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代表性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中小学教育比院士评选更重要
热度 36 gfcao 2011-12-13 10:19
前篇文章提到了一个新工作的大学老师与我的对话,觉得有点代表性,就把交往的邮件发表出来了,不过万一人家领导无意中读到了我的文章,恐怕会给这位老师带来不利影响,所以在其要求下删掉了 TA 邮件的具体内容。其实这位老师无需有此顾虑,现在网络如此发达,你的领导不会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他们最明智的做法就是装着于己无关。 无独有偶,我们的一个本科毕业生最近也给我发来一封邮件谈到教学问题,不过他是在中学教书的,他很是为现在的教学方法困惑,想向我问策。我们每年招几个师范班,所以我偶有走访中学,也听过一些中学老师的课堂教学。但整体上讲,我对现在中学的具体教学过程不是很熟悉,所以很难从细节上给他具体的建议。但他反映的问题是带有普遍性的,值得每个教育工作者思考。 学生在给我的邮件中写道: “ 尊敬的曹老师,您好,我是 XX 届数学师范 X 班的 XXX ,虽然已经毕业差不多 X 年了,很少见到曹老师,但是我还是经常关注曹老师的博客,是您的忠实“粉丝”啊,从您的文章里学到了许多东西。 今天特意写邮件发给您,是因为我有个关于课堂教学的方法想请教您。我现在是在 X 中学工作,教的是初一年级的数学, … 前一阶段的期中考试,我所教的一个普通班超过 X 个重点班中的 X-1 个,所以我觉得本批学生并不普通,如果我能够正确的引导,教学方法对头,那假以时日,他们肯定能在中考中考出好的成绩。但想的容易,要做起来就困难了,作为新教师的我,一点经验都没有,又没有人教我怎么做,靠自己慢慢摸索真的是非常难。 在我身边的其他老师,讲授新课都是直接进入主题,很少有引入,基本都是十来分钟就结束新课的讲授,剩余的时间就是练习与评讲,而反观我自己,我觉得我讲的有时候确实有点多,但是不讲的话学生又会这里错那里错,所以我现在很矛盾,究竟应不应该详细的讲。 请曹老师给指点迷津,给我些建议,非常感谢!” 我答复道:“谢谢你发来邮件,知道你教学有了成绩,由衷地为你高兴! 你说的教学问题是中国中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都是升学率惹的祸,大多数的中学教师目标都盯在如何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而不是如何让学生真正学到东西。在这种情况下你独立特行肯定是不行的,只能在应试教育与真正的数学教育之间寻找一种平衡,既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又能应付考试。 其实从根本上讲,如果学生能真正理解你讲的东西并发生兴趣,也是能考好的,但这需要一个探索的过程,有一定的风险。此外,多做题历来被认为是学好数学的重要方法之一,讲只能让学生理解,做才能让学生真正学会运用。哈尔莫斯讲过:“学习数学的最好方法是做数学”,这句话没有错,只不过国人将这句话异化了。 个人觉得,你在“随大流”增强学生应试能力的同时,也应该努力摸索如何真正上好数学课,你的表达能力没有问题,有时间的情况下不妨读一点数学史,了解一点数学思想,对自己是个提高,对教学也一定会有帮助,因为你只有知道了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后才能真正理解他们,等到你了解了很多事情的来龙去脉后自然就知道该怎么讲了。数学教育过程是个传授思想的过程,解题过程是学会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解决问题的模拟实践过程。遗憾的是,我们的数学教学不是模拟,而是临摹,老师先讲几道例题,然后学生依样画葫芦。如果老师经验丰富,押题押得准,学生就能得高分。掌握解题技巧的根本不是模仿,而是要掌握数学所特有的思考方法。作为一个年轻教师,既要应付学生的考试,又要探索教育方法,的确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只要做个有心人,就能成功。 说到该不该详细讲解,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学生不理解你讲的东西还如果做题?只能跟着老师模仿,当然,也有可能在不断的模仿中逐步理解老师讲的东西,但这样就会让学生丧失对数学的兴趣,会理所当然地觉得学数学就是为了解题。目前中国的中小学数学教育是个畸形怪胎,一方面让一个又一个的学生考了高分,上了重点学校,另一方面让学生对数学彻底失去了兴趣甚至厌恶数学。问问那些国际、全国奥林匹克数学金牌得主们,他们喜欢数学吗?估计答案是惊人的,如果你再问问他们大学选择了什么专业,恐怕多半与数学专业无缘。这意味着什么?当然学好数学未必一定要以数学为终身职业,但如果几乎所有的数学尖子都对数学失去了兴趣,只是把数学当成了敲门砖,这本身就意味着数学教育的失败,它坑害了一代又一代的学生。 说到你提的问题,个人陋见,至少应该在绝大多数的学生都理解了你讲的东西之后再进入练习环节,至于一节课几个基本环节的时间如何分配则需要根据学生的程度而定,没有一定之规。 你能开始思考数学教育问题,我真的很高兴,在目前这种一切以分数说话、一切以经济利益为目标的时代,你能反思自己的教学实属难得,相信你定能有所成就!” 在我们关心院士评选的同时多关心一点中小学教育吧,它比院士评选更重要。
个人分类: 教育点滴|6690 次阅读|97 个评论
[转载]短评:我国一件非常值得反思特思的大事,是开展大讨论时候
infomath 2011-9-17 07:26
方锦清老师短评:我国一件非常值得反思特思的大事,是开展大讨论的时候了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这是我国政府和科技医疗各方面一件非常值得反思特思的大事!我完全赞同伍少安的一个观点:现在是我国反思学术体制的好时机了! 我这里再提出"三问": 一问:这一项我国继承传统医药学的宝库的巨大成果为什么长期以来在我国科技界不能得到普遍承认和获得国家奖?而代表性科学家屠呦呦也不能登上科学院院士宝座? 二问:还有没有其他类似的世界级成果和人才被埋没? 我国多么需要 呼唤 如饶毅型的 "百人"与"千人伯乐"及其"伯乐计划"啊 !? 三问:与目前国家引进的“百人”“千人”人才中 出现不少的“冒牌”货相比,有什么经验教训?究竟现行的科技教育体制有什么问题? 因此,我强烈建议:乘这次获奖良机,是全民,至少是科技与教育界开展一次大反省和大讨论的时候了!!! 理论思维 2011-9-17 07:14 有关 决策者似乎对于从海外引进人才很感兴趣,措施很实在,而对改革科技评价体制,改善国内科研环境,尤其挖掘国内现有人才,似乎无动于衷.不知何故?
个人分类: 科学进步|289 次阅读|0 个评论
自然规律是什么?是一些物质性的东西,还是一个不可观察的原理?
热度 1 zhaodeyu 2011-9-16 14:03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气”和“理”是两个最重要最基本的概念。这里,“气”是先哲对世界本源的一种代表性认识,而“理”则是先哲对这种本源的“气”运动规则的一种描述。显然,如果你相信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统一于“气”,那么你就会很自然地推出“理”的概念,因为关于“气”运动规则的一切描述都不可能通过某种物质进行,它只能是内在于物质本性的一个“理”,或者说是一种数学规则。   既然自然界的物质统一于“气”,它运动的规则又统一于“理”,那么到底是哪一个概念是更为本质的呢?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史上,曾围绕这个问题出现了一场大争论,以张载和王夫之为主的不少思想家强调气先于理之前存在,因为没有物质就谈不上理的存在。而以程颢为首的思想家则强调理先于气而存在,因为没有理的存在,就没有自然秩序的存在,更不会有人的存在,那时再谈气就是没有意义的了。事实上,“气”和“理”描述的都是同一物质世界的属性,只不过这两种属性有所不同罢了,因此两者是不可能分出先后的。不过,从“气”和“理”之争我们也可以看出,如果坚持自然界在物质上的统一性,那么一个必然就是相信“理”的存在。   其实,在西方也并不乏关于“理”的概念,如赫拉克利特提出的“逻各斯”,毕达哥拉斯学派所追求的数的和谐等等,这些都是基于对自然内在统一性的一种坚信才提出的。与中国先哲不同的是,西方人对物质的理解往往倾向于它的独立性,因此,这种“理”的概念并没有在哲学上占据主导地位。相反,这个“理”在后来的宗教思想中演变成了一个人格化的上帝。西方科学是在对宗教的几乎完全否定中产生的,科学家们打倒了人格化的上帝,但同时也把人也必须遵循的“理”也打倒了,人取而代之则成为了“上帝的翻版”。正是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下,西方科学虽然经历了多次革命,但最终没有发展出一个核心的理论。   研究中国史的人都发现,中国几乎上没有创世的神话。显然这种状况与先哲对“理”的客观认识是分不开的,这就正如程颢对“理”的理解那样:“天理云者,这一个道理,更有甚穷已?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人得之者,故大行不加,穷居不损。这上头更怎生说得存亡加减。是佗元无少欠,百理俱备。”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天理”是一个万物遵循的准则,它不因为尧的贤明而存,也不因桀的昏暗而亡,它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普遍法则。由于“理”是一个客观的,但又是内在于物质本性的,因此,东方先哲们一直潜心地领悟这个“理”的内涵。   在西方自然科学初期,科学家们也一直是相信决定一切的大自然规律的存在,但这个规律在他们的理解中是机械的,或者说是一种不变的东西,正是这个原因,西方科学家们一直苦苦追寻宇宙的基本构件,以为找到了它们就会发现自然的终极设计。但结果不仅陷入了无穷尽的复杂细节纠缠之中,而且将一切思辩的道路堵塞了,以致于西方科学对自然的认识一直停留在表象之上,至今物理学家们还相当然地把宇宙空间定义为对称的、不变的,拒不承认自然变化的物质性。与此相反,由于对“理”的客观认识,东方人一直认为这个“理”只存在于统一物质的不断转化之中,因此,当古代的西方哲学家醉心于在有形的“物质”世界孜孜以求那万物的本源的时候,东方的先哲们早已把整个世界归于有形与无形的统一物――“气”之上,以致他们都异乎寻常地执着追求那神秘莫测的“自然变化之理”。   自然是在变化中存在的,这不仅是哲学思辩的结果,而且也是自然科学发展以来不断证实的结果。特别是二十世纪,系统论的发展也越来越证实,每一个系统的发展趋势都是从不对称到对称,这也是每一个系统发展的动力所在,但一旦系统达到了对称,系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活力,从而走向了灭亡,自然秩序也就不存在了。显然,自然秩序的存在并不是偶然的,它是以外在世界的变化为先决条件的,系统也是不断反抗外在世界变化中存在的。既然世界是在变化中存在的,那么我们又如何去把握这个神秘的“理”呢?   哲学家们是不可思议的,他们都异乎寻常地发现了自然不对称的来源:这就是内在于物质本性的一个变化的规则。在这里,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来描述这个变化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我们设最外面的大圆为一个系统存在的环境,而内切于原点A但半径依次增大的小圆为这个在变化中存在的系统,以B点向小圆引切线,切点C的轨迹为这个系统产生、发展、壮大、衰退、灭亡的过程,切点C的高度H表示这个系统承受的压力。显然,当这个小圆刚在大圆内部产生时,大圆相对于小圆来说生存的环境是无限的,于是小圆加速成长起来,但随着小圆不断长大,大圆的环境相对于小圆逐渐变得有限起来,它承受的竞争压力也开始变大起来,于是小圆加速度变慢,但发展速度依然增快。当达到一定极限,系统不得已开始走向它的衰退,并逐渐走向它的灭亡。有兴趣的爱好者可以计算这条切点的轨迹,它是一条流线型的曲线,并且有始有终,过程中存在一极限点,而这一极限点正好对应在大圆直径AB的黄金分割点。   这个数学模型虽然简单,但我们发现用它描述一个事物的不对称发展过程是恰如其分的。每一个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壮大、衰退、灭亡的过程,尽管这个变化的趋势总是从不对称到对称,但这个变化过程却是不对称的,这突出地表现在事物的衰退、灭亡阶段要比事物的发展阶段要快得多。与此对应,事物产生、发展、壮大阶段是事物能量的蓄积过程,而事物的衰退、灭亡阶段是能量的突发过程。正是事物这种发展过程上的不对称,自然界的能量才永恒地在物质的周期组织与离散中存在。一个事物组织的离散会向外突发它蓄积的势能,而这种势能引起的物质不对称运动又会引起周围混沌物质的重新组织,于是能量就通过物质的这种变化上的不对称流通于自然之间。   黄金分割数是我们所熟知的,它最早由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发现,被古希腊美学家柏拉图誉为“黄金分割律”,并断言:宇宙万物,凡符合黄金分割律的,总是最美的形体。在现代科学中,黄金分割数也被认为是宇宙和谐之数,从叶子在植物梗子上的排列,花朵的花瓣数,蜜蜂的繁殖、钢琴音节排列、植物的叶、动物的卵、流线体、人口年龄结构的预测、优选法,直到方程论,无不显示出它巨大的作用。但长期以来,人们并不理解黄金分割数的由来,原来,它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一个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自然也正是有了这事物发展上的不对称,统一的物质世界才永恒地表现出生机与活力。   在现代科学的发展过程中,不少科学家基于物质世界的统一性而相信其空间的对称性,不可否认,宇宙空间确实存在着一种对称性,这种对称仅仅是一种动量势上的对称,即由连续的物质快速周期组织与离散形成的能量流动引起的,它不仅在宇宙空间中存在,而且在每一个系统中都普遍存在这样一种普遍联系的方式。但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对称并不代表物质在空间分布上的对称,也并不代表物质空间不存在不对称的物质运动,相反,正是由于物质在空间中的不对称移动和物质在空间的不对称分布才使空间表现出它动态的对称性。   自然秩序是美的,但它不是天赋的,而是来源于竞争,只有在众多要素中优先竞争出来一个中心,各要素才有可能在它的协同下组织成一个有秩序的整体。自然秩序是在发展中存在的,不断有一些要素在竞争中灭亡,并释放能量,而同时又有一些新的要素在竞争中产生。思考这个过程,我们都可以发现生命的规则普遍存在于系统之中。每一个事物都是在反抗外在世界变化中存在的,它的本性都是反抗、扩张,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因此,当外在世界有它生存与发展的空间时,事物就会迅速产生、发展、并不断壮大;事物都是在竞争中存在的,当外在世界由于大量事物的产生和发展而变得有限的时候,一些事物就会在竞争中衰退、灭亡。外在世界的有限与无限是相对的,事物的发展就是在环境的有限与无限的周期变化中进行的。
个人分类: 自然科学|74 次阅读|1 个评论
寒门真的难出贵子?东南大学具有代表性吗?
热度 3 xupeiyang 2011-9-15 08:52
清华样本不具代表性 就在清华的调查结果公布后不久,东南大学同样公布了一份本校的新生生源结构调查。虽然与清华同为“985工程”高校,但 东南大学的这份调查结果却与清华大不相同。 在今年的高招中,东南大学在省内的录取线位列全国第11位,在全国范围内,该校录取线为第15位。今年东南大学共招收新生3986名,其中农村学子1215人,占31.2%,这一数据与往年基本持平。 科学时报:寒门真的难出贵子?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9/252513.shtm 清华大学启动近十年生源结构调查 今年县城以下中学生源约占1/7,清华回应农村生源减少情况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8/251076-1.shtm 8月4日,《南方周末》发表《穷孩子没有春天?——寒门子弟为何离一线高校越来越远》一文,引发人们对教育公平问题的广泛关注。 文中提到,有研究表明,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自1990年起不断滑落, 北大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从三成落至一成,清华2010级农村生源仅占17%。 文中总结,“30年来,国家转型在继续,但底层个体命运的转型却在逐渐陷入停顿”。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8/250657.shtm
个人分类: 教育问题|2241 次阅读|2 个评论
正确的观点有时非常孤立
热度 27 niehuihua 2011-9-2 12:56
最近收到一个网友的来信,由于他提及的问题非常有代表性,我决定公布此信和我的正式回信。 网友说: 无意中在天涯网上看到了你的一篇文章《谁在搞臭中国经济学家?》,这篇文章我早就读过,至少三遍,《经济学家茶座》,你的“白鲨在线”等。我仔细看了后边的跟帖,我想说的是,这个社会怎么可以疯狂到这种地步?数百回帖几乎全是谩骂之声,甚至有些言论恶毒至极。可悲!可叹!希望聂老师坚持独立思想,因为你拥有忠实的fans。本次写信,只是想问问聂老师,我们应该关注哪些经济学家的言论? 我回答: 谢谢你的关注。其实,让我挨骂最多的文章还不是这篇,而是那篇《大陆高校:没有一流待遇,哪有一流水平?》。首先,由于中国缺乏充分的言论表达空间,因此当网络出现后,大家基本上把网络当作发泄的渠道。在这种背景下,希望网络能够成为一种冷静、理性和平等的对话空间,这实在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每当我遭遇骂名时,我都以这个理由来安慰自己。其次,由于中国仍然是一个等级制国家,所有的资源基本上按照等级而不是能力来分配,因此社会各个阶层之间利益分配很不平等。这导致大部分人对于任何涉及利益分配的问题都群情激奋,怀疑任何由政府制定的分配方案都是不公平的,从而社会各界难以达成共识。毫不奇怪,谁要是在网上说要为某个阶层(比如教师)提高工资,那简直就是找板砖。再次,不得不承认,我们的社会对于知识和财富的观点非常传统,非常保守,非常病态。在大众看来,“学者”是一种神圣的身份,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是应该“君子固穷”的。但另一方面,大众又讽刺学者,说“穷就不要做研究”。最后,我必须得承认,中国人没有科学地讨论问题的习惯,缺乏在辩论方面的充分训练,不是靠说理去说服别人,而是靠嗓门去说服别人。当我说,“只有提高待遇才能提高水平时”(必要条件),大众会理直气壮地反驳,“给你钱你就能做好研究吗?”(充分条件)什么是对牛弹琴,这就是了。 民意汹汹! 在这个世界上,正确的观点有时非常孤立。同样是学者,有人专门打勾,从不打叉。有人(比如我)经常打叉,但打叉推动的进步却被归咎于打勾的人所唱的赞美歌。人们有时以出售英雄来维护自己的利益。有人说,正确的观点就是大部分的观点。似乎真理可以靠投票来决定,如果这样就不需要独立的学者了。 多研读经典,多理性思考,顺着自己的良心去找到问题,沿着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标准去解决问题,你就会有独立的判断了。那时,不管什么经济学家,他们的观点只能启发你,而绝不会代替你的观点。
5968 次阅读|30 个评论
温总理科技报告提到基础研究对技术创新的贡献定量数据
热度 3 liuli66 2011-7-16 09:45
温总理在 “关于科技工作的几个问题”提到: 根据有关资料,美国企业申请专利的科学基础70%以上来自政府支持的基础研究,每一项新技术专利平均涉及两篇基础研究论文。 本人几年前在文章和书中评述过一个相关的研究成果。温总理说的 “有关资料”,估计可能就是美国研究者Narin的专利引文分析结果。 美国基础研究对技术创新的贡献可以用数据说话,那么,中国基础研究对中国的国际专利特别是在美国的专利,贡献是多少呢?几年前笔者即呼吁开展相关研究,但至今未果(注:此idea受知识产权保护)。 下面是笔者对NARIN专利引文分析的述评。 —————————————— Narin 等人对美国的专利进行了专利引文分析。他们对 1987 - 1988 年、 1993 - 1994 年两个时间段美国批准的近 40 万项专利及它们引用的 430 226 项非专利参考文献进行了分析。对非专利文献的类型进行严格的甄别和分类, 发现这些非专利文献中计有 SCI 论文 175 000 篇,这些论文均标明了杂志的名称、卷期、页码和年份。 1987 - 1988 年时间段的美国专利,共引用了发表于 1975 - 1981 年这 11 年间的 SCI 论文共 40 000 篇次; 1993 - 1994 年时间段的专利,共引用了发表于 1981 - 1991 年这 11 年间的 SCI 论文共 104 000 篇。这 144 000 篇论文涵盖了全部专利引用的 SCI 论文的 80 %。 借助于数据库确定论文作者的国别,发现这 144 000 篇 SCI 论文,美国人署名(只要作者中有一名是美国人,即列为美国人署名)的论文有 45 000 篇。到图书馆查阅这些论文,其中 95 %的论文能够被查到,然后看这些论文的资助情况。按惯例,学术论文会在致谢中说明资助的来源。而来自私人企业和政府研究机构的作者,一般不标注资助来源,这些论文所反映的研究,一般是作者单位内部直接资助的。结果表明:在这些论文中, 63 %在致谢或其他地方说明了资助的来源。 对专利引用科学论文的计量分析,发现: ( 1 )科学联系度呈上升趋势。 科学联系度( science linkage ),是科学引文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指专利引用科学论文的平均数量。该指标可以反映技术创新对基础研究的依赖程度。技术的科学联系度,产业之间相差悬殊。 汽车行业的专利,其科学联系度几乎为零;化学工业的专利,科学联系度为 1 - 2 ,医药类专利为 5 - 6 ,前沿生物技术的专利为 15 。 技术的科学联系度,国家之间亦有差别。一个国家其专利的科学联系度愈高,说明该国的技术对现代科学的依赖程度愈高。 ( 2 )专利对科学论文的引证大幅度增加。美国专利对署名为美国作者的美国论文的引用量,从 1987—1988 年的 17000 篇次,上升到 1993 - 1994 年的 50 000 篇次,即 6 年间增加了近 2 倍。考虑到这 6 年间美国专利数量只增长了 30% ,而科学联系度却增长了 200% ,这表明:专利技术对当代科学的依赖程度是在快速增加。 ( 3 )专利引用的科学论文来源于主流科学:包括主流科学期刊,主流研究机构以及受到主流资助机构的支持。 ( 4 )工业技术对公共科学存在着强的依赖关系 考察美国工业界发明的专利与科学论文之间的关系。 1993 - 1994 年美国专利引用的科学论文,按发表年代看,高峰年是 1988 年。因此这里只考虑美国专利对发表于 1988 年的科学论文的引用情况。 从美国工业界发明的专利所引用的科学论文来源看 , 20.4 %来源于美国工业界, 6.3 %来源于外国工业界,即来自工业界的论文总计占 26.7% 。而 来自公共科学界的论文则占 73.3% ,其中来源于美国公共科学界的论文占 43.9% ,来源于外国公共科学界的论文占 29.4% 。这说明,美国工业的科学基础主要是公共科学界,公共科学对美国工业技术进步至关重要。另外,还可以看出美国工业界对外国公共科学存在着较强的依赖,也就是说,外国公共科学也是美国工业技术进步的一个重要的贡献者。 从美国工业界发明的专利所引用的本国论文其作者的单位看, 50% 属于学术机构,如大学、学院和医学院; 32% 属于工业界,其他的依次为政府实验室(主要是 NIH 的实验室)、私人非营利组织和联邦资助的研发中心。这又一次表明,公共科学在美国工业的科学基础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谓公共科学,是指由政府机构、学术机构、慈善机构资助的,并在政府研究机构、学术研究机构和慈善研究机构进行的科学研究。 针对澳大利亚发明的美国专利进行的专利引文分析 ( Narin , et al. 2000) ,支持这一结论。具体讲,澳大利亚发明的美国专利,它们所引用的科学论文, 91 %来自公共科学界(其中大学 57 %,其他公共研究机构 34 %) , 9 %来自工业界。可见,公共科学也是澳大利亚技术的关键性资源。 —————————————————————————— 关于科技工作的几个问题 时间:2011年07月16日 09时00分 来源:《求是》 作者:温家宝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 我要评论   科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国家要真正强大起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要有强大的科技,有众多高水平人才,这是国家发展的力量所在、后劲所在。没有科技的发展,就没有中国的发展;科技发展的未来,决定着中国的未来。   一、准确把握科技发展的新形势   新中国建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进入新世纪以来,通过制定和实施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明确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以自主创新为战略基点的科技发展指导方针,全面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在基础研究和高科技研究领域取得一批重大成果,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具有代表性的有: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高速铁路、实验快堆、铁基超导、超级杂交水稻、基因测序等。“天河1号”高性能计算机研制成功,每秒运算速度超过1000万亿次,使我国大型计算机技术进入世界领先行列;TD—SCDMA无线通信标准研制成功,成为以我国知识产权为主的第三代无线通信国际标准;“龙芯”系列高性能处理器研制成功,实现了高性能处理器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自主研发的65纳米12英寸刻蚀机正式装备生产线,标志着我国微电子加工制造业有了一个较大飞跃;在量子通信这个通信技术尖端领域,我国建成了世界首个全通型量子通信网;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研制成功,为深海探测和开发深海能源提供了保证;2009年我国科学家首次利用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成功培育存活并具有繁殖能力的小鼠,使我国在干细胞研究领域进入世界前沿;等等。这些创新成果和关键技术突破,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积极影响。   对于我国科技发展的这些突出成就,应当充分肯定,这其中凝聚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心血和奉献。这也说明,我国科技具备了较强的实力,为加快科技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但是综观我国科技发展面临的形势,我们还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危机感和忧患意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一,加快科技发展,是全面参与国际竞争并赢得主动的迫切要求。我国虽然已成为科技大国,但还不是科技强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科技发展还不能很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总体上看,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技术水平偏低,基础和前沿研究比较薄弱,科技体制同经济和科技发展不相适应。我国发展一直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经济和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西方国家限制对我国高新技术和产品出口的政策没有改变,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主义也越来越突出。我们必须下大决心、花大气力加快推进我国的科技发展,坚持自主创新,瞄准战略必争领域,抢占制高点,冲破外部封锁,把发展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第二,加快科技发展,是抢抓机遇,实现经济科技跨越式发展的战略任务。当今世界正处于新科技革命的前夜,新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初现端倪。一些重要科技领域显现发生革命性突破的先兆。物质科学、能源资源科技、信息科技、材料科技、生命科学与生物科技、生态环保科技、海洋与空天科技等领域,都酝酿着激动人心的重大突破,并将深化我们对人类自身和宇宙自然的认识,提升人们的科学理性,开辟生产力发展的新空间,创造新的社会需求,深刻影响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从根本上改变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面貌,催生以知识文明为特征的新型人类文明。   新科技革命将依赖人类现代化进程和国际竞争的强大需求拉动,也必将与新兴产业发展更加紧密融合、互相推动促进。全球将进入一个创新密集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时代。对我国来说,这既是重大的挑战,也是难得的机遇。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是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催化剂。我们注意到,西方各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同时,都在对本国科技和产业发展进行新的部署,开始了新一轮抢占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的竞争。当今世界发展的不平衡,科技发展不平衡远远大于经济发展不平衡。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大幅增加研究开发投入,把争夺科学技术制高点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点,科技创新的竞争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空前激烈的一个重要特点和趋势。   近年来,特别是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以来,我们制定实施了一整套支持加快科技发展的政策措施,持续增加科技投入,中央财政五年共投入6197亿元,年均增长22.7%。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我们制定实施了一揽子计划,包括大范围实施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强科技支撑。“十二五”期间,我们还要继续加大投入,力争把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现在的1.75%提高到2.2%。我们之所以这样做,重要的考虑就是要紧紧把握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大趋势,紧紧抓住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在经济和科技方面的差距。   第三,加快科技发展,是贯彻实施“十二五”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今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未来五年,我们能不能完成预期的目标任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关键要看一些制约我国发展的瓶颈因素能否消除或缓解,一些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能否有效解决。这不仅关系五年的发展,也关系今后长期发展。解决这些问题靠什么?从根本上讲,一要靠改革开放,二要靠科技进步。这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根本动力。“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如何破解当前发展难题,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我们寄希望于广大科技工作者做出更大贡献。   二、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站到了一个新的起点上,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随着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在加大,特别是耕地、淡水、能源资源和环境约束强化。近10年来我国每年平均净增739万人,人口数量在增长,耕地面积在下降,人地矛盾突出。我国是一个淡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人均2100立方米,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而且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均衡。北方黄淮海地区人口、经济总量、粮食生产都超过全国的三分之一,但人均淡水资源仅400多立方米,不到全国的五分之一。即使南方,季节性缺水问题也十分突出。从1993年开始,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2010年进口2.4亿吨,进口依存度达55%。2010年原煤产量32.4亿吨,消费量接近34亿吨,煤炭净进口1.4亿吨,已由煤炭净出口国变成净进口国。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劳动力资源也出现结构性短缺。我们一方面面临人口总量继续增加的压力,又面临人口老龄化加快的压力。总之,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依靠第二产业带动、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和低成本土地、劳动力投入的方式已难以为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已成为一个十分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世界200多年的工业化历程,仅使不到10亿人口的发达国家实现了现代化,但资源和生态却付出了沉重代价。中国13亿人口的现代化,是人类发展史上的大变革大事件,必将为世界发展注入强大的活力和动力。但是沿袭传统发展模式,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我国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必须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贯穿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确保取得实质性进展。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要求。“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未来五年,我们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依靠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形成少投入、多产出、少排放、多利用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促进我国经济尽快走上内生增长轨道。如果未来五年这方面没有大的突破,以后的路走起来将会十分艰难。我们既要为当代人负责,也要为子孙后代负责;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还要为人类探索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模式做出贡献,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贡献。   科技工作要紧紧把握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为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提供有力支撑,并不断引领未来的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快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这些重大专项,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科技发展具有全局性影响和作用,对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国际地位具有战略性、标志性意义。实施这些重大专项,有利于我们抓住世界新科技革命机遇,促进重点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启动实施以来,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对相关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我们要进一步凝练主攻方向,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加大核心电子器件、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宽带移动通信、高档数控机床、生物育种、新药创制等重大战略性产品研发力度。加快建设大型油气田、大型核电、水污染治理等一批对产业发展整体带动性强、对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等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国家示范工程。同时,还要紧紧把握世界科技发展新趋势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着眼于抢占科技和产业发展新的制高点,对重大专项进行必要的调整。   二是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既代表着科技创新方向,也代表着产业发展方向,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   经过认真研究论证,国务院去年对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出了明确部署: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设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这是我们立足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又紧紧把握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作出的抉择。旨在抢抓机遇,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为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至关重要的是加强科技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决定产业发展能力和水平,只有科技创新占据制高点,产业发展才能占据制高点。这一点关系我国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败。   部署战略性新兴产业,我们与西方发达国家几乎是同步的。从这点看机遇是抓住了。但是从实施进展情况看,问题还比较突出。一是无序发展,一些地方热衷于铺摊子,重复投入、重复建设;二是缺乏核心技术,许多领域还处于起步和跟踪模仿外国技术阶段;三是条块分割,科技资源分散,产学研脱节。具体到一些领域或产品,技术路线、发展方向还不十分清楚。例如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和最终目标是什么,现在重点发展的混合动力车和电动车是不是最终产品,并不十分明确。混合动力车现在有了一些进展,但技术上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电动车开发刚刚起步,总体上还处于初级探索和跟踪外国技术阶段,主要设备和材料都依靠进口。发展新能源汽车下一步要集中解决哪些问题,包括技术路线问题、关键核心技术问题、投入问题、政策支持问题,必须尽快明确下来。再如推进三网融合,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与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密切相关,当前还存在许多技术上的挑战,需要在网络结构、网络核心设备、网络接入设备、网络带宽、网络终端和业务方面加强自主创新,发展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每一个领域都是一项系统工程,首先必须选择好方向和技术路线,第二要提高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攻关的协同和集成能力,对具有战略方向性关键共性技术,要集中资金和研究力量实施重点突破。正是这一点上,暴露出我国体制上的一些突出问题,各部门、各行业往往不能在国家目标上形成一致和分工合作。体制问题是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一大障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进一步深入研究,理清思路,明确方向,合理布局,加强政策引导,增加政府投入,动员全社会力量,形成合力,尽快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抓出成效,在这一轮国际科技竞争中赢得主动。   三是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我国传统产业规模大,总体技术水平比较低。加快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幅度提高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提高传统产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解决好的一个大问题。千万不要以为有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就可以忽视传统产业。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无论是扩大就业还是改善人民生活,都不能没有传统产业,而是要大力提升传统产业。即使实现了现代化,像我们这样生产力水平多层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人口大国,也不能没有传统产业。   传统产业必须与科技紧密结合才有出路。特别是前沿技术的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为传统产业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展示了光明前景。改造传统产业要与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结合起来。从趋势上看,传统产业与新兴科技的融合正在不断加深,若干年后许多领域将难分彼此。我们必须紧紧把握这一趋势,注重利用新兴科技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二者融合发展。例如在能源方面,我国是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我们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新能源,另一方面也要在化石能源清洁利用、提高能效、降低能耗方面大力开展新技术研发,这方面潜力很大,也是当前的迫切需要。在制造业方面,我国是制造大国,但不是强国。“中国制造”总体上还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中低端,许多工业品产量居世界前列,但核心部件和重大装备严重依赖进口。提高制造业水平,必须依靠科技,在新材料、新工艺、关键核心技术和技术集成等方面取得突破。还有农业,我国有13亿人口要吃饭,土地资源有限,粮食安全始终是最大的隐忧。解决这个问题没有别的办法,必须依靠高科技改造传统农业。农业的许多领域都与前沿科技联系密切。如良种培育技术、转基因技术等。2008—2010年,我国新型转基因抗虫棉培育和产业化全面推进,新培育36个抗虫棉品种,累计推广1.67亿亩,实现效益160亿元,国产抗虫棉市场份额达到93%,彻底打破了国外抗虫棉的垄断地位。这是我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取得的重大成就。除了新型转基因抗虫棉,转基因抗虫水稻、转基因玉米也已获得生产应用安全证书;新型抗虫、抗除草剂、抗旱转基因作物以及抗病、品质改良转基因动物研究进展加快。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一直为社会广泛关注。我国这方面管理十分严格,在转基因生物安全、安全评价、转基因生物标识、转基因生物加工、转基因生物进口、转基因产品进出境检验检疫等方面,有一整套安全管理的法规体系。总之,利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是我们走向现代化强国必须完成的一项重大任务。这方面,还要依靠广大科技工作者做出贡献。   三、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   基础和前沿研究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基本规律的科学活动,是新知识的源泉,是新技术、新发明的先导,一旦取得重大突破,往往会催生新的科技革命,以至推动人类社会发生变革。当代基础和前沿研究,其深度和广度日益拓展,学科分化与交融并进,先导性更加显著,与技术创新的关系更加密切。20世纪以来,引发人类经济和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新兴产业,几乎毫无例外地与科学上的重大突破紧密相关。例如,量子论和相对论促成了半导体、微电子集成电路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以及核能源和核技术的发展;DNA作为遗传信息载体及其双螺旋结构的阐明,奠定了遗传工程和现代生物技术的基础。当代技术革命的成果主要来自基础研究的开拓。 根据有关资料,美国企业申请专利的科学基础70%以上来自政府支持的基础研究,每一项新技术专利平均涉及两篇基础研究论文。   作为一个大国,我们必须有自己的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没有基础和前沿领域的原始创新,自主创新就没有根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花钱可以买来产品,但买不来核心技术,高技术含量的设备也买不来。原始创新是我国科技发展的灵魂,是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支撑国家崛起的筋骨。   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基础和前沿研究。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总理、聂荣臻元帅等老一辈革命家亲自领导和参与制定的“十二年科技规划”,到改革开放后对科技发展进行前瞻性部署,实施“863”、“973”等科技发展计划,实施知识创新工程,再到制定实施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党中央、国务院一直十分重视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对一系列领域进行了超前部署,相关领域的研究不断向前推进。从1986年开始设立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要用于支持基础和前沿研究。近年来中央财政投入一直在快速增加。基金设立之初为8000万元,2006年为36.2亿元,2010年增加到103.7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加30%以上。   但总体上看,我国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仍然较大。主要表现为:原始创新能力不足,在可能发生科技革命的重要方向上,基本上处于前沿跟踪水平,真正由我国科学家率先提出和开拓的新问题、新理论和新方向很少;关键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许多重要产业技术对外依存度高,先导性战略高技术薄弱,直接影响产业结构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国家安全。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基础与战略前沿研究积累不够、能力不强的问题逐步显现,这些问题如果不抓紧解决,将成为制约我国长远发展的新瓶颈。   对基础和前沿研究,必须进一步予以重视和加强,同时要从国情国力出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一要着眼于科学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紧紧把握可能发生革命性变革的重要研究方向,选择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对国家发展具有全局和长远影响的关键领域,有效组织力量开展攻关,力争在科学上取得原创性突破。近年来国际上在基础和前沿领域出现了一些新动向,展示了一些新前景。例如,在物质科学领域,宇宙暗物质和暗能量研究探索,很可能像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一样,引发新的物理学革命;对量子调控的研究和突破,可能引发信息、能源、材料等技术的革命性变革。在生命科学领域,对生命起源和进化的探索,开辟了合成生物学这一新领域,打开了从非生命化学物质向生命物质转化的大门,可能引发人类健康、生物经济和资源环境领域的产业革命,等等。在原有部署基础上,我们还要重点加强哪些领域、怎么调整部署,应尽快根据新情况组织论证,进一步明确重点领域和主攻方向。二要加大对基础和前沿研究的支持力度,提高基础和前沿研究投入占科技投入的比重。基础与前沿研究具有周期长、风险大、难度高的特点,需要长期潜心研究、持续攻关。国家财政要对基础和前沿研究提供长期稳定支持,保障研究的连续性、稳定性。三要依托高水平国家科研机构和研究型大学,建设一批多学科综合交叉的科学研究中心,稳定支持和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潜心研究的优秀人才和团队,提高我国基础和前沿研究能力。四要改革评价体系,为从事基础和前沿研究的科研人员营造一个能充分发挥自主性创造性、长期潜心研究的环境。并通过稳定支持,提高他们的收入,不断改善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条件。   四、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科技要更好发展,更好地承担起支撑和引领中国发展的使命,必须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发展的要求。当前的突出问题:一是科技经济“两张皮”问题没有真正解决。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还存在体制机制障碍。由于管理体制和评价导向的原因,许多科技人员还只求论文、样品,目的是评职称、晋级。二是宏观科技决策机制和组织结构不合理,造成体制分割,有限的科技资源难以实现优化配置,科技资源短缺与闲置浪费并存,资源利用和投入产出效率不高。由于部门之间在科技决策上协调不够,造成许多领域重复投入、分散投入,难以在国家整体目标上形成一致和分工合作,削弱了国家科技组织动员能力和协同集成能力,在一些战略方向性和关键共性领域,往往不能集中资金和研究力量实施重点突破。三是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潜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在不少研究领域,中青年科研人员特别是处在研究工作一线的高水平人才难以脱颖而出。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要紧紧抓住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这个核心问题,对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决策体制、评价体系以及科技系统组织结构、科技人员人事管理制度等,有步骤地系统推进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现代科技体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作用,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调动和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全社会的创新活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第一,加快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企业作为生产经营的市场主体,直接参与市场竞争,对产业和产品新技术发展创新最为敏感。只有企业主导技术研发和创新,才能加快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才能有效整合产学研力量,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才能真正建立起来,也才能有效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要鼓励企业合作研发关键共性技术,共同出资、共担风险、共享成果。符合国家战略方向的,政府从政策和投入上给予支持。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联合共建工程实验室和技术研发平台,鼓励广大科技人员以多种形式与企业合作开展技术研发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公共科技成果要向企业开放。以应用为目标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要建立由企业牵头实施的机制。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最具创新活力的企业群体,是技术创新的生力军,国家要在科技政策和经济政策上给予更大支持,发挥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独特作用。   第二,加快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一要加快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厘清政府和企业、市场的职能分工。要把政府职能重点放到制定规划和政策、创造良好环境上来。政府财政投入要重点支持基础与前沿研究、事关国家全局的战略高技术研究和事关民生的公益性科技研究,引导和支持企业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支持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二要建立科技决策、执行、评价相对分开、互相监督的运行机制。完善科技决策体制机制,特别要完善国家科技发展宏观决策体制机制,完善科技决策专家咨询制度,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将国家战略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转化为科技研究创新目标的机制。科技管理职能部门之间要建立决策协调机制,避免多头管理、分散投入。战略规划、政策制定与实施职能要适当分开。进一步完善和加强重大决策科学民主评议制度。建立跨部门的第三方评估机制,加强对科技部门、科技计划、科研机构的绩效评估和监督。三要加快建立科研设施和科研信息社会共享机制。国家投资建设的科研设施,不管建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还是国有企业,都要以非营利的方式向社会开放。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自有科研设施,也要以合理收费等方式向社会开放,为社会分享。加快建立国家科研信息开放和共享机制。国家支持的科研活动获得的科技信息资料,能公开的要尽量向社会公众开放,实现共享,提高科技信息、数据的利用效率,避免重复研究,从而提高国家和全社会科研投入产出效率。这也有利于广大科研人员互相汲取和借鉴科研活动经验教训,有利于后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取得更高成就。国家科技投入产生的大量科技信息和数据,目前基本处于分散、搁置、甚至流失状态,没有充分利用起来。据我了解,欧美等国家都有系统的科技报告制度,把国家支持的科研活动产生的资料,包括研究目的、方法、过程、技术内容、中间数据以至经验教训,尽可能向公众开放共享。例如美国现有的国防部AD报告、商务部PB报告、航空航天局NASA报告和能源部DOE报告四大体系每年公开科技报告60多万份。美国航空航天局向社会公开的科技报告累计已达93万份,每月公众点击超过2.3万次。钱学森等多位科学家从60年代起就呼吁建立我们自己的国家科技报告体系,但迄今进展并不顺利。   科研经费部门管理,科研活动分割封闭,也是滋生经费管理和学术腐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最近国家审计署审计发现,科研经费管理、使用和考核,存在不少问题,必须通过改革来解决。   第三,继续推进科研机构改革。科研机构改革已经进行多年,取得了很大成绩。实践证明,科研机构改革,特别是应用技术研究开发类科研机构转企改制,激发了科技人员的创新意识、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要继续深化应用技术类科研机构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使其能更好地面向市场、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自主开展技术研发和创新;对于关键共性技术开发,政府要加强规划引导,并在投入上给予支持。从事基础研究、前沿研究和社会公益研究的科研机构,要加快建立现代院所制度,国家对这类科研机构要给予相对稳定的支持。要切实解决科研机构行政化的倾向。推进科研人事管理制度改革,逐步实行以科研项目为载体的聘任制,实行按需设岗、按岗聘用、竞争择优、有序流动的管理办法,使广大科技人员充分发挥作用,促进科技人力资源优化配置。   五、提高全民族科学素质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不仅需要大批优秀的科学家、科技工作者和专业人才,更需要数以亿计掌握一定知识和技能、具有较高科技素养的劳动者。   更为重要的是,科技不仅是知识和技能,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个科学普及的民族,一个具有科学精神的民族,才是真正有生机、有希望的民族。我真诚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不仅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做出贡献,也要积极参与科学普及工作。科学普及工作不仅是普及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这对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崇尚理性、勇于探索、追求真理,这是科学技术与生俱来的禀性,也是科学精神的实质。古往今来,许多先贤圣哲,为了追求真理、捍卫真理,不惜献出生命。没有这种科学精神,就没有科学的发展进步,也没有社会的发展进步。科学精神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正是因为我们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始终坚持改革开放,才使我国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改革开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精神,也已成为时代的文化精神。我始终认为,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当今时代,一方面,我们要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另一方面,要以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吸收世界一切文明成果并为我所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在世界前列,才能真正强大起来。   提高全民族科学素质,最重要的是加快发展教育,提高全体人民受教育水平。全面开展科学普及工作,这也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于2006年制定实施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通过各方面共同努力,五年来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增加了一倍。科普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改善,科技类博物馆达到 582座,其中“十一五”期间新建成开放的155座,从新建馆的绝对数和增长幅度来看,超过了世界上任何国家。但总的看,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还远低于发达国家,科学普及工作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   要继续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以农民和青少年为重点,在全社会特别是农村、城市社区全面加强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国家科普能力,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科学文化需求,合理布局并加快科普场馆等设施建设,加强管理,提高运营质量。有效组织动员全社会的科普资源,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要大力繁荣科普创作,扶持原创性科普作品。鼓励著名科学家及其他专家学者参与科普创作,努力建设一支专家学者和专业科普人员相结合的科普作品创作队伍。   在普遍提高全民基本科学素养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第一资源,国际竞争最根本的就是人才竞争。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大量培养造就德才兼备、具有创新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并根据需要面向世界广纳人才。我国在海外的留学生是一支规模庞大的人才队伍,要创造更好条件吸引他们回国工作。要努力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和社会环境。在科技领域,大力营造敢为人先、敢于创造、敢冒风险、敢于怀疑批判和宽容失败的环境,鼓励自由探索,发扬学术民主,提倡学术争鸣。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氛围。健全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机制。坚定不移地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   我们要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奋斗,开拓创新,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这是温家宝同志在中国科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节选。) **********转载请注明来源:求是理论网,原文网址: http://www.qstheory.cn/zxdk/2011/201114/201107/t20110714_93103.htm
275 次阅读|5 个评论
国际海洋科学研究计划——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的资助困境
tswczgl 2011-5-28 20:26
大洋钻探计划是从1968年开始的一项大型综合海洋科学研究计划,40多年中,经历了深海钻探计划(DSDP)——大洋钻探计划(ODP)——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2003-2013)三个阶段。由于大洋底部样品获得的困难性,该计划几乎是获得深海洋壳基底样品的唯一手段。最初的宏伟目标是:钻透洋壳,即获得地幔物质组成,到目前为止获得的最长岩芯为两千五百多米(504B Hole)。大洋钻探计划以来,开拓了新的科学研究领域,极大程度上拓展了海洋综合科学的发展,例如,大洋板块构造、洋壳演化、洋中脊岩浆过程、海洋沉积学、古海洋学、海底古地磁学、海洋生物学等等一系列研究。代表性贡献有:成功验证了全球板块构造学说;开创并一直检验着地幔柱学说;创建了古海洋学,极大促进了对全球环境变化认识;验证了洋壳深部存在生命活动,并一直搜寻着非光和作用的生命极限等等。 中国是IODP的成员国,每年100万美金会费,每年大约2-3个科学家可以登船,我国科学家也有机会获得宝贵了大洋钻探样品。可如今,IODP正在讨论下一阶段研究重点和计划,但偏偏这时美国的科研资助出了问题,原有的每年5个航次,要改为2-3个航次,大大缩减了资助强度。本人作为参加该计划的“科学家”之一,受首席科学家的邀请,向美国NSF提出了该计划继续执行的重要性,大量“飞信”使美国IODP有了重新申请保持资助的决心。但是,最近得到的回信结果是航次减少是必然的,重要原因也在于国际油价的飙升,增加该计划的资助只能牺牲其它科学计划的利益。将来的资助来源可能逐渐转为利益集团的资助,但这样满足集团利益的地位就很突出了,纯粹的海洋基础科学研究可能也会变味。美国科研资助危机可见一斑,估计国际综合海洋科学研究将会得到重创。再有,日本的“地球”号,5.7万吨位的巨型海洋钻探船,在本来只有4个月/年的航次前提下,又受日本地震海啸等一系列的影响,估计近年也很难有远洋钻探计划。 目前,我国海洋科学尤为落后,抓住西方国家资助危机的机会,我国海洋科学有机会缩短相关领域的差距。 下面是回信的内容: Dear Members of the Ocean Drilling Community, I thank you for the many letters of support for the Integrated Ocean Drilling Program (IODP) we received from students, post-docs, faculty, and research scientists from the U.S. and across the globe. We at NSF agree with your collective voices about the tremendous advances in knowledge of earth history and processes that scientific ocean drilling has achieved over more than 40 years of operation. We understand that ocean drilling is the only way to acquire such knowledge. We are gratified to read each of your individual perspectives on how much this program means to your career and to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We expect nothing less from the program investments we make at NSF. Your letters assure us that our investment in scientific ocean drilling has been wise. Such successes lay a strong foundation as we consider IODP for renewal beyond the current 10-year program that ends in 2013. NSF shares your frustration over the need to reduce the JOIDES Resolution (JR) schedule to 6 months of operation in Fiscal Year (FY) 2012. This circumstance does not reflect a decline in NSF’s support for scientific ocean drilling which remains strong despite a ~1% cut in the overall FY 2011 budget for NSF. However, the reasons for the projected reduction in drilling time are longstanding and complex, involving much more than the current national economic crisis or the increased cost of fuel. Below I provide a “big picture” view of the overall investment by NSF in IODP. I explain the causes of the reduced JR schedulein FY 2012 and outline some steps being taken by OCE in hopes of alleviating the situation. In the seven-year period from the beginning of IODP in FY 2004 to the end of FY 2010, NSF expended $517.4 million in ocean drilling including the JR retrofit ($115M), stimulus funds ($25M), and annual operating funds ($377.4M). Expenditures in FY 2011-2013 will likely bring the entire investment in the 10 year program to well over $700 million. While this is less than some may have hoped for when program was authorized by the National Science Board (NSB), it still represents a very substantial investment. It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at NSB approval is an authorization to expend funds, not an appropriation. Back in the early years of the previous decade when NSF’s overall budget was growing rapidly, ramping up the IODP/NSF budget to a much higher level seemed plausible. Unfortunately, world events since then have dramatically altered the economic landscape in which we now operate and that goal may no longer be attainable. Another way to view NSF’s support for ocean drilling is to compare our investment in IODP relative to other programs. The budget for IODP resides entirely within the Division of Ocean Sciences (OCE). In FY 2010, IODP expenditures totaled $63.4M representing 18% of the total OCE budget ($349.9M) making it by far the largest single program in the division. By comparison, in FY10 the budget of the Marine Geology and Geophysics core science program stood at $28.4M, less than half (45%) of the IODP budget. From FY 2004 to FY 2010, the total OCE budget increased from about $320M to $350M or 9.4% while at the same time the IODP budget increased by 25%. Other OCE programs saw much lower proportional increases. For example, our investment in core science programs in the Ocean Section (Biological, Chemical, and Physical Oceanography Programs) increased by 11.1%, the Marine Geology and Geophysics Program declined by 3.4%, and expenditures on the academic research fleet remainedessentially flat (0.0%). Hence, since FY 2004, IODP has been treated far more favorably than any other program in OCE. Given a flat budget in FY 2011, and increased fuel costs affecting not only IODP but also the entire academic research fleet, any additional increase in the IODP budget would have to come at the expense of other programs in OCE. If the IODP budget has been increasing, why is our ability to keep the JR at sea declining now? First and foremost are the costs of fuel which have skyrocketed over the last few years. Second, IODP operating costs over the last few years have been subsidized by $25M in one-time stimulus funds received in 2009. Those extra funds are what enabled 8 months of operation since the JR left the shipyard but now are nearly exhausted. Third, cost overruns during the retrofit of the JR were temporarily financed by the vessel owner. Those additional costs were amortized by adding them to the cost of the lease at a rate of $5M per year. That excess cost directly reduces funds available for expeditions. The good news is those added costs will be fully paid off by the end of FY 2013. NSF recognizes and understands the stress to the IODP program caused by a reduction to a 6 month drilling schedule. We are taking actions to alleviate the situation. We are allowing the US Implementing Organization (USIO) to try to schedule an industry-funded expedition in the near future. Doing so would have three major benefits. First, it would remove NSF-funded day-rate costs during the period that the JR was used by an industry organization. Those saved funds could be applied elsewhere. Second, it would enhance staff retention by enabling at least some of the crew to have more days at sea at no cost to NSF. Third, it would set the stage for a viable business plan in a proposed renewal of the program. In addition, discussions with international partners about future expedition scheduling are currently underway. Our record shows that among its many ocean science priorities, OCE has provided strong support for ocean drilling science. Our regard for the value of ocean drilling remains high while recognizing that other areas of ocean science also deserve increased support. We look forward to the release of the new Science Plan and the findings of the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NRC) review of ocean drilling science. Using these reports and others (e.g., the update of the Ocean Research Priorities Plan due this summer; the just-released NRC study on future ocean science infrastructure needs) a new subcommittee of the Advisory Committee for Geosciences will provide guidance to NSF on balancing the scale of future investment in ocean drilling as we contemplate the potential renewal of the drilling program in a time of federal budget uncertainty. The NSF relies heavily on input from the academic community in making decisions. We really appreciate hearing from the community about the value of the programs we support. Thank you again for sharing with us your views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ocean drilling science. Regards, David O. Conover, Director Division of Ocean Sciences
个人分类: 海外观察|602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抗菌协会:中国镀膜抗菌玻璃产品种类及技术应用
greenbz 2011-5-22 10:17
抗菌玻璃技术发展至今,按其抗菌机理和技术划分,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金属离子为抗菌添加剂型的溶出,接触性抗菌的抗菌玻璃。如可溶性抗菌玻璃、离子扩散抗菌玻璃、多孔抗菌玻璃等。我们在《中国玻璃资讯》2005年第二期发表的《抗菌玻璃概论》中已有详细论述。另一类是镀膜抗菌玻璃,我国在这项技术和产品生产处于国际领先地位。镀膜玻璃其中一种是单一镀锐钛晶型的TiO2膜层的光催化型的抗菌玻璃,又称有条件抗菌的抗菌玻璃;另一种是采用胶体化学中Sol—gel镀膜技术,将抗菌离子均匀分散在膜中的镀膜抗菌玻璃,又称“全天候”抗菌的抗菌玻璃。这种玻璃是目前主流的、应用最广泛的抗菌玻璃,其原因有二: 其一,抗菌行业和抗菌行业协会所提倡的无机抗菌技术及制品,无论目前理论如何阐述,皆认为抗菌效果都是由于“接触”后而产生的。那么,镀膜类抗菌玻璃其抗菌成份就在材料或制品的最外表面,因此有着极高的抗菌效果,所以有着市场需求的代表性。 其二,Sol—gel方法生产的镀膜抗菌玻璃,其抗菌膜层是经高温反应后定型的,抗菌膜的耐磨度和硬度等于或大于玻璃表面的耐磨度和硬度,有着超常的使用寿命,本文以应用最为广泛,有“全天候”抗菌功能美誉的Sol—gel镀膜玻璃为例,将抗菌玻璃做应用分类和技术说明。 一、普通镀膜抗菌玻璃 所谓普通镀膜抗菌玻璃即除玻璃自身功能外,只增加抗菌功能的镀膜玻璃。 (一)硅膜系抗菌玻璃 该膜系抗菌玻璃适合于采光要求较高又单一要求抗菌效果的场所。其基础膜层即抗菌剂的载体膜层主要成分是SiO2。在镀液制备过程中,将所选择的抗菌离子(Ag+、Cu2+、Fe3+、Zn2+……)有效地添加到镀液中,经镀膜及400℃~500℃热处理反应固膜后制成。 该膜系普通抗菌玻璃的特点是:几乎不降低可见光的透过度。如果镀液的折射率调制1.40左右甚至含有1%左右的可见光增透效果。 (二)钛膜系抗菌玻璃 该类玻璃适合有空气净化要求和抗菌要求的场所,另外有防霉要求高的玻璃应用场所也是较佳的选择对象。 该膜系抗菌玻璃其基础膜层主要成分是锐钛矿晶型的TiO2和抗菌离子。抗菌镀液在玻璃表面成膜后,要经520℃以上温度热处理反应,烧制而成。 该膜系普通抗菌玻璃其特点是:由于是TiO2为基础膜层,其折射率较高,可见光透过率稍有降低,但透过率按要求在制造中可调控。由于膜层经520℃以上温度处理后,TiO2晶格多为锐钛矿相,因此该玻璃有好的光催化净化效果和优异防霉效果。 二、复合功能抗菌玻璃 所谓复合功能抗菌玻璃,是指即除玻璃和普通抗菌自身功能外,同时有新的功能伴生的玻璃。 (一)EPT Sun—E镀膜抗菌玻璃 即环境净化型阳光控制热反射抗菌玻璃。该玻璃是双面镀有多层复合干涉膜的抗菌玻璃,双面最外层主要成分为锐钛矿的TiO2和金属抗菌离子,因此EPT Sun—E玻璃有如下特点: 如作为门、窗玻璃使用,则室内可空气净化;室外有玻璃自洁净的功能。 该玻璃双面总四层光干涉镀层,有良好的阳光近红外反射功能,即防晒、隔热功能。 该玻璃膜层间高、低折射率搭配设计的结果,使该玻璃可见光控制反射效果,因此有良好的防隐私功能,可做防隐私玻璃。 该玻璃有良好的抗菌指标和防霉功能。 因此,该类玻璃将会在汽车及建筑门窗上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二)AR抗菌玻璃 即增透—减反射抗菌玻璃。该类玻璃是在增透—减反射玻璃的膜层中,增加了适当浓度的抗菌金属离子而制成的玻璃。该玻璃特点为:在380nm~780nm光波范围内可见光平均透过率大于93%~95%,反射率约为3%~4%。可使玻璃有极佳的观视效果。 因此,该类玻璃可为医院、实验室的观察室、隔离观察窗、隔断、食品储存展示柜等等,既有抗菌要求又有清晰观察、观视要求的玻璃应用场所所采用。 抗菌玻璃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不断涌现出更多品种的多功能各类抗菌玻璃,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各类市场的需求,改善生活,造福社会。因此,抗菌玻璃的应用范围会日益扩大,用量会不断增加,市场前景会越来越好。 来源: 雷振宇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2010/01
个人分类: 行业观察|3134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的审稿体会
热度 1 kejidaobao 2011-5-20 11:10
今天刚刚给IWCMC2011审了一篇稿件。这几个月来我自己也一直在写论文,都是从作者的角度看待论文写作。这次算是从审稿人和读者的角度看重新看待了这个问题,结合自己写论文的经历,感觉收获不少。 1. 标题一定要吸引人,要有特色;最好能通过阅读标题就能使自己的工作和其他研究者的工作明显区分开来。我这次收到审稿邀请,就是被标题吸引才接受审稿的。 2. 文献综述务必要详实且逻辑清楚。对现有研究中代表性的工作一定要引用并分析。但注意,引用这些文献的目的是服务论文,论文才是主角;此外,被引文献之间应该有清晰的逻辑关系。 3. 明确说出你和已有工作的区别。真正原创性的东西很少,要让审稿人接受你的文章,就一定告诉他,我和现有研究是不一样的,是值得研究、值得发表的。 4. 仿真结果要详实,图表应精心准备。目前我审过的论文,都是快到最后期限才审的。像我这样的科研小辈,时间都这么紧,别提那些“大牛”了,所以给审稿人的第一印象很重要。我最近审的论文第一眼浏览时,共8个图,感觉都是精心设计的,看上去令人赏心悦目,好感顿生。以前我的导师总结我的特点是:擅长完成骨架工作,往往不注意细节;仿真结果过少,看上去干巴巴的,论文缺乏说服力,这点我深有体会。我最近一篇3页的论文(被IEEE拒稿)被我修改扩充到8页,前后对比论文核心内容没变,但修改稿至少比原稿高了一个档次;看了修改稿后,我自己都接受不了原稿。 5. 论文细节一定要认真。比如这篇论文中,作者粗心把一个公式写错了,考虑到论文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所以这一个错误的影响不太大。但如果这样的错误有多个,那估计就被拒稿了。 6. 英语表达要提高。这次作为审稿人和读者,我感觉到了语言表达的重要性。这篇论文作者来自澳大利亚一所大学,他的语言表达和IEEE期刊的论文有很大差距,总体来说体会不到那种流畅的美感。当然,要达到那样的水平绝非易事。和国外教授合作后,最近几个月来我的英语写作水平提升明显,今后还要继续努力! ——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 徐煜华
个人分类: 栏目:读者来信|4308 次阅读|1 个评论
赵庚义等《图文精解花卉及种苗》前言摘要
windlight 2011-5-5 10:46
赵凤光 出书了,感谢科学网和张珑老师的帮助! 父亲赵庚义在此书前言的摘要。 “图文精解花卉及种苗”通过 491 节,以图文的形式介绍了最重要的花卉、普遍栽培的大宗花卉、年宵花卉、切花花卉、近年国内外新流行的花卉等具有代表性的 530 种花卉及一些花卉的种、苗的识别技术,附有 960 张相应彩图。介绍了每种花卉的植物科、属、拉丁学名、别名,详细地论述了花卉形态特征。读者通过图文能够快速识别不认识的花卉。扼要地说明了繁殖方法和对温度、光照的基本要求。 在写作过程中反复比对实物及放大的彩图,并参考前人的资料,然后进行详细描述,力求科学准确。不少种子尤其幼苗没有查到参考资料,全是根据作者的观察描述的。 人們接触的花卉越来越多:家庭和单位养花和应用切花的越来越多;从外地和国外新引进的花卉种类越来越多;人们看视频和图片接触的花越来越多;人们到国内外旅游的越来越多,常看到新颖的花卉,拍照下来,回家欣赏之余叫不出名来;许多单位养了不少新引进的花木,想标出名称来,一时又查不到名;有的只知道当地的别名,查不出常用名,无法查到栽培技术资料,作者遇到许多人养了多年的花叫不出正确名字; 近年应用较多的观叶植物,商家多用好听的商品名,而不是学名,名称十分混杂,给人们查找资料和交流带来很大困难; 花卉种子、草本花卉秧苗和木本花卉种苗的图片和资料较少,花卉爱好者经常自己繁育,对种、苗名称的确认时常遇到问题,生产、经销种子和苗木的人常需要识别的资料;市场上出售的草本花卉种子、球根和苗木鱼目混珠的情况屡见不鲜。基于上述认识,根据多年养花实践经验和积累的资料撰写此书。
个人分类: 知道分子 分享|3814 次阅读|0 个评论
对科学体系中“模型”认识的一点整理
热度 2 jxddroc 2011-4-17 18:36
对科学体系中“模型”认识的一点整理 科学是建立在模型上的而不是在现实基础上的。 怎样做科学?一般公认的步骤是: 观察+试验----统计归纳----模型建立+基本的规律----演绎成一个理论体系 科学肯定来源于现实,但必须建立在对现实抽象的模型的基础上。 1没模型就没科学 我们认为这个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从源头开始不断交互演化一直到今天这个世界,往下也还要演化下去。既然世界的联系是无限的,假设每描述所研究事物的联系都至少用一个变量,那么要准确的描述世界中的一个事物,需要无穷个变量。无穷的变量之间的联系是人类暂时无法处理的。 这个时候,要想研究事物,就要按照研究的问题对事物进行简化,保留某些联系,忽略某些联系,建立一个具有代表性和简洁性的模型,以反映事物自身。从这个角度看,模型与事物本身就有差异性,模型永远不可能是研究事物自身,这也决定了在模型基础上建立的科学本身就有一定应用范围。在应用科学定理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事物是否能抽象成相应的模型,否则就会出问题。 比如物理学中的质点,刚体,弹性体等都是模型,客观世界中不存在,没有体积只有质量的质点不可能存在的,一个东西怎么用力也不变形也不存在。但正是引入了这些模型,才能在此基础上归纳出相应的规律体系。 2 怎么建立模型 建立模型的过程,就是针对研究事物或过程,模拟和外界的主要联系,然后改变其中的某些因素来找出哪些是必要联系。通过前期研究,最后把时间、空间等特性去掉一部分,同时忽视事物或过程的千差万别的特性,只考察其某种有共性的特性,这种可以和真实事物或过程近似的就是模型。 模型要有两个特点,即要有代表性,又要有简洁性。 把认为不重要的联系去掉,抓住核心因素,就是代表性。 抓住的核心因素尽量的少,不能太多,这就是简洁性。 如何把握简洁性和代表性这对矛盾的统一是一种建模艺术。 3模型应用中的的负面作用 模型的存在根本意义是在于让我们更好的从观察和试验中找出规律,这是模型存在的价值。而我们在应用规律的时候,本身也包括其模型的应用, 一旦不能为我们解释新现象服务的时候,就要勇敢的抛弃这个模型,去寻找或自己建立一个新的模型。 比如数轴的模型,在解决无穷小问题的时候肯定是有问题的,于是形成了很多悖论,怎么办?思路应该是重建数轴模型,否则无穷个点构成一条有长度的线,这确实无法理解,无法理解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点和线的模型不能够用来解释这个现象,必须引入新的模型。 各类模型的乱套是很多争论的根源 该思考只是自己参考一些资料后的整理而已,没有自己的东西。
个人分类: 冶金过程数学模型|3369 次阅读|3 个评论
一点"美国研究"的不解
热度 1 zhaodl 2011-4-4 22:23
刚才,看到科学网上报道“美研究显示开放获取不能增加论文被引用次数”【全文附后】。显眼的字眼是“美研究”,并且我也比较关心开放存取运动,所以就点击阅读了一下。阅读后,有些失望,似乎美国的科学研究也不是那么严谨! 首先,样本选择的太少,36本期刊并不多倒也可以,但是不同领域的区别就大了;五分之一的文章,20%代表性也让人怀疑。 其次,比较对象值得怀疑,“三年中的被引用频率却未有更多的增加”与谁比较没有增加?期刊出版者都知道,整刊的被引用与部分文章的被引用是不可比的,80%被引频次是20%文章贡献的,随机性比较强。在样本不全的情况下,部分文章的被引很难代表整刊情况。 第三,整刊统计或者实验并不是十分难,为什么一篇简单的统计结果能够得到“如此”关注?《自然》网站、科学网都关注? 在此,我记起我以前看到的两篇均来之美国的观点完全相反的文章——“网络增加了期刊的传播面”和“网络缩小了期刊的传播面”。看来,这才是学术研究——“学术争鸣”,结果正确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敢于发表不同的声音”——创新?不知是否应该考虑“研究的可靠性”。 据《自然》网站消息,发表在《美国实验生物学学会联合会期刊》( FASEB Journal )上的一项最新 研究 显示,开放获取并不能增加论文的被引用次数。 参与这项研究的美国康奈尔大学传播系研究人员Philip Davis说服36本不同领域期刊的出版商,请他们从2007年1月至2008年2月发表在这些期刊上的3245篇论文中随意挑选出712篇(占到总数的1/5),实行开放获取。然后,Davis将这712篇文章同剩余的2533篇文章进行对比发现,在实行开放获取后的第一年里,论文被下载频率增大,但其在三年中的被引用频率却未有更多的增加。 “那种被广为接受的‘开放获取论文的被引用优势’的看法似乎是错的”,Davis说,“学术信息自由获取的好处很多,但引用次数增加似乎不能算在内”。 但是,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的Stevan Harnad却不认同这项研究得出的结果,他认为Davis的例子“太单薄”,不足以证明开放获取论文引用优势的强弱。Harnad也曾针对开放获取论文引用率开展过一项 研究 ,并将结果发表在去年的《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 PLoS ONE )上,不过他采取的方法和Davis的不同——Harnad将自存档(self-archieved,即论文作者自行上传文章供读者免费下载阅读)论文和非自存档论文进行比较,得出开放获取使得文章被引用次数“显著增加”的结论。 Davis的这项研究里也提到,一些自存档论文在三年中的引用次数确实增加了11%,但他只考察了这3245篇中的65篇,因此这个数字说明不了什么问题。Davis强调,引用次数的增加是单纯受到自存档这种方式的影响还是因为自存档论文本身质量的影响,“就算有可能,也很难”将这两者区分开。(科学网 张笑/编译)
个人分类: 社会生活|2972 次阅读|1 个评论
2011届硕士杜英田论文——智能交通无线车载通信协议优化研究
热度 1 tmdvc 2011-3-17 05:05
基于IEEE802.11p-1609协议的智能交通无线车载通信协议优化研究(杜英田).pdf 杜英田硕士毕业论文答辩.pdf 题目:基于IEEE 802.11p/1609 协议的智能交通无线车载通信协议优化研究 摘 要 随着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车载无线通信技术在近些年来备受关注。其 中,IEEE 802.11p/1609 系列协议作为车载无线通信的代表性协议,旨在为交 通安全相关的应用提供良好的通信保障,同时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传统 网络数据业务传输的需求。在IEEE 802.11p/1609 协议体系当中,控制信道 (CCH)用于与交通安全相关消息的传输,诸如交通事故避免、紧急刹车提 醒等;而业务信道(SCH)则负责传统网络数据业务的传输,如传统的网页 浏览、电子邮件、视频点播等,其目的在于使处在交通工具上的乘客获得尽 可能良好的旅行体验。 本文首先对仍处于草案阶段的IEEE 802.11p/1609 协议族进行了归纳和整 理,并着重分析了IEEE 802.11p 协议的媒体接入层针对智能交通系统相关应 用所引入的一些新特点。接下来,利用仿真结果阐释了控制信道(CCH)在 交通安全相关消息传输过程中,由于车辆密度的增加所带来的通信性能恶化 以及随之出现的公平性问题。同时,本文也指出了业务信道(SCH)上由于 信道强制切换所带来的带宽浪费问题。对于控制信道上可能出现的性能恶化 问题,本文提出了周期性交通安全消息发送间隔和发射功率的自适应联合调 整策略,该策略基于整合后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网以及基于IEEE 802.11p/1609 的车载通信网,采用神经网络算法和梯度下降反向传播算法,在大幅提升周 期性安全消息传输质量的同时也很好的保证了通信系统的公平性。对于业务 信道上可能出现的带宽浪费问题,本文提出了帧长度选择发送策略,本策略 在每次数据帧发送前都尽量实现数据帧的预计发送时间与信道切换剩余时间 的匹配,从而实现对信道的最大限度利用。最后,通过基于NCTUns 网络仿 真软件所得到的大量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所提出方案的有效性。 关键词 智能交通系统 802.11p/1609 控制信道 业务信道 神经网络
个人分类: 实验室硕士论文|424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科研队伍之怪现状,更有甚者,双手沾满了鲜血
热度 12 stoneblue 2011-2-14 12:14
现在只要稍微在中国学术这个圈子工作的人,绝大多数对中国科研非常地失望、痛恨。学术腐败就想影子一样伴随着中国科研。那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不凡把中国科研界的特点给归纳一下,如下。 1. 科研人员队伍混乱 科研这个东西,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搞好的,得要承认这一点吧。然而,中国科研人员队伍,充斥了大量的没有经过正规学术训练的人。官员、商人,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人权。你个当官的,你来学术里来凑什么热闹啊;你是商人,你不做生意也跑来干啥。OK,你要是喜欢科研,你要是有能力做好科研,欢迎你们辞掉官帽、生意再来潜心学术。 2. 兼职现象极度严重 不能说兼职这个东西一无是处,然而在中国被发挥到极致,显然这弊远远地大于利了。比较搞笑的是,把全国的各大高校和研究所的院士累计加起来远远超过国家的总院士人数。很多兼职的人员,不要以为学校多重视啊,你无为是官员手中的装门面的牌子而已;你还以为领导会指望你为学校(研究所)作出多少东西来啊。 3. 劣质 这种现象不但表现在科研人员本身的素质上,也表现在科研人员道德、人格上。人,固然有能力大小。俗话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别把自己太当人才了。至于道德、人格,诸位有目共睹。 4. 两面派 真正讨论叙述的时候,号称自己在领导的岗位上太忙;真正讨论在领导管理上,号称自己在学术上太忙。结果,什么都没有做好。这样的人,无非就是墙头上的草。当然,这样的人群里,滥竽充数的可能大有人在。 5. 制度的践踏 往往破坏制度的人,就是制度的制定者。在制度指定的时候,就向着自己最有利的一面偏移了;一当制度成为自己桎梏时,又开始肆无忌惮的践踏。 6. 传染性 好的东西,怎么学都不愿意去学习。坏的东西,一学就会。某人通过trick,得到了利益,还评上了职称。然而,这种trick在中国这块突然上简直就像烈性传染病一样,在学术界四处开花,还结了不少“恶果”。 更有甚者,中国部分科研、管理人员双手沾满了鲜血。
1533 次阅读|16 个评论
[转载]英文论文审稿意见汇总
热度 1 renquane 2011-2-11 16:47
【转】英文论文审稿意见汇总 收藏 转自‘海岩秋沙’的QQ空间: 以下是从一个朋友转载来的,关于英文投稿过程中编辑给出的意见。与大家一起分享。 以下12点无轻重主次之分。每一点内容由总结性标题和代表性审稿人意见构成。 1、目标和结果不清晰。 It is noted that your manuscript needs careful editing by someone with expertise in technical English editing paying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English grammar, spelling, and sentence structure so that the goals and results of the study are clear to the reader. 2、未解释研究方法或解释不充分。 ◆ In general, there is a lack of explanation of replicates and statistical me thods used in the study. ◆ Furthermore, an explanation of why the authors did these various experiments should be provided. 3、对于研究设计的rationale: Also, there are few explanations of the rationale for the study design. 4、夸张地陈述结论/夸大成果/不严谨: The conclusions are overstated. For example, the study did not show if the side effects from initial copper burst can be avoid with the polymer formulation. 5、对hypothesis的清晰界定: A hypothesis needs to be presented。 6、对某个概念或工具使用的rationale/定义概念: What was the rationale for the film/SBF volume ratio? 7、对研究问题的定义: Try to set the problem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in more clear, write one section to define the problem 8、如何凸现原创性以及如何充分地写literature review: The topic is novel but the application proposed is not so novel. 9、对claim,如A>B的证明,verification: There is no experimental comparison of the algorithm with previously known work, so it is impossible to judge whether the algorithm is an improvement on previous work. 10、严谨度问题: MNQ is easier than the primitive PNQS, how to prove that. 11、格式(重视程度): ◆ In addition, the list of references is not in our style. It is close but not completely correct. I have attached a pdf file with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which shows examples. ◆ Before submitting a revision be sure that your material is properly prepared and formatted. If you are unsure, please consult the formatting nstructions to authors that are given under the "Instructions and Forms" button in he upper right-hand corner of the screen. 12、语言问题(出现最多的问题): 有关语言的审稿人意见: ◆ It is noted that your manuscript needs careful editing by someone with expertise in technical English editing paying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English grammar, spelling, and sentence structure so that the goals and results of the study are clear to the reader. ◆ The authors must have their work reviewed by a proper translation/reviewing service before submission; only then can a proper review be performed. Most sentences contain grammatical and/or spelling mistakes or are not complete sentences. ◆ As presented, the writing is not acceptable for the journal. There are pro blems with sentence structure, verb tense, and clause construction. ◆ The English of your manuscript must be improved before resubmission. We str ongly suggest that you obtain assistance from a colleague who is well-versed i n English or whose native language is English. ◆ Please have someone competent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and the subject matte r of your paper go over the paper and correct it. ? ◆ the quality of English needs improving. 来自编辑的鼓励: Encouragement from reviewers: ◆ I would be very glad to re-review the paper in greater depth once it has be en edited because the subject is interesting. ◆ There is continued interest in your manuscript titled "……" which you subm itted to the Journal of Biomedical Materials Research: Part B - Applied Biomat erials. ◆ The Submission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and is worthy of publication. 本文来自CSDN博客,转载请标明出处: http://blog.csdn.net/chenyusiyuan/archive/2008/12/03/3437577.aspx
21324 次阅读|1 个评论
梨的其他品种 (39) 周宁 文
caotiansheng 2011-1-29 10:09
砀山除了酥梨、黄梨和糙子梨,还有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地方品种,下面择其著名者予以介绍。 1. 面梨 面梨又称香面梨,产于砀山及其周围各县,以香甜著称,是砀山古老的地方品种。民国时期的《中国栽培梨之品种与分布》和上世纪 60 年代的《中国果树志第三卷(梨)》上均有记载。 面梨果实特大,单果重约 350~500 克,近似圆球形;成熟时果皮绿黄色,阳面有浓黄色晕;果点很大,密而显著;果梗很短,长仅 1.5~2 厘米;果肉白色,肉质细脆,石细胞少,汁多,味甜略带微酸,稍贮后肉质变软,有浓香,故得名香面梨;一般 9 月上旬成熟,采收后 7~10 天香气浓厚,肉质变软,最宜食用。 面梨个大,色黄,形似冬瓜,所以砀山有“拿着木瓜当面梨之戏言”。关于它的来历,在当地还有这么一段传说。 在砀山城东,有一对老夫妻,膝下无儿无女,全指望地里的几棵大梨树结的果子养活着。二老对待梨树,那是没说的,冬天常去给它们刮刮树皮挠挠痒;夏天就搬到地里住草庵,与树为邻;春秋天积点粪尿,给它攒肥;平时遇上死猫死狗也拖回来,挖坑埋在树下。 一天,老婆对老头说:“咱们年纪都已古稀,啥也干不动了。这树结的果子要是能当面吃,那就省事多了。”老头笑了,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不给它面吃,它能给你结面……” 老婆还真把这话当回事,经常撒些豆面在树下,嘴里还嘟哝着:“心诚则灵,说不定哪天就结面梨呢!” 有一年,古砀郡大水,平地丈余,众禾皆损。乡亲们都外出逃荒,老两口手脚不便,眼看就要活不下去了。突然发现,自家的梨树中有一棵与众不同,结的果子特大特怪,摘下一摸,疏松柔软;揭皮一尝,甘面如薯,吃快了还噎人。老两口喜出望外,赶忙把梨摘下来分给众邻,还在被窝里藏了一部分,以备度过饥荒。 这事一传十,十传百,传到邻村一个财主耳朵里,他忙派出家丁前来打探虚实。 家丁装作赶集路过,借故讨口水喝溜进院里,左瞅瞅,右瞅瞅,没看出什么名堂,只是闻到一股香气,正想继续盘问,突然看见老人屋后有棵木瓜树,木瓜熟了也香,并且形状极像梨子,于是恍然大悟,匆匆回去交差,说:“穷人家,哪有什么面梨,那是木瓜。” 至今,砀山城东还流传着一句戏言:“有个老汉去赶集,拿着木瓜当面梨。”说的就是这回事。 还有人说,是老汉为了掩人耳目,自己挎着木瓜到集上招摇,说成面梨,故意混淆概念,防止人偷…… 传说总归是传说,但梨树下施豆面的现象的确存在;面梨用被子捂着特香,这也是事实。
个人分类: 淮河文化研究|373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20: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