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美国文化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波士顿游记
热度 1 xiaoxiazi 2015-8-23 06:17
前几日有幸去美国文化教育之都——波士顿小游两日,为波士顿的文明、文化、优美风景和城市的精神所感动,在此与广大博友分享所见所闻。 第一日,我们一行四人在Boston Common地铁站下车,一出站就是一片大绿地,草地上铺满了人群,我们到的时候,有个乐队正在进行表演,可以免费观看,尽管如此,歌手和伴奏的乐队成员很投入,场面很温馨。 在草地的一边,有一座精致的小教堂叫Park Street Church,站在它的跟前,你会惊叹于它的美丽和肃静。 绕过Park Street Church,沿着自由之路the Freedom Trail开始旅行,沿途会看到古老建筑和现代建筑的融合,历史和现代的交相辉映,这种组合很自然、错落有致,不会让你感觉很突兀和累赘,两者相得益彰。最典型的莫过于昆西市场。 波士顿大屠杀纪念馆 沿着自由之路,经过跨河大桥,越过查尔斯河,到达自由之路的终点——邦克山纪念碑,纪念在美国独立战争邦克山战役中牺牲的英烈们,在纪念碑前,会被那种壮阔的气势征服。 看完邦克山纪念碑,结束了第一天的行程。特别推荐的是,来波士顿一定要品尝当地的龙虾,绝对的新鲜和美味。 久闻波士顿是文化和教育之都,辖区内名校林立,小小的地方卧虎藏龙,大概是因为它坐落着两所世界知名大学——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MIT)。第二天一早,我们赶到哈佛,一睹名校的风采。 哈佛大学校门 哈佛大学图书馆 在参观完哈佛后,我们坐地铁去MIT参观,不愧是世界理工大学之王,里面的很多展品令人非常震撼。 上图1:学生墙报;图2:舰船模型。 在参观完MIT后,踏上返校的路程。我在想,我们的波士顿在哪里,我们的哈佛在哪里,我们的MIT是谁?
4350 次阅读|1 个评论
美国有文化吗?
热度 8 lily2014 2014-6-10 00:36
【 博主:大家都知道联合国的总部在美国,其实美国本身就是一个大联合国。可以说,美国汇集了全世界所有种族的人,嗯,还有,菜肴。这里转载一篇文章供大家参考。 】 旅居西雅图,见证美国文化 作者:艾维 ——在同学会上的发言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接到美国华盛顿大学的邀请,赴美深造。在我之后,研究生班的全体九位同学都陆续去了美国,除一人之外,全部都在美国定居了。我们这班人是不是“人才”不好说,但“流失”是肯定的。唯一回来的那位同学因出去得太晚,年龄偏大,如留在美国从头开始就不划算了,几经犹豫后选择了回国。后来他在北大当教授,我跟他开玩笑:“你在现在的位子上没人敢动你,谁动你谁就是北洋军阀,你就是李大钊。” 华盛顿大学听上去像是北京大学,其实美国有个州叫“华盛顿”,华盛顿大学是州立大学,位于华州第一大城市西雅图。西雅图依山傍海,气候宜人,多次被评为全美乃至世界最宜居城市。西雅图有两个企业广为人知:波音和微软——全世界最大的硬件和最大的软件公司。另外一个中国人耳能熟详的名字“星巴克”的总部和它的第一家咖啡店也在此。中国的国家领导人好像对西雅图情有独钟——邓小平第一次访美时就在西雅图停留;江泽民第一次访美就是在西雅图开会;胡锦涛访美也正西雅图停留过,还在比尔 • 盖茨家吃过一顿午餐,菜谱都在当地报纸上登出:烟熏珍珠鸡沙拉,主菜是华盛顿州产黄洋葱配制的牛排或阿拉斯加大比目鱼配大虾,还有一道甜品“牛油杏仁大蛋糕”,外加一杯红酒。至于习近平会不会去西雅图,我们拭目以待。 说到西雅图有两个人不能不提,一个就是那个不断给让中国政府制造麻烦、“黄皮白心”的美国驻中国大使骆家辉。这个不会说中文的“中国人”是西雅图土生土长的华人,中学时代当过学生会主席,那时华人很少,他能脱颖而出证明确实是个出色人物。后来进入名牌大学,再后来从政,官至华盛顿州州长、商业部长。他出任驻中国大使后的一系列所作所为曾被炒得沸沸扬扬,比如用折扣卷买咖啡,赴任时不坐头等舱坐经济舱,下飞机后不坐豪华礼车,带着全家和行李挤面包车,到海南开会不住五星住四星级酒店,等等“出格”行为有人爱有人恨。骆大使的解释是“有规定,不能报销”,而国内有专家评论说是“省下来的差价归己”。像骆大使这样级别的官员,他深深知道,他的一言一行都暴露在媒体的镁光灯之下,随时随地都在公众的检视之中,所以他必须谨言慎行,他说是“有规定”就是有规定,你擅自升级,就是不能报销,这一点每个美国官员都懂。专家说他“节约归己”在美国是允许的,但必须是你从可以享受的高一级待遇降下来才有可能。话又说回来,即便是骆大使为给自己省钱而坐经济舱,大家也可想想:一个全世界最富强的国家的部级干部需要用这种方式来给自己增加财富,是何其可怜(廉洁)! 像骆家辉这样的领导干部在美国不是个特例,而是普遍现象。不仅是高级领导,基层干部也是如此。我们办的老人院是政府重点监查对象,经常有各个部门的公务员来检查工作,他们一进门就谈工作,谈完就走,没有一句废话。除了自来水,他们什么都不敢接受,你要是给他“好处”,那你是害了他。长此以往,我们也习惯了,从不问他们吃喝,到了午饭时间,他们自己出去找饭吃,吃完了再回来继续工作。有一次,一位社区工作人员给我们推荐了一位客户,出于感谢,圣诞节我们给她寄去一张 50元的礼品卡。她接到后立即打来电话,说:“我们按规定不能接受你们的礼物。你的礼品卡要不退回,要不转送给过节需要钱的穷人。”在这个社会生活得久了,“有钱好办事”,“花钱消灾”,“开后门”,“找关系”,请客送礼等以前熟悉的活法完全用不上,大家都公事公办,照章办事,按法律按经济规律来,人的关系简单,办事公平,心里平衡,社会安定。一个国家能形成这样一种全社会的风气,有很多原因,不在这里多说了。举个例子也许可以说明一些问题。有一次,一位朋友在市区大街上遇到一位素不相识的美国人,热情地向他打招呼、握手,事后才想起,那人是州长。人民手里掌握着决定政府官员命运的选票,可能是社会公平合理长治久安的重要因素。 西雅图另一个声名显赫的人物是比尔•盖茨,他也是土生土长的西雅图人。我刚到美国的第一个月是住在一个华大教授家,他的夫人曾是比尔• 盖茨中学时期的法语老师。据她回忆,那时计算机是非常稀罕的东西,全市有一台放在科技中心供全市学生使用,每个学校发一张卡,刷卡上机,有时间限制。而盖茨往往一上机就忘记时间,把整个学校的时间全部用完。他的财富和名气全世界都知道,但他的怪异也名声在外。 话说当年他刚刚发迹还在“拍拖”的时候,有次带女朋友去看球赛,到了停车场,一看招牌上的价目是每晚收费 7元,说“停三小时7元?太荒唐!贵得没有道理!”遂开着车满街乱转找到街边一个免费停车位,然后和女朋友走一大截路入场。后来女朋友跟他吹了不知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还有一次也是去看球赛(他酷爱棒球),回家时在一个不准左转弯的路口他左转了,正好一辆警车在后面,给他开了一张罚单 — 47元。他不服气,回去后让律师出面跟政府有关部门打官司:在那个路口设不准左转的标志是违法的。在美国,每一个交通标志都有档案:什么时候,什么原因,由哪级部门批准,在哪里设立了这个标志,这个档案就是法律依据。到出庭那天,政府部门找不到有关文件,结果败诉,法官判他不用付那47元罚款了,而他的律师费可能是4700元。再有,他的毫宅2002年被政府估价1.13亿元,每年需缴房地产税超过100万元,他不服,说是估价过高,提出上诉重新评估。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像比尔• 盖茨这种人能坐上世界首富的位置一定有他的特殊的地方,思维方式跟一般人是不一样的。他的“较真儿”,凡事讲究一个“公平合理”,相信自己,不买权威的帐,等等,都是他不同一般的特质。一方面是不可理喻的“吝啬”,另一方面是令人瞠目结舌的大手笔的捐款,也是他们这种超级富豪的特点。众所周知,比尔 • 盖茨已退居二线,专职于他和夫人梅琳达共同经营的慈善基金会。三百多亿的基金,加上别的富人加入的捐款,主要用于非洲的贫困儿童,在很多人看来,又是一个不可理喻。 华盛顿大学在美国大学排行四十名左右,有四万学生,五万教职员工。到 2013年为止,该校历史上有12位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奇怪的是我到该校工作多年后才偶然得知这个情况,可能是因为得奖人太少了,不好意思——人家哈佛得奖人数上百,排名第二的哥伦比亚大学也有九十几,自家才12个,太寒碜了,说不出口。后来我转到本市的另一个科研机构:Fred Hutchinson癌症研究中心,千把人的单位,竟有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第一位是骨髓移植发明人,第二位是分子生物学家,我在时是所长,几乎天天在走廊上碰面,只不过我认识他,他不认识我。第三位也是分子生物学家,研究嗅觉的,获奖后开记者会,最后一个问题必然是:“你打算怎样用这笔钱(一百多万美金)。”她说“房贷还没有还完”,与莫言获奖后想在北京买房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个五、六十岁的科学家,房贷还没有还完,其经济收入可想而知。请问在座的同学,你们哪位没有还完房贷?可能还不只一套。说来没人相信,获诺贝尔奖的人从单位那里得到的好处是把你的停车位挪近你的办公室。可能是想让你上班少拿点时间走路,多拿点时间工作,榨取剩余价值啊!今年(2013)获奖者待遇有所改善,芝加哥大学一位教授获诺奖,这次学校很给面子,隆重赠与“终身免费停车”优惠,只不过不知他有多大年纪,余生还有多长。 科学研究可能要很多年才能有成果,是长期投资,少有短期商业效益,经费来源靠政府拨款和企业或私人捐助。尽管美国国力强大,用于科研的经费比任何国家都多,科研成果对人类的福祉也作出重大贡献,但毕竟不是能在短期内可以创造利润的商业行为。因此科研工作者所得有限而精力投入却很大,完全是因为兴趣所在追求理想而从事这一行。我干了十几年的科研后,所以决定不跟他们玩了,改行下海从商。 经商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作为一个历史悠久、高度发达、残酷竞争、人才济济的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没有空子可钻,干什么都不容易,你若要自己的生意存活,意味着你必须从别人碗里抢饭吃。开始我与别人合伙经营的一个加油站,几年后从竞争中知难而退。以后办老人院,还好,拜人口老龄化之赐,市场在不断增大,还可以勉强混口饭吃。在美国当“老板”是事必躬亲,大事小事粗话细活都得自己亲自动手,如果没有下乡当知青的经历,没有刚来美国时“洋插队”的磨练,能不能克服一路走过来的各种困难就难说了。 在美国,没有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就不要搞科研,搞科研是没有经济效益的;没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就不要当官,当官是发不了财的;没有发了财后要施舍的理念,就不要成富翁,富翁几乎个个身后把财富大量回馈社会,甚至连子女都不留;没有辛辛苦苦工作,而大量的收入用于缴各种税赋和买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的心理准备,就不要当中产阶级,中产阶级的经济负担最重;没有事必躬亲、埋头苦干的作风,就不要当老板,当老板比当雇员辛苦得多;没有为国捐躯的精神,就不要当兵,美国兵满世界打仗,要打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那么什么都不行的人在美国怎么个活法呢?天无绝人之路,有一条阳关大道可走——当穷人。“穷人”的标准是什么?根据家庭人口和收入而定,比如四口之家的年收入低于 22,000美元,你就上了政府的“穷人”名单。上了这个名单,你就进天堂了。什么房租补贴、水电补贴、电话补贴、食品卷、孩子学校免费午餐、免费交通、大学免学费加生活费全包、全家免费医疗,生小孩后牛奶费、保姆费、增加生活补贴,等等等等,五花八门,不一而足。举一个荒唐的例子:一个经常帮我干杂活的年轻“穷人”,两口子外出看电影,政府居然出钱雇保姆帮他们看孩子!(美国法律规定儿童不满十二岁不得单独在家)在美国,日子过得最幸福、最快活、最无忧无虑的是那占人口总数百分之二十的“穷人”。怪不得美国穷人不造反,工人中没有共产党组织,(共产党员多半是左倾知识分子)原来共和党、民主党就是无产阶级的政党,尽管他们嘴上不讲。怪不得美国大大小小的富人从不捐款给政府,原来这个政府从来都是杀富济贫,为穷人做的事远远多过为富人。 几年前回老家探亲,见到一位从未见过面的表亲。几句寒暄后他便单刀直入:“你们美国有种族歧视!”我回答:“美国不是完全没有种族歧视,但是世界上种族歧视最少的国家。”试问世界上还有哪一个国家有美国这么复杂的人种、国籍、族裔、语言、文化、宗教、民俗?而几百年来大家在保留自己民族特征的同时,却能和平共处,相安无事。少数民族在入学、就业、解聘等问题上,都会得到特殊的照顾,反而有白人学生因为入学录取时被成绩较差的黑人学生挤下而告学校“种族歧视”。我曾经工作过的一个实验室,因为资金缺乏开始解雇人,最后留下我和一个黑人博士后,并不是因为我们是最优秀的两位,只是因为我们的族裔背景,白人老板顾及到法律、舆论等而十分谨慎。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英语居然不是美国的官方语言!美国压根就没有“官方语言”,你可以在任何场合讲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而不会被人杯葛、蔑视、拒绝。如果在与有关部门,如法院、医院、保险公司等打交道时有语言障碍,他们有责任事先安排好翻译,开销由他们出。每一个新移民第一次进人美国时,机场的移民官员检查完你证件后都会说两句话,第一句是“欢迎你来到美国。”第二句是“请你保留你自己的文化。”跟那位亲戚谈话后的第二年,奥巴马当选总统,种族歧视的质疑不攻自破。 没到美国来之前,以为俺中国人才是世界上最勤劳的民族,到了美国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勤劳。“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是他们几百年一脉相承的家谱和一路走过来的民族历史;“劳动光荣”,“勤劳致富”在这里不是宣传鼓动的口号,是普遍存在于他们血液中的习惯、传统、特质、灵魂,是家庭教育子女成长、比数理化成绩更重要的必修课题,是根本用不着标榜的社会风气。大人物自己打伞、自己提行李、为后面的人拉门等,你要是被感动了的话那是你思维不正常。 有次我去一家泰国小餐馆,进门之前一位高大的中年美国人走在我前面几步,到了门口他拉开门转身满脸笑容示意我先进,我定睛一看,发现是好莱坞著名影视明星 Tom Selleck。后来进来一位男子跟他坐在一张只能容二人的小桌子上边吃边谈。我敢说餐馆里所有的客人都认识他,却没有任何人大惊小怪,安安静静各吃各的饭。 我有次开车经过我们主任的家门,看到他赤膊在夏日的烈日下在院子里推割草机,全身晒得通红,挥汗如雨。他可是年薪几十万的外科主任,全国有名的专家啊!他上班一个小时上百元,而请个园丁做院子每个小时才 10元。除了用勤劳来解释,你再找不到别的理由了。 随便再来个例子,我们的研究所长,也是知名学者,在小岛上买了块林中地,用几年的假节日自己动手盖了一栋别墅,完工后专门择日邀请大家前去参观,比拿到诺贝尔奖还得意。 我们实验室有位大一美国女孩天天下课后来洗瓶子,有天出了车祸右脚受伤,我以为她肯定请假不来了,谁知到时间她拖着上石膏的右脚照来不误,神态自若地颠着脚在水槽旁洗她的瓶子,周围来来往往的人对她的出现视之理所当然,只有我这个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十分好奇:“你今天还是开车来的?”她说“是啊。”我问:“你用哪只脚踩油门和刹车?”她说“左脚。”我大惊失色:“你不怕把油门和刹车搞混?”她会意地哈哈大笑:“当然需要习惯一下罗。”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一个年轻小伙一边跑步一边捡路边的垃圾;你可能会看到邻家金发妙龄女郎一身清凉戴着墨镜开俩敞篷车出去兜风,一小时后又见她满身兮脏爬在梯子上油漆自家的房子。至于洛克菲勒要求他的孙子在纽约大街上擦皮鞋挣自己的零用钱这种例子简直太多了,已无新闻价值。美国人最喜欢炫耀的是他们自己动手做成的东西,到你家来参加 Party,最自豪最珍贵的是带上刚从后院摘下来的新鲜水果或蔬菜,或是自家做的一道特色菜或点心,或是一件手工作品。因环境所迫生活所逼不得已而采取的行为模式不是真正的吃苦耐劳。真正难能可贵的吃苦耐劳,是有条件享受不享受,没有苦主动找苦吃,以苦为乐,自我折磨,挑战生活,磨练意志,以为社会贡献为乐,以自己劳动所得为荣。美国人之所以形成了这么一种民族特点和社会风气,除了没有什么等级观念外,更是早年拓荒时期的恶劣条件,及百年移民怀抱梦想远渡重洋,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结果。 来源:http://hx.cnd.org/2014/06/08/%E8%89%BE%E7%BB%B4%EF%BC%9A%E6%97%85%E5%B1%85%E8%A5%BF%E9%9B%85%E5%9B%BE%EF%BC%8C%E8%A7%81%E8%AF%81%E7%BE%8E%E5%9B%BD%E6%96%87%E5%8C%96/
个人分类: 中美关系|2137 次阅读|19 个评论
黄西的美国脱口秀
xuxfyuwp 2014-4-25 10:57
以前曾通过网络听过、看过黄西在美国的一次脱口秀演讲,现在网上流传的似乎也都是那一个。按照黄西的说法,美国比较注意知识产权,所以他在许多地方的表演不会被放到网上。最近看到央视也在介绍黄,便又将那段录像调出来看了看。 若不了解文化背景,确实很难理解为什么那么多老美被黄西逗得开怀大笑。从画面上看,笑的频率远高于春晚上赵本山的小品演出。但细听黄的每句话,似乎都没有特别的笑点,却能获得如此效果,看来黄西对美国文化或美国人的心理确实分析透了,也掌握了独特的脱口秀技巧。 I want to reassure you that I am invited here tonight. 这句话有什么好笑的呢?只有了解到演讲前不久发生在美国并引起很大争议的一次案件,才有可能理解笑点。一对美国夫妻冒充白宫邀请贵宾混过了白宫保安,与不少政客名流合影留念,并将照片发到网上,坐在听众席上的副总统Joe Biden恰恰也是名流之一。 I grew up in China. Who didn’t? 仅听这句话,也笑不出来。不知是黄西的假装无知还是美国人对自己某些同胞们不知美国之外还有世界的暗讽引发了笑声,或许二者都有。 We always wanted my son to become the president. We try to make him speak Chinese at home and English outside in public. Sometimes I had to say to him in public, “If you don’t speak English, go home!” He said, “Why do I have to learn two languages?” I said, “When you become the president, you will have to sign legislative bills in English, and talk to debt collectors in Chinese!” 这段话还是有笑点的,学了双语的儿子若当上总统,可以用英文签署美国法案,还可以用中文同债权人交谈,看来中国购买大量美国国债的事实也是家喻户晓的。 I finally became a US citizen in 2008. Thank you! America is number one! That’s true! We won the World Series every year! 又是拿美国人的高傲开涮,但若不知道美国国内的各种职业联赛冠军头衔都被冠以世界冠军的背景,也会在笑声面前感到莫名其妙。 I have a quick solution for global warming. I will switch from Fehrenheit to Celcius. It was 100 degrees and now it’s 40! You are welcome! I’m great at foreign policy because I’m from China and I can see Russia from my backyard. 这段讲了解决全球变暖的快速方法,将华氏和摄氏温度转换,不算很搞笑。后一句的笑点较难懂,是08年美国美国大选时,共和党候选人麦凯恩搭档阿拉斯加女州长佩林被问到有何外交经验时回答的一句类似的话,被有中国背景的黄西用在此处也算贴切,只是若不了解背景,依然会不知笑从何来。 通篇看下来,除了黄西的演讲技巧外,社会或文化背景对内涵的理解太关键了,显然不仅是对于听脱口秀或中国的小品、相声如此,其他方面的各类交流中又何尝不是同样呢? (原文写于2011-02-12 11:19:10 新浪博客)
个人分类: 杂感|110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各大媒体热捧美国
lzxun123 2013-6-2 11:31
2013 年6月2日,央视新闻频道等国内许多有影响的媒体都在报道同一条新闻,那就是南方航空公司实现了自己的一个梦想——成为国内第一家拥有售价12多亿人民币的波音787的航空公司。 拥有他国的一样产品成为我们的奢望,连同中国优秀运动员一旦受伤就被送国外去治疗,都在用强大的事实去瓦解我们的多少带有哈哈镜样的正面宣传。 国内那么多媒体把镜头和版面都投向这一有着“梦想”之称的客机。这是需要投入多少广告费或宣传费才能具有的效果啊。 有什么方法,魅力挡不住。 这就是文化,不宣而传而扬的文化。其实,太多不切实际的假大空宣传,在这个资讯异常发达的时代,带来的往往是恶心。因为我们不再生活在什么观念或概念里,而是生活在活生生的日常柴米油盐里,生活在看得见摸得着的不公、不平和落后里。 听说撒切尔夫人曾称中国不足畏,因为中国没有输出文化的实力。虽然我们天天在讲先进文化,虽然我们天天在意淫美国人离开(中国人的鞋袜、纽扣、裤带,哦,还有据说中国制造的美国国旗等)无法生活,如 中投公司监事长、曾任财政部副部长金立群在“全球复苏与亚洲的共同发展”分论坛上霸气十足地指出:“比如美国人一直在谈确保或者重振制造业,这听上去很美,但如何让制造业回到美国,如何让美国重新生产鞋呢?这是白日梦。” (后面的内容参见 骆家辉:不会有美国产的袜子 不会重振这方面的制造业 http://www.hinews.cn/news/system/2013/04/09/015589806.shtml ) 但我们还是年年国家出钱派高官或候选高官到国外去深造,我们的眼睛还是天天在盯着他人的先进技术。 看到这一报道,我真的很无语,觉得我们确实与他人的差距太多,甚至是霄壤之别这样的词都不足以形容其万一。我没有看到相关的录像——也不屑于去找那样毫无价值的录像,不知道我们那个高高在上的前财政部副部长在听到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随即的跟进后的表情:“确实不会有美国产的袜子,我们不会重振这方面的制造业。”我不知道骆家辉是受孔子谆谆教诲或循循善诱的影响,还是念及自己身上流淌的华裔血液,如孔子辅导学生那样耐心地引导还是开导他老家的领导,一些先进制造业会留在美国,美国要利用知识产权、知识资本,充分发挥设计家、发明者的作用。 看到这样身居高位如此之水平,如此之认识,也就不难理解,尽管我们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和时时讲先进文化,但我们还是天天在盯着他国先进技术,如从俄罗斯买导弹,到法国买 直升机着舰设备 ; 从美国买波音、从法国买空客等,还有,期望自己能够从其它的什么国家秘密地买点尖端技术。 中国首架波音787梦想飞机    中国首架波音787今飞抵广州 先执飞京广航线 http://news.dayoo.com/guangzhou/201306/02/73437_30906320.htm 羊城晚报讯 记者吕楠芳摄影报道:6月2日上午,中国首架波音787“梦想飞机”抵达广州白云机场,这一喷绘着“梦想之翼”涂装的787飞机从此将加入南航机队。南航成为中国首家、全球第10家接收787梦想飞机的航空公司。   因其环保、续航能力和应用新技术最多,787飞机目前是全球航空界最受瞩目的明星机型之一。    先执飞京广航线   南航首架787飞机于5月31日正式完成交付,历时近12个小时的飞行,终于从美国西雅图来到中国广州。据了解,南航787飞机采用经典的三舱布局,设有4个头等舱、24个公务舱以及200个经济舱,共有228个座位。   6月6日-6月24日,南航787飞机将执飞广州—北京航线,在国内运行一段时间后,将投入运营国际航线。   据了解,南航一共订购了10架波音787,其他9架将在近两年内陆续到货。    三部件“中国制造”   号称“梦想飞机”的波音787在尚未来华之前,已经获得极大的关注,知名度不亚于空中巨无霸空客A380。   作为200至300座级新型客机,新型材料使用及节油效能是787飞机的主要卖点。据波音公司介绍,787飞机拥有全新的乘坐舒适性,包括更清洁的空气、更低的客舱高度、更高的空气湿度、更大的电控变色舷窗和更大的头顶行李舱。   值得关注的是,这款梦想飞机的方向舵、翼身整流罩面板以及垂直尾翼前缘均是“中国制造”,成飞、哈飞、沈飞分别是上述部件的唯一供应商。 (我揣测我们的一些高官——当然是高水平,只有高水平才能做高官;否则我们干嘛天天学习领导讲话精神——看到这一报道时会怪媒体认识走入误区,波音787算什么,离开了中国的三个零件,不是就飞不起嘛。以后一定要给那些认识不到位的媒体人多上些课,让他们充分认识到,离开了中国,不只是波音787,还有美国寸步不行,而不是寸步难行。)    已获民航局认可   据悉,波音787飞机项目于2004年4月正式启动,南航、国航、海航和厦门航空均是787的启动用户。但受多种因素制约,787飞机遭遇多次延迟交付,今年年初更是因为电池故障问题遭遇全球停飞。5月23日,中国民航局正式为波音787颁发了型号认可证,标志着该飞机获得进入中国民用航空市场的“准入证”。   除南航外,国航、海航、厦门航空分别订购了15架、10架、6架波音787。海航曾表示其首架飞机有望在6月底前引进,国航与厦航暂无交付计划公布。
个人分类: 随笔|304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艺术已不再吸引人的主要精力。如今吸引这种精力的是科学
chnfirst 2012-11-26 19:29
http://bic.cass.cn/info/Arcitle_Show_Study_Show.asp?ID=2298Title=%B9%D8%D3%DA%C3%C0%B9%FA%CE%C4%BB%AF%B5%C4%CB%BC%BF%BCstrNavigation=%CA%D7%D2%B3-%3E%BF%BC%B2%EC%D1%D0%BE%BF-%3E%CE%C4%BB%AF 关于美国文化的思考 2001-6-12 美国所 朱世达 如果我们将威廉·布雷德福(William Bradford)在17世纪初期所撰写的著作《关于普利茅斯庄园》作为美国殖民时期文化的发轫的话,美国文化距今已发展近400年了。与其同时或紧随其后有约翰·温斯罗普、洛杰·威廉斯、安妮·布雷兹特里特、爱德华·泰勒、康顿·马瑟、罗伯脱·贝弗里、本杰明·富兰克林。在共和国时期,汤玛斯·杰弗逊发表《弗吉尼亚笔记》,首次批驳了一些欧洲学者,如马奎斯·德·巴培-马洛瓦的美国是一个使人们堕落的不健康的地方的观点。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思想家,如约翰·亚当斯、汤玛斯·潘恩、圣·约翰·德·克莱维克和诺阿·韦伯斯特。他们继承欧洲政治文化的传统,崇尚自由、平等的价值,认为人有追求现世幸福的权利。这奠定了美国政治文化的基础。美国文化发展到爱默生,真正实现了本土化,也就是说,在美国本土,真正有了属于自己的、具有本土鲜明特色的美国文化。从那以后,美国文化进入了一个群星灿烂的复兴时期,出现了梭罗、霍桑、梅尔维尔、朗费罗、林肯、贾特曼、马克·吐温、亨利·詹姆斯等,一大批富有才华的思想家、作家、诗人和哲学家。在现代主义盛行的20世纪前半期,美国的作家和诗人进入了世界文学的行列,得到全世界的瞩目,如海明威、福克纳、T.S.爱略特、罗伯脱·费洛斯行、庞德等。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美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美国文化向全世界扩展。由于其现代性,通俗性,娱乐性,由于其贴近人性,美国文化得到许多国家人民,特别是年轻人的认同。美国爵士乐、乡村音乐、摇滚乐、迪斯科,在猫王、约翰·丹佛、迈克尔·杰克逊、麦当娜的推动下,迅速传进世界的许多角落。美国文学中出现了象索尔·贝娄、巴谢维斯·辛格、米洛什、托尼·莫里森一批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诺曼·梅勒、约翰·厄普代克、约翰·契弗、托玛斯·品钦、马拉默德等一批作家的作品被广泛地翻译成世界各国语言,包括中文。 如果说,爱默生是美国文艺复兴的源头话,美国文化的蓬勃发展只历时100多年,它从欧洲文化的一个支脉发轫,继而发展成一个涵盖世界许多角落的文化势力。其生命力在何处?这是使许多文化学者深思的一个问题。 美国文化的生命力首先就在于它的开放性。它从来就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它在盎格罗一撒克逊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构建了自己的宗教的、政治的、文化的、社会的、思想的和哲学的体系。而在这构建的过程中,它汲取了世界诸文化,特别是欧洲文化的精华。欧洲的政治文化对在美国形成的三权鼎立制衡的模式、美国的人权观念和美国的市民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均产生了重大的、甚至决定性的影响。欧洲的文学对美国作家的影响也是不庸置疑的。亨利·詹姆斯往来于美国与英国之间,其作品大多以异国为背景,奠定了美国小说写作的形式。格特鲁德·斯泰因,美国标新立异的现代派小说的鼻祖,长期居住在巴黎,在她周围形成了一批日后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作家,包括海明威和多斯·帕索斯。海明威反复阅读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契诃夫、托尔斯泰和劳伦斯的作品,从福楼拜的小说中学到精确、超然和讥讽,从司汤达那里学会了处理全景式战争场面,扩大了他的借鉴范围,创造了他独特的叙事和语言风格。多斯·帕索斯在《美国》三部曲中吸收了詹姆斯·乔依斯的意识流和表现主义的手法。格什温和伯恩斯坦在西方音乐的基础上,运用美国爵士乐的特点,创作真正属于美国的音乐,美国音乐向世界敞开大门。在音乐史上令人惊讶的是1968年贝利奥创作的《交响曲》。作品的第3乐章完全采用拼贴技术,采用了马勒《第二交响曲》的谐谑曲,同时拼贴了巴赫、勋伯格、德彪西、拉维尔、斯特劳斯、伯辽士、勃拉姆斯、贝尔格、兴德米特、贝多芬、瓦格纳、斯特拉文斯基、布莱、施托克豪森、艾甫的作品片断。美国美术受到马蒂斯、毕加索、达利的影响更不在话下。美国艺术家从杜尚那里汲取了现成取材的灵感。法国印象派画家塞尚、莫奈和欧洲的抽象表现主义对美国年轻艺术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美国作为一个移民社会,不断地吸纳世界各地的文化。这种吸纳使美国文化总是处于一种演进的过程之中,它不断地吸收诸文化的优点,并使这些优点成为自己文化组成的有机的一部分。正是这种文化开放性,使美国文化成为近100多年来在世界文化的舞台上一支生气勃勃的、不断进取的、不断自我调适的文化力量。 美国文化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它的实验性。无论是学者、科学家、思想家、作家还是艺术家,不囿于其领域内传统的固有的模式,而从事创造。他们追求新奇的形式与内容,全然不顾客观与世俗的观点与要求。在20世纪30年代,多斯·帕索斯试验了他的表现主义与印象主义的“摄影机眼”,试验了他的以美国为主角而不是以人物为主角的文献新闻手法。多斯·帕索斯耽读意象派诗人庞德的作品,艾米·洛威尔对于诗歌新形式和技巧的探索给了他深刻的影响。他沉醉于杜利特尔的意象。瑞士法语诗人桑德拉尔对新形式的探索——用间断的节奏表达形象化比喻、联想和印象以及使意象电影式地变换速度——激起他对文学实验的兴趣。美国诗人桑德堡的惠特曼式的自由诗也使他着迷。在艺术上,他深受温德姆·刘易斯主编的旋涡派画刊《爆破》的影响。多斯·帕索斯1925年创作的《曼哈顿中转站》最能说明他的象征主义倾向。B.H.盖尔芬德说,“没有任何一部其他的城市小说在处理城市形象和象征主义时,像《曼哈顿中转站》那样显示这样的精湛技巧。”水和火在这部长篇小说中具有一种摧毁世界的象征的力量。在文学创作上,多斯·帕索斯可谓是一位运用光、色、影的语言大师。盖尔芬德指出,“他(多斯·帕索斯)的写作手法是通过印象主义手段加以抽象化”,“这种抽象化手法对于创造他的城市,对于一种气氛、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时代的历史表述是根本性的。”他对于颜色的敏感的关注,几乎达到了与印象派绘画大师们异曲同工的地步。这些植根于美学细节的描写使他的作品具有一种不同凡响的感人力量。多斯·帕索斯竭力追求现代主义的艺术价值,特别在《摄影机眼》和人物小传部分,陶醉于心理的复杂性、认识的精妙和文体的完美。作家在《曼哈顿中转站》中和《美国》三部曲的《摄影机眼》中运用了大量抒情意象来与小说叙述中的污秽、原始的痛苦和残酷作一明显的尖锐的对比,从而造成一种同情、愤怒和厌恶的读者反应。在多斯·帕索斯的创作中,我们可以明显地发现詹姆斯·乔依斯对他的影响。他模仿乔依斯,在作品中出人意外地重新安排与组合词语,以构成复杂的意义群的努力。同样,作家不用标点符号,用重叠在一起的短语、词或句子来表达一种主观意识的流动,使读者在梦境般的朦胧中产生一种自居现象。作家的这一语言倾向,再加上他在结构原则上的T.S.艾略特式的“分裂”和“重组”,表现了他文学创作的现代主义色彩。他作为一位文学实验家,他的笔融合了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初期(特别是后者)的种种文学流派,融合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先锋派对传统的反叛精神,吸收了当时的艺术成就,创造了自己的特色。他在描述20世纪美国社会时,感到传统的文学叙述手法已无汉表达现代工业社会的种种特征,于是他转向意象、象征、表现主义来传达他对美国社会的批判。 福克纳试验他的多角度叙述方法、意识流,以更为直接地接近读者。他同时试验“神话模式”。在这里,人们同样发现了乔依斯的影响。福克纳有意识地使他讲述的故事与神话故事平行展开。冯内古特在《冠军早餐》中,试验创作“反小说”,没有故事情节,也不描写人物性格。他在小说中自画许多图画,如肛门、美国国旗、一个截去了顶端的金字塔,顶上有一只发光的眼睛、八卦图、墓碑等。他在小说中画了一幅完全模仿克莱·奥尔登堡电灯开关。他的小说具有鲜明的实验主义色彩。托马斯·品钦的《万有引力之虹》是一部可以与詹姆斯·乔依斯的《尤利西斯》相媲美的作品。小说没有故事情节,充斥了物理学、火箭工程、生物学、化学、高等数学、性的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等。品钦用怪诞的似是而非的科学揉杂在他的小说中,以表示世界的混乱与无理性。他关注神秘性,神秘感引发出令人难以捉摸的形象和情节,引发出令人难以捉摸的叙述和议论。令人难以捉摸的概念和主题将起初的生活包裹起来,表现出一个非理性的、滑稽的、怪诞的、混乱的世界。和乔依斯和纳博科夫一样,他的作品充斥隐喻、双关语、反意。他在复杂的哲学、心理学和科学概念之中游泳。他不关心小说的情节,而沉溺于自己的议论与幻想,将人类知识的一切似乎都要包括在他的小说中。巴思是另一位实验主义作家。在《迷失在开心馆》中,巴思插入大量的意识流和内心独白,将故事和虚幻的幻想交织在一起。同时,他在文中插入画外音式的作者内心独白式的分析和见解。他的写作方法与传统大相径庭,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巴塞尔姆试验后现代语言风格,文字简练,句式简短,犹如电影剧本。在70年代,道格多罗创作了《雷格泰姆音乐》,他继承了多斯·帕索斯的文献新闻主义的传统,将小说人物与真实的社会背景揉合在一起,写作了另一部小型的《美国》三部曲。 在美国艺术中,艺术家试图实验了新的艺术形式,新的色彩,新的视角。20世纪50年代,行动画家强调蘸满颜料的画笔横扫画布的画面效果。同时出现了洒满画面的滴色画。在这些画中,形式的等级区别消失了,没有一个固定因素可以从整个画面中分离出来。超现实主义的画家们宣称,他们的画不使用线条,不创造形体,也不创造空间,但宣告空间。他们将画面用一条非常规的、跃动的垂直的带形分割开来。抽象画家从东方、印度和阿拉伯抽象装饰性艺术中汲取灵感。美国艺术家继后又试验波普艺术,主张更为非人化的、疏远的和明确表述的艺术。波普艺术非常轻易地作为一种新的艺术被大众接受。美国的波普艺术具有明显的美国艺术的特点。美术与商业界限模糊,波普艺术服务于商业广告。80年代的艺术家运用拼贴来解释消费社会。凯奇鼓励艺术家破除生活和艺术的界线。他认为噪音也是音乐,攻击那些预先设定艺术作用、含义和内容的观点。他否认主观经验与客观的关系,谴责音乐应该让听众享受的观点,认为音乐能够享受它自身的每一分钟价值就够了。凯奇以他的戏剧性的《4分33秒》实践了他的思想。作品分为3部分,任何一个或组合的乐器都可演奏。每一部分冠之以“I”“II”“III”,并附有一个字“休止”。钢琴家走上舞台,坐在琴凳上,合启开琴盖表明音乐开始,盖上琴盖表明音乐结束,什么也不演奏。凯奇和50、60年代的纽约学派完全改变了作曲家与演奏者之间的传统关系。实验性在美国音乐家身上得到充分的反映。扬在他的《1960作品第10号》中,整个作品就一句话:画一条直线,顺着它往前。他的《弦乐三重奏》,一部50分钟的作品,只基于4个音符(G,C,C和D),而扬认为这是一个“梦幻般的和弦”,他是从电话线上听到的。他崇尚新达达主义,认为真正的音乐随着内心世界的博动而博动。 说到底,美国文化的实验性就是它的一种不断探求、不断更新的一种文化精神。这种实验精神与传统、守旧以及保守相对的。可以说,美国文化的实验精神是美国文化的生命线,没有实验精神,就遑论美国文化了。虽然实验性有可能带来好的与坏的结果。但如果不实验,不实践,何以知道其好其坏?正是实验,正是美国文化中的自我调适,好的持续了下去,而坏的被摒弃了。这就是文化的生命力。 美国文化在二次大战之后发生了戏剧性变化。在赢得全球性声誉的同时,它本身在发展过程中也发生了问题。社会学家认为这主要由于:1.大众社会的产生;2.中产趣味成为社会审美的标准、组织人;3.美国社会的世俗化;4.科学与信息成为后现代社会的主要事业,艺术边缘化;5.艺术商业化,追求商业效应、艺术成为商品;6.普遍的享乐情绪,不再考虑终极关怀。 利昂奈尔·特里林(Lionel Trilling)在他的《文学思想的含意》中对美国的现代文化存在强烈的怀疑感,他觉得美国现代文化的形式过于抽象,对生活的完整性造成威胁,对思想和情感之间的互动造成威胁,而思想与情感的互动是一个健康的存在与一个有生命力的艺术所不可缺少的。T.S.爱略特也表示了类似的忧虑。他认为,思想本身与情感脱节有可能损害一个作家的创造力。二次大战后的美国理智历史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美国的社会与文化的变化、私人和公共生活的变化、社会态度的变化。战后美国人对种族、对性的态度发生变化,对美国思想、美国社会、认同感和美国的世界作用也发生了变化。 《白领阶级》(9151)树立了米尔斯作为社会分层研究领域重要的一位经验性研究学者的声誉。他开宗明义地指出,白领人们已经悄悄地进入了现代社会了。这是引起现代社会文化发生变化的一支重要的力量。白领人士从事非体力劳动,赢得超过一般平均水平的薪水;在社会行为和政治态度方面,他们总是希望走中间道路。米尔斯创立了50年代美国文化环境中一个主要话题。他关注中产阶级广泛的孤立与异化现象,认为美国社会中的这一病态现象是由于进取的自由主义的拥有财产的中产阶级——主要是自由的农夫——的消亡和出现了一个依赖于雇主的中产群体。他一方面指出中产阶级的含意已经改变,另一方面指出,由于科技的发展而产生的新的中产阶级是有所失的,是以牺牲独立的社会理想为代价的。米尔斯的分析包含了对科技进步而造成的后果的批判。由于社会愈益复杂和专门化,公众所面临的所有问题都变得复杂。公众的回应与参与受到阻碍,甚至成为不可能;在国家与社区事务中完全实施社会责任受到了阻挡。对于米尔斯来说,政治的职业化造成公众领域的消失,生活中政治的一面以及生活与政治的积极关联崩塌。 米尔斯认为,中间阶级的不断壮大给自己赋予了力量,但仍然不足以成为一支独立的力量。它为社会提供了一个广泛的安定的基础,在各不同的政治之间起一种平衡的作用,帮助延续自由资本主义。中产阶级的主要倾向是放弃与政治的积极关系,倾向冷漠。他们无法使自由主义模式充满生命力。白领群体是怀有现代异化情绪的主要群体。 米尔斯论述了文化与自由主义互动的问题。大众传媒迎合并反映大众的情绪。大众传媒与大众情绪的结合使信息传递降到次等的地位。结果是传媒通过提供对生活现实逃避的可能性而加速了异化。 贝尔在《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中讨论了当社会趋向以科学治理的时候,现代文化自我毁灭式的解体。贝尔认识到清教主义的“苦行”伦理让位于现代文化的“享乐主义”,认为现代文化的享乐主义是由资本主义本身制造出来的,开始由于资产阶级要将个人和个人欲望从社会管制中解放出来所需要,然后又由于大众消费经济的建立,大众消费经济需要享乐主义的伦理以维持商品在市场上的流动。 贝尔认为文化的真正问题并不在于现代主义本身,而在于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使经典现代主义的反社会的自我冲动演变为一个大众态度,这种大众态度由大众消费所支撑。在追求新经验中,大众文化变成虚无主义的,打破了将社区联系在一起的一切。 综观美国文化在当代的发展,可以以“异化”与“疏离”来概括。 埃德蒙·富勒在1958年的一篇论文《现代小说中的人》中认为,在战后一代重要作家,诸如诺曼·梅勒(Norman Mailer),索尔·贝娄(Saul Bel-low),贝纳德·马拉默德(Bernard Mclamud)的小说中,突出的人物形象就是在大众社会中个人在哲学的和社会的异化中瓦解的形象,在他们的笔下,他被讽谕性地描述为一个偶然的生物事件,无能,生活中没有目标,没有任何的意义;作为人的独创性被否定了或者被压抑了,生活在一个敌对的宇宙之中。战后的文学造就了一种新的形象,“极端,冲动,无政府主义,观点模棱两可”,他们拒绝接受现实。战后,萨特的存在主义传到了北美,使美国作家开台认真思考个人以及个人与宇宙、个人与上帝的关系。萨特宣布存在先于本质,没有上帝,也没有固定的一成不变的人性;人是完全自由的,完全可以自我设计。正是这种自我设计的责任感使人感到焦虑和恐惧。美国战后的一代作家,特别是诺曼·梅勒,发展了一种包含存在主义和荒诞色彩的新现实主义。 索尔·贝娄对美国人、美国社会有他自己精辟的看法。他说:“人的状况也许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难于明确阐述。那些说我们正处在一个世界历史的初期的人说得对。我们可以说是过多地涌流在一起了。似乎正在经历形成新的意识形态的痛苦。在过去四十年里,美国几百万人受到了“高等教育”——在很多情况下说不清这究竟是福还是祸。在六十年代的社会制度中,我们才首次感觉到现代的学说、概念和感情的影响,以及心理、教学和政治观念的渗透作用。“每年都有许多书和文章告诉美国人,他们的处境是如何如何不妙——其中有的明智,有的天真,有的言过其实,有的危言耸听,也有的象是狂人呓语。它们都反映了我们所处的危机,同时还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危机;这些分析家正是他们为之处方的混乱和不安的产儿。我作为一个作家,正在思考他们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对道义的极端敏感,对完美状态的想望,对社会缺点的不能容忍,他们那种感人的同时又是可笑的无止境的要求,他们的忧虑、急噪、敏感、脆弱,他们的善良,他们爆发性的情感,他们对待吸毒、接触疗法和投掷炸弹的轻率态度。”“在个人生活中,是不安或者近乎恐慌;在家庭中——对丈夫、妻子、父母、孩子来说——是一片混乱;在公民品行、个人忠诚和性生活方面(我不愿列举所有的方面,对此我们已经听腻了)——则更加混乱。而且,随着个人不安而来的是全社会的困惑。”他说,“对我们来说,在光明与黑暗的追随者之间没有简单的选择。善与恶并不是对称地按政治路线来划分的。但是我已经说明了我的论点;我们面对着来自各方的忧虑;我们天天为之担忧的是一切事物都衰退和崩溃,我们既为个人生活而不安,又被社会问题所折磨。” 关于人的存在、“我们是谁”、“活着为什么”,贝娄认为,“那么现在居于中心地位的到底是什么呢?眼下,既不是艺术,也不是科学,而是人类在混乱与默默无闻中要决定究竟是坚持生存下去还是走向毁灭。全人类——每一个人都不例外——都卷入了这一行动。有头脑的公众总是期待着从艺术那里听到他们从神学、哲学、社会学那里听不到的和不可能从纯科学那里听到的信息。从这中心处的斗争,产生了范围宽广的、令人痛苦的渴望,要求能有一种更加广泛、更加灵活、更加丰富、更有条理、更为全面的叙述,阐明人类究竟是什么,我们是谁,活着为什么等等问题。在中心处,人类为取得自由而与集体势力作斗争;个人则为做自己灵魂的主人而与非人化斗争。” 马库斯·坎利夫认为,索尔·贝娄是现代美国最精致的作家。贝娄小说的基调是:隐私性,内心省视,超脱现实和绝望感。这种阴郁的基调与30年代的乐观主义完全不同了。它充满了对政治的失望感和个人的忧愁,从世界观上来说,它源于萨特和加缪,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卡夫卡、普鲁斯特以及兰波等心理疏远大师们一脉相承。他的《赫索格》真实地极其典型地描述了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在动乱的60年代的精神生活,他们所遭遇的压力和挑战,小说讨论了人应该怎样生活这样一个严肃的命题。贝娄对当时后现代派艺术家追求古怪不满,他说,“现代作家擅长于专攻古怪的事物……他们现在或许应该使自己对有利于古怪的事物产生兴趣了。”赫索格是一位大学教授,一向崇尚理性的生活,关心人道和文明的发展。他研究思想史,发表过《浪漫主义和基督教》等论著。他两次结婚,两次离婚。他的生活和婚姻都是一个失败。他的第二个妻子和他最好的朋友格斯贝奇私通,他被迫离婚,还失去了女儿。他精神处于崩贵的边缘,成天给人写信。离婚后,他在纽约和花店女主人雷蒙娜保持着一段暖昧的关系。雷蒙娜爱赫索格,愿与他建立一个家庭。但赫索格却有点怕她,便离开了纽约,前往芝加哥。他去故居取父亲遗下的手枪,前往玛德琳的住处,准备将玛德琳和格斯贝奇都干掉。然而关键的时刻,他改变了主意,出了车祸,因身上携带实弹手枪被警察拘留。从警察局释放后,独自一人去乡间稳居,以恢复生活与理智的平静。 这是一部关于“个人病态”的小说。正如批译家里查德·奥赫曼所指出的,在战后,“社会矛盾极轻易地被个人病态的形象所取代了。”小说描写自认生了病的个人,遭受了精神的创伤,在生活中缺乏支撑的力量,整日六神无主的样子。而要求顺从的社会对于个人来说却是一种敌对的力量,威胁减弱或消除人的真正的自我。个人每每非常怀旧,特别是怀念个人的孩提的时代,作为对付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一种方式。贝娄在《赫佐格》中描写了个人,或者说知识分子,在一个大众的后工业社会中的无能为力的软弱。在赫索格身上表现了人道主义的危机。人道主义在60年代美国社会中被现实砸得粉碎。赫索格的精神危机实际上就是丧失自我、寻找自我而不得的危机。赫索格最后回到乡间,回到路德村,回到自然的怀抱,寻求宁静的生活。他想回避现实,做一个梭罗式的人物,他相信自然有让人精神宁静的伟大力量。赫索格的悲剧并不是物质的,而主要是精神的,他的灾难是内心生活的内暴,他是被生活风暴压弯的会思想的芦苇。 贝娄、冯内古特、巴思、巴塞尔姆等笔下的人物形象是当代美国文学中的反英雄。在现代和当代文学中,传统的英雄形象让位于“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兽”的反英雄形象。贝娄的人物,无论是奥吉·玛琪、汉德逊、塞姆勒先生还是赫索格都不是超人式的崇高的英雄,他们没有壮烈的鹤立鸡群的英雄品格。他们往往是为现实和生活压力所羁绊的人物,是无能为力的软弱的小人物。奥吉·玛琪内心苦闷,没有“自我”,最终只希望找到一位自己钟爱的女子结婚,到大自然中去;历尽苦难的塞姆勒先生只是美国社会的一个旁观者;汉德逊找不到生活的价值,却追求高尚的事物,是一个总是做出愚蠢事情的喜剧性人物。 诺曼·梅勒和索尔·贝娄都是犹太作家。晃来晃去的人,受难者,傻瓜(schlemiel)成为他们作品主要描述的对象。在马拉默德的小说中,热心肠的、有点怪癖的、牢骚满腹的、怀有自由主义人道主义的傻瓜式的人物比比皆是。偶然的失败被视作一种精神的胜利,这是犹太道德观念的基石。马拉默德的小说反映了这种道德观念。马拉默德笔下的傻瓜式的人物,穷人,城市犹太人,推销员和商店老板,从犹太传统汲取力量,是一种很特别的一类人。他们并不滑稽,并不热心,也不和善。他们每每是与社区隔离的狐独的人物:流浪汉、孤儿、作家,或者是一个逃避过去、追求新生活的知识分子。他们追求自己的梦想,然而,他们的过去以未来的面目又在他们生活中重新出现,如噩梦一般。和贝娄一样,他的反英雄的新生活并没有提供自由。他们安于受苦,正如《自然之子》(1952)中的教练埃利斯·莱蒙对棒球运动员罗伊·霍布斯说的,“受苦可以使好人更完善。”不管马拉默德的异化的主人公在哪里,在基辅、罗马、布鲁克林、俄勒冈或者在弗蒙特,他总是生活在一种精神上的犹太区,在心理上与他想逃逸的传统无法分割,学会生活在一种自我禁锢的环境里,生活在文明生活规范的轨迹之中。 在厄普代克的兔子系列小说中,他描写了新的美国人:被自暴自弃和愤懑摧残的男子,如安斯特洛姆,而女子则纯粹为性爱和金钱而生,如他的妹妹明姆。詹妮斯是一个典型的美国家庭妇女,一心想控制丈夫,说话带刺,过份地溺爱孩子。而哈里·安斯特洛姆则是一个工作勤奋的男人。厄普代克所谓的男性便是对女人的性的与经济的责任感,他将社会的衰落与男性的衰落联系在一起。在《兔子归来》中,他描述了雄心勃勃的社会力量。社会力量造成普遍的不安感:自动化减少了职位,反越战示威体体制减少了权威性,性自由的妻子们一方面促进了自我表述的价值,另一方面使男人的价值显得不合时宜。所有这一切使厄普代克笔下的男人们显得落伍而过时。在36岁上,工作勤奋的兔子似乎有可能走上他父亲的道路了。但是,他已不可能过他父亲那一辈的人生了。由于照相术排版代替了活字排版,他失业了。妻子又被懂得爱的另一个男人所占有。对于女人来说,治疗60年代浮燥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性爱。而对于兔子,除了报复之外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拯救他的绝望。在《兔子归来》中,厄普代克在一栋房子的毁灭中描写了男性与女性的搏斗,阶级和种族之间的歧异。免子的房子被梦烧了。没有妻子,没有房子,没有工作的兔了也垮台了。 从50年代的凯鲁亚克、金斯伯格,60年代的冯内古特、巴思、巴塞尔姆,70年代的托玛斯·品钦、诺曼·梅勒、索尔·贝娄、马拉默德到80年代的厄普代克,这些在大众社会中出现的后现代主义的作家深刻地典型地揭示了美国人在当代社会中的精神危机,他们的自我异化和疏离。这成为当代美国的一个主要的精神标志。 综观二次大战后美国文学、美术、音乐的发展,人们不难发现贝尔所论述的文化断裂的现象:艺术越来越抽象,越来越离奇,越来越荒诞。音乐破坏了旋律与和弦的平衡,传统的音乐的乐谱也被抛弃了,采取了抽象的音响。美术仅仅是色彩的堆砌,在行为艺术中,诱迹斑兰的钢管也成为艺术品。文学的创作全部打乱了时空的界限,作家在半意识和无意识中探索。小说没有情节,没有戏剧性,更多是内心的独白。在诗歌里玩弄音位和“喘息间断”。贝尔所谓的审美距离和心理距离消蚀,艺术变得或者越来越粗俗,或者越来越不可理解。我们从美国艺术的发展可以清晰地看到两种倾向,一种就是媚俗,走大众趣味、时尚趣味、彻底庸俗化的道路;一种就是走孤芳自赏的道路,一味地抽象,使艺术成为一个很小圈子的人才能理解的东西。于是,精英艺术与生活、中产阶级、大众疏离。中产趣味和大众文化在大众社会中成为时髦。 黑格尔曾经说过,艺术已不再吸引人的主要精力。如今吸引这种精力的是科学,是一种从事“理性探究的不懈精神”。艺术已经退居边缘。在科学时代里,人们还在画画和写诗,但人们已不再顶礼膜拜上帝和圣母玛利亚了。社会开始世俗化,世俗化造成的最终后果必然是渎神。人们不再信神,不再有信仰。美国的品格构造——清教主义及其天职意识开始瓦解。当信仰丧失之后,又没有合适的东西替代,人们处于一种恍然的精神状态之中。在这种恍然的精神状态中,人们必然追求的是那种无需深沉思考、无需咀嚼的大众文化,大众文化可以满足他们精神的需要,可以慰藉他们的现代孤独感。在这种情境下,艺术的等级观念被否定了。根据丹尼尔·贝尔的说法,在社会中发生了艺术的解体、言路的断裂、人与角色的断裂以及天才的民主化,人们对高级与低级之间的分野嗤之以鼻。人们不能不看到在现代社会中艺术所发生的这一切革命性的变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中产阶级的崛起。中产阶级,即那些从事技术、管理、科学的人们的中产趣味左右着艺术的发展。他们生活在一个极度紧张、竞争严重的社会环境中。他们有一种追求享乐的需要、追求肤浅和庸俗的需要,以调剂他们本来就十分紧张的生活。那些娱乐性的、松弛神经的、荒诞的、没完没了侈谈情爱的艺术成为了时尚。这就是德不特·麦克唐纳所谓的中产崇拜的结果。庸俗化的中产趣味是抵御精英文化的强大力量,也是美国当代文化的显著特点之一。人们从美国当代文化发展的历史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这种中产趣味是如何深刻地影响美国文化的内涵和日程。这是造成反美学的通俗文化的主因。美国通俗文化是美国中产阶级自我异化和疏离的必然结果。
个人分类: 理论|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为什么我们不想让孩子在美国上学
热度 2 sincos 2012-8-16 08:29
在国人趋之若鹜地把不及弱冠的孩子送往美国接受教育的时候,一对跨国夫妇反其道而行之,为了让女儿接受中国的教育,举家移民中国。这是为什么呢?以下是他们耐人寻味的讨论: Kay的爸爸(年龄:26,国籍:美国,教育背景:斯坦福大学应用数学/计算机本科) “我不想让女儿在美国上学最大的顾虑还不是学校,是美国文化。” 有三个最主要的原因: 一、 美国文化中Anti-Intellectualism(反智主义)太严重,最明显的是在中小学。大家最想当的是cool kids(酷小孩),cool kids都是不爱学习的,如果你爱学习,大家都认为你是nerd(书呆子),嘲笑你孤立你,如果你喜欢学习,成长环境很负面,一路要承受很多同辈的不认 同。 二、在美国从小就“被接触”大量毒品和性。要从小就开始抵制,而且不断有peer pressure(同辈压力)迫使你尝试,这对于教育是很大的干扰。 三、 男女非常不平等。当然,世界上哪里男女都是不平等的,但在美国文化中尤其严重。我特别反感美国文化从小就宣传女生要hot(性感),要slutty(风 骚),作为女孩子在美国成长的社会氛围特别不好。你看看中国十三、四岁的女孩子,照出相来穿着校服,戴着厚眼镜,很学生样。美国十三、四岁的女孩子都不喜 欢自己的年纪,每天化妆去学校,穿像成人一样的衣服。你觉得哪个更接受自己所处的人生阶段,哪种文化更健康?在美国长大,女孩子如果不好看,或者不融入这 种氛围,会有很大的同辈压力,被排斥,对于女孩子学习是很大的干扰。 Kay的妈妈(年龄:26,国籍:中国,教育背景:北京大学英国语言文学本科,南加州大学东亚文学硕士) 一、希望我的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校园回忆 我 认为我的孩子在中国长大、受教育比在美国快乐的可能性更大。我给加州大学、耶鲁大学都做过几个学期的助教,后来上研究生也教过很多美国大学生,这些年我都 在问我教过的大学生或者研究生,当然,能上这些学校的通常学习比较好,他们回忆起中学却没有一个说喜欢或者带着怀念的情绪,都不喜欢自己的中学生涯。相 反,我和我的朋友们,现在都毕业几年了,对于校园生活都带着美好的回忆。这么多年过去,还是非常留恋学生时代。 这些年我一直在思考:形成这种反差现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现 在有一种潮流,国内媒体倾向于宣传国外中小学作业少,下午三点放学,孩子多么多么快乐,已形成大趋势。这些陈述是否属实还有待商榷。其实在西方,上私校 (一般私校教育水平高于公共学校)的中学生也是下午三点放学,然后开始上各种课外班,补课到晚上八、九点,好学校的学生年级越高,压力越大,我先生回忆起 高三时候每天晚上都12点后睡觉。 更重要的是,快乐和幸福感都是一个复杂的事情,不是作业少就等于会更快乐。有两个影响快乐的因素容易被人 忽略:第一个是成就感。其实你观察小孩子穿鞋,或者搭一会儿积木高楼,就能发现人类从小开始就对自己经过努力完成某种任务、达到一个结果感到自然的快乐和 欣慰。成就感对于健康人格的形成是不可或缺的。那究竟什么是成就感呢?一个重要因素是必须有努力这个过程。譬如一个人考两科,一科非常简单,没有任何准备 也考得很好;另一科要付出很多努力,然后才得到一个不错的结果。这个人一定是对后者印象更深刻。 我个人在美国念研究生的感觉是很没有意思, 因为并不需要多么刻苦,不准备随便答卷成绩都是一等,这样的成绩不代表任何付出,自然没有记忆深刻之处;相反,回忆起大学时代经常挑灯夜战、但大家都刻 苦、即使你付出全部努力也未必获得一等成绩的日子,那时的记忆更隽永。所以,这点令我看蔡美儿的书时马上理解了她的意思,我很同意,绝对不是没有压力的孩 子就会更快乐。这不是一加一等于二。我觉得通过努力获得成绩对于孩子是更深刻的快乐,这种经历会进入更持久的精神层面。在国内接受教育,从小就有很多竞 争,很多压力,要取得任何成果,必然需要努力,这个过程和这种经历本身对于美好回忆的形成是很有深远意义的。 影响快乐的另一个因素是集体主 义。我说的集体主义不是一种意识形态,而是一种生活状态。国内人口密集,从小到大有很多经历其实都是集体主义的。譬如,上中学上早自习,晚自习,大家一起 做课间操眼保操;大学住宿舍,早起刷牙遇到甲乙丙,大家一起上课自习,逛街卧谈,过了很多年我才明白这些在一生中都是头等有意义的事,因为随着人离开校园 开始工作,结婚生子,会越来越脱离集体的影响,然后会意识到那些经历的独特和同辈情谊的可贵。我希望我的孩子有机会经历这些时刻。我上大学时四个同学住一 个寝室,我先生上大学在斯坦福两个人一间,地方大了他就感觉更快乐了吗?未必。相反,他自己说,我和我大学室友的感情四年下来确实比他在美国学校和同学建 立的更深。 集体主义的另一个作用是帮助你日深月久,积累如何与人相处的经验,这些对人以后的生活工作成家立业都是很重要的。在美国长大,人 口不密集,所以如果我不喜欢你,我就另找一个地方,用空间来避免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在中国长大,你不喜欢你家邻居,能立刻搬家么?我们大学时室友通常都 是四年不换的,如果你不喜欢室友,怎么办?一定要找到欣赏对方、和平相处的方法,一定要学会与人交际。 刘瑜有篇文章叫《集体体操》,写得特逗特实诚特刘瑜。她回忆了自己脱离“单位”,漂泊海外这么多年,没有了集体组织多年自由自在以后的心理状态,其中一段特别写实: “我已经31岁,但是有时候,我希望有人突然敲我的门,大喊:起来了,起来了,做早操了! 然后我骂骂咧咧、睡眼惺忪地起床,去刷牙洗脸,走廊上碰见老大和老二,水房里碰见老三和老四,回到宿舍,看见在梳妆打扮的老五。然后朝阳下,混迹于成千上万人,我伸胳膊踢腿,从伸展运动做到整理运动。 就算我是厌烦这一切的,可是后来我发现凡是令你烦躁的,其实帮助你防止抑郁。当然抑郁和烦躁谁比谁更可恶,好比自杀与他杀谁比谁更可怕,这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 个人对于集体主义抗抑郁功能深有体会。在美国,校园生活没有任何集体主义生活状态,看似自由自在,但时间久了就发现这种状态下人真的容易抑郁,就连我教过 的学生20岁不到,父母掏钱供他们上的昂贵私校,从来没有什么人生挫折苦难,但有好几个都在吃抗抑郁的药,或者多动症药的。这些年在美国我从一开始看到 20岁人吃抗抑郁药感到吃惊,到见怪不怪,因为身边美国孩子吃抗抑郁药实在很普通,而且越是私校富人区,这样孩子越多(当然并不是说穷人不抑郁,但一是穷 人担心生计问题是第一位;二是这和经济条件差的家庭无力承担医疗费用有直接关系)。至于刘瑜说的抑郁是否一定比烦躁更糟?我倾向讨论的是有选择没选择的问 题。生活在一个人群密集的地方,如果烦躁你可选择避开人群自己宅,如果抑郁你可以选择人群;但如果在没有人群没有任何集体主义生活状态的地方,你却没有人 群选,只能“被宅”,结果是“被抑郁”。 二、中国的教育制度更为公平 中国教育有其自身的问题,但总体而言,教育的选拔制度是很公平的:学习好的同学去好学校,很简单。任何制度都需要一个选拔标准,这里的标准是统一化的考试,这是最能避免教育腐败的选拔方式。相对于美国财富决定教育这种标准,我让孩子在中国接受教育心里会感觉更公平。 举个自己的例子,我上大学时,我身边北大同学绝大部分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父母各个行业都有。还有不少同学家境比较困难,就系里这个小样本看,比例大概10%吧,都靠各种助学金或者自己做家教完成了学业。 美 国的segregation(区域分化)非常严重。如果你有钱,你的轨迹是这样:从小上私校,一年2-4万学费;大学上好的私校,一年4-5万。你的同学 都是同一阶层,即使中小学去的是公共学校,因为是按住房分学区的,好学区房都很贵,所以能去富区富学校的家庭也是一个阶层的。 我曾在耶鲁北 大项目做了一年助教,两学期大概一共有40多个耶鲁的学生,没有一个家庭不是中产以上,大概一半学生家里都是有游艇,或者开旅馆的。我也请我先生回忆过他 大学认识的所有人的家庭状况是怎样的,他努力回忆了大概100个,最后说想到有一个同学是家庭经济不好拿助学金的。 反之,如果是穷的家庭, 住在不好的区里,可以预见教育环境是非常差的,因为第一学校很差,第二也是更重要的原因——同辈压力。你的同辈大部分都不愿读书,大部分也不会试图脱离这 个环境,因为他们看不到好的例子,更不相信自己有不同的可能。我有位同事,来自洛杉矶著名的乱区,那里帮派活动猖獗。他回忆起初中同学,大部分都加入了帮 派,现在已经没几个还活着。他很庆幸地说:“如果不是我搬回菲律宾上学,我肯定也跟他们差不多。” 关于美国教育与财富的直接联姻,一位在上 海生活多年现在美国教书的女老师,同时也是我喜爱的作者,在一篇题为文章《为何我说在美国寒门难出贵子》中也有深入分析,从美国学校假期长导致金钱直接决 定孩子能否持续学习,到贫困区危险治安情况,和贫困区孩子对于不相信自己能活过40岁这种预期对学习态度的影响,都是非常现实的因素。 我认为作为一个成熟的人,需要丰富的经历,增长更多的见识,接触不同社会阶层,而不是把其它人群的生活简化为新闻中的一个名词。美国社会阶层固化,流动性很低,这种大环境对人的心智全面发展造成了不可忽视的障碍。 Kay 爸爸补充:“是这样,不知哪个只有半个脑子的人立法,规定公共学校的资金来自这个学区房子的房产税(在美国有房产的人每年都需要交大约房价总值1%,2 %的房产税,各个州和区数字不同)。所以不用多高的智商就马上可以料到,有钱的人都住一起,这个公共学校自然超级有钱。圣地亚哥(Kay爸爸长大的地方) 我们区附近有两个学校,有一个是超级有钱的高中,我家不在那个区所以我不能去。这里高中一般都有停车场(高二高三学生和老师都开车去学校),你看我们学校 的车都是沃尔沃之类老车,那个学校停的车好多都是跑车,几十万美金的车,给上高中的小孩,对对,还有Delorean,嗯? 没见过么? 就是Back to the Future(科幻电影《回到未来》)里那种车。”(此时穿插Google图片,兴致高昂地展示该车) Kay爸爸接着说: “美国人不喜欢承认‘社会阶级’这个概念,所以假装美国不是一个阶级社会,教育问题和医疗问题其实根源一样,因为大家不喜欢承认‘有钱的人得到更好的服 务,’同样基于这种理想主义,美国人不愿意支持‘学习好的孩子得到更好教育’的制度,这样说起来是哦,不是好坏学校之分,不是有钱没钱的学校,大家都去同 一个公共学校。所以不能像中国一样选拔好学生进好学校或者一个班。你也可以‘买进’一个好学校,就是在好学区买房。但当然这些操作都不是在表面上进行的。 这样就产生一个问题,既然好学生不能被选拔去单独的班或者学校,那必须和学习水平相对低的呆在一个班,每个班级水平参差不齐,老师怎么讲课呢? 只能给中等水平的同学讲,所以结果是好学生永远都是觉得上课很无聊,讲课慢……” Kay妈妈插话:“这是难以避免的,无论什么制度,任何一个班级的学生都是有各种水平的。老师只能按中等水平讲。” Kay爸爸:“对,但这就涉及一个程度问题。美国的教育制度积极地阻止了聚集好学生的可能。基本情况是学习好的学生不能得到更适当的教育,成了被浪费的资源。” 三、中国文化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中国是一个复杂的地方。如果你不在中国长大,不可能理解它。作为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中国对于世界认识的智慧是绝对值得深入了解的。不在中国长大,会错过这笔宝藏。 美 国的整体思维是非黑即白,非对即错,大众深受媒体洗脑,缺乏对外面世界的了解,生活在被宣传为“最好的”国家里。我一直很赞同冯唐所说的:“人心应该相对 复杂起来,不要从小就是标准答案,不是对就是错。”人类文明几千年下来,非黑即白,非对即错的结果不过是排除异己,不是圣战就是文革。我和我先生都认为这 种黑白世界观根本不符合世界上大部分现实。人应该有一个理性的态度,而中国人的世界观整体上比较理性。 如果指望孩子在美国长大还可能深入了 解中国文化,这是不可能的。我们周围有太多例子,即使家长努力让小孩子说中文上中文课,小孩子都是要和别的小孩一样,“为什么别的孩子都不学中文跑去玩而 我要学?”自然抵制学中文。很多小孩子上学后在家里也是父母问中文,孩子答英文。反之,国内大家都在学十八般武艺,小孩子希望跟着朋友,是有学习动力的。 除 了以上顾虑之外,我也有一些硬件上的考虑:首先,国内文化氛围好,书店多,学习条件好。小小一个地区都有很多家好几层的书店,各种书籍和音像资料应有尽 有。我和我的很多同龄人一样,中学大学都度过了很多无事在书店晃荡的日子,至今很怀念。我非常喜爱的一位作家,在全世界33个国家居住过,最后还是由衷感 叹,要说文化氛围和学习条件,还是国内好。 其次, 学费有所值的问题。现在各界人士都认为,美国继房地产崩盘后,下一个危机是学债的崩溃。确实,这里几乎人人都有学债,有的多得惊人,譬如如果培养一个医 生,医学院一路教育投入大概50万美金。更有新闻报道,年轻人身负十余万学债,订婚时未向对方说明,对方知道后感觉受到欺骗而悔婚。 我和我 先生同龄,2003年上大学,斯坦福学费是每年40000美金,北大是每年4900元人民币,四年下来差距极大。(Kay爸爸补充: 那是我上学时,现在可能更高了)但这两校的教育水平真的差这么多么?! 由于我和我先生都比较话痨,对各种事情讨论很多,认识五年每天还是聊天都能不间断聊几个小时,就我们这几年个人体会来看,我们俩除了专业知识很多互不覆盖 (一个文学,一个数学和计算机),其余的思维能力和知识深度都差不多。当然,在美国上私校,更多时候并不是为知识,而是为了校友人脉。这就看你认为花三五 十万美金来积攒所谓人脉是否值得了。(Kay爸爸补充: 你花的每分钱绝对得到了更多的教育,我的教育不可能超过你的50倍) 人们只会买自 己认为物有所值的东西。现在较好的私立大学通常学费每年4-5万美金,还在不断涨,人们认为值得才会支付,但随着经济不振,越来越多的家庭经济条件不断下 降,无法支付高昂学费(如同当初房产危机无法支付月供)最后结果自然是不选择昂贵私校。现在已经有不少外籍居民离开美国回到家乡让孩子在家乡上大学。 父 母对孩子总是尽心尽力。但做理性的父母在我看来也是养育好孩子的条件之一,我认为,如果一个家庭,有三五十万美金反正常年放着没用,可以送孩子去上私校。 但作为普通人家,完全没必要所谓砸锅卖铁就为孩子投钱到一个产出值不可量的私校上。我和我先生都来自普通家庭,我们认为孩子将来怎么样也一样要靠她自己, 父母教养已足够,没什么必要为她铺路。替她把路都铺好了,还算是她的人生么? Kay爸爸:“我再来说说教育本身的一些情况吧: 第 一,美国教育这些年来越来越侧重“different learning types”(不同的学习型,大致理论是每个学生如何学习,接受信息是不一样的,譬如有的听讲课就可以理解,有的就不可以),所以如果只用一种方式,并不 是所有学生都可以理解。我认为这个理论是有道理的,用多种方式“因材施教”有好处。不幸的是,在实际应用中,这个理论很多时候其实只不过让很多孩子 “feel good”(感觉好)而已。他们会说:“哦,不是我学习不好,只不过我不是visual learner(视觉学习型)而已。”不过是给了他们更多借口。 第二,美国教育还有一大块是“团队合作”。我认为这是完全失败的一块教学, 从来没成功过。给你讲讲我的亲身经验吧,所谓“团队合作”通常情况是这样:在这里长大的美国孩子对于什么是可接受的标准感觉完全不同,有的学生觉得得个B 或C就可以了。所以“团队合作”的任务发下来,团队里那些标准低的学生总是等到最后一分钟不得不做才开始,然后马马虎虎就算完了,那些 overachievers(总是超越期待去完成更多更好的人)比如我当然不能接受这样的结果,所以每次结果就是我一个人做好这个项目,帮别的学生得A。 当 然,“团队合作”通常有张纸,可以写每个人都做了什么什么,但你如果如实写你做了什么什么,别人只是偷懒,基本没做,团队其他人当然恨死你,你也倒霉。所 以标准高的人永远是“lose lose”的情况(不可能赢的情况)。总之,“团队合作”实际应用中就是最用功的孩子帮其他孩子得A。 第 三,美国教育这些年一大趋势是标准化考试越来越多,老师的自主选择越来越少。老师都有一个单子,上面列着必须讲的内容,这个单子只有越来越长,从来没减 短,所以老师越来越被迫去覆盖所有测试内容。这取决于不同老师,有的老师严重,有的好些。我高中有个历史老师,上课就是让我们拿荧光笔,说哪行哪行划哪句 话,再有哪行哪行划哪句,然后考试都是考划的重点。也有时候先做样题,就是和最后考试非常相似的题目。我特别讨厌这种教学,我认为好的教学是启迪人,传授 知识,每个人都必须认真听,不知道哪部分要考到,最后考的是你的理解。可惜的是大部分学生都很喜欢划重点,而且还会对不这么明显告诉你考题的老师施压,所 以老师越来越受制于测试。 第四,美国教育还有一个趋势,在我说就是家长越来越自私,有个漫画我觉得很形象:第一张是50年代,一个小孩考了 F(不及格), 爸爸对着孩子说:“What's wrong with you?”(你怎么回事?)第二张是现在,小孩考了F,爸爸对着老师说:“What's wrong with you?!”现在趋势是家长越来越觉得自己的孩子特别好,如果分数不好,肯定是老师的问题,总是指责老师不对。 我也特别反感上学的时候,每次考完总有学生去和老师争论“为什么给我B/C”然后每天追着老师,就是期望让老师烦到受不了来给自己要分。真忍不住想说:“Deal!(面对,应对之意)这根本是你自己不努力!” 第 五,美国学校里有一种风气,“数学是让人讨厌的学科。”现在已经不再是教育,而是成为了美国文化的一部分,“每个学生都恨数学” 就像“每个孩子都讨厌西兰花”一样,反正大家都这么认为,“讨厌数学”才是正常的。所以,中学里,总有学生上课挑战老师“数学有什么用?为什么要学这些想 象的数字?”要老师花时间来辩解证明为什么要讲这个。总在浪费时间。最后我们数学老师画了个表,放在一边,列了好多职业和这些职业应用到的数学。 我不喜欢这种文化。我认为老师不应该被放在需要为自己辩解为什么讲某些知识的位置上。不能因为某些学生觉得自己长大可能去百货公司卖东西不需要某些知识就必须被迫辩解为什么还要传授知识。 Kay 爸爸最后的总结是:“我对美国教育想到的就这些。当然,也有可能因为我是一个高标准的人,我个人对于教育制度有很高的期待,所以你听到我抱怨的地方比较 多。其实,总体说来我觉得我的高中挺好,大概有50%的老师都是好老师。我对好老师的定义就是真的让我学到了知识。” Kay父母还与 Eric/Grace夫妇就中美教育进行了讨论(Eric夫妇简介: Eric,生于美国,小学四年级随父母举家回台湾,读完高中以后进入斯坦福,现斯坦福电子工程学博士; Grace,生于美国,小学开始回台湾上学,高中后进入美国大学,现任某富裕学区小学老师,工作第八年。双方系台湾上学时中学同学。) Kay妈妈:“Eric,你能不能简单概括下你这些年经历中美教育最深刻的感受。” “我 觉得亚洲和美国教育最大的区别就是对于知识和知识分子的态度,根本上在于社会文化的不同。在亚洲普遍尊敬知识分子。在台湾如此,我想大陆应该也差不多,你 说教授?大家自然会觉得啊很有知识让人尊敬。在美国你说教授? nobody cares。(谁在意呢?)因为美国成功的标准,大家尊敬的,那就是要会赚钱。” Kay妈妈:“嗯,是的。那具体到学校教育,你觉得两边各有什么优势呢?” “我 觉得亚洲的教育优势在于,它很重视读书,会教你如何读书,让你能把书念得很好。我上了斯坦福以后发现我读书比周围同学都快很多,所以同样时间我就可以掌握 更多内容,这绝对得益于我一直在台湾受的教育。但是亚洲教育的问题也在于这点,我有些同学,读书不好,但是比如会摄影什么,很好很有天赋,但因为书读得不 好,受到很大压力,一直没有自信,最后摄影什么的也没有很好发展。” Kay妈妈:“对,因为亚洲在观念上还是觉得读书最重要,所以是一种单线发展,首先,要努力读书,读书不行,再考虑别的。” “对, 其实美国这里也有一条主导的线,就是体育,我也有一些台湾朋友,在台湾上学时学习很差,后来到了美国,但是长大后某天突然发现他们也上了斯坦福之类,就很 吃惊:‘What happened?’(怎么回事?) 发现很多都是靠体育。所以,如果学习不好,但有别的特长的学生可能在美国有很多机会发展,也有机会上好大学,但在台湾就没有。” Kay妈妈:“Eric,你是四年级回去的,你当时什么感觉?你觉得这个时间段对你的教育影响怎么样?” “四 年级回去,感觉压力很大,你也知道美国这里小学学不了什么,回去那一年基本什么都不记得了,就是读书读书,我还记得我妈妈专门教我数学(注:Eric父 母,早年回台湾后久未回美,最终放弃美国绿卡,定居新竹,均为大学教授。)”Eric 想了想,补充道:“其实我觉得我弟弟得到了the best of two worlds(两边最好的东西),他回去时是一年级,所以他国文比我要好很多,他现在中国文学作品也可以读,比如看金庸啦;英文很难的哲学什么也可以读。 (Eric弟弟,与其兄上同一中小学,大学斯坦福,专业经济学,现在北京,任职研究人员。)” Kay爸爸:“你们两个什么打算?将来有了孩子会在这里还是在台湾上学?” Grace:“大学两边都可以,能上斯坦福当然很好,台大也很好,但可能更难考。中小学应该是回台湾上,其实真的要看小孩怎么样,如果小孩很聪明,是读书的料,还是在亚洲更好,学习氛围好; 如果不爱读书,可能在美国压力会少一些,然后有特长也会有发展,不会被打压到。” 座 谈结束时Kay爸爸总结:“我们希望培养一个独立的孩子,当然希望她在工作方面有更多的选择。我认为美国鼎盛的年代已经过去,工作机会越来越少,生活水平 越来越低,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只会越来越小,最后成为与人口占世界人口比例相当的经济体。中国经济会越来越大。所以父母当然应该让孩子到有更多机会的地方 去。” Kay妈妈:“在有国籍不同父母的家庭中,怎样养孩子不可避免包含了双方关于世界趋势走向的判断。我们意见一致,这真是非常重要的。 我想起来以前看北京的一个外国刊物做调查,调查在京居住的外国人为什么选择居住在北京,其中第一条是‘身处一个蓬勃发展的社会,自己会有历史的参与感。’ 现在美国社会多年生活的经历让我特别理解这段话。社会氛围对于一个人心态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却是至关重要的。根本上说,我最希望的是孩子有丰富的人生体 验和对校园生活的美好回忆。” 相关出处和资料 《经略》2011年11月 号:http://blog.sina.com.cn/s/blog_8c79f4160100x2aq.html Kay妈妈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yiminzhongguo Kay爸爸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kaydebaba
2429 次阅读|3 个评论
美国人讲英语的痞子发音不值得推崇
热度 3 wliming 2012-3-19 15:12
全世界很多国家讲英语,如澳洲,新西兰,加拿大(英语区),印度,新加坡,美国,英国等等。不同国 家讲的英语有相当大的差别。就是英国内部,不同地区的英语都有差别。特别是印度人讲的英语,虽然如母语一般流利,但一般人可能很难听懂。 周耀旗 写的博文《美式英语发音和美国文化》介绍了美国人讲英语的发音习惯,把 t 说成d, “tain”里发出“ 嗯 ” 音,把appears”的“s” 音省掉,等等。这些发音习惯破坏了英语本身的发音规则,是一种痞子发音方式。现在只不过是因为美国强大,这种痞子音才引起了大家的重视。我估计如果印度强大了,也跟大家重视美国痞子一样重视印度音。 不讲英语的民族应该学正统英语,而不是痞子英语,正如我们不学天津的“伦敦音”一样。 痞子音在中文里也普遍存在。比如很多北京人讲的普通话,就带有浓厚的痞子音。我们当然没必要去模仿。
个人分类: 娱乐|2107 次阅读|4 个评论
美式英语发音和美国文化
热度 19 yaoqizhou 2012-3-19 09:39
最近我在上一门矫正英语发音的课。过去学英语的时候,学的是英国发音。从来没有学过美式发音。 想来心惊,在美国浪迹二十多年,虽然说得还算流利,但一口英腔中调却始终改不掉。关键问题是自己以为标准的发音在别人的耳朵里听到的却是另外的一个调。我一直想从理论的高度上系统性地认识一下自己的问题所在。虽然说找到问题不一定能解决问题,但这是解决问题及其重要的第一步(一不小心用上了申请NIH基金的常用语)。我前一阵子看到本校医学院有一个短期语音矫正班,就毫不犹豫地注册了。到目前上了九堂课还就有最后一堂了。还真长了不少知识。 一个是“t”的发音。我以前就知道是“脱”口而出。但美国人早就已把它进化成四种发音了。除了“脱”之外,它还可以是发出短的“d” 音。例如water/better中的“t”。它也可以在“tain”里发出“ 嗯 ” 音。例如mountain就变成了“moun 嗯 ”。还有就干脆把“t”的音吃了,做个口型就行了。例如but中的“t”。这三个变异“t”音,无论是短“d”,“tain”还是吃音都反映出美国人能省就省的风格。在中国也有类似的变化。在北方的“特别”到了我家乡(江苏张家港)就变成“d别”了。但老师指出我一个问题是经常把最后的音吃掉了。例如“above”的“v”音没了。“appears”的“s”音也省了。看样子,我已经领先美国发音的进化好几代了。 另外一个是Schwa音“呃 ”(ə) 。所有的元音在非着重强调的地方都可以变成“呃 ” 。 例如 relative 中的“ a”, taken 中的“ e”, holiday 中的“ i”,eloquent 中的“ o”,supply 中的“ u”, 和 sibyl 中的“ y” 都发“呃 ” 。 已经记不得是不是在英国音就这样了。但我对科技词汇里的新词常常看拼写发音,难怪错误百出了。 还有以前没有注意到 的是 :美国人说话时的口腔运动比较大。所以在美国有听力障碍的人就可以通过看嘴唇的动作来理解讲得是什么(读唇语)。例如[i]嘴唇要扁长紧张,放在笑的口型上。而[I]嘴唇半开放松。只有这样才能分开sheet和shit,beech和bitch。而老师指出我的主要问题是发[唉] (æ) 时嘴巴开的太小,发r音时嘴巴没嘟圆而且舌头没卷到后面,发th音没有把舌头挤到牙缝里面。我上班利用开车这段时间跟着收音机挤挤牙缝,嘟嘟嘴巴。一会儿就累了。意想不到说标准美语也能同时做健美操、锻练锻练脸部肌肉。不过同时 也有 造成脸部皱纹增加的风险。有点明白为什么美国人要发明的各种各样减少皱纹的方法了:说话说的。 看过中央新闻联播主持播的新闻的人都知道:他们往往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嘴唇也不用动太多,观众就能听明白。印度人也是,他们说话,嘴唇动的更少。我们老师给我们寄了一个youtube 录像( http://www.youtube.com/watch?v=0P4vB346GfMfeature=related )。其中一个美国人学说新闻联播说得特别好。但他嘴唇的动作就比较夸张,改不了美国人说话的本性。所以说美国人感情外放,皮笑肉也笑。而中国人内敛,追求的是笑不露齿,喜而不形于色。这从说话的方式就体现出来了。 当然说好美式英语最重要的还是音调和节奏 。 掌握哪里该强调,该合并,该略过,能停顿,可换气的地方。音调节奏对了,即使发音不非常准,别人也容易听懂。老师建议我们多说说童谣,唱唱饶舌歌。这就跟我们古人所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是一样的道理。在上课时,我们还一起听了辣妹的饶舌歌Wannabe。 Yo, I'll tell you what I want, what I really really want So tell me what you want, what you really really want I'll tell you what I want, what I really really want So tell me what you want, what you really really want I wanna, I wanna, I wanna, I wanna, I wanna really Really really wanna zigazig ha If you want my future forget my past If you wanna get with me better make it fast Now don't go wasting my precious time Get your act together we could be just fine 。。。 这还是我这个老土第一次听辣妹子的歌。果然辣不虚传!同时想:我也可以理直气壮地向老婆要求增加零花钱了:我要买歌学英语。俺们是关系户,成功率能不能比申请NIH基金高一点, 一点 点就行!
个人分类: 忆旧思今|18919 次阅读|31 个评论
SCI、EI、SSCI等指标背后的美国文化
热度 2 chengzhongxing 2011-12-17 12:43
当前备受诟病的SCI等指标考核体系,其背后美国的文化基因很少为人知。 SCI指标实际上是美国作为全球领导者的顶端设计物。通过SCI,美国可以在全球范围内筛选最好的智力资源为其服务,同时由于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它可以其优越的制度来保障吸引来的优秀人才。这样的结果是,只有发表在“英语”世界的刊物上,自CNS而下的刊物等级体系才是世界被认可的。这样下来,世界各发展中国家,例如中国,有相当部分国内著名刊物,现在已经有点发愁优秀稿源了。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若东施效颦,就要想想你与美国有得一比吗?若有得一比,则必然挑战美国作为领导者的领导感,激发中美之间的战略紧张。事实上,这种战略紧张感已经在美国出现了。
5145 次阅读|8 个评论
世人都是在寻求文化认同---解答饶毅教授落选中科院院士的困惑!
热度 3 hanshiqing 2011-12-10 10:57
如题。看问题要一针见血!我这么看 饶毅和施一公双双落选 事件: 这两个人完全就是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圈子的传统文化不合(以平时他们对中国科研体制的批评言论为据),所以,被院士们排在圈子之外,完全好理解,预料之中!放你们进去他们还怎么能维持和谐? 院士们在根据自己的文化寻求认同者才会放进来的!老院士个个本身也是媳妇熬成婆! 我看他们两个在美国再干几年,申报美国院士更合适!更适合美国文化! 所以,二位教授当初太单纯了,以为回国从此阳光大道。要知道在中国的文化下,搭条命都是有可能的!(那些解放初回国的有多少后来没有了命啊!历史会轮回的!) 因此,饶大教授,回到中国文化圈子,要做好艰难困苦的准备哦!还要多动点歪脑筋才行的。弄不好,会成为类似中共史上的王明位置。 如果是我落选,我会谦虚地说:我的水平还不够,对我们国家的贡献还少,我要继续努力,向老一辈科学家学习!而且,一定要说的不能让人们发现是虚伪的!还要低头排队,经常去汇报,装孙子!你还不是院士就这么牛了,你叫我院士怎么牛?---到了这一步,才是融入中国文化了! 如果饶教授发誓不被这种文化同化,我也有一个主意:悄悄地慢慢地积聚自己文化圈子的力量,壮大自己的文化圈子。等到势力强大的一天(仅仅有文章还不够强大啊。比如有同僚当了国家总理,或者拿下诺贝尔奖,或者科学院发生内讧),可以真正抗衡。 只怕等不到那一天,已经被绞杀!被世人讥笑为弱书生一个! 在中国历史文化里,玩人的水平最高,永远高过玩物的!所以,最聪明的人把智慧花在玩人上,才是正道!
个人分类: 个人修炼|2521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张慧娟:美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历程及启示
whyhoo 2011-12-3 10:25
同任何事物一样,称霸全球的美国文化产业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纵观美国历史,其文化产业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20世纪2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第二阶段从二战后到冷战结束;第三阶段从冷战结束到现在。    第一阶段:美国文化产业异军突起   第一个阶段是美国文化产业萌芽并独立发展壮大的时期。之所以将20世纪20年代作为研究美国文化产业的起点,是因为在这一时期随着无线电、放映机等新技术的发展和成熟,美国文化产业中的一些重要分支,例如广播业、电影业等开始萌芽并迅速成长起来。1920年11月,美国第一家广播电台KDKA开始运营,播出了哈定与考克斯竞选总统的结果。此后,无线电广播迅速成长为一个新兴的赚钱行业。据统计,美国国内电台数从1922年1月的30座增加到1923年3月的556座。收音机数目也从1921年的5万台猛增到1922年的60万台以上。   20世纪20年代对美国人来说,看电影成为一项重要活动。在这10年中,美国全国约有2万家电影院开张。1927年,有声电影的出现将更多的人吸引进来。甚至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也没能影响电影事业的发展,反而促使更多人进入电影院去寻找慰藉。到1930年,电影观众人数创下了历史纪录——每周9000万名消费者。美国电影业正式形成了八大电影公司一统天下的格局。   20世纪30年代初,度过经济危机的美国迎来了好莱坞长达20年的黄金时代。随着显像管等技术的一步步成熟发展,电视业也开始逐步萌芽发展起来。1938年,在美国,电视机已经可以在百货公司买到。随后,联邦通讯委员会批准18家电视台从1941年7月1日起投入商业运营。   在第一个阶段,美国文化产业的各个主要分支都形成发展起来。但它们的形成和发展基本处于一种自发、独立的状态,其发展推动力主要来自国内,发展的规模和体系也主要限于国内。美国文化产业之所以如此迅速地发展,其主要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点:   首先,科技进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复制技术和传播媒介的发展,使文化产品的大规模复制和流通成为可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种类及领域持续拓展,成本不断降低,从而成为推动美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巨大动力。   其次,美国经济的整体发展推动经济结构的更新换代,促进了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美国产业结构在19世纪后期经历了一个历史性转化,从农业国转化为典型的工业国。二战之后,美国又开始了第二次转化,从以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向以第三产业即服务业为主的经济结构转化,劳动力开始向第三产业大转移。隶属于第三产业的文化产业是这次美国产业结构大转化中的重要受益者,获得了飞速发展所必需的大量劳动力和资本。   再次,国内消费结构的变化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催化剂。随着美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收入状况和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战后的1946年,美国恩格尔系数下降到35.27%,表明人们的基本生活费用所占比例已经比较低,许多人将更多的闲暇和金钱用于精神消费,从而导致文化娱乐等行业迅速发展。    第二阶段:美国的强势经济促使文化产业独霸全球   二战后到冷战结束,是美国文化产业在世界冷战大背景下逐步发展壮大、独霸全球的阶段。20世纪50年代计算机的发明带来了传播媒介的第三次革命,成为美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转折点。计算机、通信卫星、微电子、光纤通信、激光、数码等信息技术在这40年间获得重大发展,带来的信息革命和知识经济成为美国文化产业飞速发展的巨大动力。   这一时期,美国文化产业的各个分支都获得了巨大发展,总体实力在全球遥遥领先,尤其是电视业的蓬勃发展格外引人瞩目。在1952年的美国总统竞选中,电视成了美国政治进程中的主宰力量。政治集团利用电视为竞选宣传造势,广大民众通过电视透析总统候选人。在这一年,美国建立了四大电视网,34%以上即1500万个家庭拥有电视机。到20世纪50年代末,这一数字迅速扩大到86%,成为世界上电视普及率最高的国家。1962年,美国发射第一颗电视通讯卫星,把美国电视节目扩大到全球范围,不断向北美、拉美及西欧等地输出电视剧。   这一时期美国文化产业大发展有两大因素。第一个因素是东西方冷战的政治大格局。在美、苏对峙的半个世纪中,美国的文化产业被打上了深刻的意识形态烙印。1953年,美国新闻署(USIA)成立,其主要职能就是对外宣传美国的价值观,反击苏联的意识形态宣传。到1970年,其下辖的重要机构美国之音电台通过92个发射台、以40种语言向世界广播,估计听众人数达4300万人之多。另外,它还在70个国家开办了新闻图书馆和阅览室,分发新闻稿、影片、杂志和小册子。整体来说,冷战时期美国文化产业突出了意识形态性,国家在这一领域加大了扶持和干预的力度,凸显了文化产业的对外扩张性。   第二个因素是新自由主义的勃兴。20世纪70年代初,以两次石油危机为导火索,引发了资本主义世界新一轮的经济危机。面对滞胀的困境,凯恩斯主义束手无策,新自由主义重新回归到人们的视线当中。共和党人里根当选总统之后,更是将新自由主义理念全面贯彻到政治经济政策中。这一点对于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重视市场经济、强调自由贸易、减少政府干预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一方面促进了美国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另一方面加剧了美国文化企业的兼并和垄断。冷战和新自由主义这两个不太相关、甚至在政策导向上还有些矛盾的因素联手将美国文化产业的垄断和扩张性凸显出来。难怪20世纪七八十年代,“文化帝国主义”的概念和口号在拉美、亚非和欧洲相当流行,文化霸权和文化输出的指责声不断指向美国。    第三阶段:美国身不由己地加入多元文化竞争的行列   从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到现在是美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全球化、多元化和网络化是这个阶段的关键词。从20世纪90年代起,美国掀起了网络化浪潮。具有瞬即性、交互性、生动性等优点的网络,作为新的传播工具迅速遍及全球。   网络业的迅速崛起,对美国文化产业的传统格局造成了严重的冲击。这个冲击的效应是:一方面造成一些传统文化产业的下滑和萎缩。以报业为例,美国报纸销量不断下滑。1990年,美国日报总销量为6232万份,1994年下滑到5931万份,1998年跌到5618万份,到2000年美国日报总销量只有5577万份。另一方面,网络业的冲击,推动了传统文化产业的更新换代。报业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既然无法击败对手,就与对手联手。美国各大报纸先后加入网络,创办了各自的电子报。由于美国占领了数字信息技术的高地,因此美国文化产业能够继续在世界领跑。以出版业为例,美国出版物历经印刷型、微缩型、视听型、电子型的发展历程,自始至终都引领着全球出版业的发展潮流。   网络技术、信息革命对不断加速的全球化进程火上加薪。全球化的加剧,引发许多国家对文化安全的担忧。他们担心强势文化会威胁其他文化的生存,全球化会带来文化的同质化。一方面是出于文化安全领域的考虑,另一方面是由于文化产业展现出的巨大经济潜力,使许多国家不约而同地将视线转向了文化产业的发展。英国、韩国、日本等国家的文化产业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迅速崛起,在全球文化产业的角逐中占领了一席之地。全球文化产业进入了多元竞争的时代。美国尽管在这场角逐中遥遥领先,但其独霸全球的梦想已经一去不复返。    启示   当然,美国毫无疑问仍然是文化产业领域的巨人。回顾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对我们认识当前世界文化产业的发展格局和今后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美国的发展轨迹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首先,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大趋势。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也必须适应这个趋势,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格外关注文化产业领域的对外贸易交流,不断完善我国的文化政策与法律,力求与国际接轨。   其次,信息技术的发展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巨大动力。我国应当加强这个领域的人才培养和科技研发,占领信息技术的制高点,才能在今后的发展中不被动挨打。   再次,当前世界文化产业的多元化格局,为我国的文化产业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我国应当牢牢抓住这个发展契机,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积极参与到世界文化产业的竞争中去。   同时,我们一定要重视国家的文化安全,绝不能麻痹大意。西方大国一直声称他们没有文化政策,是所谓的“无为而治”。但纵观其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美国政府就一直奉行着十分强势的文化政策。其最主要的原则就是:对内放手,对外扩张。对内,美国不主张政府过多干预文化产业的发展,力求给其自由的发展空间;对外,美国动用政治、经济,乃至军事的影响力不遗余力地向其他国家推销其价值观和文化产品。对于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能被所谓“无为而治”、“自由贸易”的口号所迷惑。   (作者:中共中央党校文史部副教授) 原文见 http://theory.people.com.cn/GB/16480688.html
87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美国文化管理的特点
whyhoo 2011-12-2 14:10
美国政府十分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其管理方式与其他国家有很大的不同。美国没有制订一套完整的文化方面的法律,但在众多法律中,包含有方方面面的文化法律条款,为美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和机会。    美国文化管理体系   美国政府没有一个行政部门对文化进行直接管理,但是这并不是说美国政府不重视文化工作,也不是无为而治,而是积极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美国政府从上至下,从政府到民间,有一套完备的对文化实行间接管理的庞大体系。   1.政府管理系统。美国联邦政府在文化方面的最高决策机构实际上是“总统艺术与人文委员会”,它成立于1982年,是白宫文化政策方面的一个顾问委员会,负责研究艺术和人文方面的政策问题,提出和支持艺术和人文方面的重要计划,对艺术和人文方面的优秀作品予以确认。它的组成成员包括联邦政府机构的12位负责人,如国务卿、教育部长、财政部长等。另外33名成员是由总统任命的民间代表,他们是美国最杰出和最有成就的艺术家、演员、建筑设计师、舞蹈家、作者、学者、慈善家和企业人士。目前,该委员会的名誉主席是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   美国联邦政府设有国家艺术与人文基金会,下设三个主要机构具体负责美国文化艺术工作,即国家艺术基金会、国家人文基金会以及博物馆与图书馆事业学会。这三个机构虽然没有行政管辖权,但负责落实联邦政府制定的文化艺术政策和活动计划。它们的领导成员都必须经总统提名和国会参议院批准。它们的费用全部由美国国会拨款。   美国各州、县、市政府都设有文化艺术理事会,是州和地方政府的办事机构,负责审批文化艺术方面的拨款项目,建立文化艺术资金管理程序,监督资金的使用情况,确保公众对文化事业的参与。州和地方政府的文化艺术理事会与民间文化艺术组织和机构保持密切的联系,负责召集民间文化艺术领域的年度会议,阐述政府在文化艺术方面的各项政策,举办文化艺术方面的教育活动,虽然没有行政管理权,但在美国的文化艺术领域起着指导、协调和组织的重要作用,它们发挥的作用一直深入到美国的社区。   2.直属政府领导的文化事业单位。美国著名的国会图书馆完全是美国官方图书馆之一。美国史密森学会下属的国家历史博物馆,国家艺术博物馆,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国家肖像馆、美术馆和雕塑园,国家动物园以及著名的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等,是美国政府资助的半官方性质的博物馆机构。此外,还有各州和地方政府负责的各类博物馆。美国全国各类博物馆约有1.75万家,其中私立博物馆占美国全国博物馆数量的60%以上。美国的博物馆属于非营利机构,但其运营方式走市场化道路,即引入市场化运营理念,重视建立自身形象品牌,引进专业经营管理人才等。多数博物馆得到的政府资助只占它们开支很少的一部分,其他资金来源主要靠门票收入、销售纪念品、会员费以及来自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的捐款。美国的法律制度鼓励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向博物馆提供捐款,捐赠文物和房产,以及担任志愿者提供无偿服务,一些博物馆的志愿者与其职员的比例达到4∶1。   3.在政府指导下的民间文化机构。美国文化艺术领域活跃着许许多多的各种行业协会等民间文化组织和机构,美国联邦文化机构及州和地方政府与它们保持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帮助行业协会制订自律公约来对它们进行管理和制约。美国人艺术协会公布的2009年“全国艺术指数”报告称,2009年美国艺术界有109,000个非营利的艺术组织,550,000多个艺术企业,在劳动大军中有220万个艺术工作者。    美国对文化艺术管理的方式   1.美国通过法律体系支持和保护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从美国建国初期就开始了对文化艺术事业实行法律保护。1787年的美国宪法第一条第八款规定:“为了促进科学和实用艺术的进步,对作家和发明家的著作和发明,在一定期限内给予专利权的保障。”这是美国最早的对文化艺术进行保护的版权法和专利法。以后,随着美国法律体系的不断修订和增改,在文化方面的立法也不断完善。虽然没有一套完整的文化立法,但在许多领域的法律中都含有文化方面的条款。如《联邦税收法》,通过对税收的减免政策鼓励和促进美国文化事业的发展。美国《联邦税收法》规定,对非营利的美国文化艺术团体和机构以及公共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免征所得税,并对以促进文化、教育、科学、宗教、慈善事业发展为目的的非营利社会团体和机构免征赋税。《联邦税收法》还规定,凡赞助非营利文化艺术团体和机构的公司、企业和个人,其赞助款可免缴所得税,以鼓励社会力量支持美国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此外,《联邦税收法》还规定,非营利的文化艺术团体还可享受政府的资助,接受公司和个人的捐款。但是,非营利文艺团体的运作也必须走市场化道路,其宗旨是为社会公益事业服务。   2.联邦政府通过资助的方式进行管理。美国国会每年向国家艺术基金会、国家人文基金会以及博物馆与图书馆事业学会提供拨款。这三个机构利用拨款分别向其涵盖的领域有选择地进行资助。例如,从1965年至2008年,国家艺术基金会提供的各种资助超过了128000笔,资金总额达到40多亿美元,对那些具有竞争力的优秀文化艺术活动和项目则给予重点财政投入和支持,并提供奖励,与此同时,还积极鼓励和促进美国文化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国家艺术与人文基金会每年向各州政府的文化艺术理事会提供一笔拨款,同时,要求各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拿出相应匹配的财政资金来支持各地的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联邦政府采取的杠杆政策有力地调动了州和地方政府支持文化艺术事业发展的积极性。从联邦政府的基金会到州和地方政府的理事会,虽然没有行政管理权,但在美国的文化艺术领域起着领导、协调和组织的重要作用,是美国政府管理文化艺术事业的一个有效渠道和方式。   3.通过文化艺术行业协会自律进行管理。美国政府的文化机构与社会文化艺术各种行业协会等民间组织和机构保持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帮助行业协会制订自律公约来对他们进行管理和制约。这些协会多数制订有行为准则之类的自律条约,如《全国广播业者协会》就制订有行业的《道德准则》,这些自律条约一方面约束行业从业人员的行为,另一方面也维护从业人员的利益。同时,这些协会还代表本行业对美国国会、联邦政府、甚至法院进行游说活动,在立法以及政策的制定方面施加影响。这些行业协会还负责提供知识产权保护服务,推广新技术的应用,对美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4.美国联邦政府直接操纵和组织对外文化宣传活动。虽然美国政府对内鼓吹文化思想自由,但是对国外却十分重视其官方的宣传活动,其目的是树立美国的正面形象,大力宣传美国的价值观,维护美国的安全利益。美国的对外广播宣传活动开始于二战期间的1940年,1942年正式建立了美国之音广播电台,隶属于美国联邦政府“战时信息局”,1945年二战结束后,美国之音属于美国国务院领导,1953年划归美国新闻署管理。1999年美国新闻署撤销后,美国之音置于联邦政府的独立机构——广播理事会领导之下。70年来,美国之音一直是美国联邦政府的一个对外宣传机构,它的经费完全由美国联邦政府提供,2010年的财政预算为2亿多美元。现在的美国之音与世界范围内的电台和电视台签署有1200个以上的合作协议,每天向美国境外进行44种语言的电台、电视和因特网广播,每周播出的新闻等节目长达1500个小时,全球听众估计达1.23亿人。它在一段时间内广播语言的多少以及每种语言广播时间的长短,是根据美国联邦政府工作的重心和世界形势来决定。比如在2001年,它广播的语言达53种,有12套电视节目。    奥巴马实施艺术教育计划重振美国经济   2011年5月6日,奥巴马的总统艺术与人文委员会公布了一份调查报告,题目是《对艺术教育的再投资——通过创造性学校来赢得美国的未来》。这份调查报告是按照奥巴马的指令形成的。奥巴马在2008年竞选美国总统时就在竞选班子中成立了艺术政策委员会,由美国一些著名艺术家、文化界领导人、教育工作者和艺术方面的支持者组成,其负责人就是现在的总统艺术与人文委员会主席,许多成员也是现在的总统艺术与人文委员会的成员。   报告说,总统艺术与人文委员会对一系列艺术教育计划进行了研究,认识到推动艺术教育要让许多利益相关者参与进来。企业、政府、教育工作者和艺术团体都要发挥作用。总统艺术与人文委员会根据两个基准原则,就艺术教育问题提出5条建议。这两个基准原则是:首先,艺术是美国文化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的学生在学校都要受到艺术教育,它是全面教育的一部分,与科学和社会研究学科一样,都是极其重要的学习科目。其次,数十年的研究和经验表明,高质量的艺术教育能够在实现全面的教育目标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艺术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培育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学生掌握“21世纪技能”,如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精神等;还有助于促进全校各项工作的协调合作。虽然这项研究工作肯定不会是全面的,但是毫无疑问,对艺术教育价值的研究结论是积极的,看法是一致的。   报告提出5项建议:   1.美国公立学校实行艺术教育的方式各不相同,有传统的基于标准的方式,有艺术融合方式,还有艺术家授课方式等。每种方式都有专业协会和倡导团体强有力的支持。这些专业协会和团体要与联邦政府机构和州政府机构一起共同努力,支持学校不同艺术教育方法之间的联系和合作,使实施艺术教育的学校数量迅速增加。   2.拓展艺术融合方式。由于艺术融合方式还不像基于标准的传统方法那样受到更多的关注,因此需要得到发展和支持,以充分实现它的价值。这需要依靠高等教育机构、州艺术和教育机构、非营利的艺术组织以及私人资助者。   3.为授课艺术家提供更多的教学机会。鼓励全国的利益相关者和联邦、州及地方的资助者进一步探索这方面的可能性。如果授课艺术家在学校服务的时间更长一些,发挥更实质性的作用,那么他们将会达到同其他科目老师一样的标准效果。   4.利用联邦和州政府的政策,加强艺术教育在幼儿园到12年级教育过程中的地位。总统艺术与人文委员会认为,地方学校决策者希望听到联邦和州教育机构领导人明确阐述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希望看到联邦和州政府制订的政策和教学标准;希望得到调查结果证实艺术教育对实现全面教育的重要作用。   5.加强收集艺术教育成果的重要证据。虽然人们普遍认为艺术教育具有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潜力,但仍需要更多的权威信息,对艺术教育将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持久性也需要更可靠的信息。而且学校老师和负责人也需要有标准工具完善艺术教育计划和跟踪其成果。对艺术教育的评估就是重要的工具。对熟练掌握艺术的能力进行大规模的评估很难有准确和一致的标准,但是没有衡量标准就很难让老师衡量学生的进步,调查人员也难以证实艺术教育的效益。在联邦政府的支持下,测试人员正在研究新一代的评估方法。   (作者: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原文见 http://www.qstheory.cn/hqwgdq/201111/t20111129_126334.htm
92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据说美国的教育一塌糊涂
热度 2 longfo 2011-11-25 08:32
出处:《经略》2011年11月号 在国人趋之若鹜地把不及弱冠的孩子送往美国接受教育的时候,一对跨国夫妇反其道而行之,为了让女儿接受中国的教育,举家移民中国。这是为什么呢?以下是他们耐人寻味的讨论: Kay的爸爸(年龄:26,国籍:美国,教育背景:斯坦福大学应用数学/计算机本科) “我不想让女儿在美国上学最大的顾虑还不是学校,是美国文化。” 有三个最主要的原因: 一、美国文化中Anti-Intellectualism(反智主义)太严重,最明显的是在中小学。大家最想当的是cool kids(酷小孩),cool kids都是不爱学习的,如果你爱学习,大家都认为你是nerd(书呆子),嘲笑你孤立你,如果你喜欢学习,成长环境很负面,一路要承受很多同辈的不认 同。 二、在美国从小就“被接触”大量毒品和性。要从小就开始抵制,而且不断有peer pressure(同辈压力)迫使你尝试,这对于教育是很大的干扰。 三、男女非常不平等。当然,世界上哪里男女都是不平等的,但在美国文化中尤其严重。我特别反感美国文化从小就宣传女生要hot(性感),要 slutty(风骚),作为女孩子在美国成长的社会氛围特别不好。你看看中国十三、四岁的女孩子,照出相来穿着校服,戴着厚眼镜,很学生样。美国十三、四 岁的女孩子都不喜欢自己的年纪,每天化妆去学校,穿像成人一样的衣服。你觉得哪个更接受自己所处的人生阶段,哪种文化更健康?在美国长大,女孩子如果不好 看,或者不融入这种氛围,会有很大的同辈压力,被排斥,对于女孩子学习是很大的干扰。 Kay的妈妈(年龄:26,国籍:中国,教育背景:北京大学英国语言文学本科,南加州大学东亚文学硕士) 一、希望我的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校园回忆 我认为我的孩子在中国长大、受教育比在美国快乐的可能性更大。我给加州大学、耶鲁大学都做过几个学期的助教,后来上研究生也教过很多美国大学生,这 些年我都在问我教过的大学生或者研究生,当然,能上这些学校的通常学习比较好,他们回忆起中学却没有一个说喜欢或者带着怀念的情绪,都不喜欢自己的中学生 涯。相反,我和我的朋友们,现在都毕业几年了,对于校园生活都带着美好的回忆。这么多年过去,还是非常留恋学生时代。 这些年我一直在思考:形成这种反差现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现在有一种潮流,国内媒体倾向于宣传国外中小学作业少,下午三点放学,孩子多么多么快乐,已形成大趋势。这些陈述是否属实还有待商榷。其实在西方, 上私校(一般私校教育水平高于公共学校)的中学生也是下午三点放学,然后开始上各种课外班,补课到晚上八、九点,好学校的学生年级越高,压力越大,我先生 回忆起高三时候每天晚上都12点后睡觉。 更重要的是,快乐和幸福感都是一个复杂的事情,不是作业少就等于会更快乐。有两个影响快乐的因素容易被人忽略:第一个是成就感。其实你观察小孩子穿 鞋,或者搭一会儿积木高楼,就能发现人类从小开始就对自己经过努力完成某种任务、达到一个结果感到自然的快乐和欣慰。成就感对于健康人格的形成是不可或缺 的。那究竟什么是成就感呢?一个重要因素是必须有努力这个过程。譬如一个人考两科,一科非常简单,没有任何准备也考得很好;另一科要付出很多努力,然后才 得到一个不错的结果。这个人一定是对后者印象更深刻。 我个人在美国念研究生的感觉是很没有意思,因为并不需要多么刻苦,不准备随便答卷成绩都是一等,这样的成绩不代表任何付出,自然没有记忆深刻之处; 相反,回忆起大学时代经常挑灯夜战、但大家都刻苦、即使你付出全部努力也未必获得一等成绩的日子,那时的记忆更隽永。所以,这点令我看蔡美儿的书时马上理 解了她的意思,我很同意,绝对不是没有压力的孩子就会更快乐。这不是一加一等于二。我觉得通过努力获得成绩对于孩子是更深刻的快乐,这种经历会进入更持久 的精神层面。在国内接受教育,从小就有很多竞争,很多压力,要取得任何成果,必然需要努力,这个过程和这种经历本身对于美好回忆的形成是很有深远意义的。 影响快乐的另一个因素是集体主义。我说的集体主义不是一种意识形态,而是一种生活状态。国内人口密集,从小到大有很多经历其实都是集体主义的。譬 如,上中学上早自习,晚自习,大家一起做课间操眼保操;大学住宿舍,早起刷牙遇到甲乙丙,大家一起上课自习,逛街卧谈,过了很多年我才明白这些在一生中都 是头等有意义的事,因为随着人离开校园开始工作,结婚生子,会越来越脱离集体的影响,然后会意识到那些经历的独特和同辈情谊的可贵。我希望我的孩子有机会 经历这些时刻。我上大学时四个同学住一个寝室,我先生上大学在斯坦福两个人一间,地方大了他就感觉更快乐了吗?未必。相反,他自己说,我和我大学室友的感 情四年下来确实比他在美国学校和同学建立的更深。 集体主义的另一个作用是帮助你日深月久,积累如何与人相处的经验,这些对人以后的生活工作成家立业都是很重要的。在美国长大,人口不密集,所以如果 我不喜欢你,我就另找一个地方,用空间来避免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在中国长大,你不喜欢你家邻居,能立刻搬家么?我们大学时室友通常都是四年不换的,如果 你不喜欢室友,怎么办?一定要找到欣赏对方、和平相处的方法,一定要学会与人交际。 刘瑜有篇文章叫《集体体操》,写得特逗特实诚特刘瑜。她回忆了自己脱离“单位”,漂泊海外这么多年,没有了集体组织多年自由自在以后的心理状态,其中一段特别写实: “我已经31岁,但是有时候,我希望有人突然敲我的门,大喊:起来了,起来了,做早操了! 然后我骂骂咧咧、睡眼惺忪地起床,去刷牙洗脸,走廊上碰见老大和老二,水房里碰见老三和老四,回到宿舍,看见在梳妆打扮的老五。然后朝阳下,混迹于成千上万人,我伸胳膊踢腿,从伸展运动做到整理运动。 就算我是厌烦这一切的,可是后来我发现凡是令你烦躁的,其实帮助你防止抑郁。当然抑郁和烦躁谁比谁更可恶,好比自杀与他杀谁比谁更可怕,这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个人对于集体主义抗抑郁功能深有体会。在美国,校园生活没有任何集体主义生活状态,看似自由自在,但时间久了就发现这种状态下人真的容易抑郁,就 连我教过的学生20岁不到,父母掏钱供他们上的昂贵私校,从来没有什么人生挫折苦难,但有好几个都在吃抗抑郁的药,或者多动症药的。这些年在美国我从一开 始看到20岁人吃抗抑郁药感到吃惊,到见怪不怪,因为身边美国孩子吃抗抑郁药实在很普通,而且越是私校富人区,这样孩子越多(当然并不是说穷人不抑郁,但 一是穷人担心生计问题是第一位;二是这和经济条件差的家庭无力承担医疗费用有直接关系)。至于刘瑜说的抑郁是否一定比烦躁更糟?我倾向讨论的是有选择没选 择的问题。生活在一个人群密集的地方,如果烦躁你可选择避开人群自己宅,如果抑郁你可以选择人群;但如果在没有人群没有任何集体主义生活状态的地方,你却 没有人群选,只能“被宅”,结果是“被抑郁”。 二、中国的教育制度更为公平 中国教育有其自身的问题,但总体而言,教育的选拔制度是很公平的:学习好的同学去好学校,很简单。任何制度都需要一个选拔标准,这里的标准是统一化的考试,这是最能避免教育腐败的选拔方式。相对于美国财富决定教育这种标准,我让孩子在中国接受教育心里会感觉更公平。 举个自己的例子,我上大学时,我身边北大同学绝大部分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父母各个行业都有。还有不少同学家境比较困难,就系里这个小样本看,比例大概10%吧,都靠各种助学金或者自己做家教完成了学业。 美国的segregation(区域分化)非常严重。如果你有钱,你的轨迹是这样:从小上私校,一年2-4万学费;大学上好的私校,一年4-5万。 你的同学都是同一阶层,即使中小学去的是公共学校,因为是按住房分学区的,好学区房都很贵,所以能去富区富学校的家庭也是一个阶层的。 我曾在耶鲁北大项目做了一年助教,两学期大概一共有40多个耶鲁的学生,没有一个家庭不是中产以上,大概一半学生家里都是有游艇,或者开旅馆的。我 也请我先生回忆过他大学认识的所有人的家庭状况是怎样的,他努力回忆了大概100个,最后说想到有一个同学是家庭经济不好拿助学金的。 反之,如果是穷的家庭,住在不好的区里,可以预见教育环境是非常差的,因为第一学校很差,第二也是更重要的原因——同辈压力。你的同辈大部分都不愿 读书,大部分也不会试图脱离这个环境,因为他们看不到好的例子,更不相信自己有不同的可能。我有位同事,来自洛杉矶著名的乱区,那里帮派活动猖獗。他回忆 起初中同学,大部分都加入了帮派,现在已经没几个还活着。他很庆幸地说:“如果不是我搬回菲律宾上学,我肯定也跟他们差不多。” 关于美国教育与财富的直接联姻,一位在上海生活多年现在美国教书的女老师,同时也是我喜爱的作者,在一篇题为文章《为何我说在美国寒门难出贵子》中 也有深入分析,从美国学校假期长导致金钱直接决定孩子能否持续学习,到贫困区危险治安情况,和贫困区孩子对于不相信自己能活过40岁这种预期对学习态度的 影响,都是非常现实的因素。 我认为作为一个成熟的人,需要丰富的经历,增长更多的见识,接触不同社会阶层,而不是把其它人群的生活简化为 新闻 中的一个名词。美国社会阶层固化,流动性很低,这种大环境对人的心智全面发展造成了不可忽视的障碍。 Kay爸爸补充:“是这样,不知哪个只有半个脑子的人立法,规定公共学校的资金来自这个学区房子的房产税(在美国有房产的人每年都需要交大约房价总 值1%,2%的房产税,各个州和区数字不同)。所以不用多高的智商就马上可以料到,有钱的人都住一起,这个公共学校自然超级有钱。圣地亚哥(Kay爸爸长 大的地方)我们区附近有两个学校,有一个是超级有钱的高中,我家不在那个区所以我不能去。这里高中一般都有停车场(高二高三学生和老师都开车去学校),你 看我们学校的车都是沃尔沃之类老车,那个学校停的车好多都是跑车,几十万美金的车,给上高中的小孩,对对,还有Delorean,嗯? 没见过么? 就是Back to the Future(科幻电影《回到未来》)里那种车。”(此时穿插Google 图片 ,兴致高昂地展示该车) Kay爸爸接着说:“美国人不喜欢承认‘社会阶级’这个概念,所以假装美国不是一个阶级社会,教育问题和医疗问题其实根源一样,因为大家不喜欢承认 ‘有钱的人得到更好的服务,’同样基于这种理想主义,美国人不愿意支持‘学习好的孩子得到更好教育’的制度,这样说起来是哦,不是好坏学校之分,不是有钱 没钱的学校,大家都去同一个公共学校。所以不能像中国一样选拔好学生进好学校或者一个班。你也可以‘买进’一个好学校,就是在好学区买房。但当然这些操作 都不是在表面上进行的。 这样就产生一个问题,既然好学生不能被选拔去单独的班或者学校,那必须和学习水平相对低的呆在一个班,每个班级水平参差不齐,老师怎么讲课呢? 只能给中等水平的同学讲,所以结果是好学生永远都是觉得上课很无聊,讲课慢……” Kay妈妈插话:“这是难以避免的,无论什么制度,任何一个班级的学生都是有各种水平的。老师只能按中等水平讲。” Kay爸爸:“对,但这就涉及一个程度问题。美国的教育制度积极地阻止了聚集好学生的可能。基本情况是学习好的学生不能得到更适当的教育,成了被浪费的资源。” 三、中国文化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中国是一个复杂的地方。如果你不在中国长大,不可能理解它。作为 历史 最悠久的民族,中国对于世界认识的智慧是绝对值得深入了解的。不在中国长大,会错过这笔宝藏。 美国的整体思维是非黑即白,非对即错,大众深受媒体洗脑,缺乏对外面世界的了解,生活在被宣传为“最好的”国家里。我一直很赞同冯唐所说的:“人心 应该相对复杂起来,不要从小就是标准答案,不是对就是错。”人类文明几千年下来,非黑即白,非对即错的结果不过是排除异己,不是圣战就是文革。我和我先生 都认为这种黑白世界观根本不符合世界上大部分现实。人应该有一个理性的态度,而中国人的世界观整体上比较理性。 如果指望孩子在美国长大还可能深入了解中国文化,这是不可能的。我们周围有太多例子,即使家长努力让小孩子说中文上中文课,小孩子都是要和别的小孩 一样,“为什么别的孩子都不学中文跑去玩而我要学?”自然抵制学中文。很多小孩子上学后在家里也是父母问中文,孩子答英文。反之,国内大家都在学十八般武 艺,小孩子希望跟着朋友,是有学习动力的。 除了以上顾虑之外,我也有一些硬件上的考虑:首先,国内文化氛围好,书店多,学习条件好。小小一个地区都有很多家好几层的书店,各种书籍和音像资料 应有尽有。我和我的很多同龄人一样,中学大学都度过了很多无事在书店晃荡的日子,至今很怀念。我非常喜爱的一位作家,在全世界33个国家居住过,最后还是 由衷感叹,要说文化氛围和学习条件,还是国内好。 其次, 学费有所值的问题。现在各界人士都认为,美国继房地产崩盘后,下一个危机是学债的崩溃。确实,这里几乎人人都有学债,有的多得惊人,譬如如果培养一个医生,医学院一路教育投入大概50万美金。更有 新闻 报道,年轻人身负十余万学债,订婚时未向对方说明,对方知道后感觉受到欺骗而悔婚。 我和我先生同龄,2003年上大学,斯坦福学费是每年40000美金,北大是每年4900元人民币,四年下来差距极大。(Kay爸爸补充: 那是我上学时,现在可能更高了)但这两校的教育水平真的差这么多么?! 由于我和我先生都比较话痨,对各种事情讨论很多,认识五年每天还是聊天都能不间断聊几个小时,就我们这几年个人体会来看,我们俩除了专业知识很多互不覆盖 (一个文学,一个数学和计算机),其余的思维能力和知识深度都差不多。当然,在美国上私校,更多时候并不是为知识,而是为了校友人脉。这就看你认为花三五 十万美金来积攒所谓人脉是否值得了。(Kay爸爸补充: 你花的每分钱绝对得到了更多的教育,我的教育不可能超过你的50倍) 人们只会买自己认为物有所值的东西。现在较好的私立大学通常学费每年4-5万美金,还在不断涨,人们认为值得才会支付,但随着经济不振,越来越多的 家庭经济条件不断下降,无法支付高昂学费(如同当初房产危机无法支付月供)最后结果自然是不选择昂贵私校。现在已经有不少外籍居民离开美国回到家乡让孩子 在家乡上大学。 父母对孩子总是尽心尽力。但做理性的父母在我看来也是养育好孩子的条件之一,我认为,如果一个家庭,有三五十万美金反正常年放着没用,可以送孩子去 上私校。但作为普通人家,完全没必要所谓砸锅卖铁就为孩子投钱到一个产出值不可量的私校上。我和我先生都来自普通家庭,我们认为孩子将来怎么样也一样要靠 她自己,父母教养已足够,没什么必要为她铺路。替她把路都铺好了,还算是她的人生么? Kay爸爸:“我再来说说教育本身的一些情况吧: 第一,美国教育这些年来越来越侧重“different learning types”(不同的学习型,大致理论是每个学生如何学习,接受信息是不一样的,譬如有的听讲课就可以理解,有的就不可以),所以如果只用一种方式,并不 是所有学生都可以理解。我认为这个理论是有道理的,用多种方式“因材施教”有好处。不幸的是,在实际应用中,这个理论很多时候其实只不过让很多孩子 “feel good”(感觉好)而已。他们会说:“哦,不是我学习不好,只不过我不是visual learner(视觉学习型)而已。”不过是给了他们更多借口。 第二,美国教育还有一大块是“团队合作”。我认为这是完全失败的一块教学,从来没成功过。给你讲讲我的亲身经验吧,所谓“团队合作”通常情况是这 样:在这里长大的美国孩子对于什么是可接受的标准感觉完全不同,有的学生觉得得个B或C就可以了。所以“团队合作”的任务发下来,团队里那些标准低的学生 总是等到最后一分钟不得不做才开始,然后马马虎虎就算完了,那些overachievers(总是超越期待去完成更多更好的人)比如我当然不能接受这样的 结果,所以每次结果就是我一个人做好这个项目,帮别的学生得A。 当然,“团队合作”通常有张纸,可以写每个人都做了什么什么,但你如果如实写你做了什么什么,别人只是偷懒,基本没做,团队其他人当然恨死你,你也 倒霉。所以标准高的人永远是“lose lose”的情况(不可能赢的情况)。总之,“团队合作”实际应用中就是最用功的孩子帮其他孩子得A。 第三,美国教育这些年一大趋势是标准化考试越来越多,老师的自主选择越来越少。老师都有一个单子,上面列着必须讲的内容,这个单子只有越来越长,从来没减短,所以老师越来越被迫去覆盖所有测试内容。这取决于不同老师,有的老师严重,有的好些。我高中有个 历史 老 师,上课就是让我们拿荧光笔,说哪行哪行划哪句话,再有哪行哪行划哪句,然后考试都是考划的重点。也有时候先做样题,就是和最后考试非常相似的题目。我特 别讨厌这种教学,我认为好的教学是启迪人,传授知识,每个人都必须认真听,不知道哪部分要考到,最后考的是你的理解。可惜的是大部分学生都很喜欢划重点, 而且还会对不这么明显告诉你考题的老师施压,所以老师越来越受制于测试。 第四,美国教育还有一个趋势,在我说就是家长越来越自私,有个漫画我觉得很形象:第一张是50年代,一个小孩考了F(不及格), 爸爸对着孩子说:“What's wrong with you?”(你怎么回事?)第二张是现在,小孩考了F,爸爸对着老师说:“What's wrong with you?!”现在趋势是家长越来越觉得自己的孩子特别好,如果分数不好,肯定是老师的问题,总是指责老师不对。 我也特别反感上学的时候,每次考完总有学生去和老师争论“为什么给我B/C”然后每天追着老师,就是期望让老师烦到受不了来给自己要分。真忍不住想说:“Deal!(面对,应对之意)这根本是你自己不努力!” 第五,美国学校里有一种风气,“数学是让人讨厌的学科。”现在已经不再是教育,而是成为了美国文化的一部分,“每个学生都恨数学” 就像“每个孩子都讨厌西兰花”一样,反正大家都这么认为,“讨厌数学”才是正常的。所以,中学里,总有学生上课挑战老师“数学有什么用?为什么要学这些想 象的数字?”要老师花时间来辩解证明为什么要讲这个。总在浪费时间。最后我们数学老师画了个表,放在一边,列了好多职业和这些职业应用到的数学。 我不喜欢这种文化。我认为老师不应该被放在需要为自己辩解为什么讲某些知识的位置上。不能因为某些学生觉得自己长大可能去百货公司卖东西不需要某些知识就必须被迫辩解为什么还要传授知识。 Kay爸爸最后的总结是:“我对美国教育想到的就这些。当然,也有可能因为我是一个高标准的人,我个人对于教育制度有很高的期待,所以你听到我抱怨 的地方比较多。其实,总体说来我觉得我的高中挺好,大概有50%的老师都是好老师。我对好老师的定义就是真的让我学到了知识。” Kay父母还与Eric/Grace夫妇就中美教育进行了讨论(Eric夫妇简介: Eric,生于美国,小学四年级随父母举家回台湾,读完高中以后进入斯坦福,现斯坦福电子工程学博士; Grace,生于美国,小学开始回台湾上学,高中后进入美国大学,现任某富裕学区小学老师,工作第八年。双方系台湾上学时中学同学。) Kay妈妈:“Eric,你能不能简单概括下你这些年经历中美教育最深刻的感受。” “我觉得亚洲和美国教育最大的区别就是对于知识和知识分子的态度,根本上在于社会文化的不同。在亚洲普遍尊敬知识分子。在台湾如此,我想大陆应该也 差不多,你说教授?大家自然会觉得啊很有知识让人尊敬。在美国你说教授? nobody cares。(谁在意呢?)因为美国成功的标准,大家尊敬的,那就是要会赚钱。” Kay妈妈:“嗯,是的。那具体到学校教育,你觉得两边各有什么优势呢?” “我觉得亚洲的教育优势在于,它很重视读书,会教你如何读书,让你能把书念得很好。我上了斯坦福以后发现我读书比周围同学都快很多,所以同样时间我 就可以掌握更多内容,这绝对得益于我一直在台湾受的教育。但是亚洲教育的问题也在于这点,我有些同学,读书不好,但是比如会摄影什么,很好很有天赋,但因 为书读得不好,受到很大压力,一直没有自信,最后摄影什么的也没有很好发展。” Kay妈妈:“对,因为亚洲在观念上还是觉得读书最重要,所以是一种单线发展,首先,要努力读书,读书不行,再考虑别的。” “对,其实美国这里也有一条主导的线,就是体育,我也有一些台湾朋友,在台湾上学时学习很差,后来到了美国,但是长大后某天突然发现他们也上了斯坦 福之类,就很吃惊:‘What happened?’(怎么回事?) 发现很多都是靠体育。所以,如果学习不好,但有别的特长的学生可能在美国有很多机会发展,也有机会上好大学,但在台湾就没有。” Kay妈妈:“Eric,你是四年级回去的,你当时什么感觉?你觉得这个时间段对你的教育影响怎么样?” “四年级回去,感觉压力很大,你也知道美国这里小学学不了什么,回去那一年基本什么都不记得了,就是读书读书,我还记得我妈妈专门教我数学 (注:Eric父母,早年回台湾后久未回美,最终放弃美国绿卡,定居新竹,均为大学教授。)”Eric 想了想,补充道:“其实我觉得我弟弟得到了the best of two worlds(两边最好的东西),他回去时是一年级,所以他国文比我要好很多,他现在中国文学作品也可以读,比如看金庸啦;英文很难的哲学什么也可以读。 (Eric弟弟,与其兄上同一中小学,大学斯坦福,专业经济学,现在北京,任职研究人员。)” Kay爸爸:“你们两个什么打算?将来有了孩子会在这里还是在台湾上学?” Grace:“大学两边都可以,能上斯坦福当然很好,台大也很好,但可能更难考。中小学应该是回台湾上,其实真的要看小孩怎么样,如果小孩很聪明,是读书的料,还是在亚洲更好,学习氛围好; 如果不爱读书,可能在美国压力会少一些,然后有特长也会有发展,不会被打压到。” 座谈结束时Kay爸爸总结:“我们希望培养一个独立的孩子,当然希望她在工作方面有更多的选择。我认为美国鼎盛的年代已经过去,工作机会越来越少, 生活水平越来越低,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只会越来越小,最后成为与人口占世界人口比例相当的经济体。中国经济会越来越大。所以父母当然应该让孩子到有更多机 会的地方去。” Kay妈妈:“在有国籍不同父母的家庭中,怎样养孩子不可避免包含了双方关于世界趋势走向的判断。我们意见一致,这真是非常重要的。我想起来以前看北京的一个外国刊物做调查,调查在京居住的外国人为什么选择居住在北京,其中第一条是‘身处一个蓬勃发展的社会,自己会有 历史 的参与感。’现在美国社会多年生活的经历让我特别理解这段话。社会氛围对于一个人心态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却是至关重要的。根本上说,我最希望的是孩子有丰富的人生体验和对校园生活的美好回忆。”
1843 次阅读|4 个评论
学术交流网发布笔者美国文化文章目录索引(2002-2004年)
黄安年 2010-12-12 07:50
学术交流网发布笔者美国文化文章目录索引 (2002-2004 年 )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12 月 12 日发布 自 10 月 7 日起分类发布学术交流网 2002-2004 年中国美国问题论文和资料总目,总目的编序和笔者发布的 2007-2009 年中国美国问题博文相对应,便于自己和有兴趣的网友查阅。 7000.1 美国文化目录 7000.1--W200201 黄安年 (Huang Annian):2000 年中国发表的美国文化、文学文章目录 / 《学术交流网》 2002 年 6 月 18 日首发 7340.1 美国小说目录索引 7340.1---W200201 黄安年 (Huang Annian): 海明威、福克纳、托妮莫里森研究倍受关注 ---2000 年中国的美国文学研究文章中前三位作家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论著索引 /2002 年 5 月 7 日首发 7340.1---W200202 黄安年 (Huang Annian):2000 年中国发表的美国小说家文章目录 , 黄安年辑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论著索引 /2002 年 6 月 2 日首发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论著索引 /2002 年 6 月 2 日首发 7430 美国电影 7430-W200301 黄安年 (Huang Annian): 加州环球影城( Universal Studios )参观记 (2000 年 3 月 13 日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参观 /2003 年 9 月 30 日首发 7430-W200302 黄安年 (Huang Annian): 好莱坞弗里山庄观光记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观察 /2003 年 9 月 30 日首发 7430-W200303 黄安年 (Huang Annian): 在美国电影院看电影( 2000 年 1 月 15 日摘录)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研究 /2003 年 7 月 15 日首发 7610.1 美国华人文化目录索引 7610.1--W200201 黄安年 (Huang Annian) : 2000 年中国发表的美国华文文化文章目录 / 《学术交流网》 2002 年 5 月 29 日首发 7701 美国新闻目录索引 7701--W200201 黄安年 (Huang Annian):2000 年中国发表的美国新闻、图书出版、博物、档案文章目录 / 《学术交流网》 2002 年 6 月 18 日首发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论著索引 /2002 年 6 月 18 日首发 ? 7710 美国新闻报刊史 7710-W200301 黄安年 (Huang Annian): 有感于私人机构评估全美报纸发行量排名( 2000 年 1 月 23 日)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观察 /2003 年 11 月 21 日首发 ? 7810 美国图书馆 7810-W200301 黄安年 (Huang Annian): 参观俄亥俄图书馆的启示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观察 /2003 年 9 月 21 日 7810-W200302 黄安年 (Huang Annian): 亨廷顿图书馆参观记 (2000 年 3 月 12 日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观察 /2003 年 10 月 25 日首发 7815 美国电子图书 7815-W200301 黄安年 (Huang Annian): 浏览亦凡书库的网上图书 (1999 年 11 月 8 日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观察 /2003 年 11 月 11 日首发 7820 美中图书比较 7820-W200301 黄安年 (Huang Annian): 北京图书馆珍藏善本图书和文物在纽约展出参观记( 2000 年 2 月 10 日)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观察 /2003 年 11 月 3 日首发 7850 美国博物 7850-W200301 黄安年 (Huang Annian): 在洛杉矶参观宋美龄女士暨书画名家跨世纪千禧联展( 2000 年 3 月 23 日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观察 /2003 年 10 月 25 日首发 7850-W200302 黄安年 (Huang Annian): 哈德逊河博物馆参观记( 2000 年 4 月 27 日) , 黄安年文 , 发表: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观察 /2003 年 11 月 6 日转发
个人分类: 博客专题目录(10-11)|4682 次阅读|0 个评论
2002-2004年美国文化目录索引(编号7500-7907)
黄安年 2010-12-5 07:41
学术交流网发布 2002-2004 年美国文化目录索引 ( 编号 7500-7907)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12 月 05 日发布 自 10 月 7 日起分类发布学术交流网 2002-2004 年中国美国问题论文和资料总目,总目的编序和笔者发布的 2007-2009 年中国美国问题博文相对应,便于自己和有兴趣的网友查阅。这些内容中不仅有少量是笔者在博客上迄今还未发布的 , 更多的是转发内容中不少迄今很难查到 , 当时这些内容尚未列为控制发布范围之内 , 而现在如果再要在网上查找就不容易了。 7520 美国广播 7520-W200401(Li Yan): 谁主沉浮 美国广播脱口秀的左、右翼之争 / 《华盛顿观察》周刊 2004 年第 3 期 ( 总第 68 期 )/2004 年 2 月 5 日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4 年 2 月 7 日转发 7530 美国传媒界 7530-W200301 白山 (Baishan) 报导 : 前美国之音副台长出书纪述美国之音历史 / 美国之音 /2003 年 10 月 28 日;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3 年 11 月 27 日转发 7530-W2003001 刘见林 (Liu Jinalin): 媒体偏见:美国左右派对话语权的争夺 / 《华盛顿观察》周刊 / 第 45 期( 2003 年 12 月 3 日);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3 年 12 月 5 日转发 7530-W2000301 尼可拉斯约翰逊 (Nikelasi. Yuehanxun): 《媒体:美国政体的第四权 》 ---- 电子期刊 : 新闻媒体的作用 (1) ,/ 美国参考 /2003 年 7 月 18 日转发;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3 年 7 月 22 日转发 7530-W200301 钟布 (Zhong Bu): 战地记者的独立报道无可取代 / 《华盛顿观察》周刊 / 第 47 期( 2003 年 12 月 17 日);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3 年 12 月 19 日转发 7530-W200401Stephen Ansolabehere(Stephen Ansolabehere): 媒体的作用 / 交流 /2000 年第二期;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4 年 4 月 13 日转发 7530-W200402 媒体在民主国家中的作用 ,George A. Krimsky 文 , 交流杂志 /2001 年 2-3 期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社会生活 /2004 年 4 月 17 日转发 7530-W200403 《环球》杂志 (Huanqiu Zazhi): 丧失诚实 的一年 美国媒体堕落在 2003/ 《环球》杂志 /2004 年 02 月 25 日;学术交流网 / 美国社会生活 /2004 年 2 月 28 日转发 7530-W200404 李燕 (Li Yan): 美国受众对新闻媒体 半信半疑 ,青年一代 漠视 新闻 / 《华盛顿观察》周刊 / 第 22 期( 2004 年 6 月 23 日);学术交流网 / 美国社会生活 /2004 年 6 月 26 日 7530-W200405 刘见林 (Liu Jinalin): 拉瑟门 :美国主流媒体的滑铁卢? / 《华盛顿观察》周刊 / 第 36 期 (2004 年 10 月 06 日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社会生活 /2004 年 10 月 8 日转发 7530-W200406 美国之音 (Meiguo Zhiyin): 美国之音中文部简介 / 美国之音 ; 果戈网 /2004 年 2 月 14 日转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社会生活 /2004 年 2 月 17 日转发 7530-W200407 徐琳 (Xu Lin): 在美国看价值 8 亿美金的 奥运 录像带 / 《华盛顿观察》周刊 / 第 30 期 (2004 年 08 月 18 日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社会生活 /2004 年 8 月 20 日转发 7530-W200408 徐琳 (Xu Lin): 老将纷纷求去,美国无线电视新闻网风光不再 / 《华盛顿观察》周刊 / 第 44 期( 2004 年 12 月 08 日);学术交流网 / 美国社会生活 /2004 年 12 月 11 日转发 7530-W200409Jan Schaffer(Jan Schaffer): 媒体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 / 交流杂志 /2001 年 2-3 期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社会生活 /2004 年 4 月 17 日转发 7530-W200410 席雪莲 (Xi Xuelian): 美国之音顶住压力播奥马尔讲话 美政府恼羞成怒 / 中国日报网站 /2001 年 09 月 27 日;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4 年 2 月 17 日转发 7530-W200411 张巨岩 (Zhang Juyan): 美国媒体究竟是自由还是保守? / 《华盛顿观察》周刊第 13 期 (2004 年 4 月 14 日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社会生活 /2004 年 4 月 17 日转发 7530-W200412 钟布 (Zhong Bu): 奥运会令 NBC 收视率大增,广告商大喜过望 / 《华盛顿观察》周刊 / 第 31 期( 2004 年 09 月 01 日);学术交流网 / 美国社会生活 /2004 年 9 月 4 日转发 7530-W200413 钟布 (Zhong Bu): 向美国右派媒体的旗舰 福克斯新闻频道 宣战 / 《华盛顿观察》周刊 / 第 32 期 (2004 年 09 月 08 日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社会生活 /2004 年 9 月 9 日转发 7530-W200414 钟布 (Zhong Bu): 时代华纳是否会卖美国在线,媒体专家指点新旧媒体合并--时代华纳与美国在线合并的教训与启示 / 《华盛顿观察》周刊 /2004 年 2 月 11 日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4 年 2 月 13 日转发 7540 美国国际互联网 7540-W200401 交流杂志( Jiaoliu Zazhi): 活鼠标 / 交流杂志 /2000 年第四期;学术交流网 / 美国社会生活 /2004 年 4 月 16 日转发 7540-W200402 交流杂志( Jiaoliu Zazhi): 活鼠标 / 交流杂志 /2001 年 2-3 期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社会生活 /2004 年 4 月 18 日转发 7540-W200403 交流杂志( Jiaoliu Zazhi): 活鼠标 (2002-2)/ 交流杂志 /2002 年第 2 期;学术交流网 / 美国社会生活 /2004 年 4 月 21 日转发 7540-W200404 交流杂志( Jiaoliu Zazhi): 活鼠标 / 美国驻华大使馆网 / 交流杂志 /2004 年第 1/2 期;学术交流网 / 美国社会生活 /2004 年 11 月 15 日转发 7540-W200405 交流杂志( Jiaoliu Zazhi): 活鼠标 (2002-3)/ 交流杂志 /2002 年第 3 期;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4 年 4 月 23 日转发 7540-W200406 交流杂志( Jiaoliu Zazhi): 活鼠标 / 交流杂志 /2001 年第 4 期;学术交流网 / 美国 7540-W200407 交流杂志( Jiaoliu Zazhi): 活鼠标多元文化 / 交流杂志 /2000 年第 3 期;学术交流网 / 美国社会生活 /2004 年 4 月 14 日转发 7540-W200408 交流杂志编辑部 (Jiaoliu Zazhi bianjibu): 活鼠标 : 美国家庭 / 美国驻华大使馆网 / 交流杂志 /2003 年第 4 期;学术交流网 / 美国社会生活 /2004 年 11 月 15 日转发 7540-W200408 人间网 (Renjinawang): 美专家发现新木马病毒袭击全球多个互联网 / 早报网 /2004 年 06 月 27 日;学术交流网 / 美国社会生活 /2004 年 6 月 30 日转发 7540-W200409 吴甲丰 (Wu Yafeng): 美国美术与 传统 (A)/ 美国研究 /1987 年第 2 期;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4 年 4 月 4 日转发 7540-W200410 吴甲丰 (Wu Yafeng): 美国美术与 传统 (B)/ 美国研究 /1987 年第 2 期;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4 年 4 月 4 日转发 7540-W200411 吴甲丰 (Wu Yafeng): 美国美术与 传统 (C)/ 美国研究 /1987 年第 2 期;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4 年 4 月 4 日转发 7610.1 美国华人文化目录索引 7610.1--W200201 黄安年 (Huang Annian) : 2000 年中国发表的美国华文文化文章目录 / 《学术交流网》 2002 年 5 月 29 日首发 7700 美国新闻 7700-W200301 陈 伟 (Chen Wei): 新闻自由与公正审判的两难抉择(三之一) / 华夏文摘 / 第 576 期( 2002 年 4 月 12 日);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3 年 8 月 6 日转发 7700-W200302 陈 伟 (Chen Wei): 新闻自由与公正审判的两难抉择(三之二) / 华夏文摘 / 第 577 期( 2002 年 4 月 19 日);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3 年 8 月 6 日转发 7700-W200303 陈 伟 (Chen Wei): 新闻自由与公正审判的两难抉择(三之三) / 华夏文摘 / 第 578 期( 2002 年 4 月 26 日);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3 年 8 月 6 日转发 7700-W200304 西 木 (Xi Mu): 美国的主流媒体:各有千秋的三大新闻周刊 / 华夏文摘 /2003 年 8 月 8 日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3 年 8 月 10 日转发 7700-W200305 曾进 (Zeng Jin): 美国大媒体刚卸紧箍咒,又入如来佛手心 / 《华盛顿观察》周刊 / 第 31 期 (2003 年 8 月 13 日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3 年 8 月 19 日转发 7700-W200401Laura Duncan Gatland(Laura Duncan Gatland): 新闻学教授和学生为极刑犯翻案 , 举报人,勇敢地站出来! / 交流杂志 /2001 年 2-3 期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社会生活 /2004 年 4 月 18 日转发 7700-W200402Katharine Graham(Katharine Graham): 总统与新闻界 / 交流杂志 /2001 年 2-3 期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社会生活 /2004 年 4 月 17 日转发 7700-W200403Robert S. Peck(Robert S. Peck): 宪法保护新闻出版自由 / 交流杂志 /2001 年 2-3 期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社会生活 /2004 年 4 月 17 日转发 7700-W200404 交流杂志 (Jiaoliu Zazhi): 民众、新闻界与政府 , 文 , 交流杂志 /2001 年 2,3 期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社会生活 /2004 年 4 月 17 日转发 7700-W200405 交流杂志 (Jiaoliu Zazhi): 不受制约的新闻界 / 交流杂志 /2001 年 2-3 期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社会生活 /2004 年 4 月 17 日转发 7700-W200406 加里赖斯 (Jieli Laisi): 从扑朔迷离的埃尔希西格尔谋杀案看新闻媒体作用和特点( A)/ 美国史研究通讯 /2004 年第 1 期( 2004 年 6 月);学术交流网 / 美国社会生活 /2004 年 1 月 9 日转发 7700-W200407 加里赖斯 (Jieli Laisi): 从扑朔迷离的埃尔希西格尔谋杀案看新闻媒体作用和特点( B ) / 美国史研究通讯 /2004 年第 1 期( 2004 年 6 月);学术交流网 / 美国社会生活 /2004 年 1 月 9 日转发 7700-W200408 加里赖斯 (Jieli Laisi): 从扑朔迷离的埃尔希西格尔谋杀案看新闻媒体作用和特点( C ) / 美国史研究通讯 /2004 年第 1 期( 2004 年 6 月);学术交流网 / 美国社会生活 /2004 年 1 月 9 日转发 7700-W200409 李焰 (Li Yan): 与总统捉迷藏 白宫记者挖新闻有绝招 / 《华盛顿观察》周刊 / 第 44 期( 2004 年 12 月 08 日);学术交流网 / 美国社会生活 /2004 年 12 月 11 日转发 7700-W200410 任东来 (Ren Donglai): 新闻自由与个人名誉的艰难平衡:美国媒体中的诽谤诉讼 (A)/ 中国思维网 /2004 年 8 月 20 日;学术交流网 / 美国社会生活 /2004 年 8 月 25 日转发 7700-W200411 任东来 (Ren Donglai): 新闻自由与个人名誉的艰难平衡:美国媒体中的诽谤诉讼 (B)/ 中国思维网 /2004 年 8 月 20 日;学术交流网 / 美国社会生活 /2004 年 8 月 25 日转发 7700-W200412 沈红梅 (Shen Hongmei): 美国新闻作假成 风 ? / 《华盛顿观察》周刊第 12 期( 2004 年 4 月 7 日)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社会生活 /2004 年 4 月 9 日转发 7700-W200413Silvio Waisbord(Silvio Waisbord): 为什么民主需要新闻调查 / 交流杂志 /2001 年 2-3 期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社会生活 /2004 年 4 月 17 日转发 7700-W200414 钟布 (Zhong Bu): 报纸虚报发行数在美国会有怎样的命运? / 《华盛顿观察》周刊第 26 期 (2004 年 7 月 21 日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社会生活 /2004 年 8 月 19 日转发 7701 美国新闻目录索引 7701--W200201 黄安年 (Huang Annian):2000 年中国发表的美国新闻、图书出版、博物、档案文章目录 / 《学术交流网》 2002 年 6 月 18 日首发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论著索引 /2002 年 6 月 18 日首发 7710 美国新闻报刊史 7710-W200301 黄安年 (Huang Annian): 有感于私人机构评估全美报纸发行量排名( 2000 年 1 月 23 日)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观察 /2003 年 11 月 21 日首发 7730 美中新闻比较 7730-W200201 翟峥 (Zhai Zheng): 中美两国在对方主要媒体中的写照 -- 对《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 1998 年报道的对比分析 ( 上 )/ 《美国研究》 2002 年第 3 期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2 年 11 月 2 日转发 7730-W200201 翟峥 (Zhai Zheng): 中美两国在对方主要媒体中的写照 -- 对《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 1998 年报道的对比分析 ( 中 )/ 《美国研究》 2002 年第 3 期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2 年 11 月 2 日转发 7730-W200201 翟峥 (Zhai Zheng): 中美两国在对方主要媒体中的写照 -- 对《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 1998 年报道的对比分析 ( 下 )/ 《美国研究》 2002 年第 3 期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2 年 11 月 2 日转发 7800 美国图书、博物 7800-W200301 马海宽 (Ma Haiguan): 《追求卓越》竟是大师捏造 已成经典书畅销 未定功名人争论 / 中华读书报 2003 年 2 月 12 日首发;学术交流网 / 学术问题评论 /2003 年 2 月 16 日转发 7810 美国图书馆 7810-W200301 黄安年 (Huang Annian): 参观俄亥俄图书馆的启示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观察 /2003 年 9 月 21 日 7810-W200302 黄安年 (Huang Annian): 亨廷顿图书馆参观记 (2000 年 3 月 12 日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观察 /2003 年 10 月 25 日首发 7810-W200303b 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 (Meiguo Guijiayixue Tushuguan): 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 /ASRS 网站页面( 2003 年 4 月 16 日) / 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 /SARS ;美国参考 /2003 年 4 月 16 日转发;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3 年 4 月 17 日转发 7811 美国图书馆概述 7811-W200401 David L. Marcus(David L. Marcus): 艺术展、互联网、当然还有书籍: 图书馆进入摩登时代 / 交流杂志 1999 年第四期;学术交流网 / 美国社会生活 /2004 年 4 月 9 日转发 7812 美国各个图书馆 7812-W200401 李文云 (Li Wenyun) 、颜亮( Yan Liang) (人民日报) : 洛杉矶有亨廷顿庄园图书馆 中国风情别具一格 / 南方网 /2004 年 04 月 16 日;学术交流网 / 美国社会生活 /2004 年 5 月 6 日转发 7813 美国的报刊杂志 7813-W200301 董关鹏 (Dong Guanpeng) 、 张 杨 (Zhang Yang): 解读《纽约时报》新闻谎言 / 世界知识 /2003 年第 13 期;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3 年 7 月 29 日转发 7813-W200302 西木 (Ximu): 美国的主流媒体──老派的《华尔街日报》 / 华夏文摘/2003年6月9日;学术交流网/美国问题评论/20年6月10日转发 7813-W200401 华文 (Huawen): 美国报纸谁更讲 党性 ?/ 中国思维网 /2004 年 3 月 24 日;学术交流网 / 美国社会生活 /2004 年 4 月 5 日转发 7813-W200402 世纪沙龙 (Shiji Shalong) 贴 : 金赛一度登上时代杂志封面 / 世纪沙龙 /2004 年 11 月 17 日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社会生活 /2004 年 11 月 19 日 7813-W200403 钟布 (Zhong Bu): 美报业竞争再出奇招:主流大报争办城市小报 / 《华盛顿观察》周刊 / 第 25 期 (2004 年 7 月 14 日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社会生活 /2004 年 7 月 18 日转发 7813.1 美国的中文报刊杂志 7813.1-W200301 多維時報 (Duowei Shibao): 《多維時報》﹕一份面向華裔中產階級的大型周報 / 多維网 /2003 年 7813.1-W200302 余东晖 (Yu Donghui) (中新社记者) : 美国地方华文报纸生存有道 / 早报网 /2003 年 9 月 22 日;学术交流网 / 美国社会生活 /2003 年 9 月 23 日转发 7814 美国图书和图书公司 7814-W200301 康慨 (Kang Kai): 美最大连锁书店巴诺主办的《图书》杂志公布改变美国的 20 本书 / 《中华读书报》,华夏文摘 /2003 年 7 月 24 日;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3 年 7 月 25 日转发 7815 美国电子图书 7815-W200301 黄安年 (Huang Annian): 浏览亦凡书库的网上图书 (1999 年 11 月 8 日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观察 /2003 年 11 月 11 日首发 7815-W200301 西尔维奥韦斯伯 (Xierweiao. Weisibo): 《为什么民主需要调查性新闻报导 ---- 电子期刊 : 新闻媒体的作用 (2),/ 美国参考 /2003 年 7 月 18 日;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3 年 7 月 22 日转发 7815-W200301 余苗 (Yu Miao: 报纸无纸,美报业电子阅读时代的来临 / 《华盛顿观察》周刊 / 第 44 期( 2003 年 11 月 26 日);学术交流网 / 美国图书评论 /2003 年 11 月 28 日转发 7820 美中图书比较 7820-W200301 黄安年 (Huang Annian): 北京图书馆珍藏善本图书和文物在纽约展出参观记( 2000 年 2 月 10 日)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观察 /2003 年 11 月 3 日首发 7850 美国博物 7850-W200201 吴晓江 (Wu Xiaojiang): 对可能性、机会和实效的追求 -- 浏览美国历史博物馆有感 / 社会科学报;学术批评网 / 读书时空 /2002 年 10 月 11 日转发;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2 年 11 月 18 日转发 7850-W200301 黄安年 (Huang Annian): 在洛杉矶参观宋美龄女士暨书画名家跨世纪千禧联展( 2000 年 3 月 23 日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观察 /2003 年 10 月 25 日首发 7850-W200302 黄安年 (Huang Annian): 哈德逊河博物馆参观记( 2000 年 4 月 27 日) , 黄安年文 , 发表: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观察 /2003 年 11 月 6 日转发 7850-W200401 美国参考 (Meiguo Cankao): 国立美洲印第安人博物馆定于 9 月 21 日落成开放 , 文 , 发表 : 美国参考 /2004 年 9 月 22 日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社会生活 /2004 年 9 月 22 日转发 7850-W200402 美国参考 (Meiguo Cankao): 布什总统祝贺美洲印第安人博物馆落成开放 / 美国参考 /2004 年 9 月 24 日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社会生活 /2004 年 9 月 26 日转发 7850-W200403 美国指南 (Meiguo Zhinan):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2004 年 1 月 12 日;学术交流网 / 美国社会生活 /2004 年 1 月 14 日转发 7850-W200404 美国指南 (Meiguo Zhinan):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美国指南 /2004 年 1 月 12 日;学术交流网 / 美国社会生活 /2004 年 1 月 14 日转发 7850-W200405 美国指南 (Meiguo Zhinan): 华盛顿国立美术馆 (National Gallery, Washington)/ 美国指南 /2004 年 1 月 12 日;学术交流网 / 美国社会生活 /2004 年 1 月 14 日转发 7850-W200406 美国指南 (Meiguo Zhinan): 美国布鲁克林儿童博物馆 (Brooklyn Children's Museum)/ 美国指南 /2004 年 1 月 12 日;学术交流网 / 美国社会生活 /2004 年 1 月 14 日转发 7850-W200407 美国指南 (Meiguo Zhinan): 国立美国历史博物馆 (National Museum of American History)/ 美国指南 /2004 年 1 月 12 日;学术交流网 / 美国社会生活 /2004 年 1 月 14 日转发 7850-W200408 美国指南 (Meiguo Zhinan): 波士顿美术馆 (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 美国指南 /2004 年 1 月 12 日;学术交流网 / 美国社会生活 /2004 年 1 月 14 日转发 7850-W200409 美国指南 (Meiguo Zhinan): 纽约现代美术馆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 美国指南 /2004 年 1 月 12 日;学术交流网 / 美国社会生活 /2004 年 1 月 14 日转发 7850-W200410 美国指南 (Meiguo Zhinan): 古根海姆博物馆 (Guggenheim Museum)/ 美国指南 /2004 年 1 月 12 日;学术交流网 / 美国社会生活 /2004 年 1 月 14 日转发 7921 美国西班牙英语 7921-W200301 余苗 (Yu Miao): 西班牙英语,星火渐燎原一种新的语言 / 《华盛顿观察》周刊 / 第四十一期( 2003 年 11 月 5 日);学术交流网 / 美国社会生活 /2003 年 11 月 7 日转发
个人分类: 博客专题目录(10-11)|3768 次阅读|0 个评论
2002-2004年美国文化目录索引
黄安年 2010-12-4 07:57
学术交流网发布 2002-2004 年美国文化目录索引 ( 编号 7001-7490)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12 月 04 日发布 自 10 月 7 日起分类发布学术交流网 2002-2004 年中国美国问题论文和资料总目,总目的编序和笔者发布的 2007-2009 年中国美国问题博文相对应,便于自己和有兴趣的网友查阅。这些内容中不仅有少量是笔者在博客上迄今还未发布的 , 更多的是转发内容中不少迄今很难查到 , 当时这些内容尚未列为控制发布范围之内 , 而现在如果再要在网上查找就不容易了。 7000.1 美国文化目录 7000.1--W200201 黄安年 (Huang Annian):2000 年中国发表的美国文化、文学文章目录 / 《学术交流网》 2002 年 6 月 18 日首发 7001-W200301, 闵家胤 (Min Jiayin): 美国文化演进的新特点 /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2003 年 12 月 29 日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3 年 12 月 31 日转发 7001 美国文化概述 7001-W200401 董小川( Dong Xiaochuan): 美国本土主义运动评析( A ) / 《美国研究》 /2004 年第 3 期;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4 年 9 月 15 日转发 7001-W200402 董小川( Dong Xiaochuan): 美国本土主义运动评析( B ) / 《美国研究》 /2004 年第 3 期;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4 年 9 月 15 日转发 7001-W200403 董小川( Dong Xiaochuan): 美国本土主义运动评析( C ) / 《美国研究》 /2004 年第 3 期;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4 年 9 月 15 日转发 7001-W200404 董小川( Dong Xiaochuan): 美国本土主义运动评析( D ) / 《美国研究》 /2004 年第 3 期;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4 年 9 月 15 日转发 7001-W200405 雷文 (Lei Wen): 美国文化如何打遍天下 / 中国思维网 /2003 年 11 月 15 日摘自世界新闻报;学术交流网 / 美国社会生活 /2004 年 2 月 14 日转发 7001-W200406 赵一凡 (Zhao Yifan): 迷惘的一代文化背景透视( A ) / 美国研究 /1987 年第 2 期;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4 年 4 月 4 日转发 7001-W200407 赵一凡 (Zhao Yifan): 迷惘的一代文化背景透视( B ) / 美国研究 /1987 年第 2 期;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4 年 4 月 4 日转发 7002 美国的主流文化 7002-W200301 任东来 (Ren Donglai): 美国的枪文化与历史学家的责任 / 东方杂志 /2002 年第 11 期;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3 年 6 月 21 日转发 7003 美国反主流文化 7003-W200401 温洋 (Wen Yang): 反主流文化的亚文化群 -- 嬉皮士( A ) / 美国研究 /1988 年第 4 期;学术交流网 / 美国社会生活 /2004 年 4 月 14 日转发 7003-W200402 温洋 (Wen Yang): 反主流文化的亚文化群 -- 嬉皮士( B)/ 发表:美国研究 /1988 年第 4 期;学术交流网 / 美国社会生活 /2004 年 4 月 14 日转发 7003-W200403 曾进 (Zeng Jin): 美国嬉皮史 / 《华盛顿观察》周刊 / 第 37 期( 2004 年 10 月 13 日) ;学术交流网 / 美国社会生活 /2004 年 10 月 15 日转发、 7004 美国的多元文化 7004-W200301 王晓德 (Wang Xiaode): 关于美国化与全球多元文化发展的思考 (A)/ 《美国研究》 /2003 年第 3 期;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3 年 9 月 13 日转发 7004-W200302 王晓德 (Wang Xiaode): 关于美国化与全球多元文化发展的思考 (B), 王晓德 / 《美国研究》 /2003 年第 3 期;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3 年 9 月 13 日转发 7004-W200303 王晓德 (Wang Xiaode): 关于美国化与全球多元文化发展的思考 (C), 王晓德 / 《美国研究》 /2003 年第 3 期;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3 年 9 月 13 日转发 7004-W200401 林小聪 (Lin Xiaochong): 也谈多元文化主义的缘起 / 《青年史学》 /56 期 /2004 年 03 月 15 日;学说连线 /2004 年 6 月 25 日;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4 年 7 月 1 日转发 7004-W200402 Eric Schmitt(Eric Schmitt): 只选单一种族不够 / 交流杂志 /2001 年 2-3 期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社会生活 /2004 年 4 月 18 日转发 7005 美国企业文化 7005-W200401 王大新 (Wang Daxin): 论八十年代美国对 企业文化 的探索( A ) / 美国研究 /1987 年第 4 期;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4 年 4 月 4 日转发 7005-W200402 王大新 (Wang Daxin): 论八十年代美国对 企业文化 的探索( B ) , 王大新文 , 发表:美国研究 /1987 年第 4 期;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4 年 4 月 4 日转发 7006 美国大众文化 7006-W200201 潘小松 (Pan Xiaosong): 美国大众文化研究的三个走向 / 《博览群书》 /2002 年第 7 期 ; 史学评论网 / 学术批评 /2002 年 10 月 01 日转发;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2 年 10 月 2 日转发 7006-W200401 高斯 (Gao Si): 谁说美国没盗版?――生意兴隆的美国黑市 / 《华盛顿观察》周刊 / 第 44 期( 2004 年 12 月 08 日);学术交流网 / 美国社会生活 /2004 年 12 月 11 日转发 7006-W200402 李雾 (Li Wu) 美国:阅读在危险中 / 南方周末 /2004 年 8 月 10 日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4 年 8 月 21 日转发 7006-W200403 沈志真 (Shen Zhizheng): 收集战争信件逾 7 万 美收藏家 书写 美国历史 / 京华时报 /2003 年 4 月 4 日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社会生活 /2004 年 5 月 13 日转发 学术交流网 / 美国社会生活 /2004 年 5 月 13 日转发 7006-W200404 〔美〕托马斯英奇 (Tuomasi Yingqi) , 龚文庠 (Gong Wenxing) 译 : 美国通俗文化研究 (A)/ 美国研究 /1989 年第 3 期;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4 年 4 月 30 日转发 7006-W200405 〔美〕托马斯英奇 (Tuomasi Yingqi) , 龚文庠 (Gong Wenxing) 译 : 美国通俗文化研究 (B), 〔美〕托马斯英奇 文 , 龚文庠译 发表:美国研究 /1989 年第 3 期;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4 年 4 月 30 日转发 7006-W200406 王笛 (Wang Di): 大众文化研究与近代中国社会 -- 对近年美国有关研究的述评( A ) / 《历史研究》 /1999 年第 5 期 ; 近代中国网 /2003 年 3 月 26 日转发;学术交流网 / 美中关系评论 /2004 年 7 月 4 日转发 7006-W200407 王笛 (Wang Di): 大众文化研究与近代中国社会 -- 对近年美国有关研究的述评( B ) / 《历史研究》 /1999 年第 5 期 ; 近代中国网 /2003 年 3 月 26 日转发;学术交流网 / 美中关系评论 /2004 年 7 月 4 日转发 7006-W200408 王笛 (Wang Di): 大众文化研究与近代中国社会 -- 对近年美国有关研究的述评( C ) / 《历史研究》 /1999 年第 5 期 ; 近代中国网 /2003 年 3 月 26 日转发;学术交流网 / 美中关系评论 /2004 年 7 月 4 日转发 7006-W200409 中华读书报 (Zhonghua Dushubao): 二战美军家书 / 中华读书报 /2004 年 11 月 10 日;学术交流网 / 美国社会生活 /2004 年 11 月 16 日转发 7007 美中文化 7007-W200201 朱世达 (Zhu Shida): 关于中美关系的文化思考 / 《欧美同学会会刊》 /2001 年第 2 期;电子杂志 / 每日文摘 /2002 年 7 月 29 日转摘;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2 年 8 月 18 日转发 7007-W200301Phyllis McIntosh(Phyllis McIntosh): 美中青少年交流项目发现共同点并建立联系 / 美国参考 /2003 年 3 月 5 日;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3 年 3 月 7 日转发 7007-W200302 朱迪 (Zhu Di) 报导 : 美国人看中国电影 / 美国之音 /2003 年 9 月 8 日;学术交流网 / 美国社会生活 /2003 年 12 月 1 日转发 7007-W200401 杜菁琳 (Du Qinglin):2004 年美国流行文化异军突起的新华裔面孔 / 《华盛顿观察》周刊 / 第 47 期 (2004 年 12 月 29 日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4 年 12 月 31 日转发 7007-W200402 方 朝 晖 (Fang Chaohui): 儒学在美国:动向与反思(上 B ) / 文史聚焦 /2004 年 11 月 13 日;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4 年 11 月 16 日转发 7007-W200403 方 朝 晖 (Fang Chaohui): 儒学在美国:动向与反思( B ) / 文史聚焦 /2004 年 11 月 13 日;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4 年 11 月 16 日转发 7007-W200404 方 朝 晖 (Fang Chaohui): 儒学在美国:动向与反思(上 A ) / 文史聚焦 /2004 年 11 月 13 日;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4 年 11 月 16 日转发 7007-W200405 林玲 (Lin Lin): 美国电影大片控制中国 / 中国思维网 /2004 年 2 月 19 日摘自环球视野;学术交流网 / 美中关系评论 /2004 年 4 月 5 日转发 7007-W200406 世界周刊 (Shijie Zhpukan): 中國京劇躍上美國主流舞台 / 世界周刊 / 第 1045 期 (2004 年 3 月 28 日学术交流网 / 美中关系评论 /2004 年 3 月 31 日转发 7007-W200407 娱乐信报 (Yule Xinbao): 四个老外的奇谈怪论:他们对中国一知半解 / 文学城 /2004 年 03 月 16 日;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4 年 3 月 18 日转发 7007-W200408 張英進 (Zhuang Yingji): 美國電影中華人形象的演變( A ) / 《二十一世紀》網絡版 / 二○○四年六月號( 2004 年 6 月 30 日);世纪沙龙 /2004 年 7 月 2 日转贴;学术交流网 / 美中关系评论 /2004 年 7 月 4 日转发 7007-W200409 張英進 (Zhuang Yingji): 美國電影中華人形象的演變( B ) / 《二十一世紀》網絡版 / 二○○四年六月號( 2004 年 6 月 30 日);世纪沙龙 /2004 年 7 月 2 日转贴;学术交流网 / 美中关系评论 /2004 年 7 月 4 日转发 7007-W200410 朱虹 (Zhu Hong): 中美文学的交叉点 -- 在国际现代语言文学联合会第十七届年会上的发言 / 美国研究 /1988 年第 2 期;学术交流网 / 美中关系评论 /2004 年 4 月 10 日转发 7008 美国文化与世界 7008-W200401 国际先驱导报 (Guoji Xianqu Daobao): 美军 战俘文化 :从朝鲜越南到伊拉克的延续 / 凤凰卫视网 /2004 年 05 月 14 日;学术交流网 / 美国社会生活 /2004 年 6 月 28 日转发 7008-W200402 汤一介 (Tang Yijie): 文明的冲突 与 文明的共存 汤一介教授在 北京论坛 上的讲演( A ) / 无穷发帖 / 世纪沙龙 /2004 年 10 月 27 日 ; 学术交流网 / 学术问题论坛 /2004 年 10 月 31 日转发 7008-W200403 汤一介 文明的冲突 与 文明的共存 汤一介教授在 北京论坛 上的讲演( B ) / 无穷发帖 / 世纪沙龙 /2004 年 10 月 27 日 ; 学术交流网 / 学术问题论坛 /2004 年 10 月 31 日转发 7008-W200404 朱世达 (Zhu Shida): 9 11 事件后美国的文化悖论( A ) / 《美国研究》 2004 年第 2 期;学术交流网 / 美国社会生活 /2004 年 6 月 18 日转发 7008-W200405 朱世达 (Zhu Shida): 9 11 事件后美国的文化悖论( B ) / 《美国研究》 2004 年第 2 期;学术交流网 / 美国社会生活 /2004 年 6 月 18 日转发 7008-W200406 朱世达 (Zhu Shida): 9 11 事件后美国的文化悖论( C ) / 《美国研究》 2004 年第 2 期;学术交流网 / 美国社会生活 /2004 年 6 月 18 日转发 7009 美国对外文化战略 7009-W200301KY(KY): 历史的发展将是文明的冲突 ---- 驳《曹长青:伊拉克战争推翻亨廷顿文明论》 / 联合早报网论坛 /2003 年 7 月 11 日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3 年 7 月 24 日转发 b7009-W200301 刘雅莉( Liu Yali): 文明冲突论,还是性文明冲突论? / 华盛顿观察周刊 /2003 年 3 月 26 日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3 年 7 月 21 日转发 7009-W200301 项立岭( Xinag Liling): 文明只与不文明冲突 (A)/ 联合早报网论坛 /2003 年 7 月 22 日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3 年 7 月 24 日转发 7009-W200302 项立岭( Xinag Liling): 文明只与不文明冲突 (B)/ 联合早报网论坛 /2003 年 7 月 22 日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3 年 7 月 24 日转发 7300 美国文学 7300-W200401 施咸荣 (Shi Xianrong): 美国黑人的三次文艺复兴( A ) / 美国研究 /1988 年第四期;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4 年 4 月 14 日转发 7300-W200402 施咸荣 (Shi Xianrong): 美国黑人的三次文艺复兴( B ) / 美国研究 /1988 年第四期;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4 年 4 月 14 日转发 7300-W200403 美国文学在美国 , 陶洁文 , 发表:美国研究 /1989 年第 4 期;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4 年 5 月 2 日转发 7300-W200404 施咸荣 (Shi Xianrong): 美国黑人奴隶纪实文学( A ) / 美国研究 /1990 年第 2 期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4 年 5 月 10 日转发 7300-W200405 施咸荣 (Shi Xianrong): 美国黑人奴隶纪实文学( B ) / 美国研究 /1990 年第 2 期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4 年 5 月 10 日转发 7301 美国文学史概述 7301-W200301 新华网 (Xinhua Wang): 《新编美国文学史》出版 / 新华网 /2003 年 7 月 24 日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3 年 7 月 25 日转发 7301-W200401 美国研究编辑 (Meiguo Yanji9 Bianjibu): (美国研究)本刊访《美国文学简史》主要编写者 / 美国研究 /1987 年第 2 期;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4 年 4 月 4 日转发 7330 美国当代文学史 7330-W200401 施咸荣 (Shi Xianrong): 当代美国文学发展的几个新趋势( A ) / 美国研究 /1987 年第 1 期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4 年 3 月 29 日转发 7330-W200402 施咸荣 (Shi Xianrong): 当代美国文学发展的几个新趋势( B ) / 美国研究 /1987 年第 1 期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4 年 3 月 29 日转发 7340.1 美国小说目录索引 7340.1---W200201 黄安年 (Huang Annian): 海明威、福克纳、托妮莫里森研究倍受关注 ---2000 年中国的美国文学研究文章中前三位作家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论著索引 /2002 年 5 月 7 日首发 7340.1---W200202 黄安年 (Huang Annian):2000 年中国发表的美国小说家文章目录 , 黄安年辑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论著索引 /2002 年 6 月 2 日首发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论著索引 /2002 年 6 月 2 日首发 7344 美国当代小说 7344-W200201 朱学勤 (Zhu Xueqin)( 上海大学 ): 带一本书:从美国到巴黎 / 世纪沙龙;学术批评网 / 读书时空 /2002 年 9 月 26 日转发;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2 年 10 月 8 日转发 7344-W200301 斯图尔特霍利迪 (Situerte. Huolidi): 美国国务院推出《作家畅谈美国文集》 / 美国参考 /2003 年 1 月 6 日发布;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3 年 1 月 9 日转发 7344-W200302 小 尼 (Xiaoni): 伊萨卡书简 / 华夏文摘 / 第六五九期( 2003 年 11 月 14 日);学术交流网 / 美国社会生活 /2003 年 11 月 16 日转发 7344-W200401 陈雅莉 (Chen Yali): 读小说在美国只是少数人的嗜好 / 《华盛顿观察》周刊 / 第 27 期( 2004 年 7 月 28 日);学术交流网( www.annian.net)/ 美国社会生活 /2004 年 8 月 9 日转发 7352.1 海明威 7352.1-W200401 董衡巽 (Dong Hengshen): 海明威短篇创作模式探求 / 美国研究 /1988 年第 3 期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4 年 4 月 12 日转发 7360 美国小说家 Q: 7360-W200401 丛郁 (Cong Yu): 美国中产阶级风俗及情操的记事人 -- 约翰契弗( A ) / 美国研究 /1990 年第 2 期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4 年 5 月 10 日转发 7360-W200402 丛郁 (Cong Yu): 美国中产阶级风俗及情操的记事人 -- 约翰契弗( B ) / 美国研究 /1990 年第 2 期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4 年 5 月 10 日转发 7361 美国小说家 M: 7363.1-W200401 兰守亭 (Lan Shouting): 马克吐温:他死了吗?文 , 发表:世纪中国 /2003 年 12 月 26 日;学术交流网 / 美国社会生活 /2004 年 6 月 15 日转发 7366 美国小说家 W: 7366-W200401 王佐良 (Wang Zuoliang): 艾德蒙威尔逊书信 / 美国研究 /1987 年第 1 期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4 年 3 月 29 日转发 7380.1 美国散文 , 诗歌、戏剧、艺术文章目录 7380.1-W200201 黄安年 (Huang Annian):2000 年中国发表的散文、诗歌、戏剧、艺术文章目录 / 《学术交流网》 2002 年 6 月 18 日首发 7381-W200401 陶洁 (Tao Jie): 美国诗歌一侧面 / 中华读书报 /2004 年 11 月 10 日;学术交流网 / 美国社会生活 /2004 年 11 月 16 日转发 7411 美国戏剧概述 7411-W200301 识 似 (Shisi): 戏 说 / 华夏文摘 / 第 657 期( 2003 年 10 月 31 日);学术交流网 / 美国社会生活 /2003 年 11 月 16 日转发 7420 美国音乐 7420-W200301 楼 兰 (Lou Lan): 远方知音 一位美国音乐人的中国情结 / 华夏文摘 /2003 年 8 月 1 日;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3 年 8 月 3 日转发 7420-W200401 施咸荣 (Shi Xianrong): 美国黑人奴隶歌曲 / 美国研究 /1990 年第 1 期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社会生活 /2004 年 5 月 8 日转发 7430 美国电影 7430-W200301 黄安年 (Huang Annian): 加州环球影城( Universal Studios )参观记 (2000 年 3 月 13 日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参观 /2003 年 9 月 30 日首发 7430-W200302 黄安年 (Huang Annian): 好莱坞弗里山庄观光记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观察 /2003 年 9 月 30 日首发 7430-W200303 黄安年 (Huang Annian): 在美国电影院看电影( 2000 年 1 月 15 日摘录)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研究 /2003 年 7 月 15 日首发 7430-W200304 刘见林 (Liu Jinalin): 由漫画翻拍电影看美国人的超级英雄情结 / 《华盛顿观察》周刊 / 第 30 期 (2003 年 8 月 6 日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3 年 8 月 8 日转发 7430-W200401 阿诺 (Ainuo) 编辑 : 美国历史上最好的 100 部影片名录(英文原名) / www.hjenglish.com/2004 年 5 月 2 日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社会生活 /2004 年 5 月 13 日转发 7430-W200402 沈睿 (Shen Rui): 在美国看电影《华氏 911 》 / 世纪中国 /2004 年 07 月 05 日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社会生活 /2004 年 7 月 9 日转发 7431 美国电影概述 7431-W200401 陈雅莉 (Chen Yali): 华氏 9 11 中的诚实大兵要挨军队整 / 《华盛顿观察》周刊 / 第 30 期 (2004 年 08 月 18 日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社会生活 /2004 年 8 月 20 日转发 7431-W200402 李燕 (Li Yan): 《华氏 911 》引发的反思:纪录片的高票房要损失真实性吗? / 《华盛顿观察》周刊 / 第 30 期 (2004 年 08 月 18 日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社会生活 /2004 年 8 月 20 日转发 7436 美国好莱坞 7436-W200401 戴行钺 (Dai Xingyue): 好莱坞电影的兴起 /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网 /2003 年 6 月 2 日;学术交流网 / 美国美国问题问题评论 /2004 年 7 月 21 日转发 7436-W200402 徐琳 (Xu Lin): 好莱坞政治电影找到新敌人,《满洲候选人》搭上美国大选列车 / 《华盛顿观察》周刊 / 第 27 期( 2004 年 7 月 28 日);学术交流网( www.annian.net)/ 美国社会生活 /2004 年 8 月 9 日转发 7436-W200403 钟布 (Zhong Bu): 好莱坞新招宣传今夏大片 / 《华盛顿观察》周刊 / 第 15 期 (2004 年 4 月 28 日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社会生活 /2004 年 4 月 29 日转发 7440 美国影视 7440-W200401 李燕 (Li Yan): 美国影视圈掀起 动画复兴 热 / 《华盛顿观察》周刊 / 第 35 期( 2004 年 09 月 29 日); 学术交流网 / 美国社会生活 /2004 年 9 月 30 日转发   7440-W200402 曾进 (Zeng Jin): 八仙过海 美国同性恋电视风云起 / 《华盛顿观察》周刊 / 第 50 期( 2004 年 1 月 7 日);学术交流网 / 美中关系评论 /2004 年 1 月 9 日转发 7460 美国雕塑 7460-W200401 蒋建平 (Jiang jianping): 美国自由女神像的原型是谁? / 中华读书报 /2004 年 11 月 10 日;学术交流网 / 美国社会生活 /2004 年 11 月 16 日转发
个人分类: 国内所见所闻(10-11)|3879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美国的教堂礼拜反思我们的信仰教育和社区教育
panfq 2010-4-27 14:55
到美国的学生绕不开美国的宗教教育的影响。美国每个社区都有教堂,宗教活动是美国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人星期天都去教堂做祷告。美国教会要比其他西方国家兴旺得多。 一些高校也有华人组织的宗教团体。初到美国的中国学生需要一种归属感,而这一团体为中国学生提供聚会交流的场所,顺便提供免费饭食。 在为你提供了物质食粮之后,同时也让你得到精神食粮,听它宣扬自己的世界观和真理观。 本人不信基督,听了他们的传道也很难改变我根深蒂固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但是,到了美国,遇到随处可见的宗教教育,人们就不得不思考信仰问题。 我把他们宣扬的基督教用语天堂地狱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相类比,不知是否恰当 ? 共产党人其实也有自己心中的天堂,就是共产主义社会。具有奴役性的不平等的社会大概被共产党人视为人间地狱,所以他们为了自己的天堂而不懈奋斗,乃至献出自己的生命。也不知我们把那些为心中的美好社会而献出自己生命的共产党人(如李大钊等)视为共产党人的耶稣是否合适,他们为了后来的人们能过上美好生活而受难,如同耶稣之被钉上十字架。基督教把为人类献身者集于一人一神,共产党人中为新中国的成立而牺牲者则为众多凡人。聚焦于一神似乎比分散于众多人更有感召力。有人说共产党人的天堂太渺茫,那我们不仅要问,难道基督教中的天堂就存在。无非是人们需要一种信仰、理想和憧憬而已。 不过对于不去探究深刻哲理的普通大众来说,基督教在其发展过程中,利用人有原罪的说教,利用天堂、地狱的区别,使一些人遵守道德,对社会的安宁也起到了相应的作用。共产党人也提倡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道德,但这种道德是基于人性、美好社会所需的道德,而不是靠天堂地狱来吓唬人,而是向众人讲明事理,说这些道德是人与人相处、是和谐社会所必需,违背了就要受到人们的谴责乃至法律的制裁,但是它有时的确不如靠下地狱的话语来得有效。没有了那种死后的恐惧,也使得某些操行易变的人们善心难以持久,使一些富人为富不仁,缺乏慈善和捐赠心肠;使一些官员一旦变坏时有恃无恐。这部分人给社会树立了反面的榜样,也就使一些后辈开始怀疑共产党人的信仰。但我相信,上世纪为这种信仰而牺牲的人们的确是带着对美好社会的向往而走向刑场的,如同耶稣之走向十字架。你不信仰耶稣令耶稣寒心,你不相信共产主义社会、不为之而努力也会让死去的先烈寒心。可正是有一些口是心非者,谋尽社会的好处而不尽道义,才影响到后辈们的信仰。 本人周末偶尔也去教堂,我把它作为考察美国文化、了解美国社会的一部分。 在我看来, 美国的教堂不仅仅是宗教教育,同时也是美国社会进行社区教育的重要形式,它具有宣道、促进人际交流、心理感化等功能 。 美国的教堂随处可见,教堂运作的资金来自捐款。教堂的活动主要 围绕《圣经》里的故事和内容。有的教堂每周一个主题,涉及家庭、社会伦理各个层面。久而久之,《圣经》的理念和价值观就是这样在美国人心中潜默移化,扎下根。教堂设有育婴室、儿童室、青年活动中心,儿童有自愿者和义工专门照看,成人可以放心的去听课和传道。有的教堂在唱圣歌中间还请专门的乐队来演奏和演唱。 周末市民去礼拜,邻座间彼此相互问好,听听邻里谈谈发生的事情。教堂也有其它形式的活动,也请专家举办某种形式的讲座。例如地球日前后,相关聚会探讨的话题中,也涉及自然环境。我先后两次在不同的场合听到教堂讲环境问题,一次是美国人聚会的教堂,一位专家谈到土壤的退化;一次在中国人聚会的教堂,一位从中国来的美国教授以图片的形式展示中国的环境污染以及乡下居住环境的脏乱。当然,最后免不了要说,上帝创造了自然界,它就要求我们爱惜它。 考察美国教堂, 体验到了美国社区教育的重要方式 。 我想,中国在宣扬和继承自己传统文化方面,是不是可以借鉴美国宗教教育的方式。人家到处有教堂,便于市民礼拜。对这种教育方式我们可以有所扬弃,譬如它的某些教育形式,某些有关伦理的内容。我们是否在经济发展后,除了在海外大力开办孔子学院外,国内也要重视对国民自身的传统文化教育,也可以在各个社区建立类似的活动中心,每周末为市民提供聚会、交谈、围绕讲座讨论等方式,使人们找到精神的寄托 。 当然一些社区也有类似的中心,但还缺乏像西方教堂一样的心灵感召力。 这需要国人仔细揣摩。
个人分类: 教育评论|3862 次阅读|1 个评论
无耻的西方男人和愚昧的东方女人(转载,题目为个人撰写)
longfo 2010-1-17 20:38
这篇可能和国外生活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写于国外,和大家分享。 中国女人!请不要上老外的床 如果你问一个老外,你为什么来中国? 他多半会回答说,因为喜欢中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壮丽的山河、高速的发展、巨大的变化。 但是我告诉你,除了极少数由政府、公司派驻,通常拖家带口的老外之外,绝大部分与以下两个因素有关: 第一,在家混得不怎么样或者根本混不下去; 第二,找中国女人。   一天中午,我和朋友、一位法国小姐到外面吃饭回来,快到单位门口,远远看到对面来了一个收垃圾的老头,手上推着一个小推车。这时,法国小姐捅了捅我,你看见了吗?看见了什么?我很奇怪。 就在你前面。我这才发现,对面这老头是个老外,佝着背,仅有的几个头发又长又 脏又乱,难怪让有点近视的我一开始误以为是收垃圾的。他手上那个小推车推的可不是废品,而是一个混血小孩。他身旁跟着一个中国姑娘,一个年轻、漂亮、高挑的中国姑娘。   法国小姐笑起来了:你们中国女人到底是为什么?法国小姐之所以笑,是因为我们刚刚吃饭的时候,恰好在谈这个问题。其实,我早就见过、听说过这类外国男人和中国女人的故事,以前也从来没有往心里去,但是眼前的这一对对比实在太强烈--如花似玉的中国姑娘和一个又老、又丑、又脏、又矮、又秃、又干瘪的外国男人,还有他们在小推车的婴儿。   另外一边,法国小姐笑弯了腰(我不知道她为什么笑成那样)。那一刻,我作为一个中国人,自尊受到了深深地伤害。   几天后,我做了三个决定:第一,我将我所知道的某些外国男人丑陋的真相告诉大家。第二,我要因此发动中国人起来阻止中国女人围着外国男人转。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是,作为一个中国学者,我决定暂时中断我的正常的工作,全心投入一项还从未有人做过的研究,那就是,研究外国女人眼中的中国男人形象,从而可以最终帮助中国男人追求外国女人。   我和我的同事将首先去访问那些在中国生活、却从来没有过中国男朋友的白人女性,调查其中的原因。我们更要去访问那些有过中国男朋友、嫁给中国男人的白人妇女,请她们告诉我们中国男人的优点和缺点。我知道这样的老外不多,幸运的是,我已经遇到了一些。   我们还要对在中国的女老外(全部为白人)进行一次大规模的问卷调查,采用科学的测量方法,最终描绘出他们眼中的中国男人形象,并找出她们心目中前五位最有魅力的中国男人。所有这些研究还将回答以下问题:   外国女人对中国男人感兴趣吗?在中国的单身外国女人最希望中国男人对她们做什么?中国男人怎样提高他们对外国女人的吸引力?具有哪些特征的中国男人最受外国女人的青睐?哪些外国女人更喜欢中国男人?怎样结识外国女人?在公共场合怎样和外国女人搭讪?中国什么时候成为了外国男人的天堂?     约翰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前不久,我在大街上碰到他,一个比他高半个头的中国姑娘挽着他的手。他介绍说,他的中国女朋友在一家模特公司工作。实际上,当时要不是约翰主动叫我,我还真没认出他来,因为跟上次见到他时有天壤之别。   约翰是位美国人,42岁,身高1.67米。由于大学没有毕业,在美国始终没有找到正规工作。在非洲混了两年之后,听说许多美国人在中国的淘金故事就来到了上海。刚到上海人生地不熟,只得到江苏一个小城的学校做英文老师。   约翰不甘心,在江苏干了几个月又来到上海找工作,住12块钱一天的小旅馆。我就是那时和他认识的。那天,我去找我一个外国朋友吃饭,见他们在一起聊天,以为她认识约翰,所以我也就把他叫上了。后来才知道他们也不过萍水相逢而已。   点菜的时候,约翰点了一个比较贵的菜,我的那个朋友用英文问,你点的那个菜比较贵,你准备自己付钱吗?约翰立即像做错事的小孩赶忙要退掉。看着他缩头缩脑的样子,我先用中文对我朋友说没关系,再用英文让他继续点。   之后,由于工作关系,我到处跑,很快就把约翰给忘了。这次见到他,他告诉我他在上海一所学校找到教英文的工作。我没有和约翰的女朋友说话,但是我看得出她已经有瞧不起中国人的目光。望着她的背影,我忍不住想,她一定不知道她的美国约翰当时靠别人混饭。这也未免太像神像的故事,明明是人类自己制造的,制造好之后自己再去拜膜。   我还在上海的公共汽车上,目睹了一个典型的美国街头小混混,搂着一个中国小姑娘,光天化日之下,将手从衣服底下伸过去摸她的胸部。而那位中国姑娘很显然十分想表达胸部被外国人摸过的快感,可惜她的英语每次只能说最多两个单词。   一位出租司机告诉我,有一次在一条著名的酒吧街接到一个黑人,双手各搂一个中国女孩。他一开始以为从那种地方上来这样女人是做特殊职业的,没有在意。直到后来他们让他把车开到一所著名高校的女研究生宿舍前,这才大吃一惊。   据报道,北京某医院发现一名艾滋病人,这位美国商人临死前承认,在北京的短短几周里,他已与六位中国女性发生关系,调查发现,她们多为高层知识分子。   在中国,生活着这样一个外国人群体,他们在本国找不到工作,然后凭借外国人的优势在中国轻松挣钱、酗酒、泡妞。就是这样,他们唯一的业余爱好就是批评中国。更有甚者,一些外交官利用职务之便肆意玩弄中国女性。有人甚至公开说,我的签字可以得到任何一中国女人。   中国,你知道吗?你给了老外太多、太多,多到老外反过来瞧不起你。多到连外国人自己也看不惯,称他们为白色垃圾(White trash)。我在这里也要正告那些老外不要太得意,你得到只是中国女人的肉体,一具没有灵魂的躯体。   最近网上盛传一则外国人在中国征婚的笑话:一位47岁的老外在中国的婚介所征婚,长时间无人问津。突然有一天,来了大量的征婚信,令老外大吃一惊。后查明,是由于婚介所的工作人员的粗心把他的年龄错写成了67。   一项涉外婚姻调查也证实了中国女人主要不是为了爱而嫁给外国男人的。调查发现,中国女人和外国新郎的结婚年龄平均相差10.5岁,其中有13%的夫妻是两代人,整整差了20岁。据悉,在涉外婚姻中,创下纪录的是当时轰动一时的一对夫妻,两人相差54岁。结婚时,美国新郎已是一个82岁的老翁,而中国新娘仅28岁。   说来凑巧,我前不久在一份美国杂志上看了一则笑话:一位八十多岁的老翁陪他怀孕的二十多岁的妻子到医院做检查。医生好心地提醒他是否有别的可能,老翁一口拒绝地说,不会,我这个人一向能创造奇迹。上回我和我妻子以及她的一个男朋友一块去打猎,我只用一把雨伞指着一头鹿,那头鹿就中弹身亡了。   不知那位中国新娘是否不久也会传出怀孕的消息,好让大家真正欣赏一下人间奇迹。您也许得到些什么,但却失去最宝贵的尊严。   毋庸讳言,成就那些丑陋的外国男人的始作俑者正是中国女人。但是这些女人,他们大多数没有出过国,脑子里充满了幻想。所以,今天我要利用这个机会告诉她们真相。如果您找到了真爱,我祝贺您并祝福您。我个人认为,只要是真爱,将来无论持续多久远或多短暂都值得去追求。   尽管如此,我还是要警告您。首先,中国女人大多追求一个稳定的婚姻,但是,除极少数例外,西方发达国家的离婚率多在50%左右,而国际婚姻不稳定的因素更多。   其次,我还高度怀疑,今天的外国男人是否会给予中国女人真爱。因为真爱的前提是尊重,而在外国男人眼中,中国女人的形象已经开始被那些少数人搞坏了,已经变成了:世界上最开放的、最大胆的、别有用心的、头脑简单的、知识贫乏的、傻的、功利的容易女孩(Easygirl)。很难想象有男人会对这样的女人付出真爱。只有一种例外,一位美国人介绍说,那就是那些把亚洲妻子当作厨师、佣人、性工作者三合一(adesire for acombination maid/cook/sex worker)的老外。   也许您只是为了钱,我理解您、我不拦您。但是我要告诉您的是,您在献身之前一定要确保两件事:第一,这个老外真的有钱。因为我知道,在中国的许多老外并没有多少钱。第二,他愿意和你结婚,因为不结婚,他的财产可能就和你一点关系也没有。   也许您是为了出国,我也不拦您。但是我告诉您的是,您在献身之前一定也要确保两件事:第一,这个老外他愿意回国。外国尽管比我们富有,但绝不是天堂。要命的是,许多在中国的老外根本不愿意回国,因为他们在国内找不到好的工作、甚至根本就找不到工作。他们也绝对不愿意回去过过去那种卑微的、孤独的生活。第二,他愿意和你结婚。因为不结婚你就无法获得对方国家的永久居住权。   我一个同事的邻居,女儿嫁给了japan山区的农民。邻居经常在我同事面前讲一些类似我们现在不在乎钱,十万、二十万小数目。的话。可是,邻居老伯,您知道您女人在japan真的幸福吗?中国人死要面子,总是报喜不报忧。若干年前,一家中国的电视台专门赴japan山区农村采访这些中国新娘。从热闹、繁华的大上海到偏僻、冷清的小山寨,我听到的中国新娘有的只是失望、落差和无奈。   也许您是为了性?澳洲有一个施女士撰文说,我还有一位女朋友,在中国已经算是极其开放,有着丰富性经验的女人,然而当她第一次同西方男人做爱,仍然感受到一种极大的冲击。她在电话里向我讲述此事,冲动得想立即下嫁给那位西人,倒是我挺冷静地劝她,做爱精彩的西方男人到处都是,十个中起码有八个精彩,二个马马虎虎,中国男人是十个中二个马马虎虎,八个很糟糕。   施女士这个二八说一出笼,立即炸开了锅,引来众多中国男人反驳、辩解。这个话题在当地的华文报纸上竟然持续了几个月,争论之热烈据说还惊动了多家国际知名媒体。可见这是一个对中国男人多么具杀伤力的话题。   施女士的二八说是自己的亲身经验,还是综合众姐妹的感受,不得而知。中国男人这方面到底行不行,我倒是做了个调查。   我调查的不是嫁给西方男人的中国女人,相反我调查的是那些嫁给中国男人、或者曾经有过中国男朋友的白人女性。我直言不讳地问了她们一个问题,中国男人在床上的表现怎么样?她们也直言不讳地回答说,很好,有人甚至评价为完美,还有人听到我这个问题,第一反应是你们中国男人对自己在床上的表现没信心吗?   该调查仍在继续,详细的研究结果随后我将全部公开。   我还要告诉大家,最新的性学研究表明,女人在床上的满足程度,主要不取决于男人,而取决于女人自己。这项研究发现,女性性感受偏低,主要是由于自己受到了种种精神的束缚所致。只要女性能够摆脱这些束缚,她们会具有和男性相同的反应能力和强度的,甚至生理要求会超过男性。根据这项研究,施女士的朋友之所以第一次和西方男人做爱感受到冲击,主要是她面对西方男人时,不自觉地摆脱了以前影响她的那些精神束缚。   最新的研究还发现,男女对性刺激的反应模式实际上是相似的。比如,以前一直以为男性对视觉刺激敏感,女性对气氛、情调刺激敏感,这也被用来解释为什么男人喜欢看***电影。但是,最近英国科学家发现,***电影同样可以使女性性唤起,许多女性仅仅凭借电影的视觉刺激就能达到高潮。   当然,这方面中国男人并非完全没有责任。但是我可以告诉大家,中国男人的问题主要不是生理性的,而是心理性的,中国男人最大的问题是什么?缺乏性技巧。西方男人八个精彩,背后支撑的是他们遍及城乡的婚姻、性咨询及治疗诊所,以及他们对性的开放态度,一有问题立即寻找专业帮助。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一个烧了一辈子菜的老太太厨艺远不及一个年轻的厨师,可见专业的培训有多么重要。   呼唤一场消灭丑陋的外国男人的全**动。也许,有些读者看到这里已经开始谴责那些中国女人了。且慢!我要问一句,在制造丑陋的外国男人问题上,你、我们每一个人,难道一点责任没有吗?   那种为了钱而变相出卖自己的女人全世界哪里都有,美国人称之为掘金者(Gold-digger),所不同的是,这样的女人在世界上其他地方被人瞧不起,只有在中国还被人尊重、羡慕。这种笑贫不笑娼的社会风气难道也是她们形成的?   一位美国的女汉学家怀着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无比热爱,携带丈夫来到了中国。可是没过多久她就决定提前回国,几乎每天都有很多中国女人围着我丈夫转,有些人甚至当着我的面毫不掩饰。为了保护我的婚姻,我觉得回美国是最好的选择。女汉学家不解地问道,我在美国读到八十年代的中国小说,里面充斥的情节还都是女人和自己的恋人不小心怀孕了都会投江自尽。   我也不明白,同样是中国人,才过了短短二十年,做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我还要问,给老外、尤其是美国人超国民待遇的也是她们吗?美国总统访华的消息放在头条我可以理解,但是预告美国总统即将访华的消息难道也一定要放在头条?别忘了,你越是把对方当回事,对方越是可能不把你当回事。   我在这里斗胆地呼吁一场运动,阻止中国女人围着外国男人转。当然,我深知我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所以我要动员大家的一起行动起来:如果您认识一些有机会接触外国男人的中国姑娘,请您务必把我这篇文章给她们看。   如果您嫁给了老外,勇敢地站出来告诉姐妹们:您在国外的生活其实又孤独、又寂寞、又痛苦、又想家。如果您为人父母,别到处炫耀女儿绑了大款、做了三奶、嫁了老外。   如果您是一个翻译工作者,千万手下不要再留情了。我们中国人通过翻译美化外国的功夫绝对世界第一,这本身就是潜意识里崇洋媚外的表现:America这个单词的发音怎么也跟美没有什么关系,却非要翻译成美国。看看我们的邻居japan人--米国,翻译得多好!你想象力再丰富,也不会把米国联想成一个美好的国家或是美丽的国家,最多最多也就是一个粮食生产基地。Marlboro,翻译成万宝漏吧,身体不好,再多的财宝也要漏掉。   如果您在海关、外事部门工作,不要把外国人捧得高高的,外事也不全是大事。对自己的同胞态度好一点,外国人来了又走了。别忘了,你吃的饭是中国人烧的,你穿的衣服是中国人做的,你的工资是中国人发的。   如果您在体育界工作,不要再帮皇马赚中国人的钱,最起码,不要再邀请泰森这样的**到中国来。   如果您在保险公司工作,理赔的时候千万不要再对老外另眼相看,让他们和中国人同命同价。   如果您身居要职,少伸些黑手贪污腐败。今天的不良社会风气,你们要负主要责任。   如果您是经济学家,别光想着如何保护既得利益者,别光做权势的代言人,也为我们普通老百姓说两句话吧。   如果您是政策的制定者,别光想着***P。如果山秃了、水臭了、空气脏了、沙尘暴起了、道德沦丧了、关爱没有了、和谐失去了,人民在疾病的折磨中痛苦地离开这个人世,再高的***P又有什么意义呢?   如果您赚了几个钱,做点善事、积点德吧,说不定真有来世呢?不要让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在今天的社会重演。   如果您是医生,救人一命吧,说不定真能胜造七级浮屠呢?不要让白衣天使死在您的手上。   如果您是法律工作者,维护一下法律的尊严吧。不要让冤魂错鬼到处游荡。   如果您是电影导演,别把那么多的钱只花在一个馒头上。拍一部中国女人拒绝外国男人、中国男人征服外国女人的电影吧。   如果您在牙防组工作,给我们推荐一支真正的好牙膏吧。今天的中国人太需要紧咬牙关了。   如果您在广告公司工作,少用点帝王、尊贵、高尚、成功、皇家、上流、豪华这些让人恶心的词。   如果您为人师表,给我们的下一代加一堂知耻的教育课吧。小时候,妈妈经常告诫我们,衣服可以破,但不能不干净;人可以穷,但不能志短。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头可断、血可流;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可抛这样句子今天的学生怎么能都不知道呢?   如果您是中国女人,抬起您高贵的头颅!如果您是中国男人,挺起您笔直的脊梁!这个世界上有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如果一个人不尊重自己,他最终也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是这样。 (转载自网络)
个人分类: 未分类|8133 次阅读|15 个评论
“去中国化”运动只能引起中国对美国善意的警惕
杨学祥 2008-8-5 08:31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左兰成、司马源发自北京 7 月 31 日 ,美国国防部公布了《 2008 国防战略》报告,这份 23 页的文件解答了包括美国军方对华战略在内的诸多问题。与 2004 年版的美国《国防战略》只明确提到一次中国不同, 2008 年版多达 17 次。中国不断推进现代化并发展军事能力的主要着眼点是台海冲突,但这也能在其它意外事件中派上用场。美国国防部将通过引导和防范,来应对中国不断增强的军力及其使用方式的不确定性。我们将继续改进并完善必要时对中国做出反应的能力。我们将继续向中国施压,要求其增加国防开支、战略、计划和意图方面的透明度。我们将与美国政府其它部门合作制定一项全面的战略以引导中国做出选择。 国防大学海军少将杨毅认为,在美国看来,中国发展对他的霸权是一种威胁,但美国对待这种威胁,不是采取过去的遏制和对抗政策。美国很清楚,这样会把事情搞得更糟,不符合美国的利益。所以正如这份报告中所强调的那样,美国选择引导( shape )和防范( hedge )。 事实上,美国文化对中国的引导( shape )和防范( hedge )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功:好莱坞、《时代》周刊和《科学》期刊封面成为中国文化名人争相追逐的目标,引领中国科学文化新潮流。美国境内的中文网站不断发起一场场去中国化运动,中国传统文化从中医到中国地震预测(首例海城地震预测已被世界公认),一概都被列为伪科学;从中国科技部到中国顶级科技期刊《中国科学》,一概被批为支持伪科学。美国掀起的这场去中国化运动值得关注。 美国文化科学的先进性不容否认,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也是客观存在。美国人不能指望中国完全否定自己的文化传统,进入美国文化。因为美国可以豢养少数境外的文化俘虏,却不能养活大批中国文化人。同样,美国可以优待中国的少数精英,却无法维持中国为数众多的平民生活。中国的问题还是需要中国人来解决。去中国化运动只能引起中国对美国善意的警惕。 应该承认,美国文化科学也不是完美无缺的。短暂的历史和唯利是图的传统,在世界的形象多受非议,难以取信于天下。中国有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美国存在于世是合理的,中国存在于世也是合理的。互利互信才是共荣之道, 据《财经网》记者李虎军报道,几年前发端于中国的人兽混合胚胎研究,已经在英国生根发芽。 7 月 18 日 ,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开幕的 2008 欧洲科学开放论坛 (ESOF2008) 上,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干细胞生物学实验室主任斯蒂芬明格 (Stephen Minger) 博士讲述了人兽混合胚胎研究落户英国的曲折经历 。 今年 1 月,明格博士领导的研究组和纽卡斯尔大学的一个研究组,首次获得英国人类授精与胚胎学管理局 (HFEA) 颁发的人兽混合胚胎研究许可。英国议会下院则正在审议一个新的人类授精与胚胎学法案,新法案如果通过,人兽混合胚胎研究将在这个欧洲大国获得明确的法律支持。在英国发生的这一切,会给欧洲乃至全球的干细胞研究和再生医学带来深远影响。而明格博士等科学家之所以提出人兽混合胚胎研究的想法,得从一位中国女科学家说起 。 2003 年 8 月,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盛慧珍教授的研究小组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主办的英文杂志《细胞研究》上发表论文报告说,通过融合人兔细胞,得到了胚胎干细胞。这是世界上第一篇关于人兽细胞融合,或者说人兽混合胚胎的正式论文。 2001 年,广州中山医科大学的陈系古教授曾宣称获得了类似研究成果,但由于未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没有获得国内外同行的普遍承认。明格博士对《财经》记者说,他正是在看到盛慧珍研究组的论文之后,萌生出了在其实验室也开展人兽混合胚胎研究的念头 。 中国期刊绝不像有人描述的那样支持伪科学。可以对比的是,韩国的黄禹锡曾于 2004 年在美国《科学》杂志发表论文称已成功克隆出人类胚胎,但最终被证实造假根本没有一起成功的例子 。有谁攻击过《科学》杂志支持科学造假吗? 容忍西方科学杂志的错误(美其名曰对科学的宽容),攻击中国杂志的权威性(美其名曰捍卫科学的纯洁性),双重标准的美国传统令世界瞠目。 美国对中国的引导( shape )和防范( hedge )值得关注。 参考文献 1. 左兰成,司马源。美 08 国防战略 17 次提到中国 明确指出对华防范。 2008 年 08 月 04 日 10:53 新华网。 http://news.sina.com.cn/c/2008-08-04/105316057651.shtml 2. 李虎军。人兽混合胚胎旋风刮到欧洲。百灵网 2008-07-19 18:33:00 。 http://news.beelink.com.cn/20080719/2555374.s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798 次阅读|1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1: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