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莜面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美食梦想与实践--莜面(二)
kfysdszy 2010-4-6 16:14
我基本是个要么不做要做就雷厉风行的人,我从完全没有概念上哪买这些做典型的北方面食的工具到买回家就用了半天多一点的时间,所以对自己还是很满意的。接下来的过程像我喜欢的实验室试验,只是更简单但费劲一些。去年第一次寒流来的那个晚上12点我忽然想起我面包机里面发的面如果不赶快蒸馒头就浪费了,所以冒着寒冷使劲的揉面蒸馒头,凌晨两点完成,虽然硬度比较大,但是给我以后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遗憾的是可能冒着寒流揉面时太使劲又犯困,手腕韧带扭伤做了三次理疗还加感冒了一次,所以这次我揉面要特别小心。 工 具 竹子蒸笼 瑞典彩玉大理石面板(有角度的,创新哦); 大大的面板; 长长的面筷 ; 擀面杖; 原料 武川莜面(荞面是大方的店主送的,不知道荞面能做什么美食,明珠暗投了呀); 最好的调料和最佳搭配 自制桑葚酱,草莓酱,梅子酱 实践研究中 营养功效 糖尿病人的最佳食物 采购原则 越是高寒地区的莜面越好 宜送对象 有糖尿病或有高血压、高血脂等体征的亲友 好吃指数 三星半,找到最佳的调料后会升级 烹饪技巧 揉100-150下, 卷出来的小卷子最好靠在蒸笼的边上,不然可能会因为缺钙而光荣的倒下(小郁闷); 小瑕疵 小卷子内部平滑度不够,每个卷子也长得不太像,不过连兵马俑都不一样呐,就不要太苛求自己了,再说了,手工的特点就是不一样,按照国际惯例,手工的东西都比机械生产的贵很多哦,呵呵 与麦面粉做的面食相比,这好像是一种有弹性的食物(材料),拿起来时会有一点颤巍巍的感觉。 也像兵马俑一样有一点东倒西歪,立场不稳,呵呵 背景音乐 山西或内蒙风格的器乐吧,曲目有待筛选 莜面鱼鱼 我好辛苦两手搓的比教学片中的更形似的鱼,煮了一阵以后,我高高兴兴的去捞鱼,可倒好,锅里除了屈指可数的几只小虾米,其余全变成了鱼汤。失败,大郁闷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800 次阅读|8 个评论
美食梦想与实践--莜面(一)
kfysdszy 2010-3-26 20:50
自从建设好了我的地球厨房,我就不时的收罗古今中外的食谱、调料以及光碟,因此我的厨房爆装了几乎所有的中餐调味料还有不少西餐调味料。其结果就是好多东西来不及用,常常得把坏掉的东西扔掉,真是罪过呀。可以分享的是我现在几乎再不用担心没有东西吃,到饭点来不及出去买东西,随便动动手现有的东西就能做出一顿不错的饭菜。 我对厨房的终极梦想是有一个像中药店那样大大的有很多抽屉并在里面装上各种食材的柜子,一个可以装下我收集来的各种乡土的、典雅的餐具的餐柜,以及可以放美食教学光碟和美食背景音乐的视听系统。哦,对了,当然要有一个大大的操作台,再理想一点就是还有一些不同的与烹调食物风格相配的厨房服装。 我知道自己比较笨且懒,不可能一下子马上做出古今中外的所有美食。安慰自己那就在有灵感的时候做有感觉的菜吧,关键在于理论上这些装备可以烹调出地球上所有食物,这让我很是满足。本来我不知道有莜面这种食品的,据说莜面很好吃而且是糖尿病人的健康食品,而我爸爸有Ⅱ型糖尿病。当然还得承认我是个馋虫,我最喜欢的旅游方式就是美食文化游,曾经想去法国,也计划过去加勒比海坐游轮。不好意思,真的有点以文化之名,行美食之实的嫌疑。 哦,对了,怎么还没说到莜面呐?可以网购武川莜面,据说武川就在阴山脚下,就是传说中那个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阴山哦。有同志说越是高寒地区的莜面越是好,我也算是完美主义者吧,我希望能买到最好的莜面,因为美食一定来自最好的食材。可是网上也就只有这个武川莜面了,假设它是最好的吧。 网上搜到山西和内蒙莜面的做法示范,让我的入门变得有信心。还专门有介绍某莜面村的节目,我看了看貌似不难。可是,且慢,莜面可是用竹子做的蒸笼蒸出来的,所以我还需要买竹子做的蒸笼,还有大理石的石板,到哪里去买呐?也有同志说不用,但是为了做出最最正宗的莜面,我还是准备试试看能不能买到,对了,那个莜面村还有好多西北的歌,那吃莜面的背景音乐应该不是黄土高坡吧?不然一定会累得顾不上吃面了。 等待美食的滋味真是很难过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收到我网购的武川莜面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102 次阅读|2 个评论
俺和俺的故乡(图片版)
热度 1 geobob 2010-3-21 16:04
题记: 08年暑假回家,返京之前天下午去拍了些家乡的照片,当然是仅仅限于最侠义的家乡范畴了,那就是村庄尺度的。当然我很懒,也没有到处转转去拍,只是站在一块田地里向四周拍了些,希望以后自己可以为她多拍些。虽然这只是局部,但可以大致反映我家乡的风貌,至于真实的情况,或许比照片要美,也或许不如照片。但我坚信,之前的她要美丽些,因为有活泼的小河流,如今已然消逝。 这些照片也是她第一次出现在网络上,尽管照片汪洋大海淹没了当代,但不曾有过她的一张。谨以此博文献给我的故乡,那一片小小的黄土地,她叫北吉沿,坐落在内蒙古南部正中。这也是我慈祥的奶奶度过了一生的地方,她生于斯长于斯歌哭于斯,也长眠于斯。 我最熟悉的地方,故乡的山和故乡的原野,这并不是很高的山,山上种着杨树,据说是多年前飞机播撒的,因为缺乏打理,长得并不高大。这些小山似乎都没有名字,有名字的是一座稍微鹤立鸡群的山,可惜我没有拍摄她,她叫大旮旯山。一般而言,翻过这些山大概就是山西界了。 照片中间黄色和白色的两道是什么作物呢? 再来的近些看,黄色的那道便清晰了,这是什么作物呢? 这就是传说中的胡麻,故乡最好的油料作物,地位高于菜籽。 胡麻籽可以榨油,渣子麻饼(麻生)也是上好的动物饲料,甚至不过分地说,人是可以吃的,闻起来也很香。 小时候,老师总是说学生,学习好将来就可以吃花生,学习不好就吃麻生。 因为故乡不产花生,因此以花生来代表好日子的象征,麻生是劳苦日子的象征。 这张照片的核心自然是中间的那个土墩,这是烽火台,故乡大概有很多这样的烽火台,至于历史我不得考证而知了,似乎是明朝的?土地是收割了庄稼之后耕翻过的,准备来年种植,故乡全部作物都是一年一熟,因此米面是比较营养丰富而好吃的。 照片中所看到的树都是白杨树,天如此之蓝,万里无云.... 一头黄牛在吃草,故乡其实是恰恰坐落在山脚下,有河流冲击和山沟,因此很多地方并不适合机械化,甚至连拖拉机也是不方便的,因此更多的人依然是愿意养活牛马作为劳力的,特别是如今村子里没有年轻人的情况下,多数人都把地包出去或者是干脆荒了,自己只种少数的几亩良田。 其实还是那个烽火台,只不过换了角度, 画面中间左面的一小片作物是马铃薯,右面自然是草地了,下面则是一条不能再浅的小溪了,曾经水大些,会传出声音来,可是现在她静悄悄地,像是在忧伤地告别.... 这便是以上照片中白色那道风景, 这种作物便是故乡三宝之一------莜麦 ,人人喜欢吃的莜面即来源于此。上面是收割捆起来了的莜麦,下面还等待着收割... 一头驴子在吃草,照片中充满了层次,最远处自然是蓝天,依次是山峦、树林、胡麻地、翻耕地、收割了的莜麦田.... 给个特写,这就是莜麦,本张图片的焦点是这两三粒莜麦,是不是有点像微型玉米呢?这两粒莜麦小麦穗大概长约2厘米的样子,一株莜麦大概有十几个个这样的小穗子,小穗子里面有有好几粒莜麦。莜麦收割了,自然是用机器或者石头碾子把麦粒弄出来,麦粒要用大锅炒个半熟,然后采用机器磨成粉,便是莜面。 有人说内蒙古后山地区,人们一到冬天几乎没有蔬菜,但是人们并没有因为缺乏营养生病,就是因为吃莜面的缘故。我的家乡就是这么一种情况,甚至不夸张地说,不光冬天,甚至春秋季节大家都很少吃菜的,即便吃菜也是大白菜和圆菜就这么两种,但是照样健康,无非是因为吃莜面的原因,富含8种氨基酸,均衡搭配,高蛋白低脂低糖,我觉得是糖尿病人可以放心食用的唯一的主食了,而且适合老人吃,因此无愧于故乡的一宝,在所有作物中享有最高的地位,没有莜面故乡人们大概长久以来是无法生存的。 推荐大家有机会尝尝莜面,非常好吃,而且绝对健康的理想食物,买了面不会做可以请教我的哦。 田园劳作图 ,这是两个农民在胡麻地,男的戴着草帽,肩上扛着一个捆好的胡麻卷,应该是在往车上放,女的等在那边。这幅图片 是不是典型的农民劳作的朴实而诗意的画呢 ?注意到画面中的绿色只是杂草,是蒿草,黄色的才是胡麻,星星点点的便是胡麻果实,是不是看不清楚呢? 不清楚就来的放大些看看,左边这颗不在焦距处,因此虚幻,这株胡麻还是绿色的,因此并没有成熟... 这次来个特写,这下看清楚了吧?这个小圆圆的东西便是胡麻果实,是个小圆壳,用手轻轻一捏,便可破开来,里面大概藏着5-10多粒胡麻,这个壳大概是比衬衫纽扣还要小一些,大概直径0.5厘米的样子... 一小群羊在吃草,似乎已经夕阳西下的样子,这便是那条浅浅的河流,绿绿的草,实际上这已经不是河流,之所以呈现河流的感觉,完全是我的拍摄技巧。真实的情况是这是那个小铁矿排出的赤裸裸的黑泥水,当然如今这个小铁矿已经倒闭了,显然地,原因并不是乡里取缔,而是因为矿石价格下降无法经营自动撤退了。这些水是这个铁矿霸占了乡亲们水浇地的水源,当然这也是山高皇帝远的乡里小贪官们和小奸商们同流合污的结果,这是一个小小的缩影么?据我个人的体会,乡亲们是很痛恨乡间政府的,后来我才知道,贪官不仅故乡有,很多地方都有,你们哪里呢?常见的情况是低保户往往不是最需低保的,而是村里的有关系的或者‘富人’,比如我从来没听说他们有谁用了‘家电三下乡’的补贴去购买家电,甚至他们都没听说过,言外之意这些补贴可能早已经被小贼们瓜分了,比如比如,我几乎可以保证,所有补贴以及惠农政策到达农民基层的时候都会变为0或者至少打个折扣的,这无异是一种悲哀,因此对于这些小的‘土皇帝们’,我依然保有儿时的那种痛恨和鄙夷,如同乡亲们所拥有的态度。 ---------------------------------------------------------- 分界线 ---------------------------------------------- 既然题目叫做俺和俺的故乡,那么还是要有俺出场下。这是俺娘为俺拍摄的照片,身后是一小片莜麦田.....侧光之下,明暗分明, 我的肤色只有配上这种土地的颜色才会觉得浑然一体,比较和谐,所谓黑面书生是也,哈。 这张也是俺娘为俺拍摄的,我给莜麦当背景,焦点聚在了莜麦上, 我很喜欢这张照片,因为这是我在家乡拍摄的,而且是和莜麦合影,而且也是母亲为我拍摄,那年俺24岁 (全文完)。
个人分类: 花花世界--君子好色|2624 次阅读|1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9: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