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计算机科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中国计算机科学文献计量分析报告 H指数121 (1996-2010年)
xupeiyang 2011-8-31 15:17
SCOPUS数据库 1996-2010年 H指数 H Index 121 总文献量 Documents 116.464 可引文献量 Citable Documents 115.157 总被引文献量 Citations 328.319 自引文献量 Self Citations 204.513 篇均被引次数 Citations per Document 2,82 详细数据分析结果见 http://www.scimagojr.com/countrysearch.php?area=1700country=CNw =
个人分类: 引证分析|1423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1-08-19
seek68 2011-8-19 09:51
常用的十七大学术搜索引擎 1、 http://scholar.google.com/ 这个不多讲了. 2、 http://www.scirus.com Scirus是目前互联网上最全面、综合性最强的科技文献搜索引擎之一,由Elsevier科学出版社开发,用于搜索期刊和专利,效果很不错!Scirus覆盖的学科范围包括:农业与生物学,天文学,生物科学,化学与化工,计算机科学,地球与行星科学,经济、金融与管理科学,工程、能源与技术,环境科学,语言学,法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数学,医学,神经系统科学,药理学,物理学,心理学,社会与行为科学,社会学等。 3、 http://www.base-search.net/ BASE是德国比勒费尔德(Bielefeld)大学图书馆开发的一个多学科的学术搜索引擎,提供对全球异构学术资源的集成检索服务。它整合了德国比勒费尔德大学图书馆的图书馆目录和大约160 个开放资源(超过200 万个文档)的数据。 4、 http://www.vascoda.de/ Vascoda是一个交叉学科门户网站的原型,它注重特定主题的聚合,集成了图书馆的收藏、文献数据库和附加的学术内容。 5、 http://www.goole.com/ 与google比较了一下发现,能搜索到一些google搜索不到的好东东 。它界面简洁,功能强大,速度快,YAHOO、网易都采用了它的搜索技术。各位可以一试。 6、 http://www.a9.com Google在同一水平的搜索引擎。是Amazon.com推出的,Web result部分是基于Google的,所以保证和Google在同一水平,另外增加了Amazon的在书本内搜索的功能和个性化功能:主要是可以记录你的搜索历史。现在还是Beta,不过试用后感觉很好,向大家推荐一试 ,不过缺憾是现在书本内搜索没有中文内容。 7、 http://www.ixquick.com 严格意义上讲不是搜索引擎,是连接搜索引擎和网络用户的信息立交桥。新一代的搜索引擎应运而生,Ixquick meta-search正是目前最具光芒的新星。但是对于大多数国内用户来说,Ixquick还很陌生。Ixquick众多独特的功能我不一一介绍了,只介绍我们最关心的,搜索数据库密码。 使用方法:先进入Ixquick,以“Proquest”数据库为例。填入Proquest Username Password History Online后点击search,看看出来的结果,第一页中第6个,proquest的username和password赫然在目,别急,再看第4个结果“HB Thompson Subscription Online Databases”,即 http://homework.syosset.k12.ny.us/onlinedbs/HBTDatabases/ ,进入后发现这是一个密码页,选择Magazines Journals栏,就有 EBSCO、Electric Library Elementary、Electric Library Elementary、ProQuest Platinum (in school)、ProQuest Platinum (remote)等众多数据库的密码,都有uesrname和password,随便试一下EBSCO,OK,成功登陆。 8、 http://vivisimo.com/ cmu的作品,对搜索的内容进行分类,这样可以有效地做出选择,比较有特色。可实现分类检索,检索速度也很好,如EBSCO 密码几分钟就可找一大堆 .    http://search.epnet.com/    User ID: mountain    Password: ridge   这个密码可以试试。 9、 http://www.findarticles.com/ 一个检索免费paper的好工具。 进入网页以后,可以看到他有三个功能,driectory web article ,其中article对我们很有帮助,你可以尝试输入你要找的文章,会有很多发现的! 10、 http://www.sciseek.com/Sample 感觉不是很好用,内容也不是太多,主要靠用户添加网址,提供信息的搜索引擎,搜索功能也比较差,输入常见的关键词,往往找不到相匹配的内容。 11、 http://www.chmoogle.com 现点击后或跳转到 http://www.emolecules.com ,在此搜索引擎里可以搜索到超过千万种化学品信息或相应的供应商,与Chemblink有点相似,但提供的化学品理化信息没有Chemblink详细,与其不同的是该搜索引擎可提供化学品结构式搜索(主页上有在线绘制化学结构式的搜索框)。 12、 http://www.ojose.com/ OJOSE (Online Journal Search Engine,在线期刊搜索引擎)是一个强大的免费科学搜索引擎,通过OJOSE,你能查找、下载或购买到近60个数据库的资源。但是感觉操作比较复杂。 13、 http://citeseer.ist.psu.edu/ 一个关于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的搜索引擎。 14、 http://hpsearch.uni-trier.de/ 专家个人主页搜索引擎 15、 http://cnplinker.cnpeak.com/ 为了给读者用户提供一个方便快捷的查阅国外各类期刊文献的综合网络平台,中图公司组织开发了cnpLINKer(cnpiec LINK service)在线数据库检索系统,并正式开通运行。cnpLINKer即“中图链接服务”,目前主要提供约3600种国外期刊的目次和文摘的查询检索、电子全文链接及期刊国内馆藏查询功能.并时时与国外出版社保持数据内容的一致性和最新性. 点评:只提供了外文检索的功能,但是无法得到全文。个人认为不是很理想。 16、 http://guoxue.baidu.com/ 百度国学目前能提供上起先秦、下至清末历代文化典籍的检索和阅读。内容涉及经、史、子、集各部。 17、 http://infomine.ucr.edu/ NFOMIN是由加州大学、维克森林大学、加州国立大学、底特律大学等大学图书管理员建立的学术搜索引擎。它主要为大学职员、学生和研究人员提供在线学术资源。
个人分类: 科研资料|23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网生物信息学群组—大家都来加吧!
jiangyongshuai 2011-7-22 11:33
建了个生物信息学群组,当代生命科学发展需要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的介入,赶快加进来把,朋友们!一起加油! 群组地址: http://bbs.sciencenet.cn/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362
个人分类: 生物信息学|113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互操作性而非安全性成云计算发展最大阻碍
libing 2011-7-22 10:26
  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的云计算专家日前表示,云计算的互操作性和数据可迁移性,而非安全性,是企业等组织机构长久采用云计算服务的最大顾虑。同时,IEEE专家还指出,云计算供应商可以通过改进为企业客户提供的工具,使他们在进一步控制自己的数据和应用的同时得到安全保障,从而打消客户的顾虑。   云计算的安全问题并不是障碍   普渡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信息安全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IEEE最高等级会员(Fellow)Elisa Bertino指出,互操作性问题要比客户感受到的数据安全问题更加紧迫。“云计算中的安全与影响用户端网络的安全问题并无二致。各机构并没有在数据迁往云中时遭受更大的安全风险。事实上,他们的数据在云中可能会更安全,因为厂商就是技术专家,他们的商业模式就建立在数据保护的基础之上。”   IEEE高级会员Pasik博士建议通过一种创造性的解决方案,以一种类似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的基于保险的方式来消除各机构对云中数据安全的顾虑。他说:“绝大部分美国人都有银行帐户,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钱是安全的。我认为,在私人行业的支持下,可以在未来10年内为云计算用户提供类似保障。”   互操作性对云计算采用的挑战性所在   据IDC公布的数据显示,预计到2014年,来自公用云计算服务的收入将达到555亿美元,较2009年的160亿美元大幅度攀升。云计算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支持各种软件即服务(SaaS)的应用,这些应用用来存储医疗记录、关键商业文件以及音乐和电子图书购买、社会化媒体内容等等。   但是,缺乏互操作性仍给希望合并云中一系列企业IT系统的机构带来了挑战。目前,许多公用云网络被配置成封闭系统,且不是为相互交互而设计。这些网络之间缺少集成,使得各机构很难在云计算中联合IT系统,阻碍了生产力的提高和成本的节约。   IEEE首席信息官Alexander Pasik博士,在20世纪90年代任Gartner分析师时就是云计算技术早期支持者,他认为:“为实现推广云计算所需的规模经济,公共平台应当保证不管用户来自何处都能便捷操作服务和应用,同时使各机构都能更加经济地把IT系统转型为服务导向模式。”   原英国电信数据中心全球负责人、IEEE会员Steve O’Donnell认为大多数担忧是关于IT经理的控制能力。他表示:“现在缺少工具,使企业能够以和数据中心中相同的方式管理云中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企业相信自己的数据中心是安全有效的,他们希望能够由自己管理云的安全性和可用性,而不是把它外包给第三方。”   随着互操作能力和迁移能力的改进,越来越多的机构将把IT服务和系统迁移到云,市场将达到经济拐点。   Pasik指出,一个机构在内部管理企业电子邮件系统每个用户的平均成本大约为500美元。“而运行基于云的企业电子邮件服务,用户平均成本可能在50美元左右。这十倍的经济影响就成为云计算技术强有力的商业案例,并且这将从网络中去掉与大多数机构的核心能力不直接相关的系统。如此一来,为什么还要在内部投入大量资源去支持这些系统呢?”   据悉,为解决以上问题,IEEE 2011年云计算国际大会将于2011年7月4日—9日在美国华盛顿特区举办,届时专家们将集中研讨如何开发云计算的行业标准,帮助云服务供应商设计可互操作的平台,实现数据迁移能力。 出处:IT专家网论坛
个人分类: 云与服务|4807 次阅读|0 个评论
寄语科学基金申请者(110215)
热度 4 ymin 2011-2-15 11:46
寄语科学基金申请者(110215) 闵应骅 去年这时候,我发表了“ 基金申请热潮又来了(100225) ”。年复一年,春节一过,基金申请热潮又来了。据说今年国家投资又有大提高,面上项目采取基本上不增加项目数,而增加资助强度,以致面上项目可达50-80万。这真是好消息。 对于重点、重大项目的申请,牵涉到单位的安排,甚至要动用外部关系网,本人没资格谈这问题。本文想寄语申请面上项目的年青科技工作者,谈谈去年评审看到的申请书中,本人认为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关于如何写申请书,这方面的博文多得很,我也不想重复。我只想谈谈申请书文风方面“假、大、空”的问题。 1.防止“假” 对于假信息,基金委是查得很严的。对于申请人学历造假、违反申请规定的,根本就不送审,第一关都过不了。不过,年青人把X长、X士加到研究组里,以张声势者,有之。其实,这是没必要的。一个面上项目,不需要多强势的研究队伍,只要有一定研究基础就可以。当然,不搭界的研究基础还是不行的。研究基础可以是理论的研究基础,譬如你的博士论文就做过理论工作;也可以是实际的研究基础,譬如你做过许多实际的软件测试,现在要提高到理论上,提出一般性的方法,这就很好。 2.防止“大” 科学依据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这个没有错。但是,不要忘了,一个基金面上项目,几十万块钱,能做的事很有限。你要论证的是你想要解决的问题,而不是国家应该解决的问题。而且,国家的需求也不是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全部。“大”的表现,首先是题目太大。许多题目就是一个研究领域、一个众所周知的大问题。这样的大问题算做一个研究方向或973项目也许可以,用一个面上项目去研究就力所不能及了。你的题目里应该列出这个大问题里的一个小问题,作为你面上项目的研究目标。其次是立项研究中从不着边际的话说起。譬如从网络的兴起开始;从安全对国家的重要性谈起;从微电子对国民经济的意义引申;其实这些都是不必要的,因为这些都很明显,尽人皆知。你的研究动机应该是:你研究的这个小问题为什么值得研究;国内外研究得怎么样;你想针对那个问题入手。再次就是目标大。你提出许多大且多的目标,看起来动人,实际上是达不到的。 3.防止“空” 空话连篇是我们社会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反映在基金申请上,尤为明显。特别是在创新点部分。许多的创新点,其实是功能、是期望、是大概括。有些列四、五个创新点,其实那就是没有创新点。你应该说明在科学技术层面有什么创新。我想,这里面,申请者可能有个顾虑,怕把自己的新想法泄漏出去,被评审者偷去。评审者偷窃申请者想法的事据说也有,但那究竟是少而又少。何况,你说出创新点,别人也不见得就做得出来。计算机的申请题目,喜欢说“算法”。的确,算法对计算机科学很重要,但是,一个既无循环,又无递归的平铺直叙程序,没什么算法问题可研究。 另外一种“空”的表现是把病理、社会等不同领域的热门词汇拉到计算机上来,但是又不知道做那些计算机方面的研究。当然,学科交叉很重要,但是,必须说明交叉在何处。一些外延无限宽广的名词空洞的玩起来,做不了什么科学研究。譬如一个词“异常感知”,看来很有意思的一个词。问题是什么叫异常,怎么从某一个环境下感知一个异常,你必须确定一个准则来判定异常。这些恰恰是要研究的问题。 基金申请中常用的词还有“优化”,“算法”,“预测”,“统一”之类的词。不解释清楚,常常是不知所云。申请者比较喜欢分类,把问题分成几大块,面面俱到,样样研究。而想法都是大家平常说的那一些。其实,定义和分类都是科学问题,不是凭感想就可以做的。 4。关于科学基金和工程开放的区别 用自然科学原理指导工程开发,和由工程开发提炼科学问题,这都是值得提倡的。但是,有些基金申请过于依赖于工程开发,或者对已有的一个大的工程任务,想加点点缀,申请一个面上基金,我以为是不可取的。基金项目应该与863、973和重大方向有所区别,它应该更强调基础性、前瞻性。所以,把一些具体的工程项目拿到基金来申请,不太容易被接收。你把工程项目取得的经验和问题提炼为一个科学问题来研究,那可能是大受欢迎的。
个人分类: 学术导航|3565 次阅读|5 个评论
新年献辞
anley 2011-1-3 10:12
在喜迎2011年的美好时刻,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可拓工程专业委员会 向关心和支持可拓学研究的专家和领导、 向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的全体会员、 向在可拓学研究领域辛勤耕耘的学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良好的祝愿! 祝大家在新的一年工作顺利、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过去的一年, 可拓学理论研究逐渐深入, 多部可拓学相关专著出版, 申请并承接了多项有关可拓学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在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年会等举办多次专题讨论会。 应用研究与推广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在北京成功主办中国原创学科可拓学成果发布会暨《创意的革命今天你可拓了吗?》首发式, 网易、新浪、搜狐等30多个网站播放视频智力的革命:开启智慧的可拓方法, 组织了多场高端企业培训, 不断发展与海内外的学术交流, 可拓学正逐步走向社会。 新的一年, 我们要抓好可拓创新方法的推广普及工作, 继续深入开展可拓学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 进一步支持可拓产品特别是可拓软件的研制, 继续做好《可拓学丛书》的出版工作, 加强与其他学科、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学术交流, 办好全国第13届可拓学年会, 推动可拓学向海外发展。 展望新的一年,我们信心满怀, 让我们共同努力, 使可拓学服务于社会, 引领中国原创学科逐步走向世界!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可拓工程专业委员会 2011年元旦
个人分类: 可拓学---学科介绍|1495 次阅读|0 个评论
近看图灵碗 (一. 从苏黎世到巴黎) (下)
songshuhui 2010-2-11 13:51
苏椰 发表于 2010-01-31 7:30 1960年新年刚过,浪漫之都巴黎正是白雪皑皑的冬天。游客们缓缓登上埃菲尔铁塔,鸟瞰美丽的花都,弥满着四处纷飞的雪花,陷于一片朦胧。 这时候,ALGOL58已经诞生一年多了(58年末至60年初),佩利、巴科斯等主要参与者们,都在实践当中对新语言有了新的体会。革命的脚步不会停下,很快,他们集合了紧密团结在ALGOL58周围的13名计算机科学家,来到巴黎,再次对语言设计进行讨论。尽管苏黎世会议的大部分老朋友都又来到了巴黎,然而这次研究会的主角儿,对我们而言却是一个新面孔,他是丹麦计算机科学家诺尔(Peter Naur)。 诺尔1928年出生在丹麦,29岁获得了天文学博士学位,后来在哥本哈根天文台工作时,为了计算天文数字,他设计了丹麦第一台电子计算机DASK。诺尔是一位兼具才华与情趣的科学家,读者不妨检索一下他发表的学术论文,涵盖了天文学,计算机科学,古典音乐,心理学等诸多领域,是学术界当之无愧的一名男子全能选手。就在巴黎会议召开不久前,诺尔进入了丹麦计算研究院工作,并为玻尔研究所授课,同时还被选为了欧洲语言设计小组成员。尽管如此,这时诺尔的主要兴趣仍是天文学,计算机对它来说,不过是研究天文的工具。 主角儿到了,那就让会议开始吧。还记得苏黎世会议上提出的巴科斯范式吧,巴黎会议的首要任务,就是继续完善这个范式,诺尔在第一局就立了大功。为了更清晰地描述下一代ALGOL语言,诺尔对巴科斯范式进行了大幅度的简化,缩减了它的符号集,如今使用的巴科斯范式,均是经过诺尔改进后的。后来高德纳(Donald Knuth)指出,应该将巴科斯范式改称为巴科斯-诺尔范式,以肯定诺尔为其做出的贡献,然而谦虚的诺尔却并不乐意这样。在《人类行为计算》一书中(这本书记载了诺尔为计算机科学所做的大量贡献),诺尔曾说,我没有打算要把我的名字加进去,其实我觉得,它叫巴科斯范式挺好的。 范式并非难题,随着诺尔的工作,很快就通过了,13位代表开始讨论新一代ALGOL本身的设计。这次会议,大家吸取了上次苏黎世的教训,要求坚决不能再留下争议,对每一个细节都不能含糊。于是,每名代表都铆足了劲儿,进行了旷日持久的讨论,整个会议竟然持续了半个多月才闭幕。后来佩利回忆这次巴黎会议,他说最大的感觉就是累,实在太累,感觉简直就是没完没了。而且像上次一样,这些人论战起来丝毫不留情面,很多人的想法刚说出来就被彻底否定,一点翻身机会都不给。佩利说,这13名代表的精神头儿实在令人感叹,在那半个多月里,他们每天一见面,个个都像打了鸡血。 13个人马不停蹄地论战半个月,平均下来,每个人要叭啦叭啦说上一整天还多。然而,他们的努力却没有白费,这次会议终于终一了意见,完整地规划出了新一代ALGOL语言,按照年份,命名为ALGOL60。在会议的最后,由诺尔对此进行总结,整理会议讨论出的ALGOL60的所有特性,形成了后来名扬江湖的《算法语言ALGOL60报告》。这个总结工作充分体现了诺尔的才华和巴科斯范式的力量。在这之前的编程语言,是由编译器代码来描述的,既冗长又混乱,学习起来很有难度,而且非常难以在人类之间进行交流。这就好比你买了一部手机,发现附带的说明书很有特色,是这个手机的全部电路图,请你根据这些图来学习使用手机。当时学习编程,就是这么尴尬,但诺尔改变了这些,他首开先例,使用巴科斯范式对语言进行定义,用人类语言精心措词,短短17页报告,简洁优雅至极。这份报告成为了计算机科学史上的名作,它完整地描述了ALGOL60语言的所有特性,却不依赖任何机器细节,便于在人类之间交流编程语言第一次拥有了使用说明而不是电路全图。诺尔的这项工作,改变了此后描述编程语言的方式,直到现在仍在使用。 巴黎会议,诺尔一鸣惊人。这个来自童话王国,热爱古典音乐的天文学家,站在这里告诉世界,计算机科学也可以很美的。 各位读者,我们已经从苏黎世的春天,一路走到了巴黎的冬天,ALGOL语言的正式版本终于被确定下来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它付诸实践。冬去春来,万物复苏,1960年夏天,荷兰计算机科学家狄克斯特拉(Edsger Dijkstra)开发出了ALGOL60的编译器,ALGOL正式登上了计算机科学的舞台。随后,佩利将它引入了大学的课堂,在那个计算机科学的初始混沌期,此举一下子让无数的人们看到计算机科学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哇塞,原来不是电路全图耶~)。狄克斯特拉说,这是一个伟大的标志,这标志着计算机科学真正地诞生了,ALGOL60是个绝对的奇迹。在接下来的30年里,ALGOL一直是教课书和学术界用来描述算法的不二之选。 说到这里,按照学习编程的惯例,认识一种语言,要先看它的Hello,world样例。下面就是ALGOL60的例子,我们共同一睹这个绝对的奇迹芳容如何。没有学习过编程的读者不必担心,这段程序的功能,就是在屏幕上显示一行Hello,world!,要是您实在看得一头雾水,那就直接跳过这些蝌蚪文,我保证不会影响您享受接下来的旅途。当然,我相信以ALGOL语言的优美,一头雾水的可能性并不大的。 BEGIN DISPLAY(HELLO WORLD!) ; END.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写法并不唯一,因为ALGOL60仍然保持了ALGOL58的那个奇怪特性:分成文言文和白话文。事实上,ALGOL60主要是在ALGOL58的基础上改进得来的,所以它在许多地方都继承了ALGOL58的特性。如今,很难再找到编译器来让这段程序跑起来了,因为半个世纪荏苒而逝,时代的浪潮不饶人,想让ALGOL复活,已经不太可能了。然而,ALGOL的灵魂却从未离开,它简洁而优雅的定义(这主要归功于诺尔),影响了后面一系列编程语言的设计。ALGOL提出的许多概念都被后来的编程语言沿用,例如代码块结构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编程方式,都是由ALGOL率先使用的。包括C和C++在内的大部分五星级上将语言,都因为师出 ALGOL而被称为类ALGOL语言。可以说,ALGOL直接影响了整个计算机科学界和工业界的发展,影响之程度深入骨髓,而且至今经久不衰。 好了,我们旅途的第一站已经游览完了,不知这一路上大家感觉如何,是否感受到了瑞士的美丽和法国的浪漫,是否感受到了巴科斯揭竿而起改造编程语言的决心,是否感受到了佩利在语言设计和教育方面的高瞻远瞩,是否感受到了诺尔才华横溢的优雅气质,是否感受到了舌战群儒半个多月的激烈气氛,是否感受到了两次会议每名代表的聪明才智,是否感受到了ALGOL是一个绝对的奇迹。现在,女士们先生们,让我们屏住呼吸,颁奖的时刻到了。 那位认为IAL绕嘴又狂妄的艾伦佩利,因为在卡内基和普渡创建了计算机专业,并在ALGOL早期发展中带队做了大量工作,于1962年当选为美国计算机学会(ACM)主席。四年后,也许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佩利成为历史上首位ACM图灵奖得主,捧走了历史上的第一个图灵碗。ACM对他的颁奖词是: 授予艾伦佩利图灵奖,以表彰其在高级编程技术及其编译器构造领域的影响 。 五年后,佩利再次跳槽,来到了耶鲁大学,连任多届计算机科学系主任,期间还一度执教于加州理工大学。1982年,退休后的佩利返老还童,写下了一系统关于编程的幽默,发表于ACM的SIGPLAN期刊上。其中他写道,如果你给别人讲解程序时,看到对方在点头,那就拍他一下吧,他一定是睡着了。 1990年2月7日,佩利因心脏病在纽哈芬去世,享年68岁。 还记得这场绝对的奇迹的导火索、不爱学习、后来在IBM揭竿而起的巴科斯吗?在佩利获得图灵奖11年后,1977年10月17日,巴科斯也凭着ALGOL的设计工作,在西雅图ACM年会上获得了图灵奖,捧走了第14个图灵碗。ACM对他的颁奖词是: 授于约翰巴科斯图灵奖,以表彰其在高级编程系统,程序设计语言规范的形式化定义方面所做的贡献。 巴科斯随后发表了获奖演讲,不知是不是因为他最初提议设计新语言时,曾经遭到冯诺伊曼的反对,从而对冯诺伊曼记恨在心(哈哈开个玩笑),他演讲的题目是《程序设计能从冯诺伊曼形式中解脱出来吗?》。2007年3月17日,巴科斯在美国俄勒冈州的家中去世,享年82岁。 已经两个了,可是还没有结束,我们一定没有忘记后来出场的那位才华横溢的科学家诺尔,他的图灵奖比前面两位来得似乎晚了一些。2005年,已经77 岁高龄的诺尔,在ALGOL60报告发布的45年后,终于等到了迟来的图灵奖,捧走了第50个ACM图灵碗。ACM给诺尔的颁奖词是: 授予彼得诺尔图灵奖,以表彰其在定义ALGOL60程序设计语言方面的先驱性工作。 虽然他的图灵碗迟到了40年,但是以诺尔的淡泊和平和,我们不难想见,他不会太介意的。 计算机科学早期的程序语言设计,是一项很艰难的工作,在这十多位科学家的努力下,创造了ALGOL这个绝对的奇迹。其中,上面这三位直接因为 ALGOL捧得了图灵碗,事实上参加巴黎会议的13名科学家中,还包括麦卡锡(John McCarthy),他后来因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杰出贡献获得了图灵奖,我们将在后面单独欣赏他的工作。为ALGOL60开发编译器的狄克斯特拉,也紧跟着麦卡锡,作为一位编程艺术大师而获得了次年的图灵奖。ALGOL,它就像一个阿拉丁神灯,亲手触摸过它的寥寥十几位科学家中,先后5位捧得了图灵碗,戴上了计算机科学界的最高桂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真的是一个绝对的奇迹。 (第一章完)
个人分类: 计算机科学|1358 次阅读|0 个评论
近看图灵碗 (一. 从苏黎世到巴黎) (上)
songshuhui 2010-1-25 12:29
苏椰 发表于 2010-01-24 22:43 我们的旅程从世界花园瑞士开始,1958年5月27日,苏黎世过完了六鸣节,到处春暖花开。就在4年前的这个季节,图灵离开了人间。 这一天,一场8个人的讨论会将在苏黎世召开,没有花,没有酒,连个专门的会议名称都没有。会议桌的一边,是美国计算机学会(ACM)的4名代表,另 一边是德国应用数学和力学学会(GAMM)的4名代表,索性把地点和双方名称连起来,就叫苏黎世ACM-GAMM会议。后来的历史将会证明,这场毫不隆 重、甚至不太圆满的会议,改变了此后的计算机科学,特别是对于1922年成立的GAMM来说,这场会议几乎成了它唯一的光辉事迹。8名代表陆续抵达了苏黎世,他们将要在此讨论,规划一种新型的编程语言,叫作国际代数语言(IAL)。 在电子计算机刚刚出现时,想让它干活十分不容易,关键的问题就在于,计算机听不懂人类语言。既然没法让计算机说人话,人们只好使用机器语言跟它们沟通。 左手是电线,右手是开关,这就是最早的机器语言(图为1946年的ENIAC计算机)。程序员先在纸上把程序设计好,然后进行持续数周的扳开关和接 电线的工作,读者如果做过数字电路的课程实验,就能体会到那是怎样的麻烦,万一哪根儿线断了,排查起来那就是恶梦的样板。后来,程序员们有了新方法,把程 序设计成打孔卡片(有孔没孔就是二进制),于是编程的主要工作变成了打孔,大家要是有兴趣,把自己身份证号码转成二进制,打在纸条上,看看是什么滋味。打 一个数尚属不易,打一个程序就不难想象了。再后来,冯诺伊曼提出的存储程序实现了,人们把程序像数据一样保存在机器里,随时调用,编程从这时起才正式变成 脑力劳动。但别高兴得太早,虽然不用接电线和打孔,但编程还是要用0101001111,就像《麦兜的故事》里面麦太太说的,鸡包纸包纸包鸡包鸡包纸包再 包鸡鸡鸡。这种程序,编的时候只有作者和上帝能看懂,过一阵子之后,恐怕只有上帝能看懂了。随后,人们把一些常用的指令用一些助记符来代替,有了 ADD、MOV这样的写法,形成了汇编语言,但本质上跟鸡包纸包鸡还是同一码事。 1953年,IBM公司的巴科斯(John Backus)再也忍不下去了,这哪里是编程,这不跟受刑一样么。他揭竿而起上书董事长,要为IBM704系列计算机开发一种新型编程语言。号称计算机之 父的冯诺伊曼当时是IBM的顾问,他坚决认为这个提议十分不靠谱,但也许是应了有心人天不负,董事长Hurd同意了这个计划。 巴科斯1924年出生在美国费城,他的父亲是一家火药公司的员工。巴科斯小时候不爱读书,勉勉强强混了个中学毕业,进入弗吉尼亚大学学习化学,成绩 依然很不好。二战爆发后,巴科斯参加了美国陆军,在Haverford学院(这可不是哈佛)接受医疗训练,准备治病救人,结果别人没救成,倒是发现自己长 了一个脑瘤,于是接受了手术。后来,巴科斯打算当一名无线电技术员,在训练过程中,突然对数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于是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数学,于 1949年获得硕士学位,进入了IBM公司工作。 巴科斯开发新语言的提议得到了批准后,立即组建了一个开发小组,并担任组长,主持开发工作。1957年,第一套Fortran语言诞生了,尽管呱呱 坠地时哭声不响,第一次演示就出了编译错误,但还是坚强地活了下来。本文不是编程教材,对于Fortran的具体细节,就不过多叙述了,但是我们要记住这 个名字,因为它是非常耀眼的。Fortran是世界上第一个被正式应用的高级语言,所谓高级语言,是说它的语法更接近人类语言,而不是鸡包纸包鸡。从此以 后,程序员不必再背那些枯燥的机器码,只需用IF (x 0) THEN x = 0这样的简单易懂的方式编程,可想而之它的推出让人多么兴奋。在电影《硅谷海盗》中,微软CEO鲍尔默讽刺说,要想激起比尔盖茨的性欲,必须这样叫 床:Oh!Fortran~Oh~For~~Tran~。直到如今,经过多年改进的Fortran仍然在计算机界占有一席之地,不知道知天命之年的 Fortran是否会记恨,当年冯诺伊曼差点把它掐死在摇篮里,戏剧的是,就在第一套Fortran诞生之前两个月,冯诺伊曼因癌症去世了。关于Fortran就先说到这里,尽管它光辉夺目,但对于本文来说,它只是配角。在上世纪 50年代末,编程语言的矛盾已经白热化,并非Fortran一己能够力挽狂澜。况且Fortran本身还有一个严重缺陷,它为IBM704而生,依赖特定 的机器型号,很难移植到别的机器上。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在这个时候,ACM和GAMM都对编程语言有一些想法,于是他们决定坐在一起讨论讨论, 规划一种更好的语言。苏黎世讨论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召开的。 Fortran语言之父巴科斯这回又没闲着,作为ACM的代表之一,他也来到了苏黎世,想再次参与锻造新刀。这次制定语言,主要有两个原则,第一点 毫无疑问,要使它更容易被人类理解,这是一直以来的革命方针;第二点,是要弥补Fortran的一些不足,主要是要具有通用性,兼容不同型号的机器。 讨论会开始了。由于只有8人,不必拘泥形式,再加上诸位代表都是理工背景,说起话来锱铢必较,这场讨论,注定激烈无比。 为了描述即将诞生的国际代数语言,巴科斯用他带着重重鼻音的费城口音,首先提出了一套用来描述语言的语言,称为巴科斯范式。我们知道,学英语的时 候,有一些主+系+表之类的句套子,对学习英语有很大帮助。对于计算机语言,也需要这样的句套子来描述它,巴科斯范式就是为了描述IAL而提出的。当 然这个范式并非这么简单,它也能描述其它编程语言,甚至一部分自然语言,是一套非常了不起的设计。 有了巴科斯范式,8名代表你一言我一语,将自己在设计语言方面的经验倾囊而出,开始制定国际代数语言的标准。正所谓众口难调,每个人都对自己心中的 新语言有着自己的观点,大家很快就陷入了争执,谁也不让谁,抢着用飞快的语速反驳对方,屋里的空气陷入了紧张,一个接一个的IAL、IAL、 IAL飘在空中,不停地游荡。这时,ACM小组的主席艾伦佩利(Alan Perlis)突然瞪着圆圆的眼睛大声说:停!你们难道没发现IAL这个词很绕嘴吗? 佩利比巴科斯大两岁,1922年出生于美国匹兹堡,与巴科斯的家乡费城同在宾夕法尼亚州,俩人也算是半个老乡。佩利虽然出生在愚人节,但他一点儿也 不笨,比起巴科斯,佩利可算是年轻有为。无巧不成书,佩利初入大学时也是化学专业,他在21岁时,获得了卡内基理工学院的化学学士学位,这个学院就是现在 美国计算机专业排名第一的著名学府,卡内基梅隆大学。与巴科斯巧合的是,刚刚走出大学校园的佩利,看到满街都是征兵海报,看到山姆大叔紧盯着他说I want you,看到珍珠港事件后神经绷紧的美国,也选择了参军。更加惊人的巧合是,佩利也是在服役期间突然对数学产生了强烈兴趣,并转而攻读之。1950年, 他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了博士学位。两年后他来到普渡大学,出任普渡大学计算中心首任主任,在普渡安装了IBM CPC计算机,并为其设计了一个叫作IT(Internal Translator)的编程语言。过了四年,这个毕业才6年的34岁年轻人,又一跃当上了卡内基理工学院第一任计算机科学系主任,为卡耐基配置了IBM 650,顺便把IT语言移植到650上。这些工作使佩利在程序语言的设计方面,有了许多经验和体会,所以在ACM成立这个程序设计语言委员会时,佩里坐上 了主席的位置。诸位读者,假如这个惊人的成长步伐让您吃惊,那您可要好好地适应一下了,在我们这个系列的文章中,比比皆是这样的天才人物,会让您脊背发 凉。 言归正传,我们刚才说到,佩利在讨论时,认为IAL这个词很绕嘴。假如他懂一点中文,没准还会发现,这个词一旦读快起来,很像汉语中的哎 哟。佩利扶了一下眼镜,继续说道:我想不明白为什么要起这么个名字,不但很绕嘴,而且狂妄自大,不就是个语言么,何必扯虎皮做大旗,叫什么国际语 言?佩利此言并无它意,然而他一心只顾着说,没有注意到身边的巴科斯此时已是脸红耳热,巴科斯所在的公司,早在1924年还在卖人口统计卡片的时候,就 狂妄自大地改名叫作国际商用机器公司。 尽管佩利认为IAL这个名字既绕嘴又狂妄,但其他代表却觉得这个名字好听又大气,再说这又不是什么要紧的事,何必在这上面浪费口舌。这件事情仿佛成 了插曲,直到五天后会议结束时,新语言的名字仍然是IAL,并写进了会议总结。也许这些代表怎么也没预料到,佩利在一年之后,还是执意改掉了这个名字,他 们更没预料到在多年之后,新的名称将以烫金大字铭刻在计算机科学的历史上,而IAL却鲜为人知。 取代IAL的新名字,叫作ALGOL。这是ALGOrithmic Language的缩写,即算法语言。后来Bauer强调说,ALGOL这个名字,是Bottenbruch最先提出的,这两位都是苏黎世讨论会的德国代表。 除了名字没有达成共识之外,最终大家对新语言的句法也没能统一意见,苏黎世ACM-GAMM会议带着许多未尽的争议,在1958年5月1日草草落下 了帷幕。然而,对于这些科学家来说,事实胜于一切雄辩,绝不能陷入驴子的困境。会议结束后,他们立即投入到实现新语言的工作中既然分歧不能解决,那就 干脆两种都做出来再说。他们成立了一个ZMMD小组,旨在开发一种ALGOL语言的编译器,ZMMD这个名称的由来,是其几位组员以及他们使用的一台 Z22计算机分别所在的四个城市的开头字母。 请计算机专业的读者们在此稍息片刻,容我给其它专业的读者稍微解释一下什么是编译器。前面我们说过,因为计算机没法理解人类语言,我们需要用机器指 令来编写程序,我们现在有了高级编程语言,不必使用麻烦的机器指令,这并不是因为计算机学会了人类语言,而是因为我们请了一位翻译。简单地说,它能够把高 级语言翻译成机器指令,既使我们不用再做那些机械劳动,也能满足机器们的冰冷胃口,这个翻译就是编译器,它本身也是一套程序。好了,大家回回神,继续我们 的故事。 就在不久之后的1958年年底,欧洲的冬天到来了,世界各地的游客纷纷来到壮丽的阿尔卑斯山,体验激动人心的滑雪运动。就在这个冬天,在ZMMD小 组的努力下,第一套ALGOL语言及其编译器成功地开发出来了,按照年份,命名为ALGOL58。好玩的是,ALGOL58有三种不同版本的语法,在实际 编程和书面表达时写法是不同的,有点像汉语分白话文和文言文,其差异之大,连小数点的写法都不一样。由于巴科斯的参与,ALGOL58既继承了 Fortran的许多优点,又弥补了Fortran的许多不足,一度使Fortran的地位面临着严竣的挑战。这里我们不详细介绍ALGOL58的样子, 它的生命实在太短暂,很快就退出了历史舞台。因为,就在一年多以后,ALGOL58的创造者,包括巴科斯和佩利等,对这种新语言有了许多新的体会和感受。 1960年1 月,他们召集了其他几位参与ALGOL工作的计算机科学家,来到了浪漫之都巴黎,再次召开了一场关于ALGOL语言的研讨会。 (未完待续)
个人分类: 计算机科学|2169 次阅读|1 个评论
近看图灵碗 (0. 引言)
songshuhui 2010-1-25 12:03
苏椰 发表于 2010-01-17 23:26 人们总是这样介绍图灵奖:这是计算机科学界的诺贝尔奖。不难看出,诺奖已经彻底符号化了,这个名词本身,就代表着知识界的顶峰,相比之下,其内容已是次要。用它来形容图灵奖,就暗藏了一个可怕的隐喻,图灵奖也将被符号化,人们只关注它的象征意义,而不是它背后的那些天才成果。所以我不喜欢这个比喻,却更想这样解释图灵奖:它代表着计算机科学历史上,那些最耀眼的杰作。 不知道有多少有心人留心过图灵奖的奖杯,那是一个银碗,外形朴实得很,但色泽却光彩夺目。 这种亮得晃眼的碗,中国古代也有一种,就是定窑的白瓷碗。现在几乎公认,宋瓷是中国瓷器艺术的巅峰之作,定窑作为宋朝的五大名窑之一,在艺术上的造谐是极为杰出的。可是,当朝皇帝却不喜欢定窑的碗,本朝以定州白瓷有芒不堪用,就因为它太亮,没法用。 图灵碗也是有芒不堪用,它们太亮太耀眼,几乎没有哪项图灵奖的成果,能够直接应用于日常生活。但是,正如这并不妨碍定州白瓷成为艺术极品,图灵奖的作品,也同样值得我们拿着放大镜细细品味,感叹它们的美。计算机科学不是关于计算机的,它也不只是一门科学,的确,它是一门艺术。 掐算下来,从1966年到2009年,图灵奖已经走过了近半个世纪,这也是计算机科学走过的半个世纪,获奖成果串连起来,就是一部计算机科学史。这条旅途跌宕起伏,光影变幻,人类历史上从没有过哪个学科,在破壳而出后的短短半个世纪里推进如此之远(如果不把量子物理看成独立学科的话)。 接下来,我们大家就结伴同行,去近看这55个图灵碗。它们中的每一个,都是铭文清晰,包浆温润,我索性客串一名掮做,为大家逐一解说这些令人享受的巧夺天工之作。那些捧得图灵碗的大师,每一位都是成就等身,篇幅所限,我们不能历数,只介绍他们直接赢得图灵奖表彰的工作。在这些前贤面前,我是走狗一只,初出茅庐,还不知两分天下,所以文中错误难免,还请读者海涵。 好了,来,让我们开始吧,先屏住呼吸,将时间拨回1946年好好好,我知道计算机科学人士看到这个年份就不耐烦了,那我们就再将年针拨一圈,来到1958年。对1946年之后几年的计算机发展史不熟悉的读者也别着急,需要提到的知识,我们都不会漏掉的。好了,睁开眼睛,旅途从这里开始了。 (未完待续)
个人分类: 计算机科学|1784 次阅读|0 个评论
“数字人文”的产生、发展与前沿
热度 2 limer 2009-12-3 10:43
“数字人文”的产生、发展与前沿 原文发表在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论坛论文集上,引用方式如下: 王晓光 . “数字人文”的产生、发展与前沿 . 方法创新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0.11. 王晓光 * 摘 要: 信息技术在科学领域的广泛应用深刻改变了现代科学研究的面貌。数字人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由计算机科学与传统人文科学交叉形成的边缘研究领域。通过文献调查与分析,本文对数字人文的概念、内容、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和前沿方向进行了综合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学者开展数字人文研究和创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人文科学 数字人文 研究范式 研究方法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深入应用,科研模式与学术手段正在发生变革,教学方法和知识表现方式也得到不断创新和扩展。在e-science蓬勃发展的同时,一个新型的文理交叉研究领域——数字人文(Digital Humanities)逐渐产生,并得到了西方人文学界和计算机学界的越来越多的关注。 目前,欧美发达国家的很多大学内已经建立了跨学科的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国际上的数字人文研究联盟也已经出现,各种数字人文主题会议在全球频繁召开。相比之下,中国的人文社会学界对数字技术的应用十分不足,研究方法和教学手段也都较为陈旧。面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的需要,将国外数字人文研究的内容、方向和前沿集中介绍给国内的人文社会学者以加快我国人文学科研究范式的升级和转型已经显得十分必要。 1. 数字人文的概念与研究内容 1.1 数字人文的学科概念 数字人文,也称人文计算(Humanities Computing或Computing in the Humanities),它是一个将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深入应用于传统的人文研究与教学的新型跨学科研究领域,它的产生与发展得益于数字技术的进步及其在科学领域的普及应用。上世纪60年代以来,在计算机媒介支撑下,人文知识的获取、分析、集成和展示都在发生重大变化。目前,已有海量的图书、报纸、期刊、照片、绘本、乐曲、视频等人文资料被数字化,并在Web上被提供给大众获取和使用。面对这种日益强化的数字化情景,人文学者急需相应的工具和平台对这些数字化人文资料进行组织、标引、检索和利用,以保证人文研究的持续性、一致性和高效性。数字人文研究的正是在这些数字媒介被应用于人文社科领域的过程,以及它们给人文科学和人文知识带来的变化和影响。 作为一个典型的文理交叉领域,数字人文研究项目和研究团队常常既包括传统人文领域(哲学、历史学、文学、语言学、艺术学、人类学等)的研究者,还包括精通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专家学者。在这两类人员的协作下,诸如数字仓储、文本挖掘、多媒体出版、数字图书馆、信息可视化、虚拟现实、地理信息系统等多种信息技术开始在人文领域得到深入应用。随着数字原生(born-digital)人文数据的增加,现代人文学科正在快速地向可计算化方向发展,在此过程诸如网络民族志、网络文化、虚拟社会等主题也在成为新的人文研究课题,进而不断改写数字人文自身的定义。 人文计算领域的先驱,意大利著名人文学者Roberto Busa认为人文计算化的最重要结果并不是加速传统人文研究的速度,而是给传统的人文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 。这一解释表明数字人文的产生在本质上属于一种方法论和研究范式上的创新,其目标是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于传统的人文研究与教学过程中,从而在根本上改变人文知识的获取、标注、比较、取样、阐释与表现方式 。 1.2 数字人文的研究内容 为了明确数字人文研究的路线和研究内容,国际文学与语言学计算联合会(Association for Literary and Linguistic Computing)主席Antonio Zampolli教授曾于2001年4月召集多个学科的研究者开展了一次综合性的人文计算研讨会,随后发布了Pisa报告。在此报告中,David Robey教授绘制并发表了一副有关“人文计算”的全景知识地图,如图1所示。 来源:http://www.allc.org/ 图1 人文计算的全景知识地图 数字人文领域的知名学者、伦敦国王学院的Willard McCarty教授及其同事Harold Short对该图进行了深入阐释,他们认为图中央区域指的是数字人文研究的方法论共同基础,它们是数字人文的核心,包括各种可计算的基础数据对象,如自由文本、格式化数据、图像、声音等。针对这些数据而进行的计算活动包括文本分析、数据库设计、数字绘图、音乐检索等。 数字人文的方法论基础并不稳定,它们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和扩展,这其中最关键的技术是现代通讯技术、超媒体和数字图书馆等基础性研究平台。图中上部分的方块代表的是各种科学共同体,如文学与语言学研究共同体、历史研究共同体、哲学研究共同体等。双向箭头代表不同的科学共同体与不同的数据类型和计算方法之间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也并非固定的,它们随着研究条件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图中下半部分的云朵表示不同的学科及其子学科使用的具体方法 。 这幅知识地图不仅解构了数字人文研究的学科定位和学科框架,还指明了数字人文研究的核心在于通过将研究对象数字化来支撑、保障和创新人文科学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模式,其未来发展方向是在数字环境下系统化探索新的人文研究方法论基础,以保障人文研究的可持续化。 2 .数字人文的发展沿革 Digital Humanities 作为一个学科名称和专业术语,是从 Humanities Computing 发展而来的。早期的人文计算发端于文学和语言学领域。从 Roberto Busa 对语言计算的初步探索算起,人文计算的发展已有近 50 年的历史。文学与语言学计算协会( The Association of Literary and Linguistic Computing )和《文学与语言学计算》( Literary and Linguistic Computing )期刊分别于 1973 年和 1986 年建立和首次发行。此后,人文计算研究的队伍日益壮大,研究对象的形式也从电子文本逐渐扩展到多媒体。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人文计算作为一个独立的交叉学科逐渐成形。 1999 年, McCarty 讨论了人文计算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以及如何在制度和学术层面来为人文计算活动提供切实的保障和支撑。 90 年代后期,人文学者开始越来越频繁和深入地使用各种新型的数字技术处理人文资料,并进行人文知识生产,如创作电子文本、扫描古籍图书和绘本、使用虚拟技术复原古建筑模型和历史上的都市、开发和建设各种在线的声视频数据库等。人文知识的可计算性快速从文学和语言学领域向历史、音乐、艺术学等多个领域扩展。在这一进程中,数字原生数据越来越多,如数字地图、计算机图像、在线网页、虚拟人物等,它们的产生极大地丰富了人文研究的对象,同时也对人文计算的定义产生了深刻影响。 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也给人文研究带来重大变革。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存环境,也促使人文研究的基础从印刷文本向超文本全面转型,各种用于人文知识共享的学科门户纷纷建立,由此导致人文知识的创作、传播和共享都呈现出网络化趋势。在此过程中,很多人文学者开始使用含义更为丰富的“数字人文”这个学术术语代替范围较为狭窄的“人文计算”,以突现其学科范围的扩展和研究活动的数字化烙印 。 目前,无论是从研究项目的主题、学术机构的名称,还是已发表论文的题目来看,数字人文研究的学术共同体已经相当清晰 , 。各种数字人文研究学会和专门的研究中心遍布全球,很多数字人文研究项目和研究成果也已经获得政府和学界的资助与关注。人文计算领域影响力最大的文学与语言学计算协会、人文领域计算机应用联合会( 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ers in the Humanities )和数字人文学会( The Society for Digital Humanities / Société pour l'étude des médias interactifs )还联合组成了国际上最大的数字人文联盟组织——国际数字人文组织联盟( The Alliance of Digital Humanities Organizations )。目前,该联盟拥有四本同行评审期刊,向全球传播数字人文研究的理念、方法和成果。这四本期刊分别是牛津大学出版的《 Literary and Linguistic Computing 》期刊、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出版的《 Text Technology 》电子期刊、在线预出版物《 Computers in the Humanities Working Papers 》以及该联盟自身的专业电子刊物《 Digital Humanities Quarterly 》。该联盟每年召开一次数字人文年度大会,最近一次会议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召开,来自全球各国的近 300 名数字人文研究者集中展示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进展。 3 国际数字人文研究现状 3.1 整体情况 目前,全球范围内的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不下20家,主要集中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其中较为知名的研究中心包括:伦敦国王学院的人文计算研究中心、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计算机辅助人文研究中心和斯坦福人文实验室、麻省理工学院的Hyper studio、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数字人文研究中心、马里兰大学的人文技术研究机构、伊利诺伊大学的科学与学术情报研究中心、日本立命馆大学的京都数字文艺研究中心等。数字人文研究项目也已经在文学、历史学、艺术等多个领域得到展开,知名的项目包括:JSTOR Data For Research、Google Book Search、 Perseus Project、Crowds、The MONK project、Zotero、Text Analysis Portal for Research、ANDS、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等等。由于数字人文项目不仅涉及传统的人文领域,还涉及数字图书馆和数字博物馆建设,所以这些项目不仅受到像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NEH)、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德国研究基金会(DFG)、英国信息系统联合委员会(JISC)、加拿大人文社会科学联合会、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创新、产业、科学与研究部(DIISR)等国家级的科研基金会和科研管理机构的资助,还受到了包括梅隆基金会(Mellon Foundation)、麦克阿瑟基金会(MacArthur Foundation)、国际图书馆联合会(IFLA)、图书与信息资源委员会、美国博物馆和图书馆学会等众多公共基金会和专门的图书馆联盟和文化遗产保护机构的资助。 3.2 美国的情况 美国的数字人文研究较为领先,研究团队众多,研究项目也十分丰富。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 NEH )认为数字技术在改变人文学科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同时也会改变人文学科的知识、教学以及规划和设计。 2006 年该基金会专门设置了数字人文办公室用于推动数字人文实践项目的发展。 2007 年 2 月,该基金会资助布鲁克林大学考古研究中心,探寻使用数字激光扫描和三维定量制作古美索不达米亚楔形文字板的数字模板的可行性。这些数字模板可以让学者们连接零碎的文字碎片,以此推断这些碎片是否出于同一篇文章,从而使大量地复制楔形文字成为可能,这将更有助于学术研究和展览。 2008 年资助佛罗里达州的一所大学,利用多媒体和地球空间信息技术,以数字化方式重建重现 1964-1965 年的纽约世界博览会,使游客们在真实的博览会场景中获取档案文件、图片和电影镜头。目前,该基金会正在资助德克萨斯州的农业机械大学,利用高动态图像技术,促进建筑遗迹的档案整理工作。此外还有一个旨在推动 16 世纪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的研究和学术交流的开放源码数据库和合作数字论坛。 2009 年初,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将数字人文办公室升级成了一个永久性机构,展示了基金会对数字人文的重视。 3.3 欧洲的情况 欧洲的数字人文研究起步较早。欧洲科学基金会人文常务委员会(ESF/SCH)对数字人文也给与了高度关注,并联合IEEE举办了多次e-humanities会议。欧盟数字图书馆也于2008年11月在布鲁塞尔正式启动,该图书馆门户网站包括各种书籍、音乐、绘画、照片和电影等各种信息和数字资料,该图书馆的启动为欧洲的数字人文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欧盟资助的专门的数字人文项目包括公共语言与技术基础平台项目(CLARIN)和DARIAN项目。在欧盟众多国家中,英国的数字人文研究走在了前列。英国信息系统联合委员会(JISC)已经资助了多个数字人文项目,例如人文万维网项目(World Wide Web of Humanities),其目标就是利用开源软件采集互联网档案为英国的数字人文研究建立一个框架和数据集合;TextVRE项目则是为数字人文研究中文本分析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以帮助人文学者处理和分析研究数据。在大学方面,英国的伦敦国王学院和曼彻斯特大学的数字人文研究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此外,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的人文学者也都已经开始了数字人文研究与实践。 3.4 日本的情况 日本政府近年来致力于尖端科学研究,借助于COE和21GCOE两个项目,日本政府在多家大学择优支持建立了多个全球领先的科研机构,这其中就包括日本立命馆大学的京都数字文艺研究中心。该中心致力于京都文艺的数字人文研究,借助于GIS、视频扑捉、虚拟现实、3D建模、网络数据库和Web2.0等多种技术创新日本和京都的历史与文艺研究、教育和传播方法与途径。该中心每年接受的资助经费超过2亿日元。中心与日本任天堂游戏公司的游戏研发中心合作紧密,研究成果直接推动了日本文化在电子游戏中的展示,由此极大地促进了日本传统文化和文艺的延续、发展和全球化传播。在2009年3月,该中心召开了一次数字人文国际研讨会,与全球多国的数字人文学者开展了学术交流和对话。目前,该中心正在成为全球数字人文研究的重镇。 3.5 港台的情况 由于港台人文学者与西方人文学界的合作较为紧密,交流较为频繁,所以港台的数字人文研究发展步伐也较快。在GIS技术与历史学交叉研究方面, 台湾中央研究院开发了中国历史文化地图系统 (CCTS) 和台湾历史文化地图系统 (THCTS) ,这两套系统已经在台湾历史学界产生广泛影响。近两年来,台湾人文学界对数字人文的研究热情逐渐高涨。 2007年6月,台湾中正大学人文研究中心协同台湾中央研究院人文中心GIS专题组和中正大学历史学系举办了地理资讯系统与人文研究研讨会。2009年1月,国立政治大学文学院身体与文明研究中心、历史学系和地政学系联合召开了2009人文地理资讯系统研讨会。此外,国立台湾大学数位典藏研究发展中心,也将于2009年12月召开数位典藏与数位人文国际研讨会。此次研讨会的中心议题包括:艺术、文学、音乐、历史方面的计算机应用研究、数字典藏和数字语料库建设、人文领域的电子数据获取与分析、文本挖掘、可视化与图形化的应用、存档与图书馆领域的IT应用、数字档案的文化影响、GIS等。这些主题基本上涵盖了当前数字人文研究的所有前沿领域。 香港的数字人文研究刚刚开始起步。2009年3月,香港中文大学太空与地理信息科学研究所联合北京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台湾大学地理环境资源学系联合召开了“空间综合人文学与社会科学论坛”,研讨了地理信息、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空间模拟方法在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考古学、人类学、社会学、人口学、犯罪学、城市学、语言学、景观学、旅游学、宗教文化、文化遗产、新闻学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问题。2009年5月,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翻译与语言系召开了首届亚洲数字人文小型研讨会,主题为“全球科技与地方知识”。这两个会议彰显出香港的人文学者正在紧跟数字人文的发展。 3.6 大陆的情况 与西方的人文研究相比,大陆的人文学者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研究并不算落后。目前,大陆的人文计算研究主要集中在GIS与历史学交叉领域,如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与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哈佛燕京学社、澳大利亚格林菲斯大学亚洲空间数据中心、数字化文化地图集行动计划( ECAI) 等机构从2001年开始合作,共同建立了一套中国人口地理信息系统。此外,武汉大学的历史学院与武汉大学国家遥感工程重点实验室开展了密切合作,南京师范大学在华夏家谱GIS平台构建方面进行了尝试,而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也于2009年3月联合开发成功了《中国社会科学综合地理信息服务平台系统》。 在古代文学研究方面,北京大学中文系开发了全唐诗电子检索系统,该系统能智能化的分析古代诗词的韵律信息。开始于2004的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也已经建设了包括馆藏甲骨实物与拓片数字化资源库、敦煌遗珍数字化资源库、民国图书数字化资源库、馆藏年画数字化资源库等多个数字人文资料数据库,这些数据库的建设为我国数字人文研究与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目前大陆的人文学者对数字人文学科的发展关注不够,由此导致众多人文与计算机跨科研究仍处于一个自为状态,缺乏数字人文理论的有效支撑和指导,由此限制了人文计算的可持续发展,更不利于传统人文的突破创新和研究范式的革命性升级。 4 数字人文的实践前沿 数字人文是一个正在快速发展中的文理交叉学科,其研究内容和研究边界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深入而不断被改写。从目前国际数字人文研究趋势来看,以下六个方面是数字人文实践前沿。 4.1 历史学方面的基于GIS 的历史地理可视化。 在历史学研究方面,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借助GIS技术进行历史知识和历史事件的静态和动态的可视化展示研究。哈佛大学的地理分析研究中心与中国合作者共同完成了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美国加州大学圣达巴巴拉分校的空间综合社会科学研究中心(CSISS)和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的高级空间分析中心(CASA)都集聚了GIS、地理学、经济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的专家,集中研究社会经济系统在时空演变中的客观规律以及相应的政策与规划手段。北京的“虚拟故宫”和日本立命馆大学 矢野桂司教授开发的 “虚拟京都”也都吸引了大众的眼球。最近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的芦咏梅还利用GIS技术研究了毒品犯罪在城市建成区的空间分布。总的来看,目前GIS技术在历史领域的应用可以总结为三个方面:展示历史地图资料的数字化、空间历史数据的管理和可视化和基于空间分析方法探知历史过程 。 4.2 文学方面的文本挖掘与TEI 标准 随着数字出版浪潮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文学出版物被制作成电子文本,这为文本挖掘提供了便利。在1981年首届国际《红楼梦》研讨会上,美国威斯康大学的陈炳藻发表了《从词汇上的统计论红楼梦作者的问题》一文,他首次借助计算机进行了《红楼梦》研究,轰动了国际红学界。陈炳藻从字、词出现频率入手,通过计算机进行统计、处理、分析,对《红楼梦》后40回系高鹗所作这一流行看法提出异议,认为一百二十回均系曹雪芹所作。这一研究体现出字词统计分析已经成为一种特殊文学研究方法,特别是在作者鉴别和文学风格和文学流派分析上已经显示出其强大威力。 为了提高电子文本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程度,计算机与人文联合会(Association for Computers and the Humanities),计算语言学联合会(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与文学与语言学计算联合会于1987年成立了文本编码组(Text Encoding Initiative,TEI),并随后发布了多个文本编码标准。这些标准主要面向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其目的是便于机器编码和识别,提高数字文本的传播、分析和教学效率。目前,TEI主要由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布朗大学、美国维吉尼亚大学等机构资助,其标准已经得到数字人文学者广泛支持。这些标准的实施为人文社科领域的文本挖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4.3 语言学方面的基于大型语料库的语料库语言学 计算语言学是通过建立形式化的数学模型来分析和处理自然语言,并在计算机上用程序来实现分析和处理的过程,从而达到以机器来模拟人的部分乃至全部语言能力的目的的一门学科。1990年8月,在赫尔辛基召开的第13届国际计算语言学大会上,大会组织者首次提出了处理大规模真实文本的战略目标,并在会前组织了“大型语料库在建造自然语言系统中的作用”、“词典知识的获取与表示”和“电子词典”等专题讲座,预告了语言信息处理的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即将到来。近年来,计算语言学者在语料库的建立和开发中逐渐创造了一些独特的方法,提出了一些初步的原则,并且对这些方法和原则在理论上进行了探讨和总结,逐渐形成了“语料库语言学”(corpus linguistics),这是语言学和计算机科学交叉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它主要研究机器可读自然语言文本的采集、存储、检索、统计、自动切分、词性标注、语义标注,并研究具有上述功能的语料库在词典编纂、语言教学、语言定量分析、词汇研究、词语搭配研究、语法研究、多语言跨文化研究、法律语言研究、作品风格分析等领域中的应用。 我国的计算语言学和语料库语言学发展较为迅速,目前已有的计算语言学和语料库语言学专门研究机构包括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研究所、台湾中央研究院语言学研究所、中国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牵头成立的“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等,这些研究机构都已经建立了面向各个领域的大型语言语料库,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语言学研究的范式。 4.4 舞蹈方面的视频扑捉、运动分析与虚拟现实再现 利用计算机视频扑捉和运动分析技术进行人体运动轨迹的建模是一个十分前沿的研究方向。该技术可以构建人体运动模型,进而为制作虚拟人物提供数据基础。目前该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与电影制作以及虚拟场景和虚拟人物制作。由此技术构建的虚拟人物可以达到与真实人物几乎一模一样的运动姿态,这为传统舞蹈在虚拟现实场景中的再现提供了便利。日本立命馆大学影像学部的研究员已经利用该技术在Second Life(网络3D游戏)中建立了一个虚拟的剧场表演日本传统舞蹈,这种舞蹈可以称为“数字舞蹈”,它在游戏开发和网络文化传播方面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目前,我国的人文社会学界还没有利用该技术展开相关的学术研究。国内该项技术的专门研究机构也较少,较为知名的虚拟现实实验室包括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虚拟现实技术实验室、武汉大学虚拟现实实验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等,这些实验室主要从事虚拟场景和虚拟建筑方面的研究,较少从事人体运动和虚拟人物研究,所以在这一方面我国基本上还处于空白阶段。 4.5 考古学方面的图像分析、色彩还原和数字重建 计算机技术在考古学方面的应用已经不再陌生,除了利用数码扫描仪对古籍和文物进行2维或3维扫描之外,考古学者还利用计算机进行了3维虚拟遗址绘图、文物虚拟复原、色彩还原、古代语言分析等工作。例如,在甲骨文研究方面,利用甲骨文信息管理系统,研究者可以将甲骨文词汇类聚,研究者可以根据断代、祭祀、军事、战争、职官、尤其是地名,调阅有关资料,这给甲骨文学术研究带来很大的方便,是学者 繁琐的资料查阅工作中解放出来 ,极大地提高了研究的效率。 计算机技术除了在研究方面拥有巨大作用外,在考古教学和宣传方面也大有用处。虚拟的遗址场景可以给学生或普通大众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而提高了考古学的吸引力。总的来看,计算机技术已经并且正在深刻改变着考古学的传统面貌。 4.6 数字图书馆和网络数据库 为了提高人文社科领域的知识共享水平,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机构以及大学科研机构开始进行人文资料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大量的人文主题网站、专题数据库被建立和向大众公开。它们不仅丰富了数字图书馆的内容,也加快了人文学者间的知识共享以及人文知识的大众化普及。支撑数字人文研究是数字图书馆建设重要的目标之一。在这种应用驱动下,人文知识的网络数据库正在健康有序发展。 5. 总结与建议 随着e-science的深化,计算机技术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影响越来越大。人文社会学者与计算机学者的跨界合作研究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趋势。从欧美发达国家的数字人文发展历史来看,数字人文学科的建设必须关注三个方面:①建设和开发一批人文数据库和基础性应用软件;②发展一般性的研究方法来理解和分析新的数据集合;③开展新的学术研究,创新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 随着我国各种科学研究保障平台的完善,数字人文学科的发展条件已经具备。为了加快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学术界和教育科研管理部门还需创新教学培养和科研管理机制,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推动数字人文研究、教学与实践的发展。 (1)设立专门的数字人文跨学科研究中心。鼓励各高校跨院系成立以传统人文学科为核心的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实现文理学科之间的优势互补和资源交叉,同时创新人员管理机制,便于跨学科研究和资源分配。 (2)加大对数字人文研究项目的资助力度,重点研发和建设一批数字人文研究基础软件,以改善我国数字人文研究的基础条件平台,方便个人和团队开展数字人文研究和知识共享。 (3)通过联合培训、短期培训班和暑期学校(Summer School)提高人文社会学者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机应用水平。修订人文类学科的学生培养方案,增加计算机通识教育,使学生了解更多的信息技术,知晓如何进行数字文化资产的生产、存档、管理、交付和长期保存。 (4)鼓励我国的人文学者积极参加国际上的数字人文专题会议和组织联盟,争取与国外的人文学者共同开展数字人文项目,共同推进我国人文研究的进步。 * 原文发表在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论坛论文集上 Busa, Roberto. ‘The Annals of Humanities Computing: The Index Thomisticus’, in Computers and the Humanities, 1980, 14: 83-90. Schreibman Susan, Siemens Ray, and Unsworth John eds. A Companion To Digital Humanities,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4. http://www.allc.org/content/pubs/map.html McCarty, Willard. Humanities computing as interdiscipline. Is Humanities Computing an Academic Discipline? Paper delivered at IATH, University of Virginia. 5 November 1999. Wang Xiaoguang, Mitsuyuki Inaba. Co-word Analysis of Research Topics in Digital Humanities. In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Digital Humanities 2009 (PP: 148-150), USA: 2009.6 Warwick, Claire. No Such Thing as Humanities Computing? An analytical history of digital resource creation and computing in the humanities. Paper presented at ALLC/ACH 2004, Gothenburg. 2004 Schreibman, S., R. Siemens, and J. Unsworth, eds. A Companion to Digital Humanities: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4. 李凡. GIS在历史、文化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展望.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8, 24(1). http://www.lingviko.net/feng/clcl.pdf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1729 次阅读|2 个评论
牛年,NDBC在南昌刷新成绩
tangchangjie 2009-10-21 11:40
----在数据库学术会议NDBC2009的总结发言 (说明:2009.10.16—18,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NDBC2009在南昌胜利召开。受数据库专委会指派,作了大会总结发言。因相关人士索取讲稿,现将当时用的手机上的简目补成了这份较详的提纲,保留了小部分口语元素,加了几张照片在后面。) 十月南昌,金风送爽。此时此地,场外银桂飘香,场内充满活力;套一句歌词:“流动中的魅力充满着朝气”, NDBC在南昌刷新成绩。今年的NDBC很成功,……,原因:天时、地利、人和。 1 天時 。 今年是牛年,又逢国庆六十周年,1949年也是牛年,历史告诉我们,牛年大吉。 昨天大会报告上,日本的yasushi教授谈挖掘对象的情感语义。设若给他一幅牛图,可否挖掘出下列语义?(1)勤恳耕耘(传统语义),(2)蒸蒸日上(有股票后的新增语义,需动态、增量地挖掘);以下的“牛”,都含这两层意义。UCSB苏建文教授在大会报告中提醒,今年又是关系数据库模型提出40周年,国际数据库界正在纪念,或正在准备纪念这一大事件。关系数据库模型提出者E.F.Codd是超级牛人,从提出理论到1981年获图灵奖,多少艰辛有谁知?维基百科有介绍,……; 国庆六十周年+牛年+纪念数据库界牛人,NDBC2009的时态环境真的很牛。 2 地利 说到南昌,自然联想起南昌起义,庐山风云,……。在Google Map上看南昌,城在湖中,湖在城中(近有前湖、象湖,青山湖,远有鄱阳湖);水绕(赣江)山环(西山,梅岭); 有些老师来过多次, 有些老师是第一次来,“第几次来没关系,有太多话题”: 来南昌必去腾王阁,腾王阁序有名句:“秋水共长天一色, 落霞与孤鹜起飞”(大家可都看到了毛主席的手书?那真是神采飞扬…);“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常有人用此名句,但不一定都知道出处在这里);“雄州雾列,俊采星驰,……”(趣味挖掘问题:周星驰大名可与此相关?此外,数据库界某位新秀大名是否出也自第一段?) 总之,南昌的文化底蕴+金秋+银桂+山水,喻示南昌是开会的好地方。让我们用热烈掌声,感谢我们会议的东道主……(一谢)。 3人和 大会给特邀报告人准备的精美礼物是五牛瓷瓶。若问,能否在大会中挖掘出“五牛”新语义,有哪五个“牛”?。答:(1) 专家群体 很牛;请国内外10位教授作大会专题报告, 他们是 孟、苏、李、陈; 王、董、崔、陈;以及Ha, Ya 。即孟卫一、苏建文、李建中、陈雷、王海勋,董欣、崔斌、陈群、Hanan(美),Yasushi(日) ,十位教授 ,个个都很“牛”。(2) 作者群体 很牛 (获奖论文作者……); (3) paper集群 很牛(正如 数据库专委会主任,何新贵院士所肯定的,覆盖面广,选题新);(20多篇将上EI检索的学术杂志,其中8篇获奖,…);(4) 承办协办群体 很牛; (江西财大是江西牛校;协办单位有江西省计算机学会、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华东交通大学,…) 东道主团结、执着,终成正果。在分享丰收喜悦的时候,让我们用热烈掌声,感谢东道主单位及教授们(列出单位和教授们名单),(二谢)。(5) 整个大会 很牛,……。 4 二十字方针 何新贵院士在开幕式上提出了办会方针:团、交、发 、培、 服 .即20字方针:“团结同行,交流学术,发展学科,培养人才, 服务国家”。会议进程 和上面所得五“牛”贯彻了何院士的二十字方针,(展开解释….) 5 大会特点 (1) 录取率控制严格 ,文章质量明显提高,其中有20多篇论文将在被EI检索的学术杂志上发表。 (2) 内容创新 ,第一天研究生论文指导,请国内外名师点评指导,属会议内容创新 (3) 会程创新 。考察四个半天使用的会议室个数序列:1,5,5,1 ; 开始觉得“曾相识”,问是何处“燕归来”?像国庆阅兵时装甲兵的菱形编队,像数学上的格Lattice;会程有放有收,前呼后应;人气持久,可圈可点;创新安排,可仿可学。 再次用热烈掌声,感谢大会承办者和专委会参与大会组织的于、李、孟三教授,(三谢)。 6 祝贺获奖者 。 祝贺八位“萨师煊优秀论文奖”获得者(解释奖项历史渊源)。今天NDBC给你们光荣, 明天你们将是NDBC的光荣。看,你们的导师正会心微笑;老师就是这样,总是快乐着学生的快乐,幸福着学生的幸福。 7 喜讯 今年数据库界评准一位杰青,专委会增选五委员;热烈祝贺;我们看到了数据库的未来和未来的数据库;希望明年有更多杰青、更多的年轻委员、更多的优秀论文。 8 人才战略 腾王阁序中,有句:“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后半句说的是李广年青时,文景二帝用老将相,到李广老时,汉武帝用年轻将相;用计算机科学的行话描述:李广的成长过程,总与机会异步;作者王勃借此略发了一小点牢骚,……。积极地理解,那是因为汉景帝开始的、汉武帝继承并发扬的人才战略取得了成功,才会有年轻英才涌现;李广之所以难封,不是因为李广不行,而是卫青更行、而霍去病则太行太行…;改革开放后,在新的人才战略催化下,中国数据界正在源源不断出英才,中国数据库界奔驰在希望的田野上,……。 9 明年的数据库活动 有ICDE;有APWEB,2009.11.2截稿;北京 NDBC截稿时间 2010.5.1;WAIM2010截稿时间 2010.1.29(搜索关键字WAIM 2010 ),VLDB, SIGMO 截止期还早。 鼓励投稿,(a) 不怕失败…;(b) 爱拼才会赢,…; (c) 选题要好 ,…。 10 数据库、活力,及青春 只要有计算,就会有数据;只要有数据,数据库就有活力,数据库事业大有前途。 UCSB苏建文教授在大会报告中说,20多年前,少有机会让学生选方向,多半是研究方向选学生;他被数据库研究方向选中,当时个人没多大的主动权。20多年来,做了不少成果,感觉还不错。如果现在再让他选一次,他还会选数据库; 非常赞同苏教授的话,一大批年富力强的教授也是20多年前被数据库选中,现已成果累累;他们把青春献给了数据库,数据库是他们无悔青春的一部分。 现在年轻人和数据库方向是双向选择,“你选择了我,我选择了你”,人与学科,两情相悦;更有研究兴趣,更有创新激情,……;真羡慕现在的年轻人,你们赶上了好时代。 11 青春寄语 (对新委员、新杰青,年轻获奖者,对这里所有的年青人) 有两首歌曲,都唱“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 再过二十年,数据库界将迎来第46届全国学术会议,即NDBC2029。它将在那里召开?什么季节开?不是在此时,不知在何时,我想大约会是在秋季。注意,那个秋季可不平凡,那是国庆80周年的前后,那是关系数据库模型提出60周年纪念的日子。 再过二十年,年轻人中会涌现更多杰青、甚至院士、更多论文获奖者,可能还会有图灵奖获得者……。 再过二十年,我们主席台上的老师都会健在。我们和年轻人有个约定,一定来参加以你们为主体的NDBC2029;即使不能到现场来,也一定要参加NDBC2029的视频会议。 憧憬一下,那时会是何情,那时将有何景? 那时的山、那时的水、那时的祖国一定更美;浪漫一点,那时的视频会议可以传香味。 举杯赞英雄,光荣属于谁?属于他,属于你 ,属于中国数据库界新一辈! . . (收到邮件问,下面的照片是怎样叠加的,在PPT上叠加,把PPT另存为JPG,用ACDSee剪切、修整即得,这样字节数很小,60多K ,也可作为一种图片压缩技术使用,详见另一篇博文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52429 ) 相关博文( 不说套话更精彩 系列 ) 一个任遐想驰骋的Logo --- 它包容了执着、团结与潇洒 NDBC10 为什么这些专家比较长寿 (NDBC2010闭幕式发言 ) 科技接力与青春寄语 牛年,NDBC在南昌刷新成绩 (NDBC2009闭幕式发言 ) 群星正灿烂,科学有希望 第十五届中创软件基金人才奖励颁奖仪式 三十年回回头,看看走过的路 东西方文化在这里碰撞 (NDBC2011闭幕式发言 ) 大数据与小世界的聚会三道茶 - NDBC2012闭幕式发言 如今老去才华尽, 犹盼春来草上笺 (NDBC2015 闭幕式发言 ) 其它系列博文的入口 唐常杰博客主页 科学博客主页
个人分类: 观察感悟|10505 次阅读|4 个评论
华中农业大学应该抓住机遇大量发展生物信息学中的计算机技术这一学科,以带动学校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发展
lry198010 2009-10-5 23:55
对于生物学研究来说,目前是一个值得万象更新的时代。以下一代测序技术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巨大测序能力的提升,给了生物学家们无限的遐想。可以预计,在不久的将来,每一个个体或育种材料的基因组序列的测序将成为医生和育种家的常规分析策略。海量数据的获取,对数据分析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这种挑战一种机遇。如果我们能抓住这个机遇,以生物数据分析为对象,发展我们学校的计算机技术的学科,将是极大的优势。我觉得计算机技术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发展: (1)新一代测序技术下的数据分析软件的集合 (2)开发基于云计算平台的分析软件,这种软件可以是独立开发的,也可以是修改已有的软件 (3)研究高性能计算集群和并行软件的开发技术 在提供支持资金的同时,需要: (1)这个基金一定要给一部分经费用于共同研究生的培养,也就是说联合研究生的培养
个人分类: 未分类|15 次阅读|0 个评论
计算机科学领域348位ISI HighlyCited高被引学者
cwhm 2009-9-6 13:57
Browse Results by CATEGORY - COMPUTER SCIENCE Home Browse Results Results 1 to 50 (of 348) Page 1 of 7 Name Institution Country Category Aazhang, Behnaam Ric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Abadi, Marti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Abiteboul, Serge INRIA-Futurs France Computer Science Abraham, Jacob A.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Acampora, Anthony 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Adachi, Fumiyuki Tohoku University Japan Computer Science Adelson, Edward H.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Agrawal, Dharma P. 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Ahmadi, Hamid Motorola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Akyildiz, Ian F.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Alamouti, Siavash M. INTEL Corporation Computer Science Alexopoulos, Nicolaos G.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Allen, James F.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Alon, Noga Tel Aviv University Israel Mathematics Computer Science Alur, Rajeev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Apt, Krzysztof R. Centre for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 Science Netherlands Computer Science Atallah, Mikhail J. Purdu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Aulin, Tor M. Chalm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weden Computer Science Balbo, Gianfranco Universita degli Studi di Torino Italy Computer Science Baroudi, Jack J. University of Delaware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Barron, Andrew R. Yal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Basili, Victor R. University of Maryland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Beaulieu, Norman C. University of Alberta Canada Computer Science Beeri, Catriel 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 Israel Computer Science Benedetto, Sergio Politecnico di Torino Italy Computer Science Bennett, Charles H. IBM Research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Bergstra, Jan A. Universiteit van Amsterdam Netherlands Computer Science Bernstein, Phil A. Microsoft Corporation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Bhuyan, Laxmi Naraya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Biglieri, Ezio Universitat Pompeu Fabra Spain Computer Science Binnig, Gerd K. IBM Zurich Research Laboratory Switzerland Physics Computer Science Birrell, Andrew D. Microsoft Research Labs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Blum, Manuel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Blumer, Anselm Tufts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Boehm, Barry W.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Bokhari, Shahid Hussain Ohio Stat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Book, Ronald V.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Brackett, Chuck A. Tellium Inc.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Brassard, Gilles Université de Montréal Canada Computer Science Broy, Manfred Hans Bertold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München Germany Computer Science Bruck, Jehoshua (Shuki)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Bryant, Randal E.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Buckley, Chris SabIR Research Inc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Burt, Peter J. Sarnoff Corporation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Büttiker, Markus University of Geneva Switzerland Computer Science Physics Caceci, Marco S. LQC s.l., Sociedad Unipersonal Netherlands Computer Science Cacheris, William P.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Caire, Giuseppe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Calderbank, A. Robert ATT Labs - Research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Chandra, Ashok K. Verity, Inc.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Results 1 to 50 (of 348) Page 1 of 7 function goToLinkHelp() { win_browser = window.open("http://hcr3.isiknowledge.com/help.cgi?h=hover.htm", "HCR_help", "width=665,height=475,toolbar=yes,scrollbars=yes,menubar=yes,resizable=yes"); win_browser.focus(); } = " Highly cited researcher " Copyright © 2008 Thomson ISI Browse Results by CATEGORY - COMPUTER SCIENCE Home Browse Results Results 51 to 100 (of 348) Page 2 of 7 Name Institution Country Category Chandy, K. Mani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Chazelle, Bernard Princeto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Cheriton, David R. Stanford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Chew, Weng Cho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eoples Rep China Computer Science Chlamtac, Imrich CREATE-NET Italy Computer Science Cimini, Leonard J. University of Delaware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Cioffi, John M. Stanford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Clarke, Edmund M.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Cleary, John G. University of Waikato New Zealand Computer Science Cole, Richard Courant Institute of Mathematical Sciences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Conway, John Hor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Coppersmith, Don IBM T.J. Watson Research Center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Costello, Daniel J.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Courcelle, Bruno Université Bordeaux 1 France Computer Science Cover, Thomas M. Stanford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Croft, W. Bruce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Cruz, Rene L.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Culik, Karel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Curtis, Bill TeraQuest Metrics, Inc.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Dally, William J. Stanford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Daubechies, Ingrid C. Princeto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Mathematics Computer Science De Nicola, Rocco Università degli Studi di Firenze Italy Computer Science Dennis, John Emory Ric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Dill, David L. Stanford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Divsalar, Dariush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Dolev, Daniel 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 Israel Computer Science Dongarra, Jack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Mathematics Donoho, David L. Stanford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Mathematics Computer Science Du Croz, Jeremy NAG Ltd. England Computer Science Dubois, Didier Institut de Recherche en Informatique de Toulouse France Computer Science Engineering Duel-Hallen, Alexandra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Duff, Iain Spencer Rutherford Appleton Laboratory England Computer Science Mathematics Dwork, Cynthia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Eager, Derek L. University of Saskatchewan Canada Computer Science Edelsbrunner, Herbert Duk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Mathematics Ehrenfeucht, Andrzej University of Colorado at Boulder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El Gamal, T.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Emerson, E. Allen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Engelfriet, Joost Leiden University Netherlands Computer Science Eyuboglu, M. Vedat Airvana, Inc.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Fagin, Ronald IBM Almaden Research Center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Farvardin, Nariman University of Maryland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Felsen, Leopold B. Bosto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Ferrante, Jeann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Ferrari, Domenico Università Cattolica del Sacro Cuore at Piacenza Italy Computer Science Fischer, Michael J. Yal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Flajolet, Philippe INRIA France Computer Science Floyd, Sally ICSI Center for Internet Research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Forney, G. David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Foschini, G. J. Lucent Technologies, Bell Labs Innovations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Results 51 to 100 (of 348) Page 2 of 7 function goToLinkHelp() { win_browser = window.open("http://hcr3.isiknowledge.com/help.cgi?h=hover.htm", "HCR_help", "width=665,height=475,toolbar=yes,scrollbars=yes,menubar=yes,resizable=yes"); win_browser.focus(); } = " Highly cited researcher " Copyright © 2008 Thomson ISI Browse Results by CATEGORY - COMPUTER SCIENCE Home Browse Results Results 101 to 150 (of 348) Page 3 of 7 Name Institution Country Category Foster, Ian 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Frederickson, Greg N. Purdu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Fredman, Michael L. Rutgers,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Freund, Yoav 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Gabow, Hal N. University of Colorado at Boulder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Galil, Zvi Columbia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Gallager, Robert G.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Garcia-Molina, Hector Stanford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Gavish, Bezalel Southern Methodist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Gay, David M. Lucent Technologies, Bell Labs Innovations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Mathematics Gelernter, David Yal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Gerla, Mari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Gersho, Alle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Giannakis, Georgios B.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Gill, John Stanford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Girard, Jean Yves Institut de Mathematiques Luminy France Computer Science Glisson, Allen W. University of Mississippi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Goldreich, Oded 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 Israel Computer Science Goldsmith, Andrea J. Stanford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Goldwasser, Shafi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Goodman, David J. Polytechnic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Goodman, Nathan Institute for Systems Biolog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Gottlieb, Allan New York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Gottlob, Georg Oxford University England Computer Science Gray, Robert M. Stanford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Greenstein, Larry J. ATT Bell Labs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Guerin, Roch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Gupta, Anoop Microsoft Research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Hagenauer, Joachim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München Germany Computer Science Halpern, Joseph Y. Cornell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Hammarling, Sven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England Computer Science Harel, David 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 Israel Computer Science Haussler, Davi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Hayes, John P. University of Michigan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Hennessy, John L. Stanford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Hennessy, Matthew University of Sussex England Computer Science Henzinger, Thomas A. école Polytechnique Fédérale de Lausanne (EPFL) Switzerland Computer Science Hluchyj, Michael G. Sonus Networks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Ho, Ching-Tien IBM Almaden Research Center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Hoare, C. Anthony R. Microsoft Research in Cambridge England Computer Science Hochwald, Bertrand M. Beceem Communications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Honig, Michael L.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Hui, Joseph Y.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Hwang, Kai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Hwang, Wen-Liang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cademia Sinica Taiwan Computer Science Ibarra, Oscar H.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Immerman, Neil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Ives, Blake University of Houston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Jafarkhani, Hami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Jain, Anil K.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Computer Science Results 101 to 150 (of 348) Page 3 of 7 function goToLinkHelp() { win_browser = window.open("http://hcr3.isiknowledge.com/help.cgi?h=hover.htm", "HCR_help", "width=665,height=475,toolbar=yes,scrollbars=yes,menubar=yes,resizable=yes"); win_browser.focus(); } = " Highly cited researcher " Copyright © 2008 Thomson ISI Browse Results by CATEGORY - COMPUTER SCIENCE Home Browse Results Results 151 to 200 (of 348) Page 4 of 7 Name Institution Country Category Jain, Raj Nayna Networks, Inc.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Jin, Jianming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Johnson, David S. ATT Labs - Research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Johnsson, S. Lennert University of Houston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Kahn, Joseph M. Stanford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Kailath, Thomas Stanford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Mathematics Engineering Computer Science Karmarkar, Narendra K. Tata Institute of Fundamental Research India Mathematics Computer Science Karol, Mark J. Avaya Labs Research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Karp, Richard M.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Kasami, Tadao Japan Computer Science Kemerer, Chris F.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Kennedy, Ken Ric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Kesselman, Carl USC/Information Sciences Institute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Kirkpatrick, David G.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Computer Science Kleinrock, Leonar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Klop, Jan Willem Vrije University Amsterdam Netherlands Computer Science Ko, Ker-I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Stony Brook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Kohno, Ryuji Yokohama National University Japan Computer Science Komlos, Janos Rutgers,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Kozen, Dexter Campbell Cornell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Kruskal, Clyde P. University of Maryland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Kumar, P. Vijay Indian Institute of Science India Computer Science Kung, H. T. Harvard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Lamport, Leslie Microsoft Research Labs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Lazowska, Edward D.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Lee, Der-Tsai Academia Sinica Taiwan Computer Science Lee, Robert Ohio Stat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Lehnert, James S. Purdu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Leland, Will E. Telcordia Technologies, Inc.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Leveson, Nancy G.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Leviatan, Yehuda Technion - Israe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srael Computer Science Levoy, Marc Stanford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Li, San-qi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Lin, Shu University of Hawaii at Manoa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Lin, Yi-Bing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Taiwan Computer Science Liskov, Barbara H.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Lovasz, László Eotvos Lorand University Hungary Mathematics Computer Science Luby, Michael Digital Fountain, Inc.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Lucantoni, David DLT Consulting, L.L.C.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Luebbers, Raymond Julius Remcom Inc.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Lupas Scheiterer, Ruxandra Siemans AG, Corporate Technology Germany Computer Science Lynch, Nancy A.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Madhow, Upamanyu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Maier, David Oregon Health and Scienc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Mallat, Stéphane G. école Polytechnique France Engineering Computer Science Malone, Thomas W.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Manber, Udi Google Inc.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Marsan, Marco Ajmone Politecnico di Torino Italy Computer Science Maxemchuk, Nicholas F. Columbia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McEliece, Robert J.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Results 151 to 200 (of 348) Page 4 of 7 function goToLinkHelp() { win_browser = window.open("http://hcr3.isiknowledge.com/help.cgi?h=hover.htm", "HCR_help", "width=665,height=475,toolbar=yes,scrollbars=yes,menubar=yes,resizable=yes"); win_browser.focus(); } = " Highly cited researcher " Copyright © 2008 Thomson ISI Browse Results by CATEGORY - COMPUTER SCIENCE Home Browse Results Results 201 to 250 (of 348) Page 5 of 7 Name Institution Country Category Megiddo, Nimrod IBM Almaden Research Center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Mehlhorn, Kurt Max-Planck-Institut für Informatik Germany Computer Science Micali, Silvio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Milner, Robin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England Computer Science Milstein, Laurence B.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Misra, Jayadev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Mitra, Debasis Lucent Technologies, Bell Labs Innovations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Mittra, Raj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Engineering Montanari, Ugo Università di Pisa Italy Computer Science Montorsi, Guido Politecnico di Torino Italy Computer Science Moran, Shlomo Technion - Israe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srael Computer Science Mukherjee, Biswanath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Naghshineh, Mahmoud IBM T.J. Watson Research Center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Nassimi, David New Jersey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Neal, Radford M. University of Toronto Canada Computer Science Ni, Lionel M.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Technology Peoples Rep China Computer Science Olson, Margrethe H. Computer Science Overmars, Mark H. Utrecht University Netherlands Computer Science Paige, Chris C. McGill University Canada Computer Science Mathematics Papadimitriou, Christos H.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Parrow, Joachim Uppsala University Sweden Computer Science Pasupathy, Subbarayan (Pas) University of Toronto Canada Computer Science Patel, Janak H.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Paun, Gheorghe Institute of Mathematics of the Romanian Academy Romania Computer Science Paxson, Vern International Computer Science Institute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Peleg, David 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 Israel Computer Science Pnueli, Amir 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 Israel Computer Science Polydoros, Andreas University of Athens Greece Computer Science Poor, H. Vincent Princeto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Pozar, David M.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Prade, Henri CNRS France Computer Science Engineering Pradhan, Dhiraj K. University of Bristol England Computer Science Preparata, Franco P. Brow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Pursley, Michael B. Clemso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Rackoff, Charles University of Toronto Canada Computer Science Raghavan, Prabhakar Verity, Inc.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Raghavendra, Cauligi S.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Ramamritham, Krithi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Ramamurthi, Bhaskar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Ramaswami, Rajiv IEEE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Rao, Sadasiva M. Aubur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Rappaport, Theodore S.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Raychaudhuri, Dipankar Rutgers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Reif, John H. Duk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Reps, Thomas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 Madison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Requicha, Aristides A.G.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Richardson, Thomas J. Flarion Technologies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Rissanen, Jorma J. IBM Research United States Mathematics Computer Science Rivest, Ronald L.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Rohrer, Heinrich CSIC Spain Computer Science Results 201 to 250 (of 348) Page 5 of 7 function goToLinkHelp() { win_browser = window.open("http://hcr3.isiknowledge.com/help.cgi?h=hover.htm", "HCR_help", "width=665,height=475,toolbar=yes,scrollbars=yes,menubar=yes,resizable=yes"); win_browser.focus(); } = " Highly cited researcher " Copyright © 2008 Thomson ISI Browse Results by CATEGORY - COMPUTER SCIENCE Home Browse Results Results 251 to 300 (of 348) Page 6 of 7 Name Institution Country Category Roscoe, A. William Oxford University England Computer Science Rosenberg, Arnold L.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Rozenberg, Grzegorz Universiteit Leiden Netherlands Computer Science Rudolph, Larry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Ruzzo, Walter L.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Saad, Yousef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United States Mathematics Computer Science Sahni, Sartaj University of Florida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Saleh, Adel A.M. DARPA/Strategic Technology Office (STO)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Salehi, Jawed A. Sharif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Iran Computer Science Salton, Gerard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Salz, Jack Computer Science Sarkar, Tapan K. Syracus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Saunders, Michael Alan Stanford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Mathematics Sawahashi, Mamoru NTT DoCoMo Inc. Japan Computer Science Schapire, Robert E. Princeto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Schaubert, Daniel H.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Schilling, Donald L. WIDAX Corporation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Schmidt, R. O.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Schneider, Fred B. Cornell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Schöning, Uwe Universität Ulm Germany Computer Science Seitz, Charles L. Myricom, Inc.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Seshadri, Nambi Broadcom Corporation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Sevcik, Kenneth C. University of Toronto Canada Computer Science Shamai, Shlomo (Shitz) Technion - Israe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srael Computer Science Sharir, Micha Tel Aviv University Israel Engineering Computer Science Mathematics Sherman, Robert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Shiloach, Yossi IBM Research Israel Computer Science Shin, Kang G. University of Michigan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Shneiderman, Ben University of Maryland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Shor, Peter Williston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Siegel, Howard Jay 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Simon, Marvin K.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Sistla, Aravinda Prasad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Sleator, Daniel Dominic Kaplan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Sloane, Neil J.A. ATT Shannon Lab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Snir, Marc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Soloway, Elliot University of Michigan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Stankovic, John A. University of Virginia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Stockmeyer, Larry J. IBM Almaden Research Center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Stolfi, Jorge University of Campinas Brazil Computer Science Stout, Quentin F. University of Michigan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Subrahmanian, Venkatramanan Siva University of Maryland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Sudan, Madhu MIT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Sundberg, Carl Erik W. Lucent Technologies, Bell Labs Innovations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Szemerédi, Endre Rutgers,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Taflove, Allen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Tamassia, Roberto Brow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Taricco, Giorgio Politecnico di Torino Italy Computer Science Tarjan, Robert E. Princeto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Mathematics Tarokh, Vahid Harvard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Results 251 to 300 (of 348) Page 6 of 7 function goToLinkHelp() { win_browser = window.open("http://hcr3.isiknowledge.com/help.cgi?h=hover.htm", "HCR_help", "width=665,height=475,toolbar=yes,scrollbars=yes,menubar=yes,resizable=yes"); win_browser.focus(); } = " Highly cited researcher " Copyright © 2008 Thomson ISI Browse Results by CATEGORY - COMPUTER SCIENCE Home Browse Results Results 301 to 348 (of 348) Page 7 of 7 Name Institution Country Category Teitelbaum, Tim Cornell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Toueg, Sam Cornell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Towsley, Don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Trivedi, Kishor S. Duk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Tse, David N.C.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Turner, Jonathan S.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Ullman, Jeffrey D. Stanford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Ungerboeck, Gottfried Precitek Electronic AG Switzerland Computer Science Valenzuela, Reinaldo A. Bell Labs, Lucent Technologies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Valiant, Leslie G. Harvard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Van Gelder, Alle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van Leeuwen, Jan Utrecht University Netherlands Computer Science Varanasi, Mahesh K. University of Colorado at Boulder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Vardi, Moshe Y. Ric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Vardy, Alexander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Vazirani, Vijay V.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Verdu, Sergio Princeto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Vishkin, Uzi University of Maryland Institute for Advanced Computer Studies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Viterbi, Andrew J. Jewish Community Foundation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Viterbi, Audrey M. Qualcomm Inc.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Vitter, Jeffrey S. Purdu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Volakis, John L. Ohio Stat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Vuillemin, Jean é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France Computer Science Wah, Benjamin W.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Walker, David Oxford University Computing Laboratory England Computer Science Wang, Xiaodong Columbia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Warmuth, Manfred K.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Wei, Victor Keh-wei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eoples Rep China Computer Science Weiser, Mark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Welsch, Roy 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Weyuker, Elaine J. ATT Labs - Research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Whitt, Ward ATT Labs - Research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Wigderson, Avi 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 Israel Computer Science Willinger, Walter ATT Labs - Research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Wilson, Daniel V.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Wilton, Donald R. University of Houston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Wing, Jeanette M.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Winters, Jack H. Jack Winters Communications, LLC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Witten, Ian H. University of Waikato New Zealand Computer Science Wolf, Jack K.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Wong, Chak-Kuen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eoples Rep China Computer Science Wood, Derick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Technology Peoples Rep China Computer Science Yager, Ronald R. Iona College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Engineering Yannakakis, Mihalis Columbia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Yu, Philip S. IBM Research Division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Zadeh, Lotfi 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Zahorjan, Joh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Zehavi, Ephraim Bar Ilan University Israel Computer Science Results 301 to 348 (of 348) Page 7 of 7 function goToLinkHelp() { win_browser = window.open("http://hcr3.isiknowledge.com/help.cgi?h=hover.htm", "HCR_help", "width=665,height=475,toolbar=yes,scrollbars=yes,menubar=yes,resizable=yes"); win_browser.focus(); } = " Highly cited researcher " Copyright © 2008 Thomson ISI
个人分类: 科教数据|1025 次阅读|0 个评论
计算机与信息科学交叉研究领域:X-informatics (转载2篇)
timy 2009-3-30 19:37
在第二届中美计算机科学峰会(博主注: 2008年7月底)上,伊立诺伊大学阿贝纳香槟分校的马克斯厄尔(Marc Snir) 教授作了题为Computer Information Science Engineering - What's All This? 的主题报告,引发了大家对于当前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科的发展道路的研讨。马克斯尼尔教授站在学科的工程一科学职业布局角度,给出了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及工程学科的分布(如图1所示) ,并特别强调随着信息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形成了许多新的信息学领域X-Informatics。(博主注: 转载于 徐晓飞: 美国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的跨学科发展,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2009年第2期,下载地址: http://www.ccf.org.cn/web/resource/cccf/200902/0902-4.pdf ) 博主注:以下 转载 国立情報学研究所(NII)的关于交叉学科X-informatics的文字和图片。(地址: http://agora.ex.nii.ac.jp/~kitamoto/research/X-informatics/index.html.en ) 1. Summary These days, we often heard about X-informatics, or the name of the research fields with the suffix informatics, among which the most notable one is bioinformatics. These fields share the same traits: they all aim at acquiring new viewpoints and models by applying informatics-based approaches to existing fields such as biology. They also share the same methodology: the generation of huge amount of data with the help of advanced sensor and observation technologies, and the fast search and knowledge discovery from large-scale databases. 2. X-informatics These days, we often heard about X-informatics, or the name of the research fields with the suffix informatics, among which the most notable one is bioinformatics. These fields share the same traits: they all aim at acquiring new viewpoints and models by applying informatics-based approaches to existing fields such as biology. They also share the same methodology: the generation of huge amount of data with the help of advanced sensor and observation technologies, and the fast search and knowledge discovery from large-scale databases. In order for this approach to work effectively, we need to have as much data as possible, because the justification of this approach relies on the collection of fact that really occurred in the world. If we have more data, then we can draw more reliable conclusion. However, it does not mean that we simply should have more data; moreover, we need to have a data-collecting strategy for collecting many data with high quality, Another important research issue is the construction of database for managing huge amount of collected data. Bioinformatics may be the most advanced research area in terms of using huge-scale databases as the infrastructure of research. The public databases are collecting sequenced genome data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and other researchers access to these databases to download interested data and use them for their own purposes. This kind of research style based on data will be more and more popular in other scientific disciplines. However, the utilization of computers in scientific disciplines is itself not at all new. Changes unique to recent movement can be described as From computational-X to X-informatics, or in other words, from simulation technology to database technology. We can compare those two approaches schematically as follow. X-informatics : Research on What is this? Computational-X : Research on How this will be? Then we can imagine the combination of approaches based on the research on What is this?, namely X-informatics (database technology), and develop the research on How this will be?, namely computational-X (simulation technology). This combination, in short, leads to a new scientific approach with the effective combination of observational facts and theoretical predictions. Moreover, if those large amount of data can be shared among many experts using Grid, for example, we many be able to establish a new scientific approach with the effective usage of networks. 3. Related Pages Meteoinformatics 4. References ( Complete List ) Asanobu KITAMOTO , Knowledge Discovery from Very Large Scientific Databases: Digital Typhoon Project as a Case Study, Monthly Seminar , National Institute of Informatics, 2002-09 Asanobu KITAMOTO , Mining and Searching for the Large-scale Collection of Typhoon Image Sequences, Proceedings of the 65th National Convention, IPSJ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ociety of Japan) Special Track, Vol. 5, pp. 255-258, 2003-03 (in Japanese) 5. Related Links 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 A huge database of biological information. http://www.ncbi.nlm.nih.gov/ Sloan Digital Sky Survey The astoronomical survey project by the comprehensive observations of celestial objects.
个人分类: 科学评论|6315 次阅读|2 个评论
计算机科学领域中国学者发表的高被引论文:1998-2008年
wanyuehua 2009-3-15 12:45
万跃华 2009年3月15日 检索基本科学指标(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 ,简称 ESI )得知 1998 年 1 月 1 日 至 2008 年 12 月 31 日 进入 ESI 的 SCI 、 SSCI 收录的计算机科学期刊有 190 种, 11 年计算机科学领域论文总被引次数、论文数排名均为美国第一位,论文数 74,237 篇、总被引 396,835 次、篇均被引 5.35 次;中国论文的总被引次数排名在第 8 位、论文数排名在第 2 位、篇均被引次数未进前 20 名,论文数 19,978 篇、总被引 35,393 次、篇均被引 1.77 次,其中有 133 篇高被引论文进入 ESI 。 需要说明的是某个国家论文数和引文数统计的根据是在发表的论文中出现的研究机构,如果一篇论文中署有至少一个国家的地址那么此论文就归属于该国家;论文中列出的所有国家都要考虑在内,而不只是考虑列在首位的国家;如果一个国家在该篇论文中出现多次,则按一次计算,所有在论文中出现的国家的引文数就是指该论文的引文数。 这 133 篇计算机科学领域高被引论文,引用最多的论文为和美国合作的国际合作论文(被引 584 次)。 下面为检索 1998-2009 年 Web of Science 分析得到 至少有一位中国作者(不包括台湾)的计算机科学领域中通讯作者为中国作者总被引次数超过 100 次的 12 篇论文 ,这 12 篇论文分别刊登在 9 种期刊上, 其中 COMPUTER METHODS IN APPLIED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应用力学和工程技术中的计算机方法》 3 篇、 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 《 IEEE 信息论汇刊》 2 篇、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 《 IEEE 通信汇刊》 1 篇、 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 《 IEEE 通信选题杂志》 1 篇、 JOURNAL OF THE ACM 《美国计算机学会志》 1 篇、 ACM TRANSACTIONS ON GRAPHICS 《美国计算机学会图形学汇刊》 1 篇、 ACM COMPUTING SURVEYS 《美国计算机学会计算综览》 1 篇、 BIOINFORMATICS 《生物信息学》 1 篇、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管理信息系统杂志》 1 篇,第 4 、 7 篇为会议论文,第 8 篇为综述论文。 1 、 Title: Multiuser OFDM with adaptive subcarrier , bit , and power allocation Author(s): Wong CY, Cheng RS, Ben Letaief K, et al. Source: 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 Volume: 17 Issue: 10 Pages: 1747-1758 Published: OCT 1999 Times Cited: 584 Reprint Address: Wong, CY (reprint author), Hong Kong Univ Sci Technol, Dept Elect Elect Engn, Clear Water Bay , Hong Kong, Hong Kong 2007 年影响因子 1.799 该文 2007 年被引 87 次、 2008 年被引 217 次、 2009 年被引 27 次 2 、 Title: Support vector machine approach for protein subcellular localization prediction Author(s): Hua SJ, Sun ZR Source: BIOINFORMATICS Volume: 17 Issue: 8 Pages: 721-728 Published: AUG 2001 Times Cited: 299 Reprint Address: Sun, ZR (reprint author), Tsing Hua Univ, Dept Biol Sci Biotechnol, Inst Bioinformat, State Key Lab Biomembrane Membrane Biotechnol, Beijing 100084, Peoples R China 2007 年影响因子 5.039 该文 2007 年被引 43 次、 2008 年被引 53 次、 2009 年被引 8 次 3 、 Title: An optimal algorithm for approximate nearest neighbor searching in fixed dimensions Author(s): Arya S, Mount DM , Netanyahu NS , et al. Source: JOURNAL OF THE ACM Volume: 45 Issue: 6 Pages: 891-923 Published: NOV 1998 Times Cited: 278 Reprint Address: Arya, S (reprint author), Hong Kong Univ Sci Technol, Dept Comp Sci, Hong Kong , Peoples R China 2007 年影响因子 3.136 该文 2007 年被引 46 次、 2008 年被引 71 次、 2009 年被引 8 次 4 、 Title: Linear network coding Author(s): Li SYR, Yeung RW, Cai N Conference Information: IEEE Information Theory and Networking Workshop, JUN 27-JUL 01, 1999 METSOVO, GREECE Source: 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 Volume: 49 Issue: 2 Pages: 371-381 Published: FEB 2003 Times Cited: 262 Reprint Address: Li, SYR (reprint author), Chinese Univ Hong Kong, Dept Informat Engn, Hong Kong , Hong Kong Peoples R China 2007 年影响因子 2.315 该文 2007 年被引 63 次、 2008 年被引 103 次、 2009 年被引 17 次 5 、 Title: Approximate analytical solution for seepage flow with fractional derivatives in porous media Author(s): He JH Source: COMPUTER METHODS IN APPLIED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Volume: 167 Issue: 1-2 Pages: 57-68 Published: DEC 1 1998 Times Cited: 185 Reprint Address: He, JH (reprint author), Shanghai Univ, Shanghai Inst Appl Math Mech, Shanghai 200072, Peoples R China 2007 年影响因子 1.488 该文 2007 年被引 62 次、 2008 年被引 82 次、 2009 年被引 14 次 6 、 Title: Intercarrier interference self - cancellation scheme for OFDM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Author(s): Zhao YP, Haggman SG Source: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 Volume: 49 Issue: 7 Pages: 1185-1191 Published: JUL 2001 Times Cited: 170 Reprint Address: Zhao, YP (reprint author), Peking Univ, Dept Elect, Beijing 100871, Peoples R China 2007 年影响因子 1.302 该文 2007 年被引 32 次、 2008 年被引 48 次、 2009 年被引 8 次 7 、 Title: A network information theory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Scaling laws and optimal operation Author(s): Xie LL, Kumar PR Conference Information: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formation Theory, JUN-JUL, 2003 YOKOHAMA, JAPAN Source: 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 Volume: 50 Issue: 5 Pages: 748-767 Published: MAY 2004 Times Cited: 157 Reprint Address: Xie, LL (reprint author), Chinese Acad Sci, Inst Syst Sci, Beijing 100080, Peoples R China 2007 年影响因子 2.315 该文 2007 年被引 45 次、 2008 年被引 46 次、 2009 年被引 7 次 8 、 Title: Static scheduling algorithms for allocating directed task graphs to multiprocessors Author(s): Kwok YK , Ahmad I Source: ACM COMPUTING SURVEYS Volume: 31 Issue: 4 Pages: 406-471 Published: DEC 1999 Times Cited: 144 Reprint Address: Kwok , YK (reprint author), Univ Hong Kong, Dept Elect Elect Engn, Pokfulam Rd , Hong Kong , Hong Kong Peoples R China 2007 年影响因子 5.250 该文 2007 年被引 26 次、 2008 年被引 27 次、 2009 年被引 8 次 9 、 Title: Approximate solution of nonlinear differential equations with convolution product nonlinearities Author(s): He JH Source: COMPUTER METHODS IN APPLIED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Volume: 167 Issue: 1-2 Pages: 69-73 Published: DEC 1 1998 Times Cited: 136 2007年影响因子1.488 该文 2007 年被引 42 次、 2008 年被引 54 次、 2009 年被引 13 次 10 、 Title: A level set method for structural topology optimization Author(s): Wang MY, Wang XM, Guo DM Source: COMPUTER METHODS IN APPLIED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Volume: 192 Issue: 1-2 Pages: 227-246 Published: 2003 Times Cited: 118 Reprint Address: Wang, MY (reprint author), Chinese Univ Hong Kong, Dept Automat Comp Aided Engn, 405 Mong Wan Wai Bldg, Sha Tin, Hong Kong Peoples R China 2007 年影响因子 1.488 该文 2007 年被引 25 次、 2008 年被引 42 次、 2009 年被引 3 次 11、Title: Real - time texture synthesis by patch - based sampling Author(s): Liang L, Liu C, Xu YQ, et al. Source: ACM TRANSACTIONS ON GRAPHICS Volume: 20 Issue: 3 Pages: 127-150 Published: JUL 2001 Times Cited: 117 Reprint Address: Liang, L (reprint author), Microsoft Res China, Beijing Sigma Ctr, 5F , 49 Zhichun Rd ,Haidian Dist, Beijing 100080, Peoples R China 2007 年影响因子 3.413 该文 2007 年被引 28 次、 2008 年被引 21 次、 2009 年被引 4 次 12 、 Title: Toward a theory of knowledge reuse : Types of knowledge reuse situations and factors in reuse success Author(s): Markus ML Source: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Volume: 18 Issue: 1 Pages: 57-93 Published: SUM 2001 Times Cited: 102 Reprint Address: Markus, ML (reprint author), City Univ Hong Kong, Hong Kong , Hong Kong Peoples R China 2007 年影响因子 1.867 该文 2007 年被引 21 次、 2008 年被引 28 次、 2009 年被引 4 次
个人分类: 高引用论文|6839 次阅读|0 个评论
近十年计算机科学领域论文发表前20名国家排名
wanyuehua 2009-3-15 12:37
中国论文总被引次数排名第 8 位、论文数排名第 2 位、篇均被引次数未进前 20 名 汤姆森路透( Thomson Reuters ) 科技信息集团近日更新了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 ,简称 ESI ),根据各个国家和地区于 1998 年 1 月 1 日 至 2008 年 12 月 31 日 在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的 SCI 、 SSCI 收录计算机科学期刊上发表的论文,统计分析出前 20 名国家和地区排名 (共有 81 个国家和地区参与排名) 。每个参与排名的国家和地区在这期间发表的计算机科学论文数超过 3000 篇,排名参照指标为总被引次数、文章数和篇均被引次数。其中,中国论文的总被引次数 35,393 次排名在第 8 位、论文数 19,978 篇排名在第 2 位、篇均被引次数 1.77 未进前 20 名(第58位), 中国台湾地区论文的总被引次数 18,176 次排名在第 13 位、论文数 8,344 篇排名在第11 位、篇均被引次数 2.18 未进前 20 名(第 41 位) 见表 1 计算机科学领域论文按总被引次数排名,表 2 计算机科学领域论文按论文总数排名,表 3 计算机科学领域论文按篇均被引次数排名。 表 1 计算机科学领域论文按总被引次数排名 Country/Territory Papers Citations Citations Per Paper 1 USA 74,237 396,835 5.35 2 ENGLAND 16,406 63,090 3.85 3 GERMANY 19,669 62,178 3.16 4 FRANCE 15,012 47,665 3.18 5 CANADA 11,725 39,749 3.39 6 JAPAN 15,222 38,975 2.56 7 ITALY 12,087 36,854 3.05 8 PEOPLES R CHINA 19,978 35,393 1.77 9 AUSTRALIA 6,890 22,967 3.33 10 ISRAEL 4,513 21,775 4.82 11 SPAIN 9,474 21,172 2.23 12 SWEDEN 3,359 21,025 6.26 13 NETHERLANDS 6,101 19,746 3.24 14 TAIWAN 8,344 18,176 2.18 15 SOUTH KOREA 13,118 18,102 1.38 16 SWITZERLAND 4,115 17,400 4.23 17 BELGIUM 3,412 11,207 3.28 18 SINGAPORE 3,927 11,113 2.83 19 DENMARK 2,173 9,605 4.42 20 INDIA 3,953 9,230 2.33 表 2 计算机科学领域论文按论文总数排名 Country/Territory Papers Citations Citations Per Paper 1 USA 74,237 396,835 5.35 2 PEOPLES R CHINA 19,978 35,393 1.77 3 GERMANY 19,669 62,178 3.16 4 ENGLAND 16,406 63,090 3.85 5 JAPAN 15,222 38,975 2.56 6 FRANCE 15,012 47,665 3.18 7 SOUTH KOREA 13,118 18,102 1.38 8 ITALY 12,087 36,854 3.05 9 CANADA 11,725 39,749 3.39 10 SPAIN 9,474 21,172 2.23 11 TAIWAN 8,344 18,176 2.18 12 AUSTRALIA 6,890 22,967 3.33 13 NETHERLANDS 6,101 19,746 3.24 14 ISRAEL 4,513 21,775 4.82 15 SWITZERLAND 4,115 17,400 4.23 16 INDIA 3,953 9,230 2.33 17 SINGAPORE 3,927 11,113 2.83 18 GREECE 3,840 8,021 2.09 19 BELGIUM 3,412 11,207 3.28 20 SWEDEN 3,359 21,025 6.26 表 3 计算机科学领域论文按篇均被引次数排名 Country/Territory Papers Citations Citations Per Paper 1 LIECHTENSTEIN 6 61 10.17 2 SWEDEN 3,359 21,025 6.26 3 USA 74,237 396,835 5.35 4 ISRAEL 4,513 21,775 4.82 5 WALES 712 3,322 4.67 6 DENMARK 2,173 9,605 4.42 7 SWITZERLAND 4,115 17,400 4.23 8 REUNION 26 102 3.92 9 ENGLAND 16,406 63,090 3.85 10 SCOTLAND 2,272 8,071 3.55 11 SOUTH AFRICA 599 2,092 3.49 12 CANADA 11,725 39,749 3.39 13 AUSTRALIA 6,890 22,967 3.33 14 BELGIUM 3,412 11,207 3.28 15 NORWAY 1,515 4,925 3.25 16 NETHERLANDS 6,101 19,746 3.24 17 NEW ZEALAND 1,167 3,739 3.20 18 FRANCE 15,012 47,665 3.18 19 GERMANY 19,669 62,178 3.16 20 ITALY 12,087 36,854 3.05
个人分类: 文献计量|3176 次阅读|0 个评论
教授还是程序员?- Donald Knuth访谈录
xzhao 2008-8-1 23:39
Communicationsofthe ACM在最近的两期里(#7and#8)刊出了对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教授DonaldKnuth的访谈。这位斯坦福大学的大牌教授,可是为数不多的几个能文能武的教授之一。说他能文,他写的《TheArtofComputerProgramming》一书是计算机界的经典著作,这本巨著上世纪70年代出版了三卷,第四卷从1973年一直写到现在尚未全部脱稿。说他能武,他是TeX软件包的作者,如果你正在用LaTex写论文,那你或许知道这套系统就是源自于他之手。 有人称他为世上最伟大的程序员,他对此颇为得意。他这样说道:...在斯坦福,我们教学生如何写程序,但除了写几个给教科书用的例子外,我们自己却从来没有写过真正意义上的程序。这就是我们,所谓的正教授,一面告诉人们该怎么怎么去做,另一面却除了端端花架子之外,自己什么也没干过。一想到自己亲自写一个真正的大程序,我就手痒痒的不行。 原文如下: At Stanford we were teaching students how to write programs, but we had never really written more than textbook code ourselves in this style. Here we are, full professors, telling people how to do it, but having never done it ourselves except in really sterile cases with no real-world constraints. I was itching to do it. 这让我联想起一些关于计算机科学的争论,有人说计算机象物理数学一样应该是一门科学,有人说计算机更应该是门工程学科。其实各有各的理,计算机作为一门学科包括许多不同的领域,有的如算法,编码等更接近数学一些,有的如网络,操作系统,体系结构等更接近工程。既然是工程,就要有动手能力,象Knuth教授那样,既能写如何编程的书,又能写软件,才是真正的大牌。 网上阅读DonaldKnuth访谈录: http://mags.acm.org/communications/200807/ 35-39页 http://mags.acm.org/communications/200808/ 31-35页
个人分类: 杂文|9724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3: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