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防晒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这个夏天被晒成黑妹了
热度 14 cutefay 2011-7-30 00:32
我是一个一晒就容易变黑的人,所以,每年的夏天都特别注意防晒工作,不仅每天出门都会涂防晒霜,一般还会戴帽子以及穿着长袖衣服出门。而今年的这个夏天,我懒得去折腾防晒的事情,除了涂防晒霜之外,很少戴帽子和穿长袖。结果,仅仅靠防晒霜是不行得,从入夏开始到现在,一天天变黑。 让我黑得最明显的是两个多星期之前课题组组织去北京郊区游玩,我们玩漂流玩了一个小时,那天太阳比较晒。尽管我玩之前在胳膊和腿上都涂了厚厚的防晒霜,但是因为那天穿了短袖衣服和半截裤子,结果暴露在太阳下的皮肤明显比未暴露的要黑好多。 好在脸和脖子没有黑很多,这是因为我脸和脖子除了每天涂很厚的防晒霜之外,还会每天涂美白护肤品,这样双重防护,效果还不错。至少没有胳膊那么黑。 我原来很羡慕那种怎么晒也晒不黑的人。后来有一次我和一位皮肤白皙并且怎么晒也晒不黑的mm一起出去玩,那天太阳也很晒,结果太阳晒得她皮肤起红疹。我这才意识到:机体内的黑色素的自我调节对于皮肤保护多么重要啊!尽管黑色素会保护皮肤,但我还是希望自己白点。
个人分类: 美容美发|4800 次阅读|14 个评论
护肤话题之防辐射
yejianq 2010-5-9 15:43
护肤话题之防辐射 随着科技的发展,每个人都接触着越来越多的辐射。辐射已经成为水、空气和噪声污染之后的第四大污染。通常辐射是看不见、摸不着、听不出、闻不到的,然而长时间的辐射又会导致意想不到的生理变化,从而影响身体(包括皮肤的)健康。因此了解辐射的危害及防范是非常必要的。 辐射是以波或是亚原子粒子的形态传输的能量,它的种类有很多,一般根据波长来分类: 伽马射线 X射线 | 紫外线 | 可见光 | 红外线| 微波 无线电波 -------------------------------------------------------------------------------------- 波长 (短) | 0.4-0.2微米|0.4-0.7微米| 毫米| (长) 在光谱图的最左边是伽马射线和X射线,波长最短,伤害能力最大,又称电离辐射。幸运的是除了特殊场合(如做CT或X光检查)外,一般人没有什么机会碰到。 波长稍长的是紫外线,太阳是最常见的紫外线辐射源。日光中的紫外线不但会晒黑皮肤,还会造成真皮层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的老化,加快皱纹出现。所以要护肤的话就必须把防晒做好,概括地说就是按照ABC原则行事: A-avoid(避开),能不晒就不晒,尤其要避开10-16点紫外线最强烈的时段在户外活动。 B-block(阻挡),迫不得已要外出时,穿戴好各种防晒工具,如遮阳伞(不是普通雨伞!)、长沿帽子、墨镜、面纱、长袖衣服、手套等。 C-cover(涂覆),原则A和B都不适用时,再涂抹防晒产品于裸露的身体部位。 可见光、红外线以及其它长波辐射对人体的伤害比较轻微,但也不能因此就掉以轻心。我们每天都使用各种电器,例如电脑、手机、电视、微波炉等等,这些电气设备都会放出电磁辐射,长年积累下来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例如长时间用电脑的话,会有皮肤变粗糙的现象,严重时还会导致皮肤病。 怎样正确应对各种电磁辐射呢?总的原则是:由于辐射剂量与时间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所以我们应该尽量减少接触辐射的时间(如缩短手机通话时间),增大离辐射源的距离(如电视距离至少一米)。做好这两点,电磁辐射的危害就大大降低了。此外为了防止辐射对孕妇造成损伤,可以使用保护腹部为主的防护产品。 电脑是很多人每天都离不开的基本工具之一,所以有必要专门讲讲。由于电脑屏幕存在大量静电,能吸引灰尘,久而久之会把灰尘转移到脸部和手部,引起皮肤病变,所以要经常清除灰尘。在用电脑之前先涂一点护肤品,哪怕是简单的保湿,起阻挡灰尘的作用。晚上用完电脑后不管多晚都不要马上倒头睡觉,睡前一定要洗脸。 在电脑旁边摆放仙人掌或芦荟之类的绿色植物对减少辐射有没有用?我们知道电磁波都是直线传播的,在传播的路途中遇到绿色植物,会有一部分被吸收,从这个角度来说植物有用。但如果我们想降低直接照射到身体的电磁辐射,放在旁边的植物就帮不到忙了----除非它象太阳那样有极大的质量,引起空间扭曲,从而改变电磁波的传播方向,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又或者盆栽植物就摆放在屏幕和使用者之间,不过这样在阻挡电磁辐射的同时也挡住了我们的视线,所以也是不可行的。 号称能隔离脏空气、彩妆、紫外线和电磁辐射的隔离霜又有没有效果呢?不同的隔离霜有不同功能,其中带有SPF指数的实质就是防晒霜,从上面的光谱图来看,这种隔离霜能防范波长在0.2-0.4微米的紫外线,那它对波长长很多的电磁辐射有效果吗? 目前预防电磁辐射的措施主要有屏蔽和吸收,前者是用铜、铝等金属材料制成屏蔽体,后者是在塑料、陶瓷等材料中加入铁粉、石墨或木炭,然后敷设在场源附近以吸收电磁波。而隔离霜中的防晒成份是什么呢?或者是二氧化钛/氧化锌类的金属氧化物,或者说二苯酮类的合成脂,总之都不含有能有效屏蔽或吸收电磁辐射的材料,所以想靠隔离霜来防范电磁辐射,是基本不可能的。
个人分类: 护肤话题|4602 次阅读|1 个评论
报告Carmex小蜜缇润唇膏
yejianq 2010-4-28 09:40
报告Carmex小蜜缇润唇膏 Carmex小蜜缇润唇膏有三个系列,分别是修护唇膏(圆罐装jar)、修护唇蜜(扁平的软管装tube)和防晒护唇膏(硬管stick)。每个系列又有原味、樱桃、草莓和薄荷等不同味道。 先说罐装修护唇膏。新包装的圆罐盖子上Carmex几个字是红底白字,我用的是旧包装,黄底黑字,比较 http://www.mycarmex.com/our-products/original-carmex-jar/default.aspx 和 http://brand.yoka.com/cosmetics/carmex/detail2815.htm 就能看到差别。 官网资料显示其成份为樟脑(Camphor,1.7%)、薄荷醇(Menthol,0.7%)、酚(Phenol,0.4%),括号内的浓度是我从用的产品包装上查到。其它成份包括蜜蜡beeswax、鲸蜡酯cetyl esters、香料flavor/fragrance、羊毛脂lanolin、矿物油paraffin、凡士林petrolatum、水杨酸salicylic acid 和可可脂cocoa seed butter,成份顺序按官网资料排列。 这个护唇膏涂在嘴唇上立刻产生清凉的感觉,滋润感比较强,保湿效果相当不错。使用产品有点麻烦的地方,因为膏体的质地比较软,用棉签取很不方便,如果用手指去沾又感觉不卫生。假如有涂口红的话,还要配上唇刷使用,以免涂到唇线外头不太美观。 然后是软管修护唇蜜,新旧包装也有差别,新包装上的Carmex是沿着管身从上到下印刷,旧包装是从左到右。官网资料显示其成份的种类和排列顺序与罐装修护唇膏完全一样。我从产品外包装上查到的有效成份的浓度也完全一样,所以除了包装外,我也不知道这两款产品有什么不同。 软管包装用起来比罐装方便很多,轻轻一挤压就出来了。具体使用感觉和罐装的类似。产品的性能也让人满意,在广州这种地方,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都能提供足够的滋润度,再加上价格便宜,使用方便,几年用下来,我已经离不开它了,随身带着一支,不然就不习惯,这大概也算是一种护肤品的依赖性吧。 最后说硬管防晒护唇膏。活性成分有甲氧基肉桂酸辛酯octinoxate和二苯酮-3 oxybenzone两种化学防晒。其它成份包括蜜蜡beeswax、鲸蜡酯cetyl ester、樟脑camphor、小烛树蜡candelilla wax、香料flavor/ fragrance、羊毛脂lanolin、白芒花籽油meadowfoamseed oil、薄荷醇menthol、地蜡ozokerite、石蜡paraffin、凡士林petrolatum、苯酚phenol、水杨酸salicylic acid和可可脂cocoa seed butter。 这款防晒护唇膏SPF为15,兼具防晒和保湿功能。根据张丽卿老师的看法,防晒和保湿都是停留在角质层即可发挥作用,所以放在一起是可行的(防晒与美白则不可行);但是由于唇部结构特殊,只有粘膜而没有角质层,而且直接与食道相连,因此唇部是否需要涂防晒,以及涂多少量,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刚开始的时候我没有认真去思考,拿到产品就随意往嘴唇上涂。结果,没过几天就出现唇部脱皮的现象。起初我还以为是量不够,于是加大涂抹的量,没想到涂得越多脱皮越厉害。这时候我才想起张老师的话,原来问题就出在octinoxate和oxybenzone两个成份上,它们都有很好的渗透性和潜在的危害性,接触到粘膜后导致粘膜翻起。于是赶快停用,改用软管修护唇蜜,问题也就随之消失,于是这款防晒护唇膏就被我束之高阁了。
个人分类: 产品报告|13948 次阅读|0 个评论
"实用护肤简论" 第6章(1)防晒的概念
yejianq 2010-3-13 12:55
个人分类: 护肤教学|3127 次阅读|0 个评论
"实用护肤简论" 第6章-防晒 PPT课件下载
热度 1 yejianq 2010-3-13 12:48
part 1 part 2
个人分类: 护肤教学|5374 次阅读|1 个评论
实用护肤简论" 第2章-皮肤的清洁(2) 卸妆
yejianq 2010-3-11 09:54
个人分类: 护肤教学|273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3: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