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炼丹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接着说说“评价”的事情
liwei999 2011-12-6 15:48
接着说说“评价”的事情。 作者: mirror (*) 日期: 12/06/2011 00:47:32 评价是人人都关心、都“自以为是”的一类事情。曾老师的 “困惑” 是实情,这类“困惑”的本质是个标准的问题。 “自以为是”的思考是认为有个 “绝对标准” ,不论它是从哪里来的、是否有道理。这个思考很容易被接受,尤其是国人的思想中,巴不得能出现一个“大救星”呢。“绝对标准”的思考,在加工学上是个 母性原理 的思考——要想做出好的部件,必须有好的加工机械。这种思考中,不能去问 好的加工机械是如何来的问题 。 以前讲测阿佛伽德罗常数时,讲过问题的难度不在于测球的直径,而在于如何认证被测物是个球。 测球的直径 可以认为是个 评价 的具体操作,而 认证被测物是个球 的课题,就是对评价体系本身的认证工作了。 溯源、原创 这样的事情,在现代教育体系中是被消弱了的部分。因为在效率上看,那样做很“不经济”。 饶老师说过制药、创药的事情。现代“炼丹”人的主要观点,是认为这是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认知学的观点上看, 制药、创药 与理工科 创造 的模式不同。理工科 创造 的模式是对一个明确的目标,从图纸造出来一个不曾有的物件 儿 来。而 制药、创药 ,则是发现某种已知物质对某种疾病的疗效。显然其中的难度高了数量级,这是往好里说。往坏里说,那里面水分就大了去了。说他们是“炼丹”的,并不是“贬低”那些人,而是恰到好处。就如同说一个僧人是和尚一样,没有什么褒贬一说。 如何做“第一次推动”?其本质就是个如何评鉴的问题。过去曾经在某论坛上提过一个话题:如何做 一把 直角尺?回答可以说是五花八门。镜某的答案是 一把做不出来 ,必须要同时做两把。道理就是两个直角可以成为一直线。两把直角尺相互比较,第一个评价是是否两个一样,然后是第二个评价——靠起来是否成一直线。 要一把,做两把 这就是评价的精髓所在。 说到镜子,都知道那是个很好的平面。对平面度如何评价?饶老师一派的思路大约是申报一笔预算,买进一台 激光干涉仪 。 Quote 曰: 今天只有ZYGO ,才能提供如此功能齐全、最高精度的激光干涉测量技术和产品;只有ZYGO,才能引领激光干涉仪测量的发展;只有ZYGO,才能应对光学检测中一个又一个新的挑战。 问题是ZYGO又是如何办到的呢?他们是如何搞定 第一块“绝对平面” 的呢?不理解到这个层次,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对平面的评价问题。 第一块“绝对平面” 需要有另外的思考: 三面磨合 。一定要用 三个 相同的平面,彼此之间相互切磋琢磨,才能得到一个平面。其依靠的原理是“ 自律 ”。 三个面 彼此之间相互切磋琢磨的结果,会 自然地 得到一个理想的平面。虽然光洁度不保,但是平面度是可靠的。 三面磨合 只是个方法。三块板子的材质不好,比如说硬度不够,也磨不出来。当然,也要有磨料。稀土元素的Ce(的氧化物),就是光学玻璃 研磨料 的主要成分。研磨料是微小的颗粒,几乎无法定义它的“硬度”。但是“柔能克刚”,无数微小颗粒组成的研磨料,通过切磋琢磨工序,也可以把硬质的玻璃磨出设计的形状来。研磨料的作用不仅是磨,也兼有冷却、润滑、摩擦以及化学反应的作用。 一旦研磨料中出现了异常颗粒,就会在加工面上出现划痕,一切加工都要从头再来。显然,这与大学的评价是相通的。办大学靠的是精心、耐心。学校、教师和学生,就是 三面磨合 中的角色。但愿二龙路、三里河的行政部门,甚至包括甘石桥的人事部门能够知道些这样的事情,不被只会买洋人评价仪器、用洋人的试药试剂的“炼丹”士们所忽悠。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2947 次阅读|0 个评论
死后如何处理?“先捐器官,再撒大海”是个办法。
热度 1 liwei999 2011-8-22 17:44
死后如何处理?“先捐器官,再撒大海”是个办法。 作者: mirror (*) 日期: 08/22/2011 04:07:17 但是总是先要与配偶沟通不是?配偶 通了,还有子女是否能执行的问题。首先,配偶如果不同意,该如何是好呢?总占块地,没有后人来上香,也不是个事儿。 镜某的主张是烧成灰后,做成钻石,留给孩子。可是孩子说,这太恶心了。给孩子留些什么呢?这也是个问题。什么都不留倒也干脆。这个时代,烧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在八宝山火化,没有4千块是拿不下来的。三十年的坟地使用权,在京城里值几万吧。葛优的非诚勿扰里买坟地的情节并不是艺术上的虚构。长辈的没给留下遗嘱,晚辈的只好是按照常识、常规处理了。好处就是还有个寻找回忆的去处。过三十年后续不续?恐怕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捐器官是否就是善行?对这个事情,镜某的认识也不是很明确。因为现代医疗可以让一个人不健康地活着、躺在床上。一天消费几百人民币。是否要选择这样的“活法”呢?镜某比较持否定意见。【编注:窃以为,镜子还没有老到有“资格”发表此类意见,无论肯定否定。再等20年吧。】 清华的施老师们的工作据说是要攻克癌症。依镜某的理解,这类研究,说白了就是让人不死的“科研”。 虽然大家都“信科学”,但是到了“生死关头”还是不愿意“死”,还愿意相信科学会有解决办法。【编注:人之常情也。】镜某对此是不很乐观的。因为知道靠科学去“阻止”人的老死(自然死)是个很不道德的事情。如果不能做到健康地活着,不如就是没有痛苦的死。而现代医疗能够做到的,大约只能是 痛苦地活着 ,还不是廉价的、免费的。 在这一点上,医疗与军备竞赛是很相似的。医疗界比军备竞赛更可怕的是几乎没有什么 反对意见 。杀人不道德。这很容易理解。但是 不让人死 ,让人们 痛苦地活着 是否就道德了呢?这个问题就不那么容易理解了。因此,镜某并不“看好”鼓吹寻找“灵丹妙药”的工作。这是来自一种道德的认识。 当然,国人能开发出来好药,能把世界的财富都通过卖药收拢过来,也是个大好事儿。 中国人迄今为止,还没有干过靠贩卖黑奴、贩卖毒品发财、掠夺他人的领土发财的事情呢。不过是贩卖了些茶叶、丝绸和瓷器。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医疗卫生专栏|2886 次阅读|1 个评论
说说“炼丹”的视点
liwei999 2011-1-2 23:09
说说炼丹的视点。 作者: mirror 日期: 01/01/2011 21:45:41 今天人们听到炼丹,都会有种不屑的心态,以为是迷信。但是几乎没有人知道炼丹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也没有人 探讨、理解为什么古人要作炼丹这样的蠢事儿。 镜某是民科,很不欣赏以科学的名义批判迷信,而是主张解释(构)迷信。比如说炼丹,丹就是指红色的物质,一般指辰砂为丹。国人对红色有着特殊的偏爱,以为红是吉利的颜色。在今天辰砂就是红色的,用来作印泥。印在纸上,纸烧成灰,印泥的红色也不会变。 今天知道辰砂的成份是HgS这类物质加热后会,加热后会还原出来单体的水银而失去红色。再氧化水银会氧化水银,重新呈现出红色。这种变化对古人显然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如果红色对应着生命的话,面对水银重新回到红色这个现象、水银可以把金融化这样的现象,古人当然会认为这其中的奥妙无穷、搞好了可以到达仙境。 今天的所谓科学家们忽悠转基因治疗、转基因作物等等的,也都是些不确定的事情。从某种意义上说,与古人的炼丹没有什么区别。不过是多了几种炼丹的方法。 如何评价明知道不成还要去要钱、还要去作的行为呢?这一点很是微妙。基础研究的说法可以化解这个顾虑。如果说科学是个文化的话,过去的炼丹也应该是。人类的行为是有连续性的。很多行为的解释都可以来自这个连续性。比如生殖行为,就是一个连续性的表现。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3620 次阅读|1 个评论
炼金还是炼丹,这是个问题
lvnaiji 2010-3-20 09:02
吕乃基 差不多在公元后的同一时期,中国和西方都开始形成了某种化工技术,只是在中国发展的是炼丹术,而在西方则是炼金术。究其原因,可能有二: 其一,其时的西方,主要是罗马,大致是商品经济。金,作为硬通货,具有很大需求。而中国,主要是自然经济,金的作用并非如此之大。 其二,自古以来,西方社会奉行的是金钱本位加上个人本位,人人都可以设法拥有金钱,并由此提升社会地位;但在中国,奉行的是官本位(加上集体本位,指出这一点饶有兴味:官本位是否必然伴随或要求或宣扬集体本位?),要紧的不是钱,而是位。有了位,就有了一切。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是书中有吗?前不久研究生自杀的事件清楚表明,知识并不改变人生。改变命运的不是知识,是权力,是位!只要有了位,就有了一切。考公务员热就是明证。人人心知肚明。当年伟人曾有言:最讨厌人民币。他或他们需要钱吗?今日之官,不是也有几个基本不吗?于是,在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是长生不老,以永远占位。在官本位之下,发展炼丹术也就顺理成章了。 顺便还可以说明,西方民间兴盛的炼金术扰乱了正常的商品经济,被视为非法而取缔;而中国的炼丹术却得以在权力的旗帜下发扬光大,这大概是另类的国进民退。 科学无国界,技术有国界(参见: 作为自然与社会的中介与桥梁的科学技术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5598 )。这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当然,科学无国界也只是相对而言,生物学和地质学等在一定程度上有国界,科学与技术的界限也正在模糊。参见 实验手段技术化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03846 ) 上述观点或也有助于思考,眼下科学网上正在热议的话题:转基因类商品能否长驱直入中国。在这一点上,我们有没有国界? 与此恰成反例的是谷歌行将退出。互联网显然属于技术范畴,来到中国自然要打上中国印记,如发展路由器。现在倒好,特色越发浓重,最后谷歌可能选择退出。于是便可发展纯中国特色,以便时时处处保持一致(亦即只投赞成票,从不反对和弃权)的互联网,当然这已经不是本来意义的互联网,而是本土的局域网。 有意思的是,在食品领域,我们打算敞开肚腹吃洋食;在精神领域,我们关起门来守特色。这是否新时代的中体西用? 有意思的是,这种情况,又恰与博主刚讨论过的,并得到各位赞同的 海龟与土鸡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03079 现象喜欢用海龟,吃土鸡真好相反!真是令博主百思不得其解。 好在,中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即使文革期间,还有欧洲社会主义明灯,现在,还有朝鲜。顺便说,朝鲜日前枪毙了货币改革的计划财政部长朴南基,罪名是 作为大地主的儿子,潜入革命队伍,蓄意置国家经济于死地 结论是,中国还得炼丹,自然与时俱进,炼新时期的丹。
个人分类: 科技史|4797 次阅读|1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8: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