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奢侈消费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法新书曝萨科齐生活奢侈 一天"吃掉"上万英镑
lxj6309 2012-2-6 13:40
据香港《 文汇报 》6日报道,法国卷入欧债危机漩涡,迫使政府不得不推行紧缩政策,令不少国民生活拮据。讽刺的是,法国总统萨科齐呼吁人民共渡时艰,自己却被曝生活穷奢极侈,甚至为此动用庞大公款,光是饮食费便高达每天1万英镑。丑闻频传令即将竞选连任的他形象受损。为了弥补,他将推出小册子《我的真相》,以谢罪并挽回民心。   据报道,与领先法国总统大选民调的奥朗德同属社会党的议员多西埃近日出版 新书 ,指责萨科齐的挥霍程度,让历代总统都瞠乎其后。   书中称,萨科齐公费私用的例子多不胜数,包括上周派出一支医疗队,乘坐国营“猎鹰50”喷射机到乌克兰,为儿子皮埃尔诊治胃部不适,并接载他回巴黎就医。整个“行动”花掉2.2万英镑,其中1.56万英镑由 公款 支付。   据报道,在生活开支方面,虽然萨科齐曾宣布削减“宫廷式生活开支”,取消花费达50万英镑的年度花园派对,但他光是买报纸便日花1000英镑。爱丽舍宫内有多达121架名车,每年要花10万英镑投保及27.5万英镑油费。   此外,据称,喜欢乘飞机周游的萨科齐在2008年购入价值2.15亿英镑的“萨科齐一号”专机,并斥资90万英镑在机上装设微波炉及电动窗帘。每次海外行程,他通常都有300人的庞大代表团随行,还要花数十万英镑预先派员到目的地安排一切。   新书称,无论到哪里,萨科齐都坚持乘坐专机,部分国内行程其实乘车更方便,他还是以飞机代步。2010年11月他到访法国中部,当地机场因没设施处理大型飞机,萨科齐下令由里昂经陆路运送舷梯和拖车到当地机场。
个人分类: 教育|1882 次阅读|0 个评论
用居民电价和特别消费税分别调整成本补偿和奢侈用电行为
imthere 2010-10-10 20:02
用差别电价调整普通居民用电、低收入者用电和奢侈用电行为,是一举三得,却是太简单了。 1 、普遍提高电价,低收入家庭享受补贴。 1.1 居民用电成本与电价 为保证电力事业可持续发展,居民电价逐步调整到弥补电力企业正常合理成本并获得合理收益的水平,这是无可厚非。但因电力是垄断公用事业,定价尚需听证成本和电价的组成。 1.2 居民电价与低收入用户应分别调整 第一档电价原则上维持较低价格水平,而仅就高于一档用电量的提高电价,显然不利于居民提高生活水平。高于一档的居民所占比例也达到 50% ,如此半数居民启动电价改革,显然难以成功。二档用电量居民占 30% ,是基本进入小康家庭的用电量,对此部分用户调价如何体现建设小康社会的目的呢?建议:普遍提高电价,低收入家庭享受补贴。 2 、用特别消费税调整涉嫌奢侈或浪费用电行为 为了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引导居民合理用电、节约用电,有必要对此类居民生活用电征税消费税。 《意见》之五、其它事项的(三)实行阶梯电价后电网企业增加的收入,主要用于弥补脱硫成本增加、居民用户电表改造和弥补发电企业燃料成本上涨等项支出。这规定混淆了电价与成本补偿、高消费和税收调整。 对奢侈或浪费用电行为,不应调高电价,而应所征收特别消费税,应进入国库。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192 次阅读|1 个评论
奢侈消费与碳减排
hhanb 2010-3-11 15:15
首先向各位报告一下,写这样一个题目的初衷,否则各位会觉得很纳闷,何以将少数人的奢侈消费行为同碳排放挂起钩来呢? 所谓奢侈消费显然不同与一般的普通消费,它一定是少数人的一种昂贵的消费行为,与基本的生存需求无关,这样的消费特点正是本人把它同碳减排挂钩的原因。有这样两笔帐一定要算在奢侈消费的头上,一是少数人的消费占据了高额的碳排放;二是这种极端的消费行为刺激或者诱导了中产阶层的消费欲求,从而加重了整个社会的碳排放负荷。 一、国人已经稳居全球奢侈品消费老大的位置 早前笔者就曾听说,中国人已经取代日本人成为全球奢侈品消费的后起之秀,最近从多家媒体看到的消息证实了这一传言。据称 2009 年中国旅客购物总额已占法国退税购物贸易额的 60% ,国际著名的波士顿咨询事务所发表的预测,认为中国将在 5 7 年内成为世界最大奢侈品消费市场,原因是中国人表现出了相当强烈的奢侈品消费欲望,加上有条件购买奢侈品的人群也在急剧增长,尤其以 25 35 这个年龄段为多。 关于国人近似疯狂的奢侈购物行为,有多种说法,比如有的说这些喜欢奢侈品的中国人,像患了奢侈品购买狂想症一样,只管拥有不问价钱,民间有传言戏说一些富豪买别墅,不是以单体房为单位,而是以整片为单位。相当一部分所谓的奢侈迷正在沦为高档奢侈品的俘虏。 2010-2-11 《南方周末》刊登了一幅照片,记录了大陆游客在香港尖沙咀的 LV 店铺前排长队等候购物的情形,有心人为此配了这样的文字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景象。 2009-11-30 出版的《中国新闻周刊》推出了中国的奢侈专辑。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奢侈品行业一直保持 20% 以上的速度增长,即使是发生严重危机的 2008 和 2009 两个年度也是如此。英国国际咨询公司预计,中国奢侈品市场的规模 2010 年将增至 120 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奢侈品消费大国。据安永会计事务所统计, 2004 年,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额为 20 亿美元,而 2009 年则跃升为 96 亿美元,几年间足足增长了 4 . 8 倍。 二、奢侈消费为哪般? 前边已经说过奢侈消费不同于普通消费,与基本的生存需求无关,但它又不是一种高尚的精神需求,准确的说它应该算是一种满足虚荣心的精神需求。 比如有电影台词说:周围邻居不是开奔驰就是开宝马!你要是开一日本车,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也有小资情调美其名曰:买不起豪宅,嫁不到精英。但是我能穿着 NO . 5 香水入睡,就像玛丽莲梦露一样。 然而,正是奢侈品消费的这种虚荣心的极大满足感,才成了强有力的消费动力,在这种被放大了的精神需求的驱使下,消费行为往往不再受理性的限制,而是一味地听凭感性的指使,结果产生诸多极端的消费行为。据洪晃这位对奢侈品市场十分了解的女士说: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那样买东西,花起钱来简直让我目瞪口呆。 尽管查达哈在《奢侈崇拜症》一书中,认为奢侈消费也是分等级的,但奢侈消费的发展趋势总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进化,也就是说奢侈消费事实上是一个永无休止的过程,最终随着消费经验的积累,许多人将其提升为一种自觉的生活方式。于是也就有了某些人自觉不自觉的言行非名牌不吃、不穿、不用。笔者身边就有不少这样的朋友或者同事成天将名牌挂在嘴边,甚至在中小学生中也开始盛行品牌攀比,一双球鞋动辄几百,有的甚至上千。 虚荣就是爱面子,或许因为相当一部分暴发户,难以通过自身的修养赢得社会尊重,于是奢侈品就成了赢得人们尊重的一种选择:渴望通过这种与众不同的消费行为,炫耀自己的人格。可见死爱面子才是奢侈消费的内在精神动力。 笔者 2010 年春节回老家过年,亲眼目睹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婚礼。那是一位当地的煤老板,为儿子举行的婚礼。动用市政公园连续 3 个晚上鸣放礼花,新郎新娘的巨幅婚纱照,悬挂在街道最醒目的地方。 这还可以从 LV 销售业绩上可见一斑:中国人奢侈品消费上更关注其是否为有形可视的实物,而少有考虑无形的体验,当印满 LV 标志的包向外界传达经济富裕信号,外界做出认可、羡慕、崇拜的反馈后,这只包便为其主人争了面子,这就是为什么印满 LV 标志受中国人喜爱。 三、奢侈消费与减排 显然,奢侈消费只可能是少数人的行为。可它的可怕之处是拥有而不是生活,既然是拥有,就没有个尽头,渴望得到更多,这就形成了奢侈消费的贪婪癖。朱丽叶朔尔在消费社会到底怎么了一文中指出:有时,这种渴望会和随之而来的一些破坏性行为一起导演出一幕消费悲剧,这个悲剧正在现在消费社会里上演着。这个消费悲剧就是不断激化贫富矛盾,还有就是奢侈消费造成的超额碳排放,要让全社会来分摊,这一点对于为生活必需的消费者来说,就是一种不公,因为每一种高档奢侈品从设计、生产到销售都远比普通商品碳排放要大得多,还要占据多得多的生态,要消耗多得多的资源。然而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在减排、资源与生态的享有上应该是人人平等的。 再者,奢侈消费更大危害在于它的刺激示范效应。本来,从严格意义上说,奢侈消费仅是极少数人的行为,可是广大中产阶层,在目睹了富有阶层的奢侈消费行为后,也纷纷效仿。于是将奢侈消费规模不断扩大,进而加大全社会碳排放负荷。朱丽叶朔尔在消费社会到底怎么了这样写道:如果人们所想得到的东西的大部分都是由收入不断提高的富足阶层所决定的,那么,一大部分人就只能认为自己还没有达到目标。于是争先恐后地赚钱,为购买更多的奢侈品而奋斗,这就在无形中加大了全社会的碳排放。
个人分类: 未分类|392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3: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