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陶瓷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陶瓷

相关日志

山西博物院
热度 1 terahertz 2018-11-19 08:36
2018年11月18日参观了位于太原市汾河西畔滨河西路北段13号的山西博物院。 \0 \0
个人分类: 经典收藏|2269 次阅读|2 个评论
石墨烯超导
richor 2018-7-26 18:46
【超导】 用途为 MRI 里提供强大的磁场。 涉及到导带、价带概念,昌英的研究中涉及到。 简史: http://www.iee.cas.cn/kxcb/kpwz/fle/ 1911年,荷兰科学家 昂内斯 用液氦冷却水银,当温度下降到4.2 K 时发现水银的电阻完全消失,这种现象称为 超导电性 。1933年,德国物理学家迈斯纳和奥克森菲尔德两位科学家发现,如果把超导体放在磁场中冷却,则在材料电阻消失的同时,磁感应线将从超导体中排出,不能通过超导体,这种现象称为 抗磁性 。超导电性和抗磁性是超导体的两个重要特性。使超导体电阻为零的温度,叫超导临界温度。经过科学家们数十年的努力, 超导材料的磁电障碍已被跨越? ,下一个难关是突破温度障碍,即寻求高温超导材料。 1973 年,人们发现了 超导合金 ――铌锗合金,其临界超导温度为23.2K ,该记录保持了13年。1986年,设在瑞士苏黎士的美国IBM 公司的研究中心报道了一种氧化物(镧-钡-铜-氧)具有35K 的高温超导性, 打破了传统“氧化物陶瓷是绝缘体”的观念 ,引起世界科学界的轰动。此后,科学家们争分夺秒地攻关,几乎每隔几天,就有新的研究成果出现。 1986 年底,美国贝尔实验室研究的氧化物超导材料,其临界超导温度达到40K ,液氢的“温度壁垒”(40K)?被跨越。1987年2 月,美国华裔科学家朱经武和中国科学家 赵忠贤 相继在钇-钡-铜-氧系材料上把临界超导温度提高到90K 以上,液氮的禁区(77K )也奇迹般地被突破了。 1996 年,铜氧化物超导,高压下164 K。 2015 年高压下的硫化氢超导,温度达到203.5 K。 http://www.cas.cn/kj/201508/t20150819_4412818.shtml BCS 理论很好地从微观上解释了第一类超导体存在的原因 , 理论的提出者巴丁 、 库珀 、 施里弗因此获得 1972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 但 BCS 理论 无法解释第二类超导体存在的原因 , 尤其是根据 BCS 理论得出的 麦克米兰极限温度 ( 超导体的临界转变温度不能高于 40K ), 早已被第二类超导体突破 。 2018 年的石墨烯超导,温度太低,没有什么意思: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77221-1106427.html 【陶瓷】 原来的陶瓷就是指陶器和瓷器的通称 , 也就是通过 成型和高温烧结 所得到的 成型烧结体 。 传统的陶瓷材料主要是指 硅铝酸盐 。 对构成陶瓷的陶瓷材料的研究 , 使陶瓷的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 陶瓷内部的力学性能是与构成陶瓷的材料的化学键结构有关 , 在形成晶体时能够形成比较强的三维网状结构的化学物质都可以作为陶瓷的材料 。 因此 陶瓷材料发展成了可以借助三维成键的材料的通称 。 陶瓷已经成了无机非金属固体材料的统称: https://wenku.baidu.com/view/70e8a39bff00bed5b9f31db1.html?sxts=1530579912216
个人分类: 物理|3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高温大红色陶瓷墨水专利的一些看法
热度 1 redinred 2017-1-6 17:34
《 陶瓷装饰用高温大红色喷墨墨水和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为国内外第一个高温大红色陶瓷墨水的专利,专利公开号 CN201510229896.5,已于2017年1月4日正式授权。 申请单位:广东宏陶陶瓷有限公司、 景德镇陶瓷学院、广东东陶陶瓷有限公司、广东宏海陶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以及广东宏威陶瓷实业有限公司。 官方报导页面 http://www.ceramicschina.com/PG_ViewNews_70697.html#opennewwindow 因本人做的博士课题也与陶瓷墨水相关,故 抱着学习的态度,对此专利的内容进行了通读,以下是本人的一些体会,写出来和大家分享。 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批评指正。 此发明专利给出了一种高温用大红色陶瓷墨水的制备方法:1. 基础釉粉的细化,2. 传统工艺制备(干法)的硅酸锆包裹的硫硒化镉色料的细化(球磨磨细),3. 溶剂的配置,4. 基础釉粉、红色料以及溶剂混合后球磨过筛,得到红色墨水。 传统陶瓷厂(多为瓷砖生产商)一般使用金红墨水(比较贵),或者配色(使用CMY或者CMYK基础墨水通过减色法模型配色),这两种方式均较难烧制出大红色。所以这个专利从技术上来说是种突破,使得高温烧制呈现大红色成为可能。 我的观点: 大红色剂(镉硒红包裹色料,也就是硅酸锆包裹硫硒化镉形成的色料)磨至d500.7μm(而且研磨完以后配置成墨水后需进一步研磨). 这种物理研磨降低粒度的方法会使专利的应用受到极大的限制: 1. 喷墨打印用陶瓷墨水的粒径要求为d500.5μm,大粒径的墨水会堵塞喷头(喷墨打印行业正在研究的大孔喷头或者可以解决喷头堵塞问题); 2. 传统色釉料行业(干法)制备出的硅酸锆包裹硫硒化镉大红色料的平均粒径一般在微米级(粒径几个微米),物理研磨的时候会不可避免的破坏硫硒化镉色料外面的保护层,浪费极大(配置成陶瓷墨水后再次研磨,仅存的完整的包裹色剂就会更少); 3. 文中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喷印后烧制的红色陶瓷砖,给出的具体数据为陶瓷砖的各项指标。关于色度只给出a*为57.28,而正常的评判标准是同时给出L*,a*,b*一组数据,方可判断其在色度空间中的坐标(即其发色是不是大红); 4. 官方报导的图片中的红色并非为大红,是粉色,国外墨水完全可以做到。 综上所述,我仔细看完这个专利后,觉得专利最有用的地方可能反而是他给出的基础釉配方。: )
7405 次阅读|8 个评论
爱因斯坦的本意是什么?
热度 7 jmluo0922 2015-4-19 10:32
先举个简单的例子:中国古代的陶瓷产品可以说是世界一流的,但我们能不能说“中国古代就发现、掌握和应用了陶瓷中的科学了呢?” 有了这个例子,理解或猜测爱因斯坦的本意,就十分简单了,是不是啊? 回信第一句是阐述科学是讲逻辑、重实验的,科学发现才可以获得; 在这个背景下,就可以对爱因斯坦的本意作出猜测: 李约瑟列举的众多中国古代成就,也不能称之为“科学发现”,因为中国的先人们,没有发现形式逻辑和系统实验方法。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个人分类: 杂谈|3325 次阅读|12 个评论
看摩洛哥工匠做陶瓷(5): 作坊、作品和游客(结束篇)
xucq45 2015-4-14 08:47
前两天,我发表了一篇博文“省欧美同学会在伏尔加庄园(14):人物特写(结束篇)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9051do=blogid=880162 )。 由于 登台表演的演员几乎全是女性,俊男靓女女更美,所以人物特写是清一色的女性。 这引起了读者的“抗议”: 为了取得平衡, 这次特向大家展现本人在摩洛哥拍摄到的一组清一色男性工匠在陶瓷作坊聚精会神工作的景象。作为结束篇,再向读者展现一下作坊遗址、作品和游客。 看摩洛哥工匠做陶瓷(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881452.html 看摩洛哥工匠做陶瓷(2)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881525.html 看摩洛哥工匠做陶瓷(3)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881720.html 看摩洛哥工匠做陶瓷(4)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881937.html 看摩洛哥工匠做陶瓷(5): 作坊、作品和游客(结束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882216.html
个人分类: 国外之旅|2099 次阅读|0 个评论
无铅铁电材料——铁电发展的未来
热度 13 wangshuai1212 2015-2-2 02:35
无铅铁电材料——铁电发展的未来 王帅 2015 年 2 月 1 日于 Darmstadt,Germany 铁电材料( ferroelectric materials )是一种具有铁电性质的一类材料的简称。铁电性就是指具有自发极化现象( spontaneous-polarization ) , 并且随着外加电场的改变,极化方向反转的性质。 一般来说,传统材料的极化是与外加电场的强度呈线性关系(顺电体)。铁电材料具有特殊的晶体结构:如对于 BaTiO3 而言, Ti 原子被包裹在八面体 O 原子的空间之内,根据能量最小原理, Ti 不会处在几何中心位置,而是会沿着某一中心对称轴发生偏移,从而导致整个晶体单元具有某一方向的偶极矩 P 。这个偶极矩不是外界电场导致的,而是其晶体结构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在晶体学中,所有的晶体可以被分为 32 类点群( Crystalline classes ),其中有 20 类具有非中心对称的点群,具有压电( piezoelectric )性质;这 20 类点群中又有 10 类能够自发极化,具有热电( pyroelectric )性质;这 10 类点群中又有 8 类具有极化方向随着电场方向改变发生反转的性质,即铁电性。 铁电材料具有两个能够引起工业领域兴趣的性质:能量性质的改变以及电滞效应。 能量性质的改变,对于铁电材料而言一般指“动能—电能”的转换,最常见的应用就是传感器和换能器了。因为铁电材料不仅具有压 - 电性质,也具有热 - 电性质,这种材料的潜在应用前景是十分丰富的。如医疗领域的超声检测设备中的电容,能够自己自行产生超声波,并且侦听返回波,从而检测机体内部状况。又如高质量红外成像照相,由铁电材料构成的成像芯片的分辨率可以达到 1/1000 摄氏度。 电滞效应,对于计算机硬件领域中的记忆材料来说非常重要。 1952 年,麻省理工学院的 D. A. Buck 在他的硕士论文中就预言到了这种利用铁电材料的记忆效应存储信息的可能性。 1991 年 NASA 为了提高计算机的读写性能,第一次工业级采用了这种材料,也就是基于铁电电容器( Ferroelectric capacitor )铁电基随机存取内存, FE-RAM 。这种记忆体的密度( bitper volume )与目前使用的动态随机存储单元 DRAM 类似,但由于不需要每次刷新所有记忆单元,其功耗远低于 DRAM ,且由于读写靠的是外加电场的改变,因此理论的刷新速度可达到 1 纳秒(但是限于控制晶体管的控制速率,这个刷新速度是达不到的)。目前限制其广泛应用的瓶颈还是在工艺方面,令人兴奋的是,铁电薄膜的制备日趋成熟,有望在未来进入寻常百姓家 。 目前,应用在工业领域的铁电材料主要是锆钛酸铅,即 PTZ 。 PTZ 的居里点高(铁电材料在高于居里点温度时失去铁电性),力电耦合系数 K 大,且便于制造、塑形,因此发展较快,且应用广泛。但是 PTZ 中一个重要的元素就是第一个字母 P ,即铅( Pb )。众所周知,铅是有毒的,它可以破坏儿童的神经中枢;体内含铅过多可以导致儿童学习能力下降。除此之外,慢性肌肉或关节疼痛、听觉视觉功能变差、易有过敏性疾病、注意力不集中或过动、精神障碍或退化等症状,都被认为与血液中的铅含量较高有关。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建筑上使用的玻璃、汽车使用的汽油,由于工艺问题,都含有铅,并且造成了铅在环境中的含量比一百年前提高了上千倍。但是一些石油巨头和化学领域权威的科学家持续发声,宣传铅对人体无害。直到一位研究地球寿命的地质学家在一次偶然的研究中发现了铅的危害,这个潘多拉之盒才被大开,石油巨头的阴谋才被公诸于众。他就是美国地质学家 C. C. Patternson 。 Patternson 一直呼吁汽油的无铅化,但是铅添加化学工业在当时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他此举意味着以一人之力对抗整个工业领域。结果导致了很多机构拒绝与 Patternson 合作。经过 Patternson 的不懈努力(以及很多场官司),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于 1973 年宣布将逐步使美国的含铅汽油减少 60% 至 65% ,最终于 1986 年全美国停止使用含铅汽油。在此之后美国人的血铅浓度于 1990 年代晚期比停用含铅汽油以前下降最多 80% 。 让我们回到铁电材料中来。 21 世纪,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也不断上升。电子产品的普及以及由此带来的电子污染也受到了立法者们的注意。 2002 年,欧盟议会通过了报废电子电器设备的指令( directives of Wast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 WEEE ),并且规定了实施报废电子电器设备回收的时间表。指令规定, 2005 年 8 月 13 日起 , 欧盟市场上流通的电子电气设备的生产商必须在法律上承担起支付报废产品回收费用的责任,同时欧盟各成员国有义务制定自己的电子电气产品回收计划,建立相关配套回收设施,使电子电气产品的最终用户能够方便并且免费地处理报废设备。 2006 年,欧盟实施了关于限制在电子电器设备中使用某些有害成分的指令 Restriction of Hazardous Substances ( RoHS )标准,该标准已于 2006 年 7 月 1 日开始正式实施,主要用于规范电子电气产品的材料及工艺标准,使之更加有利于人体健康及环境保护。该标准的目的在于消除电机电子产品中的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共 6 项物质,并重点规定了铅的含量不能超过 0.1% 。 因为目前可替代 PTZ 材料的其他铁电材料的性能仍然不及 PTZ 。短期内,电子产品的无铅化还是有很多困难。在 RoHS 规定中虽然特别规定了铅的含量不能超过 0.1% ,但是为铁电材料开了一个小例外,也就是所谓的赦免项( exempted applications ),这就包括使用基于铅材料的铁电陶瓷、压电材料等。因此目前在欧盟使用 PTZ 是合法的,但是一旦有无铅铁电体可以替代目前的 PTZ ,这一个豁免项就有可能被废除。从社会责任角度来说, RoHS 上面的这一个豁免项可以看作每一位铁电陶瓷工作者身上的阿喀琉斯之蹱。从研究角度来说,令人可喜的是,无铅铁电体( Lead-free ferroelectric )正在成为铁电材料研究的热点,论文数目呈指数增加。 TU Darmstadt 大学的 Nonmetallic-Inorganic Materials 组在这一领域做出了很多成果, Roedel 教授更是极力呼吁铁电陶瓷领域朝着无铅方向努力。 科学家的使命,一方面是探索未知,在人类了解世界的圆盘边缘朝外多走一步,另一方面是承担人类发展的责任,为人类长期的利益着想,而不是以牺牲大众利益而某眼前之福祉。在铁电陶瓷领域,追求性能是一方面,但是追求无铅化的铁电陶瓷,同样是科研的方向,并且是未来铁电发展的必然方向,这是大势所趋。 (作者心血,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请勿做商业用途) Ferroelectric and Magnetoelectric Propertiesof BiFeO3 Thin Films Prepared on a Membrane Structure. J. Korean Phys. Soc., 2 882-886 (2007) Perspective on the Development ofLead-free Piezoceramics. J. Am. Ceram. Soc., 92 1153–1177 (2009) -------------------------------------------------------------------------------------------- 没想到第一次写此类科普文章就被推荐到精选,倍感荣幸,实不敢当。本人才疏学浅,试对以下博友做一点回复,请批评指正。 1)无铅铁电材料的性质目前还比不上商业级别PTZ(其P-E loop;stress- E loop没有PTZ的漂亮),这是它还没有商业应用的一方面原因,另一方面的原因是铅的成本较低,因此利润较高。 2)铅的污染不仅体现在制成品上——如果不回收,回污染环境。更重要的是制造含铅铁电材料的前驱体有铅的氧化物,这个对环境的污染较为严重。(铅的氧化物扩散能力强)这也就是11楼博友跟12楼博友所说的情况。 3)关于为什么铁电体的极性可以改变而热电没有此性质,最好的解释我认为应该从晶体学的角度去考虑。本人方向并不在此,此处仅抛砖引玉。 铁电体的概念比热电要窄,也就是说ferro是pyro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对于具有特殊极性方向的点群而言,任何对称操作下,特殊极性方向都不改变。 晶体结构是温度的函数,因此温度改变会引起晶体结构的变化,从而改变自发极化的状态,但是对于非铁电的热电而言,仅有一个自发极化方向,而铁电体必然有两个甚至多个自发极化方向,因此在外界电场的作用下,其取向是可以改变的。可以参考钟维烈的《铁电体物理学》科学出版社。 有时间我再继续回答。2015年2月2日
个人分类: 科研|21756 次阅读|22 个评论
怎样和大牛套近乎
jlpemail 2014-10-30 07:37
和大牛套近乎,其乐无穷. 和大牛 套近乎,可以口头得到前沿信息,比如 著名人物的新作和逸事。 和大牛的宠物套近乎,可以 博取大牛的好感。 比如亲切地称呼大牛的宠物—— 那条叫做 哈莉的哈巴狗;亲切地称呼,好似呼唤自己 永生永世的情人;像梅岭呼唤darling,像董永呼唤仙女;像牛郎呼唤织女。 为大牛养的鸽子添加黄米。 为大牛的新书,包皮。 陪同大牛,看并不喜欢的枪战、武侠甚至言情片。 趁陪同大牛 看科幻电影的时机,请教一个电影名词或者 科技 术语;充分显示自己 弱智。 和大牛一起骂自己欣赏的某某名人;陪大牛一起夸奖——自己厌恶的大牛的密友。 和大牛套近乎好处无穷。内部消息、行业资讯可以提前得知。 和大牛套近乎,好处无穷。 近乎,近乎到 了 称兄道弟。让大牛当 大哥,就算你比人家多走了一些冤枉路。 围绕大牛旋转。像月亮围绕蓝色星球。总是把正面朝着大牛 ,把背面抛给宇宙; 围绕大牛转,成为他 唯一的卫星。成为一个 分不开的系统。 不要围绕那颗姓土的星,那您只会成为人家的光环。没有自己的声名。 围绕这以 土也(之乎者也,占了25%,很有文化底蕴)为姓氏的星 把,忠实地做他的卫星。 那还犹豫什么?去吧。到大牛的身边去。如果,你比 他低,那就对了;如果,你比他高,那就让人家 上 台。或者,主动弯下 你僵硬的腰身。 大牛是谁?不就在您身边吗?不要再等侯。 那个您以为是不大牛的人,成了大牛,再去巴结、套近乎,那就迟到了。 从现在就 开始,发现那个潜在的 大 牛。那才是真的大牛 !
个人分类: 消息场|2951 次阅读|0 个评论
Minireview article: 作为低温燃料电池催化剂载体的纳米陶瓷材料
热度 2 springbamboo 2014-6-13 17:26
Haifeng Lv, Shichun Mu*. Nanoceramic Support Materials for Low Temperature Fuel CellCatalysts ( 点击下载 ) , Nanoscale,2014, 6 (10), 5063 - 5074 (minireview article) 当前影响低温燃料电池发展的一大影响因素是催化剂的电化学稳定性较差,这主要是因为催化剂载体为热力学极不稳定的碳材料,容易遭受电化学氧化,导致载体支撑的纳米金属催化剂颗粒发生脱落和团聚。采用碳纳米管、石墨烯等纳米石墨结构碳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减缓了载体的电化学氧化动力学过程,当载体的电化学氧化仍难以避免。相比之下,纳米导电陶瓷(如SiC、TiB2、B2C、ZrB2等)具有较高的化学及电化学稳定性、较好的导电性能及优异的力学与热力学稳定性,可以极大地改善催化剂载体的电化学稳定性。此外,如果进一步采用有序化的纳米陶瓷材料,除了改善催化剂稳定性还可以增强传质能力,大幅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但纳米导电陶瓷的缺点是其导电能力较碳材料差,如果采用纯的纳米陶瓷材料作为载体,将会降低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为此,研究人员将碳导电剂引入陶瓷中制备了导电陶瓷/碳混杂材料、碳修饰纳米陶瓷材料,或对陶瓷进行异相金属原子掺杂,使催化剂的稳定性得到了极大提高。此外,利用过金属纳米粒子与陶瓷载体间的协同作用,不仅可以改善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而且还可以提高催化剂的抗CO、SO2中毒能力。再者,通过采用具有氧还原反应活性(oxygen reductionreaction, ORR)的纳米陶瓷作为催化剂载体制备双功能催化剂,可有效地提高催化剂的电化学稳定性及电催化性能。最后,论文对今后选择高导电性的纳米陶瓷,对纳米陶瓷与石墨烯复合及在纳米陶瓷表表面进行活性金属原子层沉积等可能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图片版权属作者所有,不得下载、 复制和使用) Nano-ceramic support materials for low temperature fuel cell catalysts Haifeng Lv and Shichun Mu*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Advanced Technology for Materials Synthesis and Processing,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430070, China. E-mail: msc@whut.edu.cn; Fax: +86 27 87879468; Tel: +86 27 87651837 Abstract Low temperature fuel cells (LTFCs) have received broad attention due to their low operating temperature, virtually zero emissions, high power density and efficiency. However, the limited stability of the catalysts is a critical limitation to the large scale commercialization of LTFCs. State of the art carbon supports undergo corrosion under harsh chemical and 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 conditions, which results in performance degradation of catalysts. Therefore, non-carbon materials which are highly oxidation resistant under strongly oxidizing conditions of LTFCs are ideal alternative supports. This minireview highlights the advances and scenarios in using nanoceramics as supports to enhance the stability of catalysts, the solutions to improv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nanoceramic materials, and the synergistic effects between metal catalyst and support to help improve the catalytic activity and CO/SO2 tolerance of catalysts. 1 Introduction 2 Improving the stability of catalysts by employing electrochemically inert ceramics 2.1 Conducting metal oxides 2.2 Metal nitrides 2.3 Titanium diboride (TiB2) 3 Improving the electric conductivity of ceramics by hybridizing supports 3.1 Hybrid supports by introducing carbon 3.2 Hybrid supports by doping metal elements 3.3 Hybrid supports by introducing nano-ceramics into carbon supports 4 Improving the catalytic activity by synergistic effects 4.1 Improve the ORR activity 4.2 Improving the activity by ordered nano-ceramic supports 4.3 Improving the CO and SO2 poisoning resistance 4.4 Synergistic effect by co-catalyst function 5 Summary and outlook
5031 次阅读|2 个评论
译文(2)精细陶瓷高温抗弯强度试验标准
bawang 2014-5-27 17:44
精细陶瓷(高级陶瓷,高技术陶瓷)单片陶瓷高温抗弯强度试验方法 1适用范围 本标准描述了用于确定整体精细的弯曲强度试验方法陶瓷和晶须或颗粒增强的陶瓷复合材料的高温。弯曲强度是一个衡量的精细陶瓷的单轴抗压强度。本试验方法可用于材料的发展,质量控制,设计数据生成的目的表征。 2规范性引用 下列参考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参考文献,仅被引用的版本适用。日期的引用,引用的文件的最新版本(包括任何修订)的应用。ISO 3611:1978,内径千分尺用于测量。 ISO 7500-1:-,金属材料的单轴静态试验机验证1部分: 张力/压缩试验机检定和校准的力测量系统 ISO 14704:2000,精细陶瓷(高级陶瓷,高技术陶瓷)-弯曲试验方法 精细陶瓷室温强度 IEC 60584-1:1995,热电偶1部分:参考表 3术语和定义 为了本文件的目的,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 3.1弯曲强度 最大的名义应力在一个特定的弹性梁在弯曲断裂 3.2四点弯曲 配置的弯曲强度试验,试件是同样受两轴承对称位于两个支撑轴承之间见图1。 注意轴承可圆柱滚子或圆柱轴承。 3.3four-point-1 / 4点弯曲 具体配置的四点弯曲强度测试,内轴承位于四分之一支持跨距离的两个外轴承 3.4four-point-1 / 3点弯曲 具体配置的四点弯曲强度测试,内轴承都位于三分之一的支持跨距离的两个外轴承参见图1 B)。 3.5三点弯曲 配置的弯曲强度试验,试件是在中间的两个外定位装轴承参见图1 C)。注四点弯曲通常是首选,因为大量的材料暴露于最大应力。看到更多的信息参考书目。 4原则 5设备 5.1试验机 5.2加热装置 5.2.1概述 5.2.2试件的温度稳定性 5.2.3试样的温度均匀性 5.2.4电炉加热率 5.2.5炉稳定 5.3温度测量仪表 5.3.1概述 5.3.2热电偶。 5.3.3 Verification of the热电偶温度测量系统 5.3.4 pyrometers辐射 5.4测试夹具 5.4.1概述 5.4.2轴承 5.4.3四点半铰接夹具 5.4.4四点全铰接夹具 5.4.5三点半铰接夹具 5.4.6三点全铰接夹具 5.4.7定位轴承 5.4.8夹具材料 5.4.9夹具的依从性 5.5微米 6试件 6.1试件尺寸 6.1.1加工试件 6.1.2烧结或热处理试件 6.2试件的制备 6.2.1概述 6.2.2倒角 6.2.3试件存储 6.2.4试件个数 7程序 7.1测量试件的宽度和高度, 7.2使用适当的夹具在三或四点的配置。 7.3确保测试夹具清洗干净, 7.4每个试件在4mm宽面置于轴承测试夹具。 7.5轻微的预紧力 7.6软陶瓷刀片可以放置在试件防止试件碎片如果他们被损坏的影响后的试件夹具碎裂。 7.7试件应加热到试验温度。 7.8当测试温度达到时,测试件应在此温度下保持足够的对于温度稳定时间。 7.9试验机十字头速率应0,5mm/min 7.10施加试验力在指定的速率和记录断裂时的最大负荷。 7.11测试序列的测试完成后,检索检查碎片。 7.12在一系列试验,其主要目的观察裂纹萌生的位置近似观察发生内跨度在四点弯曲。 7.15测量和记录实验室环境相对湿度的测试序列中,在真空或惰性气氛。 8结论 8.1标准的公式在四点弯曲的弯曲强度 8.4修正的热膨胀 8.5平均强度和标准偏差 9准确性与精密 9.1弯曲强度 10测试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信息: 额定温度测试 (b)炉环境:空气,真空,或惰性气氛; (c)型加热元件; (d)温度测量装置; (e)模式加载试验件into the炉(热或冷); (f)近似的加热速度and the浸泡(或保持)时间在房间温度prior to the测试试验; (g)测试配置(四-或三点弯曲),固定大小,是否是semiarticulating夹具或完全铰接的声明,并声明证实了自由辊轴承; (h)试验件数量; (i)所有材料数据包括旧货,张金成分识别号码,材料制造日期; (J)测试片制备程序,包括所有的加工表面粗糙度的细节的制备;(纵向和横向方向)的拉伸试验片的表面; (k)热处理或暴露; (L)弯曲测试环境,包括湿度和温度; (n)每个试件的测试,σF,i,三个有效数字的弯曲强度(例如537mpa) (0)平均强度,σF,和标准偏差,的,下面的符号应用于报告的优势: (P)报告是否弯曲强度已校正热膨胀; (q)报告的倒角是否在规格内;如果不是,则包括一份声明抗弯强度是否已为倒角尺寸校正; (r)有关的劣化或测试夹具粘贴任何相关意见,作为烧结或氧化条件试件,试件的表面状态,断裂表面的条件)任何迹象表明非弹性行为; (t)任何偏差(S)从本测试方法中所描述的过程,并对偏差的原因; (u)测试实验室的名称,日期的测试,进行测试的人的名字,名字测试机。
5173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4年SCI收录陶瓷期刊26种目录
wanyuehua 2014-5-19 08:36
2014 年 SCIE 收录陶瓷期刊 26 种( 2009 年 SCIE 收录陶瓷学科期刊 26 种) ,其中 SCI 收录 11 种。 2014 年 SCI 收录陶瓷期刊 26 种目录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MATERIALS SCIENCE, CERAMICS - JOURNAL LIST Total journals: 26 1. ADVANCES IN APPLIED CERAMICS 《应用陶瓷进展》 Bimonthly ISSN: 1743-6753 MANEY PUBLISHING, STE 1C, JOSEPHSWELL, HANOVER WALK, LEEDS, ENGLAND , W YORKS, LS3 1AB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2.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2.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 BULLETIN 《美国陶瓷学会通报》 Monthly ISSN:0002-7812 AMER CERAMIC SOC, 600 N CLEVELAND AVE, WESTERVILLE, USA ,OH, 43082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3. BOLETIN DE LA SOCIEDADESPANOLA DE CERAMICA Y VIDRIO 《西班牙陶瓷与玻璃学会通报》 IrregularISSN: 0366-3175 SOC ESPANOLA CERAMICA VIDRIO, DESPACHO 176, INST CERAMICA VIDRIO, CSIC,C-KELSEN 5, MADRID, SPAIN, 28049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4. CERAMICS INTERNATIONAL 《国际陶瓷》 Bimonthly ISSN: 0272-8842 ELSEVIER SCI LTD,THE BOULEVARD, LANGFORD LANE,KIDLINGTON, OXFORD, ENGLAND , OXON, OX5 1GB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2.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5. CERAMICS-SILIKATY 《陶瓷》 Quarterly ISSN: 0862-5468 INST CHEMICALTECHNOLOGY, DEPT GLASS CERAMICS, TECHNICKA 5, PRAGUE, CZECH REPUBLIC ,166 28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6. CFI-CERAMIC FORUM INTERNATIONA 《国际陶瓷论坛》 L Monthly ISSN: 0173-9913 GOLLERVERLAG GMBH, ASCHMATTSTRASSE 8, BADEN BADEN, GERMANY, D-76532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7. GLASS AND CERAMICS 《玻璃与陶瓷》 Bimonthly ISSN: 0361-7610 SPRINGER, 233SPRING ST, NEW YORK, USA ,NY, 10013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8. GLASS PHYSICS AND CHEMISTRY 《玻璃物理学与化学》 Bimonthly ISSN:1087-6596 MAIKNAUKA/INTERPERIODICA/SPRINGER, 233 SPRING ST, NEW YORK, USA ,NY, 10013-1578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9. GLASS TECHNOLOGY-EUROPEAN JOURNAL OF GLASS SCIENCE ANDTECHNOLOGY PART A 《玻璃工艺》 Bimonthly ISSN: 1753-3546 SOC GLASSTECHNOLOGY, 9 CHURCHILL WAY, SHEFFIELD, ENGLAND ,CHAPELTOWN, S35 2PY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2.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10. INDUSTRIAL CERAMICS 《工业陶瓷》 Tri-annual ISSN: 1121-7588 TECHNA SRL, PO BOX 174, FAENZA, ITALY ,48018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11.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CERAMIC TECHNOLOGY 《国际应用陶瓷技术杂志》 Bimonthly ISSN: 1546-542X WILEY-BLACKWELL, 111 RIVER ST, HOBOKEN, USA , NJ,07030-5774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12.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GLASS SCIENCE 《国际应用玻璃科学杂志》 Quarterly ISSN: 2041-1286 WILEY PERIODICALS,INC, ONE MONTGOMERY ST, SUITE 1200, SAN FRANCISCO, USA ,CA, 94104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13. JOURNAL OF CERAMIC PROCESSING RESEARCH 《陶瓷工艺研究杂志》 Bimonthly ISSN: 1229-9162 KOREAN ASSOCCRYSTAL GROWTH, INC, SUNGDONG POST OFFICE, P O BOX 27, SEOUL, SOUTH KOREA , 133-600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2.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14. JOURNAL OF ELECTROCERAMICS 《电子陶瓷杂志》 Bimonthly ISSN: 1385-3449 SPRINGER, VAN GODEWIJCKSTRAAT 30, DORDRECHT, NETHERLANDS, 3311 GZ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2.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15. JOURNAL OF INORGANIC MATERIALS 《无机材料学报》(中国) Bimonthly ISSN: 1000-324X SCIENCE PRESS, 16 DONGHUANGCHENGGEN NORTH ST, BEIJING, PEOPLES R CHINA , 100717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16. JOURNAL OF NON-CRYSTALLINE SOLIDS 《非晶性固体杂志》 Semimonthly ISSN:0022-3093 ELSEVIER SCIENCE BV , PO BOX 211, AMSTERDAM, NETHERLANDS , 1000 AE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2.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17. JOURNAL OF SOL-GE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溶胶 - 凝胶科学与技术杂志》 Monthly ISSN:0928-0707 SPRINGER, VAN GODEWIJCKSTRAAT 30, DORDRECHT, NETHERLANDS, 3311 GZ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2.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18.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 《美国陶瓷学会会志》 Monthly ISSN: 0002-7820 WILEY-BLACKWELL, 111 RIVER ST, HOBOKEN, USA , NJ,07030-5774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2.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19. JOURNAL OF THE AUSTRALIAN CERAMIC SOCIETY 《澳大利亚陶瓷协会杂志》 Semiannual ISSN: 0004-881X AUSTRALIAN CERAMICSOCIETY, C/O CURTIN UNIV TECHNOLOGY, GPO BOX U1987, PERTH, AUSTRALIA , 6845 W A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20. JOURNAL OF THE CERAMIC SOCIETY OF JAPAN 《日本陶瓷学会杂志》 Monthly ISSN: 1882-0743 CERAMIC SOCJAPAN-NIPPON SERAMIKKUSU KYOKAI, 22-17, HYAKUNIN-CHO 2-CHOME, SHINJUKU-KU, TOKYO, JAPAN ,169-0073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2.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21.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CERAMIC SOCIETY 《欧洲陶瓷学会志》 Semimonthly ISSN:0955-2219 ELSEVIER SCI LTD,THE BOULEVARD, LANGFORD LANE,KIDLINGTON, OXFORD, ENGLAND , OXON, OX5 1GB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2.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22.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GLASSES-EUROPEAN JOURNAL OFGLAS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T B 《玻璃物理学与化学:欧洲玻璃科学技术杂志, B 辑》 Bimonthly ISSN: 1753-3562 SOC GLASSTECHNOLOGY, 9 CHURCHILL WAY, SHEFFIELD, ENGLAND ,CHAPELTOWN, S35 2PY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2.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23. POWDER METALLURGY AND METAL CERAMICS 《粉末冶金学与金属陶瓷学》 Bimonthly ISSN: 1068-1302 SPRINGER, 233SPRING ST, NEW YORK, USA ,NY, 10013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24. REFRACTORIES AND INDUSTRIAL CERAMICS 《耐火材料与工业陶瓷》 Bimonthly ISSN: 1083-4877 SPRINGER, 233SPRING ST, NEW YORK, USA ,NY, 10013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25. SCIENCE OF SINTERING 《烧结学》 Tri-annual ISSN: 0350-820X INT INST SCIENCESINTERING (I I S S), C/O ITN SANU, KNEZ MIHAILOVA 35/IV, PO BOX 315, BELGRADE, YUGOSLAVIA ,11000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26. TRANSACTIONS OF THE INDIAN CERAMIC SOCIETY 《印度陶瓷学会汇刊》 Quarterly ISSN: 0371-750X INDIAN CERAMICSOC, CENTRAL GLASS CERAMIC RES INST, KOLKATA, INDIA ,700 032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相关阅读: SCI收录期刊——陶瓷学科
个人分类: SCI投稿|1980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如何跟教授套磁
perfect0903 2014-3-5 14:33
这是我们亲爱的@王圣捷 Tricia给Bytesofchina团队的套磁小贴士!个人觉得简单实用、操作性极强!不分享给大家实在说不过去啊! PS:其实套磁这个事儿还真不一定非得跟教授,跟任何你想认识的人套磁其实都是这么个逻辑~所以,在光棍节将至之际,欢迎大家学习分享! --------------------------------------------------------------------------------------------------------------------- There are sections to a proper email intro: SECTION 1 quick intro Your name, your institutional affiliation, remind them where you met or how you found out about her/him E.g. Hi Prof. X, My my name is __ . We met at __- when you gave a talk at ____/I found your webpage on X University''s Sociology website. SECTION 2 what you are emailing her/him and find a way to compliment them (This part can be go after intro or after you tell them about your interest depending on the context) I thoroughly enjoyed your talk at ___. It's too bad that you didn't have more time to talk! SECTION 3 what you think her/him is the shit if they gave a talk or if you chatted - mention what about their talk specifically piqued your interest Look at their website, books, blogs, and writings - Why do you think what they study matters? The key is for you to make clear in this one sentence that you know WHY they are different from all other professors. SO if this person studies TRUST, then what is different about her/his research on TRUST from other researchers? You have to convince her/him that you really listened to their lecture and can relate it to their larger research. Tell them what you like about their scholarly research - be very specific - like what theory you like, what books you've read of theirs or articles they have published. You can also mention that you found their other media (youtube, twitter, facebook, blogs) and are following them on their varios social media sites. I find your writings on ___ super interesting because I like the way you frame it using X's theory.... or During your talk, you mentioned X - well I thought this was a lot like some of the stuff you've been writing in your blog posts about Y and also in your most recent book. They all seem to be about ____. SECTION 4 why you are the shit and why her/her should even care about you and make the time to reply: This is where you need to tell them in a sentence or two why are awesome. You can write a few lines about your research - tell them the main concept/thing/outcome you are investigating and a thought or two about where you are at - like the hypothesis, current data collection, or theory building SECTION 5 What you want to happen - what do you want from them? write the next step you would like to have happen - like stay in touch? have questions you want them to answer? SECTION 6 how to be in touch with you and learn about your interests: make sure you always tell them about your blog, twitter, youtube, or etc. you can always put that info in your signature and then say in your email my contact info is below including my blog where I write about ______. My Weibo is___.I often post about -___. Here are just some over all tips: Do not call yourself or a boy or girl, you have already gone through puberty and you are in college - that means you are an adult outside of China. It means you make decisions because you can think for yourself.Do not under any circumstances mention your parents. Again, you are an adult. Please don't appear to be a 2 year old toddler. Do not mention your test score or grades, no one cares. Do not mention that you have dreams or hopes - these are lazy words- just say what you want to do. If you want to go to grad school, say I want to attend a grad program in the US that has X and Y. Don't write, I have dreams to attend grad school in America. Be specific - never just say I think you are interesting say why? I like your ideas What ideas? be clear? Spell check! mis-spelled words - while people mis-spell words aLL the time, it's less forgiving when it comes from a Chinese Get a second opinion! student because it is a sign that your English kinda sucks. So the least you can do is spell check. Give your email to someone else to read - take it seriouly because this is your opportunity to get someone important to take you seriously. If they think you sounnd annoying or just like any other student from China, you don't get a great reply. 不知各位看了有什么感觉,欢迎点评。
2285 次阅读|0 个评论
闹市藏宝 2012-05-09 21:09
taodeng 2014-2-23 13:59
上海 黄浦 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是一座中国古代艺术的宝库,收藏有珍贵文物12万件,虽然数量不多,但在中国已算难能可贵了。其中的青铜器尤为精湛,陶瓷和绘画也享有盛誉。商周时代青铜器是古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陈列的400余件精美的青铜器完整地反映了中国古代青铜艺术发展的历史。鄂叔簋、龙流盉、青铜觥,斝觚罍瓿,让人不识字了。
个人分类: 鸿爪留影|1777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陶瓷学会2013年最佳内容
WileyChina 2014-2-17 14:47
Wiley代表美国陶瓷学会出版期刊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Ceramic Technology 和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Glass Science 。近日,这三本期刊对其2013年发表的文章做了一个总结,精选出各自2013年下载次数最多的前三篇文章,欢迎相关领域的朋友关注: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 1. Polymer-Derived Ceramics: 40 Years of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in Advanced Ceramics 2. Thermoelectric Ceramics for Energy Harvesting 3. Challenges in Ceramic Science: A Report from the Workshop on Emerging Research Areas in Ceramic Scie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Ceramic Technology 1. Plasma ‐ Sprayed Ceramic Coatings for Osseointegration 2. Polymer–Ceramic Composites of 0–3 Connectivity for Circuits in Electronics: A Review 3. Shaping the Future of Ceramics for Aerospace Applica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Glass Science 1. Multimaterial Fibers 2. Chemical Strengthening of Glass: Lessons Learned and Yet To Be Learned 3. A New Glassy State of Matter: The Color Glass Condensate
个人分类: Physical Science|2948 次阅读|0 个评论
在景德镇古窑陶瓷民俗博物馆留影
黄安年 2013-10-20 20:39
在景德镇古窑陶瓷民俗博物馆留影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3年10月20日发布 景德镇古陶瓷窑区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区,来景德镇必看古陶瓷窑区,10月18日下午,我们有机会来到这里参观,让我大饱眼福,对于这些古窑建筑群得以较为完好的保存,令人感到欣慰。19日正是明清御窑(青窑、龙缸窑、风火窑)三窑复活点火仪式,而我们在它点火仪式的前一天来这里参观人很少,得以清晰地参观。 下面的照片四张是即时拍摄的。 1, 2, 3, 4, ************************** 景德镇陶瓷民俗博物馆 1 民俗博物馆简介 景德镇陶瓷民俗博物馆 景德镇古窑民俗陶瓷历史博物馆 是中国陶瓷专业博物馆。在江西省景德镇市瓷都大道盘龙岗、位于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内。1979年筹建,1984年10月1日正式开放。该馆馆区范围达83万平方米。馆区内有古窑建筑群和清代民居建筑群。古窑作坊内,有瓷工进行手工制瓷技艺表演,烧制仿古瓷;清代民居建筑内,有景德镇陶瓷发展史和书画展览。民俗建筑内,有景德镇瓷业民俗展览。该馆现有馆藏文物5000余件,其中一级文物100余件,尤以永、宣官窑及元瓷器和元青花工艺技术标本为多。宋影青龙虎枕,采用镂雕与挖雕结合;元青花梅瓶属元青花中的精品;明宣德青花海兽大盘,直径72厘米,为当年御窑专制品。该馆还设有湖田古窑址陈列馆。馆属品陶斋,专门从事古瓷研究。该馆与江西省博物馆合办有《古瓷》刊物。(国家文物局)该馆坐落在市区河西枫树山陶瓷文化博览区内,与古窑瓷厂毗邻。这里青山环抱,溪流潺潺,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明闾”、“清园”两组古建筑群布局有致,白墙青瓦,雕檐翘角,环绕翠绿竹古松。气势雄伟的门楼,曲致清澈的明湖,小巧玲珑的兀然亭、环翠亭各成情趣,错落其间。 “明闾”有闾门、店铺、祠堂、民宅八栋建筑。其中闾门在我国明代建筑遗存中较为罕见的,它与安徽歙县溪南明路亭同属明代建筑中精致的建筑小品。“清园”有四栋不同类型的清代建筑。其中有构架精犷壮观,雕刻彩饰华丽堂皇的祠堂;有气势轩昂、用料考究的窑柴行老板大宅。它们是研究景德镇的经济、建筑、陶瓷发展史难得的实物资料。同时又可以一览古时景德镇民间建筑之风貌,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游览价值。 2 民俗博物馆景点 明闾 明闾 “ 明闾”有闾门、店铺、祠堂、民宅等八栋建筑。明代闾门在明建遗存中较为罕见,此处夏田闾门更为精美。明代晚期的店铺为三开间,明间稍大,两次间为柜台,建筑简朴实用。汪氏五股祠堂为三开间,由照壁、享堂、后寝组成。其他五栋民宅的典型平面是围绕天井布置上下堂、上下正房、东西厢房等。层高都在四五米,结构基本是穿斗式。山墙面多做成梯形的封火墙(俗称马头墙),雕刻纹饰各具特色,其中两进三层的苦菜公大宅在明建遗存中尤为罕见。一九八七年十二月,由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园 清园 “ 清园”有四栋不同类型的清代建筑。正中一栋是命名为“玉华堂”的祠堂。该祠堂由照壁、门厅、享堂、后寝组成,平面阔朗,空间高大,地面一色青石板,构架粗犷壮观,雕刻彩饰富丽堂皇。祠堂后是成为“大夫第”的清代进士住宅,旁边配有一书厅和住宅相通,厅前设石栏水池,两旁是格扇厢廊。门外有小花园,形成一处闲静幽雅的小天地。祠堂右侧是一栋沧溪民宅,为小康人家住宅。其后是窑柴行老板的庞大住宅,共有三进,整个建筑立势轩昂,用料考究。一九八七年十二月,由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瓷音水榭 瓷音水榭 景德镇瓷乐团于1985年成功地研制了以瓷盘为主要材料的新型民族打击乐器“瓷瓯”,先后获得国家发明银奖和文化部科技成果奖。这套瓷乐器采用优质瓷土按专业乐器技术要求精致制作,演奏起来清晰悦耳、美妙动听,是景德镇瓷乐器“声如磬”的集中体现,具有音质纯正优美,音域音量适中和音准校定后不受气温影响而较稳定等特点,属于世界首创。瓷乐团第一次在“99”昆明世博会上亮相,立即引起轰动。2000年,时任外交部部长的钱其琛同志听完瓷乐后,欣然题词“奇瓷神韵”。近年来,瓷乐团先后赴日本、俄罗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演出,所到之处,均受到热烈欢迎。 3 民俗博物馆荣誉 1994 年10月,景德镇陶瓷民俗博览馆被江西省委、省政府授牌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年11月又入选为全国100家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景德镇陶瓷文化博览区(含民俗馆、古窑瓷厂)2004年11月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现已成为瓷都最著名的文化旅游景点之一。 4 民俗博物馆地址 shadow 2013 Baidu - Data NavInfo CenNavi 道道通 景德镇陶瓷民俗博物馆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景德镇古窑民俗陶瓷历史博物馆是中国陶瓷专业博物馆。在江西省景德镇市瓷都大道盘龙岗、位于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内、在市区乘1路公交车、1路区间公交车都可以到达。 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mJTSRu5e5qbfRhqFlmPRR-51C-EfB0_BNUDeXl5I9bIfUwrhzzLAQX_LjCIO5Hs9HY-R34O1RMJXzvfE8XKui_
个人分类: 国内所见所闻(10-11)|407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全固态电池与新型固态电解质 关键是陶瓷氧化物的超离子导
hanlingeorge 2013-10-12 08:31
Scientists work to develop ceramic conductors for Li-ion batteries Published on July 31st, 2013 | Edited by: Jim Destefani Making the lithium-ion batteries that power everything from hybrid and all-electric vehicles to cell phones and other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s safer, longer lasting, and less expensive is a key goal for researchers in the field. Conventional Li-ion batteries use a liquid conducting medium to allow current to flow between the battery’s anode and cathode. Scientists at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E. Lansing) are among several groups working to change that by developing solid conductors with current-conducting capability the same as or better than that of liquid conductors. “We’re working to create the next generation of batteries for electric vehicles,” says researcher Jeff Sakamoto. “If you want to eliminate ‘range anxiety’ and sticker shock, you must have a battery that stores a lot more energy—four or five times more—and cost about a fourth or fifth of what lithium-ion batteries cost today.” According to Sakamoto, assistant professor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materials science, a class of ceramics called superionic conductors is among the most promising candidate solid conductor materials. “The goal is to move away from liquid cells and toward solid-state batteries that are safer, cheaper to manufacture, less sensitive to degradation at higher temperatures, and more durable,” Sakamoto says in this news release . Ions move throughs superionic conductors just as efficiently as through liquid electrolyte—at ~1 mS/cm at room temperature, according to Sakamoto. “In a typical superionic conductor, a stable ceramic oxide or sulfide primary lattice provides a ‘skeleton framework’ that allows a highly mobile sublattice of cations, in this case lithium ions, to move freely,” he explains in an email. The MSU team is studying ceramic oxide superionic conductors with the garnet mineral structure and nominal composition of Li 7 La 3 Zr 2 O 12 . Sakamoto says he has been working with this material, along with Jeff Wolfenstine of the Army Research Lab in Adelphi, Md., for about four years. Rapid induction hot pressing technique developed at MSU results in test membranes of ~98% theoretical density to enable fundamental studies. Credit: G.L. Kohuth/MSU. “I am excited about this material because it has a unique combination of superionic conductivity and stability against lithium,” Sakamoto says. “The latter opens the electrochemical stability window to enable metallic lithium or other advanced anode materials.” The MSU group has synthesized the material in powder form through solid state reactions and a sol–gel alkoxide method, and now is using a “simple, cheap, scaleable water-based technique,” Sakamoto says. (The large photo above shows Travis Thompson, a doctoral student in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reparing to synthesize the material. Credit: G.L. Kohuth/MSU.) “Once we obtain the powders, we fabricate and densify membranes through a rapid induction hot pressing technique that we developed,” he continues. “Although it may not be scaleable, RIHP does produce membranes in close to the ideal form (~98% theoretical density) to enable fundamental studies.” Sakamoto says the garnet material was first reported by a German research group several years ago, and that researchers at Toyota, BASF, Bosch, NGK, Samsung, and other companies are also working with the material. “My group has investigated new areas such as synthesis, stability, and device integration,” he says. “I am optimistic that this material has the potential to enable numerous new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ies such as solid-state, redox-flow, lithium-sulfur, and lithium-oxygen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194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新型纳米中空陶瓷框架结构坚韧耐压
hanlingeorge 2013-9-18 10:31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天然藻类等有机物的轻量骨架的坚韧度完胜由同样材料制成的产品。科学家们一直怀疑,这种差异同生物材料的层次式体系结构有关——以二氧化硅为基础的生物骨架由不同的结构元件构成,其中有些元件仅为几纳米。现在,美国科学家通过制造出纳米中空陶瓷框架模拟了这一结构,并且发现,尽管这种微型晶胞超过85%是空气,但其的确拥有令人惊叹的坚韧度。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材料学》杂志网站上。 该研究的领导者、加州理工学院材料科学和力学教授朱利安·歌瑞尔表示:“最新研究有助于科学家们用纳米材料制造出坚硬又轻量的‘超材料’。” 歌瑞尔的团队已经证明,固体在纳米尺度下与其在更大尺度下会表现出非常不同的属性。例如,在纳米尺度下,有些金属的强度会增加50%;有些非晶体材料也会变得更柔韧而非更易碎。歌瑞尔说:“我们正在深入研究这样的尺寸效应并用它们来制造真实的三维结构。” 他们首先通过数字化方法设计出了一种具有不断重复的八面体晶胞的晶格结构,其同硅藻内的周期性晶格结构类似,接下来再使用双光子光刻技术将这一结构变成了三维聚合物晶格,然后再将陶瓷材料氮化钛(TiN)涂在这一晶格表面并将聚合物内核移除,得到的陶瓷纳米晶格由中空的支杆与不超过75纳米厚的内壁建构而成。 随后,他们对这种陶瓷晶格的单个八面体晶胞进行了应压测试,结果表明其具有非凡的抗张强度,在连续不断的压力下,也不会破碎;而更大块的氮化钛在更小的压力下反倒会破碎。歌瑞尔解释说:“陶瓷容易破碎是因为其存在瑕疵(洞和空白等不完美之处)。纳米结构拥有的坚硬和耐压能力源于一个事实:当物体变得足够小时,其瑕疵也变得非常小,在其内部发现脆弱易碎瑕疵的可能性极低。因此,尽管结构力学表明,由氮化钛制成的多孔结构可能会变得很脆弱——因为其内壁纤薄,但我们能通过减少该材料的厚度或大小并调谐其微结构或原子配置来打破这一法则。” 在即将发表于《先进工程材料》杂志的论文中,歌瑞尔团队用金代替陶瓷制造出了同样的纳米晶格。目前,他们使用新方法制造出的最大结构是1毫米长的管子,对其进行的应压试验表明,整个结构非常坚硬。 歌瑞尔说,最新研究能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制造材料的方式。她说:“使用这一方法,我们可以进行反向设计。比如,我们先假定需要的材料具有某方面的特性(比如强度或导热能力等),再用最优的材料设计出最优的结构并最终得到我们想要的材料。这种通用的建构技术可用来制造轻便且柔韧的小尺度元件,诸如电池、接口、催化剂和可植入的生物医学设备等。”(来源:科技日报 刘霞)
1069 次阅读|0 个评论
陶瓷覆铜板
WanghuataoHIT 2013-6-14 14:34
1. http://www.yinheco.com/products_detail/productId=78.html 氧化铝基板 淄博市临淄银河高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2. 南京锦懋电子有限公司 3. HEXEM HONG KONG LIMITED 4. 四平市吉华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个人分类: 科普|2 次阅读|0 个评论
《陶瓷艺术鉴赏与制作教程》汤书昆等
ustcpress 2012-5-14 09:25
《陶瓷艺术鉴赏与制作教程》汤书昆等
丛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品教材(“十一五”、“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出版日期:2009年4月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书号(ISBN):978-7-312-02288-3 页码:177页(16开,铜版纸全书彩印) 字数:245千 定价:49.00元 当当网购买地址: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602298 【 内容简介 】 本书分为理论部分与实践部分两大模块。理论部分介绍了陶瓷原料、陶瓷工艺、陶瓷器物、陶瓷窑场、陶瓷样式、陶瓷美学、中外陶瓷交流、中外陶瓷文化、陶瓷精品赏评等内容;实践部分介绍了拉坯揉泥、陶瓷塑型、陶瓷彩绘、陶瓷吹釉、陶瓷雕塑、陶瓷烧制全流程。本书的编撰者均为参加 “ 陶瓷艺术鉴赏与制作 ” 课程 ( 教育部首批 “ 精品视频公开课 ” ) 建设的骨干教师和优秀学生,具有理科、文科、工科多种知识与技能背景。本书颇具知识的丰富性与教学的贴近性,是中国文化素质教育事业的教学样本,可作为高等学校素质教育课程教材,也可供喜爱陶瓷艺术的人赏阅。 【 作者简介 】 汤 书昆, 1982 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历任 中国科技大学 信息管理与决策科学系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主任、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执行院长,教授,博导。科技史与科技文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执行主任,知识管理研究所所长,信息与决策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科技传播研究会副会长。
个人分类: 雅苑奇葩|4144 次阅读|0 个评论
复试在即话“套磁”
热度 12 boxcar 2012-3-12 18:43
复试在即话“套磁” 吕 喆 关键词:面试,研究生,导师,套磁,陶瓷 据悉, 20XX 年硕士生入学考试的成绩已经公布,各单位的复试资格分数线也陆续公布,又一次研究生招生复试的大幕正在拉开【 这句话虽然写于 2011 年,但考虑到放在任何一年可能都是有效的,所以改为 20XX 年 】。在这个让许许多多考生激动的时刻,研究生复试(特别是面试)的话题自然而然地成为了热点。这不,“前几天”【 2011 年 3 月的某日】科学网博友梁建华老师已经写出了一篇题为“找研究生导师套磁须知”的指导文章【 1 】,该文在 20 多个小时里不但戴上了“精选”的小红花,而且在数日之内收获 4000 多次的点击量( 刚才为了正确引用,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翻了许多页的精选博文目录后才找到,发现目前的总点击量已达 6966 次! ),其热度非同一般。有趣的是,当日科学网首页上显示的标题是“陶瓷”,而文章标题是“套磁”,似乎颇得撷英之妙。我也来凑个热闹,作为一名即将“被套磁”或者“被陶瓷”的导师,也就套磁这个话题说几句自己的看法。 虽然“套磁”的大概意思我能理解,但在正式开始写作之前还是要做点儿功课,百度一下,才知道原来“ “ 套磁 ” 是留学申请者较为熟悉的一个术语,专指留学申请者和申请学校的有关教授通过 Email 联系,并通过联系达到增加自己被录取和获得奖学金的机会。”这个本来用在外籍导师身上的办法现如今已经“洋为中用”,或者“出口转内销”了,看来在与国际接轨的速度和能力方面,本科生们的进度很值得俺们学习。 在咱读研究生的时代,还没有 e-mail 、手机短信、电话这些比较现代化的“套磁”手段,加上当时不大敢说话更不会说话,而且远远没有认识到“套磁”的重要性和可能性,因此我个人其实根本没有“套磁”的经历。后来经历的研究生录取和确定研究方向,基本也是由导师来挑选和安排。我是个能随遇而安的人,没有啥远大的理想“包袱”(这可不是错别字!理想有的时候真的是个“包袱”),反而经常担心努力追求“卓越”搞不好只会使自己变得“灼跃”(焦灼得坐立不安,总是跃跃欲试的样子)。因为把我放到什么位置上都比较安心,一般正常的环境也能基本适应,给我个啥任务我都能尽量完成好,所以也就不愿意费心费力费口舌地去“套磁”,想自己主动争取更高更快更强更神马之类的东西了。既然咱是这种秉性,也就没必要太拿“套磁”当回事儿了,所以“套磁”的好处和坏处,其实我没啥发言权。估计看到这“骨碌儿”,好多撸胳膊挽袖子准备出手去“套磁”的童鞋们就该关掉这篇博文的窗口,同时在心里暗骂我当“标题党”忽悠人了。。。且慢!请耐心地再看下去。 首先,我说的都是实话;其次,我不会“套磁”(或者说没有选择“套磁”)也不等于我没有套磁的资本或者看不明白“套磁”是咋会事儿;最重要的在于,大家在勤学“套磁秘籍攻略”、苦练“套磁”神功的同时,更应该知道些“套磁”的得失利弊。此时,我作为一个“套磁”现象的冷静旁观者,反而可以从你们不熟悉的、非常独特的角度谈出些有趣的东西来。 这篇博文本来是整整一年前( 2011 年 3 月 12 日 )写的,因为点儿杂事儿撂下了,没再续写下去。在这一年期间,不但早已经迅速度过了套磁的几个旺季——研究生复试、研究生选导师、博士生报考等,而且我还在百忙之中写下了一篇认识层次远高于“套磁”的“磁文”(可不是与雄文相对应的雌文哦!)——“ 论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磁铁关系”【 2 】 ,今天在面对这个题目,我几乎感觉要无话可写了。 本来,“套磁”二字最能体现师生之间的“磁铁关系”,所谓“套磁”,多数时候是在互相“套词”,先套个近乎,然后要一句承诺的话而已。前文【 2 】已经就此分析得相当透彻了,本文只是冒着大段“ 自引 ”(自斟自饮和自珍自引,其实都不是坏事)的嫌疑,再啰嗦地自引一大段【看过磁铁文的读者可以跳过这段】: 导师和研究生关系是磁铁关系的道理很简单,无论是研究生选择、报考导师,还是导师选择研究生,其实都有一个吸引和被吸引的关系。“好导师”就如同磁力强劲的磁块,不但力道强大,而且作用距离很远,会吸引很大的铁块、很多的铁皮和铁屑们(铁磁性的物质)过来。倘若这些“铁磁质”在本质上是容易被“磁化”的,则在大磁铁的旁边就可以被“磁化”,然后便具有了磁性(剩磁),这便是导师对学生的教诲和影响。 事实上,许多普通的学生,更像是此前还没有被磁化的磁介质,他们可谓是“一张白纸好做文章”,是块磁铁可能都可以吸引他们,最后被哪块“磁铁”吸走,就看谁先出现以及谁的劲儿大了。毫无疑问,正常情况下他们都可以被导师那块磁铁给“磁化”,但是,在离开导师的磁化后,“剩磁”(知识、技能和科研习惯等)却未必保留得很多。对于那些“矫顽力”不大的学生,受点儿环境的扰动,可能就“退磁”了。 有些学生,在读研之前已经有了比较突出的表现,是传说中的“好学生”。他们一般会有好的课业成绩,有的可能已在科研能力方面崭露头角的,可能是手里拿着比较完美的成绩单和各种证书甚至发表的文章来找导师的。由于他们已经有了这些可以证明自己基础和背景的材料,所以在面试阶段往往可以与导师之间可以产生更大的相互吸引力,这就像是一个磁铁的 N 极与另一块磁铁的 S 极之间的相互吸引,会比普通磁介质被磁化后产生的吸引力大许多。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单是导师在吸引学生,学生可能更能吸引导师。如果“好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基础、特点和能力,并且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在选导师是不会太盲目。 由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对导师和学生之间的吸引力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为何又要“套磁”呢?磁石和铁块之间会有吸引,但这种吸引力其实是很脆弱的,距离一旦拉远,就会迅速减小,为了在进入了引力范围、产生了一定吸引力后巩固这种吸引作用,就要设法继续拉近距离,甚至用磁力以外的作用“绑定”在一起,便是传说中的“套磁”(请注意,不是陶瓷)了。“套磁”的目的,是为了要一个更进一步的承诺和准信儿,有可能的话,最好签个协议甚至合同啥的。必须说,在 N 个磁铁与 M 个铁块发生多体相互作用的情况下,“套磁”有时也未必绝对可靠,互相“放鸽子”的故事每年都在发生。 既然“套磁”未必绝对可靠,倘若达不到很“铁”的境界,则难免不时要显现出若干“陶瓷”的本质来。且看那些陶瓷,外表看起来很光鲜亮丽,而且滴水不漏,但其实却可能是挺脆弱的,受到一两下突如其来的剧烈冲击,就可能在一个清脆响亮的声音之后变成碎片。事实上,无论是导师和学生谁主动找谁去“套磁”,都难免是抱着一种“淘瓷”(在古玩市场淘瓷器)的投资心态在招生和选导师。“投资”难免有成功也有失败,所以玩“套磁”遇到个别西贝货的可能性也不会为零,出现具有“陶瓷”特性的“套磁”当然就更不足为怪了。 在只经历过若干次电子邮件、电话或者短信的往来,只看过对方的简历或网页资讯以及听说过一些江湖传闻,但并没有长期的交往和磨合就果断去“套磁”甚至“讨赐”的情况下,处于“套磁”阶段“准导师”和“准研究生”之间的关系多半并不如何牢固。如果突然有了一个更好的选择,难保会发生“见异思迁”;如果在成功“套磁”之后得到了某些负面消息,“套磁者”没准儿又要忙不迭地准备“逃磁”呢。 参考: 【1】 梁建华: 找研究生导师套磁须知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1231do=blogid=419657 【 2 】吕喆: 论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磁铁关系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11635do=blogid=535804
个人分类: 教育|8232 次阅读|31 个评论
熬粥之于做陶瓷浆料
gandhi3 2012-1-18 00:26
忙碌了一年,回家来倒也得到几分清闲,尤其是心里的轻松,今天赶上爸妈去市里办事,我就操起了做饭一事,等他们回来尝尝我几年不练的手艺,这是我今年最正式的做家常饭,恩,得尽量做好。煮粥时我把玉米面放进烧开的锅里,因为面里大颗粒较多,出现了明显的沉降,我只能边烧火,边拿着勺子搅,过了会粥就均匀了,也粘了,一感觉不到沉降了,我觉得主要是玉米面里的粘性有机物在开水中煮出来了,使得浆料的粘度大了,大颗粒难以下沉。于是,这里面的科学问题出来了,防止陶瓷浆料中大颗粒沉降可以加入能在浆料处理过程中逐渐增大其粘度的物质,而且该物质最好就是材料组成中就有的,这样材料做出来才不至于发生物相和微观上的明显变化,呵呵,不是新道理,却感觉像是新的,这不是材料中很有名的“炒菜”,这是粥。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364 次阅读|0 个评论
高阻单相改性BiFeO3陶瓷
shark 2011-12-12 15:16
高阻单相改性BiFeO3陶瓷
BiFeO 3 的研究很热闹.在Scifinder上输入BiFeO 3 化学式搜索到的文章发表状况如下图所示: 然而,由于BiFeO 3 热力学的不稳定性,从它出生那天起,获得高阻和单钙钛矿结构相的困难就与它形影相随. 最近,通过对铋基材料制备科学与技术的研究,我们得到了高阻单相改性BiFeO 3 陶瓷: 140 o C耐压高于5kV/mm,d 33 可测了。 铁酸铋陶瓷高阻、低损耗微观机制研究: Linlin Zhang, and Jian Yu*, Robust insulating La and Ti co-doped BiFeO 3 multiferroic ceramics, J. Mater. Sci.: Mater. Electron. 27, (2016). DOI :10.1007/s10854-016-4895-5
个人分类: 科学研究|3896 次阅读|0 个评论
陶瓷纤维亟待研发
siccashq 2011-11-2 20:14
上午浙江德清的一家纤维企业来讨论,之前寄给我们日本产的莫来石纤维和国产的纤维,对比很强烈,日本的如棉花,韧性很高;国产的手摸着有颗粒感,较脆。当然,这家公司是国内较早进入莫来石纤维产业的,但仍觉得和国外差别太大。 很有意思的现象,国内现在大力发展碳纤维的研究,这是师老的倡议;碳化硅纤维国家也投钱了,研究单位不多;莫来石等陶瓷纤维民用最广,但是高标的还是有待突破。 企业在这方面也有很强烈的意愿,国家是不是也要重点考虑一下。 团队新闻 链接
2506 次阅读|0 个评论
焊成陶瓷
热度 2 siccashq 2011-1-6 11:19
曾经写过陶瓷能不能通过焊的方法做成,昨天和表面的HF同志聊了铁氧体的焊接,了解到一个非常新的低温焊接技术,联系到陶瓷烧结的问题,可能真能实现! 妙,妙!
个人分类: 甬道行|3280 次阅读|2 个评论
应黄老师的《晶界烧结陶瓷》等
热度 1 liwei999 2010-11-4 20:14
应黄老师的《晶界烧结陶瓷》等 (1804 bytes) Posted by: mirror Date: November 04, 2010 02:48AM 黄老师的最近对《晶界烧结陶瓷》有些博文( ),很有趣。刚好,镜某对此也有些研究。 首先陶瓷原料是来自粉体。这个粉体就很难理解,因为粉体的表层并不是晶体,人们很不容易标定他们的结构。把这样不知道结构的东西能烧成陶瓷,应该算是个奇迹了。 能否追踪粉体表面的扩散和融合?也许用同位素追踪可以做到。但是这样工作并不被看好,因为有很多别的事情可以作,也没有需求必须要搞明白这些机理。上千年不知道也都过来了。这一点上与原子弹研发不同。作为技术研发,如何能看到粉体表面的扩散和融合应该是个需要惦记着的问题。 电场的效果问题,Rishi Raj的论文里给出了一些实验数据。100V/cm的电场强度平均到一个原子尺寸上是1V/,比起化学反应需要的能量来是微不足道的,甚至与热能都无法比较。因此电场的作用要来自尖端的集电效应。但这样的问题一来,就又搞不清了。材料的放电现象也是个研究领域了。但愿黄老师的梯队里也能有这样的研究领域或方向。因为与强电打交道的陶瓷,必须要有这样的研究。但是宁波临海,空气中的盐份高。这一点很可能是致命性的弱点。当然,投钱可以改善环境,这不是个大问题。 说到物理参数,一般可以知道的都是宏观体积的量。想知道的基本上都没有。比如表面的电阻、电感,基本上都是未知的。 说到工艺,除了加电场之外,还可以通过加氢气来促进原子扩散。这在金属、半导体材料领域是个常识了,但很少在陶瓷领域里见到。毕竟能用氢气的设备造价会很高,与出发点的晶界烧结途径极大降低了陶瓷烧结需要的能量的愿望相悖。 在低电压下作者并没有观察到电阻率和外加电场的依赖关系,而前面讨论过的研究结果却证据确凿地显示有这样的关系显然可以推测测量实验做得不合适。所测的电阻是来体积效应的,而烧结则是表面的。 搞清楚这样的问题还是需要改革测试技术。从这个意义上说,靠买设备来测量恐怕永远没有出头之日。比较一下海姆和诺沃肖洛夫在石墨烯材料上的研究手段,陶瓷界的技术水平还差着几十年。但是这个落后到了中国也就饱和了。也许就是这样的落后领域里能搞出些名堂来。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http://www.starlakeporch.net/bbs/read.php?1,71012,71012#msg-71012 http://www.starlakeporch.net/bbs/read.php?1,71011,71011#msg-71011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3261 次阅读|3 个评论
陶瓷超低温烧结
热度 1 siccashq 2010-11-2 15:23
我专门查了一下Raj这个姓的来由,在印度里面是统治、权力的味道,应该是一个比较有权力的家族姓氏。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教授Rishi Raj最近连连发文发现了电场辅助下陶瓷烧结的新现象,蛮有意思。最新的文章结果显示,即便在850度下,通过加大电场强度,YSZ陶瓷居然可以闪烧(flash sintering)。结果很令人振奋,意义不可谓不大,因为里面隐含的概念就是晶界烧结法。 晶界烧结法这个名字是我杜撰的,文章中提到加大电场梯度可以增加晶界处的局部焦耳发热,预测这个局部温度比周围温度高500度以上。如此,陶瓷烧结可以不需要整体加热,只需要把晶界处温度升上去,增大晶界物质迁移率,在短短5秒钟以下就可以实现陶瓷致密烧结。 虽然这种超低温烧结方法的机理还比较朦胧,但我相信会是一个黎明前的工作,很有希望引发陶瓷烧结动力学基础研究的革新。仅就意义而言,晶界烧结途径极大降低了陶瓷烧结需要的能量,非常绿色,非常环保。 参考文献: Flash Sintering of Nanograin Zirconia in less than 5 s at 850 C Marco Cologna, Boriana Rashkova, Rishi Raj DOI:10.1111/j.1551-2916.2010.04089.x
个人分类: 甬道行|6012 次阅读|7 个评论
陶瓷微观世界的艺术和科学-----读陈映华何重义教授《瓷韵》
热度 1 liufusheng 2010-8-31 13:31
用50倍的放大镜去观察不均匀的瓷釉表面和深层,你会看到什么呢?陈映华、何重义教授在所著《瓷韵》一书中,向我们展示出他们用显微摄影记录下的令人惊叹的精彩画面。不妨让我们一饱眼福先来欣赏一下其中的几幅: 这些照片多像是一幅幅构思精巧而又信手拈来的油画创作,斑斓的色彩在画面上自然地流动和融合,从我们的眼帘一直流进心里,激起无尽的联想和遐思 两位教授并未沉醉于对陶瓷微观世界那些可遇而不可求的精彩画面的欣赏中,而是进一步探究形成这些图像的机理,揭示隐匿其中的科学奥秘。他们发现,现代瓷器多用恒温的电炉烧制,温度均匀,不易形成富于变化的围观图像。古旧的瓷器,尤其是古钧窑瓷器,隐藏的微观图像会多一些。通过对钧瓷窑变、茶叶末釉和黑釉的化学成份、釉层厚度、烧制温度和结晶过程的探究,他们不仅得出优美的微观图像,大多出自复合结晶体的构成的结论,而且为我们提供了一条透过对陶瓷微观图像的分析去鉴别古瓷器的途径。 二位著者,一位是执教过美术系的油画家,一位是执教过建筑系的建筑师,《瓷韵》这本反映艺术和科学在陶瓷微观世界中结缘的书,也是二位著者在生活中艺术和科学结缘的爱情见证。谨此献上衷心的祝福! 本文图像均出自《瓷韵》(中国民族摄影出版社 2009年4月) 《瓷韵》著者 陈映华 女,广东汕头人。擅长油画。 1961 年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后在天津河北艺术师范学院任教,中央民族大学美术系教授。作品有《藏女》、《祥云》、《憧憬》、《德昂小学生》、《街日》、《吉祥珠》等。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展览。发表论文《浅谈素描的艺术表现问题》。出版速写技法专集《人体动态设计》。 何重义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曾在清华大学、北京建工学院任教多年。古玩收藏爱好者。 主要著作有《圆明园园林艺术》、《一代名园圆明园》、《湘西民居》,《湘西风景之旅》。
个人分类: 未分类|4243 次阅读|1 个评论
mirror - 蒋科学“受骗”析
liwei999 2010-8-4 15:52
蒋科学受骗析 (1978 bytes) Posted by: mirror Date: August 03, 2010 08:06PM 蒋老师最近转载和评论了一篇收藏分析的文章,曰《科学不是万能的》 。这个说法固然不错,但是转载的文章却大有问题。 依镜某看,古董的瓷器用仪器分析作鉴定根本就不是个问题。问题是这样一来会搞得一大批人下岗,造成这样的事态很无趣。因为古董这个东西讲的是眼力、是玩儿,靠仪器总是觉得不地道,失去了玩儿的精神。 之所以说蒋科学受骗,是因为那篇转载的报道很不地道。不是记者在骗人,就是记者连同收藏家也被骗了。 这个推测的根据是来自这段话: 引用: 因为云南引进了一台德国产的高科技的仪器,并且花了一千万元购买了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几十年来开发的一套古陶瓷鉴定的数据库。用这个仪器来鉴定古陶瓷非常准确,已经超过了专家的眼睛。原理是通过分析古代陶瓷中所含的各种元素的成分来比对,误差极小。 这一千万元绝对是被骗了。第一是不值,第二是没有必要。第三,如果有这样的数据库产品,其所有者也绝不会是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因为这个所不是搞文物鉴定的。如果说是故宫博物院的话,还算不离谱。 遗憾的是这样的写法很像有那么回事儿,老百姓也喜欢听这样的故事。有市场的另一个原因是科学本身被神秘化了。这种被神秘化的过程对科学本身有利,也是个社会需求。就如同上帝一样,上帝的诞生是来自人们的需求。 人们受骗的原因在于没有见过文物科学鉴定的现场。听到德国引进和1千万的数据库首先就停止、放弃思考了。鉴定瓷器首先是要看是否是完整的。这就需要做个CT看看。这类事情已经不是什么高科技了。这个鉴定是为了防止人们用真品的残品坐底在上边嫁接上新货。毕竟家接的手段往往是顾了尺寸顾不了密度,一个CT就可以看出来了。做X射线荧光分析应该说是个通用的手段。问题是照射哪个区域机器并不知道,是人指定的。因此说及机器(程序)出年代的说法基本上是胡说八道。机器就是给出一个谱线,两个谱线的对比可以确定原料的产地、原料的配方等事情。究竟是什么地方、什么年代的东西还是要人来决定。 这个故事逻辑上的缺陷在于:既然是有各年代的藏品,用德国引进的机器彼此相互之间比较一下就可以定真伪了,根本就没有必要再去买1千万的数据库。另外如果是对整个博物馆的藏品作鉴定的话,不会讲单价如何了。这里绝对要有个批发价。这也是个常识了。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http://www.starlakeporch.net/bbs/read.php?1,64961,64961#msg-64961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2633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陶瓷的一些概念
lijiang1977 2010-7-12 11:08
先进陶瓷 ( advanced ceramic ) 以精制的高纯、超细人工合成的无机化合物为原料,采用精密控制的制备工艺烧结,具有远胜过以往传统陶瓷性能的新一代陶瓷,又称为高性能陶瓷、精细陶瓷、新型陶瓷或者高技术陶瓷。传统陶瓷主要指陶瓷器、玻璃、水泥和耐火材料。化学组成均为硅酸盐类,因此亦称为硅酸盐材料。广义的先进陶瓷包括人工单晶、非晶态、陶瓷及其复合材料、半导体、耐火材料及水泥,也称之无机非金属材料。通常所述的先进陶瓷,尽管品种繁多,按照功能和用途大致分为三大类:( 1 )功能陶瓷(又称电子陶瓷)指那些利用电、磁、声、光、热、弹等性质或其耦合效应,以实现某种使用功能的先进陶瓷,其特点是品种多、产量大、价格低、应用广、功能全、更新快。可以民用为主;也可用于高新技术和军用技术,如水声、光电子、红外技术等;( 2 )结构陶瓷(又称工程陶瓷),指发挥其机械、热、化学等功能的用于各种结构部件的先进陶瓷,主要用于要求耐高温、耐腐蚀、耐磨损的部件,如机械密封、陶瓷轴承、球阀、缸套、刀具等,本世纪 80 年代世界陶瓷热的兴起,推动了结构陶瓷的发展;( 3 )生物陶瓷,指发挥其生物和化学等功能的先进陶瓷,主要用于人造骨、人工关节、固定酶载体、催化剂等,与金属生物材料和高分子生物材料相比,生物陶瓷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化学稳定性。先进陶瓷的发展趋势有三个:( 1 )由单相、高纯材料向多相复合陶瓷方向发展,它包括纤维(或晶须)补强的陶瓷基复合材料;异相颗粒弥散强化复合陶瓷;梯度功能复合材料以及纳米-微米复合材料;( 2 )从微米尺度(从粉体到显微结构)向纳米级方向( 1 ~数百纳米)发展,即向介于原子或分子与常规的微米结构之间的过渡性结构区发展。将出现与以往的微米级陶瓷材料不同的化学和物理性质,如超塑性、电、磁性能的变化;( 3 )陶瓷材料的裁剪与设计,随制备科学的进步,相图等基础知识的积累;组成、显微结构之间关系的规律性了解,为材料的性能剪裁和按性能设计材料提供丰硕的科学基础,使之在理论上和工艺上均成可能。 功能陶瓷 ( functional ceramic )指那些利用其电、磁、声、光、热、弹等直接效应及其耦合效应所提供的一种或多种性质来实现某种使用功能的先进陶瓷,又称电子陶瓷。其特点是品种多、产量大、价格低、应用广、功能全、技术高、更新快。通过对复杂多元氧化物系统的化学、物理学及组成、结构和使用效能间关系的研究,发现了一大批具有优异性能或特殊功能的功能陶瓷,并借助离子置换、掺杂等方法调节、优化其性能。在此基础上功能陶瓷新材料的研究开始从经验式的探索逐步走向按所需性能进行材料设计。为提高材料的烧结性、均匀性和可靠性,发展了以溶胶-凝胶法等化学方法制备粉体原料以及烧结新技术,并相应的研究了原料与陶瓷制备过程中的反应过程、表面与界面科学、显微结构的形成与变化以及这些因素对陶瓷性能的影响。纳米功能陶瓷的出现表明其研究已开始深入到介于宏观与原子尺度之间的纳米层次,对深入了解功能陶瓷的性能以及开拓其新应用,无疑将起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功能陶瓷薄膜、多层结构、超晶格材料、复合材料、机敏材料等新材料获得迅速发展的同时对陶瓷薄膜制备技术、表面与界面的结构与性质、陶瓷的集成、复合与微加工技术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功能陶瓷的发展趋势是:( 1 )材料的组成变得越来越复杂;( 2 )高纯、超细粉体的化学制备逐渐进入工业化规模生产;( 3 )烧结温度不断降低,微波烧结、自蔓延烧结、快速烧结等新烧结工艺日趋成熟;( 4 )制备工艺净洁化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5 )低维材料、多层结构日益受到重视;( 6 )功能陶瓷的复合技术受到日益重视;( 7 )机敏陶瓷(灵巧陶瓷, smart ceramic )进入研究和开发阶段。 多相复合陶瓷 ( multiphase composite ceramic ):在陶瓷基体中引入第二相材料,使单体陶瓷获得补强、增韧的材料,又称复相陶瓷。因基体为陶瓷,也可以称之为广义的陶瓷基复合材料:主要途径有( 1 )纤维(或晶须)增韧补强复合材料,以碳化硅纤维(或晶须)为补强剂,以非氧化物为主的基体的复相材料发展前途最大。这类陶瓷基复合材料适合于 1200 ~ 1700℃ 的环境,超过 1700℃ 则是碳 / 碳复合材料。在制备这类材料时首先应考虑纤维(或者晶须)在化学与物理上与基体陶瓷的相容性。前者指在制造和使用的温度下不发生化学反应以及不会引起性能退化;后者指两者在热膨胀系数和弹性模量上匹配,通常是纤维的热膨胀系数和弹性模量大于陶瓷基体,使基体处于受压状态。 (2) 异相颗粒弥散强化复相陶瓷,它是新的补强增韧的方法。同样存在异相颗粒与基体间热膨胀系数和弹性模量差别。但由于颗粒弥散复相陶瓷具有工艺重复性好、可靠性高的特点以及成本较低的优点,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3 )自补强复相陶瓷,亦称原位生长( in-situ )复相陶瓷,是通过工艺因素控制,既可生长出长径比较大的晶粒,起到类似晶须补强的作用而又可形成两(多)相复合陶瓷材料。前者如 Si 3 N 4 基体,经合适的工艺条件控制可生长出长径比为 10 : 1 的晶粒;后者如从 Y-Si-Al-N 相图中找出 和 -Sialon 共存相区,选择兼有 - ' -Sialon 特性的复相陶瓷。( 4 )梯度功能复合陶瓷,又称倾斜功能陶瓷材料。材料的一个断面是具有结构作用的金属材料,再逐层掺入无机化合物,使另外一端成为具有特殊功能的无机材料。最近将此概念扩展,将 SiC 烧结体,用热等静压( HIP )氮气氛处理,使表面形成 Si 3 N 4 ,制成 Si 3 N 4 /SiC 梯度复相陶瓷材料,其性能较纯 SiC 有较大幅度提高。利用 梯度 这一概念可构思出一系列新材料。( 5 )纳米复相陶瓷,包括晶内纳米复合(纳米粒子进入到较大的相的晶粒中)和晶间纳米复合(纳米晶粒分布于较大母相晶粒的晶界处),由此得到纳米-微米复相陶瓷材料,统称纳米复相陶瓷,关键是材料中纳米相晶粒和微米级母相晶粒之间均匀分散。多相陶瓷是改进单体陶瓷材料力学性能的一条很好途径,可以各种不同补强增韧机制同时起作用,产生叠加效应。如纤维(或晶须)与异相颗粒同时起补强增韧作用。多相复合陶瓷制备工艺主要有:( 1 )气-液金属反应;( 2 )化学气相渗透( CVI ); (3) 自蔓延燃烧合成( SHS ) ;(4) 化学气相沉积;( 5 )传统热压工艺;( 6 )聚合物渗透与分解;( 7 )热等静压( HIP )等。 参考 文献 :师昌绪 . 材料大辞典 .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4
个人分类: 透明陶瓷|4557 次阅读|0 个评论
哪些有关玻璃科学的期刊被SCI收录?
热度 1 wanyuehua 2010-5-5 07:18
有读者来邮件询问SCI收录了哪些有关玻璃的期刊?英国的Glass International《国际玻璃》 ISSN:0893-8474是否是SCI收录期刊? 答:有关玻璃的期刊主要被SCI、AHCI收录,其中AHCI主要收录玻璃艺术的期刊,截至到2010年5月SCI收录玻璃期刊5种。 英国DMG world Media Ltd出版1978年创刊的Glass International《国际玻璃》,ISSN:0893-8474,每年出版10期,不被SCI收录,但被Scopus收录。 20052010 年5月5种玻璃期刊共被SCI收录2237篇文章,2237篇文章包括学术论文1580篇、会议论文551篇、社论35篇、评论34篇、传记13篇、通讯12篇、更正7篇、新闻5篇。 2237篇文章国家分布:俄罗斯1040篇,西班牙274篇,美国128篇,英国94篇,法国、德国各92篇,日本86篇,白俄罗斯77篇,乌克兰59篇,意大利47篇,保加利亚、捷克各31篇,巴西30篇,印度28篇,中国26篇(其中台湾地区3篇),墨西哥26篇,葡萄牙25篇,波兰24篇,希腊20篇等。 2237 篇文章共被引用1847次,平均引用0.83次,H指数为11(有11篇文章每篇最少被引用11次以上),引用最多的论文为西班牙(Peiteado, M (通讯作者), Inst Ceram Vidrio, Dept Electroceram, Camino Valdelatas S-N,Campus Cantoblanco, Madrid 28049, Spain)发表在BOLETIN DE LA SOCIEDAD ESPANOLA DE CERAMICA Y VIDRIO《西班牙陶瓷与玻璃学会通报》2005年44卷第2期77-87页上的Zinc oxide-based ceramic varistors论文,该文被引用19次。 国内在玻璃期刊上发表文章的单位主要是大连理工大学(DALIAN UNIV TECHNOL)5篇、华东理工大学(E CHINA UNIV SCI TECHNOL)4篇、浙江工业大学(ZHEJIANG UNIV TECHNOL)3篇、温州大学(WENZHOU UNIV)2篇。 2005-2010 年5月在5种玻璃期刊发文最多的研究机构为俄罗斯科学院(RUSSIAN ACAD SCI)417篇。 2010 年SCI 收录玻璃期刊5 种: 1. BOLETIN DE LA SOCIEDAD ESPANOLA DE CERAMICA Y VIDRIO 《西班牙陶瓷与玻璃学会通报》 网址 : http://boletines.secv.es/es/index.php Irregular ISSN: 0366-3175 SOC ESPANOLA CERAMICA VIDRIO, DESPACHO 176, INST CERAMICA VIDRIO, CSIC, C-KELSEN 5, MADRID, SPAIN, 28049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1962 出版地 : 西班牙 2. GLASS AND CERAMICS 《玻璃与陶瓷学》 网址: http://www.springerlink.com/content/106471/ Bimonthly 俄罗斯同名期刊(Стело и ерамиа)的英文翻译版 ISSN: 0361-7610 SPRINGER, 233 SPRING ST, NEW YORK, USA, NY, 10013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1956 出版地:美国 编委会: http://www.glass-ceramics.ru/ 作者指南: http://www.springer.com/materials/special+types/journal/10717 3. GLASS PHYSICS AND CHEMISTRY 《玻璃物理学与化学》 网址: http://www.springerlink.com/content/106527/ Bimonthly 俄罗斯与拉脱维亚合办期刊《玻璃物理学与化学》(Физиа и химия стела)的英文翻译版 ISSN: 1087-6596 MAIK NAUKA/INTERPERIODICA/SPRINGER, 233 SPRING ST, NEW YORK, USA, NY, 10013-1578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1975 出版地:美国 编委会: http://www.maik.ru/cgi-perl/journal.pl?lang=engname=physglaspage=board 作者指南: http://www.maik.ru/cgi-perl/journal.pl?lang=engname=physglaspage=guid 4. GLASS TECHNOLOGY-EUROPEAN JOURNAL OF GLAS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T A 《玻璃工艺:欧洲玻璃科学技术杂志,A 辑》 网址: http://www.ingentaconnect.com/content/sgt/gt Bimonthly ISSN: 1753-3546 SOC GLASS TECHNOLOGY, UNIT 9, TWELVE O CLOCK COURT, 21 ATTERCLIFFE RD, SHEFFIELD, ENGLAND, S YORKSHIRE, S4 7WW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2.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1960出版地:英国 5.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GLASSES-EUROPEAN JOURNAL OF GLAS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T B 《玻璃物理学与化学:欧洲玻璃科学技术杂志,B 辑》 网址: http://www.ingentaconnect.com/content/sgt/pcg Bimonthly ISSN: 1753-3562 SOC GLASS TECHNOLOGY, UNIT 9, TWELVE O CLOCK COURT, 21 ATTERCLIFFE RD, SHEFFIELD, ENGLAND, S YORKSHIRE, S4 7WW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2.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1960出版地:英国
个人分类: 问答集锦|10287 次阅读|1 个评论
陶瓷的断裂韧性与缺口半径
tenacity 2010-4-16 15:37
陶瓷的断裂韧性与缺口半径,无机材料学报. 1997,12(1) 按照本文献取陶瓷断裂韧性为4MPa ,换算为um单位,为4E3kg/(s 2 ) 。
个人分类: 科研随记|9 次阅读|0 个评论
偶然产生的表面镀‘金’
siccashq 2010-1-8 07:57
今天将烧结的陶瓷放入水中超声清洗表面的污染物,谁知道取出来以后发现上下两面居然镀了一层金黄色的薄膜!这倒是新年第一个发现。 感谢郭兄及几位朋友的关注,这个奇怪的现象基本上有了眉目,应该是表面由于超声作用形成氮化钛薄膜。陶瓷基体是含钛的氧化物,烧结过程在真空条件下进行,很容易造成氧空位。氧空位的形成对于晶格位被其他异质离子的填充或配位有利,这里我偶然引入了氮原子,方法以后会写一篇文章来讨论。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使氮原子稳定以及超声条件下为何促使氮化钛的形成。
个人分类: 加州笔记|4178 次阅读|10 个评论
加州笔记之四十六 陶瓷产业化探讨
siccashq 2009-11-27 13:15
本博一直致力于结构功能一体化陶瓷材料的科学研究,并希望相关研究早日产业化和找到潜在的应用突破点。希望向各企业和产学研机构同仁探讨学习 产业化生产细节 ,了解材料 应用前沿的难点 ,共同寻求和提出 材料解决方案 !希望和诸位材料同行结识相交,为祖国高端材料自主化做出我们的贡献。 2009.11.26探讨信息: 陶瓷成型的研究和产业化途径 寻求成熟的烧结致密氧化铝陶瓷所需成型技术和设备。 联系方式:siccashq@gmail.com
个人分类: 加州笔记|4446 次阅读|4 个评论
她在丛中笑——瓷玫瑰
IrisXTBG1 2009-7-7 22:23
中文名称:火炬姜 姜科植物 别名:瓷玫瑰 拉丁学名:etlingera elatior 原产地:非洲、南美洲墨西哥和亚洲菲律宾、马来西亚 一般茎枝成丛生长,在原产地株高可达10米以上,在我国栽培一般仅2~5米。茎秆被叶鞘所包。叶互生,2行排列,叶片绿色,线形至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叶长30~60厘米,光滑,有光泽。花为基生的头状花序,圆锥形球果状,似熊熊燃烧的火炬,故名火炬姜;花序在春夏秋三季从地下茎抽出,高可达1~2米,直径约为15~20厘米,花俩粗壮;苞片粉红色,肥厚,瓷质或蜡质,有光泽,层层叠嶂;花上部唇瓣金黄色,十分妖娆艳丽,又似含苞待放的玫瑰,故又名瓷玫瑰。火炬姜常年可看到花朵的盛花期为5~10月。火炬姜还有1个变种,其茎秆、叶片均为紫红色,花朵为深红色,较为稀有。 瓷玫瑰名副其实,她的姿态就像她的美丽的名字一样,如光洁的陶瓷一般。而实际上她和玫瑰可没有什么关系哦,她是姜科的一种植物呢
个人分类: 花花世界|6838 次阅读|4 个评论
SCI收录期刊——陶瓷学科
wanyuehua 2009-4-28 09:28
截至到 2009 年 4 月 SCI 扩展版收录陶瓷学科期刊 26 种( SCI 核心版 12 种),出版地为美国的陶瓷期刊 7 种,英国 6 种,荷兰 3 种,中国、德国、 西班牙、 捷克、 意大利、日本、 南斯拉夫、比利时、印度各 1 种。 其中 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 郭景坤院士任主编的 中文期刊 JOURNAL OF INORGANIC MATERIALS 《无机材料学报》是 目前唯一进入 SCI 源期刊 陶瓷 学科的中文期刊 。 2005-2008 年 SCI 共收录至少有一位中国作者(不包括台湾)的陶瓷学科论文 4448 篇,其中 2008 年 966 篇( 0.9660 % ), 2007 年 717 篇( 0.7555 % ), 2006 年 1228 篇( 1.4261 % ), 2005 年 1537 篇( 1.9896 % )。 4448 篇论文包括学术论文 2739 篇、会议论文 1653 篇、评论 31 篇、新闻 13 篇、通讯 6 篇、更正 4 篇、社论 2 篇。 2005-2008 年中国研究论文主要发表在以下几种 SCI 收录的 陶瓷 期刊上: 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关键工程材料》 1495 篇, JOURNAL OF INORGANIC MATERIALS 《无机材料学报》 1029 篇,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 《美国陶瓷学会志》 603 篇, JOURNAL OF NON-CRYSTALLINE SOLIDS 《非晶性固体杂志》 357 篇, CERAMICS INTERNATIONAL 《国际陶瓷》 320 篇,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CERAMIC SOCIETY 《欧洲陶瓷学会志》 172 篇, JOURNAL OF SOL-GE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溶胶 - 凝胶科学与技术杂志》 161 篇, JOURNAL OF ELECTROCERAMICS 《电子陶瓷杂志》 52 篇, JOURNAL OF THE CERAMIC SOCIETY OF JAPAN 《日本陶瓷协会杂志》 49 篇, JOURNAL OF CERAMIC PROCESSING RESEARCH 《陶瓷工艺研究杂志》 37 篇,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CERAMIC TECHNOLOGY 《国际应用陶瓷技术杂志》 33 篇。 主要研究单位有中国科学院( CHINESE ACAD SCI ) 817 篇,清华大学( TSING HUA UNIV ) 418 篇,浙江大学( ZHEJIA NG UNIV ) 220 篇,哈尔滨工业大学( HARBIN INST TECHNOL ) 188 篇,天津大学( TIANJIN UNIV ) 165 篇,西安交通大学( XIAN JIAOTONG UNIV ) 145 篇,上海交通大学( SHANGHAI JIAO TONG UNIV ) 141 篇,山东大学( SHANDONG UNIV ) 127 篇,武汉理工大学( WUHAN UNIV TECHNOL ) 116 篇,四川大学( SICHUAN UNIV ), 112 篇,大连理工大学( DALIAN UNIV TECHNOL ) 106 篇,华南理工大学( S CHINA UNIV TECHNOL ) 99 篇,同济大学( TONGJI UNIV ) 98 篇,华中科技大学( HUAZHONG UNIV SCI TECHNO ) 91 篇,北京科技大学( UNIV SCI TECHNOL BEIJING ) 73 篇,中国科技大学( UNIV SCI TECHNOL CHINA ) 68 篇,华东理工大学( E CHINA UNIV SCI TECHNOL ) 63 篇。 说明: 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关键工程材料》,出版地:瑞士, ISSN: 1013-9826, 专门刊登国际会议和特刊, 2007 年起不再被 SCIE 收录,但目前仍被 EI 、 ISTP 数据库收录. 2009 年 SCI 收录陶瓷学科期刊 26 种 1. ADVANCES IN APPLIED CERAMICS 《应用陶瓷进展》 http://www.maney.co.uk/search?fwaction=showfwid=615 Bimonthly ISSN: 1743-6753 MANEY PUBLISHING, STE 1C , JOSEPHS WELL, HANOVER WALK, LEEDS , ENGLAND , W YORKS , LS3 1AB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2.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1901 出版地 : 英国 2.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 BULLETIN 《美国陶瓷学会通报》 http://ceramics.org/publications/bulletin/index.aspx Monthly ISSN: 0002-7812 AMER CERAMIC SOC, 600 N CLEVELAND AVE , WESTERVILLE , USA , OH, 43082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2.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1922 出版地 : 美国 3. BOLETIN DE LA SOCIEDAD ESPANOLA DE CERAMICA Y VIDRIO 《西班牙陶瓷与玻璃学会通报》 http://boletines.secv.es/es/index.php Irregular ISSN: 0366-3175 SOC ESPANOLA CERAMICA VIDRIO, DESPACHO 176, INST CERAMICA VIDRIO, CSIC, C-KELSEN 5, MADRID , SPAIN , 28049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1962 出版地 : 西班牙 CERAMICS INTERNATIONAL 《国际陶瓷》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journal/02728842 Bimonthly ISSN: 0272-8842 ELSEVIER SCI LTD, THE BOULEVARD, LANGFORD LANE , KIDLINGTON, OXFORD , ENGLAND , OXON, OX5 1GB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2.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1975 出版地 : 英国 CERAMICS-SILIKATY 《陶瓷学》 http://www.ceramics-silikaty.cz/index.htm Quarterly ISSN: 0862-5468 INST CHEMICAL TECHNOLOGY, DEPT GLASS CERAMICS, TECHNICKA 5, PRAGUE , CZECH REPUBLIC , 166 28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1957 出版地 : 捷克 6.CFI-CERAMIC FORUM INTERNATIONAL 《国际陶瓷论坛/德国陶瓷协会报告》 http://www.cfi-web.de/ Monthly ISSN: 0173-9913 GOLLER VERLAG GMBH, ASCHMATTSTRASSE 8, BADEN BADEN, GERMANY, D-76532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1920 出版地 : 德国 7. GLASS AND CERAMICS 《玻璃与陶瓷》 http://www.springerlink.com/content/106471/ Bimonthly ISSN: 0361-7610 SPRINGER, 233 SPRING ST , NEW YORK , USA , NY, 10013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1956 出版地 : 美国 注:俄罗斯同名期刊 (Стело и ерамиа) 的英文翻译版。 8. GLASS PHYSICS AND CHEMISTRY 《玻璃物理学与化学》 http://www.springerlink.com/content/106527/ Bimonthly ISSN: 1087-6596 MAIK NAUKA/INTERPERIODICA/SPRINGER, 233 SPRING ST , NEW YORK , USA , NY, 10013-1578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1975 出版地 : 美国 注:俄罗斯与拉脱维亚合办期刊《玻璃物理学与化学》 (Физиа и химия стела) 的英文翻译版。 9. GLASS TECHNOLOGY-EUROPEAN JOURNAL OF GLAS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T A 《玻璃工艺:欧洲玻璃科学技术杂志, A 辑》 http://www.hvg-dgg.de/publikationen/european-journal.html Bimonthly ISSN: 1753-3546 SOC GLASS TECHNOLOGY, UNIT 9, TWELVE O CLOCK COURT, 21 ATTERCLIFFE RD, SHEFFIELD, ENGLAND, S YORKSHIRE, S4 7WW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2.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1960 出版地 : 英国 10. INDUSTRIAL CERAMICS 《工业陶瓷》 Tri-annual ISSN: 1121-7588 TECHNA SRL, PO BOX 174 , FAENZA , ITALY , 48018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1981 出版地 : 意大利 11.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CERAMIC TECHNOLOGY 《国际应用陶瓷技术杂志》 http://www3.interscience.wiley.com/journal/118546337/home Bimonthly ISSN: 1546-542X WILEY-BLACKWELL PUBLISHING, INC, COMMERCE PLACE , 350 MAIN ST , MALDEN , USA , MA, 02148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2004 出版地 : 美国 12. JOURNAL OF CERAMIC PROCESSING RESEARCH 《陶瓷工艺研究杂志》 Quarterly ISSN: 1229-9162 KOREAN ASSOC CRYSTAL GROWTH, INC, SUNGDONG POST OFFICE, P O BOX 27 , SEOUL , SOUTH KOREA , 133-600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2.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2000 出版地 : 韩国 13. JOURNAL OF ELECTROCERAMICS 《电子陶瓷杂志》 http://www.springerlink.com/content/100285/ Bimonthly ISSN: 1385-3449 SPRINGER, VAN GODEWIJCKSTRAAT 30, DORDRECHT , NETHERLANDS , 3311 GZ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2.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1997 出版地 : 荷兰 14. JOURNAL OF INORGANIC MATERIALS 《 无机材料学报》 http://www.jim.org.cn/en/dqml.asp Bimonthly ISSN: 1000-324X SCIENCE CHINA PRESS, 16 DONGHUANGCHENGGEN NORTH ST , BEIJING , PEOPLES R CHINA , 100717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1986 出版地 : 中国 15. JOURNAL OF NON-CRYSTALLINE SOLIDS 《非晶性固体杂志》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journal/00223093 Semimonthly ISSN: 0022-3093 ELSEVIER SCIENCE BV , PO BOX 211 , AMSTERDAM , NETHERLANDS , 1000 AE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2.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1969 出版地 : 荷兰 16. JOURNAL OF SOL-GE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溶胶 - 凝胶科学与技术杂志》 http://www.springerlink.com/content/100301/ Bimonthly ISSN: 0928-0707 SPRINGER, VAN GODEWIJCKSTRAAT 30, DORDRECHT , NETHERLANDS , 3311 GZ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2.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1993 出版地 : 荷兰 17.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 《美国陶瓷学会志》 http://www.wiley.com/bw/journal.asp?ref=0002-7820 Monthly ISSN: 0002-7820 WILEY-BLACKWELL PUBLISHING, INC, COMMERCE PLACE , 350 MAIN ST , MALDEN , USA , MA, 02148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2.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1899 出版地 : 美国 18. JOURNAL OF THE CERAMIC SOCIETY OF JAPAN 《日本陶瓷协会杂志》 Monthly ISSN: 1882-0743 CERAMIC SOC JAPAN-NIPPON SERAMIKKUSU KYOKAI, 2-22-17 HYAKUNIN-CHO SHINJUKU-KU, TOKYO , JAPAN , 169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2.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1892 出版地 : 日本 19.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CERAMIC SOCIETY 《欧洲陶瓷学会志》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journal/09552219 Semimonthly ISSN: 0955-2219 ELSEVIER SCI LTD, THE BOULEVARD, LANGFORD LANE , KIDLINGTON, OXFORD , ENGLAND , OXON, OX5 1GB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2.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1985 出版地 : 英国 20. MATERIALS WORLD 《材料世界》 http://www.maney.co.uk/search?fwaction=showfwid=502 Monthly ISSN: 0967-8638 I O M COMMUNICATIONS LTD INST MATERIALS, 1 CARLTON HOUSE TERRACE, LONDON , ENGLAND , SW1Y 5DB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1993 出版地 : 英国 21.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GLASSES-EUROPEAN JOURNAL OF GLAS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T B 《玻璃物理学与化学:欧洲玻璃科学技术杂志, B 辑》 http://www.hvg-dgg.de/publikationen/european-journal.html Bimonthly ISSN: 1753-3562 SOC GLASS TECHNOLOGY, UNIT 9, TWELVE O CLOCK COURT, 21 ATTERCLIFFE RD, SHEFFIELD, ENGLAND, S YORKSHIRE, S4 7WW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2.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1960 出版地 : 英国 22. POWDER METALLURGY AND METAL CERAMICS 《粉末冶金学与金属陶瓷学》 http://www.springerlink.com/content/106491/ Bimonthly ISSN: 1068-1302 SPRINGER, 233 SPRING ST , NEW YORK , USA , NY, 10013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1962 出版地 : 美国 注:乌克兰期刊《粉末冶金学 》 (Порошковая металлургия) 的英 文翻译版。 23. REFRACTORIES AND INDUSTRIAL CERAMICS 《耐火材料与工业陶瓷》 http://www.springerlink.com/content/106493/ Monthly ISSN: 1083-4877 CONSULTANTS BUREAU/SPRINGER, 233 SPRING ST , NEW YORK , USA , NY, 10013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1960 出版地 : 美国 注:俄罗斯同名期刊 《耐火材料和工程陶瓷》 (Огнеупоры и техничесая ерамиа) 的英文翻译版。 24. SCIENCE OF SINTERING 《烧结学》 http://www.iiss.sanu.ac.rs/journal.htm Tri-annual ISSN: 0350-820X INT INST SCIENCE SINTERING (I I S S), C/O ITN SANU, KNEZ MIHAILOVA 35/IV, PO BOX 315, BELGRADE , YUGOSLAVIA , 11000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代 : 1974 出版地 : 南斯拉夫 25. SILICATES INDUSTRIELS 《硅酸盐工业》 http://www.sil-ind.com/ Bimonthly ISSN: 0037-5225 BELGIAN CERAMIC SOC, 4 AVE GOUVERNEUR CORNEZ, MONS , BELGIUM , B-7000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1930 出版地 : 比利时 26. TRANSACTIONS OF THE INDIAN CERAMIC SOCIETY 《印度陶瓷学会汇刊》 http://www.transactions-incers.org/ Quarterly ISSN: 0371-750X INDIAN CERAMIC SOC, CENTRAL GLASS CERAMIC RES INST, KOLKATA , INDIA , 700 032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1941 出版地 : 印度
个人分类: SCI投稿|13361 次阅读|1 个评论
激光陶瓷界后起之秀——Dr. H.Yagi
热度 1 lijiang1977 2009-4-13 23:33
2008年国际激光陶瓷会议上我最值得期盼的报告是Dr. A.Ikesue的 CurrentandFutureStatusofCeramicLaser, 前面我已经比较详细的介绍了该报告的主要内容。接下来的一个邀请报告来之神岛化学公司(Konoshima)的Dr H. Yagi,他报告的题目是Recent advances in transparent ceramic laser materials。Dr H. Yagi虽然名气没有Dr. A. Ikesue那么响亮,但他绝对是激光陶瓷界的后期之秀,深得神岛化学公司Dr. T.Yanagitani的真传,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第一次见到Dr H. Yagi是在2007年3月13日。应我所潘裕柏研究员、王士维研究员和冯锡淇研究员的邀请,神岛化学公司材料研发中心的T.Yanagitani(柳谷)教授带着H.Yagi等人来我所作了题为Konoshima's Optical Ceramics 的学术报告,详细介绍了神岛化学公司在光学透明陶瓷方向上的研究历史和最新研究动态,并就透明陶瓷在红外窗口、闪烁体、激光增益介质等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生动的阐述。当T.Yanagitani教授被问及透明陶瓷的具体问题时,他都会说这个问题可以让Dr.H.Yagi来回答,足见Yagi博士在激光陶瓷研究上很有造诣。Dr.H.Yagi看起来也并不是特别起眼,用英文回答问题的时候也有点结结巴巴的。当我问及一些关键技术时,Dr.H.Yagi总会以It's a secret来答复。日本公司的研究人员太精明了,回答的时候滴水不漏,远没有和Dr. Ikesue交流的时候有收益。 第二次见到Dr.H.Yagi也就是在2008年的国际激光陶瓷会议上,受我所组织方的邀请,他在LCS2008上作了特约报告。Dr.H.Yagi太年轻了,博士毕业都没几年。这个报告主要展示了神岛化学公司近几年在激光陶瓷领域的最新进展,几乎涉及到激光陶瓷的所有体系,真让人万分佩服!报告结束后,我主动找Dr H.Yagi交流,可他说的最多的还是那句It's a secret。前段时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的章健博士回所做实验,在探讨的过程中,章健博士也提到H.Yagi,他说在Yagi博士眼里,其它国家在激光陶瓷领域的水平都相差不大,这也从侧面说明日本在激光陶瓷领域仍处在领先地位。接下来让我们来欣赏一下神岛化学在激光陶瓷领域的精彩工作。 Dr. Yagi在LCS2008上的报告 Dr. H. Yagi 神岛化学公司开发的透明陶瓷-1 神岛化学公司开发的透明陶瓷-2 注:照片引自Dr. Yagi在LCS2008的报告
个人分类: 透明陶瓷|7879 次阅读|4 个评论
Dr. A. Ikesue获2008年Otto Schott研究奖
lijiang1977 2009-4-6 19:59
10th Otto Schott Research Award Japanese Researcher Receives Award for Development of Ceramic Laser Material (开辟激光陶瓷新领域) Dr. Akio Ikesue was presented with the 2008 Award for his pioneering work in the field of optically transparent polycrystalline ceramics, with which he created the field of polycrystalline ceramic lasers. For many years, his name has been inseparably linked to the fabrication of novel ceramic laser materials. In 1995, he achieved laser performances close to those of mono crystals. This sparked off intensiv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ctivities that have resulted in new ceramic technologies and a broad scope of applications for the materials produced using this sophisticated procedure. The results of Dr. Ikesues research have been published in renowned technical magazines. His ideas have met with broad acceptance and are now being put to use in laboratories all over the world. The Japanese scientist is currently a regular visiting lecturer at distinguished conferences on lasers, materials and ceramics. Only recently, he was selected by the U.S. Government to become the first project head from Asia to develop ceramic materials for producing megawatt laser performances. At present, Akio Ikesue has 15 patents. He founded his own company, World Lab.Co. Ltd., in Nagoya, and is an Invited Professor at the Universit Pierre et Marie Curie in Paris. The Otto Schott Research Award and the Carl Zeiss Research Award are conferred on an alternating annual basis to honor out-standing scientific performance and to motivate and promote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science and industry. Both research awards are managed by the Stifterverband, a German research organiza-tion that offers the award on an international basis, in line with the international presence of the two groups, SCHOTT AG and CARL ZEISS AG. Among the past award winners are physicians and chemists from Germany, as well as scientists from various Euro-pean countries, the United States, Russia, Japan and China. The Japanese scientist Dr. Akio Ikesue (2nd from left), Dr. Hans-Joachim Konz (2nd from right), member of the Board of Management at SCHOTT and Chairman of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Ernst Abbe Fund, also bids farewell to Professor Gerd Mueller (right) and Prof. Donald Uhlmann (left), two individuals who have served as members of the Board of Trustees for many years. 11 of the 20 previous recipients of the Otto-Schott- Research Award were present at this years 10th Otto Schott Research ceremony. Our photo presents also the award winner 2008, Dr. Akio Ikesue (3rd of right), Dr. Hans-Joachim Konz (3nd from left), member of the Board of Management at SCHOTT and Chairman of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Ernst Abbe Fund, and Professor Gerd Mueller (right) and Prof. Donald Uhlmann (left), members of the Board of Trustees for many years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hott.com/english/news/press.html?NID=2427
个人分类: 透明陶瓷|7612 次阅读|1 个评论
陶瓷导论读书笔记之二 陶瓷原料
lijiang1977 2009-3-29 23:46
人们所熟知的陶瓷的一个主要特点是脆性,在发生断裂时只有很小的形变或者几乎没有形变。这种属性和能够屈服变形的金属正好相反。所以陶瓷一般不能采用金属的工艺成型。陶瓷工业所用的矿物原料,主要是由复杂的地质过程所形成的无机非金属结晶固体。这些原料的陶瓷性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基本成分的晶体结构和化学组成,以后含有的共生矿物的基本成分的晶体结构和化学组成。由于硅酸盐和铝酸盐材料分布广泛(地壳中氧、硅、铝元素占总量的 90% )而且价格低廉,因此是陶瓷工业的主要原料。对于精细陶瓷,则需要精选原料,甚至用化学提纯或者用化学方法制备原料。应用最广泛的粘土矿物细颗粒的含水铝酸盐,当其与水混合时可以产生可塑性,粘土的可塑性是通常采用的成型工艺的基础。最普通的并且陶瓷学家最关心的粘土矿物是高岭石结构为基础的,滑石是一种与粘土矿物相类似的具有层状结构的含水硅酸镁,除此之外,无水的二氧化硅也是很多陶瓷工业的基本原料。因为二氧化硅价格低廉,质硬,具有化学稳定性,比较难熔,但能够形成玻璃体,因而被广泛采用。石英、粘土、长石一起组成传统的三组分瓷,石英作为耐熔的骨架成分,粘土提供可塑性,长石则作为助熔剂,其作用是促进形成玻璃相。 许多天然蕴藏的非硅酸盐材料,主要用来制造耐火材料。氧化铝大多是用 Bayer 法从铝矾土矿中制备,氧化镁既可以从天然菱镁矿,也可以从得自海水或盐水的氢氧化镁中制得。虽然大多数传统陶瓷是以廉价而且容易获得的天然矿物原料为基础而配制,但越来越多的特种陶瓷则依赖于用化工原料。 参考文献:陶瓷导论 WD格瑞等著
个人分类: 科研项目|6471 次阅读|0 个评论
陶瓷导论读书笔记之一 陶瓷导论是一本怎样的著作?
lijiang1977 2009-3-29 21:41
导论主要是从物理陶瓷学的观点来了解陶瓷的发展、用途和性能控制。通常陶瓷材料是一种具有若干结晶相和玻璃相的混合物,并且具有气孔。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讲,陶瓷结构的成因和它对性能的影响这两者的观点出发,关注陶瓷的结构是最重要而有效的探索途径。关注陶瓷结构的成因及其对性能的影响,就是物理陶瓷的核心所在。陶瓷导论不仅从晶体点阵和理想的结构,而且从原子排列的不规则性或者有序性,已经晶格缺陷等观点出发,在晶态固体和非晶态玻璃中,原子或者离子的排列方式都同等重要。这些条件影响着陶瓷的各种性能,如热传导、光学性能、机械性能、介电性能和磁性等。从另一尺度来说,陶瓷中的结晶相、玻璃相和气孔的排列,也对陶瓷材料的性能有决定性的影响。陶瓷导论主要是为陶瓷材料的制备、性能和用途提供理论根据,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篇: 1) 导言 2) 陶瓷固体的特征 3) 陶瓷材料显微结构的性能 4) 陶瓷的性能 陶瓷的定义,比起希腊字陶器( Keramos )所指的,即所谓加热土质原料而制成固体物件的技艺和科学的范围,更为广泛,现代陶瓷泛指无机非金属材料( Inorganic Materials ), 包括多晶陶瓷、单晶和玻璃。 参考文献:陶瓷导论 WD格瑞等著
个人分类: 科研项目|6587 次阅读|0 个评论
加州笔记之十六 磁场在织构陶瓷制备中的应用
siccashq 2009-3-24 08:52
光恒兄问我对于磁场烧结有没有兴趣,我没有做过这个方向,不过C兄利用单模微波烧结方法发现在磁场和电场强度最大的区域微波烧结并不是最好,而是在中间区域协同作用下可以得到很好的烧结温度,这里面估计存在着低温和高温区域对于电场和磁场的要求。比如两相材料A+B,如果单纯使用A相的话,低温区域主要靠介电损耗升温,高温区域主要靠磁偶极子的摩擦来升温,但是A相在低温处的介电损耗并不理想,如氧化铝材料,所以很难实现微波烧结。两相的好处就是联合另外一相的低温区升温优势,把A相抬上去,B相相当于susceptor。传统陶瓷结构材料一般磁导率都非常低,估计纯粹使用磁场烧结困难很大,但是烧结复相材料应该是非常有前途的方向,但是磁性材料对于结构性能(力学性质)要求可能依赖不大。 另一个在陶瓷领域利用磁场的方向是实现内部结构的织构化,通俗的说就是使得陶瓷晶粒沿着不同的方向排列,和纺布有点相似。日本的物质材料研究所Uchikoshi博士曾经在强磁场辅助下实现了氧化铝的织构化,10T,超导材料。我不知道光恒兄说的这位老兄是不是用了超导材料实现3T的反应腔,如果不是的话那真是降低了成本。成本高的另外原因可能和外围屏蔽设施有关,我不懂这些。这个研究者的研究思路很简单,虽然陶瓷材料如氧化铝的磁导率不大,而且沿着basal和prismatic晶面的磁导率相差不大(4.19x10-9 emu),但是通过计算在10T磁场下得到的偏转能量比随机热振动能kT还是要高了一些,有可能能够实现磁场下晶粒沿着不同的晶轴方向偏转,具体到氧化铝材料就是basal面(0001)会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了。不过他们是采用两步法,第一步在高固相含量氧化铝溶液中利用电泳沉积法联合高磁场取向得到特定结晶取向的氧化铝生坯。什么是电泳沉积?就是先调溶液pH值使氧化铝表面带上正电荷,然后插入两个极板,氧化铝颗粒自然就会向带负电荷的阴极跑去并不断沉淀下来。如果这时候还加上磁场,那么特定的晶面就会跑在前面。 但是你注意观察文章中的实验结果就会发现很奇怪的事情,生坯的XRD谱并没有出现很明显的织构现象,也就是说生坯上表面和侧面的晶粒结晶取向并不是如示意图所说的那么明显。作者没有解释这个现象,我想和内摩擦力(高固相含量)和氧化铝的低电导(造成大电压降在很薄的沉积层间),后者可能影响更大。 作者第二步就是将生坯烧结,烧结后的陶瓷体结晶取向更加完美一些。我们可以从下面的XRD图谱可以看出来,对于basal晶面如(00c)的衍射峰强度都得到增强,某些特殊晶面因为和basal晶面夹角甚小,所以也鸡犬升天都小人得志了,如(10 10 )晶面。 然而作者声称氧化铝陶瓷虽然在三维方向上结晶存在取向(crystalline texture or anisotropics),晶粒本身的形状还是等轴的,不是长成长柱装或者板凳状。实际上我们可以从他们以后的研究中可以看到即便是microstructure也已经anisotropic growth了。 磁场辅助陶瓷晶粒取向的意义就在于利用不同晶面的物理性质,如摩擦性质、硬度性质、光学性质、电学性质,当然还有磁学性质。 这个小组继续使用这个方法,不过只是变换了一下沉积氧化铝粉体过程中电极板和磁场方向的夹角,结果得到了人工可控的织构化陶瓷,这里只是贴出其中一张SEM照片,感兴趣可以阅读原文,见文后附件。 可以很明显地看到晶粒的排布和取向。 最近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王士维组的毛晓健(音译)采用12T磁场获得了可见光高透过率的透明氧化铝陶瓷,其中的原因就是减少了不同晶面间光的折射。( http://www.sciencenet.cn/htmlpaper/20092271020105765277.html ) 当然如果只是简单地向实现单一的一维方向排列,Pennsyvania state Univ.的G. L. Messing发展出来的晶籽诱导生长法,也就是将平板状的氧化铝晶粒作为晶籽加入氧化铝前驱体或者粉体中,采用流延法使得这些晶籽都躺下来,然后再烧结过程中定向生长。Messing教授也因为这种方法在陶瓷界获得了很高的声誉。 (messing教授的作品) Uchikoshi-1 Uchikoshi-2 Messing
个人分类: 加州笔记|8258 次阅读|5 个评论
加州笔记之十五 微波烧结氧化铝陶瓷
siccashq 2009-3-19 13:58
上回说到寄样品到C兄处,昨天和C聊天得知样品已经收到并且得到了初步的实验结果。一般的氧化铝粉末用微波烧结是非常困难的事情,经过我们对粉体进行掺杂处理,当前的实验结果表明50秒内可以升温到1250度,这是一个很不错的进展。C兄通过调节样品所在的位置发现电场和磁场最强处并不能得到好的升温速度,而在两点之中的效果最好。handsomeland君曾经留言讨论了微波烧结的机理,我想这里面有更多的物理现象可以探讨,现在的研究重点仅在于材料本身。 有一篇很好的文献和大家分享一下,见附件。 microwave sintering selective sintering
个人分类: 加州笔记|4451 次阅读|1 个评论
LCS2008—激光陶瓷界大牛之Dr. A. Ikesue
lijiang1977 2009-3-12 22:59
在科学网上已经沉寂好久了,真担心把我清除出去。这次接着谈谈去年的激光陶瓷会议,在四川大学卢铁城教授后出场的是激光陶瓷界真正的牛人 —— 日本的 A.Ikesue 博士。开始做 YAG 透明陶瓷的时候,阅读最多的是 A.Ikesue 博士的文章,因为是他于 1995 年首次实现了 Nd:YAG 透明陶瓷的连续激光输出。第一次见到 A.Ikesue 博士大约是在 2005 年,那次他来硅酸盐所是受结构中心王士维研究员的邀请,做了关于 YAG 激光透明陶瓷的报告。说真的,报告很精彩,对我们的启发也不小。第二次见到 A.Ikesue 博士的时候已经是去年 11 月了,也就是在 2008 年国际激光陶瓷会议上。在 LCS2008 上, A.Ikesue 博士做了题为 “CurrentandFutureStatusofCeramicLaser” 的邀请报告,让人受益匪浅。第一次见 Dr. Ikesue 的时候,觉得他很年轻,跟他的实际年龄相比。第二个印象就是他性格上比较腼腆,很谦逊,虽然这个时候他已经是激光陶瓷界人人皆知的大牛了。还有一个影响就是觉得Dr. Ikesue的英语口语不是特别好,因为他的PPT里面全是英文解释,做报告的时候就完全按照PPT上面的注释念。那次做完报告,硅酸盐所的王士维研究员招待了 Dr. Ikesue ,所以章健博士、冯涛博士、刘敏博士、安丽琼女士和我都有幸参加了晚宴。晚宴上, Dr. Ikesue 表现出了对中国菜的极大热情,一直赞不绝口。 Dr. Ikesue 回到日本后,我也没怎么再联系他,直到我博士毕业后。因为我受中国科学院公派访问学者项目资助,要前去日本做为期一年的访问研究。当时我首先想到的是去 Dr. Ikesue 的研究团队,所以我写 E-mail 说我想去 Word - Lab 从事访问研究。也没太出我的意料, Dr. Ikesue 写信婉言拒绝了我。激光陶瓷领域还是太敏感了!受美国军方资助, 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 使用神岛化学公司提供的 Nd:YAG 透明陶瓷实现了 67kW 的连续激光输出。所以对于日本来说,绝对不会让中国人有机会去偷学他们的技术。然后我又联系了日本神岛化学公司 T. Yanagitani 教授的研究小组,结果是石沉大海,估计人家懒得理我。最后还是去了日本国立材料研究所(NIMS)解荣军课题组做了为期一年的访问学者。2008年10月底,我从日本回到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继续从事YAG激光透明陶瓷的研究。2008年11月,第四届国际激光陶瓷会议(LCS2008)如期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举办方正是我们研究所。第二次见到Dr.Ikesue时,觉得他的英文口语有了很大的进步,做报告的PPT已经不再用英文注释了,报告的内容仍然相当的精彩,什么激光陶瓷复合结构,什么透明陶瓷单晶化,什么激光陶瓷中的缺陷。Dr. Ikesue的确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自从1995年首次实现Nd:YAG透明陶瓷的连续激光输出,近15年中做了不少创新性的工作。激光陶瓷会议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圆桌会议,俄罗斯科学院的A.A.Kaminskii教授、罗马尼亚国立激光研究所的V.Lupei教授,University Claude Bernard/Lyonl的G.Boulon教授就光谱学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日本电气通信大学的K.Ueda教授和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的G.J.Quarles教授就大功率陶瓷固体激光器谈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很遗憾,Dr. Ikesue和Dr. H.Yagi都没在圆桌会议上发言。圆桌会议后,主办方安排与会人员晚上去上海马戏城看杂技表演。在国际会议中心的大堂等待去上海马戏城的时候,我同学陈启伟博士、冯涛博士和我终于有了和A.Ikesue博士单独合影和探讨的机会。我在国际激光陶瓷会议上报告的内容是关于“Nd:YAG激光陶瓷中缺陷”,我认为目前我们制备的激光陶瓷中的缺陷主要是微气孔,A.Ikesue博士则认为激光陶瓷中的主要缺陷是晶界,而并非气孔。其实现在想想都有道理,A.Ikesue博士早期制备的Nd:YAG透明陶瓷中也存在一定量的气孔,所以那个时候微气孔是最主要的缺陷。随着Nd:YAG透明陶瓷光学质量的提高,陶瓷晶界成了激光陶瓷的薄弱环节(应力、热等易集中区域),目前A.Ikesue博士制备的Nd:YAG陶瓷在透光显微镜中几乎看不到气孔(逐层扫描)。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国产激光陶瓷与代表世界最先进水平的日本产品还有一定的差距。 去上海马戏城的途中,有幸坐在池末明生博士的边上,所以我才有更多了解他的机会。当我说自己刚从日本国立材料研究所(NIMS)做完访问学者回国时,A.Ikesue博士突然问我认不认识NIMS的Sakka教授(日本筑波大学教授)。我说当然认识啊,因为Sakka教授是NIMS纳米陶瓷中心的中心长(相当于硅酸盐所的中心主任)。在一次我在NIMS纳米陶瓷中心做公开报告时,Sakka教授曾想我提过好几个问题,所以影响特别深刻。他还问我认不认识Tanaka博士,这个我当然认识,Tanaka博士所在的非氧化物陶瓷课题组和我所在的非氧化物粒子组本来就是同一个组,只是后来分家了。Tanaka博士对科研的态度非常严格,近乎苛刻,我就曾经在实验的一些细节上被教训过几次。可惜在我回国之前他也光荣退休了,退休后还好几次在实验室里自己做实验,佩服之情油然而生。我问A.Ikesue博士为什么对NIMS这么熟悉,让我很感以外的是他也曾经在NIMS做过一段时间的科研工作。当时跟他一起在NIMS从事透明陶瓷研究工作还有后来大名鼎鼎的T.Yanagitani博士(神岛化学公司研究主管),不过这些都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事情了。A.Ikesue博士和T.Yanagitani博士都是在NIMS的T.Ikegami教授课题组从事YAG纳米粉体和透明陶瓷的研究工作。记得NIMS的解荣军博士也曾经告诉过我,刚开始做透明陶瓷的时候,神岛化学公司是向NIMS学习制备技术的,同时NIMS和神岛化学公司也联合申请了关于YAG纳米粉体和透明陶瓷制备的专利。说到氧化物纳米粉体和透明陶瓷的制备,我又不得不提到NIMS的李继光博士(导师是东北大学的孙旭东教授)。李继光博士是1998年博士毕业到NIMS的T.Ikegami教授的课题组从事氧化物纳米粉体和透明陶瓷的研制工作,他在这方面很有自己的心得与体会,与李继光博士的探讨让我受益匪浅。很可惜,T.Ikegami教授退休后,他也转到了等离子课题组,所以这方面的工作也没有再开展下去。或许透明陶瓷的制备是一门技术活,就算日本国立材料研究所的技术也没法与神岛化学公司比。 话题有点扯远了。A.Ikesue博士离开NIMS后,觉得Nd:YAG激光透明陶瓷是一种潜在并且有价值的固体激光增益介质。他之所以选择Nd:YAG为研发对象是因为这个体系不仅是立方晶系,相应的单晶也是综合性能最为优异的激光材料。虽然在此之前,Dy:CaF2和NDY多晶陶瓷已经实现了连续激光输出,但是A.Ikesue博士对他们的前景并不看好。他笑称自己在Krosaki公司的时候仅仅是一个烧炉子的工程师,并不是什么科研人员。但是他有执着的信仰,他觉得自己一定能用固相反应制备出高质量的Nd:YAG透明陶瓷。当时的科学界几乎存在一个共识,认为简单固相反应不可能制备出低散射损耗的Nd:YAG透明陶瓷,因为在此之前很多年,真空烧结湿化学法制备的Nd:YAG透明陶瓷均由于过高的散射损耗而未能实现激光输出。就是由于A.Ikesue博士的执着,从20世纪90年代初到1994年左右,他花了不到3年的时间制备出了具有高光学质量的Nd:YAG透明陶瓷。但是刚开始的时候,没有人相信他制备的陶瓷能够出激光,很多名牌大学的教授都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后来他找到了大阪工学院激光工程研究所的K.Yoshida教授,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终于首次实现了Nd:YAG透明陶瓷的连续激光输出。记得A.Ikesue博士告诉我,出激光的那天正好是圣诞节,他说这是上天给他最好的圣诞礼物。但是成功的喜悦并没有让A. Ikesue博士持续太久,因为他急着让这个重大的科研成果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对于A.Ikesue博士报道的结果,当时很多陶瓷界的牛人都觉得不可信,投稿的文章也是几经周折,这个原创性的结果才被接收并于1995年发表在美国陶瓷协会会刊上(J.Am.Ceram.Soc.,1995,78 :1033-40])。 接着A.Ikesue博士在美陶上发表了一系列关于YAG基透明陶瓷的文章,从而为其奠定了激光陶瓷界大牛的地位。但是A.Ikesue博士从事激光陶瓷的研究工作也并非一帆风顺,大约在接下来的好几年里,由于没有日本政府的财政支持,激光陶瓷项目停滞了3年左右的时间。我想日本政府在财政上没有大力支持的原因有几点:1)Nd:YAG透明陶瓷虽然实现了连续激光输出,但激光输出功率都不高,与Nd:YAG单晶比并没有什么优势;2)激光陶瓷还没有明确的应用背景;3)学术界对激光陶瓷还将信将疑;4)日本政府还没有充分意识到激光陶瓷的战略重要性。 从1995年到2000年左右,A.Ikesue博士用固相反应制备的Nd:YAG透明陶瓷在激光输出功率上没有太大的进展,于是乎激光陶瓷的发展遇到了瓶颈。恰恰在这个时候(也就是2000年左右),日本神岛化学公司(Konoshima)报道了用湿化学法制备Nd:YAG纳米粉体,并用真空烧结的方法制备了高光学质量的Nd:YAG透明陶瓷。用该方法制备的Nd:YAG透明陶瓷具有更低的光学损耗,并且激光输出具有跟单晶相近的斜率效率和光光转化效率。在短短的5年不到的时间里,神岛化学公司与日本电气通讯大学、俄罗斯科学院晶体研究所合作联合开发出了一系列激光二极管泵浦的高效率、高功率固体激光器。激光输出功率也从31W上升到1.46KW。2005年,受美国军方资助,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采用日本神岛化学公司提供的Nd:YAG陶瓷板条实现了67KW的连续激光输出。很显然,神岛化学公司走了一条大功率陶瓷激光器的道路。而A.Ikesue博士的World Lab公司没有在这一点上和神岛化学公司攀比,至于具体原因我们不得而知。或许是由于固相反应在制备大尺寸激光陶瓷上的局限,也或许是A.Ikesue博士的兴趣并不在此,更或者是日本政府对科研方向的宏观调控。但是,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否认A.Ikesue博士是一个很有创新思想的人,无论是超短脉冲陶瓷激光器、陶瓷纤维激光器的设计,还是激光陶瓷的复合结构设计和多晶激光陶瓷的单晶化制备。 愿A.Ikesue博士能在激光陶瓷领域作出更大的成就! 最后让我们慢慢品味一下牛人的精彩报告 四川大学陆铁城教授(右下角)在聆听A. Ikesue博士的报告 高压钠灯用半透明氧化铝陶瓷 Grescovich的NDY陶瓷激光器 叹为观止的透明陶瓷首饰 激光陶瓷制备工艺 K. Ueda教授和A. Ikesue博士的对话 最后上传一张和大牛的合影
个人分类: 科研感想|11709 次阅读|4 个评论
加州笔记之十四 微观建构的陶瓷墙
siccashq 2009-3-8 16:09
老李一敲门,我才知道很久没有写博文了。先写点专业上的发现,说明我大脑内存还是在用着。 最近研究氧化铝陶瓷的韧性强度,这种称作刚玉材料内禀的韧性是臭名昭著的差,所以大家都喜欢用它作为鸡来儆猴,因为把氧化铝陶瓷的韧性问题解决了,基本上其他材料也不敢再那么憔悴。氧化铝的韧性差基本表现就是一触即发,你用金字塔形状的金刚石在氧化铝陶瓷表面打一个点,那么很容易就会发现从点的四周扩展出四条笔直的裂纹,很长。从微观角度来解释,就是裂纹扩展产生的新界面的界面能不足以抵消外界施加的单位应变能;而从应力角度来看,裂纹尖端的应力场足以分开晶格中原子。后者常用来说明为什么外界很小的载荷能够撕开强度很高的材料,这主要取决于裂纹尖端的曲率半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金刚石刀在玻璃表面画一道线,然后用手轻轻一拍就能得到所需要尺寸的玻璃,用的就是这个道理。但是材料学研究发现这个理论有时候并不可靠,如果裂纹尖端达到原子尺度,那么反过来所需要的临界应力岂不是无限小了?事实上并不是如此。所以讨论一材料是否能够耐冲击,我们还是要从能量的角度来表征,比如说研究防震玻璃时就尽可能地产生大量的微裂纹,微裂纹越多,吸收能量越大,减震效应越明显。 氧化铝陶瓷表面的裂纹扩展 陶瓷也存在着这个问题,我们常说这个人像个瓷娃娃,就是说他碰不得,容易碎,人心脆弱好办,时间能上很多课。但是陶瓷太脆,却是本性难移的事情,只能通过人工材料设计来引入新的能量吸收机制,也就是说我们对材料本身并不能太苛求,需要追求的是如何控制裂纹在陶瓷中转弯抹角,路径越长,能量消耗越大,所谓强弩之末势,势不能穿陶瓷是也。 其中一种设计思路就是仿生,如贝壳,骨骼等多尺度协同材料,在这些自然界形成的材料系统中,外部能量居然会被它们通过滑移、变形、偏转、剪切和压缩等形式化力于无形,这些都是传统的高强陶瓷所不具备的本领,所以刚柔相济是一个基本的研究思路。在这一点上,大家可以好好阅读一下加州伯克利R.O. Ritchie最近在先进材料上写的一篇综述(ASAP),综述一般都是介绍皮毛而已,所以还是最好找到里面提到的研究原始文献,或者直接查看Ritchie在近几年发表的诸多相关文章,在看文章之前最好还补补材料断裂力学方面的功课,以免消化不好。该小组最近利用冰层状析晶的性质制备出高度取向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应该说是这个领域在仿生方面取得最大成果之一。 (图片来源: http://www.internetchemie.info/news/2008/dec08/mimicked-nacre.html )该图表现出裂纹在层状材料中的扩展并不是一马平川的,而是转弯抹角的,这种委婉地表达方式简直是材料学家的最爱。 最近的研究无意找到了一种方法,也可以获得相似的氧化铝砖墙结构。微观裂纹的扩展表现出良好的各向异性:只能沿着上砖面(basal plan)延伸,而且遇到侧棱柱面(prismatic plan)就会发生偏转。 现在需要了解的是能否从动力学过程中解释为什么在陶瓷生长过程中质点的传输表现为各向异性。再一个就是能否控制尺寸的大小和多尺度的协同作用,实际上我最希望用上图右边炉壁那样不规整的砖头组合而成淳朴天然的墙面,最好能在陶瓷砖头之间涂上一点泥土粘合剂什么的,那效果简直太棒了。 上图清晰地表明裂纹基本上被氧化铝砖头的走向所控制了,让它走就走,让它停就停,还能U TURN什么的。
个人分类: 加州笔记|5327 次阅读|3 个评论
加州笔记之十四 日本《化学》评述超塑性工作
siccashq 2009-1-21 08:10
收到东京工业大学Shinoda Yutaka的来信,我在07年发表的关于陶瓷超塑性的工作被推荐到日本《化学》期刊中做评述。Shinoda在 Fumihiro Wakai博士手下做助理研究员,而后者则是在陶瓷超塑性研究方向在世界上享有极大的声誉。我很高兴自己的工作能被该小组认可并评论。
个人分类: 奥运风云|4760 次阅读|3 个评论
陶瓷成型的方法
likesun 2009-1-4 22:08
成型是将粉体转变成具有一定在形状、体积和强度的胚体的过程。成型的目的就是将粉体制成要求形状的半成品。有很多方法,只要有干压成型、浆料成型、可塑成型、注射成型(热压成型)。 A. 干压成型 钢模压制、等静压制、冷静压制和橡胶等静压成型 B. 浆料成型指在粉料中加入适量的水或有机液体以及少量的电解质形成相对稳定的悬浮液,将悬浮液诸如石膏模中,让石膏模吸去水分,达到成型的目的。浆料成型关键是获得好的粉浆。要求有良好的流动性;固液比某种程度变化时粘度变化小;良好的悬浮性,足够的稳定性;水分被石膏吸收速度要适当;便于脱模;脱模后有足够强度和尽可能大的密度。 C. 可塑成型由固相、液相、气相组成的塑性 - 粘性系统,由粉料、粘结剂、增塑剂和溶剂组成。可塑泥团与粉浆的重要差别在于固液比不同。可塑泥团含水一般 19%~26% ,而粉浆含有 30%~35% 。泥团颗粒间存在着两种作用力:( 1 )吸力,主要是范德华力、静电引力和毛细管里。作用范围 2nm 。( 2 )斥力,水介质中斥力作用的范围约 20nm 。可塑成型要求泥团有一定的可塑性,影响泥团可塑性的主要因素:陶瓷原料的性质和组成、吸附离子的影响和溶剂的影响。 D. 注射成型又称热压注成型,是在压力下把熔化的含蜡料浆(简称蜡浆)注满金属模中,冷却后脱模得到胚体,然后拍蜡和烧结。这种方法生产的产品尺寸精确,光洁度高,结构致密,已广泛应用于制备形状复杂、尺寸和质量要求高的精细陶瓷产品。
个人分类: 常识|5036 次阅读|0 个评论
加州笔记之十 陶瓷围棋子
siccashq 2008-12-9 10:01
解决了碳管的分散问题以后,我又根据去年初的工作对复合陶瓷进行高温力学测试,这次试验非常顺利,陶瓷再一次很容易被压扁了,被压缩的陶瓷片很圆润,侧面居然这次没有出现裂纹,颇有围棋子的模样。自己祝贺一下 :)
个人分类: 加州笔记|4548 次阅读|3 个评论
加州笔记之九 氮化硅做的苦瓜
siccashq 2008-11-12 12:56
最近一直和朋友研究制备非氧化物的纤维,采用的方法就是前面介绍过的电纺法。实验的主要内容是寻找制备一种含高氮含量的聚合物,三聚氰胺我没试过。另外一点就是找到容易去除的有机物载体,需要氧含量低。现在看来实验进展都还顺利,希望这种材料以后能在高温高强航空复合材料中得到应用。 一个实验的副产物就是表面形貌如苦瓜一样的纤维,我对这种形貌的形成机理非常感兴趣。另外这样的具有突触结构的低维材料一般都具有疏水特性,确实,当我们滴一滴水在膜表面的时候,水滴保持圆球状,水和纤维膜表面无丝毫浸润现象。 大家过来欣赏一下几张图片,有好点子的可以说说。 11/12/2008又记: 经科学网保平兄明鉴,该形貌准确说应该是丝瓜,在外多年没尝过丝瓜汤了,居然连丝瓜的模样都要忘记!在网上找来一张丝瓜图片,还真像!丝瓜的英文名叫做sponge gourd或者towel gourd,名字的取意都来自于这种瓜内部的纤维网络结构可以作为清洁用具,小时候还真用过!可惜氮化硅丝瓜不能吸水,而是憎水,是否憎油还没试过(来劲了!)。 图片来自网络。
个人分类: 加州笔记|6322 次阅读|15 个评论
德化行——福建省生态学会第七届年会(3)
lengwa 2008-10-1 12:40
到了瓷都,当然得逛逛陶瓷街。 参观了博物馆 也参观了企业
个人分类: 生活风采|2518 次阅读|0 个评论
德化行——福建省生态学会第七届年会
lengwa 2008-9-29 18:36
2008年9月26日,在陈光水、高人、仝川等老师带领下, 我们一行9人,开赴德化。 路上颠簸5个小时,终于到达下榻酒店 未完,待续
个人分类: 生活风采|233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3: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