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中国大百科全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 密尔求因果五法:《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第二版
热度 2 zlyang 2013-10-1 13:17
密尔求因果五法: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 一 版、第 二 版 中文名称: 密尔求因果五法 拼 音:Mi'er qiuyinguo wufa 外文名称:Mill's five methods in searching of causal connections 作 者:徐孝通 出 处:《中国大百科全书》第 一 版 卷 名:哲学 正 文: 19 世纪英国哲学家 J.S.密尔 所提出的归纳方法。他在 《逻辑体系》 第3卷“论归纳”第8章“论实验研究四法”中,表述了5条规则:①如果所研究的对象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例只有一个情况是共同的,那么这个唯一的使所有事例有一致之处的情况,就是给定现象的原因或结果。②如果所研究的现象出现于其中的一个事例和它不出现于其中的事例只有一个情况并非共同而这个情况只出现于前者中,此外的每个情况是共同的,那么这个唯一的使两个事例有差异的情况,就是该现象的结果或原因,或原因的一个必要部分。③如果现象出现于其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例只有一个情况是共同的,而现象不出现于其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例除没有那个情况外并无任何共同之处,那么这个唯一的使两组事例有差异的情况,就是该现象的结果或原因,或原因的一个必要部分。④从任何现象减去那种由于以前的归纳而得知为某些先行条件的结果的部分,于是,现象的剩余部分就是其余先行条件的结果。⑤凡是每当另一现象以某种特殊方式发生变化时,以任一方式发生变化的现象,就是另一现象的一个原因或一个结果,或者是由于某种因果事实而与之有联系。这5条规则所概括的方法依次被称为契合法或求同法、差异法或求异法、契合差异并用法或求同求异并用法、剩余法及共变法。密尔说前二者是基本的并且都是“消去”方法。契合法的基础是凡可被消去者均与现象无合乎任何规律的联系,差异法的基础是凡不可被消去者均与现象有合乎某一规律的联系。差异法特别是一种人工实验方法,而契合法则特别是在不可能实验时所使用的方法。契合差异并用法亦称间接差异法,同时也是对普通契合法的某种增进。密尔尽管表述了5条规则,但他始终只提“四法”,而把契合差异并用法置于其外。因为他尽管在提到剩余法时说它是差异法诸形式之一,但却把它和共变法并列为契合法和差异法之外的两个方法。不过,“五法”和“四法”所指的内容是相同的。 密尔求因果五法 是对 F.培根 提出的“三表法”的发展,也是对归纳方法的强化。培根在 《新工具论》 第2卷第11~13节所叙述的“本质或具有表”、“差异表”、“程度表”,依次与密尔的契合法、差异法、共变法相应,第18节所叙述的“排除法一例” 则与剩余法相应。但是,培根“三表”的作用在于提供事例,其“真正的归纳”的基础在排除过程中,直到得出肯定结论时才完成,而密尔的各个方法则被认为都是可以独立得出结论的。 密尔认为,归纳是“经验的概括”,是一种由已知到未知的推论过程,人们借以得出结论说,对于一类的某些个体为真者对于全类亦真,或某些时间为真者在相似情况下随时为真,凡不包含推论作用,而且结论范围不超过前提者不应称为归纳。在他看来,人们一开始不得不用简单枚举法,而且在没有较锐利的探索手段的情况下往往必须依靠它,但它毕竟是粗疏的;为了精确地研究自然,人们需要有一种较可靠而有力的工具。他断言,与演绎法(见 演绎逻辑 )有区别的、经验的、后天的、直接归纳的实验研究,只有他所说的四种可能方法。除此之外,至少他不知道或不能设想还有任何其他方法。经验的概括有确实的和仅仅或然的之分,但是这种命题本身总具有“所有A是B”的形式。至于承认并非全称的“多数A是B”式的命题,虽非常重要,但不是普遍真理而是普遍真理的近似概括。密尔的归纳方法的结论应当是确实而普遍的,他认为 归纳逻辑 之所以可能,就是因为有确实而普遍的归纳。 密尔在阐述求因果法时提出的“自然界的进程是齐一的”这一命题,被认为是归纳法的根本原理或总的公理。该命题是说,在自然界中,凡发生一次的事,在相似的情形下不仅再发生而且会一直发生。因为,自然现象彼此间有同时关系和相继关系,每一现象以齐一方式和某些与之共存的现象,与某些先行的或继起的现象发生关系。关于现象先后相继次序的真理乃是与现象有关的最重要的真理,因此,必须努力探求某种关于相继的规律,而这就是因果律,即每一个具有开端的事实有一个原因。这是普遍真理。一切归纳方法的有效性依赖于一个假定:每一事件必有某种原因、某种先行条件,事件由于其存在而无条件地、不可改变地随之发生。密尔还一再强调,自然齐一性原理、普遍因果律本身也是归纳法的例证,而且一般说来并不是人们最早得出的和明显的归纳结论。 密尔比较详细讨论的自然齐一性、因果律等问题,直接涉及哲学观点的不同,因而一直有争论。他的求因果方法的提出,促进了对归纳法的深入探索,但这些方法本身是不是归纳的,也有争论。19世纪末以来,概率论在归纳法研究中日益占重要地位,而对于密尔的“确实而普遍”的归纳方法的研究,除有人侧重在“消去方法”方面研究外,无明显的进展。 中文名称: 密尔求因果五法 拼 音:Mi'er qiu yinɡuo wu fɑ 外文名称:Mill's five methods in searching of causal connections 出 处:《中国大百科全书》第 二 版 正 文: 19 世纪英国哲学家 J.S.密尔 在 《逻辑体系》 中提出的判明因果联系的方法。这是传统逻辑归纳部分的核心内容。 契合法(求同法):若在所研究的现象出现的若干场合中,只有一个情况是共同的,则这个共同的情况与所研究的现象之间有因果联系。差异法(求异法):若所研究的现象出现的场合与它不出现的场合之间,只有一点不同,即在一个场合中有某情况出现,而在另一场合中该情况不出现,则该情况与所研究的现象之间有因果联系。契合差异并用法(求同求异并用法):若在所研究现象出现的各个场合中,都存在一共同情况,而在所研究现象不出现的各个场合中都没有该情况,则该情况与所研究现象之间有因果联系。共变法:若每当某现象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时,另一现象也随之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则这两现象之间有因果联系。剩余法:若已知某一复合现象是另一复合现象的原因,又知前者中某一部分是后者中某一部分的原因,则前者的其余部分与后者的其余部分有因果联系。这些方法是经验的概括,不能保证从真的前提得到其结论。密尔求因果五法在实验科学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密尔在阐述这些方法时提出了自然齐一律:自然界的进程是齐一的。这可以理解为:在自然界中,凡发生一次的事,在相似的情况下不仅会再发生而且会一再发生。它是归纳法的根本原理。归纳法之所以成立还有赖于称为普遍因果律的假定:每一事件必有某种原因、某种先行条件的存在,此种存在使得该事件不可改变地随之而发生。密尔强调,自然齐一律、普遍因果律本身也是归纳法的例证。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 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ill’s methods - from the Encyclop dia Britannica http://global.britannica.com/EBchecked/topic/1528471/Mills-methods Mill’s methods. Encyclopdia Britannica. Encyclopdia Britannica Online. Encyclopdia Britannica Inc., 2013. Web. 30 Sep. 2013. http://www.britannica.com/EBchecked/topic/1528471/Mills-methods . Mill’s methods , Five methods of experimental reasoning distinguished by John Stuart Mill in his System of Logic (1843). Suppose one is interested in determining what factors play a role in causing a specific effect, E, under a specific set of circumstances. The method of agreement tells us to look for factors present on all occasions when E occurs. The method of difference tells us to look for some factorpresent on some occasion when E occurs and absent on an otherwise similar occasion when it does not. The joint method of agreement and difference combines the two previous methods. The method of residues applies when part of E is explicable by reference to known factors, and tells us to attribute the “residue” to the remaining circumstances under which E occurs. The method of concomitant variation is used when E can be present in various degrees; if we identify a factor F, such as temperature, whose variations are positively or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variations in E, for instance, size, then we can infer that F is causally connected with E.
个人分类: 基础数学-逻辑-物理|5564 次阅读|4 个评论
清政府赠给美国人的“中国大百科全书”
黄安年 2010-11-4 10:07
清政府赠给美国人的中国大百科全书 推荐陈鸿彝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11 月 4 日发布 这里推荐中国公安大学教授陈鸿彝先生的文章《 清政府赠给美国人的中国大百科全书 》,原载学术交流网 / 网友文章专辑 /2010 年 11 月 4 日首发。该栏目还首发了陈教授的一些精彩的文章。 **************************** 陈鸿彝文 学术交流网 / 网友文章专辑 /2010 年 11 月 4 日首发 ( 按 : 感谢陈鸿彝教授惠寄 , 本文为首发 ) 《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作者李约瑟曾说过:我们经常查阅的最大的百科全书是《图书集成》它是一件无上珍贵的礼物。的确,《古今图书集成》这本超大型工具书,在现存的古代所有类书、丛书中,其科学性与适用性都是无与伦比的。它成书于清初康雍时期,刊行后即得到世人的普遍重视。 《古今图书集成》全书一亿六千多万字, 1 万余卷,囊括古今群书,包罗万象,其卷帙之浩繁,类书中罕见其比。雍正六年初版时,以铜活字印,计印 64 部,每部 5020 册。这本工具书能满足各种查检需要,有它的独特之处。其最主要特点是体系清晰、分类科学。全书内容按性质分为 6 大汇编、 32 典、 6109 部,每部再依 10 项详目作介绍。逐层展开,路径清晰,使宏富而庞杂的文献资料各有所归,查检十分方便。 《古今图书集成》的体系的严整性、科学性首先表现在其六大汇编的分类上。它突破了刘向、班固以来突出经学地位的传统书目分类法,对古今所有文籍知识作了全新的结构性重组,不讲经、史、子、集,而是按天、地、人、物、学术、政事的结构来组织知识,这是很有意义的: ( 一 ) 历象汇编。收编关于 天 的知识,含乾象典 21 部、岁功典 43 部、历法典 6 部、庶征典 50 部,计 4 典、 120 部。专收历代文献中关于天文、气象、历法、农时及其灾变、异征的相关资料,其天文、历法方面的记录之翔实可靠而有系统性,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 二 ) 方舆汇编。收编关于 地 的知识,含坤舆典 21 部、职方典 223 部、山川典 401 部、边裔典 543 部,计 4 典、 1187 部。系统地归类整理历代政区沿革,山川的地理、地貌、地物,与周边民族区域状况。仅 边裔 一典就有 543 部,这比第一汇编的总数还多出一倍,足见本书有科学精神,注重实用。 ( 三 ) 明伦汇编。收编关于 人 的知识,含皇极 31 部、宫闱 15 部、官常 65 部、家苑 31 部、交谊 37 部、氏族 2694 部、人事 97 部、闺媛 17 部,计 8 典、 2977 部;这可供我们研究中国宗法制度下社会生态、政治生态和国家权力结构的发展演变史。 ( 四 ) 博物汇编。收编关于 物 的知识,含艺术 43 部、神异 70 部、禽虫 317 部、草木 700 部,计 4 典、 1120 部;这里的 草木 、 禽虫 ,实际上是中国的植物志、动物志,它贯串古今,包罗万有,且图文并茂,在古代工具书中独具魅力。至于艺术、神异之类,绝大多数是中原人不易一见的珍闻异物 ( 当然也有不少神异传说和迷信传言 ) 。 ( 五 ) 理学汇编。收编关于 学术 的知识,含经籍 66 部、学行 96 部、文学 49 部、字学 24 部;计 4 典、 235 部。这里的 理学 ,意为 理论与学术 。这在传统的 经史子集 四分法中,大半是 经部 、 子部 范围内的知识。本书作如此安排,其科学勇气显而易见。它为我们进行中国学术史、思想史、文化史研究提供了有用的资料汇集。 ( 六 ) 经济汇编。收编关于 政务 的知识,含选举 29 部、诠衡 12 部、食货 83 部、礼仪 70 部、乐律 46 部、戎政 30 部、祥刑 26 部、考工 26 部等,计 8 典、 325 部 ( 另有 45 部外编 ) ;这里收录的是历代 经邦济世之务 ,即国家行政管理和社会治理的相关文献资料,为我们考察历代职官制度、租税制度、礼法制度、土地制度、产业制度、军事制度、刑法制度、手工工场管理制度等等提供了系统的可靠史料。比如《考工典 工巧部》所收历代能工巧匠的史料就异常珍贵,《祥刑典 律令部》所收康熙朝的刑法律令案例史料更为后出的《四库全书》所排斥,凸显了编者思想的可贵与先进。 在微观上,《古今图书集成》各典各部的具体的资料编辑也有明晰的顺次,先后分作 10 项归类: 1 ? 汇考,条列相关的大事记,引用经史子集材料,述其源流本末; 2 ? 总论,采录历代相关的理论、观点、代表性议论; 3 ? 图,凡涉及疆域、禽兽、草木、器物、建筑 者均以精美的图画示之,做到图文并茂; 4 ? 表,有些内容列表表示,简明清晰; 5 ? 列传,收录古今相关人物传记,起到 学科史 的作用; 6 ? 艺文,辑录相关诗文的词藻,供写作时采撷; 7 ? 选句,辑录相关成语偶句、名家语录,供学者采用; 8 ? 纪事,收录相关的社会传说,佚事琐闻,以广见闻; 9 ? 杂录,以上各项之外的资料; 10 ? 外编,有些拾遗补缺的资料归于此类。这样的类书编撰,真可谓 体大思精 了。我们现在如果将其作电子录入,这里有现成的 菜单 可用,可以直接拿来编写各种 专业史 、 专科史 。 令人意外的是,这样一本《古今图书集成》的编者,却是一位历尽了磨难、吃尽了当局给的苦头的大学者。此人姓陈,名梦雷 (1651 ~ 1741 年 ) ,字省斋,福建侯官 ( 今闽侯 ) 人。他博学多才而命途多舛。他 19 岁就中了进士,康熙帝让他当了翰林编修,正得意时,逢康熙平定三藩叛乱,有人诬告他 附逆 ,被下狱论斩,康熙将他 发配沈阳 ,一去十六个春秋。人到中年,康熙召他还京,让他担任皇三子的老师。他即利用其家藏之书及王府的丰富藏书,以五年时间编成了《图书汇编》,誊写了《目录 凡例》一册,于 1706 年上呈于康熙。康熙帝认为体例可行,于是命开馆重辑,定名为《古今图书集成》。待至雍正登位,尽力诛逐其兄弟与异己,陈省斋又因为是皇三子的老师而再次被牵连下狱,以 72 岁高龄重贬沈阳。雍正帝知道此书的重要,便命蒋廷锡去接手主编该书。蒋只是做了点小小 加工 ,就于雍正三年十二月定稿,上呈,到雍正六年 (1755 年 ) 初付印。 雍正时内府所印的初版《古今图书集成》是铜活字本,只印了 65 部。光绪十年至十四年间 (1884 ~ 1888 年 ) ,英国人在上海开办的图书集成印书局出过铅字本,印了 1500 部、每部 1620 册。光绪十六年至二十年间上海同文书局用照相法影印铜活字本计 100 部,每部 5044 册。 1934 年上海中华书局影印铜活字本,附有《考证》,计 808 册,是现代通行的一种 普及本 。 本书也是国外汉学家的手中之宝,日本文部省编有《古今图书集成分类目录》,英人翟理斯编有《古今图书集成索引》一书,瓦伯尔编有《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索引》等书,均有助于该书的使用。倘若要录入电脑,借助这些《索引》,那就更为简便了。 值得一提的事是:庚子之后,美国政府主动提出把一部分白银退还中国,一部分用于接受中国留学生和在中国办学校、办医院。满清当局为了表示答谢,回赠美国政府一批特产,包括四大部头的中国古籍,其中就有一整套《古今图书集成》,因为它足以代表中国的传统典籍。而今美国所藏中国古籍极为丰富,其数量仅次于大陆、台湾、日本地区,大多是庚子之后通过各种渠道从中国取去的,包括清政府赠送的这一批在内。 学术交流网 (www.annian.net)/ 网友文章专辑 /2010 年 11 月 4 日首发 http://www.annian.net/show.aspx?id=25328cid=41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研究(10-11)|4318 次阅读|1 个评论
红楼梦、红学词条(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
黄安年 2010-5-28 16:13
红楼梦、红学词条(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 黄安年受权发吕启祥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28 日发布 笔者《从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编纂出版荣誉证书说开去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3 月 5 日)说到 : 日前接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打来电话找老吕,说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出版社,要颁发荣誉证书特快专递送到家 , 希望提供详细地址和电话。隔了一天特快专递送到,显得相当的重视,上面写着 : 您在编纂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工作中作出重要贡献 , 特授予荣誉证书,以示表彰。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署 2009 年八月。接到证书,老吕打电话给出版社问及撰写词条 ( 红楼梦 , 红学 ) 时,出版社根本没有提及要将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她撰写的词条哪怕是复印一份给她 , 而是强调为防止盗版,词条是打乱编排的 , 言下之意,不可能一一找出复印给作者。没想到作者撰写的词条出版后的词条是什么样子?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9859 ) 前两天 , 中国艺术研究院石中琪先生受老吕之托 , 在图书馆里复印了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中红楼梦( 9-525-527 页)、红学词条,现在照相复制共 21 幅如下,以飨读者。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研究(10-11)|4512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编纂出版荣誉证书说开去
黄安年 2010-3-5 09:49
从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编纂出版荣誉证书说开去 黄安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3 月 5 日发布 日前接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打来电话找老吕,说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出版社,要颁发荣誉证书特快专递送到家 , 希望提供详细地址和电话。隔了一天特快专递送到,显得相当的重视,上面写着 : 您在编纂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工作中作出重要贡献 , 特授予荣誉证书,以示表彰。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署 2009 年八月。原来这个证书还在半年前就写好了 , 其中的中央宣传部想必是中共中央宣传部 , 因为民主党派的中央宣传部不可能自称中共中央宣传部的。 接到证书,老吕打电话给出版社表示谢意。当问及撰写词条 ( 红楼梦 , 红学 ) 时,出版社根本没有提及要将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她撰写的词条哪怕是复印一份给她 , 而是强调为防止盗版,词条是打乱编排的 , 言下之意,不可能一一找出复印给作者。真没想到作者自己撰写的词条到现在都不知道出版后的词条究竟是什么样子?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研究(10-11)|2673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5: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