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高温高压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开发地球的先锋们生活在环境恶劣的大洋深处
热度 2 jiangjiping 2018-6-9 19:44
开发地球的先锋们生活在环境恶劣的大洋深处 蒋继平 2018年6月9日 几十亿年前的地球,还没有被开发改造之前,与现在的金星差不多, 大气层充满着浓密的乌云, 乌云中硫酸成分很高。 这种浓密的, 富含硫酸, 二氧化碳和氮气的大气层, 具有很高的气温, 大气压力也很大。这些浓密的乌云使在地球的地表看不到太阳和星星。 那时候, 地球的自转速度很慢, 也没有轨道倾角。这些在圣经的创世纪中都有非常简单的描述。 圣经创世纪描述了开发地球的六大工程。 这六大工程是循序渐进的,只有在前一个工程完成达标后, 后一个工程才能开始。 开发地球的第一大工程就是把地球大气层中的硫酸分解成水和硫。 上帝(宇宙高级文明集团)派出空间探测器( Spirit of God)在地球的大气层进行探测,在发现地球的大气层中富含硫酸和水蒸气后,将一种特定微生物投放到地球的大气层中。 这种特定微生物具有耐高温高压, 在无氧情况下将硫酸分解成水和硫的能力, 并从分解过程中获得自身的生存物质和能量。 目前这种特定微生物仍在地球的大洋深处存活着。 它们生活在大洋深处的温泉附近。这些大洋底部的温泉是海底火山口。这些海底火山口具有高温高压和缺氧的恶劣环境, 与当年地球还没有被开发之前的大气层的环境很相似。 因而,我强烈呼吁全人类要尽一切可能保护这批开发地球的先锋勇士, 使它们的子孙延绵不绝。 人类也应尽快建立一个人工繁育这些先锋勇士的基地,确保它们在自然环境变成不利生存时可以不受影响。 在今后人类开发金星时, 必须依靠这些先锋勇士打头阵。
个人分类: 个人学术观点|2163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我国在南海深水自营气田探明储量超千亿立方米
redtree 2015-2-8 07:43
我国在南海深水自营气田探明储量超千亿立方米 来源:央视 发布时间:2015/2/7 20:18:52 我国首个自营深水气田储量超千亿 气田位置示意图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中国海油今天宣布,我国首个深水自营气田--陵水17-2气田天然气探明储量规模超过千亿立方米,为大型气田。与此同时,在南海开发油气田所面临的高温、高压和深水这三大世界级难题也被攻克。 位于南海西北部的莺琼盆地是典型的高温高压盆地,盆地3000米中深层,天然气资源丰富,之前中国没有在海上成功开发高温高压天然气的经验。 为攻克高温高压气田的开发难题,科研人员创新了高温高压天然气成藏理论,在高温高压地层压力预监测,钻前预测和钻后评价等核心技术上获得了突破。 中国在南海深水自营气田探明储量超千亿立方米 2015-02-08 00:59:03 来源: 京华时报 (北京) 京华时报讯 中海油昨天宣布,中国“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在南海北部深水区发现的首个自营深水气田“陵水17-2”号,已通过国土部门评审办公室专家组审核,探明储量规模超千亿立方米,定为大型气田。与此同时,在南海开发油气田所面临的高温、高压和深水这三大世界级难题也被攻克。 此次发现的陵水17-2气田距海南岛150公里,其构造位于南海琼东南盆地深水区的陵水凹陷,平均作业水深1500米,为超深水气田。位于南海西北部的莺琼盆地是典型的高温高压盆地,盆地3000米中深层,天然气资源丰富,之前我国没有在海上成功开发高温高压天然气的经验。为攻克高温高压气田的开发难题,科研人员创新了高温高压天然气成藏理论,在高温高压地层压力预监测、钻前预测和钻后评价等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 中海油南海西部石油管理局局长谢玉洪之前对新华社称,陵水17-2测试日产天然气相当于9400桶油当量。“测试获得高产油气流,创造了中海油自营气井测试日产量最高纪录。” 这也是“海洋石油981”深水钻井平台投用以来,首次在深水领域获得的重要发现。“海洋石油981”是中国自主设计和建造的第一座深水钻井平台,其中许多设计都是按南海海况“量身定做”,于2012年5月9日在南海海域正式开钻。 中国南海油气资源极其丰富,70%蕴藏于深海,但深海勘探难度极大。此次陵水17-2气田的发现,不仅证明了我国南海深海丰富的油气资源潜力,也意味着我国已基本具备深水油气开发的能力。
个人分类: 能源信息|137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GB 50049-2011 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
lcj2212916 2014-10-29 17:53
转载自 ESHUBA 【名稱】:GB 50049-2011 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 【作者】:--- 【大小】:8.60M 【格式】:pdf 【語言】: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 1.0.1 为了使小型火力发电厂(以下简称发电厂)在设计方面满足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适用、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高温高压 ...... 【下載載點】: http://www.400gb.com/file/77130335
2104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工合成金刚石开启地球深部新视窗
热度 13 chunyinzhou 2012-2-13 09:08
人工合成金刚石开启地球深部新视窗
人工合成金刚石开启地球深部新视窗 (编译:周春银;原文作者: Tetsuo Irifune and Russell J. Hemley ;资料来源: EOS from AGU ) 【背景阅读】 2011 年 2 月我曾在博客中介绍日本科学家合成最硬人造金刚石的相关科普资料,见博文 《世界上最硬人造金刚石是如何炼成的》 。在该博文后,非常感谢有朋友(如“ anonymity ”)提到美国卡内基实验室 CVD 合成单晶金刚石的相关报道,不过限于本人知识水平有限,难于面面俱到作深入讨论。 关于金刚石的合成,国家地理曾经有一个 《 Super Diamonds 》 的纪录片,拍摄于 2009 年,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看一下,讲述了天然金刚石的来源、金刚石的高压合成和 CVD 合成法,以及金刚石的运用。我电脑里有一个 306 MB 的版本,还算比较清晰,不过中文字幕有好多错误和不当翻译。纪录片中有对美国卡内基实验室的 Hazen 、 Hemley (也是本文英文原作者)等顶尖级科学家以及著名的 Element Six 的采访和介绍,影片截图如下: 关于人工合成金刚石,最近又有一些新的进展,在正文开始之前,再稍微做一点介绍。博文 《世界上最硬人造金刚石是如何炼成的》 所提到的日本科学家高压合成的金刚石,研究人员正在努力使其“长大”和做一些开发工作(下面的正文中会提到一些)。首先,日本爱媛大学利用合成的超硬金刚石成功制作了直径 7.5mm 的金刚石真球体( http://www.ehime-u.ac.jp/research/news/detail.html?new_rec=8793 ),该金刚石真球体的制作,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日本科学家在该领域的研发实力,见下图。其次,爱媛大学和住友重工的成功合作,住友与 2012 年 2 月已经开始发售有关合成金刚石的工业制成品,如切削工具,见 http://www.sei.co.jp/news/press/12/prs006_s.html 。目前,进一步的研发还在继续进行中。 关于日本爱媛大学人工合成金刚石的研发工作,日本爱媛大学的 Tetsuo Irifune 教授曾经在 2011 年 12 月 7 日 AGU fall meeting 的“ 50 Years of High-Pressure Studies of the Earth ”分会场中(这一分会场为具有隆重的“ 毛河光 ”气氛,因为毛先生刚刚度过 70 岁生日并亲自到会场就坐听报告,会场上聚集了许多当今高压科学界和地学界的顶级科学家,包括毛先生女儿 Wendy Mao 在内的许多科学家高度赞扬了毛先生在高压科学研究中的卓越贡献,见 https://www.gl.ciw.edu/content/2011/12/9/ho-kwang-mao-honored-agu-fall-meeting-session ),专门介绍最新合成的金刚石 NPD 在未来的(尚处试验开发中)下一代高压装置中的运用研发情况( Title :“ Multiple Diamond Anvil (MDA) apparatus using nano-polycrystalline diamond ” ),大家可以登录 AGU 网站( http://sites.agu.org/fallmeeting/scientific-program/sessions-on-demand-7-december/ ) 或者 http://vimeo.com/33331037 观看(时间段: 47:54 至 59:59 )。 2012 年 2 月 14 日 AGU 的 EOS 刊发 Tetsuo Irifune 和 Russell J. Hemley 对人造金刚石的研发进展的最新文章(文章题目:“ Synthetic diamond opens windows into the deep Earth ”, EOS 链接: http://www.agu.org/pubs/eos/ ;其实在 T. Irifune 的 AGU 报告最后一张幻灯片中当时他本人已有提示这篇 EOS 文章即将和大家见面,见 59:30 处),或许大家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同时也是学习。我将该文章全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益处。如果读者已经了解以上这些内容,将会十分有助于对本文内容和人工合成金刚石的理解认识。 以下为原文完整翻译,图文并茂: ------------------------------------------------------------------------------------------------------ 金刚石,由于其非凡的强度和透光性,在极端压力和温度条件下材料的实验研究中具有特别重大的作用。曾经,我们所使用的金刚石的质量和大小都受限于大自然。但是,研究人员现在已经可以在实验室中人工合成各种类型的金刚石了,它们更加坚韧而且体积比天然金刚石更大。 这些合成金刚石的性质特征使得科学家能够在从地表到地心范围压力 - 温度条件下研究物质材料。诚然,这些人工合成金刚石开启了地球深部的新视窗。 地球深部研究中的金刚石 绝大部分天然金刚石都是伴随着岩浆的喷发而被带到地表来的,这些岩浆来源于地下大约 150-200 公里深度(相当于 5-7 × 10 9 Pa 压力,或者海平面处压力的 5-7 万倍)。除了其非凡的强度和透光性之外,金刚石的化学稳定性使其成为将物质从地球内部带到地表的一个独特的载体( capsule )。通过对筛选出来的天然金刚石的包体的研究发现了很多高压矿物,说明这些物质来源于下地幔,即 660 公里以下深度 (图 1 ) 。因此,金刚石为下地幔和转换带的性质特征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信息。 图 1. 地球内部切面指示金刚石(右上图)以及金刚石矿物包体(右下图;由 Ben Harte 和 Jeff Harris 提供)被发现的相对深度。大部分单晶金刚石来源于上地幔的上部(大约 150-200 公里深度)。而且,还有些天然金刚石含有矿物包体,如 majorite 石榴子石,铁方镁石,硅酸镁和硅酸钙,所有这些矿物被认为形成于地幔转换带( 410-660 km 深度之间)和下地幔深部。另外,气相化学沉积法( CVD )金刚石和纳米聚晶金刚石( NPD )压砧新技术使得科学家可以对下地幔最深部( D” 层)和地核物质开展研究,目前还缺乏如此深度的来自天然金刚石的样品。 从另一方面来说金刚石也为地球深部开启了一个重要的窗口:金刚石是高压仪器中的一种重要砧头( anvil )材料——像金刚石类似的坚硬物质,在将样品压缩到与行星深部相应条件的过程中非常重要。金刚石压砧( diamond anvil cells, DACs ),将两颗单晶金刚石作为对顶砧头,能够产生超过 364 × 10 9 Pa 压力(相当于地心处的压力)。由于金刚石具有很高的透光性,样品在高压条件下的性质可以通过这个窗口而被我们观测到。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 DAC 的前沿研究,包括在地球核幔边界区压力和温度条件下发现的后钙钛矿相(地幔主要成分铁镁硅酸盐的一种高压形式) ,为深部地幔和地核组成物质的晶体结构、熔融作用、元素分异以及其他性质特征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首个在实验室中成功合成的金刚石报道于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如 Bundy et al.,1955 ),随后即投入到为工业运用服务的商业生产中。近年来,利用不同的技术,两种新的金刚石材料分别在美国华盛顿卡内基研究所地球物理实验室和日本松山市爱媛大学的地球动力学研究中心( Geodynamics Research Center )被合成出来。前一种是在高生长速率和低压条件下生成的大颗粒单晶金刚石。后一种,称为纳米聚晶金刚石( Nanopolycrystalline Diamond , NPD ),由超细的纯金刚石颗粒烧结而成,更加坚韧而且通常比天然金刚石更硬。 化学气相沉积法的单晶金刚石合成 天然金刚石可以是单晶或者聚晶,高级别的单晶是光学透明的,可以用作宝石,而聚晶则更加趋向于暗色,或者由于许多包体以及颗粒边界处杂质的存在而呈半透明。尽管两种金刚石都具有极好的硬度,而单晶金刚石比大部分聚晶金刚石具有更高的强度,但是它们也可能沿某些晶面而开裂。聚晶金刚石因为微细晶粒间具有很强的粒间结合力而通常韧性更高。这些特征使得其在工业运用中非常实用,如作切削工具。 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 CVD )合成聚晶金刚石报道于 20 世纪 60 年代。但是结果仍不确定而且生长速率非常低(大约每小时 1mm )。另外,还只能做成非常薄的膜,而它们往往强度很弱且不均匀。 传统的单晶金刚石的合成是利用特定的催化剂和溶剂在接近于石墨 - 金刚石相边界的压力和温度条件下(大约 5-6 × 10 9 Pa , 1500 K )进行的。利用专门的、精细控制的大压机,高质量的单晶金刚石也有被合成出来。纯的无色的单晶金刚石有被合成出来;这些单晶金刚石的某些特定晶面据报道具有很高的硬度,但是体积大小仍受限于几个毫米 。由于生长速率非常缓慢,以及用来合成金刚石的高压设备对样品体积的限制,要合成较大的单晶金刚石非常困难。利用微波等离子 CVD (大气压之下)单晶金刚石的生长技术于二十世纪 90 年代后期在卡内基地球物理实验室被开发出来。而且,生长速率甚至高达每小时 150 mm ,这一速率比聚晶 CVD 方法高两个数量级 。从此以后,体积更大、质量更好的单晶金刚石通过不断优化生长和合成后期处理,如高温高压退火处理,而被合成出来 (图 2 ) 。 直径达 2.5 厘米的单晶金刚石( 10 克拉)现在已经在卡内基地球物理实验室被成功合成出来。最纯的 CVD 金刚石的紫外线 - 可见光吸收谱特征与高纯天然金刚石晶体是一样的 。它具有和纯的无缺陷的金刚石相似的硬度。更加重要的是,通过控制生长和退火工艺可以合成具有高韧性的金刚石 。因此,相对于传统单晶金刚石而言, CVD 单晶金刚石可以说是一种功能更为强大有用的材料。 图 2. 两种新型金刚石的合成和运用。(顺时针从左上角)在美国华盛顿卡内基研究所地球物理实验室用 CVD 技术合成的大颗粒单晶金刚石样品(直径超过 1 厘米,或 2.4 克拉)( Y. Meng 提供)。透过 CVD 反应器窗口对 900 C 和低于一个大气压条件下正在生长的金刚石晶体所拍摄的照片;金刚石为大约 8mm 的晶片( K. Hemawan 提供)。图示金刚石压砧装置的压砧构架,其中样品由两个对顶放置的单晶金刚石压缩,利用新型 CVD 金刚石材料可以产生更高的压力和温度( J. Shu 提供)。利用脉冲激光将纳米聚晶金刚石( NPD )圆柱切割成立方体,目前这些金刚石立方体正在被测试用作下一代多面砧装置的压砧材料。日本爱媛大学地球动力学研究中心安装的新 6000 吨多面砧装置,目前正用于 NPD 材料的合成研究。直径和长度均达 1 厘米的 NPD ( 14.5 克拉)圆柱样品。 纳米聚晶金刚石 NPD 聚晶金刚石在自然界中有被发现,但是通常结构不强而且不透明。一般而言在高压条件下烧结材料可以增强其特征性质。但是长期以来,在高压条件下合成纯的烧结的聚晶金刚石仍然是一大挑战,因为金刚石粉末的烧结极其困难。因此,只有那些含有诸如钴粘结剂的聚晶金刚石在高压下被合成出来并用于工业和科学用途。 爱媛大学地球动力学研究中心利用大体积压机开发出了新的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石墨在大约 15 × 10 9 Pa 和超过 2600 K 的条件下(比传统高压方法高很多)直接转变成为金刚石,形成纳米聚晶金刚石( NPD )。通过运用如此高的压力和温度条件(远远高于石墨 - 金刚石平衡边界),迅速生成大量纳米级的金刚石颗粒,可以在几分钟内合成一个烧结极好的 NPD (图 2 ) 。 现已研究发现, NPD 具有和大部分单晶金刚石相似的甚至更高的硬度,同时也具有很高的弹性刚性和相对较低的热导性。对于砧头非常重要的是, NPD 具有非常高的破裂韧性。 NPD 对可见光和红外光也具有高穿透性,除了大约 700 纳米以下的短波,因此显示为暗黄色的颜色。直径和长度均达 1 厘米( 14.5 克拉)的无裂隙 NPD 已在多面砧装置中被合成出来。 新金刚石的运用 除了广泛的工业用途,如用作切削加工,这两种新金刚石——单晶 CVD 和 NPD ,在高压地球科学中也具有广泛的运用。 单晶 CVD 金刚石已经在如压缩气体等材料的 DAC 实验中来提高其最高稳定压力 - 温度条件。例如关于氢在与类木行星深部相同条件下的研究,那里的压力可能高达几百个 GPa 。 另一项重要的用途则是在 DAC 中运用比传统金刚石体积更大的 CVD 压砧。尽管已有的激光加热 DAC 技术可以产生深部地幔和地核中的压力 - 温度条件,但是实验永远都是充满挑战。在高压下 DAC 样品非常薄,这使得材料的激光加热变得困难,因为金刚石的高热导会导致热量流失。通过使用体积更大、强度更高的材料做垫圈材料来产生更大的样品体积,这些问题可以尽量减小。样品的物性测量,如声速、电导和热导,在较大的 DAC 装置中会更加容易和精确。于是,这些装置将成为非常强大的工具来研究深达地球内核压力 - 温度条件下物质的相变、元素分异、熔融作用和物理性质。 开发的新 CVD 金刚石材料使得科学家创造出下一代的高压设备,包括设计用来提高各种功能的压砧。除增大样品体积之外,较大的单晶金刚石可以用于 X 光和中子散射测量——这两种技术均需要较大的样品 。另外,引入传感器和电路可以制作非常精细的用于电和热传输测量的压砧 。这些技术可以非常方便地运用于解决深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地球动力学等主要问题的实验中。这些材料的进一步开发有望形成新的地球和行星科学以外的基于金刚石的高科技,如开发电子传感器、激光和基于金刚石的计算机 。 NPD 已经成功运用于新的 DAC ,并产生了高达大约 250 GPa 和 5000 K 的压力温度调教 。在大约 150 GPa 的中等压力实验中, NPD 压砧,尤其是那些具有相对较大的底面、样品被包裹压缩起来的压砧,研究表明可以经受住与具有相同底面大小的单晶金刚石压砧两倍的压力 。研究还显示,在高温高压条件下, NPD 要比单晶金刚石的塑性变形小得多 。而且,当来自压砧的单晶衍射需要屏蔽时,如在某些 X 光吸收研究中 , NPD 相对于单晶金刚石更具优越性。 NPD 在 6-8 型多面砧装置运用中或许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在一个大体积单轴压机装置里 8 个二级立方压砧被置于统一运作的 6 个一级压砧中。含有一些金属粘结剂的烧结聚晶金刚石现在已经被运用于这种压机的二级压砧,但是能产生的最大压力仍低于 100 GPa 。因为 NPD 的硬度是这些烧结金刚石集合体的大约两倍,那么当被用作二级压砧时,期待能更高的压力,至少 150 GPa ,而不需要牺牲多面砧装置的一些优点,如在相对较大的样品中具有均匀的压力和温度分布。因此,精确的高压矿物物理研究,例如准确确定地幔底部(大约 136 GPa 和 3000 K )附近铁 / 镁硅酸盐相的钙钛矿和后钙钛矿之间的相边界以及相应的密度密度或弹性特征的变化,可以用来和 DAC 测量结果对比。 新型材料 新型金刚石技术在地球科学研究中潜力的开发才刚刚开始,但是非常具有前景的单晶 CVD 金刚石和 NPD 压砧在各种高压设备中的运用已经展开。目前的努力探索在于合成体积更大、质量更高的金刚石。这些由地球物理学家而发明的新型材料,为探索行星内深部区域开启了新的窗口并具有更高的精度、分辨率和灵敏度,而且还将运用于地球科学以外的科学研究。 参考文献 Bundy, F. P., H. T. Hall, H. M. Strong, and R. H. Wentorf Jr. (1955), Man-made diamonds, Nature, 176, 51 – 55. Harte, B., and J. W. Harris (1994), Lower mantle mineral associations preserved in diamonds, Mineral Mag., 58A, 384 – 385. Irifune, T., A. Kurio, S. Sakamoto, T. Inoue, and H. Sumiya (2003), Ultrahard polycrystalline diamond from graphite, Nature, 421, 599 – 600. Kunimoto, T., T. Irifune, and H. Sumiya (2008), Pressure generation in a 6-8-2 type multi-anvil system: A performance test for third-stage anvils with various diamonds, High Pressure Res., 28, 237 – 244. Liang, Q., C. S. Yan, Y. Meng, L. Lai, S. Krasnicki, H. K. Mao, and R. J. Hemley (2009), Recent advances in high-growth rate single-crystal CVD diamond, Diamond Related Mater., 18, 698 – 703. Matsumoto, K., H. Maruyama, N. Ishimatsu, N. Kawamura, M. Mizumaki, T. Irifune, and H. Sumiya (2011), Noncollinear spin structure in Fe-Ne invar alloy probed by magnetic EXAFS at high pressure, J. Phys. Soc. Jpn., 80 (2), 023709-1 – 023709-4, doi:10.1143/ JPSJ.80.023709. Meng, Y. F., C. S. Yan, S. Krasnicki, Q. Liang, J. Lai, H. Shu, T. Yu, A. S. Steele, H. K. Mao, and R. J. Hemley (2012), High optical quality multicarat single crystal diamond produced by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Phys. Status Solidi A, 209 (1), 101 – 104. Murakami, M., K. Hirose, K. Kawamura, N. Sata, and Y. Ohishi (2004), Post-perovskite phase transition in MgSiO3, Science, 304, 442 – 445. Nakamoto, Y., M. Sakata, H. Sumiya, K. Shimizu, and T. Irifune (2011), High-pressure generation using nano-polycrystalline diamond as anvil materials, Rev. Sci. Instrum., 82, 066104. Ohfuji, H., T. Okada, T. Yagi, H. Sumiya, and T. Irifune (2010), Laser heating in nano-polycrystalline diamond to laser-heated diamond anvil cell experiments, High Pressure Res., 30, 142 – 150. Samudrala, G., W. Qiu, S. A. Catledge, J. G. Harrison, Y. K. Vohra, and S. T. Weir (2008), Growth chemistry for the fabrication of designer diamonds for high pressure research, High Pressure Res., 28, 1 – 8. Sumiya, H., N. Toda, and S. Satoh (2002), Growth rate of high-quality large diamond crystals, J. Cryst. Growth, 237-239, 1281 – 1285. Walter, M. J., S. C. Kohn, D. Araujo, G. P. Bulanova, C. B. Smith, E. Gaillou, J. Wang, A. Steele, and S. B. Shirey (2011), Deep mantle cycling of oceanic crust: Evidence from diamonds and their mineral inclusions, Science, 334, 54 – 57. Wang, S., et al. (2012), Single-crystal CVD diamonds as small-angle X-ray scattering windows for high pressure research, J. Appl. Crystallogr. , in press. Yan, C. S., Y. K. Vohra, H. K. Mao, and R. J. Hemley (2002), Very high growth rate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of single-crystal diamond,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99, 12,523 – 12,525. Zha, C. S., S. Krasnicki, Y.-F. Meng, C.-S. Yan, J. Lai, Q. Liang, H.-K. Mao, and R. J. Hemley (2009), Composite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diamond anvils for high-pressure/high-temperature experiments, High Pressure Res., 29, 317 – 324. ---------------------------------------------------------------------------------- 后注: 1. 在本文翻译中,我将 diamond 翻译成“金刚石”,而不是“钻石”,我认为“钻石”一词或许更多地运用于宝石领域,而本文则主要是材料学和高压地球科学,因此取“金刚石”的翻译;例如, diamond anvil cell 一般被翻译为金刚石压砧 / 腔。 2. nanopolycrystalline diamond 一词,我既有听到“纳米多晶金刚石”的翻译也有听到“纳米聚晶金刚石”的翻译方式,哪位朋友或者老师如果知道有比较专业通用的翻译,请留言告诉一下,谢谢。
个人分类: 地球科学家及实验室|16403 次阅读|24 个评论
地幔相变 Phase Transitions in the Earth's Mantle
热度 2 chunyinzhou 2011-3-6 17:01
地幔相变 Phase Transitions in the Earth's Mantle
地幔相变 Phase Transitions in the Earth's Mantle 通过高温高压实验研究地幔岩石和矿物在地球深部条件下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相变行为,是我们认识地球深部物质组成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结合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较好地解释了地球深部物质成分、结构以及相关的动力学过程。 关于地幔物质组成的岩石学模型主要有两种:pyrolite模型和piclogite模型,前者是由Ringwood提出的,后者是有Anderson和Bass提出的,相关的文献可以参考Ringwood、Irifune、Sun以及Anderson等人的文章对地幔模型的讨论(费英伟,2002),在此不一一列举。(建议可以先阅读本博对地球内部物质和结构的简介文章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92454do=blogid=408337 ) 目前pyrolite模型在学界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而piclogite则缺乏相应的高温高压实验研究结果。另外,洋壳在俯冲带发生深俯冲,对地幔物质组成以及相关的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的影响。作为大洋岩石圈主要构成岩石类型的玄武岩(MORB)和方辉橄榄岩,在深部发生的相变作用,本文也将其和pyrolite体系相变一起讨论。 pyrolite、piclogite、方辉橄榄岩(harzburgite)和玄武岩(MORB)的代表性化学成分见表1. 以下分别来介绍讨论。 表 1 代表性全岩化学成分 pyrolite R-66 pyrolite S-82 pyrolite N-04 piclogite DA-89 harzburgite MB-85 MORB H-99 SiO 2 45.2 44.50 45.2 47.79 43.64 49.64 Al 2 O 3 3.54 4.31 3.9 3.44 0.65 14.88 FeO 8.47 8.36 8.1 7.21 7.83 11.43 MgO 37.48 37.97 37.5 32.34 46.36 8.51 CaO 3.08 3.50 3.8 9.22 0.50 10.55 Cr 2 O 3 0.43 0.44 0.5 - 0.53 - Na 2 O 0.57 0.39 0.3 - 0.01 2.90 K 2 O 0.13 - - - - 0.12 MnO 0.14 - - - - 0.18 NiO 0.20 - 0.3 - - - TiO 2 0.71 0.22 0.3 - 0.01 1.64 R-66, Ringwood,1966; Sun-82, Sun,1982; N-09, Nishiyama et al.,2004; DA-89, Duffy and Anderson,1989; MB-85, Michael and Bonatti,1985; H-99, Hirose et al.,1999. Pyrolite (地幔岩) 图1. pyrolite在上地幔中的相变(from Akaogi,2007). Py-辉石,Mj-majorite(garnet)石榴石,Ca-pv-CaSiO 3 钙钛矿,Mg-Pv-富Mg钙钛矿,Mw-镁方铁矿,α-橄榄石,β-瓦兹利石,γ-林伍德石. pyrolite中橄榄石含量大约为60 vol%,另外还有大约16 vol%的石榴石和24 vol%的辉石(cpx+opx)。如图1,橄榄石体系中的相变压力与地幔中的不连续面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橄榄石在大约14 GPa(~410km)转变成瓦兹利石wadsleyite,随压力增大到19 GPa(~520km)瓦兹利石转变成林伍德石ringwoodite,在转换带底部大约23.5 GPa(~660km)林伍德石分解为钙钛矿Mg-perovskite和镁方铁矿magnesiowustite。辉石在上地幔中会逐渐转变成石榴石,在转换带中会形成majorite garnet,majorite(Mj)在转换带底部以及下地幔顶部逐渐转变成钙钛矿,这一相变经历了较宽的压力范围。pyrolite中的富Ca成分(富Ca的石榴石)在转换带中部会转变成CaSiO 3 钙钛矿。 进入下地幔条件(图2),CaSiO3钙钛矿和镁方铁矿均可以保持稳定而不发生相变,但镁硅酸盐钙钛矿在下地幔底部D”层(~125 GPa)处发生相变生成后钙钛矿post-perovskite(见本博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92454do=blogid=403744 介绍). 图2. pyrolite在下地幔中的相变(from Irifune and Tsuchiya,2007). Ca-pv-CaSiO 3 钙钛矿,Mg-Pv-富Mg硅酸盐钙钛矿,Mw-镁方铁矿,Mg-PPv-后钙钛矿 MORB (玄武岩) 图3. MORB在上地幔中的相变(from Akaogi,2007). Cpx-单斜辉石,Mj-majorite(garnet)石榴石,Ca-pv-CaSiO 3 钙钛矿,Mg-Pv-富Mg钙钛矿,Co-柯石英,St-斯石英,Al-富Al 相 MORB代表着大洋岩石圈表层的玄武岩成分,由于成分上与pyrolite具有较大的不同(尤其Al成分相对很高),其相变行为也十分独特。如图3,与pyrolite体系不同地是,MORB体系中存在独立的(free)SiO 2 相,由于富Al成分导致橄榄石相被石榴石相取代,在转换带条件下主体成分为石榴石和斯石英。MORB体系的相变也主要由辉石-石榴石体系和SiO 2 体系控制。柯石英coesite在9-10 GPa时就会转变成斯石英stishovite,斯石英可以稳定至下地幔中间(图4),在大约60-70 GPa(~1600km)条件下转变成CaCl 2 型,在大约120 GPa(~2600km)条件下进一步转变成α-PbO 2 型。SiO 2 相在更高压力下的相变可以参考Tsuchiya 2011年PNAS文章(见本博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92454do=blogid=411297 文章介绍)。辉石在转换带中逐渐转变成石榴石,CaSiO 3 钙钛矿自转换带中部开始形成并一直稳定至下地幔底部,而镁硅酸盐钙钛矿则在下地幔底部转变成后钙钛矿,这与pyrolite体系类似,不过由于MORB相对富Ca,CaSiO 3 钙钛矿比例比pyrolite中大。MORB体系中Al的富集导致其独特的富Al矿物的相变(图4),下地幔中富Al矿物具有钙的正铁酸盐性结构(calcium-ferrite phase, CF相),在转换带底部会继续转变成为具钙的钛酸盐结构的相(calcium-titanite phase, CT相),目前对于下地幔中的富Al相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充分认识他们的性质。 图4. MORB在下地幔中的相变(from Irifune and Tsuchiya,2007). Mj-majorite(garnet)石榴石,Ca-pv-CaSiO3钙钛矿,Mg-Pv-富Mg钙钛矿,Mg-PPv-后钙钛矿,St-斯石英,CC-CaCl 2 型SiO 2 相,AP-α-PbO 2 型SiO 2 相,CF- calcium-ferrite phase,CT- calcium-titanite phase. Harzburgite (方辉橄榄岩) 图5. 在上地幔中的相变(from Irifune and Ringwood,1987). 秋本石-akimotoite(ilmenite钛铁矿) 方辉橄榄岩是大洋岩石圈中玄武岩层下重要的组成岩石类型。目前关于方辉橄榄岩相变的实验报道较少,Irifune and Ringwood(1987)曾报道了该体系的相变。需要注意的是,方辉橄榄岩是一种贫Al富Mg的橄榄岩,几乎完全由橄榄石和斜方辉石两种矿物构成,因此方辉橄榄岩的相变也基本由这两种矿物所主导(图5)。橄榄石体系的相变与pyrolite是一致的。辉石体系中斜方辉石在大约10 GPa转变成高压单斜辉石,在转换带中部逐渐转变成石榴石,不过在大约19-22 GPa区间石榴石和林伍德石+斯石英组合共存,在22-24 GPa区间内秋本石能保持稳定随后转变为钙钛矿,而石榴石则在下地幔顶部逐渐转变成为钙钛矿。方辉橄榄岩体系在下地幔中几乎由75%硅酸盐钙钛矿(后钙钛矿)和25%镁方铁矿组成(图6),在下地幔底部同样会发生后钙钛矿相变。 图6. Harzburgite在下地幔中的相变(from Irifune and Tsuchiya,2007). Mj-majorite garnet,Akm-akimotoite秋本石,Rw-林伍德石,Mg-Pv-富Mg硅酸盐钙钛矿,Mw-镁方铁矿,Mg-PPv-后钙钛矿 (注:本文中所引用的图件来自综述文献,具体的数据来源文件未予一一列出,请注意参考原文献和源数据出处。) 参考文献: 费英伟, 2002. 地幔中的相变和地幔矿物学. In: 张有学,尹安, 地球的结构、演化和动力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 pp. 49-90. 周春银,金振民,章军锋,地幔转换带:地球深部研究的重要方向,地学前缘,2010,17(3),90-113. Akaogi, M., 2007. Phase transitions of minerals in the transition zone and upper part of the lower mantle. In: E. Ohtani (Editor), Advances in High-Pressure Mineralogy.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pp. 1-13. Duffy, T.S. and Anderson, D.L., 1989. Seismic velocities in mantle minerals and the mineralogy of the upper mantle. J. Geophys. Res., 94(B2): 1895-1912. Hirose, K., Fei, Y., Ma, Y. and Mao, H.-K., 1999. The fate of subducted basaltic crust in the Earth's lower mantle. Nature, 397(6714): 53-56. Irifune, T. and Ringwood, A.E., 1987. Phase transformations in a harzburgite composition to 26 GPa: implications for dynamical behaviour of the subducting slab.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86(2-4): 365-376. Irifune T, Tsuchiya T, Mineralogy of the Earth – Phase Transitions and Mineralogy of the Lower Mantle, Treatise on Geophysics,vol2,Mineral Physics,33-62. Michael, P.J. and Bonatti, E., 1985. Peridotite composition from the North Atlantic: regional and tectonic variations and implications for partial melting.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73(1): 91-104. Nishiyama, N., Irifune, T., Inoue, T., Ando, J.-i. and Funakoshi, K.-i., 2004. Precise determination of phase relations in pyrolite across the 660 km seismic discontinuity by in situ X-ray diffraction and quench experiments. Physics of the Earth and Planetary Interiors, 143-144: 185-199. Ringwood, A.E., 1966. Mineralogy of the mantle. In: P.M. Hurley (Editor),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 M.I.T. Press, Cambridge, pp. 357-398. Sun, S.-S., 1982.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origin of the earth's primitive mantle.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46(2): 179-192.
个人分类: 地学基础|14490 次阅读|2 个评论
600℃20 MN 伺服控制高温高压岩体三轴试验机的研制
fzj3893811 2010-3-31 20:43
该试验机主要由主机加载系统、高温压力室与温控系统、辅机装料系统以及测试系统 4 个部分组成。最大轴压和侧压均为 10 000 kN,试样尺寸为 200mm400 mm,试样最高加热稳定温度为 600 ℃。介绍试验机研制的关键技术难点和解决方案,与普通用于地球物理研究的高温高压试验机相比,具有如下显著特点:(1) 试样大,是普通的高温高压试验机试样体积的 64 倍,可以更好地反映岩体的特性;(2) 实现伺服控制加载,可以方便地研究岩体在各种温度下的变形特性;(3) 具有研究渗透性、矿物热解过程的变形特性等多种功能;(4) 具有在高温下施工钻孔并研究钻孔岩石蠕变特性的功能;(5) 主要用于研究岩体的工程特性。采用该试验机进行煤试样在高温高压下的变形特性试验,揭示煤体在高温下的应力应变特征,特别是高温下塑性强化特性、在塑性阶段无体积膨胀特性,发现其弹性模量随温度的增加呈指数衰减特性。该试验机可用于探索深部采矿、煤炭地下直接液化与气化、地热开采、矿山安全、建筑安全等工 程领域深刻的科学规律与自然现象,为能源与资源开发提供原创性的思路与研究方向。
个人分类: 科研进展|4449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1: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