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新世纪以来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新世纪以来北美铁路华工中文论著述
黄安年 2014-3-9 07:31
新世纪以来北美铁路华工中文论著述评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4 年 3 月 9 日 发布 按:由中国美国史研究会主办,暨南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国际关系学院 / 华侨华人研究院和历史系世界史教研室具体承办的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第十五届年会暨学术讨论会,将于 2014 年 3 月 21-23 日在广州举行。这里是我向大会提交的论文 《以来北美铁路华工中文论著述评》。 论文提要: 本文详尽汇集了 1999 年以来国内对于美国铁路华工的研究状况尤其是出版的中文论著,认为整个说来 , 基本上仍处于分散性的个别研究上。迄今很少在各类社科研究规划中专门立项;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该主题博士、硕士学位论文也少;更没有专门的学术网站平台;和当前美国学术界的研究成果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2015 年我们将迎来华工建设北美太平洋铁路的 150 周年。 2019 年 , 我们又将迎来太平洋铁路建成的 150 周年纪念。 无论从历史或现实 , 学术研究或文化交流的角度,系统深入开展北美铁路建设华工的基础性和专题性研究都很有必要。本文附有 北美鐵路華工中文論著目錄( 1999 年以來) 全文 。 ( 一 ) 新世纪以来,中国大陆的北美铁路华工研究有所进展 。笔者在本文附录列出了13本书的出版;在总共214篇文章中, 華工建設美國鐵路 23 篇;近代美国华人 54 篇;华工和美国经济发展 20 篇;美国对华工政策 32 篇;清政府对北美华工政策 50 篇; 鐵路華工口述史料 1 篇 ; 文獻與目錄研究 2 篇; 文藝作品與美國鐵路華工 32 篇。这些文章大都集中在铁路华工建设和美国经济关系及美国和清政府对华工政策问题上 , 而对于华工本身的基础性、实证性研究显得薄弱。此外, 传媒视频专题也有所突破 。 但总的说来基本上仍处于分散性的个别研究上 , 缺乏规划性、连续性的引导和研究。这表现在 : 其一,在各类社科研究规划立项目录(含子目)中缺少该主题专项,尤其是北美铁路华工的基础性研究课题; 其二 , 规模宏大的清史研究项目和广东华侨史项目中迄今,似也未见以此为主题的专项系列研究; 其三 , 高校美国研究机构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引导撰写这一主题的博士学位、硕士学位论文也少; 其四 , 在 2009 年横贯北美太平铁路建成 140 周年之际开展宣传报道不力; 其五 ,2010 年举办的上海世博会铁路馆中 , 没有涉及华工建设太平洋铁路问题。 其六,迄今中国的美国史和美中关系史学界尚未形成推动北美铁路华工问题协同研究,攻克难题的良性机制。 总的说来,对那些为建设北美铁路立下的丰功伟绩的沉默的道钉们,还需要引起学界、社会文化各界、政界和媒体的更加重视。 (二) 为了推动北美铁路华工的专题研究 , 美国斯坦福大学学者倡议美中学者之间开展协作研究 , 并和我国广东、北京等地和台湾地区的学者取得广泛联系,开始启动了各自的研究活动。 这里,我要重申2013年9月2日在台北举行的 北美中国铁路工人圆桌论坛会议上的发言内容: 正当美国斯坦福大学发起全球合作开展北美铁路华工研究项目,以期在 2015 年华工参加建设北美太平洋铁路 150 周年,并取得阶段性成果之时,我们高兴地看到在广东省委、省政府和侨办支持下 , 启动了多卷本的首部《广东华侨史》编修工程 , 并有25个专题研究项目,列入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特别委托项目立项 , 项目经费达 529 万元。 华工建设北美太平洋铁路的主力军正来自广东侨乡。我们殷切希望将北美铁路华工基础资料项目研究能够纳入今后《广东华侨史》专项计划,并在 2015 年 5 月前 , 取得前期阶段性成果。 在我看来,开展北美铁路华工研究工程 , 需要美中两国间学者协同努力 , 进行具体而深度的研究,以期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突破某些难点,这是很有必要的。虽然北美铁路华工的主要活动在美国 , 但是华工是从中国广东出去的 , 有的后来又回到了中国 , 即使没有回国的也和国内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深度研究的难点主要不仅在于需要继续发掘现有图书馆或民间收藏的文献资料及遗物,这些难点还包括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 需要进一步厘清:中国劳工陆续来到美国加州的完整资料;中国华工参加太平洋铁路的建设和艰苦生活的系统资料;中国华工在建成太平洋铁路后的去向如何,有多少人继续留在美国和美国人民相融合 , 又有多少人回到国内和家人团聚的综合资料,包括中国北美铁路华工的名录;中国华工建设北美铁路中死亡人数的确认,他们的遗骨都在何处的权威统计资料;中国北美铁路华工的遗物资料的系统收集等等。其中 , 那些内容是可以先期努力,协调学术力量 , 分期分批来做的,都是需要协调规划来共同为之实现的。 这件工作仅仅依靠美国或者中国一个国家(含两岸三地)来进行 , 是难以完成的。这项工程浩大,费时费力 , 具体甚至繁琐,如果没有志愿奉献的“道钉”精神也是难以完成的。 这项工程仅仅靠美中两国学者还难以完成的,还需要发动广大中国铁路华工的后裔、亲友、和热心于沉默道钉们的爱好者的共同参与。在我国广东台山、五邑等开平地区侨乡的华人华侨固然关系密切 , 他们中散居于海内外的后裔及亲友们也可作出贡献,我们的海关、民政机关、侨联组织、档案馆、博物馆、方志编著机构等社会组织都可以分别做出自己的努力,当年华工遗物散落各地 , 有心人提供线索有可能变废为宝。为此,我们的媒体、网络在推动认识和收集华工资料上更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笔者以为,在当前的条件下 , 我国的北美铁路华工研究有着广阔的空间 , 尤其需要通过一项专题研究的指导目录来加强在个人自主研究前提下的基础性整体研究 , 这样做可以既充分发挥个人的科研积极性和自主性 , 又有利于整体配合和避免不必要的研究资源浪费。在我国现行科研立项和奖励机制下 , 重大科研项目重主持人和主要参与者 , 如果参与者并不在重大科研立项中名列前茅 , 那么将无法获得科研成果的认定 , 从而也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将重大课题化整为零,在分散各自研究基础上加以整合 , 可以趋利避害,何乐不为。 关于加强北美铁路华工基础性资料性研究的据具体建议, 在美国的基础性研究涉及有关中央太平洋铁路的美国国会档案、历史文献、报刊资料、口碑调查、实物遗存等基础性材料和文献。需要研究的题目列举 17 项 , 在中国的基础性调查列举了 15 项 , 供参考。 在这里我还要强调筹建我国北美华工铁路网站的必要和紧迫性。 目前我国还没有类似的全国性的北美铁路华工的专业网站,我们需要有这样的网站,我们需要有推动建设这样的网站的立项规划、技术支持、可操作的实施和自愿奉献的人员,期望这样的网站在华工开始建设太平洋铁路150周年之际和国人、世人见面! 在我国大陆,虽有个别网站和博客对北美铁路华工课题有所反映,如学术交流网( www.annian.net )和我的博客( www.sciencent.cn/blog )开辟“纪念沉默道钉”专栏,但是总体说来 , 是分散的、不连贯的、非双语的,影响不大,涉及面不宽,缺乏全局性的反映。 为了整合我国现有研究成果和项目活动信息,推动北美铁路华工研究,有必要创造条件筹建中国大陆范围内北美铁路华工网站,并争取在2015年以前完成数据库平台建立和网站的试运行。为此建议:策划制订在运营中逐步完善的中国北美铁路华工网站( ChineseRailroadWorkersinNorth America Project at China, CRWNAPC )方案, CRWNAPC 的宗旨是 : 缅怀先人、还原史实、资源共享、协作共进。 CRWNAPC 的原则是 : 学术性、公益性、普及性、开放性。 CRWNAPC 的内容拟包括:北美铁路华工史;早期北美华工活动;北美铁路华工后活动 ; 美国排华史;北美铁路华工名录和遗骸;北美铁路华工后裔和口述;纪念沉默道钉;联结网站和博客;学术论著和影视目录索引等。网站积极创造条件建成中英文版。网站页面图文并茂,开放评论。以上所言北美铁路华工含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华人。 CRWNAPC 的管理是 : 专业指导、志愿奉献、主编负责、技术支持、协调链接、服务社会。 CRWNAPC 的 数据库平台设计是网站启动的成败关键。财力支持是数据库平台设计的物质保障。笔者已退休多年,力不从心,去年前半年,曾和某世界史领域权威单位联系请该承担建立网站的可能性,终以没有当年立项规划而无果。笔者殷切期望有此远见和魄力的学术单位勇于担当,列入立项规划研制数据库平台;同时也期望热心学术事业的企业家或个人在不附加影响网站学术发展条件下的财力赞助。 结束语 在结束本文时 , 我要重申去年清明节时的呼吁: 为了永远缅怀那些迄今依然是“沉默的道钉”的建设太平洋铁路的华工们,我们倡议: 第一 , 在当年建设太平洋铁路华工云集地的故乡广东五邑地区为“沉默的道钉”们立碑。 第二,在海内外征集当年建设太平洋铁路的华工名录,在征得他们的后裔同意后,将部分遗骇供放在碑后的墓内。 第三,于 2015 年 4 月初的清明日 , 在碑前举行公祭活动。 北美鐵路華工中文論著目錄( 1999 年以來) (论著目录分布博客发布是略,择机另发)
个人分类: 纪念沉默道钉(07-11)|3540 次阅读|0 个评论
新世纪以来日本为军国主义势力的复活铺路倾向有增无减
黄安年 2012-9-26 07:23
新世纪以来日本为军国主义势力的复活铺路倾向有增无减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2 年 9 月 26 日 发布 本月 16 日,我在《日本为军国主义势力的复活铺路倾向( 1998 年 12 月)》中 专门谈到 日本政界和社会团体出现为否认发动战争罪责 , 为军国主义势力的复活铺路的倾向。这些内容截止到 1998 年间的情况。那么 , 新世纪以来,日本在 为军国主义势力的复活铺路倾向上,是有增无减呢 , 还是有所收敛? 现在我们不妨以史实为依据来看看这个号称“民主制度”国家在关系坚持和平发展与清除为军国主义势力的复活铺路倾向上,在坚持中日关系的几个政治文件上 , 做了哪些什么? 上文提到的八个方面: 1 ,教科书事件 2 ,参拜 供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 事件 3 ,否定南京大屠杀等事件 4 ,否认慰安妇事件 5 ,否认细菌战事件 6 ,扩军备战事件 7 ,图谋修改日本国宪法第九条款 8 .否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罪责事件 新世纪以来,以上哪一条,对日本这个“民主国家”的政府来说,究竟是有所收敛呢?还是有增无减呢 ? 限于篇幅,这里无须详细说明,恭请读者关注以下博文: 1 ,关于教科书事件,请见笔者博文《 日历史教科书事件的本质是歪曲事实,为日本侵略战争翻案》(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2 年9 月25 日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quickforward=1id=616521 ) 2 ,关于参拜 供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 事件,请见笔者博文《 战后日本政要频繁参拜靖国神社说明了什么 ? 》(黄安年文 2007 年 4 月 6 日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1175 ) 3 ,关于南京大屠杀事件,请见笔者博文《 和谐不能失去底线 ---- 评名古屋市长否认南京大屠杀事件》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2 年 2 月 22 日 ( 北京时间 )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540108.html ) 4 ,关于否认慰安妇事件,请见笔者博文《 “ 慰安妇 ” 问题道歉事件和安倍首相的历史事件诚信危机》(黄安年文 2007 年 3 月 27 日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882 ) 5 ,关于扩军备战,以军费为例 , 据有关国外报告表明 :1998 年 , 日本的军费开支高达 513 亿美元。 1999 年日本的军费开支高达 419 亿美元 , 仅次美国。日本 2001 年度军费预算近 500 亿美元 , 继续保持 “ 第二军费大国 ” 的势头。 2002 年 , 日本年军费开支达 500 亿美元 , 居世界第二位。 2003 年日本军费开支为 450 亿美元,比中国多两倍。 2003 年日本军费开支达 419 亿美元 ,2004 年 , 日本军费开支达 415 亿美元 ,2005 年,日本的军费开支为 453 亿美元。 2006 年高达 416 亿美元。 2007 年日本的《防卫白皮书》,当年日本的军费位居世界第二位。令人不解的 , 日本在美国军事保护下 , 日本的军备真的仅仅用于防御 , 日本已经极其明确地将中国列为“假想敌”,究竟是假想还是真想 ? 6 ,关于图谋修改日本国宪法第九条款,请见笔者博文《 密切关注日本政府企图修改日本国宪法第九条中的战争条款》(黄安年文 2007 年 5 月 15 日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2107 ) 7 ,否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罪责事件,请见笔者博文《 日本右翼空军司令撰文宣扬侵略战争传递什么信号 ? 》(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08 年 11 月 3 日 发布;学术交流网 / 世界历史研究 / 2008 年 11 月 3 日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45236 );《 日本舆论对美向日投原子弹事件的非理性反应说明了什么?》(黄安年文 发表: 2007 年 7 月 2 日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4074 ) 问题还 不仅如此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面对我国政府的一再忍让和严正警告,日本当局不仅未能有所收敛,反而变本加厉,公然歪曲中国两国领导人在 1972 年中日联合声明时达成的搁置争议的共识,根本否定主权根本不存在争议的铁一般的事实存在。 2010 年以来则进一步扩大事端,宣布“国有化”强化了对钓鱼岛的实际控制,严重破坏了日中之间的正常关系,破坏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战胜国所确定的国际关系基本秩序 , 也挑战了国际政治的民主化趋势。 这里还要指出的是就民间思潮来看 , 我们也发现新世纪以来尽管仍有坚持日中友好不言战的力量 , 但是右翼倾向加强同样是明显的事实。这些都突显了日本在为军国主义的复活铺路倾向上是有增无减的。 (请参见笔者博文《 了解钓鱼岛,还我钓鱼岛,我看钓鱼岛(黄安年博文目录)》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2 年 8 月 16 日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602921 ) 日本这一新趋势,是日本在战后受制于美国的军事控制和日本国宪法制约情况下发生的。当前日本的军国主义复活趋势不可能重复二战前的“模式”,如果一味强调日本现行政治体制是什么“民主”体制国家,只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纸面民主”,人们担心在日本“民主体制”和美国重反亚太战略掩护下 , 日本右翼势力走上侵略扩张道路并非遥遥无期。 还要说明的是,日本九十年代和新世纪初 20 年的停滞、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是日本经济实力对比发生了日本意向不到的强烈反差 , 日本经济差距发生了总体上不利于日本的变化 , 而日本政府和国民尚未做好心理准备。 2009 年以来,美国重返亚太制约中国战略 , 也使得日本幻想和美国联合遏制中国的发展 , 这些也是日本为军国主义势力的复活铺路倾向有增无减的新的内外环境带来的影响。 *************** (《 日本为军国主义势力的复活铺路倾向( 1998 年 12 月)》) 文如下: 80 年代中期尤其是 90 年代以来 , 日本积极“开展大国外交” , 宣称要“第三次开国”即保护其全球扩张的利益 , “构筑世界新秩序” , 日本加强了防务力量 , 并向军事大国方向发展 , 出现为侵略历史翻案 , 为军国主义势力的复活铺路的严重倾向。这绝不是夸大其词 , 有以下事实为证 : 1)1981 年和 1986 年日本先后出现日本文部省审定的教科书为日本军国主义翻案的严重事件。文部省明令称“南京屠杀”为“南京事件” , 取消 731 部队在中国东北进行细菌武器试验的段落 , 禁止使用日本在亚洲侵略的词句。大家知道 , 还在 1946 年 5 月 14 个团体调查材料向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提出的南京大屠杀人数为 294,911 人 ,1945 年 9 月确定为 391,171 人。 2) 1986 年 12 月 30 日 , 日本政府决定突破防务费不超过国民生产总值 1 %的限制 ,1995-1996 年度日本的防务军费高达 470 亿美元 , 是世界军费最高的国家之一。 3)1985 年 8 月 15 日 , 在日本政府战败投降之际 , 中曾根首相率内阁主要成员破天荒地正式参拜了供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 , 其后几乎每年都有重要阁员去靖国神社参拜。 1995 年年 4 月又有 59 名议员和 94 名代表议员的秘书去参拜靖国神社。 还要提到从 1950-1994 年间 , 日政府向日本战死者遗族提供的抚养费共 38 万亿日元 , 相当于向外国支付的赔偿费的 38 倍。如今在日本 170 万老兵中 , 他们平均每人在 1994 年领到了 3.4 万美元的津贴。 1995 年围绕在靖国神社旁建立日本战争博物馆事件 , 日本政府企图把这场侵略战争描写为是由于美国的经济制裁和无理要求迫使日选择了战争。 4)1990 年和 1991 年石原慎太郎等人连续发表《日本可以说“不”》、《日本还要说“不”》、《日本坚决说“不”》等三本书 , 集中暴露了日本右翼势力欲取代美国称霸世界的意图。书中称 : “今后世界混乱之后而诞生的、控制世界的新文明 , 将在西方最后的代表美国和现代世界东方为一的代表日本之间的各种各样的关系的发展中产生。对于日美关系这种未来的意义 , 美国人会逐渐明白的。”并说 : “现在也许轮到日本帮助一下 ` 疾病缠身 ' 的超级大国美国了。”倡导 : “为了整个世界 , 日美应该建立真正平等的伙伴关系。”并称“自己在每一点上都应该与美国平起平坐”。“今后文明的主宰者将是日本、美国和欧洲三大势力” , “日本目前不可能单独地立即脱离美国的世界战略” , “日本必须在历史的大潮中保持清醒的头脑 , 她将与浩瀚的太平洋对岸的美国并驾齐驱 , 成为世界的另一核心 , 她正踏在未来文明的浪尖上。”“美国离不开日本 , 日本也同样需要美国。” 5) 1991 年底在纪念珍珠港事件 50 周年问题上 , 明显表现日本为侵略罪行辩解 , 把珍珠港事件和原子弹事件相等同。说什么美国不在广岛问题上道歉 , 日本也绝不会在珍珠港事件问题上道歉。 6) 多年来 , 日本在广岛纪念活动中 , 片面宣传地进行“和平教育”把自己打颁成纯粹的受害者 , 只讲在广岛受害 , 不讲在广岛扔原子弹的背景 , 不讲从日本方面来说 , 这是日本军国主义顽固坚持所谓“圣战”和“玉碎”所造成的 , 不讲自己是侵略者 , 实际上为日本侵略者开脱罪责。现在已有材料披露日本当年也在之制造原子弹 , 日本广岛是历次发动侵略战争的基地。 1900 年日本天皇的军队两次从广岛出发开往中国镇压义和团 ; 在 1904 年的日俄战争中广岛又是日军的出发地。令人感到惊讶的是在日本国内 , 大张旗鼓地纪念二战结果的是 8 月 6 日 广岛事件 , 而不是 8 月 15 日 日本天皇宣布战败投降。 7)1993 年 8 月以来 , 又有多位日本内阁长官 , 公然否定发动侵略战争。如细川内阁的防卫厅长官中西启介、羽田内阁的法务大臣永野茂重称“南京大屠杀是捏造的”、村山内阁的环境厅长官樱井新。 1994 年 8 月 13 日 日本朝日新闻在采访村山政府 19 位阁僚时 , 询问他们各自对 15 年战争的看法 , 通相桥本龙太郎说 : “对整个大战都是侵略战争我表示怀疑” , 经企长官高村正彦说 : “不打算一概而论说它是侵略战争”。就是这位永野 , 和自民党的鹰派领袖原国土厅长奥野诚亮 ,1995 年 5 月 29 日 在日本召开的“亚洲共生祭典”会上大放厥词 , 说什么 : “日本过去不是与亚洲作战 , 而是与美英两国交战。起结果是 , 亚洲各国从白人的殖民统治中站立起来 , 宣布了独立 ”。会议发表了 亚洲共生·东京宣言 , 是大东亚共荣圈的翻版。奥野还说什么 : “如果一味谢罪 , 日本将变成一个不受人尊敬的日本” , “日本没有必要为战争道歉”。 8) 随着日本国战败 50 年的来临 , 日本极右势力歪曲历史日益猖狂 , 掩盖侵略罪行 , 反对为战犯的战争罪行道歉的行径日益猖獗。自 1994 年 10 月到 1995 年 3 月 , 日本先后有 18 个县的议会通过决议案 , 向二战中的死难者表示“感谢” , 而没有一个县议会对亚洲人民表示“道歉”或“反省”。 1995 年 2 月 , 约 150 名自民党议员成立反道歉组织 , 并已征集签名达 506 万人。日本的《马可·波罗》杂志刊登文章公开宣称杀害 600 万犹太人的“瓦斯室不存在”。 1995 年 3 月 , 日本宫城县釜市议会通过了为二战中战死的日军歌功颂德的决议。日本的畅销书《大日本帝国的眷恋》公开宣扬日本不是对韩国等国实行殖民统治 , 而是把这些国家从西方的统治下解放出来。今年 3 月 22 日 , 日本参议院预算委员会上 , 自民党等议员提出在议会中日军杀害了近 2000 万人的发言记录应予删除 , 因为“有欠妥当”“会留下祸根”。而我们知道 10 年前 , 我国公布在抗日战争中伤亡人数就有 2100 万人 ,1995 年 5 月 , 经过核实 , 宣布这个数字在 3,500 万以上。中国遭受的直接经济损失达 1,000 多亿美元 , 而直接经济损失在 5,00 多亿美元。 9) 日本真理教首麻原制造杀人的沙林毒气恐怖事件 , 充分反映了在日本存在着不容忽视的新法西斯主义、极权主义的社会基础。 10) 在侵略有理、侵略有功、日本受害、反省有害等舆论和右翼实力的影响下 , 更为严重的是 , 1995 年初日本国会围绕“不战决议”的争论又起波澜 , 对于“谢罪”一词都拒绝认同。 1994 年 6 月村山联合政府上台时 , 一致同意通过一个反战决议来怀念二战结束 50 周年 , 但到 1995 年 6 月 9 日 日本众议院通过的所谓决议在 194 字全文中连谢罪、道谦、悔过和侵略战争的词句都不肯写上。决议含糊其词地说要对“世界现代史上殖民统治和侵略的种种行为”“表示遗憾” , “向全世界所有在战争中的受难者 , 表示哀悼”。决议还说什么要“超越对战争历史观之差异”这就完全掩盖了日本发动的这场侵略战争的本质。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在 8 月 22 日 已经指出 , “日本国会于 1995 年 6 月就历史问题通过的决议依然回避了那场战争的性质是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等亚洲国家发动的侵略战争。这个决议无助于日本改善在亚洲和世界上的形象。”实际上它是日本国内政治思潮主流向右转的典型反映。 11) 日本鼓吹大东亚经济圈在本质上是在新的条件下大东亚共荣圈的翻版。今天 , 它的阴影正越来越笼罩着亚洲。 12)1995 年 8 月 9 日 日本新任文部大臣岛村在记者招待会上拒绝承认日本在二战中发动的战争是侵略战争 , 说什么这“是一个思想方法问题”。 13)1995 年 8 月 15 日 上午 , 日本首相村山富士就战败 50 周年发表讲话 , 宣称 : “国策有误 , 走了战争的道路” , “殖民统治侵略又给许多国家 , 尤其是亚洲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痛苦” , 承认这是“无可怀疑的历史” , 表示要深刻反省和由衷的歉意 , “必须把战争的悲惨告诉年轻一代 , 以便不再重犯过去的错误。”作为日本首相 , 这是战后历史上的第一次 , 但是美化了日本天皇。说什么战后“国际和国内都没有追究陛下的责任” , “天皇陛下一心一意祈祷世界和平 , 即使在上次大战中也为避免战争而作出了全面的努力” , 还说“天皇陛下作出了结束战争的英明决断。”这些都明目张胆地为天皇辩护。 14)1995 年 8 月 15 日 , 日本现任村山内阁大臣桥本龙太郎等 8 名自民党出身的阁员参拜了靖国神社。 同日 , 日本极右组织“终战 50 周年国民委员会”发表 终战 50 周年 , 继续陈述大东亚战争的真相 的声明 , 宣称 : “今年 6 月 9 日众议院通过了片面为我国的战争下有罪的结论的战后 50 年决议”。“这个决议是把错误的历史观强加给国民、亵渎先人的血泪史和践踏来自全国各地的国民反对决议呼声的暴行。” 15)1998 年上半年日本反动影片 自尊 ---- 命运的瞬间 上映 , 公开美化头号甲级战犯东条英机 , 再次鼓吹侵略无罪、战争有功、反省有害等反动历史观 , 企图推翻东京审判案。 16) 1998 年 8 月 11 日 日本《读卖新闻》发表《损害联合国权威的‘慰安妇报告’》的社论 , 社论说 : “现在还没有证据显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有所谓慰安妇的亚洲妇女在被迫党军妓”,“不应该只单独指责日本,尤其不应在还未证实战时日本政府曾强迫慰安妇提供性服务前被作此定断。”这是明确的翻了 1993 年 8 月日本前官房长官河野洋平肯定慰安妇的结论。 读卖新闻 时日本第一大报 , 日销量近千万份 , 长期以来充党日本极右势力的喉舌 , 从修宪到向海外派兵等问题上均显示其极右言论。 所有这些公开的事实说明了什么 ? 如果我们不带偏见的话至少可以得出四点共识 : 其一 , 在日本这个近邻大国已经实实在在地出现了为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和罪行翻案的严重趋势。 其二 , 在日本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为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和罪行翻案的完整舆论根据 , 如什么侵略有理、侵略有功、日本受害、放弃歧见、亚洲共荣等等。 其三 , 造成这种局面是日本右翼统治集团和势力出于难以言明的目的而不愿正视历史需要 , 是战后两代年轻人对历史无知受欺骗宣传的结果。 其四 , 对为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和罪行翻案的言行 , 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 , 必须加以揭露。还清历史本来面目 , 正确吸取历史经验教训。 现在 , 我们要研究是什么原因导致在日本这场为侵略战争翻案的新法西斯主义思潮的兴起 ?, 我以为 : ①从历史上看 虽然日本接受无条件投降 , 但实际上在保持日本天皇权威等问题上带有一定的保留 ; 而且盟军在日本大规模消灭日本法西斯的军事行动前 , 日本已宣布投降 , 在客观上保留了日本本土的法西斯势力。从而不如德国那样 , 消灭法西斯比较彻底。 ②从国际背景来看 战后初期国际形势的急剧变化 , 美苏冷战全面展开 , 中国革命的胜利 , 朝鲜战争的爆发 , 片面对日和约的签定 , 美国大幅度修正对日政策 , 由限日转向扶日 , 对日本法西斯的经济、政治、军事势力打击不力 , 留下了隐患。 冷战结束后 , 日本从超级经济大国地位走向政治大国 , 挟经济实力、金元外交之余威来重温其当年大东亚共荣圈的美梦。 ③从日本国内来看 日本不肯认罪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日本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历来没有澄清 , 日本是一个有着浓重封建色彩和影响的国家 ; 在美国的纵恿和扶植下 , 日本政治势力和政治思潮逐步向右转 ; 日本统制经济体制和所谓“日本精神”在追究经济高速增长中被美化和神化 , 没有彻底划清法西斯和政治民主、经济侵略和经济民主的界线 , 从而为垄断资本统治的右翼势力提供了物质的、管理体制的和思想舆论的基础。事实上 , 正是由于日本否定了经济军事化、经济侵略扩张和战时动员的统制经济 , 转向和平经济、平等互利外贸和市场经济体制才得以持续高速地发展日经济。而利已主义经济、保留战时统制经济遗产必将损人而不利己。另一方面 , 日本的民主、和平和进步运动不断受挫和分化 , 难以形成巨大的反击力量。 可以说 , 90 年代中期的日本面临一场新的转折 , 是维护和平与促进经济发展 , 还是谋求经济霸权 , 政治强权 , 军事大国和全球主导地位 ?, 我们要密切注视这个政治大国、经济超人 , 走向军事大国以谋求全球利益的动向。它实际上成为一极走向战争还是和平的待决定因素。 http://www.annian.net/show.aspx?id=165cid=23
个人分类: 世界历史研究(07-11)|2908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史课程北师大75年前国内领先, 新世纪以来一直不开
黄安年 2010-3-28 22:10
美国史课程北师大 75 年前国内领先, 新世纪以来一直不开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3 月 28 日发布 这是一件发生在北京师范大学的真事。 齐思和先生是我国第一位在哈佛大学研究美国史并于 1935 年取得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回国后 1935 年在北平师范大学 ( 今北京师范大学 ) 开设美国史课程。这在全国是迄今所知最早在大学开设的美国史课程。 然而创国内一流、世界前列的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却自新世纪以来就没有再安排教师开设美国史了 , 这种状况有点不可思议,却实实在在发生在北师大历史学院。我曾在 1998-1999 年间多次提出课程设置中防止以确保重点学科为名 , 扼杀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世界国别史课程的弊端,谨防偏瘫症,现在不幸被言中 , 而且这种情况居然延续了十年之久 , 实在令人痛心。 上周有历史学院大二学生打来电话 , 希望笔者指导他们研究有关美国社会保障话题,我说 , 你们还是找在职老师为好 , 我已经退休十年 , 不宜参与这类活动,当然为不扫他们的兴致 , 我给他们提供了一些着手思路的建议。我以为,历史学院的本科课程设置不能因人设课,需要有全球和全局眼光才行。怎么 75 年前的全国领先 , 现在连美国史课程也不安排了呢?
个人分类: 教育改革思考(07-11)|3973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8: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