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第一次扬沙天气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记住今年北京遭遇第一次扬沙天气
黄安年 2010-3-20 10:23
记住今年北京遭遇第一次扬沙天气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文 /2010 年 3 月 20 日发布 今天北京遭遇今年第一次扬沙天气 , 本来想出门的计划只能放弃待在家中,窗门紧闭,打开照明灯。 北京扬沙主要还不在于北京地区本身的治理 , 而是取决于三北地区防护林和水土保持的成效,今年究竟有几次扬沙恐怕谁也说不清 , 气象预报目前还没有这个水平 , 且慢吹牛报功说什么大风不见漫天黄沙 下面是随机拍摄的照片 幅。 ************************* 今春最强沙尘天气袭击北方 影响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2010 年 03 月 20 日 09:2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 3 月 20 日电 综合消息, 中国北方地区近日遭遇今年最强的沙尘天气袭击。新疆、青海、甘肃、北京等北方多个省区出现了沙尘天气,局地还遭遇了强沙尘暴袭击。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沙尘影响范围还将进一步扩大。   今春最强沙尘天袭击北方    19 日,中国北方地区遭遇了今春以来强度最强、影响范围最大的沙尘天气。南疆盆地东部、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中西部等地出现沙尘天气,局部地区发生沙尘暴。   中国国家林业局介绍说,沙尘天气影响了 6 省区的 97 个县 ( 旗 ) ,受影响的土地面积约 96 万平方公里、人口约 1600 万。   根据卫星影像和地面监测信息综合评估,本次沙尘天气分别起源于南疆盆地和蒙古国南部。 19 日清晨,南疆盆地东部、甘肃西部河西走廊和内蒙古西部阿拉善盟的部分地区首先出现沙尘天气。此后,沙尘天气向东扩散,强度逐渐增强。上午,内蒙古西部的乌海市、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包头市的部分地区相继出现沙尘天气,局部地区发生沙尘暴,能见度低于 1 公里。下午,宁夏北部和陕西北部的部分地区也出现浮尘或扬沙天气。截止 16 时,上述地区的沙尘天气仍在持续中。   中国国家林业局表示,沙尘天气造成的土壤失墒不利于甘肃河西走廊和宁夏平原的春播,对宁夏平原的冬小麦返青及经济林发芽开花有不利影响。沙尘天气还造成空气质量下降,影响当地城市交通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   北京发布大风蓝色预警   据《新京报》报道, 19 日 16 时 30 分,北京市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警:受较强冷空气影响,北京将有一次明显的大风天气过程,阵风可以达到七到八级。由于目前上游地区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沙尘区,所以 20 日白天,北京会出现沙尘天气。   今天一早出门的北京市民会发现,北京今天的空气质量很差,能见度低,汽车上都覆盖着一层沙土,空气里有明显的土腥味。由于风大,加上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比较多,气象专家提醒,今天白天不适宜外出,市民出门最好戴上口罩,此外,要关好门窗,外出时尽量避开围板、棚架、广告牌等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按规定,风力超过 4 级,游船就不能出水,原定今天下水的北海公园和陶然亭公园的游船,需要推迟到明天。   沙尘天气市民应做好防护   与一般风暴相比,沙尘暴除了大风之外,还混有大量的尘埃颗粒、花粉、细菌和病毒以及其他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因此,沙尘暴被认为是传播某些疾病的媒介,而且因为波及的范围较大,会引起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例如,当沙尘暴吹到下游地区而变成浮尘天气时,仍有大量不利于人体健康的微粒成分。据中国天气网介绍,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减少沙尘暴对人体的危害。   一、提早进行预防   预防胜于治疗,在大风干燥多尘的天气里,细菌病毒和支原体等微生物活动频繁,并利于传播,容易诱发咽炎、鼻出血、眼干、角膜炎、气管炎、哮喘等。 平时可口含润喉片,保持咽喉凉爽舒适;滴几次润眼液以免眼睛干燥;有鼻出血的情况可以经常在鼻孔周围抹上几滴干油,以保持鼻腔的湿润,防止毛细血管破裂引起出血。   二、避开风沙锻炼   锻炼身体增加机体抵抗力,是避免受凉感冒,特别是预防呼吸道疾病复发的主要方法。有风沙时应尽量避开室外锻炼 , 尤其是老人、体弱者,应该取消晨练,在室内锻炼。   三、及时清洁灰尘   风沙天气从外进家后,可以用清水漱漱口,清理一下鼻腔,减轻感染的机率,有条件的应该洗个澡,及时更换衣服,保持身体洁净舒适。房间内落满灰尘要及时清理,用湿抹布擦拭,以免造成室内尘土飞扬,吸入呼吸道。   三、外出注意挡沙尘   口罩:主要功能是为了防止外界有害气体吸入呼吸道。戴口罩可以有效地防止口鼻干燥、喉痒、痰多、干咳等。   帽子、丝巾或头罩:可以防止头发和身体的外露部位落上尘沙,解决皮肤瘙痒给人们带来的不快。   风镜:可减少风沙入眼的概率,风沙吹入眼内会造成角膜擦伤、结膜充血、眼干、流泪。一旦尘沙吹入眼内,不能用脏手揉搓,应尽快用流动的清水冲洗或滴几滴眼药水,不但能保持眼睛湿润易于尘沙流出,还可起到抗感染的作用。   四、不要佩戴隐形眼镜   忽高忽低的气温变化和空气质量下降使人们很容易患上感冒,从而引发病毒性结膜炎和病毒性角膜炎,这时的眼部环境非常脆弱。   沙尘天气里近视者尽量应选择佩戴普通的框架式眼镜,这样一方面眼镜起到了保护作用,阻挡沙尘进入眼中,另一方面,一旦有沙尘微粒进入眼部,泪腺分泌的泪水也可以及时将微粒冲洗掉。而隐形眼镜在佩戴时相对固定于眼球表面,当粉尘不慎进入眼睛,很容易附着在隐形眼镜上,从而导致病菌滋生,如果经常戴隐形眼镜又不注意眼部卫生,极易使炎症加重。   五、尽量避免出门   气象专家提醒公众,吸入沙尘量过多容易引起肺部疾病,特别是对小孩危害最大,所以沙尘天气人们要尽量减少出行。   六、开车减速让行   在扬沙天气中,司机应略微减速。在这种天气下,行人和骑车人最容易受到扬沙影响,造成视线不清或心情急躁,很可能频繁与机动车争道,容易发生危险。   七、注意人身安全   扬沙天气中要注意人身安全,应尽可能远离高大的建筑物,不要在广告牌下、树下行走或逗留。遇见强沙尘暴天气时,在路上的司机朋友不要赶路,应把车停在低洼处,等到狂风过后再行驶。 http://www.chinanews.com.cn/gn/news/2010/03-20/2180840.shtml ********************* 大风不见漫天黄沙 ? 个别扬沙天不影响北京蓝天 2002 年 3 月 20 日北京遭遇沙尘暴资料图片 ?   从去年开始,沙尘暴不再成为两会的热点话题,但昨天北京的扬沙天气还是让一些代表委员议论起来。一些见过沙尘暴的代表委员提出疑问虽然风很大,但怎么没有漫天黄沙,甚至还能看见蓝天?昨天,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沙尘暴的形成因素已在逐步减少,个别扬沙天气不会影响北京的蓝天工程。   昨日空气重度污染   昨天中午 12 点,市环保监测中心采集到了当天空气质量日报所需的最后一批数据,专家对所有数据处理后得出了污染指数为 446 ,空气质量为五级、重度污染的结果。昨天的五级天是今年出现的第二个五级天,但它的成因不同于 2 月 19 日出现的五级天,也不同于以往曾经出现过的全部是由外来沙尘造成的五级天。前夜,西北风夹裹着大量沙尘侵入本市,本市各个空气质量监测站相继测到的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值都超出了仪器的量程每立方米 1500 微克。   局部还有本地扬沙   高浓度的外来沙尘移出本市后,并没有使空气质量转好。这是由于受到 6-7 级强北风的影响,大约从昨天 7 点钟开始,本市的空气质量又转为主要受局部扬沙控制,石景山古城和奥体中心两个空气质量监测站测到的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仍为每立方米 700 微克。虽然比 1500 微克低了许多,但可断定不是外来沙尘引起,而是由本地扬沙所致。 12 点钟,可吸入颗粒物的全市平均值降至每立方米 235 微克。通常情况下,若本地没有裸露地面,大风带来的沙尘移出本市后空气质量会转好。但令人遗憾的正是由于本市存在着大量裸露地面,大风在移走了从西北地区飘来的沙尘后,又卷起了本地裸露地面上的沙尘。   扬沙不改蓝天目标   大风扬沙不会改变环保局今年 62% 的蓝天目标!市环保局杜少华副局长告诉记者。今年,市环保局有一项重要工作在好天的情况下多拿二级天,遇到扬沙天气首先控制住本市的沙尘源,杜绝二次扬沙天气。   杜少华说,根据以往的经验,一个星期的扬沙后会带来二次扬沙,又会给好天气带来致命的影响。目前,一是在好天的情况下要采取综合措施,以控制颗粒物污染为重点,大力削减污染存量,使全市污染物排放总量逐步减少;二是要控制住本市的沙尘源,包括覆盖工地、马路清扫等。   扬沙侵扰 5 小时   从昨天凌晨 1 点开始,本市西北端的延庆县空气质量监测站最先监测到外来沙尘,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超过每立方米 1500 微克。    2 点,西北部的定陵、昌平、门头沟、石景山古城以及城区北侧的奥体中心监测子站的数据都超过了每立方米 1500 微克。    4 点钟,最南端的监测子站大兴区榆垡站最后测到了沙尘,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值超过每立方米 1500 微克。   早晨 6 点,外来沙尘移出本市。   委员声音作为北京风沙源头阿拉善应建生态区   昨天,全国政协委员其仁旺其格建议,应将阿拉善盟地区作为国家的一个特殊生态治理区,加大治理力度,以解决华北、京津塘地区的风沙问题。   据资料分析表明,京津塘地区近年的扬沙、尘雾天气多数源于阿拉善盟地区。目前,其境内的三大沙漠每年以 10 米 20 米的速度 ( 折合面积约 1000 平方公里 ) 扩展,人工治理速度远远赶不上沙化程度,生态恶化的形势极为严峻,生态保护和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   进入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阿拉善盟地区生态恶化问题受到了国家、自治区以及专家学者和新闻界的密切关注。内蒙古自治区将其列为十五时期五大生态重点治理区,即阿拉善自然封育治理区。    2002 年 5 月,国家领导人批示:抓紧研究制定阿拉善地区生态治理综合方案。内蒙古自治区主席等领导也作出相应批示。为此,阿拉善盟盟委、行署组织专门班子深入实地进行调查研究,编写了《阿拉善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规划》。   该生态环境治理规划中全面阐述生态退化的主要表现和影响,分析原因,从生态环境可治理的多角度出发,提出总体思路和近远期要达到的目标。根据各地治理单元的生态功能,从空间位置分布上将阿拉善地区划分为七大生态综合治理区,设计规划生态治理过程中需要实施的四个重点工程,工程需要资金 38.39 亿元。(本报记者郭爱娣)   风沙源治理工程初见成效   昨天,国家林业局工作人员接受采访时表示,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初见成效,北京本地形成沙尘暴天气的可能性不大。   据国家林业局有关人员介绍,沙尘暴天气不可能完全消除,但是通过植树造林是可以减缓的。 2000 年 6 月启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以来,到去年底,共完成工程林业建设任务 1523 万亩,占国家计划任务的 99.2% ,区域生态状况明显改善,与 2000 年相比,林草植被覆盖度提高了 20% 左右。   据了解,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是改善和优化北京、天津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的骨干工程,工程建设范围涉及京、津、冀、晋、内蒙古 5 省市区的 75 个县级地区,建设期为 10 年。(本报记者杨杨)   首场沙尘祸首来自蒙古   北京市气象部门昨天宣布,沙尘天气主要是受到蒙古国南下冷空气的影响。专家预测,这次沙尘过后,天气以晴为主,近几天将不会再有扬沙浮尘天气。   每年 3 、 4 月份是北京沙尘天气的多发期。由于去年冬季气温明显偏高,降雪偏少,北京沙源地和北京周边地区解冻比较早,地表土壤干燥,一遇大风易扬沙尘。而今年春天的冷空气活动比较频繁,大风天会比较多,这些因素都会增加沙尘天气的可能性。北京本地的沙源近两年已经基本得到治理,本地起沙的条件比较弱,今年影响北京天气的将主要是外地沙源。(本报记者王秋实) 《京华时报》 (2004 年 3 月 11 日第 A08 版 ) http:// 人民网 .cn/GB/huanbao/1073/2384577.html
个人分类: 国内所见所闻(10-11)|456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23: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