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研究生培养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当今的某些研究生培养理念到了需要改革的时候了
wangdh 2009-7-4 01:23
当今的某些研究生培养理念到了需要改革的时候了 (王德华) 研究生培养是一种职业培训,是一种专业训练。 研究生培养肯定不是大众化教育。 研究生培养是一种深层次的教育,不是劳动实习。 研究生培养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一种方式。 研究生培养是独立能力和全面素养的训练。 研究生培养不是培养普通实验员和技师。 研究生培养需要条件,需要经费,需要精力。 研究生培养需要有能力和有责任心的导师。 研究生培养是兴趣驱动,不是外力强迫。 允许一个导师同时指导几十名研究生的政策是荒唐的。 允许一个导师同时指导上百名研究生的政策更是胡闹。 一个国家靠扩招研究生延缓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的思维是很不理智的。 一个国家把培养研究生当作儿戏是很危险的。 一个国家如果不重视研究生培养也是很危险的。 研究生是在学习如何做研究的学生,不是劳工,更不是廉价劳工。 研究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需要得到保障,不应该是饿肚子的一个群体,更不应该是叫花子。 导师需要尊重,研究生也需要尊严。 (王德华 2009.7.3 )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8127 次阅读|7 个评论
与大牌教授讨论,你准备好了吗?
热度 2 jianxu 2009-6-27 15:15
暑期来临,欧美的大学(也包括某些研究机构)开始放假,教授们便有机会出动,将参加专业学术会议与休闲(旅游)相结合在一起,在全球四处开会、研讨、讲学。因此,暑期也历来是学术交流活动频繁的季节。 中国的千古文明、名山大川也自然是很吸引老外的地方,这也使得我们能够拥 有愈来愈多的机会,邀请到一些国外的大牌教授(大牛?),亲临我们的研究机构进行讲学、布道,乃至与学生们面对面(零距离)地进行讨论,倾听学生们讲述其未成熟的结果。 这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实在是难得的提高与学习机会(这在我们那一辈是不能想象的),理应珍惜。为此,作为学生,进行必要的准备,以确保高效率地工作是完全必要的。 首先 ,整理、准备好一份自己工作的主题报告( PPT ),介绍清楚现阶段所开展工作的背景、目的,拟解决的问题,已经取得的初步结果,初步的分析,与他人先前工作之间的比较与联系,初步的结论等等。就像在比较正式的会议上作一个报告,时间控制在 20 分钟以内为佳。(啰哩吧嗦,半天讲不到点子上,自然会让人感到厌烦。) 其次 ,将在讨论中有可能涉及或者使用到的原始数据,另外准备一份 PPT ,作为附件备用。就像在大牌期刊上发表文章,附带有补充材料( supporting online materials )一样。在以前我与学生讨论的经历中,经常会问及一些具体的数据结果,有的学生会说实验做了,有数据,但在计算机里找来找去,一时半刻也找不到,白白地将时间浪费掉。我曾经反复地强调过,因为公事繁忙,讨论之前,请一定要将相关的东西准备好。另外, 对于讨论中有可能涉及的参考文献也要又所准备 ,无论是纸质(整理好),还是电子版(放在一个专门建立的文档里)。 第三 ,事先对大牌教授的领域、强项(专长、成就)最好能够有所了解。如果有哪些自己长期困惑不解的问题,可以借此机会请教 1-2 个( Question to Prof. Niu )。 大牌教授(权威)之所以高,究竟高在哪里? 在本人看来应该是有 vision (译为洞察力好像也不完全达意)、专业( professional ),看问题敏(尖)锐( sharp )、有深度, 具有点石成金的本事 (否则便是浪得虚名)。 那么 (扪心自问一下) 在与大牛的讨论中,我们期待着得到些什么? 1 ) Critical Comment 。 很可能正面的、负面的都会有。正面的也可能是大牛出于客气(另外,有些西方人喜欢夸张),我们大可不必太得意。如果是负面的,在我看来,则我们更有收获,是将你从 misleading 的歪道上领了回来,拯救你于水火,如此则越早越好。 2 ) Insight 。 帮助你分析(这通常是学生们的难点),点石成金,提炼 point 。很可能在你看来是没有什么用的东西,在他看来则是好东西,是宝贝(若如此,那你就赚了)。相反,也可能你认为是好的东西,在他眼里压根儿就是一堆垃圾。当然,为了不伤害你的自尊,一般人家是不会直言的。 3 ) New Idea 。 很可能会通过讨论,产生新的想法,或者对你下一步的工作提出建议(那你也赚了)。 当然,也可能讨论后的结果远远不如我们当初所期望的那样高,甚至很可能一无所获。即便是如此,我们也没有什么可遗憾的。我们做我们该做的事情。 总之,大牛们的日程很忙很忙,机会难得一遇。尽可能不要去浪费人家的时间,也别因为自己准备不足而留下什么遗憾。 想一想少先队员们,时刻准备着! 想一想小沈阳,准备好了吗? Music !
个人分类: 为师之道|12461 次阅读|16 个评论
何正国:清水捞鱼做科研(转)
liudongyang 2009-6-25 17:07
原题:《 何正国 :3年做了6年的科研》作者:易言 http://news.hzau.edu.cn/showarticle.php?aid=23346 编者按:从开年之初,本报推出了60年鼎盛中国 辉煌狮山人才强校工作巡礼专题,计划用全年时间,投用大量版面,分老一辈归国教授、知名专家、服务基层专家、师德师风先进和近年引进人才等5个部分,用历史思维来审阅学校人才强校战略的具体实施情况,点线面结合,突出重点。 截止到日前,专题中的赤子心归国教授记事栏目推出7篇报道,对上世纪50年代前归国的部分专家进行了集中报道。从本期起,本报将推出第二个栏目赤子心狮山之子,对我校现有知名专家和师德师风模范人物进行报道。最近科研成井喷之势的何正国教授一贯低调,对学生出了名的严格,而恰恰他的两名即将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做出了10以上影响因子的论文。正值毕业生远赴各地之际,遂将何教授纳入该栏目的第一个报道对象,供师生借鉴、为学生壮行。 40岁的武汉人,我校微生物学本科和硕士毕业,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组建学校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平台,对学生要求严格,领衔的课题组今年连续在国际著名学术杂志发表两篇论文,影响因子都在10以上有关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何正国的信息都只是碎片,这位微生物专家低调的连想报考他研究生的外校学生都要在网上求助。 何正国比自己研究生在实验室呆的时间要长很多,以至于给实验室送水的工人找他拿水票比找学生更方便。如果没有特别重要的事情,他会严格遵循着两点一线,每天从家到实验室,总是准时出现在实验室,一直呆到很晚,周末和节假日也不例外。马上要到昆明医学院工作的研究生张璐感叹:这3年导师其实做了6年的事。仅半年时间,就能发出两篇影响因子10以上的文章,这在国内微生物领域团队中是从来没有过的。何正国的愧疚隐藏在收获的喜悦之后:没有时间很好的陪家人,尤其是陪自己年迈的母亲。母亲是何正国回到武汉的重要的原因之一。 清水捞鱼:从平常科研材料寻找创新点 2004年,在哈佛大学医学院完成博士后工作的何正国面临着选择:英国等国外研究机构希望他过去工作,而武汉大学等国内机构也伸出了橄榄枝。父亲早年去世,母亲年事已高,需要身边有人照顾,何正国作出了回武汉的选择。5年过去,他很轻描淡举地回忆自己的选择:母亲、老婆孩子一大家人,不想再在外面跑了。 从1995年6月硕士毕业开始,到2004年回到武汉,何正国已经在国内跑了10年,这10年,他真正找到了科研的兴趣,学会了自己认为最重要的本领:清水捞鱼,即从平常的科研材料去发现创新点的科学思路。 1995年,硕士毕业的何正国来到荆州江汉石油学院(注:现为长江大学),从事石油地质特殊微生物的研究。因为与油田的天然关系,石油学院的横向课题很多,年轻的何正国总能在这些课题组里找到自己的位置,收入也不错。但时间长了,何正国觉得非科班出身自己很难真正融入有关石油的研究,独立开展工作、独立承担课题都很遥远,提高自己成为了最紧迫的事。1998年,何正国考到了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 因为有了3年的工作经历,何正国重新学习的针对性很强,也格外的勤奋。1999年,中科院推出新政,博士要毕业必须有两篇SCI论文,这让一起考进该所的10多名博士多少有些措手不及,而何正国在这一年的年底就发表了两篇SCI论文。正好此时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生物化学系分子生物学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有合作培养协议,2000年,毕业已经不是问题的何正国来到丹麦该所作访问博士。 丹麦的学习进一步开阔了何正国的视野,使得他有机会和微生物领域世界顶级科研院所接触。2001年,博士毕业的何正国很顺利的来到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师从美国科学院院士查尔斯.尼克森(Charles C. Richardson)教授。在何正国眼里,查尔斯.尼克森这个老头似乎有种魔力:他所选取的噬菌体是个很平常的材料,各项研究做的十分充分,要出成果是很难的。但这个神奇的老头却隔一段时间就有新的重大成果出现。何正国特别打了个比喻:这就像大家在清水池塘捞鱼,如果有人总能从中捞出大鱼那肯定是很有本事的。 关键不是材料、不是实验条件,而是怎样确立思路、选准角度,从看似平常材料总能找到创新点,从导师身上,何正国领悟了清水捞鱼背后的科学真谛。在哈佛期间,何正国也是利用T7噬菌体,发现了病毒的单链DNA结合蛋白C-末端小肽对其DNA聚合酶、DNA解旋酶以及引发酶等多个复制关键酶的功能有重要调控作用,在国际著名杂志JBC上发表研究论文2篇,有关研究结果最近被《自然》等杂志引用。 勤奋沉潜:3年时间成长的平台 2009年6月3日上午8点20分,微生物重点实验室的一场硕士答辩惊动了很多人:7位微生物领域的国内权威专家组成的超级豪华答辩委员会,其中有华科的副校长骆清铭等人,有人说这堪比博士答辩委员会;副校长高翅专门来旁听;此后校园网发布的《两位女孩的答辩》短时间内点击率就达到3000人次以上。答辩会评委、副校长张献龙这样评价这场答辩:两个硕士发(影响因子)10以上的文章,这在我校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骆清铭等答辩委员则说:半年内就能发出两篇影响因子10以上的文章,国内微生物领域的团队还没有过先例。 答辩的3个硕士生都是何正国的学生,其中两个女孩在校内似乎比她们的导师更出名:郭曼曼,生科院2006级本硕连读研究生,她构建一个在常规条件下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功能基因进行方便安全研究的遗传操作平台,并寻找可能在结核病原潜伏感染及耐药性突变产生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基因。今年2月18日,其成果在国际著名学术杂志《基因组研究》发表;张璐,2006级从云南师大考入我校。在何正国的指导下,她试图弄明白古菌DNA复制起始蛋白和DNA聚合酶之间存在物理的和功能性的相互作用,并希望阐明在古菌生命体中DNA复制起始和延伸两个过程之间的分子偶联机制,4月,这项由我校独立完成的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杂志《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 在答辩现场,委员们更关心研究思路的由来。两位女孩都坦承:自己在开始接触课题时,都曾怀疑能否做出东西来。何正国的回答给了她们底气:我给你们的都是好课题,你们可以做出发《自然》杂志的东西,也可以把整个大的课题都毁掉。 2005年9月回到学校后,何正国便是与众多研究生一起摸爬滚打,完全的沉潜下去,组建了一个全新的蛋白质组学的平台。何正国获得了50万的启动经费,这相对后来引进人才的启动经费相比并不充裕。在农业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陈焕春院士的帮助下,何正国很快参加到了一些重大项目中,结核杆菌的研究便是从这时开始启动的。 学校给予了何正国构建蛋白质组学平台的具体任务:党委书记李忠云和生科院院长、中科院院士 张启发 等都对该平台寄以厚望。从2006年开始,学校先后投资了600余万元来搭建这个平台。以前某些平台建设失败的阴影让部分人怀疑蛋白质组学平台组建的意义。何正国感受到了这些压力。在回忆这段日子的时候他说:更多的压力都被学校领导和 张启发 院士给过滤了,这样我有了一个相对宽容的沉潜的机会。 一个完全从头开始的平台碰到了很多的困难,最大的困难在于没有任何技术储备,何正国只有和自己的学生一起来从头摸索一切。平台没有其他老师和实验技术人员,2005年来到学校时何正国带了一个硕士研究生,在周俊初教授的支持下,他有了两个博士生。到2006年,又招了5个硕士生。这批学生成为了何正国工作的生力军。 充分挖掘这些研究生的潜力、培养他们对科研的兴趣成为了何正国的重点工作。每周碰头,每两周汇报一次工作进展,鼓励学生大量涉猎相关领域研究的文献。这位并不多说话的教授说话逻辑很强,总是用最简洁的话来回答问题。在每两周例行的研究进展中,他要求研究生:一两句话报告所看的每篇参考文献的内容,而这些学生中的勤奋者,两个周有可能会看70多篇国内外文献。 何正国的严格在生科院和农业国家微生物重点实验室是出了名的。2006年7月,张璐来不及享受大学毕业的最后一个暑假,就来到学校进入实验室,而郭曼曼更早的时候已经开始与实验室打交道。研一有大量的课程要学习,课余的时间两位女孩被要求泡在实验室,去做一些像构建文库、设计载体等实验的基本操作。正是这些看似简单的基础操作,让两人开始重新认识科研,郭曼曼甚至有了句实验室的名言:如果你没成功,那是因为你失败的次数还不够多。在这样的要求下,实验室的人都非常注重效率,在实验室的每个人都在同时做几项事情,在转化的同时,还在做PCR,同时还在跑着胶。这样的氛围中,时间安排自然紧凑。科研还是要时间投入了,我们效率上来了,时间投入自然就有保证,张璐这样感慨。 何正国组建的平台在微生物的DNA复制调控研究领域一直是在与国际顶级实验室的激烈竞争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两年前,他们吃了一次哑巴亏。课题组在古菌中发现了多个DNA复制起始蛋白能够协同参与DNA复制原点的识别,但这一重大发现却被退稿。而不久后,牛津大学、加州大学等国外著名机构的科学家联手在《科学》杂志发表了非常相似的结果。2007年8月31日,何正国至今仍很清楚的记得《科学》发表论文的日子。一方面我们吃了个亏,觉得很遗憾,但一方面对自己的研究思路是更有信心了。今年的井喷坚定了何正国的信心,他说:更多、更大的惊喜应该在后面。 郭曼曼打算出国,张璐则要到昆明医学院工作,选择这份工作很重要的原因是男友在昆明工作。6月3日的上午,评委打分的间隙,何正国特意抽空跑出来,他一如以往的直率:答辩你们表现出还是知识面不广,暴露出你们积累还是不够;而且委员们更关心你们是如何提出问题,如何从更广泛的意义上去评价这些研究,显然你们并没有很好的思考这些。 结核杆菌和古菌这两个国内科学界做的很多的材料,两位研究生却都做出了大文章,何正国显然更希望研究生能掌握清水捞鱼的思维方法,他叮嘱这些即将远行的弟子: 不管在哪工作,最重要的是怎样思考问题的科学思维习惯,而不仅仅是把目光盯在新的技术手段上。
个人分类: 科研记录|1813 次阅读|1 个评论
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后的一个重要内容
wangdh 2009-6-9 00:48
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后的一个重要内容 (王德华) 前些年关于研究生论文答辩有一种说法:毕业答辩和论文答辩,主要是区分达到(所在单位)获得学位要求和还没有达到学位要求的这两类学生的。这种表述尽管有其时代的烙印,但是显然不妥。仔细琢磨就明白:答辩一定是学位论文答辩,不是毕业答辩(不能这么称呼),答辩委员会针对学位论文提出问题,答辩人对此作出合理的回答。这个过程是研究生经过几年培训后个人能力和学术水平的展示,答辩委员会对其水平和能力进行考核(整个过程包括学位论文评审和学位论文答辩)。 我在国外访问的时候,曾询问过国外同行博士生学位论文答辩的过程。他们描述的有一个过程我的印象很深,值得国内重视,就是研究生答辩后的论文修改过程(不知道是否具有普遍性)。论文答辩后,答辩人如果幸运得到答辩委员会的肯定并要求进行论文修改的话,答辩人需要根据答辩委员会对于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和质询的问题,进行认真修改。修改后,答辩委员会(或者某些主要成员)需要对答辩人修改后的学位论文再次进行详细检查,看是否按照要求修改了,是否认可答辩人的修改,等等。如果这一关再过了,学校学位委员会就可以考虑授予学位了。 这是一个重要的过程,是保证学位论文完善的过程,有时候也很漫长。但是,国内似乎还没有重视这个过程。 国内的学位论文答辩结束后,如果通过了答辩,有些学生和导师就不再理会论文的事情了。上交到研究生管理部门的学位论文和图书馆存档的论文,几乎还是老样子,有些甚至还是错误百出。有些单位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为了严肃这个过程,强调答辩后,答辩人要根据答辩委员会质疑的问题和论文评阅人的意见,对论文进行相应修改。但是由于现在申请学位时间都有一个统一截至日期,这样每年的答辩时间就很集中,多数研究生往往是在截至日期前后几天进行答辩。接着就是单位的学位委员会审核申请学位的会议,会议上要求上交学位论文、原始数据等各种材料,学生如果不是很好的计划时间,几乎没有充足的时间对论文进行认真细致的修改。因此许多的学位论文仍然存在不少错误,留下了许多遗憾。 这只是个人的一点心得,写出来与大家交流。 (王德华 2009.6.8 )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14489 次阅读|11 个评论
又见学生答辩时的泪水
wangdh 2009-5-28 00:15
又见学生答辩时的泪水 (王德华) 今天我的学生举行学位论文答辩会。今年只有一名研究生毕业,相对轻松了许多。 我对今天的答辩很满意。学生准备得很充分, PPT 做得很漂亮,报告讲得不错,科学问题突出,逻辑性很好,简洁精炼。今年的答辩,我只听过一次试讲。鉴于当今研究生答辩会走过场的现状,我对我们组的学生说,只要导师同意答辩,没有不通过的,大家不要担心这个问题。但是,一个人的博士论文答辩一生只有一次,你的答辩演讲也是三年来在研究组的最后一次学术报告。你的毕业答辩表现,在导师面前,在师弟师妹面前,在答辩委员面前,都只有这一次。这一次会永远留在大家的记忆里。所以,不要理会大环境如何,我们要做最大的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今天答辩委员会的提问还是很尖锐的,有些问题很重要,很有建设性,多数问题不只是学生要考虑的,导师也很受启发。各位专家的建议和问题,对于研究组的工作会有很大的促进,相信组里的研究生们也会有些启发。生理学问题要解释功能和机理,生态学问题要考虑自然和环境。任何一个生物学现象(结果)都要有一个合理的解释,从机理上和进化上。 学生介绍完论文内容,在致谢时,有点激动,几度哽咽。这种情景在我的学生答辩中已经出现很多次了。这个时候我也是百感交集,从学生刚进研究组时的一幕幕情景就在眼前浮现。学生说:我今天能站在这里,王老师是最高兴的了。这话不假,这个时候我感觉很自豪,很兴奋。学生还说她至今保留着 3 年前我复试她的试题和我通知她同意到我们组学习的 mail 。我的邮箱里也保存着学生的每一次汇报,开题报告的每个版本,论文稿件的每个版本 学生感慨的是这个过程,老师感慨的也是这个过程,享受的也是这个过程。 学生的泪水是感情的自然流露。我的老师对我说,每次看到学生发自内心的这种感情,他都很感动。这种真,这种情,研究组要珍惜。我感谢我的老师对我的学生们的厚爱。我打趣说,隔辈亲在学术界也很严重。我的老师对我的学生们从来就是赞扬和鼓励。他们嘴里对我的学生们就没有几句重话。有位老师说,真羡慕你们这种氛围,几代人在一起讨论问题,这么和睦。我很知足。我也很清楚:老师们的支持和爱护,学生们的努力和协作,才有我们研究组的今天。 学生的泪水里混杂着自己三年来的酸甜苦辣,这里面有对自己家人的感激,有对亲朋好友的谢意,有对研究组人和物的留恋 也有对导师几年来严厉和无情的哭诉。 这个时候我很感谢我们研究组的所有成员。他们在这个时刻,可以放下自己的工作,全力帮助毕业的学生度过这段紧张时间。他们认真帮助修改学位论文,他们主动组织试讲,他们对报告提出各种建议和批评,他们协助布置会场。今天他们都在答辩现场助威捧场。是他们的努力和协作,成就了我们组每一次答辩的成功,自然也成就了我们研究组。 (王德华 2009.5.27 )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8727 次阅读|13 个评论
不是导师对开题的要求放松了
wangdh 2009-5-26 19:27
不是导师对开题的要求放松了(王德华) 一年一度的研究生中期考核已经结束一段时间了。学生们似乎是完成了一件挂念许久的事情。导师则是喜忧参半、疑虑重重。 近日有学生跟我说,他们的感觉是现在我对研究生论文开题的要求有些放松了,也比以前简单多了。 我们研究组前几年对研究生论文开题的要求是:研究生在开题报告力求完善的基础上,在由相关专家参加的会议上进行论证,同时还要在研究组组会上再进一步论证。对于每一个实验的设计,都需要在研究组内进行反复论证和讨论,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直到修改满意后方可正式开始实验。 不知道什么时候,部分学生对这些显得繁琐的程序有些等不及了,甚至不耐烦了,就开始先斩后奏了。学生已经开始了实验工作,老师是万万不可打击他们的积极性的。这样时间长了,似乎局面就有些不好收拾了。大家都认为自己在实验计划上似乎有一定的决定权,可以边实验、边汇报、边完善。有几次在学生将论文成稿,进行研究组讨论时,已经明确指出了文章的不足主要是由于开题考虑不周而导致的,并且已经不好补救了,致使论文的质量大损。也曾多次强调大家一定要注意实验设计的完善,如果实验设计存在不足,往往会产生一些无法补救的过失,这样会导致很多后续问题,甚至是一些很大的遗憾。 但是学生们似乎对这些事情的记忆力不是很好,发挥主动性的几率还是比较多。随着这种事情的逐渐增多,我也在想恢复我的决定权力了。在学术上,尽管导师不应该太武断,但我也不希望学生们在实验问题上太随意。由于自己的学识所限,不能给学生提供一些好的想法和科研思路,因此在确定了大方向后,总是希望能看到能眼睛发亮的开题设计。如果研究生的开题总是在一个研究水平上徘徊,很少有逐渐深入的设计的话,学术自然就很难发展和前行。现在短平快的小实验设计有些多了,探索性的实验设计相对缺乏。建立在研究组工作积累基础上的深层次的设计更是严重不足,大家似乎都喜欢另起炉灶,但研究水平总是不能提高。 所以,学生要想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一定要有新的创意。科研工作还是要按部就班好,没有积累的科研,不会走太远,也不会爬很高。坚实的工作积累,一步一步的深入,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解决,一定会有好的结果。 所以,我想对我的学生说:不是我对论文开题的要求放松了。我希望看到更多有新意的设计。 (王德华 2009.5.14 )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6987 次阅读|2 个评论
研究生获得学位的条件是能力而不是发表论文
wangdh 2009-5-21 13:13
研究生获得学位的条件是能力而不是论文 (王德华) 研究生要获得学位必须要发表学术论文吗?如果从研究生培养的本质含义上回答,答案是:不需要。那么需要什么?答案是:能力,或者素质。有能力,一定能发表论文。 为什么不需要发表论文呢?研究生培养的目的和要求很清楚,研究生毕业时需要掌握和具备独立开展科研的能力。科研包括哪些能力?科研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包括选题、实验设计、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文献阅读、综合分析、学术交流、基金申请、论文撰写等等,及其相关的各种能力。所以,研究生培养,本质上就是一种训练。研究生最重要的,最需要看重的,应该是这个培训的过程。研究生享受和受益终生的也应该是这个培训过程。走完这个过程,有需要老师扶着走的,有需要老师看着走的,有需要老师领着走的,也有自己知道了方向后独立走的。路线可能不同,但是殊途同归,最后都应该到达按照培养计划的规定,完成课程学习和必修环节,成绩合格,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德体合格 这个科研综合能力(素质)的目的地。 因此,只要研究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培养计划,走到了这个目的地,就合格了,就应该获得学位。 谁来决定你是否达到这个目的地了呢?导师和答辩委员会。有没有标准呢?有,最硬的指标就是学位论文。学位论文需要在答辩委员会组织的论文答辩会上进行表决,申请学位者在答辩会上进行答辩。答辩委员会建议是否授予学位,最后由单位(学院、研究所)的学位委员会进行例行审查,再由上一级学位委员会(学校、科学院)进行最后裁决。是不是很严格的程序啊。可就是这么严格的程序,今天走样了。 问题出在哪里呢?大家都很清楚。导师、研究生、答辩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当今似乎都有些问题,所以也都有各自的责任。这些问题太大太多,赶紧打住。 那么,现在多数研究生培养单位规定研究生要获得学位,除了完成学位论文,达到答辩要求外,还必须发表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学术论文,是否合理呢?按照常规显然是不合理的。但是,既然研究生培训的过程和答辩的过程没有按照常规进行,那么一些非常规条件下的非常规规定就有其合理的成分。这个关系和逻辑清楚了,问题就简单多了。 因此,研究生培养过程不是限制在培养发表论文的能力上,是应该集中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素质)上,当然还有相关的科研伦理和科研规范、科学精神的培养等方面。所以,正常条件下,是否发表学术论文不应该作为研究生能否获得学位的一个限制条件,但是研究生能够发表学术论文可是应该掌握和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 此文作为对一些博友在我前一篇博文 研究生发表 论文是天经地义的 中评论的回复。谢谢各位,欢迎交流。 (王德华 2009.5.21 )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9845 次阅读|20 个评论
研究生发表论文是天经地义的
wangdh 2009-5-19 13:54
研究生发表论文是天经地义的 (王德华) 许多单位都有规定:研究生要获得学位,必须发表一定数量和一定质量的论文,要么是数量上,要么是质量上(高点数的),都可以。当然数 SCI论文 的规定最普遍了。 研究生发表论文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天经地义的事情,为什么必须写进文件或规定中去呢?毫无疑问是大环境造成的,是体制(政策)造成的。有些说是无奈之举,有些说这违反学术发展和人才培养规律 这些观点我觉得都是正确的。 既然明显不合理的事情,为什么多数研究生培养单位要规定必须在毕业前发表论文呢?大概有这么几种情况吧: 1. 为了竞争相关资源,迎合政策规定,目的是增加单位的论文数量,给研究生相应的压力,以完成和达到这个目标。有这个论文要求,给研究生施加了压力,是不用怀疑和辩解的。给你头上压上块大石头,还说没有施加压力,那是假话或谎话。但这是体制所造成的事情,教育部考核学校,学校考核学院,学院考核老师,用的都是这个论文条件,那么老师就要依靠学生了。科研院所也是一样。需要追究是谁提出来的吗?但是理解当时是什么背景提出来的、当时有什么积极的意义和现实的意义价值何在是有必要的。这是管理者的事情。政策和体制决定导向。 2. 为了约束一部分学生。有些学生没有相应的责任心,一旦毕业后就再也不管他(她)花费心血和经费获得的那些数据了。导师和单位也没有理由再去强迫他们去完成这些事情。这应该属于无奈之举。 3. 扩招后,研究生们读研的目的不同,有些并不是为了学问而来的,心里各怀自己的小算盘。既然无法保证培养目的,那么将研究生培养围绕单位的利益来进行也是一个目的啊。没办法,有了这个规定。 4. 也是由于文化环境的影响,现在答辩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走过场现象越来越严重,研究生培养单位要求有论文发表,也是一种约束吧。这也应该属于无奈之举。 5. 这种规定,除了保证单位的利益和导师的利益外,比较适合采取放羊方式培养学生的导师和单位。 ... ... 还有没有其他理由?一定有的。希望各位补充一下。 这么复杂的社会背景,怎么好说这个规定合理,那个规定不合理;这个科学,那个不科学呢?关键是对谁合理?对谁科学?雾里看花,谁能看得清楚,说得明白? 研究生培养的目的很明确,红头文件,白纸黑字。任何规定应该围绕这个目的。 研究生培养是人才培养,应该符合人才培养规律。如何培养人才,教育政策制定者和管理者不知道?导师们不知道?研究生们自己不知道? 那为什么还出现当今这种情况呢? 我们在走向一条偏离常规的路。按部就班来不及,步子慢了来不及。那么就搞突击,要么就快速前进;拔苗助长的事情不是天天见吗,不可思议的事情天天都能听到。就这样还有人说 70 后这一代被抛弃了呢。 研究生发表论文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必须掌握的一种能力。 将通过实验过程收集的数据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了才是科研的一个完整过程 ( Data + Publish = Research )。研究生们应该自觉完成这个完整过程才是。 (王德华 2009.5.19 )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13206 次阅读|14 个评论
研究生培养方式的探讨——我们团队的制度设计
chyq721 2009-4-25 11:48
认真的拜读了王鸿飞老师的《博士的水平是博士自己的事》及其多达 60 的回复。有一个疑问还需要王老师及众位网友进行解答。进入课题组以后,在老师的支持下,与我的要留校的师姐和师兄一起参与了课题组团队建设的工作,从中积累了些经验,为了推动课题组更加好的发展,我们在去年制定了新的运行制度方案,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总有些不自信,我总是害怕这些制度会扼杀同学们的创造力,还望众位老师给与指导。如有更好的建议,还望不吝赐教。在此先谢谢众位老师和同学了。 我们设计的研究生培养制度如下: 研究生培养 一、基本目标 1. 掌握独立完成项目的基本技能 2. 掌握开展研发工作的基本技巧 3. 形成一定的团队合作意识;对博士生要求有一定的团队领导能力 4. 熟练的撰写及讲演各种报告,形成一定的表达能力 5. 掌握基本的论文撰写能力 6. 拥有两年半(硕士生)或五年(博士生)充实而快乐的研究生生活 二、研究生培养之内在要求 1. 心态平和,不能过于功利与浮躁 2. 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 3. 踏实,努力 三、研究生培养之外在形式 1. 暑假培养 形式 研究生新生入学前半个月集中学习相关知识,包括课题组基本介绍、常用仪器介绍、基本研究技能培训、常用软件的学习等 功能 : ① 使新生尽快了解课题组发展历程及未来发展动向 ② 安排适度的前期学习任务,加快新生融入课题研究的进度 ③ 引导新生掌握基本的研究技能,确保新生接手研究课题后可以自我安排相关工作 2. 综述练习 形式 研究生新生自由寻找一个跟课题组总体研究方向相关的研究主题,查找相关资料,阅读及删选信息,完成一篇入门级综述文章;一般在开学后两个月内完成。 功能 : ① 检验新生暑假培训之综合效果 ②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思考问题,使学生逐步习惯于自我学习及自我研究 3. 小组制 形式 方向相近的学生由博士生任组长组成小组。主要任务是完成促成方向相近学生之间的交流,包括高年级学生帮助低年级学生研究能力的上升、各个成员实验方案草案的协商制定等。 功能 : ① . 建立有效的小团队运作模式,使尽量多的事务性问题在小组内解决,加快学生的研究工作进度 ② . 培养博士生的团队领导及协作能力 ③ . 培养硕士研究生团队合作及团队意识,帮助硕士研究生更快的进行研究工作,为其在日后的工作中提供前期的团队合作培训 4. 周总结 形式 学生将每周工作的进展整理成概要性总结,介绍最近一周的实验进度及相关数据、实验进展遇到的难题、文献阅读或者是实验思路等等;然后将整理好的文档发送到指导老师的邮箱,并发送到课题组 FTP 服务器进行存档以便于课题组年鉴的制作 功能 : ① . 培养学生写工作总结的能力,养成较好的总结意识,学会更高层次看待问题及相关工作 ② . 保证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研究及工作进度,便于老师对学生进行实质性工作指导 ③ . 给予学生工作上一定的压力,让学生学会自己找事情做,不至于浪费时间 5.Seminar 形式 Seminar 指课题组集体学习或者是集体讨论。每位成员一个月轮流一次做一次有关最近一个月的工作汇报,内容可以是最新文献综述、最新实验进展、热点研究介绍等等。老师和其他同学通过提问、讨论的方式给于相关研究建议,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功能 : ① . 促进课题组内部(成员达二十人以上)有效的交流,让其他成员了解近期正在做的事情 ② . 培养学生制作及讲演 PPT 报告的能力,逐步锻炼其表达能力 ③ . 帮助学生在研究进程中通过集思广益解决难题 6.Meeting 形式 老师或者学生根据最近一段时间的工作寻找时间面对面进行交流,用以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难题。包括实验方案的敲定、实验难题的解决方案、研究思路的商定、前期工作总结及后续工作安排等等。 功能 : ① . 补充 Seminar 、周总结制度在老师与学生交流上的不足,使学生得到老师直接的工作指导及建议 ② . 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他人建议的领悟能力等 7. 论文要求 形式 硕士研究生在读研期间起码要发表一篇中文文章;博士研究生除开满足学校的要求外,还需要至少每年发表一篇文章(中文文章或者是英文文章)。 功能 : ① . 锻炼学生基本的论文撰写能力 ② . 作为学生综合总结能力的检验,确保周总结制度的有效性 8. 课题研究 形式 每个硕士研究生独立做某个研究课题,部分研究性课题或者是探索性课题;每个博士研究生独立负责一个较大纵向课题或者是未来课题组重点发展的研究方向。 功能 : ① . 培养研究生独立做研究的能力 ② . 促进研究生更好的独立思考 ③ . 尽力保证研究生掌握一门独特的技术 9. 职业规划培训 形式 对即将找工作的硕士或者是博士研究生在开始找工作前的暑假集中进行职业规划培训,包括目标工作岗位的设定、目标企业相关资料的有效利用、简历的制作、课题组就业上的帮助等等。 功能 : ① . 保证学生顺利就业,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② . 加快学生找工作的进度,保证学生有良好的心态应对就业与研究工作的同期开展 ③ . 逐步建立课题组与好企业之间的联系,为后续研究生就业提供便利 10. 携手共进 形式 研究生毕业后课题组在相关资料上提供帮助,毕业生可以提出和课题组合作开发技术或者是做相关研究,课题组每年会给毕业生发送一份课题组年鉴。 功能 : ① . 保证课题组校友系统的完备 ② . 相互交流,促进毕业生和课题组更好的发展
个人分类: 科研随想|6551 次阅读|4 个评论
闲言碎语3--听朱兴全教授讲述如何巧发SCI论文
liudongyang 2009-4-11 16:03
上周四(4月2日)下午,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长江学者朱兴全先生到华中农业大学动科动医学院给师生做了一场精彩的报告,主题为如何发表SCI 论文。在动科楼A205报告厅,早早有人占座,报告预定2:30开始,2:20前后门已站满了学生,会议主持人赵俊龙院长宣布报告会提前开始。朱老师的报告首先从华农这两个字开始,在广州,华农指华南农业大学;在武汉,华农指华中农业大学。你们华农有五位院士,我们比不上啊,在听众的会意的笑声中,他切入主题。朱教授从什么是SCI,SCI论文的意义,如何准备试验,怎样写作,怎样投稿,如何回复审稿意见等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谈到发表SCI论文的意义,他在最后一条列出:For making money! 笑称,我朱老师不清高,日常开支要钱,做实验要钱,以自己的劳动来挣钱,而不是想其他的门道。结合自己被拒稿的经历,朱老师特别提醒,向外投稿,一定不要犯一些低级错误,如语法、拼写、格式等等。发表SCI论文,在写作之前就应该有周密详细的规划,边做实验,边构思,论文中的用到的图表事先准备好,莫等到修回时差图表,还要补做试验,那样就被动了。在中国目前这种考核体制下,尽量要早发,快发,除非你要在NATURE 、CELL、SCIENCE 等大牛杂志上发论文。 朱老师的讲座课件在网上可以搜到,感兴趣可以下载来看。 图片说明:转自 http://my.hzau.edu.cn/POParticle/7/2553.Html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附录朱兴全老师简介: 朱兴全 教授现任华南农业大学寄生虫学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朱兴全博士是教育部 长江学者 特聘教授、全国 五一劳动奖章 获得者、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获得者, 中国青年科技奖 获得者,国家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国家级人选,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兽医学组成员, 教育部 创新团队带头人 , 广东省 珠江学者 特聘教授,广东省 五一劳动奖章 获得者,曾受到过 温家宝总理 的接见 。 朱兴全 教授近5年来主持承担 国际科学基金(IFS)项目、英国威豪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973计划、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教育部创新团队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重要研究课题20多项。 朱兴全 教授 在国际上已发表 SCI收录论文104篇 ,其中60多篇的影响因子超过2,30多篇的影响因子超过3,单篇最高影响因子 12, 总影响因子230以上 。在国际上参编英文专著 3 部。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120 多篇,主编、主审、副主编、参编、参译专著、教材 12 部 。 朱兴全 教授还 荣获中国侨联科技创新人才奖、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中国农学会第四届青年科技奖;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奖等各种奖励及荣誉30多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6项。 他兼任国际科学基金委员会( IFS ) 科学顾问,寄生虫学领域最著名国际 SCI 期刊( IF 4.9 )编委,12份国际专业 SCI 期刊审稿专家,中国动物学会寄生虫学分会副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技部、教育部及广东省科技项目评审专家等国内外20多个学术兼职。
个人分类: 科研记录|1858 次阅读|0 个评论
获科技进步一等奖有感
tarimriver 2009-3-1 22:29
最近刚刚收到来自新疆的邮件,里面是一份获奖证书和奖章。原来是本人参加的塔里木河流域生态水文问题研究课题获得了200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发的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5位)。2008年新疆科学技术进步奖颁奖大会于2008年的最后一天12月31日举行,有10项成果获得一等奖。我能如此幸运的成为获奖者之一,非常感谢导师陈亚宁对我们的培养,让我们有机会参与重大研究项目;其次,是中国科学院的研究生培养机制使我们能在科研的道路上很快入门,健康成长。在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有不少研究生在读期间就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我也荣幸地成为其中的一员。相比之下,在高校读研究生可能只有教学实习的机会多,而科研锻炼的机会相对要少一些,能获得国家基金或较高水平奖励的就更少。 所以,如果要培养从事科学研究的研究生,高校还是应该向科学院学习其培养机制。
个人分类: 触景生情|3289 次阅读|3 个评论
与其多“劳力”,不如多“劳心”
热度 5 jianxu 2008-12-13 18:59
上个世纪 90 年代初,本人曾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 I 大学的 A 研究组里工作过一年。当时,该研究组有两位来自德国的博士后,一位来自中国的博士后,另加上几位美国学生和中国学生。中国人(包括我在内)的特点是勤奋( hard work ),这或许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不仅晚上,而且周末和节假日也经常加班工作(主要是忙于实验)。相反,那两个德国人(这两个哥们儿现在也都在德国的大学里当上了教授),几乎不太加班,只是每天按照规定的时间上下班而已。我那时的反应是“这两个小子不玩活儿”。可令人不解的是,虽然那两个德国“鬼子”并不 hard work ,但“老板”(教授)却很欣赏他们,对他们刮目相看,要比对我们这些经常加班的“老中” nice 得多(薪水给的比给中国人的要高)。我起初的感觉是,这个美国“老板”有“种族歧视”倾向,对待洋人与中国人不平等。但时间久了,便发现自己的观点有些片面。那两个德国人在当时的研究方向上的确经验丰富,学术功底也很好。至少其中的一个,我本人自叹不如。在 A 组内的学术讨论中,他们总是能够提出一些颇有价值的建议,或者是对学生们的实验结果给出一些专业、到位的点评,而“老中”们则很少能及(当然,这里面也有语言交流上的问题,德国人的英文要比“老中”们好得多)。显然,美国“老板”所看中的,正是他们在学术上、智力上对其研究组的贡献。所以,老板对他们的偏爱也自然是有其道理的,不服不行。 这样的现实使我逐渐领悟到,“点子”( idea )重于“蛮干”。“干活儿”要干到“点子”上。有好“点子”的人,才能赢得尊严,才能变得有价值。 “只拉车,不看路,干劲越大,离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越远” (文革中流行的一句话)。以前,牛群和冯巩说过一段相声,叫做“点子公司”,靠给别人出“点子”来卖钱。美国的许多教授也时常去工业界卖“点子”,争取资助。可见,做研究的关键在于“点子”。 时间到了90 年代末,有幸来到德国马普金属所短期工作,也亲身领教了日尔曼式的科研风格。德国人(无论是导师还是学生)几乎从不加班,他们十分重视对“开题”和实验结果的讨论,只有经反复讨论,集中了大家的智慧,搞清楚了下一步工作的目标,才允许学生们付诸实验。如此方式看上去好像是有些“慢”,但他们最终产出的东西,很 solid ,绝不会比我们的差。另外,德国人在对学者的评价上,更看中的是“功底”如何,而绝非拥有一大堆“东西”(即量)。 几年前,一位日本教授的研究组想招收一位博士后,他问我组里是否有合适的人选,能够推荐给他。因为当时手头没有,也就没有推荐。据他说,他的组里有“老中”,还有“老印”。他流露出的看法是,中国人只知道 hard work ,没什么 idea (或许他没有碰到有 idea 、优秀的中国人),他更喜欢印度人。我并不否认这位日本教授的观点多少会有些片面和偏激,也从不想去讨好日本人。但是,他的观点也不能不说从某一视角上反映出我们在工作方法上的误区,或者说是在人才培养理念与评价上的误区,绝不应该简单地视其为无稽之谈。 现实中我本人所看到的是,至少有相当一部分研究生,仅仅热衷于实验和产出数据,而缺乏对所研究问题的深入分析与思考。简单地说,就是愿意(或者说只能是)“动手”,而不愿意(或者说是不善于)“动脑”。甚至误以为,只要有了一大堆数据,就可以写“论文”。殊不知,一篇研究论文的形成首先是要有 point ,还要有 insight 。尽管对于学生们来说,这样的要求似乎是具有挑战的。但必须认识到,这是我们做工作所必须要追求的,也是做科学研究的立足之本。研究工作最终在质量与水平上的差距,每个人学术上的造诣,也正是体现在能否贡献出“ point ”和“ insight ”。被指认为低水平重复的工作,一般缺少的至少是二者之一。 那么,“ point ”和“ insight ”从何而来?一方面来自于功底、广博的知识,更主要的是来自于不懈的钻研与思考以及与他人的交流与讨论。因此,与其将时间和精力用在盲目的实验上,远不如静下心来多读些经典专著和文献,弄清楚基本的概念与原理,想清楚了再行动。如果不能从已经拥有的实验数据中,提炼出新的见解与观点,低水平重复性的工作再多,也毫无意义。充其量是发表一些可有可无的“垃圾”文章。 IMR 的首任所长李薰先生有句名言:“ N 乘零,还等于零!”。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思考与讨论重于实验。这恰恰是被许多人所倒置的。 孟子曰: “ 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如果我们中国人只知道“劳力”,而不去(或者不晓得)“劳心”,必然在科学上无所建树,只能是受制于人,产出低端成果。事实上,科学研究竞争的实质在于智力上的竞争。 对于做研究的个体来说,即便是为了生计,其价值也在于其能否“劳心”,而远非仅能“劳力”也。 W. L. Bragg : "The essence of science lies not in discovering facts, but in discovering new ways of thinking about them." 相关联接: 中青报:论文数 世界第一,未必是光荣事
个人分类: 为师之道|9645 次阅读|8 个评论
研究生放长线VS加拿大高校的Co-operative Education
大毛忽洞 2008-11-1 21:20
研究生放长线 VS 加拿大高校的 Co-operative Education 加拿大的大学教育别具特色,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 Co-operative Education 。 Co-operative Education 虽然是针对大学本科生的,但是选择 Co-operative Education 的学生,至少需要 5 年才能大学毕业,有的要 6 年才能本科毕业。从学历看,第 5 年相当于中国研究生教育的第 1 年,第6 年相当于中国研究生教育的第 2 年。 俺把加拿大本科教育的 Co-operative Education 手段引入到研究生培养。在研究生的三年期间,容许研究生到用人单位去参加为期 2 - 3 个月的培训和试工作,研究生还可以挣工资,这是多好的事啊。 可是有的网友却建议俺回家卖红薯,以后不要再招研究生了。俺感觉这样的网友好像是生活在校园的水井里,以为离开校园就学不到知识。俺还感觉到这样的网友好像是前朝遗老,给人以因循守旧,抱残守缺的感觉。 不是要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吗? 让研究生到工作单位试工作两三个月有什么不好? 把研究生死困在校园,强迫他们写那么多毫无意义的文章,有什么用呢? 难道真要自我陶醉于 Stupid Chinese Idea ( SCI ) ? 下面以 UBC 为例,说说 Co-operative Education 的好处。 根据俺的接触和了解,本科生如果选择了 Co-operative Education ,必须完成 4 次到公司实践工作,每次为期 4 个月。在 Co-operative Education 阶段,学生能拿到很不错的薪水。加拿大 BC 省的最低工资为每小时 8 加元,而参加 Co-operative Education 的学生可以挣到每小时 16 加元,其中 8 加元是公司给的,另外 8 加元是加拿大政府给的。如果那学生真的毕业,刚开始工作还挣不到每小时 16 加元呢。 这就是 Co-operative Education 吸引人的地方。有些专业的学生也可以到美国或者欧洲参加 Co-operative Education 。我认识一个由福建移民到加拿大的学生,他到德国 Co-operative Education 了 4 个月,又到瑞士 Co-operative Education 了 4 个月,都挣工资,当地公司给一部分,加拿大政府给一部分。 请看 UBC 网站的原始资料: Co-operative Education was introduced to Canada in 1957 at the University of Waterloo and has grown steadily, nationwide, since then.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initiated co-operative education programs in 1985 and has a long-standing commitment to co-operative education. The Faculty of Applied Science at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offers ten undergraduate engineering specializations: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civil, computer, electrical, geological, integrated, materials, mechanical and mining; all of which are supported by the UBC Engineering Co-op Program. We also support Master of Software Systems and Master of Engineering degree programs with co-operative education integrated into the academic program. The UBC Okanagan School of Engineering offers three engineering specializations: civil,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which are also supported by the UBC Engineering Co-op Program. The UBC Engineering Co-op Program success is a result of high quality students paired with high quality service. The statistics below demonstrate the growth of the Engineering Co-op Program since 1994/1995 through 2006/2007
个人分类: 思想和方法|6791 次阅读|3 个评论
把参考文献研究到位是“必须地”
热度 3 jianxu 2008-11-1 18:31
(仅供本组学生参考,未见得有普适意义。) 科学研究的一个很重要特征便是知识的继承性。任何一项拟开展的工作都毫无疑问地要建立在前人已完成的工作基础之上, 其价值的关键就在于能否“站到巨人的肩膀上”。既然如此,就得先找到巨人在哪儿?巨人的肩膀在哪儿? 对于参考文献的研究如同军事作战的情报研究,如果指挥员被错误的情报所误导,由此做出错误的判断与抉择,势必只能是吃败仗或者为此付出代价。 在与学生们的讨论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情报”搞不准,一较真问,“ XX 文献是怎么说的?”,“ XX 实验用的是什么方法?”,“ XX 结果测量了多少个样品?”,“XX理论(公式)的假设是什么?应用条件是什么?”,得到的答案经常是棱模两可,似是而非。显然,对相关文献的研究与理解远不够深入,没有到位。当然,学生们对相关工作的理解,自然是需要有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这里只是想强调一下,对于与自己工作紧密相关的文献,实在是应该下些功夫、动动脑筋去研究,而不是停留于表面。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面对众多的文献,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我看来,至少有以下两点应该加以注意: (一)精读经典之作 。任何一个领域都会有一些经典之作,传世之作,对于这些工作应该认真、反复阅读,领悟其核心思想与要点,做到即使把文献合上,也能够道出其观点。结合自己工作的进展,间隔一段时间后的每一次阅读,相信一定都会有新的、更深入的理解。有些经典工作,开始阅读时可能会有些难度,感到吃力和费解,但经过几个回合之后,就会不断进步。随之而来的也自然是自己学识水平的提高。畏惧挑战,碰硬就回头者,永远不会有所长进。如果能够对经典工作有所欣赏,感觉到其精美、漂亮之处,那便是达到了一种很好的境界。“ 宁读经典工作10遍,不读垃圾文章1遍 ”。有些文章只要浏览一下,看看摘要,也就OK啦。不必花太多时间。要把时间用在刀刃上。 (二)观作者学术信誉 。有些学生阅读文献时,不注意文章产出的作者与团队。问及“这(个观点)是谁说的?”“这(项实验)是谁做的?”,便回答不出。必须看到,并非所有已发表的文献都真正具有学术价值。作者和研究团队的学术信誉很是关键。作者的学术信誉通常可以作为判断工作可靠性、专业性的一个直观方法。高水平、有信誉的研究团队大都会产出专业、严谨、可靠、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结果。相反,追求论文数量、非专业、半路出家者产出的工作,可信度就会大打折扣。对于这些工作,不可盲目轻信,人云亦云,以免受其误导。 读文献如同我们选择商品一样,要讲究品牌。 有些学生认为,发表在高影响因子期刊上的工作就不会有问题,这显然也是一种误解。 事实上,在顶尖期刊上发表的工作,事后经不起推敲的也是常见的现象。 总之,做研究当从把文献研究到位(吃透)做起。盲目出手,只能导致时间、人力、物力的白白浪费,更谈不上什么创新和有所作为。所谓研究,英文叫“ research ”。字面上的意思便是反复、再次地寻找。对文献的研究与推敲自然是完成好工作的基础。 (注:“必须地”:电视剧《乡村爱情》中刘大脑袋的一句口头禅。)
个人分类: 为师之道|14660 次阅读|17 个评论
学生毕业驱动的研究只能产出低端成果
热度 4 jianxu 2008-10-18 11:27
多年以前,一位研究生刚刚下室来到本组工作。我大致上给他讲述了即将开展的工作以及所要研究的问题。不久,学生便问我,做这个题目能不能保证我毕业?。我很诧异,学生们为什么会问及这样的问题? 难道说我们研究工作的选题要根据学生能否毕业来决定吗? 我的回答是,不知道,因为你还什么都没做。只有做了,才会知道,才有可能知道。当然,学生们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出于幼稚或者自身利益的考虑,也没有什么可以责怪的。 事实上, 科学研究的真正目的是要解决某一问题,探索未知世界,创造出新的知识。 发表论文只不过是表达我们研究成果的一种形式与载体。所研究的问题固然可大可小,但终究要有所前进,有所突破。积跬步以成千里。正是通过不断地解决问题,共同体内学者们的不懈努力,才由此推动科学的进步与技术的发展。一般说来,所研究的问题越重要、越大,也就越具有挑战性。同时,问题一旦解决对科学所产生的贡献、影响力和意义也就越大。如果在初始的选题上,就缺乏胆识,畏惧挑战,只选择那些小改,小革的软柿子 捏,或者是可有可无的开胃菜,那就几乎不会有产出具有学术价值、技术含量高的高端成果的机会。自然也就谈不上对科学或者本领域的发展有什么贡献。 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学生持有这样的心态:只要能够在 SCI 收录的期刊上发表上 2-3 篇论文,达到学位要求,能够毕业,就 OK 啦。为了尽早发表文章,便心浮气躁。没有几个数据就想着要开始写文章,甚至不顾及结果的可重复性,急于将一些尚不成熟、经不起推敲的结果写成文章往外投稿。既不顾及期刊的水平与质量,也不顾及文章的读者群。没有高的要求,只要能撞上大运,发表了就好(其实这并不难于实现)。 有些颇有追求的导师为了让学生能够潜心研究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怕学生心里没底,在学生参与工作不久,便帮助学生先发表上 1-2 篇论文,期待着学生能在后面的时段里有高的追求,出点儿好东西。可是学生在坐享其成之后,并不领情,反而不再 focus ,不再 hard work ,开始 enjoy life and job hunting 。导师因此十分郁闷和无奈。 我在大学的一个朋友( 985 大学里的教授)告诉我,他的一项工作分别由几个学生参与,如果写成 1 篇文章,可能会阐述表达得更清楚、更系统,也应该会引起更多的关注。但是为了学生能够毕业,只好拆成几篇文章来写,也无法选择水平较高的期刊投稿,结果是大大削弱了其成果在业内的影响力。 另一方面,也有相当一部分导师持有这样的逻辑:学生你要毕业,就得给我出论文,不需要我劳心,反正没有论文你就毕不了业。以此来压榨学生为自己出文章,课题交差。若是能够碰到 1-2 个好学生,能撞上大运,出点像样的东西那当然更好。 如此看来,我们有相当数量的论文是以学生毕业为目标而发表的。师生双方的核心事件都是围绕着学生们能否毕业,结果便是产出一批缺乏真正学术价值和影响力的垃圾文章。而且正在如此循环往复。 据日本《日经产业新闻》 9 月 29 日 报道, 2006 年中国科学论文的数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美国发表的论文近几年每年都在 30 万篇左右,日本、英国、德国各有 8 万篇左右,中国已经达到 9 万篇。但从引用频率最高的重要论文的比率来看, 2007 年美国的重要论文占到全世界的 40% ,英国和德国分别超过 10% ,日本为 7% 。中国约 6% (已接近日本的水平)。 另一项数据是关于《物理评论快报》( PRL )投稿稿件的录用率。 PRL 的平均录用率在 35% 左右,再按国家分布来看录用率,首先欧洲最高,德国与荷兰的录用率达到了 60% ,美国在 50% 左右,日本在 30% 左右,印度在 18% 左右,中国最低,不足 10% 。 此两项数据可以比较直观地显示,我们的论文在数量上似乎已经足矣,缺的是有影响力的好文章、好工作,缺的是吸人眼球的高端成果。正如同我们的制造业,只能产出劳动力密集、技术含量低的产品一样,如果我们的研究工作始终是被学生们能否毕业牵着鼻子走,这既违背科学研究的本征规律,也势必只能产出学术价值低廉、缺乏技术含量的低端成果。 王鸿飞 博士说得好,论文是写给同行看的,而不应该是为了送学生毕业的。但愿为了学生毕业而发表论文的时代能够早日终结! 相关链接: 为什么你的论文被拒? 为什么要发表? 论文是写给同行看的 科学出版:目的、始料未及的结果和异化 科学网 《物理评论快报》五十年成长记
个人分类: 学术生态|9055 次阅读|17 个评论
一张综合评价学生素质的试卷
热度 2 jianxu 2008-9-18 16:42
教师节 的那一篇博文后面,有一位博友跟了一张帖子,问我如何看待 好学生 和 差学生 。我觉得这个问题比较大,不好简单地回复。首先,简单地用 好 与 差 来评价学生实在是显得过于简单、粗糙,应该划分得更细一些。比如,分成优、良、一般、较差四个级别。实际上,世间事物也并非简单地非白即黑。同样,学生的 好 与 差 永远是相对而言的。其次,我们这里所说的 好 与 差 ,只是在某种意义上说 什么样的学生有潜质能够做好科学研究? ,或者说是 什么样的学生更适合于做科学研究 ? 。第三,人与人的 personality 各有长短优劣,对于人的评价,最好是根据多个方面的因素评价后,才有可能最终得出一个相对令人信服的结果(即便如此,也不可太认真)。第四,鉴于导师个人的 personality ,同一个学生在不同的导师眼里很可能会是完全不同的结果,惺惺惜惺惺。这如同婚姻,只能是彼此是否合适。美国人在婚姻破裂后,很少去指责对方,而是说自己看走了眼, I got wrong guy 。师生关系大概也应如此。 思前想后,觉得可以尝试设计出一张综合评价学生素质的试卷(里面或许已经涵盖了 IQ 和 EQ )。用它可在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综合后得出最终的结论。限于本人的学识与经验,未必专业、尽如人意,仅供有兴趣者参考(大可不必认真、较劲,只当是一项游戏,玩玩罢了)。 1. 能否严格要求自己,有进取心,有理想,有抱负,追求卓越。 A. 优秀; B. 良好; C. 一般; D. 较差。 2. 对待工作是否认真,有责任心,诚实,讲信誉,可以信赖。 A. 优秀; B. 良好; C. 一般; D. 较差。 3. 是否有敬业精神,勤奋,踏实,做事善始善终。 A. 优秀; B. 良好; C. 一般; D. 较差。 4. 是否乐于助人,乐于公益事业,有公德心,有团队合作精神。 A. 优秀; B. 良好; C. 一般; D. 较差。 5. 自我管理与挑战自我、承受挫折的能力。 A. 优秀; B. 良好; C. 一般; D. 较差。 6. 善于思考,有好奇心,对科学研究有浓厚兴趣。 A. 优秀; B. 良好; C. 一般; D. 较差。 7. 有无创造力,能否举一反三,敢于超越前人,能否独立地解决问题。 A. 优秀; B. 良好; C. 一般; D. 较差。 8. 有悟性,接受新事物、新知识的能力。 A. 优秀; B. 良好; C. 一般; D. 较差。 9. 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 A. 优秀; B. 良好; C. 一般; D. 较差。 10. 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是否清楚? A. 优秀; B. 良好; C. 一般; D. 较差。 11. 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知识面宽度。 A. 优秀; B. 良好; C. 一般; D. 较差。 12. 实验动手能力,样品制备,操做仪器设备,计算机使用等。 A. 优秀; B. 良好; C. 一般; D. 较差。 13. 文字表达与口头交流能力,逻辑关系是否清晰。 A. 优秀; B. 良好; C. 一般; D. 较差。 14. 英文基础,含阅读,理解,写作等。 A. 优秀; B. 良好; C. 一般; D. 较差。 15. 综合评价 A. 优秀; B. 良好; C. 一般; D. 较差。 其实,有些老外教授们对学生的评价很简单,就两条 smart 和 hard work 。 差学生 便是既 不 smart ,又不 hard work 。 毋庸置疑,每一位导师都希望能够招收到(他眼中的) 好学生 ,与这样的学生一起工作不仅轻松快乐,而且会产出高水平的成果。据国外的人讲,有三个好学生就可成就导师的事业,使其功成名就。德国卡斯鲁厄研究中心的 Herbert Gleiter 教授培养的许多学生,后来都在德国大学里做了教授。我曾问他,是否有培养学生的秘笈。他说,好学生大概仅占 10% 的几率 。对于我们来说,能够有 10% 的 好学生就很知足了,所谓的 差学生 最好也不要超过 10% ,否则实在是太累、郁闷加折寿 。
个人分类: 为师之道|7882 次阅读|5 个评论
博士毕业,不应该是按年头来的
热度 6 jianxu 2008-9-12 15:19
新学期伊始,在开学典礼上,有个传统节目,便是新生们逐一对自己有一个简短的介绍,包括原籍、源学校、现导师与研究方向以及最想说的一句话。这也是典礼上最有趣的一幕。别看这个节目简短,却也或多或少地透视出学生们的梦想、追求以及做事儿的心态。有些新(博士研究)生谈到,他(她)将在今后的四年里如何 如何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想一定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 于培养 博士的体制与要求缺乏真正的了解,以至于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不知者不怪。在培 养 博士的过程中,也时常由于对如何才能毕业理解上的差异,造成师徒之间的不愉快,乃至积怨,不欢而散,未能实现双赢与皆大欢喜之结局。 应该使学生们知晓,由于是培养高级专业人才,博士教育完全有别于大学本科教育(四年学制,到期毕业)。攻读学位的学生必须达到专业教育所应有的要求与水准,通过诸如专业课学分、中期考核、论文撰写、论文外送评阅、接受论文进行答辩等必须经历的环节,方能够修成正果。东西方国家的教育大都如此。简单地说来,就是什么时候达到要求,什么时候拿学位(毕业)。我在美国大学里看到的是(限于材料专业),最快者,三年便毕了业(做理论计算模拟的,人也确实聪明);最迟者则经历了八年抗战(做实验的,中间改过题目)。这只是两种最极端的情况。平均的情况是,大概需要四到五年(当然,也因专业而异)。 目前研究生院的规定大概是这样:硕博连读的学生,超过八年则不授予博士学位;已具有硕士仅攻读博士学位者,如超过六年将不授予博士学位。实践证明,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样的规定并不算苛刻,也是可行的。需要注意的是,显然并没有规定到了四年就一定得毕业。可见,到年头毕业是一种误解。 另外一项规定(大概是本所的)是关于学生的奖学金资助(也就是生活费)。硕博连读超过六年者、已有硕士仅攻读博士超过四年者,学生的奖学金将全部由导师的研究项目(课题)来(承担)支付。因此,这便成了一些人摈弃原则,不顾质量,对学位放水的理由。如果学生不毕业,你还得给他出钱。这样的理由上得了台面吗?是对学生负责任吗?是对国家的教育体制和社会负责任吗? 我在大学里的一位朋友( 985 重点大学里的教授、长江学者)对我说,他们那里的学生三年全部都毕业,还要发表好多文章(这可能吗?),所以做不出太好的工作。学生不能如期毕业,导师的压力很大,甚至有可能顶着今后招不到学生的风险,只好随波逐流。事实上,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大多数学生只能是对研究工作刚刚上手、入门(少数绝顶聪明者例外)。因此,如此三年速成培 养的 博士,质量不言而喻。 几年前,一位刚刚 毕业的 博士(好像是做了三年多)想到本研究组来做博士后。我同一位与我合作的美 国 教授一起对他进行面试,听他用 PPT 介绍他在博士期间完成的工作。事后,美 国 教授对我说,这哪里够博士,没有一个东西做透的,便下了结论,至少还得做两三年。显然,国度不同、导师不同对博士的要求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造成同期入学学生彼此间在毕业时间上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系属多因一果。客观上包括,每个导师的要求不一样,有的 easy ,有的 tough 。然而,严师出高徒,日后出去肯定会不一样。即便是同一个导师,每个学生研究题目的难度与挑战性不一样,在每一研究方向上的原有积累程度也不一样,第一个学生肯定会辛苦些,后续再来者还是沿着这条路,走起来自然会轻松些。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总是在所难免的。这里面有机遇,有运气,通常并非导师所能控制。东北话叫做点子(点子背就是运气不好,打麻将,总点炮、输钱)。所以,对于由此造成的差异,大家应该以平常心来对待。 毕业时间冗长,多数情况下还是学生自己主观上的原因。事实上,人与人之间总是会有差别的。这本来是简单而又平常的道理,但很多人还是不愿意去面对,攀比心态作梗,便出现了心理问题。尽管大家是同一期入学,但每个人原有的专业基础(底子薄厚)、英语基础、计算机基础、智商( IQ )、情商( EQ )、勤奋程度、实验动手能力、写作与表达能力、把握机会的能力、自制能力、进取心、克服困难与战胜挑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等,都会有差别,有时甚至会相当大。如此天长日久积累下来,对于同一追逐目标,势必形成时间尺度上的差距。最极端情况是,有些人的时间再长也不易有太大的改观。在导师看来,同样一件事儿,交给不同的学生去做,所需要的时间长短会有很大差异,快者可能仅需一周,慢者可能需要四周,乃至更长。 举个例子,学生 A 将样品送给技术人员去测试。技术人员说,要排队, A 便将样品放到那里傻等。一周过去后, A 去问结果,答案是样品还没有给做。 A 便回来再等,也不经常去问问,哪怕是打打电话。学生 B 也同样是送去样品测试。技术人员同样说,要排队。 B 也将样品放在那里,但人并未一走了之,而是与技术人员聊聊天,打打下手(甚至拖拖地),加强些交流与沟通,联络一下感情。技术人员一高兴,就给他夹了个塞儿(或者加了个班)。 B 便很快取回了结果,进入下一步的工作(其实我在国外实验室也看到过类似的情况)。这就是 EQ 上的差别。导师自然是帮不上这样的忙。学生们也需要学会去解决各种各样的非学术问题,而不是抱怨或者消极地等待(这样只能是白白让时间溜掉)。好的情况是,导师有可能会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特点对研究题目做适当的调整,但导师对学生的了解同样也是需要时间的。 攻读博士学位如同田径赛中的长跑,有的人已经到了终点,跑完全程;有的则可能还差 100 至 200 米,更有甚者可能会相差 1 至 2 圈。虽然是同一期入学的学生,几年过去之后,出现差距是很自然的。有时也会像龟兔赛跑,起初领先者,未必最先到达终点。心浮气躁者肯定不会笑到最后。 总之,做学生的应该调整好心态,不要与他人攀比。曾有位学生,工作没有做多少,便向导师提出要求毕业,理由是他的同学已经有毕业的了,导师十分气愤。学生们所应该做的是,与导师紧密配合,运筹好自己的时间,早日达到要求,早日获得学位,师生都 happy 。自己不努力,不付出辛苦,靠混年头,还想得学位,自然是没有道理的。这样的人即便是经人放水混得学位,也只能是注水博士,将来在事业上走不了多远。中 国的 博士已经过剩,学位后的发展终究要看实力,而非简单一纸文凭。对此,学生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把握住生命里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个人分类: 为师之道|19764 次阅读|36 个评论
不要让学生输在起跑线上
jianxu 2008-8-12 11:19
(仅供本人所指导的学生参考) 暑假之后,又将有一批学生,圆满结束了研究生课程的集中学习(“脱产学习”),即将进入实验室,开始学位论文工作(俗称“下室”)。学生们在“下室”工作的初始阶段,一方面,对科学研究充满了激情与渴望,跃跃欲试,干劲十足(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另一方面,也将面临着从长期、多年来的应试学习转向科学研究实践活动的新挑战。如何顺利地适应这一转变,尽快地完成对科学研究的“入门”,对于学生们的后续健康成长与发展以及能否可持续地保持对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都是至关重要的。在这一阶段,导师的任务便是“扶上马,送上一程”。 针对学生们常见的问题,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建议与要求,供参考: (一)文献阅读。导师将根据你即将开展的工作,指点一些重要、经典的参考文献要求你阅读。目的是使你对该领域暂且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你的主要任务是大致上熟悉一下相关的术语,掌握一些基本的概念与原理,但并不要求一下子完全理解(这将随着工作的深入逐步完成)。你将会遇到较多的英文生词,感到困难,但逐渐就会好起来。可阅读几本先前师兄(姐)们的学位论文,因为是中文,相对易于理解。由此慢慢地掌握相关的专业术语。对于一些经典文献,应反复阅读,逐步提高所理解的程度。 (二)实验技术。你将在工作人员或师兄(姐)的辅导与帮助下,逐步掌握一些样品制备、性能测试所需的实验技术以及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接受这样的专业训练是后续工作的基础。在未经工作人员的许可、未具有独立操作能力与资格之前,切勿急于求成,擅自操作使用仪器设备,以避免造成对仪器设备的不必要损坏。注意学习、领悟仪器设备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注意事项。做实验的过程中要集中注意力、细心、耐心。自觉地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当然,也不要畏首畏尾,过渡地依赖于他人。应尽早地能够独立地开展实验工作。 (三)人际关系。注意虚心向师兄(姐)和工作人员们学习,切记“三人同行,必有我师”。对别人给予的帮助,要懂得“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不要以为别人的帮助是“理所当然”和“没所谓”的。要乐于助人,乐于“公益事业”(如打扫实验室的卫生)。不要只贪图眼前小利,“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忽视“团队合作”的长远利益。“三人同行,小的受苦”,凡成大事者,必须先从底层、小事做起。要有“三十年的媳妇熬成婆”的良好心态。 (四)计算机与网络的使用。实验室的计算机与网络主要是服务于研究工作,包括文献下载与打印、数据处理、实验结果的编辑整理等。在工作时间(上班 8 小时)内,应自觉地杜绝玩游戏、看视频电影、网上聊天等非工作相关的活动。“玩物丧志”,应学会自律。 (五)学术道德规范。科学研究的真谛,在于求真、求实。对于实验结果,应尊重客观,实事求是,不可弄虚作假。“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也不要先入为主,随意舍弃。许多重要的科学发现,常常来自于对反常结果或现象的重新认识与理解。 (六)重温教科书。有些专业知识,尽管以前曾经学习过,但由于缺乏在实践中的运用,并未能够真正地掌握与理解。因此,对于当前涉猎的专业知识,应重温一下教科书,澄清基本概念,掌握规范的方法,为后续工作打好基础。相反,“欲速则不达”。 (七)抓紧时间。刚刚起步的学生,总会有一种错觉,以为离毕业的时间尚早。许多人不知抓紧时间,也不会利用时间,工作效率低下。岂不知,光阴似水。三年五载,转眼即逝。时过境迁,定睛一看,自己收获微薄,而其他人早已进步斐然、小有成就。于是便乱了方寸,无心恋战,自信心与追求目标亦大打折扣,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只能落得个草草收场,“稀松加平常”。因此,还是不要让自己输在起跑线上。战胜别人的关键在于战胜自我! (本文标题由《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书偷梁换柱而得,该书讲述的是父母们应该如何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
个人分类: 为师之道|7583 次阅读|9 个评论
用心、静心、精心完成你的博士论文
热度 1 jianxu 2008-8-3 15:44
(本文仅限于本人所指导的学生参考。如无意间触及他人敏感之处,纯系巧合。) 这里并不是想评论我们培养的博士水平高低?质量如何?也不涉及我们的博士论文( Ph.D Thesis )本身学术价值怎样?也不是来讨论博士论文写作上的技巧。只是根据自己近年来指导学生写作博士论文以及评阅他人博士论文的感受,说一说我们的学生应该以什么样的 心态, 来撰写“博士学位论文”(在我看来,这是获得学位所需完成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以“用心”、“静心”、“精心”三个词,来大致上描述应该保持什么样的良好心态来写 thesis 。 (一)所谓的“用心”,是指在心态上应对 thesis 的写作给予充分的重视。关于“博士学位”的起源,我不曾考证,但它肯定是“泊来品”。即便就全球范围而言,博士学位无一不是高等教育所能授予的最高学位(有人认为在此上面还有“博士后”,那是误解)。获得 Ph.D 者,被视为在某一专业领域得到过系统的知识以及技能训练。换句话说,培养的是高级专业( professional )人才。因此,获得 Ph.D ,在许多人看来是高不可攀的(尽管在中国有平民化、批量生产的倾向)。为此所付出的艰辛,大有“玄奘去西天取经”之势。所以才有论文答辩通过后,大家热烈祝贺、答辩人泣不成声的激动场面。 在一般情况下,人的一生大都仅有一次撰写 Ph.D Thesis 的机会与经历(不排除少数人有双学位)。这也几乎是接受专业(特别是专业写作)训练的最后一个环节。如“用心”去完成这一过程,将会使你终生受益。在与导师一道反复修改论文的过程中,你的文字表达能力必将会得到提高(至于幅度,那将因人而异,取决于原有基础)。所要强调的是,文字表达能力在你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将会十分重要。令人遗憾的是,许多学生短视地未能够认识到这一点,过多地注重于结果,而疏于真正有意义的过程以及由此带来的人生历炼。 (二)“静心”,是指在论文撰写期间,应尽可能地排除一切干扰,集中精力和时间来完成。按照我本人的经验,即便是集中精力与时间, thesis 的完成大致上也至少需要 1-3 个月(因人而异,因写作之前的工作进展而异)。当然,也有学生将前期业已完成的阶段性工作,及时地整理成论文的部分章节,在最后阶段仅进行编纂与部分补充,也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模式。 比较忌讳的是,有些学生在论文写作期间,平行地忙于其它“不可放弃与割舍”的事宜,诸如联系出国、投递求职信、求职面试、甚至办终身大事等。将自己搞得身心疲惫。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得不偿失。英国有句谚语:“同时追逐两只兔子,结果是一只也追不上。”我们是否应该学会放弃一些东西。“舍得”即有“舍”,才有“得”(作家老舍的笔名,大概也就是不断放弃的意思?)。诚然,学生们面对着各种各样的生活与就业压力,心情可以理解。但我相信,做事善始善终,无论在任何时候都是成就事业的一种基本素质,也是做人的基本美德。 我在国外工作所看到的是,许多学生集中精力将 thesis 完成后,暂且搁置,开始找 job , job 找好后,便提交论文,着手准备答辩。结果是双赢。难道这对于你不可操作吗? (三)“精心”是指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上都要使 thesis 达到令人满意的制作质量。显然,你若不能“用心”和“静心”,也就谈不上什么“精心”。如此下来,我们所看到的便是:论文的组织与表述逻辑混乱,词不达意,错别字百出,图表与文字不相呼应,中英文图解(猴吃麻花)两拧, …… 。让读者读起来,如同服饮一副苦涩的中药,耐着性子走到底。 Thesis 写作过程中,反复的推敲与纠错校对是必须地!你做了吗? 博士论文早已经成为科技文献资源的一大宗类,为许多图书馆收藏。我们也会经常看到,期刊中发表的论文中有对 XXX 博士论文的引证。表明了博士论文的学术价值。美国有的大学要求,最终版的 Thesis 必须用全棉的纸张打印(这种纸张据说可存放久远而不会发黄变色、变皱),用于收藏。可见对博士论文的重视。想一想,你的论文是否值得收藏? 国外有的博士论文在扉页上写有:“献给我的双亲 / 妻子 …… ”,他们数年含辛茹苦地支持你的学业,你拿什么奉献给他们?(“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爱人”。) 如果有一天,你就职单位的“老板”或者是你的朋友提出欣赏一下你的博士论文,你是否会底气十足地回答“ No problem! ”(好办,他们压根儿就看不懂。) 农民有句话,“编筐编篓,全在收口”。还有那:“成功取决于细节”。期待着你能够调整好心态,安排好时间,静下心来, do your best ,拿出一生无憾( without any flaw )的好作品。我的使命便是传道,还是那句老话,“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周末愉快! (图片来自网络)
个人分类: 为师之道|12304 次阅读|1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8: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