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拔苗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人才拔苗的关键在“挑苗”?如何挑苗?如何养苗?
RAOH 2010-3-20 05:42
人才拔苗的关键在“挑苗”,如何挑苗?如何养苗? 近来提倡让年青人有更多出头的机会,又称“人才拔苗”。人才拔苗时的关键大概是该在“挑苗”。挑的苗好,可早出类拔萃;看走了眼,则成了“拔苗助长”。若为拔苗而拔苗,可能得不偿失。 以生物方面来说,一般是要做博士后的。但美国也有极少数的人刚得博士,就直接拿到独立的助理教授位置。这风险较大,反而是少数名校敢做,一般大学不太搞。生物有MIT的Whitehead(人名,也许该称“少白头”)Fellow,还有ColdSpringHarborLaboratories的CSHFellow。最成功的例子该是刚得诺奖的CSHFellow CarolGreider. 拔苗一般是找热门,前沿学科。挑选途径多为2种:公开发广告,通过“关系”找人。前一种不言自明。后一种倒不是真走后门。系里经过分析判断,觉得哪个方向有大前景。然后直接找那个领域的领袖们,问有无合适的人选。候选人出来后,具体挑选过程一步不少,见前文:美国助理教授有多难拿?是如何挑的?(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9144) 挑来后该如何养苗呢?没太特殊对待,真金/苗不怕火炼。给的工资及起动基金和别的助理教授类似,甚至稍低点,因年资关系。工作上的要求也一样,要有成绩,拿外来基金,考评等等。温室里养出的苗,不是真的好苗。CarolGreider好象唯一的“特殊待遇”,是刚开始她实验室人少(2-3人),她带着她的人马去加入另一大的实验室的组会,以期在科研上得到讨论及帮助。 拔苗的关键在“挑苗”,挑苗的关键在哪里?该在“挑苗人”了。挑苗人没两手,水平不够,眼力不准,难挑好苗。这里就不细谈了,鸿飞多有讲。比如: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5782 如何把小小苗埔育好,让人来拔,也是门学问。这里先不细谈了。 另外,NIH最近有2个“扶苗”计划。一个是给年青人里从没拿到过R01资金,给降低“分数线”。比方说,正常分数线是90,“新人”就是85。另一方面是鼓励年青人早独立,给予“高”年资的博士后;他们如拿到此基金的话,后来又拿到独立的助理教授,等于NIH直接先给予他们一笔起动基金,让他们起步更稳。
个人分类: 科研教学|8120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0: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