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林业局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公权力必须回应公众的质疑
热度 4 jiangjinsong 2011-10-1 15:41
公权力必须回应公众的质疑 蒋劲松 林业局保护司委托“野生动物猎捕专家委员会”对外国人来华狩猎进行评审,而专家评审会一致同意开放狩猎,这与大众期待落差很大。公众对专家评审会的组成原则及其人选提出了尖锐的质疑,林业局也曾表示将予以说明和回应。在网民的巨大压力之下,旅行社撤回了狩猎申请,给林业局解了套。但是,迄今为止仍然没有就专家评审会的质疑给予回应,没有说明为什么评审专家涉嫌利益冲突,少数机构和个人小圈子为什么会垄断评审会。 最近又有网友惊讶地发现,山西省林业厅作为幕后推手促成的所谓“首届中国国际狩猎节”将于 10 月 5 日 至 7 日在山西太原举办。在百度百科的条目中,中国国际狩猎节公然宣称其目的是:旨在进一步推进中国狩猎活动的开展,吸引更多的国际狩猎爱好者到我国狩猎,……,提高中国在国际狩猎市场的知名度。如此大规模阵仗的活动,很难想象林业局对此毫不知情。 从 8 月 5 日专家评审会同意外国人来华狩猎,到 10 月 5 日首届中国国际狩猎节的血腥登场,时间节奏控制得如此准确。显然, 7 名美国人来华狩猎并非偶然的个案,而是一整套系统开发中国狩猎市场的商业策划的精心安排。 我们不禁要问:林业局的宗旨究竟是为了保护野生动物,还是为了捞取钱财而杀戮野生动物?为什么国内盗猎野生动物,乱吃野生动物的情况如此严重,并未见到保护司如何努力制止,反而看到保护司为了开放狩猎,如此卖力,其真实的原因究竟是为了什么?难道真是像网络上风传的那样,因为保护野生动物无利可图,而开放狩猎可以权力寻租捞取好处吗? 都兰狩猎场自称, 20 多年间,累计创造经济效益 2000 多万元人民币。猎场直接上缴的地方税收 400 多万元,用于拨付各猎区野生动物资源保护费、草原补偿费、巡山护猎费等 280 多万元。媒体和研究者则指责相关费用只有不到 20% 的费用用于 野生动物保护。 对于这些关于狩猎经费去向的不同说法,林业局有必要委托有公信力的机构进行严格的审计和调查,让广大关心此事的公众明白真相,了解相关狩猎的费用究竟用到什么地方了,是否像大家怀疑的那样被用于腐败了? 在前一阵都兰狩猎场的宣传中,狩猎场竭力渲染其困难局面,亏损欠债严重,似乎只有一条开放狩猎的道路可走。而据首届中国国际狩猎展的网站宣称,国内有上百家狩猎场。既然都兰狩猎场这样亏损严重,那就索性关闭,也可以避免进一步的经济损失。既然狩猎场经营如此困难,国家林业局又为何批准那么多家狩猎场营业呢?高尔夫球场不涉及杀戮,不涉及杀害野生动物,国家尚且要严格控制数量,在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形势如此严峻的情况下,开设那么多亏损的狩猎场的意义何在? 在相关宣传中,杜兰狩猎场和林业局的官员都宣称,国人对狩猎不感兴趣。既然国人没有这种传统,又为何要开发这种血腥的产业呢?本来西方有比较深厚的狩猎传统,但是为了保护动物,他们克服了传统的阻力,不断规范化,尽量减少和控制狩猎行为对动物的伤害。即使如此,狩猎行为还是受到了动物保护组织的激烈抗议。中国本来就有乱吃野生动物的恶习,多年来难以控制,现在再去鼓励狩猎,就等于说火上浇油,中国野生动物保护的形式岂不更加严峻? 以上种种疑问,希望能得到林业局的及时回应,这是公权力的责任所在,请不要再拖拉推诿,让民众失望。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2323 次阅读|11 个评论
南方都市报关于外国人来华狩猎对鄙人的采访记录
热度 2 jiangjinsong 2011-9-29 11:52
南方都市报关于外国人来华狩猎对鄙人的采访记录 时间: 8 月 31 日 5 点 30 分 方式:电话采访 1、 您没有参加评审委员会,是怎么知道马建章、李枫、金昆是同一个学院、师徒关系呢? 是我一个内部的朋友跟我说的,他看了照片,认出了他们。有网友提醒我,他们三个曾经参加过同一个项目,马建章是主持者,其他 2 人是项目组成员。然后我就去百度利用关键词去搜,发现了他们的关系。 2、 您对青海都兰围场国际狩猎的事儿态度如何? 态度当然是反对了!供狩猎的动物种群、数量是不是真的太多了,多到了必须要控制的地步?有没有其他控制种群的方式?是不是猎杀一定是最好的方式?据我所知,我国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对岩羊和藏原羚的系统研究,那评审会上,通过这两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可以被老外猎杀的科学依据到底从哪里来呢? 3、 法律规定,因科学研究、驯养繁殖、展览或者其他特殊情况,可以猎捕野生动物。根据 这条,可以认为这次青海国际狩猎的申请是合法? 这次申请的目的,到底是科学研究还是为获取战利品的娱乐,这个需要旅行社、林业局给出证明。即便是采集标本,我们的野生动物保护法说的是“猎捕”,这和狩猎还是有区别的。猎捕不一定把动物打死,它可以是麻醉或者是圈养等等,做完研究就送回来了,没有说过是杀死动物。我认为,旅行社或林业局为了开放国际狩猎、发动物财,过度曲解了《野生动物保护法》。林业局有很多方法可以去保护野生动物,可以通过旅游、摄影等等,不一定要捕猎动物。 4、 国外有学者称国际狩猎是一种 “动态激励机制”,有利于野生动物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您怎么看这种说法? 这种说法我知道,但是问题是这一整套理论都是有很多前提的。这些前提能否得到保证?理论是抽象的,应该有具体的论证,能不能国际狩猎,这些不能由几个专家口头说了算,应该根据客观依据进行论证,这个论证的过程也需要公开公正。 5、 据了解,都兰围场经营比较困难,围场、部分牧民也希望开放国际狩猎?您怎么看? 当初为什么要建国际狩猎场?当时有没有经过科学论证?经营困难也只能说是林业局的不当作为。现在,你不能以经营困难为借口,继续犯一个新的错误去弥补过去的错误。对于牧民,我很怀疑,即便是开放狩猎权,他们真正能够得到的收益到底有多少?对于草场、生态环境的补偿到底有多大? 据报道,开放狩猎获取的费用中,只有不到 20% 用于动物保护上。据我了解,实际上,在国家拨给林业局的经费中,有一部分是给农牧民的生态补偿,只是不知道农牧民拿到手的有多少。国外有关通过打猎帮助扶贫的案例很多, 不少是失败的。 林业局有没有对这些国外的案例做过科学的借鉴、有没有通过一家完全独立的研究机构做这种跨国案例研究? 6、 林业局称,国际狩猎、自然保护区等方式都是为了保护野生动物。那么现在,野生动物保护有哪几种模式?您觉得哪一种更好? 主要是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还有法律规定的很多条例包括野生动物分级保护、禁止捕猎、买卖野生动物濒危物种等等。 不能笼统地说哪一种更好,这要从不同管理、不同环境以及不同动机进行衡量。某些自然保护区也存在着权力寻租,生态旅游也可能因为管理不当加剧对环境的破坏。关键是要转变观念,一方面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控制人对自然的开发,减少人和自然之间争夺空间、土地、资源;另一方面不能老想着把动物作为开发的资源,从动物身上捞钱,应该真正的去保护它们。现在有些专家鼓吹有限制地开放动物制品交易,还是没有从意识上转变过来,还是想着利用动物,获取经费。 7、 有些国家也通过国际狩猎、生态旅游等方式获取经费,再去保护动物? 每个国家的情况不一样,在野生动物保护比较好的国家,人们保护动物的意识很强。即便是建立生态旅游区,他们的管理也相当严格,游人受到严格限制,不能大声喧哗,不能自由行动。我觉得,在我们国家,不该再想着利用动物,保护动物需要的经费,行政拨款该拨款的就得去拨款。 8、 那您觉得,现在情况下,应该怎么办呢? 这次国际狩猎申请,是小规模的尝试。如果申请成功,以后肯定会大量的复制。其实我国的狩猎传统并不是很强,现在硬要拿出国际惯例来支持国家狩猎这种做法,我觉得不可取,还是要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更何况专门研究动物保护立法的常纪文教授早就指出,开放狩猎问题上并不存在什么国际惯例。 现有格局下,把国际狩猎单独拿出来看,只能说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应该重新审视林业局的管理系统。譬如,青海岩羊、藏原羚到底处于怎样的生存状况?数量到底有多少?它们的生活习性、种群分布、繁殖有什么规律?它们的天敌是哪些物种? 开放打猎会不会对它们的天敌制造出生存危机、进而破坏生态平衡?据我所知,这些都没有专门的人研究,那么这些年,林业局的科技人员在干什么?科研经费的分配是否合理?譬如,国际狩猎 20 多年,这笔钱用在了哪里、去了哪些地方? 2006 年常纪文先生就提出应该对过去的开放狩猎收费的去向做严格的审计,我觉得这是开放狩猎的前提条件。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来谈野生动物保护,通过科学的论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采取保护措施。 9、 如果此次行政申请通过,下一步您会怎么办呢? 如果通过的话,我们会进一步抗议。我不知道你们是否发现了,这次反对开放国际狩猎的人当中,很多人平时也许并不特别关心动物保护,它已经不是一小部分动保人士关心的问题,而是一个公共事件了。 还有一个动物残忍问题不能忽视:猎人不都是神枪手。 猎人有多少次是空手回家,一无所获的? 也就是有多少次子弹打进了动物的身体内,但却没有捕获那些中了枪弹的动物。这些受了伤的动物,少则一两天,多则十多天或更长时间,慢慢痛苦死去。这种猎人制造的苦难,如果猎人是生活所迫,可以容忍;如果是为了虚荣和快感,那是不道德的, 而且会给社会大众尤其是年幼的社会成员一个极其错误的信息, 即我们强大的人类可以欺负弱者、可以对其冷漠、可以无视它们的痛苦。 如果林业局硬是批准了行政申请,我想公众反弹的压力会更大,我希望林业局仔细考虑后果,做出明智的决定。现在已经有人决定,如果批准的话,会全程跟踪狩猎过程,甚至不惜用身体去阻拦猎杀动物。 蔣科學按:南方都市報做的採訪記錄。該報當時說要做深度報導,所以我沒有立刻貼出。現在時間已過,再貼應該不會影響他們的報導了吧?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3780 次阅读|4 个评论
國際狩獵一事剛剛開始,首屆中國國際狩獵節將在太原邪惡登場!
热度 1 jiangjinsong 2011-9-10 15:41
善良的普通公民以為,7個美國佬來華申請狩獵不過是個案而已,現在撤回申請,這事也就算了。 錯了也! 再過幾天,10月5日-7日首屆中國國際狩獵節將在太原邪惡登場! 這是他們的網址: http://www.cnihf.com/ 看看: 2011年首届中国国际狩猎节(东方赛法瑞) 主办单位: 首届中国国际狩猎节组委会 承办单位: 北京永乐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山西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 山西远征广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山西广电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中国·东方国际狩猎场等百余家狩猎场及相关单位 时间: 2011年10月5日 —— 2011年10月7日 地点: 中国·山西省展览馆(太原) 太岳山原始森林 展会概述 2011年首届中国国际狩猎节(东方赛法瑞)会展区设在中国山西省展览馆,设有1000余个展位。 国际狩猎用品展是所有中国射击、狩猎和国际户外用品行业专业人士的首要盛会。将有1000余家参展公司到场参展,参展商展品来源于世界各地的出口加工基地,展览面积达3万平方米。这将是中国国际特种旅游产品的第一次盛会,也将是中国特种旅游产品发展速度最快的展会。 首届中国国际狩猎节(东方·赛法瑞)将为以中国为中心的狩猎用品产业打造一个独立的采购贸易展会平台——并在中国率先尝试进行对国际狩猎用品的市场细分。为适应国际狩猎用品的不断变化和更有针对性地服务于相关细分市场,越来越多的拥有自主品牌的国际参展商及批发商建议展览会主办方针对整个中国市场举办独立的采购商展会,以帮助他们更有效、更全面地开拓中国市场和集中采购商品。 展会上展出的产品将代表当今世界狩猎运动类产品的最新潮流,因此,国内外许多生产和销售企业都把这次展览作为了解信息,改进设计,提高产品质量,培养和扶植名牌产品,把握商机的重要时刻,争相参展。参展商和观众均对展会和市场前景表示了极大的信心及关注。 本次狩猎节有三方面内容: (一)首届国际狩猎用品展 (二)首届全国野外动植物影像艺术品拍卖会 (三)原始森林观鸟、生态摄影、狩猎体验 可惡的是,狩獵節居然還打著野生動物保護的旗號,真是做婊子還要立牌坊! 顯然,7個美國人申請來華狩獵是在為國際狩獵節做鋪墊,一點成功,就成為最好的廣告。時間節點的控制很有講究啊! 知道這背後巨大的產業鏈,就不能理解林業局專家評審會為何如此荒腔走板了?也不難理解為何馬建章院士會親率三位師徒共赴評審會了,也不難理解兩家旅行社為何如此起勁要促成此事了,也不難理解那些專家們為何會一致同意批准申請了!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2744 次阅读|2 个评论
【新京报】专家评审会如何才有公信力
热度 5 jiangjinsong 2011-9-10 08:21
专家评审会如何才有公信力 【自说自话】  纷扰多时的外国人来华狩猎野生动物一事,终于有了戏剧性的结尾。两家旅行社不约而同地撤回申请,使得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不至于被“合法地”屠杀,林业局既不必自我否定,又不必再遭质疑和批评了。 然而,事情不能就这样大事化小地算了。当初林业局保护司委托了“野生动物猎捕专家委员会”评审此事,众多专家同意了猎杀的申请。笔者在微博上对这一专家委员会组成原则和人员提出了质疑,林业局原先表示要给予回应,但迄今再无音信。  笔者的质疑主要不是针对参加评审的专家,而是组织评审会的相关政府部门。  参加这次评审会的大部分专家来自东北林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等林业系统的机构。马建章、金昆、李枫等人都在林业局的研究机构和行政系统担任要职。这些专家长期以来接受林业局的大量科研经费,完成林业局下达的科研项目,担任林业局的行政和学术机构的负责人,接受林业局的领导,身份不独立,存在利益冲突,无法保证言论的公信力,不能说服公众相信他们的言论真是出于客观的科学立场,起不到专家评审会应有的作用。  其次,挑选专家的原则没有说明,到现在公众也不知道评审专家的全部名单。据说,这次评审会是一致通过,其中也有法学家。但是,2006年林业局准备向外国人拍卖野生动物狩猎权时,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常纪文研究员和中国政法大学王灿发教授都曾明确表示反对。为什么这次评审会不请这两位法学家,而换成了支持猎杀的人?  主持会议的是支持活熊取胆,在归真堂建立院士工作站的马建章院士,他是设计和规划了中国第一个开放狩猎场的人,这样一位备受动物保护人士质疑,与狩猎场有利益关联的学者,从避免利益冲突的原则看,也该回避。然而,他不仅参加并主持了会议,还有两名评审专家是他的学生,而且目前就在其担任名誉院长的学院任教,该学院这次共有四位教授参与评审。作为下属兼学生,要让他们公开发表不同意见,是不是强人所难了?如果不能发表不同意见,他们参加的意义究竟何在呢?  最后,评审委员会中没有动物保护组织的代表,也没有动物伦理学家,这是一个严重的缺陷。李枫教授等人是狩猎系出身,受过去利用资源的思路影响太深,缺乏现代动物保护意识尤其是动物伦理观念的洗礼,始终不能体认动物是活生生的需要关爱和尊重的生命。他指责动物保护组织的想法太过感性,其实是他自己不愿接受动物伦理的新观念。  据报道,评审专家李枫教授对质疑评审专家和林业局关系的说法极为不满,认为“这么说,有些太想当然了”。他自称在评审会上做出的决定完全是凭着自己的专业知识,从动物保护的角度做出的。李枫还批评说,“一些动物保护组织的想法太过感性,脱离了科学实际”。李枫表示,之所以有多名东北林大出身的专家参与评审会,是因为东北林大是中国最早开设狩猎相关专业的学校,在这方面相对具备丰富的经验。  也许李枫教授个人觉得很委屈,也许他真的很无辜。但是,李教授对自己个人操守和专业能力的自信,不足以澄清大众的质疑,反而证实和加深了人们对专家评审会的疑虑。李枫教授的“想当然说”,其实是不了解现代社会中专家咨询时必须避免利益冲突的原则。他对动物伦理观念视角的无视,觉得师徒小圈子垄断专家委员会是天经地义的态度,让人们更加担忧这些专家可能缺乏现代社会基本理念,缺乏动物保护意识,难以承担作为专家的社会责任。  因此,林业局更应效仿卫生部等机构,顺应时代潮流,设立由伦理学家和法学家参与的动物伦理委员会,负责处理与伦理问题相关的重大问题。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将来层出不穷的争议,也才能更好地履行其保护动物,促进林业和生态发展的职能。  蒋劲松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副教授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1-09/10/content_273778.htm?div=-1 新京报 第B06版: 评论周刊·时事专栏 2011年09月10日 星期六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2744 次阅读|9 个评论
关怀生命沙龙 第三期:关于狩猎权的讨论9月8日下午三点到五点
热度 1 jiangjinsong 2011-9-7 19:41
行动亚洲*关怀生命沙龙 第三期 开始时间: 9月8日 15:00(周四) 结束时间: 9月8日 17:00(周四) 地  点: 广东深圳物质生活书吧 福田区百花二路 发 起 人: 小和尚瓜瓜仔 (查看他的活动) 费  用: 免费 11人报名 | 12 人参与 | 3 条讨论 分享 邀请 收藏 举报 申请成为组织者» 即将开始 已报名, 取消 活动简介 狩猎权——秋后稻草死灰复燃 ■事件一、2006年8月13日,受国家林业局委托,我国首次秋季国际狩猎野生动物额度将在成都举槌拍卖。4万美元可以举枪射杀一头野牦牛、1万美元能猎获一头盘羊……各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被明码标价,而拍卖的理由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动物。因遭到公众和媒体间引起广泛质疑,此后外国人来华狩猎活动暂停。 二、 2011年8月5日,国家林业局专家猎枪专卖评审会向国际狩猎者重新开放国家级保护动物狩猎权引发争议。 七名外国狩猎者计划到中国猎杀9只岩羊和7只藏原羚(均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如果外国人猎杀的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还需要交纳一笔资源管理费。 ■ 反思 1、中国也有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也有枪支管理法。 为何跨洋打猎?——谈谈您的想法! 2、狩猎起因是要更好的保护动物,更好的维护生态平衡,更好的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我国狩猎是否可以达到三个更好?——说说您的看法! 3、迫于群众压力时被迫叫停,隐秘多年一纸公文便续开。 狩猎权归属该如何决定?——讲讲您的办法! 9月8日下午第3期关怀生命沙龙(TALK FOR ANIMALS)将于物质生活书吧举行,欢迎大家届时到场针对以上事件进行讨论。 时间:2011年9月8日(周四)下午15:00—17:00 地点:物质生活书吧(福田区百花二路与百花五路十字路口东北角 电话: 83669689) 嘉宾主持人:张媛媛 (行动亚洲动物保护团队中国事务负责人, 新浪及腾讯微博:@埃索土猫) 沙龙召集人:张媛媛 (行动亚洲动物保护团队中国事务负责人, 新浪及腾讯微博:@埃索土猫) 高海韵 (行动亚洲及深圳猫网爱心大使,新浪微博:@高海韵) 报名回执(请填写以下信息发回304955474@qq.com) : 姓名: 单位: 邮箱地址: 联系电话: 微博或者qq:  主要观点: 地图 也可以通过新浪微博参与讨论:http://event.weibo.com/194945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3150 次阅读|2 个评论
此事還沒完!
热度 4 jiangjinsong 2011-9-3 09:55
雖然據說是狩獵者自己提出撤銷申請的 避免了林業局的尷尬 避免了有關“專家”遭受公民的網絡批評 但是 這事還沒完 動物保護的形勢還很不樂觀 國際狩獵隨時會再次展開 許多錯誤的理念仍然在誤導公眾 許多不實的信息仍然在扭曲事實 我們還將繼續跟進 繼續推動動物保護相關理念的傳播 請諸位朋友繼續支持我們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2480 次阅读|8 个评论
国家林业局:7位美国人已撤销赴青海狩猎申请
热度 10 jiangjinsong 2011-9-2 20:42
中国网9月2日北京讯 国家林业局宣传办今天向记者通报,关于近期7位美国人拟赴青海采集岩羊、藏原羚标本的行政许可申请事项,北京正安国际旅行社和中国妇女旅行总社先后提出撤回上述申请,国家林业局行政许可办公室已将其原申请材料退回。 蔣科學按:謝謝各位網友、動物保護人士的不懈努力,謝謝媒體的給力報導,謝謝林業局中願意傾聽民眾呼聲的官員。 中國動物保護事業形勢依然非常嚴重,希望中國的動保事業發展越來越好,動物保護法早日出臺。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3726 次阅读|28 个评论
8月31日下午三点鄙人接受搜狐微访谈:谁批准了外国人来华狩猎?
热度 15 jiangjinsong 2011-8-31 10:11
近日,国家林业局保护司委托“野生动物猎捕专家委员会”对两起外国人申请来华狩猎的申请进行评审,评审获得通过。对于国家林业局评审的权威性,动物保护人士、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副教授蒋劲松表示质疑。8月31日15:00—16:00我们特邀 @蒋劲松 老师做客微访谈,阐述他的观点。 本期嘉宾 @蒋劲松 :动物保护人士、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哲学以及科学和宗教的关系。 进入微博 http://t.sohu.com/talk/1008310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3829 次阅读|30 个评论
法制晚报对我的电话采访及其相关报道
热度 6 jiangjinsong 2011-8-30 14:38
教授质疑评审青海狩猎专家与审批单位关系密切 http://news.timedg.com/2011-08/29/content_6006162.htm 2011年08月29日 13:55 来源:法制晚报 页面功能 【字体: 大 中 小 】【 关闭 】    青海准备重开国际狩猎引争议 国家林业局聘专家进行评审    清华大学蒋劲松质疑--七名评审中为何三人是师徒   近日,青海狩猎申请一事再起波澜,动保人士、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副教授蒋劲松在微博上将参与狩猎评审的部分专家名单披露,并质疑此份名单中专家与国家林业局关系密切。    ●记者发现    国际狩猎评审中仨专家系师徒关系   蒋劲松   自青海准备重开国际狩猎一事爆出后,舆论一点重要争议便在于,国家林业局为何不能将参与评审的专家名单公布。然而近日,动保人士、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副教授蒋劲松连发数条微博,将自己所了解到的7名参与评审的专家名单披露了出来。   “为什么这么多人都来自林业系统?”蒋劲松在微博中质疑,参与评审的7名专家中,包括马建章、金昆、李枫在内的三人均是来自东北林业大学。此外还有多名评审本身就是林业系统官员。   蒋劲松在微博中表示,东北林业大学与此次狩猎的审批单位国家林业局关系密切,并不适合出现这么多专家参与评审。而记者在东北林业大学的网站中看到,该校确实为教育部与国家林业局共建。   在随后几天中,蒋劲松又在微博中披露,马建章与金昆、李枫系师徒关系。“这又不是西天取经,有必要师徒三人一起出现么?”   在蒋劲松提供的链接中,李枫一篇论文的指导教师便是马建章。   在多篇此前的媒体报道中,金昆的导师也是马建章。这三人均有在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任教的经历。    ●追访李枫    “我的决定是凭着专业知识做出的”   “我是以一名野生动物专家的身份参与的评审会。”东北林业大学教授李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对于质疑评审专家和林业局关系的说法极为不满。“这么说,有些太想当然了。”   李枫教授证实,自己以及同为东北林大出身的马建章、金昆确实出席了国际狩猎的评审会,并且投了赞成票。但他同时也表示,在评审会上做出的决定完全是凭着自己的专业知识,从动物保护的角度做出的。“作为一名学者,怎么可能拿自己的专业开玩笑?”   据他讲,马建章教授是自己学生时代的导师,但此次的决定,是根据自己多年的研究经验,独立思考后做出的。   李枫认为,重开狩猎的事情受到这么多人关注,说明公众的动物保护意识在逐渐加强。“各方面的意见会促使我们对于工作中的不足及时补救,但一些动物保护组织的想法太过感性,脱离了科学实际。”   据李枫介绍,之所以他们多名东北林大出身的专家参与评审会,是因为东北林大是我国最早开设狩猎相关专业的学校,在这方面相对具备丰富的经验,针对青海狩猎一事可以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对话林业局公布名单才能保证知情权   FW:您为何会在微博上公布专家名单?   蒋:狩猎的事出来后,各界就一直在要求国家林业局公布相关评审名单,但一直没有动静,我觉得除了关系到狩猎评审的公正性,本身这也是公众知情权的保证。   FW:您是从何种途径获得名单的?   蒋:有一些内部消息,具体来源不便透露,但名单应该是准确的。这还不是完整的名单,只是我了解到的部分。   FW:您质疑这种专家组成的公正性?   蒋:是的,从东北林业大学这种和林业局有关系的学校请这么多专家难保其中不会受到利益的牵扯,包括平时的业务关系、经费等都是问题。而且这其中又有所谓的师生关系,没法保证学生的意志不受老师左右。   FW:除了这些,有哪些能说明这次的专家和林业局关系密切么?   蒋:前不久一家电视台想就狩猎的事请和参与评审的专家做个访谈节目,但电视台方面却告诉我,请相关评审专家需要向国家林业局报批才行。   FW:而且您特别认为马建章院士不该出现在专家评审中?   蒋:是的,作为对活熊取胆这事持支持态度的人,马建章教授的一些观念和国际上通行的动物保护观念是相悖的。出现在关系到野生动物保护的狩猎评审中显然不合适。   FW:您认为哪些人出现在专家评审中比较合适?   蒋:对于此次评审专家的资质我是认可的,但我认为在保证专业方向的前提下应尽量从和林业部门没有关系的专业结构请专家参加,并且应有动保人士参与进来。    ●林业局   今天上午,记者致电国家林业局,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表示,需要记者走正规途径进行采访。   截至发稿时止,记者未联系上该局的外宣人员。   文/实习生刘汨记者成怀喜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3136 次阅读|15 个评论
媒体报道鄙人质疑林业局
热度 2 jiangjinsong 2011-8-30 14:24
学者曝外国人在华狩猎评审过程被林业局主导 2011年08月30日02:52 来源: 京华时报 作者: 冯玥 欢迎发表评论 字号:   本报讯(记者 冯玥)外国人申请来华狩猎一事再起风波,近日,动保人士、清华大学副教授蒋劲松在 微博 上将参与狩猎评审的部分专家名单予以披露,并曝出此份名单中7位专家3人是师徒关系,质疑评审过程受国家 林业局 主导,是“走过场”。昨天,国家林业局对此未作回应。   今年8月5日,国家林业局保护司委托“野生动物猎捕专家委员会”对两起外国人申请来青海狩猎的申请进行评审,这是2006年中国暂停外国人来华狩猎后首次启动相关评审。评审最终获得通过引发外界争议。近日,动保人士、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副教授蒋劲松发微博披露了国际狩猎专家评审部分名单,其中有3人来自东北林业大学,分别是马建章、金昆和李枫。蒋劲松说,金昆和李枫均为马建章的学生。   蒋劲松质疑,此次评审过程可能是“走过场”,国家林业局主导或引导了评审结果。蒋劲松称,东北林业大学与国家林业局关系非常好,而东北林业大学的专家居然是“师徒三人”,在评审中,可能会存在各种利益的牵连,学生受老师意志左右等情况。蒋劲松说,他从多种途径查询证实,评审中的“师徒三人”都参与了国家林业局的多项科研项目,获得了林业局相关奖励,评审专家组合缺乏公正性。   面对蒋劲松的质疑,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教授李枫表示很愤怒。李枫证实,自己确实与马建章、金昆一起出席了国际狩猎的评审会,并投了赞成票。他同时证实,马建章是自己学生时代的导师。他表示,自己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狩猎专业,是国家最早设立的狩猎相关专业,业内很多专家都来自于该专业。“林业局、林业系统多少专家都是我的师兄师弟。重开国际狩猎评审中出现师徒也非常正常。”   李枫称,作为一名野生动物专家,评审是根据自己专业知识、丰富的经验作出的判断。“我五十多岁人了,干这行这么多年,有基本的判断和底线。”   李枫说,动物保护人士提出的很多质疑是外行人的看法,“很多质疑者缺乏科学理性。”昨天,国家林业局未就此事作出回应。 ================================= 蔣科學按:我說這兩天爲什麽有那麼多記者給我打電話呢,弄得我手機話費很快就耗光了。 原來是媒體把我在微博上的話轉載了,其實我在科學網博客上提供的內容更多,他們爲什麽不到這裡來找消息呢? 好幾天沒上搜狐微博,剛剛看到轉發、評論得很多,很熱 有公安部門偵查的手段和權力,希望林業局能把事情說清楚,這是我們公民應該有的知情權。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3152 次阅读|4 个评论
師徒三人一起混入小規模的專家評審會,公平何在?
热度 24 jiangjinsong 2011-8-24 11:45
師徒三人一起混入小規模的專家評審會,公平何在?
國家林業局爲了重啟國際狩獵項目, 假模假式地搞了個專家評審會, 找了幾個專家評審, 其中中國科學院動物所的蔣志剛沒有舉手 除了北京林業大學的胡德夫教授之外 東北林業大學一下子去了三個教授 馬建章院士 還有金昆教授、李楓教授 結果網上一查 金昆教授、李楓教授都是馬建章的弟子 大家說說看 這樣的專家評審會還有公平性嗎? 金昆、李楓教授有必要參加嗎? 就這幾個專家師徒一下子去了三個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4928 次阅读|32 个评论
专家教授就是一些无耻的托吗?
热度 9 jiangjinsong 2011-8-22 23:24
专家教授就是一些无耻的托吗?
8月5日,国家林业局保护司委托"野生动物猎捕专家委员会"召开行政许可专家评审会,通过了两起外国人来华狩猎的评审。他们拟于金秋奔赴青海都兰国际狩猎场猎捕岩羊6只、藏原羚4只。这意味着被叫停了五年的国际狩猎活动可能重启。此消息爆出后,立即引发多方争议。70多家动物保护组织对此表示抗议。 "野生动物猎捕专家委员会"召开行政许可专家评审会 "野生动物猎捕专家委员会"召开行政许可专家评审会举手投票的情形,注意谁在举手,谁没有举手,谁昧着良心,谁坚持真理,一目了然。 这些个专家大多是林业系统的,或多或少受到林业局的压力,或多或少拿了林业局的钱,他们的判断是要打折扣的。西方的学者要做出判断,都要明确告诉大家,他们与相关方面有何利益纠葛。 正面的四个人由左向右依次为蒋志刚、马建章、严旬、唐小平。 正面左手第一个专家没有举手,他是专家中唯一一个非林业系统的专家:中国科学院动物所蒋志刚先生! 蒋志刚是拿国务院津贴的专家,也是我国30个有突出贡献的青年专家之一。 国际狩猎评审会参与的专家:1,马建章院士,东北林业大学。这算是林业部办的大学吧?马院士能否告诉我们究竟从林业局得了多少项目,拿了多少经费?能不能告诉我们,你在评审会上的态度怎么样? 国际狩猎评审会参与的“专家”:2,严旬,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副司长。这就不用多说了吧?他是推动外国人狩猎的发起者,他的态度还用说吗? 国际狩猎评审会参与的专家:3,唐小平,国际林业局规划设计院。林业局自己的机构。他会反对林业局的主张?把我们当外宾吗?唐小平的观点可以当做独立的专家意见对待吗? 国际狩猎评审会参与的专家:4,金坤,东北林业大学。还是林业部办的大学吧?同样他们研究项目得经过林业局批准吧?得罪了林业局他们日子不好过吧? 国际狩猎评审会参与的“砖家”(?):5,邱美杰,中国濒危动植物进出口办公室主任沈阳办事处主任。这种官员不能算是表达独立意见的专家。 国际狩猎评审会参与的专家:6,李枫,东北林业大学。怎么搞来搞去林业局找来的托就是这两所林业大学的教师?弄虚作假拜托也要搞得专业一点好不好?有点专业精神有木有? 这位李老师,如果电视台要做节目,敢不敢站出来说清楚?说说自己与林业局有没有利益关系?说说怎么才能保证自己的判断是公正公平的。 国际狩猎评审会参与的专家:7,胡德夫:北京林业大学。又来了,太没有创意了,就是这两所林业大学的教授。 这位老师就在北京,我们想要了解详细情况,敢出来和我们谈谈吗?究竟报道中所说野生动物的数量有根据吗?怎么得出的数字?要知道多少年都没有人研究调查过了。狩猎场的数字你敢相信吗? 林业局老是琢磨着让外国人猎杀我国二级保护动物来弄钱,请问:你们林业局真的没有浪费国家每年的大量拨款?你们的三公消费真得经得起网友们的认真检查?你们想好了!想清楚了! 其实吧,与其让外国人屠杀中国保护动物,不如在林业局内部好好查查贪官,随便查到哪一个,我估计没收的赃款都会远远高于这点小钱,何苦要中国的野生动物呢。请反贪局和纪检委中爱护动物的朋友帮帮忙,谢谢。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5781 次阅读|21 个评论
讓外國人來槍殺中國二級野生保護動物?
热度 4 jiangjinsong 2011-8-17 22:01
@郭鹏 近日来,关于外国人来中国狩猎国家级保护动物——岩羊与藏原羚的信息在网上广泛传播,引起了国内外动物保护志愿者的极大不安。以出卖野生动物作为对于当地农民的补偿的说法受到质疑,有民间慈善组织如是说:“国家林业局,我们是一家动保NGO,关于国际狩猎的事,我们也很关注,希望国家林业局慎行,如果这些动物确实给当地农牧民造成了损失,我们愿意为国家林业局分忧,给牧民一些补偿。我们的联系地址:donglinhusheng@126.com ”另外一些动物保护组织希望国家林业局能公布其关于开放野生动物狩猎的专家论证会的论证细节及专家名单,因为他们所了解到的当地野生动物情况与林业局披露的有出入。他们希望能将其他国家和地区成功地方解决人与动物冲突的经验介绍给中国官方,以便协助国有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司来解决问题。比如,在印度,为了保护大象并解决人象争食的问题,他们建立了闻名世界的“大象走廊”,将农户迁出保护区,并给受损的农户进行补偿,甚至鼓励农民有偿为大象定期种植稻谷以补充被农耕破坏了的自然环境中的大象食物不足。保护动物和人类共同的赖以生存的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办法是有的。不知道的我们可以去问,就怕打的是野生动物保护的旗,其实是赚血腥的杀戮钱。 据甘肃当地的居民反映,这些旅行社会以“科学狩猎”为名让外国人来打国家级保护的野生动物,不仅没有使当地农民受益,而且大大地鼓励了偷猎者:既然外国人能打,不犯法,中国人为什么不能打?结果是这些动物不仅受枪杀死得极惨,而且被驱赶到几乎无法生存的环境当中:在那里风险沙大到人无法站立,食物和水都极其匮乏,但是这是动物可能勉强躲避人类的地方。这就是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司要支持的“科学狩猎”吗?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3518 次阅读|9 个评论
业内称八成国际狩猎收入不直接用于动物保护
热度 3 jiangjinsong 2011-8-16 07:43
业内称八成国际狩猎收入不直接用于动物保护 2011 年 08 月 09 日 09:14 第一财经日报 章轲 我要评论( 0 ) 字号: T|T 业内人士担忧,开放国际狩猎所获收入,经过层层截留,最终直接用于保护野生动物的比例相当低。 合法狩猎利益链:八成收入不直接用于动物保护 章轲 允许外国狩猎者猎杀国家级保护动物,所获收入将流向何处?有多大比例将被用于野生动物保护? 8 月 5 日 ,国家林业局专家评审会向国际狩猎者重新开放国家级保护动物狩猎权引发争议。 七名外国狩猎者计划到中国猎杀 9 只岩羊和 7 只藏原羚 ( 均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 ,并委托北京正安国际旅行社和中国妇女旅行社向国家林业局提出申请。 8 月 5 日,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司召集了专家评审会,通过了这一申请。 这是自 2006 年国家林业局决定暂缓秋季国际狩猎野生动物额度拍卖以来,首度开放国际狩猎活动。 主持评审会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建章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 这项申请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 , “ 有利于科学合理地利用野生动物资源并兼顾各方利益 ” 。 但有业内人士担忧,开放国际狩猎所获收入,经过层层截留,最终直接用于保护野生动物的比例相当低。 收入如何分配? 2006 年 8 月,国家林业局披露秋季国际狩猎野生动物额度将拍卖,引起强烈反响。舆论质疑狩猎保护动物的正当性,尤其是在营利背景下会不会成为滥捕滥杀的借口。于是,国家林业局决定暂缓额度拍卖。 事实上,在 2006 年以前,国际狩猎活动早已正式开展了十多年,相关收入的分配有一定惯例。 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司总工程师严旬告诉记者,外国人来华狩猎保护动物所交纳的费用,除了狩猎场自留一部分外,剩下的有 40% 归省里, 4% 归州里, 56% 归县里。 “ 大部分归县里安排,这也是体现了补贴基层的意思。 ” 严旬说,如果外国人猎杀的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还需要交纳一笔资源管理费,这笔钱会全部进入国库,国家林业局不会动。 据北京正安国际旅行社总经理王巍介绍,在 2006 年以前国际狩猎活动中,狩猎一只岩羊的价格是 5900~7900 美元,一只藏原羚的价格是 1500 美元。 美国博物学家理查德 ·B· 哈里斯在其著作《消逝中的荒野 —— 中国西部野生动物保护》中披露,国际狩猎者一般通过国外代理机构支付费用,代理机构通常从中抽取 15~20% 的佣金,其余的 80%~85% 转给中国国家林业局的野生动物保护司。 到达中国的资金如何分配,则有不同说法。 “ 在 20 世纪 90 年代的青海和甘肃,有一个不公开但却一再被告知的政策是:资金的 20% 被用于国家层面的管理, 30% 用于省一级的管理, 5% 拨到州一级,剩下的 45% 拨到县。 ” 哈里斯说, “ 然而,非正式的报道又称,在国家层面 16% 的资金首先被扣除,用以资助中国濒危动植物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 ”“ 到达县一级的资金大约为狩猎者支付总金额的 30~32% 。 ” 狩猎场通常是隶属于县一级的事业单位,据狩猎行业业内人士估算,到达县一级的资金用于狩猎场的,除去各级接待费用 (20%) 、上缴税收 (20%) 、人员工资 (10%) 及合理利润外,约有 30% 直接投入野生动物保护。如果根据上述 “56% 归县里 ” 的说法,则直接投入野生动物保护的资金,占开放国际狩猎收入的不到两成。 狩猎场生存危机 哈里斯调查后认为,经过层层分配,狩猎场从国际狩猎活动中获得的收入相当微薄,扣去组织狩猎的成本后,像都兰这样的狩猎场从每名狩猎者手里赚取的纯收入只有 2500 美元左右,而且有时资金并不能及时兑现。 此次外国狩猎者计划前往的青海省都兰国际狩猎场工作人员井发菊在接受本报采访时透露: “2006 年之后,都兰国际狩猎场陷入了生存困境。 ” 她告诉记者,狩猎场为自负盈亏的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及福利等均由猎场收入来支付。由于没有收入来源,这几年,狩猎场曾尝试以不及国际狩猎价格一半的价格吸引国内狩猎爱好者,也尝试经营旅游接待等业务,但最终都未能成功。 “ 目前狩猎场拖欠职工工资、福利及 ‘ 三金 ’ 、各项负债和税费等欠款累计达 200 多万元,部分职工在家待业。 ” 她说。 更糟糕的情况也出现了,由于狩猎场几乎无人看管,辖区内开矿、找矿人员增多,这些人随意在猎区内进行放炮、开挖、选矿等作业,对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特别是水源地造成污染。一些外来人员甚至有偷猎等违法行为。 “ 在以往出现过省里、县里截留的情况,谁都想多留一点。 ” 王巍担心,如果大部分国际狩猎收入并未真正投入野生动物保护,狩猎场的生计和当地生态环境会越来越糟。 在专家评审通过后,国家林业局会不会最终放行?王巍表示还很难说: “ 你看这几天 ( 微博上的质疑 ) ,微博的力量实在是太大了。 ” 严旬也表示,外国人对中国国家重点保护动物进行标本采集,既是行政许可问题,也是社会关注热点问题。国家林业局将在核实申请材料并结合专家评审意见的基础上,在不超过 20 个工作日内作出批复。 蔣科學按:本人反對這種獵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以牟利的惡劣做法,事實上這些錢最後也不會用於動物保護,不會惠及基層,而是在雁過拔毛的過程中中飽了少數有權力者的私囊!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2563 次阅读|2 个评论
狩猎许可拍卖是国际通例?(图)
热度 2 jiangjinsong 2011-8-10 21:42
狩猎许可拍卖是国际通例?(图) 时间:2006年08月26日08:19    作者: 常纪文 8月9日,《中国青年报》率先报道了国家林业局将首次面对国外拍卖野生动物狩猎权的消息。此消息一出,立即招来广泛的争议。8月11日上午,国家林业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暂缓秋季国际狩猎野生动物额度拍卖活动。由于此次拍卖活动涉及国际狩猎问题,且有人认为狩猎许可国际拍卖是国际通例,故本文拟从以下三方面对此加以分析。   狩猎要事先获得许可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除了在动物福利法或动物保护法中对狩猎作出规定外,还专门对野生动物狩猎进行立法。 如英国早在1831年就制定了《狩猎法》,1860年制定了《狩猎执照法》,1944年制定了《夜间偷猎法》。罗马尼亚1976年制定了《狩猎法》,瑞典 1987年制定了《狩猎法》,意大利于1992年制定了《保护野生动物和限制狩猎的规定》。作为我们的邻国,蒙古于1972年制定了《狩猎法》,日本于 1973年制定了《关于鸟兽保护和狩猎法》。   由于狩猎需要武器,而武器涉及公共安全、野生动物的数量和野生动物的福利,因此这些国家还大多制定了规范狩猎武器及其使用的法律。如英国于1968年颁布了《武器法》,奥地利于1996年颁布了《联邦武器法》。英国的《武器法》要求,持有狩猎用的武器,必须到警察机构去登记,并且要获得许可;武器不得包括毒药等有害的物质。   在这些立法之中,狩猎许可已经成为国际通例。如爱尔兰2000年修订的《野生生命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捕猎受保护的野生动物要事先获得许可,并按照许可证上规定的条件捕猎,否则构成犯罪。第二十四条至第二十七条规定了受保护的野鸟和哺乳动物的开放捕猎季节以及临时捕猎禁止。第五十三条规定,出口野鸟和受保护的其他野生动物及这些动物的尸体、身体部分或者产品,必须事先获得许可。   同样的,大多数国家规定,狩猎者必须为狩猎许可支付费用或者为狩猎许可证支付管理费用。如澳大利亚的南澳大利亚州政府规定,任何人要想获得狩猎许可,必须支付许可费。许可费分为基本许可、开放季节许可、领年津贴者的基本许可、领年津贴者的开放季节许可等10类。每类许可又分为1年期、3年期和5年期三种许可。许可期限不同,许可费也不同,总的说来,这些狩猎许可的费用并不是很高。   国际条约规范区域性狩猎   为了规范狩猎的国际合作,一些国家签订了一些区域性的国际条约,比较典型的有以下两个:   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于1970年签署了《关于捕猎和保护鸟类的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三国经济联盟条约》。   条约内容主要有:各成员国应当相互在开猎期和禁猎期的具体时间上进行协商;各成员国应当在武器、弹药、射弹、工具、器械、程序和方法方面进行协商;成员国批准的活生和死亡猎物的运输和交易期应当为特定猎物开猎期的当天至禁猎期满之后的10天;禁猎期满之后的第11天至下一个开猎期开始之时,特定猎物的运输和交易是否批准,应当由运输和交易所在国的法律来决定。   欧共体于1979年通过了旨在保护野生鸟类和限制狩猎的《关于保育野鸟的理事会指令》。指令禁止大规模和不加选择的猎杀和捕捉,禁止利用任何形式的机动工具来打猎。   但成员国在以下情况下可以作出变通的规定:一是保护公共健康和安全的需要;二是保护空气安全的需要;三是为了防止对农作物、牲口、森林、渔业和水体产生严重危害;四是保护动植物的需要;五是出于研究、教学、增加数量、繁殖、再引入的需要;六是在严格监管和有选择的基础上,捕捉、拥有或者采取其他明智的措施利用种类特定和数量有限的鸟。   狩猎主体多为本国公民   综观以上两个方面的介绍,可以把国外野生动物狩猎许可立法的经验总结为如下几点:   在狩猎许可的申请主体方面,大多数国家都定为本国公民。原因大致可以归结为,本国的居民特别是某些地区的本土居民对于特定区域的野生动物的保护作出了贡献,理应享有一定的享乐权益。不过,在外国人作为本国公民的客人或者仆人时,少数国家也授予其随同打猎的权利。此外,这些国家大都对狩猎主体的年龄作出了规定,并针对不同的主体规定了不同的狩猎权利。   在狩猎许可的收费方面,大多数国家都实行许可收费或者许可证管理收费制度,有的还针对不同的狩猎证规定了不同的收费标准。总的来说,收费一般不高,各国不以狩猎许可收费作为创收的途径。可以说,许可收费是国际通例,但狩猎权拍卖目前还没有成为国际通例。   在猎物配额的确定方面,大多数国家都以物种的可持续保护和发展作为前提条件。在必要的情况下,一国的不同地区甚至邻国之间可以就某些物种进行交换或者赠与,避免不必要的捕猎产生。   在狩猎行为的规范方面,基本上所有的法治国家都对狩猎时间、狩猎区域、狩猎方法、狩猎武器作出了详尽的规定,要求狩猎者尽最大的努力保护野生动物的福利,使其在猎杀过程和死亡之前免遭不必要的痛苦,并且规定监管机关必须在现场对狩猎行为实行监管。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3081 次阅读|5 个评论
专家质疑狩猎权拍卖称不存在所谓国际惯例
jiangjinsong 2011-8-10 21:37
专家质疑狩猎权拍卖称不存在所谓国际惯例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3日02:57 正义网-检察日报   9月28日,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安局局长杜永胜在公安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野生动物狩猎权拍卖是依法办事。“关于野生动物狩猎权拍卖的问题,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我们都是根据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和相应条例来执法的。”杜永胜解释说,之所以采用野生动物狩猎权拍卖,一是依法办事,二是依照国际惯例。   围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狩猎权拍卖,国家林业局与公众和环境法专家的分歧似乎仍无法弥合。杜永胜的讲话又进一步引起了有关专家的质疑。   执法不能断章取义   “林业局主要认为狩猎权拍卖的程序是对的,但是回避了一个重要问题——国家林业局在狩猎权拍卖问题上违反了实体法,即《野生动物保护法》。”针对国家林业局此前的观点和此次杜永胜在新闻发布会上的观点,10月9日,北京天耀律师事务所律师王福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国家林业局拍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狩猎权的行为,严重违反了《野生动物保护法》的规定。王福江已于8月24日向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法院判令被告国家林业局撤销拍卖狩猎权的具体行政行为。   “发言人认为,未经批准的狩猎就是违法的,要严厉打击非法狩猎。我要强调的是:没有明确法律依据的批准,也是违法的,也要制止。”环境法专家、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常纪文认为,在狩猎权拍卖问题上,《野生动物保护法》是基干法,依法主要是依《野生动物保护法》。“法律不能撕裂开来,更不能断章取义,不能单纯地看《行政许可法》,必须把《野生动物保护法》和《行政许可法》结合起来。”   常纪文进一步分析说,野生动物保护制度是系统化的制度,它散布于各个法律之中,但它们是有机的统一体,不能从某一部法的只言片语寻找执法依据。   常纪文指出,目前国家林业局已经涉嫌严重违法,狩猎权的国际拍卖必须慎重。   不存在所谓的国际惯例   在大多数违法违规事件中,一些本该负起监管责任的政府部门却成了违法主体。   “避而不谈公众和专家的质疑,只是说合法,那么合法的依据是什么,具体是哪一条?为什么不回应公众和专家质疑的几点问题?”10月9日,环境法专家、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王灿发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提起国际惯例,王灿发认为,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不存在所谓的国际惯例。“象牙筷在津巴布韦允许交易,但在肯尼亚就不允许。如果要强说国际惯例,那也是指拍卖一般野生动物的狩猎权,而不是我们拍卖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狩猎权。”   常纪文和王灿发呼吁有关部门回应公众的质疑,尽快公布科学论证报告,接受公众的监督。“为什么非杀不可呢?”常纪文质疑道,“国家林业局找没找其他可以替代的方法,如卖给外国的动物园?如此猎杀,是否有科学论证报告,如果有,请拿出来。”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否过剩到必须非打不可的地步?如果有相应的科学论证报告就应该拿出来,公众也有这个知情权。”王灿发说。   针对发言人提到拍卖狩猎权,获得的收入将全部用于野生动物保护事业,常纪文指出,捕猎野生动物一般是以下几个目的:科学目的;紧急避险,主要是危害到公共安全或者百姓的生命安全;泛滥成灾,出于繁育的目的。也就是说,捕猎的目的一般必须是纯粹的公共目的,而不是利润,“以保护的名义猎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   希望就此举行听证会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狩猎权拍卖让近七成公众担忧我国对野生动物的保护,人们普遍很想知道我国目前的野生动物有没有多到可以猎杀的程度。一方面是有关部门振振有词地宣称“依法办事”,另一方面却是公众的普遍怀疑,两者之间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分歧?他们的法商到底谁更高?如何弥合这一分歧?   常纪文认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制度实施以来,老百姓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怜悯态度呈上升趋势,用暴力的方法对付野生动物的局部过剩,是现代中国人所无法接受的,这也是大多数普通百姓反对的原因。   “另一个原因是对执法机关执法的不透明性持有怀疑态度。”常纪文分析说,很多法学专家和野生动物保护专家提出反对意见,对此,国家林业局并没有提供有针对性的、有说服力的反驳说明,更没有拿出专家论证报告,这更加重了公众对国家林业局的怀疑态度。   常纪文认为,公众和林业局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的利益是一致的,“在这一点上,公众也是在支持国家林业局保护野生动物的工作。”为消除公众可能的误解,常纪文希望国家林业局举行研讨会,对此事展开辩论。“出于保护公共利益的目的,也可以召开一个听证会,让有关方面专家和公众代表充分阐述各自的观点。”   据悉,中国的国际狩猎活动始于1985年,20多年来,我国经批准的对外国人开放的国际狩猎场所共25处。针对公众对林业部门20多年来的狩猎收入是否用于野生动物保护的质疑,常纪文希望审计机关介入,对此前20多年来的狩猎资金进行审计,查看资金的使用情况,让公众了解资金是否用在保护区农民和动物保护方面,“满足公众知情权,并达到消疑释惑目的。”常纪文认为,在这一过程中,公众的怀疑具有合理性,并不能说公众比某些部门的法商低。   王灿发教授则呼吁国家林业局严格依照法律规定透明执法,避免和消除外界的疑虑。他希望通过各界的广泛参与,发挥林业局的生态保护功能。“这也是在公众的参与监督下,以合法的形式降低管理成本,期待林业局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做得更好。” 作者 王新友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247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南方周末:多少自然保护区被蚕食
热度 3 蒋高明 2011-4-9 23:38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彭利国 实习生 张晴 2011-04-07 10:51:58 2010年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仅就全国已建的30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而言,因建设项目而调整范围或功能区划的达四十余个,约占总数的15%左右。至于省级市级保护区,则更是难以尽数。“是现在不严肃还是当初不严肃?” 三亚国家珊瑚礁自然保护区遭破坏 (孙清/CFP/图) “禁区”不设防 “国家的大工程不上马,那国家的长远利益呢?” 有着“人间净土”美誉的新疆喀纳斯湖将迎来一位庞大的不速之客。3月下旬,中俄天然气管道西线段将穿越喀纳斯湖区的消息传出,一时舆论哗然。 喀纳斯景区林业局局长寇福堂证实,该项目已获国家林业局批准,“这是国家战略举动,我们支持并将尽力减小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寇对媒体称。 国家战略之下,即便顶着“世界上最美丽的湖泊”的桂冠,即便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金字招牌,喀纳斯湖亦不得不颔首低眉。 而这个3月,自然保护区被“打扰”,喀纳斯并非孤例,相似的一幕正在渤海之滨上演。 “辽宁斑海豹面临‘有家难归’危机!辽宁滨海公路将穿越斑海豹传统栖息地——六道沟海域。”3月23日,田继光在微博上紧急求援。 田是辽宁省盘锦市保护斑海豹志愿者协会会长,3月22日,他才从盘锦市政府网站的公示上看到,辽宁省滨海公路盘锦市唐海线至三道沟道路工程建设在即,公路将横跨辽宁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辽东湾斑海豹核心栖息地。 滨海公路是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规划的一部分,该规划已提升为国家战略。“如果省里真的有什么行动的话,保护区很难扛得住。”国家林业局湿地中心综合处处长邓侃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与喀纳斯和双台河口引发公众关注不同,诸多“扛不住”的自然保护区早在聚光灯之外频频被穿越。 2010年7月,安徽省林业厅就合福铁路穿越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公示,为期一周的公示结束后,“没有任何单位和个人有反对意见”,安徽省林业厅一官员说,“目前,这个工程进行很顺利。” 同年年底,被纳入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的西成高铁开工,该项目最终无法避免地穿越了陕西天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 在山东东营,与黄河三角洲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一路之隔,化工厂正渐次立起,八车道的公路已经四通八达,国家级“湿地”有成“失地”之虞。 如是种种,不过冰山一角。一个个顶着国家战略或地方战略头衔的大工程来袭,自然保护区除了退让并无太多其他选项。 然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自然保护区可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核心区是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以及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地,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缓冲区只准进入从事科研活动。这一1994年就已高高悬起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没有对重大项目建设开任何口子。 “国家的大工程不上马,那国家的长远利益呢?”一位多次参加全国林业系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的委员称,“这么大的保护区面积在这搁着,怎么能保证不穿呢?”根据环保部统计,截至2009年底,我国共有2194个各级自然保护区,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4.8%。 “保护是要暂时不动,而发展是要动。”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蒋志刚说,这两者之间的矛盾一直很大。于是,或调整功能,或缩减面积,不动的自然保护区渐渐动了起来。 逾七分之一陆地国土被列入自然保护区 资料来源:《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新华社/图) 火线“调整” “是现在不严肃还是当初不严肃?” 3月30日,田继光从盘锦市交通局会议上得知,斑海豹的栖息地竟已经被划出了保护区范围。辽宁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王立峰亦向南方周末记者证实,保护区范围去年就完成调整,“已经得到国家批准了。”这意味着,斑海豹保护已于理无据。 既然直接穿越核心区和缓冲区阻力重重,项目开工前实现对保护区的功能区划和面积的火线调整就成了唯一的对策。 3月25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局党组书记池重庆通过微博澄清,称中俄天然气管道绝对不会穿过喀纳斯湖区的核心区。但南方周末记者调查发现,此前一个月,在一项由新疆林业厅主持的评审会上,喀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调整被专家组顺利通过,其中就涉及对保护区核心区的调整,用意可见一斑。 “最近自然保护区的确调整过多,调整强度过大。”原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复旦大学陈家宽教授对南方周末记者感叹。但他认为,保护区与工程修建必须协调,有的工程不能不建。 2010年11月,重庆市关于调整“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区”范围的申请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会议上被通过,调整河段虽然有限,却被认为是为即将上马的小南海水电站让路。该会议同时通过了浙江乌岩岭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功能区调整方案,乌岩岭生态旅游工程、黄桥至铜铃山公路等建设项目得以顺利进行。 同年,因为拟建运城至三门峡高速公路三门峡黄河大桥及接线工程,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调整方案被国家林业局批准,工程所在地的核心区、缓冲区调整为实验区。而只要不破坏生态环境,污染排放达标,实验区内的工程即可上马。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尚且如此,省、市、县级的调整亦自不待言。南方周末记者调查发现,2008年,湖北宜昌为加快打造沿江经济走廊,长江上唯一的中华鲟产卵场——宜昌中华鲟省级自然保护区由原来的80公里缩减为50公里。调整之后的次年6月,湖北宜化危险化学品专用码头被宜昌市环保局批准通过,其环境影响报告称,“根据调整后的功能区划分,本工程位于实验区内。” “既然划了保护区就要下决心保护,这个口子堵不住,全国的(自然保护区)都要面临被蚕食掉。”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蒋高明忧心地说 。 在官方口径中,“口子”于1999年打开。这年,国家环保总局颁发《关于涉及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经国家批准的交通、水利水电重点建设项目因受自然条件限制,必需穿越自然保护区,特别是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内时,应对自然保护区的内部功能区划或者范围、界线进行适当调整。自此,调整有据可依。 一份由环保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和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人员于2010年发布的报告称,据初步统计,仅就全国已建的30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而言,因建设项目而调整保护区范围或功能区划的保护区达四十余个,约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数的15%左右。 “当初制定的时候就是因为特殊性,难道因为发展就忽略了这些特殊性吗?”环保人士汪永晨不解,既然已划定,何故频频改,“是现在不严肃还是当初不严肃?” 影响较小?所谓生物通道更像是一个幌子? 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院研究员韩家波也无法确知滨海公路的施工对斑海豹的影响究竟几何。他所能确定的是,如果在距离较近的地方修建公路,海豹们只有选择离开。而这还只是施工,“将来公路运营了怎么办呢?” 类似的问题无人能解。在西城高铁、合福高铁等项目的环评报告里,往往只有简单的一句“影响较小”。 南方周末记者此前的调查显示,以长白山为例,在“全力打造成世界级的旅游胜地”之后,规划49处景点景区中不少深入法律严令禁止旅游的生态核心区和缓冲区。据《人与生物圈》杂志社披露,2006-2008年间,两次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调查发现,几乎全部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均呈急剧下降趋势。 类似的结果亦被官方承认,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印红在今年2月的一次会议上指出,目前,我国生物多样性下降的总体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形势依然严峻,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继续存在,甚至存在激化的趋势。 修建生物通道,变路基穿越为隧道、桥梁穿越……此类减小对保护区影响的做法被诸多项目建设所提及。穿越可可西里保护区的青藏铁路为藏羚羊等修建的迁徙通道已被认为是一个成功的典范。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动物都可以像可可西里的藏羚羊那样很快适应,研究动物多年的蒋志刚称,野马等长期适应了开阔生境的动物并不能很快习惯穿越涵洞等廊道,“头顶上有东西它们害怕。” 在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蒋高明看来,所谓生物通道更像是一个幌子,“这么做往往是开发部门找了一个很好的借口,”蒋高明说,对自然保护区最好的保护就是绕过它,“我们国家真正完整的东西已经不多了,不应该再去蚕食它们。” 一个更深的隐忧在于,屡屡火线调整后,生物栖息地将变得碎片化、岛屿化,迁移困难、配偶难觅、近亲繁殖,生物多样性会受到影响。“有些啮齿动物被隔开后,慢慢形成了两个种群,甚至公路两旁的蝴蝶遗传都不一样了。”蒋志刚说。 【南方周末】本文网址: http://www.infzm.com/content/57363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2341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贪官被判刑后照常上班是何道理?
王汉森 2011-1-30 11:34
因受贿罪被判刑的湖南岳阳市林业局林科所前所长易星星,在判刑后,仍在林业局继续工作,领取工资。对此,岳阳市林业局回复称,根据易星星案发时的政策,可以保留公职。(1月28日《东南早报》) 岳阳林业局口中的“符合当时政策”似乎是有一定道理的。有几个时间点不妨重新梳理一下:易某案发于2007年5月31日,后于当年10月31日被法院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17条第2款明确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依法被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第9条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受开除处分的,自处分决定生效之日起,解除其与单位的人事关系,不得再担任公务员职务。”但问题在于该条例是2007年6月1日起正式生效的,这之前适用的法律是1988年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贪污贿赂行政处分暂行规定》。 都知道,大多数法律都没有溯及力,因此若按照易某案发时间算,对他适用的政策确实该为旧条例,进而意味着,他即便被判刑,但照常上班的现实在法制上是可以被接受的。但这里面仍有两个疑点:其一,易某被法院判刑的时间为2007年10月,在新条例正式实施之后,而不该按照案发时间算,毕竟,案发时易某只是犯罪嫌疑身份,因此,对于易某适用的规定应是新条例。其二,就算依案发时间算,但为何案发时间偏偏赶在新条例正式实施的前一天,这究竟是巧合,还是人为地钻新旧法规交替时间上的空子? 当然,就算易某照常上在当时的政策上说得过去,在情理上依然让人难以接受。一个官员犯罪之后居然照常上班,工资照领,这本身就是一件咄咄怪事,这让难免让人质问:该贪官的犯罪成本究竟在哪里?更令让人如鲠在喉的是,易某犯的罪不是一般的因过失啥的造成的,而是涉及金额巨大的受贿罪,这种本已贪污纳税人钱财者,不但没有受到严厉制裁,反而继续让纳税人来供养,谁能够讲清这其中的道理呢? 因此,看到易某的“遭遇”,人们在感慨“这好事咋都让他赶上了”外,恐怕更要质疑职能部门大有包庇、放纵腐败现象之嫌。既然易某已是贪腐之官,他所在的单位为何不给他一点处罚呢?当地纪委好歹也该表示一下吧?很明显,职能部门如此善待易某,不仅影响了其自身的公信力,而且伤害了法院裁判的效力。笔者甚至认为,被判刑的干部,仍保留公职,并照领工资,这样做本身不啻为一种腐败现象——前不久,河南高院院长就怒斥一些人尸位素餐者“给党抹黑”“算什么东西”,受到舆论支持。如今我们看到,岳阳当地职能部门在易某之事上的任其高居庙堂不无为表现完全不能为群众所接受;如此尸位素餐,不是一种腐败是什么? 前不久,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中纪委六次全会再次强调:“以反腐实效取信于民”。笔者希望一些地方好好领悟一下何谓“反腐实效”。一个犯受贿罪的官员居然太平无事地照常上班、照领工资,请问岳阳市有关职能部门:你们的反腐实效究竟在哪?作者:邓子庆 来源: 东方网
个人分类: 人间万象|894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在旅途
woodenson 2010-4-1 12:48
这几天陪着国家林业局委托的湿地调查专家组复查湿地调查结果,两三天跑了五六个湿地保护区,累极。现在终于可以回家了。大前天的下午,我在医院做腰部检查,本计划周二一早去医院复诊。临下班前接到通知,说国家林业局委派的湿地调查复审专家组到江苏,我们要接受检查,于是,只能推迟腰部复诊,周二一早七点半,赶到省林业局,与专家组汇合。约十点半,到第一站,泰州姜堰溱湖;下午四点,第二站大丰麋鹿保护区,夜住建湖;周三一早八点,第三站九龙口湿地;十点,第四站兴化水上森林公园及兴化千岛菜花园;下午三点,第五站高宝邵伯湖,夜住扬州;今天一早八点半,第六站扬州瘦西湖。九点半,行程结束,归宁。两天半的时间,五六个地点,虽然有专车协助复查,但一路下来还是深感疲惫。人在旅途,有时身不由己啊。回去好好歇歇!
个人分类: 动物研究|316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8: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