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学术型硕士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考研面试“用力过猛”引来的麻烦
热度 59 Taylorwang 2015-3-30 09:02
近几年来,各高校每年都引进一批优秀的博士与博士后充实到高校的教师队伍中,而离退休人员相对不多,故高校中可以招研究生的导师数量急剧增加,但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已经开始严格控制,故每个导师可以招收的研究生数量也在逐年下降。我们从原来每个教授每年最多可以招四个全日制硕士生,从去年开始,减为最多只能招 3 个。另外,在研究生招生数量几乎没有变化的基础上,将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类型分为二大类,学术型硕士与工程型专业硕士。 从学生的角度,学术型硕士与工程型专业硕士,差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学制上学术型硕士是三年,工程型专业硕士是二年半;学术型硕士的导师,只要学校的副高职称以上的导师就行,工程型专业硕士,还要装模作样地挂一个校外导师,有时专业硕士生在学校学习与做论文二年半时间内,有可能校外的导师一次都没有见过面;毕业要求的差异是学术型硕士,必须有一篇核心或统计源的文章发表才能进入答辩程序,而专业硕士则没有这项严格要求;再有一个差异是学术型硕士,若自己愿意,又足够优秀,可以申请直博,而专业硕士,没有直博这个通道,想读博士,必须研究生毕业后,再申请或考试来读博士。对于我们导师培养学生来讲,不管他是学术型硕士,还是工程型专业硕士,培养的方式方法与要求几乎是完全一样的。都要做实验,写文章,即使是工程硕士,没有核心期刊的文章,也不允许毕业。当然,在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课题选择上,有时会顾及一下差异,平时我也只知道他们是跟着我读研究生,并不区分谁是学术型硕士,谁是工程专业型硕士。 今年在研究生招生上又增加了一条新规定,每位导师最多只能招三名的名额限制外,又增加了一条研究生类型的限制,即最多只能招二个学术型硕士,招一名工程硕士。我因为已有一位本校的推免生读学术型硕士,且有几位初试成绩特别优秀的考生要报我的学术型硕士,有位本校毕业的考生,也要读我的研究生时,我就明确地告诉他,我的学术型硕士的名额已满了,要来读,只有一个工程专业型硕士的名额。对于我来讲,带硕士研究生所开展的课题,往往是解决实际工程中碰到的工程技术问题,所以更适合做工程硕士类的毕业论文。小伙子很爽快地答应了,同意改读工程硕士。由于报考工程硕士的人较少,故工程硕士录取的分数也低一点,大部分工程硕士是从报考学术型硕士调剂过来的。我们学院的调剂方式是初试成绩与复试成绩之和进行总排名,报考学术型硕士的学生,扣除不用考研的推免生外,还能再招 25 名,排外 25 名后的学生,开始调剂到工程硕士,工程硕士再招 40 名。 面试开始前,小伙子就明确地要求改为工程硕士,但没有可以改报的程序,只好先面试了再说。据他讲,他知道面试成绩好,排名排到总分前 25 名就麻烦,故在面试时,还“有所保留”,希望拿一个不太好的成绩,同时也不敢表现太差,因为还有近 20 人的考生在面试环节中会淘汰出局。最终考试结果出来了,他的总成绩排名 24 ,仍是学术型硕士。这样就不可能跟我读研究生了。他想换去读工程硕士,不允许。给出的出路只有二条,要么找其它导师读学术型硕士,要么放弃读研究生。他找我,甚至他的家长打电话给我,我想帮他,但也无能为力。 我知道每位导师招生名额的限制,是为了各导师之间的公平。研究生录取采用双向选择,有些导师没有考生报,但要尽量保证每个导师都有研究生的基本要求。对于本来已想改为工程专业硕士,但就因为考好一点只能读学术型硕士这样的结局,还是觉得有必要改进。虽然所有公开的文件上没有讲工程硕士比学术型硕士低一等,但具体操作仍有较大的差异。从以往毕业的研究生情况看,有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的硕士研究生,更容易找到工作。故从就业的角度,工程类专业硕士更应该大力发展,可高校似乎更重视学术型硕士。虽然高校与科研院所等单位招收新员工,总希望招的新人在读书期间就有好的文章发表,不过现在要想进大学或科研院所,有时只有博士学位都是不够的,往往都要招博士后,或先招进来做二年博士后进行考察,考察合格后,才能转正为正式职工。 从市场需求的容量来看,对于工科研究生来讲,工程硕士的需求容量更大一些,理论上来说,学术型硕士,是为读博士做准备的。所以,对于学生来讲,学术型硕士与工程型硕士,不应该有高低之分,而主要取决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将来希望的就业方向。象这样高分的人读学术型硕士,低分的才读工程硕士是不可取的。本来,人人参加考试都希望考一个好成绩,现在是考试表现好一点,用力过猛了,就不能如愿以偿,也成为考研的奇葩。
29528 次阅读|151 个评论
工程硕士和学术型硕士的含金量比较
热度 22 rczeng 2011-9-13 21:35
工程硕士和学术型硕士的含金量比较 - 浅析中科院博士招生不招工程硕士的理由 【按:据了解北方某大学的工程硕士研究生报考了科学院某所博士,几乎全都没有被录取。】 今年我招了两个研究生,上周一来办公室找我。我更愿意招收学术型研究生。因为两年的工程硕士研究生对我从事科学研究来说,没有多大的帮助。他们进行一年时间的课程学习,第三学期刚开始进入课题,又要找工作了。这样的学生根本没有时间来接受充分而系统的科学训练,从事科学研究,更不用说会有比较好的研究结果。 我原以为他们是学术型硕士研究生,通过交谈得知他们都是工程硕士研究生。他们都是本校考外校名校的学生。因种种原因,他们没有如愿,只好调节回本校。后来询问他们对人生有何规划?毕业后去企业工作还是继续攻读博士?他们齐声回答曰:继续读博。我有点吃惊,既然你们读的是工程硕士,那么毕业就应该去企业,而不是读博士。既然要读博士,为什么还选择读工程硕士呢? 有的学生认为读工程硕士两年能获得一张与学术型硕士等量的文凭,很划算,既省时又省钱 。其实, 这两种文凭虽然等量但却不能等值 。 中科院和国内一流名牌高校更侧重于科学研究,所以,如果考这些单位的博士,可能会面临落选的巨大风险。 想改变出身的同学如果读完工程硕士,如果再去考名校博士的话,入学会受到许多限制。 我认为现在的本科生考研存在的问题在: (一)盲目跟风 : 缺少与有经验的老师的沟通,没有得到有效考前指导。同学们都考校外名校,我也考外校,不顾自己的实际水平和能力。有些拔尖和优秀学生经过努力,实现了改变出身的愿望,成功考入名门。而有些平时成绩中等或以上的同学,跟风的结果是两种情况:( 1 )成绩达到要求,由于没有竞争力,面试时落选。( 2 )成绩不合格,无缘面试。 (二)不了解工程硕士和学术型硕士的本质差异 ( 1 )培养目标不同: 专业学位( professional degree ),是相对于学术性学位( academic degree )而言的学位类型,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专业学位与学术性学位处于同一层次, 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 。学术性学位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而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授予学位的标准要反映该专业领域的特点和对高层次人才在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和学术能力上的要求。专业学位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具有明 显的职业背景的工作。 工程硕士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它与 工学硕士 学位处于同一层次,但类型不同,各有侧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在招收对象、培养方式和 知识结构 与能力等方面,与工学硕士学位有不同的特点。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侧重于工程应用,主要是为 工矿企业 和工程建设部门,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 工程管理 人才。专业型硕士是国家为了克服学术型硕士的局限而新增的一种新硕士,培养社会市场紧缺的应用型人才。 学术型硕士: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 ( 2 )招生条件不同 :学术型硕士不需要报考者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历。专业型硕士一般要求报考者具有相应的工作经验,最新出台的全日制专业硕士则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放开某些专业硕士的招生条件,面向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 ( 3 )学制不同:学术型硕士:脱产学习,一般为 3 年。全日制专业硕士:脱产学习,学制一般为 2 年。 ( 4 )含金量不同:两种硕士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授予学位的标准和要求等方面均有所不同。因而,学术型硕士的含金量不言而喻比工程型的高。 ( 5 )社会认可度不同:学术型硕士的培养经历了几十年,具有广泛的社会认可度;而工程型硕士刚刚起步,培养方式正在探索中,社会认可度不高。 我的建议是: ( 1 )如果想读一流学校和研究机构的博士,最好不要读工程硕士。否则,后悔终身。 ( 2 )选学校不如选导师,选二流学校的末流老师还不如三流学校的一流导师。 ( 3 )学校仅是面子,本人能力更重要。 后记: 许多网友基于自己的认识,提出了不同或一致的看法。这很正常,如果从学制上保证两者一样,同一个老师一般不会刻意去区分哪个学生为工程型、哪个为学术型。既然学制一样,培养方式都一样,那又何必分为工程型和学术型呢? 实际上,基于网友的不同意见,近来调查发现的确个别工程型学生非常努力,工作非常优秀。但个别不能代表全部和整体。所以,每个人可都以保留各自的一孔之见,而不必强加于人,否定别人的意见。
14148 次阅读|27 个评论
聊聊“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学位硕士”
cwhm 2010-5-9 22:27
现在研究生招生已经有了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两种,这让我想到了初中毕业后,大家也有两条选择是读高中还是读中专。而且现在专业硕士学位的人数比例也越来越大,比如今年有47万的硕士招生计划,就有11万是专业硕士,以后大家见面了跟大家说自己是硕士的时候还要附带解释下是专业硕士还是学术硕士。 专业硕士其实就是职业导向性质的硕士,专业硕士的目标是就业,而学术硕士的目标是博士。也有人理解专业硕士就是在职硕士的另一种称法,在职硕士往往是高校和企业甚至部队之间的一种联合培养,这样的在职硕士往往享受不到学校的各种奖学金政策,往往还需要向学校交钱,真不知道专业硕士的设立是不是为了大学更多的创收,而且专业硕士在大学里也并不被平等的对待,首先上课的内容和要求都要比学术硕士要低,而且这些专业硕士上完课后还没等毕业都基本上回到以前的单位了,跟导师的互动也比学术硕士要弱很多。 专业硕士的毕业问题,现在很多985高校的硕士毕业都取消了论文发表的要求,所以最近对专业硕士去学术化也就在情理之中,专业硕士去学术化是为了更好地和学术硕士区分开了,不然还不如都叫硕士好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专业硕士去学术化,也可以促使大学探索更好的专业硕士培养之路,怎么建立大学和企业的联系,毕竟这些专业硕士需要的专业技能,而不是高深的学术探索。
个人分类: 我思故我在|2505 次阅读|4 个评论
硕士的强行分类无益于培养
dingng2357 2010-3-20 23:01
从去年开始,有所谓专业硕士与学术型硕士之分。对于二者的区别,一开始以为只是自己不懂。谁知问了很多人,也都不大明白。对于为什么要这样划分,更是不知原因。 上网一查,方知官样文章里的解释。大意是学术型硕士侧重于为博士和高校/研究所培养后备军,专业硕士面向企业培养。 我以为,无论是什么样的硕士,都应该在学术研究方面经历锻炼、有所成绩;而任何研究,都不应该脱离实际。本来我们现在的研究生培养已经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导致有些人只会写论文(有没有价值天晓得),而另一些人只做工程项目却不大理会理论。强行划分专业硕士与学术型硕士,只能使脱节问题雪上加霜。 从考生和家长来说,由于担心专业硕士的社会认可度不高,尽量避免去读所谓专业硕士。不只教育部强行分类目的何在?效果如何? 现在搞得不伦不类、怨天尤人,想想只能用中国特色来说说了。
个人分类: 未分类|4513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5: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