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断代史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令人晕眩的西周历史纪年-武王伐纣年代的困惑
xcl2822 2015-2-2 22:35
令人晕眩的西周历史纪年-武王伐纣年代的困惑 肖长来 吉林大学环境学院 2015-2-2 看书看到西周历史,有关武王伐纣处西周早期纪年,真是令人晕眩。 夏商周断代史西周早期年表 年号 在位年限 在位年数 武王 公元前1046年——前1043年 4 成王    前1042年——前1021年 22 康王    前1020年——前996年 25 昭王    前995年——前977年 19 穆王    前976年——前922年 55 据史记等书记载,周穆王(姬满)即位时井50岁。按虚岁计算,周穆王生于公元前1025年;其父昭王( 姬 瑕)按16岁生穆王,则昭王应生于前1040年;昭王之父康王( 姬 钊,成王之太子) 按15岁生昭王,康王应生于前1054年;康王之父成王 ( 姬 诵 ) 16岁生康王,则成王应生于前1069年。 今按成王15岁亲政,则武王应该在前1069-8+1=1062年病亡;灭商纣应该在前1066年左右。 若武王亡于1043年,其时成王应该27岁,绝不是成王年少;而史记则记载此时成王年少,七年后周公才归政。两者矛盾太大。此外,武王死亡时,成王尚且年少,焉有生出康王之理! 因此,无论用什么方法确定周武王伐纣之年代,也要考虑文献记载及合理性。
个人分类: 学习交流|2734 次阅读|1 个评论
美国通史、断代史、专门史提要和评论目录
黄安年 2011-1-13 16:01
美国通史、断代史、专门史提要和评论目录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1 年 1 月 13 日发布 现在辑录的是我的博客中谈及有关 美国通史、断代史、专门史提要和评论目录。 编制一部较为详尽的中国学者编撰的美国问题著作提要,是我的愿望,这项工作刚刚开始,举一反三,有些著作我手头还没有 , 需要到图书馆查阅或借友人收藏进行收录,希望在有生之年慢慢积累,收录齐全。 一,美国通史 * 别具一格的《美国史话》,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11 月 29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88477 * 顾学稼等编《美国史纲要》提要,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3 月 19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04321 * 黄绍湘著《美国简明史》提要,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10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2635 * 黄绍湘著《美国通史简编》提要,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11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2635 * 《美国简史》提要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11 月 19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85277 * 《美国简史》(上册)的编写和讲授( 1979 年),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11 月 27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87881 * 《美国史教材》 ( 初稿 ) ( 1974 年)提要,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11 月 28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88192 * 《美国简史》(下册)的编写和讲授( 1979 年),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11 月 28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88197 * 罗荣渠著 《美洲史论》提要,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3 月 20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04674 * 《美国通史》 6 卷本提要 , 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3 月 12 日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519 ) * 出精品、育人才六卷本《美国通史》出版的启示 ,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9 月 28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67680 * 务实创新 富有时代气息评新版《战后美国史》 , 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1 月 29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5144) * 杨生茂 陆镜生 著《美国史新编》提要,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3 月 21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04852 二,美国断代史、专门史 * 《美国扩张史话》提要,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12 月 25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97196 * 《美国文化教育史话》提要,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12 月 25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97211 * 《美国文学艺术史话》提要,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12 月 25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97218 * 黄绍湘著《美国早期发展史 (1492-1823) 》提要,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12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3310 * 黄绍湘著《美国史纲 (1492-1823) 》提要,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12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3371 * 《美国的崛起 17-19 世纪的美国》提要 , 黄安年的博客 , 2007 年 3 月 17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674) * 《 20 世纪美国史》提要 , 黄安年的博客 , 2007 年 3 月 19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710) * 《简明中美关系史》提要,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11 月 20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85655 * 刘祚昌著《美国内战史》提要及写作过程,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10 月 6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70393 * 刘大年著《美国侵华史》 (1951) 提要,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12 月 27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97894 * 《美国黑人解放运动简史》提要,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25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8226 * 杨生茂主编《美国外交政策史 1775-1989 》提要,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7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1122 * 《美国两党制发展史》提要,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10 月 19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74924
个人分类: 美国问题研究(07-11)|4040 次阅读|0 个评论
图书馆史的断层
skymoon619 2010-8-29 23:42
读罢程焕文的《图书馆精神》,对图书馆四代人的历史有了初步的了解,对于一个非图书馆学的门外汉来说,了解图书馆的历史很有必要,美国是一个包容的移民国家,一战和二战大量人才移民美国,奠定了当今美国的霸主地位,但毫无疑问缺乏历史的积淀确实是美国不大愿意提起的事,文化是一个国家非常重要的部分,是凝聚民族精神重要枢纽。 图书馆是一个传承文明的地方,国人使用图书馆的状况非常不乐观,图书馆是一座座建立起来了,其恢宏的建筑几乎成了现代都市的地标建筑,但来馆阅读的民众却远远比不上欧美国家,国人对图书馆的理解显然还停留在借还书的水平上,大部分人在离开大学后就很少使用图书馆了,现代繁忙的工作使得他们根本没有时间来图书馆,晚上下班挤公车,周末补充睡眠,偶尔想起去图书馆逛逛,似乎也是为了职业考试和蹭凉(有图书馆人提出文化消暑还是挺有那么点味道的)。 回到主题,晚清、民国时期第一代图书馆人应该说是近现代图书馆的奠基者,韦棣华、沈祖荣、刘国钧、杜定友等人为近代中图书馆学做出了很多贡献,建立起了近代中图书馆学体系,文华精神对现代图书馆人的影响很大,现在大部分图书馆牛人也或多或少地笼罩在文华图专的光环下继续发光发热,为现代图书馆的发展而继续努力着第二代图书馆人师承第一代,与第一代留美图书馆人相比,他们应该说是本土文华学校培养出来的,当然也有留美留苏的佼佼者第二代到第三代却是出现了断层,此时正是中文革时期,这时期有关图书馆的历史却是比较少见,程焕文先生似乎也没有说到,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文化的发展与国家的政策是息息相关的,由于没有具体去寻找有关这个时期图书馆的历史,文革时期的图书馆究竟如何,还有待日后去了解。第四代图书馆人当然是在上世纪80年代后出现的,至今依然活跃在图书馆界,在图书馆杂志、期刊还经常能见到他们的大作 文革时期的图书馆究竟是怎样的呢?真的期待日后有时间去了解,如今图书馆工作的越来越多录用非图书馆专业的人了,跟图书馆的清贫怕是不无关系,当然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三后一弟在国内的迅速崛起,他们以绝对的优势占领了图书馆,而图书馆专业培养的人如今可还呆在图书馆呀?
个人分类: 图书馆学与情报学杂志|3347 次阅读|0 个评论
永远的国王
lanjs 2010-3-22 09:17
永远的 国王 蓝劲松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国王,他有鸟飞不过的良田,贼扛不动的金银山不过这篇博文的国王与这样的国王有些相同,更有所不同。因为这个国王不是别人,而是我们每个人自己。 题记 18 岁:国王自动登基 十八岁是大多数人高中毕业进入大学的转折年龄。这个年龄或许看起来还很幼稚,很单纯,甚至还很懦弱。但是这却是人生的第一个责任年龄必须对自己独立负责的年龄。 到了十八岁,就像鸟儿必须离开鸟巢,这时自己必须离开父母外出觅食打天下(俺奶奶曾经说过:老鹰不应关在笼里喂养。极目天下、翱翔大空才是鹰的本色)。 到了十八岁,无论此前的家庭是富贵还是贫穷,身处城市还是乡村,所有这些都不能责怪谁也不应怪罪谁如果要怪罪的话,十八岁以后就只能怪自己了。 到了十八岁,这时除了地上的国家法律与 天上的 道德 星辰 (God have eyes)还在管束自己,已经不再有任何其他人能够直接地真正地管理自己,所以自己就是自己的国王你是你所处王国的国王。这时无论这位国王是否作好了准备都必须登基,同时大批的资源也不由分说地托付给他负责:有了自己脚下和远处可见但还不属于自己的 土地资源 (这是立足点)、有了看似无穷无尽可以自由支配的 时间资源 、有了或多或少可供挥霍的 经济资源 ,有了远亲近邻师长朋友在内的 社会资源 当然最主要的是有了包括自我在内的可无限开发的 人力资源 。上天安排我们做自己的国王,应该说给与大多数人的条件还是比较公平、比较大方的。 16 岁:推想墓志铭 虽然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国王,而且在自己这块天地里一定是终身国王,但是每个国王都有驾崩的时候。换言之,我们随时都有可能与死神见面,而之所以人人都敢于穿行在黑暗之中,那是因为前面有一丝光亮。既然如此,每一个国王就要从长计议,提前做好光亮熄灭漆黑一团的准备。这倒不是要修理像东陵西陵这样的皇陵,因为一旦山河破碎,后人不肖,那么即使埋入地宫也有可能遭致劫墓盗坟。况且绝大多数皇陵与普通百姓的墓冢最终毫无二致,因此生前死后过分考虑如何修冢就是荒唐之举。 青山处处埋忠骨,国王驾崩也应作如是观。那么国王应该如何应对可能的驾崩呢?墓冢可以简单乃至忽略,但作为国王,历朝历代做什么、为什么、如何做则不应马虎。历史就是国王的历史。所以国王们至少需要提前设想一下自己的墓志铭或说断代史。作为国王,你必须考虑两个问题:做一个什么样的国王?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朝代?这些在未来新版的《史记》中将有记载。就长短而言,墓志铭基本上有那么一两句文字就应打住,因为在历史的石碑上无法刻下大多的文字。断代史一定意义上乃是墓志铭的文字展开,其字数可长可短。如果自己比较完满地实现了这个墓志铭或者断代史,当然就完全可以心满意足,死而瞑目了。 何时撰写墓志铭或说断代史?既然 18 岁就将身不由己地登基,那么 16 岁左右就要撰写墓志铭或说断代史了。它们的撰写方式可以不拘一格(尤其是断代史),最好有些想象力。用数学题目来说,可以是立体几何的证明(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需要加以证明的),也可以是线性代数的运算(人生是需要规划运算的);用语文作文的体裁来看,可以是散文诗歌,也可以是戏曲小说。当然,有些小说里面也有证明演算的环节,有些数学家也是诗人。 有必要再早些撰写墓志铭吗?似乎没有必要也不适宜。人生的大戏还几乎没有开场就想到说起来多少有些悲惨的结局,让十六岁的少年做这事未免大沉重。但也不能太晚。既然十八岁就要登基,那么提前一两年时间知道此事至少有个心理准备。 61 岁:重写断代史 很多人 60 岁(或 65 岁)就退休了。退休是社会的安排,但在自己的王国里,你是永远不会退休的国王。自己这个王国的命运仍然操持在自己手中。有不少人看不到这一点,以为退休就是国王被赶下台,就是改朝换代,于是拖拖拉拉,慢慢腾腾,期期艾艾。实际上,这样的退休者只看到社会角色转换的一面,看不到自己作为国王的另一面。事实上,我们完全不必等到社会安排的 60 岁( 65 岁)退休。一有新的创业机会(或一有可能拿到退休金),那么 35 岁、 45 岁、 55 岁前后都是重要的退出年龄,以便重( chong )大锣鼓重( chong )开张。完全按照社会约定等到 60 岁或 65 岁退休也可以,但一定要认清社会安排角色的变动性与自己主宰角色的不变性。 无论 16 岁,还是 61 岁,此前都是过去式,现在才是新起点。 16 岁可看成 61 岁,反之, 61 岁也可看成 16 岁如果参照系是 80 岁的前辈的话。一个国王一个时代,每个时代都埋藏着威胁,也潜伏着机运。暂且不论威胁或机运,至少我们还是自己王国的主人,这样也就意味着仍然拥有大量的运作资源和资本这与过去并没有什么绝对不同,多点这少点那也无关宏旨。 所以, 61 岁以前的墓志铭或者断代史写得好,那没说的,赞一个!如果不大理想,那也没有什么好遗憾的, 61 岁以后不妨调个角度,换种思路,重写断代史。本国断代史上篇或许难以改写,那就写好断代史下篇也不错。想想看,曹雪芹也只写完大半部《红楼梦》,还没有写完就撒手不管了,但这已经很了不起了。 建议: 在全国城乡学校及时恢复古老的弱干( 成人礼 )之礼( 成人礼 ) 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目的是反省人生的使命与担当。
个人分类: 经验分享|3001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21: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