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遗迹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塔里木盆地的古代水文遗迹
热度 1 fanxiaoyingz 2019-6-8 19:45
塔里木盆地的古代水文遗迹 塔里木盆地位于北纬 36 ° 30 ′— 41 ° 12 ′,东经 75 ° 38 ′— 92 ° 39 ′,总面积达到 51 万平方公里。盆地处于天山、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之间,海拔高度在 800-1500 米之间,地势西高东低。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也是我国西部的重要地区,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地区。该地区土地面积广阔,光热资源丰富,物产丰富,农作物品质很好。但是由于缺乏水资源,限制了该地区的发展。盆地中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 33.7 万平方千米,占盆地总面积的 66% 。绿洲面积大约 5.1 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 10% 。其余面积是裸岩和河流。 从地形上看,盆地内部周边是绿洲,非常平坦,西部大约 1550 米高,东部大约 800 米高,落差 800 多米,但是非常平坦,盆地内没有山脉,也没有典型的河流冲刷沟谷。那么这种地貌是怎么形成的呢?谷歌地球上可以清楚地看清古代水文遗迹,让我们跟踪这些遗迹去看找寻塔里木的古代气候和水文特点吧。 总体来说,塔里木盆地的古代水文遗迹有四类:第一类是冰川遗迹,第二类是河流遗迹,第三类是洪水遗迹,第四类是湖泊遗迹,第五类是风蚀遗迹。 第一类,冰川遗迹 冰川在表面上是平滑的,常年是冰雪覆盖的,但是它的底部形状是千差万别的,但是冰川又是可以随着地势高低移动的,这种移动是整体移动,因此冰川底部会携带大量的原来地貌的物质一起移动,最终把低洼地带填平,把高耸的部分削低,最后形成的冰川地貌是广阔的平坦地。这样形成的冰川地貌又因为冰川的大小,形状、消融特点最后形成不一样的地貌。这里又划分为冰盖形成的地貌和冰川形成的地貌。 冰盖形成的地貌一般会把高山削平,使得原来的高山不再高,沟不再深,而且变得平缓。这种地貌出现在高山和盆地平坦地的交界地带。基本上围绕了塔里木盆地周边一圈,宽度在 20 公里到 70 公里之间。看起来是山区,但是和陡峭的山不相同,比较低矮,处于陡峭的山的内侧,面向塔里木盆地低处。例如和田南部的冰盖地貌如下图:塔里木冰盖地貌的总面积大约 5 万平方公里,天山南部占 60% 以上,叶尔羌河和和田河流域占大约 30% ,而昆仑山东部只有大约 10% 。 冰川地貌,如果一条冰川处在沟谷,由于沟谷中的冰川无法融化,所以沟谷中会形成一种独特的地形。冰川不断生长滑动,这种滑动只能沿着沟谷方向滑动,而冰川又不能折弯,所以许多沟谷的两侧被拉直,逐渐成为笔直的沟谷,这种笔直而且狭窄的沟谷常常会延长几百公里。有的沟谷最后成为马槽形状,马槽形状的沟谷多出现在天山地区,总面积大约 3 万多平方公里。而笔直沟谷多见于塔里木 盆地南部,昆仑山一带,往往出现在冰盖地貌的外沿高山一侧。如图:象一条长长的黄土色带子,这种黄色的带子在山区非常明显。这些沟谷目前依然是季节性河流的河床。昆仑山东侧的一条冰川沟谷长度 660 公里,中部一条 500 公里,西部一条 460 公里,喀喇昆仑山上和田西南一条长度 440 公里,叶尔羌河中段 380 公里等。总长度超过 2400 公里,宽度只有 3 — 15 公里,但是深度很大,落差常常在 500 米以上。这些冰川沟谷常常是现代河流的河床。 而有另一种冰川地貌目前不是河流的河床,成为一种马槽型沟谷冰川地貌,这种马槽型地貌大多数出现在南天山地区,喀什以北。马槽型冰川地貌的面积大约 3 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的天山,西部最多,中部和东部有少量,昆仑山上则很少见。马槽型冰川遗迹的低洼地带和突出地带都曾经被冰川覆盖和剥蚀,所以高差不大,槽很宽,在低洼地带的积水往往有排水出口,所以马槽并不是完整的,往往有洪水的冲刷豁口,同时还有大量洪水形成的流线状泥沙痕迹,喀什以北的马槽型冰川地貌大约 2 万多平方公里,表明这一带在古代是被很厚的冰川覆盖的,后来又多次消融形成了大洪水,如图: 冰川遗迹地貌出现在塔里木盆地周围的山区,而塔里木盆地内部没有冰川遗迹。表明这里自古就是高温区。在盆地和周围山区的交汇地带有典型的洪水冲刷遗迹。 第二类,洪水遗迹 洪水遗迹出现在盆地内部和周边的洪积扇上。洪水遗迹的特点有:洪水是从高向低处流淌,所以洪水遗迹多出现在有高差并且地势较高的地区,在塔里木盆地主要出现在昆仑山北麓和盆地西部,天山南麓也有洪积扇。而盆地东部基本没有。洪水有典型的泥沙沉积区域,有洪水结束后细小泥沙遗留的沉积线路。细小泥沙由于细腻致密,反光强烈,在真实照片中呈现白色。长久的细小泥沙中可能含有盐碱,所以白色比较明显,有金属色光泽,这些细小泥沙沉积带和冲刷带交替出现。洪水遗迹的方向非常清楚,基本上从山区指向塔里木内部的河流,指向塔里木河、和田河等。洪水遗迹又可以划分为洪积扇区域和漫流沉积区域。 洪积扇区域的水流痕迹明显,从山区的沟壑出口向平缓地带扇形展开,或者小沟壑之间条形相间出现。这种地形多出现在昆仑山北麓,山地和绿洲之间,面积大约 6.2 万平方公里。而天山南麓的绿洲大多数在洪积扇区域,面积大约 6.9 万平方公里。昆仑山北麓的洪积扇目前绿洲很少,绿洲出现在洪积扇低处,这里一般都是地下水涌泉区域,说明虽然曾经这里洪水肆虐,但是目前已经比较干旱。而天山南麓的绿洲多处在洪积扇上,表明目前依然有较多的水资源从天山流下来。此外,罗布泊南面阿尔金山周围也有大面积的洪积扇,面积大约 4.5 万平方公里。这些洪积扇的存在表明塔里木盆地曾经并不缺水,而是有大量的水资源,而且这些水资源频繁地出现降雨,出现冰川融化形成洪水。而正是大量的洪水把大量的泥沙冲进了塔里木盆地中,才出现了塔里木内部平坦的地势。所以,塔里木盆地内部是一个巨大的沉积区,厚度可能很可观。也在盆地内部出现了许多洪水冲积地貌和遗迹。其中最明显得是高差大约 100 多米的沙垄。在和田河中段和卡什绿洲之间有一条长度为 504 公里的沙垄,呈现东南——西北走向,沙垄底部海拔大约 1176 米,沙垄顶部的海拔大约 1250 米,沙垄的宽度大约 10 —— 25 公里。这条沙垄的东段落差大,超过 120 米,宽度大,接近 40 公里,说明这里曾经洪水很大。西部的沙垄落差小,宽度小,但是沙垄的西面是叶尔羌河,所以不能说明这里洪水小,只能说明洪水向西流入了叶尔羌河。可能是积水太多,这个沙垄的 以上是昆仑山北麓洪积扇 以上是天山南麓洪积扇, 中段有明显的洪水冲出的缺口,缺口宽度 20 公里,沿着这个缺口,细腻沙土沉淀遗迹一直到达了塔里木河。此外这个沙垄的西段也有明显得冲破沙垄遗迹,出 现宽度为 60 公里的夷平区域,夷平区域有一定落差的条带状冲刷遗迹相间出现。如图: 此外在于田和民丰县之间的沙漠区也有明显的沙垄,沙垄低处是临时湖泊遗迹。沙垄低处和高处的落差大约 50 米。洪水有向东改道的遗迹。如图: 沙垄的存在说明在古代某一个时刻,爆发了突然的大洪水,水量非常大,但是持续时间较短。 通过于田县的克里雅河消失在茫茫大漠中,而克里雅河的下游有大片的洪水冲刷遗迹,面积大约 2.5 万平方公里,其特点是冲刷低洼河床遗迹和淤积沙垄遗迹并列出现,落差大约 10 米,方向面向罗布泊。但是这个遗迹最终消失在沙漠中,说明洪水完全渗透进了沙漠。 第三类河流遗迹 除过洪水冲刷遗迹,塔里木沙漠还有较多的河流冲刷,水力侵蚀遗迹,而这些遗迹目前就在塔里木河沿岸。目前大多数是适合人类居住的绿洲,还有一些地方是盐碱地。盐碱地主要分布在天山南麓的绿洲交界地带和塔里木河边缘。总体来说没有侵蚀沟发育。河流遗迹具有明显的轭弯形河床遗迹,轭弯形是大多数河流的特点,主要是在地球自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常常是九曲十八弯的样子。塔里木河中游这种形状很多,如图 河流冲刷地貌横贯天山南部,塔里木盆地北部,长度 2100 公里,宽度在 30 —— 80 公里之间,总面积大约 4.6 万平方公里。昆仑山北麓的河流冲刷地貌断断续续,面积很小,冲刷不严重。和田河流域大约 7200 平方公里。其它河流冲刷总面积大约 4000 平方公里。塔里木盆地的河流冲刷总面积大约 5.72 万平方公里,占盆地总面积的 11% 。可见,自古以来塔里木盆地总体是缺水的。因此,塔里木盆地中湖泊遗迹很少,只有盆地东北部有古代湖泊遗迹,最大的湖泊遗迹是东部的罗布泊遗迹。 第四类,湖泊遗迹 罗布泊遗迹从海拔 790 米到 820 米都是,落差只有 30 米,但是面积超过 3.7 万平方公里。主要的特点是具有广泛的细小泥沙沉积和盐碱沉积,还有星罗棋布的河流轭弯形河床遗迹,这些遗迹看不出明显的流向。当然,目前罗布泊地区的湖泊面积很小,塔里木河也流到了若羌以北终止,在这里有几个天然的海子,面积都不大,这里海拔 809 米。(以上数据都是在谷歌地球上实测得到) 第五类,风蚀遗迹 主要表现为新月形沙丘,这种沙丘在塔里木盆地中部和东部非常多。宽度大约 2 —— 5 公里,长度十几公里到几十公里不等。沙丘的存在说明塔里木盆地已经经受了长期的干旱。如图 综上所述,塔里木盆地古代有超过 5.7 万平方公里(不包括目前的雪山)的冰川,有湖泊面积 4 万平方公里以上,还有大面积的洪水冲积扇和堆积沙垄,所以说古代的塔里木盆地的水量远远比今天的多,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塔里木盆地逐渐变得干燥的呢?面对如此广袤、平坦、光热资源丰富的土地,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个人分类: 气候生态|5764 次阅读|2 个评论
夏日读书推荐:《燕园 文物·古迹与历史》
等离子体科学 2018-8-4 17:58
今夏炎热,室外酷暑难耐,却是读书的好时光。 周末在校园里走,看到书店有北大历史系何晋教授的新作《燕园 文物·古迹与历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5月第一版,翻看一下,爱不释手。 北大出版的文史哲书籍,印刷精美、风格古朴,一反近年图书设计花哨、并配以言过其实的封腰的浮夸风格,极具收藏价值。这本新书更是其中佼佼者。 作者是有心人,加之多年生活在燕园,薄薄一本,带着读者几乎走遍燕园每一个角落、介绍几乎每一处文物。笔者在燕园生活多年,几乎每天晨昏都要绕园一周,自信每个角落都去转过,细细看来,竟也有不少新发现。问过上课的学生,最多的在北大读书9年以上(到博士毕业),也有好多地方不知道。看到夏日酷暑中到燕园参观的学生们,觉得至少带他们来的老师、导游,都应该看看这本书。 这本书的另一特点是一个一个园子地领着读者走:从燕园的主体淑春园,一直到西门外的蔚秀园、畅春园、承泽园,并附以索引,分门别类列出:园、桥、亭、湖、。。。、等等。即使不身临其境,读起来也引人入胜。 炎热中得此“清凉世界”,不亦乐乎?
个人分类: 燕园夜话|3911 次阅读|0 个评论
寻找古代气候的遗迹
热度 3 fanxiaoyingz 2018-1-3 15:27
寻找古代气候的遗迹 中国的古代有许多美丽的传说,传说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传说皇帝部落开始在今天的咸阳一带生活,后来被迫北上到甘肃庆阳和陕西延安一带,再后来由于干旱有一支又回到了陕西宝鸡一带,建立了周朝;传说天上有九个太阳,干旱无比,酷热无比,后羿就用箭射死了八个太阳;传说精卫填海,奋斗不止。 中国的神话故事不仅神奇无比,而且有很好的励志作用,每一个神话故事都包含有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而这些故事在我看来,也许就是古代的生活和气候的一种真实写照。不仅中国有大洪水和大禹治水的故事,而且圣经中有明确的大洪水和诺亚方舟逃生的记载。那么在六七千年前的古代到底有没有这么一次世界范围内的大洪水呢?答案是肯定的。 据科学家对一万年来挪威雪线的研究、科学家对我国海岸线的研究表明在 8000 年前世界范围有一次大约经历了一千年的寒冷期,称为 “第一新冰期”,这个时期的海平面比现代的海平面要低很多。第一新冰期之后紧接着是一个温度急剧升高的时期,时间是 4000 年前到 6000 年前,这个时期的平均温度比现代温度高 1 — 3 摄氏度,称为“全新世高温期”。而从 “第一新冰期”到 “全新世高温期”的转变过程就是世界范围内大洪水的时期,这个时期恰恰和大禹治水的时期相互吻合,这个时期的海平面比目前的海平面高。(《自然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年第三版)附图如下: 也就是说,在我国古代,西北地区并不是现在这样以干热的气候为主,而是有低温湿润的时期,而且在 “第一新冰期”甚至更古老的时候,有大量冰川存在,也有大量湖泊存在。那么是不是这样呢?我们从遥远的空中来俯瞰地球,寻找中国古代的气候遗迹。为什么现代还能够寻找出古代的气候遗迹呢?原因其实不复杂,几千年来的地质变化在漫长的地质时期不算长,所以一万年的遗迹变化不大,尤其是古代的各种气候活动留下的地形地貌变化不大,这些地形地貌从比较远的地方看更加清楚明显。现在,我们就从谷歌地球上寻找古代气候留下的遗迹。通过这些古代气候留下的遗迹,我们发现几千年前的中国北方其实比较湿润。原因还不清楚。 第一个遗迹:天山上、祁连山上有多处冰川遗迹,非常广泛。冰川遗迹表现为地势平坦,大山被冰川拉平,变得高差减小,缺少水力侵蚀的沟壑。阿克苏东、北、西三面都有大片冰川遗迹,天山南面的山坡上广泛地存在,在这些冰川遗迹上开始发育简单的沟谷。 第二个遗迹:青藏高原中西部上广泛存在现代冰川遗迹,面积广大,说明一两千年前,甚至几十年前都存在冰川。有些遗迹上有零碎的冰块和冻土。 第三个遗迹:昆仑山北麓有很多冲蚀沟,沟壑很深,表明这里曾经有大量的水从高原上急剧流下,水力侵蚀非常严重。但是这里的沟谷系统并没有广泛发育,又表明这些水不是降雨造成的,而是雪山融水,所以青藏高原曾经有大量的雪山融水集聚在一起突然冲下了山坡,形成又深又直的沟谷。 第四个遗迹:现在的陇西高原一带,几千年前很可能被巨大的冰川覆盖。这里的山脉起伏不大,很像是冰川多次磨蚀的结果,而且这一带的沟谷发育处在初级和中级阶段,沟谷并不深切,沟谷非常多,但是没有主要干流沟谷。这一点和具有很好的水力侵蚀沟谷系统的东部山区差别很大。而且这一带海拔基本都在 2000 米左右,正好在“第一新冰期”的雪线以上。 第五个就是遗留的大量的古代湖泊遗迹。这些遗迹具有相同的特点,海拔是相对低点,周围地区的海拔都比湖泊遗迹高;都目前还存在一点湖水;都有盐碱沉淀。其中柴达木盆地的遗迹有四五个,塔里木盆地西部的罗布泊遗迹(北纬 40 ° 23 ′,东经 90 ° 45 ′),甘肃民勤地区的猪野泽遗迹(北纬 39 ° 23 ′,东经 103 ° 37 ′),准格尔盆地的克拉玛依湖泊遗迹(北纬 45 ° 43 ′,东经 95 ° 46 ′),内蒙古西部的苏泊淖尔遗迹(北纬 42 ° 16 ′,东经 101 ° 14 ′),宁夏西部的巴彦淖尔遗迹(北纬 39 ° 58 ′,东经 106 ° 12 ′),内蒙古东部二连浩特附近的湖泊遗迹(北纬 43 ° 43 ′,东经 112 ° 03 ′),内蒙古东部和外蒙古交界地区存在大片湖泊遗迹(北纬 43 ° 27 ′,东经 115 ° 00 ′),小小湖泊众多表明这些湖泊最近几十年才消失。 第六个是中国东部的湖泊遗迹现在已经在谷歌地球上找不到遗迹,但是可以推断出我国皇帝时期到春秋时期哪里有较大的湖泊。首先,河南洛阳(北纬 34 ° 41 ′,东经 112 ° 30 ′)地区是一个大的湖泊,洛阳到巩义一段海拔只有 120 — 160 米,周围基本都是山区,面积大约 2000 多平方公里。武汉地区和宜昌之间是古代云梦泽(北纬 30 ° 15 ′,东经 112 ° 42 ′)的遗迹,这里的最低海拔只有 32 米,而周围也被山区环绕,这里目前还有大量湖泊。另外河南的南阳地区(北纬 32 ° 31 ′,东经 112 ° 23 ′)无疑也是一个古代湖泊,这里四面被山环绕,中心地区海拔只有 86 米。 第七据研究, 6000 年前,我国的海岸线要深入目前的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内部 60 —— 150 公里,这一带地区目前的海拔普遍在 10 米以下。包括唐山、天津、东营、潍坊、连云港、盐城、南通、上海。《自然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年第三版),湖泊众多海岸线深入内陆,说明过去我国的河南、河北、山东一带是湿润多雨地区,和现在不同。 以上七点都表明,不仅我国的华北地区过去是湿润多雨地区,而且我国的三北干旱地区也存在大量,大面积的湖泊,是比较湿润的。但是,为什么现在变成了及其干旱,湖泊消失的地区了呢?目前还没有满意的答案。只能证明大禹治水确有其事。
个人分类: 气候生态|3887 次阅读|8 个评论
天文考古:时间的印迹
张海霞 2017-9-2 10:20
【题记】昨天跟北大考古文博院的老师一起聊天,他说他们新开了研究方向“天文考古”,专门做那些与天文历法相关的遗迹的考古,我说这简直是太巧了,我们女儿就是天文爱好者,为了这个我们遍寻那些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天文遗迹:陶寺古观象台、登封古观象台、多处郭守敬的故居和观测遗址等等,孩子还写过一篇关于天文和古观象台的作文,这都是她从小去实地考察过的历史遗迹,真的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在孩子的心中留下了这样深刻的时间印迹,同时,孩子的感慨也值得我们深思。 在科技馆做小小志愿者时,我最喜欢跟天文相关的展品,从陶寺石柱、浑天仪到登封古观象台,一个一个充满诗意和底蕴的名字,不禁让我对着浩瀚的星空产生无尽的遐想,更是让我感慨先贤们留下的这令人惊叹的时间印迹! 其中来自河南家乡、保留着周文王观象石的登封古观象台,更是让我一眼就爱上了它:那若白玉般光亮的大理石壁撑起了它雄伟的身躯,高高的观象台上摆放着巨型的量天尺,从高耸的石头中伸出的长长的表盘上雕刻着璀璨的星斗……而矗立在它身边的那尊仰望星空、踌躇满志的老人雕像,就是郭守敬,这位与登封观星台共同缔造了中国天文学的辉煌的伟大科学家!从在科技馆见到它的那一刻起,我就梦想着有一天去一睹这纵横千年的星台的风貌!我几乎确信,以它的价值,千年以后的人们一定能让它重现当年的风光。几年后,我终于觅得机缘前去瞻仰它,本满怀着欣喜的我在见到它的那一刻才知道我当初的想法有多天真。 那是一个夏日的午后,我奔波千里终于走进了这所梦中的庭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周文王的观星石,它一如我想象中的高大,但大理石台面却满目苍夷。它那本应光洁的台面上竟然淹没在肆意生长的杂草和藤蔓之中!我急步走到它身前,轻轻拨开杂草和藤蔓,却只发现那台面变成了幽暗的黑色。手上的触感是粗糙的凸凹感,被时间磨得坑坑洼洼的它甚至长出了尖锐的针尖,竟扎得我生疼。我不顾手上的痛意,想要再拂去那深黑的痕迹,却发现再大的力气与努力也不过是徒劳。那触目惊心的色彩在我心上打下了一丝绝望:这是千年时光的印迹,我无法更改。 也许是被我的脚步声惊动,又或许是隐约中感受到一种共鸣,耳边响起一串轻缓的足音伴着拐杖敲击石板的滴答声,一位老人拄杖向我缓缓走来,是守护星台的老人,我连忙迎上去,同他一起走到了郭守敬设计的巨大量天尺边,他用浑浊的眼神看了我一眼,自顾自地轻轻抚摸着星台上时间的疤痕,许久,他缓缓开口:“小姑娘,最近这一年多,你是第一个来访的客人……”随后,他又是许久的沉默,“算起来,我来这里快六十年了,开始就是一片荒地,后来政府重视,开发成了博物馆,到现在也好几年了,可是除了个别时候领导视察以外,统共来的游客也没有百来人,我老了,打扫不动了,也不知道有谁会来接替我……”他深深地望了我一眼,我却一时失语。数十载的时光在这位星台守护者身上刻下了岁月的印迹:他的额上、脸上都布满了皱纹,眼神也已被岁月消磨到浑浊,但却无法更改他心灵的坚守,他佝偻的身躯立在斑驳的石台前,却又让我感觉到了一种亘古不变的伟岸! 将老人送回屋内,我独自回到星台前,心中却多了一丝复杂的感情和愧疚。我轻轻为量天尺前延伸出的长长表盘拔去杂草,那千年前瑰丽的星斗雕痕已经被雨水侵蚀,分不清哪是水滴石穿的印迹,哪是当年的雕镂。那一刻,我才明白, 这不只是时间的痕迹,更是岁月的泪滴 。千年间,只有时间在为这无价的遗迹哭泣。 归途中,周王观星石上泛黑的印迹、郭守敬量天尺上斑驳的蚀痕、守护老人脸上的皱纹在我心中久久彷徨,这些数千年、数百年、数十年的时间印迹让我潘然醒悟: 时光的本意并非为历史古迹留下斑驳的伤痕,而是提醒后人时时记得守护文明的责任!
个人分类: 杂文评论|4377 次阅读|0 个评论
说说四行仓库
热度 2 huailu49 2015-9-4 10:16
四行仓库是上海的一处重要的抗战遗迹,今年的八一三终于对外开放了,然而媒体的介绍仍不全面。笔者一直想了解这处遗迹整体形象究竟是什么样的?这么多年都派了什么用场?为何至今保存完好?经初步了解,情况大致如下: 四行仓库位于上海闸北区南部、西藏路桥西北角,南临苏州河,东与当时的公共租界只隔一条西藏路,是一座仓库建筑。正门门牌号为光复路 1 号,是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六层大厦,占地 0.3 公顷,建筑面积 2 万平方米,屋宽 64 米,深 54 米,高 25 米。这座仓库创建于 1931 年,为当时闸北一带最高、最大的一座建筑物。它原是大陆银行和北四行(金城银行、中南银行、大陆银行及盐业银行)的联合仓库,紧靠西藏北路的大陆银行仓库与紧靠现晋元路的北四行仓库两部分一般统称为“四行仓库”。 1937 年“八一三”淞沪保卫战开始,四行仓库成为 88 师司令部。一直坚持到 10 月下旬,蒋介石决定全线撤退。当时十一月初要在比利时召开九国公约会议,为了引起国际上对中国抗战的同情,也为了掩护几十万大军的撤退,蒋介石命令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 88 师留一部分军队,在上海寻找一个据点坚守,一直撑到尽可能长的时间,使这次国际会议能关注中国的抗战。于是, 524 团临危受命,于 1937 年 10 月 26 日至 27 日凌晨集结完毕,当夜,为掩护中国军队撤往苏州,下属的 第一营奉命进驻四行仓库担任掩护,团长当夜战死,团副谢晋元晋升团长组织战斗,血战 4 天 4 夜,毙敌 200 余人,自己仅牺牲 5 人。谢晋元完成了掩护撤退的任务后,率部退入租界。 那么,历经战乱和解放后的城市改造,这处遗迹为何至今能够保存完好呢? 原来,当时的日本军队装备精良,海陆空三军配合作战。但是四行仓库与公共租界仅隔一水(苏州河)一路(西藏路),尤其四行仓库东侧有租界的煤气罐,所以英、法当局照会日本,攻坚战可以枪战,不许炮击、轰炸,以免引爆煤气罐,殃及各方。当时,日本还不敢得罪西方列强,放弃了飞机大炮,这样便失去了装备上的绝对优势,由此谢晋元部队得以凭借厚实的钢筋水泥,沉着应战,最后在万国商团的调解下,停止战斗。 淞沪会战结束后,日军接管了四行仓库。抗战胜利后,四行仓库恢复商用。解放后先归军管,后投入民用,先为上海仓储公司所属,后机构调整,归入百联集团旗下,仍作仓储用途。 据了解,百联集团是由原上海市第一百货集团、华联集团、友谊集团、物资集团合并重组的大型国有商贸流通产业集团。注册资本 10 亿元,资产总额 300 亿元,直接和间接控股百联股份、物贸股份、友谊股份、第一医药、联华超市等 5 家上市公司,经营网点以上海为中心,辐射全国 25 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共 7000 家,从业人员 25 万。百联集团现位列中国零售百强第 1 名,中国企业 500 强第 16 名,中国大企业集团第 33 位。《财富》世界 500 强, 2013 年排名第 466 名。 (图片来自网络,谨此致谢!)
个人分类: 纪念抗战|6009 次阅读|7 个评论
国家地震纪念馆所在地有没有发生过洪水与泥石流?
热度 4 Majorite 2013-7-13 20:15
国家地震纪念馆所在地有没有发生过洪水与泥石流? 嵇少丞 媒体上开始谈论北川国家地震纪念馆及其地震遗址保存始于 2008 年 5 月 22 日。 2009 年 2 月底,上海市支援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规划项目策划组正式拿出以 “ 永恒北川 ” 为主题的《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策划与整体方案设计》,并 由上海市政府慎重地送交绵阳市。该地震遗址博物馆占地面积为 27 平方公里, 由地震博物馆及综合服务区、县城遗址保护区及次生灾害展示与自然恢复区组成,是 “ 一个功能综合体,在我国博物馆建造史上没有先例 ” , 策划组组长同济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吴长福先生如此说道。据《人民日报》,当时的“ 整个项目投资估算约为 23.45 亿元”(下图)。 预算表见2009年《人民日报》 具体投资多少? 恐怕很少有人知道。不过,最近有媒体称,由于 23.45 亿元巨额投资曾引起《人民日报》等媒体的很大争议, 2010 年四川省相关部门仅批复 6.7 亿多元给 “ 北川地震纪念馆及遗址保护工程 ” ,工程包括建设一座地震纪念馆( 14.23 万平方米,“ 总投资只有 2.3 亿元”) 、一个地震遗址保护区。据国家 “5·12” 地震遗址遗迹保护建设专家组组长彭晋川(四川省地震局高级工程师)对《 第一财经日报 》记者近日透露,四川有关方面这是想 “ 以小量的投入 ” , “ 进行小的加固 ” , 能让地震废墟 “ 维持 5~10 年 ” , “ 现在已经 5 年过去了 ” 。这 “5-10年”的保存似乎与原先公布的 “ 永恒北 川 ” 的主体相差很远。这样惊奇的“ 让地震废墟 维持 5~10 年 ”的设计理念为啥不早公布于众呢?百姓原以为你们花了他们的纳税钱能把地震遗址保存千秋万代呢,你们也太让他们失望了! 我们可以问:就是“ 地震遗址遗迹保护指挥部” 不做任何工作,这个 “5-10年”的保存目标是否也能实现? 地震遗址遗迹保护指挥部做的那些保护工作,实际效果如何? 5.12汶特大地震纪念馆 这几天北川老县城全部被洪水淹没, 最大水深高达 7 米,原定重点保护的地震废墟如果不被泥石所埋,也都会面貌全非。那么,位于北川老县城边上几里地的任家坪、由上海同济大学设计的名为 “ 裂缝 ” 的5 . 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是否就完全没有遭受洪水与泥石流的危险性呢?有人会天真地以为,我们的 “ 专家 ” 们一定会把这个 “ 博物馆建造史上没有先例 ” 的、国家级的地震纪念馆选址在最安全的地方,我们果真对 “ 专家 ” 就 那么有信心吗?这可能是大家关心的问题。   任家坪是北川县曲山镇一个自然村,也是离北川老县城最近的一个村。 “5·12” 地震中,任家坪村遇难和失踪人数达 156 人, 95 %的房屋被毁,其中有 4 个组无法原址重建。原北川中学高中部(即北川第一中学)就是在任家坪,地震纪念馆就是在北川中学高中部的旧址上建的。奇怪的是, 5.12 地震中, 70-80 年代建的那栋红楼未倒,两栋新建的教学楼却经地震一晃就粉碎性倒塌,造成 823 名学生和 40 名老师遇难, 120 多名学生严重伤残。高一( 2 )班 69 个学生仅 15 个被救活,其余的被房梁砸死、被楼板压碎、被瓦砾和落土活活窒息而亡, 曾引起遇难学生家长们的严重不满。 2010年12月博主与学生一行买票进入北川地震灾区,博主正在给学生讲解泥石流如何从任家坪进入北川县城老城区的路线,注意最后那个防砂坝(2009或2010建?)是个半截子。 其实, 地震后的第一场对北川地震遗址造成巨大破坏的泥石流就是始于任家坪, 那是 2008 年 9 月 24 日,雷霆暴雨, 3 条巨大的泥石流沟从山顶倾泻而下,所过之处树木、房屋全被掩埋。到了靠近北川中学高中部遗址的地方,泥石流汇合在了一起,形成宽约 200 米的巨大淤泥带,其中还夹杂了不少直径超过 1 米的大石头。 泥石流顺沟涌向北川县城,淹没北川县城老区 70% 的地震遗址, 原先的街面从此看不见了,后来人们能看到楼房露出地面的部分已经是几层楼以上了。 泥沙流进入北川中学高中部食堂(嵇少丞摄影) 9.24泥石流进入北川县城老城区,木头及其下面的泥石都是泥石流搬运来的 泥石流与“水逸空间”咖啡馆(嵇少丞摄影)。地震灾区有很多不吉利的名字,例如“水逸空间”,穿心店、永久关、大光包等。 泥石流沉积了一层楼深(北川县城老城区)(嵇少丞摄影) 北川计生办大楼被泥石流埋了二层, 这些大石头都是泥石流搬运来的。 (嵇少丞摄影) 这样的地震废墟是保存不下来的,2008年11月照于北川县城老城区, 现在已经倒塌了。 (嵇少丞摄影) 当 2008 年 9 月 24 日泥石流淹没北川中学遗址时, 最里面地震时都没有倒塌的两栋楼房(其中有一栋是饭堂)一楼墙壁被砸穿,里面淤泥沉积超过 1- 2 米;运动场也被破坏,大量体育设施被冲到了数十米外;其他地方则被洪水冲刷得沟壑纵横,原来的地震遗迹被破坏殆尽。 2008 年 9 月 24 日的泥石流还无情的掩埋了任家坪村 210 间房屋和数十条生命。任家坪村 9 组(即西山坡,当时组长是郝彦明)就被掩埋了六家人, 17 人死亡,其中包括杨青寿和她妈妈。郝彦明曾这样描述这次泥石流: “ 高两三米的洪水,像一道泥水墙从上半村倾泻而下,眨眼之间就到了下半村,整个下半村绝大多数房屋,迅速消失在了泥石流之中。雨声太大,雷也打得很响,泥石流来的时候的确一点声音都听不到。地震还有机会躲,而这次洪水、泥石流却来得静悄悄,让人没有丝毫反应机会 。 ” 村民王兴学一家六口人,地震时都逃过了,一个都没死, 9.24 那天全家给他母亲杨秀群( 55 岁)过生日,庆祝一天之后熟睡,泥石流将他全家 6 口活埋了;王德胜一家四口,地震时死了母女俩,这次父子俩也死了,太惨了。 当时,许多在北川县城失去家园的市民住到任家坪板房安置区, 2008 年 9 月 24 日暴雨之后, 任家坪板房安置区一度成为泽国,淤泥深没膝盖,自来水供应中断、生活用品大量浸水、食物无法自给。 2008 年 9 月 24 日的泥石流中, 任家坪小学(当时校长李福忠),整个小学 191 个房间全部受灾, 板房被冲得东倒西歪, 里面沉积的泥沙超过 10 厘米厚, 淤泥里到处陷着孩子们从睡梦中惊醒后还未来得及穿的鞋 。 9 月 24 日凌晨 4 时许,学校开始进水,最严重的时候水位超过 1 米,学校的生活物资、办公用品等绝大部分被淹, 其 中还包括 15 台电脑的主机。在 汶川地震中, 任家坪小学的 50 名教师中有 3 名遇难,直系家属遇难的教师有 16 人,有的全家人只剩下一个人。   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应急专家、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院长许强最近向《第一财经日报》透露, “ 当时做规划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到 2010 年发生大的泥石流之后才认识到 ” 。为什么不能在做规划的时候就考虑到潜在的灾害呢?否则国家要专家干嘛?如果连这样常见的地质灾害都预料不到,还算是 地质灾害防治专家吗?
个人分类: 地震与地球|1566 次阅读|6 个评论
东游西逛之地下神庙
热度 2 zhangt10 2012-7-29 12:28
东游西逛之地下神庙
到了墨西哥城,才发现衣物都带错了! 第一天穿了拖鞋一步裙出去逛了圈,在人群中特显眼,自己也冻的够呛。 这确实是两千多米的高原呀,而且空气干燥,灰尘很多,只有老实的把球鞋长袖掏出来穿上了。我可从来没觉得自己这么高哎,好些男子都比我矮半个头。 来墨西哥城,可不是来避暑的,目标是划掉自己bucket list上的阿兹特克人神庙的那一条。而这个神庙就在墨西哥城市中心的地下。14世纪阿兹特克人在预言的指导下,找到了鹰在仙人掌上抓蛇的地方,开始定居并建立主神庙。因为这个城市是建在湖床上的,沉陷和水灾是常见的问题,所以每个统治者都会一次次重修或扩建。西班牙人在征服这个王国之后,就把曾经牺牲了许多殖民军士兵的主神庙铲平,在原址建立了现在的墨西哥城。所以,现在墨西哥的国家宫殿和中心大教堂还就是在这个神迹发生的原址呢。 墨西哥国旗 详细介绍请参考 National Geography . Templo Mayor的原貌模型,一个金字塔两个神坛,左面祭祀雨神,右面供奉战神。 被铲平的后期神庙底部。每个时期的神庙建成都有奉献牺牲,第六期据说是二十天牺牲了两万俘虏。不远背景是墨西哥城中心广场边的中心教堂 殖民地时期的喷泉就建在神庙遗址的上面,这里直到1978年才开始正式发掘,已经推倒13栋后来的房子了。。 这个第二期的神庙是15世纪初建的。据说第一期因为地下水位问题没法挖掘。。右边那个坑儿就是砍头的地方。。 供奉的祭品里有人头哦 还有骷髅坛。 主神庙博物馆的骷髅墙。 装供奉的坛子表情很怪异,似乎不太满意哦 这些是供奉烧香用的陶器吧。。 某大神( Tlaltecuhtli?)的浮雕(正生孩子么?) 代表战士的神是以苍鹰为形象的。 这个石面具很象亚洲人的么。。
个人分类: 东游西逛|1760 次阅读|2 个评论
谁在岩石上留下的“足迹”?
热度 5 Carboniferous 2012-4-5 22:30
谁在岩石上留下的“足迹”?
岩石那么坚硬,会留下生物的“足迹”吗?肯定会有人回答道:会留下,是足迹化石! 没错,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在松软的沉积物中由于生命活动会留下很多遗迹,这些遗迹被泥沙掩埋后并固结成岩,最终就会形成遗迹化石,足迹化石就是遗迹化石中的一类,大家最熟悉或最感兴趣的足迹化石可能就是恐龙足迹了,如下图,摄于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 那么已经固结成岩的沉积物上会不会留下现生生物的“足迹”呢? 下面就举一个我们在野外见到的现象,初步判断是现在生物在岩石上留下的“足迹”,欢迎各位专家参与讨论!以下照片均由北京化石爱好者 wxwxwx668899 拍摄,特此感谢! 这一类型的遗迹曾被我国的古生物学者定为一种节肢动物的遗迹化石,并命名为棋盘山迹(Qipanshanichnus),最初发现于我国云南下寒武统的钙质页岩上,下图为定名的模式标本图片(引自罗惠麟等,1994)。 最近几年,根据各地化石爱好者提供的信息,在我国安徽北部、河北唐山及北京等地都有发现。这些是北京发现的标本。 从上面这几张图片也许分辨不出是遗迹化石还是现在生物的遗迹,再来看看这张图片(下图) 野外照片,遗迹与岩层面垂直 该类型的遗迹四种常见的保存形态,与岩层面的关系复杂多样 这个保存在岩石的垂直面上(岩石为泥质灰岩,可以看到明显的岩石层理),而不是保存在岩层层面上的,这个说它是成岩之前形成的恐怕很难说通吧。在遗迹化石中有一类是垂直层面的,常俗称为潜穴,但是这种潜穴不仅垂直层面,还与岩层走向相互垂直(下图是一种垂直层面和岩层走向的遗迹化石)。 而上述的遗迹仅与岩层层面垂直,与岩层走向却是一致的,这点也很难解释,另外,潜穴通常都有回填构造,上述的标本上也看不到。在野外我们见到不仅有这种形态的(与岩层层面垂直,与岩层走向一致),还有一些是岩石的所有暴露面上都有这种遗迹,与岩层层面各种相交关系的都有,这更难用遗迹化石来解释了。 这样的话,就只剩下一种可能了,就是现生(或成岩后的)生物造成的遗迹,岩石这么坚硬(很多是保存在泥灰岩上的),是怎样造成的呢? 从遗迹的形态来看,这种应是节肢动物的爬痕。泥灰岩在水较充足的情况下(土壤中水就足够了),其中的钙质成分会流失,最后在泥灰岩表面仅剩下泥质成分,泥质在长期水分充足的条件下硬度会大大降低,这时一些节肢动物沿着岩石与土壤的接触面爬行或钻洞时就会在岩石表面留下痕迹,当岩石再次暴露在外时,表面水分被蒸发,岩石又会变得坚硬,这些痕迹也就留在坚硬的石头上了。由于成岩后的各种地质构造运动,岩石层面可以与土壤面(或现在的水平面)任意角度相交,因此这种遗迹也就会与岩层层面有各种相交关系了。至于这种遗迹是具体什么时候形成的就难说了,可能是一万年前、可能是秦朝,也可能是解放前,但肯定是岩石成岩之后形成的。(个人推测,欢迎批评指正!) 看来生物在坚硬的石头上留下遗迹并不是不可能,现在的植物根系可以穿透砂岩、泥岩,一些水边的岩石上甚至能够看到现生动物的钻孔,少林寺练功房的地板上会留下武僧的“脚窝”!只要条件允许,水可以把石滴穿,生物也可以在坚硬的岩石上留下“足迹”!
个人分类: 科普短文|7678 次阅读|16 个评论
宣城胡家崂宣纸制作地遗迹考察记
caotiansheng 2010-10-15 14:54
宣城胡家崂宣纸制作地遗迹考察记 (说明:这是笔者去年在友人的帮助下,经过实地考察而于2009年12月20日写成的一篇文章,因版面所限,部分地发表在2010年1月12日 《中国社会科学报》上,现将全文检出,向读者请教。欢迎批评指正。我的邮箱: caotiansheng@163.com ) 早在1986年,宣城县地方志办公室编印的《宣城古今》中就编有一篇《宣城境内的宣纸场遗址考》的文章,我读到这篇文章,是在1991年,时我在安徽省地方志办公室帮助工作,宣城县地方志办公室的一位先生到合肥省志办开会,我们相遇,他们知我在写《中国宣纸》一书,于是告知,他们曾对宣城县一个叫胡家崂的地方的宣纸生产遗址进行过考察,同时还邀请了泾县宣纸厂当时的负责人和生前在泾县汪六吉宣纸厂工作的曹小五老师傅到该地进行过进一步认定,结果是他们都认为胡家崂确为宣纸古作坊遗址等。对于这位领导关于宣城宣纸古作坊遗址考察情况的介绍,我十分兴奋,很快找到该文拜读,并将有关材料充实进我的书稿中,拙作《中国宣纸》(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3年第一版、2000年第二版)和《中国宣纸史》(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版)中均依据该文作为论据就宣纸发展的历史作了进一步的论证。后来,自己也想实地考察一番,但诸事缠身,忙得不亦乐乎,一直未能如愿,对于我这位热爱家乡、热心宣纸研究的人来说,时不时有怅然若失之感。 大约从2006年起,我又时不时从一些朋友那里得知,说有几个地方在争宣纸发明权,其中一种说法是,宣纸就是宣城县发明的,最早发明宣纸的地方就在宣城县的胡家崂,因为是口头传言,自己并未在意。后来我又从网络上看到一些文字,甚至配有图片,以文图在向世人证明,宣城县就是宣纸的发明地,胡家崂就是宣纸最早的产地,泾县宣纸是从宣城传过去的。这激起了我的极大兴趣,我想,如果真是如此,宣纸发展的历史就要改写,所以我无论如何也要到胡家崂探访一下,看个究竟。 机会终于来了。 我利用今年国庆长假之机先回家乡泾县探亲,10月4日,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在曹光华(安徽省宣纸工艺美术大师)、曹建勤(泾县曹氏宣纸厂厂长)、曹秋宝(泾县博文宣纸工艺厂厂长)、曹曦(刚刚从美国伯克利大学留学归来的厦门大学博士研究生)、丁琼(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等人的陪同下,上午8时从泾县出发,二车同行,不一会就车到宣城杨柳铺。此时,手机铃响,原来是泾县工商局监察室的曹园生同志听说我们做这一专门考察,也是兴趣倍添,他在杨柳铺追赶上我们,与我们一同前行,这使大家的情绪更高了。 我们便从杨柳铺折南向胡家崂进发。宣城县胡家崂,距宣(城)溪(口)公路两公里处。宣城县宣笔厂的同志听说我们来,在路口等着我们,陪同我们考察。虽然他们的宣笔厂就在胡家崂附近不到10分钟的路程,但他们也未专门考察过这个被称为选制作坊遗址的地方。 车停胡家崂村,我们便在村民的指点下,向宣纸古作坊遗迹所在的呈东西向的山崂走去,胡家崂位于京山堂北面,中龙山东麓。我们一行人边行走边观察边交谈着,寻找着宣纸古作坊遗迹的踪迹,生怕有所遗漏。不一会儿,就到了目的地胡家崂。只见胡家崂果然是个好地方,满目青山,树木葱郁,毛竹林立,寻着山间发出的有节奏的清脆的回响声,只见不少山民在砍伐毛竹和洗山。这对于我这位出生山区的人来说是再熟悉和再亲切不过的事情了。山路,是大小不一的石头砌成,畅平规整,石路路面路宽约五尺左右,大概相当于现在省级公路的等级吧。可以想见,当年有多少人行走在这条路上。现在,仅行走在这样的山路上,就可以引起我们无尽的遐想了。 大约距离村庄不到8分钟的路程,我们来到胡家崂宣纸遗址所在地。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座立碑,上写:全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宣纸厂遗址宣州市人民政府立一九八六年十一月八日公布。(见照片)于是,我们在立碑附近进行了详细的考察认证。我们发现了朝阳的毛竹林山地有大面积的石砌石滩,大家一致认定这确是典型的宣纸原料草料和皮料的晒滩,该石滩砌工讲究,年代可以断定为清代。 曹光华曾是泾县小岭宣纸厂厂长,数十年来,一直从事宣纸生产的领导和组织工作,谙熟宣纸工艺,他十分兴奋地在山道两旁穿来穿去,尽管长满荆棘柴草,他仍然给我们指指划划:这是草屋、碓屋,那是捞纸屋、晒纸屋,还有建在半山腰的纸工住用工棚,。这些都得到了曹建勤、曹秋宝、曹园生等同行者的赞同,要知道,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泾县人,都是吃宣纸饭的,大都在宣纸行业做出了骄人的成绩。曹曦、丁琼听着大家的分析和介绍,时不时发出由衷的ya,ya的赞叹声。 在沿溪的地方,我们发现了多处屋基,墙基礡砌弥缝,用石考究,大多有两米多高。由于是利用地势依山沿溪而建,可以想见,当年是引水进槽屋以作洗料、捞纸等的。 更为我们感叹的是,此地有一天然的纸料漂池。胡家崂山溪溪水流经山场的一段,有两段分别约长20米,宽4米,河底平整的天然水池。池水清澈见底,池底为一整板石块,无缝无隙,光溜平坦。当地人称之为石板河,是为漂洗宣纸原料的天然漂池,以前见诸载文介绍,今见如此,果不虚传。 通过我们一行仔细考察,整个场址,包括晒料场地,制作房基和漂洗原料的石板河等,总面积估算约有1万多平方米。晒料厂在中龙山中段的朝阳坡上,全系山石砌成,面积近1万平方米,现大部分仍然完好。紧临晒料场的左边,有一条宽3米有余的山溪,该溪因汇蚂蟥涝、胡家崂一溪一涧之水为一流,所以清澈的流水不仅流量较大,而且终年不断。沿溪两边的槽屋屋基,至今仍然清晰可辨,若按现时的建房规格计算,共约30余间。就其地势、宽深及座落方位来看,为纸槽、料库、检纸房、碓房等。同时,在此处还发现了一个舂宣纸原料檀皮专用的工具皮碓臼,该皮碓臼系用坚硬的黑石凿制,凿纹清晰无损。据当地老人相传,该地生产宣纸最迟在太平天国起义以前。太平天国后期,由于兵燹蹂躏和瘟疫流行,这一带的人口濒于灭绝的边缘,宣纸生产的技艺也随之失传,仅存此古作坊遗址,向探访的人们诉说的这一鲜为人知的历史。 宣纸作坊遗址实地考察结束后,我们又折返到胡家崂村,想利用这个机会继续了解几个问题,以解开头脑中的几个疑惑。经人指点,我们特地来到周王镇洋口村(胡家崂原为一个村,现归并到洋口村)党支部书记夏书记家,在他家门前的凉棚下聊了起来。夏书记50多岁,因长期担任地方干部,对当地情况了如指掌。乡民也说,这儿一带的事情,没有他不清楚的。夏书记先自我介绍家底:他老家是湖北人,早在清朝时就移居此地了,到现在已经五六代了。村里五六百人口,有三十几个姓氏,几乎全是外地迁来的。 曹建勤问:请问,胡家崂有多少曹姓人士?是否从泾县迁来的?(明显,曹建勤想了解两曹是否有渊源关系,想了解清楚两地曹氏与宣纸的关系。) 夏书记答:此地曹也是从外地迁来的,不是泾县曹。究竟从哪儿来的,我们也不大清楚。这个村子里曹姓现只有一户,年轻人到外面打工去了,曹姓长辈早几年去世了。没有家谱,所以,不大容易搞得清楚。 曹天生:夏书记,我请教您一个问题。我们在胡家崂考察,一致认为此地生产过宣纸,宣纸的主要原料是青檀树皮和沙田稻草,但我们感到奇怪的是,此次来我们为何不见整个山崂有青檀皮树呢?(这个问题在实地考察期间大家一直关注。) 夏书记:以前,在我们这个村的山崂两边,都有青檀皮树,后来因为不做宣纸了,就砍掉了。 曹天生:那为什么我们未见哪怕一颗青檀皮树呢? 夏书记:以前确实有,后来砍树种地,所以就没有青檀树了,不过,附近的山上还有不少。附近的山区还有人培植青檀树,现在每年泾县宣纸厂还到附近来收购青皮(指从青檀树枝上剥下来的皮)呢! 曹光华:那是不是说,这里过去可能不生产宣纸原料,燎皮、燎草都是从外地运来的? 夏书记:这个就无法说得清楚了。不过反正生产过宣纸,到太平天国期间因为打仗,所以停下来了。那时长毛(指太平军)造反,两军打仗,我们这里死了不少人。现在我们这个村子里有人在县志办工作,他们对这个问题专门做了研究,还写过文章,后来又来我们这儿立了一个碑,说明这儿过去生产过宣纸。 曹秋宝、曹园生:有一个说法,说宣纸就是从你们这儿发明的,后来传到了泾县,您听说过吗? 夏书记:没有听说过,只能说我们这儿生产过宣纸,更详细的情况我们也不清楚,要靠大家来研究。 曹曦、丁琼:那,夏老伯,附近山上有杨桃藤吗?(这两位研究生因为都是泾县人后代,对宣纸也不完全陌生,想了解这儿产不产制作宣纸必用的纸药。) 夏书记:有啊!你们看!对面山上那个缠着一棵大树的就是。(此时,曹建勤拿起高倍照相机调起焦距照了起来。) 通过一天的考察,我们感到收获很大,回来后笔者又查了一些材料,和几位专家综合分析研究了宣城县周王镇洋口村胡家崂古宣纸作坊的情况,我们得出的结论是:该处所存遗址确为宣纸等造纸遗址。理由如下: 第一,胡家崂有晒宣纸原料的晒滩。晒滩礡砌讲究,和泾县一些目前弃置不用的晒滩和正在使用晒滩相比,我们认为其礡砌的时间在清代,最早不会早过嘉庆、道光,因为其礡砌技术较为讲究,石料选择均为风化青石,说明其选址和选料较为讲究和成熟,而泾县可考的宣纸原料晒滩在明代以前的均较为原始,可以断定,其晒滩的礡砌是在嘉庆、道光之后,究竟是何具体年份,有待深入考证。 第二,胡家崂有充足的造纸水源。胡家崂两面是山,中间一条山溪,山泉水从山上流下,形成一条较大的坑水,足够造纸之需。坑水清澈甘洌,我们虽然没有化验水的酸碱度,但凭我们捧水品味,就知道是上佳好水。由于山涧自上而下,形成落差,造纸工棚依山傍水而建,水流可自然顺流而被引进水屋水槽之内,以供随时使用,且终年源源不绝。 第三,胡家崂有舂料、捞纸、晒纸(焙纸)、检纸等工棚建筑遗址。这些屋基的墙基十分清晰地裸露在山路旁、水涧旁、丛林间。其规模有约30余间。 第四,胡家崂有足够的造纸用燃料。胡家崂及其附近山山相连,漫山遍野都是薪柴,砍之可作造纸用薪柴。年复一年,不可穷尽。 第五,胡家崂建有纸工住宿工棚。此棚建在晒滩滩顶,处在半山腰间,根据判断,可能是该处处在深山,住宿工棚建在高处,夏有益于乘凉,冬可以取日晒,究竟如何,还可深入探讨。 第六,胡家崂有捞纸用的杨桃藤等纸药。 第七,胡家崂有青檀皮树培植的历史,附近山区也产青檀皮树,宣纸主要原料不缺。附近农村自古产米,其稻草自然可用于造纸。皖南山区,沙田稻草为最佳宣纸原料之一,但一般稻草亦可选用。 第八,胡家崂村和宣纸古制作遗址地道路通畅,便于运输。山村、山崂中有较宽之石砌路,或以遐想,其道路规模或为现今之省道规格,最起码也是县道规格。山崂与山崂之间均有路相通,外可直达溪口镇、宣城县等,且路途较近,至溪口镇约莫2公里,至县城也只有15公里之约。 综合上述,我们一致认为,宣城县胡家崂宣纸遗址地造纸在46帘槽规模,工人数按旧时工制可容百人左右。 经过我们一行考察合议,我们还一致认为: 1.所传胡家崂之曹为泾县之曹的祖先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胡家崂之所以成为胡家崂,可能是胡氏先迁居该地而命名的,后来有曹姓等许多姓氏来此定居,和睦共处。但没有任何证据说泾县曹氏是从胡家崂曹氏迁居泾县而繁衍开来的。从泾县《小岭曹氏宗谱》见证,小岭曹氏是从南陵县虬川于宋末期间,分徙曹大三一支而至泾县的,何来从宣城迁来?胡家崂曹姓人极少,该村夏书记也说该曹来自湖北,这样,无论如何都不能说胡家崂之曹是泾县之曹的祖先。 2.宣纸制作技术不可能是从宣城县传到泾县的。既然胡家崂之曹是泾县之曹的祖先的说法有问题,那么,宣纸制作技术是从宣城县传到泾县的说法就自然而然不能成立。因为,如果说两县宣纸技术都与曹氏相连的话,只能是泾县曹氏传给了宣城曹氏。因为胡家崂宣纸晒滩的遗迹状况本身表明其造纸历史不可能早于泾县。联想到旧时宣纸制作技术不传外姓人的习俗,我们倒是可以大胆推测一下,是否是宣城曹氏为谋生计因血脉同源而得到泾县曹姓人传授的呢?是否是泾县曹氏为扩大生产规模而联系宣城曹姓人扩建纸场的呢?抑或二者兼而有之? 3.对一些志书的记载要有正确理解,不能认为某县志上记载生产过宣纸就认为某县产宣纸最早。光绪十四年(1888年)《宣城县志》上记载:纸,宣、宁、泾、太皆能制造,故名宣纸,以檀树皮为之。还有历史材料上有一些大体相同的记载。历史上,泾县主要属于宣城郡管辖,称宣纸产于宣城一般是没有问题的,比如:宣纸就可以有中国宣纸、安徽宣纸、宣城宣纸、泾县宣纸等称谓,都没有错,但说发明地、原产地就要严肃了。我们至今没有见到除泾县以外的生产宣纸早于清代的记载,没有见到除泾县小岭曹氏发明宣纸的更早的记载。至于有人提到清人赵廷挥山里人家底事忙,纷纷运石叠新墙,沿溪纸碓无停息,一片舂声撼夕阳那首著名的诗,旧《宣城志》上有载,旧《泾县志》上也有载,更不能以此作为宣纸最早产在宣城的证据。研究宣纸的历史沿革,大体要从整个造纸技术演变、造纸技术的传播、一些造纸人群世族的流迁历史来综合考虑。 此次胡家崂一行,考察时间还是有限,仍存有一些未解之谜在我们的脑瀛中盘旋,如:胡家崂山场为何如今不见一棵青檀树了(我们仍对一些解释还存有疑惑)?胡家崂是否是宣纸来料加工地(有人根据该地青檀皮树少这样猜测)?胡家崂宣纸遗址究竟初建于何时?胡家崂曹姓人的播迁究竟如何?等等,这些,我们将继续考察研究下去,也希望读者帮助我们找到答案。(写于2009年12月20日) (原照片为曹建勤、曹园生、曹秋宝等摄,以后专发)
个人分类: 宣纸研究|3528 次阅读|0 个评论
淌过博物馆 - 7.遗迹篇
liangjin 2010-3-20 16:08
漫漫历史长河,天灾不断,地害不停,人祸不息,毁灭了许多人类文明。这些消失的文明在挣扎中顽强地留给我们点滴痕迹, 有的以文字的形式流传下来,有的只留下了废墟。这些废墟的价值在于其古老程度,宏伟水平,生前的地位,所隐含的历史信息以及对后来的影响力。 它们以一种沉默的方式揭示和解释着历史。所以这些废墟的本身就是遗迹博物馆最珍贵的展品。本篇就谈谈这些废墟。 世界各地有很多重要的遗址。也有不同的排名,这些排名见仁见智。我在这里只谈谈我淌过的几个我认为重要的遗址。 我一直以为,人类最伟大的古老建筑非长城(始建于公元前220年-206年)莫属。然而,长城的原始功能却是性价比严重失调。当时耗资巨瀚后又不断扩建为的是抵御外敌,然而 纵观历史,这个功能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改朝换代的深刻原因还是归于内乱。雄伟坚实抵不了孟姜女的痛哭,也挡不住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 然而建造者始料未及的是其另一项隐含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秦始皇和他的后人们没想到的是他们的耗用的民脂民膏和民工血泪为后代栽下了一个庇荫丰果的大树。正 是这个遗迹为他们的子孙后代带来了无尽的旅游资源,让现代人们见证了不可思议的古文明的伟大。我站在长城上浮想联翩,现代人无疑可以建摩天大楼, 但有赖于机械和计算机,所以他们难以想象古人没有这些辅助设备是如何造大型建筑的。就像有了计算机,现代人的直接计算能力下降。相信有一天, 未来人很难想象,我们的前辈利用几百个算盘进行大型计算是如何地不可思议。 中国的古建筑大都是木质结构,很难撑过历史的漫漫烽烟,连废墟都只剩下地基。很多著名的场地如阿房宫只能从文字记载和学者的论文里一睹风采。 少有的仿西石头建筑圆明园大水法也只 剩下了一堆石头,成了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在我看来,作为遗址博物馆,始建于1709年的圆明园虽然历史不长,却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那是国人不堪回首的一段历史见证。 我上北大时,圆明园就在北大后面。 周末,我常常骑个车子到那儿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念书,一念就是一天,念累了就在那荒凉的田园风光里踏寻曾经繁华历史的痕迹,试图读懂那些 残石所隐含的故事。但后来,圆明园要票了,我只去过一次,觉得那里多了些雕凿,少了些沧桑。再后来,听说有人要斥巨资重建圆明园,让我 不寒而栗。我不敢想象,一个全新的圆明园,无论多么豪华,你还能读到它传递的历史信息吗?关于圆明园,最近读到孟津老师的一篇好博文: 春访圆明园 ,推荐一下,那里有丰富的图片。 古文明的国家能保留的遗址常有着令人叹为观止的恢宏。遗址再次证明了最豪华的建筑是皇宫(陵)和神殿。希腊由于是多地震国家,神殿几乎 都成了废墟。 (希腊波塞冬 (Poseidon) 海神殿废墟,公元前440年,树立的柱子像是爱琴海的琴弦,摄于1993年) 在埃及,很多神殿,法老宫殿是从沙漠中挖出来的,也有从水中抬起来的。 ( 从沙堆里挖掘出的位于卢克索的巨大的卡纳克(karnak)神殿,公元前14-13世纪,图中神像为拉美西斯II世,膝下雕像为其爱妻,摄于1995年 ) (菲莱神殿(Philae temple,公元前380-362),位于埃及阿斯旺(Aswan)城南尼罗河中的菲莱岛上,供奉的是爱神ISIS,其石雕及石壁浮雕上的神话闻名,是保存古埃及宗教最久的地方。阿斯旺水坝修建蓄水以后,原址就被淹没。后埃及政府逐渐将神庙拆卸分解后搬迁到距原址500多米的阿吉勒基亚岛上,按照原样重建。1980年3月,神殿重新开放。摄于1995年) 在意大利罗马市中心,留下一大块废墟,这是古罗马广场废墟。在此令人抚今叹古,幽往绵长。 ( 神庙林立的古罗马广场废墟遗址,摄于2003年 ) 除了神殿,也有例外,在罗马,我印象最深的是位于古罗马的斗兽场(Colosseum,建于公元72-82年间)。这个建筑的目的纯粹为了娱乐,尽管从现代人的眼光看是太残酷的娱乐。当然也可以算作贵族的游乐场,也可以看成是皇宫的延伸,但也允许平民观看。但这些遗址多了些人文的味道。古罗马斗兽场的意义在于以后的大型群体性观赏比赛场所,竟然没有逃脱其椭圆形模式,一个个奥运主场的形状都可以看到那斗兽场的影子,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公元七十多年的古罗马斗兽场外观,摄于2003年) (古罗马斗兽场内窥,摄于2003年) 在意大利,还有令人称奇的还有世界上最大的大澡堂卡拉卡拉大浴场(Terme di Caracalla,建于公元200年左右),这在当时可是实用得很,相比别的建筑更加生活化,恐怕也是古罗马人重要的社交场合。只不过由于人们现代生活习惯的改变,其痕迹在今天的生活中慢慢消退。 ( 公元200年的卡拉卡拉大浴场入口,边上散落着的精美雕刻和大理石马赛克揭示着当时是何等的奢华,摄于2003年 ) ( 卡拉卡拉大浴场内部的宏大令人叹为观止,摄于2003年 ) 在我另一篇博文 地球狰狞(续) 写到了另一个不可不提的遗址:给火山灰掩埋后又发掘出来的整个城市庞贝。 在英国和欧洲大陆,还有很多小城堡的遗迹,因为其石质建筑,保存地较为完好。 ( 位于英国Dunbar 的 Tantallon Castle,建于公元14世纪中叶,摄于2001年 )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谜团遗迹,典型的是英国的巨石阵(Stonehenge),建筑的目的和工程的考证众说纷纭,给人们留下无数研究课题。 ( 公元前 2500年-2000年的Stonehenge, 摘自网上 )
个人分类: 淌博物馆|9251 次阅读|1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1 21: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