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现实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现实

相关日志

迈入科普行业一年多,诸多困惑犹存
smilemooncat 2015-9-21 15:24
18日-19日,在参加岱山县科普活动的过程中,我认识了一位科普前辈,并有幸与他进行了不少的沟通。 即将退休的他,面对着已迈入科普行业14个月的我,他一方面表示鼓励,另一方面又提醒我注意一些现实的问题。我不禁也有了一些思考,该怎么办呢? 老师 :你天体物理博士毕业,在上海天文台科学传播室从事科普工作。发展空间在哪? 我 :额。我现在台里主要从事两大块工作:科研进展报道和大众科普工作。关于前者,如果好好发展,我可以朝着国外科学记者的方向发展。关于后者...... 老师 :科学记者?国内外科普形势不同。首先,你现在做的工作不是科研进展报道,更像是科研宣传,只说好话,不说坏话;只关注本台工作,没有关注全国甚至全世界。其次,即使你成为了一名科学记者,基本的工作模式也是关注最新国内进展,请科研人员写个初稿,再由你来润色修改;或者做一个简单的采访。你一个天体物理的学生做这个工作,短期来看,优势并不大;但长期来看,还是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你愿意现在朝着这个方向转型吗? 我 :我看到的是,国外不少科学记者做的工作是深入挖掘前因后果,而不是简单的宣传工作。我本来挺希望朝着这个方向走的。 老师 :目前这样的需求还不大。你如果要朝这个方向转型,那就应该想想是否该去报社等单位,成为一名真正的记者。而对方是否又需要你的背景,也是个问题。 我 :除了这块之外,我在台里也要参与一些大众科普工作,例如路边天文、科普讲坛和课件制作等。现在,有些小学开始重视天文的教育,需要一些天文课件。我们也打算开始制作天文课件。但这时就面临着一个问题:要制作一套好的天文课件,需要有懂中小学教育的人和懂天文的人一起,搭建框架,填入内容,优化表达和视觉效果。 老师 :做这样的工作,不见得一个天体物理博士就能做得好。我想,学教育的人和现在的小学老师花些时间设置框架,再请天文科研人士花一点时间提供些内容,再由前者润色和修改,最终的课件效果比你做得可能还要好。毕竟,给小学生讲天文,绝对不能深。 我 :这让我想到这次给小学生上课的经验了。 老师 :如果你决心要走大众科普这条路,去从事科普管理的工作,会为科普起到更大的作用。比如,去科协或科委工作。 我 :在那里工作,主要就是为科普人士服务,最大化最有效化利用科普资源,调动大家科普积极性,做最好的科普。不过那样,就是一个公务员了,自己就不再在一线科普上工作了......我还真不知道自己适合做公务员! 老师 :刚才我们都是在谈梦想。谈谈现实问题,你刚才和我说,你现在的职称是助理研究员,那就意味着:你如果希望自己能在支撑上有所进步,你必须要继续做科研,发文章,申请基金。你现在有多少时间做科研? 我 :这戳到我的痛处了。刚来天文台时,我期待着自己能科研一半科普一半,现在连二八分都做不到。我试图业余时间做科研,一方面是希望自己不与最新的科研脱节;另一方面,确实是因为职称的压力。倒不是说,职称有多重要。但试想一下,我此刻刚毕业,出去科普活动时,别人会介绍你是**博士,参与活动的人们还会相信你的水平;而如果10年后甚至20年后,同你一同参与科普活动的都是***副研究员和**研究员,别人介绍你是***老师或**博士时,那时参与活动的人会更相信谁的水平呢?这也是体现个人能力提升的一个方面。 老师 :这是我最想给你的建议。你还年轻,可以看出你对科研还是有兴趣的,应该继续科研。科普是你任何时候都可以参与的。你可以主职科研,利用一些业余时间做科普;而不是主职科普,业余科研。 我 :谢谢老师。尤其是这一次青年基金的申请,我的项目申请最后挂掉竟然是因为有人说“这个人现在做科普,并不是全职做科研”。看来,现实也早就告诉我,我目前的这条路是走不通的。 老师 :你这一年在科普行业工作,相信也收获了很多。自己要走哪一条路,确实应该想清楚。工作需要热情,也需要考虑现实。 我 :恩。 To be or not to be, it's a problem. 当前,我还有一个重要的科普项目需要努力完成:12月初的天问智慧360科艺展览。这个项目要自己参与的事情很多,写文稿,作为编导去分场景,设置角色、请人绘图、制作表格、请设计公司设计。初生牛犊不怕虎,我在申请中允诺的事情太多:还有四份课件、四个微视频、四份科研进展细节解读、四份新闻报道等。这些码字和制作的事情,只能继续努力完成。 做好这一件事。然后再好好想想走哪一条路。 记录下这段对话,也希望为那些准备从科研岗全职跳到科普岗位的朋友提供一个参考。
个人分类: 科学传播交流|176 次阅读|0 个评论
社会控制论
benlion 2015-8-20 14:52
地球资源有限度,而宇宙资源无穷。 教育造就文化,文化影响体制,政治对资源分配,而不同分配原则,导致社会的文化和经济不同的发展模式。教育学、政治学和经济学,包括,管理学和传播学等,属于社会学或社会的科学范畴。 (管理模式) 人类是心-身2元的整合体,包含心灵的精神和躯体的器物,社会组织的理念属于人文精神,而体制设计在于科学方法。社会的思想,根植于史学精神的传统,在中古代中国为道-儒家伦理模式,在近现代欧美是犹太-基督教的新教伦理模式。 文明的根基,在于思想的深度,而组织科学发现和工程制造的管理效益,导致人类的文明进步和生存发展。 - (2011年-2015年网络日记)-
个人分类: 未来文明|1726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不胜收(34)
tianwainanfeng 2015-7-8 09:37
你总觉得我是幸运的,因为我总是可以捡到硬币。关于这一点,我一个朋友曾经这么肯定地说过,“这里的硬币,就算今天你捡不到,迟早也会被你捡到。”于是乎,我幻想着我那流浪者的生活。可是,自从我见了你,常常都可以听到你捡到硬币的消息,你甚至忍不住自己的惊喜,还带有一丝侥幸地询问,“你捡到了吗?” 如果说,这是幸运的话,至少我倒愿意分一半给你。我并没有真正想过自己为什么能发现那地上的硬币,甚至它们有时候隐蔽的很好,也总在不经意间被我看到。究其原因,无外乎我的分心,我喜欢四处打量些花花草草,走路依旧像小孩子似的走路时候看看天,看看地的。有时候想到了它们,一低头也就看到了。这或许是一种冥冥中的缘分,因为它们就在那里等着你。 可是,有一次我却花光了所有的运气。那时候你正经历着难过心伤,而我或许也是如此。我们都无法摆脱一个现实的问题,以至于,在这个问题上,都受到了伤害。似乎我们谁也不知道如何才是真正正确的,可是,就算知道了又如何,倘使做人不开心的话,就算所谓的心安理得,也不过是些许都自欺欺人。虽然,我们足够善良的话,一切到了最后,不过是随风而散,似乎你看得越轻,越简单,才会越真,越美,越不忍心,那时候才是只有所谓的在乎。 尽管如此,我们依旧是放不下,依旧认认真真地跟自己,跟现实较劲。这或许就是真实的人生,注定了有些事情一个人要去经历,要去承担。那一天我多么期望上天帮我做一个简单的决定,可是无论我怎么用心寻找,就是没有一个硬币出现在眼前。我也知道,这种接着上天决定的名义,来给自己找些信念和勇气的事情,上天也是很难为情。只是,那时候我已深深陷入其中。 自然,我还是没有那么幸运,兜了一圈,一无所获。这个时候,我只有再给自己一次机会,如果我有一百个硬币,我便可以鼓起勇气去看你。不知道是不是老天爷已经顾不得难为情了,他已经开始不忍心了,一个不多,一个不少,正好有一百个。现在想来,人在脆弱的时候,却像是无赖地放纵自己一样,总是能给自己找到点希望。 我带着这一百个硬币,就那么在自己的任性中上路。路上的风景只是飘飘而过,难得我竟然可以不被它们分心。可是我知道,这一次,我是用光了所有的幸运。虽然就算见了你,我也是什么改变不了什么,因为我知道,你我都没有正视那个现实的问题。无论如何,我不过想见见你,仅此而已。如同那路上的风景不经意不去修饰一样,我不为别的,只为留恋那曾经美好的时光,情愿我从此一无所有。
个人分类: 美不胜收|1641 次阅读|0 个评论
教授---应该一半现实,一半理想
热度 12 lin602 2015-4-1 11:47
大学教授,我认为生活与工作的态度是:一半要面对现实,一半要怀揣并实践理想。 面对现实是必须的,因为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上,必须考虑到社会的竞争与需要,考虑到这个社会的复杂甚至邪恶,还要吃穿与住,还要管自己的家庭。如果不考虑现实,就会跟不上社会的步伐,被社会贱踏。 但是,毕竟大家是知识分子,应该有自己的一些理想,让自己生活在一种半仙状态,特别是自己的思想,要经常悬浮在空中,不为现实完全左右。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教授,说出来的话基本上是:房子,车子,炒股,女人,国外优越生活,官阶,等。评价的标准是:钱多,官大,人脉广。 特别是年龄大点的教授,房子不用月供了,孩子也出来了,教授也上了,收入可以体面地养活自己,生活基本上无忧了。这时候,要让自己摆脱一种俗,有点脱离这种社会标准,按照自己的爱好、理想、甚至为社会提供点服务的想法来做点事。 钱、官、房、车等都被当成身外之物,不为这些去动脑筋攻关,不用为这些去请人喝酒,不用为这些在权力面前点头哈腰,不要经常做自己违心不愿意做的事。 带好学生,做好教育,完成考核的情况下,按照自己的意愿做点探索,为了快乐与爱好,自己或与朋友喝点茶或酒,散散步,旅游看看自然美景,再做点对社会有益的公益的事情。按自己的意愿说话,有些话可以不说,但不要为了利益而说,这样做个半仙,也是一种学者的风范。 有的教授让人尊敬,有的教授俗不可耐。这就是如何面对理想与现实。
4224 次阅读|11 个评论
人工细胞的设计与合成
benlion 2015-1-31 14:37
一直以来,探索的是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的管理体制,而且,目标就是一个实现中西医学模式转换到系统医学的过程,并涉及到相关的医学伦理和医患关系等宗教与人文因素。 在科学和技术上,则一直是探索生命的自组织化机理和工程生物系统等,核心技术是生物反应器和细胞计算机的研究与开发。 细胞的起源和细胞进化、发育的过程,包括,细胞动力学、细胞命运决定和细胞分化、迁徙和凋亡等信号传导、基因调控和代谢反应的分子网络等系统模型、计算机模拟、实验分析技术和工程设计方法等。起因,却是中学时代,读到物理学家和化学家等转入生物学研究的科学观念,以及心理物理学、遗传工程和生物学教师说到的仿生光合作用工厂等影响。 由于涉及科学方法论,从而,转入科学的历史、哲学与社会学探索,而又中西医学、哲学和艺术等比较的分析与思考。 因而,导致了科学史和文化史的考察与研究;然而,探讨和一直追寻的核心主线就是:生物系统与人工生物系统 - 从基因到细胞,从神经元到神经网络,从电子遥控昆虫到飞行器,从计算机到纳米机器人等。 附、欧洲价值观 近现代欧洲的 2 大东方思想来源: 1 )以色列和希腊文化的犹太 - 基督教,欧洲中小学有传统文化的宗教课程 - 没有宗教仪式,也不要求接受教师的观点; 2 )中国的儒家和道家文化 - 影响的是欧洲哲学家和启蒙运动思想家,以及印度 - 佛教 - 影响的是高更等后印象派画家和荣格等心理学。 中古代天主教,政教合一体制、性恶论和唯理论的哲学诠释等,经历 3 次思想运动: 1 )文艺复兴 - 诠释上转换到经验论, 2 )宗教改革 - 结束了神权统治; 3 )启蒙运动 – 性善论和启迪式教育,而发展“自然神”论等,最接近于儒 - 道家的 “ 天道 ” 或 “ 天理 ” 论,也就构成了神权 - 君权 - 民权的转换过程。 中国发展的目标:以色列基布兹共产主义农场,北欧和西欧的福利社会主义。 - (科学与经济 – 学问与商业) -
个人分类: 201415|1052 次阅读|0 个评论
文明体 – 文化与体制
benlion 2015-1-28 22:01
中古代文明,对应于拜占庭文明的兴亡,也是中国文明繁荣与发达的历程,文明的历史是相对时空、地理的概念。中国文化,形成“儒释道”分立,以及与宫廷的分离体制,同处于山东,却存在儒家文化和水浒文化制衡,相应的欧洲文化,却是政教合一和经院学术、领主庄园。 犹太教的拉比( Rabbi )同于儒 - 道家的教师,而佛教的失却袈裟,也导致了师徒模式;因而,不同于欧洲中世纪的社会体制。从意大利文艺复兴到宗教改革,欧洲文明,从神权社会向君权体制转换,从地理发现到启蒙运动,则是从君权体制转换到法制民主的社会管理模式,从而,复兴了传统宗教的个体化信仰和教育模式。 经历中国 - 中东 - 查理曼欧洲文化轴线的历史过程,从环地中海文明发展到环太平洋文明时期,并建立了人工科学 – 工程科学和管理科学的知识工厂、影视制作等文化和艺术、技术的工业发展模式;然而,海外中国科学家,难以在高尖端技术领域充分发挥才能,而在中国却难以得到足够的鉴赏与获得资金或投资的支持;因而,导致一个矛盾和不利于创新驱动的社会现象,技术创新型企业,分别走向 2 个不同路径:转入中国传统的技术和产业,或回到理论思考与学术探索的大学和研究机构等。 附:科学范式和管理模式 近现代欧洲科学,如,物理学的 3 次大综合,就是将 1 )力学、声学、热学、磁学、光学等综合发展到 2 )动力学、热力学和电磁学,而在 20 世纪进入 3 )物理学革命 - 人类,又进入了新的科学范式和管理模式,如果,能够抓住这个机遇,那么,中国就有可能在未来重新成为创新中心。其中, 1 )到 3 )就是不同层次的范式,中国古代科学或技术属于 1 )层次,《墨子》也缘由葛洪而收录入了《道藏》。 -(未来文明)-
个人分类: 201415|1029 次阅读|0 个评论
系统医学探索 – 综述
benlion 2015-1-10 14:20
人类的科学,起源于天文学和医学,近代也开启于天文学和医学革命,系统医学的全球发展,也预示了人类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 从大航海到星际探险,而关键,仍然是方法和工具的发明,即,观测仪器和飞行机器,及其设计与制造的仪器和机器等。 领引人类科学和文明发展的社会,必然是创新型社会,必然具备 2 个基本特征: 1 )重视和尊重人类文化遗产和独立人格的个体价值; 2 )面向未来和面对未知的开拓与探险精神。并且,可以从 3 个方面考察: 1 )文化 – 教育和传媒的人文精神根基; 2 )科学 – 哲学思维的深度和数学方法与技术发明的知识化驱动; 3 )管理 – 学术研究基金和产业投资的远景视野等。 从中国 - 阿拉伯 - 查理曼轴线开始,欧洲经历了文艺复兴,而后,近现代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和工艺美术运动,科学体系和工业制造,不仅是产生知识、信息和经济、财富的方法,而且,也是社会的建制、组织与管理机制。从现代到后现代,经历了新艺术运动、新教育运动,而到新启蒙运动时代,以及“儒释道”文化分立和“政教商”分离体制的文明模式发展。 从意大利到荷兰,而后,英国、法国和德国到日本、俄国与美国的科学、艺术与工业发展,都是采取既传承了历史的文化精神,而又建立了科学方法和现代体制,尤其推进科学和技术建立,如,英国物理学、法国社会学和德国心理学等,英国蒸汽机技术、德国电气化和美国、日本的微电子和信息技术等。 世纪之交,人类社会,又进入新的科学、技术与产业革命时期,美国、日本和欧洲等系统医学与药物学 - 系统生物学与系统遗传学、合成生物学与系统生物工程发展,已经显现出创新驱动的大趋势,将决定全球社会的未来文明格局。 - (总结) -
个人分类: APEC|232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文明的路径
benlion 2014-12-11 21:45
近现代以来,中西文化与体制、中西科学与医学等反复辩论,消耗掉很多精力和时间,其实,关键在于人类文明的历史,以及近现代欧洲文明建立与发展过程的探索与研究。 近现代欧洲文明,不是直接在希腊 - 罗马文明上发展而来,其中,包括,中东文明和印度 - 中国文明的很多因素,都是近现代文明建立的基础,同时,中古代中国文明,也不可能直接发展到近现代科学与工业文明,其中,也包括,必须具有希腊 - 罗马和中东文明的基础。 近现代欧洲文明,诞生在查理曼欧洲和中欧到英国和北海区域,位于西班牙、波兰到意大利及其以西区域,历史的边界接壤阿拉伯帝国、蒙古汗国,以及形成东西方交流枢纽的波斯、中亚和黑海 - 里海区域的丝绸之路,构成近现代科学与工业诞生的环境背景。 中国走向现代化,必须缝合历史的断层 – 近现代欧洲科学与工业文明的历史;然而,并不是也不可能重走欧洲文明的历程或发展阶段,而只是科学史和文化史的研究与思考。 现代文化和体制的建立,都是源自于教育和科学方法与人文精神;因而,必须建立现代教育、科学与产业组织与管理的创新型社会机制,尤其教育必须加强: 1 )科学方法论 - 属于科学哲学和创造学等方法论; 2 )人文主义精神 - 属于伦理学和人格独立精神的培养等体系,才可能形成社会和谐与科学发展的氛围与机制。 附、医学发展 现代医学从实验医学发展到系统医学,实验医学不是直接在欧洲传统医学上发展来,而是以实验科学的范式研究和转换的过程。中国传统医学也不可能直接发展到现代医学,而将是以实验科学和系统科学的范式研究与转换到未来医学。 - (历史与未来) -
个人分类: 改革|1948 次阅读|0 个评论
止于至善
热度 1 benlion 2014-12-11 16:45
止于至善 - 唯有“上帝”是至善,人和人的文化都不是完善和完美的完成,宇宙、生命、文明,仍然存在很多未知谜团,都有待于人类建立高效的组织与管理来展开研究与探索;因而,现实和历史、个体和社会,不仅应该看到存在的缺陷,尤其重要的是学习长处和优势。 中国文明直接发展到近现代科学与工业文明是个思维陷阱;因为,没有希腊、印度和阿拉伯乃至其它文明的贡献,也不可能诞生科学文化和现代体制,应该和可能做的就是学习与研究近现代欧美文明的发展历程,并在这个基础上发掘人类文化资源的价值和发展未来文明 - 欧美的人类学和历史、考古研究就是走的这个路径。 人类文明的路径: 1)埃及-巴比伦文明,2)轴心时代古典文明,3)中国“儒释道”文明,4)近现代科学与工业文明。中国文明的发展路径,应该是直接学习与研究近现代科学与工业乃至人文精神,而后,在这个基础上挖掘人类文化和资源,包括,中医和传统文化的价值,开拓创新全球文明的未来。 -(历史与未来)-
个人分类: 201415|1655 次阅读|9 个评论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benlion 2014-11-15 14:59
创造论与进化论,体现的是宗教与科学之争;然而,进化论的含义就有“进化论”的进化,也就是科学的发展观。宗教的不变论是恒久性概念;因而,必然是以历史的不可篡改和人类延续和生存的价值观为永恒的目的。 中国传统哲学,以伦理和道德哲学为主,对法国人本或人文主义有一定影响;但是,不一定等于人文主义或人文精神,可能“准宗教”或宗教的伦理诠释更合适。 人文( Humanities )和人文精神是已有的概念和定义,创新不是空中楼阁,必须建立在文化历史的基础上。发现和发明,得到承认和接受,就成为了历史的传统,在以往的基础上开拓与发展,则是创造和创新 – 古今中外文献没有的新知识。 科学有传统,伦理也有传统;但是,科学不能停止进步,伦理和道德也不应停滞发展,而这个任务,在思想层面就是哲学,哲学的时代精神 - 人文哲学的任务是新伦理,科学哲学的任务是新科学。 哲学,不仅包括逻辑、伦理和审美,也包括自然哲学(希腊比较强)、社会哲学和精神哲学(印度比较强),以及 1 )宗教哲学(犹太 - 基督教比较强)、人文哲学; 2 )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等。中国哲学,偏向于 1 )社会哲学和人文哲学等;但是, 2 )科学哲学则是现代开始于维尔纳的逻辑实证主义哲学。 欧洲科学建立,先有经验主义,到美国为实用主义。现代西方,已经进入福利国家和后工业化社会,我国则仍处于前工业化时代,思维滞后 - 这是难以创新的重要原因。 因而,进化论为科学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然而,传统和环境限制论,只理解了 “ 适者生存 ” ,却没有理解生物改造环境和 “ 发展进化 ” ,也没有理解进化论的物种起源与变异,也就是传统与发展的关系。 - (传统与未来) -
个人分类: 启蒙教育|2602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与未来
benlion 2014-11-15 07:33
未来学,介于科学传播学与科学幻想学之中间。 科学传播,必须是已经证实的知识和理论,科学幻想,却几乎是现代神话的想象空间;然而,未来学,建立在逻辑推理和现实可行的设想上进行预测。 犹太教-儒(道)家史学文化,都有很强势的预言、预测传统,如,《圣经》描述的很多梦境和《易经》的筹算模型等;但是,科学是证实和证伪,就是预测必须可以验证、设想可以成为现实。 印度教-希腊神话文化,则有很强势的幻想、艺术传统,往往成为世俗社会与理想社会的平行与对映模型。 在德国,更多兴趣是说到道家、禅宗,儒家影响较多的是法国,而北美的传统源自英国、法国等欧洲移民,而又融合了印第安、亚洲等文化。 法国时尚和英国工艺美术,也是面向的未来,美国加州的“硅谷”和好莱坞电影等,造就了幻想、梦想与理想的创造、开拓精神。 也就是,科学是历史传统与未来设想的结合。 -(网络日记)-
个人分类: 2014y|1898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研,梦想,现实
热度 2 originaldream 2014-11-8 16:58
第一次发表博文,没有经验,望各位博友多多指教。。 从小,妈妈就经常会问我长大了以后要干什么呀。我就望着天上的星星说:“我长大了以后一定要当一名伟大的天文学家。”现在想来,不禁哑然失笑。 我小时候就对未知的事物特别感兴趣。夏天的晚上,在房顶上铺张凉席,躺在上面看着天上的星星,总感觉星星是呢么的神奇,会发光,会组合成一定的造型。总想知道为什么,问妈妈,她回答不了我的问题的时候,就告诉我:“等你成为了科学家就什么都知道了。”于是,科学的种子就在我的脑海里生根发芽了。我会经常在我自己的房间里做一些小实验,比如,用蜡烛烧一些东西,观察它们的反应;熬制黑黑的糖稀;拆一些机械的手表等等。妈妈似乎也挺支持我做这些东西,当我拆我家的大座钟的时候,妈妈只是告诉我,拆完了一定要把它完整的装回去。但至今我家的大座钟还是不会敲响。凡是我家能拆的东西我基本都拆了个遍。我印象最深的一次实验是在我初中的时候,那是我从别人那里借到了一本世界未解之谜。这本书里面提到了关于埃及金字塔方面的内容。里面提到了金字塔的食物保鲜尸体防腐的功能,好像这个功能与金字塔的建造比例和放置方位有关。于是乎,我就对着书上写的,用硬纸壳按照比例,做了一个缩小版的金字塔,并按照方位摆好。本来是想放一块鲜肉的,但没有肉,就掰了一块小馒头按照位置放好,放了一个星期后打开了看,那块馒头变干了,并没有发霉,就感觉自己成功了。但是后来一想,自己没有设置 对照!有可能是馒头自己风干了!这或许是自己第一次想到在实验中要做对照试验吧。小时候,自己崇拜的人是爱因斯坦,霍金。总感觉他们很伟大,今后一定要做一个像他们呢样的人。为此,我还专门买了《时间简史》(虽然看不懂),以及他们的个人传记。 后来到了高考报志愿的时候,自己也懂得了一些就业方面的信息,并且天文学这方面学校并不是太多。而我高考只考了603分,没发挥好,要想上一所211大学,就只能去一些偏远点的学校。招生办给我推荐 的学校是A大学,B大学,C大学,D大学等。我又不想去西部,于是乎,我就选择了B大学,并且 报了生物专业。因为我个人比较喜欢物理和生物专业,物理院没要我,只能到生命院了。毕竟物理专业跟天文学方面还是比较接近的,大一的时候想转专业,结果政策限制,还转不了。 进入了大学,我才发现,所谓的211大学,所谓的一本,原来是这样。我们学校比较偏文科一点,理科校区不是很强。并且,当时很多同学都觉得生物科学这个专业是个“坑”。先不说专业了,就说说大学生活吧。我理想中的大学是这样的:具有浓郁的学术氛围,老师跟学生能够在一起激烈的讨论问题,交流自己的观点,学生可以自由决定自己喜欢的方向,看自己喜欢看的书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社团,谈一场美好的恋爱。可是现实却是这样的:逃课蔚然成风,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考试前老师划重点,给参考资料,出往年原题(我透露一点,有些老师为了及格率,出百分之七八十的往年原题,更有甚者,直接把前年的卷子直接拿来考试,连卷子上标的年份都不改,也是令同学们汗颜)。其他的我就不多说了,大家其实应该也都知道。 后来,我了解到中科院是国家级的科研机构。做科研应该是最好的地方,在我眼里,中科院是比清华北大更厉害的存在。大一的时候,我做职业生涯规划,我就是这么写的,先考研到中科大,再去中科院(可能当时对中科院不了解,以为只有先去了中科大才能去中科院)。后来了解到我们学校有保研的名额,并且可以直接保送至中科院。于是,我在大一到大三期间,一直很努力的学习,天天上自习,上课也基本没有翘过课,从没有挂过科。只是为了一个梦想,去中科院,无论是保研,还是考研。终于,苦尽甘来,我得到了保研资格。通过夏令营,我获得了A研究所的预录取通知书,并且通过近期的实习确定了自己的导师,目前还在实习中。 记得当初面试的时候,导师问我,毕业后是要继续从事科研,还是找工作。我知道研究所里的老师肯定喜欢搞科研的学生。但我觉得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现实就在眼前摆着,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挣不了多少钱,他们只是希望我能一直往上读,因为他们觉得学历越高,工资越高,村里好不容易出了个大学生,要读就要读到底,这样他们脸上也有光。可是他们不知道的是做科研不是为了挣钱,读研读博并不是为了要找到一个好的工作,也不一定能够找到一个好的工作,而是出于对科研的热情,对科研的兴趣。但如今,我们有多少人是为了自己纯粹的兴趣,为了自己梦想去做研究呢? 现在回想一下,自己为什么要来这个研究所进行这个方向的研究,不禁感到自己也逃脱不了现实的束缚。 梦想与现实,到底该如何抉择?
2837 次阅读|2 个评论
体制 - 科学与经济
benlion 2014-8-8 15:16
人文精神和科学思想,斯宾诺莎和莱布尼兹的哲学和数学,象征近代与古代欧洲传统的分野。 从庙宇产生学堂,从宫廷形成政治,而在工匠和学者的传统,不仅产生了科学,而且也形成了商业。学者源自宗教和哲学传统,工匠是技术和艺术传统,而数学构成科学和商业的传统。从尼罗河的土地测量,产生了几何学,从天象观测和经济的计算,产生了代数学;因而,数学开始的起源,就与技术和经济相关。 自然与资源的认知和开发,构成科学的知识和技术的方法形成。科学与艺术、数学与技术,终究是为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而,体制也必然是为这个目的而建立与改进。 国民经济管理学是极为重要的科学,科学基金和商业投资的分配合理,用对了方向和人,就是对社会乃至人类做出巨大贡献,投错了方向和投不中恰当的人,就是对一个社会和民族是巨大损失,乃至于错失整个发展的良机;因而,体制改革的核心是金融体制和科学、产业的项目论证与资助机制。 目前,中国仍然不是创新型社会,对新思维、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分辨和鉴赏能力与评审机制,尚待建立起来。 因为,科学、技术和艺术等面向的是未来和未知,名誉和地位是面向过去和历史的奖励。面对未来和未知的判断能力和调控与管理机制,需要整体的教育、涵养和学术、技术水准的提升,才能具备对发展方向和前景的敏感,乃至用人的甄别能力。 设立创新型经济特区,将是一个推进科学和技术发展的解决方案。 -(创新型经济区)-
个人分类: 市场|2213 次阅读|0 个评论
平凡之路
热度 1 wido 2014-7-17 22:44
有几个小故事、小片段、小感想,且待我慢慢往下讲。 2014 年世界杯,克洛泽打破了大罗缔造的世界杯进球记录,在那个瞬间,他挥舞着拳头,没有空翻,也并不疯狂。后来跟同事讨论克洛泽,他很好奇克洛泽为何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我想了想,也许是规律的生活、勤恳的努力、简单的热爱成就了克洛泽。他从未想过要超越任何人,当大罗在世界足坛大杀四方、裂土为王的时候,他还默默无闻,甚至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会是一个好的射手。但是,最后他做到了,他坚守自己,他走了一条平凡之路。 还是2014年世界杯,荷兰坚持120分钟,最后点球不胜阿根廷,罗本走到看台边,隔着玻璃安慰自己的儿子。这就是现实,就是生活,你可以认为自己天下无双,拥有远大的梦想,但是现实不公,它抛弃了你,你没有到达你想去的地方,既然你跨越了无数的山和大海,它就该给你应该得到的。没有该不该,时候未到,老火汤熬不够足够的时辰,味道是出不来的,静静的等待吧,先武火,后文火,看着蒸汽慢慢冒出来,慢慢的,你会闻到那四处满溢的飘香味道。把不能控制的交给时间吧,这也是一条平凡之路。 2 011 年的夏天,姚明退役,我硕士研究生毕业。他在退役感言里说,在整个职业生涯里,他都在准备,准备接受退役的这一天,因为这一天迟早会到来。承认身体衰败、生死轮回、人不会长盛不衰,需要巨大的勇气,因为这还是一条平凡之路。 曾经,我以为这里只是一个中转站,一度害怕这里变成一个泥潭,让我抽不开身;现在,我意识到,即便这里是终点,那也并不可怕,可以接受。 所有的梦想照进现实,都是一条平凡之路。
个人分类: 青春无处安放|3487 次阅读|2 个评论
理想与现实,丰满与骨感
热度 4 sheep021 2014-6-10 18:34
一企业老总朋友圈里发了一条微信: “高考已经结束,考上大学的同学注意了,要记得和没考上或弃考的同学搞好关系,等大学毕业了好去他们的公司去打工!考上一本的要经常联系二本的,未来家乡的领导就是他们!后面还有,二本的要跟大专的搞好关系,他们将是你们孩子的老师!”?? 有道理。这是现实。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705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战争】【说谎的人 L'homme qui ment (1968)】【法国】
lcj2212916 2014-5-25 20:51
导演 : 阿兰·罗布-格里耶 编剧 : 阿兰·罗布-格里耶 主演 : 让·路易·特兰蒂尼昂 / Ivan Mistrík / Zuzana Kocúriková 类型: 剧情 /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 捷克斯洛伐克 语言: 法语 上映日期: 1968-03-27 片长: 94分钟 又名: The Man Who Lies IMDb链接: tt0063080 这部战争片于捷克斯洛伐克实地拍摄,故事发生在森林里的一座古堡,主人公为自己创造了性格、过去和感情,但最终一切现实又反了过来,把他推回了森林中的炼狱。L’Homme qui ment缺乏传统意义上的连贯情节,但是其复杂的对称、逆转与颠倒模式能提供相较正常叙事毫不逊色的快感与满足。 下载地址: http://www.400gb.com/file/65311123
1607 次阅读|0 个评论
哈尔滨工业大学:前世&今生
热度 45 boxcar 2014-5-1 12:39
1、这是最早的校址(1920年),现在的哈工大博物馆,每年的博士学位授予仪式都在这里面的小礼堂举行。 2、土木楼,以前的哈建大 3、工大主楼,1950年代受苏联影响的特征明显。 4、现在的行政楼 5、正心楼
个人分类: 摄影|23068 次阅读|104 个评论
中日若再开战,哪方惨败?
热度 63 Majorite 2014-4-30 20:48
中日若再开战,哪方惨败? 请大家读读那小兵与恩格尔的对话, 或许有所思考。 那小兵:恩格尔,您上次关于刘亚洲《甲午国殇》的谈话让许多中国读者关注,而您自己独特的经历也让我十分好奇,您最近在写《远东地缘政治的当今与未来》这本书,可以给我们介绍一些这本书创造背景吗? 恩格尔:很高兴有机会与中国读者沟通。现在大家才知道日本过去和现在如何深入了解中国,连某些村子都不放过,比中国人更了解中国,其实,德国人和日本一样,从八国联军时代开始就到处深入了解中国,这两个民族都是十分好奇和认真的。我到中国留学第一个想去的地方就是图们江大桥,我当时提及这个地方许多中国老师都不清楚在那里。那个地方就在俄国和朝鲜边境上,离开中国边境只有数百米,但中国进入日本海的通道就此被截断了。我问许多中国学者如何看这个问题,他们很茫然,解释说“当时丧权辱国,不得已而为之”,我当时马上对中国人有了看法;为何这么大一个民族如此不懂反思?后来,我慢慢明白了, 中国人不懂反思是没有掌握分析事物的方法,缺少逻辑思维能力,更深层来说,是缺少心灵中的一种上进动力。 我记得鲁迅这么说过:雷锋塔终于倒了,每个人都抽掉它一块砖头,以为它不会倒塌,但最终谁有不愿对此负责。你想想,这种民族心理是什么?这就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犯罪。 每个人心中只有自己,把自己的自私利益最大化,完全不顾及其他人的自由权利,最终导致大家集体失败。 三十年前,到德国留学的中国学生都喜欢学物理学,而韩国人学政治和法律,中国学生告诉我学数理化比较容易在西方找工作,韩国人说要回国为家族争口气,同样是儒家文化竟然有如此天差地别的人生选择。中国人到了西方就努力争取脱离自己民族,除了吃美食和麻将就不会再提及中国文化,我对此十分好奇。一般中国人都不喜欢讲中国文化,即使讲也只是开口“五千年”,之后就没词了,然后就是西方列强如何侵略中国,中国死了多少人之类的,十分悲情,最后总得出一个“这个世界就是弱肉强食”的结论。中国经济发展不但没有改变中国人这种心理,相反,把中国人推到了另个思维陷阱--- 全球GDP第二为何依然被人家看不起?中国人想到这里就不再追问下去,因为会预感到一种心理崩溃,一旦失去“弱肉强食”这个心理屏障后便会陷入不知所措境地,为什么? 因为中国人依然在心中预设自己的文化最伟大,自己的文字是最高效的,自己的历史最伟大,自己的脑筋最灵光,背后是一种恐惧感,没有了这些虚构观念自己什么都不是了,不但什么都不是,而且自己就是这种集体失败的始作俑者。说到底,中国人虽然穿了西装,但脑子和心理素质还是农民的。日本人也不是个真正意义忏悔民族,他们不向别人道歉,但绝对向自己人道歉,更向自己内心灵魂道歉,甚至用自杀来实现这种道歉,而中国人刚好相反,可以卑躬屈膝向领导道歉,但绝不向自己心灵道歉,所有非常难被启蒙。也因此中国人无法理性面对国际问题,依然用“弱肉强食”解读一切问题,把利益分配当成唯一的化解手段,结果不但没有达成目的,反而弱化自己的道德制高点,甚至让问题无法解决。你想想看,用弱肉强食来解读这个世界,那么当然会怕被美国吃掉,同时也怕被日本吃掉,也怕被周边小国与美国和日本勾结起来吃掉,总是无法脱离“被吃掉”心理阴影,根本无法建立“大家如何一起吃的更好”这个概念,这就是当今造成中国外交挫败的思维漏洞。 那小兵:您如何解读这种悲情历史情结?这种情结对于中国社会发展就怎么样的影响? 恩格尔:我还是喜欢把这个问题从文化角度分析一下。我读中国古代文学是从先秦作品开始的,最喜欢《诗经》和《离骚》,它们都是用自己民族语言写的,尽管后来被翻译成了“书同文”的汉字,但依然让我感受到了那个时代华夏的自由精神,屈原这样的诗人不是杜甫可以相比的,因为杜甫已经是中国悲情精神的产物了,屈原是个从自由人被迫失去自由的人,他发出的不是呻吟而而是呐喊,撕心裂肺的呐喊,这种呐喊从此在华夏土地上消失了。一个失去自由意志的民族何来的思想创新?秦赢来了,大家都是战败王国,大家开始成立亡国奴,然后是汉朝的扩张年代,大家依然是亡国奴,之后的三国,南北朝,隋唐等等,那个不是国与国之间的相互吞并?这种情况到了宋代从有所改善,可惜宋代版图太小,并不能代表大中华。接下来就更悲惨了,蒙古人来了,用屠杀来奴化中国人,用等级来禁锢中国人,让中国真正进入到了一个“异治”的国度。不客气的说,中国从农耕封建制度进入到了农耕奴隶制度,从奴才变成了奴隶,人口是被屠刀控制的,经济是靠强制掠夺的,甚至蒙古人和汉人女性生产的男孩都不准生存,因为蒙古人害怕蒙古勇士血统流入汉族,从此,中国人在自我意识上失去了“主人翁”这个元素,文化上开始出现浓厚的女性化倾向,这到了明清两代更加固化了。如果我们看看西方历史,就会发现 西方即使在中世纪黑暗时代依然保留了两个东西:一个是“人的神格”,另个是“神的终极定位”;人具有天赋的权利,人作为一个独立人的权利,他不是动物,不是非人奴隶,而是按照上帝样子创出了的人。另外,西方人很早就掌握了逻辑思维工具,人的行为力量来自思辨而不是屠刀,有方法论和本体论,依然把逻辑思维终端放在上帝身上,这正是理性启蒙的来源, 但中国历史错过了这些。中国人早早就被汉武帝剥夺了“天子”身份,只有皇帝一个人是“天子”,其他人都是奴才,奴才之间争当大奴才,血缘联盟与权力交换成为主要动力,如此循环不断。家族自私被无限极端化与神圣化,强权意识被不断合理化和制度化,个人权利被不断丑化和异端化,这就是中国“异治”的真实面目!从这个角度看,中国人的历史悲剧情怀是必然的,它本身就是个历史悲剧。只要社会文化与制度不变,这种悲剧情怀会不断延续。 那小兵:莫洛夫用“农耕文化就是奴才文化”来定位这种悲情历史观,这对于中国现代国际发展战略有何影响?您如何解读? 恩格尔:我基本认同莫洛夫的这种看法,他的研究重点是俄国与中国文化比较学,因此更能深入了解俄国人和中国人的文化乃至心理区别。俄国人虽然曾被蒙古人所控制,但毕竟依然作为公国延续了基本主权,当蒙古人退却时,俄国人马上反客为主,扮演了“白可汗”的角色,加上彼得大帝能够接受西方科学概念,非常快速地进行扩张,乃至成为蒙古帝国的继承者。后来俄国在击败拿破仑战争中获得另一次重要洗礼,让俄国人有了民族主权意识,这种意识成为沙俄扩张的极大动力。同时代的康熙皇帝年纪比彼得大帝十七岁,也是个从小受到西方文化启蒙的人,他会数种外语,懂得西方数学和天文学,是个有世界感的人,当俄国人入侵贝加尔湖地带后他已经马上有了反应,亲自带兵北上千里,经过战斗与俄国人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但他并不明白西伯利亚是怎么概念,让俄国人白白占领了上千万平方公里的西伯利亚,乃至沙俄后来进入到美洲阿拉斯加,这就是康熙的局限性了,但他毕竟是个鞑靼帝国思维的代表人物。我们可以猜想一下,如果不是康熙而是崇祯皇帝知道沙俄来犯会如何,那中国恐怕早就是沙皇的领土了,明朝皇帝是没有世界感的。德国学者说过,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军事思维,一种是以英美为代表了海洋控制战略,另一种是以蒙古人为代表的大陆中心战略思维,俄国与中国都属于后者,日本却属于前者,就南海问题看,中国人显然在用大陆中心战略思维去解读海洋战略,最后总是给出一个“利益分割”结论,这是战略错位,结果越分割纠缠越多,甚至对于钓鱼岛保卫战概念也是用陆军饱和轰炸概念来应对。其实,钓鱼岛对于中国更多的是个面子问题,而对于日本却是民族兴亡问题,日本人有千年大陆霸主战略,他们深信中国改革的前途坎坷,出手机会必然出现,钓鱼岛是它唯一大陆架上的“钉子”,它绝对不能放弃,而且会产生更多理由把问题扩大化,而中国更希望息事宁人,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中国与俄国之间也进行着一种竞争,这是两国的大陆中心战略竞争,两国都继承了蒙古人的大陆帝国观念,但俄国是用现代化思维去继承这种观念的,普京此次在乌克兰的作为便是经典之作,而中国人依然是用农耕文化角色去继承这种雄心的,天然地处于守势。俄 国在苏联崩溃后依然有雄心崛起,因为手中有宪政体制,同时拥有民族共同进退精神,而中国没有这个东西 ,目前各类学者纷纷揶揄中国对日本开战,就如当年满清时代汉族官员揶揄满清和日本开战一样,希望中国战败散架,更有学者推出《中国需要一次大翻车》文章,备受热评, 恐怕真的一开战中国就没有回头路了。甲午战争后中国民心崩溃,军阀混战,但国民尚有抗战凝聚国民心志,而当今一旦散架,恐怕真的“孔雀东南飞”了,基本没有什么理念能够再统一起来了,日本与俄国就真的赢定了。
个人分类: 历史与现实|5673 次阅读|138 个评论
被现实击垮的知识分子
热度 4 bigdataage 2014-4-21 13:05
被现实击垮的知识分子 同人于野 很多业余股民炒股有一个常用的自以为是的技术。比如你在20元价位上买进了500股某股票,两个月以后价格跌倒了15元,损失了2500元,怎么办呢?这 个技术是这样:在现在的15元价位上再买进1000股。这样一来,股票不需要涨回20元,比如说只回到18元,你就可以挽回损失。 这是一个特别错误、特别没有道理的做法。事实上股票不会涨到18元,只会进一步跌倒10元,把你被彻底套牢。你选择持有/买进还是卖出某只股票的唯一理由应该是这个股票将来价格会不会上涨。 而它的价格未来上不上涨跟 你两个月以前买的时候花了多少钱没有任何关系。 这么浅显的道理无数的人就是不明白。事实上当手里的1500股价格降到了8元,很多被套牢的散户仍然会执着的持有这只股票,非得等它降到1元才吐血”割 肉”。这不是炒股投资,这是跟股票较劲。在这个较劲的过程中不知道有多少好的股票和发财的机会他视而不见。很多人不是客观的去分析每只股票,而是跟把自己 套牢的股票产生了一种非要报复不可的愤恨之情。 仇恨和苦闷蒙住了被套者的双眼。 我写这篇文章不是讨论炒股票。这个股票的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世界怎么运行跟你基本上没什么大关系。一个有文化有见识的人,观察社会应该用一个客观的眼光,而不应该带有个人感情。 一个物理学家不会憎恨任何物理现象,因为他知道存在的,就算不都是合乎伦理的,也一定都是合乎物理的。 一个医生不会反感任何一种疾病,因为他知道疾病是客观存在的,不是特意跟你作对的。 一个小学教师不会讨厌任何学生,因为她知道只有坏老师没有坏小学生。 然而非常遗憾的是我国很多知识分子就是用这种被某只股票欺负了以后一定要报复的心态,去看社会。其根本原因是自己在社会中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因为这个社会对他不好,所以这个社会本身不好。他们就像怨妇一样喋喋不休,就像祥林嫂一样心无旁故。 我最近正在读的一本书,王重旭的 《读史质疑》,就是一本怨妇语录 。这是一本短篇集,有些是对寓言典故的质疑,有些是借古喻今,有些是反思名人名言,有些 是谈论现实。我在网上买这本书还以为有什么另类或者是”逆向思维”,结果发现不是。 这本书不是逆向思维,是定向思维。 就好像欧洲中世纪的人从桌子腿都能联想到色情一样,作者每一篇文章,从所有不同的角度,最后都指向一句话:专制主义压迫知识分子太可恨。 在寓言这部分,作者恶搞了二十来个历史典故,每个故事都是在讽刺毛泽东,不过最有意思的是毛泽东这三个字居然没出现。我还以为他不敢说,结果后来进入第二部分还真直接点名了。批评毛泽东可以,问题你不能连李世民辛弃疾这些公认正面人物也一块骂啊。你总不能要求唐朝民主选举吧。 其实这本书真正的问题在于没有技术含量。你反专制首先要研究专制,比如宋朝其实是一个比较开明有点民主的朝代,而这位作者现在是全面骂。这跟什么都用阶级斗争去分析有什么区别?非小说类的中文书我读过不少,只有王重旭自称作家,可是此书文笔很做作不像作家像作文。 我估计王重旭是一个被文化大革命击垮了的人。 他始终陶醉在在自己的苦难之中,再也学不进新的东西了。 这本书如果在1976而不是2006年出版,你是一个有思想的人。可是2006你还在想念1976的事情。这样的人能进步么? 很多80年代以前出生的知识分子喜欢用”苦闷”,”郁闷”来形容自己的心态,整个国家都欠他的。你跟他说点任何有意思的东西,积极向上的东西,有进步的东西,他的反应永远都是不为所动。总是一幅这些东西我早看透了你太幼稚的态度。 他的表情是冷笑,他的语言是哀叫。 他的剧情已落幕,他的爱恨已入土。 他被自己的不幸征服。 金庸讲述了黄裳写《九阴真经》的故事。黄裳为了复仇而不问世事专心躲入深山练武,几十年过去了终于研究出了绝世武功《九阴真经》。结果他出山找人报仇, 发现仇人们都老死了。 很多人因为文革等等一天到晚恨土共,写的每一篇文章都在呼吁政治改革。结果现在怎么样?全国人民都在忙着赚钱根本不理你了。 读书虽然不一定能致富,不一定能娶美女,但是一定能让人思想灵活 。世界就是这个样子,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贪污腐败也好,言论压制也好,都是人性在特定条件下的表现,而人性就好像物理定律一样客观。 一个有本事的人不会为社会的丑陋,更不会为自己的不幸而整天埋怨,因为他知道世界本来就是如此。 你要有本事, 你可以改变它;但是为了改变它,你要了解它。 为了了解它,你必须客观的对待它。 一个真正的读书人是乐观的,是积极向上的,是进取的,是好奇的,是探索的。 苏秦第一次游说六国,出行之前大家都对他寄予厚望前呼后拥。结果游说失败回来的时候灰头土脸谁都看不起他。苏秦怎么说的呢?他说我爸我妈骂我,我嫂子看 不起我,甚至我老婆都不见我,这些都是我的过错。等到他第二次出去游说成功归来,对所有的人都非常好。就连当初背叛他的仆人都给了礼物。 这就叫有见识。人 情冷暖世态炎凉本来就是这样,为这些事情生气有什么意义? 所以李敖说 思想家不应该得胃癌死,因为胃癌很多都是生气气出来的。李敖说,一个思想家得胃癌,就好比一个神父得梅毒一样是可耻的事情。 那些一辈子受人欺负惯了的中国知识分子已经不可救药了。苦闷蒙住了他们的不能指望他们再有进步。 最后我打一个很不恰当很不政治正确的比方。我读野史故事,说解放前土匪绑票,如果绑架了人家的姑娘,则被绑的人家一定要在天黑之前把赎金送到。如果过了晚上,第二天就算筹到钱很可能家属也不会去赎人了。当时的社会就是这么残酷。 所以现在对于那些在文革,反右等等中受到迫害,或者在生活中因为评职称分房子文章排名受到过欺负的中国知识分子,我主张也要敬而远之。 你让人欺负过了,我深表同情,这绝对不是你的错。但是我以后不跟你玩了。 原文: http://www.geekonomics10000.com/138 这个作者( 同人于野 )的文章是可以看、值得看一下。但是其每一篇文章,从所有不同的角度,最后都指向一句话:我是最聪明客观的新新人类,别人都是在情绪苦海里翻滚不见天日的低等动物。这一点是不妥的。(转载者注)
1684 次阅读|4 个评论
2014.3月底-成都之行
wctttty 2014-4-7 11:15
科研没那么好做 任重而道远 生活要稳稳地过 简单且现实 2014-3-23 成都之行 和吕宏老师的讨论是受益匪浅的。。。。 转载自: http://wctttty.blog.163.com/blog/static/37534902201434101750400/
个人分类: 随感|327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08: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