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大山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山之魂
yag195544 2017-10-28 08:13
山之魂 大凡一座名山,不管是伟岸高大还是小巧可人,不管是粗犷宏阔还是钟毓灵秀,都是有魂的。山之魂的形成既有天然造化,亦有人造之和。天造乃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经过长期的自然进化发展,逐步形成了区别于它山的独特风貌,然后便有一些旅行的先驱者来到它的身边,发现了它不同于其它山岭的地方,发现了这座山之魂,也就是能够打动人心的地方。于是靠着他们的嘴、他们的笔墨将这座山的动人之处传扬开来,最终得到其他人的首肯,于是才奠定了它名山的地位。人造则是人们有意无意之间,为一座山注入了无法述说的心血,也形成了独特的一道景观或山岭文化,并且感动了大多前来游赏之人,于是这座山之魂就生成了,成为人们津津乐道之谈资。 名山何以有魂?说易,成难。 任何一座山之魂都需经过或先天或后天极其艰苦的长期的历练才得以形成。说到艰苦,许多先天形成的名山,是在地球的演化过程中,经历了大陆漂移、造山运动、山崩地裂、火山爆发等等不同的磨难,才大致形成了今天的模样。虽这些大山的变化一刻也没有停止过,但展示在当今人们面前的每一座名山的大致轮廓已足以震撼天下之人,让人发出无数的惊叹与感叹。说到长期,一些名山的造山处女作可以追溯到几十亿年前;即使是我们今天可以见到的它们大致模样的形成,也需追溯到几千万年之前。而在人类后天创造山岭文化的过程中虽无法与自然的造山活动相比,但就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其所作所为也是令后人唏嘘感叹的。光是一座泰山,人类将其打造成中华五岳之首花费了多少时光?是从中华有文字记载以来至今的中华历史全过程。花费了这么长时间打造的东岳泰山之魂谁能将其否定?谁敢将其否定? 约0.5亿年前,正当地球各大陆板块都在拼命寻找自己的生存位置,并相互冲撞搏杀的时候,原本是大海底端丝毫不为人所知的一处礁石,在极其不情愿的情况下,忽然被挤出了海面,并被周围曾经的的礁石后来的岩石们裹挟着不断被抬高,最终被拥上了地球最高峰的宝座。它就是喜马拉雅山脉的珠穆朗玛峰;它身边那些曾经的礁石后来的岩石们就是现在的青藏高原。因此说,高踞世界之巅就是珠穆朗玛之魂。据此,我们是该谴责那些大陆板块的恣意胡为,还是应该感谢它们造就了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呢? 位于黑龙江牡丹江市的镜 泊湖风姿绰约,引人入胜。它是 世界最大火山熔岩堰塞湖、世界第二大高山堰塞湖。高山堰塞风貌就是镜泊湖之魂。但 若没有 约在一万年前第四纪中晚期的火山爆发,玄武岩浆堵塞牡丹江道,那么也就不会形成今天人们看到的火山熔岩堰塞湖泊,25米高、40米宽的吊水楼瀑布以及整个 镜泊湖风景区 。镜泊湖之魂的始作俑者是火山爆发、是玄武岩浆的肆意横流。 江西三清山的镇山之宝是被唤作“巨蟒出山”的又细又高的一块花岗岩石。它位于南清园景区的北部,是三清山标志性景观。海拔1200余米,相对高度128米。“巨蟒出山”是由风化和重力崩解作用而形成的巨型花岗岩石柱,峰身上有数道横断裂痕,但经过亿万年风雨,依然屹立不倒。顶部扁平,颈部稍细,最细处直径约7米,状极突兀,形似一硕大蟒蛇破山而出,直欲腾空而去。若没有当地地壳的无序抖动,纤细高佻的“巨蟒出山”石峰也许至今还是雄踞一方的“猛虎下山”石。 但在一些名山之中,究竟其魂是什么?人们往往说法不一,甚至于争论不休。 有人说华山的魂在于它的险。大凡用双脚登上华山的人们都会切身地感觉到,山是直上直下的,若不是险,为什么人们到今天也只开出一条险峻的山路来。但有人不同意此说。他们认为,华山之魂是大山的挑夫。在华山不曾安装缆车的年代里,山上所有生活之需完全靠那些关中汉子的背膀所资。正是他们,用坚硬如钢的背膀背出了一座生机勃勃的华山。 有人说北京香山的魂是它的绿色。香山只是太行山脉的一支余脉,人们都领略了太多的太行山的贫瘠和较少绿色,所以,当遇到香山漫山遍野的绿后,便觉觅得宝贝一般,引得上至皇家贵胄、下至黎民百姓都愿意到此一游,去享受那浓酽的绿色。但也有人认为,香山的魂是它的红色。香山的红叶是天下闻名的,正是那每年难得的那么几天的红色,招惹得那么多的人都蜂拥到狭小的香山上,连鬼见了都犯愁的山峰都无法阻住人们的脚步。 有人说武夷山的魂是插花临水、秀润光洁、亭亭玉立的玉女峰。它是武夷山的象征,武夷人民的骄傲。也有人说,是它那“竹筏水中流,人在画中游”的九曲长溪胜景才可称得上是武夷山之魂。九曲溪,发源于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主峰——黄岗山西南麓的溪流,清澈清莹,经星村镇由西向东穿过武夷山风景区,盈盈一水,折为九曲,因此而得名。1962年郭沫若曾作诗《游武夷山泛九曲》来赞美九曲溪。诗曰:九曲清流绕武夷,棹歌首唱自朱熹;幽兰生谷香生径,方竹满山绿满溪;六六三三疑道语,崖崖壑壑竞仙姿;凌波轻筏觞飞羽,不会题诗也会题。但有人对以上两种说法都不认可,认为武夷山之魂是生长在悬崖峭壁上的那几株仙风道骨、年产量只有几百克的大红袍茶树。正是这几棵看上去没什么特色的矮小植物,声名却远播天下,似乎天下所有喝茶之人没有不知道来自武夷的大红袍的。 有人说嵩山之魂为少林古刹。正是因为少林寺的香火兴旺,少林寺的武功盖世无双,虽它只是嵩山脚下的一座庙宇而已,但却大大提升了嵩山的知名度,搞得人们似乎只知有少林,却忘了被誉为中岳的嵩山。其实,嵩山少林寺的声名鹊起,只是在当代影视武打片成为一种时尚之后;而中岳嵩山被天下认知则可以追溯到春秋时代,两厢无可比拟。嵩山之名,随历史变迁而不断改称。在尧舜时称方山;夏商时称崇山;春秋时称嵩山、岳山;周平王时以“嵩为中央,左岱右华”为“天地之中”,故定嵩山为“中岳”;汉武帝时,以“嵩高维岳,峻极于天”而称为嵩山;唐武则天时,曾改中岳为“神岳”。不管其如何变迁,都印证了嵩山历史的悠久,文化的灿烂,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摇篮,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嵩山还有一个更响亮的“万山之祖”的称呼。这绝不是浪得虚名。早在30亿年前,嵩山就横空出世,是世界罕见的太古代地质遗迹。目前我国只有三处太古代地质遗迹,嵩山就是其中之一。太古代是五个地质时代的首代,之后还有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嵩山被列为世界地质公园的两大标志,其一就是一山含五代遗迹,也就是在嵩山上可以同时找到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不同地质年代的遗迹,天下难得。这样难得的奇观还不能成为此山之魂吗? 张家界的魂在天门山,还是在天子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海拔1518.6米的天门山确实是张家界最高山,也有一些诸如世界最高海拔天然穿山溶洞之类的好景致。但我个人认为,如果将其称为张家界之魂就有些过了。因为,人们对一座名山之魂的评定,高矮并不只是唯一的评判因素。从众多的游客登山的态度也可以窥其一斑。很多游客到了张家界对天门山只是远观,很少有去登山的。更多的人到了张家界必登的山为天子山。因此,不论是专家还是游客,众口一词的说法是:天子山是张家界之魂。天子山,海拔1262.5米,为台地地貌,中间高,四周低,因而视野开阔,透视线长,层次分明,气势雄浑。在天子山观景,与黄石寨、金鞭溪的感觉不同。游黄石寨,您是与群峰对坐,与群峰平视;游金鞭溪,您是“人在画图中”仰视高耸于溪两岸的群峰;而在天子山,则可俯视大千世界,您会生出“山上无山我独尊”的无限豪情。那高低错落、争奇斗艳的峰林秀出了武陵源的真韵,秀出了张家界的雄浑。因此,人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不游天子山,枉到武陵源。 现在有些地方为了赚钱,于是千方百计地造出个景点出来。在一条山沟的沟口处设个卡,弄出个不伦不类的山门,找几个略通笔墨的酸秀才为满沟的似有形似无形的石头起个半通不通的名字,再在某处的山崖上泵上去一些水,弄个人造瀑布,一个景区便产生了。一些无聊之人被花花绿绿的广告诱骗而来,进沟后方知上当。为什么?这处的山无魂。山之魂不是人们轻而易举、随随便便就可以造出来的。
个人分类: 散文|2039 次阅读|0 个评论
四座大山
gaojianguo 2017-9-6 21:11
一个有趣的问题是,气候变化背景下山地生物多样性会怎么变化?山地往往是物种形成和分化的中心,对生物多样性和种质资源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人们对山地面积随着海拔的上升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还不是很了解。如,随着海拔的上升,山地面积都是减少的吗?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答案是否定的。 普林斯顿大学的Elsen和Tingley在对全球182座山的地形地貌进行量化时发现,68%的山地面积没有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单调降低。有意思的是,作者把世界上的大山根据地形地貌特征分成四种类型,如落基山脉(Rocky Mountains) (菱形),阿尔卑斯山(the Alps) (金字塔形),昆仑山脉(the Kunlun Mountains) (倒金字塔形) 以及喜马拉雅山(the Himalayas) (沙漏形)。其中,仅32%的山地的面积是随着海拔的升高是减少的,6%甚至是逐渐增加的,其余的在山间或中间海拔面积是增加的(倒金字塔形和沙漏形: The most common mountain shape in the new study is the diamond (39%), followed by the traditional pyramid (32%), the hourglass (23%) and the inverse pyramid (6%) )。这个研究表明,如果物种因响应气候变暖而迁向高海拔山地的时候,情况可能不是很糟糕,毕竟,还是有地方住的。 作者总结出了四种类型的山脉,这点很有意思。这四种类型的山就像压在地球头上的“四座大山”。那么,研究这个地形地貌有什么价值呢?它指引我们,当进行物种保护的时候要注意山地的地形,小心可能限制物种迁移的瓶颈,如菱形、倒金字塔和沙漏形在中间海拔均有明显的限制区或瓶颈。 相关研究论文“Global mountain topography and the fate of montane species under climate change”已经发表在知名期刊 Nature Climate Change 上。 摘要: Increasing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species throughout the world are responding to climate change by shifting their geographic distributions. Although shifts can be directionally heterogeneous, they often follow warming temperatures polewards and upslope. Montane species are of particular concern in this regard, as they are expected to face reduced available area of occupancy and increased risk of extinction with upslope movements. However, this expectation hinges on the assumption that surface area decreases monotonically as species move up mountainsides. We analysed the elevational availability of surface area for a global data set containing 182 of the world’s mountain ranges. Sixty-eight per cent of these mountain ranges had topographies in which area did not decrease monotonically with elevation. Rather, mountain range topographies exhibited four distinct area–elevation patterns: decreasing (32% of ranges), increasing (6%), a mid-elevation peak inarea (39%), and a mid-elevation trough in area (23%).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many species, particularly those of foothills and lower montane zones, may encounter increases in available area as a result of shifting upslop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underlying mountain topography can inform conservation priorities by revealing where shifting species stand to undergo area increases, decreases and bottlenecks as they respond to climate change.
4412 次阅读|0 个评论
山里面
热度 14 lixuekuan 2017-5-17 11:00
山西山多,出了太原市除南面是小面积的晋中平原都是山,所谓的平原也是高低不平,相对于山是平原。 山西的山里面穷人多,前些年村村通公路交通便利很多(路很窄,不能错车),山民的农副产品可以运出去了,可农副产品都不值钱,靠农林业收入提高的也不快。毕竟交通便利了出去打工的多了,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 要想让山民过上富裕的生活,扶贫任重道远呀。 1 2 3 4 5 6 7 8 9 平原已经是夏天了,山里面感觉刚刚是春天。
个人分类: 美图欣赏|4667 次阅读|35 个评论
城市里的大山:卡片机傻拍2014(11)
热度 3 zlyang 2014-5-27 13:10
城市里的大山 :卡片机傻拍2014(11) 佳能卡片机 SX170 IS 试拍。 请您指教! 只压缩,未做其它调整。 (1)大 楼“山”字 形状 (2) 波澜起伏的大楼 (3)应该是住宅吧?
2327 次阅读|5 个评论
阻碍国人创新的n座大山
热度 23 lvnaiji 2013-7-22 16:05
吕乃基 在进入知识社会和全球化之际,创新,以及进一步强调的自主创新和原创等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个国家、地区、公司、学校和组织,具有三种聚集资源的能力:与生俱来的天然禀赋,如中东的石油、澳大利亚的铁矿砂,新加坡的地理位置等等;庞大的购买力,譬如政府采购、中国在世界上无以匹敌的购买力;第三就是创新能力。在历史的发展中,创新能力正在三者中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 中国的天然禀赋并不出众,幼时所念兹在兹的“地大物博”恐怕只是在书本中,且不说还有“灾变论”一说。四川,又是怎样从天府之国沦为……? 中国,尤其是作为一个国家而言,无疑具有数一数二的购买力。君不见每逢中美领导人互访之前,往往做成一笔大生意:中国买波音公司100架飞机。接下来的会晤就眉开眼笑了。当然,与此同时未见美国买中国的什么。或许是中国也没有什么对等的东西可卖?当年萨科齐对中国不好,温家宝率企业家来个环法游,迫使法国就范。不过,购买能力拉动了他国的外需,遏制了本国自己的发展。政府的购买能力越强,民间的购买能力就越弱。再说,以后国家的交往来日方长,总不能买一堆波音吧。而且,中国真的想买的,人家又不卖。 于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尤其是在21世纪的今日,最为重要的是创新能力,遗憾的是,中国尤为缺乏的也是创新能力。 传统文化强调顺从、一致和收敛倾向无疑是原因之一,这一点已有共识,时至今日已是变本加厉。博主主要希望分析当代中国的阻碍因素。 如果要排位的话,博主认为首当其冲的便是延续数千年且愈演愈烈的官本位。排在第二位的是分配不公,一方面社会上存在顽固的食利一族,另一方面创新者没有得到应有的报偿。其三,对于创新者的创新缺乏支持和保障机制,如风投和容忍失败。有必要对这些“大山”作细致分析。
个人分类: 科技|3886 次阅读|48 个评论
几千年来压在中国人心上的二座大山
热度 9 lin602 2013-5-2 08:44
到国外出差,在地铁里及在其他人多的场所,我最注意的是各个地方人的神态,就是欧洲,意大利、法国、德国这三个国家差别就有,甚至不小,我见到的一些其他国家差别更大。 看看地铁里法国的男人,站或坐在那里,脸上有种尊严(这词不一定准确)的感觉,女孩子脸上表现上一股‘无邪’他们仿佛生活在一个我是主人的环境里。 看看中国人,相对来说脸上更多的是倔犟、低下与高傲,呵斥与下跪成为家常便饭。 许多年来,我都在想,中国与国外政治经济体制上的差别就不说了,文化上的差别也大,但这原因是什么。 以前经常看一些古书,历史书也看了一点,近多年又经常听百家讲坛中的故事。 我觉得中国有二个非常厉害的大山压迫在中国人心头上数千年。 第一座大山是‘保甲制度’(户口),从秦始皇时代开始就有了,每家每户每人都处在一个小集体中(保甲),一人犯法,所有这里的人都在责任,都会被罚甚至坐牢或杀头。结果是什么?人不是独立与自由的,他做的一切,同时承担着别人的性命,如果他出格,别人出面要干涉,甚至大义灭亲,或者将他送到官府,极端时要灭了他。生活在这种制度下的人,不能有自己的思想,不能有冒险,不能出远门,更谈不上创新。因为科技、创新、冒险都必须要有这种自然的条件。生活在这环境中,老实种田,搞个官做做,老婆孩子热炕头。由于就这么大的方,你得到了,我就少了,所以长期以来,为一点点地,为一点点利益而争斗,因为他们没有办法到全社会去奋斗以得到利益或发展。 第二座大山---‘下跪’。在皇宫里,所有的大臣在皇帝面前都要下跪,那怕三岁的小皇帝,七八十岁的老臣也要跪下,小皇帝的父亲如果不是老皇帝,在小皇帝面前有时候也要行君臣礼。在家,儿子孙子等晚辈要跪父母亲及老上辈。过年时要跪,过生日及最后去世要跪,大户人家,天天请安好象有的也要跪。这是多么厉害甚至残酷的心理桎梏,人不是上人,就是下人,没有平等的概念。‘奴才’‘小人’‘蠢儿’‘下官’等‘自称’就是这些外在典型的表现。在这环境中生存,人不是主子,长辈,就是奴才或晚辈,不是指使别人,就是被别人使唤。几千年来,养成了国人头低着说话,解决不了问题就下跪(当然政治制度就不说了),我都怀疑,几千年来,这种文化上的东西都进入了人的基因而遗传。 在这二座大山下,产生人的思想、精神、文化会是什么?
3725 次阅读|9 个评论
[转载]白云深处有人家
dongzg101 2011-9-13 05:07
麦客旅途——石头花 2011-09-07 11:58:32 |分类: 麦客旅途 |标签: | 字号 大 中 小 订阅 听说,世界上有一种花叫“石头花”,很美,但我一直没见过。 位于广西省西北部有一个偏远的山区,这里有世界上发育最典型的喀斯特高峰丛深洼地貌景观。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官员到这里考察后,下结论说这里除了沙漠以外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然而,这里却依然一群顽强的生命在绽放。 篆刻在山岩上的“九曲十八弯”,蔚为壮观的背后隐含了多少无奈和辛酸。 路,鬼斧神工般开凿在高山上,村落,星点似的散落在峡谷中。 村民知道我们的到来,纷纷帮忙背礼物。 麦田志愿者沿着崎岖的山路向大山进发。 渐渐地淹没在云雾之间 数小时的跋涉,我们来到这些被称为“弄”的自然村落。 房子三三两两,又井然有序地散落在山窝里,大多由石头和木头搭建而成,房前屋后的树上挂满了桔红柿子。村里大多只有老人、孩子和狗,显得特别宁静…… 石头是这里唯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房子、路、围墙都是石头堆砌的。 有这么一个说法,这里是一个被上帝青睐的地方,上帝赐予它神奇壮丽天下独绝的美景。但这又是一个被魔鬼诅咒的地方,魔鬼偷走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和水。这里所谓的耕地,其实就是由村民在石头山上收集而来的泥土堆积而成。 在岩缝里种植姜,因为土层浅,庄稼长势不好。 巴掌大的地方,只要有泥土,也要种下玉米。 怕泥土被风吹走,村民用塑料薄膜把泥土保护起来。 脸盆大小的地方也种上葱 远处,地势险峻的悬崖上有一面竹篱笆,好奇,驱使我爬了上去。 原来是悬崖上的庄稼,饭桌般面积,薄薄的一层泥土上种着韭菜,庄稼人喜欢种植这些和他们一样生命力强的蔬菜。 和缺土同样严重的是缺水,这里不通自来水,没有河流,也没有山泉。村民的食用水全凭蓄水池收集天雨。现在蓄水池的水也快见底了…… 村民自制的雨水收集器 已经很久,很久没下雨了…… 石头山上本来就树木不多,村民要建房子,只好把仅有的树也砍了,水土流失越发严重。 木头房子,低矮破旧 人口众多,是贫穷的第三个原因,但我理解他们的选择。 孩子太多,鞋不够穿 三、四岁的孩子,只要能走,就是劳动力。 每天收集水是村民的必修课 孩子上学路上,也带着脸盆,就是为了放学后去收集食用水。 学校就在陡峭的大山之间 学校的讲台 孩子在昏暗的教室里读书写字 课桌破旧简陋 全班连一本字典都没有,包括老师。 我们把带来的字典和礼物分发给孩子,看,只是一本小小的字典就让孩子兴奋不已。 终于有了一本属于自己的工具书 孩子和麦田志愿者在一起。 麦田志愿者和孩子一起玩“老鹰抓小鸡” 其实孩子是快乐、无忧的,这是天性。 古老的游戏 扬起的小脸,快乐的笑容,坚强的眼神,响亮的笑声。 一个孩子送我一幅他的画《下雨了》,画里有美丽的花儿、挂满了红苹果的大树,崭新的房子,还有大大的雨滴。在孩子心中,那下的不是雨,下的是愿望…… 看着看着,我眼睛湿润了。看!原来这就是一朵朵盛开的石头花,她们坚强、乐观、善良、美丽 …… xmlnamespace prefix ="o"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回来的路上,又爬上那高高的山峰,远眺茫茫大山,忽然又想起了麦田常说的那句话:我们的力量虽然很小,但只要能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我们就会去努力! 官方链接: http://bbs2.mowo.cn/viewthread.php?tid=54859highlight=%CA%AF%CD%B7%BB%A8
1568 次阅读|0 个评论
江苏卫视 《读书》栏目
热度 1 jsnjjlj 2010-12-27 11:22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zR5gFhbJOwU/ 年少轻狂时,在江苏卫视 做了一档栏目 《读书》 供大家一笑。 看看年轻时的照片 就感慨时光飞逝啊!!!!
个人分类: 生活趣闻|3541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们县里最现代化、最牛的自动化扫雪车
fangzhengji 2010-12-25 10:16
(按新闻网12月25日电:)12月24日,自动化马路清扫车在宁夏固原市西吉县偏城乡公路上清扫积雪。当日,宁夏南部山区迎来今冬首场降雪,记者在宁夏固原市西吉县偏城乡道路上看到一辆由十把扫帚和一个小车组合成的自动化扫路机在雪后路面作业。这种清扫车节约人力,效率高,成为乡村养路工人的得力帮手。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北京)
个人分类: 趣谈物理|4393 次阅读|1 个评论
支教
热度 1 jizw0704 2010-3-22 17:01
孩子们 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大山的那边是什么? 但我想让大家记住的是我们的脚下是路 吉宗威
个人分类: 历程|2589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3: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