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经典电磁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感谢《科学智慧火花》贴出关于物理学“经典电磁学实验”的评论
zlyang 2020-11-4 14:24
汉语是联合国官方正式使用的 6 种同等有效语言之一。请不要歧视汉语! Chinese is one of the six equally effective official languages of the United Nations. Not to discriminate against Chinese, please! 感谢《科学智慧火花》贴出关于物理学“经典电磁学实验”的评论 2020-11-02 11:28,我在中国科学院《科学智慧火花》条目“ SI基本单位中安培定义的两种可能缺陷 ”下贴出下面的评论: http://idea.cas.cn/viewdoc.action?docid=4681 以麦克斯韦方程组为代表的经典电磁理论可能只是个“近似”的理论。从 1946~2018 年的 SI “旧”安培定义就可以看出来。 很可能那些150多年前的经典电磁学实验不够精确、不够稳定,丢掉了可能高达“百分之几”的规律性(都是被当做“实验误差”舍弃了)。 当天下午(2020年11月02日 16:18,星期一) 不到 5 个小时 ,就收到《科学智慧火花》的 准予贴出 反馈: 感谢中国科学院《科学智慧火花》栏目! 请教:不知道本博文的内容是否符合《科学网》博客的贴出要求? 假如不符合,恳请《科学网》博客编辑部给予指导:科学网博客的原则并不难理解;但是,在具体问题上,我有时候拿不准“边界”在哪里。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惭愧! 感谢并祝福《科学网》!给您们添麻烦了。 参考资料: 中科院科学智慧火花,2012-04-12,SI基本单位中安培定义的两种可能缺陷 http://idea.cas.cn/viewdoc.action?docid=4681 科学网,2018-11-16,国际计量大会重新定义“千克” 国际单位制迎来重要变革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8/11/420020.shtm 这是国际单位制定义第一次独立于这些被定义单位的复现方式。也就是说,这些定义不会随着新复现方式的出现而过时。以安培为例,其旧定义是“两条间隔一定距离的导线间的电磁作用力”,这意味着电流需要采用一定的复现方式来定义。但是,随着约瑟夫森效应和量子化霍尔效应的出现,旧的定义方式过时了。而安培的新定义则只和一定时间内通过的电子数有关,并不涉及复现方式。 相关链接: 2020-9-11,感谢中科院《科学智慧火花》2020年问卷调查获奖纪念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50150.html 2019-06-25,俺在《中科院科学智慧火花》贴出的帖子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186809.html 2020-10-04, 中国人首先提出 SI 基本单位“安培”新定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53168.html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0 个评论
[呼吁] 经典电磁学实验的现代高精度、高稳定性再检验!
热度 1 zlyang 2019-4-6 23:38
“要始终实事求是,勇于直面问题,随时准备坚持真理,随时准备修正错误。” http://www.qstheory.cn/llwx/2018-12/11/c_1123834759.htm 汉语是联合国官方正式使用的 6 种同等有效语言之一。请不要歧视汉语! Chinese is one of the six equally effective official languages of the United Nations. Not to discriminate against Chinese, please! 经典电磁学实验的 现代高精度、高稳定性再检验! 在宏观低速情况下,用高稳定性高精度的现代实验, 重新进行安培力定律( Ampère's force law )与洛伦兹力( Lorentz force )等经典电磁学实验。 这是一项令电气工程、物理学健康发展的“放心工程”! 就像 1971 年的 E. R. Williams, J. E. Faller, and H. A. Hill 一样! Phys. Rev. Lett. 26, 721 – Published 22 March 1971 http://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PhysRevLett.26.721 假如依据法拉第、洛伦兹等人100多年之前的实验建立的麦克斯韦经典电磁理论有缺陷,对其后的物理学理论,如相对论、各种量子理论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谁能保证法拉第、洛伦兹等人100多年之前的实验是足够精确和可靠的? 物理学,归根到底是个实验科学! (1)电磁学(物理学)的基础:磁场的起因是什么? (2)关于电磁场“场”概念的局限性。 (3)宏观点电荷发出的磁场、电磁波判定实验原理。 (4)物理学里的“惯性系”怎么可实验地定义? (5)磁场、电磁波依赖参照系吗?非惯性系的检测试验? 中国科学院科学智慧火花 http://idea.cas.cn/viewdoc.action?docid=4681 中国科学院科学智慧火花 http://idea.cas.cn/viewdoc.action?docid=4681 相关链接: 科学网,2018-11-16,国际计量大会重新定义“千克” 国际单位制迎来重要变革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8/11/420020.shtm 11月16日,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CGPM)经各个成员国表决,通过了关于“修订国际单位制(SI)”的决议。根据决议,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中的4个——千克、安培、开尔文、摩尔分别改由普朗克常数、基本电荷常数、玻尔兹曼常数、阿佛加德罗常数定义。决议将于2019年国际计量日,即5月20日期正式生效。 这是国际单位制定义第一次独立于这些被定义单位的复现方式。也就是说,这些定义不会随着新复现方式的出现而过时。以安培为例,其 旧定义是“两条间隔一定距离的导线间的电磁作用力” ,这意味着电流需要采用一定的复现方式来定义。但是,随着约瑟夫森效应和量子化霍尔效应的出现,旧的定义方式过时了。而 安培的新定义则只和一定时间内通过的电子数有关,并不涉及复现方式。 2012-04-12,SI基本单位中安培定义的两种可能缺陷 http://idea.cas.cn/viewdoc.action?docid=4681 2014-11-28, 安培力定律(Ampère's force law)与洛伦兹力(Lorentz force)的高精度现代检验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847051.html 2016-09-06,一年了,没有人理俺(安培定义的物理实验检验)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001173.html 2016-10-13, 电磁学(物理学)的基础:磁场的起因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008502.html 2019-03-02, TA能发现这个电磁波吗?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165197.html 2019-03-03, 物理学里的“惯性系”无法定义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165369.html 2019-03-05, 宏观点电荷发出的磁场、电磁波判定实验原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165792.html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个人分类: 基础数学-逻辑-物理|7100 次阅读|14 个评论
牛顿先生:为什么迈克尔逊莫雷实验测量结果会是零呢?
热度 1 jmluo0922 2017-11-7 19:29
“牛顿先生,迈克尔逊莫雷实验测量以太速度得到的结果,为什么近似为零呢?” 牛顿: 你是吃瓜群众?这个问题你想不明白? “那么复杂, 我整不清楚,主要是乱,不知道相信谁” 牛顿: 那我提醒你娃一下,如果装置放在水池中,结果会如何? “水是静止的,条纹不会移动” 牛顿: 为什么呢? “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对于介质是恒定的” 牛顿: 非常好,按照这个思路理解,如果池子里不是水,而是透明的气体呢,会如何? “气体是光学介质,当然也不会移动” 牛顿: 对了,如果气体就是一个大气压的空气呢? “%……#*, ,你在绕我,空气的折射率接近于1,不是可以看成真空吗?” 牛顿: 那我问你, 经典电磁学的观点来理解,真空是什么? “除以太以外,没有其它物质” 牛顿: 一个大气压的空气中有多少气体原子分子? “当然有很多了,但对光传播的影响可以忽略,可以视为真空” 牛顿: 这个逻辑是谁教你的?精细的光学实验要求密闭空间,减少空气流动的影响,难道你娃不明白? “牛顿先生,你就告诉我应该如何理解,好不好” 牛顿: 光在真空中能传播,就应有以太,原子分子介入后会形成介质,会对其中传播光的以太产生影响,传播速度会变化,决定于介质的折射率。 “牛顿先生,我好像明白了” 牛顿: 你明白个啥子铲铲哦,炒菜的锅铲吧,说来听听? “哼,您老不要看不起人。以太在地球之外的真空中,不论以什么样的速度运动,但在空气介质中,以太相对于介质应该是静止的,迈克尔逊在大气中做实验,相当于在相对静止的空气介质中做实验,光的传播由光在空气介质中传播性质决定,因此测定不出假想的30公里/秒以太运动速度的。” 牛顿: 耶,你娃能干嘛,点一下就通了,继续努力! “谢谢牛顿爵士,没有您的指点,我一辈子都只能活在混沌之中”
个人分类: 杂谈|4819 次阅读|4 个评论
运动带电粒子的电磁辐射应如何正确理解?
热度 1 jmluo0922 2010-3-26 17:22
这是我前期在物理圈讨论区发的贴子,不知什么原因,一直被替换,现以日志形式再次提出。 运动带电粒子的电磁辐射是物理学的基础问题,经典电动力学、相对论及量子理论都有关于此问题的解释模型,但目前还没有一个能对电磁辐射现象作出全面的、完全令人满意解释的理论。 我个人认电磁辐射是带电粒子之间的电磁互相作用效应,电磁互相作用是我们理解电磁辐射的核心。目前采用的孤立运动电荷模型求解加速电场的方法是不能对此效应作出正确描述的。主要理由如下: 1、目前电动力学的结论是,对于“非相对论性”运动的带电粒子,加速电场仅与加速度矢量相关(经典电动力学教科书)。由此可得到一个简单推论,作用于带电粒子的电磁辐射反作用力也仅与加速相关,由于带电粒子的运动可以是任意的(运动方向与加速度方向可以是任意的),因此辐射反作用力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任意角度,辐射反作用力对粒子所做功的功率由力矢量与运动速度的标量积确定,所以,辐射反作用力对于粒子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显然这是与能量守恒定律相悖的,因此由此理论模型得出相关的推论是值得我们重新考虑的。 2、对于周期性运动带电粒子的电磁场在传播过程中感应电场和感应磁场的相互作用需加深认识。可见光波与无线电波由频率的不同而导致在空间传播性质上差异,要求我们对互感电磁场中电场与磁场的相互作用进行深入理解,这是我们理解电磁波传播行为,以及光传播的粒子性起点。我个人认为借鉴等离子体的自约束效应,可为我们提供有价值参考。 3、基于经典电磁学定律和理论可以得出带电粒子辐射的相关结果,研究的对象应选择作用于带电运动粒子电磁力(包括辐射反作用力),而不是其外部的电磁场。力是导致粒子状态改变的原因,同时又可方便地获得粒子所处位的电磁场的强度。 以上是我个人现有理论的质疑和观点,希望能起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广大感兴趣博友积极发表您的观点和质疑。 更多相关内容参见个人博文: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6210
个人分类: 观点和方法|12892 次阅读|2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2: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