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阿格拉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印度游2——阿格拉
热度 3 xying 2018-3-19 10:13
阿格拉( Agra ),泰姬陵( Taj Mahal )在这里,“珍宝盒”墓、阿格拉红堡( Agra Fort )也在此地,这是莫卧儿王朝的古都,现在是印度旅游必到的重镇。 阿格拉是北方邦人口最多之城。而北方邦是印度人口最多最稠之地,坐拥 2 亿余众,虎踞龙蟠形胜之地,古代和中世纪印度最强大帝国皆兴于此,它也曾是莫卧儿帝国核心地区和首都,留有最多莫卧儿时代的建筑。 莫卧儿( Mughal )在波斯语是蒙古的意思。成吉思汗铁骑席卷亚欧之后,留下四个汗国,历百多年后各自凋零。中原的元帝国 1368 年亡于明,西亚的东察合台汗国 1370 年为突厥化蒙古人帖木儿所夺,兼并统合,继成吉思汗余勇,征服伊朗土耳其叙利亚伊拉克,屠城德里巴格达大马士革,遥指欧洲西人战栗。他横扫小亚细亚后率百万众东侵, 1404 年崩殂于道,终未能与明朱棣一决雌雄。帖木儿帝国历百余年后 1506 年亡于乌兹别克汗人,其阿富汗残部由皇族巴卑尔南退攻入印度,灭了统治印度北方 300 余年突厥人的德里苏丹国,开创莫卧儿王朝( 1526-1858 )。王朝统治者是波斯化的蒙古人,信伊斯兰教,讲波斯语,前六代君王开疆辟土颇有作为,后继十六帝皆为庸碌傀儡之辈,终在 1858 年被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废黜,英女王此后自代为印度女皇。印度历史是不断地被由西北方山口入侵外族攻占统治史。在英国人最终控制整个次大陆之前,印度从未实现过行政上的完全统一。 从德里行车将近阿格拉,我们先看到是 Itmad-ud-Daulah 墓,这又称为“珍宝盒”,小泰姬陵。它建於十七世紀,为莫卧儿第四代皇帝的国丈 Mirzā Ghiyās Beg 及家人的墓园。四个红色沙岩的门楼围着大十字花园,中间是白色大理石墓室。据说泰姬陵是以它为样板设计建造的,现在世界闻名的阿联酋阿布扎比清真寺又是以泰姬陵为样本来建造。 我们在阿格拉住下,一早起来终于看到泰姬陵( Taj Mahal )了!印度政府推迟了原定今春的清洗计划,我们看到的是既无手脚架,也没蒙泥的泰姬陵。天气也给力,最担心的雾霾没出现。全团的人都好开心,说光今天看的泰姬陵就值得这趟旅行。 泰姬陵是座用白色大理石建造的陵墓,在印度旅游中知名度最高。它是莫卧儿王朝第五代皇帝沙贾汗,为他皇后姬蔓·芭奴而建。它结合了印度建筑和波斯建筑的风格,极为精美,背后浪漫的故事更为动人。姬蔓·芭奴来自波斯族权臣家庭, 14 岁时与 15 岁的王子相遇便一见钟情, 20 岁完婚就越过政治联姻的两位妃子成为皇后,从此“春从春游夜专夜”,在 19 年婚姻中生了 14 个子女,其他妃子所出仅有一女。泰姬陵为她临终所嘱而建,这世界最美的后陵成为美丽爱情的象征。 1983 年,泰姬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2007 年评为“世界新七大奇迹”。泰姬陵大约在 1632 年开始建造,历时 22 年,由皇帝沙贾汗亲自监制。在其时莫卧儿国力空前强大,沙贾汗对建筑极其痴迷,穷奢极欲,留下了许多古迹建筑。政权在病中为其子所夺。 印度诗人泰戈尔用极其优美的诗句盛赞泰姬陵是“一滴永恆的泪珠”。 阿格拉堡( Agra Fort )在泰姬陵西北 2.5 公里处,是印度三大红堡之一(另两座是德里红堡和法第普尔·希克利)。它結合了印度和中亚的建筑风格。 1983 年被列入世界遗产。痴情的沙贾汗在泰姬陵建成 4 年后,被其子奥朗则布囚禁于此,在八角亭上眺望泰姬陵度过 8 年余生。 漫步的神牛,身着鲜艳莎丽的印度女人无论在脏乱的街上还是绿茵的园中,都构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待续)
个人分类: 随笔|5605 次阅读|6 个评论
穆斯林的婚礼——印度纪行之三
shenyuan6756 2010-3-22 18:08
印度长生殿 泰姬陵 年初六离开 茶塔浦尔,直奔 阿格拉( Agra),Abhishek随车一道回德里。车颠簸着,四点左右才到 泰姬陵(Taj Mahal),售票处和入口奇怪的远,似乎特意为人力车留下一段盈利空间(后来听说是防止汽车尾气对古建筑的污染)。搜过身后来到园中,红砂岩的色调立刻把时光染旧了,尖拱门,围绕在门周的阿拉伯文装饰,头盔一样的八角亭子,屋角处见缝插针许多小小尖塔,这个正门包括了印度伊斯兰建筑的大部分构件。 当泰姬陵饱满的穹顶逐渐从拱门中露出芳容,一路上的烦恼烟消云散。伟大的建筑或为军事,或为宗教,或为皇权,只有这一座是因为爱情与思念。莫卧儿 王朝的 沙贾汗( Shah Jahan )大帝 微服出访,在集市上遇到了卖玻璃珠的波斯女子 贝古姆(Arjumand Banu Begum ) ,贝古姆 看中来买货的翩翩公子,要了一个天价,谁知来者竟是富有一国的君王,应诺后也买下美人芳心。一朝选在君王侧。从此君王不早朝。贝古姆 后来难产而死,沙贾汗悲痛欲绝,倾尽国库,用成吨的纯白的大理石打造这样一座陵墓。沙贾汗又要造一座玄色的相同样式的自己的陵墓,与泰姬陵相沟通。工程未竞,沙贾汗被儿子赶下台,幽禁在 阿格拉堡 度过晚年,死后才再入泰姬陵。 行宫见月伤心色 。此恨绵绵无绝期。 建筑因传说而生动,我看她时,脑子里全是长生殿的故事,同样是爱美人丢江山的情种皇帝,他的爱情故事与一座建筑相关。权倾天下而能一往情深,长生殿的故事大概会在世界各处上演的。 泰姬陵在园子北部,正面向着一组纵横水渠,渠底全用大理石铺成,泛着珠贝的光彩,这座建筑体量很大,看上去却很轻盈。正方形的陵墓主体端坐在大理石平台上,削掉侧角而呈现八边形,四面正中各有一个巨大的iwan大门,还有两层较小的iwan。iwan是伊斯兰建筑中常见的构件,由立面向内凹陷的三面封闭,一面敞开的巨大壁龛,充当大门或阳台。这些被掏掉的大块体积使得建筑看上去玲珑通透。泰姬陵的水滴样的穹顶异常饱满圆润,通过鼓座与下方连接,四边点缀四个顶部同样处理的亭子,也与平台四角高塔的尖顶呼应,显示出极和谐的比例关系。 令人惊异的还有建筑的对称性,不唯主体,两旁的大门和园景也都完美对称,从一侧绕到另一侧,好像进入镜像,我一度真失去了方向感。泰姬陵身后枕着 雅穆拿河(Yamuna River),东流注入 恒河。对岸可以看到 阿格拉堡,那里有被幽禁的 沙贾汗皇帝 注视的目光。泰姬陵的墙面装饰是简练的,主要是花卉浮雕和卷草纹宝石镶嵌,大量的留白刚好展示被抛光的大理石纯净的天然机理。跟着长长的队伍走进陵墓,一道长线从穹顶悬垂下来,挂着长明灯。正中圆形的镂空护栏拥着一块下沉的地面,上面端放着一对大理石的棺椁。一个工作人员高声唱了一句歌,歌声在建筑内壁回响共鸣,宏大得震人心魄。 酸奶咸盐 阿格拉 污染厉害,在旅店里打开窗,烟尘混合着化学药品的味道侵袭进来,酸雨已经成为威胁 泰姬陵 的大敌,初八早晨,我们在顶层的餐厅吃早餐,面包以外来了酸奶。加一点盐。 Abhishek不经意的轻轻一说。旁边的苏三立刻接过去,一字一顿地用跳跃的语调说出:他们 就是 这 么 吃酸奶的。一种夸张的惊异神色从她的左嘴角展开,波动到右脸。旁人微微一笑,纷纷向酸奶里加糖。我偏要尝试一下新吃法,没吃过的东西才好吃,这种搭配既然在印度流行,想来是有道理的,效果真的很特别。侍者接着问饮品时,看到有可以加盐的Lassi(一种水果酸奶饮品),我毫不犹豫选择加盐,苏三 脸上的惊恐又加了一分。饭后结账,侍者端上两个碟子,一碟小茴香,一碟碎冰糖,当地人习惯饭后用这两种东西混合嚼着清口,婚宴上也有,那天是包了花花绿绿糖衣的小茴香。 印度之旅也是一场味觉之旅,这里的饮食香料用的很猛,我们只敢选用Pratha,Dosa,馕几种面食。常见的佐饼的调料有咖喱汁,青辣椒蓉,红辣椒和柠檬配成酸辣汁。无不新奇猛烈伴随着悠长多变的回味。 阿克巴陵( Mausoleum of Akbar) 初八上午向着 德里 出发,我们已经没时间回到 泰姬陵 附近去看 阿格拉堡 了,沿途路过 阿克巴陵 成为我们在 阿格拉 看到的最后一处建筑。 阿克巴大帝( 1542-1605)是沙贾汗的爷爷,他生前亲自参与了自己陵墓的规划。阿克巴陵占地690平方米,用围墙四四方方地围住,南门是正门,红砂岩材质布满大理石镶嵌,主要是几何图案,简单的几何图形重复着覆盖一方平面,其中不乏五次对称的例子,显示出伊斯兰世界极佳的几何思维,远看真像一大张波斯挂毯。 园子遵循伊斯兰传统造园法,两条笔直的纵横行道将园林分成四块,每块又由次级道路等分成四小块,铺满几何图案的草坪花床,散养着很多螺旋角羚。主行道正中有水渠,汇聚到陵墓前的一方池子中,四条河流流过天庭是穆斯林对上界的想象。陵墓建筑占据中央偏北的位置,是逐层收缩的五层建筑,每层角上点缀了大量八角亭子。主立面上最显眼的是大小不一的iwan,他们和上层拱券,亭子一起合成了错落有致的尖顶组合。 建筑内部空间是由若干内向iwan簇拥着一个圆顶。iwan的尖顶,iwan 与圆顶的过渡都用一些列小曲面完成,满布着眩目的花样儿。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27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20: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