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内在动机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研究生的成长源自内在动机,而不是外在动机
caoyesi 2010-3-28 16:35
最近阅读社会心理学的相关内容,感到这些知识的学以致用对每个人大有裨益。其中,关于内在动机( internal motivation )和外在动机( external motivation )的阐述,与如何促进一个人的成长有一定相关性。 社会心理学中讲到一个小故事,一个老人为了不让孩子们在门前吵闹,采用了奖赏的方式让孩子们继续在门前玩耍。随着奖赏力度的减少,孩子们嬉戏的兴趣也日渐降低,直至最后,孩子们不在老人的门前玩耍了,老人又获得了安静的生活环境。这么一个看似有趣的故事,却可以从中揭示一个普遍的生活道理。我把这个道理总结为:任何时候,人的内部动机一旦变成了外部动机,自我快乐的幸福指数也就不由自己决定了。 生活之中,为什么有的人即使忙忙碌碌,也能常常快乐和微笑,而有的人则倍感艰辛和忧虑?同样的一件事情,放在不同的人身上,体现出截然不同的情绪体验。这并不是人的能力不同造成,而在于人工作动机的生发点不同。回想自己平时的工作方法,有的事情虽然有难度,但很愿意地继续下去,就想着通过自身的努力最终获得一种快乐的成就感。当一件又一件事情在自身的努力之下慢慢接近成功彼岸时,就更有了动力。 例如,现在许多研究生学生都需要写小论文,从论文框架到最终完稿,每次写作过程都要花费很长时间。这不仅是对研究生学生的意志力考验,也是对自我成长的欲求考验。如果学生把小论文写作当作自我提升的一个过程,当作是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时,那么做事的动机也就变成了自我内在动机,源于自我发展的需求,源于自我快乐和成功的需求,而不是外在的强迫或者是外在的奖赏与诱惑。这样,一个漫长的科研过程也就不再枯燥和乏味,而渐渐转变成了一种良好的工作习惯,学着自我攀登。 类比到人的习惯培养方面,道理同样适用。一个人既有好的习惯,也有坏的习惯。那么我们如何继续保持良好习惯,而剔除不良习惯?这就看一个人的意愿有多强烈。只有当一个人有了改变的意愿,拥有较强的内在动机,下定决心改掉的不良习惯才是真正持久的。在一个人改变不良习惯的过程中,给予必要的奖赏,如精神鼓励或其他方式,这是可以的,但千万不能让一个人的动机发生转变,否则一旦转变成外在动机,这种养成的好习惯能够保持多久就不能确定了。 因此,无论任何时候,所身处的环境条件是外在限制和影响,一个人成长主要看的是自身的内在动机强烈与否。正如那句话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我们需要想想,自己成长的动力有多大?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578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8: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