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冰壶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冬奥过后说冰壶
热度 11 boxcar 2014-2-24 19:17
历时 17 天的 2014 索契冬奥会终于在“四环变回五环”、邻国总统下台之后落下了帷幕,传说中的“中央冰壶电视台”又变回了 CCTV-5 体育频道。拜“冰壶电视台”所赐,这一届冬奥会我又看了十几场比较精彩的冰壶比赛,看到了早已熟悉了的王冰玉队(中国女子冰壶队)和刘锐队(中国男子冰壶队)在场上的拼搏,也见证了这一次男子冰壶队异军突起的空前战绩和女子冰壶队的落寞。在欣赏比赛的过程中,我等观众也在不断地进步,已经开始不时地做出自己的判断和分析了。当然,在关注欣赏之余,作为一个学物理出身的人,咱还得从物理的角度说说冰壶。 标准的冰壶是一个看起来有点儿像“ 5 ”(也难怪 CCTV-5 成了“冰壶台”)的大家伙。下面是用“名贵的”无云母花岗岩(全世界就俩产地)加工而成的表面非常光洁的“腰鼓”型石块,上面有提手和电子装置(如果过了前置线还不出手,或者出手后又被碰到,红灯就会亮起)。据说最初玩冰壶 Game (可能是游戏而非比赛)被叫做“冰上溜石”。一局比赛两个队对抗,每队 4 人,每个人可以投掷两个冰壶,胜负看哪个队的壶离大本营的中心更近,计分依据获胜方靠近中心的壶的数目。因为冰壶很重,扫冰(实际是擦冰)也很费劲儿,所以冰壶比赛是力气活儿,要拼选手们的体力;因为冰壶的运动轨迹是可以考投壶手的投放速度、旋转方向和转速以及队友擦冰来进行精确的控制,所以冰壶比赛是个很有技巧性项目;还因为场上双方依次投出的少则几只、多则十几只冰壶会排列出复杂的阵型,而且冰壶之间发生碰撞后也会改变其运动轨迹,实现或者偏离投壶手的预期,所以冰壶更是一个很考验选手的智力、眼力的项目,很像台球斯诺克,甚至被形容为冰面上的“国际象棋”。 如果我们从物理的角度来说冰壶,先要从投壶说起。事实上,每一只壶的出手,都贯注着冰壶队此时此刻的战术意图。如果我们对投壶进行简单地分类,我按照屏幕上显示的统计数据,大概可以分成定点投壶( draw )和击打( takeout )。前者是让冰壶运动到自己设定的目标位置停下来,而后者则是让冰壶滑过去之后和场上的其他冰壶发生碰撞,在改变自身的运动状态的同时改变其他相继发生碰撞(可能远不止一只)冰壶的位置。如果我们看冰壶滑到大本营及其周边后的运动情况,又可细分为: ( 1 )设置保护壶(“悄悄地打枪,进村地不要”,呆在大本营圆圈前面),目的是封锁对方投壶的线路; ( 2 )旋壶入位,这是“悄悄地进村,打枪地不要”,要占个好的位置,争取得分的; ( 3 )打定,与已经在场上的壶发生对心弹性碰撞(两只冰壶的质心连线与来壶的直线运动轨迹重合),来壶自己停下来,被撞冰壶按照自己来的方向飞走; ( 4 )打甩,与已经在场上的冰壶发生非对心的弹性碰撞(质心连线与运动轨迹成一定角度),来壶改变运动方向和速度,被撞冰壶飞走; ( 5 )粘壶,来壶刚好运动到某个在场上固定位置的冰壶前就停下来,或者二者发生了轻轻的碰撞,被撞壶却没被撞懂; ( 6 )传击,高速运动的冰壶撞上一个壶之后,把很多动能传递给被撞冰壶,它再去撞别的冰壶。。。。。。 我们看这些冰壶的运动,或者想象可能的运动,就仿佛是在解一道道物理题。我们是大可以用高中学过的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去求解的,这当中的物理似乎不难理解。真正有一定难度的,则是冰壶在投出后的运动轨迹。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王冰玉、刘锐们在投壶时的动作,我们会注意到他们是在瞄准前方指示方向的队友的指示位置后,单足蹬踏踏板后,用另一足单足滑行,推动冰壶前行,在前置线附近轻轻扭动弧把后出手的,也就是说,每只冰壶在出手那一刻,被同时赋予了一定的平动的质心速度和绕质心旋转的角速度。比赛看多了,有了点儿经验了,我们会很容易根据他们的动作,判断出这只壶将飞向何处。冰壶运动基本规律是,如果壶在出手时速度较慢,冰壶都会走出一条弯曲的弧线,弯曲的方向就是冰壶出手时旋转的方向;如果冰壶出手时的速度很快,则可能在没出现特别明显的弧线前就已经到达了碰撞的区域。 投壶的力量,或者说冰壶在出手时的速度和动能,是用所谓的“几区、哪条线”力量决定的。按照体育评论员和解说顾问的说法,就是冰壶投出后直接运行能够到达的位置。这个其实我们可以用动能定理来说明。假定比赛场地的摩察系数是确定的,则摩擦力确定,那么摩擦力的作用距离(即路径长度)和冰壶的动能成正比,因此可以用“底线力量”、“ 5 区力量”之类的说法来指挥投壶手发力。如果冰壶在碰撞过程中损失的动能远远小于能够传递的动能,那么我们还可以根据用冰壶的“自由行程”(投掷力量)来判断发生碰撞后冰壶运动的距离,因为受动能定理的限制,几支距离之和不会大于冰壶预计的“自由行程”,这样就可以设计“打甩”、“传击”的线路了。 下一个问题,也是我没有十足把握的问题,就是为何冰壶会走出那样的一条弧线轨迹来。 因此冰壶会沿着投壶手赋予它的直线运动,随着冰壶越滑越远,速度也逐渐减慢,在过了靠近大本营的前置线后,会出现冰壶开始向旋转方向转弯、走出弧线的“下线”现象。也正是在此时,两位找来帮忙“干家务”的擦冰手开始很卖力气地“擦地”,利用大力而且很快的摩擦冰面,使冰壶前方的冰面发生表面凸起(这是制冰师的杰作)局部熔化,减小摩擦,这样可以把冰壶引导到他们开辟的线路上来,或者让冰壶再“多飞一会儿”。 冰壶运动到末段的拐弯,可能与冰壶底面与冰面(实际可能是冰面上的小凸起)在不同相对速度下的摩擦阻力差异有关。运动初期,在冰壶高速滑行时,冰壶内侧和外侧(按照冰壶运动轨迹弧线划分)受到的阻力相差不大,此时受到的摩擦都是向后的,对其轴线形成的力矩较小,形成的横向力也近似平衡,只对转动角速度产生点儿影响,而不影响质心的直线运动。在冰壶的平动速度减慢以后,冰壶底面与冰面之间的相对运动状况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内侧的速度开始明显小于外侧的速度,导致内侧受到的阻力大于外侧,结果导致合阻力的作用点不再处于冰壶质心的正下方,而转移到了轨迹的内侧异面,这将造成冰壶的质心开始向内侧偏转,因此冰壶会在后期“下线”后即使没有人去擦冰也会走出一段弧线。这个过程,就像我们突然捏住了一个本来是绕自身轴线旋转的盘子的边缘,盘子会向被捏住的一侧旋转一样。 以上是我对冰壶原理的一些看法。最后,祝贺中国男子冰壶队取得的创造历史的好成绩!也希望有更多的国人能够关心冰壶这项有趣的运动。  
个人分类: 科普|8678 次阅读|24 个评论
中央冰壶电视台又要开播了!!!
热度 3 boxcar 2014-2-10 11:04
如题! 今天中午下午1点多现场直播索契冬奥会中国男子冰壶队对阵丹麦冰壶队的比赛。 记得4年前的冬奥会期间,几乎每次切换到CCTV-5,看到都是女子冰壶队的比赛。。。
个人分类: 新闻|3172 次阅读|11 个评论
全是虚拟语气
siccashq 2010-3-26 01:15
中国的体育新闻作者并不要求智商上有很大的不同,但是有一点必须搞清楚,就是如何算清楚各种晋级的情况。也算是中国各队喜欢虎口脱险或者说夹缝求生,很多次都给了体育记者做逻辑推理题的机会。如女子冰壶现在正在打世界杯,当前战绩是这样的: 在目前的积分榜上,加拿大队和苏格兰队同为 八胜一负 排在前两位,已经提前锁定了四强的两个席位。在剩下的两个席位中,美国、德国和瑞典均为 6胜三负 ,紧接着就是 五胜四负 的中国队,四强中剩下的两个席位也最终将在这四支队伍中产生。 好,后面的情况怎么办,要进入四强的话应该是什么结局?体育记者马上开始算起来了: 再来看看美国队和瑞典队,因为这两支队伍将在倒数第二轮交锋,这也意味着她们必将有一支队伍获胜,从而获胜场次达到七场,她们的另一场对阵恰恰都是中国队。如果中国队输掉任何一场,那么将立刻失掉四强的争夺机会。而如果中国队将最后这两场比赛都赢下,那么美国和瑞典注定有一支是两连败,将以六胜出局,而中国队与另外一支队伍进行附加赛的争夺。 原文用了四分之三强的篇幅来算计结果,用了很多虚拟语气。如果。。。那么。。;比如。。。那么。。。 总的结论是: 因此,接下来对阵美国队和瑞典队,中国队不容有半点失误,才能为自己争取来进入四强的资格,而输掉任何一场,中国队都将宣告无缘四强。 小学要训练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应该使用这些体育新闻做教材,生动活泼,而且具有紧迫感。但是也要知道这些如果都是掌握在别人手里的,如果你不要受如果来控制,最好的做法就是破釜沉舟,置于死地而后生,算个鸟算术。就和留学人员回国一样,天天想着如果国内混不下去,怎么还能回美国之类的话,估计很快就会被拍死在沙滩上。 此文引用文字出自新浪新闻中国冰壶命运握在自己手中 一冷门引爆三国终极PK,文字雷同度百分之百,应该引用一类,不是转载。请科学网博客专家作证,没有抄袭的意图。
个人分类: 加州笔记|3921 次阅读|0 个评论
從冬奧會、年齡門到“金牌體育”
LEOLAND 2010-3-2 18:04
曲津華 笔者在高緯度地區長大,所以對冰雪運動并不太好奇。四年一度的本届冬奧會在有親屬定居的溫哥華舉辦,又因其正好與春節假期重合,所以也就破例看了一些場次的電視轉播。 結果是,贊的當然有,就是王濛的三塊金牌;思考的,卻是我們隊員的尊嚴問題。 比如冰壺,這是國人比較陌生的比賽項目,這次特意看了幾場。一個很明顯的問題是,我們的隊員都是青春少女,人家的隊員卻是不乏大媽。這還是表面的問題,背后的事實是,我們這些女娃都是專業運動員,是國家花費大價錢讓其長期在國外學習的體育競技精英。我們不禁要問,這些用金錢堆出來的所謂運動員,在跟那些業余的大媽運動員同場競爭,公平嗎? 也許有人說,人家冬奧會比賽規則都不阻止這種情況,你操什么心?但我們關起門來捫心自問,你如果是那些大媽們所屬國家的國民,你會怎么想?你會尊敬那些用其本國納稅人的錢堆出來的專業運動員嗎?再說了,我們知道國際媒體是如何評論這種現象的嗎?我們的同胞運動員在國際舞臺上真的被尊重、有尊嚴嗎? 這里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國際社會公認的,那些大媽級的業余選手是真心熱愛冰壺這個運動而事之,而我們的專業運動員就未必。事實上,我們的冰壺女隊教練是加拿大籍,他就曾批評中國選手只把從事冰壺運動當作工作,而不是發自內心地熱愛。顯然,這里的區別就大了去了。所以他抱怨說,其訓練和比賽意圖難以被運動員所理解和實施,總是走樣。 再說第二件事。這兩天冬奧會剛結束,又冒出來一個跟奧運有關的大新聞,就是所謂的年齡門。國際體操機構日前宣布,十年前的悉尼奧運會中中國體操女運動員某某和某某的年齡造假,并給予兩位公開處罰。而中國官方對這個事件的態度讓人很意外表示遺憾。 以筆者來看,用一個時髦詞,這事很糾結。兩位體操女將的被發現年齡造假,好像與北京奧運有關,因為其中一位在不久前的北京奧運中從事了某項工作,其工作表格的生日被奧委會知悉了,經過一番與悉尼奧運時的數據比對,問題就暴露了。另外一位好像稍微幸運一點,沒有被北京奧運拖累,但處罰方顯然知道了其造假,卻不想動用太多資源來查證,只以證據不足為由給了一個警告處分。那么問題就來了兩位為國爭光的女將究竟是造了假還是蒙了冤?中國官方為何表示遺憾?到底有沒有造假? 按一般理解,錯了就認錯認罰,退一步來個沉默也行;要是沒錯就趕緊申訴,討回公道,表示遺憾是什么意思呢?嚴重費解!還有,這兩位體操女將自身也該有個態度不是?你們倆人如果沒有把14歲報成16歲以上,那遺憾二字不是玷污了你們的名聲嗎?年齡這種事情無疑是黑白分明的,沒有灰色地帶可以含糊。現如今你們不說話,好像就是默認了年齡造假。這樣說來,官方的遺憾不是表錯情了嗎? 最后,還是要把我們國家的金牌體育戰略粗略地批一下。反復思考的結果是,舉國體制的金牌體育好處不多,弊端極大。所謂的好處是國際體育比賽的金牌數局部地上去了,國民的體質卻普遍地下來了。還有,運動員們的被傷害也不少那些專職的金牌追求者為達到目標,多年的殘酷訓練既傷害了自家身體,又得不到好的心智發展。一將成名萬骨枯,金字塔尖以下的絕大多數運動員退役后境況怎樣,可以想象。 值得思考的是,我們的金牌數真的那么重要嗎?有了那么多的金牌就能受國際社會的尊敬了嗎?這樣一種用金錢堆出金牌的體制,老百姓真的很擁戴嗎?老百姓難道不想享用一下各種體育運動設施,而甘愿做體育運動的旁觀者、甘愿在電視轉播中為同胞運動員加油?竊以為未必。 2010-03-01
个人分类: 时报时评|225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2: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