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凡士林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护肤笔记之矿物油
yejianq 2010-4-9 10:29
护肤笔记之矿物油 矿物油(mineral oil)是化妆品中常用的基础油之一,主要来源于天然的矿物,是矿物精加工后得到的产物。矿物油有很多种,包括凡士林、液体石蜡、固体石蜡、地蜡等。它们的化学组成相似,都只含碳、氢两种元素,安全性和粘附性好,价格低廉。因此广泛用于各类化妆品。 由于矿物油和人体皮肤的结构相差甚远,不会渗透进入皮肤,因此矿物油的安全性是毋庸置疑的。网络流传有所谓矿物油致癌的谣传,实际上是没有任何科学根据的。例如凡士林最早是由美国人切斯堡(Robert Chesebrough)在1859年从石油中提炼出来,他96岁高寿才去世,据说每天都要吃一勺凡士林。如果这一传闻属实,矿物油致癌的说法自然站不住脚:口服都没问题,皮肤外用还会出事吗? 与致癌的谣传不同,矿物油致痘倒是确实存在的事实。那么会不会长痘痘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简单地说,一看提纯技术,二看添加成分,三看个人肤质。 由于矿物油从矿物中提取,所以不可避免会伴有杂质。如果提炼水平不过关,杂质含量高,致痘的风险就高。不正规的品牌为节约成本,在原料方面做手脚,以工业级代替医药级的凡士林。用了这些不纯的原料制成的产品,长痘痘的风险当然要大很多。 知名品牌在矿物油原料控制方面很严格,是不是意味着他们的产品就没有风险呢?也未必。很多含矿物油的制成品(特别是卸妆油)里面都会添加合成脂,而这些合成脂成份是导致长痘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为什么要加合成脂?原因在于卸妆油的工作原理是以油溶油,而矿物油的溶解油彩的性能不尽如人意,特别是在卸除高附着性、高防水性的彩妆。为了达到彻底卸妆的目的,厂家就必须加入合成脂,增加产品的渗透性。以植村秀樱花洁颜油*(Shu uemura High Performance Balancing Cleansing Oil Fresh)为例,其成份包括 Paraffinum Liquidum (Mineral Oil): 液体石蜡 Isopropyl Myristate: 肉豆蔻酸异丙酯 C12-15 alkyl benzoate: C12-15 醇苯甲酸酯 PEG-20 Glyceryl Triisostearate: PEG-20 甘油三异硬脂酸酯 Dicaprylyl Carbonate: 碳酸二辛酯 Ethyl Oleate: 油酸乙酯 Seawater:海水 Bitter cherry Extract:殴洲酸樱桃提取物 Tocopheryl Acetate:生育酚乙酸酯 Polysorbate 85:聚山梨醇酯-85 PEG-6 DISTEARATE:PEG-6 二硬脂酸酯 Glycerin:甘油 Caprylyl Glycol:辛甘醇 Propylene Glycol:丙二醇 Menthoxypropanediol:薄荷氧基丙二醇 Linalool:芳樟醇 Parfum:香精 成份列表中排名第二的肉豆蔻酸异丙酯(IPM)就是一个典型的合成脂,而且致痘风险很高。IPM的兄弟棕榈酸异丙酯(Isopropyl palmitate,IPP)性质类似,也容易长痘。所以有消费者用了含矿物油的卸妆产品后长痘,其实不是矿物油而是合成脂的原因,矿物油只是在背黑锅罢了。 知名品牌的产品无法排除消费者发生致痘的可能性,这还和每个人的肤质有关系。矿物油导致的痘较少发炎,主要是类似白头的非炎症性皮损。不过也挺讨厌的。该怎么避免呢? 没有绝对的标准,只能说优先选择有口碑的正规品牌,以及渗透性弱的产品,条件允许的话尽量不要化妆,尤其要避免附着性太好的浓妆。购买前索取样品试用,确定没有不良反应后才购买。 Robert Chesebrough的生平简介见 http://en.wikipedia.org/wiki/Robert_Chesebrough ,关于他每天吃凡士林的说法见 From Petroleum Jelly to Riches(Schwager, E.), Drug News Perspectives 11 (2): p. 127 *本文目的只是客观介绍产品成份,不代表作者对该产品有任何推荐、批评或其它意见。
个人分类: 护肤笔记|9214 次阅读|0 个评论
"实用护肤简论" 第5章(2)保湿的成份
yejianq 2010-3-13 12:37
个人分类: 护肤教学|302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09: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