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伦理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穷人伦理学,阿玛蒂亚森理论推广
热度 1 yue 2011-8-28 15:32
研究人的目的很多,马克思研究人的目的是革命。 穷人伦理学的目的是人的发展,是在阶级性无关领域的人的发展。 马克思把人按照经济分类。而孔子和基督教按照善恶分类。基督教的观点是人都是恶的,都需要反思,忏悔。(此处有修改) 孔子把人分为君子与小人。 俗语说,富家出浪子,穷家出骄子。因此人的道德不一定和经济相关。 但是古来人类文明渗透了这一偏见,《红楼梦》为典型,按照人的贫富来划分道德水平。认为富人是坏的,穷人是好的。 穷人伦理学实际就是研究和经济无关的情况下,或者说,在不考虑人的经济地位的前提下,研究人的道德问题。 穷人伦理学实际是研究群众的心理规律。 阿玛蒂亚森认为穷人的贫困不仅是财富的贫困,而且是知识和能力的贫困。进一步推广,穷人的贫困还有道德的贫困。也即人的发展的滞后和困难。
个人分类: 普罗米修斯 哲学|3222 次阅读|1 个评论
段振豪用“捐精理论”敲响了中国科学院的大门
热度 2 duke01361 2011-7-14 08:38
段振豪用“捐精理论”敲响了中国科学院的大门 "捐精理论”是段振豪先生于2011年创造性地提出的一个关于如何看待“男女馈赠基因问题的理论”,段先生希望凭借这个独创的覆盖伦理学、生物学、医学等众多领域的交叉理论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这是我国知识分子智慧的体现啊!
个人分类: 逗你玩儿|3623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傅国涌:中国更需要哪种知识分子?
zhujieying 2011-6-12 23:27
http://www.bullock.cn/blogs/fuguoyong/archives/153396.aspx ……98岁的伦理学家周辅成先生,他在2009年5月22日谢世后的冷清和寂寞,举国媒体的沉默,评论家们的缺席,我只在北大哲学系的网站上看到一则讣告。原因何在?当然不是周辅成先生的学术成就不够,作为中国伦理学这个学科的重要奠基人,人性论和人道主义的倡导者,北大哲学系的资深教授,他在专业上同样有出色的贡献,他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主持编译的《西方伦理学原著选编》、《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西方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有关人性论人道主义言论选辑》,给国人提供了十分珍贵的精神资源和思想火种,受惠的不仅是那些专业研究者。就因为他追求浩然独立的人格,就因为他的良知常常悖逆官方的意志,他成了官方不喜欢的人,很少在媒体露面,从而被这个蝇营狗苟的所谓主流社会刻意遗忘了。周先生的关门弟子、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万俊人曾在电话中向四川的肖雪慧老师感叹:葬礼太简陋了。周先生当然不会在意葬礼的冷清,更不会把官方的奖赏当作宝贝,他有自己的价值尺度,有自己的评判标准。生前的荣誉、鲜花和掌声他尚且毫不在乎,何况身后。 说到底,真正值得举世尊敬的是周辅成先生,因为他保持了中国知识分子最可贵的品质,不仅是私德上的无瑕疵,更重要的是他身上体现出来的公德心,他向一个杀害无辜的强权说不,他为一个现代中国仗义执言,他为那些有理想、有才华的学生、后学的不幸遭遇而忧心。他是一个有真性情的人,一个坚守道义立场的人。上世纪80年代初,当他的学生胡平因参与区人大代表直选,并以力倡言论自由被北大选民选上之后,却遭报复,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他以七十多岁高龄乘公共汽车在北京城里四处奔走,为学生联系单位。因此招来有关部门这样一句话:“胡平自由化,他的老师比他还自由化!”西南民族学院的肖雪慧老师因卷入89年的民主浪潮而身陷囹圄,1991年出狱不久,她竟意外地收到了周先生的明信片,她为此而深感温暖,此前他们之间并无交往。肖老师告诉我,长期以来,周先生对她一直关心有加,为她的遭遇深为不平。 1996年12月,周辅成先生在其著作《论人和人的解放》后记中写下:“知识是可贵的,道德是可贵的,文化也是可贵的。这些都是人民艰苦奋斗、用血汗换来的成绩。切不可算在名利熏心的‘英雄豪杰’们的账上……我佩服古往今来站在人民一边,捍卫人民的权利与人格的有良心的志士们的气节与灵魂。我手中只有半支白粉笔和一支破笔,但还想用它来响应这些古今中外贤哲们的智慧和勇敢,向他们致敬。”他自己同样保持了这样的气节和灵魂,可以毫无愧色地进入古今中外贤哲的行列中。在北大朗润园他家的墙上,有一张他亲手书写的条幅:“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他以孟子的这番话自励,实际上,他不仅做到了孟子所谓的大丈夫,而且是一个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在一个不义的强权面前,他始终没有低下高贵的头颅,保持着独立的批判,努力发出不苟合的声音。 如果说20年前的那个春天,呼吁民主是当时的风气,周辅成先生在要求释放魏京生等良心犯的公开信上签名没有多大的风险。那么,在1995年,经过血腥的“@@”大杀戮之后,多少人被淋漓的鲜血吓破了胆,在知识界盛行犬儒主义,人们纷纷选择明哲保身的大趋势下,他在许良英先生起草的《迎接联合国宽容年,呼唤实现国内宽容》公开信上签名,就需要足够的道义勇气,在这份公开信签名的人包括王淦昌、楼适夷、杨宪益、吴祖光等在各领域有影响的知识分子,曾引起强烈的反响,也让杀人者大为吃惊,当时离“@@”不过6年。如果放在历史的天平上,不是以现实利益的得失来权衡的话,他们在一个人权缺乏保障的时代,为每一个个体生命的人权大声呐喊,为一个古老民族的文明进步而承担自己的责任,不仅大大彰显了人格的力量,而且呈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在公德层面的担当意识。替学生看一次行李虽也可以成为茶余饭后的美谈,但不可与此同日而语。 同为穿越了20世纪无数风云变幻的学术老人,三个人身后哀荣的巨大反差,给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这个过程中,我们到底更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分子?固然我们需要各个专业领域都能出现私德无愧的专家型知识分子,对他们的贡献同样要给予足够的评价,但是,我们更需要周辅成先生这样的知识分子,不光在专业上有卓越的建树,并且热切地关怀社会,不因为阻碍社会进步的力量掌握了现实权力而屈膝,持续地捍卫自己的独立选择,一如既往地保有纯洁的良心,承担自己该承担的一部分,哪怕为此而“因故退休”,哪怕因此而被边缘化,被官方所冷落。如果一个民族,毫不吝啬地把最高的荣誉都献给了那些被官方认可、受官方肯定的文化人,跟在官方的屁股后面乐颠颠的,丝毫也没有意识到被愚弄、被导向了,完全忽略了那些真正值得我们尊敬的知识分子,那才是最大的悲哀。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深信,最后挺立在精神史上的将是周辅成先生这样的民族脊梁。毕竟,官方的荣誉归官方,历史的荣誉归历史。
2440 次阅读|0 个评论
政治的最高境界是不讲政治,经济学、伦理学、军事学
yue 2011-5-23 23:44
“不讲政治”在这里有特定的含义,是说政治行为中仍然有比政治更高的原则,政治利益仍然受更高的原则制约。 1 道德 政治就是利益,但是利益不能违背诚实的原则。 道德是高于政治的。政治本意是公共利益,本来就是道德的产物。意思是个人利益不能危害公共利益。 2 科学 3 个人的正当利益。 政治的本意是公共利益,当然正当的公共利益是最高的,但是公共利益也不能违背正当的个人利益。 正如经济学也是这样,经济学的最高境界是不讲经济学。 那么讲什么? 首先是人学,所谓经济人的假设。 其次是讲伦理,例如低碳经济、绿色经济。 再次是讲政治,所谓公平正义,所谓福利经济学。 伦理学恐怕也是这样,最高境界是讲人的本性,本能。动物本能。 认识到伦理不过是理想,不是现实。现实中的人是坏的,低于动物的,而且不可教育。 军事学则最明显。真正的军事家是政治家,所谓儒将。 毛泽东就这样,所谓三大民主,所谓三大任务(政权建设)。 毛泽东军事学的精华是人道主义,所谓不虐待俘虏,不枪毙逃兵,所谓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
个人分类: 我思诸我是----人学|2428 次阅读|0 个评论
医学科学技术发展是否应有伦理学界限?(讨论提纲)
热度 1 sarstone 2011-4-6 00:30
医学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周围世界与认识人类自身的一种实践活动。现代科学技术已不再是远古时期那种针对病患苦痛的、盲目的、更多由失败和牺牲组成的冒险尝试。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很少有人会怀疑,科学技术无限发展的必然性。也正因为如此,人们不能不对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的各种可能性,进行伦理学的思考。换句话说,面对人们熟知的、科学技术发展的“双锋利刃效应”,我们自然要问,医学科学技术会不会是种例外吗?如果我们承认这种双重效应的存在,我们是否应该对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某些伦理学的限制呢?或者,基于人类道德理性的考虑,是否应该给医学技术发展规定一种伦理学界限呢? 毫不奇怪,作为自然科学分支的医学科学技术发展,毫无二致地呈现出了“双锋利刃效应”。现代医学积数百年之功,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福祉有目共睹,但与此同时也给人类自身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我们看到,由于婴儿死亡率的普遍下降,和人们寿命的不断延长,给我们这个世界带来了庞大的人口压力。想想那些医院里,那些严重创伤或病损的人,经过全力救治仍能维持基本生命活动,但已经失去人类思维能力的植物生存者或发生了脑死亡者,以及大量的高龄终末晚期病患,耗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和财富;想想基因重组、克隆技术、和无性繁殖提供的干扰正常人类繁衍,乃至制造毁灭人类的异类生物的可能性。凡此种种,令人忧心。我们自然就会要求赋予医学科学一个伦理学前提——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首先应该服务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利益,即在帮助人类提高抵御各种有害伤害的能力,维护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同时,防止误入各种可能的危害人类自身的“科学迷途和技术陷阱“。那么,基于这个伦理学前提,我们是否应该为医学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规定一个伦理学界限呢?答案是否定的。 我们不需要也不应该为医学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设定一个伦理学界限。这是因为,首先,特设的伦理学界限会妨碍医学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特设的伦理界限作为道德律条从根本上是一种抱残守旧的力量。从历史上看,医学正是在破除那些陈旧的宗教伦理教条才得以发展起来的,如果不是维萨里等甘冒触犯律令的惩罚,进行尸体解剖学研究并打破了宗教的臆想,也许至今我们也不会懂得心为何物。如果不是打破生命神授的桎楛,和多子多福的谬见,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应用避孕技术和人工流产,我们这个星球的人口爆炸恐怕早已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其次,特设的伦理界限会扼杀医学发展的生命力。试想,如果我们人体禁止器官移植的实施,我们就不会有现今相当成熟又相当成功的移植技术,也不会有成千上万从中获益良多的病人的存在。我们不能为了消除个别的、意义微小的不道德行为,而失去了进行更大意义上的道德行为的可能性。如果这样,我们就会陷入“道德的不道德”的怪圈。再者,从上面的例子所揭示的医疗实践我们可以看出,道德伦理的认识本身,也是在医学实践中不断发展变化的,它也有一个更新、完善、和发展的过程。我们不能制定一个一成不变的道德律条,强加给医学发展的实践。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应该看到,社会实践是先于道德目的的!医学发展也是一样。我们不应该为医学的未来划定一条纯粹想象的伦理界限——这本身就是没有意义和荒谬的!我们只能在医学发展实践的基础上,面对伦理学问题进行思考才是有意义的。如果说我们么也会超前思维,那也只是为了给未来的发展指明一些可能有意义的方向,作为我们进行医学实践的参考。 但是,否定特定的伦理学界限,是否意味着医学发展就不需要伦理学的指导呢?显然不是。医学发展也应该有其伦理学的规定性要求。如果说伦理学的界限是某种活动围栏和篱笆,那么,伦理学的规定性要求就是一些标识牌。在医学的发展道路上,我们应该在以往失败或牺牲的地方立上醒目地标志,来避免毫无认识意义的重蹈覆辙。比如,在绝对危险的地方,立下“禁止通行”的标记,防止象“反应停悲剧事件”的轻率重演。又比如,在相对危险的地方,立下“弯道”、“绕行”的标识,提醒人们不要进行不必要的冒险,以此来促进我们在医学的发展道路上的道德和科学理性。 事实上,我们应该看到,为了人类自身的根本利益,医学发展除了需要哈姆雷特“T o be or not to be ” 伦理思考之外,更需要一种哥伦布探寻新世界的勇气和决心。因为世界正是在人类的探索中,逐步向人类展示其奥秘的;第一个吃螃蟹或第一个吸食烟草的人都是值得我们钦佩的道德尖兵,正是他们的探索给我们提供了伦理学思考的实践前提,转而又为整个医学发展大军提供了伦理认识、判断、和选择的意义参照。这也就是说,只有实践的思考,而不是纯粹的认识的思考才是有意义的。 总之,医学发展的可能性是无限的,意味着我们要从事的伦理学思考,其认识的界限也是无限的;医学发展的具体实践是有限的,意味着我们进行伦理判断,其判断的对象也是有限的。因此,我们的医学道德行为必然与具体的医学实践密切相关。我们必须区分这种伦理学的认识界限与行为界限的不同内涵,认识的绝对界限是不存在的。但行为的相对界限却是现实的要求。显然,由于缺乏绝对律法,在有关医学发展的伦理思考中,就要求有一种理性的审慎态度。医学正是在发展中提出问题,伦理学思考必须是面对具体情境问题,求得必然的善。这就是说,我们应该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伦理观,在医学无限发展的选择中求得合乎人类根本利益的道德必然来。 1995年秋初稿
个人分类: 观点|9491 次阅读|2 个评论
全球伦理学免费信息平台(Globethics.net)
xupeiyang 2011-3-27 14:10
请进 http://www.globethics.net/ Welcome to Globethics.net Globethics.net is a global network of persons and institutions interested invarious fields of applied ethics. It offers access to a large numberresources on ethics, especially through its leading global digital ethics library. In addition, it facilitates collaborative web-based research, conferences, online publishing and active sharing of information. Globethics.net aims especially at increasing access to ethics perspectives from Africa, Latin America and Asia. It strengthens global common values and respect of ethical contextual diversity.
个人分类: 开放获取|3311 次阅读|0 个评论
Taylor & Francis《大众媒介伦理学杂志》被SSCI收录
wanyuehua 2011-2-18 06:52
Taylor & Francis《大众媒介伦理学杂志》被SSCI收录
1986 年创刊的 Journal of Mass Media Ethics 《大众媒介伦理学杂志》, ISSN:0890-0523 ,季刊,英国( ROUTLEDGE JOURNALS, TAYLOR FRANCIS LTD, 4 PARK SQUARE, MILTON PARK, ABINGDON, ENGLAND, OXFORDSHIRE, OX14 4RN )出版, 2010 年入选 Web of Science 的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 SSCI ),目前在 SCI 数据库可以检索到该期刊 2008 年的第 23 卷第 1 期到 2010 年第 25 卷第 4 期共 114 篇论文。 114 篇文章包括学术论文 49 篇、书评 37 篇、社论 28 篇。 114 篇文章的作者涉及 11 个国家与地区,主要国家与地区分布:美国 91 篇,英国、荷兰、新加坡各 2 篇,中国、加拿大、韩国、南非、斯洛文尼亚各 1 篇等。 114 篇文章的作者单位涉及 80 个研究机构,在该刊发表论文最多的研究机构为 密苏里大学 ( UNIV MISSOURI ) 5 篇、 爱纳大学 ( IONA COLL ) 4 篇、 伊利诺伊大学 ( UNIV ILLINOIS ) 4 篇、 圣托马斯大学 ( UNIV ST THOMAS ) 4 篇。 114 篇文章共被引用 23 次(其中 2008 年被引用 2 次、 2009 年被引用 1 次、 2010 年被引用 19 次、 2011 年被引用 1 次),平均引用 0.20 次, H 指数为 2 (有 2 篇文章每篇最少被引用 2 次)。 《大众媒介伦理学杂志》( Journal of Mass Media Ethics )投稿指南: 该刊鼓励学术界和专业界讨论大众宣传媒介伦理学和道德问题,发表探讨相关决策的哲学基础的原始论文和评论、经验报告以及新闻、广播、公关、广告等领域及其从业人员行为方面的文献摘要。 网址: http://www.informaworld.com/smpp/title~db=all~content=t775653682 编委会: http://www.informaworld.com/smpp/title~db=all~content=t775653682~tab=editorialboard 作者指南: http://www.informaworld.com/smpp/title~db=all~content=t775653682~tab=submit~mode=paper_submission_instructions 《大众媒介伦理学杂志》( Journal of Mass Media Ethics )热点论文: 1. 标题 : "Comment Is Free, but Facts Are Sacred": User-generated Content and Ethical Constructs at the Guardian 作者 : Singer JB, Ashman I 来源出版物 : JOURNAL OF MASS MEDIA ETHICS 卷 : 24 期 : 1 页 : 3-21 出版年 : 2009 被引频次 : 6 2. 标题 : Media Ethics on a Higher Order of Magnitude 作者 : Christians CG 来源出版物 : JOURNAL OF MASS MEDIA ETHICS 卷 : 23 期 : 1 页 : 3-14 出版年 : 2008 被引频次 : 3
个人分类: SCI投稿|4198 次阅读|0 个评论
多领域中的物转向及其本质
热度 1 sue 2011-1-24 18:24
多领域中的物转向及其本质 杨庆峰 闫宏秀 摘要:物转向是当前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动向。伦理学中“物伦理学”、符号学中的物体语义学、分析哲学语境中的人工物研究等等都是这一动向的展现。但是物转向的实质却不相同。在科学技术哲学中,物转向意味着其摆脱先验研究路向,关注经验研究;在伦理学中,物转向意味着其摆脱人类中心主义,关注物的伦理性;在生存哲学中,物转向意味着开始摆脱理性传统,关注身体研究。现象学的物转向意味着摆脱先验意识,关注语境。物转向可以看做是对传统哲学语言学转向的回应。 关键词:物 现象学 科学哲学 技术哲学 拙文发表在《哲学分析》2011年第一期 哲学史上“存在与思维”是基本的二元对立范畴。在物的存在维度上,这一对范畴具体化为“物质与精神”或“物质与意识”;在人的生存角度而言,这一对范畴又具体化为“肉体与灵魂”或者“身体与心灵”。从柏拉图开始的整个西方哲学传统均贬斥前者而弘扬后者,“物”始终被隐藏着。一直到现象学,“物”受到的关注逐渐表现出来的。1900年,现象学家胡塞尔提出了“回到事物自身”这一口号;随后海德格尔在20世纪30年代、50年代对“物”曾进行过多次讨论。60年代罗兰.巴尔特、鲍德里亚等人关注着物意义的阐释。90年代唐.伊德提出了“后现象学”这一口号,21世纪荷兰学者维贝克提的“物伦理学”更进一步推进了这一研究。那么如何看待哲学领域中的“物转向”现象? 关注事物:现代哲学的趋向 可以说,在物的理论上,存在着认知传统向现象学生存论传统的转变。 这一“转变”使得我们能够清晰地把握住西方哲学关注物的特征和动向。在海德格尔之前,物分析均基于“物之属性”展开,也就是物分析的认知传统;在海德格尔之后,物分析均基于“生存论”展开,即生存论传统的形成。有意思的是,现代技术哲学比其他领域如认识论、形而上学有效地延续了这一传统。因此,我们需要从海德格尔的物分析开始。 海德格尔对“物”(thing)的关注是非常显著的,在《存在与时间》(1927)、《什么是物》(1931)和《技术的追问》(1950)、《物》(1950)等作品中都体现出他对于“物”的关注。“物”成为众多物追问的基础。《存在与时间》中的“锤子”、“话筒”、《技术的追问》中的“圣杯”、《筑.居.思》中的“桥”、《物》中的“壶”等等都是海德格尔所钟爱之物。早期他的物分析开启的是此在生存论的视野,“用具”(Zeug)基于此在之“上手与在手”区别,上手之物乃在手之物的基础。晚期他的物分析则超越了此在生存论,而是将更宏大的“天地神人”之四方整体带了出来。追问模式是“X是物吗?”。无论怎样不同,在他的分析中,关注物的有用性 成为最主要的特征。 海德格尔之后,对物分析开始出现了分歧,唐.伊德、格瑞汉姆.哈曼(Graham Harman)、拉图尔(Bruno Latour)、维贝克(P.P. Verbeek)等人从不同角度延续了物分析。 伊德,后现象学流派的开拓者。“回到事物自身”成为国际技术哲学的一个令人关注的现象。伊德通过“后现象学”这一口号所表明的是自身回到事物自身。postphenomenology:Essays in the Postmodern Context(1993)和Bodies in Technology(2002)确立了其后现象学的思想,在这些著作中,后现象学将自身对物的关注表现出来。随即他开始把这一思想向世界推广,2004年、2007年唐.伊德两次来到中国,进行了一系列演讲,这些演讲以《让事物说话——后现象学与技术科学》(2008)为名在中国出版。这本书的出版真正将伊德的“回到事物自身”原则确立了起来,而且首次让中国学者所知晓他的后现象学思想。这期间2006年他的学生伊万.森林格(Evan Selinger)编了Postphenomenology,这部书将世界范围内关于后现象学的看法整合起来。可以说,后现象学所表现的最大趋势是将技术哲学的研究开始贯穿到物中。伊德的物分析主要是基于意向性概念进行的。他所分析的物如眼镜、温度计、ATM机以及冰箱。这种分析的结果直接产生了技术现象学最重要的成果:中介性意向以及各种人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样式。 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在人与非人因素之间做出了区分。但是他并没有完全遵循“思想与物”对立的传统,没有遵循自然物与人工物区分的传统。他的物是与人相区别,而不是对立。在科学知识社会学对称性原则的指导下,人与非人的因素都成为了行动者。 格瑞汉姆.哈曼毫无疑问是海德格尔物分析的最直接的继承者,他从海德格尔的工具分析进入到物的分析中。他这一做法是值得肯定的,“关于技术的解释学式的现象学来说,要解答物具体意义的问题,这(工具分析)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出发点。” 维贝克出对于技术哲学中的物的理解遵循着西方的传统,即认为自然物与人工物之间存在着区别。《物何为:对技术、行动体和设计的哲学反思》的出版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关注。这本书被看作是对物进行追问的集中表现。“他通过追问恰当的问题实现了这一点:人工物在技术文化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这些物对于我们有着怎样的影响?他们应该怎样被设计?” 他对于物的关注则是受到后现象学传统的影响。我们知道荷兰在国际技术哲学界掀起了一股经验转向的潮流,表现在技术哲学领域内注重经验研究。在此传统影响下,维贝克也开始了他的个人转向,从先验取向(transcendental orientation)转为语境取向(contextual orientation),运用他自己的术语,即物性转向(thingly turn)。 在语境取向中,他逐渐开始关注物的道德性问题。他认为伦理学应该扩展到物上。“物,在伦理学核心应该拥有一席之地。在技术文化时代做伦理学意味着我们承认物,象人一样,属于道德共同体。物可以携带道德性,因为他们有助于形成人类自身的行为以及解释现实。道德决定并非由自主的主体做出,人类生活于其中的物质化环境也共同形成了决定的产生。” 可以说他的观点是对传统伦理学的一种反对,19世纪的伦理学的核心观念是只有人才有道德。“作出这种分离的人,忘记了只有人才能够有宗教,禽兽没有宗教,也说不上有法律和道德。……须知只有人有宗教、法律和道德。也只有因为人是能思维的存在,他才有宗教、法律和道德。” 维贝克提出的关于物的道德问题让我们很容易与环境伦理学的理论关联在一起,在他们看来,伦理学应该扩展到非人的环境、自然之上,特别是动物伦理学更是明确提出要将伦理学扩展到动物身上。可以说,维贝克的观点与动物伦理学理论的一致之处在于要求将传统的伦理关怀扩展到非人的对象上,如自然物、物、动物。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海德格尔之前的物分析其实质是属性分析;海德格尔所开启的物分析其实质是有用性 分析并开启生存论视域和超越论视域;可以说,在上述两个阶段其连贯性还是非常明显的,两种物分析范式——属性范式和功能范式——之间的变迁。但是,海德格尔之后诸如伊德、维贝克等人的物之分析却无法上升到此维度。他们的物分析其实质至多是物分析的经验性、语境化表达。 关注物:物转向的指向 那么,物转向的所指究竟为何?在上面的分析中,我们指出,海德格尔关注锤子、圣杯、壶和农鞋;唐.伊德关注眼镜、温度计;但是,我们却不能因此而认为他们的所指一样。对于海德格尔来说,物分析最终指向的是此在以及超越境遇;对于伊德来说,就完全不同了,物分析最终所指为人、技术与世界的关系变更样式。所以,我们必须区分不同的物分析。 我们首先需要对“物”之概念本身给予了解。表达“物”的概念是什么?我们可以看到法国哲学通常用objet来表达事物或物。如罗兰.巴尔特的《物体语义学》和鲍德里亚的《物体系》中的“物”皆为object。但在德国哲学中,我们看到“物”的德语是Ding或Sach的翻译,这个词英文译作thing。整个近代哲学都基于思维与物的对立。“这种思维与事情(Sache)的对立是近代哲学兴趣的转折点。” 根据海德格尔的分析,这一区别来自康德,“我们必须牢记这个划分,康德基于对道德自我的分析,依然确认了这个划分,人(Person)和物(Sache)之间的划分。依照康德,人和物都是res (最宽泛意义上的东西),都是具有实存、实有着的东西(Dinge)。” 这二者的含义是不同的。根据《海德格尔辞典》,作为事物的物不同于事实的物。“Ding,’thing’,is distinct from Sach,’thing,’(subject-)matter,affair.Sache,like the Latin res,originally denoted a legal case or a matter of concern,while Ding was the ‘court’or’assembly’before which a case was discussed(D,166ff./174f).”。 根据解释论的观点,“事物(Sache)这一概念首先由与其相对的概念——人——来标识。物与人,这一对立的意义最初存在于人对物的明显的优越性之中。” 这个概念与罗马的法律中的res存在的相似之处是指法律事实或者关心的事务,当然“物(sache)这个概念比罗马的法律概念res(物)反映更多的内容。” 而“物”(Ding)则是指使得事件被讨论的场所。“事物一词与古德语‘Ding’相关,不仅表达物质化的对象,还有“汇集地点’或者‘导致汇集的某物’”。 如果说,普遍哲学中的物与思维对立。在技术哲学领域,物更多的是人工物或技术物(arefacts)。那么,在技术哲学传统中,“技术物”或“人工物”是否有着相同的限定呢?我们发现情况完全相反。 技术哲学传统中的存在人工物与自然物的区分。这一传统可以追溯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柏拉图提出来的三个床中木匠的床即是人工物的例子。“柏拉图以床为例,提出床的三个含义“一个是理念上的床,具有本质意义;一个是木匠造的具体特殊的床,是本质意义上的床的影像;还有一个是画家画的床,它是床的影像的模仿。” 亚里士多德从物存在原因角度给出了人工物与自然物的区别。“凡存在的事物有的是由于自然而存在,有的则是由于别的原因而存在。……床、衣服或其他诸如此类的事物,在它们各自的名称规定范围内,亦即在它们是技术制品范围内说,都没有这样一个内在的变化的冲动力的。” “技术物”或“人工物”恰恰意味着人与物的相融而非对立。在这里,人的目的、需求成为技术物、人工物存在的原因。从他们这里,逐渐生发出一种抑物的传统。“从亚里士多德开始的西方哲学家认为技术物具有较低的本体论地位,一些哲学家走得过远甚至宣称真实意义上‘船、房屋、锤子’等等这样的人工物不存在。” 从上述概述中,我们已经看到,传统哲学的物分析基于“人(事情)与物”的对立;所以在重人抑物的传统中“物”被遗忘,以至于淡出。只有随着对传统哲学批判的加强,“物”的维度才开始被关注起来。如伦理学扩展到“物”之上;对“身体”维度的关注等等都是被抑物重新受到关注的过程。技术哲学中的物分析则基于“自然物与人工物”的对立,这充分表明技术哲学与传统哲学的关联与冲突。从关联角度看,无论是自然物还是人工物,都基于非人的物;从冲突来看,人与物的对立在技术物”或“人工物”消解并表现为人与物的相容。 分析哲学与科学哲学中的物转向 物转向并非仅仅限制在技术哲学中,而是在其他哲学分支中都有所体现。如符号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哲学、伦理学等。甚至无视物的分析哲学也开始关注物。 分析哲学对于物的研究主要表现从技术本体论角度对技术物(artifacts)的研究。这主要从Techne电子期刊2009年春季曾经刊发过一组文章可以看出来。这组文章主题是“分析的形而上学中的人工物”(Artifacts in Analytic Metaphysics)。Wybo Houkes、Pieter E. Vermaas等多人发表了不同的文章。 在“分析形而上学中的人工物:导论”中,作者Wyhbo Houbkes描述了分析哲学领域内人工物研究的状况。他认为分析哲学中有两种分析技术物的视角。其一是分离视角(detached way);其二是包含视角(involved way)。二者之间并非完全没有关系,“关于人工物的分离视角与包含视角内在地有联系的。”这些研究的特点是“形而上学占主导地位、非专业性和功能聚焦。”他提到诸如David Wiggins、Lynne Ruder Baker, Van Inwagen和Dipert,R.R等分析哲学家,他们共同的特点都是对技术本体论的问题做出了探讨。这一文章和其他文章将分析哲学中对于人工物的关注给予了粗线条的描述。这无论对于技术哲学还是分析哲学领域来说都是新的,很少为学者所关注到。特别是在国内技术哲学界对技术认识论、技术价值论和技术工具论等问题研究争论较多的时候,技术本体论问题一直因为若干原因沉寂着,有待于挖掘。 科学哲学对于物的研究更多体现在伊德、维贝克等人的研究中。这取决于科学哲学自身的传统。一般说来,科学解释的传统基于“理论”而形成,更准确地说是基于科学语言形成。如卡尔纳普、波普尔等传统科学哲学家对于理论和命题的关注;后来历史主义、科学知识社会学所展开的批判也是基于理论的传统来实现自身。这无疑证实了“科学解释传统的基点是理论”这一观点。其实质是科学解释传统将自身确立在科学语言之上。这一传统也维持了近一个世纪。 随后所发生的事情正逐渐改变着旧的科学解释传统,也恰恰是在这种转折点的描述中隐含着新的科学解释方向。这就是逐渐摆脱语言和理论的束缚。它从三个不同的维度表现了出来。第一个维度是科学自身的趋势;第二个维度科学哲学的外部的某些变化加强了这一趋势的发展。第三个维度则科学哲学内部所出现的一种趋势。 科学内部趋势,也就是科学家自身所意识到的变化。怀特海是最明显的代表。他明确地将科学所研究的东西确定为“对象”(object)。他指出,“科学的目的是要探索统治各种事件——对象被发现处在事件里——中对象表现的规律。对于这种目的来说,我们主要可以集中于两类对象,即我所谓的物质的物理对象和科学对象。” 如果我们认为他所说的“对象”是与主体无涉的存在物,那么我们就错误了。怀特海明确地指出,对象是“在感觉—意识中显露的存在物”,当然对意识—感觉的起源问题我们一无所知。他指出,“换言之,被作为根据的东西是:感觉—意识是关于某物的感觉—意识。”这完全符合现象学原则,因为按照胡塞尔现象学的观点,“但是,意向性这个词表示的因此正是意识的这种一般的根本性质——意识总是关于某物的意识,总是作为在自身中担当起它的我思对象的我思。” 如此,我们可以说对于怀特海而言,对象是在感觉--意识中被构成的。 科学哲学外部主要是源自现象学传统且对科学意义的追问或者科学起源的追问。如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海德格尔的现成之物理论以及伽达默尔的科学世界观念都是这种逻辑的最好表现。尽管提出了生活世界的理论,但是胡塞尔基本上还是将注意力放在先验意识上,所以在他那里这种外部的变化并不明显。从海德格尔开始,这种变化的迹象变得显著起来,开始扣问科学哲学的传统。海德格尔现象学对理论地位的反思导致了理论从“原初性”的规定中分离了出来,并且摆正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我们可以称之为从根源摆脱传统的束缚,意指为理论重新奠定基础。这种做法开始取消了语言和理论的原初地位,颠覆了科学哲学原有的出发点——理论,将理论的源泉给予揭示。 科学哲学内部,即指科学哲学家关注点的一种变化。由伊德所掀起的后现象学为科学哲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方向:对于科学研究过程中工具的关注。 还有拉图尔所开启的对于网络问题的研究中,将物的问题导引了出来。技术哲学中的趋势也是明显的,如P.P.维贝克构建起物的体系,他的“物何为”就是如此表现。 物转向的实质 整个科学技术哲学届已经历众多转向,就科学哲学而言,存在着语言学转向、历史转向、社会学转向等动向;就技术哲学而言,存在着先验转向、经验转向。如何理解这种物转向呢?在科学技术哲学中,物转向意味着其摆脱先验研究路向,关注经验研究;在伦理学中,物转向意味着其摆脱人类中心主义,关注物的伦理性。在生存哲学中,物转向意味着开始摆脱理性传统,关注身体研究。 关于技术的理解上,存在着三种立场:内在主义(Internalist)、外在主义(Externalist)和语境主义(contextualism)。内在主义则强调从技术发明者、工程师等角度探讨技术,也就是米切姆所说的的工程主义;外在主义将技术与社会看作是两个分离的系统,这一立场所关注的问题如技术接受问题、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等问题如米切姆所说的人文主义。第三种立场即语境主义,即,调技术仅仅在某个语境中才是他们所是的东西。可以说,我们上述提到的现象学家都倾向于语境主义。那么,我们会面对这样一个问题:物转向所涉及的若干人物中,在什么程度上他们属于语境主义者?当海德格尔指出锤子、农鞋只有在使用的过程中才是其本身时,当他指出我们只有在用中才达到与这些用具的始源关系,我们可以初步断定他属于先验的语境主义者。“对锤子这物越少瞠目凝视,用它用的越起劲,对它的关系也就变的越始源,它也就越发昭然若揭地作为它所是的东西来照面,作为用具来照面。” “田间的农妇穿着鞋,只有在这里,鞋才存在。农妇在劳动时对鞋想的越少,看的越少,对它们的意识越模糊,它们的存在也就益发真实。” 这些都说明了以“操劳寻视”方式表现的先验语境主义。不同于海德格尔,维贝克与芬伯格、卡普兰等人直接就表达了自身与语境主义的关系,他们都对技术的语境化解释非常器重。“我们需要一种关于技术的语境化解释,它严肃地对待这样一个事实:技术的社会的、文化的影响是由历史发展、物质化环境和伦理的、审美的意义共同形成。事实上,这种语境论形成了我在‘物可以做什么’书中发展出来的后现象学路径的核心。” 如此,可以看出,他们基于使用语境中阐述着技术。这一语境不仅成为经典现象学家进行物分析的特征,更成为后来学者进行分析的前提,正如我们已经揭示的,伽达默尔、布尔迪厄等人在使用语境的基础上将游戏的因素给予突出。“现象学生存论的传统对“使用”所做出的突破在于将使用的功利主义色彩给予摈弃,而是将隐含在其中的游戏、玩耍等因素给予充分地发挥。” 那么现代技术哲学中的“物转向”其实质如何看待?事实上,以物为转向的技术哲学研究现象实际上是技术哲学领域内经验转向的纵深表现。我们知道,技术哲学研究的经验转向开始于20世纪末。“1998年荷兰代夫特大学P.克罗斯和A.梅莱斯提出的‘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的研究纲领。” 即便是后现象学以物为对象,他们所指物多为人工物(artifact)或者技术物体(Technological Object)。只是我们需要明确的是,技术哲学中的“物转向”更多的是表现为以物为对象,诸如科学研究中关注非语言的因素,如工具、仪器等;如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中,采取的对称性原则中对非人的因素(nonhuman)。很大程度上,这种转向带有科学的色彩。所以说,物转向是技术哲学研究经验转向的纵深发展。 那么如何理解科学哲学中的物转向?传统的科学解释只关注理论和系统命题,而这些东西最后被还原为语言层面。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语言转向(Linguistic turn)在科学哲学中有着怎样的一段辉煌的历史。如今,到了该走出阴影的时候了。21世纪的科学解释应该有一种超然的视野,关注到所发生的悄然迹象:物转向(thingly turn)或物质化转向(material turn)。 然而,我们看到,西方思想家,如唐.伊德、维贝克等所提出的“物转向”其含义需要给予批判对待。我们需要意识到,唐.伊德为我们所呈现出的工具化维度或者物的维度使得我们逐渐看到物取代了理论;Davis Baird给我们揭示出thing knowledge这种知识形态,使得物开始进入到科学解释的方方面面。这也许是我们需要意识到的,一种存在于科学解释上的变化。 最终,如果摆脱各个学科的局限,我们会发现物转向有着其深远的背景,它基于“人—物”的对立,是对以人核心的传统的反叛。所以就可以理解物伦理学出现的合理性在于对传统以人为中心的伦理学的反对。这种反叛在于重新弘扬物因素。如果这种趋势是合理的,那么,我们可以断定:我们对物转向的理解应该放置在更宏大的背景上看待:这就是科学解释已经开始关注其中非语言因素作用,物转向只是一个开端,更细致的非语言因素,如科学图像、科学工具等亟待进一步地挖掘。 杨庆峰.有用与无用:事物意义的逻辑基础 .南京社会科学.2009(4):38-42. P.P. Verbeek给出伊德的四种关系的描述,如体现关系、解释学关系、他者关系和背景关系。具体见Peter-Paul Verbeek, What Things Do: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s on Technology, Agency, and Design, University Park, PA: Penn State University Press,2005,pp.124-127. Andrew feenberg.. Peter-Paul Verbeek:Review of What Things Do. hum stud(2009)32:226 David M.Kaplan.What Things Still Don’t do.hum stud(2009)32:229-240 Evan Selinger (Editor).2006.Postphenomenology: A Critical Companion to Ihd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p127. 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38页、39页。 与他相似的还有Lucas D. Introna,他在 Ethics and the Speaking of Things中探讨物的伦理学的可能性。Theory, Culture Society, Vol. 26, No. 4, 25-46 (2009) 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77页。 海德格尔,现象学之基本问题,丁耘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第185页。 Michael Inwood,A Heidegger Dictionary,Blackwell Publishers Ltd,1999,199-200.)。 林治贤编,伽达默尔选集,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年,第194页。 林治贤编,伽达默尔选集,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年,第195页。 P.P. Verbeek.Let’s Make Things Better:A Reply To My Readers. .hum stud(2009)32:260 王德伟,人工物引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3页。 亚里士多德,物理学,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43页。 Lynne Rudder Baker. The ontology of artifacts. Philosophical Explorations, Volume 7, Issue 2 June 2004 , 104. Special Issue: Artefacts in Analytic Metaphysics.http://scholar.lib.vt.edu/ejournals/SPT/v13n2/ 怀特海,自然的概念,张桂权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第160页。 胡塞尔,笛卡尔沉思与巴黎演讲,张宪译,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69页。 杨庆峰,伊德工具实在论的理论内涵及悖论分析,东北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81页 孙周兴编,海德格尔选集,三联书店,1996年,第253页 P.P. Verbeek.Let’s Make Things Better:A Reply To My Readers. .hum stud(2009)32:252-253. 杨庆峰.有用与无用:事物意义的逻辑基础 .南京社会科学.2009(4):39 王德伟,人工物引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5页。 物转向,thingly turn,并不是由伊德提出来的,而是P.P.Verbeek,他提出thingly turn(What Things Do:Philosophical Reflections On Technology,Agency,And Design,2000),但是,有时候,他又使用material turn(Postphenomenology:A Critical Companion To Ihde,2006)。可以看出,后一个概念主要受到唐.伊德的影响,伊德曾提出过“物质化的解释学之概念”,material hermeneutics(2003)。
个人分类: 技术哲学|5281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佚名:古代的幸福学——杨朱一派与居勒尼派伦理思想
fqng1008 2011-1-10 22:00
   《列子杨朱篇》中所阐述的享乐主义,与古希腊居勒尼派早期的快乐主义有某种相似的地方。且趣当生,奚遑死后是《杨朱篇》的人生哲学,意即把现实的快乐享受视为人生的最高价值和目的;无独有偶,居勒尼派的始祖阿里斯底波也认为肉体的快乐大于精神的快乐 (p226),生活的艺术在于抓住每一个从眼前经过的快乐,并尽可能充分的利用那一刹那所带来的美好 (p655)。二者都同样把快乐作为幸福的唯一标准,肆意追求现实的感官的快乐。这也是杨朱和阿里斯底波长期遭到非议的原因。但因《列子杨朱篇》已被现代史学家们证实是魏晋时期的伪书,所以其思想不能作为杨朱思想之确证材料。对照先秦其它资料所记载的杨朱的思想,《杨朱篇》中所体现的极端纵欲主义思想并非杨朱本人的学说。综合分析杨朱本人的思想,作为《杨朱篇》思想的发端,虽与居勒尼派有很大的差别,但亦不乏有相似之处。   一、基本伦理原则:为我主义与快乐主义   居勒尼派最早系统的论述了快乐论原则,由阿里斯底波定位的初期的居勒尼派无论是理论还是生活方式,都涂抹上了一层享乐主义色彩,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而将其简单的归结为享乐主义。该派后来渐渐趋向于追求以理智为基础的快乐,寻求一种能免于苦与恶的不动心的宁静。而与此同时代的杨朱则以消极避世的角度,从传统的入世的思路中跳出来,强调个人的完整与珍贵。就它们对历史的影响而言,居勒尼派是连接苏格拉底和后期希腊思想的桥梁;杨学精髓则直接延向老庄。   杨朱的伦理思想洋溢着特殊的个人主义的气息,这种倾向被孟子称为为我,《吕览》中记载为阳生贵己 (p233),还讲到杨子注重生命权利即贵生。这些思想的归结来自于杨子那令天下惊惑与非议的公式:一毛大于天下之利。孟子说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pp75-183)。《韩非子》一书中也有类似的记载:今有人于此,义不入危城,不处军旅,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一毛 (p.148)。综合各种资料,我们便不应把杨子的这一思想笼统的归结为极端利己主义的。一般认为韩非子的评价要客观一些。首先,杨子的所谓不以天下利易其胫一毛的学说事实上是在贯彻他的逻辑主题贵己。因为贵己所以贵生,即珍爱生命。体之一毛虽小但对于生命的完整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损害生命的事杨子是绝对不干的;所以杨子在对体之一毛与天下之利的掂量中得出体之一毛大于天下之利的结论,正如韩非子所言,表明杨朱乃轻物重生之士也。其次,孟子对于杨朱学说的利天下而不为应理解为利之一天下而欲拔其一毛,杨朱不为,也就是说杨朱此番言说是在一个假设的条件下进行的,体现的是一种经济买卖关系,实际上就影射出杨朱如何看待个人和集体的关系的原则问题。对于社会而言,个体就是由许多个一毛组成的,每个个体就犹如一毛,如果去掉每个个体,天下、国家岂不如同虚设?所以从杨朱的这种主张我们并不能断然指责杨子为极端利己主义。实际上。杨朱的为我贵己学说,如贺麟先生所言,是利己但无损于人,从伦理上判断是利己主义但并非自私,从中可以看到合理利己主义的萌芽,在当时的社会中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原因有二,其一,在杨朱看来,传统过分强调社会国家整体而忽视个人利益。实际上中国传统道德正是以社会为本位的,很早就关注并强调了群体的价值,诸如孔子的礼与仁,墨子的兼爱尚同都反映了这种传统精神,荀子更雄辩的指出: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唯一的原因就是人能群彼不能群 (p119)。由此看来,杨朱的贵己在理论上提出了一条有别于前人的思路,这就是一种彻底、露骨但又温和、退让避世的为我主义。它从规定人的义务转向了对人的权利的肯定与追求,从入世的角度中跳出来,超脱度外,斩断了个人与社会的一切交换关系,重新树立起一个全新的价值标准。其二,如果把杨子的这种思想放入当时的历史环境之中,我们便可以看到其极其珍贵的现实意义。在逐鹿争霸、纷纭动荡的年代,统治者们为了争夺权利,扩大疆域,对人民采取诱战政策,诱以利禄或强迫人们为之流血作战。杨朱力倡重生,为民请命,并呼吁人们不受统治者的功名利禄的诱惑,珍惜自身的生命价值,并从一个侧面揭示出现实社会的人奴役人的不合理性,起到了抨击社会的黑暗面、促使人们自我觉醒的积极作用。   居勒尼派是基于感觉主义而提出快乐论的。居勒尼派主张感觉是标准,只有感觉才是可理解的不会错的,而引起感觉的事物却不是可理解的或必然的,所以研究事物是毫无价值的,所谓的共同真理也是不存在的。因为个人的感官状况不一样,每个人都有个人特殊的感觉。 (pp191-196)也就是说我们的感知只提供有关我们自己的种种信息,它既与事物的本性无关,也与他人的感觉无关;他举例说,得了黄疸病的人看什么都是黄色的,得眼结膜炎的人看什么都是红色的。由此他们认为感觉才是唯一真实的存在,通过感觉去判断、探究现实的对象及事物的本性是没有意义的。因此,对于一切事物,感觉的存在就是标准和目的,我们遵循它而生活。   居勒尼派就把这种感觉主义作为伦理基本原则。他们认为,每个人都能感觉到两种状态:快乐和痛苦。快乐和痛苦两种状态,前者是一种和谐平畅的状态,后者是一种粗糙难受的状态。快乐令人惬意,痛苦令人反感。 (P529)全部感觉在于这两种状态的运动,当运动激烈和动荡时,我们就会感到痛苦,而当运动和缓时,就会产生一种快乐感。阿里斯底波相信,只有快乐是合乎理想的;并由此得出结论:痛苦的感觉是恶,而快乐的感觉是善。人生宗旨是个人积极的追求自身的快乐的感觉和满足。在身体的快乐和灵魂的快乐问题上,他认为,灵魂的快乐是从身体的相应部分产生的,所以身体的快乐是生活的目的。人的本性就是追求个人的快乐。他还以人在孩童时代就本能的趋乐避苦的事实为例来说明与证实。总之,善和人生的目的就是作为一种内在的体验的个人的特殊的快乐。这种快乐论无疑是带有享乐主义色彩的。该倾向被后期的居勒尼派代表第奥多罗(Theodorus)等人进行演转,渐渐趋向强调理智对感觉的引导。黑格尔曾经评介说这里体现了发现人的天职已经存在于那里面了,他的天职就是要公正、合乎伦理、要信宗教;这一切都已经存在于民族的宗教法律之中。可是等到分歧产生了,个人就必须深入自身,就必须在自身中去寻求他的天职,就是寻求快乐的感应即个体的快乐。 (pp136-137)   在中西哲学史上,无论是杨朱还是居勒尼派,他们的思想都以伦理方面的为主,关注人生观的内容。杨子的主要伦理思想表述为为我主义,他的贵己、为我的主张高扬了个人存在的价值,也为社会奠定了最牢固的基础。其对个体与整体关系的理解是深刻的;居勒尼派的始祖阿里斯底波则以个体感觉主义的快乐为前提而提出快乐论,无论如何也逃不了享乐主义嫌疑,然其强调个体存在的物质基础的观点是可以接受的。二者究其主旨,相比而言实质上都是以个人主义为本位的,他们都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个人的利益与幸福的追寻,强调某种个人主义原则,侧重以个人角度看社会,从个体观念来思考人生。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曾起到了不可小看的作用,对于我们今天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也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但过分重视个人主义就会导致私欲膨胀等不良后果,使人成为孤立的个人,最终会削弱社会的凝聚力,这一点尤其值得我们深思。   二、对物的态度:不以物累形与以智求乐   居勒尼派的快乐论由阿里斯底波定位被涂抹上享乐主义的色彩;可是,居勒尼派并不否认,享乐有程度上的差别,他们也清楚地看到了许多享乐只是给人带来更大的痛苦代价的事实,他们认为要反对纵欲,并试图加以理智的引导。他们也承认虽然肉体的快乐是第一位的,但有必要正确判断不同享乐的相对价值而选择不同的善。他们把这种判断和选择的能力归于智慧的引导。这一思想表现在对物的态度上具有双重性,首先从带有享乐主义的快乐论主旨出发,居勒尼派认为,什么样的事物或行为替我们带来快乐这是无关紧要的;因为每种快乐本身就是善。阿里斯底波就把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作为自己的生活准则和个人行为的宗旨。他很重视物(金钱)的获取,认为金钱是快乐之本,享乐之源;在苏格拉底的学生中他俨然以一个智者的身份出现,以收取高额酬金的教师为职业。有则轶事说有个富翁想送他的儿子去阿里斯底波那里受教育,他向这个人要五十德拉克的学费。富翁认为用这笔钱可买到两个奴隶,他就对富翁说:你去买奴隶吧,这样就有了两个奴隶。 (p91)另一方面这则轶事也表明他并不愿做物的奴隶使其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他认为钱与快乐并不是成正比例的,有钱并不等于快乐。他重视教育,尤为鄙视那些庸俗无知的有钱人,把没有教养的人比喻为石头,基于此他提出以智求乐的主张。他认为智能的功用就是指引我们不但能与快乐相随,而且还教我们何者为最佳之使用。它使我们摆脱妨碍快乐的嗜好和激情,以便我们以最合宜的方式来利用一切达到幸福。阿里斯底波并不象后来的伊壁鸠鲁一样把快乐理解为仅仅是一种心灵的平静,也批判居兰尼派的快乐观,认为凭苦修是不能成为快乐的主宰的;他认为有此能力的人是更懂得驾驭快乐而不为其所奴役的圣人。并且相信,尽可能的利用每件事物,要么限制欲望,要么用聪明和自制,是确保和满足快乐的重要条件。他不时发出这样的感叹:人生最感人的美丽是看见品德高尚之人在坏人群中依旧固守出污泥而不染的态度。在他弥留之际,他说留给女儿最宝贵的是教给她知识,教她如何来避免对不必要的东西加以估价。 (p656)   役物但不役于物是阿里斯底波的名言,同样在杨子那里也有着全真保性,不以物累形之说。 (p216)杨朱从贵己这个主旨出发,贵己当然就要贵生,圣人深虑天下,莫贵于生。 (p288)他肯定了追求和满足感官的物质欲望对人生的意义,认为如果弃却个人的情欲,耳不乐声,目不乐色,口不甘味,就和死没有什么差别。 (p289)杨朱的后学子华子则极力反对迫生,重视物质对人生的基础作用,嗜肉者,非腐肉之谓也;嗜酒者,非败酒之谓也;尊生者,非迫生之谓也。 (p249)以上可以看出,杨朱一派的养生论以物的基本满足为前提。然而杨朱是绝对不赞成纵欲的,他主张修身养性的一个重要的意旨就是要反对以物累形。即人们只注重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以致于使人为物所奴役。他的全性保性,不以物累形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贵己的方法和途径,即治内,加强内心的修养,以便能领会养生之道的精神实质,摆正人与物的关系,通晓物为人役的道理。人要学会适欲,即适当节制欲望,千万不能以物累形,要做到利之性则取之,害于性则舍之, (p281)使六欲皆得其宜, (p288)以便更有效的促进生命的发展和完善。他把是否于个人的生命的保全作为选择行为、判断是非的最高价值尺度,同样是他的避世观产生的思想根源。   综上所述,杨子的全真保性,不以物累形与阿里斯底波的以智求乐相比较,表明他们的人生哲学各有异同,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带有节制主义倾向的适欲论,其侧重点在于重生养性;后者渐渐发展为一种理智主义的快乐论,侧重于以理导欲。但是二者的本质是一样的,即在保障物质的前提下处理好人与物的关系,使人成为物的主宰,以达到不为物物的境界。   三、处世之道:隐者情操与渔夫之喻   从杨子的贵己、贵生的为我主义思路,我们可以推导出他的政治倾向和处世之道,即所谓的贤者避世。 (p390)杨朱还对此佐以论证,伯成子高不一毫利物,舍国而隐耕:大禹不以一身之利,一体偏枯。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 (p14)他提倡圣明的人不入危城,不处军旅,以免糊涂的为君主战死沙场。对此韩非子曾有段著名的议论:今有人于此,义不入危城,不处军旅,不一天下之利易其一胫一毛,世主不从而礼之,贵其智而高其行,以为轻物重生之士也。夫上所以陈良田大宅,设爵禄,所以易民死命也。今上尊轻物重生之士,而索民之出死而重殉上事,不可得也。 (p789)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杨朱提倡为我,从治天下的思路来看,与当时的儒、墨两家君君和尚贤有所不同,而显示出无君的倾向。韩非子称杨朱等人为轻物重生之士,并从君本位出发,告诫君王不要礼贤此等下士。孟子则以儒家的角度来抨击杨朱,杨生之为我是无君也;墨子兼爱是无父也。无君无父是禽兽也。 (p151)排除韩非与孟子对杨朱评价的偏激成分,客观看来,杨朱的为我思想不仅表现了其不受功名利禄等身外之物的诱惑,致力于保全个人天性即所谓的轻物重生的品德,但也无疑最终会演化为无君主义。实际上杨子的贵己重生等诸如此类的命题中是没有君主的位置的。他把人看作独立的、不隶属于他人的生命个体,这就意味着人与人之间并无君与臣、君与民、上与下、卑与贱之区分,君主也不过是千万普通大众之一而已。这一点在当时君权至上的封建社会反映出一定的反抗意识和可贵的为民请命的勇气,也必然导致道德主体的多元化,不利于君主的专制统治。从另一方面而言,这种为我思想也显然淡化了人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杨朱想通过人人不毫一毛,人人不利天下的消极态度来达到天下治矣的主张现实社会中是不可能实现的 (p2);再者,杨子的全真保性采取的是片面的内修的道德修养方式,即通过少私寡欲、鄙视功名利禄情欲以达到安身立命,怡然自适的人生目的。这也只不过是一种消极避世的隐者情怀,在现实生活中也是一种不可能完全达到的境界。   阿里斯底波的处世之道似乎与杨朱有着很大的区别。他所倡导的快乐主义首先重视肉体的快乐,以个人的感官满足为人生的快乐标准。为了达到其享乐的目的,通过以智求乐的途径,他采取了侍君的态度。为了能享受荣华富贵,不惜曲躬背膝,寄生于狄奥尼修的皇宫之中,充当御犬的角色,用他那所谓的智慧熟练的驾驭着处世之道。据说有一次国王狄奥尼修啐了他一口,他忍受了,当别人问起他如何能忍受国王的唾弃的时候,他答道:渔夫为捕大鱼每天要忍受大海的侵蚀,而我要捕国王这条大鱼忍受这一点又有何妨呢?   阿里斯底波思想有重物的一面,所以他采取侍君的入世态度;杨子重生轻物,无疑是看不起悉天下奉一身的君王们的。而阿里斯底波的侍君并非以辅佐君王治理天下为目的,而是为一己之私利。在他眼里,君王有何如?不过是他获取快乐的工具而已。杨子对当时的上层建筑采取了一虚无主义的态度,他对腐化的朝政冷眼相看而不愿同流合污,虽消极无为但也洁身自保;虽片面却也显出深邃。至于阿里斯底波,他采取了不同于杨朱一派的以内修来达到全真保性的个人理想的途径,提出了以智求乐,享乐即美德的所谓圣人论。在役物但不役于物的原则下,他对生活的态度是既不役人又不役于人。他只想过一种丰足闲适的快乐生活,既不愿被人统治,也不愿统治人。因为被他人统治要忍受许多的苦难,而统治者如不能使其臣民安居乐业也要遭到世人的谴责,他认为明智的人决不会陷入这种劳碌不安的政治生活。他既不愿从政,也不愿象杨朱一样退隐山林,做个品行高洁的隐者。他所谓的中庸之道既不通过统治人也不通过奴役人,而是通过个人的自由,走上一条通往幸福天堂的阳光大道。其弟子第奥多罗认为,为了使明智者的幸福不依赖于外物,他不是在令人喜悦的个别行为中,而是在一种由智慧支配着的满主的精神气质中找到幸福。 (p123)他甚至宣称:为他人牺牲、爱国主义、献身于公共事业,都是一些愚蠢的行为,为圣人所不齿。综上所述,深究居勒尼派的思想实质,我们发现它与杨学的无君主义有着惊人的相似,一言以敝之就是:一个人追求自己的利益和理想,逃避社会责任、义务而实现个人的自由。   无论是杨朱的为我主义还是居勒尼派的快乐主义,它们都在把人的世欲本质从纯唯心主义的精神追求中解脱出来的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进步作用。然而,快乐论以人的自然本性来解释人的需要,从个人利己主义角度追求幸福,离开人的社会价值来谈论人的自我价值,在个人和社会的对立与抗衡中谋求个体的自我满足,这是一种片面的、且实际上难以实现的思想倾向。马克思主义认为,幸福并不是一种超验的纯粹的精神体验,也不是单纯的肉体感官的满足。幸福本质上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享乐主义实际上是把丑恶的物质享受提高到了至高无上的地步,毁掉了一切精神内容。 (p636)幸福也是自我实现和无私奉献的统一。一般意义上的幸福是指个人的自我实现。但它只有通过对社会和人类的无私奉献才能表现出来。因为人是社会的存在物,都有自身的道德责任。当个人专为自己打算的时候,他追求幸福的欲望只有在非常罕见的情况下才能得到满足。 (p331)在人类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在享乐主义、金钱拜物教等重新喧嚣而起的时候,面对人们的价值观多样化的事实,我们应该树立一个什么样的价值观,的确是一个亟待我们深思与解答的问题。 【参考文献】     苗力田古希腊哲学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W杜威西方文明史 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     吕氏春秋不二篇 .诸子集成本.第8卷     孟子尽心上 .四书文库本.第19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韩非子显学篇 .四书文库本.第729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荀子王制 .诸子集成本.第八卷     Sextus Empiricus Vol.1,translated by R.G Bury,The loeb Classical Library,1976     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Diogennes Laertius:Lives and Opinions of Eminent Pilosophyers,Vol.2,translated by R.D Hicks;The Loeb classical Libarary,1972     淮南子汜论训 .诸子集成本第八卷     吕氏春秋贵生篇 .四书文库本.第848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吕氏春秋情欲篇 .四书文库本.第848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子华子 .四书文库本.第848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吕氏春秋本生篇 .四书文库本.第848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论语宪问 .诸子集成本.第1卷     列子杨朱篇 .四部丛刊本.第7卷     孟子腾文公下 .四书文库本.第195册     E.策勒尔.古希腊哲学史纲.中译本.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个人分类: 探讨幸福|3040 次阅读|0 个评论
佛教的動物倫理學
热度 1 jiangjinsong 2010-12-19 10:36
前一段時間應郭鵬教授邀請, 去山大做了"佛教的動物倫理學"的講座, 由於講座的對象, 這個講座是科普性的。 僅供參考, 歡迎批評指正。 佛教的動物倫理學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2951 次阅读|2 个评论
2010诺贝尔生理学奖vs伦理学
lvnaiji 2010-10-13 15:11
吕乃基 英国生理学家罗伯特 爱德华兹因 试管婴儿 获奖,除了科学意义外,还有深远的伦理意蕴。在某种程度上或许可以认为, 32 年因该事件的伦理争论就此盖棺定论,同时也为今后类似的科学研究及可能引发的伦理争论预设了路标。 以下内容由网络摘编。 我常被人们称为疯子 ,爱德华兹许多年前曾这样对媒体说, 没人愿意在伦理方面冒险。许多人对我说,试管婴儿不会正常发育的。 的确,在第一个试管婴儿路易丝 布朗呱呱坠地前,人们担心试管婴儿的诞生会破坏已有的伦理关系,威胁到社会的最基本单元家庭,甚至担心 试管 里培育出的将是畸形怪物。 32 年前的报纸惊呼:人们 扮演了上帝 ,又一次 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 , 违反了伦理道德 。 DNA 的发现者之一詹姆斯 沃森,当时就坚决反对爱德华兹的实验,认为不合伦理常规。 爱德华兹 2003 年在接受采访时说,孩子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最特别的礼物,路易斯的出生具有特殊的意义,我们一直与反对的声音斗争,但我们有必胜的信念,我们最终赢得了这场战争。随着路易丝 布朗和她之后的 400 多万试管婴儿来到这个世界并健康成长,大众对于试管婴儿的态度发生了转变。 在爱德华兹的帮助下,莱斯莉 布朗于 1978 年生出了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路易丝 布朗。得知爱德华兹获奖,路易丝 布朗说: 这是非常棒的消息,我和妈妈都非常高兴这位试管婴儿技术的先驱得到了应有的认可。我们与鲍勃(爱德华兹的昵称)有非常深厚的感情,在此向他和他的家人表示衷心的祝贺。 不久前,路易丝已经成为妈妈。她通过自然方式怀孕,顺利生下一名健康男婴。包括布朗在内,不少试管婴儿如今已为人父母。评审委员会认为,这证明试管受精技术安全、有效。委员会论定: 长期随访研究显示,试管婴儿和普通婴儿一样健康。 爱德华兹所创研究中心现任负责人迈克 麦克纳米对前辈获奖表示欢迎。 爱德华兹是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 他说, 他上世纪 60 年代的发现带来突破,改善全球百万计民众的生活。 这本身已经是给爱德华兹医生一个非常高的奖项。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教授、生殖医学中心负责人 何 教授说, 我相信这次爱德 华兹 先生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有助于更多的人了解试管婴儿,消除一些误解。 对于时隔 32 年方授予爱德华兹诺奖,除了科学本身的反复验证外,特约评论员叶海林认为还有伦理学的考量。当年的医术,今天看起来在伦理道德方面已经没什么好争议的,连教廷都不能公开说这件事情违反人类伦理道德。罗马教廷关于爱德华兹获奖之后的表述很有意思,耐人寻味,它说的是爱德华兹不应获得奖项,是因为他的医术没有解决所有不孕夫妇的问题,只解决了一部分人,没有达到应该有高度。但是当时教廷说的是这件事情违反人性。从道德上否定,到现在只是认为他的成就有欠缺,罗马教廷已经完成了对自己的否定。所以 30 年时间非常重要,使得这项技术的伦理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然而爱德华兹强烈反对克隆技术,担心在这个过程中会造成大量畸形儿,对伦理和科学后果都会造成影响。而试管婴儿带来的最大负面结果就是,原来生不出孩子的父母还是生不出孩子,仅此而已。 对于爱德华兹在试管婴儿与克隆技术上的两种态度,叶海林认为,这表明,既要尊重人类,同时要敢于挑战上帝,二者不可分割。如果一个科学家只是敢于挑战上帝,那就真的可能会出现弗兰肯斯坦,但是如果一个科学家只是去服从已有的规范,那所有的科学进步都无从谈起。爱德华兹获奖,以他的这种方式证明两者之间有平衡可言。 如果叶海林所言不差,那么 32 年来,伦理学固守的是上帝已有的规范,还是对人类的尊重?伦理学除了固守,以及随后的认可与退让,是否也会与时俱进,在守护之余,发挥建设性的作用,进而欢呼科学有平衡而言的进步? 反之,科学所打开的,是宝藏还是潘朵拉的盒子,是把未知变为已知,还是展示了新的未知世界,还是凶吉未知的魔瓶?科学,如何谦恭的接受伦理学的守护与质疑?如果说上帝的规范可以一再突破(科学史业已并将继续证明),那么对人类的尊重是否同样没有止境,可以满足浮士德的所有愿望? 说到底,上帝的规范也好,对人类的尊重也好,是否存在底线,什么是它的底线?
个人分类: 科技|4320 次阅读|3 个评论
研究热点:安慰剂的生物学、临床与伦理学研究 国际文献分析
xupeiyang 2010-9-19 10:18
最新研究论文: http://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09)61706-2/fulltext # The Lancet, Volume 375, Issue 9715 , Pages 686 - 695, 20 February 2010 Previous Article | Next Article doi:10.1016/S0140-6736(09)61706-2 Cite or Link Using DOI Biological, clinical, and ethical advances of placebo effects http://www.gopubmed.org/web/gopubmed/1?WEB0u3zanznlu4ziI3gI6jI00h001000j100300.y ethical and placebo 845 documents semantically analyzed 1 2 Top Years Publications 2005 63 2003 58 2004 57 2002 56 2007 45 2008 42 2009 41 2006 40 2010 37 1999 36 2001 36 1997 36 2000 35 1998 33 1996 32 1991 21 1994 17 1993 17 1995 16 1990 15 1 2 1 2 3 Top Countries Publications USA 251 United Kingdom 72 Canada 44 Germany 41 Italy 26 France 23 Netherlands 21 Switzerland 15 Australia 12 Austria 11 Belgium 10 Spain 10 Japan 7 South Africa 7 Norway 7 Sweden 6 Turkey 5 Brazil 5 China 5 Hungary 4 1 2 3 1 2 3 ... 13 Top Cities Publications Bethesda 22 Toronto 17 Boston 16 London 15 Philadelphia 13 New York City 12 Houston 10 Chicago 9 San Francisco 8 Paris 8 Baltimore 8 Amsterdam 7 Rockville 7 New Haven 7 Durham 5 Tbingen 5 Nottingham 5 Cleveland 5 Munich 5 Wien 5 1 2 3 ... 13 1 2 3 ... 24 Top Journals Publications Am J Bioeth 19 Sci Eng Ethics 15 Irb 15 J Med Ethics 13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10 N Engl J Med 10 Bioethics 9 Jama 9 Psychopharmacology (berl) 7 Am J Cardiol 7 Stat Med 6 Proc Am Thorac Soc 6 Am J Psychiatry 6 Arch Gen Psychiatry 6 Control Clin Trials 6 Hastings Cent Rep 6 Epilepsia 5 J Clin Psychopharmacol 5 Lancet 5 Anaesthesist 5 1 2 3 ... 24 1 2 3 ... 152 Top Terms Publications Humans 784 Placebos 435 Patients 389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s 269 Research Design 229 Informed Consent 227 Clinical Trials as Topic 224 Ethics, Medical 217 Evaluation Studies as Topic 189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as Topic 172 Ethics 160 Adult 150 Control Groups 141 Risk Assessment 131 Biomedical Research 129 Double-Blind Method 128 Human Experimentation 127 Treatment Outcome 125 Therapeutics 119 Ethics, Research 107 1 2 3 ... 152 1 2 3 ... 118 Top Authors Publications Weijer C 7 Miller F 6 Baxter G 6 Walsh D 6 Cleophas T 5 Horowitz H 5 Watts N 4 Perucca E 3 Emanuel E 3 Lavori P 3 Lahuerta J 3 Gracia D 3 Roberts L 3 Emslie G 3 Vitiello B 3 Rosenstein D 3 Ernst E 3 Ellenberg S 3 Appelbaum P 3 Lowe A 3 1 2 3 ... 118
个人分类: 科研方法|433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TICLE: HOW MUCH IS ENOUGH
yue 2010-8-9 20:40
There was a environmentalisticly CLASSIC book named HOW MUCH IS ENOUGH by Durning ALAN. The Consumer Society and the Future of the Earth is as the subtitle. Hrer is a abstracted blog article with similar title. How Much is Enough? By ANDREW C. REVKIN Stephanie Rosenbloom has a captivating story in The Times this weekend on Americans who are trying to take some steps back along the work-spend treadmill . Adam Smiths forgotten warning that an economic orientation focused on growth can lead to the endless pursuit of unnecessary things. its clear that on the path toward roughly 9 billion people seeking decent lives, its worth examining both the top and bottom ends of the income curve. This kind of examination isnt just related to personal happiness or, say, environmental damage. John P. Holdren, now President Obamas science adviser, wrote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Sustainable Well-Being that when you measure human harm in years of life lost (e.g., a child cut down by disease loses decades; a grandmother dying of a stroke at 80 loses a few years), the major afflictions of poverty and affluence do us in at roughly equal rates. A Readers' Comment: How much is enough?The republikan answer:More But Will It Make You Happy? By STEPHANIE ROSENBLOOM Published: August 7, 2010 Tammy Strobel wasnt happy. Working as a project manager with an investment management firm in Davis, Calif., and making about $40,000 a year, she was, as she put it, caught in the work-spend treadmill. So one day she stepped off. Inspired by books and blog entries about living simply, Ms. Strobel and her husband, Logan Smith, both 31, began donating some of their belongings to charity. Today, three years after Ms. Strobel and Mr. Smith began downsizing, they live in Portland, Ore., in a spare, 400-square-foot studio with a nice-sized kitchen. Mr. Smith is completing a doctorate in physiology; Ms. Strobel happily works from home as a Web designer and freelance writer. She owns four plates, three pairs of shoes and two pots. With Mr. Smith in his final weeks of school, Ms. Strobels income of about $24,000 a year covers their bills. They are still car-free but have bikes. One other thing they no longer have: $30,000 of debt. The idea that you need to go bigger to be happy is false, she says. I really believe that the acquisition of material goods doesnt bring about happiness. While Ms. Strobel and her husband overhauled their spending habits before the recession, legions of other consumers have since had to reconsider their own lifestyles, bringing a major shift in the nations consumption patterns. Were moving from a conspicuous consumption which is buy without regard to a calculated consumption, says Marshal Cohen, an analyst at the NPD Group, the retailing research and consulting firm. var articleToolsShareData = {"url":"http:\/\/www.nytimes.com\/2010\/08\/08\/business\/08consume.html","headline":"But Will It Make You Happy?","description":"How you spend has a greater effect on your happiness than how much you spend, researchers say.","keywords":"Shopping and Retail,Consumer Behavior,Happiness,Personal Finances,Economic Conditions and Trends","section":"business","sub_section":null,"section_display":"Business","sub_section_display":null,"byline":"By STEPHANIE ROSENBLOOM ","pubdate":"August 7, 2010","passkey":null}; function getShareURL() { return encodeURIComponent(articleToolsShareData.url); } function getShareHeadline() { return encodeURIComponent(articleToolsShareData.headline); } function getShareDescription() { return encodeURIComponent(articleToolsShareData.description); } function getShareKeywords() { return encodeURIComponent(articleToolsShareData.keywords); } function getShareSection() { return encodeURIComponent(articleToolsShareData.section); } function getShareSubSection() { return encodeURIComponent(articleToolsShareData.sub_section); } function getShareSectionDisplay() { return encodeURIComponent(articleToolsShareData.section_display); } function getShareSubSectionDisplay() { return encodeURIComponent(articleToolsShareData.sub_section_display); } function getShareByline() { return encodeURIComponent(articleToolsShareData.byline); } function getSharePubdate() { return encodeURIComponent(articleToolsShareData.pubdate); } function getSharePasskey() { return encodeURIComponent(articleToolsShareData.passkey); }
个人分类: 上下求索--------教学资料|3667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类社会中的非人类动物——论同情的前提及责任的起源
jiangjinsong 2010-6-30 10:58
清华大学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沙龙95期 主题:人类社会中的非人类动物论同情的前提及责任的起源 主讲人:郭鹏博士(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发展学院副教授) 评论人:蒋劲松博士(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副教授) 主持人:王巍博士(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副教授) 时间:2010年7月6日下午三点五点半 地点:清华大学新斋335(图书馆北侧) 联系人:杨海红 联系电话:62773013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3584 次阅读|7 个评论
读《Grundlegung zur Metaphysik der Sitten》
putin24 2010-5-6 16:59
1.人类是为了另外更高的理想而生存,理性所固有的使命就是实现这一理想,而不是幸福。这一理想作为最高条件,当然远在个人意图之上。-1750后 2.他把道德的纯洁性和严肃性提到了首要地位。 3.Tugend 德语中的德行意思. 4.责任概念在康德伦理学里占有中心地位,康德认为责任是一切道德价值的泉源,合乎责任原则的行为虽不必然善良,但违反责任原则的行为却肯定都是恶邪,在责任面前一切其它动机却黯然失色. 5.作为有限理智的人,他的生活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搏斗,搏斗的双方,一方是从道德规律产生的责任;另一方是来自经验和任意的爱好(Neigung). 6.1)行为的道德价值不取决于行为是否合乎责任,而在于它是否出于责任;2)一个出于责任的行为,其道德价值不取决于它所要实现的意图,而取决于它所被规定的准则。从而,它不依赖于行为对象的现实,而依赖于行为所遵循的意愿原则,与任何对象无关;3)责任就是由于尊重规律而产生的行为必要性; 7.对自己的完全责任:对自己生命所担负的责任;对他人的完全责任,信守诺言;对自己不完全责任,发展自己责任;对他人的不完全责任,济困扶危; 8.规律是责任的基础,正因为它以绝对纯洁、毫无利己之心、完全普遍、对一切有理性东西有效的,先天道德规律为基础,所以责任才具有必要性、强制性,才成为一切道德价值的泉源; 9.把普遍必然的规律作为伦理学研究对象这是康德伦理学说的一个显著特点,这是以普遍有效性康德德性论; 10.广义责任分为自身完善(eigene Vollkommenheit)和他人幸福(fremde Gluckseligkeit). 11.自相矛盾:一方面完全从理性来观察自己的行为;另一方面从爱好的角度来观察自己的同一行为. 12.古代希腊哲学:物理 、伦理学 、逻辑学 ; 13.责任就是由于尊重规律而产生的行为必要性; 14.意志被认为是一种按照对一定规律的表象(Vorstellung)自身规定行为的能力,只有在有理性的东西中才能够找到这种能力; 15.每个有理性东西的意志的观念都是普遍立法意志的观念. 16.彻底善良意志的公式,定言命令表述:你行动所依从的准则,要能同时使其自身成为像自然普遍规律那样的对象。 17.任何时候都必须当作任何意愿的目的而受到尊重,这一目的是一切可能目的的本身的主体;自在的目的。 18.欲望对感觉的依赖叫做爱好,所以总是表现为一种需要(Bedurfniss). 19.人类行为在道德上的善良,并不因为出于直接爱好,更不是出于利己之心,而是因为出于责任. 20.一种出于责任的行为,它的道德价值既不来自它所得到的或期望得到的效果.而是来自一种形式原则或者准则,也就是实行自己的责任,而不管责任是什么. 21.准则就是我们行动所遵从的原则. 22.责任是出于对规律或法律尊重的行为必然性. 23.理智世界包含着感性世界及其规律的基础. 形而上学(metaphysics) 康德.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 .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ps.比较中国孔子思想,总的来说是一种相似性,而后是更多的不同..
个人分类: 学术笔记|4081 次阅读|2 个评论
有没有伦理道德
wujingzhi 2010-4-19 22:34
黄帝像 这几天看一些涉及伦理学的书, 就随意了解一下伦理学情况,心想咱也学习点人文知识,有朝一日也冒充一下知识分子。 在不懂伦理学为何物的现在,我感觉伦理学很重要! 这从 伦理学定义范畴 就可以看的出来,它是一个关于道德的 哲学 分支,是研究有关道德问题的,即好与坏,高贵与不高贵,对与错,美德,正义等概念。 看到这个定义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中国或许真没有相对发达的伦理学! 在当代中国我们对 好与坏,对与错,美德,正义,高贵 等这些词似乎有点生疏,或者嘴上喊一套,实际做另一套。前几年我们学习了八荣八耻,尝试重新树立我们的荣辱观,然而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洪流中,似乎未能像当年响应向雷锋同志学习号召时那么轰轰烈烈而又化为每个人的日常行为和价值观念。相反,人人痛恨贪污腐败,道德沦丧,而很多人又前腐后继,无恶不作,甚至嫖宿幼女都成为一种追求!小三、校鸡等等早已是多年的事了,都快成正常现象了!这些现象我认为部分反映了我们的伦理道德的缺失和倒退乃至沦丧! 当然,社会依然在不断发展,伦理学延伸的领域越来越广,涉及的现象将越来越庞杂。 很多人认为二十一世纪前部分是生物学世纪,后部分将是纳米科技时代。无论这些词汇的内涵,科技的发展将不可避免的带来许多严肃的严重的伦理学问题。与生物科技直接相关的克隆人问题已经争议了好久了。而现在隐形纳米安全转基因等等都离我们越来越近,其中任何一个小问题都会引起很多伦理学问题。比如,去年我国科学家发表的关于纳米颗粒对人体呼吸系统的影响的文章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讨论。而我并没有看到国内学术界或其他界对此有什么更广泛认真讨论。这起码说明我们对科技发展的负面作用重视严重不足,更无论伦理道德问题了。 更 重要的是我们没有认识到伦理学成果对社会各界包括科技界发展的重要作用。 任何社会行为都需要人类的行为,人类的行为根本地是由人的思想支配。伦理道德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和工作、学习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它对我们行为取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将指导我们如何使用可以获得的资源和工具和达到什么母的。正常情况下,我们都希望自己的行为是对的,可以产生好的结果;我们都希望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我们都憎恶道德败坏的恶行,谴责不公平的错误的非正义的行径,这本质上都是由我们的伦理道德观念来决定。如果这样的伦理道德观念发生扭曲,直接导致原来认为是欺诈、腐败、卑劣、下贱、龌龊的行径将成为高贵、荣耀、崇高、体面的举动!如此导致的社会影响和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 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中或许有我们教育制度和体系的成分。 我们好几代人都是在文理绝对分科的教育体系下成长的,理科生是绝对不涉及文科知识的,文科生对理科也是惟恐避之不及。如此,文科知识越来越空洞,成为单调的艺术欣赏;理科知识越来越干枯,成为荒凉的科学钻研。也只有极少数大师级人物可以达到科学艺术殊途同归的境界,并在此基础上提升研究的价值,实现为人类共同追求的理想,维护人类进步的根本利益。而绝大部分人以及政府都在为了短期目标或者所谓的经济发展,急功近利,无视、轻视或者忽视一些社会行为的负面后果。或者说他们的伦理道德观念没有能够在作决策和实施行为过程中没有起到足够的正面作用。 或许,现在是我们为建立伦理道德而行动的绝好时机! 现在地球面临严峻的威胁。我想这足够引起大多数人的警醒,认识到人类能力的有限和自然威力的无穷,人类行为的破坏力和自然运行的精妙,人类认知的有限和世界规律的无穷,等等。作为人类自身而言,现在的知识已经发展到一个集大成的阶段,很难分清学科间的界限,在这内忧外患的时刻,人类是否能停止掩耳盗铃,开始亡羊补牢,停止闭门造车,开始天人合一。内外条件兼备的现在,我们能否着手建立我们的伦理道德呢? 去过秦始皇兵马俑的人或许都会被那时候的工艺水平怔的心惊而如芒在背。人类不该忘掉历史。更不该忘掉历史的时候而狂妄自大!而先秦诸子百家思想将是一个短期内无法超越或者无法达到的巅峰!在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海洋中,能否取一瓢伦理道德而饮呢? 人定胜天,天定胜人!能否定,如何定,是个问题!
个人分类: 把酒问天 Review|1104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邱仁宗:引领中国进入生命伦理学之门
jiangjinsong 2010-3-8 21:50
邱仁宗为我国打开生命伦理学之门 日期:2009-12-21 作者:许琦敏 来源:文汇报 400) { chkw=400; } else { chkw=chkw; } return chkw; } 金昊 邱仁宗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金昊 邱仁宗获奖照。 金昊 邱仁宗在云南国际培训班讲课。 金昊 邱仁宗(右一)在国际生命伦理学大会上。(除署名外均资料照片) 本期人物生命伦理学家邱仁宗 题记 上小学时,语文老师把一个仁字放进了他的名字里,希望他将这蕴含了中国文化精髓的精神,永久地铭刻在心中。在此后的人生中,他以独特的方式,努力将这个巨大的仁字,融进中国现代医学、生命科学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中 他 就是邱仁宗。今年77岁的他,为探索在中国医学与生命科学中建立伦理规范,整整奋斗了30多年。是他,在1979年让中国医生第一次听说了安乐死、 脑死亡,将西方生命伦理学概念最早介绍进了中国;是他,在1987年出版了汉语言文化圈内的第一部系统阐述生命伦理学的著作《生命伦理学》;是他,培 养出了我国生命伦理学的第一批博士生,现今他们活跃在生命伦理学研究的第一线,成为我国研究生命伦理的一支骨干力量。 他的同行兼好友,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伦理学部主任沈铭贤说:在中国的生命伦理学领域,邱仁宗是一座绕不开的丰碑。对于他的观点,后来的学者可以赞成,或者反对,但他的书和文章,却是非读不可。 12 月18日,在法国巴黎,邱仁宗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副总干事手中,接过了阿维森纳奖的金质奖章和奖状。由此,他成为了获得这一殊荣的第一位中国人。在教 科文组织授奖辞中这样写道:邱仁宗是生命伦理学领域的一位先驱,他在科学伦理学方面的研究,以及在与科学有关的伦理问题上,坚毅地维护公众权益,成为中 国和世界学术界一位主要代表人物。 阿维森纳科学伦理学奖今年首次颁发给中国人 2009年12月18日下午3点,教科文组织阿维森纳科学伦理学奖授奖大会在教科文组织总部第11会议室举行。大会将2009年度阿维森纳科学伦理学奖授予中国的邱仁宗教授。左图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副总干事马修巴博萨将阿维森纳科学伦理学奖的奖状授予邱仁宗。 本报记者许琦敏 中国生命伦理学的拓荒者 生命有很多偶然和必然,邱仁宗在经过了很多曲折、很多次选择之后,终于发现了自己安身立命的所在生命伦理学。 祖籍苏州的邱仁宗,从小上的是苏州绸缎公会办的小学。这所小学每周一上午的周会拜的是孔子,平时在教语文、数学、历史、地理的同时,还教授《论语》、《孟子》,虽然当时先生只是要他死记硬背下来,可儒家经典的字字句句已浸润了他的心灵。 无伤,仁术也不就是伦理学中尊重人,不伤害人的道德底线么?医本仁术,遗传学研究、干细胞研究,乃至所有生命科学、自然科学研究,不都应该是仁术么?这样的感悟,如星星点点的火花,在他开拓中国生命领域的荒原时,带给了他无穷的动力与灵感。 邱 仁宗说,他原名邱承忠,一个在当时非常普通的名字,作为家里唯一的孩子,长辈寄望他能延续宗族血脉,并振兴中落的家道。可是,小学语文老师,却将他名字中 的承,改为仁。仁宗尽管听起来像是古代皇帝的谥号,却蕴含了这位全心全意教书育人的老师对他的殷殷期望:仁是为人处世之本。 关于仁的思考,是一个哲学命题。 从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后,邱仁宗被调到协和医学院,教授政治理论课。当时,医学院学生总是反问他一个问题:上这些课有什么用? 是 啊!邱仁宗也问自己:人文对于科学有什么用?哲学对于医学有什么用?就像十几岁时一头扎进思想进步人士办的文心图书馆,疯狂地看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 的小说一样,他一头扎进了北京图书馆、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图书馆,并坐进了医学院的课堂旁听医学课程他要探寻两者的结合点。这段经历,使他逐渐了解医 学,了解医疗技术,为他进入生命伦理学领域做了重要的铺垫。医学的专业性、技术性非常强,如果一点不懂,很难了解其中真正的问题所在。邱仁宗说,很多 传统哲学、历史学科的学者很难进入生命伦理学领域,门槛就在于缺乏自然科学的背景。 1978年,邱仁宗从北京协和医学院 调入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当时,哲学所所长汝信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要求哲学家重视对科学技术的研究和人的研究,而这恰恰与邱仁宗在协和时 候进行的思考相吻合。在所有这些看似偶然的必然的作用下,邱仁宗做出了一生中最重大的一个选择决定将科学哲学和生命伦理学作为自己的主要学术研究方 向。 当邱仁宗作出这个选择时,并未意识到个中真正的重要性,直到1979年他在广州医学辩证法讲习会上作《七十年代医学哲学综述》的报告,第一次将生命伦理学的概念展现在了中国医学与哲学工作者面前。 文革十年,闭目塞听。生命伦理学对于绝大多数中国医学家、科学家而言,是个新鲜而奇怪的事物,可以说闻所未闻。当邱仁宗讲到安乐死、脑死亡时,有个医生反问道:死还有安乐的吗? 可是,在会后,邱仁宗收到的更多的反馈表明:尽管当时在中国医学界没有明确提出生命伦理学的概念,但问题却真实存在。一个外科大夫写信给邱仁宗,说自己在工作中的确碰到了这样的情况,自己常为此迷惘。 很快,生命伦理学就像一个炸响的春雷,引来了各方关注的目光。沈铭贤回忆说,当时听邱仁宗的报告,感觉眼前打开了一扇大门,不仅仅是新奇,更多的是感受到一种人受到关注的尊重。 1981 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向邱仁宗约稿,希望他撰写一本系统阐述生命伦理学的书籍。6年之后,《生命伦理学》付梓,汉语文化圈第一本生命伦理学著作诞生。不久, 香港、台湾地区的出版社纷纷跟进,出版了该书的繁体中文版港台出版社跟风大陆出版的图书,这在当时绝对属于罕见度极高的事件,成为当时出版界的一 段佳话。2009年12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再版了这本书。 同时,国家教育部在东南大学开设助教培训班,请邱仁宗讲授生命伦理学,安排了整整一周的课时。这期培训班堪称生命伦理学领域的黄埔军校,当时很多学员成了现在生命伦理研究的骨干。 2006 年,第八届国际生命伦理大会在北京召开邱仁宗实现了此生最大的梦想。中国的生命伦理学也在全世界面前,进行了一次正式亮相。在这次大会上,中国大陆的 参会代表为大会提供了优质论文,从中反映出了生命伦理学在我国的长足进展。当时,由于不了解中国,不少国外伦理学家带着有色眼镜看中国,提出了很多尖 锐甚至带有攻击性的问题。邱仁宗和他的同事一起,与各国专家进行了充分而坦诚的交流。 大会开得非常成功。来自49个国家和我国港澳台以及大陆的代表达601人,参与人数之多为历届大会之最。国际生命伦理学协会前任会长、哈佛大学教授怀柯勒说:你们树立了一个后继的大会难以逾越的标准! 站在生命伦理学研究最前线 在 世界卫生组织工作20多年、曾担任该组织副总干事多年的胡庆澧,听说邱仁宗这次以全票通过,获得今年的阿维森纳科学伦理奖,十分高兴。我在世界卫生 组织工作很多年,和邱教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胡庆澧说,他总是热情洋溢,非常勇敢地站在生命伦理学研究的最前线。 生 命伦理学是什么?邱仁宗认为,生命伦理学就是对人的关怀和尊重,伦理学家就是要时刻提醒大家:人是目的,绝不能仅仅用作手段。可是,当科研成为一种追逐未 知的乐趣、对自然的奥秘着迷时,可能会看不到人本身。正如人们所说,科学需要人文导航,让科学的航母不要迷失了方向。当生命科学、医学技术发展到能够 改变人对生死的期待,改变生育的方式,对现有社会结构、观念的冲击,也就随之而来。 在1988年前,邱仁宗对生命伦理学的研究主要在象牙塔中,可那一年发生的事,使他产生了一种紧迫感:生命伦理学应该更多面对实际问题,解决生命科学、医学技术发展带来的道德困境。 1986年,陕西省汉中市一位医生应病人家属要求为不治且处于痛苦中的病人实施了安乐死,却被病人家属告上法庭。1987年,当地公安局向检察院申请以故意杀人罪逮捕了相关涉案人员,并于1988年提起公诉。这掀起了国内对于安乐死讨论的第一次高潮。 虽 然该案最终以安乐死轻罪不罚结案,却重重地敲击着邱仁宗的心:旁征博引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孔子、老子,一直说到马恩列斯毛,但对解决现实问题却王 顾左右而言他,这是研究生命伦理学的合适途径吗?这些生命伦理学问题,不仅发生在医生、病人身上,更触及到了法律、制度等深层问题。 进 入现实领域,邱仁宗的心被紧紧揪住了。在这个快速发展的领域中,伦理问题层出不穷,远远超过了人们的想象。邱仁宗承认自己是个工作狂,每天都能工作到 凌晨两三点,当然中午需要睡个午觉。他在回答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的问题时写道:我最怕的就是在我完成我的工作前死去。 1988 年,我国首例试管婴儿刚诞生,他就和卢光琇教授向国家计生委和卫生部提交人工授精管理办法的建议;1993年,艾滋病防治问题开始起步,他就动手为卫生部 起草我国艾滋病防治政策的伦理框架;1999年,干细胞研究刚进入公众视野,他已开始组织起草《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的伦理原则和管理建议》;2004年, 他又开始协助卫生部起草《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管理办法(试行)》,该办法于2007年1月颁布邱仁宗的伦理研究触角紧紧跟随生命科学的发 展,延伸到前沿的各个角落。 然而,伦理问题的讨论常会遭到一些质疑。为帮助病人改变弱势地位,邱仁宗与法学家合作,撰写 了《病人的权利》一书。简而言之,就是教病人怎么打官司。他说,这本书出版后,北京一些医院院长说这是一本坏书,要到法院去告作者。可是,邱仁宗却 说:告了才好!欢迎告我们!他认为,医生就是应该时时处处为病人着想,病人也应该知道自己的权利。 更多科学家给予邱 仁宗的是尊重和理解。到中国访问时,眼见邱仁宗所受的尊重,美国临床伦理学家马克希格勒感到非常惊讶,因为在美国,伦理学家总不受科学家的待见。邱仁宗 告诉他,因为伦理学家对科学并非单纯的指责,更多的是善意的呵护与指引,因此才能赢得科学家的尊重、政府部门的信任。 1994 年4月,国家卫生部长在向全国人大作优生保护法的报告,当天新华社用EugenicLaw向世界发布了新闻,顿时引起了轩然大波 EugenicLaw是德国纳粹所谓的优生,许多国家的遗传学家和遗传研究机构纷纷致电或致函我国驻外使领馆、我国遗 传学家和遗传研究机构,或表示不理解,要求解释,或表示抗议,他们声称如我国人大通过这一法律,要中断与我国的合作,并抵制即将于1998年在北京举行的世界遗传学大会。 各国遗传学家抵制大会,历史上只发生过两次,一次是为了抗议纳粹的优生、种族歧视政策,另一次是抗议苏联压制孟德尔-摩根遗传学抬高米丘林和李森科的错误政策。如果同样事件发生在中国,对我国的国际形象非常不利。 千 钧一发之际,邱仁宗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向国际社会解释我国的优生优育政策,其实是帮助父母生出健康宝宝,而非带有纳粹色彩的强制优生做法,同时支持将优 生保护法改名为母婴保健法。他给中宣部写信,希望能将优生翻译为healthybirth,不再使用eugenic。很快,新闻出版署就特别 发文指定了优生一词的译法。邱仁宗又协助世界遗传学大会组委会向各国遗传学家作出解释。终于,1998年世界遗传学大会在中国顺利召开,全球3000 多名遗传学家赴会。会后,大会主席谈家桢先生专门向邱仁宗表示了感谢。 平等是他的原则与理想 见到邱仁宗时,很难想象他已经77岁。一米六五的个子,走起路来腰板挺直;笑起来眼睛弯弯的,一口带有苏州口音的普通话,让人感觉特别亲切;严肃起来,嘴角向下一扭,说出话来,句句如铁板钉钉,让人难以反驳。 深受五四运动的影响,在邱仁宗的心目中,平等有着至高的地位。艾滋病人也是人,他们也应该有自己的权利,怎么能歧视他们呢?智障的人为什么都不能生孩子,并非所有智障都是由遗传引起的。甚至对动物,他也在国内率先提出动物权利问题。 邱仁宗从母亲养了十几年的猫咪身上,感受到了动物的灵性。这只猫每天晚上9点半,会提醒老太太睡觉,深夜1点又会上楼提醒邱仁宗睡觉,如果他们不准时睡觉,它就会使出各种招数,直到他们去休息为止。 它会判断自己的体重和技巧,是否能跳上柜顶;它会偷吃自己喜欢的东西,而尽量不让主人发现邱仁宗说,只要仔细观察,很容易发现很多动物都具有思维能力,也许其程度只相当于人类的幼儿,为什么它们没有权利得到我们的善待呢? 他 的关于动物福利的论文刚发表时,很多人都嗤之以鼻,感到那是无稽之谈,或批评他反人类。但现实的发展证明了邱仁宗的想法是对的:现在,国内已经逐渐认 可了要尽量善待实验动物,并开始推广3R原则(replacement尽量用别的东西替代动物做实验,reducement尽量减少动物实 验,refinement善待实验动物)。 善待动物,其实关系到一个根本的哲学命题人不是世界的中心。他说,现 在对于气候变化的讨论也说明,人类中心的观点必须改变。人类不给大自然、其他物种留下生存余地,自身最后也会难以独自生存下去。而善待非人动物,将会是人 类动物(人也是动物)与非人动物双赢的结局。 邱仁宗追求的公平,不仅是道德、观念上的公平,更是制度的公平与合理。对于 社会上普遍紧张的医患关系,他认为责任并不完全在医生,而是我国的医疗制度设计出了问题:让所有医院都去自己赚钱,那是大错特错。2001年,《柳叶刀》 杂志问他:你认为医学专业最大的威胁是什么?邱仁宗回答说:商业化。 我的假牙是在私立医院做的,价格虽然高, 但整个服务过程我很满意。他并不认为私立医院的存在有何不妥,它可以满足收入较高阶层的医疗需求,但要求公立医院去赢利,却会造成制度不公平。医 生和病人本来应该是信托关系,医生有责任治疗病人,病人也应该相信医生。但现在这种关系却变成了商业关系,更糟糕的是病人在技术、信息上处于弱势地位。 为此,他向卫生部建议,医疗服务是政府应该提供的公共产品,应该让公立医院的医生收入与病人缴费脱钩,以确保国民能享有基本的医疗保障。 在 生命伦理学的学术领域,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邱仁宗也总是坚持他的公平原则。生命伦理学不同于传统的哲学学科,这个交叉新兴的领域,看似谁都能来插一 脚。可是,每逢邱仁宗主持会议,他总是坚持有研究才能发言,坚决不按照头衔或论资排辈来安排大会报告。由于国内缺少同行评议、发表文章收版面费, 很多人靠资历或与上级的良好关系熬成教授、博导,并没多少学术成果,也在学术会议上高谈阔论我就是要整顿这种不良风气! 邱 仁宗担任亚洲生命伦理学协会会长的时候,面对西方人对学会的操纵,他一样不满,并设法纠正。按照章程,每一位理事至多有两个任期,即4年,可是唯独一位当 了秘书长的西方人担任理事达几乎10年之久这样,各国理事之间就没有了平等性。而为了便于操控,这个西方人专门选一些专业不行、英语也不行的人,作为 他们代理人。邱仁宗对此非常愤慨,甚至以抵制选举和会议来抗议。 我们个别的中国代表对此一声不吭。有的甚至面对个别外国代表发言恶意攻击,也寂然无声。我看不过去!邱仁宗说到这里,眉毛几乎立了起来,担任国际组织职务并不是给自己捞到一个出国机会,而是要履行自己应有的责任。我们不能唯唯诺诺,一定要坚持平等的原则。 这就是邱仁宗。 放风筝与骑单车邱仁宗谈中国的生命伦理研究 12 月18日,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在阿维森纳科学伦理奖的颁奖典礼上,邱仁宗从副总干事马修巴博萨手中,接过了奖章和奖状。他说:这个奖 不仅是对我个人工作的肯定,更肯定了我的中国同行们在提高科学家、政策制定者和公众的伦理意识方面所作出的努力。 在随后发表的获奖演说中,邱仁宗用放风筝和骑单车的比喻,阐述了自己对于生命伦理学研究的理解。 放 风筝,看似线在手中,风筝却漫无目的地在空中飞舞邱仁宗以此比喻一些伦理学者空对空地谈论伦理学理论,而对实践中如此紧迫的伦理问题漠不关心。 他认为,哲学就是哲学史的观点,至少在生命伦理学中,是行不通的。也许能为自己囿于象牙塔辩护或感到满足,但对于社会却鲜有好处。 而 社会需要的,是能够解决现实问题的伦理学研究。1983年,邱仁宗访问英国的时候,读到了著名学者杨肯尼迪的文章《医生是否该给15岁女孩开避孕药》。 文章详细分析了几种可能的选项,对每种选项伦理学上的可辩护性进行论证。他受到了震撼:这样的伦理分析,并非普通人能够作出,人们需要的正是这样的伦理指 导!这就是他追求的骑单车式的研究模式。 他说,学院式的研究好像放风筝。他更想做骑单车式的研究,永远脚踏实地,朝着一个目标进发,发现问题,然后想办法解决它。 邱 仁宗说,骑单车式的研究是一条更艰难的道路,而文化差异又使科学伦理学的探索更加曲折。一些人认为无需伦理学家的唠叨。这种观点阻碍了科学的快速发展 之路。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科学在某些方面是需要伦理学护航的。当我国科学家在细胞浆杂合体作出开创性贡献,遭到一些人的非难,例如认为这些工 作违反人的尊严、混淆物种界线时,邱仁宗在许多场合以及报刊上用伦理学论证支持这些科学家的工作。当有的科学家在遗传学研究方面受到毫无根据的指 控因而被迫停止多年工作时,邱仁宗坚决抵制这些无端攻击。 相关链接 阿维森纳科学伦理奖 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166届执委会上,应伊朗共和国的倡议设立阿维森纳科学伦理学奖。该奖每两年授予一次,旨在奖励个人和团体在科学伦理学领域的活动。颁 发该奖是为了促进对伴随科技发展产生的问题进行伦理学反思,以期提高国际上对科学伦理学的意识以及凸显科学伦理学的重要性。 该 奖以11世纪的医生和哲学家、中世纪的伊斯兰人易本辛纳(980-1038)命名,在欧洲称为阿维森纳(Avicenna)。他是一位医生和人文主义者, 发展了可作为范例的整体论进路,以把握科学中伦理学的精髓。他献身科学,一生撰写了约450部著作,其中约240部流传至今。
个人分类: 科學文化|2185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6 03: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