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化学系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化学系

相关日志

我国科学和教育大厦上一根光灿的梁椽 ——记著名化学家刘椽
热度 1 fdc1947 2019-5-11 09:04
我 国科学和教育大厦上一根光灿的梁椽 ——记著名化学家刘椽 刘椽( 1903-1971),山东诸城人,著名化学家、教育家。清华大学毕业,1926年至1930年留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回国后任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系主任、理学院院长、总务长,山东大学教授、化学系主任、总务长。1955年奉命筹建郑州大学,后被戴上了“内部右派”的帽子,撤销校长助理兼化学系主任等职务,于1971年5月20日含冤去世。卢嘉锡先生曾作文《忆恩师刘椽教授》。 我第一次听说刘椽先生的名字,是在 80年代。当时,我受命参与编撰《山东科技史·化学卷》,由山东大学化学系的各位老先生提供素材即科技史资料,我根据省科技局规定的编辑要求执笔撰写。我的导师、时任山东大学校长的邓从豪先生告诉我,刘椽先生是他当年在厦门大学学习时的老师、化学系主任。1948年邓先生到山东大学工作(当时在青岛),就是应时任山东大学化学系主任的刘椽先生之邀而来的。我问邓先生现在刘先生的情况,邓先生说,刘椽先生后来调河南,已经去世了。 当时,编撰科技史是依照省科技局的提纲,只要求写某人有何科技成就,不写教育,不涉及个人履历。我也就没有打破沙锅问到底,再去追问刘椽先生为什么在山东大学好好的却调往缺乏高水平大学的河南,那时候也没有什么资料可查。但是,这个问题一直在我头脑里。 编撰科技史只是一个临时性的工作,交差了也就过去了。做教师最要紧的是科研和教学,特别是 90年代以后,要论文、要项目,一天紧似一天,一年紧似一年。在年复一年的劳作中,三十多年也很快过去了。如今,我退休了,解放了,自由了。乱翻书,看到了一本《山东大学校史》,记载着山东大学差一点搬到河南去的历史,而刘椽先生竟在这个过程中牺牲了他的学术生涯以至于性命。 据该《校史》转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的记载: “1954年高教部拟改变现有高等学校的布局,报请国务院批准,将沿海某些高等学校内迁和增加新的专业,其中有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第一医学院、山东大学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18页)当时决定把山东大学迁往河南郑州”。 上海交通大学的一部分迁往了西安,成了西安交通大学,这是我读中学时早就知道的。而要把在青岛的山东大学迁到郑州,这对于孤陋寡闻的我,当时还是第一次听说。 《山东大学校史》说: “后来教育部经过审慎研究,决定把山东大学迁往郑州改为由山大派人去郑州筹建一所新的大学,并给以师资支援。在决定把学校迁往郑州时,学校即派总务长刘椽、总务处主任秘书董树德、总务科长于健、基建办公室技术员刘岩等26人前往郑州筹建。经过两年的努力,在1956年夏完成了主要建筑,秋季招生上课。学校从文、理各系选调一部分教师支援,这就是今天的郑州大学。”(《山东大学校史》,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01页) 《山东大学大事记》则在时间上叙述得更详细一点: “1955年8月11日 中央教育部下达有关我校迁往河南省郑州市建立新校等等各项问题的通知。” “14日 刘椽、董树德赴郑州,分别任河南大学建校办事处正、副主任。” “1956年2月3日 根据高教部会议精神,我校不迁河南,郑州河南大学校舍仍由我校负责建筑,以便在第二个五年计划内建成河南大学。” “高教部4月3日来电,通知河南大学改为郑州大学,由龚依群等组成筹委会,我校参加筹委会的有吴富恒、刘椽、董树德。” “4月13日 郑州大学筹委会在我校召开第一次会议,讨论该校筹委会地址、图书仪器采购、预算、基建等问题” “5月27日 接高教部5月16日通知,经国务院批准山东大学不迁往河南,仍暂留青岛……。”(《山东大学大事记》,山东大学出版社,102-106页) 8月11日下达通知,仅过三天,14日,年过半百的刘椽先生就奔赴郑州。真是如卢嘉锡先生所言,“刘老师……二话没说,丢下妻小老母,搁下手头的科研项目,以筹建处主任身份奔赴郑州。从动员农民卖地搬迁,到设计校园,事无巨细,事必躬亲。” 1956年8月,郑州大学 数、理、化三系面向全国招生。刘椽先生看到了他努力奋斗的成果。然而正如卢嘉锡先生所说, “ 欢庆郑大诞生的锣鼓尚余音缭绕,一场灾难悄悄地向刘老师袭来。由于一条有关高校院系调整的整改意见,老师被戴上了 ‘内部右派’的帽子,校长助理兼化学系主任职务统统被撤销……躯体和精神的长时间折磨最终使我的恩师——一位了不起的教育家、正直磊落的爱国科学家,一病不起,于1971年5月20日含冤去世”。河南省和郑州大学的有关人员就是以这种方式,报答了它的恩人,一个在建立学校中立下丰功伟绩而个人作出巨大牺牲的元勋。 在中国高等教育的这次小小的波动之中,山东大学逃过了搬迁河南的厄运,然而,刘椽先生却永远牺牲在了河南的土地上。 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厦门大学西迁到福建西部大山中的长汀继续办学。时任厦门大学化学系主任的刘椽先生挑起了厦门大学化学系西迁的重任,一开始,西迁的化学教授仅他一人。他把庙宇作为教室、牢房变成化学实验室,使得厦门大学化学系在长汀的大山之中办得有声有色,后来傅鹰等重量级化学家也到厦大任职。厦大化学系在敌机的轰炸声中培育出蔡启瑞、陈国珍、邓从豪等著名化学家。 1947年,刘椽先生到山东大学化学系任主任。在抗日战争中,山东大学西迁后停办,校舍成了日军军营,以后又被美军占领。战后,刘椽与刘遵宪等先生一起,恢复建设了山东大学化学系。作为山东大学的秘书长(总务长)他参与了领导山东大学的新的复兴。 从 1955年起,他又参与创建了郑州大学。 在中国的科学和教育史上,在三个不同历史时期,刘椽先生先后为三所大学作出了重大贡献。人们应当记住他的名字,他是中国科学和教育大厦上的一根光灿的梁椽。 (本文开始写于 2012年,如今做了修改)
个人分类: 教育|6887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刘珏文教授来我院(浙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进行学术交流
lizg 2018-10-30 13:10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刘珏文教授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 浙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http://www.ce.zjut.edu.cn/jsp/news.jsp?neId=1520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刘珏文教授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 作者: 发布日期:2018-10-30 浏览次数:32 2018年10月26日上午,应邀来我 校 访问交流的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化学系刘珏文教授 ( 英国皇家化学会杂志《 Analytical Methods 》副主编 )在 我 校 存中十楼报告厅给我校师生作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刘 珏 文教授以 “ Nanozymes, DNAzymes, Biointerfaces ” 为报告主题,报告由浅入深,从科研选题、实验设计、方案开展以及成果总结等多角度系统地 介绍 了刘 珏 文教授课题组的最新研究工作。刘珏文教授的报告主要围绕 DNA酶、纳米酶以及核酸与无机纳米材料的相互作用展开。刘教授从脱氧核糖核酸与金属离子、贵金属、金属氧化物、二维材料等无机纳米材料的物理、化学及表界面性质出发,系统地介绍了多种DNA探针的设计与优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此外, 刘 教授 还介绍了他在国 外 的求学和工作经历, 为我校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和本科 生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刘 教授 鼓励 在场的 各位师生可以通过出国留学深造等方式走向更大的 学术 平台。 我院 李祖光教授 、 黄忠平 副教授、邵康博士和海洋学院的范铮老师 等我校师生聆听了学术报告 , 并进行了交流。此外,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聂晶博士 等有关人员也到场聆听了学术报告。刘教授的 学术 报告引起了在场师生的浓厚兴趣,在随后的提问交流环节, 在场的 师生们踊跃提问,刘教授耐心详细地进行了解答,在场师生收益颇丰。最后,刘 珏 文教授与我院执行院长佘远斌教授 、 李祖光教授、潘再法副教授 、 黄忠平 副教授、滕渊洁 博士 以及我校材料学院的浙江省 “钱江学者”特聘教授余靓博士等 教师进行了深入地交流 ,并 与我校师生进行了合影留念。 报告人简介: 刘珏文,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0年获得中国科技大学化学本科学位,2005年获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化学系博士学位。自2009年起受聘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获得加拿大化学会Fred Beamish奖,和McBryde奖章。近年来发表期刊研究论文共计220余篇,包括 Chem. Rev. (2), J. Am. Chem. Soc. (21), Angew. Chem. Int. Ed. (8), Anal. Chem. (15), 引用数达 17000 余次。其中引用超过 100 次的有 40 篇。担任英国皇家化学会 Analytical Methods 杂志 副主编。现主要从事核酸 酶 , 纳米材料和软物质的分析化学 , 物理化学 , 以及表面性质的研究。 代表性论文 (1) Liu, B.; Huang, Z.; Liu, J., Polyvalent Spherical Nucleic Acids for Universal Display of Functional DNA with Ultrahigh Stability. Angew. Chem., Int. Ed. 2018 , 57, 9439-9442. (2) Liu, B.; Wu, P.; Huang, Z.; Ma, L.; Liu, J., Bromide as a Robust Backfiller on Gold for Precise Control of DNA Conformation and High Stability of Spherical Nucleic Acids. J. Am. Chem. Soc. 2018 , 140, 4499–4502. (3) Liu, B.; Liu, J., Freezing Directed Construction of Bio/Nano Interfaces: Reagentless Conjugation, Denser Spherical Nucleic Acids, and Better Nanoflares. J. Am. Chem. Soc. 2017 , 139, 9471–9474. (4) Zhou, W.; Saran, R.; Liu, J., Metal Sensing by DNA. Chem. Rev. 2017 , 117, 8272–8325. (5) Zhou, W.; Ding, J.; Liu, J., A Highly Specific Sodium Aptamer Probed by 2-Aminopurine for Robust Na+ Sensing. Nucleic Acids Res. 2016 , 44, 354-363.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19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孟加拉国达卡大学化学系教授 Md Ahsna Habib讲座预告
lizg 2017-7-10 23:37
浙江工业大学 http://www.zjut.edu.cn/newsDetail.jsp?id=15746 孟加拉国达卡大学化学系教授 Md Ahsna Habib讲座预告 来 源: 化工学院 李祖光 日 期: 2017-06-26 点击率: 255 分享到:      报告题目: Development of new ion source and new desorption method for mass spectrometry      报告时间: 2017年6月28日 下午16:00      报告地点: 存中十楼报告厅      报告人: 孟加拉国达卡大学化学系教授 Md Ahsna Habib      报告人简介:     Md Ahsna Habib,博士,孟加拉国达卡大学化学系教授,主要从事分析化学等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已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Mass Spectrometry、Rapid Communications in Mass Spectrometry、Chemosphere 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三十几篇。     孟加拉国达卡大学(University of Dhaka),是现代孟加拉国最古老的的大学,成立于1921年。现在是孟加拉国最大的公立大学,学生人数超过三万。被 《Asiaweek》评为亚洲前一百的大学之一。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621 次阅读|0 个评论
英伦访学见闻(2)国外化学实验室
热度 9 martinluomin 2015-11-26 15:04
最近有人提到央视的广告词中有“我们恨化学”。奇怪这个世界上有什么不是双刃剑呢?为何单单恨了化学。化学物质原有它正确的用途,用了不该用的地方,得了不好的由头,就如同“刀”杀了人,是该埋怨 “ 刀”,还是 “ 刀 ” 背后的 “ 人 ” 或者“管理体制” 呢?如果因为化学物质有害就放弃它,显然我们将退回到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状态。对待事物的方式应该是即能享受它的好处,又能预防和避免它的坏处吧。让我们来看看国外的化学实验室吧,你也许能领悟一些什么呢? 实验室既是科研工作的重要场所,也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国内高校在化学实验室管理方面存在很多的问题,如何实现化学实验室的有效管理,资源的合理利用,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科研创新平台的共享已经成为实验室能否有效培养人才,加强学科建设和对外服务的关键问题。英国的实验室体制完善,管理到位,设计合理,有很多地方可以为我们所借鉴。 我在英国布里斯托大学( University of Bristol, UOB )化学系进行了一年的访学交流。 UOB 是英国著名的“红砖大学”之一,其化学系是英国规模最大的化学系之一 , 专业学术排名是全英第四。英国著名的“ chemlab ”化学实验技能仿真实验室就设在 UOB 化学系 , 化学系拥有英国皇家化学学会的院士十余名之多,很多教授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学术地位。我访学期间是在 Stephene Mann 教授的课题组,通过实地感受英国化学实验室管理的严谨和规范,深刻体会到英国人的高度协作和职业意识。 1. 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模式 国内的实验室长期忽视实验室安全问题,很多实验室在建设之初就没有认真地考虑化学实验室的特殊要求。没有配备基本的安全设施,也缺乏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教育。英国化学实验室安全设施齐全,实验楼的设计也充分考虑了发生事故后逃生的安全通道。进实验室的第一次培训就是告知实验室的安全措施,防火设备的放置位置,发生意外的逃生通道等信息。系里每个月都要演练一次警报逃生,规定在听到警报声后实验室所有的教师和学生都必须第一时间无条件地停止试验 , 离开实验楼 , 沿安全通道疏散到室外安全地带,直到警报解除。 尽管国内也反复强调实验室的安全教育和管理 , 但多流于形式 , 难以长久坚持,缺少确实可行的具体措施来保证安全教育深入人心。 Bristol 大学化学系非常重视实验室安全和人身安全,每个实验室都配备喷淋器、洗眼器和急救包。规定每个人在实验室必须佩戴防护眼镜、手套和工作服。每学期都会安排系主任作安全知识培训的报告,不仅要求所有的本科学生必须参加课程,而且要求刚进实验室的研究生、博士后、访问学者等科研人员必须参加安全教育培训,对于因故缺席的人员通知参加下一轮的循环培训。 相对于基础实验室,科研实验室的管理更加复杂,虽然一个实验室的研究方向相对固定,但是所做的实验还是千差万别,预防意外是英国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大前题,目的是要使每一位工作涉及有害物品和危险工序的学生及工作人员,对这些危害有一定认识,更懂得按操作安全细节及校方安全管理之要求,保护自己,以免发生意外。为配合此目标,学校制定了一套有效的安全措施。英国 Bristol 大学化学系采用每个学生填写风险评估报告(G eneral Risk Assessment Record )的方法来保证其在做实验前了解实验的目的和意义,掌握所用试剂的毒性和安全防护措施,熟练操作大型的测试设备等。在评估报告中要明确实验的主要内容、所使用试剂的特性和是否进行了相应的安全培训。通过查阅化学品安全说明书 (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 , MSDS) 来了解化学品的理化特性(如 PH 值,闪点,易燃度,反应活性等)以及对使用者的健康(如致癌,致畸等)可能产生的危害,做到心中有数。实验相关人员签字后提交教授签名确认后方可进入实验室。如果使用特别危险的试剂的话,还需要专人进行特别的风险评估,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2 实验室试剂和耗材的管理模式 英国大学并无专门的实验室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但是实验室的管理井然有序。英国高校根据实验室的使用情况,对全校所有的电气设备进行定期的检修,以免线路老化,年久失修而造成安全隐患。大型的设备成立独立的管理机构,如电镜室, X 射线衍射室,核磁室等。而一般的设备则由各个课题组负责管理和维护。 以笔者访学的 Mann 教授的课题组为例,该课题组在实验室的管理方面实行分配协作的体制 , 这个方法有利于提高实验室的效率。由于一个实验室要使用多种不同的仪器和设备,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掌握这些方法。为此课题组把实验室的一些具体工作分配给每位教师和研究生来负责管理。例如购买日用耗材 , 试剂的订购和管理,测试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等任务 , 让大家有责任感和主人翁的自豪感 , 大家的科研环境要大家来维护管理,对实验室的操作不规范的事情及时进行监督和处理。一般指定的负责领域与负责人日常的实验相关,这样负责人很快成为实验或者仪器的专家,他不仅可以教其他的实验室成员使用设备,还可以帮助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国内的课题组在试剂耗材的使用和管理方面存在诸多误区 。首先,试剂的管理信息不透明,经常重复性的购买试剂,使用效率不高;其次,试剂的存放不当,发生试剂的污染,分解等造成浪费,甚至存在安全隐患;最后,很多学生和教师对试剂的毒性和使用方法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师生的身心健康和科研的正常开展。 英国大学里试剂耗材的使用和管理充分体现了科学合理、方便使用的原则。 Bristol 大学采取耗材集中领用制度。化学系有一个材料库( store )来专门负责常规通用试剂和耗材的采购和领用。采购耗材的费用来自于课题组的项目经费 , 教授们按照获得经费的多少拿出一部分来集中采购耗材 , 供整个学院来使用。当需要领用物品时,可以登录网站查找物品清单,选择需要的实验耗材填写耗材领用清单,注明所属的实验室和领用物品的规格型号和物品编号,然后去材料库领用即可。如果属于某一个课题组常用的特殊耗材,也可以通知材料库集中采购,然后课题组派人集中领取,放置在课题组实验室供人自由使用。 规模较大的课题组里会指定专人负责对试剂作登记、注销和分类摆放 , 及时更新电子版的试剂清单。当开始订购新试剂,要及时将试剂信息发给试剂负责人,以便其随时更新化学品清单。如果试剂需要改放在另外的位置,要通知试剂负责人变更试剂信息。一旦用完一瓶试剂,在试剂登记本上记下相应信息 ( 随后再电子版上作更新 ) ,并把空瓶处理掉。试剂的存放位置需要参考具体试剂的保存条件,需要低温保存的试剂分别放置在分离的冷藏或冷冻冰箱中保存;易潮解的试剂专门放置在在玻璃的干燥柜中存放;有毒、易挥发的有机试剂放在通风橱下面的柜子中存放。对于实验室不再需要的试剂,在学校范围内免费转让,不但能有效利用和节约资源,而且也减少了回收处理旧试剂的成本。 国内高校在处理实验废物和废液方面大部分没有设置单独的排污系统,也缺乏统一的处理措施,大部分废液随意倾倒入排水系统,不仅腐蚀排水管道,而且污染了生活用水 。在英国大学对实验的废液、耗材的处理有着严格的垃圾分类和专人处理的方法,实验室一般将普通垃圾、玻璃以及有尖锐利器(注射器针头)的废物区分开来,使用颜色鲜明的垃圾桶来进行标示,以避免对清洁人员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 然后统一回收处理。对废液有专门的人员进行单独处理。 3 实验室大型设备的管理模式 英国实验室管理十分先进,开放程度高,研究人员可以随时动手实验和进行测试,设备的使用效率非常高。值得一提的是门禁制度、邮件组通讯和网上预约登记的制度。这些制度环环相扣,形成了一整套先进的管理模式。英国有一套先进的门禁制度,当你一跨进校园后,首先需要办理一张校园卡,根据不同人的身份授予不同的权限,即可以充值费用,在图书馆借书、复印、扫描和打印资料,也可以在任何时候进出学院。学院内部实行密码门禁制度,每个实验室都有自动的密码锁,一般只有本课题组的人员知道密码,公共的电镜室和 X 射线衍射室也有密码,一般经过培训的人员都知道密码,可以自由进出。即使是在非工作时间,也可以自由使用这些公共资源,为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动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校内邮箱和邮件组体系形成一个高效、快捷的信息网络。学院的重大活动、学术会议通知、设备的测试信息、培训的通知等等都能通过邮件组的功能来实现。当你一进入学校,就要办理一个网络登录账号,同时拥有一个邮箱,此时你已经加入到相关学院的邮件组里,能够收到学院的相关邮件。之后你还会加入一些课题组的邮件组,诸如组会通知、课题组的重要事项等都会通过邮件的方式通知组里的所有人。你也可以给某个邮件组群发邮件。 设备网上预约体制也是英国高校科研管理的一大亮色。全校有一个通用的日历管理软件( calendar software ) ,可以搜索校内的所有资源,通过交互选择,形成具有自我风格的用户界面,以后每次登录后就可以直观的查看相关设备的本周内的预约登记情况,根据自己的实验进度决定预约时间,预约某些大型设备需要相关的设备技术人员给你授予权限,当你还没有进行培训或还未通过考核时,便不能自主预约设备,只能查看预约情况。此时只能通过技术人员或者课题组内有预约权限的人员帮你预约,等你通过考核后就能自主预约了。由于科研的不确定因素很多,当你在预约时间测试时由于样品未准备好,或者其它原因不能按时测试,如果和预约时间还有一定时间间隔,你可以取消自己的预约,这样其他人就可以预约这个时间,有时候时间很紧张,你还可以通过发邮件给学院的邮件组来转让测试预约,这样所有的人都能及时看到你的信息,并充分利用机时。国内虽然也使用设备登记制度,但多流于形式,少登,漏登现象时有发生。很多设备都是到最后检查仪器使用情况的时候再匆忙补录,难以真实反映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如果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问题,也难以追查责任,找出问题的原因。使用网上预约登记制度可以实时的登记设备使用情况,方便设备管理者及时准确地了解设备的使用情况,也方便设备的使用者安排自己的科研工作,做到了公开,透明,实时和准确的管理大型设备,真正做到了设备的合理共享和高效使用。 科研仪器的高度共享 , 利用率非常高 , 科研的自由度很大。他们采用一种培训、考核、自由预约 ( 大型设备网上预约 , 小型或课题组内设备登记预约的方式 ) 、自主测试的模式。现就透射电镜来看一下国外的大型设备管理运作机制。化学系有三台透射电镜,其中一台高分辨电镜、两台扫描电镜、两台原子力 AFM 电镜及一些相关的喷金 , 镀碳膜的附属设备。管理这些设备只有两位技术人员( technician) 。 technician在英国高校的地位是很高的,工作也很稳定,因为没有他们,设备就运转不起来。课题组的管理还是由教授领导的研究人员自己负责组织和管理的。有时候technician也附属于某些课题组,比如,Bristol的电镜主要是由两个大课题组的经费来维持的,所以管理电镜的technician平时也参加我们课题组的组会,但是他们一般不做科研,两人中有一个年轻人也是博士,后来教授推荐他去了另外的高校谋得了教职。 一般来说设备只要是使用 , 难免会出问题。但多套设备就能保证正常的使用,当多套设备都处于工作状态的时候,三台透射电镜各有定位 , 因为透射电镜的使用一般要经过培训后大概 20 小时的上机练习才能掌握所有的基本功能的使用 , 拍出比较清晰的照片,所以其中一台主要用来培训 , 练习和做选区衍射分析 ; 另一台配备了高分辨的 CCD 系统 , 能照高倍数的照像 , 但没有安装能谱系统 , 这样就使两台电镜各有所长 , 保证大家根据自己的测试要求来选择。第三台是高分辨的 TEM, 能做晶格高分辨照片 , 这台设备一般只能由电镜管理人员来操作 , 要做的话是要单独收费的。从中我们不难看出 , 国外的一流大学在科研的组织管理 , 测试平台的搭建方面等方面非常有经验 , 形成了一套严格培训 , 自主预约、自行操作、资源共享的科研软硬件环境。
个人分类: 访学见闻|29006 次阅读|22 个评论
我的科学自白
cysk 2015-3-15 21:18
我从1989年7月由内蒙古自治区乌盟教育学院化学系毕业至今,一直致力于物质基本结构方面的研究。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接触了量子力学的基础。不管教材怎么说明解释,称量子力学如何如何的科学,是多少多少科学家精心研究的结果,但我心中总是有所疑虑、心中充满困惑。带着这些疑虑和困惑进行了艰苦地探究。现已基本形成了一个初步的理论框架。有幸参与科学网相关探讨,必借助此平台与各位同仁做一交流,甚是欣慰。
个人分类: 科技交流|98 次阅读|0 个评论
清华大学化学系赵亮研究组招聘博士后
talentblog 2013-5-24 10:16
清华大学化学系赵亮研究组主要从事有机金属簇合物的合成及反应,基于大环-金属簇的超分子化学以及有机合成方法学研究。本研究组自成立以来,在科技部973计划,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以及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等基金支持下,已在JACS、ChemComm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报道具有鲜明特色的金属簇可控合成方法及其超分子组装方法(相关资料请见 http://www.chem.tsinghua.edu.cn/publish/chem/2142/2011/20110401031116160927344/20110401031116160927344_.html )。实验室力求高效、安全的科研环境,在先进仪器设备的保障下,以创新与人才培养为根本。现因科研工作需要,诚聘博士后1名。 一、研究内容 有机金属簇合物的合成与反应性质研究; 二、应聘条件 1、获得或将获得有机、无机化学的博士学位,金属有机化学专业优先; 2、热爱科研工作,富有创新,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3、具有较强的中、英文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待遇 博士后期间待遇见清华大学博士后规定( http://postdoctor.tsinghua.edu.cn/bsh/index.jsp ),优秀人才可面谈确定。 真诚邀请具有有机、无机化学背景的青年学者加入我们。应聘者请于2013年10月1日前将本人简历(包括个人基本情况、教育和工作经历、科研工作概述、论文发表情况及其他成果)以邮件方式发至: lzliangzhao@gmail.com 并注明“应聘博士后”字样。恕不接待来访来电,面试时间另行通知。
4576 次阅读|0 个评论
西北联大化学系校友魏杏云
kexuechuanbo 2013-4-17 19:57
  魏杏云(1919—2000),1919年生,东西湖区柏泉农场魏塆人。1943年毕业于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 化学系。1945年,毕业于国立四川大学理科研究所,获硕士学位。   1946年起,先后执教于湖北医学院、湖北农学院、武昌中华大学、湖北纺织专科学校,任讲师、副教授。1955年,在北京重工业部综合研究所进行有关项目的分析研究,同时进行全国重点项目《全国配煤方案》的研究。1962年,调广州国营糖业公司技术科甘蔗科学制糖研究所研究制糖的澄清化学和蔗汁成分的分析。60年代后期,魏杏云调回北京,在轻工业部设计院协助发酵所研究玉米芯制糠醛。随即又进行稀硝酸盐水解麦秆及棉籽壳研究,试制成功木质素树脂铸造用铸件,其光洁度达到三级标准,该成果被选为向“七一”献礼项目。在1976年后十年间,成功试制和研究柠檬酸,填补了北京市的此项空白,葡萄糖池无毒涂料和白酒池无毒涂料两项成果均获得推广应用,同时主编《发酵科技》杂志,并且建立了科技情报室。1989年2月,晋升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原载<武汉市志-人物志>
个人分类: 西北联大往事|170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初来牛津
skdhf 2013-2-10 19:56
折腾了大半年的时间终于踏入了UK的地界,来到了牛津这个对我而言可望不可即的地方。牛津大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国际性的声望,但刚来这里并没有感到激动和满足,伴随而来的是寂寞和无助。 首先是住的地方,来之前在daily info上联系了几个房子,但根本对这边房子环境位置和价位没有概念。来到牛津已是晚上,拖着行礼游走在牛津high street上不知所搓,打了几个之前联系好的电话要么没人应答要么说第二天才能看房。最后接着打那些无人应答的电话,最后终于打通了一个,于是按照地址找了过去,房子还不错,只是价格偏高,位置距化学系ICL很远。我已经没有商量的余地,于是交了钱住了进去。 其次是语言,学了这么多年的英语感觉还可以,至少平时看文献写点东西还拿的出手。可当我坐上了开往Oxford的bus时就开始受挫了,当地人说的英语和平时听到的相差甚远,很多时候根本听不懂,相当尴尬。到实验室见了导师,他倒是很照顾我的耳朵故意把语速放慢了很多让我勉强能够听懂,实验室现在只有我一个中国人,那帮哥们说什么我是一头雾水。需要学的太多了。 还有就是吃饭,刚来吃了几顿面包三明治自己的胃就开始拒绝这些东西了,于是在街上寻找中餐馆,终于找到但价格却让我望而却步,于是退而求其次去找卖酱油醋的地方,找到这些就像是寻到了宝,赶紧买回去炒了个菜,又在超市买了点pitta饼,像是国内的烧饼,这才有了点家的感觉。 刚来几天的的时候没有去仔细看这个地方,更多的是从身体和心里的抵触。但慢慢有些适应后再去端详这里的人和景发现竟是如此和谐,至少我看到的当地人很有礼貌,很绅士,当地的环境也非常的优美,不争不燥就在那里。这些东西需要日后再仔细品评。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这里再好我也思念自己的亲人朋友,还有那个多年生活的地方。还好,联合培养的时间并不长,短暂的时间也让我更加珍惜在这里的每一寸光阴,也怀念家乡的一切。
3396 次阅读|0 个评论
电脑真的无所不能吗?考卷看过以后的思考
热度 4 mdzhao 2012-11-16 10:11
前天研究生的“计算机信息检索课”考试,因为开卷,便能看出学生的不同,有些同学带了许多资料,然后东翻翻、西翻翻,一直煎熬到考试时间到为止,但也有同学大刀阔斧,唰唰唰几下便答完了。说心里话,我更欣赏后者,因为开卷的题基本上不太可能直接从资料里找到答案,要是平时对这个问题不知道,能找到答案的概论也很低。 第一个交卷的同学大概只用了半个小时,真快。后来看一下他比第二个交卷的同学快了有半小时。因为只有这张考卷,便很认真的看他的答题。都答的简单,倒也言简意赅。看到最后一题时,忍不住笑了出来。题目是“ 你所在学院和专业的学科特点是什么?根据这样的学科特点以及学习和科研的信息需求, 你一般应用较多的数据库有哪些?谈谈你使用这些数据库的体会”。答曰:“我在化学系,学科特点是期刊杂志多、文章多、分子式多、数据库也多,主要数据库有SciFinder 和 Web of Science 。我用Web of Science比较多,我的体会是,功能强大,检索比较全,但排序比较傻,不如 Google,比如我要搜 Protein, simulation, molecular, folder 等,文章有几百页,但我想要的不在第一页,最好有个二此排序,像淘宝一样,就是相关度高的前100项,再来个引用次数从高到低排,这就有意思了。” 看来这个学生属于经常用淘宝,而且不愿意花太多时间精挑细选,显然他查资料也一样,只想电脑帮他选,不想自己花力气去选,所以他更喜欢用 Google。联想到前期让学生做的作业要求查资料,也发现不少学生用得最多的是 Google Scholar,而且认为它比专业数据库好用。这让我很是沮丧,普通用户也罢了,选修了“计算机信息检索课”以后还是没有检索数据库的习惯,让我们这些教此课程的老师情何以堪啊? 不过也可以看到,搜索引擎以及淘宝这样的网,的确是把用户的心理研究得很透,也非常重视用户体验,只是计算机能够实现的许多东西还是无法与人工相比,记得何小阳老师写过一个系列博文“ 计算机不能做什么? ”,当时看了很受启发。但另一方面,许多数据库,包括现在早就遍地开花的“数字图书馆”,还有很多图书馆的网站,都不重视用户体验,追求各种“功能”却忘了最重要的方便性,而这些被建设者津津乐道的“功能”也许根本没人去用。 昨天批改考卷时又发现,有一道判断题错的人最多:“ 在 Google 搜索引擎检索框中输入“计算机”一词,可同时检索出“电脑”的相关网站或网页 ”,大多数学生选择是对的!弄得我突然不自信了,再到电脑上查了一次,确定它的答案应该是错的。可见大多数学生认为搜索引擎已经智能到能辨认同义词了! 当然,这不是件难事,倒是一些数据库其实已经有这样的词库并能实现同义词的检索,我相信搜索引擎不久也会让这个功能实现,但我真的有点担心,当电脑能实现越来越多功能的时候,人的智力包括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是否会退化呢?
个人分类: 文献检索|3834 次阅读|15 个评论
曹廷炳被“7名同行联名告发“超生”二胎”压力过大而亡?!
热度 19 wangshu 2012-7-28 20:05
曹廷炳被“7名同行联名告发“超生”二胎”压力过大而亡?!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李建新:“今日与朋友聊天,曝出一条鲜为人知的“秘密”:今年3月16日人民大学化学系主任、教授、博导曹廷炳意外死亡,但其实,这位北大博士、哈佛博后,05年归国的青年才俊的直接死因是,该系7名同行联名告发曹“超生”二胎,曹由于遭受“开除公职”威胁,压力过大,跳楼自杀。计划生育害死人!” 阿弥陀佛
个人分类: 化学|14823 次阅读|17 个评论
[转载]国立中兴大学化学系特聘教授李茂荣 (理学院院长)
lizg 2012-6-30 16:57
[转载]国立中兴大学化学系特聘教授李茂荣 (理学院院长)
國立中興大學化學系特聘教授李茂荣 (理學院院長) http://140.120.9.250/mrlee/Professor.htm Professor Maw-Rong Lee Experience B. S. National Chung-Hsing University (1975) M. S. University of Florida (1985) Teaching Assistent, National Chung-Hsing University (1977-1978) Research Assistant, Associate Chemist ,Chung-Shan Institute of Science Technolgy (1978-1990) Associate Professor, National Chung-Hsing University (1991) Professor, National Chung-Hsing University (2000-)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Chairman, National Chung-Hsing University (2009-) 現職 國立中興大學化學系特聘教授 國立中興大學理學院院長 國立中興大學 環境衛生暨安全保護中心主任 中央警察大學兼任教授 中興科技文教基金會監事 台灣質譜學會常務理事 國科會自然處貴重儀器審議委員 國科會分析化學小組學術委員 台灣層析學會常務理事 中華民國環境分析學會 第六屆顧問 中華民國環境分析學會 第六屆教育推廣與出版委員會 經歷 國立中興大學化學系系主任 2007 ~ 2010 年 台灣質譜學會理事長 2007 ~ 2009 年 台灣質譜學會常務理事2003-迄今 環保署環境檢測機構現場評鑑專家1994年-迄今 衛生署濫用藥物尿液檢測機構評鑑技術委員1993年~迄今 中華民國環境分析學會理事 國科會自然處化學研究推動中心審議委員 國科會自然處諮議委員 2007 ~ 2009 年 國科會化學中心分析小組召集人 國科會自然處審議委員2003-2006年 國立中興大學研發處貴重儀器中心主任2000/10- 2008/07 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董事 國際科展審評審委員 奧林匹亞評審委員 全國中小學科展評審委員 南投縣中小學科展評審委員 “國際科學展覽活動”輔導教授 “中華科技協會”副秘書長1996-1997年 “化學”期刊專題報導主編1997年 “台中市化學災害預防諮詢顧問” 1994-1997年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兼任審查委員” 1992-1994年 考試院典試委員2001年 中央標準局專利審查委員1992-1996年 : mrlee@dragon.nchu.edu.tw ; Tel : 886-4-22840411 ext 508 ; Fax : 886-4-22862547
3828 次阅读|0 个评论
香港科技大学一大陆姓丰女生上吊自杀身亡
热度 2 laserdai 2012-5-15 06:05
人大化学系主任 曹廷炳 、美国的王庆根事件还没有过去,没有想到紧接着香港出现令人惋惜的自杀事件: 香港科技大学大陆丰姓 廿二岁 女生自杀身亡 香港科技大学一名中国大陆 姓丰 女学生周一(2012年5月14日)晚上7时许被职员发现在 宿舍厕所内 上吊自杀身亡,警方及救护车到场, 调查显示死者有精神病纪录,并留有遗书,相信事件无可疑。 死者是3年级学生,在科大同时修读工程与商业两个学位。 丰女居于何善衡楼学生宿舍。昨晚七时许,姓陈(五十九岁)保安员在宿舍内例行巡视,期间发现八楼的伤残人士洗手间反锁,拍门又无人回应,感可疑下用锁匙开门,赫见丰女用颈巾绑在水喉通吊颈,急忙将她解下,再致电报警。 救护员接报赶抵,发现丰女已无呼吸脉搏,证实她已死去。警员到场调查,在死者衣物内搜获遗书,透露因生活不开心自杀,警方初步相信事件无可疑,死者尸体由仵工舁送殓房。死者的朋友事后赶抵现场,部分人伤心拭泪。据悉,死者曾患情绪病。 科大表示,对事件深感惋惜和哀悼,向这名学生的家人致以深切慰问,会尽全力支援和协助家属,也会为学校师生提供情绪辅导等的服务。 以前曾满城风雨的同样事件: 2007年 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南京来的 葛炜炜同学内杀 :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7-11/15/content_7077074.htm 有关报导连接: 香港科大一內地女生自殺身亡 , (澳廣視) 2012年05月15日00:11 雅虎新闻 http://t.qq.com/p/t/91787026788864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20515/00176_025.html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历史|11745 次阅读|19 个评论
来自高酸性毒湖的潜在的抗癌天然产物柏克利酸
liuyingxiang 2012-5-12 18:44
柏克利坑(Berkeley Pit)曾是位于美国蒙大拿州的比尤特露天铜矿。它有一个一英里长半英里宽,近似深度为1780英尺约合540米的湖。湖泊里流淌着30000000000加仑的金属污染的水,酸度达到pH 2.5。尽管湖水高度酸性,而且里面充满了有毒的重金属,但也长满了奇异的菌类。 一般认为,在有毒的水中,正常形式的水生生物难以生长,但这里已被证明它是一个具有丰富的独特和不同的真菌、藻类、细菌的环境,可以提供了不寻常的分子以供研究人员用于药物开发。这种艰苦的环境中被证明是一个不寻常的微生物产生新的生物活性代谢物的来源。 2006年,Montana理工大学化学系Andrea A. Stierle,* Donald B. Stierle和Kal Kelly报道从柏克利露天铜矿坑湖水 penicillium fungus 中分离得到一种新的螺缩酮,他们给它命名为柏克利酸(Berkelic Acid),初步试验表明这种微生物来源的螺缩酮对卵巢癌细胞株OVCAR-3体外抑制浓度达到纳摩尔级,有报道称是色烷caspase和金属蛋白酶MMP-3抑制剂。 Auckland大学教授Margaret Brimble打算合成柏克利酸,人工合成化学结构复杂的柏克利酸会帮助研究人员开发了一个治疗卵巢癌的抗癌药,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分子如何发挥功能并且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个现成的来源。已从Marsden基金会获720000美元资助,计划在用三年的时间开展这项研究。2012年1月,在JOC发表了他们合成柏克利酸的论文。Margaret Brimble等证明插入的C-18位甲基具有挑战性,并介绍了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安装这一官能团的立体化学研究。他们最初设计的用Horner-Wadsworth-Emmons/oxa-Michael方法建立柏克利酸核被证明是不成功的。然而,通过向氧鎓离子引入一个甲硅烷基烯醇,然后采用一勺烩脱苄基/缩酮化/热力学平衡的方法,提供了作为单一非对映异构体柏克利酸核的四环结构。 2009年,Brandeis大学的Snider BB和Zhou J进行了柏克利酸的合成研究。尽管斯奈德“13步”合成路线并不是一条最佳途径,但确实向世界同行提供了深入了解这一潜在抗癌药物全合成的途径和方法。 2012年,Faanás FJ、Mendoza A、Arto T、Temelli B和Rodríguez F等报道了柏克利酸的规模化全合成。 附部分研究文献 1.Scalable total synthesis of (-)-berkelic Acid by using a protecting-group-free strategy. Faanás FJ, Mendoza A, Arto T, Temelli B, Rodríguez F. Angew Chem Int Ed Engl. 2012 May 14;51(20):4930-3. doi: 10.1002/anie.201109076. Epub 2012 Apr 4. 2.Formal synthesis of berkelic acid: a lesson in α-alkylation chemistry. McLeod MC, Wilson ZE, Brimble MA. J Org Chem. 2012 Jan 6;77(1):400-16. Epub 2011 Nov 28. 3.An enantioselective formal synthesis of berkelic acid. McLeod MC, Wilson ZE, Brimble MA. Org Lett. 2011 Oct 7;13(19):5382-5. Epub 2011 Sep 14. 4.A diastereoselective formal synthesis of berkelic acid. Wenderski TA, Marsini MA, Pettus TR. Org Lett. 2011 Jan 7;13(1):118-21. Epub 2010 Dec 7. 5.Total synthesis of berkelic acid. Snaddon TN, Buchgraber P, Schulthoff S, Wirtz C, Mynott R, Fürstner A. Chemistry. 2010 Oct 25;16(40):12133-40. 6.A flexible asymmetric synthesis of the tetracyclic core of berkelic acid using a Horner-Wadsworth-Emmons/oxa-Michael cascade. Wilson ZE, Brimble MA. Org Biomol Chem. 2010 Mar 21;8(6):1284-6. Epub 2010 Jan 26. 7.A concise synthesis of berkelic acid inspired by combining the natural products spicifernin and pulvilloric acid. Bender CF, Yoshimoto FK, Paradise CL, De Brabander JK. J Am Chem Soc. 2009 Aug 19;131(32):11350-2. Erratum in: J Am Chem Soc. 2010 Jun 16;132(23):8223. 8.Introduction of the (-)-berkelic acid side chain and assignment of the C-22 stereochemistry. Wu X, Zhou J, Snider BB. J Org Chem. 2009 Aug 21;74(16):6245-52. 9.A Cycloaddition Strategy for Use toward Berkelic Acid, an MMP Inhibitor and Potent Anticancer Agent Displaying a Unique Chroman Spiroketal Motif. Huang Y, Pettus TR. Synlett. 2008 May 11;9:1353-1356. 10.Synthesis of (-)-berkelic acid. Wu X, Zhou J, Snider BB. Angew Chem Int Ed Engl. 2009;48(7):1283-6. 11.A synthesis-driven structure revision of berkelic acid methyl ester. Buchgraber P, Snaddon TN, Wirtz C, Mynott R, Goddard R, Fürstner A. Angew Chem Int Ed Engl. 2008;47(44):8450-4. No abstract available. 12.Generation and hetero-Diels-Alder reactions of an o-quinone methide under mild, anionic conditions: rapid synthesis of mono-benzannelated spiroketals. Bray CD. Org Biomol Chem. 2008 Aug 7;6(15):2815-9. Epub 2008 May 28. 13.Biomimetic synthesis of the tetracyclic core of berkelic acid. Zhou J, Snider BB. Org Lett. 2007 May 24;9(11):2071-4. Epub 2007 Apr 28. 14.Berkelic acid, a novel spiroketal with selective anticancer activity from an acid mine waste fungal extremophile. Stierle AA, Stierle DB, Kelly K. J Org Chem. 2006 Jul 7;71(14):5357-60.
个人分类: 化学哲学|5885 次阅读|0 个评论
哥大化学教授被撤掉的关于生物分子起源假说的文章
热度 3 chemicalbond 2012-4-28 23:02
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很多小分子单元(如氨基酸,糖类,核糖)都是不对称的手性有机分子,它们通常是在生物体内各种酶的催化下形成的。然而,生命产生以前是不可能有那些酶的。手性的有机分子最早是如何被合成的,这算是个生命起源的问题。 几乎一个月前,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教授 Ronald Breslow 在美国化学会志JACS上就此问题投了一篇文章,提出了自己的假说(比如在文章(见附件)的第8页提出一个自催化机理),在网上公布之后遭受很多人的指控,认为那篇文章有严重的自我抄袭行为,因此这两天被JACS杂志从网上下架。作者自己认为那篇文章算是评论性质(perspective),不应该被认为引用了发表过的文章内容就是抄袭。可惜,那篇文章的抄袭面积太大,差点就赶上了新华社记者(方舟子妻)刘菊花的中国社科院硕士论文级别,要是不做点表示,JACS很难扛得住,管他什么化学会前主席,什么科学院院士,还是自己的名声要紧:无论如何,先撤下再说。 顺便说一下,讨论那篇被废掉的论文内容应该更有意思。否则,这科学网也就跟聊天网相差不远了。 参考 : 1. 科学网诸平对此事的综合报道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12210do=blogid=564538 2. Ronald Breslow 的JACS文章 【点击下载被JACS删除的原文 amino_acid.pdf 】 3. 化学分子的手性 http://en.wikipedia.org/wiki/Chirality_(chemistry )
个人分类: 科普与新知|4372 次阅读|7 个评论
兴趣爱好与残酷现实------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热度 3 biophysicalchem 2012-4-28 09:52
最近看到两则非常负面的新闻: 人民大学39岁化学系主任自杀身亡 斯坦福化学博士自杀:寒门子弟留在美国转行做软件 联想到“科学研究 兴趣”, 你如果用google 搜索“科学研究 兴趣”,无疑你可以得到大量的例子告诉你,你要做好科研,兴趣如何云云。 比如: 科学网—陈文帅:做 科研 要有 兴趣 写文章贵在坚持 李家明院士“基础 科学研究 乐趣” - 科研 学术_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 NIBS 北京生命 科学研究 所 的招生宣传 对生命 科学研究 感 兴趣 的大学本科在校生(不包括当年毕业的本科生) 科学网— 兴趣 在 科研 上的作用和地位- 蒋继平的博文 等等。。。 Page 4 of about 8,180,000 results (0.40 seconds) 但是: 吴家睿先生的《 科学研究的动机 》,详细论述了 兴趣爱好与残酷现实之间的关系。 为了完整,我把先生的全文附在这里 在知识界通常流行着这样一种对“科学”界定:追求的是“真理”,研究的是“事实”,排除的是“ ” 价值”。于是乎,人们由此认为,从事具体科学研究工作的,尤其是进行自然科学研究的科学家们,其动机应该是超越功利性质的“科学兴趣”,是一种不带有价值判断的探求自然奥秘的“纯学术精神”。不可否认,在科学研究的历史长河中,这种“不食人间烟火”的研究动机,确实有其一席之地,也确实对科学的发展起到过一定的作用。但是,如果把它视作科学研究“唯一的”或“最佳的”驱动力,显然就会失之偏颇。 从科学的诞生到今天,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宗教的等各种因素始终扮演着正面或负面的角色。那种把科学视为象牙塔里的活动纯属一种“乌托邦”的想法。数学的老祖宗,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实际上是一个神秘的宗教团体,驱使他们从事数学活动的原因是,他们认为“万物皆数”;他们要通过研究数学来认识神秘的造物主。据说当学派的成员希帕索斯发现了无理数时,他被视为“异教徒”,抛进了大海。化学的由来与中世纪炼金术士对黄金的追求有着密切的关系。许多化学反应规律都是诞生于炼金士的“丹房”。当牛顿和莱布尼茨为微积分的优先权打笔战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个人功利主义以及国家利益的冲突。而当沃森和克里克共同摆弄 DNA 双螺旋模型的时候,他们明确宣称,这是一个通向诺贝尔奖的研究项目。    不是人们不鼓励、不追求“为学术而学术”的科研动机。而是在现实社会中,尤其在今天这样一种时代,科学研究不可能是一种“纯智力游戏”。至少有三个因素影响着科学研究。    首先是人的问题。科学研究是要靠人来进行的。而人不可能完全脱离社会。 20 世纪科学的一个主要现象就是,科学成为一门职业,科学研究成了科学家谋生的途径。在科学发展的早期,从事科学研究的大概都应该划入“业余爱好者”之列,通常是以其它谋生的方式来维持其日常生活。例如发现遗传学规律的奥地利科学家孟德尔,其社会职务是一修道院的院长。他只是利用业余时间在修道院的花园研究豌豆而已。在这样的时候,科学研究的动力或许是以“兴趣”为主。但是这样的研究不能得到保证,也不能形成体制化的规模。科学成为职业的好处是,人们不再为自己的生存发愁,也有可能得到研究需要的资助;而坏处是很难把“兴趣”作为研究的首选条件,常常不得为“稻粱谋”折腰。对个人而言,理想的状态是在满足社会要求的同时能满足自己的研究兴趣。对社会而言,也应该做到提供一定的环境和条件,让一部分有才华的人在没有生存压力的前提下,以个人的兴趣从事科学研究。    第二是社会在科学研究中的角色问题。在今天,科学研究的规模越来越大,需要的资金也越来越多。例如“人类基因组计划”,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1998 年一年就拨款近 2 亿美元。尽管测量 DNA 的碱基序列是一种基础研究工作,但投入如此大量的纳税人的资金就显然不会是,也不应该是仅仅出于一种科学研究的兴趣。换句话说,当前的科学研究对社会经济的依赖性越来越高,个人的兴趣在研究中所占的比重则越来越小。    第三个问题是科学对社会、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是科学对社会经济的依赖性的增加,另一方面则是科学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的加强。过去一直有这样一种说法: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可以带来好的效应,也可以造成破坏。原子能的和平利用与原子弹的威胁一直是人们无法摆脱的两难处境。体细胞克隆、胚胎干细胞的研究有可能造福于人类健康,但同时也可能对社会经济和道德伦理造成危害。这一切使得科学家在进行研究的时候,不能仅仅考虑个人的兴趣,更应考虑个人的社会义务。价值判断应该成为并且已经成为从事科学研究时不能抛开的重要决策坐标。 作为对科研有兴趣,有理想的一些人,在兴趣爱好与残酷现实之间常常会有两难的选择。如果理性的分析,活下来可能是第一选择,只有活下来,你才有一些希望。 上面两个悲惨的例子都是在面临经济,上下级同事关系,或者其他原因等等的压力的时候崩溃。其实,我最欣赏的一句电影台词是“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与君共勉。具体出处找不到了,可能来自 http://t.51.com/lovefilm/miniblog/item/171979245.html。 我大概10多年前就知道这句了。 大科学家普朗克(1858年4月23日-1947年10月4日)在讨论这类问题的时候也有过类似的观点:“ 要接受一个新的科学真理,并不用说服它的反对者,而是等到反对者们都相继死去,新的一代从一开始便清楚地明白这一真理。 ” 我想,他可能是看到好友波尔兹曼在无休止的争论中自杀后发出的这个评论。
个人分类: 社会时事|3939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1: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