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雄性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人类的进化停滞了?
热度 1 smallland 2013-8-12 15:30
人类的进化停止了吗?几乎,但不可能完全停止。譬如一些致死基因,就还在清除的过程中;当然,新的致命基因也会出现。现代科技或许能逐个筛选健康的卵子和精子,但还做不到普及。 进化的基础是不同基因的个体的生殖力差异,而这种差异正在逐渐缩小。当然,还有不少人热衷于更多的交配和繁殖,譬如注明的 某 导演和 不著名的 官员。更多的人,仅仅是依照原始的本能在寻求交配机会,而不管是否生殖。 也有人推断,几百年后,人类会变得稍矮稍胖,因为体型苗条的女子都去当模特儿,为了保持体型就少生孩子 或晚生孩子 了。有点消化的味道,确有一 腚 的科学道理。 人类进化为什么变慢了或停止了?英国有个遗传学家说,这与雄性的生殖关系很大。年老的雄性一般不参加繁殖了,而他们携带了更多的遗传变异。这个说法大概是这样,雌性的卵子在胎儿时期就已经就绪了,并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少,不存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的变异;而雄性的精子,精原细胞在不断更新,自然就更多变异(说的是否对或是否准确请指正)。 这个说法也有一腚的道理,当然很片面,因为变异只是进化的基础之一,更重要的是,环境的选择压力(当然环境很广义,自然环境,文化环境,人文环境,都是环境)。 前面的评论中有人怀疑智人和尼安德特人是否能交配繁殖,其实这怀疑有点过分,人类的繁殖周期很长,不像果蝇一周就行, 三 十万年不会有什么生殖隔离。繁殖期过度延长,使人类的进化过程本身就变得很缓慢了。 延长的繁殖周期决定了几千年甚至几万年根本不算什么。智人7万年前走出非洲,现在, 生活在 西伯利亚 的人群 和非洲人适应着截然不同的环境, 他们的智力水平依然没什么大不同,依然能够繁殖后代 ,他们的智慧其实依然是石器时代的水平 。如果是果蝇,或许就是两个物种了。 同时,选择人类适应和繁殖能力的环境也在不断改变。文革时期,好勇斗狠的家伙吃的开,很快,会做生意的吃的开。稍大 时间 尺度看,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时代,选择的标准都不相同。 更重要的,地球逐渐“缩小”,不同人种间的交配日益普遍,一个小而独立的群体自己关起门来 独立 进化越来越不可能了。
11631 次阅读|2 个评论
死亡性别:雄性的展示
热度 3 smallland 2013-8-1 10:05
哺乳动物中,雄性之间的竞争有两种方式,一种战斗,一种是展示。雄孔雀是展示派的典型代表,至于战斗,到处都是,不用举例。 孔雀的展示,是很平和的,当然背后的风险也不小 — 尾巴太大行动不方便,负担中,容易被捕食,等等。哺乳动物的展示,常常具有威胁或暴力倾向,许多雄性动物夸张的牙齿或犄角,本来就是战斗的工具。 人类雄性的展示,则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譬如智慧、勇气、冒险精神,等等。在悠久历史的农业文明,这种展示常常被勤勤恳恳的耕种代替(我们是“勤劳勇敢”的民族,首先是勤劳),而游牧民族或别的生存状态下或发展起来的文明社会,这种展示并不罕见,譬如,亿万富翁也会热衷于可能致命的冒险活动。 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屿上,每年一度的“陆地潜水”就是展示勇气和冒险精神的典型代表:原始的,纯天然的,不用金属或橡皮筋,木棒和藤条扎起架子,藤条绑住双脚,奋力一跳,嘴巴正好紧贴地面。 这样的活动,死伤当然是经常有的。哺乳动物的雄性,常常是死亡的性别。 ​
2970 次阅读|6 个评论
难解的巨精之秘
热度 5 fs007 2012-8-18 11:42
难解的巨精之秘
寻正 【按:本文删节版发表于《长江日报》《哈哈科学》栏目,欲转载者请向我或《长江日报》联系。】 在 1950 年,科学家报道黑腹果蝇的精子有 1.76 毫米长,尽管果蝇与人相比微不足道,黑腹果蝇精子却比人的精子长了 300 倍,让科学家惊叹黑腹果蝇的巨大精子。然而,那样的发现只是一个开端,在果蝇世界里,黑腹果蝇的精子算很小的。在动物世界中已知最长的精子来源于二裂果蝇,长达几乎 6 厘米,是二裂果蝇本身长度的 20 倍。如果人产生这么大的精子,其长度会超过 10 多层楼高。 图一: A. 二裂果蝇雄性与其展开的睾丸; B. 见尾不见头的精子 图二:电镜二裂果蝇精子与卵照片,左:一个精子裹成球状;右:卵与精子相对比较 产生这么大的精子相当不容易,需要果蝇花 2 周时间才能制造出一个来,其制造工厂规模宏大,果蝇的睾丸占其体重的 11% !人如果长着那么大的睾丸,估计在自然界中的武功就全废了——人的头只占体重的 7% 。 人的精子跟卵子相比,体积相差了 1000 倍。不过,每一次射精,精子数里达到 2-3 亿,女性每一个排卵周期,男性可以有很多次射精。相对而言,二裂果蝇针对每一个卵,只有 6 个精子。相对于果蝇而言,人的精子生产虽然数量众多,却更象粗制滥造, 40% 动不了, 85% 形态不正常。 为什么一般而言精子远小于卵呢?这在生物学上称为非对称匹配( Anisogamy , Heterogamy )。在有性生殖之初,可能生物采用的是对称匹配( Isogamy ),两个生殖细胞是一样大的,对称的,这时它们不被称了精子与卵。生殖细胞要一比一地相遇结合,在想象中很容易,但操作上却极其困难,生物体得特化出高精密的导向系统才能完成,即使那样,仍然会有很多生殖细胞得不到结合机会,生物体产生生殖细胞是有代价的,这意味着巨大的浪费。 非对称匹配让一个生殖细胞特化成为卵,形态巨大,包含发育成胚胎的必要成分,而让另一个生殖细胞特化成为精子,只包含完成有性生殖的遗传物质及最少的必要的细胞器。在同样的限制环境中,两个同等大小的卵细胞随机相遇的几率远远小于一个卵细胞与无数个分成很小的精子中的一个相遇的机会。 非对称匹配一旦产生后,生物个体就分化成为雌雄性。由于在雄性之间存在精子竞争,产生精子量越多个体获得越多机会传种接代,导致了普遍的类似于人的极端分布,数亿的精子对应一个卵细胞。按照精子竞争理论,雄性竞争越厉害,它们产生的精子数越多。那么是不是果蝇就不存在性竞争呢,以至于雄性花时间精心制造每一个精子? 在衡量精子竞争时,往往以生殖代价——即睾丸的大小作为指标,也就是说,二裂果蝇可能是竞争最厉害的物种之一。二裂果蝇不仅有一个巨大的睾丸,还要花很长时间来制造摩天大楼,以至于显著延长了其雄性发育成熟时间,雌性只需要 7 天,而雄性则需要 17 天才达到性成熟。二裂果蝇交配都喜欢寻找有着成熟性经验的老头,而不是青壮年,更不要说毛头小伙子了。 巨大的精子可以想见的好处有两个,一是精子的巨大的尾巴跟精子头一起注入卵细胞,为胚胎发育做贡献;二是精子的尾巴相当于雄性给母体的贿赂,为之提供营养。这两个功用都不存在于二裂果蝇,因为精子的长尾只有很短一部分随精子头注入卵细胞,而剩余部分则分解排除掉了。 在果蝇,雌果蝇在交配后会保存来自雄性的精子,在自己的卵细胞成熟后再用之授精,以产生后代。果蝇不讲三从四德,没有贞洁观,如果储精囊不满,她就会继续接受雄性的邀请交配。那么,巨精的好处就显现出来了,它那巨大的尾巴太占地方了,巨精占了地方,就把后来者拒之门外了。这一理论很漂亮,但缺陷也很明显,因为经典的精子竞争理论就是这么解释精子数量剧增的,相对于一个巨精而言,果蝇完全可以制造无数个在体积上总体相同的小精子,既占了地方,又增加了产生后代的机会。有研究表明,二裂果蝇还挺喜新厌旧的,跟她最近交配的明显占生育优势,你占了地方,她把你挪出来扔掉,给后来者腾地方,你再大也没有用。 二裂果蝇为什么花如此代价制造巨精仍然是科学未解之秘。
个人分类: 科学普及|9610 次阅读|11 个评论
雄性灵长类的繁殖策略
热度 1 welcomezp 2012-4-27 09:28
雄性灵长类的繁殖策略
吉尼斯纪录中男性繁殖最成功的是摩洛哥末代皇帝,他娶了上百位老婆,生下 888 个儿子。如果再加上没有被记载入册的女儿,他应该有超过一千个子女。这并不表明他的繁殖能力比其他男性强,而是因为他占有的配偶数量较多。成年男性每次射精排出的精子数目超过 2 亿颗,即使老年男性每次射精也能够排出几千万颗精子( Chagnon and Irons, 1979 )。这样一个成年男性每月排出的精子数量超过 20 亿,理论上说这些精子可以使大量女性受孕。与女性的繁育方式不同,男性没有怀孕或哺乳的过程,对后代的投入一般是保护、游戏、提供生活资料等间接方式,对每个后代的投资明显小于女性。限制男性繁殖能力的主要因素是女性配偶的数量,理论上来说男性拥有的配偶数量越多,其繁殖成功率越大。 基于这种繁殖特点,世界上不论哪里的皇帝、君主或当权男性都希望有娶到更多的妻子 (Brown, 1991) 。世界上近 80% 的国家和地区仍然承认或实施着一夫多妻的婚姻制度。虽然是我国和一些基督教国家在法律上禁止一夫多妻婚姻,但实际有钱人供养情妇和婚外情等一夫多妻现象也屡见不鲜。此外由于男女繁殖策略的不同,男性间的性竞争明显比女性间的更加激烈,更容易为了竞争异性而爆发冲突。男性择偶条件和择偶范围较女性的更宽,例如男性存在与动物交配的奸兽行为,而女性一般不会有奸兽行为。查侬 (Chagnon) 发现男性婚外性行为频率和对象数目都明显高于女性,男性同性恋现象也比女性更普遍( Chagnon and Irons, 1979 )。这些差异现象出现于世界各地的文化圈,反映了男女繁殖方式的差异。 至少到最近基因技术出现之前,男人繁殖中最大的问题是无法确定自己与子女的血缘关系。几乎在所有人类社会中,丈夫都比妻子更关心如何管理对方的性活动,并产生很多变态的管理妻子性行为的方式 (Brown, 1991) 。中世纪欧洲男人发明带锁的内裤式贞操带,将贞操带锁在妻子身上可以放心的长时间外出工作。伊斯兰教国家禁止已婚女性单独外出购物,非洲、中东一些国家出现切除青春期女孩阴蒂的女性割礼文化,认为割礼后女孩子就不会背叛丈夫。在日本的通奸法案中都明确规定妻子与丈夫以外的男性维持性关系是违法,会受到法律制裁,但是不认为丈夫婚外情是违法行为或审判较轻。在我国封建社会,皇帝后宫里有宦官会专门记录嫔妃的月经周期,便于管理嫔妃繁殖行为。此外我国古代的女性裹足,非洲古布干达国的后宫嫔妃肥胖等文化,都是男性限制妻子活动和性行为管理的方式( Daly and Wilson, 1988 )。 在 2010 年中大公选课的课堂里,笔者曾经测试过学生对出轨和移情别恋的反应。这里出轨被定义为两人相互爱恋,但是没有一对一的配偶关系,一方与第三者维持性关系;移情别恋被定义为两人保证一对一的配偶关系,但是爱情逐渐淡薄,一方心里已经爱上了第三者。。在两选一的设定下,学生们的投票结果出现了明显的男女差异。男学生们更在意自己的女友是否出轨,而女学生们对更在意自己的男友是否真心爱着自己。这一点与其他国外学校的反应结果类似。从生物学角度来解释,出轨对夫妻带来的风险不同。妻子出轨的结果,可能生下与丈夫没有血缘关系的子女,导致丈夫花费其一生的精力和财产养育了情敌的后代,直接降低了自己的繁殖适合度(尤其是现代社会中子女数目较少的,影响可能更大)。而妻子如果仅仅暗恋其他男性的话,不会直接降低男性的繁殖适合度。这样丈夫本能地反对妻子出轨更加,因为这一行为为自己带来巨大风险。,。相对而言,女性的繁殖方式与男性不同,怀孕哺乳的过程可以确保母亲与子女的血缘关系,不受丈夫出轨行为的影响。但是丈夫如果不爱妻子,可能导致对家庭子女照顾减少,家庭财产等生活资料流失到第三方等问题,这样会降低妻子所生子女的生活条件,影响妻子的繁殖成功;所以多数女性无法容忍丈夫的移情别恋。可以看出,男女具有不同的繁殖特点,产生对配偶性行为态度的差异。(值得注意的是,这里仅限于从生物学繁殖策略角度的解释,如今人类社会已经发展到较高的水平,具有系统的社会伦理和文化传统,所以人类性行为并不仅局限于繁殖意义,也需要同时考虑当时当地文化因素的影响)。 灵长类雌性一般有发情周期,只在排卵期间发生交配 (Alock, 1979) 。例如金丝猴的交配期为秋季,春天分娩幼仔。这样保证后代出生在食物供应比较充足的季节。在东南亚等食物供应并没有季节性差别的地区,雌性分开怀孕生仔有利于使后代得到充分照顾。例如东南亚的食蟹猴每年发情一次,而每个个体发情的时间不同。另外很多种类的雌性具有肿胀性皮,例如猕猴红色脸部和屁股、黑猩猩潮红肿胀生殖器等(如图 5.4 ,图 5.5 )。潮红的肿胀性皮意味着雌性正处在排卵期,发情雌性会主动邀请雄性交配,雄性可以通过雌性肿胀性皮来掌握与雌性交配的最好时机,一直尾随发情雌性防止其他雄性获得机会,提高自己的繁殖效率。 摘自张鹏著《猴、猿、人--思考人性的起源》 图5.7 成年雌性是雄性最理想的繁殖对象, 张鹏摄于乌干达 图5.8日本猴雄性向雌性展示性吸引的行为,张鹏摄于日本四国
个人分类: 灵长类学原创|5600 次阅读|1 个评论
是谁在赞美文革
热度 2 smallland 2012-4-20 14:29
接着 洋人的假发 说一点:是谁在赞美文革。 文 革是一种全新的环境,有些个体不适应,有些个体如鱼得水。当然,赞美文革的人,也不一定都是后者。有一部分雌性,可能只是基于对alpha male的崇拜,因为文革是伟大的领袖和导师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支持他,就不应该彻底否定文革。一部分雄性,也是基于崇拜的原因,不看文革的问题,只能看 到文革的成就--譬如没有腐败(有钱买不到东西,至于强制的交配或随便杀人则不产生异样的排泄物就不算腐败)。 这 里着重于看的,是那些能从那样的环境获得实际好处的雄性,这些雄性,也必然thin先生red/black的支持者。适应那样环境的雄性,必然是不讲规 则,不讲道德,攻击性强烈的雄性--捅破窗户纸的king先生也是这样的家伙。在那样的环境中,能踢断老爹三根肋骨也会被当成英雄。文革的精髓在于路线斗 争,阶级斗争,派别斗争,加上流行的qq游戏保皇、斗地主等等。我前面多次讲过,雄性的本能之一就是把自己归属于一派,通过派别间的战斗树立自己的威望, 获得自己的好处--当然有些雄性纯属炮灰。这是人类的战争本能,不是现代文明教育能消灭的,是根深蒂固的雄性本能,具有极强的杀伤力和破坏力,许多雄性仍 在梦想着有一个合适的环境来发挥自己的本能--如果日本再次发动战争许多雄性也会很高兴的。 所 谓的民粹主义,不过是利用雄性的攻击本能,让适应环境的雄性充分发挥自己的本能。这本能若被利用对外,能产生纳粹与鬼子,若被利用内斗,就类似于文革。这 种本能,跟原始的爱国主义有近似的动机和功能,爱的不是国,而是一个alpha male,这就不难理解两个互相厮杀的派别,保卫的却是同一个万岁。所以,两种“粹”尽管看起来不是一物,其实差不多啊。动物的派别常常有底层的生物学基 础,人类发展了,只要给两群人贴上不同的标签--譬如一个red一个black,就能让他们互相仇视互相攻伐。 把人分成不同的class,是文革的遗风。总理发出那样的警告,不是没有道理。
4992 次阅读|4 个评论
方舟子与韩寒之争你偏向谁--一个性选择假设
热度 7 smallland 2012-4-7 15:21
我 对韩寒没多少了解,没读过他的书,早先看过正面消息,后来看过负面消息。我相信,至少他的早期作品,有他爹的直接贡献(这个“直接”不是像有人说的他爹写 出来他誊一遍)。对此,我没资格评论多少,但从社会生物学的角度,我可以发表一个假设:在对方舟子和韩寒之争的细节和证据都比较模糊的情况下,更多的雄性 会支持方舟子,更多的雌性--特别是年轻雌性--会支持韩寒。当然,这只是一个假设,没能力验证。 在 人们的意识中,方舟子是落魄者(当然不是被人追着泼辣椒水),没能力搞科研当教授,只能靠挑别人的毛病过活(其实这是误会,在方舟子的青年时期开始努力, 慢慢混个教授应该没问题,而给别人挑毛病可比当教授困难多了,需要不停地学习、阅读)。韩寒则不同,少年得志,身价百万,应有尽有,是青春少女心中的白马 王子。这白马,不管是自己努力买的,还是他爹给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幸运地骑上了;王子的白马几个是自己养出来的?自古以来,谁养的都不重要。 韩 寒是年轻雌性眼中成功的雄性原型之一,自然应该崇拜他,维护他。而方舟子只是一个没有本事而苦心积虑给人挑毛病者,是变态,是偏执,是精神病。她们会说, 你方舟子有多大本领,有本事你自己搞科研啊,搞出什么成果啊,别人成功了你嫉妒是不?你不是学理科的吗怎么也给文人挑毛病了?是不是疯了?你仇恨是不?其 实她们不知道,方舟子不需要什么都懂,估计会有人给他提供信息。再说,现在信息这么发达,他可以查,可以问,不懂的东西可以看有关专家的言论,甚至可以直 接咨询著名专家。 当 然,方舟子的心理可能是许多雄性的普遍心理,就是打土豪分田地的心理,谁成功了我就看谁不顺眼,谁就一定是“黑”,就应该怀疑之,就应该打之。这跟平庸的 雌性看美女都是做出来的一样,不同的是,雌性一般是嫉妒谁长的漂亮,谁的大腿比自己细,等等,而对别人的成功不怎么嫉妒。 总之,这是一个建立在人类性选择普遍原理之上的有限的假设,需要若干不容易满足的理想条件。如果你早就厌恶方舟子,如果你是韩寒的红粉,如果你对韩寒的作品具有深刻的了解(譬如韩爹),这个假设就毫无意义了。
3208 次阅读|16 个评论
被淘汰的雄性
热度 2 smallland 2012-3-24 09:51
有朋友怀疑“是否女性的日趋独立会淘汰一些较弱的雄性基因”,没有数据,没有研究--或者有我没看,总之就靠猜想。我反而觉得,女性的独立不但不会更多地淘汰弱势的雄性,反而有利于保护他们。 在哺乳动物中,如果两性的体型(大小)差异很大,就说明雄性间的竞争激烈,就说明少数雄性垄断了大量的交配资源。在种类不多的极端情况,可能有90%或更高比例的雄性被排除在交配场之外,更多的弱势雄性被淘汰。 人 类的竞争已经变得不再单纯靠“体型body size”以及体型决定的暴力来决定,这就给“平等”提供了空间。平等,必然导致交配关系的相对平等,雄性不容易垄断交配资源。加上法律、道德等社会规 范,少数雄性的垄断更不容易,以至于高官也要偷偷摸摸地做--是不是偷偷摸摸就不好评估了。 人 类的本性决定必然是更多的雄性--而不是雌性--会被淘汰,而淘汰的原因不在于雌性的逐渐强大,根源还是在于雄性间的竞争。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雄性间的 竞争逐渐多样化、多渠道化,原本体型不大尖嘴猴腮的家伙也能在某一领域做出杰出的成就--譬如盗窃、诈骗等黑道上,这在遥远的猿猴时代是不容易出现的。同 时,现代社会也抑制了原始“优秀雄性基因”--攻击性--的发展,优秀雄性基因的竞争力在下降,不可避免地造成了雄性竞争秩序的重新洗牌。 和 别的领域一样,在交配市场上,垄断程度没有增加,就不会产生更多的淘汰,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逻辑。更高比例的雄性被淘汰,不是雌性的日渐强大,我觉得,更多 的原因在于雄性的日渐过剩。物质文明“欺骗”了雌性的生理过程,雄性胎儿过多,原本更高死亡率的雄性胎儿更多地存活下来。
3983 次阅读|6 个评论
雄性的表情:傲慢与偏见
热度 5 smallland 2012-3-22 22:29
雄 性化的表情特征是什么?除了表达愤怒之外,没有别的表情。这是一个极端的说法,大概只存在于黑社会中。虽然极端,也是接近科学的描述。总是表现出愤怒,可 能有点费劲--肌肉太疲劳,但尽量保持冷酷,或减轻一点程度,毫无表情,也能实现差不多的效果。大概,上世纪流行的高仓健或许怀山就是这一类。 可 能有许多人认为雄性露出笑脸更容易吸引雌性,当然,笑脸的确能吸引雌性,但不是多数雌性。有个研究说,雌性更偏向于选择高傲的雄性。高傲代表了自信与可能 的社会地位,你看主席台上几个微笑的高层领导?雄性的笑脸,表示他缺乏优势和支配权,表示顺从、妥协和弱势--微笑常常表示友善,也常常表示妥协。 许 多雄性也常常错误地估计形势,上传到社交网站的头像更多的是笑脸或表现出和善的表情。这虽然能给潜在的雌性访客以安全感,但雌性寻求的并不总是安全。特别 是,如果他们参与的社交网站不是寻找长期配偶的地方,笑脸的效果自然会不佳。如果他们寻求的是短期的关系,傲慢与冷酷应该比笑脸好,因为那才是优秀基因的 模糊代表。 有 关面容与面部表情的吸引力研究,常常会被误读,因为研究者使用的都是陌生面孔。雌性在看待熟悉的雄性时,角度就不一样了。如果你经常表现出高傲与冷酷,你 的女同事肯定不会喜欢你。这里面的逻辑很简单,熟悉的人之间就不存在“优秀基因”的判断问题了,就像夫妻之间一样:就你那点水平,有什么可牛的? 场合很重要。
3156 次阅读|8 个评论
雄性如何提高自己的激素水平
热度 1 smallland 2012-1-30 17:08
这 里说的激素是雄性激素testosterone(T),是驱动雄性交配的激素。什么人的激素水平低?若干人,譬如守戒的和尚,温柔的家庭主男,等等。有研 究说,普通的雄性在婴儿出生后,T激素会突然降低。从进化角度看,这是有好处的,能促使雄性暂时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养育后代,有利于后代生存。但心理专家觉 得这样不好,就要想想办法。怎样能改善这种情况?有人说,换掉自己的破车,买一辆保时捷,就能解决问题--现在生孩子很贵,不容易做到啊。 车 能提高雄性的激素水平?应该是有道理的。一辆好车,能使雄性“觉得”提高了自己的社会地位,即,增加自己在性选择中的优势。这种优势,就足以提高其激素水 平。想象一下,乞丐的T水平就可能比较低,因为高水平对他没有任何好处。而坐在主席台上,或站在镁光灯下(上一篇的艺术),就能提高其T水平。所以说, “腐败”可能是获得promotion的动力,同时,high status也能促进个体的“腐败”。这样的良性循环在动物界也是司空见惯,弱势的个体常常压抑或失去交配的欲望。所以说,交配的欲望总是和“可能性”有 关的。为什么porn能刺激交配?因为原始的环境中是没有porn的,所以虚拟的porn就能激发原始的动力--cheat。 腐 败,经常与T有关,但也不尽然。太监的T少了,依然会腐败--不同的腐败,这就是人。动物被阉割了,也不想战斗了,也不想交配了,也不想成功了--被阉割 的革命的老黄牛。人是有思想的,所以郑和能成为英雄,司马迁也能名垂青史。即使不交配,科学家依然能专心搞科研--joke:)
7131 次阅读|7 个评论
雄性哺乳
热度 3 smallland 2012-1-4 17:43
在 哺乳动物中,雌性承担了妊娠、哺乳和养育的繁重任务。这看起来不公平,也不合理:雌性妊娠,雄性哺乳,岂不是更好?人是一种哺乳动物,情况也大概如此,当 然,人类的雄性在提供资源和保护方面发挥的作用也不小。如果哪个雄性只管交配而不想承担养育后代的任务,就会被认为是“兽性”。 妊 娠是器官构造决定的,雄性的生殖器官不适合孕育胎儿,而哺乳则不是,至少不全是。两性的许多差异,自然是基因决定的,但到底基因决定了什么,许多人可能不 太了解。就拿乳房的发育来说,其发育的性别差异在于激素,而不是”机械“构造本身。可以这么说,这不是硬件的限制,而是软件问题。当然,激素的分泌水平到 底也是基因决定的。在这方面,人妖就能说明问题,他们因接受大量雌激素,导致乳房发育。 所以,雄性哺乳还是可能的--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有可能的。 印 尼有一种果蝠,其雄性就有自然的哺乳能力。这样专业化的雄性哺乳可能只是特例,但并不是唯一的。在人类,就有多例雄性哺乳的报道。有人认为,只要给予足够 的吮吸刺激,男人的乳腺就能发育,就能分泌乳汁。有两例很突出的人类雄性哺乳事件,都是因为妻子死亡或无力哺乳。有报道说饥饿能引发雄性自然地分泌乳汁, 不管其中的生理学机制,是否可以推断,在人类进化史上,突发性的食物短缺,能诱发雄性的自然泌乳?在严酷的环境中,这将大大提高后代的存活率。你可以将雄 性的乳头理解成是雌性乳房的”残留“,但这”残留“毕竟跟阑尾是不同的。 从 生物进化角度看待此问题,两性哺乳能力的差异,不是”技术上的“问题,而是”我为什么要做“的问题。雌性在妊娠方面已经投入了相当的时间、精力和资源,让 已出生的孩子因为哺乳的”纷争“而饿死,是她无法承受的。这是一个简单的经济学问题,有性生殖是两性间的合作,谁的前期投入巨大,谁就更关心合作的成果。 在这个合作关系中,雄性可能只贡献了一点廉价的精子,他可以再觅配偶,而雌性就没有这么”轻松“。既生之,则哺之,没有选择和谈判的的余地。 性 别角色的进化是两性的“选择”或“选项”博弈的结果,如果双方都别无选择,就可能进化出完全对等甚至角色颠倒的情况。南极的帝企鹅就是一例。在每年的繁殖 季节内,严酷的环境严格限制了另外的可能性,一对企鹅只可能生育一个孩子,任何一方偷懒或耍滑头都根本不可能。雌性产卵后已经接近饥饿状态,孵卵就主要由 雄性完成。在寒风凛冽的冰雪中,没有任何食物,雄性要小心翼翼地坚守四个多月。孵化后,孩子急需营养,雄性在接近枯竭的情况下还能努力咳出一点乳状物,喂 给孩子。你可以说,这是感情。然而,感情的进化仍是“选项”问题。推而广之,有人说雄性的忠诚在于其“选项”。其实,雌性的忠诚也在于此。如果没有别的 “选项”,忠诚就是无奈的,就像封建社会的“君叫臣死”。
4043 次阅读|6 个评论
雄性的事业
热度 4 smallland 2011-9-26 15:16
在 高等哺乳动物中,权力与交配权紧密相关,所以权力欲就成了雄性的基本欲望之一,是一种很原始的欲望。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依此可以说, 不想当皇帝的雄性不是一个好雄性。在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就是成就霸业。次一点的,可以通过读书或战斗谋一个功名。读书人,以书中自有颜如玉为理想, 以金榜题目为荣,后面自然跟着洞房花烛夜。武将们则更直率,其理想就是建功立业、三妻四妾。 人 类和别的动物自然是不同的。猴王靠战斗力取得王位,他要靠自己的体力统治猴群,在危难之时,他要挺身而出。再高级一点的,譬如非洲的黑猩猩,体力不一定很 重要,因为它们能利用工具战斗,譬如树枝、石头等,体力差一点,可以通过工具补偿。更聪明一点的,能充分利用“新奇的”工具,譬如汽油桶,恐吓对方,获得 统治地位。在人类社会,身长八尺力能扛鼎以及十八般武艺自然有用,但谋略更重要。所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他可以利用自己的智慧,让千千万万个年 轻的雄性来实践自己的谋略,自己则毫发无损。关羽、张飞开始不服诸葛亮,是因为关张代表了猴子,而诸葛亮代表了“人”。最后,猴子再有能耐,还是人手中的 玩物。当然,将军也不一定自己冲锋陷阵,而是利用自己的智慧指挥千军万马(其实就是年轻的雄性)。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成千上万的骷髅最后就能换取自己妻 妾成群(harem)。后人能记住的,也不过是几个将帅,那些骷髅是没有名字的。 黑 猩猩已经学会利用雄性集体的力量袭击外族的薄弱势力,他们会集合起来,寻找单独活动的外来雄性并杀死他。这点伎俩,只是人类街头小混混的拿手戏,真正优势 的雄性,已经能用自己的权力控制几百万的年轻雄性。几个年长的雄性开会讨论一下,就能轻而易举地将百万年轻雄性送上战场,让他们流血牺牲并以此为荣。这样 的雄性,才是雌性的理想,甚至,雌性会对征服自己国家的敌国英雄爱慕不已。美国征服日本后,就有许多日本雌性请求占领军首领麦克阿瑟“请让我生您的孩 子”。如果当时杜鲁门亲自去日本主持国政,想生小杜鲁门的优秀雌性可能会更多。 在 自觉或不自觉的交配欲望驱使下,雄性之间互相合作,互相利用,互相攻伐,互相屠杀, 构成了人类历史的主旋律。阅读历史,不同的人,因为不同的背景和期望,可能看到不同的东西,如果从原始的欲望出发,人类历史最醒目的两个词汇就是屠杀和交 配。当然,你可以说其中不乏忠勇之士,他们不顾私利与交配,牺牲自己保卫皇帝保卫国家。然而,他们保卫的到底是什么呢?就如无私的蜜蜂,它们保卫的是蜂王 的生殖大业。
3106 次阅读|8 个评论
所有雄性高等动物都是好色的
热度 2 jiangming800403 2011-7-24 18:12
在脊椎动物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过程中,雌性一生可能产生的配子数逐渐减少,而雄性配子数仍然可以认为是无限的。因此,雄性动物遗传物质传播的广度与范围不是由它本身决定的,而是由其性伴的数量决定的。所以,“好色”的雄性其遗传物质传播下来的概率当然更大。久而久之,从爬行动物到哺乳动物到人类,经历亿万年。现在世界上存在的雄性高等动物大概都应该是“好色”的,因为“不好色”的基因在进化的过程中大概早就被淘汰了。
个人分类: 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4821 次阅读|8 个评论
攻击性与人类雄性之性感
热度 4 smallland 2011-1-27 10:59
和雌性的性感相比,雄性的性感就不是那么准确了,因为雌性交配的原始主要目标并不是怀孕,而是维持联系的手段。粗略地看,雌性交配有以下几个目的: 1)眼前看得见的好处(譬如妓女) 2)长期占有雄性的财富(譬如宁可坐在宝马里哭) 3)对雄性潜在能力的期望(譬如宁可坐在自行车上笑,但将来可能有私人飞机) 4)获得优秀的雄性基因(短期的交配关系,最接近动物性的部分) 5)雄性对后代的长期关怀(可能一直坐在自行车上笑,只要对我好,对孩子好) 6)满足生理欲望(科学一点说,这项应该立即删除,只供业余读者参考) 本文只讨论上面第4项。什么是优秀的基因呢?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不同的人文社会环境,这也是不确定的,大概以下几方面(非排他): 1)聪明,譬如唐伯虎或别的白面书生; 2)狡猾或狡诈(聪明的一种,但这种人做文章不行,做数学题不行) 3)攻击性,勇猛而善于战斗,譬如张飞; 4)权力和财富,说明潜在的综合素质(我不爱他的钱,只爱他这个人); 5)仅仅一个雄性器官(精子竞争力),也不说了。 本文只讨论上面的第3项--攻击性。如果说雌性是为生殖而设计的,雄性就是为运动和战斗而设计的,具有战斗力和攻击性的雄性才是真正意义的性感,大概以下几个方面: 1)体型,骨骼和肌肉; 2)附属物,譬如胡子等等; 3)攻击性的性格; 4)面部特征; 5)等等。 内容太多,本文就只简略看看面部特征的攻击性。人的脸能用来直接攻击敌人吗?显然不能。雄性没有獠牙,没有犄角,古代也没有少林铁头功,靠什么攻击敌人?雌性怎么就能从头上看到攻击性? 有的特征是直接与攻击性有关的,譬如本人在“ 我的头像的社会生物学 ”中描述的眼睛。 除此之外,好像没有多少特征与直接的攻击有关。这就涉及一个逻辑,即,个体在攻击之前,首先要做好防守准备,雄性的面部特征就包含了许多准备防守的信号,譬如眉毛及其运动,譬如头部的形状。一种类型,譬如李逵张飞的形象,首先要头大脖子粗,这样才体现抗击打能力。如果一个雄性脖颈细长,头像乒乓球(譬如冯巩吧),就体现不出什么攻击性。如果头像鸡蛋一样脆弱,他就不可能想着去攻击别人。人类自从直立行走之后,互相攻击的首要部位自然是面部,如果没有坚固的头,就别指望去攻击别人。 在面部特征中,除了轮廓、下巴等地方,雌雄两性有一个显著差异,就是所谓的宽高比(两颊宽度、上唇到眉心高度),这个比值高能预测大概的攻击性。看看“ 我的头像的社会生物学 ”中的一张照片,在攻击性场合,雄性在视觉上缩短了这个高度。这是一个准备接受打击的信号,但给人的感觉是他准备攻击别人,也没错。 食草动物(譬如驴)大多是长脸,食肉动物(虎豹)大多是圆脸,圆脸就比长脸更抗击打。如果看看非常6+1的李咏,看起来就很和蔼。 这是一个需要长篇来解释的问题,与雄性攻击性(性感)有关的行为和心理学,就更复杂了。譬如,性感的雄性更倾向于追求短期的交配关系;譬如,雌性在最容易受孕的时刻喜欢性感的雄性;等等。 然而,雌性眼中的雄性性感远比雌性性感复杂的多,影响因素更多,种族差异更多--譬如,白种人雄性表现出更多攻击性特征。一个性感的雄性,可能无法得到半数雌性的认可。我们常听说世界小姐亚洲小姐,还不知道世界先生亚洲先生。一个丑陋的雄性能成为众多雌性的偶像,而雌性要想成为雄性的偶像,至少需要一张“平均”的脸。
6583 次阅读|26 个评论
怀孕的雄性-奇妙的进化
nevergu 2010-3-23 08:37
饶毅教授转载了一篇发表于NATURE的文章post-copulatory sexual selection and sexual conflict in the evolution of male pregnancy, 中文大概意思是: 在雄性怀孕进化过程中的交配后性选择和性冲突。 海龙(pipefish) 和海马(seahorse)是近亲,它们和其他龙鱼科鱼类一样, 都有性别角色颠倒现象. 雌鱼在交配过程中排卵到雄鱼的孵育囊 (brood pouch 内. 雄鱼的孵育囊并不仅仅是一存放受精卵的育儿袋, 而是具有呼吸换气, 保护, 渗透调节和提供营养支持的功能. 他们不像有一部分雄性鱼类(比如泰国斗鱼)简单地照看受精卵, 也不象企鹅那样只是由雄性来孵化鸟蛋. 而是有点像哺乳动物的子宫来养育后代,只不过是角色颠倒了. 我们知道 有性生殖的个体在自然界都存在相互冲突和竞争, 雌雄个体都希望最大限度地把自己的基因传递给后代. 性选择有利于动物的有效繁衍.性选择可以分为性别内选择和性别间选择.性别内选择通过动物间打斗, 使有利于在竞争中获胜的优势体征得到发展; 性别间选择则有利于吸引异性的某些特征得到进化, 并且雌性动物也可以从配偶选择中得到直接的利益. 动物中普遍存在着隐性雌选择(cryptic female choice), 就是说雄性成功的在雌性体内播撒精子后,许多雌性的身体并不是被动地照单全部接受精子, 而是要应用一些机制淘汰掉弱的, 从而保留强壮的精子。例如,雌性的生殖道可以释放对精子有害的某些化学物质, 还有的生殖道增长, 受精过程变成了一场对精子能力的检验, 只有那些强壮的精子最后能够与卵子结合。 比如自然杂志曾经刊载过一篇文章说:一种D.bifurca的小果蝇有自然界最大的精子, 它的盘绕的精子拉直开来5.08厘米那么长,是平均人类精子长度的1000倍。 为什么需要如此长的精子呢? 原来是D.bifurca雌性果蝇生殖道很长, 比精子要略长一点。研究人员认为正是由于雌性果蝇特别长的生殖道才促使雄性果蝇巨大精子的进化。 既然存在着隐性雌选择这种可能是由于进化形成的一种普遍机制, 所以论文作者想到了是否在角色颠倒的动物里存在相应的雄性选择的可能. 文章采用了一种叫海湾龙鱼(Gulf pipefish)作为实验对象, 通过人为地控制雄性雌性一对一的交配, 然后全程(从交配结束到小鱼产出)观察和摄影记录孵育囊的受精卵的发育. 试验分两个部分, 首次孵育和二次孵育.对 交配前(pre-copulatory) 和交配后(post-copulatory) 进行研究, 具体讲就是提供不同大小(size)的雌鱼与雄鱼交配,观察他们开始交配所用的时间, 从而可以知道雄鱼喜欢什么体格的雌鱼; 最重要的是观察在交配后发生了什么? 结果发现, 无论是第一次孵育,还是第二次, 雄鱼更喜欢体格较大的雌鱼. 与体型较大的雌鱼交配后相比, 和小体型的雌鱼杂交后, 受精后雄性会有选择地更多地淘汰一些受精卵, 节省一定的能量, 为下一次可能的交配作准备. 在野生的环境中,海湾管状鱼的雄性比雌性的要多的多, 大概两倍左右, 所以雄性鱼并不是能经常遇到自己喜欢的类型(体型较大), 所以它们可能采用与隐性雌选择相似的机制, 偏爱强壮的配偶, 这样有利于优势种群的繁衍. 世界真奇妙. 详细内容见: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464/n7287/full/nature08861.html
个人分类: 科普大众|6649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23: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