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纲要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
rbwxy197301 2016-7-28 17:35
新华社北京7月27日电(记者孙铁翔、朱基钗)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要求将信息化贯穿我国现代化进程始终,加快释放信息化发展的巨大潜能,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加快建设网络强国。《纲要》是规范和指导未来1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纲要》指出,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蓬勃兴起。全球信息化进入全面渗透、跨界融合、加速创新、引领发展的新阶段。谁在信息化上占据制高点,谁就能够掌握先机、赢得优势、赢得安全、赢得未来。    《纲要》强调,要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为主线,以建设网络强国为目标,着力增强国家信息化发展能力,着力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着力优化信息化发展环境,让信息化造福社会、造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纲要》要求,坚持“统筹推进、创新引领、驱动发展、惠及民生、合作共赢、确保安全”的基本方针,提出网络强国“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主要是:到2020年,核心关键技术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信息化成为驱动现代化建设的先导力量;到2025年,建成国际领先的移动通信网络,根本改变核心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实现技术先进、产业发达、应用领先、网络安全坚不可摧的战略目标,涌现一批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跨国网信企业;到本世纪中叶,信息化全面支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网络强国地位日益巩固,在引领全球信息化发展方面有更大作为。    《纲要》指出,增强发展能力、提升应用水平、优化发展环境,是国家信息化发展的三大战略任务,包括14项具体工作内容。增强发展能力,重点是发展核心技术、夯实基础设施、开发信息资源、优化人才队伍、深化合作交流。提升应用水平,主要是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对培育信息经济、深化电子政务、繁荣网络文化、创新公共服务、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安排,并首次将信息强军的内容纳入信息化战略。优化发展环境,强调要保障信息化有序健康安全发展,明确了信息化法治建设、网络生态治理和维护网络空间安全的主要任务。    《纲要》强调,必须坚持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对国家信息化发展的集中统一领导,信息化领域重大政策和事项须经领导小组审定。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完善配套政策、加强督促落实,将各项战略任务落到实处,确保战略目标如期实现。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全文如下: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蓬勃兴起。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增强发展新动力,需要将信息化贯穿我国现代化进程始终,加快释放信息化发展的巨大潜能。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建设网络强国,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    本战略纲要是根据新形势对《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调整和发展,是规范和指导未来1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国家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化领域规划、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    一、国家信息化发展的基本形势    (一)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正在经历信息革命。当前,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交叉融合,正在引发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突破。信息、资本、技术、人才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互联网推动产业变革,促进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转型,国际分工新体系正在形成。网信事业代表新的生产力、新的发展方向,推动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空前提升,正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生产力质的飞跃,引发生产关系重大变革,成为重塑国际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发展新格局的主导力量。全球信息化进入全面渗透、跨界融合、加速创新、引领发展的新阶段。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谁在信息化上占据制高点,谁就能够掌握先机、赢得优势、赢得安全、赢得未来。发达国家持续推动信息技术创新,不断加快经济社会数字化进程,全力巩固领先优势。发展中国家抢抓产业链重组和调整机遇,以信息化促转型发展,积极谋求掌握发展主动权。世界各国加快网络空间战略布局,围绕关键资源获取、国际规则制定的博弈日趋尖锐复杂。加快信息化发展,建设数字国家已经成为全球共识。    (二)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信息化取得长足进展,但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相比还有差距,坚持走中国特色信息化发展道路,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建设网络强国,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目前,我国网民数量、网络零售交易额、电子信息产品制造规模已居全球第一,一批信息技术企业和互联网企业进入世界前列,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信息产业体系。信息技术应用不断深化,“互联网+”异军突起,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转型步伐加快,网络空间正能量进一步汇聚增强,信息化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引领作用日益凸显。同时,我国信息化发展也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是:核心技术和设备受制于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够,信息基础设施普及程度不高,区域和城乡差距比较明显,网络安全面临严峻挑战,网络空间法治建设亟待加强,信息化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家整体战略布局中的潜能还没有充分释放。    我国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和战略主动地位持续增强,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国内环境看,我国已经进入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关键时期,信息革命为我国加速完成工业化任务、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构筑国际竞争新优势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也警示我们面临不进则退、慢进亦退、错失良机的巨大风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完全有能力依托大国优势和制度优势,加快信息化发展,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再上新台阶。    二、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和基本方针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坚持走中国特色信息化发展道路,坚持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步推进,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为主线,以建设网络强国为目标,着力增强国家信息化发展能力,着力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着力优化信息化发展环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上先行一步,让信息化造福社会、造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二)战略目标    到2020年,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第三代移动通信(3G)、第四代移动通信(4G)网络覆盖城乡,第五代移动通信(5G)技术研发和标准取得突破性进展。信息消费总额达到6万亿元,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到38万亿元。核心关键技术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重点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网络化协同创新体系全面形成,电子政务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实有力,信息化成为驱动现代化建设的先导力量。    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达到20太比特/秒(Tbps),支撑“一带一路”实施,与周边国家实现网络互联、信息互通,建成中国-东盟信息港,初步建成网上丝绸之路,信息通信技术、产品和互联网服务的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得到及时应用,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建成国际领先的移动通信网络,实现宽带网络无缝覆盖。信息消费总额达到12万亿元,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到67万亿元。根本改变核心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形成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产业体系,电子政务应用和信息惠民水平大幅提高。实现技术先进、产业发达、应用领先、网络安全坚不可摧的战略目标。    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达到48太比特/秒(Tbps),建成四大国际信息通道,连接太平洋、中东欧、西非北非、东南亚、中亚、印巴缅俄等国家和地区,涌现一批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跨国网信企业。    到本世纪中叶,信息化全面支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网络强国地位日益巩固,在引领全球信息化发展方面有更大作为。    (三)基本方针    ——统筹推进。信息化事关国家经济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必须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统筹中央和地方,统筹党政军各方力量,统筹发挥市场和政府作用,统筹阶段性目标和长远目标,统筹各领域信息化发展重大问题,确保国家信息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健康发展。    ——创新引领。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创新发展作为应对发展环境变化、增强发展动力、把握发展主动权,更好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根本之策,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快马加鞭争取主动局面,占据竞争制高点。    ——驱动发展。最大程度发挥信息化的驱动作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引导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优势新兴业态向更广范围、更宽领域拓展,全面提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国防等领域信息化水平。    ——惠及民生。坚持以造福社会、造福人民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挥互联网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不断增进人民福祉;紧紧围绕人民期待和需求,以信息化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    ——合作共赢。坚持国家利益在哪里,信息化就推进到哪里,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加强网络互联、促进信息互通,加快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网上网下两个空间,主动参与全球治理,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确保安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必须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实施,做到协调一致、齐头并进;切实防范、控制和化解信息化进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努力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    三、大力增强信息化发展能力    (一)发展核心技术,做强信息产业    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程度决定着信息化发展水平。我国正处于从跟跑并跑向并跑领跑转变的关键时期,要抓住自主创新的牛鼻子,构建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培育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把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1.构建先进技术体系。制定国家信息领域核心技术设备发展战略纲要,以体系化思维弥补单点弱势,打造国际先进、安全可控的核心技术体系,带动集成电路、基础软件、核心元器件等薄弱环节实现根本性突破。积极争取并巩固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等领域全球领先地位,着力构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比较优势。    2.加强前沿和基础研究。加快完善基础研究体制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面向信息通信技术领域的基础前沿技术、共性关键技术,加大科技攻关。遵循创新规律,着眼长远发展,超前规划布局,加大投资保障力度,为前沿探索提供长期支持。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国际交流项目。    3.打造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统筹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发展与应用部署,加强产业链各环节协调互动。提高产品服务附加值,加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迁移。加强专利与标准前瞻性布局,完善覆盖知识产权、技术标准、成果转化、测试验证和产业化投资评估等环节的公共服务体系。    4.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发挥引领带动作用,联合高校和科研机构打造研发中心、技术产业联盟,探索成立核心技术研发投资公司,打通技术产业化的高效转化通道。深化上市发审制度改革,支持创新型企业在国内上市。支持企业在海外设立研发机构和开拓市场,有效利用全球资源,提升国际化发展水平。    5.支持中小微企业创新。加大对科技型创新企业研发支持力度,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适当扩大政策适用范围。完善技术交易和企业孵化机制,构建普惠性创新支持政策体系。完善公共服务平台,提高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自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夯实基础设施,强化普遍服务    泛在先进的基础设施是信息化发展的基石。要加快构建陆地、海洋、天空、太空立体覆盖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普遍服务,让人们通过网络了解世界、掌握信息、摆脱贫困、改善生活、享有幸福。    6.统筹规划基础设施布局。深化电信业改革,鼓励多种所有制企业有序参与竞争。统筹国家现代化建设需求,实现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推进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协调频谱资源配置,科学规划无线电频谱,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加强信息基础设施与市政、公路、铁路、机场等规划建设的衔接。支持港澳地区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布局。    7.增强空间设施能力。围绕通信、导航、遥感等应用卫星领域,建立持续稳定、安全可控的国家空间基础设施。科学规划和利用卫星频率和轨道资源。建设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增强接入服务能力,推动空间与地面设施互联互通。统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和应用,推进北斗产业化和走出去进程。加强陆地、大气、海洋遥感监测,提升对我国资源环境、生态保护、应急减灾、大众消费以及全球观测的服务保障能力。    8.优化升级宽带网络。扩大网络覆盖范围,提高业务承载能力和应用服务水平,实现多制式网络和业务协调发展。加快下一代互联网大规模部署和商用,推进公众通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融合发展。加强未来网络长期演进的战略布局和技术储备,构建国家统一试验平台。积极开展第五代移动通信(5G)技术的研发、标准和产业化布局。    9.提高普遍服务水平。科学灵活选择接入技术,分类推进农村网络覆盖。发达地区优先推进光纤到村。边远地区、林牧区、海岛等区域根据条件采用移动蜂窝、卫星通信等多种方式实现覆盖。居住分散、位置偏远、地理条件恶劣的地区可结合人口搬迁、集中安置实现网络接入。完善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建立支持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宽带网络发展长效机制,推进网络提速降费,为社会困难群体运用网络创造条件。    (三)开发信息资源,释放数字红利    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信息掌握的多寡、信息能力的强弱成为衡量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国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足与无序滥用的现象并存,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完善制度体系,全面提升信息采集、处理、传输、利用、安全能力,构筑国家信息优势。    10.加强信息资源规划、建设和管理。推动重点信息资源国家统筹规划和分类管理,增强关键信息资源掌控能力。完善基础信息资源动态更新和共享应用机制。创新部门业务系统建设运营模式,逐步实现业务应用与数据管理分离。统筹规划建设国家互联网大数据平台。逐步开展社会化交易型数据备份和认证,确保数据可追溯、可恢复。    11.提高信息资源利用水平。建立公共信息资源开放目录,构建统一规范、互联互通、安全可控的国家数据开放体系,积极稳妥推进公共信息资源开放共享。发展信息资源市场,促进信息消费。引导和规范公共信息资源增值开发利用,支持市场主体利用全球信息资源开展业务创新。    12.建立信息资源基本制度体系。探索建立信息资产权益保护制度,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形成重点信息资源全过程管理体系。加强采集管理和标准制定,提高信息资源准确性、可靠性和可用性。依法保护个人隐私、企业商业秘密,确保国家安全。研究制定信息资源跨境流动管理办法。    (四)优化人才队伍,提升信息技能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竞争是最终的竞争。要完善人才培养、选拔、使用、评价、激励机制,破除壁垒,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为网信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13.造就一批领军人才。依托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加大对信息化领军人才支持力度,培养造就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网络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高水平创新团队和信息化管理人才。吸引和扶持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创新创业,建立海外人才特聘专家制度,对需要引进的特殊人才,降低永久居留权门槛,探索建立技术移民制度,提高我国在全球配置人才资源能力。    14.壮大专业人才队伍。构建以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为主体,继续教育为补充的信息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在普通本科院校和职业院校中设置信息技术应用课程。推广订单式人才培养,建立信息化人才培养实训基地。支持与海外高水平机构联合开展人才培养。    15.完善人才激励机制。采取特殊政策,建立适应网信特点的人事制度、薪酬制度、人才评价机制,打破人才流动的体制界限。拓宽人才发现渠道,支持开展创新创业大赛、技能竞赛等活动,善用竞争性机制选拔特殊人才。完善技术入股、股权期权等激励方式,建立健全科技成果知识产权收益分配机制。    16.提升国民信息技能。改善中小学信息化环境,推进信息化基础教育。全面开展国家工作人员信息化培训和考核。实施信息扫盲行动计划,发挥博士服务团、大学生村官、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项目的作用,为老少边穷地区和弱势群体提供知识和技能培训。    (五)深化合作交流,拓展发展空间    互联网真正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让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要积极开展双边、多边国际交流合作,共同应对网络安全面临的挑战,共同维护网络空间的公平正义,共同分享全球信息革命的机遇和成果。    17.深化国际合作交流。加强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等国际框架和多边机制内的协调配合,推动建立信息化领域国际互信对话机制。组织搭建合作渠道,建设全球信息化最佳实践推广平台。实施中美、中欧、中英、中德数字经济合作项目。    18.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积极参与国际网络空间安全规则制定。巩固和发展区域标准化合作机制,积极争取国际标准化组织重要职位。在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网络安全等关键技术和重要领域,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鼓励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融入国际开源社区。    19.拓展国际发展空间。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信息化发展,统筹规划海底光缆和跨境陆地光缆建设,提高国际互联互通水平,打造网上丝绸之路。加快推动与周边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打通经中亚到西亚、经南亚到印度洋、经俄罗斯到中东欧国家等陆上通道,积极推进美洲、欧洲、非洲等方向海底光缆建设。合作建设中国-中亚信息平台、中国-东盟信息港、中阿网上丝绸之路。统筹规划我国全球网络设施建设,支持企业拓展海外业务与节点布局,提升我国在全球网络中的影响力。    20.共建国际网络新秩序。坚持尊重网络主权、维护和平安全、促进开放合作、构建良好秩序的原则,推动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积极参与和推进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ICANN)国际化改革。加强国际网络空间执法合作,推动制定网络空间国际反恐公约,健全打击网络犯罪司法协助机制,共同维护网络空间和平安全。    四、着力提升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    (一)培育信息经济,促进转型发展    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大力发展信息经济是信息化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围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信息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培育发展新动力,塑造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支撑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    21.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以智能制造为突破口,加快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产品、装备融合创新,推广智能工厂和智能制造模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普及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深化互联网在制造领域的应用,积极培育众创设计、网络众包、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完善产业链,打造新型制造体系。    22.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把信息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制高点,推动信息技术和智能装备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应用,培育互联网农业,建立健全智能化、网络化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强耕地、水、草原等重要资源和主要农业投入品联网监测,健全农业信息监测预警和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生产全过程信息管理服务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23.推进服务业网络化转型。支持运用互联网开展服务模式创新,加快传统服务业现代化进程,提高生活性服务业信息化水平。积极培育设计、咨询、金融、交通、物流、商贸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现代服务业网络化发展。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构建繁荣健康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引导和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发展分享经济,建立网络化协同创新体系。    24.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破解制约城乡发展的信息障碍,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加强顶层设计,提高城市基础设施、运行管理、公共服务和产业发展的信息化水平,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实施以信息化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信息化带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行动计划。支持港澳地区发展信息经济。    25.夯实发展新基础。推进物联网设施建设,优化数据中心布局,加强大数据、云计算、宽带网络协同发展,增强应用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加快电力、民航、铁路、公路、水路、水利等公共基础设施的网络化和智能化改造。发挥信息化支撑作用,推动安全支付、信用体系、现代物流等新型商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大市场、大流通、大服务格局,奠定经济发展新基石。    26.优化政策环境。完善互联网企业资本准入制度,设立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引导多元化投融资市场发展。发挥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的作用,组建中国“互联网+”联盟,支持中小微互联网企业成长。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设立国家信息经济示范区。    (二)深化电子政务,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适应国家现代化发展需要,更好用信息化手段感知社会态势、畅通沟通渠道、辅助科学决策。持续深化电子政务应用,着力解决信息碎片化、应用条块化、服务割裂化等问题,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7.服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推进党委信息化工作,提升党委决策指挥的信息化保障能力。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党员、干部、人才管理和服务的科学化水平。加强信息公开,畅通民主监督渠道,全面提高廉政风险防控和巡视工作信息化水平,增强权力运行的信息化监督能力。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信息化保障,重视发挥互联网在党内法规制定和宣传中的作用。推进信息资源共享,提升各级党的部门工作信息化水平。    28.提高政府信息化水平。完善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国家治理大数据中心。加强经济运行数据交换共享、处理分析和监测预警,增强宏观调控和决策支持能力。深化财政、税务信息化应用,支撑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调整,促进税收制度改革。推进人口、企业基础信息共享,有效支撑户籍制度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推进政务公开信息化,加强互联网政务信息数据服务平台和便民服务平台建设,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网上政务服务。    29.服务民主法治建设。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平台,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加快政协信息化建设,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实施“科技强检”,推进检察工作现代化。建设“智慧法院”,提高案件受理、审判、执行、监督等各环节信息化水平,推动执法司法信息公开,促进司法公平正义。    30.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加快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高公共安全智能化水平,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构建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推动政府职能下移,支持社区自治。依托网络平台,加强政民互动,保障公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推行网上受理信访,完善群众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机制。    31.健全市场服务和监管体系。实施“多证合一”、“一照一码”制度,在海关、税务、工商、质检等领域推进便利化服务,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与服务,实现服务前移、监管后移。以公民身份号码、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基础,建立全国统一信用信息网络平台,构建诚信营商环境。建设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重要产品信息化追溯体系,完善产品售后服务质量监测。加强在线即时监督监测和非现场监管执法,提高监管透明度。    32.完善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制定在线公共服务指南,支持各级政府整合服务资源,面向企业和公众提供一体化在线公共服务,促进公共行政从独立办事向协同治理转变。各部门要根据基层服务需求,开放业务系统和数据接口,推动电子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    33.创新电子政务运行管理体制。建立强有力的国家电子政务统筹协调机制,制定电子政务管理办法,建立涵盖规划、建设、应用、管理、评价的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大力推进政府采购服务,试点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电子政务建设。鼓励应用云计算技术,整合改造已建应用系统。    (三)繁荣网络文化,增强国家软实力    互联网是传播人类优秀文化、弘扬正能量的重要载体。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遵循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把中国故事讲得愈来愈精彩,让中国声音愈来愈洪亮。    34.提升网络文化供给能力。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加快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提高网络文化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水平。整合公共文化资源,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信息服务水平。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开发适合网络传播特点、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的网络文化产品。    35.提高网络文化传播能力。完善网络文化传播机制,构建现代文化传播体系。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有效整合各种媒介资源和生产要素。实施中华优秀文化网上传播工程,加强港澳地区网络传播能力建设,完善全球信息采集传播网络,逐步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适应的网络国际传播能力。    36.加强网络文化阵地建设。做大做强中央主要新闻网站和地方重点新闻网站,规范引导商业网站健康有序发展。推进重点新闻网站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党报党刊、通讯社、电台电视台数字化改造和技术升级。推动文化金融服务模式创新,建立多元网络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鼓励优秀互联网企业和文化企业强强联合,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型文化集团、媒体集团。    37.规范网络文化传播秩序。综合利用法律、行政、经济和行业自律等手段,规范网络信息传播秩序。坚决遏制违法有害信息网上传播,巩固壮大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完善网络文化服务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加大网络文化管理执法力度,打击网络侵权盗版行为。    (四)创新公共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    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大力推进社会事业信息化,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降低应用成本,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38.推进教育信息化。完善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推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和均衡配置,建立适应教育模式变革的网络学习空间,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建立网络环境下开放学习模式,鼓励更多学校应用在线开放课程,探索建立跨校课程共享与学分认定制度。完善准入机制,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建设,支撑全民学习、终身教育。    39.加快科研信息化。加强科研信息化管理,构建公开透明的国家科研资源管理和项目评价机制。建设覆盖全国、资源共享的科研信息化基础设施,提升科研信息服务水平。加快科研手段数字化进程,构建网络协同的科研模式,推动科研资源共享与跨地区合作,促进科技创新方式转变。    40.推进智慧健康医疗服务。完善人口健康信息服务体系,推进全国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数据整合共享,实施健康医疗信息惠民行动,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探索建立市场化远程医疗服务模式、运营机制和管理机制,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加强区域公共卫生服务资源整合,探索医疗联合体等新型服务模式。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满足多元服务需求,推动医疗救治向健康服务转变。    41.提高就业和社会保障信息化水平。推进就业和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等信息全国联网。建立就业创业信息服务体系,引导劳动力资源有序跨地区流动,促进充分就业。加快社会保障“一卡通”推广和升级,实行跨地区应用接入,实现社会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和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加快政府网站信息无障碍建设,鼓励社会力量为残疾人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    42.实施网络扶贫行动计划。构建网络扶贫信息服务体系,加快贫困地区互联网建设步伐,扩大光纤网、宽带网有效覆盖。开展网络公益扶贫宣传,鼓励网信企业与贫困地区结对帮扶,开发适合民族边远地区特点和需求的移动应用,建立扶贫跟踪监测和评估信息系统。    (五)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助力美丽中国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乎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着力破解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问题,构建基于信息化的新型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    43.创新资源管理和利用方式。开展国家自然生态空间统一确权登记。整合自然生态空间数据,优化资源开发利用的空间格局和供应时序。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系,逐步实现全程、全覆盖动态监管,提高用途管制能力。探索建立废弃物信息管理和交易体系,形成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机制。    44.构建新型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实施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监测信息化工程,逐步实现污染源、污染物、生态环境全时监测,提高区域流域环境污染联防联控能力。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鼓励有条件地区探索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网上交易。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生态环境修复能力,促进生态环境根本性改善。    (六)加快信息强军,构建现代军事力量体系    积极适应国家安全形势新变化、信息技术发展新趋势和强军目标新要求,坚定不移把信息化作为军队现代化建设发展方向,贯彻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思想,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军队信息化建设跨越发展。    45.加强体系化建设。创新发展信息化军事理论,加强信息化建设集中统管,发挥作战需求牵引作用,推进机械化信息化有机融合。完善信息基础设施,推动指挥信息系统集成运用,加大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力度,构建信息安全防御体系,全面提高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能力。    46.提高实战化训练水平。适应战争形态演变趋势,依托网络信息系统,开展以信息主导、体系对抗、精确作战、全域机动、网络防控为主要特征的检验性、对抗性演习,推进军事训练向实战化转变,提高以夺取制信息权为核心的战场综合控制权能力。    47.深化军事斗争准备。充分发挥信息化融合、渗透作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推进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健全国防信息动员领导管理体制机制,完善国防信息动员与应急保障预案。大力培养信息化作战指挥、信息技术专业、信息系统组织运用及操作维护等作战急需人才,不断增强官兵运用信息系统和信息化装备打胜仗的能力。    五、不断优化信息化发展环境    (一)推进信息化法治建设    依法推进信息化、维护网络安全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要以网络空间法治化为重点,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加强执法能力建设,提高全社会自觉守法意识,营造良好的信息化法治环境。    48.完善信息化法律框架。以网络立法为重点,加快建立以促进信息化发展和强化网络安全管理为目标,涵盖网络基础设施、网络服务提供者、网络用户、网络信息等对象的法律、行政法规框架。    49.有序推进信息化立法进程。坚持急用先行,加快出台急需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强化网络基础设施保护,加快制定网络安全法、电信法、电子商务法,研究制定密码法。加强网络用户权利保护,研究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规范网络信息服务与管理,修订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研究制定电子文件管理条例。完善司法解释,推动现有法律延伸适用到网络空间。    50.加强执法能力建设。加强部门信息共享与执法合作,创新执法手段,形成执法合力。理顺网络执法体制机制,明确执法主体、执法权限、执法标准。    (二)加强网络生态治理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创新改进网上正面宣传,加强全网全程管理,建设为民、文明、诚信、法治、安全、创新的网络空间,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51.强化互联网管理。坚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建立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公众监督、社会教育相结合的网络治理体系。落实网络身份管理制度,建立网络诚信评价体系,健全网络服务提供者和网民信用记录,完善褒奖和惩戒机制。加强互联网域名、地址等基础资源管理,确保登记备案信息真实准确。强化网络舆情管理,对所有从事新闻信息服务、具有媒体属性和舆论动员功能的网络传播平台进行管理。依法完善互联网信息服务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    52.形成全社会参与的治理机制。坚持依法治网,加快建立政府引领,企业、社会组织、技术社群、公民共同参与、相互协作的互联网治理机制。强化互联网企业的主体责任,引导企业公平竞争、自我管理和改善服务。建立健全网络社会组织,充分发挥社会组织自我管理、自我监督作用。加强社会力量引导,积极培育“中国好网民”。    53.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依法保护信息自由有序流动,切实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全面规范企业和个人信息采集、存储、使用等行为,防范信息滥用。加强个人数据保护,依法打击网络违法犯罪。    (三)维护网络空间安全    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坚持积极防御、有效应对,增强网络安全防御能力和威慑能力,切实维护国家网络空间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54.维护网络主权和国家安全。依法管理我国主权范围内的网络活动,坚定捍卫我国网络主权。坚决防范和打击通过网络分裂国家、煽动叛乱、颠覆政权、破坏统一、窃密泄密等行为。    55.确保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加快构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加强党政机关以及重点领域网站的安全防护,建立政府、行业与企业网络安全信息有序共享机制。建立实施网络安全审查制度,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中使用的重要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开展安全审查。健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    56.强化网络安全基础性工作。加强网络安全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研发和技术手段建设,建立完善国家网络安全技术支撑体系,推进网络安全标准化和认证认可工作。提升全天候全方位感知网络安全态势能力,做好等级保护、风险评估、漏洞发现等基础性工作,完善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和网络安全重大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实施网络安全人才工程,开展全民网络安全教育,提升网络媒介素养,增强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六、体制保障和组织实施    要加强统筹协调,有力整合资源,形成推进合力,切实将各项战略任务落到实处,确保战略目标如期实现。    (一)强化组织领导。坚持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对国家信息化发展的集中统一领导,信息化领域重大政策和事项须经领导小组审定。各级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要加强统筹,研究解决本地区信息化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二)健全工作机制。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本战略纲要的实施和督促检查。各级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加强部门、行业、区域、军地间合作,形成统一领导、分工合理、责任明确、运转顺畅的信息化推进机制。加快中国特色新型信息化智库建设,完善重大政策、重大项目专家咨询制度。    (三)完善配套政策。各地区各部门要将本战略纲要提出的任务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有效衔接、同步推进,制定好“十三五”信息化发展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相关部门要加快完善产业、财税、金融、科技、教育等领域配套政策措施,加大财政投入和管理,重点支持关键性、基础性、公共性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和网络安全保障。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创新信息化投融资机制,在信息化领域实行有利于商业运作、持续运营的政策,为社会投资参与创造条件。    (四)加强督促落实。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细化任务,明确时限,逐级落实。建立和完善信息化统计指标体系,加强信息化统计监测和评估工作,组织开展战略实施年度检查与绩效评估。加大信息化工作考核力度,将考核结果作为评价有关领导干部的内容。 转自:http://news.xinhuanet.com/info/2016-07/28/c_135546104.htm
885 次阅读|0 个评论
“十三五”规划纲要对农业发展的“六重”值得期待
姜文来 2016-3-23 20:16
“十三五”规划纲要对农业发展的“六重”值得期待 姜文来 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下简称《纲要》)公布,这是指导我国“十三五”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纲要》对我国未来五年 农业发展的部署安排,可谓新亮点频现,用“六重”来概括就是:重新理念、重地位、重可持续、重质量、重体系、重市场。 重新理念。 “十三五”规划纲要的设计,是建立在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基础之上的,因此,涉及到农业的许多项目,每一个项目设计都从不同侧面展现了这五个新发展理念。其中,将新发展理念落实到实际能逐步实现的项目之中,如“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大力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就分别体现了“创新”、“绿色”的农业发展新理念,这有助于让新发展理念在农业领域生根结出硕果。 重地位 。在 《纲要》专门论述农业发展的章节中,第一句话就强调了农业地位,指出“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基础”。这从两个方面阐述了农业的基础地位:一是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政上看,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五中全会提出的目标,农业被确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地位,使得农业地位更稳固,更具有战略性和现实性;二是从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高度上看,要实现“中国梦”,必须实现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现代化的“短板”,补齐这块“短板”,才能完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进一步明确了农业在现代化中的地位。 重可持续。 实现农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既为当代服务,也为子孙留下一个青山绿水,有助于创造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新格局。 《纲要》提出了“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在农业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如采取“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在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地区“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等等,都是在可持续上下功夫。“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重视“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水平”,都是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筑牢基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关系到农业长治久安的大问题,“杀鸡取卵”的农业生产方式“利在暂时,祸及子孙”,农业发展需要转方式,转到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 重质量。 质量是农业的生命线,是关系到“舌尖上安全”的头等大事。 《纲要》提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这一点抓住了农业发展至关重要的“牛鼻子”。农产品质量安全攸关国人的身体健康,我们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民众更加注重吃的是否健康,确保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让民众吃的放心、安心是农产品供给必须过的关。今后,农产品的生产要在保障一定数量的基础上,更要注重产品的质量,没有质量安全保障的农产品将寸步难行,农业发展将逐步实现数量和质量的双重安全,确保国人身心健康。 重体系。 《纲要》提出“农业生产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这是以往《纲要》未曾系统提及。“三大体系”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三驾马车”,它们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密切相关,缺一不可,是农业命运的“共同体”,只有三个体系都实现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才能实现。《纲要》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这是农业产业体系需要创新的新空间,是一种新业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仅仅是提供农产品,而且提供其他产品,与二产、三产高度融合,在高度融合的过程中,农业才能得以增殖,农业发展才能获得新动能。 重市场。 去产能,要让市场发挥更大的作用。 《纲要》提出“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和保护农民利益并重,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制度和市场体系”,这比“十二五”《纲要》中提及的市场宽泛得多。能由市场完成的交给市场,不能政府包办,让市场在农业发展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农业市场上,注重农业供给侧的改革,如在粮食问题上,提出“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形成结构更加合理、保障更加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同时,农业的发展,不仅要立足于国内市场,而且要着眼于国际市场,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种市场,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农业生存能力。当然,国家对农业市场不能放任自由,而是在政府调控下,对弱势部分进行帮扶和保护。 笔者认为,《纲要》为现代农业的发展绘出了宏伟蓝图,这个蓝图建立在国内外形势分析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的农业实际,其目标明确,技术路线清晰,具有可操作性,经过全体人民的不懈努力,农业未来充满希望。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6/0321/c148980-28213892.html
2999 次阅读|0 个评论
“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9个字透出的深刻含义
热度 1 sheep021 2016-3-4 10:14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通知( 国发〔2016〕15号)指出: 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综合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和数字智能终端、移动终端等新型载体,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知识,宣传中医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推动中医药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将中医药基础知识纳入中小学传统文化、生理卫生课程,同时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形成全社会“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浓厚氛围和共同发展中医药的良好格局。 这里面的信息量是巨大的,商机也是巨大的。而且说明国务院的决心和魄力也是巨大的,特别是最后一 句“ 形成全社会“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浓厚氛围 ” 中“ 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 ”这九个字,是不是特别熟悉?,对,就是脱胎于“学科学 爱科学 用科学”这句热门词汇。 “ 学科学 爱科学 用科学 ”这个口号不知道是谁,什么时候提出来的。但是,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这个口号一直是中国教育界的人们话题,每年,全国各地都会组织大量的有关 “ 学科学 爱科学 用科学 ”之类主题的演讲和征文比赛,科技比赛等等。 现在,国务院文件里竟然出现了 “ 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 ”这个口号,力度之大,前所仅有!说已经把中医拔高到与科学比肩的高度,也不为过吧? 不难想象,未来,“ 中医药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 各种与中医有关的活动也会铺天盖地,应接不暇。对于目前来说,不懂科学是要吃亏的,未来,不懂中医也是要吃亏的,呵呵。 “ 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 ”9个字透出的深刻含义是,中共中央、国务院认为: 1、中医是可信的,不容置疑! 2、中医是可爱的,不容诋毁! 3、中医是可用的,不容废弃! 以后,你一边说“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难以解决,一边又不大力发展中医、甚至反对中医,那是不行的! 总之,中医的世界是广阔的,中医的未来是光明的,中医有希望用来中国的全民医疗医保问题!要知道,即使最发达的国家,美国,迄今都没有解决全民 医疗医保问题! 中医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要好好珍惜!
个人分类: 感悟中医|1291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医的春天
热度 1 sheep021 2016-3-1 15:59
盼望着,盼望着,纲要来了,中医的春天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气补起来了,血养起来了,人们的脸红润起来了。 …… 中医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中医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中医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奔向健康。 《纲要》提出,要坚持中西医并重,落实中医药与西医药的平等地位,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以推进继承创新为主题,以提高中医药发展水平为中心,以完善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体制和政策机制为重点,以增进和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为目标,拓展中医药服务领域,促进中西医结合,统筹推进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到2020年,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中医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之一;到2030年,中医药服务领域实现全覆盖,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纲要》提出,要健全中医药法律体系和标准体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中医药信息化建设。要进一步完善国家中医药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健全国家、省、市、县级中医药管理体系, 推动中医药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将中医药基础知识纳入中小学课程 。 相关参考: 国务院印发 中医药发展 战略规划 纲要 人民日报刊文谈 中医药 :以岐黄之术助力健康中国 中医最诡异的地方 一、万法归一 中医的一大特点:理论简单,实践深厚。 理论简单,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一句话就能说完。再简单就无话可说了。 实践深厚,深不见底,甚至至今没人知道到底有多深。就说中医的起源吧,谁也说不清哦,于是教科书上只好泛泛而谈:中医是古代劳动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今天吃颗草,正好治好了一个病,于是知道这种草治这种病。明天,一个趔趄,一屁股坐到一个石头尖上,正好止住了脚后跟疼,于是发现了一个穴位。于是本草发明了,经络穴位也发明了。 这种说法,俺认为是骗外国人的,甚至是骗外星人的。就像物理教科书上说,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仅仅是因为一颗苹果正好砸在他头上一样。 如此看来,东西方都一样,对核心的技术,往往都只字不提,然后再编一个美丽的传说,流芳百世。既然如此,大家都心照不宣好了,不再多说,免得泄漏国家机密。 二、万物皆药 还是说一个新发现吧,今天无意中发现的,中医最诡异的地方: 世上没有不能入药的东西,不管这种东西世上存在还是不存在。 不信的话,您指出一种东西,俺帮您查查这种东西的用药记录。 俺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东西不能入药了。你说这到底是中医的优点呢,还是中医的优点呢,还是中医的优点呢? 三、万病同源 以不变应万变。 与万物皆药相对,中医擅长用有限的几百种药材和为数不多的方子,来解决各种疾病。数千年来,常用药材和方子变化不大。这在西医看来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个人分类: 感悟中医|501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热度 1 毛宁波 2011-12-31 08:18
[转载]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170/list.html 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工作情况的报告 ——2011年12月28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 教育部部长 袁贵仁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我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情况,请予审议。    一、学习宣传和总体部署情况   去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布了纲要。一年多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全国人大给予了大力指导和支持,各地各部门各学校认真学习贯彻。总的来看,纲要贯彻落实工作开局良好、进展顺利。   (一)广泛深入开展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纲要精神的学习宣传。   组织专题研讨培训,对35名主管教育的省(部)长、152名教育厅局长、5万多名各地教育部门干部和校长进行培训。开展全国范围的学习宣讲,组织纲要宣讲团,分赴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学习宣讲。各省(区、市)及许多市县都召开了教育工作会议,党政主要负责人出席并讲话。纲要颁布以来,中央主要媒体刊播有关重要报道6500多篇,刊发省委书记、省长、部长关于教育讲话和文章70余篇,刊发专家评论、访谈等600多篇。各级各类学校围绕纲要,广泛开展教育思想、观念、方法的大学习、大讨论。通过一年多的学习宣传,纲要的思想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政策举措广为社会知晓。   (二)建立健全推进纲要落实的长效工作机制。   建立部门协调机制,成立由国务院分管负责同志任组长、党政群20个部门组成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研究部署、指导实施教育体制改革工作。各地都成立了相应领导小组,其中7个省由省长担任组长,4个省由党委常委和分管教育的负责同志共同担任组长,其余省份由分管负责同志担任组长。建立专家咨询机制,成立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由64位来自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委员组成,对国家重大教育改革发展政策进行调研、论证、评估。建立分解落实机制,将纲要确定的190项重大任务,分解落实到60个部门和单位,各地也都制定了任务分解落实方案。建立部省、部部共建机制,教育部已与9个省签署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协议,与13个省共建24所直属高校,与34个部门共建52所直属高校。建立检查督促机制,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分10组对各地贯彻落实纲要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10个工作组多次分赴各地调研指导。   (三)着力构建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规划体系。   注重横向贯通,以纲要为统领,结合教育各重点领域特点,研究制定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民办教育、民族教育、艺术教育以及语言文字等10个专题规划。强化纵向衔接,以国家纲要为指导,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都编制发布了各自的教育规划纲要,许多市县也制定了本地教育规划。体现远近结合,把纲要确定的10年目标任务,进一步落实到“十二五”规划中,细化到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三年目标任务、中等职业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等阶段性计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中。制定配套政策,国务院出台了开展教育改革试点、加大财政教育投入、发展学前教育、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等重要文件,中央有关部门出台了100多个重要文件,各省(区、市)以党委、政府名义出台了370多个文件,政策措施覆盖各级各类教育,涉及教育改革、发展、保障等各方面。通过一系列规划、政策,把纲要的大政方针细化为各地各部门的具体措施,有力有序推动工作落实。    二、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一年多来,全国教育战线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教育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通过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工作,通过加强关键环节带动整体建设,扎实推进纲要贯彻落实工作。目前,各项政策效应正逐步显现,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趋于缓解。   (一)坚持优先发展,把教育放在全局工作中重点谋划和部署。   1.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注重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教育发展规划的统筹,在研究制定国家“十二五”规划、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以及科技、文化等专项发展战略中,充分考虑各项事业发展对教育和人才的需求,适度超前部署教育发展,提高教育对国家战略、区域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引领、支撑和推动作用。注重人口变化、城镇化建设与教育布局结构的协调互动,指导各地把学校作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重点,在大中城市老城区改造、新城区建设,特别是流动人口较为集中的城乡接合部、开发区、卫星城镇,优先规划中小学和幼儿园,合理规划教育园区,使教育的布局结构与区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相适应。   2.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全面部署落实2012年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工作,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意见》,召开全国教育投入和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从落实教育经费法定增长、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合理安排使用经费、加强经费管理等方面作出了全面部署。积极拓宽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来源渠道,2010年下半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出台了统一内外资企业和个人教育费附加、全面开征地方教育附加、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按比例计提教育资金等加大教育投入的政策。加强对各地财政教育投入情况的分析评价,从财政教育支出增幅、财政教育支出比例、教育附加征收率和土地出让收益教育资金计提率四个方面,对各地2011年、2012年财政教育投入状况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价分析。据统计,2010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3.66%,比2009年提高了0.07个百分点。从2011年初预算安排来看,全国财政教育支出比2010年预算执行数增长14.6%,其中中央财政教育支出增幅达16.3%,高于中央公共财政支出增幅3.8个百分点。预算执行中,中央及地方财政拟再安排超收收入用于教育事业。   3.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第一,保安全。近3年中央投入280亿元,地方各级政府投入2000多亿元,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对3亿多平方米存在安全隐患的校舍进行加固改造。最近正抓紧制定《校车安全条例》,中央、地方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确保中小学幼儿园学生上下学安全。第二,促健康。针对我国一些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营养不良状况,今年中央财政安排160多亿元,按照每生每天3元的标准,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受益学生约2600万人。第三,补短板。针对学前教育“入园难”问题,国务院出台《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拟安排500亿元,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困难地区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全国31个省(区、市)以县为单位编制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2010年全国幼儿园比2009年增加1.2万所,在园人数增加了319万人。通过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全国将新建、改扩建幼儿园9万多所,新增在园规模500多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将提高10个百分点。第四,强基础。2010年、2011年,两次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达到中西部地区小学生均500元/年、初中生均700元/年,东部地区小学生均550元/年、初中生均750元/年。去年以来,中央投入156亿元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和办学条件建设;投入456亿元完善对地方高校的支持体系,支持提高生均拨款水平和化解债务,改善办学条件。   (二)坚持育人为本,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引导广大教师进一步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分别研究制定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和中学教师的专业标准,对教师的专业理念、师德师风、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明确具体要求,作为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退出的依据。研究制定《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针对当前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基本要求和行为准则。从2010年起,通过各地评选、媒体公示、网络投票的方式,组织开展“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引导广大教师静心教书、潜心育人。   2.切实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学校的指导地位,发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指导纲要》,制定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测评体系。启动“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工作,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构建目标明确、内容科学、结构合理、学段衔接、循序渐进的大中小学德育课程教材体系。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2010年发展大学生党员123.6万人,占全国当年新发展党员总数的40.2%。近年来,广大师生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等大事喜事,在抗震救灾等急事难事中,都充分展现出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精神风貌。   3.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修订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开展义务教育各学科教材修订工作,进一步明确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强化探究学习和实验教学,调整课程容量和难度,使其更加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加强实践环节,教育部与国家发改委等10多个部委共同确定了47个国家级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加强创新创业教育,2011年参与创业的大学生达17万余人,比2010年增长56%。   4.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建立健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公告制度和高校新生体质测试公告制度。深入推进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配备国家专职副总督学,对学校体育活动开展专项督导,2010年以来已对18个省(区、市)进行了督导。制定全国义务教育学校体育器材达标方案,加大学校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改善和配备力度。   (三)坚持改革创新,激发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活力。   1.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推进教学方式改革,大力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氛围。在职业教育领域,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成立43个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组建行业性职教集团400多个。在高等教育领域,遴选19所高校启动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支持和鼓励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立志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在193所高校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卓越医生、卓越法律人才等教育培养计划,系统设计“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鼓励高校探索与有关部门、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协同创新、合作育人的新模式。遴选17所高校启动试点学院综合改革,进行招生制度、培养模式、管理方式、教师聘任等方面的整体改革探索。   2.探索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组建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等16个问题开展专题调研和论证。在上海、江苏等省市积极推进不同形式的普通本科和高等职业教育分类入学考试试点。推进高校录取模式改革,在坚持统一入学考试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择优录取、自主录取、推荐录取、定向录取、破格录取等方式,建立健全有利于优秀人才选拔的多元录取机制。   3.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学校制度。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研究制定《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健全党政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发布《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推动高校逐步形成按章程规范管理学校的机制和氛围。发布《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保障师生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研究制定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   4.促进办学体制改革。教育部与相关部委联合研究制定进一步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意见,重点破解制约民办教育发展的学校法人属性、产权归属、优惠政策等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推动和指导地方探索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试点。首次批准5所办学基础较好、社会声誉高的民办高校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   5.加快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研究制定省级政府依法审批设立专科学历高等学校的具体办法,强化省级对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初审权和对一级学科硕士点的审核权。研究制定《教育督导条例》,探索建立相对独立的教育督导机构,强化对政府落实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督导检查。   6.进一步扩大教育开放。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批准华东师范大学和美国纽约大学合作成立上海纽约大学、温州大学和美国肯恩大学合作成立温州肯恩大学。去年以来,共批准设立114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加快孔子学院发展步伐,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2010年、2011年共新建76所孔子学院和228个中小学孔子课堂。   (四)坚持促进公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1.切实缩小校际差距。教育部分别与实现“两基”目标的27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签署备忘录,明确各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不少省份还进一步与地市或县市区签署协议,层层落实政府责任。一年多来,各地结合实际,划定学区或片区,统筹教学和人事管理,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加大教师交流力度,有些地方每年交流的教师数占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5%左右。把更多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有些地方达50%左右。   2.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坚持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启动实施第二期“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2010年、2011年中央投入50亿元,重点改善学校食宿条件,提高农村初中巩固率。启动“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2010年、2011年中央投入168亿元,主要用于农村学校图书、教学仪器设备以及寄宿条件建设。深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2011年共聘用特岗教师49870人,覆盖21个省份的16536所农村学校。为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任教,2010年、2011年中央安排资金20亿元,实施边远艰苦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试点项目。   3.努力缩小区域差距。扩大“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规模,2011年安排15万人,由北京等15个省市承担,面向河南等中西部8省区招生,各协作计划输入省普通高考录取率比2009年平均提高了9个百分点。实施“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组织94所高校对口支援新疆等18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67所高校。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扎实推进教育援疆工作,2010年中央新增教育专项资金72亿元、对口支援省市教育援疆试点项目资金7.2亿元。扎实推进教育支援西藏和四省藏区工作,2010年落实中央新增教育专项资金51亿元、地方专项资金及社会捐赠54亿元。加大内地学校培养少数民族人才工作力度,2011年新疆、西藏等各类内地民族班招生规模达6.5万人。   4.加大对困难群体扶持力度。第一,进一步完善资助政策。扩大资助范围,从2010年秋季学期开始,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覆盖范围从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进一步扩大到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助学生440万人,占在校生的22%。中职国家助学金覆盖学生的90%。增设新的项目,学前教育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由地方建立资助制度,对在园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予以资助,中央财政予以奖补。建立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每生每年1500元,惠及482万名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20%。提高资助标准,2010年、2011年,两次提高中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达到小学每生每天4元,初中每生每天5元。2010年秋季学期起,普通高校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从原来每生每年2000元提高到3000元,国家助学贷款年发放人数和金额分别突破100万人和100亿元。目前,我国已建立起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较为完整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基本做到了没有一个学生因为经济困难而失学。第二,认真落实“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政策,努力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2011年,全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约79.2%,比2010年增长了12.7%。2010年、2011年,中央财政共安排79.6亿元奖补解决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较好的地区。第三,切实关心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上学问题。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宣传推广各地关爱留守儿童的好做法,构建政府、社区、学校、家庭多维联动的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网络。第四,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修订《残疾人教育条例》,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切实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2010年、2011年,中央共安排41亿元,支持中西部地区新建、改扩建特殊教育学校1001所。   5.加强规范管理。针对人民群众反映比较突出的乱收费、乱办班、教辅材料散滥等问题,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突出重点、整体推进。一是建立健全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机制。教育部、纠风办牵头,监察部、发改委、财政部、审计署、新闻出版总署等七部委组成治理教育乱收费部际联席会议,各省设立相应机构。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必须管行风”原则,形成各负其责、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积极推进源头治理,加大经费保障力度,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治理乱收费工作创造条件。重视建章立制,建立健全规范办学、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等8项制度。三是着力治理中小学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问题,坚持自愿与非营利原则,严格界定收费范围、程序和权限。从今年8月起,将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项目与标准列入政府信息公开范围,主动向社会公开。四是采取切实措施禁止各种形式的乱办班,明确要求取消义务教育阶段各类重点校、重点班、实验班,严格禁止任课教师以任何形式进行收费性补课,对中小学违规办补习班等问题,实行监测点动态管理。据七部委治理办信访统计,反映义务教育阶段有偿补课的信访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2010年比2009年下降9.6%,2011年比2010年下降11.5%。五是下大力气治理中小学教辅材料散滥问题,进一步加强对教辅材料出版、印制、发行等环节的监管,继续开展对盗版教辅材料专项整治工作,明确任何单位(部门)、任何人不得强迫学校订购教辅材料,公开通报、实地督办查处个别地方强行推荐或推销教辅材料等违规行为。反映义务教育阶段教辅材料散滥问题的信访数量,2010年比2009年下降29.3%,2011年比2010年下降18.3%。   (五)坚持提高质量,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1.建立质量标准和监测机制。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探索建立符合国情的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开展基础教育各学科学业质量标准制定工作,推动建立普通本科和高职高专的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制定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改进普通高校本科和高职高专教学评估办法,强化高等学校质量保障的主体意识,加强学校自我评估;实行分类的院校评估,促进高等学校办出特色;加强专业认证及评估,增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适应性;在部分学科、专业开展国际评估;建立普通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发布教学质量年度报告,使高校教学状态和教学质量的监测信息化、常态化。今年,39所高校第一次向社会公布了《2010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确立以质量为核心的政策导向。修订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突出教育与产业对接,专业和职业对接,使人才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修订《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增设与国家重大战略、产业发展和改善民生相关的学科22个、专业133个。调整优化硕士研究生培养结构,2011年专业学位硕士类别增至39种,招生人数占硕士生总数的32%。注重学科导向,引入竞争机制,实施“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对非“985工程”学校中特色和优势突出的学科给予支持;实施“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对非“211工程”学校的国家重点学科给予支持。   3.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提高质量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一是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首届10597名免费师范生全部到中小学校任教,其中90%到中西部地区中小学校任教。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2010年共培训中小学教师115万人,其中农村教师110万人。二是改革管理制度,激发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完善教师专业技术水平评价标准,首次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职称。在浙江、湖北开展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和定期注册试点,探索建立“国标、省考、县聘、校用”的中小学教师准入管理制度。三是提高教师地位待遇,吸引更多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全面落实义务教育绩效工资,覆盖在职人员1051万人。同时,提高离退休人员382万人的补贴。    三、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年多来,贯彻落实纲要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还存在不少问题,有的还比较突出。   (一)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不平衡。   从认识上看,有的对纲要的新思想、新理念、新部署还没有学深吃透,科学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还没有真正树立。从工作力度看,有的已对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进行细化、实化、具体化,但有的还停留在一般号召上,缺乏阶段性目标和有效抓手。   (二)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尚未有效解决。   有的大城市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依然突出,一些地方城镇“大班额”问题比较严重。在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问题上还没有形成系统推进解决的合力。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不少困难。“乱办班”、“乱收费”现象在一些地方还时有发生。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查处机制尚不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破解难度大。   教育改革既涉及体制机制,也涉及思想观念,还涉及人们的切身利益,有些方面的认识还不尽一致。一些重大改革有了宏观层面的决策部署,但配套的政策措施有待进一步跟进。各地各校改革的热情很高,但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单靠地方或者一个部门很难突破。   (四)一些保障政策措施还不到位。   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培养、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选聘、幼儿教师补充等还需要加大力度。一些农村艰苦边远地区教师下不去、留不住,寄宿制学校人员编制不足问题亟待解决。落实4%目标任务艰巨,不少地方财政压力大,对加大教育投入的具体安排还不明确。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   抓好纲要贯彻落实,是中央要求、人民期盼、职责所在。我们将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突出工作重点,不断增强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的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   (一)加大工作力度,努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一是加大政策倾斜和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改善农村、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办学条件,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距。二是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通过均衡发展逐步破解“择校热”,缓解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三是认真落实“两为主”政策,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抓紧研究制定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四是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完善学前教育资助政策,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进程,落实普通高中国家资助制度,建立国家奖助学金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五是强化规范管理,坚决治理中小学教辅材料散滥问题,有效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   (二)加快改革步伐,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一是加强统筹指导。及时跟踪了解各地各校改革试点情况,加强对改革的评估和指导。二是建立健全政策突破机制。认真梳理汇总改革试点单位对深化改革的意见建议,加大政策突破力度,保护好基层改革的积极性。三是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召开各级各类改革试点现场经验交流会,促进各地相互学习借鉴。有针对性地加强典型经验的宣传,营造良好改革氛围。   (三)提高保障水平,夯实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基础。   一是确保2012年如期实现4%目标。督促各地全面落实已经出台的一系列加大教育投入的政策。教育经费向最急需领域和最薄弱环节倾斜,做到雪中送炭。完善各级各类学校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建立科学化、精细化预算管理机制。二是加强教师思想道德和业务能力建设。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培养培训模式。切实提高教师地位待遇,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三是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加快开放大学建设步伐,公开更多的优质课程资源,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   (四)转变政府职能,不断改进教育管理方式。   一是完善民主决策机制。充分发挥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和高等教育拨款咨询委员会的作用。重大决策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把公众参与、专家咨询、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作为必经程序。扩大政务公开和校务公开的范围和层次,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都要向社会公开。二是加快简政放权进程。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落实和扩大学校专业设置等权限,赋予有关试点省份在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方面更大的自主权。完善公办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民办高校党的建设,推动大学章程和大学理事会建设,促进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建设,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学校制度。三是推进管、办、评分离。制定和完善各级各类教育质量标准,整合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机构和资源,加强质量监测。建立督政与督学并重的教育督导制度,健全督导检查结果公告制度和限期整改制度,完善教育问责制度。四是坚持依法治教。推动各级政府定期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委会报告教育工作情况。推进纲要明确的11部教育法律的修订或制定工作,进一步完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   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对纲要贯彻落实工作进行专题询问,加强监督和指导,充分体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我们将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认真研究提出改进措施,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加快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6/201112/128730.html
个人分类: 中国大学逸事|1775 次阅读|1 个评论
大学去行政化做秀将使教育科技失去更多
热度 1 王震洪 2010-10-3 10:17
大学行政化、官僚化的弊端是有目共睹的,这里再谈三点。首先是行政命令学术(或学术自身向行政学习),使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行政化,出创新成果难上加难。做行政工作和做创新性研究工作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不一样的。做行政工作的人在思维方式上必须具备严格遵守上级提出的各种理论、原则和方针的素质。行为上要求坚决执行各种方针、政策,完成上级下达的各种任务,对上级领导绝对服从,处理好各种人与人之间(上下级)关系。而创新性研究工作则体现在对过去一切固有的或不与时俱进的东西的否定,追求新事物。在行为方式上,要找错,发现理论和技术的缺陷,处理好人与自然、物化自然(生产工具等)的关系。行政长期指挥学术,做研究的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行政化,创新将没有思想和行为基础。特别是文科教授,学术思维和行为方式行政化更突出,当政治上出现一个白皮书或一个什么方针的时候,就只会对其解释。对于自然科学教授,特别是当了校官之后,其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行政化也非常明显。这些教授官或官教授,尽管科研经费呈飞跃式增长,在科学研究上做出成绩之人只是凤毛麟角,因为科学创新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已经改变。这种改变表现为不去努力创新发现新规律,否定(权威的)旧理论,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是用大量时间、物力、精力用于官场关系和科技关系(处理人与人的关系),维持现在的官位和科技人脉,实现官位和科研经费的可持续发展,但是这些人却随时在谈论创新、要实现创新。 第二、在人事、资源分配上不透明、不公开的大学行政化、官僚化系统挫伤了一大批希望在科学研究上做出成绩的科技工作者。大学行政管理体系在外界的人民教师看来,就像一瓶墨汁,根本看不透里边发生了什么。这个体系的建立,比如一个院长的任命决定于三个因素:和上级领导的关系、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有一定的行政能力如角色转换(对上级说什么话、对下级说什么话是不一样的)、行动力等。但是基本不考虑这个人的德。一般的情况是这个有一定学术水平的行政领导同时是学术带头人的人,在人事、资源分配上具有决定性的支配权,基本上总是先满足他的学科需要,使他的平台急剧膨胀,其它学科处于被忽视状态。这种资源分配导致了产出 - 投入比低下,也塑造了不公正的管理体系。人都是为利而来,为利而去。淡薄名利的人也有,如吴冠中、袁隆平等,但大部分人的积极性是靠公平、公正的管理体系调动的,科学大师也需要体面的生活、工作和环境。因此,目前大学中行政化、官僚化的管理体系基本上是不得民心的。很多学者都有这样的思想:能做多少做多少,在这种管理体系下,做不出什么东西也无所谓了,因为这样也是不愧于时代的。 第三、大学行政化、官僚化造就行政权威,贻害青年学子,浪费人才。由于大学行政领导权力不受监督,在人事、资源、人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副校长、院长、副院长成了凌驾学术权威之上的行政权威,调动了大量 70 后、 80 后优秀的学生报考这些人的研究生。因为报考这些人的研究生,尽管学习不努力,但分数仍然高,评奖学金的比例高,当学生干部比例高,也容易毕业,毕业还可能留校,找工作也容易。但是,由于所带研究生太多,基本上处于放养状态,学不到做学问的真谛,拉关系、走后门、玩人脉那一套却学得很多。因为行政领导招收的都是优秀生,结果浪费了很多只要扎扎实实可以做出成果的青年才俊。甚至在研究生中,真正做学问的人还被嘲笑,在老师学生中形成一种坏的学风。当然,对于这些现象看不惯的优秀本科生,他们就努力学习,到国外发展,这对国家是一种损失。 由于大学行政化、官僚化的存在 , 制造了不透明、不公正、不自由、不民主的管理体系,要创造世界级的科技成果和一流大学是不可能的,这样下去,中国大学还会越来越没落。 10 月 4 日又是一年一度的诺贝尔颁布日,中国也和往年一样还将不可能有人得奖。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也不会有中国大陆人士得奖。因为诺贝尔奖一般是 10-20 年前发表的具有重大影响的成果。中国 10-20 年前以及在现在之前在世界有重大影响的科技成果几乎找不到,要在 10 年内获奖几率都比较低。只有现在扎扎实实做工作, 10 年之后争取获奖。就一两项诺贝尔奖,对中国社会经济的推动作用事实上并不是那么的重要,重要的是中国要经常出现具有诺贝尔奖水平的基础研究工作。只有经常出现这种世界级的原始创新基础研究成果,中国的技术创新如打击航空母舰的替代技术、天 - 地 - 水通信技术、地球深部探测技术、宇宙深部探测和运载技术、人工合成粮食技术、重大疾病防治技术、重大环境治理技术等才会有根本的突破,生产力达到或超过西方国家水平,中国才能根本上冲出目前美国为首的西方对中国的圆形包围,中国实施的社会主义才能真正确立成为一种超越资本主义的制度形式。 要达到这一目的,在中国大学建立透明、公开、公平、公正、自由、民主的管理体系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自由、民主是科技创新的基石,只有自由民主,人们才有独立的思想,有独立的思想,才有发现。自由民主可以让科技创新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归位,公正、公平是调动积极性的法宝,透明、公开是实现公平、公正的保证。《纲要》中提出在大学去行政化改革是为实现这一创新性管理体制而设计的。它的实施,将在很大程度上建立自由和民主的学术环境,在进一步深化改革,可建立透明、公开、公平、公正的管理体系,实现大学管理的脱胎换骨。但是,目前大学去行政化可能会流于做秀,或形式上改变,内容不变,换汤不换药,如校长变成类似于 CEO 的东西, 内部的官僚体制一点没动。如果是这样,中国教育将失去更多。首先,到 2049 年建国 100 周年,真正创新的教育科技体系都可能还没有建成。因为从现在开始教育改革,进行扎扎实实的人才培养试验,没有 10 年, 20 年时间,难于出人才。 70 后、 80 后,甚至 90 后都是应试教育的产物,而且可能已适应了目前大学的科研环境,要把他们中的一些塑造成大师,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要培养很多世界科技大师可能只能从现在的小学、中学生中选择。到 2040 年代,现在中学生有 40 多岁,才有可能成为创造力最高的一代。但这都必须从现在开始,进行扎扎实实的教育科技体制改革。其次,如果做秀,中国大学教育的地位、大学教授的地位将一落千丈。因为既没有创新,也培养不出人才,收入也低的行业,历来在中国是不受尊重的。如果再加上腐败,中国大学教育科技就成了中国人心目中的中国足球了。第三、中国目前所处国际环境十分危险,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实际上已经完成对中国的圆形包围。周边这些小国,它们的节日或有难时,中国又慰问,又捐款,关爱有加,有时捐款数目还很大。但中国节日或有难时,一句慰问的好话都没有,还来侵占不属于他们的东西。只有朝鲜、巴基斯坦还支持中国。如果中国内部自身出事,一着棋走糟,有可能导致西方列强再一次进攻中国。要应对这一威胁,教育科技发展,培养大量创新型人才,支撑经济军事发展,在军事上建立优势,打破围堵是关键。如果 20 年后,教育科技仍然自主创新没有长足发展,经济军事技术都像现在一样基本靠引进,这种危险将可能变成现实。因此,行政化改革时不可待,科学网上的国内外学者、朱清时老师都急呀。有幸的是科学网提供这个平台交流 , 国内外学者在这个问题上有很高的共识。 不过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只要想做,任何人间奇迹都能实现。相信在中国大学建立公开、透明、公平、公正、自由、民主的管理体系是完全能够实现的。如若担心在大学行政化改革中可导致资产阶级自由化,可通过立法的形式把某些东西固定下来。如,可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术自由促进法》,明确规定《宪法》规定的国体、政体、社会主义制度、党的领导等不能自由讨论,为大学民主自由画出一条红线,同时在该法律中也规定,任何权威或领导的理论,任何人只要站在公正的立场上都可给予批评,为学术自由建立起保障。建立《大学行政(党委)和学术管理法》,明确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的责、权范围等,使学术管理具有独立的地位和作用,促进学术繁荣。对大学中的院士、校长、院长、学术带头人的权责利也要用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使管理体系公平、公正、公开。对于科研经费分配,要实现公平竞争,最重要是要有监督。要有监督关键是要公开和透明。建议 973 、 863 、自然科学基金和各种项目,实施现场转播和视频录像制度。由教育科技频道转播,什么专家评审、何时评审是透明的。每个申请者都能收到自己项目评审过程的视频,接受和被拒绝都看得清楚明了,这样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意见。目前,在城市的大部分公共场所都有视频监控,成本并不高。国家科技项目用视频录像的形式完全可以做到的。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617 次阅读|2 个评论
一个高校管理者对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
hanzs 2010-3-27 15:52
文/乐水老汉 按: 既然是说征求意见,那么客套话就免说了,只谈意见。 一、总体评价 序言部分 对教育的地位、作用的定位很高(用词如基石、根本途径、决定性意义),建国60年来,上述表述表明国家将教育地位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对教育面临的挑战表述比较到位,两个不适应是温总理的原话。但后边的5点对教育问题和矛盾的描述(教育观念相对落后投入不足,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尚未完全落实)说得比较散,也比较客气,不够深刻。例如,教育观念就是落后,不必用相对来修饰,而且是全社会的教育观念均落后;把人才分成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三类并不科学,实际上发掘受教育者的创造潜能是所有教育的目标,各种人才都需要具备创新素质;而且说这三类人紧缺,那每年从各类学校毕业的上千万人都是什么型?说教育体制机制不够灵活是对当前教育制度问题的一种轻描淡写的描述,当前教育制度不是灵活不灵活的问题,学校活力不足也只是表象,当下的问题是:办学没有按国际通行的教育规律来做的问题。因此在问题部分,一定 要直接指出我们长期没有遵循教育规律办学 这一核心问题。 二、高等教育部分 高等教育部分共提出了8方面问题(包括13章中现代学校制度问题,18章投入问题)和12项改革举措。总体显得有些琐碎。要求(号召)高校做这做那比较多,而明确提出政府应在制度、政策导向上采取哪些有效措施讲的少(不是指具体的如质量工程之类的做法)。特别是,政府应学会利用有效的政策、制度来导向和影响高校的行为,学会以市场经济的思维方式 间接地 控制高校的行为。要让高校感觉是其自己在几个选项组合中,通过权衡利弊最终由自己来选择发展道路,而不是被政府强迫只有一种选项。 对于8方面问题:质量不适应需要;学校同质化;布局不合理;缺乏世界一流;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学研结合不够;办学自主权没有得到落实;行政化倾向;投入不足。看起来列举得比较全面了,但这八个方面问题不属于同一个层次的,有些属于结果(如质量)、有些属于表象(如同质化、行政化)。具体修改意见: (1)把人才培养(19条)、科学研究(20条)、社会服务(21条)并列是不合适的。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核心。将高等学校的所谓三大职能简化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并不确切,三个职能应该是教学、研究、社会服务。科研、社会服务的过程中,也有着很强的人才培养功能。(理由参见:龚克,中国高等教育,2010,(1)) (2)第21条对高校社会服务内容的界定不太清晰和全面。应明确强调大学对其所在地区(社区)的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并不只是体现在为社会直接培养人才方面)。其实第八章继续教育中的许多内容应该属于社会服务的范畴,例如教育培训。 (3)应明确在有条件的地区(已经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地区),逐步实行类似欧洲国家博洛尼亚进程的高等教育改革计划,在各个大学之间,逐步、有序地打通教育资源。只要通过课程学分和成绩互认等措施,真正 实现学生在一定区域和层次的学校之间流动 ,即实现通过学校与学生之间双向选择地自由转学,就一定能够促进各个高等学校发自内心地重视教育质量并办出自己的特色(否则学生会流失、学校会倒闭)。既然在第50条中已经提出中外大学间可以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联授,那么国内的大学之间当然也应该可以探索这种学分互认、转学,甚至联授学位。 (4)第19条的内容,许多都属于当前正在实施的质量工程项目。应该承认,教育部实施质量工程的初衷是好的,也是当前财政体制下的一种无奈的次优选择(需要立名目,以项目的形式向财政部申请教育经费,专项经费是对教育事业经费的补充)。但要来的这二十五亿经费,在全国立了十多类项目,每个项目都需要一系列申报、评审过程;相对应地,省级政府、学校也要设立和评审他们那一层次的项目。这样每个学校全年都在一个接一个地应付申报和评审,无法静下心来,思考自身的发展道路和特色。从某种意义上说,质量工程各种项目的评审(它们都有一系列明确的评审指标体系),是导致高校同质化的重要原因。因为不管什么类型的学校,只要想评上项目,标准是一个。因此建议从十二五起,大幅度减少教育部和省级政府发动的这类项目评审工程。 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绝不是主要靠外部项目评审方式能够做到的。 当然,必要的,由行业、社会中介等被严格规范后的机构进行的专业认证工作,是应该提倡的,这种做法也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各种评估、评审一定不能比专业评估(认证)再微观了。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都应该是学校和教师自己的事情。政府主要负责维持良好的社会环境和以国家的意志和经济杠杆促进企业为大学的教育活动提供帮助即可。 三、继续教育 由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入学早已没有年龄限制,因此应该明确提出废除成人继续教育的学历教育功能。将现有成人高等学校逐步建设成类似社区学院一样的非本科学历教育的机构。这类社区学院可以通过质量认证,与普通高等学校建立学分互认机制,使其毕业生有机会转入普通高等学校继续学习和获得相应学位。 四、现代学校制度 第十三章应该是整个纲要的核心。因为与学校相比,政府在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方面是起主导作用的一方。具体建议: (1) 有关教育的法律修订和制定工作严重滞后 。《纲要》应明确提出修改和制定相应法律的计划和时间表。例如应明确提出修订《高等教育法》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不相适应的多部法律,以及制定诸如《大学法》等新法律。否则,文中要求高等学校依法制定章程等就是一句空话。 (2)第38条提出的政校分开,其内涵需要明确解释。是否指取消行政级别之意。管办分离也要有明确内涵。38条应该明确提出通过修(制)定有关法律,使政府、学校的权利和责任明晰。 (3)第39条提出的落实和扩大办学自主权,与第19条中提出的继续全面实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在操作层面可能会产生矛盾。因为如果高校不围着质量工程这十几个评审项目转,就有可能丧失一些声誉资源,而现在教学评估都要靠所谓的标志性成果的。实际上,政府还是在通过各种名目繁多的项目申报和评审,控制着高校的办学。党和政府的不同部门都一直在通过下发各种文件,直接干预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思政课、创业课、军事课、就业指导课) (4)第40条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完全否定了进行校长负责制改革试点的可能性,有思想僵化之嫌。因为在企业、在政府、甚至在军队都实行的是经理(行政首长、军事首长)负责制。这些部门不提党委领导下,也没有显示出有什么不可调和的弊端。至少应该把下字去掉。建议将完善大学校长选拔任用办法修改为 实行大学校长遴选制度改革 。另外,《纲要》中没有涉及大学党委书记的选拔任用办法改革,应该提出实行大学党委书记由全体党员差额选举产生。如果党内民主不能在文化素质最高的高等学校率先实行,那在全国就更是一句空话。 (5)《纲要》几乎没有涉及高等学校教育职员制度改革的详细规划思路。只是在第二十一章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的第67条,简单地提及要推进管理人员职员制,只是推进而已。而职员制改革本应该是高等学校去行政化,消除官本位影响的重要举措。 总之,《纲要》在现代大学制度构建方面,提出的具体构思显得并不清晰,没有给人以希望。 五、体制改革 招生制度改革实际上只是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部分。要清醒地认识到,体制改革中的许多内容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必须协调统筹改革内容和步骤。例如,在谈招生制度改革时,实际上就涉及到高校办学规模自主与否问题、专业设置自主与否问题,以及经费投入机制改革问题。《纲要》对此都没有明确涉及。 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 将第十七章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放在第四部分保障措施中就极为不妥。 教师队伍建设不该只是属于教育事业的保障措施,教师是教育事业的最重要因素,应提升教师队伍建设在《纲要》中的地位。 其次,《纲要》只在第40条笼统提出全面实行聘任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在师资队伍一章中,没有涉及高校人事制度改革问题(见第55条)。其实,目前大学中被诟病最多的就是带有浓重计划经济色彩的人事制度。当前大学很难形成能进能出,适度竞争,有序流动的符合高等学校办学规律的教师岗位聘任制度。庸人出不去,能人不好进的现象还比较严重。政府人事部门对所谓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政策也有许多不符合高等学校办学规律的地方(大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事业单位)。例如,对所有高校都执行近乎一致的各级岗位的比例控制(教授:副教授,高级职称占师资的比例等)。在各级教师岗位设置方面,高等学校也还没有自主权。这不能说不是《纲要》的一个重大缺憾。 总之,耗时多年(包括专题调研报告的时间),数百专家参与起草的《纲要》,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目前的征求意见稿要想代表国家战略的话,恐怕还要拔高些,特别是制度改革层面上要解放思想。当然,《纲要》的亮点也还不少,与我们国家自己过去的教育比,无论如何都是不小的进步了。
个人分类: 教育政策|3263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对“征求意见工作”的若干看法
metanb 2010-3-20 22:28
刚才在 某大学的网页 上看到一则通知,标题是 关于开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工作的通知 。该通知发布的日期是3月12日。下面是我的看法,诚邀众博友讨论。 该通知 首先引起我注意的是它的最后部分: 公开征求意见过程中,有任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与发展规划处联系。本次征求意见工作截止时间为 2010 年 3 月 26 日,请各单位和个人及时将意见和建议提交发展 规划处。 在我看来,给提意见的时间是两周,似乎搞得有点仓促。毕竟,这是将要对整个国家的重大领域持续影响10年的事情。对比一下,现在一个博士从答辩完毕到拿到学位证书都留有3个月的公示期。这个规划纲要不但影响时间长久,而且影响面很大,是关于整个国家的事情。这样一件事情反而只留给大家两周的时间,是不是有点不合适呢?可能坐办公室的行政人员能在两周中抽出点时间阅读规划纲要,但也要处理日常的事务。教师和学生更是天天要备课、讲课、听课、做功课、做实验,他们在两周之内是否恰好能抽出足够的时间来调查、思考、书写建议呢?要是时间更长一点,不是更方便腾挪出时间吗? 又,通知的第三点写到: 在学习和领会《规划纲要》精神的同时,请对我校的十二五战略发展规划提出意见与建议。 在我看来, 即便是 一个学校的5年战略规划,拿出两周的时间,是否也有点仓促呢?何况不只是这一件事情。 又,通知第四点、第一条 写到:为广泛、深入的征求意见,学校将分别召开学术委员会与学位委员会、校内专家、职能 部处、教师与学生代表等不同类型的座谈会。 这句话下面有一个表格,其中教师与学生代表一栏对应的参加人为每学院选派教师与学生代表各1人 。 在我看来,该大学有14个院和1个体育部,那么多师生(至少上万人)中各推出15人,这个代表性是不是有点不足呢? 总结:个人认为,这项工作所留时间过少,所定代表人数不足。我建议适当延长提建议的时间。比如,将截止日期推迟到下学期开学,这样广大师生可以在工作之余以及暑假期间充分调查、思考、以及撰写建议。 注:本文公开发布的同时,将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到该校主管部门。
个人分类: 大学观察|3119 次阅读|0 个评论
以人为本 尊师重教
jitaowang 2010-3-11 08:49
科学发展 -- 尊师重教 我在高等学校几十年,长期从事自然科学方面教学科研的具体第一线工作。对纲要等过去都不关心。从去年参加一些科学网的讨论,交流也更方便了,才注意到一些面上的情况。这次 教育部网站全文刊发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稿)》 ,并在网上公开征求意见。以下就发表我的意见和建议。(已在教育部网站的网上提交) 1. 百年大计, 尊师重教 ,教育为本 整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理所当然地强调了教育,如何具体实现如此宏伟的《纲要》,必须通过人。因此必须强调以人为本, 尊师重教 。号召所有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全身心地投入为实现《纲要》而努力。可以说, 尊师重教 是中华民族尊重孔子以来的传统美德。也可以说我们在 尊师重教 这个问题上走过弯路,特别是有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要实现历史性的跨越,必须明确并突出地提出 尊师重教 带有根本性的理念,并在《纲要》相关内容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2. 突出教师的脑力劳动特点, 放宽高级人才的工作年限等限制 我的老师辈退休时的工资有的只有 700 多元,众所周知,(非院士或离休)退休后工资就基本冻结(只有相当于低保那样的调整)了。复旦大学的一些全国著名教授(不一定是理科)直到生命结束,所拿的工资和打工人员差不多啊!前两三年,以这样的当时活典型打了报告,等到领导批下来时才有所改变。可是这几位当时的活典型基本上都已经不在人世了。
个人分类: 科学发展|3548 次阅读|1 个评论
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一点修改建议
张能立 2010-3-3 06:56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自2010年2月28日公布以来,引起了国人的极大关注和评议 ,这是可以预料到的。其原因至少有三、一是教育是涉及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的事情,眼下可以说是中国人的头等大事,无论是精力还是金钱,教育已经变成家庭的最大支出 ;二是目前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极大地妨碍整体改革的推进和发展 ,成为中华民族真正崛起的最大障碍;三是经过这些年来的折腾,(应试)教育已经让每个家庭和孩子苦不堪言,身心疲惫,用民怨沸腾来形容一点不为过。笔者长期在高校工作,既是普通老师也是普通家长,对教育方面的问题一直在持续关注,对教育某方面问题的看法,早就形成,一直在踌躇是否该自由地表达出来。 前不久温总理谈到国内高校问题时,曾表述 一所好的大学,在于有自己独特的灵魂,这就是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 ,有温总理的话壮胆,笔者就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修改,自由地表达一下意见:
个人分类: 教育|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0: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