993年以来同期最大的,降雪强度是1965年以来同期最强的,同时许多地方的最低气温打破了历史同期纪录。英国气象局和世界气象组织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 日本或成《京都议定书》埋葬者 在正在墨西哥坎昆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日本代表强硬拒绝承担《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减排目标,从而使日本成为众矢之的。日本是1997年签署《议定书》大会的东道主,如今宣称要终结《议定书》。这一表态背后,究竟隐含着什么? 在坎昆大会召开前夕,日本产业界曾发表一系列声明和宣言,明确反对日本在《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后继续遵守《议定书》。11月16日,汇集日本各大企业的经济团体联合会发表声明称,一旦《议定书》进入第二承诺期,美国等游离于《议定书》之外国家的减排动力将大减。11月24日,日本汽车工业会、日本铁钢联盟等9大产业协会发表共同宣言,称由于美国等一些温室气体排放大国没有加入《议定书》,《议定书》进入第二承诺期将使日本企业面对不公平的国际竞争。对于日本政府向国会提出的《全球变暖对策基本法》,宣言说,法案提出2020年日本温室气体排放量将比1990年减少25%,这一目标对国民生活和就业等影响尚待明确。 事实上,早在去年12月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前夕,日本主要产业协会就曾发表过类似声明,反对日本在第一承诺期后继续遵守《议定书》。究其原因,是日本产业界出于各自经济利益的考虑,不愿意承担《议定书》对发达国家提出的第二承诺期减排任务。用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会长米仓弘昌的话说,这将使日本企业平添许多成本负担,令日本企业丧失国际竞争力。 12月3日,日本临时国会闭幕,《全球变暖对策基本法》未能得以审议通过,这意味着日本政府提出的25%中期减排仍停留在没有法律约束的层面。众所周知,日本是《议定书》规定需要承担减排责任最重的缔约方之一。果真如日本媒体报道所说,日本无疑将从《议定书》的一个催生者沦为埋葬者。这将不仅仅是日本的悲剧 。 我在世界金融危机爆发时就指出,人类不会画饼充饥,世界金融危机和全球气候变化的逆转将使减排努力化为泡影。日本政府的立场转变来自历史的教训。 布莱尔的两手策略压垮了美国经济巨人 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信奉这一教条的美国没有被敌人打垮,却被朋友压垮。这个朋友就是对美国政策言听计从的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当金融风暴在美国华尔街骤然兴起,席卷全球,美国金融权威格林斯潘也手足无措,无计可施。布莱尔的两手策略:支持伊拉克战争消耗美国经济实力,倡导温室气体减排计划提高企业经济成本,最终导致世界油价上涨,美国现金短缺,信贷危机,银行倒闭,企业破产。 2005 年 7 月 8 日 英国首相布莱尔在格伦伊格尔斯宣布,为推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努力,更加有效地控制全球气候变暖,英国决定今年 11 月在伦敦召开一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控制气候变化方面的国际对话会议。八国集团峰会 7 日至 8 日在这里举行。会议的两大主要议题是非洲发展和气候变化。峰会期间,八国集团专门邀请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和墨西哥 5 个发展中国家参加对话会议。 5 个发展中国家的领导人在对话会议上表示积极参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努力,并一致要求八国集团等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减排新技术,通过推广和使用高新技术共同实现温室气体的减排目标。 如果说布莱尔对美国的战争政策一步一趋,那么,布莱尔对美国的气候政策却采取背道而驰的相反路线。在美国总统布什以经济原因拒绝在京都协议上签字之后,布莱尔和欧盟决定在气候问题上掌控世界问题的话语权,重温大国引领世界潮流的昔日旧梦。布莱尔开创了气候问题政治化的先例,直接为美国的金融危机搭桥铺路。 2007 年 3 月 13 日 ,英国首相宣布了气候变化法案的草案。英国有可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为碳排放立法的国家。根据该草案,英国要在 2050 年削减 60% 的二氧化碳排放, 2020 年的中期目标至少要减排 26% 。若没有完成计划,英国政府可能会被起诉。托尼布莱尔说,这一计划可能会帮助英国说服其他国家的领导人,与英国携手应对全球变暖。英国环境部长戴维米利班德( David Miliband )说:这是革命性的一步,英国此举为世界上其他国家建立了榜样。这一法案是国际性的里程碑。这是未来的环保方向。环保主义者称该法案是向着正确方向迈出的一大步。 2008 年 6 月 5 日 ,布莱尔撰文指出,新的环保技术已经推动着数十亿美元的产业。 2007 年,约有 1480 亿美元的资金投入到清洁能源技术上。从 2006 年开始,对清洁能源技术的投资增幅已达到 60% 。与此同时,对能源安全的担忧也是引发气候争论的原因。随着油价每桶涨到 130 美元以上,那些拒绝减排者就有更多的借口来回避对气候变化的关心。而减少对碳的依赖也是未来基本安全需求的核心。我一直认为,从对我们的生活方式的战略重要性而言,能源政策远不及防止气候变暖来得重要。如果没有美国的承诺,全球性协议是不可能实现的。如果美国承诺本世纪中叶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减少 50% 碳排放量,并以立法的形式付诸实践,将可以有效改变减排的前景 。 布莱尔的减排策略将美国逼近了悬崖。 美国新任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及其民主党控制的美国国会将采取某些税收手段对碳排放加以限制,但是对立党派共和党人却指责全球变暖是一个谎言,声称不管是碳排放税还是碳限额与贸易体系,都会将难以接受的负担强加给美国经济。    共和党称,碳排放税不会将收益返还给消费者,民主党操纵的国会将会把税收补助给狂热的特殊能源开发,特别是风能和生物燃料。他们称,奥巴马政府在决定优先发展哪种新能源时,风能开发是最可能让人们走上歧途的一种,那种认为风力发电可以取代煤炭或天然气发电的想法就是白日做梦。 共和党称,风力发电只能将 25% 的能量转化为电能,而且其输出电量随时都在改变。现在的电力系统是一个高度协调的装置,其电压不能改变哪怕很少的百分点,否则就会导致电力设备无法运转或者损坏。在现有技术条件下,风还只是一种麻烦,而远非一种能量来源。 然而,风能却是现在发展最快的一种电力生产方式,因为从美国联邦到各州都在资助这种再生能源的开发,政府要求公用事业部门建设风力发电设施。过不了几年我们就会发现我们自己像丹麦一样,遍地风力发电站,却没有关闭一家化石燃料发电企业。 生物燃料也已经被证明是一场更大的灾难,它吞噬掉了我们 30% 的粮食作物产量(这是 2007 年世界粮食危机的重要原因),夷平了大片热带雨林(这是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却仅仅取代了 3% 的石油需求。 除此之外,太阳能则具有不需额外补助就能达到降低碳排放量的好处。但是除了零碳排放的好处之外,太阳能发电在最大程度上依赖于炎热的夏季阳光,所以在用电高峰,通常还是要靠昂贵的燃气电机来提供能源。 碳减排体系下的最大受益者恐怕还是核能,共和党称。核电企业已经向美国核能管理委员会递交了 18 份申请请求新建 28 座核反应堆,核电复兴之日可期。虽然看来奥巴马支持阵营中的许多环保主义者会躺在推土机面前阻止新核反应堆的建设和核能复兴,但是奥巴马自己的态度却比较微妙,毕竟他来自伊利诺伊州,那里 45% 的发电量都来自核反应堆。 也许对于共和党人来说,比较谨慎的立场是:碳限排,没问题;补助新能源?没门。 他们认为,启动碳排放税或者拍卖碳限额与贸易许可之后的收益如果用以削减其他方面的税收,那么就不会损害经济发展;需要避免的是野蛮的、国会操纵下的投机式的替代能源繁荣。正如洛克菲勒大学人类环境课题组主任杰斯阿苏贝尔( Jesse Ausubel )所说:可再生能源将会是下一个垮台的次级抵押贷款。从美国共和党的最新策略,可以看到英国倡导的温室减排计划对美国经济的伤害 。 对于奥巴马政府而言,从丹麦哥本哈根到墨西哥坎昆,一年之间,美国国内的政治环境越发苛刻和艰难。 由其力挺的《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亦称气候法案)在参议院受阻。民主党在今年 11 月的中期选举中落败,而重新夺回众议院的共和党对气候变化的态度更为强硬。   去年 6 月,奥巴马力推的《气候法案》在众议院勉强过关。借此利好消息,在去年底举行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国务卿希拉里发出豪言壮语,不仅宣布到 2020 年温室气体排放在 2005 年的基础上减少 17% ,而且在会议陷入僵局时抛出美国将在 2020 年前每年有条件地向气候基金会提供 1000 亿美元基金的口头承诺。 然而,接下来的局势令奥巴马政府十分尴尬。气候法案在参议院几易其稿,内容大幅缩水,最后依然在参议院受阻。   今年 11 月 2 日,美国中期选举的当天,素有小布什大脑之称的卡尔罗夫同宾夕法尼亚州钻探企业一同庆祝。卡尔罗夫曾是小布什的高级政策顾问和多年密友。气候已死。卡尔罗夫说,你们不必担忧。 卡尔罗夫在费城的一次关于页岩气(存于页岩缝隙中的天然气,在美国应用日益广泛)的会议上,对来宾们表示即将为共和党掌控的美国众院十分绝对地不会通过任何令化石能源企业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法案。 欧洲专业组织的一项报告显示,在美国的中期选举中,欧洲各大公司将 80% 的资助投给了反对应对气候变化的参议员,包括茶党人士、来自南卡罗来那州的吉姆德蒙特和臭名昭著的气候变化否定者詹姆斯英豪佛。 根据此项报告,包括 BP (英国石油公司)和 BASF (巴斯夫)在内的几家排放巨大的公司为反对应对全球变暖的参议员捐助了 24 万美元,其中最大的捐款者是德国制药公司 Bayer (拜尔)。仅其一家,就为参议员们捐助了 10.8 万美元。最终,卡尔罗夫所在的共和党取得中期选举的胜利,重新夺回了众议院。 在去年众议院通过气候法案投票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民主党功臣,例如弗吉尼亚州民主党议员汤姆佩列洛和理查德鲍彻此次竞选均告失利。两人竞选团队都认为,正是由于去年为气候法案投了赞成票,才导致失败。   根据美国著名智库美国进步中心发布的调查报告,新当选的 100 多位共和党议员中有超过 50% 否认人类行为造成气候变暖;同时,国会议员中反对通过立法向高碳排行业征税的人数比例居然高达 86% 。 新任众议院议长、共和党成员约翰博纳公开讽刺二氧化碳危害环境是笑话。两位成功拿下参议员席位的茶党黑马兰德保罗和马克卢比奥明确表示:不认为气候变化是人为造成的。 被视为奥巴马气候政策靠山的美国环保署( EPA )也成为被攻击的对象,共和党人重申将反对 EPA 颁发的一切有关减排的法规,并计划重新调查奥巴马政府组织的气候科研成果,包括 EPA 主席利萨杰克逊在内的一批官员都将出现在调查名单上 。 美国对布莱尔阴谋的反击正在开始。 2009 年欧盟 (EU) 轮值主席国捷克政府的宣言可以给本段文字一个精彩的结尾: 有一种普遍看法,认为捷克共和国是在一个相当复杂的时刻接任欧盟 (EU) 轮值主席国的,尽管几乎所有时刻最终都可以被称为复杂。我们不应该恐慌,而且必须对那些只想借此摆布我们的人(布莱尔?作者加注)他们将当前这个阶段描述为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时刻说不。 当然,有一些被大肆宣传(如果不是过度渲染的话)的问题确实存在。全世界正处于严重的金融与经济危机之中。欧盟的问题也愈加严重:民主赤字日益显著,并且在自身的制度安排方面存在严重分歧。全球气候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但那些散布全球变暖危言的人成功地让政治家们(还有一些普通人)相信,世界末日即将到来。凭借这一虚假的断言,他们试图束缚我们的自由、限制我们的繁荣。而长期存在,给数百万民众带来深重苦难的核心武装冲突例如在阿富汗、伊拉克、巴以和一些非洲地区也无望得到迅速解决。 经济危机应被视作是不可避免的结果,是狂妄自大的政客们玩弄市场的结果,因此是我们必须付出的合理代价。这些政治家们试图将一切归咎于市场,而毫不自责,这是不可接受的行为,必须予以坚决抵制。捷克政府将满怀希望地不会把全世界和欧洲推向更加严厉的监管、国有化、去自由化和保护主义。在这个方面,我们的历史经验提供了强有力的前车之鉴。 我们的历史经验提供了一条清楚无疑的教训:我们所需要的总是更多的市场、更少的政府干预。我们还认识到,政府失灵比市场失灵的代价更大。   捷克政府不至于成为全球变暖危言的支持者,这一点也是我们可以指望的。捷克人认为,自由与繁荣遭受的危害要远甚于气候。有关当前全球变暖程度的唯一性并没有得到证实。对于那些引发全球变暖因素的解释既不清晰,也不能让人信服。通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来缓解气候变化的举措是无效的,而且更重要的是,人类已经证明自己完全能够适应气候的渐进变化。我们应该将注意力转向其它真正令人畏惧的问题 。 欧洲严寒再次挑战全球变暖 寒潮近日席卷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多国,英国气象局专家就此表示,这是因为大西洋上空的气压比通常偏高,阻止了较温暖的西风进入英国和欧洲大陆上空,来自北极的冷空气得以长 .. 新华社伦敦12月3日电,寒潮近日席卷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多国,英国气象局专家就此表示,这是因为大西洋上空的气压比通常偏高,阻止了较温暖的西风进入英国和欧洲大陆上空,来自北极的冷空气得以长驱直入。 英国气象局首席气象学家尤恩麦卡勒姆说,通常在每年这个时候,西风会将较温暖的空气送到英国和欧洲大陆上空,使得冬天不那么寒冷。但最近大西洋上空出现了大面积的高气压,它们阻止了西风东进,留出来的这个空间便被从北极来的冷空气占领,引发寒潮。 对于英国而言,冷空气从欧洲大陆移到英国上空时还需经过北海,这里的空气相对较温暖并含有大量水汽,其结果就是带来了大量降雪。英国全境近来普遍降雪,一些地方的积雪厚度已经达到 40厘米 以上。气象局的记录显示,刚刚过去的11月份的降雪范围是1993年以来同期最大的,降雪强度是1965年以来同期最强的,同时许多地方的最低气温打破了历史同期纪录。大雪和严寒给英国社会带来了交通、医疗等方面的诸多麻烦。 这已经是英国连续第二年遭遇寒冬。去年冬天,也是大西洋上的高气压导致了英国和欧洲许多国家的寒潮。巧合的是,联合国气候大会召开时正值寒冬,如去年的哥本哈根会议和现在正进行的坎昆会议,这总会引起一些对全球变暖的质疑。 英国气象局发言人海伦奇弗斯对新华社记者表示,英国的寒潮只代表了全球气候图景中偏冷的一部分,而世界不同地方的天气会有很大差异。比如去年在英国遭受寒潮时,在北美举行的冬奥会还因为降雪较少而受到一定影响,当时地中海盆地的天气也很温暖。因此,总的来说,这些寒潮仍属于自然变化,难以就此怀疑宏观上的全球变暖。 世界气象组织2日发布公报说,从全球范围看,2010年可能是有记录以来最热一年 。 英国气象局的记录显示,刚刚过去的11月份的降雪范围是1993年以来同期最大的,降雪强度是1965年以来同期最强的,同时许多地方的最低气温打破了历史同期纪录 。英国气象局和世界气象组织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 据我们的研究,全球气温存在 1800 、 200 、 50 年的自然变化周期,目前处于 1800 年周期中的变暖时段, 200 年的弱变冷时段, 60 年的变冷时段(我们称之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60 年变冷时段重复了 20 世纪 60-70 年代的变冷时段。 三大计算并评估全球变暖趋势的主要机构评估结论 据路透社报道,三大计算并评估全球变暖趋势的主要机构表示,到目前为止,今年是在追溯至 1850 年的温度记录中并列最热的一年。目前的全球气温大约比工业革命前的水平高出 0.8 摄氏度 ,而 2010 年的气温比 1961 年至 1990 年的平均水平还高约 0.5 摄氏度 ,接近最高纪录。但还有两个月的数据尚未采集。即使 2010 年可能会以一段低温天气结束,预计今年的气温排名将不会低于第三名,而 1998 年和 2005 年是另外两个最温暖的年份。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 )的气候科学家称,更高的温度意味着更多的洪水、热浪和海平面不断上升。 我认为现在还难分高下。基于这些数字,今年会是第二(热),但这取决于 11 月和 12 月的温暖程度。英国东英吉利大学气候研究中心主管菲尔琼斯( Phil Jones )说。就目前而言, 1998 年是最热的。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NASA )的科学家却说,前 10 个月的表面温度已经打破了此前的纪录,而他们认为这一纪录创于 2005 年。这些年份之间的温度差异只有百分之几摄氏度。如果大部分或者所有的研究小组都发现 2010 年同为最温暖的一年,我不会觉得奇怪。 NASA 的詹姆斯汉森( James Hansen )说。   而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下属的美国国家气候数据中心( NCDC )说, 2010 年与高温纪录不相上下。我们的数据显示, 2010 年前 10 个月实际上与 1998 年旗鼓相当。 NCDC 的迪克阿尔恩特( Deke Arndt )说。   这三个机构使用了类似的观察数据,但方式略有不同。比如, NASA 戈达德太空研究所更多考虑了北极气象站的数据,而那里的暖化速度最快。   一些持怀疑态度的人认为,由于最后一次气温高峰出现在 2005 年或 1998 年,全球变暖的步伐应该已经放慢了。   大多数科学家不同意这一观点,并表示,相对于因人为温室气体排放而导致暖化持续的长期趋势而言, 2010 年是否是最热的一年是次要的。 2000 年至 2009 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十年。   科学家们还指出,自然变化,尤其是太平洋厄尔尼诺天气现象与全球范围内的温暖天气有关。 1998 年是厄尔尼诺效应很强的一年。   这一趋势是压倒性的,特别是在过去 50 年中。 IPCC 主席拉津德帕乔里( Rajendra Pachauri )说。我不会将这些数字解读为某一个特定年份非常引人注目,我们得有历史观。他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说。   关于气候变化的最大赌局是日本全球变化前沿研究中心的气候科学家詹姆斯安南( James Annan )在 2005 年与两位俄罗斯太阳能物理学家的赌约,赌注高达 1 万美元。这两位俄罗斯科学家均对全球变暖表示怀疑。   如果 2012 年到 2017 年的世界平均温度比 1998 年到 2003 年的平均温度高,那么安南就赢了。事情进展得非常顺利。他说。   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将于 12 月 2 日 发表评估报告公布 2010 年的排名。该组织编制的数据来源更为广泛,既包括测量的温度,也包括气候模型。它将 1998 年和 2005 年都列为最温暖的年份。 我们有证据表明,今年将会是三个最热年份的其中之一。世界气象组织日内瓦总部负责气候数据管理应用的奥玛尔班杜( Omar Baddour )说 。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米歇尔雅罗当地时间 2 日在此间对记者表示, 2010 年可能成为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热年份,全球变暖趋势已不容置疑。   世界气象组织当天发表的正式新闻稿称, 2010 年将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三个年份之一,而最近 10 年 (2001 到 2010 年 ) 则是最热的十年。   雅罗表示, 2010 年确定无疑地成为继 1998 年和 2005 年之后的炎热年份。而且依照目前的数据分析, 2010 年很有可能成为自 1850 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   他说, 1998 年、 2005 年和 2010 年的气温数据非常接近,因此可能需要明年 2 月才能对 2010 年的数据作出完整分析。目前的 2010 年数据分析截止到 10 月份。 2011 年 3 月,气象组织将发表年度气象报告。   雅罗特别强调,全球持续变暖,这一点通过统计数据已经非常清楚。他指出, 2010 年初发生在欧洲地区的寒冷天气并不能说明全球变暖的趋势在改变。在欧洲变冷的同时,非洲等很多地方的气温高于历史平均值。   雅罗呼吁,人们不要只注意特定地区的气候变化,而是要关注全球气候系统发生的改变。   在谈到人类活动是否导致全球变暖时,雅罗也给出了肯定的答案。但他也表示,决定全球变暖的因素有很多,人类活动只是其中之一 。 全球变暖的变化趋势已经出现了逆转 英国气象局( UK Meteorological Office )科学家表示,过去十年气温变化的速度,较上世纪 90 年代与 80 年代有所放缓。气象局气候科学主任维姬蒲柏( Vicky Pope )坦言:变暖趋势仍然存在,但速度较以前有了放缓。 最可能的答案是自然变化即气候的随机波动,除此之外,太阳活动的周期性减弱、正迅速工业化的亚洲国家排放的悬浮颗粒污染物的人为制冷效果,也许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另外,蒲柏表示,我们也许低估了真正的变暖速度。新分析显示,日趋利用浮标测量的海平面温度,需要向上修正。英国气象局表示,在作出这种修正后,全球气温在过去十年上升了 0.08 ℃ 至 0.16 ℃ ,长期变暖趋势是每十年 0.16 ℃ 。 据参考消息报道,英国气象局说,上世纪 70 年代以来,全球气温上升了 0.16 ℃ ,但在过去 10 年里,气温只上升了 0.05 ℃ 。 根据哈德雷气候预测研究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自 20 世纪 70 年代末期开始地球表面温度每隔十年上升 0.16 摄氏度 ;在 2000 年至 2009 年之间,上述增幅降至 0.05 摄氏度 到 0.13 摄氏度 之间,但同期的 CO2 排放量却有所增加。目前科学家对于上述变化的起因还并不明确,但其表示大自然的变异性可能是气候变化的因素之一。与此同时,科学家表示平流层的水蒸汽在过去十年中有所减少也是可能导致全球变暖减速的诱因,而专家表示另一可能原因在于来自亚洲地区的悬浮微粒排放量有所增加,空气中的悬浮微粒能够折射太阳光并对地球产生一定的冷却作用。德雷气候预测研究中心的科学家还表示尽管目前全球气候变暖的速率稍微有所放缓,但地球变暖仍将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的大势所趋。 2009 年国际上有两条比较公认的全球温度序列:一条是英国 Hadley 中心从 1850 年以来的观测温度序列,另一条就是曼等人的湿面条温度序列。钱维宏研究组用观测序列做了分析,通过模型截取不同年代的数据, 他们得出结论 :1850 2008 年的温度长期趋势是每百年增温 0.44 ℃ , 1910 2008 年期间每百年增暖 0.74 ℃ , 1976 2008 年期间每百年增暖 1.70 ℃ , 但 1998 2008 年期间每百年降温 0.10 ℃ 。 对比可知, 1976 2008 年期间每百年增暖 1.70 ℃ 和 自 20 世纪 70 年代末期开始地球表面温度每隔十年上升 0.16 ℃ 大致相同。但是,近十年的变暖的速度却有四种不同的数据: 1998 2008 年期间每百年降温 0.10 ℃ ; 过去 10 年里气温只上升了 0.05 ℃ ;在 2000 年至 2009 年之间,上述增幅降至 0.05 摄氏度 到 0.13 摄氏度 之间 ;在作出人工修正后,全球气温在过去十年上升了 0.08 ℃ 至 0.16 ℃ 。 四种数据差距太大,其真实可靠令人生疑。气候学家有责任把真实的气候变化报告给公众,不可重复和不能认证的数据不具有真实性。当然, 这四种数据都表明一个明显的趋势,全球变暖明显减速 。 中国气象局局长、全球气候观测系统中国委员会主席、联合国秘书长全球可持续性高级别小组成员郑国光 2 日指出, 21 世纪任何一种排放情景导致的增暖,都将比 20 世纪全球平均升温 0.74 摄氏度 高出许多,不同排放情景下,本世纪末全球平均升温幅度大致为 1.1 -6.4 摄氏度 ,气候变暖将持续。      郑国光介绍说, 20 世纪后半叶,可能是过去 1300 年中最暖的 50 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科学评估报告认为,最近 50 年的气候变暖很可能是由于人类活动,特别是化石燃料的使用引起的。观测事实揭示出一个正在变暖的世界:近百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上升 0.74 摄度, 1956-2005 年升温 0.65 度; 20 世纪全球海平面上升约为 0.17 米 ;近 30 年的气球高空探测和卫星观测显示,地球表面上空 8 -12 公里 的大气也呈现出与地表大气相一致的增温变化。   虽然气候变化方面很多观点备受争议且屡遭质疑,但郑国光强调称,全球气候变化以全球平均气温波动式变化、呈升温趋势为特征,全球气候变暖的总体趋势并没有因个别地区某个时段出现的冷事件而发生改变。没有令人信服的观测证据表明,全球气候变暖的总体趋势已经停止或发生了逆转。   据悉,近百年中国年平均气温升高 1.1 度,高于全球平均升温 0.74 度。 2007 年为中国 1951 年以来最暖的一年, 2009 年中国年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 1 度,是 1951 年以来的第 4 个最暖年,也是连续第 13 年高于常年值, 2010 年则是新世纪以来中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最多、造成人员伤亡最重、社会影响最大的一年 。 英国气象局承认全球变暖速度减缓;中国气象局认为,没有令人信服的观测证据表明,全球气候变暖的总体趋势已经停止或发生了逆转。两者的表述并不是等价的。 全球变暖可以用变暖速度和变暖加速度两个物理概念来衡量,变暖速度的正负表示全球气温变暖或变冷,变暖加速度的正负表示变暖速度的加速或减缓。变暖加速度由正到负,同样表明变暖趋势的逆转。相对于英国气象局承认全球变暖速度减缓;中国气象局认为,没有令人信服的观测证据表明,全球气候变暖的总体趋势已经停止或发生了逆转的表述是不科学的,也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 第四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 2007 :科学基础》及其决策者认为,气候变暖已经是毫无争议的事实,人为活动很可能是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气候变化 90 %的成因来自于人类活动。这表明自然因素对全球变暖的影响只有 10% ,影响不大。 以长期变暖趋势是每十年 0.16 ℃ 和近 10 年全球地表气温以每 10 年 0.08 -0.16 摄 氏度 的速度上升的速度计算,其平均值每 10 年 0.12 摄氏度 ,速度减少量为每 10 年 0.04 摄氏度 ,占总量的 25% 。这表明自然因素对气温的影响至少为 25% 。气候变化 90 %的成因来自于人类活动也是夸大其词,毫无根据。 以长期变暖趋势是每十年 0.16 ℃ 和近 10 年全球地表气温以每 10 年 0.05 -0.13 摄氏度 的速度上升的速度计算,其平均值每 10 年 0.09 摄氏度 ,速度减少量为每 10 年 0.07 摄氏度 ,占总量的 44% 。这表明自然因素对气温的影响至少为 44% 。 以长期变暖趋势是每十年 0.16 ℃ 和近 10 年全球地表气温以每 10 年 0.05 摄氏度 的速度上升的速度计算,速度减少量为每 10 年 0.11 摄氏度 ,占总量的 70% 。这表明自然因素对气温的影响至少为 70% 。 以长期变暖趋势是每十年 0.16 ℃ 和 1998 2008 年期间每百年降温 0.10 ℃ 的速度上升的速度计算,速度减少量为每 10 年 0.17 摄氏度 ,占总量的 100% 。这表明自然因素对气温的影响至少为 100% ,人为增温作用可以忽略不计 。 用全球变暖的加速度来衡量,全球变暖的趋势逆转是客观存在的。 参考文献 1. 冯武勇。新闻分析:日本或成《京都议定书》埋葬者。 2010-12-04 22:29:08  来源 : 新华网 ( 广州 ) 。 http://news.163.com/10/1205/02/6N3V8CP000014JB5.html 2. 杨学祥。布莱尔的两手策略压垮了美国经济巨人。发表于 2009-1-13 8:14:11 科学网。 http://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09851 3. 马晶。共和党得势美国难减排 ( 组图 ) 。来源:新京报 2010 年 12 月 05 日 01:37( 责任编辑: Newshoo) http://roll.sohu.com/20101205/n300883537.shtml 4. 英气象局称欧洲严寒是气压偏高所致。新华社。发表于 2010-12-04 13:56 东方早报网。 http://www.dfdaily.com/html/21/2010/12/4/544652.shtml 5. 陈丹。 2010 年气温将为历年最高之一。 2010 年 12 月 03 日 10:11 来源:人民网 - 环保频道。 http://nb.people.com.cn/GB/13388459.html 6. 李洋 .2010 年或成史上最热年份 全球持续变暖引发忧虑。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 年 12 月 03 日 05:10 。 http://news.sohu.com/20101203/n278066978.shtml 7. 杨学祥 . 全球变暖:自相矛盾的数据和结论 . 发表于 2010-12-4 4:21:30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90135 8. 孙自法。中国气象局局长:全球变暖持续 坎昆难达全面协议。 2010 年 12 月 03 日 03:11 中国新闻网。 http://finance.eastmoney.com/news/1365,20101203108449434.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767 次阅读|0 个评论
逆转
tongqb 2010-6-10 17:44
昨晚看电视,打开第五频道,看瑞士女排精英赛。对抗的两队是德国队和美国队。德国姑娘多浅色头发,穿白色队服,一看就知道是欧洲日耳曼人种。美国姑娘则多黑人,穿红色队服,中间也有白人,但少。 比赛一开始,德国人凭着老队员多,准备充分,打得很顺。美国队则年轻队员多,心态似乎有波动,一传接得不好,处于逆境。很快,德国队就占了上风,并赢下第一局。当时我觉得美国队的实力不弱,特别是其中的一位黑人主攻手,攻球力量大,掷地有声。其他队员身高、力量多在德国之上,为何反而输球了呢?而且我觉得美国队的球队指导,是2008年带队力克巴西男队的指导,水平也在德国队指导之上,应该赢球才对,怎么反而输了第一局。第二局开始,德国队还是占了上风,美国队落后了不少,眼看美国队要玩完。到了后局,美国队队员显得不慌乱了,沉稳起来了,突然发力,一分一分追,从22比22,你来我往,一路比下去,竟然打到33比33,这时候美国队凭着二传的发球,得分,二传再发球,德国队竟然没有救起来,35比33,美国队赢了。随后两局,美国队实力发挥出来,明显占了上风,连下两局,实现大逆转。我一边看,一边想,美国队凭什么实现这大逆转的呢?第一,美国队适应了德国队的节奏,觉得只要把自己的东西打出来,是可能赢的,所以心态放得比较平了;第二,这是最主要的,就是美国队整体力量强于德国队,在平静的心态下,有韧劲了,把力量释放出来了;第三,转机的出现,美国队拦网比德国队强,拦死了德国队几个球后,德国队心态反而变得急躁起来,感到束手无策。 其实,在运动场上,有各种各样的逆转。但逆转的原因归结起来,无非都是我上面说的这几条。特别是有实力是逆转的基本条件。 我从这场球的大逆转,想到逆转是人生的一大主题。人们啊,千万不要因为暂时落后,或遇到困难,或遭受打击,或遇到不幸的事,就悲观失望起来,以至于得了忧郁症,不断地想跳楼。其实,人只要自己有力量,有信心,有耐心,有恒心,暂时的逆境就迟早会过去,而迎来的是人生的春天。 最早悟出这个道理的是汉代大历史学家司马迁。司马迁是陕西韩城南人。他的父亲司马谈是汉武帝时的太史令,很有学问。他的传世之作是《论六家要旨》,他把战国时期的百家之说概括为六家,即阴阳、儒、墨、名、法、道。并认为道家兼得五家之长,而无五家之弊。这在当时汉武帝贬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环境下,实在是大胆之论。司马谈很爱惜自己的儿子司马迁,他听说自己的儿子好学,就在司马迁十岁那年,把他从乡下接到长安,亲授古文。不久,又让儿子拜当时最负盛名的学问家董仲舒、孔安国为师,研究古今学术,通晓百家经典。就这样,司马迁年纪轻轻就成为了有实力的学问家。其后,他的父亲又鼓励他游览天下,亲历历史现场,搜集遗漏史事,开阔眼界,夯实学问的基础。司马迁游览过的地方遍及大江南北。这就是后人所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吧!到这个时候,司马迁已有超人的实力。其父去世后,他被任命为太史令。他利用职务之便,博览皇家藏书处,收集了许多资料。经过四五年的准备,他于公元前104年开始撰写《史记》。在他把《史记》写了一小半的时候,大祸临头。原因是他在朝廷上为他的因深入匈奴腹地而寡不敌众的朋友李陵投降匈奴求情,汉武帝勃然大怒,下令施以宫刑,这不但使司马迁遭受无比的痛苦,还让他感到奇耻大辱。在这种逆境下,依照司马迁的性格,他宁可自杀,也不愿再活下去了。但司马迁为什么不自杀呢?他是怎样想的呢?原来他是想逆转。他想到历史上成就的伟业:西伯被囚(久)里,而演《周易》;孔子困厄不遇,乃作《春秋》;屈原放逐,遂著《离骚》;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修治《兵法》;吕不韦贬蜀,世有《吕览》(《吕氏春秋》);韩非拘秦,乃传《说难》、《孤愤》这些前贤遭遇到这些苦难,可他们都能忍隐下来。我自己正在撰写的《史记》,为什么不可以隐忍苟活下来,把《史记》写完,实现自己人生理想呢?这就是司马迁人生逆转的关键。他出狱后,决心发愤著书,他虽然出任中书令。但他的心不在做官上面,而一心撰写他的《史记》,最终在他在53岁那年,完成了《史记》的写作。《史记》成为中国史书的典范,成为无韵的离骚,成为二十四史之首。司马迁就这样实现了人生的逆转,从一位受宫刑的罪人逆转成伟大的历史学家、伟大的文学家,他成为中国历史书写独特体例的开创者。 当你面临困难和苦难的时候,你千万不要灰心。你完全可以凭你的实力和生活给你提供的机会,以勇气,以信心,以耐心,以恒心,实现一次伟大的逆转。 (2010年6月10日)
个人分类: 未分类|3822 次阅读|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0: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