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专业硕士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向左右转!’---你让大学老师怎么办?
热度 26 lin602 2015-6-23 22:24
今天中午下班路上遇到一位管研究生的领导,他介绍说,国家可能要减少学术硕士的招生人数,扩大专业硕士招生人数,预计要将学术硕士人数控制在博士招生人数的一点五倍。 要求专业硕士必须到企业去做项目,不允许做发文章的课题。甚至有的要求第一学期直接到企业做事,第二学期后面再回来根据企业的要求来做科研。 但是,大学老师现在是考核SCI论文,特别是大学排名,SCI几乎是基础。我们学校现在做企业项目的已经非常难过了,在考核时与发SCI论文相比‘过关’要难多了。做企业项目,是吃力不讨好的。 升职称也要论文。 培养硕士要做企业项目,考核与升职称要SCI论文,这就是中国目前的怪状! 高校老师有许多教学任务,特别是实验学科,基本上以研究生做实验为基础,如果研究生不在发文章上做出贡献,这个老师就‘死定’了。他的文章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呀,老师自己做实验,由于教学任务的刚性时间规定,被划得七零八落的碎片时间,如何出数据发SCI论文呢?再说,国家自然基金也要发文章呀。 就象一个人,听到这样的口令:‘向左右转!’你该怎么行动呢?我们的大学,我们的大学老师现在听到的就是这样的指令。 我们的硕士大部分都是到企业上班,甚至博士在高校的可能性都非常小,许多学术论文都是做某个数据的,许多企业对一些研究方向的研究生根本没有兴趣。 走到分手时,我们二人都叹了一口气。‘回家吃饭吧,有空再吹’。
6616 次阅读|42 个评论
2015年“(1255)图书情报硕士”招生机构
libseeker 2014-9-20 17:04
2015 年“(1255)图书情报硕士”招生机构 图谋 整理 共 20 家机构。 信息来源: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http://yz.chsi.com.cn/ 招生单位名称 所在地 院校特性 研究生院 自划线院校 博士点 (10055) 南开大学 (12) 天津市 985 ,211 √ √ √ (10065) 天津师范大学 (12) 天津市 √ (10075) 河北大学 (13) 河北省 √ (10200) 东北师范大学 (22) 吉林省 211 √ √ (10212) 黑龙江大学 (23) 黑龙江省 √ (10246) 复旦大学 (31) 上海市 985 ,211 √ √ √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31) 上海市 985 ,211 √ √ (10280) 上海大学 (31) 上海市 211 √ (10284) 南京大学 (32) 江苏省 985 ,211 √ √ √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32) 江苏省 211 √ √ (10307) 南京农业大学 (32) 江苏省 211 √ √ (10357) 安徽大学 (34) 安徽省 √ (10394) 福建师范大学 (35) 福建省 √ (10422) 山东大学 (37) 山东省 985 ,211 √ √ √ (10459) 郑州大学 (41) 河南省 211 √ (10486) 武汉大学 (42) 湖北省 985 ,211 √ √ √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42) 湖北省 985 ,211 √ √ √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42) 湖北省 211 √ (10558) 中山大学 (44) 广东省 985 ,211 √ √ √ (10673) 云南大学 (53) 云南省 √ (图谋 2014 年 9 月 20 日整理)
个人分类: 圕人堂|6210 次阅读|1 个评论
一半专业硕士,与我们的考核体制严重冲突!
热度 5 lin602 2013-12-14 21:56
带了十多年研究生,近几年国家在研究生招生中,设立一个新的研究生类型---专业硕士(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年,专业硕士学制为二年)。 多年前国家就提倡,硕士研究生课题要偏重应用研究。 这暗示着什么,国家需要研究生们从事应用研究,一是从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考虑,二是从研究生就业主要面向企业,这没有错。 但是,我们目前的科技评价与教师考核与职称晋升,应用研究基本上‘提不上筷子’,全是SCI论英雄。研究生的国家奖学金也是SCI论文为投票依据。第一届国家奖学金评审,我的一位从事基础研究的研究生得到了二万元,做应用研究的研究生,尽管有产品产业化,但因为没有SCI(只有核心期刊),与国家奖学金无缘。 这是非常严重的水土不服。 专业硕士是一定要做应用研究的,从规定上不允许做基础研究,甚至学术型硕士生的大部分人,国家是提倡做应用研究的,但是导师们不能做应用研究,如果做应用研究,职称不好升,没有竞争力,学科排名也不支持。 如果专业硕士开展应用研究,那么导师必须做应用研究课题!否则导师没有应用课题,专业硕士们开展什么应用研究呢?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少导师的专业硕士们仍然做的基础研究课题,与应用无关,与专业硕士的初衷严重不符。我可不乱说哟。 可笑的规定,可笑的配套。公说向东,婆说向西,这就是官员主导中国科技、教授没有学术权的后果。 挂羊头卖狗肉,难道是‘中国特色’?
2381 次阅读|7 个评论
培养全日制专业硕士,太难!
热度 8 Greg66 2012-11-13 13:51
全日制专业硕士,由于各种原因,一般要求两年毕业。在这两年中,一年在全日上课、完成学分,另一年,要求完成毕业论文、至少16学时的工程实践,实践单位要在实践报告上签字、盖章。毕业前还必须找到工作,否则影响各级的管理部门的就业指标。 事实上,一年上完课后,第三学期学生几乎在全时找工作,跑招聘会、面试等,学生很难专心搞研究写论文,就业单位如果迟迟落实不了就得拖到第四学期,加上工程实践要求、论文等,学生压力大,指导老师压力也大,还不一定能把毕业论文水平搞得很好。而且,由于开始找工作时,学生在校时间才1年多一点,专业修养还没那么深,找工作时学生不一定能够很好表达其专业技能,落实就业单位还是有一定困难的。 建议:放宽毕业论文的要求,学习国外做法,专业硕士生只学习课程、扩大大学阶段的知识面,可以加上部分工程实践内容,但取消毕业论文要求。毕竟,写学术性较强的学位论文是培养科学研究人员所需要的,我国科学研究人员已经不少了,工程/专业硕士将来不大可能去做研究,免除毕业论文应该是可以的。此外,据说到2015年,专业硕士要达到硕士生的50%左右,工程实践也不是个容易的事情,很多企业出于安全等考虑,接收实习、实践学生的积极性不高。 我看就业指标的管理也可以改革,不一定要求学生毕业前找到工作,在国外,毕业多年后找到工作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个人分类: 10|4803 次阅读|17 个评论
二年制的专业硕士为什么不受考生们的青睐?
热度 8 lin602 2011-10-29 22:41
现在各高校开始招收二年制的专业硕士研究生,二年学制结束后,写好论文经答辩给他们硕士学位。基本要求是他们做应用性课题,其目的为企业培养科技人才。 但从这二年实践下来看,二年制的专业硕士学位不受考生们的热心,考生在三年制学术型研究生不被录取后,不愿意被招为二年制的专业硕士研究生而愿意直接工作,所以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招生中有点难度。 俗话说,‘一分价钱一分货’。尽管二年读完也可以得到硕士学位,但专业学位研究生受训练少一年,这一年是不得了的,基本上是纯科研的时间。研究生一般第一学期全部学习课程,第二学期一部分时间学习课程,一部分做科研,最后一学期要找工作,答辩,做研究的时间非常少甚至没有。三年制研究生有一年半完整时间做科研,而二年制的研究生中间能有多少时间做科研训练呢?好象只有一学期或者多一点,做课题一般刚开始有个入门,入门甚至需要几个月时间。如果做科研时间短,还没有入门,就毕业出门了。 要让专业硕士受青睐,必须提高他们的科研时间,让他们的质量真正不低于学术型研究生,让企业觉得物有所值。 还没有学习,在招生阶段就进入到二流,你说考生们非常热心吗?他们不甘心! 再谈导师,许多导师觉得二年制研究生难带,还没有上手,就毕业了,基本上是科研基础入门训练,谈不上深入地训练科研了。导师也不热心,考生也不热心。 各专业情况有所不同,我是针对我所从事的工科应用型专业的。文科、经济、法学类我不好评论。
5711 次阅读|12 个评论
专业硕士培养:一年读书,半年实验,半年找工作
热度 1 lin602 2011-4-13 22:52
专业硕士二年学制,好象有点本五、本六的味道。如果要完成三十几个学分,一年的时间读书拿学分差不多,最多第二学期能够抽点时间熟悉一下实验。第三学期做论文,因为研究生找工作困难,许多单位还要求他们去单位实习,加上最后一学期要提前到四月份上交论文送审,一般现在最后一学期做不了什么事了。 所以我觉得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一年学习,半年实验,半年找工作写论文加答辩。这样也可以与国外的硕士要求接轨了。
2564 次阅读|1 个评论
二年制的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与培养的困惑
热度 15 lin602 2011-3-24 07:02
昨天听研究生招生办老师介绍今年研究生招生指标的情况,要减少三年制的科学硕士,增加二年制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指标。 二年制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现在许多考生不愿意读,有时候宁愿参加工作都放弃不上。所以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指标都招不满,而三年制的科学硕士指标又不足。 研究生有32学分课程,第一学期基本上全部上课了,第二学期还有几门课,做少量实验。第三、四、五这三个学期是科研的重头,最后一学期要找工作,要写论文(一般要求四月底交研究生院正式论文送外审),再做点科研的数据收尾工作,最后一学期基本上做不了多少实验的。如果再减掉一年,那么这研究生实验能够做什么?导师们是不热心的,基本上都是为他们做热身运动就结束了,指导他们太累了,又做不出东西。 大家知道,做科研有个探索期与过渡期,一个新课题给研究生做,刚开始要摸索,走弯路,要出现失败的实验。如果做科研时间短,探索期刚结束,开始做出东西了(甚至探索期还没有过去),就要着手写论文找工作了。现在找工作,研究生们必须花许多时间,写简历、发布信息、参加人才交流,面试(有的好多个单位)。 从社会来说,研究生比本科生在做技术工作能力方面要上一个台阶,这不是研究生们多学习几门课的问题,是要能够独立做起科研与新产品开发工作。所以他们一般喜欢能做科研的研究生们。 学生不愿意读,招生不容易,导师也不热心,企业也不看好,你说,这二年制研究生扩大这么多,有没有这个必要。 又是学习外国先进经验的结果? 在中国,硕士研究生是企业科技的最主要的技术力量。这与国外是有差别的。
5824 次阅读|21 个评论
[转载]专业硕士批量生产的隐忧
高铁杠 2010-9-30 14:42
专业硕士招生越来越呈现批量化的方式,效果如何,请看个人和社会认可程度: http://news.sohu.com/20100926/n275257664.shtml http://www.edu.cn/gao_jiao_news_367/20100309/t20100309_455139.shtml
个人分类: 一家之言|2523 次阅读|0 个评论
多种硕士,各有千秋
高铁杠 2010-6-23 14:48
目前,研究生招生分为三类,其一称为学术硕士,即以前统招的研究生,其二是今年才开始招生的专业硕士,还有就是目前的工程硕士。 学术硕士是目前最被认可的一种硕士学位,是在国家统一招生考试下进行录取,它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目前是双证,一般有国家的助学金等各种奖学金,是多数考研学子的首选,也是多数导师选择研究生的首选。 专业硕士是具有职业背景的硕士学位,是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自2010 开始国家进行分类招生,目前多数考生不理解,一般地,该学位也要经过全国统考,录取分数比学术硕士分数低,时间多数为两年,前途是面向特定职业具有较高技能。 工程硕士目前种类繁多,它与工学 硕士学位 处于同一层次,但类型不同,各有侧重。该硕士侧重于工程应用,主要为各类企业培养高级技术人才,部分工程硕士需要参加全国联考,部分只是招生学校自主招生考试,是三类硕士生中分量较轻的一种学位,由于部分学校追求效益,有的工程硕士已经非常泛滥,成为大学创收的重要经济来源。 综合地讲,只要是真心地想学到知识,哪种学位都不重要,什么时间上课也不重要,如果不想在学术上进行一些探索,专业硕士应该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毕竟时间短,学费也不高,而且多数都注重实践;如果只想混个文凭,就类似软件工程硕士对软件一窍不通一样,那就选择工程硕士,只需要多交些学费,一般都ok;如果想在学术上进行一些探索,而又被迫上了专业硕士,没有关系,选择一个能够给你多些指导的老师,也许你能够在本领域更进一步。 总之,硕士虽然有种种,但更关键的是自己的态度,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谁能保证现在的工程硕士不能变成未来的学术精英呢?
个人分类: 真人真事|308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教育部调整招生政策 学术型硕士可改读专业硕士
wanggongyang 2010-4-28 22:45
由于今年是首次实行专业硕士和传统的学术硕士分开招考,所以近日教育部对研究生招生政策作出调整,允许达到国家标准分数线,报考学术型硕士的考生改读专业硕士学位。有关专家表示,这种大规模的调剂政策在国家高校招生工作中尚属首次。   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中有学术硕士学位和专业硕士学位两种学位类型。以往,应届毕业生只能报考学术硕士学位,但从2009年开始,教育部调整政策,应届毕业生也可报考专业硕士学位。而在今年首次实现了两种类型分开考试、划定分数线。   今年,全国专业硕士学位共有19类,除了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法律硕士3个专业学位外,其他16个专业硕士学位都可以招收调剂生。凡报考这3个专业的考生,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同时,政策还规定,报考专业学位的考生,只要符合条件也可以调入其他学校专业相同或相近的专业学位。   据介绍,过去的调剂只是相同或相近学位间的微调,这是首次出现这种大规模的跨学位调剂。这可以增加专业学位的吸引力,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的质量。
个人分类: 未分类|1557 次阅读|0 个评论
硕士的强行分类无益于培养
dingng2357 2010-3-20 23:01
从去年开始,有所谓专业硕士与学术型硕士之分。对于二者的区别,一开始以为只是自己不懂。谁知问了很多人,也都不大明白。对于为什么要这样划分,更是不知原因。 上网一查,方知官样文章里的解释。大意是学术型硕士侧重于为博士和高校/研究所培养后备军,专业硕士面向企业培养。 我以为,无论是什么样的硕士,都应该在学术研究方面经历锻炼、有所成绩;而任何研究,都不应该脱离实际。本来我们现在的研究生培养已经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导致有些人只会写论文(有没有价值天晓得),而另一些人只做工程项目却不大理会理论。强行划分专业硕士与学术型硕士,只能使脱节问题雪上加霜。 从考生和家长来说,由于担心专业硕士的社会认可度不高,尽量避免去读所谓专业硕士。不只教育部强行分类目的何在?效果如何? 现在搞得不伦不类、怨天尤人,想想只能用中国特色来说说了。
个人分类: 未分类|4513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1: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