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永生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再谈“人为什么终将死亡”?
热度 2 duke01361 2012-7-19 11:20
为什么我总是说这些似乎很无聊的话题?因为我在思衬有没有在自己的工作领域找出一个类似爱丁堡大学Peter Higgs教授那种Higgs Boson的存在问题的问题来? Peter Higgs教授在爱丁堡大学作了18年Lecture之后才被提升为爱丁堡大学粒子物理学教授,这老兄在爱丁堡大学为他召开的“吹风”会上只是淡淡地说了这么几句话:我以为在我活着的时候是没有可能找到 Higgs boson的!我觉得这也多亏了伦敦大学学院的人的执着精神,Peter Higgs提出了这种基本粒子的理论存在,UCL的人帮助他找到了这个粒子!否则据说当今粒子物理的体系可能会面临着重新解释的问题。 我觉得搞生命的科学家需要回答“人为什么难免一死”这类问题的答案,当然,地球上其他生物也有这个“必死”的死亡问题。但是,作为富于智慧的“人”,一旦知道“人之将死”,那也难免“其言也善”,而“鸟之将亡”,自然也会“其鸣也哀”! “死亡”是生命的一个“悲剧”? 是的!死亡无论如何也不能算做一件好的事情! 我上网检索了其他生物学家关于死亡的解释,我了解确实有很多人在关心死亡这个问题。但我也发现网上的这些言论很少有能够说到点子上的,比如有人认为,人之所以会死是因为“人”是由来自地球中的分子和元素组成的。这些分子和元素会发生“decay",所以组成“人”的分子之类的粒子也会“decay",而一旦这样的过程变得不可“控制”,那“人”必将“解体”,死亡是难免的! 其实,世界上的“人”的死亡很少是“寿终正寝”的。 “死亡”皆有其他的原因 “生”、“老”、“病和死”这样的说辞已经成了“口头禅”,但是,究竟是否所有的“死亡”皆与“疾病”有关?当然不是,很多的死亡是由于“事故”引起的,很多的死亡是由“心理”因素造成的...真正“老死”的寥寥无几! 这给了生命科学家很多遐想的空间,究竟在理论意义上“人”可以“活”多久? 没有人知道答案! 一种基于“水”的生命形式 地球上的现有生命形式均离不开“水”,有些“水”本身是生物结构的组分,而有些“水”却又是生物界能量转换的重要功能分子之一种,比如生命所需要的能量ATP分子的产生和利用均离不开“水”(生物界中的能量转换在两个细胞器和太阳之间进行,这两个细胞器分别是真核生物细胞内的线粒体和高等植物细胞内的叶绿体,而太阳能是生物能的来源地,这也是“万物生长靠太阳”是真理的原因,在生物能量转化过程中,叶绿体中的叶绿素捕获太阳中的红光,并在光的照射下把“水”解离为质子,这样的质子先是被固定在一种NADH的形式,而水中的氧原子则接受电子之后,以氧气的形式释放到环境中,这是称“森林为大地之肺”的原因。还原形式的NADH在黑暗中把来自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还原,并最终形成“碳水化合物”,即“糖”;来自叶绿体中的氧气和植物生产的碳水化合物用作动物所需要的氧气和食物养分,经过一系列的转化,最终经过“氧化磷酸化的形式,经过一系列的电子传递把能量固定在ADP的末尾,形成ATP,这种ATP又叫作生物的Currency)。 需要“水”这个事实表明,地球生物的产生是在“水”出现之后才发生的。最近在研究Higgs Boson粒子的时候也有人提及宇宙形成-地球形成-生命出现这一系列的"事件”,地球上“水”的出现有人认为是在“厌氧生物”突变出了... 《人为什么不能永生》 http://bbs.sciencenet.cn/blog-218980-492506.html
个人分类: My Ideas|4024 次阅读|4 个评论
从“技术性永生”到“生物性永生”
ScienceNews 2012-7-18 11:10
本刊记者唐凤 以新生物学和再生革命为代表的第六次科技革命日前正成为热门的话题。 “ 在过去的 10 年间,许多科技突破与第六次科技革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可以看成是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某种前兆。 2009 年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发表了《 21 世纪的新生物学》研究报告,认为新生物学时代已经来临。 ” 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告诉《科学新闻》。 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已经呈现出来的特征,与此前人类经历的五次科技革命大异其趣,突出地表现在它是一场关乎人类自身的革命。何传启预测:第六次科技革命将让人类获得三种新的生存形式,即网络人、仿生人和再生人,实现某种意义上的 “ 人类永生 ” 。 自然人生活质量将获大幅提升 “ 第六次科技革命将是一次新生物学和再生革命,包括整合生物学、合成生物学、创生生物学、再生生物学、信息生物学、神经和思维生物学等领域,都可能产生重大突破。 ” 何传启提到。迄今为止,在合成生命、干细胞器官移植以及信息转换技术等方面的重大突破,已经展示了未来的某种前景。 2010 年 5 月,美国克雷格 · 文特尔研究所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合成基因组,并把它插入一个细菌内,代替细菌原有的 DNA 。这个新基因组促使细菌产生一组新的蛋白质。这种名为 “ 辛西娅 ” 的 “ 实验室支原体 ” 便是一个合成生命。该研究是合成生命研究历程中的关键一步,名列 2010 年美国《科学》杂志的十大科学进展。也许有一天,我们可以设计、合成和创造新的生命。 干细胞器官移植在 2008 年便崭露头角,当年美国《时代》杂志就将其列为十大医学突破之一,它将给需要器官移植的病人带来福音。 2008 年 6 月,一支由多国科研人员组成的医疗团队进行的全球首例整体人造器官移植获得成功。患者克劳迪娅患有肺结核,她的支气管丧失了功能。医生为她量身定做了一个新气管:以合适的捐赠气管为支架,将原有细胞完全清除,注入女患者的骨髓干细胞,培育出一个新气管。最后,在多国科研人员的跨国合作下,切除患者坏死气管,换上新气管。手术成功后,克劳迪娅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 信息转换技术是实现人脑与电脑之间的直接信息转换的技术,包括从人脑到电脑、从电脑到人脑的信息转换,以及两脑之间的双向信息转换,这种技术能帮助人们完成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 2009 年 4 月,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博士生亚当 · 威尔逊,通过意念发出了由 23 个字符组成的微博信息。威尔逊戴了顶布满电极的帽子,这顶帽子可以监控大脑活动的变化,以确定他想要的字符,从而实现了从人脑到电脑的信息转换,虽然这种转换才刚刚开始。 利用信息转换技术,看似神奇的 “ 读心术 ” 离人类不再遥远。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 IBM )的科学家们正在致力于研究如何将人类大脑与电子设备如电脑和智能手机 “ 牵线 ” 。生物信息领域的科学家已经设计出带有先进传感器的耳机,这种耳机可以 “ 阅读 ” 人们的脑电波活动,以此识别人们的面部表情、大脑兴奋和精神集中程度,甚至在人们的物理行动之前就获得他们的想法,可谓 “ 未卜先知 ” 。在未来 5 年,这项技术将率先运用于游戏和娱乐产业。 尽管生活质量将获大幅提升,但生老病死是现阶段自然人生命的本质特征。不过,何传启认为,即将到来的第六次科技革命将提供三种形式的 “ 永生 ” :网络人的网络性永生、仿生人的仿真性永生和再生人的复制性永生。 网络人的数字化生存 网络人是指将来生活在网络空间的,具有自然人的外貌特征、性格特征和自主意识的数字化人。换句话说,网络人是一个虚拟人,生活在网络空间里。 何传启提到, “ 网络人 ” 所需要的核心技术 —— 信息转换器技术、人格信息包技术和网络技术 —— 的雏形正在形成。目前,虚拟替身和虚拟人技术所展示的是 “ 人格信息包 ” 所需要的一种单元技术,包括虚拟人体和虚拟意识等。网速的提高则为拓展网络生存空间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2011 年 4 月,有媒体报道,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布拉斯科维奇和斯坦福大学的贝勒森博士称,虚拟替身参加三维会议的技术已经接近成为一种可行技术。他们为一名叫德夫的人设计了一个替身,德夫本人在偷懒睡觉,他的替身在参加早上 8 点的公司会议。替身德夫穿上套装,变身为完美的参会者,他会捕捉其他替身的声音变化,判断出是一个玩笑会发笑,也会在适当时候点头表示同意,并忠实记录会谈中的每个细节。 思科公司首席未来畅想家戴维 · 埃文斯曾经表示, 3D 打印机、传感器网络和虚拟人等将在未来 10 年内改变我们的世界。埃文斯预测,包括机器人和在线化身在内的虚拟人将成为劳动力大军中的一员。据 IBM 制订的 10 年 “ 蓝脑 ” 计划, 2020 年,机器人将在身体上超越人类; 2032 年,机器人将在智力上超过人类;到了 2035 年,机器人将完全取代人类从事劳动。 科学家们实现了创纪录的数据传输速度,从而帮助开启下一代高速数据传输技术之门。 2011 年 11 月中旬在美国西雅图召开的 “ 超级计算 2011” 会议上,一个国际专家小组实现了广域网络中双向每秒 186GB 的传输速度。这一速度相当于每天传输 200 万 GB 的信息,几乎相当于 10 万张完整蓝光光盘的容量。 仿生人的实体性存在 “ 如果说,网络人是人类的一种虚拟替身(网上替身),那么,仿生人是人类的一种物理替身(现实替身)。 ” 何传启说。 仿生人指具有自然人体的外观形体、肌体特性、性别功能和自主意识的高仿真智能人,是智能机器人的一种 “ 仿生升级 ” 。如果以某人为 “ 模版 ” ,制造一个仿生人,并把他的自主意识传递给仿生人,那么,这个仿生人就成为他的一个物理替身。在 20 世纪 60 年代,科学家已经开始研究智能机械人。机器人科学家、机器人医生和情感机器人,展示了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新进展。 “‘ 仿生手 ’ 的成功,展示了生物信息和机器信息的对接,它们为制造真正的 ‘ 仿生躯体 ’ 和 ‘ 仿生大脑 ’ 提供了一些技术基础。 ” 何传启表示。 发明仿生人,至少需要五项关键技术:仿生技术、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信息转移技术和人格信息技术。 提起智能机器人,大家可能并不陌生。 2009 年 4 月,英国亚伯里斯威斯大学研制的机器人 “ 亚当 ” ,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不依靠人类智能而自主作出新的科学发现的机器人。 “ 亚当 ” 与一般机器人的根本区别在于没有人类的介入它也能完成工作。其发明者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人工智能几乎具有无限的科学潜能,说不定哪一天电脑也能发现像相对论那样的真理。 2011 年 11 月,欧盟委员会宣布,德国、意大利、英国和以色列科学家合作发明了一款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可大大减少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创伤,提高手术的安全性。这种机器人还可以感知手术部位的情况,及时调节动作的力度和方向。它动作幅度小,可完成非常精细的手术,适用于脑肿瘤、癫痫、帕金森氏症等手术。 另一方面,仿生技术也有了很大发展。 2008 年 9 月据美国广播公司报道 , 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克劳迪娅 · 米切尔成为名副其实的 “ 仿生女人 ” 。她因车祸左臂截肢,医生为她安装了仿生左肩,胸肌的电子神经信号为其提供动力。她可以自如地控制仿生左臂叠衣服、切菜,甚至还能打开葡萄酒瓶等。 早在 2008 年,英国科学家就表示,由于大脑移植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人类未来有望制造出几乎可以与真人相媲美的超级 “ 仿生人 ” 。美国解剖学家协会制订了一个名为 “60 亿美元人类 ” 的计划,即通过生物学与电子传导技术相结合打造出仿生人。 外国学者认为,仿生机器人技术的最终目标,是创造由活体器官和人造元件组成的仿生体。如今,一些实验室已经完成了把大脑神经元和电子元件结合在一起的研究工作。 再生人获 “ 生物性永生 ” 网络人和仿生人是人类的一种 “ 技术性永生 ” ,何传启指出,再生人则是人类的一种 “ 生物性永生 ” ,人类社会将因此而改变。 再生人指具有自然人的全部生物学信息、社会学信息和自主意识的 “ 复制人 ” 。从自然人的身体中分离合适的具有全能性的体细胞,通过体细胞培养技术,实现人体再生;然后把人的自主意识传递给再生体,人可获得 “ 第二次生命 ” 。 而实现 “ 再生人 ” ,至少需要四项科技突破:人体体细胞全能性、人体再生技术、人格信息包技术和信息转移技术。人体体细胞全能性和人造子宫是颇具代表性的进展。 2011 年,美国《时代》周刊将克隆制造干细胞列为当年的十大医学突破之一。科学家们将 “ 体细胞核转移 ” ( SCNT ) —— 即当年克隆出小羊 “ 多利 ” 的技术 —— 在人体细胞上进行了同样的实验。这种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将一个卵细胞中的遗传物质用一个成熟体细胞(如皮肤细胞中的 DNA )加以代替。如果一切顺利,卵细胞分裂最终将产生一个和提供成熟体细胞的动物拥有完全相同遗传基因的克隆体。 动物体细胞全能性同样引人注目。 2009 年 7 月,中国科学家利用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iPS )培育出新老鼠。所谓诱导性多能干细胞都是成年细胞(通常是皮肤细胞),科学家通过引入四种基因将其重组为胚胎状态。事实上,这些细胞会经过重组,最终长成老鼠。新培育出的老鼠本身具有繁殖能力。 2002 年美国康奈尔大学刘洪清博士的实验室,将不孕妇女捐献出来的子宫内膜组织进行培育,随后,他们将受精卵放入这个形似碗状的 “ 人造子宫 ” 内。在 6 天内, “ 人造子宫 ” 内的受精卵发育状况良好。此后他们用同样的原理,制造了一个老鼠的 “ 人造子宫 ” ,老鼠胚胎在 “ 人造子宫 ” 里存活了 17 天。 2007 年 11 月,日本东京大学的科学家研制成功了一种人造子宫。 从 20 世纪 60 年代,科学家就开始从事克隆动物研究,已经成功克隆约 20 种动物。动物干细胞研究进展显示,动物体细胞具有全能性,而人体体细胞全能性正是人体再生的科学基础,人造子宫是人体再生的一个技术基础。 何传启认为,人体体细胞全能性和人造子宫的新进展,已经展示了一种光明前景。从自然人的身体中分离合适的具有全能性的体细胞,通过体细胞培养技术,人类的生物性永生已经成为可能,这将改变人类的人生观。 ■
351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基督徒的确据与盼望 -- 圣经中关于永生的金句
aaa0 2012-4-22 07:32
死既是因一人而来,死人复活也是因一人而来。 哥林多前书 15:21 死人复活也是这样。所种的是必朽坏的,复活的是不朽坏的。 哥林多前书 15:42 所种的是羞辱的,复活的是荣耀的。所种的是软弱的,复活的是强壮的。 哥林多前书 15:43 所种的是血气的身体,复活的是灵性的身体。若有血气的身体,也必有灵性的身体。 哥林多前书 15:44 主所应许我们的就是永生。 约翰一书 2:25 这见证,就是神赐给我们永生,这永生也是在他儿子里面。 约翰一书 5:11 因为主必亲自从天降临,有呼叫的声音,和天使长的声音,又有神的号吹响。那在基督里死了的人必先复活。 帖撒罗尼迦前书 4:16 我们原知道,我们这地上的帐棚若拆毁了,必得神所造,不是人手所造,在天上永存的房屋。 哥林多后书 5:1 但如今借着我们救主基督耶稣的显现,才表明出来了。他已经把死废去,借着福音,将不能坏的生命彰显出来。 提摩太后书 1:10 顺着情欲撒种的,必从情欲收败坏顺着圣灵撒种的,必从圣灵收永生。 加拉太书 6:8 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作神的儿女。 约翰福音 1:12 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约翰福音 3:16 信他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经定了,因为他不信神独生子的名。 约翰福音 3:18 你们不要把这事看作希奇。时候要到,凡在坟墓里的,都要听见他的声音,就出来。 约翰福音 5:28 行善的复活得生,作恶的复活定罪。 约翰福音 5:29 差我来者的意思,就是他所赐给我的,叫我一个也不失落,在末日却叫他复活。 约翰福音 6:39 因为我父的意思,是叫一切见子而信的人得永生。并且在末日我要叫他复活。 约翰福音 6:40 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信的人有永生。 约翰福音 6:47 我的羊听我的声音,我也认识他们,他们也跟着我。 约翰福音 10:27 我又赐给他们永生。他们永不灭亡,谁也不能从我手里把他们夺去。 约翰福音 10:28 耶稣对他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 约翰福音 11:25 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你信这话吗? 约翰福音 11:26 在我父的家里,有许多住处。若是没有,我就早已告诉你们了。我去原是为你们预备地方去。 约翰福音 14:2 我若去为你们预备了地方,就必再来接你们到我那里去,我在哪里,叫你们也在哪里。 约翰福音 14:3 因为我的眼睛已经看见你的救恩。 路加福音 2:30 神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 启示录 21:4 因为罪的工价乃是死;惟有神的恩赐,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乃是永生。 罗马书 6:23 然而叫耶稣从死里复活者的灵,若住在你们心里,那叫基督耶稣从死里复活的,也必借着住在你们心里的圣灵,使你们必死的身体又活过来。 罗马书 8:11
224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法则天平言集+刘云永生不死
seawan 2012-3-15 12:40
漏尽阁论坛中,有一个“法则天平 ”,对长生驻颜有心得,发了很多言,有人还汇集成册。 法则天平言集.pdf 感觉还是比较有实际经验的,但其观点或有不完善之处。留贴存档。 中国各种“异人”真是很多,特别在和传统文化相关的领域。以前还有方舟子和刘云在贵州电视台的辩论,呵呵 http://www.byb.cn/doc_3267.aspx。
个人分类: 周围|3453 次阅读|0 个评论
【永生计划】科学还是炼金术?
热度 8 outcrop 2012-3-3 19:02
在我的博文 《未来,我们会变成机器人吗?》 提到美国一家公司对思维数字化的尝试,今天要说的是,俄罗斯一位媒体大亨德米特里·伊茨科夫(Dmitry Itskov)召集了一群科学家,也来玩真的——尝试将人类思维移植进机器身体中,以实现长生不老——他宣称已经聘请了100多位科学家进行这项研究,并且正在寻找更多科学家参与。他说,这项名为“阿凡达”的计划将带领人们走上长生不老之路。 这位媒体大亨目前只有31岁,留给他的时间应该还不少。那么,接下来该差不多咱们中国出场了,因为美俄都开始了,说明这事不是太不靠谱。 值得一体的是,这位伊茨科夫,还联系了 《未来战争会是机器人的战争吗? 》博文中提到的DARPA,表示希望在“阿凡达”项目上进行合作。美军的阿凡达,则是战斗机器人,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那篇博文。 大家看到优秀科幻片的力量了吧?! 永生是人类的终极梦想一直,这是一个探索性很强的方向,但也许是未来人类的出路之一。 这种永生可能吗? 目前看来,很有难度,似乎是炼金术。 但不妨往前想想:纳米技术、量子计算机、生物技术……也许永生就在我们不远的前方。 思考题: 永生,离我们还有多远? 你准备好了永生吗? 机器中的你,还是你吗? 延伸阅读: 思维永生计划 将记忆复制备份到电脑 美军的第一代战斗机器人:Avatar =============================关于博主============================= 博主的主要兴趣是:知识管理;相关兴趣有:语义网、机电及DIY、哲学与心理、信息安全、科幻等。 我的常用博客在科学网 (访问可点链接,下同); 新浪微博是@outcrop ,欢迎互粉;建了一个超级QQ群:115359850,希望能闲聊无白丁,欢迎加入;自己打理着一个 机电工程师 小网站,欢迎来玩。无宗教信仰,提倡动物保护。最近在科学网关注“ 科学网大学 ”,欢迎加入 科学网大学群组 讨论、尝试。
个人分类: 计算机应用技术|5873 次阅读|24 个评论
一则幽默:驾崩与永生
热度 2 laserdai 2012-2-3 19:11
看到一则幽默,记录如下: 1422年,法国国王查理六世去世,查理七世继承王位。在宣布这个事件的时候,用了这么一句法文:Le Roi est mort, vive le Roi! 头半句就是“老国王驾崩”,后半句就是“新国王永生”。 西班牙语就是: El Rey ha muerto,Larga vida al Rey! 传到英国,就变成了每次政治权力交换的名言:“The King is dead! Long live the King!”。 头半句依然是“老国王驾崩”,后半句还是“新国王永生”。 于是,在金正日去世之后,用了“The Kim is dead! Long live the Kim!” 头半句那么就是“老金同志驾崩”,后半句则是“小金同志永生”。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历史|2124 次阅读|4 个评论
宗教、哲学与科学演化
热度 1 benlion 2011-12-25 18:43
孔子 - 公元前约 5 百年,与犹太教(律法)、希腊哲学、佛教为同一时期,儒家偏向社会哲学和伦理学,这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 耶稣 - 公元元年后,新约时代,在基督教基础上形成伊斯兰教,在伊斯兰教基础上形成了巴哈伊教,这是西方宗教的演变,主要有人世和肉体(死亡)与天堂或灵魂(永生)关系为核心的探讨。不同于轴心时代向自然(希腊)、社会(儒家)和精神(佛教)的哲学探讨。 儒家是将伦理学、政治学作为一种学问和人文化思想带入政府的管理,因而法国启蒙运动和人本主义哲学家几乎是儒学或汉学通,并建立了政府文官或文职或现代称为公务员体制。 人类文明轴心时代之前,人类文化形态以艺术、文字的形成和宗教、庙宇为主要特征,轴心时代等走向理性启蒙的法律、伦理和物质、精神等思考方向。之后 中国进入农业文明和实践或经验科学时期(公元 1 到 16 世纪),近代欧洲从这走入近代实验科学时期( 17 世纪)。 以近代科学诞生为界限之前是以哲学为主的时期,故而有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宗教和哲学的关系》 - 即,人类在轴心时代之前是宗教时期,近代实验科学诞生之后是科学时期,两者之间主要是哲学时期,欧洲中世纪和中东至今基本延续的传统是宗教的传统。 (科学网博文的评论)
184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科学家称即将揭开长生之谜:永生或成现实
热度 3 wliming 2011-12-21 09:03
博主注:本人曾经宣布,长生不老是可能的。见相关博文。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2979do=blogid=342216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2月20日消息,直到不久前人们还认为延长一个人的寿命超过1个世纪是不可能的。然而现在一些科学家称,永生或者类似的东西可能即将变成现实。他们表示,现在仍在世的人也有可能实现永生。   一些研究人员表示,梦想成真的关键就是找到可以阻止细胞衰老的正确按钮。其他人则认为,实现不死的关键就是找到生长血管、心脏和骨骼等身体部件,用来替换已经用坏的部件的正确方法。顶级长寿研究人员奥布里-德格雷说:“我不认为寿命是有限的。从本质上来说,没有什么能够阻止人类活几千岁。剑桥大学的科学家德格雷认为,他可能已经发现揭开我们的细胞不死之谜的关键。他隔绝了细菌里的一种酶,这种物质似乎能够防止它们被粘性物质阻塞,最终窒息而死。他希望相同策略对人类细胞也能起作用。   美国分子遗传学家比尔-安德鲁斯已经发现一种补剂,他认为这种东西能够改变细胞,让它们永远存活下去。这种补剂可以阻止端粒随着衰老变短。科学家认为,当端粒变得越来越短时,我们的身体就会逐渐衰弱。从理论上来说,如果你能够阻止端粒变短,或者让它们再生,你就能延长寿命。安德鲁斯说:“如果我们能找到延长端粒的方法,延年益寿就会有95%甚至更大的把握。”
个人分类: 科普|1139 次阅读|5 个评论
人为什么不能永生?
热度 8 duke01361 2011-10-2 08:21
理论上讲,人和所有的动物均有“永生”的潜能。“永生”就是长生不死。为什么要这么讲?因为包括人在内的动物均具有“永生”的“干细胞”。目前看来,似乎所有的组织均含有“干细胞”,包括高度分化的神经细胞以及牙齿都已经发现存在着“干细胞”。干细胞是一种“全能”的细胞,可以通过有丝分裂补充特定组织的细胞数目,并且可以分化,获得所在组织的功能,更有甚者,干细胞可以自我更新(Self renew),生成更多的干细胞。 干细胞的来源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存在于成年组织中的“组织干细胞”,一种则是源于“受精卵”或“胚细胞”的“胚胎干细胞”。这些干细胞和祖先细胞( progenitor cells )一起可以负责对肌体进行修复。 目前,干细胞的采集主要利用脐带血( umbilical cord blood )和骨髓( bone marrow )为材料。现有的技术已经能够在体外对干细胞进行离体培养、诱导分化成肌肉、神经细胞等。现在,干细胞治疗已经逐渐成为临床治疗的一种常规方法。 既然哺乳动物均具有 “全能”(totipotent)和“多能”(pluripotent)的干细胞,而且这些干细胞又可以通过“非对称性复制”( Obligatory asymmetric replication )和“随机”分化(Stochastic differentiation)进行自我更新(Self-Renew),那么理论上讲,哺乳类动物的组织自然可以通过自我补充和自我更新而生生不息地永久存在下去。 那么为什么人类和其他哺乳类生物不能“永生”? 造成人和其他哺乳类生物个体死亡的原因 此段约含有三千字(请参见 《每个人的医学》第一章,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年6月出版) 人类衰老的机制 此段约含有三千字(请参见 《每个人的医学》第一章,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年6月出版) 人类衰老研究的更新(Update) 衰老(Ageing/Aging英国英语/美国英语)是指随着时间的迁移,人体身体状态、心理结构等等会出现的一系列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出多样性。衰老往往和死亡有关,估计每天有十万人死于和衰老有关的健康问题。 衰老的细胞 1961年,Leonard Hayflick 提出了一个以他的姓氏命名的假说,即 Hayflick Limit 。这个假说描述了一种细胞衰老与细胞分裂之间的定量关系。即衰老的细胞并不能永远地进行有丝分裂(Mitosis)。结果会使得所在组织应为细胞数目的减少而转向“衰老”, Hayflick Limit 表明,人体组织、器官的衰老可以起因于“细胞衰老”,由于衰老的细胞不能无限制地进行“有丝分裂”,导致所在组织和器官的细胞“数目”减少。 组织的衰老可以起因于组织细胞的死亡,而组织干细胞则可以补充死亡的细胞.... 我们上面讲到的“干细胞”对肌体修复的贡献可能只能在青年时期维持5年左右的时间(大约出现在从20岁开始到25岁的5年时间里)。过了这几年,通过“干细胞”的“修复”能力明显不敌细胞衰老死亡的进程。 处于这个年龄之后的肌体会随着时间的迁移慢慢进入老化阶段,表现对逆境应答能力下降;肌体自我平衡能力降低(阴阳失衡),以及容易罹患各种疾病。这种改变似乎在不经过人为干预的情况下是一种“不可逆”的过程,这个过程直接延续到“死亡”! 与衰老有关的基因 1、pha-4 最初在线虫中被发现,与线虫热量管理有关 2、NF-Kappa-B 最初在小鼠中被发现,抑制该基因产物的活性,可以明确改善小鼠的衰老 3、有丝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这个基因产物与上文所描述的干细胞修复受损肌肉组织的活动有关 如何人为“干预”衰老进程? 显然,很多迹象表明衰老并不是不能避免的。 1、养生 2、“长生不老”药物的研发 现在已经在动物实验中发现了一些药物或食物添加剂可以影响这些实验动物的衰老进程。但是,类似的研究还没有人体方面的数据。 (1) Resveratrol 综合现有的研究成果,人们发现红色葡萄中含有一种化学物质可以不同程度地延长酵母、线虫、果蝇和一种鱼的预期寿命。这种物质对于上述模式生物的寿命的延长时间差不多在30%到60%,也就是说,如果该种生物的寿命为1年,那么使用从红葡萄中提取的这种化学物质差不多可以使他们活到1年4个月到1年6个月的时间。假如这种物质对人也有效果的话,那么我们可以类推它会有可能使一名本来只能活到60岁的人活过78岁或者活过96岁!这已经是非常惊人的预期了!(看来食用红葡萄及其产品,包括饮用红葡萄酒等可能真的有望延长一个人的寿命)。我们说的这种来自红葡萄的化学物质已经被定名为: Resveratrol 。 尽管有数据表明 Resveratrol 并不能延长健康老鼠的预期寿命,但是却表明可以有效预防与老鼠衰老的衰弱及某些疾病的发生。很鼓舞人心! Resveratrol 可以影响到与“热量”(卡路里)管理的基因SRT-1的生物学功能。这间接证实了,热量的不适当摄入有可能影响人类寿命! (2)重水(Heavy Water) 小剂量重水可以延长果蝇的预期寿命,效果和 Resveratrol 差不多。但是,绝对不能大剂量服用重水,大剂量重水会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 (3) 乙酰-L-肉毒碱( acetyl-L-carnitine )和alpha-脂酸( alpha-lipoic acid ) 2002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给老年老鼠联用乙酰-L-肉毒碱( acetyl-L-carnitine )和alpha-脂酸( alpha-lipoic acid )可以明显帮助这些衰老的老鼠出现“返老还童”的效果!主要表现在:服用上述物质的衰老老鼠表现出脑功能的明显改善,这些老鼠精力旺盛,仿佛年轻老鼠一样! (4)MK-677 这种药物已经被证实可以降低年龄在60岁到80岁老人的肌肉萎缩 (5) Rapamycin 这是一种免疫抑制剂。最初被用于抑制异体器官移植过程中宿主抗移植物反应。这种药物可以延长小鼠的预期寿命,效果和 Resveratrol 差不多。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18980do=blogid=593691
个人分类: My Ideas|16150 次阅读|21 个评论
转载微博消息:同仁医院耳鼻喉科主任被患者砍十几刀
热度 3 mazheng 2011-9-16 07:11
协和医院王晓军9月15日20:01在新浪实名认证微博上发布了以下消息: 刚从同仁医院整形科主任郑永生那里得到证实,同仁医院耳鼻喉科主任被患者砍十几刀,还在抢救中。让我们共同为同行祈祷吧! 注:王晓军,北京协和医院整形美容外科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个人分类: 杂议|4868 次阅读|3 个评论
香水海
shuilinxi 2011-9-1 00:39
读了仓央嘉措的故事,想写一点东西,纪念这位我喜欢的诗人和他传奇的一生,喜欢他的淡定,喜欢他的执着。不相信他的涅槃,却相信他的永生。 前言:信仰,总在不经意间擦肩而过,浮华散尽,心依然在这里守候一段动人的故事。 用15年的等待 以一种有意或者无意 闯入 一片香水海 不知道 这是你布下的海 还是一片真的海 今天才明白 来到香水海的时候 我带来的不是简单的沉默 而是坚定 和执着 当然 这种坚定就不是你认为的坚定 我想 也许那是一个梦 梦醒了或没醒 这都无所谓 重要的是 我第一次写下 Since i have met my lover my body and mind have become relaxed 或许我要 感谢天赐 或许也 要感谢良缘 但是 我想说的是 你从前看到的我 不是真的我 也许我确实出生在 一个神圣的日子 一个神圣的地方 但是那或许是你或神的一种错觉 因为 我的心 是那么的坚定 清澈而透明 我的快乐和悲伤啊 俗世的人们又怎么 明了 诸神给了我整个世界 但我却 只想做我自己 忘了吧 我想 有一种淡淡的记忆就好 让它挂在一个记忆的角落 忘了 忘了这片海 也许有一天 我也会走进香水海 但 不是这片香水海 那是 一片真的香水海 我知道 那一天 快乐在一瞬间化为永恒 因为那是来自内心的快乐啊 香水海 未曾到过的地方 那里有天真和 我的浪漫 那里有 爱 爱人 在花丛中 光着脚丫 微笑 笑得 我心漾 那些高高在上的 山鹰啊 永远不会明白 芦苇和水的爱情
个人分类: 诗词|2713 次阅读|0 个评论
佳言集
yurongming 2011-8-1 00:04
“当我们所爱的那些人离开我们进入永生的境域,‘人生就成了荒凉寂寞的沙漠’,我们不得不继续逗留其中,但是,却再也找不到慰藉。”——雪莱夫人.玛丽《8212诗歌题记》 人生最沉痛的经验和总结。 “人是悬挂在由他们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生物。”——克利福德.格尔茨 比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更进了一步。 “ 凡是人的灵魂的伟大的审问者,同时也一定是伟大的犯人。”——鲁迅《鲁迅全集》(7,104) 这使我想起哈姆雷特的经典台词;“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 “我惊讶中国人的不朽,而且注意到他们为生存繁衍出的姿势。”——马建刚《拉面者——自序》 中国特色的最经典概括! “南非女作家戈迪默说,作家必须永远保持人格独立,保持艺术独立,运用自己卓越的洞察力,对社会进行深刻地探索和挖掘,致力于个人和全人类的解放, 永远不要堕落为宣传家” 。——赛妮亚 这话,我想应该让 中国的作家每天背上一百遍 ! “素质教育应该承担起否弃一切不人道的教育,一切非人性的教育的历史使命”。——肖川《教育的智慧与真情》 鲁迅说:“救救孩子”,今天,我依然深深体会到鲁迅的悲哀!
个人分类: 其他|2606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狂想,关于永生-思维或精神
kinsuo 2011-6-2 20:52
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不同的经历、不同的行为方式、不同的习惯、不同的思维、精神,虽然现在很多人看不惯与自己观念相左的一切事物,整天抱怨周围的一切,但存在即是合理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的。如果灵魂存在于一个我们未知的空间,那儿应该是一个色彩斑斓的梦幻之地。生命是彩色的,所以不要假装自己是黑白分明的,生活是精彩的,所以活出自己的滋味,就算是双胞胎也经历着时光之刃的雕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宇宙,即便是沧海一粟,也可以自许为无限宇宙之王,以上算是个引子,有感于奇妙的虚无和存在的迷茫。 人类出现至今,从远古神话就可知人对于命运的不屈抗争,梦想长生不老、羽化升天,而随着文明的迈进,人意识到思维或灵魂才是人的本源,从身体永存发展到对精神永存的思考。思维永存的想法很早就有了,但一直只是人们的美好愿望和幻想。 直到现代科技文明的兴起,导致了人们对了解和控制物质世界的强烈渴望。 随着计算机和生命科学的发展,在五六十年代就有人提出各种方法,一时间掀起了一阵永生大讨论,以 埃廷格 和 纳米技术之父 埃里克 · 德雷克斯勒 为 代表,而且他们的想法相当疯狂,就是人的思维记忆可以复制和备份,长生不老只需换一个新的躯壳,脑中的东西可以永存在服务器中,冰冻人,利用分子机器修复细胞损伤,思维整合...这只是其中一部分,总之可以说黑客帝国只不过是抄袭前人的思想,感兴趣的话可以看看阿瑟•克拉克的《城市和星星》、莫拉维奇-哈佛大学出版社《换脑儿童》、罗怕特•C. w. 埃廷格 《长生不死之前景》、《 从人到超人》 、 德雷克斯勒的《 创造之动力》 。 一切科幻都是有科学基础的,目前国外多所顶级实验室已经在深入研究脑机接口,国内清华大学等也是。仅是读取思维就能大大的造福人类,治疗一些运动障碍疾病或肢体损伤修复,当然应用到心理学等其他方向也是极其有用的。从读取到写入,关键是对人思维语言的解读,人的记忆本质,无数个小小的神经元如何协调互作,思想产生的过程,如何将机器语言和思维语言互相转换,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难题。个人觉得思维需要物质载体来使其有序,有序才能有意义,思维或精神并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随着对人脑运作机制的深入认识,人类会获得最终的自由。想起了饶毅的那篇文- 最激动人心的科学是现在 ... 另外谈下Nanotechnology,毫微技术研究小组的创始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埃里克·德雷克斯勒博士说:“煤和钻石间或癌变组织和健康组织之间的差别,纯粹是一个原子如何排列的问题。当然,关键是首先发明一种设备,这种设备能把个别原子举起来放到分子里的适当位置上。当生物学研究深入到分子级别,这种技术就会被更多科学家重视,比如英国科学界正逐渐唤醒毫微技术的热潮。然而现在的问题是这种技术需要的是多学科的碰撞和融合,而单就我们目前学习的各种生物类学科都是分散的,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这些本来系统连贯的知识被人为的剥离开来,学生要花大量的时间来把这些知识化零为整。更加迫切的是,学生物的大多不会主动去学物理,甚至化学知识也忘得差不多了,当科学被分解成细枝末节,我们也要这样吗,无疑我们需要更多的知识量从多个角度研究这些细小的东西。当然现在更多其他学科的人转向生物研究,给我们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4141 次阅读|0 个评论
总理与雷锋
热度 1 yangyongtian 2011-3-8 09:00
柳枝吐绿,桃花泛红。春风得意,瑞雪早停。 三月五日,学习雷锋;三月五日,总理诞生。 同为好汉,民族英雄;同为好汉,华夏精英。 英名千古,英魂永生。开来继往,万里鹏程。
个人分类: 感怀|2111 次阅读|2 个评论
爱 的 铭 心
willertang 2011-2-26 22:04
爱 的 铭 心 命运里注定, 你是我灵宇的光明, 给我永生不殒的深情——   尘俗间绝无这神奇的晶莹! 在秋叶落尽的长林, 放眼飘摇而远的背影, 我如孤寂落寞的夜莺—— 追逐着指引黎明的亮星! 在阴霾冷冬里企求爱心, 犹如饮血止渴的悲情与欢欣, 冷漠于绝缘的真空里孑行——   何处禁锢了我重生的来临! 日月际遇的魂灵, 就像被遗忘的水晶, 散落在尘封荒野的坟茔——   折射着冷月星寒的殷勤。 入髓的冰凌与柔情, 回荡成萦绕不去的声音, 真心爱人的回眸玉婷——   引我心碎,迫我泪零。 我愿剖露我坦诚的胸襟, 献爱与眷恋不离的铭心, 任圆缺阴晴、抑或岁月永停——   天宇的远处有我不灭的精灵! ————2005.12.01红满堂
个人分类: 我诗我歌|2456 次阅读|0 个评论
镜子微博:什么叫宗教?
热度 1 liwei999 2011-1-27 20:37
“宗教”是外界对某个集团的特定行为的称呼。在法律或行政上有判断的条件。 回答: 请教。不讲世界末日,永生,轮回,天堂地狱的东东能叫宗教么? 第一得有人,一定数目的人头。第二得有“教义”之类的东西。第三得有日常的“宗教”活动。从形式上看和结党、结社具有一样的性质。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2023 次阅读|0 个评论
向癌症学习
longfo 2010-6-4 09:28
看了《 你相信:癌症不是病吗? 》以后就把他转到其他网站上了,偶然看到了一个很好玩的回复,大家一起看看,把玩把玩。 首先你要明确肿瘤的概念,还有病的概念; 其实死扣这些概念是没有意思的。 什么是病呢? 如果自然界所有的人都是一条腿的,那么张两条腿的就叫病,比如多指腿症。 如果自然界所有的人都是两只眼睛,那么三只眼睛就叫病,不论它张在哪里。 因为自然界所有的人都会死,所以我们从来不把死亡当做病。--我们说再所难免。 所有自然界所有的人都会的肿瘤,那么不长肿瘤就是病。 其实肿瘤恰恰反映了人类的意志,你不想死,你想永生。细胞也不想死,也想永生,细胞不在死亡永生后的结果就是癌变。所以对待癌症,我们需要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思考,为什么不从癌症身上学习学习,我们怎么做到永生呢?杀死他不如利用它 PS: 疾病应该是不同于常人的行为和状态,包括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我想这个认识倒是无可厚非的。 我有一个同学,曾经告诉我,他之所以来做科研,就是对于肿瘤的发展很感兴趣,因为很多疾病都是因为无法再生得病,但是肿瘤却是无法不再生而得病。比如脑溢血造成的细胞死亡,不可再生,但是肿瘤细胞却可是无限蔓延,两者之间的关系值得探索。 癌症细胞想永生,我们人类也想活得长一些,这倒是有趣的想法,研究癌细胞的机制倒是挺好玩的,是不是对于人类的寿命延长有帮助,有研究潜力。
个人分类: 未分类|2723 次阅读|2 个评论
世界上有永生动物吗?
热度 1 nevergu 2010-3-20 10:07
永生是多么诱人的字眼 , 许许多多的古人今人都在探索永生的途径 . 道教通过炼丹, 企图发现长生不来的仙丹; 佛教弟子通过修心,修身,度化众生,作好事 , 作善事 , 期望死后进入西方极乐世界,或者下辈子转世可以富贵荣华; 基督徒通过相信耶稣基督,学习圣经,传讲福音,死后进入不再有痛苦和死亡的天堂。 我们可能从来没有想到一个如此 结构简单的腔肠动物早就修炼成精,长生不来。 看来我们人类并不是世界的中心,也许长生也不一定是好的目标。今天从 yahoo 上看到一则文章 The world's only immortal animal, 世界上可能唯一的永生动物是什么呢 ? 是一种称为 turritopsis nutricula 的水母 , 或者也叫海蜇 . 看到海蜇不能只想到它的飘逸美丽 , 或者又香又脆的凉拌海蜇 . 这种水母有一神奇的特点 , 可以从成熟成体状态转化到不成熟的幼体珊瑚虫状态 , 然后又可以再成长为成体 , 周而复始 , 无群无尽 . 有点像我们佛教宣称的周而复始的转世 . 能够使这种水母永生关键的机制是其具有分化转移功能 (transdifferentiation), 可以将细胞从一种状态转化为另一种状态 . 一些动物可以有限制的转化和再生某些器官 , 比如蝾螈科动物可以再生自己的肢体 , 而 turritopsis nutricula 水母更为神奇 , 可以转化整个的身体一边又一边 . 对于科学家来说 , 都会不由自主想到这是一个研究生物体长寿的绝好模型 , 科学家已经开始探索它更为详细的再生过程 , 也许那一天这些机制可以用到我们人类自身 , 我们也可以永生, 不过我们的环境能不能承受我们的永生还是一个问题 .
个人分类: 科普大众|9068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17: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