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仁者无敌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无差别心
jiangming800403 2016-5-22 16:05
zhouwangpu 2016-5-22 15:45 所以,评价优秀科技工作的最行之有效的办法是数数:SCI文章数、IF分数、项目经费数、项目档次数、奖励数、奖励档次数,如此,等等。至于你到底做了些啥事,官老爷搞不懂,你们也吵不清,还是这样子撇脱些。 博主回复(2016-5-22 15:50) : 道家的无为而治,儒家的仁者无敌,释家的无色无相,归根到底都是“无差别心” 对于一个知识分子,特别是高级知识分子判断其人生是否成功,还是应该参照高校教师的四条使命要求,教书育人,科研创新,服务社会,传承文明。 一个科学家是否能证明出几个伟大的假说是无法预知的,但是教书育人和传承文明是一定可以实现的。 李云龙在《亮剑》里面说过,一支部队的军魂是由他第一任长官塑造的。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作为从青春后期到成人人生最重要成长阶段的教育工作者,高校教师是学生走向社会最重要阶段的领路人和人生导师。高校教师最重要的成功是通过学生的成长高度来体现的。这影响的不仅少数几个人,而是很多人,甚至是几代人。以自勉之。当然两年的带班精力让我很失败,..........。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95119-831335.html 此文来自科学网赵建民博客,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 美利坚误张益唐也? 下一篇: 谁在担忧阶级斗争,谁在制造“阶级斗争”?
个人分类: 读史方舆|227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不以异类视人,仁者无敌
jiangming800403 2014-4-29 19:39
儒家先贤教育我们说:“君子和而不同,仁者无敌。”我们把谁当做敌人,那他就是我们的敌人。佛家的大智慧也是众生平等、无差别心,不以异类视人,人家也不会把视我为异端,这样社会才能和谐。这些也是中华文明几千年了海纳百川、生生不息、繁荣壮大的思想根源。根据《倚天屠龙记》记载,《九阳真经》说:“他强任他强,清风抚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心中空明,自然无所挂碍。当然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中不够清净,但是很多事情 本身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强求大家观点一致是不可能的,争论下去也只能是一团浆糊。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既然自己问心无愧,又何必在意别人是否理解呢。多行善事,莫问前程。仁者无敌,仁者没有敌人,自然 所向无敌。
个人分类: 读史方舆|267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仁者无敌
jiaguangjia 2012-5-7 09:31
仁者的无敌,不是因为仁者可以打败一切,而是在仁者的眼里,根本没有敌人。朋友不能教给我们的东西,敌人可以教给我们。所以,真的仁者,不是没有对手,是不把对手当对手,而当成磨炼自己心灵的师友。
1608 次阅读|0 个评论
“囚徒困境与仁者无敌”观控实验
aloofgk 2010-4-2 08:14
    YHY按: 这里贴出《囚徒困境与仁者无敌观控实验》,旨在从博弈论的视角再度审视 管用的活的哲学 (详见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8944 ) 囚徒困境与仁者无敌观控实验 摘自《 世界华人一般性科学论坛 WCFSGS 2005 文集 》 (略有修改) http://www.sciencenet.cn/blog/admin/images/upfiles/20076221266390711.pdf 泛系观控技术 4-3 引言 管理学博士肖知兴,在《囚徒困境与仁者无敌》中写道: 大智若愚,大德若缺,大赢若输。仁者无敌,战胜的是人类与生俱来最为凶险的敌人 自身的贪婪。 囚徒困境一般在入门的博弈论教科书的第一章都有介绍。甲乙同案犯,隔离审讯。如果两个都不招,因为证据不充分,两人都只能判 1 年。如果一方招了,属立功表现,功罪相抵,无罪释放;而另一方则属抗拒从严,判 10 年。但如果两人都招了,则各判 5 年。结果大家都知道:两个人争先恐后地招了,结结实实地各判了 5 年。 基于个人理性的正确选择,道理很简单,重要的是能够举一反三。其实,人们在生活中处处都有囚徒困境:幼儿园小朋友互相分享玩具 ( 给他玩,不给他玩 ) ;情窦初开的男女互相表白爱情 ( 表白,不表白 ) ;公共走廊卫生的维持 ( 不扔垃圾,扔垃圾 ) ;老板与下属的关系 ( 信任,不信任 ) ;商场上,生意伙伴的非正式合同,或君子协定 ( 不违约,违约 ) ;竞争对手打价格战 ( 不降价,降价 ) ;国家间的对抗(和平,战争 ) ,等等。虽然括号内前者都是大家想要达到的目标,自私 ( 理性选择 ) 的结果却是大家不得不接受后者。小朋友仍在自己玩自己的玩具,虽然慢慢有点厌烦;韶华已逝的男女偶然发现当年对方暗恋的都是自己,徒呼奈何;你扔垃圾我也扔垃圾的结果是公共走廊难以找到下足之地;怕下属营私而事必躬亲的老板丧失了业务机会;怕对方违约的商人自己也没有做成买卖;怕竞争对手降价后独占市场的商家们竞相杀价,把一个又一个行业做烂;怕吃亏的国家之间也是永远战火绵连。可谓 你我谁不是囚徒,天下何处无困境! 为自己的利益考虑,但结果对大家都有利,即谓开明的自利 (Enlightened selfishness) 。连续的合作有可能成为重复的囚徒困境的均衡解,这也是博弈论上著名的 大众定理 (Folk Theorem) 的含义。 1984 年 Robert Axelrod 出版了一本 200 来页的《合作的进化》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 20 多年来畅销不衰,几乎成了西方战略学者、管理学者们的必读书之一。其核心也是这个道理。 Axelrod 做了一个试验。他邀请学者们为一个重复囚徒困境游戏设计战略。然后把所有人设计的战略输入电脑,每个人的战略分别和其余各人的战略对弈,重复 200 次。第一次有 15 个战略竞争,第二次有 63 个战略竞争。实验的结果,总得分排在前面的战略有一个共同特点:善良,即他们不主动先背叛对方。两次都荣获第一的是几乎最简单的 一报还一报 战略 (Tit for tat) ,他不仅善良,不首先背叛对方,而且宽容,对方背叛一次他只惩罚对方一次。更为发人深省的是,每次博弈,他的得分都不比对方高 ( 最多与对方一样高 ) 。他的成功不是建立在别人失败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别人成功的基础之上。他没有赢取任一场战斗,却赢得了整场战争。大智若愚,大德若缺,大赢若输。 仁者无敌 不是说他战胜所有的敌人,而是他根本就没有敌人,或者说,他战胜的是人类与生俱来最为凶险的敌人:自身的贪婪。 实验 附 1 表明 囚徒困境 博弈格局与 仁者无敌 泛系观控实验可能出现的状态:囚徒 A 选定的优、良、中、差状态,只有分别与囚徒 B 选定的差、良、中、优状态相对应 才可能出现(存在);反之亦然。 附 2 所示 囚徒困境与仁者无敌 泛系观控实验 A ,是按囚徒 A 的期望及可能作出的选择 既考虑风险更考虑比较收益后的适宜选择只能是 confess (供认)而不是 deny (否认),实际可能实现的较好期望只能是 A 与 B 期望的交集 次次优 中 。  附 3 所示 囚徒困境与仁者无敌 泛系观控实验 B ,是按囚徒 B 的期望及可能作出的选择 既考虑风险更考虑比较收益后的适宜选择只能是 confess (供认)而不是 deny (否认),实际可能实现的较好期望只能是 B 与 A 期望的交集 次次优 中 。 运用泛系观控实验软件 PGKE 所得附 1 、附 2 、附 3 所示结论,可以 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泛系观控实验可以按 必要、可行、有效、乐意 性运用于各个领域、各个方面。 附 1 : 囚徒困境 博弈格局与 仁者无敌 泛系观控实验 编号 观控代码 博弈格局 囚徒 A 囚徒 B 博弈日期 博弈地点 备注 1 C001 Ac_Bd A1( 优 ) B4( 差 ) 囚徒困境 2 C002 Ad_Bd A2( 良 ) B2( 良 ) 与 3 C003 Ac_Bc A3( 中 ) B3( 中 ) 仁者无敌 4 C004 Ad_Bc A4( 差 ) B1( 优 ) Ac=A-confess Ad=A-deny Bc=B-confess Bd=B-deny 附 2 : 囚徒困境与仁者无敌 泛系观控实验 A2003.05.16__2I 观控对象 自由信息 自由序 约束信息 期望值 期望序 风 险 风险序 比较收益 GBC 序 C001 1.0000 1 .0000 1.0000   1 .0000 1   100.00 1 C002 .9488 4 .0512 .6800 2 .1800 4 55.76 3 C003 .9990 3 .0010 .6562 3 .0238 3   64.05 2 C004 1.0000 2 .0000 .4300 4 .0000 2   43.00 4 附 3 : 囚徒困境与仁者无敌 泛系观控实验 B2003.05.16__2I 观控对象 自由信息 自由序 约束信息 期望值 期望序 风 险 风险序 比较收益 GBC 序 C001 1.0000 1 .0000 .4300 4   .0000   1 43.00 4 C002 .9488 4 .0512 .6800 2   .1800 4 55.76 3 C003 .9990 3 .0010 .6562 3 .0238 3 64.05   2 C004 1.0000 2 .0000 1.0000 1   .0000 2 100.00   1 讨论 1 . 肖知兴博士引证 1688 年英国限制国王收税权和其他权力的光荣革命,对西方世界兴起的意义重大。所谓 捆住国王的手 ,对产权的普遍保障,作为一种可信的承诺,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以及西方世界兴起的制度渊源。吴思在《潜规则》一书中描绘的中国封建王朝的历史,则是一个反面的典型。暴力集团对农民阶层,以及封建后期新兴的工商阶层横征暴敛的结果是,财富的生产者们都丧失了生产的动力。你不仁,我不义。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反吧! 一将功成万骨枯,历史成了轮盘赌,每三五百年再赌一把,在轮回中走向堕落。肖博士感叹:两千多年前用一生写就一个 仁 字的孔夫子,念及于此,也该 独怆然而泪下 了吧!这里提出一点质疑:既然 仁者无敌,战胜的是人类与生俱来最为凶险的敌人 自身的贪婪 ,中国人只要求与平等待我之世人共存共荣,怎么会 独怆然而泪下 ? 2 . 泛系观控实验旨在揭示 凡事有度,要害在度 。人类过度地依赖理性或者过度地依赖感性都会出问题。只有适度地既注重理性又注重感性,既注重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又注重概念的意旨与形象的意蕴一致,使观控主体和观控对象在给定的时空背景条件下足够充分自如地动态交互作用 进行 必要、可行、有效、乐意 的观控实验 进而按泛系理论主张的 宏微局整远近纵横兼顾,多元综合协同优化发展 的大善原则 实时观控、超前反馈、跟踪评估、及时应对,让其自动容错纠错趋真 人类文明才能进入到一个更适宜人类生存发展的新境界。 3 . 百年或数十年后世界上占主导地位的会不会是 观控实验产业 ? 观控实验产业 的社会基础是:人类至今尚不善于管理自己,人文进步落后于科技进步,科技进步排斥简单劳动, 科技进步与扩大就业 已是当今人类不容回避的世界性难题。 观控实验产业 的理论基础是: 感庶物之机,悟万律之理,究天人之际,索浮沉之秘,求和谐之谛,扬百家之义 的多层网络型的泛系理论。 观控实验产业 的技术基础是:观控技术、电脑技术、网络技术、实验技术、数字技术,涉及各行各业的专门专业和交融技术。分层聚类的观控实验,主要包括:( 1 )人才定位定向;( 2 )产品定位定向;( 3 )服务定位定向;( 4 )经营定位定向;( 5 )管理定位定向;( 6 )企业定位定向;( 7 )区域发展定位定向;( 8 )灾害防治定位定向;( 9 )安全防务定位定向;( 10 )生态环境定位定向;( 11 )科学探索定位定向;( 12 )艺术创作定位定向。人类进入智能经济时代,思想的无限性和实践的有限性,为 观控实验产业 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内在需求和外在条件,未来占主导地位的、行将竞相发展的 观控实验产业 是否已是指日可待的了!? 参考文献 吴学谋:《从泛系观看世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0 。 于宏义: e 当量与社会财富配置,《系统辩证学学报》, 1998 年第 3 期。 于宏义:比较收益导向 观控协调态势,《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1991 年第 6 期。 于宏义:观控技术及其应用,《系统科学理论与应用》,成都 : 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6 。 于宏义,冯向军:观控存储系统,《中国专利公报》, 2001 年第 52 期。 于宏义等:泛系观控技术:信息量化测度,《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年第 7 期 于宏义等:知识经济和高技术产业发展预研,《科学中国人》, 2000 年第 1 期。 于宏义:虚拟观控实验室,《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年第 7 期。 于宏义:泛系运筹:比较收益导向,《系统辩证学学报》, 1996 年第 3 期。 Yu Hongyi , Leon (Xiangjun) Feng and Yu Ran, Pansystems Guankong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Quantization , Kybernetes, 5/6(2003)905-911.
个人分类: 超然观控|6220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5 13: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