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周年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纪念周总理逝世35周年 1976.1.8-2011.1.8
nkivy 2011-1-8 14:52
个人分类: 人物纪事|3507 次阅读|2 个评论
博客周年感言:百万倒计时
liwei999 2010-12-5 20:09
时光如梭,感恩节刚过,转眼来科网已经快一年了。具体地说,再过三天就是立委博客建站周年纪念日(建站时间:2009-12-8 12:56:04),没想到90万点击提前达到了,赶上周年大庆,还是要感言一下。 首先,要感谢科学网提供这个平台,使得我们平民的声音可以被听见。看现在这个趋势,科学网的势头是越来越火,实际上已经成为海内外华人科学家和学者的最大的网上舞台。能够有幸在这个舞台发出自己的声音,是应该感恩的。 感谢读者同人的光临和留言,特别是常来常往的老网友,没有你们,就没有这个博客存在的理由。虽然点击不能当饭吃,看到读者诸君的光临,还是深感欣慰的。在信息爆炸的年代,你们能在茫茫信息海洋中,选择眷顾寒舍,我觉得必有某种共同的东西,连接着你我的精神世界。这是一种缘分,我能回报的除了更勤奋的笔耕以外,就是深深的感恩之心。 Last but not the least, 我要特别感谢我的 partner 镜子先生。毋庸讳言,这个博客一大半是镜子的思维成果,立委的贡献其实是非常有限的。看到《镜子大全》的逐步完善且不断发展,我有一种回馈祖国,造福社会的欣慰感。报国无门是不少海外华人的遗憾,然而,在互联网时代,我们还是可以以不同方式尽一些努力。如果我们的经验、观察和思考,能够给在腾飞中的祖国辛勤工作的同人一种参考或启发,我们的努力就没白费。 现将开博一周年的数据列表图示如下。 日期 评论数 日志篇数 总访问次数 (千) 单周博客排行 (百) 8-Dec-09 0 2 5 9-Feb-10 405 100.004 23-Mar-10 673 200.144 15-May-10 803 300.054 7-Jul-10 820 860 400.194 9-Aug-10 1001 1036 502.314 8-Sep-10 1148 1138 600.604 320.07 8-Oct-10 1293 1217 701.008 230.43 6-Nov-10 1429 1293 805.141 196.18 4-Dec-10 1523 1409 900.291 216.14 如图所示,总体稳步增长,略有加速。单周点击数较上月上升两千点,排行 top 10,终于重返首页(之末)。总点击90万使得本博客总排名从上月的第49位稳步晋升至 top 47,希望这个趋势继续下去。 由此拉开了百万点击倒计时的帷幕,如果网友们给力的话,年底之前进入科网百万俱乐部还是有希望的。(突然想起看过的《一张百万英镑的支票》的黑白电影,那是我文革后看到的英语电影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部)。 (8) 博客感言:80万统计图表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81012 (7) 博客感言:70万统计图表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71038 (6) 六十万博客感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61423 (5) 五十万宣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1418 (4) 科网开博七月,四十万感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41640 (3) 开博五月,灌水如注,点击30万,影响因子仍不及格: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4786 (2) 二十万, 不是年薪,胜似年薪:科学网开博三月半有感: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05619 (1) 十万, 不是年薪:科学网开博二月有感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3693
个人分类: 其他杂碎|3674 次阅读|9 个评论
读《来生不做中国人》——兼开博周年记
jlxt33 2010-8-7 18:53
(一)引言 今天立秋,温度降到了32度;昨晚很兴奋,几乎一夜没睡。因为: 1.晚上参加了一个婚礼,很久没有经历过了,被深深地感动了一回。从心底祝福他们相爱一生、幸福一生。 2.一口气读完一本书《来生不做中国人》,胸中翻江倒海,很久没有这么不平静了。 3.决定将此书的读后感作为本人开博周年纪念篇,但是好像一直理不清思路。 (二)开博周年有感 去年的今天写了几句简单的《 开博了 》,为自己在科学网写博客留个纪念,没觉得一年匆匆过去了,写了236篇日志,评论1170多个,浏览超过27万次。心中很是感慨,谢谢所有关注这片小小自留地的朋友们! 在这里跟认识和不认识的朋友们分享了自己的一些游历的感受、对一些事物的看法,也得到了大家的评论,看到了各种各样的观点,记录了自己,也丰富了自己,感觉很好。 更大的收获是在这里分享了更多博友的经历和思想,有时会有感而发写写或赞叹或疑惑的评论,有时只是静静地阅读,增长了各式各样的知识、见闻,和更多的思想,感觉更好。谢谢所有奉献自己博文的朋友! 最值得的是认识了很多神交的博友,机缘巧合,见到了四位,虽是第一次相见,仿佛都是老朋友了,很是神奇。还有更多未曾谋面的朋友,仿佛志同道合一般,恕我将各位记在心中,不在此一一列举了。感觉最好。谢谢各位了! 在这里不仅有观点一致的朋友,也会遇到看法相左等博友,慢慢地使自己更宽容,更能理解各种想法;在这里似乎也更多地跳出专业的圈子,会更多关注国家、社会、教育,会进行更全面的思考。真的很好。谢谢所有奉献自己观点的朋友。 最后,当然不是礼貌性的,要感谢科学网编辑部的全体,或许这里还不是尽善尽美,博友们还有更多的期待,但是不断的完善总是可以期待的 (三)读后感 购书理由: 书名 书名: 来生不做中国人 作者: 钟祖康 价格: 250NT 读后感: 关于作者这是第一次接触钟祖康这个名字,确实不了解,从书中的介绍知道了他生于香港,后娶了个挪威太太而移居挪威;是香港第一个支持台独的人。推荐者将他与鲁迅、柏杨并称,能够深刻认识和反思民族劣根性。 关于本书构成主要是作者发表在《开放》杂志上的一些文章,也有几篇发表在其他杂志、报纸或会议上的文章。 关于本书的内容从各篇文章概括而言,(1)深挖中国人的各种劣根性的根源,在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的劣质,所以大批特批中国(不含台湾,作者认为台湾是一个独立的国家)、香港、新加坡;(2)深挖欧美日、台湾的优良品质的根源,在于基督精神和普选民主、言论自由;(3)深挖了北欧5国的优秀的发展模式的根源,在于平等意识和自主发展的宗教信仰。 我的感受 胸中翻江倒海,夜不能寐,心中真的很痛。这似乎跟我的心理承受力不相符,仿佛洗脑太彻底,见不得批判,或许这正是不思反省的劣根性;又仿佛不是,鲁迅的作品没有读过全集,也算读过一些,言语不能不说尖刻、剖析不能不说不是一针见血,本书中也相当的篇幅在引用鲁迅的说法,但是可以感觉到鲁迅那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对这个民族的爱;也读过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当时更是年少,也没有这种感觉。 客观地说,北欧5国的发展模式确实值得研究,前不久看到的一个调查结果,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前五名就是北欧5国。根源是什么,我不知道,不好评论。 关于中国人的毛病,或者更严重的劣根性,我觉得作者所言或探讨的内容远没有超越鲁迅或柏杨,大量地引用了外国传教士的著作中的说法和论据,这些劣根性本身并无新意。而且我想作为一个有思想的中国人,我们也不会不了解,如果单单是说这些,我想自己不会这样不平静。 当然这里几乎从头到尾都在批判中国没有民主没有言论自由,大肆攻击共产党、香港的假民主、新加坡的独裁统治;赞美美欧日韩台湾这些自由民主的人间天堂。如果单是这些,似乎也不足以使我不平静,这些内容也不是第一次见,其他的不说,科学网上不是每天都有人在说吗?不足为奇。 不断地重复中国人的劣根性之一,就是不许白皮肤的洋人说中国人的坏话,所以只有让他这个黄皮肤的中国人来说了。比如中国畸形崛起全球文明遭劫、黄祸确实发生了等,跟广为流传的中国威胁论如出一辙,这也不会令人不平静,就算是作为西方的代言人也没有关系,可以说出各自的观点。 仔细想想,不平静的应该是以下几点: (1)中国人量多质劣。作者反复多次地说,中国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的思想导致中国人口爆炸,量多质劣,当初由中国传过去的肆虐欧洲四个世纪的黑死病,应该在中国肆虐几个世纪,就会没有这么多的劣质人了。 请问这跟希特勒的观点有何不同啊?!还专门用两篇文章来论证中国人为什么那样蠢?中国人为什么那样脏? 是不是该像希特勒用优秀的日耳曼民族消灭了劣等的犹太人一样,让欧美日这些优秀的民族将劣质的中国人灭了? (2)中国需要被殖民。作者在书中回答了我上面的问题,是的,应该让黑死病之类的使中国人减少,并且鸦片战争来的太迟了,日本管制下的台湾和东北、英国管制下的香港、葡萄牙管制下的澳门,多好啊!中国早该被八国联军或列强瓜分了,至少应该被日本占领,这样中国人就能成为优等民族了。真是为那些为了民族独立解放的仁人志士痛心啊! (3)中国应该分裂。作者认为欧洲作为分裂而不是统一的欧洲才有了发展和进步,才能百花齐放,因此中国只有像战国时一样分裂才能发达;作者认为中国在殖民台湾、西藏、新疆,支持它们独立;而且没有什么固有领土,最早的中国是苗条的,渐渐的扩张才变得如此肥硕。我真的不知道当今世界各国的版图那个是自古就确定的,如果这样,美洲、大洋洲怎么会出现白人?怎么会有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呢?我也不知道,中国哪个政党的领导人敢说让台湾独立,如果这样,我相信奴性再大的中国人也会奋起的,是不是? (4)中国文明早该死去。早该像其他三种文明一样死去,正是因为没有死,才会出现这么多的劣质的野蛮的人和民族的劣根性,才会将世界搅得不太平。香港比大陆文明一点,也只是英国统治了一个半世纪之功。所以突破中国这个封闭的恶性循环,外来高质文明看来是无可替代的。但是,中国人即使想全盘西化也不行,这么差劲的中国人只能学些皮毛,只能让那些高质的文明人来统治。如果这样,我真不知道凝聚这个国家和人民的将是什么? (5)中国应该皈依基督教。那些发达国家都是基督国家,而其他的宗教的国家都是第三世界或第四世界的。中国不发达不文明的根源之一就是2000多年来独尊儒术,这是腐朽没落的、害人害己的。只有基督是平等的,是文明的根源。我不知道这是不是跟宗教信仰自由相矛盾啊? (6)还有些真相不清楚。萦绕脑海的有两件:一是清朝时中国有钱不买西洋的技术等而大量购买鸦片,我很困惑到底是我们主动购买还是英国倾销?鸦片战争究竟怎样发生的?二是中国自1995年起长期绑架并禁锢当年只有6岁的第十一世班禅,这有可能吗?班禅不是一直在学习和成长吗? 唉,拉拉杂杂地写了这些,也不知是否表达清楚,总之心里很不平静。但是有一点是清楚的,要是不做中国人,这辈子就不做,何必等来生?今生要是做了中国人,来生还做中国人,将来的中国一定比现在好。
个人分类: 品味感悟|12165 次阅读|24 个评论
流水依然望高山-博客周年记
BaoHaifei 2010-7-14 11:36
流水依然望高山 -博客周年记 鲍海飞 2010-7-14 驻足武夷山,虽晚有绥阳; 泊舟西水边,只想在里泳; 儒君把我笑,此处非秀海! 如何抱得海?痴想梦建良。 君应知晓塘,燕轻访学祥; 塘荷钟炳立,学宽透湘明, 宝山固乃基, 德华需常杰。 晨安道景平,修慧得广福, 人间有玉平,昌凤觅东平? 但思成亚辉,国文还需鸣! 劲松大志东,远新求可真! 佳友海内外,科网情意深。
个人分类: 人物纪实|4854 次阅读|18 个评论
一年40万,感叹中医。
sheep021 2010-5-26 16:40
开博一年了,发帖443,点击量接近40万了,可惜是个数字,不是人民币。科学网上,关于这个点击量,吵吵闹闹无穷尽,算来算去还是空,可谓是点击量即空,空即点击量。 本篇文章正好是第444篇,是是是,多好的同志,唯命是从,死死死,如果不是是,就是死了,富士康能否逃出连环跳? 有人说,21世纪是中医的世纪。这句话,激励多少热血青年,以满腔热情投身中医事业,却被中医摧残:先是被教育误导,中不中,西不西的,不中不西不像东西。后被市场戏弄,求职无门,或被告知不要中医专业,或被告知可以面试,但只面试西医知识。迫不得已,或被迫改行,或继续爱好,惨淡经营,甚至有人说学了几年中医,心都寒了。 也有不少人被神奇的中医迷倒,打算放弃现有专业改学中医的。其实,中医易学难精,没有大把的时间、精力和钞票,难以为继。而且目前中医的就业现状一塌糊涂,除非有雄厚的经济基础,不需要靠从医糊口,否则还是业余爱好一下算了,千万不可随便涉足其中。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是金子,终归会发光的。随着抗生素神话、维生素神话、基因神话的兴起与破灭,中医的价值迟早会被重新定位,回归东方,回归自然的呼声由西至东,此起彼伏。中医的春天真的就要到来。 中医历经数千年而不灭的原因,除了其能治病救人之外,还在于她的完美与深奥。但凡接触中医的人,但凡用心读过《黄帝内经》的人,没有不被其迷倒的。当然,凡事皆有例外,学习几十年中医,最终背叛中医,甚至要求取消中医的人也不是没有。 中医是文化、艺术、科学还是技术,或者兼而有之?这个实在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好一概而论。最好的答案莫过于:中医就是中医! 目前看来,中医的身份似乎已经没有太大问题。科学也好,伪科学也罢,艺术也好,技术也罢, 中美中医药交流与合作论坛将举行 ,中医终于走向前台,只要中美两个世界大国愿意合作交流,也不妨碍她在科学网上占领一席之地,更不妨碍中医的发展 人民大众逐渐相信中医之后,反而不能随便谈论中医了,特别是 这个喜欢用脚趾头思考的时代 。 先是山药薏苡仁涨价了,有人说怨中里巴人了,因为他说服用山药薏苡仁等可以除湿 近来有人说绿豆涨价是因为张悟本说了绿豆汤可以 万一玩具涨价了,不知道会不会有人说怨大宝了,因为他说可以《玩进科学院》 万一鞋子涨价了,不知道会不会有人说怨丛远新了,因为他说《这样走更健康》,吓得丛先生赶紧发表一篇新作 运动也有可能致笨、致病甚至致死 ,以正视听。 中医是主张多吃五谷杂粮的,最近杂粮的价格不断在涨,这个与中医热也有关? 附:其实,如果愿意花时间、花精力,治病可以不花钱,而且无需求人。 花甲老人17年练就爬行术 ,治愈胃病肾病 张顺修表示,人作为动物的一员,在直立行走前也是爬行的,随着人类的进化,这些能力已退化了。他学习爬行术始于17年前,是受《动物世界》启发,后多次到动物园,学习、模仿动物的爬、跃、击、行、攀等动作,最后归纳形成了一整套爬行术。   张顺修笑称,当年想练这门功夫是为了治疗肾病和胃病,现在病全好了,年近花甲身体特别健康。
个人分类: 感悟中医|1395 次阅读|12 个评论
七绝:贺创刊50周年
zhaodl 2010-5-25 16:40
一段时间没有写专业方面的文字了,这个有点相关,发出来与同行共勉。 祝贺《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创刊50周年   欣悉《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创刊50周年刊庆,同为高校学术期刊的编辑,我感触甚多。身处经济社会之中,能够专心于学者不易,能够专心于为人作嫁的学术期刊出版者更是艰辛,而高校学报不仅要潜心于学术更肩负有高校的育人功能,其中的艰辛很难被外人所理解。《陕西师范大学学报》作为业界的佼佼者,其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值得庆贺!借此机会以一首七言绝句略表我们的敬意! 七绝:祝贺创刊50周年 (新韵:赵大良) 2010年05月25日 倾情奉献五十年,致力编研勇进攀。 誉贯神州堪榜样,精勤学海谱新篇。 注:目前编辑部的特点是编研相济。 附录:《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简介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60年,现为双月刊,是教育部直属高校陕西师范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学术性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它以繁荣科学文化、促进学术交流、发现和培养人才、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为办刊宗旨。主要刊登数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食品科学、地球科学、环境与资源科学、信息与信息技术学、旅游学、体育运动学、教育技术学、科学史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50 年来,已在基础数学、应用声学、光学、分析化学、应用化学、动物学、自然地理、旅游规划等专业方面形成特色,刊物质量稳定提高,学术影响日益扩大。发表的论文被美国《化学文摘》(CA)和《数学评论》(MR)、英国《动物学记录》(ZR)、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CBST)、俄罗斯《文摘杂志》(AJ)、德国《数学文摘》(ZBI)以及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系列文摘收录。《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等多家大型数据库选定的统计源期刊, 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等文献计量指标近年来一直在综合类科技期刊和师范院校学报中居于前列。学报现为中文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陕西省精品科技期刊,并多次被评为国家教育部和陕西省优秀科技期刊、陕西省十佳学报,连续三次(1989年,1995年,1999年)荣获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评比一等奖,受到国家教委、教育部、教育部科学技术司、新闻出版署期刊管理司,陕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厅、新闻出版局等有关部门表彰奖励。 为纪念《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50周年,特出版本专辑。专辑中收入了学报从1960年创刊号至2010年3月出版的当年第2期,共计38卷,128期,论文3101篇,并附期刊总目录。
个人分类: 编辑出版|2747 次阅读|1 个评论
開博一周年瑣談
LEOLAND 2010-4-23 13:12
曲津華 今天是開博一周年零一天。看了一下統計數字,一年來寫博 100 多篇,平均下來不到三天就有一篇。而其中,竟有一個月完全沒有寫。其實那是回老家過春節的一個月,結結實實地休息了一段時間。 寫博以來,從最初幾篇的簡體漢字版,到后來一直堅持的繁體博文(包括把最初的幾篇也回爐同化為繁體中文),感覺不錯。雖然很多人感到奇怪,也可能大大影響了收視率(有博友抱怨看起來費勁),然博文乃很自我的東東 自己覺得好才是真的好 所以,就一路堅持了下來。 自己的博文有若干特點,這里趁周年回顧之際不妨歸納一二。一,是原創多 其實不是多,而是幾乎都為原創;二,是有點長,一寫就浮想聯翩,二不留神就成為長篇。自己發現這個毛病其實并不太晚,也想改來著,后來想想也別太那個了,稍稍注意點就行。誰要是嫌長,就少看、跳著看乃至不看;三,是內容比較淺顯,選題卻跳動較大,也比較注意結合周邊事物,夾敘夾議兼自我教育。 下一步怎么辦?還是涼辦吧。博客就是這么個博客,情況也就這么個情況,想起什么來,隨性而言,傳將上去,童叟無欺,無任歡迎。 2010-04-22
个人分类: 未 分 类|2936 次阅读|2 个评论
开博周年述怀
lvnaiji 2010-1-26 07:44
吕乃基 人生如梦,开博转眼就是一年。 盘点所发文章,截至 2010-1-25 , 20 : 59 ,共有日志: 183 篇;访问: 208240 次;评论: 862 个。大致是比上大不足,比下小有余。按统计局喜用的均值算是中下阶层。在文章的分类中,我特意设立了特别推荐的 28 篇,属于自己学术思想的核心及所发博文的精华,不过,点击率和评论数仅稍稍大于均值,说明网友对我的所谓特别推荐并不买账。 盘点所发文章,直接涉及科学网的有 11 篇,平均评论数接近于 10 ,点击率 1000 的有 4 篇,均大大超过均值,说明网友对科学网本身状况的关注和参与。 以上是从客观的层面看,在相当程度上由不得我。 再从主观层面看。一开始的跃跃欲试, 发文n 篇有感 ;迷惑不解, 科学网的 生态 ;愤愤然, 关于停止知识论系列的说明 ;乃至发出 科学网何去何从? 的声音,提出 科学网的出路:改革推荐规则 ;以及 科学网的生态(之二):打嗝还是误事 ;回到理性的思考, 科学网,不是家园,是朋友 ; 演化系列后记 虽说不在意点击率,却有自命清高、孤芳自赏之感。至于 与武夷山老师商讨(后记) 科学网的 绩效 :点击率是科学网的GDP ? 重提点击率,真的是为科学网好。期间也有对科学网冷静的分析,如 科学网上的两种文化 。 写博的成本是时间和精力。通常若要每篇独立成文,阐明一个观点,少则半天,多则数日。再看推荐的文章,当然不乏妙笔,但时有平凡之作。 写博所获又是什么?让更多的人知道我的观点,能够学到、得到更多的思想,以及结交更多的朋友。无疑,每一位博客,在上述三点,或多或少都达到了目的。一位少有来往的朋友在联系中引用我 南京的朋友看过来: 现在是红灯 ,多年前的韩国留学生告诉我看我的博客,贵州和中海油的陌生人看了我的博客而邀我前去讲演,自己的观点得以在更大和更需要的受众传播,颇为欣慰。 再说,没人强求。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君不见,时有愤然离去,旋即归来者?我的那篇 关于停止知识论系列的说明 ,想起来自己感到好笑。本想删除,不过还是作为留在科学网这块新土地上的一个真实的脚印吧。 其实,科学网就是现实社会的映射,尤其在实名制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初,是陌生人,遵守规则,也就是我一再强调的非嵌入编码知识,参见我特别推荐 非嵌入编码知识的特征 和 什么是非嵌入编码知识 。慢慢混熟了,规则即渐次变质,起作用的是特定的适用于某些人,以及科学网与某些人之间的嵌入编码知识乃至隐性知识,其特点是,心照不宣。这些人就成为科学网上的链主,吸引了大部分的眼球。有趣的是,最终形成的格局符合在各行各业中普遍适用的二八定律,登记在册的 20% 的博主,吸引了 80% 的眼球。不合理?但却是规律。还要加上路径锁定。 明白了这一点,也就没什么好埋怨了。 有道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本人在未来一年的打算是: 走自己的路,少去说别人。少去说别人不是不说,此刻笔者要说的是:归零。参见 归零:以汶川的名义 汶川地震半年祭 。其核心是,以非嵌入编码知识处理各种推荐,无论是编辑部,还是网友。 科学网,既不是家园,也不是朋友;科学网,只是一个自由来去和交往的平台(只是相对而言,例如还有苦涩的三原则)。记得 梁进 老师说过:我要是退出,绝不发表申明。诚者斯言。 然而,上了科学网,还能走自己的路吗?其一,编辑部和网友的推荐,点击率,以及评论数,都是奖励和拉动,而门可罗雀,无人问津,则是排除。在如此的迎拒之下,能不动心?否则就是自己写日记了。日前,本人关于招聘的文章承蒙编辑部厚爱而被推荐,是否这就是今后我写博的方向?其实,当点击率低下而愤愤不平,点击率高企而沾沾自喜之时,我已经不再是我。其二,写博,要的是短平快,其思考的深度和论述的完善肯定打折扣。更多更快更广的参与,付出的代价是耐不住寂寞,沉不下心。每每打开一篇计划中的论文,却写不下去,思绪早已飞到脑海中掠过的一个个可以写博的题目上,这些题目,都不必长篇大论,无需严密论证,却又都是当红热点。看来,与其指责科学网何去何从,不如扪心自问,上网一年,是否守身如玉,以及是否需要守身如玉。科学网为我提供了一个简易、迅捷融入社会的途径,然而一旦如同食盐融入水中,我还是我吗? 用海德格尔的术语来说,科学网一方面是解蔽。我依然是我,只是原来为自己所不知的部分,在新的语境的刺激下,现在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在规则相对宽松的网上,在现实生活中被禁忌或未得到表现的部分得以解蔽。另一方面是遮蔽,特定的把我引向未知、以及难以把握的领域。 于是,未来的打算又成了: 走自己的路,少去说别人,但是自己一定要说自己。生物进化的三要素是:突变、选择,以及隔离。最后一点是我之所以是我的关键。 行笔至此,方恍然大悟,除了上面说到的 3 点外,科学网写博一年,或许最大的收获还是在于自己的内心,自己的历练和修为。 感谢科学网。 上载之前,看到科学网的文章: 3 周年!很荣幸,我的生日与科学网紧挨着,只差一天。真诚祝愿科学网,在下一个 3 年,内部兴旺发达,日臻完善;外部发挥更大的社会影响。
个人分类: 人生感悟|4256 次阅读|14 个评论
五四运动90周年纪念追记
LEOLAND 2010-1-9 20:57
曲津華 五四運動在2009年就是整整90周年了,手邊一直有幾本德先生與賽先生期刊,其中對這個紀念活動刊發了諸多文章。斷斷續續地讀了,感慨很多。一晃就跨了年,再不寫點什麽,就太不應該了。 很多方家的大作及其知識、智慧和思辨,讓我很受用。90年前的事情,對我們今天的影響不可謂不大,而且這種影響,我相信還會長期地延續下去。正如方家所言,自然科學範疇的賽先生在中國現已漸入佳境,而社會科學範疇的德先生卻在經過這麼長的時間后還在與我們的國民用陌生的眼神互相打量著。 對五四運動的評價,學界言論甚多,對其精神的歸納也有多個角度和說法,但對其開啟民智的肯定卻是一致的。可以說,對五四,我們要學習、借鑒和尊敬的還有很多很多。 是為我的紀念。 2010-01-08
个人分类: 科学劄记|4255 次阅读|0 个评论
[修改版] 被供上神坛的达尔文——《物种起源》发行150周年祭
zhumengjin 2009-11-25 00:18
今天是《物种起源》发行的150周年纪念日。尽管一百多年过去了,人们依然对1859年11月24日伦敦街头抢购《物种起源》的故事津津乐道。为什么一本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能有这么大的魔力?当然是因为这本书的作者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一个因为跟随贝格尔号环游世界而早已轰动英伦的名人。 达尔文是与牛顿比肩的伟大科学家。在生命科学主导自然科学的21世纪,加之爱因斯坦这个百年难遇的天才在物理学领域的颠覆性贡献,在某种程度上,较之牛顿达尔文在今日的地位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达尔文一生有许多重要的学术贡献,其中最大的贡献是自然选择学说的提出。时至今日,自然选择学说在生物界仍然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能提出一个长达百多年而不衰的理论大有人在,并非达尔文一人。为什么达尔文却能享有如此高的威望?在很大程度上,这是因为达尔文是将上帝从自然科学最后一块庇护所(生命科学)驱赶出去的人。当然,还有很多其他原因铸就了达尔文今天的地位。 达尔文在学术上远较牛顿心胸开阔。牛顿心胸狭窄,在学术上与多个科学家扯过皮,其中牛顿为了微积分的发现权与莱布尼茨争得撕破了脸皮,并且还动用了不光彩手段。在这一点上,达尔文更具伟人的胸襟,为世人演绎了一出令人折服的达尔文-华莱士之让。达尔文人品极佳,性格谦虚温和,他的人品广为同代人和后人所称赞。如果不是华莱士也提出了部分相似的进化观点,达尔文曾计划在死后才发表《物种起源》,他不希望他的观点给人们的思想带来过分的冲击,这从侧面说明达尔文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质。达尔文博学,视野开阔,涉足领域广泛,除了提出自然选择理论之外在很多方面亦颇有建树。达尔文在化石、遗传学证据均缺乏的条件下准确地预测了现代人类起源于非洲,在他那个时代这是极其难能可贵的,其眼光的超前性和独到性已经超越了他所处的时代。达尔文的学术贡献和思想对后来很多新学科的建立功不可没,对多个领域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当然,达尔文并非毫无缺陷,因为他也是一个人。受时代背景的影响,达尔文也是一个温和的种族主义者,他认为土著人是低级人种,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活化石。达尔文内在是一个激进的科学家,外在却是一个保守的绅士,在进化论的保卫和推广中没有冲在最前沿,更多地是充当好好人的角色(当然也跟他身体欠佳有一定的关系)。这在同时代的人看来正是达尔文的优点所在,而且达尔文在进化论的保卫战中退居二线反而造就了赫胥黎一个被称为达尔文斗犬的进化牛人。另外,对达尔文真实形象有一定影响的就是现在误传的关于达尔文近亲结婚的悲剧。的确,达尔文最心爱的女儿安妮去逝对他的打击很大,曾一度让达尔文自责,认为安妮的死是近亲结婚的恶果。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达尔文与其表姐爱玛共生下了10个子女,除了3个因为疾病而夭折外,其他子女都很健康,并且也很有成就。关于达尔文近亲结婚悲剧的夸大误传,方舟子曾专门撰文纠正过,达尔文的子女夭折与近亲结婚无关。在理论上,近亲结婚的子女是否有缺陷,这跟结婚双方基因组的相同位置是否有导致缺陷的基因有关,并不是所有的近亲结婚子女都一定有遗传缺陷,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事实上,近亲结婚在以前还是很常见的,如在我国旧社会,甚至在解放后的某些偏远农村,亲上加亲的婚娶现象较普遍,甚至还出现了全由近亲组成亲戚村。所以,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达尔文实际上是被悲剧了。最后,尽管与孟德尔同时代并提出过遗传学假说,但达尔文没有掌握我们现在所熟知的遗传规律,以至于使自然选择学说最初仍有诸多不足。很显然,在这件事上确实有点强人所难,要求当时的达尔文掌握现代遗传学知识很不现实,因为不只达尔文,同时代其他有名望的主流生物学家就没有一个人真正懂得遗传,这也是孟德尔生不逢时、逝世多年后才受到世人敬仰的个人悲剧所在。不过,评价人的缺陷不能抛开他所处的时代,所有这些时代性局限都不足以影响达尔文的伟大。 今天,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将伟大的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供上神坛! 【尾注:接受方舟子的正确批评,修改了不正确和不清楚的地方】
个人分类: 科普作品|9081 次阅读|7 个评论
纪念李大钊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帷幕开启
mg 2009-10-11 23:16
概念网讯: 纪念李大钊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于今日在中国北京和网域时空拉开序幕。 2009年10月29日,是中国共产党的先驱者李大钊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日。 由中国社会工程院主办,北京工庄文化中心、概念网、社会工程网等多家联合承办,第三世界通讯社(TWNA)等多家媒体提供支持,从10月11日至29日为期19天的大型系列活动纪念李大钊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今日开始举行。该项活动。由十大板块,二十一项系列组成,基调为素装亮相和提供万人生活舞台登场互动。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奠基者、创立者之一,是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传播者之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民族化、平民化的杰出倡导者、鼓动者之一,是坚定的历史唯物主义者和平民主义思想家。 李大钊的一生,是把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和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献身相结合而英勇奋斗的一生,李大钊是集伟大的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优秀儿子于一身的光辉典范和杰出代表。李大钊的思想闪耀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文明相结合的光辉。 纪念李大钊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的主题是:党旗下聚集着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儿女子孙,为实现中华民族现代化而不懈努力奋斗生生不息。 据纪念李大钊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程序委员会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次系列活动有:会议系列、论坛系列、讲座系列、研讨系列、文艺系列、征文系列、展示系列、创作系列、出版系列、网域系列等十大板块组成。其中会议系列包括:H-1纪念会序列;H-2祭念会序列;H-3座谈会序列;H-4网谈会序列;H-5诉求会序列;H-6宣泄会序列等。其中的有关系列和序列有交叉和交织,整体呈网状结构和立体形态,打破传统时空向位逻辑。 据介绍,举办李大钊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的宗旨和指导思想是:通过举办纪念系列活动,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深情怀念和思念,表达对中华民族未来更加美好的向往和利益诉求,表达对新华人民族的自觉认同,坚定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信念,坚持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信仰,坚定不移的相信中国共产党和跟着中国共产党走。影响和引领青少年立志成长为自觉的马克思主义者,深刻认识、理解、坚持科学发展观与唯物历史观的一致性,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性特征和社会变革的时代性特征,捍卫唯物历史观和人民历史观这一党的生命线,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民族、现代化民族而奋斗。以实际行动参与伟大的党建工程和迎接中国共产党建立90周年。 另据有关人员漏布,纪念李大钊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是大型活动中华民族先锋队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序曲和前奏。中华民族先锋队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型活动,由中国社会工程院创意和设计,主题是:一新华人民族的认同和为形成新华人民族而奋斗;二、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中的领导地位和核心作用。活动内容主要有:一、对新中国60年来辉煌成就的回顾和对祖国未来60年的展望、畅想和利益诉求;二、记忆中国共产党90年来的丰功伟绩和对中国共产党未来90年的期冀与厚望;三、中国共产党的党旗下聚集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优秀儿女和英雄子孙。举办该活动的总体目标是,提供平台,以利于各族人民充分表达,新时期、新时代、新阶段对中国共产党的新使命的新期待、新诉求。据介绍,该活动时间为2009年10月11日至2011年7月31日,将持续21个多月。 纪念李大钊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组委会明确表示,热诚欢迎各界朋友、海内外同胞、国际友人和各种机构积极参与、加盟、联办、合作,真诚欢迎各界朋友对活动提出批评意见、建议和指导。特别欢迎各大主流媒体和草根媒体平等合作。 《纪念李大钊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组委会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型系列活动》组委会的联系方式是: 电话:01062383860,13691530978 信箱: twna8@sina.com gn36@gn36.com twna@twna.com.cn 网址: www.gn36.com http://www.tcsae.com http://www.twna.com.cn 联系人:绳军涛 相丹峰 江 宏 陈继海
个人分类: 人文社科|562 次阅读|0 个评论
汶川地震“周年祭”,不是“周年庆”
zengzhiyong 2009-5-11 11:34
在汶川地震周年到来之际,美国侨报发表的一篇社论称,汶川地震周年祭,不是周年庆。 该文谈到,一年前,中国西南天坼地裂,举国悲恸;一年后,随着汶川地震一周年祭日这一时间节点临近,逐渐回归常态的灾区又因此喧嚣了。媒体又一次蜂拥而至。报纸电视,铺天盖地地讲述着灾区重建、生活恢复的一个个动人故事,少不了幸存者面对镜头嗫嚅着感恩,甚至闪现有人打鼓跳舞的欢乐场面。 文体明星与各路名流又一次向灾区云集,明星阵容强大成噱头,甚至产生了超过历届央视春晚的慰问演出。 灾区政府也酝酿着一波波纪念热潮:大规模公祭活动、民生工程展示、国际研讨会、专家咨询会、制作文化产品、拍摄大型电视剧、评选道德模范或荣誉市民灾区一片繁忙景象,大红成了灾区招贴的基色,种种冠以地震二字的工程(如遇难者公墓、遗址公园、遗址观景平台)为迎接一周年而紧锣密鼓。 方方面面的场景,都呈现出气势磅礴的叙事风格,显示公众对灾难和灾区的痛感并未因时间的迁移而淡然,没有忘记这本来就不能被忘记的纪念,但这真符合缅怀死者、追念灾难的纪念主题吗? 中国喜欢将坏事变好事,倡导民众以积极姿态面对灾难和悲剧,宣示信心和决心。这未尝不可。毕竟,一年来中国在灾后重建中成就显著,国人坚韧的精神让世界赞赏。但是,汶川地震毕竟是一场灾难,周年祭还是应有祭奠的规则,人们需要的是缅怀,而非喧嚣。512可以不用太悲情,但不应成为什么消费悲伤的新闻盛宴,不应成为什么歌舞滥情的超级舞台,更不应成为表扬庆功的展台。否则,周年祭倘被不严肃元素包围,兴师动众又劳民伤财,失了肃穆与庄严,只会因地面上的喧哗而令那些地下亡魂们和痛苦的生者们又一次受伤。 灾难已生,逝者已去,最好的纪念是在心里,不在声势大小、活动者多寡。而于幸存的生者而言,生活仍未回归正常。在拥挤的板房里,在凌乱的店铺里,在充满平常人的生活里,灾民多在为房子担忧,或因生计发愁。尽管上有中央财政拨款,下有民众慷慨解囊,外有国际社会鼎力援助,但是灾区重建资金缺口仍然巨大,至今还有35万户居民仍在板房中生活。眼下一系列的纪念活动,要花多少人力、物力和财力?它们真正吸引灾民关注的可能是:能不能更多的金钱花在灾后重建上,花在为老百姓盖房子,为学生盖学校上? 当有人计算着灾区重建经济规模可能在多大程度上拉动中国GDP增长时,众多灾民更关注的则是,重建是否及时、切实,能否满足他们的需要!因而也就不难理解,民间为何积极探讨新北川中学耗资3亿元人民币是否豪华,为何频频质疑计北川政府灾后购买名车是否妥当?为何不断追问重建建筑的质量及要求问责灾难中所暴露出来的质量安全问题?因为,如此种种,都涉及援助震区资金能否合理使用,都事关灾民生活能否真实改变。 不难看出,审视一年来灾区重建细节落实情况,探查灾区民生充盈和缺漏,才真正关系着下一年乃至未来重建的成败。中央和灾区地方政府公布震后各类捐赠资金筹措使用、遇难学生人数、灾区校舍建筑质量等情况,才能让灾民真正得到心理安慰,可谓最好的纪念。 只有立足于这种反思的纪念,立足于关怀的纪念,而不是热闹的或高调纪念,这场夺去了数万人生命、令数百万人失去了财产和家园的汶川大地震,才会为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国之一的中国留下真正启示,不致让从今年起将5月12日定为防灾减灾日的初衷付诸东流。 转自: http://lleiqiao.blog.163.com/blog/static/11606179320094117226490/?fromTodaytoutiao
个人分类: 转载共勉|2582 次阅读|1 个评论
512汶川地震一周年(5)
cgh 2009-5-10 17:44
人已去,境已迁 记得去年地震之后到灾区,满目的震后废墟,人们忙碌着救灾、青青的山上布满伤痕,或是浸着消毒液的清澈河水,或是夹杂多少同胞身躯的滔滔洪水。 一年过去了,地震在川西大地留下的永久伤痕在慢慢的隐藏,废墟渐渐消逝,青草绿树在清理斑秃的山,激流的河溪在洗刷逝者的印记。 今年3、4月到地震灾区又基本跑了一遍。 地球的烙印在褪去 重建,废墟上的新家 上海援建都江堰向峨 北京援建什邡 映秀
个人分类: 地震|3988 次阅读|0 个评论
512汶川地震一周年(4)
cgh 2009-5-10 17:18
请尊重事实,不管是科学研究还是社会生活 汶川地震之后,国内外对汶川地震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紧锣密鼓的开展起来。就地震地表破裂的科学调查,除了地震系统组织了近40人的应急科考外,中科院、地科院和成都理工等相关研究人员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调查,和1999年集集地震一样,震后大量重复的工作全面展开。诚然,作为科学研究,不同学者专注的方向可能不一样,即便相同的研究也不能由某一部门垄断。但是,一年过去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出来了,你可以在找到无数篇关于地震地表破裂的所谓研究论文,可是区别到底有多大,多少人的文章正真具有研究价值呢?罗列部分、残缺、重复的资料,可能能为自己出点成果,对整个研究有多大用处呢?有多少人能持续深入研究?不能不说,某些人是怀着分一杯羹的心态。 某些所谓的科学家,当然不会放弃这次机会来出成果。研究成果往往具有时效性,因此,某些科学家全然不顾研究的完整和严谨,抢先发表所谓的最新研究成果,出现指鹿为马、张冠李戴等现象。汶川地震发震断层以逆斜滑运动,地震断层地表破裂比纯走滑断层的地表破裂更复杂,并且往往和滑坡变形等混淆,难以区分。在已经公开发表的论文中,出现大量的错误识别结果。 比如青川断裂,在这次地震中没有断裂滑动,当然没有断层地表破裂,但是大量的滑坡成了某些研究者的猎物,他们甚至只取部分滑坡变形来当成断裂滑移变形的证据,在文章中也没有翔实的照片等资料来支撑。 再比如,本次地震断层的最大滑移量到底是多少?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断裂的滑动行为特点,甚至对青藏高原东缘变形模式的认识。也许大自然故意留下一些难题,它也时常留下假象迷惑那些试图投机取巧的人。复杂的地形地貌以及震后滑坡、垮塌等对真正的断层滑移变形进行的包装和改造,不经过严密的推敲怎么能轻易获得?甚至很多现象遭受破坏后,根本不能用来简单说明问题。 汶川地震范围之广,是没有先例的,进行完整的研究是需要一定规模的人力和时间投入的。可以肯定的是,某些学者以管窥豹,甚至借用别人的成果。这样的研究是无益于科学发展的,更谈不上百花齐放和学术争鸣。 另一个很不好的现象是,基于少量数据的模型推论和模拟反演掌握的话语权远远大于野外基于调查的数据。本来是由野外第一手数据来指导模型的建立、约束反演的条件、检验模拟的正误。但是,现在却流行模拟数据指导野外工作,验证野外数据可靠性,模型说来一套一套的。甚至某些人认为野外转一圈拍几张照片啥也没有,怎么来说事。对于基础自然科学研究,尤其是地球科学,实在是不应该的!地球系统的复杂还不是现在的简化模型能很好表达的吧?
个人分类: 地震|3967 次阅读|1 个评论
汶川地震周年学术交流讨论会
ahuyanxiang 2009-5-10 01:55
为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将召开汶川地震周年学术交流讨论会。特邀姚振兴院士、王椿镛研究员、冉勇康研究员、王敏研究员做主题发言。 报告题目:汶川地震破裂过程研究最新进展 姚振兴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报告题目:龙门山地区深部构造环境 王椿镛研究员(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报告题目:龙门山断裂古地震研究 冉勇康研究员(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报告题目:GPS测定的汶川地震同震和震后形变 王敏研究员(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时间:2009年5月8日上午9点(星期五) 地点:局地质所三楼报告厅 敬请光临 一大早跑去,结果还是晚了,到的时候姚振兴院士都讲完了,也不知道他讲的什么,到了提问环节,不过好几个人提问,姚院士都说不会,这老头蛮实在的,可能他做的不是这方面的吧。 第二个是王椿镛,以前球所的所长,好像是。讲的是龙门山深部构造环境,跟滕吉文以前做的东西差不多,有点像。也是重点说地壳,壳幔边界,各层的波速问题,下地壳存在低速层。主要是用地震层析成像。 上午就讲了俩就完了,每个时间都挺长,而且提问的也蛮多。我就听个热闹呗,听懂的就稍微记一下。中午顺便蹭了顿盒饭,好多菜呀,比食堂丰富多了。然后跑去办公室跟师兄们侃了一中午。 下午第一个,冉老板讲的古地震,本以前能听懂的,后来什么乱七八糟的一级阶地、二级阶地、探槽什么的,从地质出发吧,应该是。听着听着睡着了。晕死。 最后一个是王敏,早听说这个人了,就是一直不知道是哪个,等上了台才知道,倒是在所里经常见,只是对不上号。 讲的用GPS测震前和震后形变,我老板是用InSAR做的,工具不同而已。 后来才听说,原来隔壁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也有报告会,三个人讲的:滕吉文老头一个,我们张所一个,还一个我忘了。这都是很有实力的人呐。。。滕吉文也不来给我们上课了,都是派他们实验室的过来,每一个讲一个专题。我好像旷了好几次没去了。 眼看512就一年了,真快呀,不知道震区的人们生活的还如意么,不管怎么样,一年之际,想起已故的亲人,又是倍加痛苦和思念。。。
个人分类: 地球探赜【科研】|7586 次阅读|1 个评论
5.12汶川大地震周年祭
冯用军 2009-5-6 18:59
死者安息 生者坚强 5.12 我心中永远的痛
个人分类: Sociology Letter|2390 次阅读|0 个评论
5.12汶川地震周年祭-关注、总结、审视(One year on of 5.12 Wen
baoyu 2009-4-29 20:25
很快就到5.12汶川地震一周年了。温总理讲,“多难兴邦”;我想,加一个前提——善于从灾难中总结和学习的民族,不算曲解吧。灾害预警和管理,抛却民族感情,日本是一个很好的榜样——全民逃生演练、合理的救灾制度、先进的监测技术、合理的监测网络……很值得我们借鉴。 以下是一些PDF文档的链接,内容主要与地震灾害有关,涉及伤病救治和护理、建筑抗震理论和设计、地质构造、心理干预、灾情管理、恢复重建等等。 这只是一个引子,在当今WEB2.0时代,以上主题的高质量文献多了去了。手头有数据和资料的博友可以抓紧时间成文,一些大牌杂志如Lancet、science届时都会推出系列文章,与其让洋人带着有色眼镜写,还不如国人自己执笔,合写也行;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尽一个学者的绵薄之力(当然能直接参与到灾区的恢复重建中就更好了)。 1105 例汶川特大地震地震伤的救治与护理 http://journal.shouxi.net/upload/200901280007286322.pdf Earthquake Relief Efforts China Foundation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5.12 ”汶川地震对紫坪铺混凝土面板坝的影响及原因分析 http://www.sciencenet.cn/upload/blog/file/2008/7/200872314848300832.pdf 汶川特大地震灾后山洪灾害预估与应对措施 http://www.igsnrr.ac.cn/lwzzImg/1235095008868.pdf 日本抗震救灾经验与我国地震灾区恢复重建 http://xuebao.lzu.edu.cn/Hetml/2008PDF/SS2008PDF/200805/%E6%97%A5%E6%9C%AC%E6%8A%97%E9%9C%87%E6%95%91%E7%81%BE%E7%BB%8F%E9%AA%8C%E4%B8%8E%E6%88%91%E5%9B%BD%E5%9C%B0%E9%9C%87%E7%81%BE%E5%8C%BA%E6%81%A2%E5%A4%8D%E9%87%8D%E5%BB%BA.pdf Lancet One year after the Gujarat earthquake, Kutch, Gujarat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_ob=MImg_imagekey=B6T1B-451NBBT-T-1_cdi=4886_user=2352871_orig=search_coverDate=01%2F26%2F2002_sk=996400696view=cwchp=dGLbVzz-zSkWbmd5=35649eab25e893c86192c963d8d11902ie=/sdarticle.pdf science news focus An Unpredictably Violent Fault Chinese researchers placed a dense array of seismometers around a dangerous-looking seam in the rocks of Sichuan-- only to be blindsided by the true killer. EERI Special Earthquake Report — October 2008 , Learning from Earthquakes , The Wenchuan, Sichuan Province, China, Earthquake of May 12, 2008 http://www.eeri.org/site/images/eeri_newsletter/2008_pdf/Wenchuan_China_Recon_Rpt.pdf UN report Wenchuan Earthquake – Six Months On http://www.un.org.cn/public/resource/2ee0d84502df7ac2e10019a142279894.pdf 灾情评估 - 中国保监会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Risk Management Lessons and Implications http://www.rms.com/Publications/2008_Wenchuan_Earthquake.pdf Areal strain changes induced by remote triggering of Wenchuan earthquake of 12 May 2008 http://meetingorganizer.copernicus.org/EGU2009/EGU2009-9680-1.pdf One-year follow-up study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mong earthquake survivors in Turkey cmbi.bjmu.edu.cn/news/report/2008/eq/112.pdf Before and After the 1999 Chi-Chi Earthquake: Traumatic Events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in an Older Population http://opr.princeton.edu/papers/opr0302.pdf Disaster and Interntional Collaboration Experiences from Hanshin Awaji Earthquake http://www.kobe-u.ac.jp/research/reports/sinsai10/vol-3/report-shinfuku.pdf BUILDING A SAFER ACEH, RECONSTRUCTION OF HOUSES, ONE YEAR AFTER THE DEC. 26, 2004 TSUNAMI http://www.unhabitat-indonesia.org/newsletter/02/files/02NL-08.pdf On the Occasion of One Year after the Niigata-ken Chuetsu-Oki Earthquake www.nsc.go.jp/NSCenglish/documents/statement/2008/20080717.pdf Intestinal parasitic infection in children in post-disaster situations years after earthquake http://www3.interscience.wiley.com/cgi-bin/fulltext/118803779/PDFSTART DAMAGE AND RESTORATION OF HOUSES IN THE 2000 WESTERN TOTTORI PREFECTURE EARTHQUAKE, JAPAN http://eqtap.edm.bosai.go.jp/publications/Section3_ws/pdf/n4/n4-7.pdf Researches on Application of GPS to Earthquake Monitoring and Prediction http://www.iiisci.org/Journal/CV$/sci/pdfs/P937508.pdf Report on the Recovery of Library Services in Sichuan earthquake-hit area http://www.ndl.go.jp/en/cdnlao/newsletter/063/Presentation%20(NLC).pdf Measuring Life Reconstruction Process Using the Index of Recovery and Reconstruction Calendar http://www.seis.nagoya-u.ac.jp/reo/090309_JSPS_Kimura1.pdf Pioneer Plants Found One Year After the 1963 Eruption of Agung in Bali http://scholarspace.manoa.hawaii.edu/bitstream/10125/7320/1/vol19n4-498-501.pdf
个人分类: 科学自然|6351 次阅读|0 个评论
诗词两首·博客周年[诗画音]
刘玉平 2008-12-19 15:52
小刺猬周岁之际,衷心感谢斑竹和诸位师友的关心、支持和帮助! * * * 诗词两首博客周年 七律博客周年 不觉光阴一载时,喜耕两百记粗思。 江山入画情豪壮,世事成诗意喜悲。 千里佳缘交益友,几番困惑遇良师。 闲谈热辩融真见,共育繁花千万枝。 浪淘沙 博客周年 科网笔耕田,不觉经年,犹收两百浅粗篇。 潜水实名都是客,何计酸甜? 学海广无边,问道苍天,人生苦短梦难全。 抛却功名身后事,真善心间。 * * * (古筝曲沧海一声笑) URL: http://www.sf108www.sf108.com/upload/jianghu.mp3
个人分类: 诗词书画音|5254 次阅读|27 个评论
忆江南·贺李小文先生博客一周年
刘玉平 2008-7-29 11:56
忆江南贺李小文先生博客一周年 白驹隙, 勤种屡佳篇。 平易正派现字里, 庄谐爱诤跃笔尖。 老邪志贞坚。 (注:李先生平易正派,一年来在科学网博客发博文近 200 篇,佳篇妙语颇多,文风亦庄亦谐,与杨玲兄等交流时先生常自号老邪。)
个人分类: 诗词书画音|5587 次阅读|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21: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